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长篇小说《刺刀与爱情》:一石激起千层浪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尹枫
老作家张凤林于三十年前创作,在这三十年中反复修改十几次(几乎是彻底推翻从头另写十几次)的长篇小说《刺刀与爱情》(全文45.7320万字),2010年10月先后在新浪网,和迅网,艺术国际网,美国中文网等网博客全文发布后,可用"一石激起千层浪"来形容,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强烈反响.
读者婷婷读后在网上留言:"博主是用心写文章的人,我刚才看了,觉得很有思想深度,文采也好,很有写作功底," 读者爱情杀手读后在网上留言: "这博文不简单,前后500年无人能敌啊!" 读者王亮读后在网上留言: "看得出来, 你是一位内涵丰富的大艺术家"" 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一种神圣的气质". 读者久古读后在网上留言:"俺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好贴。从古到今,从天到地,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大大小小阅人无数。应该说,贴子写到这份上,已是一个高度了。""这巨著已经发人深省了、" 被海外有极大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评选为"海内外华人最有影响力的百名有深度的评论家"之一李悔之:读后也在网上留言:"凤林兄好才华。如果小说出版了,告诉我一声。帮您做一回书贩子。"----众多留言无法一一而举.
读者对一部发布在互联网上的长篇小说,评价此之高(前后500年无人能敌),反响如此之强烈(该作品在艺术国际网博客发布后,其博客每天平均点击量高达十万人次,这种超高点击率,竟保持了两个多月),实属罕见.
《刺刀与爱情》是一部反应当代现实题材的爱情悲剧纯文学作品。
该作品男主人公华尔丹,出身于草原藏家王公贵族,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在某部当排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军区机关开展“四大”期间,身为大军区二级部长的其父因无法承受残酷的政治迫害而跳楼自杀身亡;出身于南疆维吾尔和卓贵族的其母,在大军区政治部当科长,因涉嫌新疆“东突党”案,被秘密逮捕,他本人在国防建设工地为抢救战友的生命安全而身负重伤。正在这时,珍宝岛事件发生,苏联一百四十万大军压向我国边境,中苏大战一触即发。为保卫我国边境,我军大批部队开赴边疆,加强战备,准备打仗,华尔丹所在的部队接受了为我军边防部队架通电话线路的工程任务,他的心灵虽然因为父亲的自杀和母亲被捕受到极大的伤害,为抢救战友而形成的重伤也正在恶化,但他仍然以国家利益为重,忍着心灵悲伤于伤痛奔赴边疆,投身于艰难困苦的边防施工中。当他与战友们于九死一生中完成任务时,他终于因伤情恶化形成下肢瘫痪而被送进陆军总院。
华尔丹住院疗伤期间,与在外科病区住院的女青年兰花花、担任护理工作的陈护士、姜护士形成爱情纠葛。三位经历、性格、生活环境不同的女青年先后爱上华尔丹,她们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向华尔丹表达着自己的一片真情。
与华尔丹同住一病室的马指导员、老连长、铁拐李、独眼龙、马班长,均为不同时期的战斗英雄,与因舍己救人而负伤致残的英雄官兵。陆军医院是开展“四大”单位,因文化革命大环境及家庭、社会的因素,住院疗伤的马指导员、铁拐李、马班长在伤情恶化后先后于悲伤中含恨而终;独眼龙虽为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竟被莫名其妙的以莫须有的罪名,用担架抬往刑场执行枪决;守卫边疆二十余年,为抢救战友而负伤致残的老连长被打成反革命后,在病床上受尽欺辱和迫害,后来也跳楼自杀身亡。
华尔丹面对这一幕幕生死离别的悲剧,进一步加重了心灵上的伤痛。兰花花是新疆南疆地区部落头人的女儿,其父母均为“东突党”分子,新疆和平解放后,她出生在监狱里,其父母被处决后,身为当时的民族工作队长、后为省军区某部的兰部长收养了她。文革开始后,身为中学红卫兵的她,在独立师部队向红卫兵开枪的“2·23”事件中负伤,住进陆军医院,疗伤期间患上败血症。她深深的爱上华尔丹后不久,病情恶化。为抢救她的生命,陆军医院决定给她做骨髓移植术。华尔丹的血型正巧与她特殊的血型相符,他便心甘情愿的成为了向兰花花提供骨髓者。经过两次骨髓穿刺与一次脑脊液穿刺,接受了华尔丹骨髓与脑脊液移植的兰花花病情好转、康复、参军,参军后成为外科病区护士,华尔丹却因过量的提取骨髓与脑脊液而陷入头颅疼痛欲裂的极大痛苦中,直至被疼痛折磨的昏死过去。
实际上,陆军医院外科病区以张医生为组长的“6·26”医疗小组,在为救治兰花花而从华尔丹身上提取骨髓和脑脊液时做了手脚,他们只把超量提取的骨髓与脑脊液的一小部分用在了兰花花身上,把其余部分拿去用在为文化革命献礼的“科研”公关之所谓“新生事物”上。
对“6·26 ”医疗小组的这种阴谋,陈护士一开始就持反对态度,甚至为此而说了“6·26”小组用活人做实验的做法是日本七三一部队法西斯行为的过头话,从而被指责为恶毒攻击罪行。在那种无法无天的环境中,陈护士最终被以恶毒攻击罪行判处死刑。临刑前,被执法者强奸,被押赴刑场时,行刑者还把她的嘴唇用针线缝起来。从昏迷中苏醒过来的华尔丹知道了陈护士的遭遇后,在悲痛欲绝中再次昏死过去。经抢救才脱险。
兰花花与华尔丹建立了恋爱关系。
部队各级组织决定把华尔丹树立为“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标兵、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标兵。上级决定,抽调兰花花进军参加全军陆海空三军“群英会”筹备工作。兰花花临进京前,在护士长主持下,与华尔丹举行了订婚聚餐会。华尔丹与兰花花虽然难分难舍,分手前那个风雨夜虽然有过“亲密接触”和海誓山盟,但兰花花进京后却泥牛入海无消息。
在华尔丹苦盼着兰花花的来信期间,深深爱着华尔丹的姜护士,被军管陆军医院的独立师部队以反革命罪名关押进私设的看守室----。面对这一切悲情现实,华尔丹的心灵再次深陷进极大的伤感与痛苦之中。他却只能把这一切都深埋在心灵深处。
华尔丹伤愈出院后回到部队,出席了各级群英会,并被大军区、中央军委树立为英模“标兵”。在短短的六年时间里,他因英模“标兵”的身份,被破格提拔为省军区副政委,并被“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76年秋天,他奉命到中央党校高级干部学习班学习。此时,正值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时期,身为党中央副主席、中央党校校长的王洪文,向在班学习的华尔丹下达了让其暗杀大军区司令的死命令,顿时把华尔丹推向了无法选择的绝境——大军区司令是华尔丹父亲的老首长、老战友,他根本无法对这位受人尊敬的伯伯下毒手;不执行党中央王副主席的密令,他只有死路一条。
最终,他选择了自杀,把枪口对准自己的胸膛。他自杀时子弹未射击到致命处,被及时发现后送往省军区医院救活。华尔丹伤愈出院时,正赶上粉碎四人帮,他作为四人帮死党被捕,被开除军籍后判处重刑,押赴西部大监狱服刑。在挂一弯残月在牢房的那些日日夜夜,他不仅对自己的人生遭遇反复思考,也倍加思念似乎从地球上蒸发了一般的兰花花。
漫长的服刑年月,使他进一步成熟起来,也懂得了人生该怎么活着。经过十年牢狱苦难之后,华尔丹总算刑满出狱。出狱后,华尔丹告诉他的狱友轩辕林,他到新疆去看望他的舅父——维吾尔老人吾尔吐迪,谁也没料到,他此一去竟好多年失去音讯。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早在汉代,中央王朝就在天山南北驻兵屯田,并置设“使者校尉”统领之。汉代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天山南北虽然有分有合,但,其地域属中国领土的现实从未有过根本上的改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新疆建立民族自治区,实行地方自治,是当地各族人民的众望所归。
新疆境内外“东突”势力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由印英帝国主义和前苏联政府策划、支持下形成的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国际恐怖三位一体的邪恶势力。新中国成立后,这三股势力——“东突”组织,在新疆境内外的暴乱、破坏活动始终在继续。在苏联解体、中亚诸国独立后,这三股势力在新疆境内外的罪恶活动越演越烈,成为国际恐怖势力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新疆杀人放火、抢掠财物、爆炸破坏,无所不为,目的是在新疆建立独立的“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国”,把新疆从我国版图上分裂出去。
因此,侦破这三股恶势力案件,很快被提上我国公安机关议事日程。我公安机关便衣侦察科长塔吉娅临危受命,奉命带领便衣特警前往新疆,担负起为打击“东突”恶势力而做侦察工作的使命。她的特殊使命之一,便是在极隐秘的情况下,用各种手段配合已打进西域魔窟作情报工作的“当代杨志荣”——代号001。她虽然不知道001是谁,作为身负特殊使命者,她始终尽职尽责,数年如一日的出色的行使着自己的职责。
——这个塔吉娅就是三十一年前神秘失踪的兰花花。
三十一年前(1970年),兰花花进京,是被以视察工作为名、实为林彪的儿子林立果选美的时任总后勤部部长邱会作看准,由陆军医院院长、政委亲自进京“送美”而去的北京。兰花花进京后,知道了自己为何而进京的秘密后,坚决抗婚,为此,被林立果一伙软禁在北戴河度假村。风高月黑夜,绝望中的兰花花跳海自杀,被海上老渔夫相救。“9·13”事件中林彪集团军事政变失败后,在渔家隐藏的她的真实身份被识破,被作为林彪反党集团的死党关押在安徽某劳改农场接受审查,直到粉碎四人帮三年后,她才获得自由。多少年来,兰花花始终怀恋着华尔丹,落实政策期间,她本来可以回京工作,为寻找华尔丹,她主动要求回到大西北,被安排到侦察机关。她最终查找到华尔丹在西部大监狱服刑的消息。当她赶到西部大监狱时,才知华尔丹已经刑满出狱,前往新疆后又失去踪影。领受了进疆便衣侦察的特殊使命后,她在出色完成任务的同时,继续在千方百计的寻找华尔丹。
为了寻找华尔丹,兰花花甘愿吃尽天下人间之苦,甘愿放弃一切荣华富贵。为了寻找华尔丹,她从年轻少女熬成了中年女人,鬓角已有了缕缕白发。出乎她意料的是,在收到001通过隐秘渠道转送回来的情报资料中,她从文字稿和录像中看到的“东突”三股势力集团领导阶层群体中,意外的发现了华尔丹——原来,出狱后去新疆神秘失踪了的华尔丹,竟堕落为“东突”三股恶势力中的骨干成员。顿时犹如晴天霹雳在兰花花头顶炸响。
兰花花的心碎了,也痛苦到极点。当她面对“东突”三股恶势力在新疆各地制造的一系列抢劫、暗杀、爆炸、暴乱、分裂祖国领土等罪恶行径,一想到她钟情二十几年的华尔丹正是新疆各族人民遭受灾难的制造者集团的骨干成员的现实时,爱与恨在她心头搅起不息的波澜,也把她推向了极难做出选择的痛苦境地。
实际上,当年华尔丹在监狱服刑期满时,就接受了我国侦察机关的极为绝密的特殊使命。他刑满出狱后,就身负使命,作为“当代杨志荣”、代号001,打进“东突”三股势力,为我侦察机关作情报工作。
在西域魔窟十数年,华尔丹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逐渐打入“东突”势力领导层,出入于境内外三股势力活动的各种场所,为我国和国际反恐作出了杰出贡献。
在此期间,华尔丹已经发觉塔吉娅便是兰花花,也知道了兰花花回西北工作,到新疆执行任务的同时始终在寻找他。也知道兰花花对他产生误会后,内心深处已经痛苦到极点。面对此情此景,华尔丹虽然心如刀割,但为了国家利益,他只能把一切痛苦都强压在心灵深处,继续在西域魔窟卧底,行使着党和政府交给自己的神圣职责。
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在美国发动了“9.11”恐怖袭击后,新疆境内外“东突”三股势力认为有机可乘,竟然阴谋绑架新疆一位首长,计划将其劫持到国外,威逼这位首长做新疆的“达赖”,在境外组建“流亡政府”。面对如此极为重要的情报急需送往国内反恐领导机关的重要时刻,公安机关当初负责派遣华尔丹到“东突”三股势力中卧底的首长,却因经济问题在反腐败中被侦察机关逮捕入狱,另一位知道他真实身份的处长也不知去向,他顿时成为断线的风筝。面对如此严重的局面,如此重要的情报必须及时送回国内,华尔丹只有冒着被国内公安机关误会、枪杀的极大危险,绕道兰州,曲线向国内反恐机关联系。
正因为如此,华尔丹在兰州向一位友人打电话相约后,正准备赴约时,却意外的被兰花花带领的便衣特警和武装特警所包围。也正在此时,已堕落为“东突”三股势力恐怖杀手的他的表妹巴哈尔古丽——西域白骨精,也带着同伙,突然出现在兰花花带着便衣特警和武装特警围捕他的现场外围的围观者人群中。巴哈尔古丽多年来一直单恋着华尔丹,见华尔丹遇险,立即着手在暗处欲与兰花花拼死一搏,已经把枪口瞄准毫不知情的兰花花。
见此情景,华尔丹为保护兰花花立即置身于巴哈尔古丽与兰花花之间,为兰花花阻挡着巴哈尔古丽的枪口,就在这紧要关头,他当年因抢救兰花花所过量抽取骨髓和脑脊液留下的头颅疼痛后遗症突然再次爆发。敲骨吸髓般的疼痛顿时使华尔丹几乎昏倒在地。为了不在这紧要关头倒下去,他情不自禁的把手向腰际间扶去。兰花花——便衣侦察科长塔吉娅,误以为华尔丹的举动是掏枪拒捕,她自然知道"对手"一旦开枪拒捕,将会是什么后果。
她当即不失时机的举起了手枪,对准华尔丹的胸膛啪啪啪的连放三响。鲜血顿时从华尔丹胸口溢出来,他身子趔趄着,眼看着就要倒下去----,兰花花便又猛扑上去,伸出胳膊揽住了华尔丹的腰际。
华尔丹浑身无力的倒下去,兰花花情绪极为复杂地让他把头颅枕在她的膝头上。这时,华尔丹虽然奄奄一息,却急切地望着兰花花,用颤抖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衣领。兰花花立即撕开华尔丹衣领上的暗扣,抽出折叠起来的一张纸,她还未看罢满纸的文字,便已经吃惊得目瞪口呆。
她蓦然间双臂搂紧了已经于微笑中僵直了躯体的华尔丹的头颅,悲痛欲绝的痛哭起来——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多年来她为之配合的“当代杨志荣”——001,竟是她爱恋了三十一年、寻找了三十一年、也误会了多年的她的心上人华尔丹……
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是该作品重要特征之一,作者在这部作品中重笔浓墨的向读者展示了西部地域文化的厚重、苍凉、悲怆,用文学形式历史地再现了新疆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客观现实。多民族色彩与宗教文化的地域特色是该作品的又一个重要亮点。
《刺刀与爱情》一书,打破了传统小说讲故事的写作模式,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构成的场景,采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实行实写与虚写两条线相互交叉的结构,在第三人称“他”、第二人称“你”、第一人称“我”交替互动中推动作品情节在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中,通过作家自我主义写作,把人物命运与情感起伏波澜放在时代大背景下之下,让其自然主义地达到个性化的自我表达,把国家命运与社会自然人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变迁与人之命运的社会画卷。《刺刀与爱情》一书选材新颖,写作角度奇特,作品中人物个性突出、情感真实,喜剧与悲情色彩浓郁,开卷阅读时,总会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啼笑皆非,时而又令人为之捶胸落泪。是一部值得读者特别关注的新作。
德高望众的著名评论家,作家雷达早在二十年前(1991),就曾对张凤林的小说创作,作过研读后评论,他说:虽然我对家乡甘肃的文学界比较熟悉,但与作家张凤林却是初识。凤林有西北汉子的粗犷,性格憨厚,言语间显得木讷而沉郁,他对小说创作有股锲而不舍的韧劲。为了照顾我的时间和精力,凤林只把他的一小部分作品拿给我看。就我接触的这部分作品而言,我以为它们是富于特色的。在这里,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倏忽多变的社会环境,人与人的冲突浑融在一起,这里的人物大都在一种极严竣的境遇里经历着精神和灵魂的洗礼,向着庄严和神圣的境界升华。在他的笔下,边地沙漠里的酷暑、毒蚊、饥渴、海市蜃楼,被描画得极其逼真,山野里的暴风雪、奇寒、冰封,勾勒得历历如绘,他的人物便在这里展开他们不寻常的生之搏斗。凤林是属于写实型的,以生活的魅力、生活自身的深刻来取胜的作家。他的笔墨质朴、深厚,并不故弄玄虚或玩弄文字游戏。看得出来,他不是为写作而写作,不是为自娱而写作,也不是为狭隘的功利动机而写作。----(详见中国社科院《现当代作家作品研究:1994》) 关于长篇小说《刺刀与爱情》,张凤林在回复互联网上读者留言时如是说: * "谢谢你的来访,谢谢你的留言,很荣幸在互联网上认识你.我早年也是在军营度过了十几年,只不过后来脱去军装,转业干地方,到文学界这个圈子转眼又是近四十年,对部队生活还是很怀恋的.<刺刀与爱情>,是我三十年前的旧作,在这三十年,我反反复复修改了十几次(几乎是彻底推翻从头另写了十几次),因了作品中两个男主角(华尔丹,轩辕林)或多或少都有我生活的影子(当然不是作者的自述传),我因偏爱作品中这两个人物,对这部作品,在修改上就下的功夫大一些(象我这样用三十年磨一部小说稿,据我所知,人数极少),这也是我的心血之作(当然也有评论家雷达吾师当年给我指点,对我帮助和扶持的成就}.本该再下点夫,再熬上几年,让其更完美一些,怎奈年岁不饶人,身体又不好,只好在有生之年,就这个样子先发在博客上了.----望常来常往---" * "谢谢你的来访,谢谢你的评论.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那个时代应当有所了解,文革那个特殊年代,哪里没有冤狱?何处没有受苦受难者?在西北国部防建设工地出生入死的年轻一代,有多少人黄沙埋忠骨,有多少人伤残后拖着残体进入市场经济年代后在忍饥挨饿,在把泪水向心里流?还有象小说中华尔丹一样,在反恐第一线九死一生,建功立业者,虽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凯旋归来后,其功却被顶头上司冒领,真正的九死一生者,反而成为失业者,其"特情"的身份被公开,成为当初被侦察对象欲致于死地的目标,被弄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走投无的路的地步----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遍地阳光,到处都鲜花盛开".作为有良心的人,还是应当多一些对受苦受难者的同情心---" * "谢谢你的思考和评论,应当说,这也是你在读书和写作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歌颂的是谁,给谁春天般的温暖,又是对哪严寒一样残酷",这是必定要考虑的.但是,忠实于人民,忠实于时代,该是最基本的.文学创作,取材时只能选取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一个"点",在揭示人物心灵和他(她)们的命运上多下功夫.如果把文学创作变成图解"红头文件"的工具,变成"这也好那也好"的应声文字,应当说不是我的写作风格.我也不会走那条路.实际上,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家,都走过批判现实主义写作之路,法国雨果的<悲惨世界>,前苏联高尔基的中短篇小说,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静静的顿河>,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古拉格群岛>等作家和作品,无一不是这样.我国有成就的新写实主义作家们,同样如此,我的朋友刘恒的<伏羲伏羲>,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一批作家和作品,不也正是走的这条路么?关于迎合读者的问题,我觉得要冷静思考.文革期间,八个样板戏观众人数最多,金近迈的<欧阳海之歌>出版后总印数过亿,倒是末破公开出版,被严令查禁的<天安门诗抄><少女之心><三下江南><知青诗选>被读者昼夜传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