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一眼眼盯着电视屏幕,认真观看了央视2017春晚唯一的武术节目《中国骄傲》,尤其注意阚文聪的表演。小年刚过,便从微信中得知她要上春晚,遂持续在关注。尔后几天,又从“爱奇艺”上仔细观看并认真分析。这个节目,非常符合春晚的定位,热闹、喜庆、欢快,节奏很快,80位武术冠军的舞台调度也很有章法。节目虽不到5分钟,但快速展现了多种套路、多种兵器,既有单练,又有对练。提前录制并巧妙插入的三个威亚慢镜头(来自高速摄影)很有创意,大大提升了观赏性和冲击力,创新性较强。不过,仔细品咂,这个节目仍然未能达到观众的审美期待,未能再现他们头脑中优秀武侠电影/武侠片的神韵,遑论颠覆?其实,最能展现武术的神韵还是武侠电影/武侠片,因为,它不光能展现武之“术”,还能展现武术的民间性与历史性——“侠”。
从中国文学史上多次的“武侠小说热”到20世纪电影发达后武侠电影/武侠片的四次高潮,武术越来越被现代受众欢迎和认可。不过,与招式、门派、套路相比,观众更在乎为何而“武”,“武”者为谁。周星驰的“如来神掌”如果不用来主持正义惩恶锄奸则顿失神韵,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作家笔下的“降龙十八掌”“辟邪剑法”“九阴白骨爪”“吸星大法”“乾坤大挪移”如果不用来除暴安良劫富济贫必然会沦为杀人手段,毫无内涵。而这,正是“侠”之本体,“侠”的圭臬。因此,“武”的最高境界不是什么现学现用活学活用,也不是什么无招胜有招,也不是令狐冲那种杂糅武当、少林、邪教之精华而自成一家,那些,都是“武”的技术内含,即“术”的层面。“武”的最高境界正是“侠”。
“学”也有“术”,“学术”嘛,但“学术”主要是文人的事,不能用于定纷止争匡扶正义,放到社会上不成。先秦儒家、墨家曾幻想行侠仗义,成为“儒侠”或“墨侠”,却四处碰壁,正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最终败北。至于“学侠”、“文侠”都是扯淡,无稽之谈,百无一用是书生。因此,“学术”不如“武术”实用,有用,管用。但是,“武”若离开“侠”,失去“侠”,最终会和“学术”一样没用,无非是多杀了几个人而已。
何为“侠”?最早解释“侠”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侠,俜也。”所谓“俜”,pīng,就是夹持、孤单的样子,就是凭一己之力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行为与做派,这正是“侠”的个人性与正义性。司马迁对“侠”的再次阐释则更为丰富,更为精确,影响更甚:“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荀悦曰,立气齐,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者,谓之游侠。”(《史记·游侠传》)。“游”突出了“侠”的民间性与江湖气。江湖,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三教九流云集汇聚的一个非实体所在,笃信公序良俗,追求公平正义。侠,非官,非民,游离于官民之间,最适合混迹江湖。江湖中人,大多是好人,靠一技之长自食其力,但其中也有败类,黑社会就是江湖败类结社而成的帮派,故曰“江湖险恶”,发生争执时“侠”的作用更为突出。官府有“兵”,江湖有“侠”,前者会贪污受贿鱼肉百姓,后者却总是替天行道,轻死守信。“侠”的本质与魅力正在于个人性、民间性、草根性、江湖气与正义感。在“游侠”、“儒侠”、“任侠”、“文侠”、“盗侠”、“少侠”、“豪侠”、“大侠”等形形色色的“侠”中,“武侠”是极品,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因为,“武” 使“侠”更强大,战斗力更强,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令一切黑社会、恶势力、贪官污吏、魑魅魍魉闻风丧胆,无所遁形,灰飞烟灭。由此可见,“侠“与“武”的结合,令“侠”具有了英雄气质,更给“侠”附加了审判者、捍卫者、终结者等社会使命与伦理诉求。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武侠”才是最管用的“侠”,其它各种“侠”都相形见绌,自愧弗如。将“武”与“侠”割裂开来,“武”缺少历史语境与人文诉求,“侠”缺少技术基础与工具理性。热兵器时代流行的“武术无用论”、“武术过时论”,正是在“武”与“侠”断裂之后滋生的。
纵观110余年中国电影史、60年中国电视史,最适合展现“武”之神韵的是武侠电影/武侠片。电视的本质与首要功能是纪实/新闻,电视展现“武”主要是体育赛事直播,其次是节庆才会一见的电视晚会。《中国骄傲》中的这80位,与其说是演员,弗如说还是运动员,这个节目充其量是带了点艺术处理的体育实况转播,故不需要展现表演者的个性,不要给每人出字幕。电视表现武术的审美震撼力,远不如电影中的“武侠电影”,或曰“武侠片”。电视天生的官方性、意识形态性与“侠”的本体与特质格格不入,龃龉抵牾。金庸在《神雕侠侣》第二十回认为“为国为民,侠之大者”,这放在冷兵器时代大体不错,置于今天应调整为“为民为国”,把“为民”放在第一位,才是“侠”之大者,因为,“侠”就是草民、游民、平民之一员。在军事日益强大的今日中国,除了体育比赛为国争光,“武”为国不如为民。电视发达后,互联网发达后,融媒体/新媒体/自媒体发达后,武侠电影/武侠片依然未被冷落,依然广受欢迎,因为只有这样一种艺术样式能重新粘合“武”与“侠”,重续“千古文人侠客梦”,在官方/政府之外重振对公平之恪守,对正义之匡扶。除了别出心裁的武打设计与音画技艺,武侠电影/武侠片之所以能成为唯一被国际认可的中国电影类型,百余年来热度不减,人才辈出,佳作不断,传受两旺,根本原因正在于此。远离首都,远离政治,远离官方,香港之所成为中国武侠电影/武侠片的中心,根本原因亦在于此。
“侠”乃“武”之魂,希冀“武侠”永驻民心,历久弥新。
二〇一七年春节,大年初二之夜首稿,初六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