近观两版《Heidi/海蒂》,一是1937年Shirley Temple(秀兰·邓波儿,1928-2014)主演,Allan Dwan(埃兰·德万,1885-1981)导演,美国20世纪FOX出品;二是2015年Alain Gsponer(阿兰·葛斯彭纳,1975- )导演,德国、瑞士合拍。二片都是改编自瑞士儿童文学作家Johanna Spyr(约翰娜·斯比丽,1827-1901)的代表作——长篇小说《Heidis Lehr- und Wanderjahre/海蒂的学习和漫游岁月》及其续作。说实话,笔者几乎从不关注儿童文学及儿童电影,但这两部电影却深深触动了我。
事实上,儿童文学一直是电影改编的重要源泉,从以《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皇帝的新装》闻名于世的丹麦安徒生童话,到以《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闻名天下的德国格林童话,再到以“匹诺曹”著称的意大利《木偶奇遇记》,再到英国著名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这些闻名遐迩的儿童文学一直是电影改编的重要选题,不乏成功典范和永久经典。不过,这些都是外国电影,都是欧美电影,没有一个是中国的。
国人还想得起来国产儿童电影吗?除了《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还有什么?的确,再没有什么提起来大家都知晓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了。儿童电影,这个术语,在我国电影业界与学界,也从未被公认过,总是被“少儿电影”取代或干扰,我们总是习惯把少年与儿童捆绑在一起。我国的儿童电影之所以数量极少且质量很差,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是意识形态化,或曰革命英雄主义化,最典型的例证就是诸多“少年伟人”电影,貌似儿童电影或少儿电影,实则是脸谱化的政治说教,假大空,令受众厌倦。即使最具代表性的《三毛流浪记》《小兵张嘎》,也充满了战争与革命,苦大仇深,处处彰显“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样的主题预设。用成人的思想主宰儿童电影,将成年人的复杂意识禁锢在儿童角色身上,令儿童尽量摆脱幼稚尽快长大使其言行快速像个成年人,是我国儿童电影长期以来的创作圭臬,也是极大的误区。所以,我国永远不会拍出《菊次郎的夏天》这种电影,因为,我国的导演根本不会相信一个阴狠猛冷的硬汉凶枭、一个打打杀杀的暴力英雄(集中体现于《花火》《座头市》尤其《Brother/大佬》)会突然对一个非亲非故的小男孩那么好,日本导演北野武遭遇车祸之后风格乃至三观的巨大转捩不会发生我国导演的身上,因为,我们就是不相信,就是不认可,就是认为儿童啥也不懂十分幼稚,中国家长就是喜欢根据自己成年人的意识为子女安排好一切。
我国只有一家专门的儿童电影制作机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81年,1999年就被并入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因为,出品的影片,几乎没人看,被认为拍的都是骗小孩哄碎娃的片子,儿童电影的导演也饱受同行鄙夷,被戏谑为脑残。可见,儿童电影的评价标准,在我国始终从未确立过,用票房、获奖还是受儿童欢迎的程度去衡量,从未被认真思考过。甚至,连最适合儿童电影的发行方式,也从未有人探索过,尝试过。显然,靠院线与影院售票,并不是儿童电影最佳的发行策略,这仍是一种成人思维。成人,成人,还是成人,四处都是成人,这个世界充满成人,而且,“成人性侵儿童”这样的作品或事件偶有发生,这正是某些受众看罢《海蒂》不相信离群索居、孤僻倔强的海蒂的爷爷会那么好之缘由。然而,改编自小说《海蒂》的电影,除了上述二版,还有几个版本,日本还拍摄了两三个动画片,电影人不断在拍摄《海蒂》,这说明绝大部分观众还是喜欢这个故事,还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不论小说还是电影,《海蒂》的最大魅力,在于通过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贫与富之间的巨大差异,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示善与恶之间的冲突,揭示邪不压正的主题。主人公海蒂总是把人想的那么好,总是那么相信人,总是那么可爱,总是那么善良。正因如此,围绕她的一切冲突最终都变成了融合,针对她的各种恶最终都转化成了善。海蒂是一个十足的儿童,小说《海蒂》是一部十足的儿童文学,各个版本的电影《海蒂》是十足的儿童电影,这一切都深受全世界儿童以及全世界善良的人们欢迎。
让儿童成为儿童,让简单回归简单,这个世界才会多一些真,多一些善,多一些美。
人之初,性本善。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