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第1-20题为必做题,难度相当于本课程期末考试的要求。答题时间为45分钟。共有20道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开卷,笔试。)
(第21-30题为选做题,难度为戏剧影视学/新闻传播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水准,请学有余力尤其拟考研者完成。)
1、广播电视具有哪些独特的交流性质:
A、即时性、直感性、广泛性 B、大众性、广泛性、通俗性
C、技术性与艺术性 D、纪实性、新闻性、艺术性
2、电子传播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依次是:
A、动力、渠道、编码与制作、发射、接收 B、制作、发射、接收与传导、感应、辐射
C、动力、渠道、编码与传导、感应、辐射 D、传导、感应、辐射与编码、解码、接收
3、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发展史,呈现如下轨迹:
A、从有线到无线,再到有线与无线的结合 B、从无线到有线,再到卫星直播
C、从电磁波到无线电波,再到有线 D、从有线到电磁波,再到无线
4、电子媒介的科技基础,主要包括:
A、视觉残留与电磁感应 B、电能与无线电的发现及应用
C、电磁感应与无线电 D、小孔成像与电磁感应
5、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是:
A、1906年圣诞节前夜,费辛顿用“亚历山德森发射机”在美国一小镇播放歌曲和圣经,并产生回应
B、1904年,效力于马可尼公司的弗莱明发现了二极管
C、1908年,德弗雷斯特在法国埃菲尔铁塔上广播唱片节目
D、1906年,物理学家皮卡德为晶体检波器增加一根“猫须”,由此发明了天线
6、1970年代以来,调幅制广播电台逐步放弃音乐节目,而以谈话节目为主,最直接的原因是:
A、调频广播早在1941年就获得FCC批准,成为电视伴音的技术标准
B、调幅广播的音波受静电和空中杂波干扰大,音质欠佳,不能完美再现音乐的细节
C、AT&T、WE、GE享有广播技术的多项专利,受众无法轻易接收广播电视节目
D、爱迪生、阿姆斯特朗、波波夫的技术已经落伍,新技术不断出现
7、1925年4月,贝尔德在伦敦一杂货店首次向公众展示的机械电视机,基于什么原理:
A、尼普科夫转盘和电话镜 B、尼普科夫转盘 C、电话镜 D、光电池
8、以下哪位没有对全电子电视的发明做出贡献:
A、方斯沃兹 B、佐里金 C、罗辛 D、詹金斯
9、作为“空间和时间的消灭者”的电子媒介不包括:
A、广播和电视 B、摄影和电影 C、 电报 D、电话
10、对电报、电话大规模商用,对催生KDKA、WEAF、XWAF等第一批广播电台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公司主要包括:
A、WU、AT&T、WE、GE、RCA B、FCC和ITU
C、美联社与路透社 D、英国马可尼公司
11、1922年,“付费广播”出现,这说明:
A、政府介入了新兴的广播业,要求广播公司向政府付费,课以重税,以此遏制恶性竞争
B、新一批技术成熟了,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取代了陈旧与落后
C、广播、电视等新兴媒介,既有公共性,也有商业性
D、专利战使大公司元气大伤,资金吃紧,不得不向听众收费
12、在BBC最早的电视播出中,EMI的设备战胜了贝尔德的设备,这说明:
A、电视,永远是技术的艺术,技术不过硬不可能制作出优良的节目
B、电视最适合播出多幕戏剧、歌舞、音乐、拳击等节目
C、从技术到股份,EMI具有美国背景
D、BBC可能参股EMI,当然唯亲是举
13、下列哪些因素对世界广播电视技术的革新具有整体性、全盘性的影响:
A、专利 B、大公司及其掌控的雄厚资金
C、战争、军队、政府 D、受众的喜好
14、关于世界电视的诞生与科技革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938年9月30日BBC播出的《我们的和平时代》,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实况转播的新闻报道,它是黑白的,多机拍摄的,没有采用无线电传输
B、1930年,BBC播出了声像俱全的《花言巧语的男人》,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剧,只是对话剧舞台演出的实况转播
C、纪录媒介主要包括录音带、录像带两种,目的都是想把信号永久保留下来,随时还原出来
D、从ENG到SNG,只是使用了更新的技术和设备,对电视广播而言并非很大的进步
15、从1940-1970年代的NTSC、SECAM、PAL三分天下,到1980年代英国提出的“MAC”和日本提出的“MUSE”,再到1990年代欧洲“TV-1250”集团的“HD-MAC”,史上各种电视制式的本质是:
A、一种国家制定的技术标准,虽是人为的,但却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性,最终将促进电视技术不断进步
B、一种人为的技术标准,带有各国的政府意志,用以保护各自国家广播电视的知识产权,防止盗播,
遏制垄断,确保文化安全,捍卫民族经济利益
C、一整套技术规范,目的是消除各国广播电视信号之间的技术差异,实现无障碍传播,方便受众
D、一整套人为的技术标准,旨在跟随美国步伐,实现全球范围内广播电视技术规范的统一,方便受众
16、进入1980年代,电视技术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A、高清晰度电视、有线电视、直播卫星 B、高清晰度电视、与通讯卫星结合的有线电视
C、高清电视、与直播卫星结合的有线电视、广播卫星 D、高清电视、有线电视、广播卫星
17、走向网络,走向网络传播,是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之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成为世界传播技术的主流,导致各种传统媒介的技术门槛大大降低,加速了其网络化
B、互联网的异军突起与日新月异,抢夺了传统媒介的受众,裹挟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网络化
C、以“YouTube”和“Hulu”为代表的网络视频发展迅猛,广播走向窄播甚至个体化传播,电视传统的传受
模式倍受网络冲击
D、“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使电视、互联网大大挤压广播电视的生存空间,电视不得不走向主要依靠网络
18、全球传播,也是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之一,这说明:
A、互联网时代,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国籍、语言、性别、民族、种族、宗教不再是电视传播的障碍,各国需要借助面向
全球的传播技术与传播理念,以使自己的国家形象、意识形态、文化艺术、经济利益最大化
B、欧洲的区域间无疆界电视比亚洲的跨国卫星电视传播更成熟,更利于电视的全球传播
C、没有传媒大亨默克多的全球战略与经营管理思想,就不会有广播电视走向全球传播之今日盛况
D、中国大陆对境外卫星电视实行的许可证制度,存在缺陷,妨碍了中国电视走向全球
19、作为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之一,市场化传播的加剧与加深表明:
A、政府意志、企业利益促使观众进一步细分,催生制播分离,从而要求广播电视提供更多付费节目
B、世界范围内电视节目市场已经形成,供需两旺;同时,电子传播媒介的融合与竞争迫使广播电视仅靠公共性难以发展壮大,故不得不改变机制,转换观念,走向市场化
C、专利、版权、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争夺,大大限制了收费电视的市场空间,促使国际媒介的兼并加快
D、资本主义借助雄厚的资金,衍生出媒介帝国主义,对弱小国家大举文化入侵,促使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广播电视不得不走向市场化
20、遍察历史,纵观今昔,推动世界广播电视史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因是:
A、核心技术的研发及其争夺、受众市场的需求及其日益细分
B、政府的管控及其政策的更迭、国际资本的输入与文化渗透
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封锁与歧视、广播电视技术壁垒的限制与突破
D、大公司对关键技术的垄断、市场的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21、单项选择题——汉语的“广播”一词,既是名词,也是动词,下列哪个术语最能典型体现之:
A、Television broadcasting B、Radio broadcasting C、窄播 D、溢播
22、单项选择题——在电视诞生的历史进程中,以下哪些媒介对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
A、摄影、传真、电报、电影与广播、留声机、唱片机、录音机
B、电报、电话、留声机、摄影、莫尔斯电码
C、电影、动画、留声机、马可尼与莫尔斯的通信技术、留声机
D、电影
23、单项选择题——电影早于电视几十年,电视的萌芽阶段电影已很成熟,影响很大。电影对幼年电视的作用,可以概括为:
A、长期遮蔽电视,鄙夷电视,排挤电视
B、电影与电视是两种不同的媒介,两种不同的艺术,没有可比性
C、长期阻碍电视的萌芽与发展,抢夺电视的受众与市场份额
D、既有遮蔽,又有启发
24、单项选择题——关于三种电视制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FCC推出的NTSC制,即National Television Standard Committee,即“正交平衡调幅制”,主要用于美洲国家、日本、菲律宾、中国台湾
B、德国研发出PAL制,即Phase Alternation Line,即“相位隔行交变制”,主要用于西欧、北欧、大洋洲、非洲部分国家、亚洲大部分国家(包括中国大陆)
C、法国对美国NTSC进行改良,研发出SECAM制,即“Séquenntial couleur à mémoire”,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主要用于苏联和欧洲大部分国家
D、以上说法都错误
25、多项选择题——最早播出的电视节目都无法保留下来,只能靠电影胶片去纪录,原因在于:
A、磁带录像技术比电影胶片复杂的多,主要是基于光学与电磁学的光电转换技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被攻克
B、电视的诸多发明家和最早的电视人摆脱不了电影的束缚,从直接采用电影胶片拍摄电视节目,到用电视摄像机拍摄映在银幕上的电影,从技术到理念长期被电影遮蔽
C、电影摄影、放映、冲印技术很早就已成熟,且成本低廉,没有必要耗费资金与时间去研制磁带录像等新技术
D、任何一种新兴媒介,在没有成熟以前,受众甚至发明者本人对其定位、功能、作用、影响并不十分清楚,需要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
26、多项选择题——从机械电视到电子电视,从Paul Gottlieb Nipkow、John Logie Baird、Charles Francis Jenkins到Vladimir Kosma Zworykin、David Sarnoff、Philo Farnsworth,很多非学院派、非科学家甚至缺乏技术背景的人却对广播电视的诞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说明:
A、技术发明带有很强的偶然性,运气十分重要
B、爱好、兴趣、好奇心永远是科学探索尤其技术发明的源动力
C、多位科学家、发明家在事先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时推动同一研究,必然浪费社会资源和自身的时间、精力
D、社会的需要必然促进多位发明家甚至科学家同时致力于同一、类似研究,共同推动科技进步
27、多项选择题——在电视的发明过程中,中国人始终缺席,没有中国发明家、科学家对早期电视技术有所贡献,原因在于:
A、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忽视科学技术,至清代更甚,闭关锁国,盲目自大,导致落伍于欧美发达国家
B、中国古代不乏领先世界的科学思想与技术发明,但古代中国人的思维相对保守、封闭、传统,深受封建礼教与儒家思想禁锢,缺乏冒险、探索、创新精神
C、电视主要是一种光电转换技术,近代中国的力学、光学与电磁学比较落后,一直依靠译介、引进西方先进科技
D、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备受外国列强欺侮,内忧外患,科技退步,民生凋敝,国人无心顾及技术发明与科学探索
28、术语释义(每小题均限100字以内)
(1)媒介帝国主义
(2)多屏化
29、简答题(限300字以内)
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的公共性与商业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根源何在,媒介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是否会消亡?
30、论述题(不少于600字)
我国推行“三网融合”存在哪些障碍,哪些阻力,原因何在?请提出你的化解之道。
…………………………………………………………………………………………………………………………………………………………………………
【答案】
1、A ……………………………………………………………………………………………………………………………… 教材第3页第2段
2、C ……………………………………………………………………………………………………………………………教材第4页第2、3段
3、A …………………………………………………………………………………………………………………… 教材第4页第3段最后两行
4、 B …………………………………………………………………………………………………… 教材第4-6页,即“一”所辖的“1”与“2”
5、A …………………………………………………………………………………………………………………………………教材第7页第一行
6、B …………………………………………………………………………………………………… 教材第7页最后一行至第8页第1、2段
7、B ………………………………………………………………………………………………………………………………教材第9页最后一段
8、D ……………………………………………………………………………………………………… 教材第10页“(5)”至第12页第一段
9、B ………………………………………………………………………………………………………教材第12页最后一行至第13页第一行
10、A………………………………………………………………………………………………………………………………教材第13页至18页
11、C ……………………………………………………………………………………………………………教材第19页“4”至第20页“5”之前
12、A ……………………………………………………………………………………………………………… 教材第21页至22页倒数第2段
13、C ………………………………………………………………………………………………………… 教材第16页第2段、第23页的“2”
14、D ………………………………………………………………………………………………………………………教材第22页、第25-27页
15、B ……………………………………………………………………………………………………………………………………教材第28 - 30页
16、B………………………………………………………………………………………………………………………………………教材38页第3段
17、D …………………………………………………………………………………………………………………………………… 教材第38-41页
18、A………………………………………………………………………………………………………………………………………教材第41-47页
19、B …………………………………………………………………………………………………………………………………… 教材第47-54页
20、A ………………………………………………………………………………………………………………………………………… 教材第一章
21、B 22、A 23、D 24、A 25、ABD 26、BD 27、ABCD
28、
(1)媒介帝国主义——即Media’s Imperialism,指的是全球化尤其互联网勃兴后,媒介的国际传播性大大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外大量外输出广播电视、电影、动漫等文化产品,以此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并谋求利润。媒介帝国主义是文化帝国主义的主要表现。
(2)多屏化——指的是互联网的勃兴打破了传统的电视传播尤其收看模式,受众再也不紧盯单一的电视屏幕,转而从电脑、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乃至自媒体获取信息,并主动参与新闻的采编与播发。多屏化加剧了电视接受方式的变革。
29、
(1)根源主要在于媒体的体制,公有国营制媒体注重公共性,私营商业媒体注重商业性。
(2)不会消亡,但会在形式与方式上有所改观。
(3)媒介乃社会公器,天生必须承担相当的社会责任,如电视必须传播真实的新闻,引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积极展示国家形象。公共性,是媒介的本质属性之一,但在后现代社会,媒介的责任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当代性与当下性。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媒介空前活跃,传统媒体的责任更应及时调整,以便区别于新媒体。
(4)以中国电视为例,其在当今中国的社会责任仍然是党和国家的喉舌,强大的舆论工具,重要的意识形态利器,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导向。中国电视必须反对全面市场化,抵制全盘西化,遏制三俗化,加强国际传播力。
30、
(1)解释“三网融合”。
(2)阻力主要来自政府、受众、技术三个方面。
(3)我国主管电信、电视、互联网的是三个不同的政府部门,它们长期各自为政,存在分歧,至今无法达成一致。追溯之,原因很复杂,既是历史遗留问题,更是我国的政体和国体决定的。
(4)电视至今已有80多年,电话、传真等主要电信服务的历史更早,互联网也已有十多年的成熟发展。受众早已习惯了这三者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形成了固定的使用习惯与消费心理。若将三者合一,集于一个终端,相当多的受众是不能接受的,市场需求并不大。
(5)从技术上看,带宽是一个最大瓶颈。“三合一”后,数据将几何级数扩增,井喷式激增,网络瘫痪、信息安全、保护隐私等问题将变得更为棘手,将会令国家和民众措手不及。
(6)因此,与其以政府意志强推“三网融合”,不如在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上下功夫,打造全媒体,锤炼融媒体。媒介从来都是“内容为王”,技术不是首要的、决定性的。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