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Front of the Class》(2018),Peter Werner导演,通常被译为《叫我第一名》,笔者认为译作《脱颖而出》更为信、达、雅。印度电影《Hichki/嗝嗝老师》(2018),西达夫·马贺拉导演,从该片汲取灵感并翻拍,二片情节相似,都讲述主人公患有妥瑞氏综合征(Syndrome of Gillies de la Tourette-Jean-Nartub Charcot),从小饱受歧视,成年后却立志成为教师,多次应聘遭拒,仍不放弃,终获成功。
细观美、印二片,发现诸多差异。(1)美片描写该病症状以频发噪音为主,印片则体现为频发噪音和脖颈抽搐,后者更痛苦,对他人的干扰更大,应聘之路更为艰辛;(2)美片主人公(James Joseph Wolk/吉米·沃尔克饰)为男性,印片主人公(拉妮·玛克赫吉饰)为女性,后者更能引起受众同情;(3)美片主人公为学士学位,印片则为双硕士,后者投入的教育成本更高,更应成功;(4)美片安排主人公的父母离婚,但并非因儿子患有此病所致,未免游离,印片没有这些枝杈,更强调家庭的正常与完整;(5)印片更强调学生的出身差异,更在乎贫富分化引发的教育不公,更具有批判色彩,其对校产纠纷的提及便是对政府不当行为的揶揄;(6)印片更关注教育的本体问题,比如课程、教法、家校互动、考试以及如何评价学生,强调因材施教,特别突出德育的首要性,指出品德重于智力,育人先育德;(7)印片在刻画与回答“什么是好老师”这个问题上着力颇巨,一切为了学生且为了学生一切的老师才是好老师,为此,印片中的主人公“嗝嗝老师”宁可自己蒙冤受辱也要维护自己学生的名誉,为学生处处争取学习、考试、比赛等各种机会,这种牺牲与奉献精神在美片中是看不到的;(8)印片更注重消除出身、阶层、贫富等引发的歧视,旨在达成谅解,求得大同,美片则直接拘泥于美国主流社会即白人中产阶层并坐井观天,无视上述不平等。显而易见,印片的剧情更为绵密,更为扎实,社会价值更为深重,思考更具穿透力,更为彰显东方思维的特质。
印度尤其中国的思维,属于东方哲学,强调整体性与相关性。中国哲学最初的范畴“气”便无所不包,一本《周易》更是包罗万象,宏富玄深。佛教传入中国后,儒道释更是在“气”中融溶衍化,中国哲学彻底走向了天人合一。印度哲学更注重宗教,始终在追问人生的起源与归宿。东方思维从不把教育问题隔离于社会、政治、经济与历史,反而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正是“共同体”意识之哲学根源。个人,总是随时代洪流而沉浮,随国家大局而进退,随民族兴衰而悲喜,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根源。东方哲学尤其中国思想,必将为世界贡献更多智慧。
朝东还是向西,每个世界公民均应认真思索。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