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影视学家杨新磊 //www.sinovision.net/?2395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期待与全球影视传媒学界与业界精英砥砺切磋,共襄大业!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译文】碰撞与融合:美国电影音乐及黑人音乐

热度 2已有 6506 次阅读2018-11-20 07:00 |个人分类:学术 文化|系统分类:科技教育| 美国, 电影, 音乐, 黑人 分享到微信


【译文】碰撞与融合:美国电影音乐及黑人音乐_图1-1

【译文】碰撞与融合:美国电影音乐及黑人音乐_图1-2

【译文】碰撞与融合:美国电影音乐及黑人音乐_图1-3















碰撞与融合:美国电影音乐及黑人音乐[][]

 




作者Gerald Early(杰冉德·扼利)

Gerald Early1952.4 -  ),美国文化学者、批评家,非洲裔,现系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主要研究美国现当代文学、黑人文化、非洲文化,尤擅爵士乐、摩城音乐,业余爱好拳击、棒球。1952年出生于美国费城。1974年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专业,学士;1982年毕业于美国康内尔大学英语言文学专业,博士。1997年荣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曾任该院学术委员会主席。代表作有《这就是我所在的地方:1960年代的美国黑人》(2003)、《一个民族的最佳状态:摩城唱片与美国文化》(1994+2004)、《黑色狂想曲:黑人文艺复兴中的音乐与诗歌》等。[]

译者】杨新磊(教授,博士,硕导)

【中国大陆中文简体字版译文独家刊发期刊】《世界电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2018年第5期,第154-159页,ISSN 1002-9966CN 11-2023/G2010-64296284。

 

 



 

摘要20世纪美国的流行音乐,在录音技术的推动下日益大众化,与电影共生互进,彻底改变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几代人的身份认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范式。回顾蓝调/布鲁斯、爵士、摇滚及其各种流派譬如朋克、重金属、说唱、Hip-hop的兴衰简史,点评代表性乐队如摩城唱片与著名乐人如凯斯·杰瑞,剖析种族因子与上述音乐风格之间的复杂关系,肯定其间黑人的巨大贡献,追忆往昔的金色年华。

关键词】黑人  种族   爵士   摇滚   电影   种族   身份

 









20世纪有很多别名:“婴儿潮”世纪、美国人的世纪、种族灭绝纪、原子弹的世纪、大众文化时代、福利政府时代、极权主义时代。但是,这个世纪最典型的特征恐怕正是历史学家提姆·博兰宁所谓的“音乐狂欢的年代”。[]可以肯定的是,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西方,音乐就具有难以置信的力量——从国歌创作到作为一种真实表达的民间音乐,从某些作曲家或演奏家备受赞誉(如贝多芬、李斯特、罗西尼、奈丽·梅尔巴[]珍妮·林德[])到各种族游吟或说唱歌手的大受欢迎,这些歌手甚至成了美国音乐剧院的台柱子。也就是在这两个世纪,钢琴跃升为主要的演奏乐器和配器依据,客厅钢琴成为中产阶级品位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彰显其对现代音乐的敏感性。[] 20世纪尽管没有出现令大众着魔的音乐现象,但是,不论是在程度上还是在类型上,20世纪却强化了此前两个世纪音乐的特性。

得益于录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音乐在20世纪变得无处不在,随处可听,听众可以离开音乐厅现场、摆脱录音棚的束缚而去欣赏音乐。[]说到这里,请注意传奇摇滚乐制作人菲尔-斯柏克特[]1950-1960年代对青少年音乐的论述,在《音墙》[]、《瓦格拉[11]式靠近摇滚乐》中他指出,实际上,就像摩城唱片的创始人铂锐·高迪[12]一样,他本人并不写歌,只监制唱片,创造艺人在舞台上不可能实现的神话。录音,首先,使音乐表演可移动。其次,录音棚,是专业室内音效的生产与再造场所,能使音响效果不同于现场演出,进而改变了作曲家的创作目的,催生了专为录制唱片的音乐演奏。尤其,录音使音乐快速成长为一种新的文化创意产业,录音技术使公众能轻松获取并复制音乐,而无需获得版权人的法律许可。所有这些,使20世纪的听众接受音乐的方式完全不同前代人。录音使我们进入——听觉王国。

但是,并非只有技术改变了我们体验音乐的方式。20世纪重新界定了我们应如何看待自身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乃至精神自我。心理学家G.斯坦利·霍尔[13]区别了青少年与成年人生活方式的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也在刚成年的青年人中悄然出现,也就是18-22岁的年轻人,其文化程度主要是高中。这些未成年、刚成年的人,是一个新生的市场,对20世纪的大众文化很敏感,大众文化对他们的思想与影响巨大。统计表明,他们是标榜性、爱情、友谊乃至叛逆的流行音乐的狂热粉丝和忠实消费者。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最主要的革新体现在蓝调/布鲁斯、爵士、摇滚及其各种流派,譬如朋克、重金属、说唱、Hip-hop等,无数年轻人的身心被这种新音乐点燃。事实上,人们的音乐偏好就形成于未成年和刚成年期,后半生一般不会改变,只有音乐与青春存在这么强烈的关联性。

20世纪的确见证了这种文化内涵及其身份认同,一切都变成了消费,文化的身份认同变成社会的当务之急和自由主义的象征。即使被广泛使用的“认同”一词,也很难文雅、学术、书面地概括上述现象。可以肯定的是,音乐已经与人的社会地位、政治面貌、宗教倾向、爱国主义尤其性别、种族密不可分——这一切就构成了文化的身份认同,就在20世纪。而且,当录音使音乐在大众社会变得铺天盖地、轻松易得后,音乐强化了这种认同,音乐跻身为这种社会现实的中心。毫无疑问,各种音乐都要求听众是个“内行”,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倾向,音乐是其粉丝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归宿,更是其快乐源泉和精神寄托。在20世纪,任何音乐要想寻得适合自己的生存土壤,如果不走销量、售卖这条路,就得依靠粉丝和评论家,赢得高校和基金会等权威机构的支持。

音乐与上述认同关联性的一个典型例证,正如“艾斯里兄弟”[14]乐队1975年击中R&B[15]排行榜第一、流行音乐排行榜第四的《挥击力量》的歌词所言:“我试图演奏我的音乐 / 他们说我的音乐太吵闹 / 我试图探讨我的音乐,却被弄得晕头转向 / 我挥拳猛击,用力过猛,我撞倒在地上 / 所有胡言乱语随之沉寂。”当时的流行音乐很少使用下流词汇,这首歌词的确令人震惊,但它旨在表达一种文化战斗力和自传性“自由主义”,对这首敲击电子合成器和吉他的简装芬克调[16]而言,这是一个巨大创意,令人鼓舞。这首歌词,阐明了音乐家及其粉丝的一种态度。那时,这首歌的唱片已经发行,少数民族聚居区中年轻黑人的大音量音响随处可见,他们用这种叛逆的方式表达音乐主张,勇敢面对任何挑衅者。尽管这首歌不是什么清晰的口号,但它却明显倾向于某种政治阐述,甚或某种政治圣歌,近乎完美地表达了青年人的自由主义精神及其对被社会误解的不满,撕碎了资产阶级犬儒主义的伪善,凡是购买这张唱片的年轻人都会滋生这种情绪和审美感受。这首歌是一个精致的、富有战斗性的正式宣言:“这就是我的音乐![17]”或者,站在集体的立场上,“这就是我们的音乐!”有人想弄明白,是否应该给“这”或“我们”二词加下划线,予以强调,这无所谓,随你。当年,这首歌流行时,我只不过是一名住在费城西部一座破旧公寓内的学生,每天凌晨两三点钟,一些男性邻居总是开始播放这首乐曲,且把声音开到他们录音机的最大,模仿歌中那带有叛逆口吻的宣言,我推测,没有一个人敢去劝他们睡觉或想报警。他们的这份执着,足以使我变成一个坚定的激进分子。

没有什么能比电影更乐于通过技术传播音乐,追求艺术趣味,实现导演的追求。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比电影更善于再现各种音乐。没有任何一种媒介能比电影更长于借助视觉化的戏剧想象增强音乐的魅力。今天的观众或许会感到自己已被灌有摇滚、说唱音乐的电影原声淹没了,但是,只有去看足够多的1930-1950年代电影,你才会认清拉丁音乐、爵士乐及那个时代的其他音乐是如何被电影用作原声和背景音乐的。通常,电影使用摇滚、嘻哈或爵士舞曲是为了强化某个场景的节奏,用听觉元素推动电影的表现力。因为,美国流行音乐中的各种革命性创新,总是带给受众更强劲的节奏感。约翰尼·卡什[18]的歌词写道:“来吧,感受节奏,你就会懂布鲁斯”,这几乎都成了美国人的格言。美国音乐太重视节奏,赋予它太多的光环。

电影也带给受众类似“严肃”、“古典”之类的音乐。像埃尔默·伯恩斯坦[19](《七侠荡寇志》[20]《捉鬼敢死队》[21])、马科斯·斯坦纳[22](《金刚》《乱世佳人》)、莫里斯·贾尔[23](《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弗朗茨·沃克斯曼[24](《日落大道》《科学怪人的新娘》[25])、迪米特里·迪奥姆金[26](《正午》、电视剧《皮鞭》[27])这些著名电影作曲家,均曾创作了令人难忘的电影音乐,由他们谱曲的电影倍受欢迎,广为流传。当我看了最近热映的“超人”题材电影,比如《超人:钢铁之躯》[28],所有观众,包括我,都会对约翰·威廉姆斯[29]1970年代晚期克里斯托弗·里夫[30]饰演的“超人”飞来飞去场景而谱写的配乐感到失望,因为,他的配乐未能有力烘托出电影的主题。可是,詹姆斯·霍纳[31]1997年为电影《泰坦尼克号》创作的乐曲,却卖出了3000万个拷贝,一举成为录音史、电影史上最畅销的管弦乐录音带,是最成功、最富纪念性的唱片发行记录之一。在不知多少个棒球场上,当主队球员击进一记漂亮的“全垒打”时,电影《天生好手》[32]的主题曲就会响起,每个人都知道这个乐曲,哪怕没看过这部电影。颜尼欧·莫里克奈[33]为吉洛·彭特克沃导演[34]的电影《阿尔及尔之战》1966)、《奎马达》(1969)创作的配乐一度被年轻左翼分子极力追捧。我20岁时买了第一张电影配乐唱片,不是马文·盖伊[35]的,也不是狄昂·华薇克[36]、琼尼·麦思斯[37]的,而是第二部詹姆斯·邦德[38]电影《来自俄国的爱情》[39]的原声带,那才是我那个年龄最喜欢的音乐。当时,我认为那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的最好的配乐。在这期献给“美国音乐”的《Dædalus》专刊上,有查尔图·格瑞斯潘一篇深入论述电影音乐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集体记忆的论文,[40]我特别欣慰。

本期其他几篇文章讨论种族——提起美国流行音乐就无法回避的一个话题。黑人,被视为美国流行音乐、舞蹈的一个主要创作群体,因为白人总认为黑人表演的歌舞是“原生态”的,他们天生就是“节奏民族”[41]。诸如布鲁斯、爵士乐、摇滚及其变种、说唱、嘻哈等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的各种革新,主角都是“节奏民族”,其“非洲化”以及更为粗俗的“黑人化”倾向,被美国文化和上流社会视为一种文化威胁。自1920年代以来,唱片在美国分“种族”销售,因为白人认为黑人没教养、未开化、堕落、原始,黑人音乐充满“反抗性”,尽管听上去很真实。另一方面,白人却需要一种自己创作的“黑人音乐”,以此区分黑人和其自身,本期刊发的荣纳德·冉丹诺的论文详细阐发了这一观点。[42]如果黑人音乐只是黑人的专属,如果黑人在黑人音乐方面天生就是能人,那么,黑人音乐就是黑人的圈套。这就是所谓的黑人应该去玩黑人音乐,他们干别的什么都不“自然”,都不行。作曲家昆西·琼斯[43]曾向我吐露他说服好莱坞那些大人物有多难,尽管他有能力胜任电影配乐任务,“对我来说,写一首爵士乐没问题,但是,好莱坞大人物却认为黑人不能去指挥乐队。”

种族,赐予美国流行音乐一个“复杂的命运”,既率性而为,又痛苦纠结,随着音乐录音产业的繁荣,这种处境更为尴尬。如果说黑人音乐从内容创作到录音发行都完全是非洲裔美国人用手、用心、用灵魂完成的话,那么问题来了,事实上相当多的黑人音乐并不是在美国创作的。[44]有时候,人们对黑人与白人积极合作共同创作黑人音乐感到十分不解。的确,白人抄袭并拙劣模仿了大量黑人音乐,而非只是分享,但是,正如批评家斯坦利·克劳奇[45]曾对我讲的那样,白人作曲家乔治·格什温[46]的《我抓住了节奏》其实可以用于全部波普爵士乐[47]作品的基础半调。如果白人“偷”了黑人音乐,黑人就会设法再“偷”回来,把他们认为确属于自己的风格找回来。事实上,离开乔治·格什温这类白人作曲家,爵士乐还能存在吗?白人作曲家比尔·查理斯[48]为弗兰彻·海德森[49]的黑人乐队创作的曲目要比他为白人演奏家班尼·古德曼[50]创作的曲目多得多。几乎整个1960年代,在埃及孟菲斯,演奏经典灵歌的主要是白人。像谢利斯合唱团[51]流浪者乐队[52]狄昂·华薇克等每一位流行音乐上榜乐队,其组合尽管以少数知名黑人演奏家命名,但为之作曲的却总是白人。马文·盖伊[53]曾试图象佩里·科莫[54]那样唱歌,摩城大腕铂锐·高迪最喜欢的歌手却是多丽丝·戴[55],“吹牛老爹”[56]曾从头到尾抄袭“齐柏林飞艇乐队”[57]的《克什米尔》作为1998版电影《哥斯拉》[58]的片尾曲。我记得,一次在电话中,当我顺嘴提及钢琴家凯斯·杰瑞[59]是位白人时,昆西·琼斯表现出多么地惊讶:“我原来一直以为他是位黑人老兄!”凯斯·杰瑞弹奏时,他那头圆蓬式金属丝质爆炸发型随着音乐的节奏不停地晃动,偶尔他还会发出布道福音般的变声,这一切极有可能令观众以为他就是黑人。如果你认为他是黑人,那么,他最叫座的1975年科隆音乐会钢琴独奏[60]到底是不是“黑人音乐”呢?

当电影制片人肯·博尔思[61]为其2001的纪录片《爵士乐》而采访我时,我告诉他,爵士乐其实不应该被称作“黑人音乐”,不是因为它和黑人音乐不亲切,而是因为它和非洲裔美国人不亲切。人们应该为拥有爵士乐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而感到欣慰,爵士乐之所以能走向全世界,因为它借鉴、引入了拉丁音乐、犹太音乐、基督教圣歌、硬摇滚等各种风格的音乐样式,无所不用其极。从黑人爵士音乐家身上,我发现伟大的艺术家都在从各种资源中吸收养分,并告诫每一位受众去积极寻根。有一次,贝司手查尔斯·明古斯[62]惊叫道:“我的天哪,我找到根了!”当我还是个十几岁孩子时,我发现爵士乐是一种能让黑人努力包容更多他人、更多文化的有效途径。年少的我买了电影《来自俄国的爱情》原声带后,我感到自己见过大世面了,走向了世界,因为,它不是黑人音乐,我却能接受并吸收其他民族、风格的音乐,我感到自己就像爵士音乐家借鉴了重金属的即兴重复乐段一般自豪。美国流行音乐已是孤注一掷的商业冒险,伟大的音乐天才命悬一线,就像上帝从垃圾音乐的骨灰中复活一样,实则一种狂热而残酷的文化碰撞与文化融合。中音萨克斯先锋奥奈特·科尔曼[63]告诉我们所有人,我们认定的音乐能带给我们的巅峰体验和终极价值,就是他1960年在亚特兰大录制的那张唱片的名称——“这就我们的音乐”。那张专辑的封面是乐队的照片:三个黑人音乐家即奥奈特·科尔曼本人、小号手东·彻瑞[64]、鼓手艾德·布兰克温尔[65],以及白人贝司手查理·哈顿[66]。年少的我之所以买了这张唱片,那是因为,和里面灌录的音乐本身相比,我更喜欢它的封面照片尤其这个名称。

感谢两位合作编辑——米娜·杨[67]和帕垂科·巴克[68],他们不但自己写作了精彩的论文,还积极为本期征稿,万分感谢他们二位!感谢每位作者奉献文笔优美的优秀论文,我从中受益匪浅。特别感谢圣路易交响乐团指挥大卫·罗伯逊[69]先生拨冗撰文论述指挥在当今音乐演出中的地位与作用。上一次《Dædalus》为音乐开辟专刊是1986年的事了,题为“歌剧的未来”,正如伟大的次中音萨克斯演奏家李斯特·扬[70]所言,这情形就像大型合唱的中场茶歇一样。

 

 

 

 

 

 

                


[] 此文原载于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主办的学术季刊《Dædalus / 代达罗斯》2013年秋季卷第5页,该期为美国音乐专辑,此文不仅是对20世纪美国流行音乐的综述与概览,也是对该期重点论文的概述与提要。此文原标题为This is our music,过于简略,译者杨新磊根据该期尤其该文的主旨另拟今题。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全名为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简称AAAS,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院士机构及地位最为崇高的荣誉团体之一,也是进行独立政策研究的学术中心,由一大批建国元勋首创于独立战争期间,其院士一直被认为是美国的最高荣誉之一。Dædalus是古希腊语Δαίδαλος 或 δαιδάλλω的拉丁语,指的是希腊神话中一位建筑师、雕刻家、能工巧匠。学术季刊Dædalus / 代达罗斯》创办于1958年,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SSCI、A&HCI、Scopus来源期刊,在国际学术界影响广泛。

[] 感谢中央音乐学院黄枕宇副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录音系李伟教授为此文提供音乐顾问。

[] 此文作者Gerald Early的中文译名和这段中文简历,由译者杨新磊根据此文第一页的作者简介、维基百科词条“Gerald Early”、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官网上Gerald Early的自传,编译而成。

[] 提姆·博兰宁,《音乐的胜利:作曲家、音乐家及其艺术的勃兴》,剑桥大众传播书系,哈佛大学 - 贝尔纳普出版社,2008,第1-6页。

[] 此处原文为“Nellie Melba”,杨新磊译为奈丽·梅尔巴。奈丽·梅尔巴(1861-1931),澳大利亚著名女歌唱家,以花腔女高音闻名于世。

[] 此处原文为“Jenny Lind”珍妮·林德(1820-1887),瑞典女歌剧家,被誉为瑞典夜莺

[] 可参(1)阿瑟·路艾瑟尔,《男人,女人及其钢琴:一种社会史考察》,纽约,西蒙-舒斯特出版社,1954;(2)斯道特·艾斯考夫,《钢琴的自然史:乐器、音乐和音乐家——从莫扎特到现代爵士乐》,纽约,诺皮富-双日出版社,2011

[] David Kusek(戴维·库斯克)、Gerd Leonhard(杰德·列哈德)在其合著《音乐的未来:数字音乐的革命檄文》(波士顿:伯克利出版社,2005)中指出,风水轮流转,随着数字化制作的普及,音乐不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服务,就像录音技术出现之前那样。两位作者认为,录音产业应该停止把音乐当产品那样处理,转而视之为一种公共服务,随时随地为人们提供想要的任何类型的音乐并合理收费,没有必要独占音乐,就像人们的获取自来水一样。二位作者认为,音乐作为产品的时代其实扭曲了受众的听觉经验。就像今天的其他艺术形式那样,音乐本来就不该是产品。

[] 此处原文为Phil Spector。菲尔·斯柏克特(1939- ),美国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音乐制作人,曾与Beatles(披头士)、The Ronettes(圣诞老兄)、The Righteous Brothers(正义兄弟)等知名乐队合作,培养了众多演艺明星。

[] 此处原文为“wall of sound”

[11] Wilhelm Richard Wagner(威廉·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大师。他是德国歌剧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前承莫扎特,后启理查德·施特劳斯。瓦格纳的音乐手法与剧场观念,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音乐乃至其他艺术。同时,因为他在政治、宗教方面思想的复杂性,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12] 此处原文为Berry Gordy。铂锐·高迪(1966- ),美国音乐制作人、电影制片人,极富传奇色彩的摩城唱片创始人。他是第一位签约并扶持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制作人。音乐代表作有《I'll Be There》,电影代表作有《龙拳小子》、《新绿野仙踪》、《宾果》,还导演过电影《桃花心木》。

[13] G. Stanley Hall (1846-1924),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

[14] 原文为“Isley Brothers”

[15] 原文如此,不译最佳,应该为“Rap & Blues”之缩写。

[16] 原文为“funk tune”

[17] 原文此处为句号,译文选用感叹号,以增强感情色彩。

[18] 原文为“Johnny Cash”。约翰尼·卡什(1932-2003),美国著名乡村歌手,20世纪美国音乐史上最有影响力的音乐家之一。

[19] 原文为“Elmer Bernstein”。埃尔默·伯恩斯坦(1922-2004),美国电影作曲家、乐队指挥,曾为上百部电影、电视剧作曲。

[20] 原文为“Magnificent Seven”,参照中国电影界惯用译名。

[21] 原文为“Ghostbusters”,参照中国电影界惯用译名。

[22] 原文为“Max Steiner”。马科斯·斯坦纳(1888-1971),享誉乐坛多年的奥地利电影音乐大师,《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金刚》等经典影片的音乐就是出自他手。

[23] 原文为“Maurice Jarre”。莫里斯·贾尔(1924-2009),法国电影作曲家,一生为150部电影谱曲,代表作有《阿拉伯的劳伦斯》《日瓦戈医生》《人鬼情未了》《云中漫步》《死亡诗社》《致命诱惑》《证人》等。

[24] 原文为Franz Waxman。弗朗茨·沃克斯曼(1906-1967),出生于德国,犹太人,为了逃避纳粹迫害而逃到美国,电影作曲家,两次获奥斯卡最佳配乐奖,代表作有《日落大道》《蝴蝶梦》等。

[25] 原文为“Bride of Frankenstein”,参照中国电影界惯用译名。

[26] 原文为“Dimitri Tiomkin”,疑误,应为Dimitri Zinovievich Tiomkin1894-1979),俄罗斯裔美国电影作曲家,代表作有《生活多美好》《正午》《老人与海》《电话谋杀案》等。

[27] 原文为“Rawwhide”,中国电视界一般译为《皮鞭》,美国电视剧,Thomas CarrTed Post导演,1959-1965年连续播出,动作/冒险/西部题材,影响较大。

[28] 原文为“Man of Steel”,参照中国电影界惯用译名。

[29] 原文为“John Williams”。约翰·威廉姆斯(1932-  ),美国著名电影作曲家,代表作有《辛德勒名单》、《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外星人》等。

[30] 原文为“Christopher Reeve”。克里斯托弗·里夫(1952-2004),出生于纽约市,美国知名电影演员,因在《超人》系列电影中扮演超人-艾尔 / 克拉克·肯特而闻名。

[31] 原文为“James Horner”,系简写,全名为James Roy Horner。詹姆斯·罗伊·霍纳(1953-2015),生于洛杉矶市,美国最为炙手可热的电影作曲家,因《泰坦尼克号》而一举成名,其他代表作有《阿凡达》《盗梦空间》《燃情岁月》《勇敢的心》《美丽心灵》等,最后一部作品为中法合拍片《狼图腾》。曾两次获得奥斯卡奖,五次获得金球奖。

[32] 原文为“The Natural”,参照中国电影界惯用译名。该片由Barry Levinson导演,Robert RedfordRobert Duvall主演,1984年上映。

[33] 原文为“Ennio Morricone”。颜尼欧·莫里克奈(1928-  ),意大利人,欧洲电影配乐大师,迄今已经参与了400多部电影的谱曲,是意大利最多产、最有建树的作曲家。2007 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代表作有《美国往事》《天堂电影院》《海上钢琴师》《镖客三部曲》《教会》等。

[34] 原文为“Gillo Pontecorvo”。吉洛·彭特克沃(1919-2006),意大利导演,早年曾是反法西斯游击队的领袖,被誉为西方的共产主义战士,一生拍片不多,但始终围绕其信仰。代表作有《阿尔及尔之战》《盖世太保KAPO》。

[35] 原文为“Marvin Gaye”。马文·盖伊(1939-1984),美国摩城唱片著名歌手、曲作者,有摩城王子之称,对许多灵歌歌手都有巨大影响,黑人流行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巨星之一。

[36] 原文为“Dionne Warwick”。狄昂·华薇克(1974-  ),美国传奇R&B女歌手,有“R&B鼻祖之美誉,曾荣获5次格莱美奖。

[37] 原文为“Johnny Mathis”。琼尼·麦思斯(1935- ),美国歌手,哥伦比亚唱片公司1958年发行的唱片Johnny's Greatest Hits使他成为第一个在Billboard专辑榜上连续呆过490个星期——连续九年半的歌星。2003年获葛莱美终身音乐成就奖。

[38] 007系列电影的主人公。

[39] 该片由John Barry1933-2011)原创音乐。

[40] Charlotte Greenspan(查尔图·格瑞斯潘)的论文为《Hollywood as Music Museum & Patron: Bringing Various Musical Styles to a Wide Audience / 好莱坞:音乐博物馆和音乐赞助人及其对音乐风格和受众的广泛影响》,刊于本期第73-81

[41]节奏民族是珍妮·杰克逊1989那张召唤种族主义的专辑名称,该专辑混有嘻哈、funk/疯克以及R&B排行榜上冠军单曲。珍妮·杰克逊是迈克尔·杰克逊的妹妹。

[42] Ronald Radanod的论文为《音乐的种族感 / The Sound of Racial Feeling》,刊发于本期第126-134页。

[43] 原文为“Quincy Jones”。昆西·琼斯(1933-  ),出生于芝加哥,美国第一位非洲裔黑人电影音乐人,也是一位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44] 比如,著名的披头士乐队、滚石乐队、皇后乐队均来自英国,而非美国。

[45] 原文为“Stanley Crouch”。斯坦利·克劳奇(1945- ),出生于洛杉矶,美国非洲裔文化批评家、诗人、小说家,长期关注爵士乐。

[46] 原文为“George Gershwin”。乔治·格什温(1898-1937),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俄裔犹太移民家庭,美国作曲家,享誉百老汇和好莱坞,以节奏感很强的流行歌曲和古典音乐作品著称,他把爵士乐与古典音乐(尤其是德彪西和拉赫马尼诺夫的风格)完美结合,创作了《蓝色狂想曲》(1924)和歌剧《波吉与贝丝》(1935)等作品。39岁时患癌英年早逝。

[47] 原文为“bebop”

[48] 原文为“Bill Challis”,美国白人作曲家。

[49] 原文为“Fletcher Henderson”。弗兰彻·海德森(1897-1952),出生于佐治亚州,美国作曲家,1930年代美国爵士乐的领军人物,组建了爵士乐史上第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大乐团。

[50] 原文为“Benny Goodman”。班尼·古德曼(1909-1986 ), 出生于芝加哥,美国单簧管演奏家、作曲家。在单簧管艺术中,他主要从事爵士音乐演出,并自组乐队,担任领导,演奏风格独树一帜。可参www.bennygoodman.com

[51] 原文为“Shirelles”,指的是谢利斯合唱团。该团来自新泽西州的帕塞伊克城,她们是1960年代早期影响最大、持续最长黑人女子演唱组合,原始成员包括了Addie Harris(阿迪·哈里斯)、Shirley Owens(雪莉·欧文斯)、Beverly Lee(贝弗利·李)和Doris Coley(多丽丝·科利),风格包括摇滚、说唱等。

[52] 原文为“The Drifters”,指的是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黑人乐队,成员包括Michael WilliamsDaniel BowenSmith Ryan KingDamien Charles,风格为节奏布鲁斯为主,红极一时。

[53] 原文为“Marvin Gaye”。马文·盖伊(1939-1984),美国摩城唱片著名歌手、曲作者,有摩城王子之称,对许多灵歌歌手都有巨大影响,黑人流行音乐史上一位最受欢迎和敬重的超级巨星。

[54] 原文为“Perry Como”。佩里·科莫(1912-2001),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一个意大利天主教移民家庭,美国二战后至1950年代中期最伟大的流行歌手之一。

[55] 原文为“Doris Day”。多丽丝·戴(1924-  ),出生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祖籍英国,美国歌手兼电影演员,有雀斑皇后之称,以邻家女孩的灿烂笑容征服了1950-1960年代的影迷。

[56] 原文为“P Diddy”,吹牛老爹,本名Sean Combs1969-  ),出生于纽约黑人区,幼年丧父,其父是黑帮中人,美国黑人流行音乐制作人、歌手,风格主要为说唱,也是一位成功的演艺商。

[57] 原文为“Led Zeppelin”,指的是齐柏林飞艇乐队。该乐队组建于1968年,1980年解散,风格涵盖 Album Rock(专辑摇滚)、Arena Rock(舞台摇滚)、Blues-Rock(蓝调摇滚)、British Blues(英国蓝调)、British Metal(英国金属)、Hard Rock(硬摇滚)和Heavy Metal(重金属)等,破除了传统摇滚乐的所有界限,赋予重金属和硬摇滚新的内涵,是欧洲现代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乐队之一。

[58] 原文为“Godzilla”,一般汉译为哥斯拉,指的是一个虚构出来的怪兽,起源于日本,早于奥特曼而流行,后进入美国,是20世纪代表性流行文化符号之一。哥斯拉系列电影从1954年至今已经拍摄了近30部,影响很大,根源在于人类内心深处的恐惧感、卑微感和无助感。

[59] 原文为“Keith Jarrett”。凯斯·杰瑞(1945- ),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美国著名黑人爵士乐钢琴家。

[60] 凯斯·杰瑞1975年的科隆演奏会是爵士音乐史上的一个奇迹,是即兴作曲与钢琴独奏的永恒经典,几乎达到了一个不可企及的高度,曲风复杂,灵活多变,不一而足。

[61] 原文为“Ken Burns”。肯·博尔思(1953- ),美国电影制片人、电视编导,长于纪录片和纪实风格,代表作有《辛普森一家》《扣扣熊播报》以及多部历史题材纪录片。

[62] 原文为“Charles Mingus”。查尔斯·明古斯(1922-1979),出生于亚利桑那州,美国黑人爵士乐贝司手。

[63] 原文为“Ornette Coleman” 奥奈特·科尔曼(1930-2015),出生于德克萨斯州,美国黑人萨克斯演奏家。1960年代,他将自由爵士发展到了极致,大胆而毫无拘束的即兴演奏,让很多人叹为观止,也引起很大的争议。

[64] 原文为“Don Cherry”。东·彻瑞(1934-  ),加拿大人,黑人爵士音乐家,毕生致力于黑人音乐文化的探索与重建。

[65] 原文为“Ed Blackwell”,系简写或昵称,全名为Edward Joseph Blackwell。艾德·布兰克温尔(1929-1992),出生于鲁斯易安那州新奥尔良,美国爵士音乐家。

[66] 原文为“Charlie Haden”。查理·哈顿(1937-  ),出生于爱荷华州,1950年代成名于美国爵士音乐界,带有较强的先锋性,同时致力于人权事业。

[67] 原文为“Mina Yang”

[68] 原文为“Patrick Burke”

[69] 原文为“David Robertson大卫·罗伯逊(1958-  ),出生于加州马里布,美国指挥家,现任圣路易斯交响管弦乐团音乐总监和 BBC 交响管弦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70] 原文为“Lester Young”。李斯特·扬(1909-1959),出生于密西西比州,美国知名爵士音乐家,萨克斯演奏家。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2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回复 yangxinlei 2018-11-30 04:00
meiwen: 看来用了不少功夫的呀
那是,很费劲。
回复 yangxinlei 2018-11-30 04:00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祝你快乐!
回复 meiwen 2018-11-21 01:04
看来用了不少功夫的呀
回复 今又是 2018-11-20 11:11
绝对的高手文章。不仅仅熟悉整个阶段性的层次和脉络,并且非常熟悉和洞穿了整个历史大背景下音乐表现的内在及本质。
说道格什温时,短短的一句话,完全精准无半分误差地涉及了要点。虽然似乎是形式上的,谁又能说,音乐的内容本身,就存在在音乐的形式中。
非常感谢如此高级的文章介绍。敬礼!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