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凤林文化网 //www.sinovision.net/?237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凤林文化网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

已有 23257 次阅读2015-7-13 03:19 |系统分类:文学| 青藏高原, 西王母, 创世纪 分享到微信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
----亚特兰蒂斯(大洪水时代的青藏高原)

张凤林 杨国平 李仁藻 选编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目  录


*.残留在沙漠古墓中的西王母神话:

*.敦煌莫高窟249窟 纵120厘米 横210厘米 西王母

*.史料中西王母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

*.太阳.银河系.本星系群.典型星系.超星系团.宇宙论

*.地球绕太阳公转

*.大冰期,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

*.冰河期

*.末次冰期约于11万年前开始,于前9600-9700年完结

*.地球上66亿人口是由7万年前的2000多个原始人繁衍而来的

*.从“史前大洪水”看史前文明

*.青藏高原 - 中国西南部高原

*.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亚特兰蒂斯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青藏高原

*.人类从原始群到原始群团再到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生存的技术

*.原始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简介

*.母系氏族

*.母系社会(社会学)

*.昆仑山脉

*.昆仑之谜

*.距今七万年时期的大洪水时代,青藏高原拯救了人类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

*.柴达木盆地托素湖之秘--西王母古国有大洪水之前文明遗迹

*.西王母--有巢氏

*.西王母--燧人氏

*.西王母--弇兹氏

*.出生昆仑山,昆仑山做部落首领的天皇氏(号元始天王)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昆仑山脉

*.古象雄苏毗女国----苏毗女国是西王母国

*.西藏.青海岩画

*.羌戎

*.萨满教与北方史前社会文化学

*.浅论阿尔泰语系诸族的“熊”“狼”图腾(与通古斯萨满)

*.新疆多元地緣性與地域性文化演變

*.道祖老子:“万民皆付(服?)西王母”






*.残留在沙漠古墓中的西王母神话:


120座汉墓中有西王母图像62幅,在图像构成上,西王母处于中心地位,伏羲、女蜗、黄帝、神农等诸神位居其下

2003年5月,毛乌素沙漠南缘一座古墓的开启,向世人展示了举世稀有的汉代壁画精品,也展现着两千年前汉民族追求理想的精神之旅。

 

“这绝对是国宝级文物!”我们匆匆下到墓室内,在手电的微弱灯光里是满室的色影变幻,具体而微者更是美轮美奂。‘‘这绝对是国宝级的文物.全国范围内也十分稀有。”和记者一同站在距地表达七米的墓室内.陕西考古所研究员尹申平不禁由衷地感叹:“这种壁画墓全国也就20多座,这些壁画受损真是太可惜了!”壁画墓位于陕西榆林定边县郝滩乡赵圈堂村附近,距陕西省十大文物大县之一的靖边县只有十余里路,恰好是陕西省重点工程——投资21亿元的靖边至王圈梁高速公路的南缘。由于高速公路的配套文物勘察费用一直没有发放到负责随工清理的考古人员手中,在擅自施工过程中,距今两千年左右的一处汉墓群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部分文物流失。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在现场勘察中发现,在12座汉墓中7座墓葬遭到严重破坏,大部分已经流失,损失惨重。其中一座墓室中绘有大型壁画,因位置较深.墓室内众多可移动文物虽被清洗一空,但其珍贵壁画则幸运地保存下来。

 

壁画是直接画在墓室土墙上的,墓顶的星象图壁画许多已经开裂脱落,再加上干燥的沙漠风直接灌入墓室,许多壁画出现了鼓泡、裂纹现象。但是从保存较好的部分中,人们仍能看出壁画上绘制着农耕、狩措、出行、仙境、乐舞、星象天宇等图案。经专家初步鉴定认为,该墓葬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直,对了解两千年前汉族人的生活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当属国家一级文物。“这个壁画很意外!”壁画中的昆仑山是由五座山峰组成的高人云天的山脉.但它仍不能与西王母直接相触,仍要通过蘑菇状的云柱与她相通.两个羽人侍奉左右,三足神鸟立于右边,太一神在侧,御鱼驾兔驰龙的神仙们则表现为向西王母方向飞奔之状,尤其是由众多仙禽异兽表演的乐舞更是对着西王母方向,给人以西王母高高在上端坐云端的至上印象。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位神祗,其信仰至晚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传世文献和出土实物都表明,汉代是西王母信仰的盛期,她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较大范围内和较长时间里流行,具有民问宗教崇拜性质的有着常人形态的神.故又被海外学者祢为“中国第一神”。由于西王母信仰的广泛流行,在1995年出版的《陕北汉代画像石》一书中,在约120座汉墓中有西王母图像62幅,在图像构成上,西王母一般处于中心地位,女蜗、黄帝、神农等诸神位居其下.并辅以捣药兔、羽人,蟾蜍、九尾狐等众多的次生图像,作为汉代文化中最庞大最普及的文化图像,它一直维持到佛教文化渐盛于中国,是四五百年间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最美丽最诚实的信仰。

 

西安美术学院的李凇教授认为“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西王母神话系统,其完整程度和图像信息为目前所仅见。太一神(图中的,‘大一坐’红旗所示)作为西汉时最高的至上神,在图中表现为四人共乘船状飞物浮于空中,并与西王母相邻。”在壁画的乐舞图中,虽然只有老鼠、豹子、狐狸、蟾蜍等有限的现实形象.但是在珍禽异兽们鼓萧吹笛弹琴敲钟饮酒舞的氛围里.人们所感受到的仍然是人问世的享乐,就连那些让人以为画倒的15只盘子所表现的,仍是汉代的一种流行舞蹈——七盘舞。听惯了“闻鸡起舞”之类的话,猛然发现更早的汉代画匠竟有老虎击剑的舞姿,使人不由得浮想连翩。2l亿元中竞拿不出百万元文物的破坏不仅是物质的受损,更造成部分中国古代文化的无从追寻.有些也许是永远的无从追寻。其损失谁来承担?谁又承担得起?陕西省定边县。位于陕西省西北角,是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草原的过渡地带。西邻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靠内蒙古自治区。其县名始于明代,取“底定边疆”之意,与靖边,安边(现为定边县的安边镇1合称塞上“三边”。已有十四个世纪的世界惟一的匈奴都城——统万城,就在定边县东临的靖边县境内,壁画墓与其相距约40公里。古墓边,是一条建设中的连接靖边和王圈梁的高速公路,可以投资2l亿元的工程.却一直不能拿出百万元的文物勘察考古费。(冯国)


*.敦煌莫高窟249窟 纵120厘米 横210厘米 西王母



西王母乘三凤车,身穿大袖长袍,头梳高髻,是一妇人像。凤车顶置云盖,杆悬彩幡,车尾有旌旗。画左侧立一御者,车旁有鲸鲵文鳐腾跃。二方士,一举幡导引,一持节相随。“羽人”、“乌获”,来去开道,车后有“开明”神兽护卫。上有飞天飞舞,下有飞虎奔驰,其间流星穿梭,飞云飘忽,一派天国仙境。下部绘地上山林和动物,有漫游的野牛、伸颈嚎叫的野猪、惊逃的驯鹿。在山林左端有一只山羊、刚爬上山头,和一只狼不期而遇。狼长伸脖颈,挪动着一条后腿,刹间就要朴食过去。山羊惶恐,踌躇未定,身后又来一饿狼,轻步接近,准备偷袭。狼的贪婪奸诈,羊的怯懦惶恐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史料中西王母


葛洪晚年的名著《枕中书》说,道教最高最先的神是元始天王(又名盘古)。他在天地尚未开辟是时就已存在,天地开辟之后,他居于天中心的玉京山。另有自然道气结成了另一尊神太元圣母(太元玉女),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以后上清派等皆重视西王母,后是道教出现了尊崇她的教派。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像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

《山海经》: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

「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上古之时,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注释:“西王母者,西方一国君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这时的西王母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姝,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王的女儿,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人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路史·前纪·一》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浮黎元始天尊,不是三清里的玉清元始天尊),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王母之母),元始君(元始天王、盘古)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

《庄子·大宗师》说:“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但东王公却始见于东汉时期。在当时颇为高涨的宗教情绪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西王母与东王公在东汉时期对举的记载凡三事:

《历代神仙演义》: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见于郭宪的《洞冥记》和伪托东方朔的《神异经》。灵帝时人服虞曾引过《神异经》的有关文字,故胡应麟言:“汉人假名东方朔作《神异经》”。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祀东王公与西王母为阴阳二神,见于东汉中叶赵晔《吴越春秋》。《史记》言越王勾践靠“七术”复国,具体内容未详,而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言其第一术——“尊天祀鬼神以求福”,即“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泾川回山

1999年亚细亚民俗研究学会、中国民俗学会在泾川举办了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

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对泾川西王母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科学定位,命名泾川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使西王母文化遗存成为泾川联系国内外的一个安全纽带。2005年在泾川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又一次将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定位到泾川,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确定“台湾泾川西王母之旅·泾川回山西王母祖祠”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考察基地,会长到会授了证书。这足以说明泾川是西王母故里,已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儿女同根文化的重要纽带,成为华夏儿女不争的事实。2006年,论坛即将在台湾召开,并逐年在台、泾两地轮流举办。

西王母是我国三皇五帝时代之先的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也是中国西部的地域概念,《尔雅·释地》中有“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的记载,后来又成为西戎母系氏族部落女酋长的专用名,因此西王母确有其人。吴晗说:“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从《史记》、《汉书》等古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在秦汉以前,中国西部的泾、渭、洛三河的上游一带,有“回城”、“回中宫”、“回中道”等一系列与“回”字有关的地名和建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鸡头山即今平凉崆峒山,泾川古称回中,王母宫之山因名回中山,简称回山。秦始皇所经过的“回中”,应是指今天的泾川一带。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诺记上》中写道:“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这句话,是地望在地名中的反映,可以说明为什么泾川称为回中,山也被称为回山。《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穆王使造文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的地方,应该也是泾川回山。据《汉武帝年谱》统计,汉武帝刘彻从45岁到67岁的22年间,曾11次到泾川,其目的就是为了会见西王母。唐代诗人胡曾的《回中》诗中写道:“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向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这首诗不但指明了回中与泾州是一个地方,而且道出了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拜访王母的历史事实。可见,至迟在唐代,泾川回中山已成为全国公认的西王母圣地。唐代诗人沈亻全 期、卢照邻、陈子良、李白、李贺及宋代诗人陆游、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等以《乐府诗集》铙歌十八曲之四《上之回》的名称为题,写了不少诗作,都提到了回中。当然,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开成三年落榜后游历泾川回山瑶池时所作的《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些足以说明唐代的人们认定泾川回山就是西王母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阮籍、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咏西王母的诗句。

至于清代,谭嗣同过泾川,留下了“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的诗句。194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到泾川,为王母宫题写了一副对联:“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 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元始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

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瑶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现。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她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她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护,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入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太阳.银河系.本星系群.典型星系.超星系团.宇宙论


.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


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 

在太阳系中,地球和所有的行星都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太阳公转.作为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不是也在自转和公转呢?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是不知道的.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才证明了太阳也在不停地自转着. 

太阳的自转方向也和地球一样,自西向东旋转,因此从地球上看去,太阳黑子在日面上是自东向西移动的.由于太阳是一个气态球体,所以它的表面不同纬度的地方,旋转速度就不一样.赤道区速度最大,转一圈只要25天.随着纬度的增高,旋转速度也越来越慢.到了纬度80度的地方,转一圈要35天.同九大行星相比,只有水星和金星的自转周期超过太阳,其他行星(包括地球)自转周期都没有太阳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太阳内部不同层次的自转周期也不一样. 

太阳不仅在自转,而且还率领着整个太阳系,以每秒钟250公里的速度,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飞转.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太阳的公转运动”.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太阳在绕银河系的中心公转的同时,还以每秒钟20公里的速度向着武仙座方向大踏步地飞奔. 

太阳以这么快的速度运动着,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呢?这是因为太阳系的所有成员都跟随太阳运动,每个成员都带有太阳的运动速度.因此,每个成员都感觉不到自己与太阳相同的那一部分运动,而只能感觉到自己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正如人们感觉不到自己在跟随地球自转一样. 

宇宙中有六百兆颗星球,几千万个银河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叫做MilkyWayGalaxy,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边猎户座的旋臂上,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绕昂宿星团公转,昂宿星团绕银河中心公转,大约每240000年,太阳系会完成一次公转.


银河系属于本星系群,它在本星系群的中心,所以不用绕着本星系群转了。本星系群又是本超星系团的重要成员,银河系就绕着本超星系团的核心转。总星系是观测到的宇宙的总称,根本不能算是天体系统,没有中心可言。

本超星系团是由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室女星系团、后发星系团、大熊星系团和一些较小的星系群、星系团所组成的超星系团,因含本星系群而得名。本超星系团的长径为3000~7500万秒差距,厚约180万秒差距,其质量中心在室女星系团或其附近。银河系位于本超星系团靠边缘的地方。本超星系团所属成员分布在一个扁平的范围内,其对称中心为本超星系团赤道,这种形状和视向速度观测显示,它存在着自转现象。

[yín hé xì] 银河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 ),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又称天河或天汉),属于棒旋星系,包括1000到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可见物质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大约2500万亿倍。银河系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有一个银心和四条旋臂(最新研究银河系只有2个旋臂,其中太阳所在的猎户座臂只是一个主旋臂的小分叉),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则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银河系


银河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又称天河或天汉),属于棒旋星系,包括1000到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可见物质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大约2500万亿倍。

银河系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有一个银心和四条旋臂(最新研究银河系只有2个旋臂,其中太阳所在的猎户座臂只是一个主旋臂的小分叉),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则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2003年1月,英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外围可能镶嵌着一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的环。2015年3月,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体积比之前认为的要大50%。


星体概述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

银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恒星的种类繁多。按照恒星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恒星可以分为5个星族。最年轻的极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银盘里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极端星族Ⅱ恒星则主要分布在银晕里。恒星常聚集成团。除了大量的双星外,银河系里已发现了1000多个星团。银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气体和尘埃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聚集为星云,有的则散布在星际空间。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了大量的星际分子,如一氧化碳、水等。分子云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银河系核心部分,即银心或银核,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发出很强的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辐射。其性质尚不清楚,那里可能有一个巨型黑洞,据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250万倍。对于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人们对此知之尚少。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曾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并预言如果他们的假说正确,在银河系中心应可观测到一个尺度很小的发出射电辐射的源,并且这种辐射的性质应与人们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观测到的辐射性质一样。三年以后,这样的一个辐射源果然被发现了,这就是人马A。

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它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但是由于当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很类似于我们的银河系。银盘外面是由稀疏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状体,称为银晕,直径约10万光年。

旋臂主要由星际物质构成。银河系也有自转。太阳系以每秒250千米速度围绕银河中心旋转,旋转一周约2.2亿年。银河系有两个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与银河系相对的称之为河外星系。[2] 


星体结构

星体结构是: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其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称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状分布的系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作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2005年,银河旋臂结构被观测到。银河系被发现以哈勃分类来区分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棒旋星系SBc(旋臂宽松的棒旋星系),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

从80年代开始,天文学家怀疑银河是一个棒旋星系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螺旋星系。2005年,斯必泽空间望远镜证实了这项怀疑,还确认了在银河的核心的棒状结构比预期的还大。

银河的盘面估计直径为98,00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8,000光年,盘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银河的中心有巨大的质量和紧密的结构,因此强烈怀疑它有超重质量黑洞,因为已经有许多星系被相信有超重质量黑洞在核心。

就像许多典型的星系一样,环绕银河系中心的天体,在轨道上的速度并不由与中心的距离和银河质量的分布来决定。在离开了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围,恒星的典型速度是每秒钟210~240公里之间。因此这些恒星绕行银河的周期只与轨道的长度有关,这与太阳系不同,在太阳系,距离不同就有不同的轨道速度对应著。

银河的棒状结构长约27,000光年,以44±10度的角度横亘在太阳与银河中心之间,它主要由红色的恒星组成,相信都是年老的恒星。

被推论与观察到的银河旋臂结构的每一条旋臂都给予一个数字对应(像所有旋涡星系的旋臂),大约可以分出100段。相信有四条主要的旋臂起源自银河的核心,它们的名称如下:

2 and 8 - 3kpc 和英仙臂。

3 and 7 - 距尺臂和天鹅臂(与最近发现的延伸在一起 -。

4 and 10 -南十字座和盾牌臂。

5 and 9 -船底座和人马臂。

至少还有两个小旋臂或分支,包括:

11 -猎户臂(包含太阳和太阳系在内- )。

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可能只有两条主要旋臂,人马臂和矩尺臂绝大部分是气体,只有少量恒星点缀其中。

谷德带(本星团)是从猎户臂一端伸展出去的一条亮星集中的带,主要成员是B2~B5型星。也有一些O型星 ,弥漫星云和几个星协,最靠近的OB星协是天蝎-半人马星协,距离太阳大约400光年。

在主要的旋臂外侧是外环或称为麒麟座环,是由天文学家布赖恩·颜尼(Brian Yanny)和韩第·周·纽柏格(Heidi Jo Newberg)提出的,是环绕在银河系外由恒星组成的环,其中包括在数十亿年前与其他星系作用诞生的恒星和气体。

银河的盘面被一个球状的银晕包围著,估计直径在250,000至400,000光年。由于盘面上的气体和尘埃会吸收部分波长的电磁波,所以银晕的组成结构还不清楚。盘面(特别是旋臂)是恒星诞生的活跃区域,但是银晕中没有这些活动,疏散星团也主要出现于盘面上。

一般认为,银河系中的恒星多为双星或聚星。而2006年新的发现认为,银河系的主序星中2/3都是单星。 银河中大部分的质量是暗物质,形成的暗银晕估计有6,000亿至3兆个太阳质量,以银核为中心被聚集着。

新的发现使我们对银河结构与维度的认识有所增加,比早先经由仙女座星系(M31)的盘面所获得的更多。新发现的证据,证实外环是由天鹅臂延伸出去的,明确的支持银河盘面向外延伸的可能性。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的发现与在环绕着银极的轨道上的星系碎片,说明了它因为与银河的交互作用而被扯碎。同样的,大犬座矮星系也因为与银河的交互作用,使得残骸在盘面上环绕着银河。

在2006年1月9日,Mario Juric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些人宣布,史隆数位巡天在北半球的天空中发现一片巨大的云气结构(横跨约5,000个满月大小的区域)位在银河之内,但似乎不合于当前所有的银河模型。他将一些恒星汇聚在垂直于旋臂所在盘面的垂在线,可能的解释是小的矮星系与银河合并的结果。这个结构位于室女座的方向上,距离约30,000光年,暂时被称为室女恒星喷流。

在2006年5月9日,Daniel Zucker和Vasily Belokurov宣布史隆数位巡天在猎犬座和牧夫座又发现了两个矮星系。


研究历史


虽然从非常久远的古代,人们就认识了银河系,但是对银河系的真正认识还是从近代开始的。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望远镜发明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而后,T.赖特、I.康德、J.H.朗伯等认为,银河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Wright Thomas)认为银河系是扁平的。1755年,德国康德和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提出了恒星和银河之间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绘出了银河系的扁平形体,并认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的中心。

1918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经过4年的观测,提出太阳系应该位于银河系的边缘。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在18世纪后期,F.W.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他去世后,其子J.F.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

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J.C.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从球状星团的分布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其中心。沙普利计算出:银河系直径80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20千秒差距,这些数值太大,因为沙普利在计算距离时未计入星际消光。

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棒旋星系(漩涡星系的一种),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1.2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4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于137亿年前。


2014年,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观测数据,银河系的质量仅为仙女座的一半。这个研究结果来自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宇宙学家马修·沃克,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月刊上。论文指出,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去测量星系的质量,比以往的测量方法更加精确。

2015年3月,科学家使用斯隆数字巡天勘测数据分析了银河系边缘恒星的亮度和距离,结果发现银河系边缘像瓦楞纸板一样,存在皱褶结构,凹槽中存在着恒星。实际上这些恒星区域也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真实的银河系比之前预想大50%。


星系年龄


推测方法

根据已知长寿命放射性核的衰变时间(即半衰期),从某些放射性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数据可以测定银河系中最古老恒星的年龄,从而定出银河系的年龄,这种放射性年龄测定方法称为核纪年法。例如,钍的半衰期是140亿年左右。用当代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加上高分辨率光谱仪,已经能够检测到恒星的钍,并作出相应的年龄估计。

推测结论

 

据多种方法测定,从大爆炸算起,宇宙的年龄在140亿年左右。假定从大爆炸到银河系形成相隔的时间为10亿年,那么上述由核纪年法测定的银河系年龄与宇宙年龄是相容的。

 

依据欧洲南天天文台(ESO)的研究报告,估计银河系的年龄约为136亿岁,差不多与宇宙一样老。由许多天文学家所组成的团队在2004年使用甚大望远镜(VLT)的紫外线视觉矩阵光谱仪进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状星团NGC 6397的两颗恒星内发现了铍元素。这个发现让他们将第一代恒星与第二代恒星交替的时间往前推进2至3亿年,因而估计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34±8亿岁左右,因此银河系的年龄不会低于136±8亿岁。 


星系全景


主要星座

银河系在天空上的投影像一条流淌在天上闪闪发光的河流一样,所以古称银河或天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看到了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银河经过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天鹰座、狐狸座、天箭座、蛇夫座、盾牌座、人马座、天蝎座、天坛座、矩尺座、豺狼座、南三角座、圆规座、苍蝇座、南十字座、船帆座、船尾座、麒麟座、猎户座、金牛座、双子座、御夫座、英仙座、仙后座和蝎虎座。银河在天空中明暗不一,宽窄不等。最窄只有4°~5°,最宽约30°。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星空的重要标志,是从北偏东地平线向南方地平线延伸的光带——银河,以及由3颗亮星,即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牛郎星和银河之中的天津四所构成的“夏季大三角”。夏季的银河由天蝎座东侧向北伸展,横贯天空,气势磅礴,极为壮美。但只能在没有灯光干扰的野外(极限可视星等5.5以上)才能欣赏到。冬季的那边银河很黯淡(在猎户座与大犬座)。

2009年12月5日美国发表了绘制的最新红外银河系全景图,该图像是由80万张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拼凑而成,全长37米。


研究年表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Wright Thomas)认为银河系是扁平的。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恒星和银河之间可能会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随后的德国数学家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也提出了类似的假设。

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用“数星星”的方法绘制了一张银河图,在赫歇耳的银河图里,银河系是偏平的,被群星环绕,其长度为7000光年,宽1400光年。我们的太阳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这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银河系模型,它虽然很不完善,但使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广袤的恒星世界中。

1845年—罗斯勋爵发现第一个漩涡星系M51。

1852年—美国天文学家史帝芬.亚历山大声称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却拿不出证据加以证明。

1869年—英国天文学作家理查.普洛托克提出相同的见解,但一样无法证实。

1900年—荷兰天文学作家科内利斯.伊斯顿公布银河系漩涡结构图,然而旋臂及银心都画错了。

1904年,恒星光谱中电离钙谱线的发现,揭示出星际物质的存在。随后的分光和偏振研究,证认出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成分。

1905年,赫茨普龙发现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1906年,卡普坦为了重新研究恒星世界的结构,提出了“选择星区”计划,后 人称为“卡普坦选区”。他于1922年得出与F.W.赫歇耳的类似的模型,也是一个扁平系统,太阳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边缘稀疏。在假设没有明显星际消光的前提下,于1918年建立了银河系透镜形模型,太阳不在中心。到二十年代,沙普利模型已得到天文界公认。由于未计入星际消光效应,沙普利把银河系估计过大。到1930年,特朗普勒证实星际物质存在后,这一偏差才得到纠正。

1913年,赫罗图问世后,按照光谱型和光度两个参量,得知除主序星外,还有超巨星、巨星、亚巨星、亚矮星和白矮星五个分支。科内利斯.伊斯顿再度公布错误的银河系漩涡结构图。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2.5米反射望远镜研究当时已知的100个球状星团,通过观测其中的造父变星来确定这些球状星团的距离。


1922~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云并非都在银河系内。哈勃在分析M31仙女座大星云一批造父变星的亮度以后断定,这些造父变星和它们所在的星云距离我们远达几十万光年,因而一定位于银河系外。这项于1924年公布的发现使天文学家不得不改变对宇宙的看法。

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1927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定量地测出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进一步证明太阳确实不在银河系中心。

1929年—荷兰天文学家巴特.博克计划使用恒星计数法探测银河系的结构,十多年后宣告失败。

1931年—巴德于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并开始发展星族的概念。

1943年—威廉.摩根(William Morgan)与光谱学家飞利浦.基南共同发表一套完整的光谱图集来描述各种不同光谱型和光度级的恒星之光谱特征,称为MK(摩根—基南)分类系统。

1944年,巴德通过仙女星系的观测,判明恒星可划分为星族Ⅰ和星族Ⅱ两种不同的星族。星族Ⅰ是年轻而富金属的天体,分布在旋臂上,与星际物质成协。星族Ⅱ是年老而贫金属的天体,没有向银道面集聚的趋向。

1947年—利用MK系统来描绘银河系的旋臂。

1950年—用49个OB型单星及三个OB型星群的距离,无法显现出清楚的旋臂结构。同时受到巴德的启发改而观测描绘银河系中的HII区,并用位于其中的OB型星来定出距离。通过电波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星际空间存在着大量气体,尤其是中性氢,它们几乎遍布整个银河系,这些气体发射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当人们弄清楚了这些中性氢气云在银河系中的分布后,他们便推测了银河系的大致形状,认为那是一个旋窝星系。

195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有3条旋臂。将HII区的位置画在银河系图上,揭示了两个旋臂,分别是猎户臂及英仙臂,并在同年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发表,证明了银河系属于漩涡星系型态。

1957年,根据金属含量、年龄、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进而将两个星族细分为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盘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晕星族(极端星族Ⅱ)。

1964年—美籍华裔科学家林家翘与徐遐生提出旋涡星系螺旋臂的维持密度波理论,初步解释了旋臂的稳定性,他们建议螺旋臂只是螺旋密度波的显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探测银河系一氧化碳分子的分布,又发现了第四条旋臂,它跨越狐狸座和天鹅座。1976 年,两位法国天文学家绘制出这四条旋臂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圆规座旋臂、盾牌座-半人马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

1982年—美国天文学家贾纳斯和艾德勒完成对银河系434 个银河星图的图表绘制,发表了每个星团的距离和年龄数字。他们发现,银河系并没有旋涡结构,而只是一小段一小段地零散旋臂,漩涡只是一种“幻影”,这里因为银河系各处产生的恒星总是沿银河系旋转方向形成一种“串珠”。而不断产生的新恒星连续地显现着涡旋的幻影。

1989年—太阳离银心到底有多远?这个所谓的“银心距”,对于银河系来说,是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参数。自1918年以后的70来年间,一直有人根据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等方式进行探讨。许多人设法运用不同的方式研究。科学家们得出的数值不相同,最小为22800光年,最大为27700光年。1989年得出的结果是24400光年,上下可能各有3000光年的误差。照这样说来,太阳和太阳系天体都在银河系中比较靠近中间的地方。

2004年—天文学家使用甚大望远镜(VLT)的紫外线视觉矩阵光谱仪进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状星团NGC 6397的两颗恒星内发现了铍元素。这个发现让他们将第一代恒星与第二代恒星交替的时间往前推进了2至3亿年,因而估计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34±8亿岁,因此银河系的年龄不会低于136±8亿岁。

2005年—科学家用斯皮策(史匹哲)红外太空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扫描,他们分析了扫描得到的数据后认为,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棒状结构。天文学家说,这个棒状体长约2.7万光年,比早先的猜测长7000光年,它所指的方向相对于太阳和银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约为45度。这一研究成果证实了早先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猜想:银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旋涡星系,而是一个有棒状星核的SBc棒旋星系(旋臂宽松的棒旋星系),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银河的盘面估计直径为100,00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000光年,盘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2006年—银河系银晕的外面还有一个范围更大的 物质分布区——暗晕,那是现今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地方,因为暗晕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2006年1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已证实银河系发生了弯曲变形,而导致其变形的力量来自环绕其外围的暗物质激荡。科学家解释说,暗物质虽然看不见,但它们的质量可能是银河系中可见物质的20倍,所以对银河系中天体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2008年—另外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人马座A*(Sagittarius A*)”:一个让人困惑多年的位于银心的射电发射源。天文学家一直怀疑那是存在于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但始终没得到确凿的证实。2008年,科学家宣布说,他们通过观测证实银心中的确存在着黑洞。科学家花了16年时间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追踪围绕银心运行的28颗恒星,从而证实了黑洞的存在,因为黑洞影响着这些恒星的运行。探测表明,这个名为“人马座A*”的巨型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距离地球大约2.7万光年。


2008年—最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只有两条主旋臂,这两条主旋臂就是英仙座旋臂和盾牌座-半人马座旋臂,它们都与银河系核球中心的恒星棒连接着。这一认识来自2008年6月3日公布的一幅由斯皮策(史匹哲)红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照片,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拍摄到的最为详细也是最大的

一幅由80万张图片组合成的银河系照片,全长达55米,分辨率比此前最为清晰的银河系照片高100倍。在这幅图片的帮助下,科学家对银河系进行了恒星计数,他们在计数后认为银河系只两条主要旋臂。在依据此项研究绘制的银河全图上,人们看到两条源于核球的主旋臂,太阳依然位于银河系接近边缘的地方,它的具体位置是猎户座旋臂的内侧,这是一条小旋臂,处于人马座臂和英仙座臂之间。人马臂和矩尺臂绝大部分是气体,只有少量恒星点缀其中。

2015年3月12日科学家发现真实的银河系比之前预想大50%[7] 

 

.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组星系群包含大约超过50个星系,其重心位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的某处。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本星系群(Local Group of Galaxies)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系团,没有明显的向中心聚集的趋势。成员星系约40个。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员星系中最大的两个,它们大体上位于本星系群的中心。除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绝大部分成员星系是矮星系。本星系群的半径约 1百万秒差距,质量约 6.5×10^11 太阳质量,其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银河系和仙女星系。群内的气体不多,约占总质量的1%。


次群


本星系群有两个次群:由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云组成的银河系次群及以仙女星系为中 心 、包括 M 32 、NGC 205 、NGC147、NGC185、仙女矮星系和三角星系(M33)在内的仙女星系次群。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

所谓本星系群指的即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50个左右。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希望对这个距离有个详细概念请参见1E23米). 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典型成员


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 这两个旋涡星系又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 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Sag DEG(人马座),大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大犬座矮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天龙座矮星系,船底座矮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天炉座矮星系,狮子座I,狮子座Ⅱ以及杜鹃座矮星系.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 147,NGC 185,And I(仙女座),And Ⅱ(仙女座),And Ⅲ(仙女座)以及And Ⅳ(仙女座). M33是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仙女座星系的伴星系; 但LGS 3可能是它的卫星星系. 本星系群的其他成员的质量都远远小于这几个大的子群.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千五百亿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

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

据推测,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仙女座星系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久后也会落入合为一体的命运。不过,由于这两个星系的距离有250万光年远,因此两个星系要合为一体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数十亿年后的遥远未来,两个巨大的星系将会合为一体并长成更为巨大的星系。与仙女座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合并一样,其他的星系或许也会相互接近并合为一体。随着数十亿年的时光流逝,本星系群的所有星系会互相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星系。星系的旋转运动会随着合并的发生慢慢消失,最终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典型星系


旋涡星系

 

银河系 - SBbc类型星系

仙女座大星系 (M31,NGC 224) - 仙女座 Sb类型星系

三角座星系(M33,NGC 598) - 三角座Sc类型星系

椭圆星系

 

M110 (NGC 205) - 仙女座 E6p类型星系

M32 (NGC 221) - 仙女座 E2类型星系

不规则星系

 

Wolf-Lundmark-Melotte (WLM,DDO221) - 鲸鱼座 Ir类型星系

IC 10 - 仙后座 KBm或Ir类型星系

小麦哲伦星云(SMC,NGC 292) - 杜鹃座 SB(s)m pec类型星系

双鱼座矮星系(LGS3) - 双鱼座 Irr类型星系

IC 1613 (DDO 8) - 鲸鱼座 IAB(s)m V类型星系

凤凰座矮星系- 凤凰座 Irr类型星系

大麦哲伦星云 (LMC) - 剑鱼座Irr/SB(s)m类型星系

狮子座A (狮子座Ⅲ) - 狮子座 IBm V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B (DDO 70) - 六分仪座 Ir+Ⅳ-V类型星系

NGC 3109 - 长蛇座 Ir+Ⅳ-V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A (DDO 75) - 六分仪座 Ir+V类型星系

NGC 147 (DDO 3) - 仙后座 dE5 pec类型星系

GR 8 (DDO 155) - Im V类型星系

Sag DIG (人马座不规则矮星系) - 人马座 IB(s)m V类型星系

NGC 6822 (巴纳德星系) - 人马座 IB(s)m Ⅳ-V类型星系

宝瓶座矮星系 (DDO 210) - 宝瓶座 Im V类型星系

IC 5152 - 印第安座 IAB(s)m Ⅳ类型星系

飞马座矮星系或飞马座不规则矮星系 (DDO 216) - 飞马座 Irr类型星系

球状矮星系

 

鲸鱼座矮星系 - 鲸鱼座 dSph/E4类型星系

仙女座Ⅲ - 仙女座 dE2类型星系

NGC 185 - 仙后座 dE3 pec类型星系

仙女座I - 仙女座 dE3 pec?类型星系

玉夫座矮星系(E351-G30) - 玉夫座 dE3类型星系

仙女座V -仙女座dSph类型星系

仙女座Ⅱ -仙女座dE0类型星系

天炉座矮星系 (E356-G04) - 天炉座 dSph/E2类型星系

船底座矮星系 (E206-G220) - 船底座 dE3类型星系

唧筒座矮星系 - 唧筒座 dE3类型星系

狮子座I (DDO 74) - 狮子座 dE3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矮星系 - 六分仪座 dE3类型星系

狮子座 Ⅱ (狮子座 B) - 狮子座 dE0 pec类型星系

小熊座矮星系 - 小熊座 dE4类型星系

天龙座矮星系 (DDO 208) - 天龙座 dE0 pec类型星系

Sag DEG (人马座椭圆矮星系) - 人马座 dSph/E7类型星系

杜鹃座矮星系 - 杜鹃座 dE5类型星系

仙后座矮星系 (仙女座Ⅶ) - 仙后座 dSph类型星系

飞马座球状矮星系 (仙女座Ⅵ) - 飞马座 dSph类型星系

大熊座矮星系 - 大熊座 dSph类型星系

类型不明确的星系

 

仙女座Ⅳ - 仙女座不规则星系或星云(Irr?类型)

UGC-A 86 (0355+66) - 鹿豹座不规则,椭圆或透镜状星系(Irr,dE或S0类型)

UGC-A 92 (EGB0427+63) - 鹿豹座不规则或透镜状星系星系(Irr或S0类型)

可能并非本星系群成员的星系

 

NGC 404 - 仙女座椭圆或透镜状星系(E0或SA(s)0-类型)

NGC 1569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p+ Ⅲ-Ⅳ类型)

NGC 1560 (IC 2062) - 鹿豹座漩涡星系(Sd类型)

鹿豹座 A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船底座矮星系 - 船底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2318-42 - 天鹤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UKS 2323-326 - 玉夫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UGC 9128 (DDO 187) - 牧夫座不规则星系(Irp+类型)

摩羯座矮星系 (Palomar 12)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摩羯座球状星系

原先大熊座矮星系(Palomar 4)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大熊座球状矮星系

六分仪座C

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40个左右。其中有两个巨型旋涡星系(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一个中型旋涡星系(三角星系),一个矮型棒旋星系(大麦哲伦云),可能还包括一个透镜型巨星系(马菲1),其余都是矮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千五百亿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



.超星系团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又名二级星系团。本星系群就同附近的50个左右星系群和星系团构成本超星系团。星系团聚合成超星系团的现象叫作星系的超级成团或二级成团。超星系团的质量范围为1015~1017太阳质量


简介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又名二级星系团。本星系群就同附近的50个左右星系群和星系团构成本超星系团。星系团聚合成超星系团的现象叫作星系的超级成团或二级成团。通常在一个超星系团内只含有2~3个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成员星系团的超星系团是不多的。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长径范围为60~100百万秒差距,长短径之比平均约为4:1;这种扁形结构可以说明超星系团通常有自转。超星系团内的成员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大约为每秒1,000~3,000公里,但各成员星系团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要比星系团内各成员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弱得多,因而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能是不稳定的系统。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 100百万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至于是否所有的星系团都是不同大小的超星系团的成员,由于观测资料的极其不足和分析方法上的困难,这个问题还远未取得一致意见。此外,还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以进一步成团,形成三级星系团以至更高级的星系集团。


超星系团的存在说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100百万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 。20世纪80年代后,天文学家发现宇宙空间中有直径达100百万秒差距的星系很少的区域,称为巨洞。超星系团同巨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基本图像。本星系群所在的超星系团称为本超星系团。较近的超星系团有武仙超星系团、北冕超星系团、巨蛇-室女超星系团等。

现存的超星系团显示在我们宇宙内的星系分布是不均匀的;多数的都聚集在一起成为群和集团,每个小集团的星系从50个至数千个不等。这些群和集团与其他星系形成更大的被隔绝的结构,称为超星系团。

在本质上曾经被认为是最大的结构,超星系团被了解是有时被称为"超星系复合体"的更大的片状或墙的巨大结构的下一层级,他们可能跨过数十亿光年的空间,超过了可见宇宙的5%。超星系团本身可能跨越数亿光年的距离,星系的典型速度约为1000公里/秒。哈柏定律暗示这些典型星系的速度是在1/H的哈柏时间大约只有3千万光年时的速度,近似于当时的宇宙年龄。当这些距离以人类的术语表达时,它远小于超级星系团。在膨胀的宇宙中,一个天体的距离d相当于他现在的速度v乘上它所经历的时间t,但在时间相较于1/H不算小时天体的距离会被低估。上面的演算依然需要提出一些想法来修正,在正常的过程中从星系的形成或消散这些结构需要多少的时间,这都显示他们有更大的年龄。当我们观察到超级星系团和更大的结构时,我们得知这些超级星系团被创造时的宇宙情况。在超级星系团内的自转轴方向也给予我们洞察在早期宇宙历史中星系形成的过程。

还没有由超星系团组合成的集团(极超星系团或超超星系团)被发现,是否存在比超星系团更大的结构也还在争辩中(参见星系纤维,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下是均匀分布的,似乎不存在比“星系纤维”更庞大的构造。超星系团之间有巨大的空洞,在空间中只有少量的星系存在。即使超星系团被证实是最大的结构,超星系团的总数依然留下结构分布的可能性,相信超星系团在宇宙中的数量应该在一仟万个。

超星系团经常会被分割成被称为星系云的小集团。


本超星系团


包括本星系群在内的超星系团.1937年,霍姆伯格在分析了双重星系和多重星系的分布后认为,存在着一个"总星系云",尺度范围100百万秒差距.这是本超星系团最初的概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沃库勒重新提出关于本超星系团的概念,并为后来的研究证实.沃库勒认为,本超星系团的长经为30~75百万秒差距,它是许多星系云和星系团的集合体,包括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团,大熊星系团以及50个左右较小的群和团.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其中亮于13.5等的明亮星系集中在天空中的一个大圆上, 这个大圆称为超星系赤道, 大圆的极坐标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银道坐标系中是银经47°.37,银纬+6°.32.本超星系团的中心在室女星系团附近银经283°银纬+75°. 对沿超星系赤道的星系视向速度的分析表明, 本超星系团可能正在自转和膨胀,银河系绕团中心的公转周期约为1000亿年.


发现


不久前,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特大的“超星系团”。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大家知道,太阳系之外还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共同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河外“星系”。这些星系往往两个一组,三五个一群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天文学家把它们叫做“星系群”。还有比星系群更大的集团——十几个乃至上千个星系聚在一起,叫做“星系团”。如果若干星系团再组成一个体系,就称它为“超星系团”。一般的超星系团只有二三个星系团,很少超过几十个星系团;空间范围大约几千万至几万万光年。

美国宇航局派遣一架U—2飞机,在地球北半球高空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特大的超星系团,延伸到20万万光年的空间。与我们今天可观测的100亿光年的空间深度相比,这个超星系团占据了很大一个部分。一位天文学家感叹道:宇宙在如此巨大的范围中还存在一定的结构,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呵!

你看,宇宙物质的分布,从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群)到超星系团,仿佛构成一个又一个“阶梯”。有人猜想,在超星系团之上还可以有“超”超星系团、“超超”超星系团……不过迄今天文学家因限于观测手段的局限,尚无法对此进行验证。

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用来检验宇宙学的“原始火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二百亿年前由一个超密。超压的“原始火球”在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特大超星团的发现,说明这次大爆炸并不是如大多数宇宙学家设想的那样,按均匀、各向同性的方式进行的,而是按不均匀、非各向同性的方式进行的。

 

星系分布


LSC的星系数值密度以室女座星系团为中心呈现与距离平方的关系掉落,显示这个星系群不是被随意选出来的。总之,明亮的星系(绝对星等大于13的)大多数集中在少数的星系云(星系团组成的集团)内,98%的被发现在11个云中(以明亮星云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列):猎犬座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室女II(向南方延展)、狮子II、室女III、巨爵(NGC 3672)、狮子I、小狮(NGC 2841)、天龙(NGC 5907)、喞筒(NGC 2997)和NGC 5643。位于盘面的明亮星系,三分之一属于室女座星系团,其余的都属于猎犬座星系团和室女II云,加上有些可能属于NGC 5643的。在晕中的明亮星系也集中在少数几个星系云内(94%分布在7个云中)。这样的分布显示超星系团盘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巨大的空洞" 。能够用来与观测的现象比拟的是肥皂泡的结构。稍平的星系团和超星系团能在泡沫的交会处找到,它们是巨大的泡沫,在太空中接近球形(直径的数量级在20-60 Mpc)的巨大空洞。 场纤维的丝状结构似乎占了优势。1个例子是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最靠近LSC的超星系团,它从大约3千万秒差距之处延伸至6千万秒差距。



.宇宙论


大尺度动力学

 

自从1980年代就很明显的呈现不仅是本星系群,包括远在5千万秒差距之外的所有物质都以大约60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矩尺座星系团(Abell 3627)运动。 当天文学家测量出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运动时,莱登-贝尔等人(1988年)猜测有个" 巨引源",但是他的本质为何仍然难以理解。


暗物质

 

LSC的总质量M ≈ 1 x 1015M太阳和总光学亮度L ≈ 3 x 1012L太阳。这样产生的质-光比大约是太阳的300倍,与其他的超星系团的图型是一致的。(作为比较用,银河系的质-光比是2.7)这种比率是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受欢迎的一个主要论点。

凤凰网科技讯 据科学日报消息,普朗克在检测微波天空的时候,通过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这是宇宙微波背景下一种特有的效应,在宇宙空间庞大的物体环境下,拍摄了星系团的首张照片。欧空局任务的XMM-牛顿和随后的普朗克的检测之间的联合行动,揭露了其中的有一个知情未知的超星系团的存在。

这副图展示了由普朗克和XMM-牛顿(X射线辐射)检测到的超星系团

宇宙中的物质是以高度密集的方式分散,恒星聚集成星系,星系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在广阔空旷的空间中形成巨大的一团。星系团可以承受一千个星系,它们布满了闪亮着明亮的X光线的热气;它们大多数由暗物质构成。

普朗克的首要目标是获取古代宇宙的图片,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CMB),因此它有高质量的9个频道,光谱范围从30到857GHz。这样一个广阔的光谱范围不仅有利于移除所有CMB中的污染源,从而能捕获早期宇宙的原始图像,它还使得普朗克成为优秀的星系团搜寻者。

事实上,这九个频道,是由普朗克团队基于一个特殊的现象,被叫做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SZE)而精心选择出来的。当CMB光子再朝我们运动时遇到了星系团时所经历的能量的改变就叫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因此,即使在星系团红移的情况下,SZE仍是一种检测星系团的独特工具。

“当宇宙大爆炸的分子化石穿越宇宙时,它便于它遇到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当它穿越一个星系团,CMB中子便打散了构成星系团的热气中的自由电子。”法国奥尔赛空间数据研究所的纳比拉?阿加南说道,他是调查SZE团和二次各向异性的普朗克科学家的领导成员。“这些碰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分配了光子的频率,这使得我们能将CMB信号中的干预群分离出来。”

因为热电子比CMB中子更有活力,所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子分散到更高的能量。这意味着,当朝着星系群的方向看CMB时,人们能看到相对低能量中子的不足,和高能量分子的富余。这个区分不足和富余的临界频率是217GHz。普朗克频道探测到低于和高于这个临界频率的光谱,而其中他们中间的那个频率恰好就是217GHz。

“依靠这个前所未有的光谱范围,普朗克可以检测到星系团的正信号和负信号,因此定位整个天空这些星系团,以及测量他们的物理属性,普朗克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普朗克项目科学家扬塔伯说道。普朗克拍摄到的首批图片包括一些天文学家一直的星系团,比如彗髪,一个很热的附近的星系团,还有也很近的星系团阿尔贝2319。

普朗克的设计是专门针对检测散落天空的星系团的SZE信号的,因为它并不适合深度调查,它的分别率太低无法探测出这些星系团的细节,尤其是一些新发现高红移的星系。

为了确定他们的身份,科学家们利用欧空局的X射线观察-XMM-牛顿。“由于它高敏感型,使得XMM-牛顿是继续完成普朗克检测到的星系团的最佳工具。”领导普朗克团队利用XMM-牛顿进行之后的研究的莫妮可阿诺说道。正是这两种ESA任务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天文学家能够使用XMM-牛顿来证实之前普朗克检测到的的确是星系团,并且它还发现它其实是个更大的结构:是个超星系团!

“XMM-牛顿观察显示其中一个星系团其实是个由三个独立巨大的星系组成的超星系团,而普朗克并没有检测到这一点。”

“这两个任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显示了巨大的成功,XMM-牛顿将继续普朗克的检测来确定这个星系团的本质到底是什么?”XMM-牛顿项目科学家诺伯特说道。

“这是第一次通过SZE检测到超星系团的存在,这个重要的发现给超星系团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这个新发现的超星系团的SZ信号来自于三个独立星系团的信号总和,其中可能还有另外的集群间丝状结构起作用。这也给大规模气体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对追踪暗物质的分布也是至关重要的。

普朗克首次天空调查始于2009年8月中旬,于2010年6月结束。普朗克将会继续收据数据到2011年底,在此期间它会完成所有的天空扫描。



*.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指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转动。中文名:地球绕太阳公转;角速度每年:360度;平均线速度每年:940,000,000公里;


简介

椭圆的轨道是地球对附近的天体引力的折中。仅有一个行星和一个恒星的系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早期的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原始的行星受到了小行星的撞击和其他一系列扰动,才导致椭圆轨道的形成。这叫行星徙动理论。

首先:正圆轨道也是椭圆轨道的一种,只不过是特殊的椭圆轨道。

如果要地球完全按照正圆轨道运转条件是十分苛刻的,首先就必须让太阳的其他行星消失,接着离太阳比较近的恒星也必须消失,否则他们就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导致地球运转轨道的改变。

地球绕太阳公转,在给定的能量的条件下,可能的轨道有无数条,圆轨道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如果想要地球按正圆轨道运行,地球的能量,动量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是任一时刻,地球的动能Ek和势能Ep的关系满足 Ek = -Ep/2。或者说当 Ek = -Ep/2时,地球运动方向垂直于日地连线。这个条件非常苛刻,即便是地球在正圆轨道上运行,一点微小的扰动都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使得地球在新的椭圆轨道上运行。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


黄赤交角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地球轨道面在天球上表现为黄道面,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在天球上,自转表现为天轴和天赤道,公转表现为黄轴和黄道。天赤道在一个平面上,黄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这两个同心的大圆所在的平面构成一个23°26′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1] 。

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自转轴对地球轨道面是倾斜的。由于地轴与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轨道面交角应是90°——23°26′,即66°34′。地球无论公转到什么位置,这个倾角是保持不变的。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没有明显改变的。北极指向小熊星座α星,即北极星附近,这就是天北极的位置。也就是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平行地移动的,所以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是不变的,黄赤交角是不变的。

黄赤交角的存在,也表明黄极与天极的偏离,即黄北极(或黄南极)与天北极(或天南极)在天球上偏离23°26′。

我们所见到的地球仪,自转轴多数呈倾斜状态,它与桌面(代表地球轨道面)呈66°34′的倾斜角度,而地球仪的赤道面与桌面呈23°26′的交角,这就是黄赤交角的直观体现。


公转速度

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度,即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年940,000,000公里,即每秒29.78公里。即时角速度和即时线速度有季节变化,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离太阳越近,位能越小,动能则越大,即时线速度和即时角速度就越大。在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即在相等长度的时间内,地球、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恒定的。

首先了解几个名词:

1.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

2.地球公转:我们的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

3.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是地球公转的周长的多少倍?由于1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地球公转周长是地球一年走过的弧长,时间都是一年。所以距离之比就是光速300,000km/s和地球公转的速度29.79km/s之比:n=300,000/29.79=10,000倍。

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距离是多少?此处的距离实际上是周长,一周的弧长。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半径1.5亿公里,很容易算出周长的。根据公式s=2×3.14×1.5亿,大约9.4亿公里。

5.根据椭圆终极理论公式计算公转周长为近似为939901691.151千米(由于计算机局限暂时只能精确到此)

通常所指的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二维平面,而地球在宇宙总空间和时间中转行一年的行程,大约117亿公里,轨迹是螺旋状的,2011年的春分和2012年的春分,不是相交,而是距离数十亿公里。


公转夹角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轨道直径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让17世纪初天文学家眼中的太阳系与其真实面貌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太阳位于中心;当时已知的六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还有土星由内到外依次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动。然而这幅太阳系的“全家福”之中还有一个重大的缺憾,它是没有比例尺的,因为当时的天文学家不知道任何一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他们所知道的只是这些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其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被定为一个天文单位,以此类推最内侧的水星与太阳的距离便为0.3871个天文单位,而最外侧的土星则在距离太阳9.5388的轨道上缓慢运行。

由于“天文单位”是天文学,特别是天文测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天文数值,因此准确的测量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便成为了“最为崇高的天文问题”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遥不可及,显然不能像测量你家房间大小那样直接用皮尺去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去测定。天文学家们很快便想到了“视差”,所谓的“视差”是指在两个不同的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方向差异,这种方向差异可以通过目标在遥远背景上的移动计算出来,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利用中学所学的几何学知识就能够计算出目标到观测点的距离。我们很容易想到,目标的距离越远,它的视差就越小,当物体的距离非常遥远的时候,它的视差便可以忽略不计了,而被当作观测的背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视差,便是当你分别用左右眼看同一个物体时,它在你的眼中相对于其他物体所发生的移动。

但是要测定太阳的视差却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首先它的距离太远,即使分别在地球的两端来测量,它的视差还是很小,这就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更为糟糕的是太阳实在是太亮了,它把可以作为背景的星空完全淹没了,因此我们也就没有了标尺,这使得直接测量它的视差几乎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幅没有比例尺的太阳系地图也就一直使用到了18世纪初。

1716年,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埃德蒙多·哈雷提出了一种间接测定太阳视差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利用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金星凌日”,也就是金星制造的微小“日食”,当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有一个小黑点儿,也就是金星的影子,从太阳表面经过。哈雷的方法就是通过测定不同观测地点,这个小黑点经过太阳表面的时间,然后再经过一系列计算,就可以得到太阳的视差。

但是很遗憾的是哈雷没有等到下次金星凌日的出现便去世了。德国天文学机恩克利用1761年和1769年的两次金星凌日时的观测结果,于1824年计算出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3亿公里。后来的天文学家又利用随后两次发生在1874和1882年的金星凌日现象,把这个数字精确到了1.4934亿±9.6万公里,这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数值1.49597870亿公里。

当然这个数值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就是几何学中椭圆的半长轴。不过地球轨道非常接近正园,它目前的偏心率只有0.0174,也就是它与太阳之间最远的距离只比这个平均距离远1.74%,大约是260万公里。


轨道方向


概述

 

地球是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

,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轨道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关系式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半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中心位置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偏心率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0,000千米,半短轴b为149,580,000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0,000千米,通常称为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0,000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公式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1-0.25×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432,870千米。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黄北极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的,即自西向东。这与太阳系内其它行星及多数卫星的公转方向是一致的, 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公转与取向


遵循宇宙天体规则,地球在太阳运行轨道时,始终保持在固定的取向,为使地球的经线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因此地球每天平均想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转动0.9856 度即365/360度


取向子午线

 

子午线是表示地球上一天时间的变化,子午线也就是地球上的经线,人类为度量方便而设定出来的辅助线,定义在地球表面任意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与南北的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叫做经度,经线指南北方向,譬如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地上镶嵌一条铜子午线,在午时12点,太阳的投影线是和这条经线重合的,并且每天都要重合,只是太阳的投影伸长缩短而已,所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子午线也可以看作当地地取向经线。


太阳同步轨道与取向

 

气象卫星是太阳同步卫星的一种,它的基础理论来至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则,其中取向角度是最基础的理论,因此,在设计卫星和卫星轨道时遵循在取向上,每天也要保持固定转动0.9856度,再者,人类到目前以发射了数千颗不同的航天器,有了成熟正确的理论。用这些理论诠释地球公转完全可行。

根据《太阳同步轨道》词条的理论,轨道是随一年四季变化的,里面有航天专家的论述,又有几张示意图,诠释轨道四季变化的过程,取向角度,始终保持和太阳取向上一致,为此,我按照太阳同步轨道理论,遵循地球公转太阳取向关键论述,画出一张新的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同广大学者共勉。


公转周期

365天6小时9分9.5秒

24小时36分38秒

366天 润年

36分38秒

整百的年份 要能被400整除才算润年

恒星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长度为365.25636平太阳日。

回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长度为365.24220平太阳日。

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平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 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万千米,半短轴b为14958万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近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万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1-0.25×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00万千米。


关于《圣经》及各国神话故事中提到的大洪水


西方著名科学家赫尔比格曾提出过一个令人惊叹的理论,地球在其46亿年的历程中,先后捕获了4颗卫星,即4个月亮。这4个月亮恰好跟地球的4个地质年代相符合,同地球4次大变动相印证。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是地球的第四颗卫星,前三颗由于在运行中离地球太近,最后都坠落了。在坠落到地球赤道偏北附近三个地方之前,他们发生了爆炸,摧毁了世界上万物之灵,地球变形了,形成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颗月亮落地中心除印度洋以外,其他两颗硕大的月球都是在北纬30度附近,不仅形成了三大洋,其地球内部地核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呈倾斜。


为什么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灾难


calamity; catastrophe; disaster; suffering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灾祸造成的苦难、灾祸。《晋书·刘乔传》:“灾难延於宗子,权柄隆於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往劫将谢,灾难孔多。”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进步文化所以遭到空前的灾难,根本原因也就在此。” 灾难不只包括自然灾难,也包括人为的灾难。两者往往互相渗透,有时很难区分开来。大部分自然带来的灾难是非人力可抗拒的,只能通过预防和抗灾来减轻损失。人为灾难是人类疏忽或者蓄意造成的,大部分是可以预防和制止的。


地质灾难

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动荡的球体,大地既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又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只是人们平时不易察觉罢了。地壳运动不断积蓄力量,瞬间爆发就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破坏人工建筑和地表形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其所以列为首位自然灾难。还因为地质地貌灾难群发生性和和特别严重的次生灾难。地震、火山可以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风暴、洪水、海啸、瘟疫等等次灾难,他们的损失往往大于地震、火山本身带来的损失。由此可知,地质地貌灾难是同一系统的互为因果的灾难,被列为世界首位的自然灾难。地震是释放能量最大、瞬间破坏最烈的自然灾难。每年平均发生造成损失的地震约1000次,其中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20次左右。20世纪已有260万人死于地震,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27次。

火山是地球释放热量、气体的裂口,每年约60座活火山喷发,全球3.6亿人口受到威胁。本世纪共有10多万人死于火山喷发,财产损失逾200亿美元,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大喷发2次,死亡千人以上的10次。20世纪泥石流爆发频度大增,在森林、植被受到破坏的山区危害甚烈。各国的水灾统计中,泥石流死亡往往占水灾死亡总的1|3到1|2。本世纪死亡2万多人的两次泥石流,都是地震、火山的次生灾难。

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断层、植被受破坏的斜坡、设计不周的工程点,常表现为洪水、地震的次生灾难。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发生在中国海原(1920年),这次地震丧生23,4万人,实际上大部分死于滑坡。土地沉陷只要发生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主超量吸取地下水,地面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压实。

 

气象灾难

地球大气圈和水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自然系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大气中所产生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现象,无一不对地球水文状况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大气现象,水文状况超过人类不能忍受的程度,突破临界限度,便会造成灾难。构成统一的气象水文灾难系统----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自然灾难系统。

气象水文灾难可分为水灾,旱灾,风灾,冰雪雹雷电灾和海洋灾难五个子系统,这五个子系统都和水有关水灾是水过量,旱灾是缺水,风灾通常带来暴雨,暴雪,冰雹,雪为固体降水,冰为水体冻结,雷电伴随暴雨,爆潮以水冲击陆地等等。水是大自然最活跃的因素,在气象水文灾难中扮演着最重要飞角色。由此看来,气象水文灾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其派生的子系统也是互为渗透,互为作用的,一场灾难往往是”五毒俱全“,水,风,雷电,冰雹,爆海潮齐发。

世界上每年平均气象水文灾难的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的损失就超过300亿美元,死亡15万人以上,占全部自然灾难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全部自然灾害财产损失中,水灾约占百分之四十,风灾占百分之二十,旱灾约百分之十五。水灾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垦殖度高,水网密集,降雨量丰沛的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地区,以中国,孟加拉国为最,美国,日本,印度和西欧各国次之。1938年黄河花园决堤,淹死89万人,是20世纪直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水灾(实际上是一次人为造成的决堤)。间接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944年孟加拉洪涝灾难,两年饿死300多万人。

灾难录-风灾

灾难录-风灾

旱涝交错,水灾高发区往往也是旱灾高发区,中国,南亚是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此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热带草原,美国中西部半干旱平原,印度的塔尔沙漠周围,也经常出现大范围的旱灾。旱灾不会马上造成死亡,而是旱灾导致作物减产绝收,从而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员饥饿死亡,或者因为瘟疫,动乱而死人。20世纪死人最多的一次旱灾是在1942--1943年间,发生在中国,一共死亡350万人以上。埃塞俄比亚1958--1989年间的8次大旱,先后饿死4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

台风是风灾的元凶,受灾最严重的是东南亚,南亚,中国,加勒比地区,中部美洲。每年平均造成2万多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最惨的一次是在1970年发生在孟加拉国,因夹带风暴雨和洪涝,一共死亡30万人。龙卷风,沙暴风和地形引起的的焚风,干冷风等等的风灾。

最危险的冰雪灾是雪崩,1970年秘鲁的一次雪崩,引发冰川泥石流,导致容加依城惨遭灭顶之灾,死亡2.3万人。暴雪对牧区的影响比较大,越冬的畜群可能冻死过半至全军覆没。冰雪强烈的消融以致冰湖溃决,可使下游泛滥成灾。雹灾为突发性灾难,十几分钟就可以洗劫一大片,打烂屋顶和农作物,最严重的一场可毁灭农作物几十万公顷,砸死近百人。雷电主要危害是引起森林火灾,雷暴雨伴随洪涝灾难,每年直接被雷打死的有3000多人,美国,津巴布韦,肯尼亚居世界前三名。

海洋风暴引起的台风暴雨,洪水,崩塌,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等不胜枚举,参透到所有的灾难系统中去,因此可以得出“海洋是自然灾难的重要发源地”的结论。


生物灾难

生物的特征在于有生命,地球由于充满生命而气象万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世界上已知的动物有120万种,植物25万种。生物圈的几百万种动植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从而使地球显得生机勃勃,生态一旦受到破坏失去平衡,灾难随之而来,人类常常扮演破坏者的角色,例如大量捕杀鸟,蛙,蛇,使老鼠等害虫横行!用化学药剂杀死田间天敌,使害虫更加猖狂。生物直接使人致命的案例比较少见,但生物灾难间接危害人类生命,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后果不亚于洪水,地震,战争。一场大的蝗灾,病虫害或者农作物瘟病,可使几百万公顷庄稼减产绝收,导致几十万人饥饿死亡。全世界农林作物被瘟病,害虫,老鼠,杂草等毁掉的产量约占1/3.动物,微生物传播的瘟疫,每年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给畜牧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生物直接致人类死亡的例子很少,制造命案的多为猛禽,猛兽,疯狗,毒蛇,鳄鱼,鲨鱼等,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是在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和缺乏食物的情况下才会攻击人。20世纪最大的动物吃人案发生在1945年,缅甸兰里岛沼泽的鳄鱼,在一天内吞吃900人。单个动物吃人最多的是印度的一只母老虎,它在1907年被击毙前一共吃人436名。

生物间接危害人类生命,会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其后果不亚于洪水,地震和战争。其中以病虫鼠害最为厉害,它糟蹋农作物。牧场,森林,毁坏植被,动摇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据估计,全世界1/3的农作物产量在收获前已经被病虫害,老鼠,杂草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从虫口鼠口中夺回口粮,在运输,储藏,加工的过程中还要继续遭受侵袭,一场大的蝗灾,虫灾或者农作物瘟病,可使几千万亩作物减产绝收,导致成百万人饥饿死亡。


瘟疫

大范围流行、死亡人数众多的传染病称瘟疫。中世纪有人给瘟疫划了这样的范围:凡是一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每4人有1人得此病症,得病者有1/ 4死亡者即属瘟疫。现代已能控制大部分传染病,死亡率大大下降,这个标准不再适用[1] 。

有传染性的疾病均称传染病。致病因子是有生命的物质,即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寄生体等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与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有气候、地貌、植被等自然因素,战争、灾害、迁徙、经济水平、卫生条件等社会因素,还有环境污染、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传播等等。“祸不单行”,“贫痛交加”,战争、灾害、贫困往往造成瘟疫的大爆发。

传染病数达50和以上,其中长期肆虐人间、已被消灭的只有天花1种,已经受到有效控制的有鼠疫、霍乱、麻疹、麻风、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至今依然猖獗的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疟疾、结核病、血吸虫病、性病等。新发现的艾滋病为害最烈,势必成为21世纪的瘟疫。

全世界每年约有6亿人患各种传染病,新发病例2000万人 。90%的传染病人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而罹致传染病。 全世界穷国人均每年医疗卫生开支不到5美元,而西欧、非美、日本却达400美元。 这个严酷的现实,使数以千万计不应该死的人死了。疟疾有特效药,且撒药灭蚊即可消除传染源,但穷国无钱买药,任病人自生自灭,以致一年仍有3亿疟疾患者,其中死亡一二百万人。联合国1976年曾拟定一项预防注射计划,使儿童终生免患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等6种传染病; 但许多国家缺少采购疫苗的经费及防疫人员,至今未能推行。

世界在前进,传染病在20世纪遭到沉重的打击。在当代人类致死疾病统计表上,癌症、心脏病、脑溢血排在最前列,而肆虐人间几千年的瘟疫则已退居后列。人类平均寿命从20世纪初的不到40岁延长到60多岁。这是现代文明的伟大胜利。

20世纪最大的胜利是消灭天花。这是世间第一个被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公元前11世纪流行于埃及,其后传播到世界绝大多数居民点。死者数以亿计,大难不死也要毁容,留下麻子。西方20世纪初天花病死率仍达30%以上。中国无锡近郊1934年调查,6.4%的人口患过天花;岳阳县一个乡1950年调查,13.6%的人口患过天花;香港1938年有一周发生236例,病死率80%。1967年联合国组织世界范围的最后围歼天花行动,对所有应该接种牛痘的人都接种疫苗,最终消灭于东非。1980年5月8日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消失。



地球(太阳系中人类生存的行星)


1 名称来源

 

地球这个名字来源于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球体哲学上“完美性”和数学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这个名称和概念。

 

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神”、“众神之母”的意思。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

 

2 环境介绍

 

地球环境

 

宇航员眼里的地球宇航员眼里的地球(10)地球属于银河系之中

 

来自地球轨道的鬼光

 

的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是目前发现第一个具有生命个体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地球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

 

内部环境

 

不少地球物理专家认为,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兆吨的百万倍,假如地球内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此。

 

地球的现有重量为6兆吨的百万倍说法有一定的争议,测量地球的重量不能仅凭几个数学公式来计算,也不能够抛开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的引力,导致地球表面物质重量的产生,计算地球的重量单位不能套用地球表面物质的重量算法及单位。应当依据太阳系本身,对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系数,产生的太阳系物质重量单位,才能够计算出地球的实际重量。地下王国之说,引发了科学界一场有关“地球空洞说”的激烈争论,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是它启发了我们地表人,当地球气候发生骤变或其它地表灾难发生时,我们地表人转入地下或许比移居外星球更具现实意义。

 

地球的空洞学说缺少科学证据,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地球内部的洞穴空间成因有两种:其一,地幔岩浆的频繁活动导致了造山运动,从而形成了自然的岩石空洞现象。其二,在人类亿万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自然的伤害而开凿的地下洞穴。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对于居住在洞穴的人类来说,其伤害将会大于地表层。人类不可能长期的生存在地下,地球的空洞学说是一种杜撰现象,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

 

3 地球结构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星球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45.67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当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366.26倍,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等于365.26太阳日。地球的地轴倾斜23.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23.4°),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1恒星年的季节变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的卫星,诞生于45.3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大约38到41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4 词语解释

 

1、人类所居住的这个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1天文单位),在太阳系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位于宇宙中的位置:银河系—猎户旋臂—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2、指全世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目前对地球年龄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年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词义

 

亦作“地毬”。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是个三轴椭球体。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

 

相关内容

 

三国·徐整《三五历记》:“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谈地球各国之幅员者,向以俄国第一,英国第二,中国第三,美国第四,巴西第五。”

 

冯雪峰《寓言·鸟和山林的大火》:“地面也毕毕卜卜地响着,好像地球也在破裂。”

 

5 轨道参数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0 km(1.016 710 333 5 AU)

 

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0,km(0,983,289,891,2,AU)

轨道,半长轴 149,597,887,5,km(1,000,000,112,4,AU)

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km(0,999,860,486,9,AU)

轨道周长 924,375,700,0,km(6,179,069,900,7,AU)

轨道偏心率 0,016,710,219

平均公转速度 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转速度 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转速度 29,291,km/s(105,448,km/h)

轨道倾角 0(7,25°,至太阳赤道)

升交点,赤经 348,739,36°

近日点辐角 114,207,83°

卫星 1个(月球)

特征参数

 

椭圆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径 6,372,797,km

赤道半径 6,378,137,km

两极半径 6,356,752,km

纵横比 0,996,647,1

赤道,圆周长 40,075,13,km

子午圈,圆周长 40,007,86,km

平均圆周长 40,041,47,km

表面积 510,067,866,km^2

陆地面积 148,939,100,km^2(29,2,%)

水域面积 361,126,400,km^2(70,8,%)

体积 1,083,207,3×,10^12,km^3

质量 5,9742×,10^24,kg

平均密度 5,515,3,kg/m^3

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 9,780,1,m/s^2(0,997,32,g)

宇宙速度 11,186,km/s(39,600,km/h)

恒星日 0,997,258,d(23,934,h)

赤道旋转速率 465,11,m/s

轴倾斜 23,439,281°

北极,赤经 未定义

赤纬 +90°

反照率 0.367

平均表面温度 287,K(14,℃)

最大表面温度 331,K(57,7,℃)

最小表面温度 184,K(-89,2,℃)

大气参数

 

大气压强

 

101.3 kPa(海平面)

 

氮 78,084%

氧 20,946%

氩 0,934%

二氧化碳 0,0381%

6 地球运动

 

1.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2.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平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7 质量

 

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如果把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并且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kg ;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

 

月地距离r月地=3.844×10^5k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

 

温度

 

地核的温度大约是6880℃,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5 °C)要高。地球上最高温度发生在氢弹爆炸中。一次爆炸能达到100000000℃,这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16667倍,比太阳核心的温度(1400万摄氏度)高多了。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北半球的“冷极”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南半球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0年8月24日气温为–88.3℃。

 

电性

 

带负电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形状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结构

 

直到17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5 地壳

 

5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2 '' layer D"层

 

2880 ~ 5150 外核

 

5140 ~ 6378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2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7.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大洋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Nazca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绘成图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块边界(上图)。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于是,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的行星。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是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8 地球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大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逆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逆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逆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其中升交点(北点)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面以北;降交点(南点)则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以南。当新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日食;而当满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下表以满月亮度为100,列出不同月龄时的亮度值。从中可以看出,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9 地球演化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百万年】。刚刚诞生时候的地球与今天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至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为了证明生命起源与地球,人们在不断通过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设来解释生命诞生。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Stanley L.Miller)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和水(H2O)的密闭装置,以放电,加热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物质,轰动了科学界。这个实验的结果更具说服力地表明,早期地球完全有能力孕育生命体,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

 

一些有机物质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分子,直到形成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形成了一个由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外面有了一层膜,与海水隔开,在海水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总之,地球的演变使得生命诞生于地球。

 

10 地球年龄

 

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4500万年。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5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亿年到45亿年左右,大约为25.48亿年前左右。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地球和月亮的成因得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可,是由于两颗金星水星大小的行星发生了相撞,进而产生了现在的地球和月球。科学家们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进而对地球和月球的年龄进行测算,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并未像今天这样发达,所得出的数据也并非完全准确。

 

科学家一般是通过同位元素铪182和钨182两种放射元素来计算地球和月球年龄的。铪182的衰变期为900万年,衰变之后的同位素为钨182,而钨182则是地核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几乎所有的铪182元素全部已经衰变成了钨182。目前仅有极少量存在。

 

正是这微量的铪182才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的真实年龄。尼尔斯研究所的教授说道:“所有的铪完全衰变成钨需要50-60亿年的时间,并且都会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于太阳系,而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

 

11 时代划分

 

序号

 

史前时代

 

距今单位:亿年

 

主要事件

 

1 冥古宙,隐生代 45.7 地球出现

2 原生代 41.5 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

3 酒神代 39.5 古细菌,出现

4 早雨海代 38.5 地球上出现海洋和其他的水

5 太古宙,始太古代 38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形成

6 古太古代 36 蓝绿藻出现

7 中太古代 32 原核生物进一步发展

8 新太古代 28 第一次冰河期

9 元古宙,成铁纪 25 

10 层侵纪 23 

11 造山纪 20.5 

12 古元古代,固结纪 18 

13 盖层纪 16 

14 延展纪 14 

15 中元古代,狭带纪 12 

16 拉伸纪 10 罗迪尼亚古陆形成

17 成冰纪 8.50 发生雪球事件

18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6.3 多细胞生物,出现

19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 5.4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20 奥陶纪 4.883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21 志留纪 4.437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

22 泥盆纪 4.16 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

23 石炭纪 3.592 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爬行动物出现

24 中生代,二叠纪 2.99 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

25 三叠纪 2.51 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26 侏罗纪 1.996 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

27 白垩纪 0,996 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28 新生代 0.655 到现在

12 地球未来

 

地球的未来与太阳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氦的灰烬在太阳的核心稳定的累积,太阳光度将缓慢地增加,在未来的11亿年中,太阳的光度将增加10%,之后的35亿年又将增加40%。气候模型显示抵达地球的辐射增加,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

 

地球表面温度的增加会加速无机的二氧化碳循环,使它的浓度在9亿年间还原至植物致死的水平(对C4光合作用是10 ppm)。缺乏植物会导致大气层中氧气的流失,那么动物也将在数百万年内绝种。而即使太阳是永恒和稳定的,地球内部持续的冷却,也会造成海洋和大气层的损失(由于火山活动降低)。在之后的数十亿年,表面的水将完全消失,并且全球的平均温度将可能达到70°C。

 

太阳,在它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约50亿年后将成为红巨星。模型预测届时的太阳直径将膨胀至现在的250倍,大约1天文单位(149,597,871千米)。地球的命运并不很清楚,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大约已经流失了30%的质量,所以若不考虑潮汐的影响,当太阳达到最大半径时,地球会在距离太阳大约1.7天文单位(254,316,380千米)的轨道上,因此,地球会逃逸在太阳松散的大气层封包之外。然而,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现在的生物会因为与太阳过度的接近而被摧毁。可是,最近的模拟显示由于潮汐作用和拖曳将使地球的轨道衰减,也有可能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大冰期,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

我们说如今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间冰期,气候由冷增暖。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如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冬季就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地球轨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在春分点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将影响季节的起止时间,也会使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发生变化。地球在春分点的位置沿着地球公转轨道向西缓慢地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的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移动一周。春分节气的时间,每隔70年就要推迟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远日,夏季比冬季长8天。大约10000年后,就会变成冬季远日,冬季反而会比夏季长8天。就是说,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将会变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地轨倾斜又称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地轨倾斜度的变化,会导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地球上的季节。地轨倾斜使回归线在纬度22.1°-24.4°之间变化,使极圈在67.9°-65.76°之间变化。变动的时间周期41000年。地轨倾斜度增大时,回归线纬度升高,极圈纬度降低,高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低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地轨倾斜度减少时,高纬度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少,夏季温度低更有利于冰川发展。

 


大冰期(Ice Age),也叫冰河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世)。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0%,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左图披毛犀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代表物种。


简介

大冰期(iceage)也叫冰河时代(在新生代的第四世)、冰期、冰川期。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0%,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iceage)。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图片披毛犀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代表物种。


冰期

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纪,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划分有所不同。1909年,德国的A.彭克和E.布吕克纳研究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划分和命名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随后,世界各地也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和间冰期


大冰期成因探讨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这是冰川学界的流行说法。那么,气候又是什么的产物呢?笔者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中的反映”。冰冻圈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说“气候的一部分是冰川的产物”。当然,气候的主要部分应该是地圈(包括壳、幔、核)的产物,因为地圈占地球系统总质量的99.9%。冰川与气候的关系紧密,它们同时受地圈变化的制约,我们甚至可以说“冰川和气候同是地圈变化的产物”。地圈的变化又受宇宙因素的制约,笔者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观点:宇宙磁场与地核磁流体的电磁耦合作用,可能是地球表层各系统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大冰期与银地磁耦合

在地球的46亿年历史中,一般公认曾出现过7次大冰期,关于其成因很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说,但均不能令人信服。最近笔者提出:当银河系旋臂磁极与地球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者,将出现大冰期。

地磁极性的倒转存在着3亿年的长周期。一个银河年的长度从20亿年前的4亿年逐渐缩短,到最近一个银河年其时间长度仅约2亿年。现在太阳系正经过银河系的一个旋臂,其磁极方向为正(与现代地磁极相同)。将银河系两个旋臂(它们的磁极性刚好相反)经过地球的时间与地磁场倒转的时间标在图1上,可见当银河旋臂与地磁极性方向相同,且同号时间维持在40Ma以上者。近40亿年来共出现过8次。其中最近7次刚好对应着7次大冰期。

众所周知,大冰期总是与造山运动相伴出现,这有其必然性。因为地势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使得行星风系很弱,极——赤温差很小,不会形成大冰期;只有当造山运动使地势变得不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才会大提高,使行星风系大增强,极地大降温,才能形成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是与青藏高原隆升紧密相伴的。造山运动的构造营升力来自于地核环流转变为“强对流型”,而银河旋臂与地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是使地核环流被激发为“强对流型”的必要条件。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第四纪大冰期的形成是说明上述观点的一个典型个例44.57MaBP,地球磁极开始转为正向,它与银河系的正极旋臂即开始相互作用,使地核环流从“准地转型”开始向“强对流型”过渡,青藏高原开始抬升,随着地磁极性倒转为负极,高原抬升运动停止,变为夷平运动。如此在45Ma的时间内经历多次反复2.5MaBP青藏高原被抬升至2000m左右的高度,高原季风大转型,才开始出现第四纪大冰期。


冰期与地磁强度变化

冰期、间冰期为105a的旋回,比大冰期短3个量级,一般认为它是米氏周期的结果,但有很多问题用米氏理论解释不通,如近73万年来青藏高原被公认为有3次冰期,即末次冰期(1~7万年前)、倒数第二次冰期(13~30万年)和倒数第三次冰期(50~72万年),其时间间隔远超过10万年,用米氏理论不好解释。事实上,地球轨道的三要素的综合可使极地的太阳辐射量变化达20%~30%,但使中纬地区的变化量却小于5%,因此笔者认为关于青藏高原冰期的成因应另寻解释。用地磁场的变化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倒三冰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冻结高度时,所必然出现的一次“最大冰期”。从Kukla(1987年)给出的西峰磁化率曲线可知,1~7万年前和22~35万年前为两个磁化率低值时段,它们基本上与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相吻合;而8~13万年和48~55万年为磁化率高值时段,它们又与间冰期基本相合。再从王苏民等(1996年)给出的若尔盖剖面的结果可见,2~5万年之间出现过4次磁极性漂移(极漂),16~26万年之间亦出现过5次极漂,而5~16万年之间仅出现过1次极漂,极漂事件频繁的两个时段,恰好对应着两次冰期;极漂事件很少之时,则对应着间冰期。这亦表明:地磁弱时易出现冰期,地磁强时易出现间冰期。这一结论似乎与上一节的结论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形成大冰期的直接原因是地形隆起,它要求磁场强,且相互作用时间较长;对冰期,甚至小冰期和冰川波动,因时间尺度较短,地形的升高已不是主要矛盾,它所要求的地地热释放较少,有利于降温,地磁弱时较容易满足这一条件。


小冰期与太阳磁场变化

15、17、19世纪亚欧大陆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冰进,冰川学界称之为“小冰期”,它的时间尺度是102a,比冰期又短3个量级。这3次冰进刚好与3次太阳黑子极小期(19世纪极小)基本对应,其中出现在17世纪的Maunder极小期是2000多年来太阳黑子最少的一个时段。黑子少意味着太阳磁场弱,它与地磁场的耦合作用亦将变弱,致使冰期前进。小冰期是地球史上有名的灾害群发期(所谓“明清灾频期”),另一个“两汉灾频期”也是出现在太阳黑子的极小期中。大地震大旱魔在中国大地上接连逞凶。从冰芯记录中可知,在高山冰川区“小冰期”是一个低温、降水略多的时段,这与同期山外平原区是一个低温、干旱时段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似乎是大气中地形性热力环流调整的结果。


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冰川波动一般包括冰舌进退(其特征时间为101a)和冰川物质平衡,零平衡线高度变化(其特征时间为100a)等几项内容,它们均与短气候变化紧密相联。近40多年是各种地学资料最多的年代,可以进行较仔细的讨论。有些气候学家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出现过两次气候突变,一次在60年代中,一次在80年代初。或者说,可以将此40多年的气候分为三个时段。以下将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这一时段简称为70年代,重点讨论此时段的冰川与气候波动及其可能原因。

70年代是北半球的低温时段(南半球为高温时段),我国大部份地区是低温少雨时段,青藏高原积雪面积亦变小。可是由于地形性热力环流的调节,使高海拔区在该时段的降水反略有增加,于是前进冰川的比例大为增加。这一点与“小冰期”的情形颇为相似。

70年代是地球自转的慢段,是太阳黑子的相对低值时段,也是我国大陆地震多发的时段。这些特点均与“小冰期”相似。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地球物理过程在其中起作用?这是值得地球科学家着力研究的问题。


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

地球与宇宙之间除了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外,还有热和磁的相互作用。“热”首先是作用于地球表层,这已为人们所认识。“磁”则首先应作用于地球外核,因外核是磁流体。当太阳系(或银河系)磁场与地球磁场同向时,则若磁场增强将会激发地核流体中的对流活动增强;反之,会使地核中的对流活动减弱。地核环流通过核幔边界影响地幔对流的方式应有多样,其中太平洋之下的地核对流与全地幔对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应是其一种,有迹象表明,太平洋的地幔对流可能是全球最强之一。

 

当太阳系磁场减弱时(如太阳黑子减少),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地核对流减弱,于是从地核向上传的热量减小,这可能是小冰期和本世纪70年代气温降低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因为地核对流减弱,使得太平洋之下地核的“距平”环流变为下沉流,它通过粘性作用带动核幔边界层作“距平”向西运动,这是地球自转减慢,西太平洋和东亚大陆地震活动增强的原因。而东亚大陆地幔此时为“距平”下沉流,它是亚欧地区气温和地温降低、降水减少的基本原因。此时,大陆上空出现大尺度的“距平”下沉气流,使云量减少,这有利于地形性热力环流增强,致使高海拔区的降水不至减少甚至略有增多,造成了冰川活动以前进为主。这是笔者对“小冰期”和70年代冰川相对前进的原因解释。这一设想是否正确,有待实践检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实际情况远比上述设想要复杂,宇宙磁场不仅仅影响到太平洋下的地核流场,它还将影响到地核三圈环流、过赤道环流全球尺度的地核流场,使地球表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变化。


大冰期

原始太阳系约诞生于50亿年前,如果以最靠近银心点为新银河年的开始,太阳已经过了十三个新年,我们的地球也过了十二个新银河年,虚岁为13银河岁。过新银河年前的阶段也许是地球最为冰冷的,也是银河冬季(地球大冰期)中最冷的,太阳系很快又要过新年了,时间约在800万±400万年以后,相对于漫长的银河年来说现在约到了“12月20”。

近十亿年以来,太阳系的银河年变短得很厉害,一些研究者按照太阳系的飞行速度,得到太阳系绕银河运转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2.5亿年,与Stainer给出各银河年的时间间隔并不矛盾。近银心点附近为地球的银河冬季,有望由此来破解远古时期大冰期的发生情况。

太阳系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绕银河系运行的周期越来越短,也许不再需十几个银河年,太阳系就不再留在银河旋臂里而跑到了离银河中心更近的区域,那时太阳跑得更加飞快,地球的自转速度要比现在的金星和水星还要慢,一年也许只有几十或十几天。

现在太阳系正在近银心点附近运行,大约尚需800±400万年才到达最靠近银河中心的地方,根据上二次大冰期结束于近银心点之后的500至1000万年,第四纪大冰期(叫“新生代大冰期”更合适)若从其规模的1600万前始算,推测大冰期至少还要经历1500-2500万年才结束,主冰期长在3000-4000万年以上,而石炭-二叠纪大冰期长约8000万年,震旦纪大冰期长约6000万年。有人说第四纪大冰期即将过去而第五纪大冰期将来临简直是无稽之谈;说由于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的冰川和极地的大冰盖将会全部融化也是杞人忧天,人类的小胳膊怎能与大自然的铁大腿抗扭。


第四纪冰期


又称“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


基本介绍


冰期

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如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标志

冰期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所以,冰期盛行时的气候表现为干冷。冰盖的存在和海陆形势变化,气候带也相应移动,大气环流和洋流都发生变化,这均直接影响动植物生长、演化和分布。


划分依据

新生代以前的大冰期因时代古老,可辨认的冰川遗迹零散残缺,研究程度也较差,如今多依据地层中所含带冰川擦痕的混碛岩、页岩中的燧石结核和带冰川擦痕的基岩底盘等。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遗迹保存普遍较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较为深入,如沉积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黄土等,能较完整地记录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图恢复和重建晚新生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作为划分冰期的重要依据。此外,包含海洋生物、哺乳动物、植物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地貌分析,沉积岩石学以及古土壤等方法也常作为研究晚新生代环境和冰期划分的依据。


我国情况

中国西部高山地区的冰期划分已为人们所公认,以研究较好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区北坡为例,第四纪冰期划分为:a.依据希夏邦马峰北坡附近的老冰碛平台确立的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b.依据珠穆朗玛峰西侧聂聂雄拉高平台的冰水-冰碛沉积确立的中更新世的聂聂雄拉冰期。c.在绒布河谷中基隆寺附近的残破漂砾群及上游绒布寺的终碛垅分别代表晚更新世早期的基隆寺阶段和较晚期的绒布寺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了晚更新世的珠穆朗玛冰期,也有的学者将这两个阶段划为两个独立的冰期。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问题,仍在争论中。1944年,李四光以庐山为样板,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冰期,再加上1937年H.von费师孟提出的末次冰期──大理冰期,建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系列。对此,一些中外学者一直持有不同意见。80年代初,施雅风等提出:除太白山、长白山主峰区及台湾中央山脉等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外,长江中下游山地、广西桂林、湖北神农架、北京西山、东北大兴安岭等都缺乏可靠的古冰川证据;中国东部和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不具备发育成山岳冰川的水、热和地形条件,只是处于一个气候较寒冷的时期,李四光所确认的东部古冰川遗迹实非冰川成因,如把泥石流堆积误认为冰碛物等;东部地区第四纪冰期系列,除大理冰期外,其他冰期均缺乏根据。

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于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山西大同盆地发现的,冰川的范围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方和西北的崂山、泰山、华山、太白山、秦岭、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阴山、贺兰山,南方的滇、黔、桂、赣、浙、西藏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东部山区并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亚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大陆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我们说如今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

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资料,确定那里存在四次亚冰期的规律。这就是:群智亚冰期、民德亚冰期、里斯亚冰期和武木亚冰期,在这些亚冰期之间是亚间冰期。以后在北欧、北美、亚洲等地也纷纷找到了对应的亚冰期。在我国对应的亚冰期是:都阳亚冰期、大姑亚冰期、庐山亚冰期和大理亚冰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仍然有寒冷和温暖的更替。在寒冷时期,雪线高度下降,冰川前进,出现亚冰期,其中以民德(我国为大姑)亚冰期和里斯(庐山)亚冰期的冰川规模最大,群智亚冰期规模最小。在温暖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上升,冰川退缩,出现亚间冰期。民德一里斯(大姑-庐山)亚间冰期长达17-18万年。在第四纪大冰期,高纬度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两极地区形成永久冰盖;在亚冰期,冰川一直伸展到中纬度,在亚间冰期才退缩到高纬度。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间冰期,气候由冷增暖。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为什么会有亚冰期和亚间冰期的更替呢?

按照南斯拉夫气候学家来兰柯维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是由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自然小波动造成的。地球轨道三要素是指: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如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冬季就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地球轨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在春分点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将影响季节的起止时间,也会使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发生变化。地球在春分点的位置沿着地球公转轨道向西缓慢地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的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移动一周。春分节气的时间,每隔70年就要推迟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远日,夏季比冬季长8天。大约10000年后,就会变成冬季远日,冬季反而会比夏季长8天。就是说,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将会变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地轨倾斜又称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地轨倾斜度的变化,会导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地球上的季节。地轨倾斜使回归线在纬度22.1°-24.4°之间变化,使极圈在67.9°-65.76°之间变化。变动的时间周期41000年。地轨倾斜度增大时,回归线纬度升高,极圈纬度降低,高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低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地轨倾斜度减少时,高纬度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少,夏季温度低更有利于冰川发展。


影响

冰期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著的。①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晚新生代大冰期时,水圈水分大量聚集于陆地而使全球海平面大约下降了 100米。如果现今地表冰体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80~90米,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和低地将被淹没。②冰期时的大冰盖厚达数千米,使地壳的局部承受着巨大压力而缓慢下降,有的被压降100~200米,南极大陆的基底就被降于海平面以下。北欧随着第四纪冰盖的消失,地壳则缓慢在上升。这种地壳均衡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着。③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


成因

学者们提出过种种解释,但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

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物理学成因

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③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西王母乘三凤车,身穿大袖长袍,头梳高髻,是一妇人像。凤车顶置云盖,杆悬彩幡,车尾有旌旗。画左侧立一御者,车旁有鲸鲵文鳐腾跃。二方士,一举幡导引,一持节相随。“羽人”、“乌获”,来去开道,车后有“开明”神兽护卫。上有飞天飞舞,下有飞虎奔驰,其间流星穿梭,飞云飘忽,一派天国仙境。下部绘地上山林和动物,有漫游的野牛、伸颈嚎叫的野猪、惊逃的驯鹿。在山林左端有一只山羊、刚爬上山头,和一只狼不期而遇。狼长伸脖颈,挪动着一条后腿,刹间就要朴食过去。山羊惶恐,踌躇未定,身后又来一饿狼,轻步接近,准备偷袭。狼的贪婪奸诈,羊的怯懦惶恐都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史料中西王母

 

葛洪晚年的名著《枕中书》说,道教最高最先的神是元始天王(又名盘古)。他在天地尚未开辟是时就已存在,天地开辟之后,他居于天中心的玉京山。另有自然道气结成了另一尊神太元圣母(太元玉女),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神交留下的后代,一位是东王公扶桑大帝,另一位就是九光玄女,太真王母(西王母)。以后上清派等皆重视西王母,后是道教出现了尊崇她的教派。

《山海经?西山经》载:「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意思是说西王母像人,形状威猛,掌管灾厉(瘟疫)和刑罚。

《山海经》:有关西王母的记录,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女仙之首的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于西王母管辖。

「列仙全传」所载:西王母是西华至妙之气化生而成,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仅次于三清,十分崇高。 西王母是汇集西华奇妙真气,降诞于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阴灵真气,是洞阴至尊。

上古之时,黄帝讨伐蚩尤之暴时,蚩尤多方变幻,呼风唤雨,吹烟喷雾,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黄帝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遂克蚩尤于中冀。虞舜即位后,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环、白玉琯及地图,舜即将黄帝的九州扩大为十二州。

 

《史记·周本纪》:“穆王十七年,西巡狩,见西王母”。东晋学者郭注释:“西王母者,西方一国君也”。

《中荒经》云:“昆仑之山,有铜柱焉,其高入天,所谓天柱也。围三千里,周围如削。下有石室,方百丈,仙人九府治之。上有大鸟,名曰希有,南向,张左翼覆东王公,右翼覆王母。背上小处无羽,一万九千里。王母岁登翼,上之东王公也”。

《博物志》称:瑶池有桃树,「三千年一生实」。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但凡女子得道登仙者,都隶属西王母管辖。

《墉城集仙录》载:“金母元君者,九灵太妙龟山金母也。一号太灵九光龟台金母,一号曰西王母,乃西华之至妙,洞阴之极尊。在昔道气凝寂,湛体无为,将欲启迪玄功,生化万物,先以东华至真之气,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于碧海之上,苍灵之墟,以生阳和之气,理于东方,亦号曰王公焉。又以西华至妙之气,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于神洲伊川,厥姓缑氏,生而飞翔,以主阴灵之气,理于西方,亦号王母,皆挺质大无毓神玄奥于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与东王木公共理二气,而养育天地,陶钧万物矣。体柔顺之本为极阴之元,位配西方,母养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内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所居宫阙,在龟山之舂山。昆仑玄圃,阆风之苑,有金城千重,玉楼十二,琼华之阙,光碧之堂,九层玄台,紫翠丹房,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山之下,弱水九重,洪涛万丈,非飚车羽轮不可到也。所谓玉阙?天,绿台承霄,青琳之字,朱紫之房,连琳彩帐,明月四朗,戴华胜佩灵章,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宝盖踏映,羽旆荫庭,轩砌之下,殖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空青万条,瑶干千寻,无风而神籁自韵,琅然皆奏八会之音也。……”

 

《汉武帝内传》载:「七月初七,王母降,自设天厨,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像鹅卵般大,圆形色青,王母赠帝四颗,自食三颗,帝食后留核准备种植,王母说这种桃三千年才能结果,中土地薄,无法种植。」这时的西王母是一身帝后打扮的绝色佳姝,她上殿接见数千神仙,俨若女仙领袖。 东汉末,道教兴起,推崇王母娘娘奉为尊神,将王母娘娘列为七圣之一,说西王母是道教第一大神元始天王的女儿,三界内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属下。有的则视为元始天尊的母亲,类似人间的皇太后,具有掌握宇宙的无上权力。许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两送子者、两催生者、两治瘟疹者,为仁慈、至尊的神明。

《路史·前纪·一》记载:昔二气未分,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浮黎元始天尊,不是三清里的玉清元始天尊),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复经四劫,天形如巨盖,上无所系,下无所依,天地之外,辽瞩无端,玄玄太空,无响无声,元气浩浩,如水之形,下无山岳,上无列星,积气坚刚大柔服维天地浮其中,展转无方。若无此气,天地不生。天者,如龙旋回云中,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崖石出血成水,水生元虫,元虫生滨牵,生刚须,刚须生龙。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常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当游厚地之问,仰吸天气,号曰太元圣母(王母之母),元始君(元始天王、盘古)下游见之,乃与通气结精,招还上宫。当此之时,二气絪缊,覆载气息,阴阳调和,无热无寒,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并不复呼吸,宣气合会相成自然饱满。大道之兴,莫过于此,结积坚固,是以不朽。

《庄子·大宗师》说:“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但东王公却始见于东汉时期。在当时颇为高涨的宗教情绪中,西王母与东王公对举而被奉祀。西王母与东王公在东汉时期对举的记载凡三事:

《历代神仙演义》:木公至方诸,以紫云为盖,青云为城,静养云房之间。广种青芝于圃,以玉屑壅布,所产极多,取以为饵。与金母二气相投,生九子五女。渐收有缘男女,录为仙官仙吏,各有司属。

西王母与东王公相会,见于郭宪的《洞冥记》和伪托东方朔的《神异经》。灵帝时人服虞曾引过《神异经》的有关文字,故胡应麟言:“汉人假名东方朔作《神异经》”。

《洞冥记》:昔王母乘灵辇,以适东王公,税此马于芝田,东王公怒,弃此马于清津天岸。

祀东王公与西王母为阴阳二神,见于东汉中叶赵晔《吴越春秋》。《史记》言越王勾践靠“七术”复国,具体内容未详,而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则言其第一术——“尊天祀鬼神以求福”,即“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泾川回山

1999年亚细亚民俗研究学会、中国民俗学会在泾川举办了海内外西王母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

外的120多名专家学者对泾川西王母文化进行了全面考察和科学定位,命名泾川为“中国西王母文化名城”,使西王母文化遗存成为泾川联系国内外的一个安全纽带。2005年在泾川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西王母论坛,又一次将西王母文化发祥地和西王母故里定位到泾川,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确定“台湾泾川西王母之旅·泾川回山西王母祖祠”为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考察基地,会长到会授了证书。这足以说明泾川是西王母故里,已成为联系海峡两岸儿女同根文化的重要纽带,成为华夏儿女不争的事实。2006年,论坛即将在台湾召开,并逐年在台、泾两地轮流举办。

西王母是我国三皇五帝时代之先的一个原始部落的名称,也是中国西部的地域概念,《尔雅·释地》中有“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的记载,后来又成为西戎母系氏族部落女酋长的专用名,因此西王母确有其人。吴晗说:“西王母,是公元前3000年左右活跃在陕、甘高原一带的戎族或西戎的别名。从《史记》、《汉书》等古书的记载可以看出,在秦汉以前,中国西部的泾、渭、洛三河的上游一带,有“回城”、“回中宫”、“回中道”等一系列与“回”字有关的地名和建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鸡头山即今平凉崆峒山,泾川古称回中,王母宫之山因名回中山,简称回山。秦始皇所经过的“回中”,应是指今天的泾川一带。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诺记上》中写道:“西王母姓杨,讳回,治昆仑西北隅。”这句话,是地望在地名中的反映,可以说明为什么泾川称为回中,山也被称为回山。《史记·赵世家》中记载“穆王使造文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而忘归”的地方,应该也是泾川回山。据《汉武帝年谱》统计,汉武帝刘彻从45岁到67岁的22年间,曾11次到泾川,其目的就是为了会见西王母。唐代诗人胡曾的《回中》诗中写道:“武皇无路及昆丘,青鸟西沉陇树秋。欲向生前躬祀日,几烦龙驾到泾州。”这首诗不但指明了回中与泾州是一个地方,而且道出了汉武帝在泾川回山拜访王母的历史事实。可见,至迟在唐代,泾川回中山已成为全国公认的西王母圣地。唐代诗人沈亻全 期、卢照邻、陈子良、李白、李贺及宋代诗人陆游、元代剧作家汤显祖等以《乐府诗集》铙歌十八曲之四《上之回》的名称为题,写了不少诗作,都提到了回中。当然,最为著名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于开成三年落榜后游历泾川回山瑶池时所作的《瑶池》一诗:“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这些足以说明唐代的人们认定泾川回山就是西王母的发祥地。除此之外,阮籍、陶渊明、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有咏西王母的诗句。

至于清代,谭嗣同过泾川,留下了“为访瑶池歌舞地,飘零黄竹不堪听”的诗句。1942年,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到泾川,为王母宫题写了一副对联:“千年气接文孙驾,万里云开王母宫。”

 

 

*.太阳.银河系.本星系群.典型星系.超星系团.宇宙论

 

.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

 

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 

在太阳系中,地球和所有的行星都一边自转,一边绕着太阳公转.作为太阳系中心的太阳,是不是也在自转和公转呢?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是不知道的.直到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才证明了太阳也在不停地自转着. 

太阳的自转方向也和地球一样,自西向东旋转,因此从地球上看去,太阳黑子在日面上是自东向西移动的.由于太阳是一个气态球体,所以它的表面不同纬度的地方,旋转速度就不一样.赤道区速度最大,转一圈只要25天.随着纬度的增高,旋转速度也越来越慢.到了纬度80度的地方,转一圈要35天.同九大行星相比,只有水星和金星的自转周期超过太阳,其他行星(包括地球)自转周期都没有太阳长.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太阳内部不同层次的自转周期也不一样. 

太阳不仅在自转,而且还率领着整个太阳系,以每秒钟250公里的速度,绕着银河系的中心飞转.我们把这种运动称为“太阳的公转运动”.太阳公转一周大约需要2.5亿年.太阳在绕银河系的中心公转的同时,还以每秒钟20公里的速度向着武仙座方向大踏步地飞奔. 

太阳以这么快的速度运动着,我们为什么看不出来呢?这是因为太阳系的所有成员都跟随太阳运动,每个成员都带有太阳的运动速度.因此,每个成员都感觉不到自己与太阳相同的那一部分运动,而只能感觉到自己与太阳之间的相对运动.这正如人们感觉不到自己在跟随地球自转一样. 

宇宙中有六百兆颗星球,几千万个银河系,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叫做MilkyWayGalaxy,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边边猎户座的旋臂上,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绕昂宿星团公转,昂宿星团绕银河中心公转,大约每240000年,太阳系会完成一次公转.

 

银河系属于本星系群,它在本星系群的中心,所以不用绕着本星系群转了。本星系群又是本超星系团的重要成员,银河系就绕着本超星系团的核心转。总星系是观测到的宇宙的总称,根本不能算是天体系统,没有中心可言。

本超星系团是由银河系所在的本星系群、室女星系团、后发星系团、大熊星系团和一些较小的星系群、星系团所组成的超星系团,因含本星系群而得名。本超星系团的长径为3000~7500万秒差距,厚约180万秒差距,其质量中心在室女星系团或其附近。银河系位于本超星系团靠边缘的地方。本超星系团所属成员分布在一个扁平的范围内,其对称中心为本超星系团赤道,这种形状和视向速度观测显示,它存在着自转现象。

[yín hé xì] 银河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 ),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又称天河或天汉),属于棒旋星系,包括1000到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可见物质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大约2500万亿倍。银河系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有一个银心和四条旋臂(最新研究银河系只有2个旋臂,其中太阳所在的猎户座臂只是一个主旋臂的小分叉),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则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银河系

 

银河系(古称银河、天河、星河、天汉、银汉等),是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又称天河或天汉),属于棒旋星系,包括1000到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直径约为12万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万光年,可见物质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大约2500万亿倍。

银河系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有一个银心和四条旋臂(最新研究银河系只有2个旋臂,其中太阳所在的猎户座臂只是一个主旋臂的小分叉),旋臂相距4500光年。太阳位于银河一个支臂猎户臂上,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万光年。而我们居住的地球则属于太阳系中的一个行星。

2003年1月,英国科学家发现,银河系外围可能镶嵌着一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巨大的环。2015年3月,科学家发现银河系体积比之前认为的要大50%。

 

星体概述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

银河系物质约90%集中在恒星内。恒星的种类繁多。按照恒星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恒星可以分为5个星族。最年轻的极端星族Ⅰ恒星主要分布在银盘里的旋臂上;最年老的极端星族Ⅱ恒星则主要分布在银晕里。恒星常聚集成团。除了大量的双星外,银河系里已发现了1000多个星团。银河系里还有气体和尘埃,其含量约占银河系总质量的10%,气体和尘埃的分布不均匀,有的聚集为星云,有的则散布在星际空间。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现了大量的星际分子,如一氧化碳、水等。分子云是恒星形成的主要场所。银河系核心部分,即银心或银核,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它发出很强的射电、红外,X射线和γ射线辐射。其性质尚不清楚,那里可能有一个巨型黑洞,据估计其质量可能达到太阳质量的250万倍。对于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人们对此知之尚少。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曾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并预言如果他们的假说正确,在银河系中心应可观测到一个尺度很小的发出射电辐射的源,并且这种辐射的性质应与人们在地面同步加速器中观测到的辐射性质一样。三年以后,这样的一个辐射源果然被发现了,这就是人马A。

人马A有极小的尺度,只相当于普通恒星的大小,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为2*10(34次方)尔格/秒,它位于银河系动力学中心的0.2光年之内。它的周围有速度高达300公里/秒的运动电离气体,也有很强的红外辐射源。已知所有的恒星级天体的活动都无法解释人马A的奇异特性。因此,人马A似乎是大质量黑洞的最佳候选者。但是由于当前对大质量的黑洞还没有结论性的证据,所以天文学家们谨慎地避免用结论性的语言提到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两千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一千多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螺旋状星系,它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包含旋臂的银盘,中央突起的银心和晕轮部分。

螺旋星系M83,它的大小和形状都很类似于我们的银河系。银盘外面是由稀疏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状体,称为银晕,直径约10万光年。

旋臂主要由星际物质构成。银河系也有自转。太阳系以每秒250千米速度围绕银河中心旋转,旋转一周约2.2亿年。银河系有两个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与银河系相对的称之为河外星系。[2] 

 

星体结构

星体结构是: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其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称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状分布的系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作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2005年,银河旋臂结构被观测到。银河系被发现以哈勃分类来区分应该是一个巨大的棒旋星系SBc(旋臂宽松的棒旋星系),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

从80年代开始,天文学家怀疑银河是一个棒旋星系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螺旋星系。2005年,斯必泽空间望远镜证实了这项怀疑,还确认了在银河的核心的棒状结构比预期的还大。

银河的盘面估计直径为98,00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8,000光年,盘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银河的中心有巨大的质量和紧密的结构,因此强烈怀疑它有超重质量黑洞,因为已经有许多星系被相信有超重质量黑洞在核心。

就像许多典型的星系一样,环绕银河系中心的天体,在轨道上的速度并不由与中心的距离和银河质量的分布来决定。在离开了核心凸起或是在外围,恒星的典型速度是每秒钟210~240公里之间。因此这些恒星绕行银河的周期只与轨道的长度有关,这与太阳系不同,在太阳系,距离不同就有不同的轨道速度对应著。

银河的棒状结构长约27,000光年,以44±10度的角度横亘在太阳与银河中心之间,它主要由红色的恒星组成,相信都是年老的恒星。

被推论与观察到的银河旋臂结构的每一条旋臂都给予一个数字对应(像所有旋涡星系的旋臂),大约可以分出100段。相信有四条主要的旋臂起源自银河的核心,它们的名称如下:

2 and 8 - 3kpc 和英仙臂。

3 and 7 - 距尺臂和天鹅臂(与最近发现的延伸在一起 -。

4 and 10 -南十字座和盾牌臂。

5 and 9 -船底座和人马臂。

至少还有两个小旋臂或分支,包括:

11 -猎户臂(包含太阳和太阳系在内- )。

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可能只有两条主要旋臂,人马臂和矩尺臂绝大部分是气体,只有少量恒星点缀其中。

谷德带(本星团)是从猎户臂一端伸展出去的一条亮星集中的带,主要成员是B2~B5型星。也有一些O型星 ,弥漫星云和几个星协,最靠近的OB星协是天蝎-半人马星协,距离太阳大约400光年。

在主要的旋臂外侧是外环或称为麒麟座环,是由天文学家布赖恩·颜尼(Brian Yanny)和韩第·周·纽柏格(Heidi Jo Newberg)提出的,是环绕在银河系外由恒星组成的环,其中包括在数十亿年前与其他星系作用诞生的恒星和气体。

银河的盘面被一个球状的银晕包围著,估计直径在250,000至400,000光年。由于盘面上的气体和尘埃会吸收部分波长的电磁波,所以银晕的组成结构还不清楚。盘面(特别是旋臂)是恒星诞生的活跃区域,但是银晕中没有这些活动,疏散星团也主要出现于盘面上。

一般认为,银河系中的恒星多为双星或聚星。而2006年新的发现认为,银河系的主序星中2/3都是单星。 银河中大部分的质量是暗物质,形成的暗银晕估计有6,000亿至3兆个太阳质量,以银核为中心被聚集着。

新的发现使我们对银河结构与维度的认识有所增加,比早先经由仙女座星系(M31)的盘面所获得的更多。新发现的证据,证实外环是由天鹅臂延伸出去的,明确的支持银河盘面向外延伸的可能性。人马座矮椭球星系的发现与在环绕着银极的轨道上的星系碎片,说明了它因为与银河的交互作用而被扯碎。同样的,大犬座矮星系也因为与银河的交互作用,使得残骸在盘面上环绕着银河。

在2006年1月9日,Mario Juric和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些人宣布,史隆数位巡天在北半球的天空中发现一片巨大的云气结构(横跨约5,000个满月大小的区域)位在银河之内,但似乎不合于当前所有的银河模型。他将一些恒星汇聚在垂直于旋臂所在盘面的垂在线,可能的解释是小的矮星系与银河合并的结果。这个结构位于室女座的方向上,距离约30,000光年,暂时被称为室女恒星喷流。

在2006年5月9日,Daniel Zucker和Vasily Belokurov宣布史隆数位巡天在猎犬座和牧夫座又发现了两个矮星系。

 

研究历史

 

虽然从非常久远的古代,人们就认识了银河系,但是对银河系的真正认识还是从近代开始的。

科学家发现银河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望远镜发明后,伽利略首先用望远镜观测银河,发现银河由恒星组成;而后,T.赖特、I.康德、J.H.朗伯等认为,银河和全部恒星可能集合成一个巨大的恒星系统。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Wright Thomas)认为银河系是扁平的。1755年,德国康德和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提出了恒星和银河之间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绘出了银河系的扁平形体,并认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的中心。

1918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经过4年的观测,提出太阳系应该位于银河系的边缘。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在18世纪后期,F.W.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他去世后,其子J.F.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

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J.C.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测定球状星团的距离,从球状星团的分布来研究银河系的结构和大小。他提出的模型是:银河系是一个透镜状的恒星系统,太阳不在其中心。沙普利计算出:银河系直径80千秒差距,太阳离银心20千秒差距,这些数值太大,因为沙普利在计算距离时未计入星际消光。

20世纪20年代,银河系自转被发现后,沙普利的银河系模型得到公认。银河系是一个巨型棒旋星系(漩涡星系的一种),Sb型,共有4条旋臂。包含1.2千亿颗恒星。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太阳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我们太阳质量的1.4万亿倍,大致10倍于银河系全部恒星质量的总和。这是我们银河系中存在范围远远超出明亮恒星盘的暗物质的强有力证据。关于银河系的年龄,占主流的观点认为,银河系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不久就诞生了,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我们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45亿岁左右,上下误差各有20多亿年。而科学界认为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于137亿年前。

 

2014年,科学家公布了最新的观测数据,银河系的质量仅为仙女座的一半。这个研究结果来自一支国际研究小组,包括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宇宙学家马修·沃克,他们的研究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月刊上。论文指出,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去测量星系的质量,比以往的测量方法更加精确。

2015年3月,科学家使用斯隆数字巡天勘测数据分析了银河系边缘恒星的亮度和距离,结果发现银河系边缘像瓦楞纸板一样,存在皱褶结构,凹槽中存在着恒星。实际上这些恒星区域也是银河系的一部分,真实的银河系比之前预想大50%。

 

星系年龄

 

推测方法

根据已知长寿命放射性核的衰变时间(即半衰期),从某些放射性中子俘获元素的丰度数据可以测定银河系中最古老恒星的年龄,从而定出银河系的年龄,这种放射性年龄测定方法称为核纪年法。例如,钍的半衰期是140亿年左右。用当代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加上高分辨率光谱仪,已经能够检测到恒星的钍,并作出相应的年龄估计。

推测结论

 

据多种方法测定,从大爆炸算起,宇宙的年龄在140亿年左右。假定从大爆炸到银河系形成相隔的时间为10亿年,那么上述由核纪年法测定的银河系年龄与宇宙年龄是相容的。

 

依据欧洲南天天文台(ESO)的研究报告,估计银河系的年龄约为136亿岁,差不多与宇宙一样老。由许多天文学家所组成的团队在2004年使用甚大望远镜(VLT)的紫外线视觉矩阵光谱仪进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状星团NGC 6397的两颗恒星内发现了铍元素。这个发现让他们将第一代恒星与第二代恒星交替的时间往前推进2至3亿年,因而估计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34±8亿岁左右,因此银河系的年龄不会低于136±8亿岁。 

 

星系全景

 

主要星座

银河系在天空上的投影像一条流淌在天上闪闪发光的河流一样,所以古称银河或天河,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银河,只不过夏秋之交看到了银河最明亮壮观的部分。银河经过的主要星座有:天鹅座、天鹰座、狐狸座、天箭座、蛇夫座、盾牌座、人马座、天蝎座、天坛座、矩尺座、豺狼座、南三角座、圆规座、苍蝇座、南十字座、船帆座、船尾座、麒麟座、猎户座、金牛座、双子座、御夫座、英仙座、仙后座和蝎虎座。银河在天空中明暗不一,宽窄不等。最窄只有4°~5°,最宽约30°。对于北半球来说,夏季星空的重要标志,是从北偏东地平线向南方地平线延伸的光带——银河,以及由3颗亮星,即银河两岸的织女星、牛郎星和银河之中的天津四所构成的“夏季大三角”。夏季的银河由天蝎座东侧向北伸展,横贯天空,气势磅礴,极为壮美。但只能在没有灯光干扰的野外(极限可视星等5.5以上)才能欣赏到。冬季的那边银河很黯淡(在猎户座与大犬座)。

2009年12月5日美国发表了绘制的最新红外银河系全景图,该图像是由80万张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图片拼凑而成,全长37米。

 

研究年表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Wright Thomas)认为银河系是扁平的。

1755年—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了恒星和银河之间可能会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随后的德国数学家郎伯特(Lambert Johann heinrich)也提出了类似的假设。

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用“数星星”的方法绘制了一张银河图,在赫歇耳的银河图里,银河系是偏平的,被群星环绕,其长度为7000光年,宽1400光年。我们的太阳处在银河系的中心,这是人类建立的第一个银河系模型,它虽然很不完善,但使人类的视野从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广袤的恒星世界中。

1845年—罗斯勋爵发现第一个漩涡星系M51。

1852年—美国天文学家史帝芬.亚历山大声称银河系是一个旋涡星系,却拿不出证据加以证明。

1869年—英国天文学作家理查.普洛托克提出相同的见解,但一样无法证实。

1900年—荷兰天文学作家科内利斯.伊斯顿公布银河系漩涡结构图,然而旋臂及银心都画错了。

1904年,恒星光谱中电离钙谱线的发现,揭示出星际物质的存在。随后的分光和偏振研究,证认出星云中的气体和尘埃成分。

1905年,赫茨普龙发现恒星有巨星和矮星之分。

1906年,卡普坦为了重新研究恒星世界的结构,提出了“选择星区”计划,后 人称为“卡普坦选区”。他于1922年得出与F.W.赫歇耳的类似的模型,也是一个扁平系统,太阳居中,中心的恒星密集,边缘稀疏。在假设没有明显星际消光的前提下,于1918年建立了银河系透镜形模型,太阳不在中心。到二十年代,沙普利模型已得到天文界公认。由于未计入星际消光效应,沙普利把银河系估计过大。到1930年,特朗普勒证实星际物质存在后,这一偏差才得到纠正。

1913年,赫罗图问世后,按照光谱型和光度两个参量,得知除主序星外,还有超巨星、巨星、亚巨星、亚矮星和白矮星五个分支。科内利斯.伊斯顿再度公布错误的银河系漩涡结构图。

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2.5米反射望远镜研究当时已知的100个球状星团,通过观测其中的造父变星来确定这些球状星团的距离。

 

1922~1924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星云并非都在银河系内。哈勃在分析M31仙女座大星云一批造父变星的亮度以后断定,这些造父变星和它们所在的星云距离我们远达几十万光年,因而一定位于银河系外。这项于1924年公布的发现使天文学家不得不改变对宇宙的看法。

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1927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定量地测出了银河系的较差自转,进一步证明太阳确实不在银河系中心。

1929年—荷兰天文学家巴特.博克计划使用恒星计数法探测银河系的结构,十多年后宣告失败。

1931年—巴德于威尔逊山天文台工作,并开始发展星族的概念。

1943年—威廉.摩根(William Morgan)与光谱学家飞利浦.基南共同发表一套完整的光谱图集来描述各种不同光谱型和光度级的恒星之光谱特征,称为MK(摩根—基南)分类系统。

1944年,巴德通过仙女星系的观测,判明恒星可划分为星族Ⅰ和星族Ⅱ两种不同的星族。星族Ⅰ是年轻而富金属的天体,分布在旋臂上,与星际物质成协。星族Ⅱ是年老而贫金属的天体,没有向银道面集聚的趋向。

1947年—利用MK系统来描绘银河系的旋臂。

1950年—用49个OB型单星及三个OB型星群的距离,无法显现出清楚的旋臂结构。同时受到巴德的启发改而观测描绘银河系中的HII区,并用位于其中的OB型星来定出距离。通过电波观测,发现银河系的星际空间存在着大量气体,尤其是中性氢,它们几乎遍布整个银河系,这些气体发射波长为21厘米的电波。当人们弄清楚了这些中性氢气云在银河系中的分布后,他们便推测了银河系的大致形状,认为那是一个旋窝星系。

1951年—科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有3条旋臂。将HII区的位置画在银河系图上,揭示了两个旋臂,分别是猎户臂及英仙臂,并在同年美国天文学会年会上发表,证明了银河系属于漩涡星系型态。

1957年,根据金属含量、年龄、空间分布和运动特征,进而将两个星族细分为中介星族Ⅰ、旋臂星族(极端星族Ⅰ)、盘星族、中介星族Ⅱ和晕星族(极端星族Ⅱ)。

1964年—美籍华裔科学家林家翘与徐遐生提出旋涡星系螺旋臂的维持密度波理论,初步解释了旋臂的稳定性,他们建议螺旋臂只是螺旋密度波的显示。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探测银河系一氧化碳分子的分布,又发现了第四条旋臂,它跨越狐狸座和天鹅座。1976 年,两位法国天文学家绘制出这四条旋臂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分别是圆规座旋臂、盾牌座-半人马座旋臂、人马座旋臂和英仙座旋臂。

1971年英国天文学家林登·贝尔和马丁·内斯分析了银河系中心区的红外观测和其他性质,指出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应是一个黑洞。

1982年—美国天文学家贾纳斯和艾德勒完成对银河系434 个银河星图的图表绘制,发表了每个星团的距离和年龄数字。他们发现,银河系并没有旋涡结构,而只是一小段一小段地零散旋臂,漩涡只是一种“幻影”,这里因为银河系各处产生的恒星总是沿银河系旋转方向形成一种“串珠”。而不断产生的新恒星连续地显现着涡旋的幻影。

1989年—太阳离银心到底有多远?这个所谓的“银心距”,对于银河系来说,是个基本的和重要的参数。自1918年以后的70来年间,一直有人根据球状星团的空间分布等方式进行探讨。许多人设法运用不同的方式研究。科学家们得出的数值不相同,最小为22800光年,最大为27700光年。1989年得出的结果是24400光年,上下可能各有3000光年的误差。照这样说来,太阳和太阳系天体都在银河系中比较靠近中间的地方。

2004年—天文学家使用甚大望远镜(VLT)的紫外线视觉矩阵光谱仪进行的研究,首度在球状星团NGC 6397的两颗恒星内发现了铍元素。这个发现让他们将第一代恒星与第二代恒星交替的时间往前推进了2至3亿年,因而估计球状星团的年龄在134±8亿岁,因此银河系的年龄不会低于136±8亿岁。

2005年—科学家用斯皮策(史匹哲)红外太空望远镜对银河系中心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扫描,他们分析了扫描得到的数据后认为,银河系的中心是一个棒状结构。天文学家说,这个棒状体长约2.7万光年,比早先的猜测长7000光年,它所指的方向相对于太阳和银心连线之间的夹角约为45度。这一研究成果证实了早先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猜想:银河系不是一个简单的旋涡星系,而是一个有棒状星核的SBc棒旋星系(旋臂宽松的棒旋星系),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6,000亿至30,000亿倍。有大约1,000亿颗恒星。银河的盘面估计直径为100,000光年,太阳至银河中心的距离大约是26,000光年,盘面在中心向外凸起。

 

2006年—银河系银晕的外面还有一个范围更大的 物质分布区——暗晕,那是现今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地方,因为暗晕中可能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2006年1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已证实银河系发生了弯曲变形,而导致其变形的力量来自环绕其外围的暗物质激荡。科学家解释说,暗物质虽然看不见,但它们的质量可能是银河系中可见物质的20倍,所以对银河系中天体的影响是不可小视的。

2008年—另外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人马座A*(Sagittarius A*)”:一个让人困惑多年的位于银心的射电发射源。天文学家一直怀疑那是存在于银河系中心的巨大黑洞,但始终没得到确凿的证实。2008年,科学家宣布说,他们通过观测证实银心中的确存在着黑洞。科学家花了16年时间在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追踪围绕银心运行的28颗恒星,从而证实了黑洞的存在,因为黑洞影响着这些恒星的运行。探测表明,这个名为“人马座A*”的巨型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400万倍,距离地球大约2.7万光年。

 

2008年—最新的研究表明,银河系只有两条主旋臂,这两条主旋臂就是英仙座旋臂和盾牌座-半人马座旋臂,它们都与银河系核球中心的恒星棒连接着。这一认识来自2008年6月3日公布的一幅由斯皮策(史匹哲)红外太空望远镜拍摄的银河系照片,这是人类迄今为止拍摄到的最为详细也是最大的

一幅由80万张图片组合成的银河系照片,全长达55米,分辨率比此前最为清晰的银河系照片高100倍。在这幅图片的帮助下,科学家对银河系进行了恒星计数,他们在计数后认为银河系只两条主要旋臂。在依据此项研究绘制的银河全图上,人们看到两条源于核球的主旋臂,太阳依然位于银河系接近边缘的地方,它的具体位置是猎户座旋臂的内侧,这是一条小旋臂,处于人马座臂和英仙座臂之间。人马臂和矩尺臂绝大部分是气体,只有少量恒星点缀其中。

2015年3月12日科学家发现真实的银河系比之前预想大50%[7] 

 

.本星系群

 

本星系群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在内的一群星系。这组星系群包含大约超过50个星系,其重心位于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中的某处。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本星系群(Local Group of Galaxies)是一个典型的疏散星系团,没有明显的向中心聚集的趋势。成员星系约40个。银河系和仙女星系是本星系群成员星系中最大的两个,它们大体上位于本星系群的中心。除银河系和仙女星系外,绝大部分成员星系是矮星系。本星系群的半径约 1百万秒差距,质量约 6.5×10^11 太阳质量,其中的绝大部分集中在银河系和仙女星系。群内的气体不多,约占总质量的1%。

 

次群

 

本星系群有两个次群:由银河系和大小麦哲伦云组成的银河系次群及以仙女星系为中 心 、包括 M 32 、NGC 205 、NGC147、NGC185、仙女矮星系和三角星系(M33)在内的仙女星系次群。本星系群是本超星系团的一个成员。

所谓本星系群指的即是包括地球所处之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50个左右。本星系群中的全部星系覆盖一块直径大约1000万光年的区域(希望对这个距离有个详细概念请参见1E23米). 本星系群又属于范围更大的室女座超星系团.

 

典型成员

 

本星系群中两个质量最大的成员是银河系与仙女座星系. 这两个旋涡星系又都各自拥有一个自己的卫星星系系统. 银河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Sag DEG(人马座),大麦哲伦星云,小麦哲伦星云,大犬座矮星系,小熊座矮星系,天龙座矮星系,船底座矮星系,六分仪座矮星系,玉夫座矮星系,天炉座矮星系,狮子座I,狮子座Ⅱ以及杜鹃座矮星系. 仙女座星系的卫星星系系统包括M32,M110,NGC 147,NGC 185,And I(仙女座),And Ⅱ(仙女座),And Ⅲ(仙女座)以及And Ⅳ(仙女座). M33是本星系群中第三大的星系. 它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仙女座星系的伴星系; 但LGS 3可能是它的卫星星系. 本星系群的其他成员的质量都远远小于这几个大的子群.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千五百亿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

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

据推测,本星系群的主要成员仙女座星系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不久后也会落入合为一体的命运。不过,由于这两个星系的距离有250万光年远,因此两个星系要合为一体恐怕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但在数十亿年后的遥远未来,两个巨大的星系将会合为一体并长成更为巨大的星系。与仙女座星系和我们的银河系合并一样,其他的星系或许也会相互接近并合为一体。随着数十亿年的时光流逝,本星系群的所有星系会互相合并,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星系。星系的旋转运动会随着合并的发生慢慢消失,最终会出现一个巨大的椭圆星系。

 

 

.典型星系

 

旋涡星系

 

银河系 - SBbc类型星系

仙女座大星系 (M31,NGC 224) - 仙女座 Sb类型星系

三角座星系(M33,NGC 598) - 三角座Sc类型星系

椭圆星系

 

M110 (NGC 205) - 仙女座 E6p类型星系

M32 (NGC 221) - 仙女座 E2类型星系

不规则星系

 

Wolf-Lundmark-Melotte (WLM,DDO221) - 鲸鱼座 Ir类型星系

IC 10 - 仙后座 KBm或Ir类型星系

小麦哲伦星云(SMC,NGC 292) - 杜鹃座 SB(s)m pec类型星系

双鱼座矮星系(LGS3) - 双鱼座 Irr类型星系

IC 1613 (DDO 8) - 鲸鱼座 IAB(s)m V类型星系

凤凰座矮星系- 凤凰座 Irr类型星系

大麦哲伦星云 (LMC) - 剑鱼座Irr/SB(s)m类型星系

狮子座A (狮子座Ⅲ) - 狮子座 IBm V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B (DDO 70) - 六分仪座 Ir+Ⅳ-V类型星系

NGC 3109 - 长蛇座 Ir+Ⅳ-V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A (DDO 75) - 六分仪座 Ir+V类型星系

NGC 147 (DDO 3) - 仙后座 dE5 pec类型星系

GR 8 (DDO 155) - Im V类型星系

Sag DIG (人马座不规则矮星系) - 人马座 IB(s)m V类型星系

NGC 6822 (巴纳德星系) - 人马座 IB(s)m Ⅳ-V类型星系

宝瓶座矮星系 (DDO 210) - 宝瓶座 Im V类型星系

IC 5152 - 印第安座 IAB(s)m Ⅳ类型星系

飞马座矮星系或飞马座不规则矮星系 (DDO 216) - 飞马座 Irr类型星系

球状矮星系

 

鲸鱼座矮星系 - 鲸鱼座 dSph/E4类型星系

仙女座Ⅲ - 仙女座 dE2类型星系

NGC 185 - 仙后座 dE3 pec类型星系

仙女座I - 仙女座 dE3 pec?类型星系

玉夫座矮星系(E351-G30) - 玉夫座 dE3类型星系

仙女座V -仙女座dSph类型星系

仙女座Ⅱ -仙女座dE0类型星系

天炉座矮星系 (E356-G04) - 天炉座 dSph/E2类型星系

船底座矮星系 (E206-G220) - 船底座 dE3类型星系

唧筒座矮星系 - 唧筒座 dE3类型星系

狮子座I (DDO 74) - 狮子座 dE3类型星系

六分仪座矮星系 - 六分仪座 dE3类型星系

狮子座 Ⅱ (狮子座 B) - 狮子座 dE0 pec类型星系

小熊座矮星系 - 小熊座 dE4类型星系

天龙座矮星系 (DDO 208) - 天龙座 dE0 pec类型星系

Sag DEG (人马座椭圆矮星系) - 人马座 dSph/E7类型星系

杜鹃座矮星系 - 杜鹃座 dE5类型星系

仙后座矮星系 (仙女座Ⅶ) - 仙后座 dSph类型星系

飞马座球状矮星系 (仙女座Ⅵ) - 飞马座 dSph类型星系

大熊座矮星系 - 大熊座 dSph类型星系

类型不明确的星系

 

仙女座Ⅳ - 仙女座不规则星系或星云(Irr?类型)

UGC-A 86 (0355+66) - 鹿豹座不规则,椭圆或透镜状星系(Irr,dE或S0类型)

UGC-A 92 (EGB0427+63) - 鹿豹座不规则或透镜状星系星系(Irr或S0类型)

可能并非本星系群成员的星系

 

NGC 404 - 仙女座椭圆或透镜状星系(E0或SA(s)0-类型)

NGC 1569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p+ Ⅲ-Ⅳ类型)

NGC 1560 (IC 2062) - 鹿豹座漩涡星系(Sd类型)

鹿豹座 A - 鹿豹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船底座矮星系 - 船底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2318-42 - 天鹤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UKS 2323-326 - 玉夫座不规则星系(Irr类型)

UGC 9128 (DDO 187) - 牧夫座不规则星系(Irp+类型)

摩羯座矮星系 (Palomar 12)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摩羯座球状星系

原先大熊座矮星系(Palomar 4)是一银河系球状星团,先前被分类为大熊座球状矮星系

六分仪座C

以银河系为中心,半径约为百万秒差距(300多万光年)的空间内的星系之总称。也有人把本星系群的中心定义为银河系和仙女星系(M31)的公共重心。已知本星系群的成员星系和可能的成员星系有40个左右。其中有两个巨型旋涡星系(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一个中型旋涡星系(三角星系),一个矮型棒旋星系(大麦哲伦云),可能还包括一个透镜型巨星系(马菲1),其余都是矮椭圆星系和不规则星系。本星系群是一个典型的疏散群,没有向中心集聚的趋势。但其中的成员三、五聚合为次群,至少有以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为中心的两个次群。本星系群的总质量为六千五百亿倍,银河系和仙女星系二者质量之和占了绝大部分。近距离星系团的空间分布表明,有一个以室女星系团为中心的更高一级的星系成团现象,长径约为30~75百万秒差距,包括50个左右星系团和星系群,称为本超星系团,本星系群是它的一个成员。

 

 

.超星系团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又名二级星系团。本星系群就同附近的50个左右星系群和星系团构成本超星系团。星系团聚合成超星系团的现象叫作星系的超级成团或二级成团。超星系团的质量范围为1015~1017太阳质量

 

简介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又名二级星系团。本星系群就同附近的50个左右星系群和星系团构成本超星系团。星系团聚合成超星系团的现象叫作星系的超级成团或二级成团。通常在一个超星系团内只含有2~3个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成员星系团的超星系团是不多的。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长径范围为60~100百万秒差距,长短径之比平均约为4:1;这种扁形结构可以说明超星系团通常有自转。超星系团内的成员星系团的速度弥散度大约为每秒1,000~3,000公里,但各成员星系团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要比星系团内各成员星系之间的引力作用弱得多,因而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能是不稳定的系统。超星系团的存在,表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 100百万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至于是否所有的星系团都是不同大小的超星系团的成员,由于观测资料的极其不足和分析方法上的困难,这个问题还远未取得一致意见。此外,还有人认为超星系团可以进一步成团,形成三级星系团以至更高级的星系集团。

 

超星系团的存在说明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至少在100百万秒差距的尺度上是不均匀的 。20世纪80年代后,天文学家发现宇宙空间中有直径达100百万秒差距的星系很少的区域,称为巨洞。超星系团同巨洞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基本图像。本星系群所在的超星系团称为本超星系团。较近的超星系团有武仙超星系团、北冕超星系团、巨蛇-室女超星系团等。

现存的超星系团显示在我们宇宙内的星系分布是不均匀的;多数的都聚集在一起成为群和集团,每个小集团的星系从50个至数千个不等。这些群和集团与其他星系形成更大的被隔绝的结构,称为超星系团。

在本质上曾经被认为是最大的结构,超星系团被了解是有时被称为"超星系复合体"的更大的片状或墙的巨大结构的下一层级,他们可能跨过数十亿光年的空间,超过了可见宇宙的5%。超星系团本身可能跨越数亿光年的距离,星系的典型速度约为1000公里/秒。哈柏定律暗示这些典型星系的速度是在1/H的哈柏时间大约只有3千万光年时的速度,近似于当时的宇宙年龄。当这些距离以人类的术语表达时,它远小于超级星系团。在膨胀的宇宙中,一个天体的距离d相当于他现在的速度v乘上它所经历的时间t,但在时间相较于1/H不算小时天体的距离会被低估。上面的演算依然需要提出一些想法来修正,在正常的过程中从星系的形成或消散这些结构需要多少的时间,这都显示他们有更大的年龄。当我们观察到超级星系团和更大的结构时,我们得知这些超级星系团被创造时的宇宙情况。在超级星系团内的自转轴方向也给予我们洞察在早期宇宙历史中星系形成的过程。

还没有由超星系团组合成的集团(极超星系团或超超星系团)被发现,是否存在比超星系团更大的结构也还在争辩中(参见星系纤维,根据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数据,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下是均匀分布的,似乎不存在比“星系纤维”更庞大的构造。超星系团之间有巨大的空洞,在空间中只有少量的星系存在。即使超星系团被证实是最大的结构,超星系团的总数依然留下结构分布的可能性,相信超星系团在宇宙中的数量应该在一仟万个。

超星系团经常会被分割成被称为星系云的小集团。

 

本超星系团

 

包括本星系群在内的超星系团.1937年,霍姆伯格在分析了双重星系和多重星系的分布后认为,存在着一个"总星系云",尺度范围100百万秒差距.这是本超星系团最初的概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沃库勒重新提出关于本超星系团的概念,并为后来的研究证实.沃库勒认为,本超星系团的长经为30~75百万秒差距,它是许多星系云和星系团的集合体,包括本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团,大熊星系团以及50个左右较小的群和团. 它们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其中亮于13.5等的明亮星系集中在天空中的一个大圆上, 这个大圆称为超星系赤道, 大圆的极坐标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银道坐标系中是银经47°.37,银纬+6°.32.本超星系团的中心在室女星系团附近银经283°银纬+75°. 对沿超星系赤道的星系视向速度的分析表明, 本超星系团可能正在自转和膨胀,银河系绕团中心的公转周期约为1000亿年.

 

发现

 

不久前,美国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特大的“超星系团”。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大家知道,太阳系之外还有一二千亿颗恒星,共同组成了“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千千万万个河外“星系”。这些星系往往两个一组,三五个一群地分布在宇宙空间,天文学家把它们叫做“星系群”。还有比星系群更大的集团——十几个乃至上千个星系聚在一起,叫做“星系团”。如果若干星系团再组成一个体系,就称它为“超星系团”。一般的超星系团只有二三个星系团,很少超过几十个星系团;空间范围大约几千万至几万万光年。

美国宇航局派遣一架U—2飞机,在地球北半球高空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特大的超星系团,延伸到20万万光年的空间。与我们今天可观测的100亿光年的空间深度相比,这个超星系团占据了很大一个部分。一位天文学家感叹道:宇宙在如此巨大的范围中还存在一定的结构,真是令人拍案叫绝呵!

你看,宇宙物质的分布,从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群)到超星系团,仿佛构成一个又一个“阶梯”。有人猜想,在超星系团之上还可以有“超”超星系团、“超超”超星系团……不过迄今天文学家因限于观测手段的局限,尚无法对此进行验证。

测定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可用来检验宇宙学的“原始火球”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宇宙是一二百亿年前由一个超密。超压的“原始火球”在一次大爆炸中形成的。特大超星团的发现,说明这次大爆炸并不是如大多数宇宙学家设想的那样,按均匀、各向同性的方式进行的,而是按不均匀、非各向同性的方式进行的。

 

星系分布

 

LSC的星系数值密度以室女座星系团为中心呈现与距离平方的关系掉落,显示这个星系群不是被随意选出来的。总之,明亮的星系(绝对星等大于13的)大多数集中在少数的星系云(星系团组成的集团)内,98%的被发现在11个云中(以明亮星云数量递减的顺序排列):猎犬座星系团、室女座星系团、室女II(向南方延展)、狮子II、室女III、巨爵(NGC 3672)、狮子I、小狮(NGC 2841)、天龙(NGC 5907)、喞筒(NGC 2997)和NGC 5643。位于盘面的明亮星系,三分之一属于室女座星系团,其余的都属于猎犬座星系团和室女II云,加上有些可能属于NGC 5643的。在晕中的明亮星系也集中在少数几个星系云内(94%分布在7个云中)。这样的分布显示超星系团盘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巨大的空洞" 。能够用来与观测的现象比拟的是肥皂泡的结构。稍平的星系团和超星系团能在泡沫的交会处找到,它们是巨大的泡沫,在太空中接近球形(直径的数量级在20-60 Mpc)的巨大空洞。 场纤维的丝状结构似乎占了优势。1个例子是长蛇-半人马超星系团,最靠近LSC的超星系团,它从大约3千万秒差距之处延伸至6千万秒差距。

 

 

.宇宙论

 

大尺度动力学

 

自从1980年代就很明显的呈现不仅是本星系群,包括远在5千万秒差距之外的所有物质都以大约600公里/秒的速度朝向矩尺座星系团(Abell 3627)运动。 当天文学家测量出相对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的运动时,莱登-贝尔等人(1988年)猜测有个" 巨引源",但是他的本质为何仍然难以理解。

 

暗物质

 

LSC的总质量M ≈ 1 x 1015M太阳和总光学亮度L ≈ 3 x 1012L太阳。这样产生的质-光比大约是太阳的300倍,与其他的超星系团的图型是一致的。(作为比较用,银河系的质-光比是2.7)这种比率是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暗物质受欢迎的一个主要论点。

凤凰网科技讯 据科学日报消息,普朗克在检测微波天空的时候,通过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这是宇宙微波背景下一种特有的效应,在宇宙空间庞大的物体环境下,拍摄了星系团的首张照片。欧空局任务的XMM-牛顿和随后的普朗克的检测之间的联合行动,揭露了其中的有一个知情未知的超星系团的存在。

这副图展示了由普朗克和XMM-牛顿(X射线辐射)检测到的超星系团

宇宙中的物质是以高度密集的方式分散,恒星聚集成星系,星系紧密的聚集在一起,在广阔空旷的空间中形成巨大的一团。星系团可以承受一千个星系,它们布满了闪亮着明亮的X光线的热气;它们大多数由暗物质构成。

普朗克的首要目标是获取古代宇宙的图片,也就是宇宙微波背景(CMB),因此它有高质量的9个频道,光谱范围从30到857GHz。这样一个广阔的光谱范围不仅有利于移除所有CMB中的污染源,从而能捕获早期宇宙的原始图像,它还使得普朗克成为优秀的星系团搜寻者。

事实上,这九个频道,是由普朗克团队基于一个特殊的现象,被叫做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SZE)而精心选择出来的。当CMB光子再朝我们运动时遇到了星系团时所经历的能量的改变就叫桑耶维夫-泽尔多维奇效应。因此,即使在星系团红移的情况下,SZE仍是一种检测星系团的独特工具。

“当宇宙大爆炸的分子化石穿越宇宙时,它便于它遇到的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比如当它穿越一个星系团,CMB中子便打散了构成星系团的热气中的自由电子。”法国奥尔赛空间数据研究所的纳比拉?阿加南说道,他是调查SZE团和二次各向异性的普朗克科学家的领导成员。“这些碰撞以一种特殊的方式重新分配了光子的频率,这使得我们能将CMB信号中的干预群分离出来。”

因为热电子比CMB中子更有活力,所以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中子分散到更高的能量。这意味着,当朝着星系群的方向看CMB时,人们能看到相对低能量中子的不足,和高能量分子的富余。这个区分不足和富余的临界频率是217GHz。普朗克频道探测到低于和高于这个临界频率的光谱,而其中他们中间的那个频率恰好就是217GHz。

“依靠这个前所未有的光谱范围,普朗克可以检测到星系团的正信号和负信号,因此定位整个天空这些星系团,以及测量他们的物理属性,普朗克是个十分有用的工具。”普朗克项目科学家扬塔伯说道。普朗克拍摄到的首批图片包括一些天文学家一直的星系团,比如彗髪,一个很热的附近的星系团,还有也很近的星系团阿尔贝2319。

普朗克的设计是专门针对检测散落天空的星系团的SZE信号的,因为它并不适合深度调查,它的分别率太低无法探测出这些星系团的细节,尤其是一些新发现高红移的星系。

为了确定他们的身份,科学家们利用欧空局的X射线观察-XMM-牛顿。“由于它高敏感型,使得XMM-牛顿是继续完成普朗克检测到的星系团的最佳工具。”领导普朗克团队利用XMM-牛顿进行之后的研究的莫妮可阿诺说道。正是这两种ESA任务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天文学家能够使用XMM-牛顿来证实之前普朗克检测到的的确是星系团,并且它还发现它其实是个更大的结构:是个超星系团!

“XMM-牛顿观察显示其中一个星系团其实是个由三个独立巨大的星系组成的超星系团,而普朗克并没有检测到这一点。”

“这两个任务之间的协同作用显示了巨大的成功,XMM-牛顿将继续普朗克的检测来确定这个星系团的本质到底是什么?”XMM-牛顿项目科学家诺伯特说道。

“这是第一次通过SZE检测到超星系团的存在,这个重要的发现给超星系团的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户。“

这个新发现的超星系团的SZ信号来自于三个独立星系团的信号总和,其中可能还有另外的集群间丝状结构起作用。这也给大规模气体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这对追踪暗物质的分布也是至关重要的。

普朗克首次天空调查始于2009年8月中旬,于2010年6月结束。普朗克将会继续收据数据到2011年底,在此期间它会完成所有的天空扫描。

 

 

*.地球绕太阳公转

 

地球绕太阳公转指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转动。中文名:地球绕太阳公转;角速度每年:360度;平均线速度每年:940,000,000公里;

 

简介

椭圆的轨道是地球对附近的天体引力的折中。仅有一个行星和一个恒星的系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早期的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原始的行星受到了小行星的撞击和其他一系列扰动,才导致椭圆轨道的形成。这叫行星徙动理论。

首先:正圆轨道也是椭圆轨道的一种,只不过是特殊的椭圆轨道。

如果要地球完全按照正圆轨道运转条件是十分苛刻的,首先就必须让太阳的其他行星消失,接着离太阳比较近的恒星也必须消失,否则他们就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导致地球运转轨道的改变。

地球绕太阳公转,在给定的能量的条件下,可能的轨道有无数条,圆轨道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如果想要地球按正圆轨道运行,地球的能量,动量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是任一时刻,地球的动能Ek和势能Ep的关系满足 Ek = -Ep/2。或者说当 Ek = -Ep/2时,地球运动方向垂直于日地连线。这个条件非常苛刻,即便是地球在正圆轨道上运行,一点微小的扰动都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使得地球在新的椭圆轨道上运行。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就是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地球的公转这些规律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和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

 

黄赤交角

地球在其公转轨道上的每一点都在相同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就是地球轨道面。地球轨道面在天球上表现为黄道面,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路线所在的平面在同一个平面上。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在天球上,自转表现为天轴和天赤道,公转表现为黄轴和黄道。天赤道在一个平面上,黄道在另外一个平面上,这两个同心的大圆所在的平面构成一个23°26′的夹角,这个夹角叫做黄赤交角[1] 。

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自转轴对地球轨道面是倾斜的。由于地轴与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轨道面交角应是90°——23°26′,即66°34′。地球无论公转到什么位置,这个倾角是保持不变的。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没有明显改变的。北极指向小熊星座α星,即北极星附近,这就是天北极的位置。也就是说,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平行地移动的,所以无论地球公转到什么位置,地轴与地球轨道面的夹角是不变的,黄赤交角是不变的。

黄赤交角的存在,也表明黄极与天极的偏离,即黄北极(或黄南极)与天北极(或天南极)在天球上偏离23°26′。

我们所见到的地球仪,自转轴多数呈倾斜状态,它与桌面(代表地球轨道面)呈66°34′的倾斜角度,而地球仪的赤道面与桌面呈23°26′的交角,这就是黄赤交角的直观体现。

 

公转速度

平均角速度是每年360度,即每日59分。平均线速度为每年940,000,000公里,即每秒29.78公里。即时角速度和即时线速度有季节变化,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离太阳越近,位能越小,动能则越大,即时线速度和即时角速度就越大。在角动量守恒的前提下,即在相等长度的时间内,地球、太阳连线所扫过的面积是恒定的。

首先了解几个名词:

1.一光年:是指光在真空中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注意,光年是长度单位。

2.地球公转:我们的地球以每秒29.79公里的速度,沿着一个偏心率很小的椭圆绕着太阳公转。走完大约约9.4亿公里的一圈路程要花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即大约一年。(日地平均距离是1.5亿公里)

3.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是地球公转的周长的多少倍?由于1光年是光在一年时间里面走过的距离,地球公转周长是地球一年走过的弧长,时间都是一年。所以距离之比就是光速300,000km/s和地球公转的速度29.79km/s之比:n=300,000/29.79=10,000倍。

4.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距离是多少?此处的距离实际上是周长,一周的弧长。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公转轨道半径1.5亿公里,很容易算出周长的。根据公式s=2×3.14×1.5亿,大约9.4亿公里。

5.根据椭圆终极理论公式计算公转周长为近似为939901691.151千米(由于计算机局限暂时只能精确到此)

通常所指的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二维平面,而地球在宇宙总空间和时间中转行一年的行程,大约117亿公里,轨迹是螺旋状的,2011年的春分和2012年的春分,不是相交,而是距离数十亿公里。

 

公转夹角

地球的自转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这个角度同人们拿铅笔书写时笔杆与桌面的倾斜相仿。人们有时形象地比喻为地球“斜着身体”绕太阳公转。

地球的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并被称为黄赤交角,又称"黄赤大距"。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叫白羊宫(白羊座)第一点和天秤宫(天秤座)第一点,在北半球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合称二分点。黄道上距天赤道最远的两点,叫巨蟹宫(巨蟹座)第一点和摩羯宫(摩羯座)第一点,即北半球的夏至点和冬至点,合称二至点。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称黄赤大距,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天轴垂直于赤道面,黄轴垂直于黄道面,既然黄赤交角是23°26′,那么,天极对于黄极的偏离,必然也是23°26′

黄赤交角的存在,具有重要的天文和地理意义。前已述及,黄赤交角是地轴进动的成因之一;它还是视太阳日长度周年变化的主要原因。下节还将要说明,黄赤交角是地球上四季变化和五带区分的根本原因。

 

轨道直径

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让17世纪初天文学家眼中的太阳系与其真实面貌达到了空前的一致。太阳位于中心;当时已知的六颗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还有土星由内到外依次在各自的椭圆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动。然而这幅太阳系的“全家福”之中还有一个重大的缺憾,它是没有比例尺的,因为当时的天文学家不知道任何一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他们所知道的只是这些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其中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被定为一个天文单位,以此类推最内侧的水星与太阳的距离便为0.3871个天文单位,而最外侧的土星则在距离太阳9.5388的轨道上缓慢运行。

由于“天文单位”是天文学,特别是天文测量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天文数值,因此准确的测量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便成为了“最为崇高的天文问题”之一。

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太阳高高地挂在空中、遥不可及,显然不能像测量你家房间大小那样直接用皮尺去量,而只能通过间接的方法去测定。天文学家们很快便想到了“视差”,所谓的“视差”是指在两个不同的点上观察同一个目标时所产生的方向差异,这种方向差异可以通过目标在遥远背景上的移动计算出来,如果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已知的,利用中学所学的几何学知识就能够计算出目标到观测点的距离。我们很容易想到,目标的距离越远,它的视差就越小,当物体的距离非常遥远的时候,它的视差便可以忽略不计了,而被当作观测的背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视差,便是当你分别用左右眼看同一个物体时,它在你的眼中相对于其他物体所发生的移动。

但是要测定太阳的视差却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首先它的距离太远,即使分别在地球的两端来测量,它的视差还是很小,这就需要非常精密的仪器;更为糟糕的是太阳实在是太亮了,它把可以作为背景的星空完全淹没了,因此我们也就没有了标尺,这使得直接测量它的视差几乎成为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幅没有比例尺的太阳系地图也就一直使用到了18世纪初。

1716年,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彗星的发现者,埃德蒙多·哈雷提出了一种间接测定太阳视差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利用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金星凌日”,也就是金星制造的微小“日食”,当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有一个小黑点儿,也就是金星的影子,从太阳表面经过。哈雷的方法就是通过测定不同观测地点,这个小黑点经过太阳表面的时间,然后再经过一系列计算,就可以得到太阳的视差。

但是很遗憾的是哈雷没有等到下次金星凌日的出现便去世了。德国天文学机恩克利用1761年和1769年的两次金星凌日时的观测结果,于1824年计算出了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1.53亿公里。后来的天文学家又利用随后两次发生在1874和1882年的金星凌日现象,把这个数字精确到了1.4934亿±9.6万公里,这已经非常接近现代的数值1.49597870亿公里。

当然这个数值是太阳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也就是几何学中椭圆的半长轴。不过地球轨道非常接近正园,它目前的偏心率只有0.0174,也就是它与太阳之间最远的距离只比这个平均距离远1.74%,大约是260万公里。

 

轨道方向

 

概述

 

地球是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轨道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关系式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半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中心位置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心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偏心率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0,000千米,半短轴b为149,580,000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0,000千米,通常称为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0,000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0,000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公式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1-0.25×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432,870千米。

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从黄北极看,是按逆时针方向公转的,即自西向东。这与太阳系内其它行星及多数卫星的公转方向是一致的, 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

 

公转与取向

 

遵循宇宙天体规则,地球在太阳运行轨道时,始终保持在固定的取向,为使地球的经线与太阳保持固定的取向,因此地球每天平均想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转动0.9856 度即365/360度

 

取向子午线

 

子午线是表示地球上一天时间的变化,子午线也就是地球上的经线,人类为度量方便而设定出来的辅助线,定义在地球表面任意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与南北的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叫做经度,经线指南北方向,譬如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地上镶嵌一条铜子午线,在午时12点,太阳的投影线是和这条经线重合的,并且每天都要重合,只是太阳的投影伸长缩短而已,所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子午线也可以看作当地地取向经线。

 

太阳同步轨道与取向

 

气象卫星是太阳同步卫星的一种,它的基础理论来至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则,其中取向角度是最基础的理论,因此,在设计卫星和卫星轨道时遵循在取向上,每天也要保持固定转动0.9856度,再者,人类到目前以发射了数千颗不同的航天器,有了成熟正确的理论。用这些理论诠释地球公转完全可行。

根据《太阳同步轨道》词条的理论,轨道是随一年四季变化的,里面有航天专家的论述,又有几张示意图,诠释轨道四季变化的过程,取向角度,始终保持和太阳取向上一致,为此,我按照太阳同步轨道理论,遵循地球公转太阳取向关键论述,画出一张新的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同广大学者共勉。

 

公转周期

365天6小时9分9.5秒

24小时36分38秒

366天 润年

36分38秒

整百的年份 要能被400整除才算润年

恒星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某一恒星所需的时间,长度为365.25636平太阳日。

回归年是太阳在天球上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长度为365.24220平太阳日。

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上的每一点,都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且构成一个封闭曲线。这种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所走的封闭曲线,叫做地球轨道。如果我们把地球看成为一个质点的话,那么地球轨道实际上是指地心的公转轨道。 严格地说,地球公转的中位位置不是太阳中心,而是地球和太阳的公共质量中心,不仅地球在绕该公共质量中心在转动,而且太阳也在绕该点在转动。但是,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只不过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太阳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日地的公共质量中心离太阳中心仅450千米。这个距离与约为70万千米的太阳半径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与日地1.5亿千米的距离相比,就更小了。所以把地球公转看成是地球绕太阳(中心)的运动,与实际情况是十分接近的。 地球轨道的形状是一个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椭圆有半长轴、半短轴和半焦距等要素,分别用a、b、c表示,其中a又是短轴两端对于焦点(F1、F2)的距离。 半焦距与半长轴和平短轴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即 c2=a2-b2 半焦距c与半长轴a的比值c/a,是椭圆的偏心率,用e表示,即e=c/a, 偏心率是椭圆形状的一种定量表示,e的数值大于0而小于1。椭圆越接近于圆形,则e的数值就越小,即接近于0;反之,椭圆越扁,e的数值就越大。经过测定,地球轨道的半长轴a为14960万千米,半短轴b为14958万千米。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为: 可见,地球轨道非常接近于圆形。 由于地球轨道是椭圆形的,随着地球的绕日公转,日地之间的距离就不断变化。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近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近的一端,称为近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近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一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47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近日距。地球轨道上距太阳最远的一点,即椭圆轨道的长轴距太阳较远的一端,称为远日点。在近代,地球过远日点的日期大约在每年的7月初。此时地球距太阳约为15210万千米,通常称为远日距。近日距和远日距二者的平均值为14960万千米,这就是日地平均距离,即1个天文单位。 根据椭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L=2πα(1-0.25×e2) 计算出地球轨道的全长是94000万千米。

 

关于《圣经》及各国神话故事中提到的大洪水

 

西方著名科学家赫尔比格曾提出过一个令人惊叹的理论,地球在其46亿年的历程中,先后捕获了4颗卫星,即4个月亮。这4个月亮恰好跟地球的4个地质年代相符合,同地球4次大变动相印证。我们今天看到的月球是地球的第四颗卫星,前三颗由于在运行中离地球太近,最后都坠落了。在坠落到地球赤道偏北附近三个地方之前,他们发生了爆炸,摧毁了世界上万物之灵,地球变形了,形成了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颗月亮落地中心除印度洋以外,其他两颗硕大的月球都是在北纬30度附近,不仅形成了三大洋,其地球内部地核结构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使地球自转和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呈倾斜。

 

为什么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旱涝灾害的发生有一定联系?

 

灾难

 

calamity; catastrophe; disaster; suffering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带来对生命的重大伤害。灾祸造成的苦难、灾祸。《晋书·刘乔传》:“灾难延於宗子,权柄隆於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法王寺碑》:“往劫将谢,灾难孔多。”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进步文化所以遭到空前的灾难,根本原因也就在此。” 灾难不只包括自然灾难,也包括人为的灾难。两者往往互相渗透,有时很难区分开来。大部分自然带来的灾难是非人力可抗拒的,只能通过预防和抗灾来减轻损失。人为灾难是人类疏忽或者蓄意造成的,大部分是可以预防和制止的。

 

地质灾难

人类脚下的大地是一个动荡的球体,大地既有水平方向的运动,又有垂直方向的运动,只是人们平时不易察觉罢了。地壳运动不断积蓄力量,瞬间爆发就强烈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破坏人工建筑和地表形态,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其所以列为首位自然灾难。还因为地质地貌灾难群发生性和和特别严重的次生灾难。地震、火山可以引发泥石流、滑坡、崩塌、风暴、洪水、海啸、瘟疫等等次灾难,他们的损失往往大于地震、火山本身带来的损失。由此可知,地质地貌灾难是同一系统的互为因果的灾难,被列为世界首位的自然灾难。地震是释放能量最大、瞬间破坏最烈的自然灾难。每年平均发生造成损失的地震约1000次,其中里氏7级以上的地震20次左右。20世纪已有260万人死于地震,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地震27次。

火山是地球释放热量、气体的裂口,每年约60座活火山喷发,全球3.6亿人口受到威胁。本世纪共有10多万人死于火山喷发,财产损失逾200亿美元,其中死亡万人以上的大喷发2次,死亡千人以上的10次。20世纪泥石流爆发频度大增,在森林、植被受到破坏的山区危害甚烈。各国的水灾统计中,泥石流死亡往往占水灾死亡总的1|3到1|2。本世纪死亡2万多人的两次泥石流,都是地震、火山的次生灾难。

滑坡、崩塌主要发生在断层、植被受破坏的斜坡、设计不周的工程点,常表现为洪水、地震的次生灾难。本世纪最大的滑坡事件发生在中国海原(1920年),这次地震丧生23,4万人,实际上大部分死于滑坡。土地沉陷只要发生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主超量吸取地下水,地面随地下水位下降而压实。

 

气象灾难

地球大气圈和水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自然系统,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大气中所产生的冷,热,干,湿,风,云,雨,雪,霜,雾,雷,电等现象,无一不对地球水文状况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大气现象,水文状况超过人类不能忍受的程度,突破临界限度,便会造成灾难。构成统一的气象水文灾难系统----这个地球上最庞大的自然灾难系统。

气象水文灾难可分为水灾,旱灾,风灾,冰雪雹雷电灾和海洋灾难五个子系统,这五个子系统都和水有关水灾是水过量,旱灾是缺水,风灾通常带来暴雨,暴雪,冰雹,雪为固体降水,冰为水体冻结,雷电伴随暴雨,爆潮以水冲击陆地等等。水是大自然最活跃的因素,在气象水文灾难中扮演着最重要飞角色。由此看来,气象水文灾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其派生的子系统也是互为渗透,互为作用的,一场灾难往往是”五毒俱全“,水,风,雷电,冰雹,爆海潮齐发。

世界上每年平均气象水文灾难的直接或者间接带来的损失就超过300亿美元,死亡15万人以上,占全部自然灾难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全部自然灾害财产损失中,水灾约占百分之四十,风灾占百分之二十,旱灾约百分之十五。水灾主要发生在人口密集,垦殖度高,水网密集,降雨量丰沛的北半球暖温带,亚热带地区,以中国,孟加拉国为最,美国,日本,印度和西欧各国次之。1938年黄河花园决堤,淹死89万人,是20世纪直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水灾(实际上是一次人为造成的决堤)。间接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944年孟加拉洪涝灾难,两年饿死300多万人。

灾难录-风灾

灾难录-风灾

旱涝交错,水灾高发区往往也是旱灾高发区,中国,南亚是旱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此外,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热带草原,美国中西部半干旱平原,印度的塔尔沙漠周围,也经常出现大范围的旱灾。旱灾不会马上造成死亡,而是旱灾导致作物减产绝收,从而造成成千上万的人员饥饿死亡,或者因为瘟疫,动乱而死人。20世纪死人最多的一次旱灾是在1942--1943年间,发生在中国,一共死亡350万人以上。埃塞俄比亚1958--1989年间的8次大旱,先后饿死40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十。

台风是风灾的元凶,受灾最严重的是东南亚,南亚,中国,加勒比地区,中部美洲。每年平均造成2万多人死亡和8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最惨的一次是在1970年发生在孟加拉国,因夹带风暴雨和洪涝,一共死亡30万人。龙卷风,沙暴风和地形引起的的焚风,干冷风等等的风灾。

最危险的冰雪灾是雪崩,1970年秘鲁的一次雪崩,引发冰川泥石流,导致容加依城惨遭灭顶之灾,死亡2.3万人。暴雪对牧区的影响比较大,越冬的畜群可能冻死过半至全军覆没。冰雪强烈的消融以致冰湖溃决,可使下游泛滥成灾。雹灾为突发性灾难,十几分钟就可以洗劫一大片,打烂屋顶和农作物,最严重的一场可毁灭农作物几十万公顷,砸死近百人。雷电主要危害是引起森林火灾,雷暴雨伴随洪涝灾难,每年直接被雷打死的有3000多人,美国,津巴布韦,肯尼亚居世界前三名。

海洋风暴引起的台风暴雨,洪水,崩塌,交通事故,工伤事故等等不胜枚举,参透到所有的灾难系统中去,因此可以得出“海洋是自然灾难的重要发源地”的结论。

 

生物灾难

生物的特征在于有生命,地球由于充满生命而气象万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世界上已知的动物有120万种,植物25万种。生物圈的几百万种动植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从而使地球显得生机勃勃,生态一旦受到破坏失去平衡,灾难随之而来,人类常常扮演破坏者的角色,例如大量捕杀鸟,蛙,蛇,使老鼠等害虫横行!用化学药剂杀死田间天敌,使害虫更加猖狂。生物直接使人致命的案例比较少见,但生物灾难间接危害人类生命,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后果不亚于洪水,地震,战争。一场大的蝗灾,病虫害或者农作物瘟病,可使几百万公顷庄稼减产绝收,导致几十万人饥饿死亡。全世界农林作物被瘟病,害虫,老鼠,杂草等毁掉的产量约占1/3.动物,微生物传播的瘟疫,每年造成成千上万的人死亡,给畜牧业带来惨重的损失。

生物直接致人类死亡的例子很少,制造命案的多为猛禽,猛兽,疯狗,毒蛇,鳄鱼,鲨鱼等,它们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而是在生存环境受到干扰和缺乏食物的情况下才会攻击人。20世纪最大的动物吃人案发生在1945年,缅甸兰里岛沼泽的鳄鱼,在一天内吞吃900人。单个动物吃人最多的是印度的一只母老虎,它在1907年被击毙前一共吃人436名。

生物间接危害人类生命,会造成成千上万人的死亡,其后果不亚于洪水,地震和战争。其中以病虫鼠害最为厉害,它糟蹋农作物。牧场,森林,毁坏植被,动摇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据估计,全世界1/3的农作物产量在收获前已经被病虫害,老鼠,杂草毁掉了,人类千辛万苦从虫口鼠口中夺回口粮,在运输,储藏,加工的过程中还要继续遭受侵袭,一场大的蝗灾,虫灾或者农作物瘟病,可使几千万亩作物减产绝收,导致成百万人饥饿死亡。

 

瘟疫

大范围流行、死亡人数众多的传染病称瘟疫。中世纪有人给瘟疫划了这样的范围:凡是一种传染病在某一地区流行,每4人有1人得此病症,得病者有1/ 4死亡者即属瘟疫。现代已能控制大部分传染病,死亡率大大下降,这个标准不再适用[1] 。

有传染性的疾病均称传染病。致病因子是有生命的物质,即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寄生体等病原体。传染病的流行与环境密切相关,其中有气候、地貌、植被等自然因素,战争、灾害、迁徙、经济水平、卫生条件等社会因素,还有环境污染、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的传播等等。“祸不单行”,“贫痛交加”,战争、灾害、贫困往往造成瘟疫的大爆发。

传染病数达50和以上,其中长期肆虐人间、已被消灭的只有天花1种,已经受到有效控制的有鼠疫、霍乱、麻疹、麻风、斑疹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至今依然猖獗的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疟疾、结核病、血吸虫病、性病等。新发现的艾滋病为害最烈,势必成为21世纪的瘟疫。

全世界每年约有6亿人患各种传染病,新发病例2000万人 。90%的传染病人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主要是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而罹致传染病。 全世界穷国人均每年医疗卫生开支不到5美元,而西欧、非美、日本却达400美元。 这个严酷的现实,使数以千万计不应该死的人死了。疟疾有特效药,且撒药灭蚊即可消除传染源,但穷国无钱买药,任病人自生自灭,以致一年仍有3亿疟疾患者,其中死亡一二百万人。联合国1976年曾拟定一项预防注射计划,使儿童终生免患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麻疹、结核病等6种传染病; 但许多国家缺少采购疫苗的经费及防疫人员,至今未能推行。

世界在前进,传染病在20世纪遭到沉重的打击。在当代人类致死疾病统计表上,癌症、心脏病、脑溢血排在最前列,而肆虐人间几千年的瘟疫则已退居后列。人类平均寿命从20世纪初的不到40岁延长到60多岁。这是现代文明的伟大胜利。

20世纪最大的胜利是消灭天花。这是世间第一个被消灭的传染病。天花公元前11世纪流行于埃及,其后传播到世界绝大多数居民点。死者数以亿计,大难不死也要毁容,留下麻子。西方20世纪初天花病死率仍达30%以上。中国无锡近郊1934年调查,6.4%的人口患过天花;岳阳县一个乡1950年调查,13.6%的人口患过天花;香港1938年有一周发生236例,病死率80%。1967年联合国组织世界范围的最后围歼天花行动,对所有应该接种牛痘的人都接种疫苗,最终消灭于东非。1980年5月8日正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消失。

 

 

地球(太阳系中人类生存的行星)

 

1 名称来源

 

地球这个名字来源于对大地形状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从球体哲学上“完美性”和数学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这个名称和概念。

 

西方人常称地球为盖亚,这个词有“大地之神”、“众神之母”的意思。

 

地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住在地球上的人类又常称呼地球为世界。

 

2 环境介绍

 

地球环境

 

宇航员眼里的地球宇航员眼里的地球(10)地球属于银河系之中

 

来自地球轨道的鬼光

 

的太阳系,处在金星与火星之间,是太阳系中距离太阳第三近的行星,有一颗天然卫星。地球是目前发现第一个具有生命个体的行星。

 

地球所处的地球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在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地球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它处在永不止息的运动中。

 

内部环境

 

不少地球物理专家认为,地球的现有重量是6兆吨的百万倍,假如地球内部不是空的,它的重量应远不止此。

 

地球的现有重量为6兆吨的百万倍说法有一定的争议,测量地球的重量不能仅凭几个数学公式来计算,也不能够抛开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的引力,导致地球表面物质重量的产生,计算地球的重量单位不能套用地球表面物质的重量算法及单位。应当依据太阳系本身,对各大行星的引力作用系数,产生的太阳系物质重量单位,才能够计算出地球的实际重量。地下王国之说,引发了科学界一场有关“地球空洞说”的激烈争论,结果如何,只能拭目以待。但是它启发了我们地表人,当地球气候发生骤变或其它地表灾难发生时,我们地表人转入地下或许比移居外星球更具现实意义。

 

地球的空洞学说缺少科学证据,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地球内部的洞穴空间成因有两种:其一,地幔岩浆的频繁活动导致了造山运动,从而形成了自然的岩石空洞现象。其二,在人类亿万年的发展过程中,为了避免大自然的伤害而开凿的地下洞穴。由于地震的频繁发生,对于居住在洞穴的人类来说,其伤害将会大于地表层。人类不可能长期的生存在地下,地球的空洞学说是一种杜撰现象,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

 

3 地球结构

 

地球的矿物和生物等资源维持了全球的人口生存。地球上的人类分成了大约200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和地区,它们通过外交、旅游、贸易和战争相互联系。人类文明曾有过很多对于这颗星球的观点,包括神创造人类、天圆地方、地球是宇宙中心等。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是目前人类所知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诞生于45.67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从那以后,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他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地球的物理特性,和它的地质历史和轨道,使得地球上的生命能周期性地持续。地球预计将在15亿年内继续拥有生命,直到太阳不断增加的亮度灭绝地球上的生物圈。

 

地球的表面被分成几个坚硬的部分,或者叫板块,它们以地质年代为周期在地球表面移动。地球表面大约71%是海洋,剩下的部分被分成洲和岛屿。液态水是所有已知的生命所必须的,但并不在所有其他星球表面存在。地球的内部仍然非常活跃,有一层很厚的地幔,一个液态外核和一个固态铁的内核。

 

地球会与外层空间的其他天体相互作用,包括太阳和月球。当前,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是自转的366.26倍,这段时间被叫做一恒星年,等于365.26太阳日。地球的地轴倾斜23.4°(与轨道平面的垂线倾斜23.4°),从而在星球表面产生了周期为1恒星年的季节变化。月球是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地球的卫星,诞生于45.3亿年前的月球,造成了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稳定了地轴的倾角,并且减慢了地球的自转。大约38到41亿年前,后期重轰炸期的小行星撞击极大地改变了表面环境。

 

4 词语解释

 

1、人类所居住的这个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597,870公里(1天文单位),在太阳系行星中排第三位,它的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其大小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排列第五位。地球位于宇宙中的位置:银河系—猎户旋臂—太阳系—地月系——地球。

 

2、指全世界: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3、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椭球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结合使其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同时,由于受到太阳、月球、和附近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地球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要产生变化。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球形的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目前的略扁的旋转椭球体,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21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目前对地球年龄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年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到现在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词义

 

亦作“地毬”。太阳系中接近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是个三轴椭球体。周围有大气层包围着,表面是陆地和海洋,有人类,动植物和微生物。

 

相关内容

 

三国·徐整《三五历记》:“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谈地球各国之幅员者,向以俄国第一,英国第二,中国第三,美国第四,巴西第五。”

 

冯雪峰《寓言·鸟和山林的大火》:“地面也毕毕卜卜地响着,好像地球也在破裂。”

 

5 轨道参数

 

远日点距离

 

152,097,701.0 km(1.016 710 333 5 AU)

 

近日点距离 147,098,074,0,km(0,983,289,891,2,AU)

轨道,半长轴 149,597,887,5,km(1,000,000,112,4,AU)

轨道半短轴 149,576,999,826,km(0,999,860,486,9,AU)

轨道周长 924,375,700,0,km(6,179,069,900,7,AU)

轨道偏心率 0,016,710,219

平均公转速度 29,783,km/s(107,218,km/h)

最大公转速度 30,287,km/s(109,033,km/h)

最小公转速度 29,291,km/s(105,448,km/h)

轨道倾角 0(7,25°,至太阳赤道)

升交点,赤经 348,739,36°

近日点辐角 114,207,83°

卫星 1个(月球)

特征参数

 

椭圆率

 

0.003 352 9

 

平均半径 6,372,797,km

赤道半径 6,378,137,km

两极半径 6,356,752,km

纵横比 0,996,647,1

赤道,圆周长 40,075,13,km

子午圈,圆周长 40,007,86,km

平均圆周长 40,041,47,km

表面积 510,067,866,km^2

陆地面积 148,939,100,km^2(29,2,%)

水域面积 361,126,400,km^2(70,8,%)

体积 1,083,207,3×,10^12,km^3

质量 5,9742×,10^24,kg

平均密度 5,515,3,kg/m^3

赤道表面,重力加速度 9,780,1,m/s^2(0,997,32,g)

宇宙速度 11,186,km/s(39,600,km/h)

恒星日 0,997,258,d(23,934,h)

赤道旋转速率 465,11,m/s

轴倾斜 23,439,281°

北极,赤经 未定义

赤纬 +90°

反照率 0.367

平均表面温度 287,K(14,℃)

最大表面温度 331,K(57,7,℃)

最小表面温度 184,K(-89,2,℃)

大气参数

 

大气压强

 

101.3 kPa(海平面)

 

氮 78,084%

氧 20,946%

氩 0,934%

二氧化碳 0,0381%

6 地球运动

 

1.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4秒,这个时间称为恒星日;然而在地球上,我们感受到的一天是24小时,这是因为我们选取的参照物是太阳。由于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公转,这4分钟的差距正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叠加的结果。天文学上把我们感受到的这1天的24小时称为太阳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昼夜更替使地球表面的温度不至太高或太低,适合人类生存。

 

地球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就是利用地球自转来计量时间的。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速度减慢近2毫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潮汐摩擦还使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地球自转速度除长期减慢外,还存在着时快时慢的不规则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真正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2.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它是近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两焦点之一。每年1月3日,地球运行到离太阳最近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7月4日,地球运行到距离太阳最远的位置,这个位置称为远日点。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轨道长度是9.4亿千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为一年,约365.25天。地球公转的平均角速度约为每日1度,平均线速度每秒钟约为30千米。在近日点时公转速度较快,在远日点时较慢。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34',或者说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间的黄赤交角为23°26',由此可见地球是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的。

 

7 质量

 

卡文迪许认为地球的质量约为5.96×10^24千克 地球的赤道半径ra=6378137m≈6378km,极半径rb=6356752m≈6357km,扁率e=1/298.257,忽略地球非球形对称,平均半径r=6371km。在赤道某海平面处重力加速度的值ga=9.780m/s,在北极某海平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b=9.832m/s,全球通用的重力加速度标准值g=9.807m/s,地球自转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即T=8.616×10^4s。

 

如果把地球看成质量均匀,并且忽略其它天体的影响,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计算地球的质量。

 

方法一、在赤道上,地球对质量为m的物体的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与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之和,则为5.984×10^24kg ;

 

方法二、在北极,不考虑地球自转,则计算为5.954×10^24kg ;

 

方法三、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的球体,忽略自转影响,半径取平均值,重力加速度取标准值。则为5.965×10^24kg ;

 

月地距离r月地=3.844×10^5km,月球公转周期为27天7小时43分11秒(恒星日),即T月≈2.361×10^6s,月球和地球都看做质点,设月球质量为m月。

 

方法四、为6.220×10^24kg。

 

温度

 

地核的温度大约是6880℃,比太阳光球表面温度(5778K,5505 °C)要高。地球上最高温度发生在氢弹爆炸中。一次爆炸能达到100000000℃,这温度是太阳表面温度的16667倍,比太阳核心的温度(1400万摄氏度)高多了。 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在哪里?北半球的“冷极”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1961年1月的最低温度是–71℃。南半球的“冷极”在南极大陆,1960年8月24日气温为–88.3℃。

 

电性

 

带负电

 

原因:地球自西向东旋转,而地磁场外部是从磁北极指向磁南极(即南极指向北极),所成的环形电流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所以是带负电的。

 

形状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如果按照这个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毫米,凭着人的肉眼是难以察觉出来的,因此在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结构

 

直到17世纪哥白尼时代人们才明白地球只是一颗行星。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二十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由空间拍到的图片应具有合理的重要性;举例来说,它们大大帮助了气象预报及暴风雨跟踪预报。

 

地球由于不同的化学成分与地震性质被分为不同的岩层(深度:千米):

 

0 ~45 地壳

50 ~ 400 上地幔

400 ~ 650过渡区域

650 ~2700 下地幔

2700 ~ 2892 '' layer D"层

2880 ~ 5150 外核

5140 ~ 6378 内核

 

地壳的厚度不同,海洋处较薄,大洲下较厚。内核与地壳为实体;外核与地幔层为流体。不同的层由不连续断面分割开,这由地震数据得到;其中最有名的有数地壳与上地幔间的莫霍面-不连续断面了。

 

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在地幔,剩下的大部分在地核;我们所居住的只是整体的一个小部分(下列数值×10e24千克):

 

大气 = 0.0000052

 

海洋 = 0.0014

 

地壳 = 0.026

 

地幔 = 4.043

 

外地核 = 1.835

 

内地核 = 0.09675

 

地核可能大多由铁构成(或镍/铁),虽然也有可能是一些较轻的物质。地核中心的温度可能高达7500K,比太阳表面还热;下地幔可能由硅,镁,氧和一些铁,钙,铝构成;上地幔大多由olivene,pyroxene(铁/镁硅酸盐),钙,铝构成。我们知道这些金属都来自于地震;上地幔的样本到达了地表,就像火山喷出岩浆,但地球的大部分还是难以接近的。地壳主要由石英(硅的氧化物)和类长石的其他硅酸盐构成。就整体看,地球的化学元素组成为:

 

37.6% 铁

 

29.5% 氧

 

15.2% 硅

 

12.7% 镁

 

2.4% 镍

 

1.9% 硫

 

0.05% 钛

 

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有关行星内部构造的理论只是适用于地球。

 

不像其他类地行星,地球的地壳由几个实体板块构成,各自在热地幔上漂浮。理论上称它为板块说。它被描绘为具有两个过程:扩大和缩小。扩大发生在两个板块互相远离,下面涌上来的岩浆形成新地壳时。缩小发生在两个板块相互碰撞,其中一个的边缘部份伸入了另一个的下面,在炽热的地幔中受热而被破坏。在板块分界处有许多断层(比如加利福尼亚的San Andreas断层),大洲板块间也有碰撞(如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目前有八大板块:

 

北美洲板块 - 北美洲,西北大西洋及格陵兰岛

 

南美洲板块 - 南美洲及西南大西洋

南极洲板块 - 南极洲及沿海

亚欧板块- 东北大西洋,欧洲及除印度外的亚洲

非洲板块- 非洲,东南大西洋及西印度洋

印度与大洋洲板块 - 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大部分印度洋

Nazca板块 - 东太平洋及毗连南美部分地区

太平洋板块 - 大部分太平洋(及加利福尼亚南岸)

 

还有超过二十个小板块,如阿拉伯,菲律宾板块。地震经常在这些板块交界处发生。绘成图使得更容易地看清板块边界(上图)。

 

地球的表面十分年轻。在50亿年的短周期中(天文学标准),不断重复着侵蚀与构造的过程,地球的大部分表面被一次又一次地形成和破坏。这样一来,除去了大部分原始的地理痕迹(比如星体撞击产生的火山口)。于是,地球上早期历史都被清除了。地球至今已存在了45到46亿年,但已知的最古老的石头只有40亿年,连超过30亿年的石头都屈指可数。最早的生物化石则小于39亿年。没有任何确定的记录表明生命真正开始的时刻。71%的地球表面为水所覆盖。地球是行星中唯一一颗能在表面存在有液态水(虽然在土卫六的表面存在有液态乙烷与甲烷,木卫二的地下有液态水)的行星。我们知道,液态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海洋的热容量也是保持地球气温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液态水也造成了地表侵蚀及大洲气候的多样化,目前这是在太阳系中独一无二的过程(很早以前,火星上也许也有这种情况)。

 

地球的大气是由77%的氮,21%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地球初步形成时,大气中可能存在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几乎都被组合成了碳酸盐岩石,只有少部分溶入了海洋或给活着的植物消耗了。现在板块构造与生物活动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到其他场所再返回的不停流动。大气中稳定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温室效应对维持地表气温有极其深远的重要性。温室效应使平均表面气温提高了35℃(从冻人的-21℃升到了适人的14℃);没有它海洋将会结冰,而生命将不可能存在。

 

8 地球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在太阳系中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是最明显的天然卫星的例子。在太阳系里,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里面都有天然卫星。月球的年龄大约有46亿年。月球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度,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月球直径约3476公里,是地球的1/4。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球表面的重力差不多是地球重力的1/6。

 

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它们称为“大海”。著名的有云海、湿海、静海等。而明亮的部分是山脉,那里层峦叠嶂,山脉纵横,到处都是星罗棋布的环形山。位于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可以把整个海南岛装进去。最深的山是牛顿环形山,深达8788米。除了环形山,月面上也有普通的山脉。高山和深谷叠现,别有一番风光。

 

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另外一面,除了在月面边沿附近的区域因天秤动而中间可见以外,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在没有探测器的年代,月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月球背面的一大特色是几乎没有月海这种较暗的月面特征。而当人造探测器运行至月球背面时,它将无法与地球直接通讯。

 

月球约一个农历月绕地球运行一周,而每小时相对背景星空移动半度,即与月面的视直径相若。与其他卫星不同,月球的轨道平面较接近黄道面,而不是在地球的赤道面附近。

 

相对于背景星空,月球围绕地球运行(月球公转)一周所需时间称为一个恒星月;而新月与下一个新月(或两个相同月相之间)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朔望月。朔望月较恒星月长是因为地球在月球运行期间,本身也在绕日的轨道上前进了一段距离。

 

因为月球的自转周期和它的公转周期是完全一样的,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永远用同一面向着地球。自月球形成早期,地球便一直受到一个力矩的影响引致自转速度减慢,这个过程称为潮汐锁定。亦因此,部分地球自转的角动量转变为月球绕地公转的角动量,其结果是月球以每年约38毫米的速度远离地球。同时地球的自转越来越慢,一天的长度每年变长15微秒。

 

月球对地球所施的引力是潮汐现象的起因之一。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为同步轨道,所谓的同步自转并非严格。由于月球轨道为椭圆形,当月球处于近地点时,它的自转速度便追不上公转速度,因此我们可见月面东部达东经98度的地区,相反,当月处于远地点时,自转速度比公转速度快,因此我们可见月面西部达西经98度的地区。这种现象称为经天秤动。

 

严格来说,地球与月球围绕共同质心运转,共同质心距地心4700千米(即地球半径的2/3处)。由于共同质心在地球表面以下,地球围绕共同质心的运动好像是在“晃动”一般。从地球北极上空观看,地球和月球均以逆时针方向自转;而且月球也是以逆时针绕地运行;甚至地球也是以逆时针绕日公转的。

 

很多人不明白为甚么月球轨道倾角和月球自转轴倾角的数值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轨道倾角是相对于中心天体(即地球)而言的,而自转轴倾角则相对于卫星。

 

月球的轨道平面(白道面)与黄道面(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保持着5.145 396°的夹角,而月球自转轴则与黄道面的法线成1.5424°的夹角。因为地球并非完美球形,而是在赤道较为隆起,因此白道面在不断进动(即与黄道的交点在顺时针转动),每6793.5天(18.5966年)完成一周。期间,白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以23.45°倾斜于黄道面)的夹角会由28.60°(即23.45°+ 5.15°) 至18.30°(即23.45°- 5.15°)之间变化。同样地,月球自转轴与白道面的夹角亦会介乎6.69°(即5.15° + 1.54°)及3.60°(即5.15° - 1.54°)。月球轨道这些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使它出现±0.002 56°的摆动,称为章动。

 

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两个交点称为月交点--其中升交点(北点)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面以北;降交点(南点)则指月球通过该点往黄道以南。当新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日食;而当满月刚好在月交点上时,便会发生月食。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的亮度随而变化,下表以满月亮度为100,列出不同月龄时的亮度值。从中可以看出,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温度可降低到-183℃。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很可能是熔融的,据推测大概是由Fe-Ni-S和榴辉岩物质构成。

 

9 地球演化

 

46亿年前,地球诞生了。地球演化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地球圈层形成时期,其时限大致距今4600至4200Ma【百万年】。刚刚诞生时候的地球与今天大不相同。根据科学家推断,地球形成之初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的温度不断下降,固态的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岩石等)浮在地球表面,这就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第二阶段为太古宙,元古宙时期。其时限距今4200至543Ma。地球自不间断地向外释放能量。由高温岩浆不断喷发释放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构成了非常稀薄的早期大气层---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汇聚成雨水落入地表。就这样,原始的海洋形成了。

 

第三阶段为显生宙时期,其时限由543Ma至今。显生宙延续的时间相对短暂,但这一时期生物及其繁盛,地质演化十分迅速,地质作用丰富多彩,加之地质体遍布全球各地,广泛保存,可以极好的对其进行观察和研究,为地质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建立起了地质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为了证明生命起源与地球,人们在不断通过实验和推测等研究方法,提出各种假设来解释生命诞生。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Stanley L.Miller)在实验室用充有甲烷(CH4),氨气(NH3),氢气(H2)和水(H2O)的密闭装置,以放电,加热来模拟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合成了一些氨基酸,有机酸和尿素等物质,轰动了科学界。这个实验的结果更具说服力地表明,早期地球完全有能力孕育生命体,原始生命物质可以在没有生命的自然条件下产生出来。

 

一些有机物质在原始海洋中,经过长期而又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形成了更大,更复杂的分子,直到形成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蛋白质,以及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蛋白质和核酸等物质经过浓缩,凝聚等作用,形成了一个由多种分子组成的体系,外面有了一层膜,与海水隔开,在海水中又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总之,地球的演变使得生命诞生于地球。

 

10 地球年龄

 

目前科学家对地球的年龄再次进行了确认,认为地球产生要远远晚于太阳系产生的时间,跨度约为1.5亿年左右。这远远晚于此前认为的30-4500万年。此前科学家通过太阳系年龄计算公式算出了太阳系产生的时间为55.68亿年前,而地球产生的年龄要比太阳系晚30亿年到45亿年左右,大约为25.48亿年前左右。在2007年时,瑞士的科学家对此数据进行了修正,认为地球的产生要在太阳系形成的6200万年之后。

 

地球和月亮的成因得到了大部分科学家的认可,是由于两颗金星水星大小的行星发生了相撞,进而产生了现在的地球和月球。科学家们通过放射性元素的衰变进而对地球和月球的年龄进行测算,不过由于当时科学技术并未像今天这样发达,所得出的数据也并非完全准确。

 

科学家一般是通过同位元素铪182和钨182两种放射元素来计算地球和月球年龄的。铪182的衰变期为900万年,衰变之后的同位素为钨182,而钨182则是地核的组成部分之一。科学家们认为在地球形成时,几乎所有的铪182元素全部已经衰变成了钨182。目前仅有极少量存在。

 

正是这微量的铪182才能够帮助科学家测算地球的真实年龄。尼尔斯研究所的教授说道:“所有的铪完全衰变成钨需要50-60亿年的时间,并且都会沉在地核,而新的表明,地球和月球上地幔含有的元素量高于太阳系,而经过测算时间大约为1.5亿年左右。”

 

11 时代划分

 

序号

 

史前时代

 

距今单位:亿年

 

主要事件

 

1 冥古宙,隐生代 45.7 地球出现

2 原生代 41.5 地球上出现第一个生物——细菌

3 酒神代 39.5 古细菌,出现

4 早雨海代 38.5 地球上出现海洋和其他的水

5 太古宙,始太古代 38 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命形成

6 古太古代 36 蓝绿藻出现

7 中太古代 32 原核生物进一步发展

8 新太古代 28 第一次冰河期

9 元古宙,成铁纪 25 

10 层侵纪 23 

11 造山纪 20.5 

12 古元古代,固结纪 18 

13 盖层纪 16 

14 延展纪 14 

15 中元古代,狭带纪 12 

16 拉伸纪 10 罗迪尼亚古陆形成

17 成冰纪 8.50 发生雪球事件

18 新元古代,埃迪卡拉纪 6.3 多细胞生物,出现

19 显生宙,古生代,寒武纪 5.42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20 奥陶纪 4.883 鱼类出现,海生藻类繁盛

21 志留纪 4.437 陆生的裸蕨植物出现

22 泥盆纪 4.16 鱼类繁荣,两栖动物,出现,昆虫出现,种子植物出现,石松,和,木贼,出现

23 石炭纪 3.592 昆虫繁荣,爬行动物出现,煤炭森林,裸子植物出现,爬行动物出现

24 中生代,二叠纪 2.99 二叠纪灭绝事件,地球上95%,生物灭绝,盘古大陆,形成

25 三叠纪 2.51 恐龙出现,卵生哺乳动物,出现

26 侏罗纪 1.996 有袋类,哺乳动物出现,鸟类出现,裸子植物繁荣,被子植物,出现

27 白垩纪 0,996 恐龙的繁荣和灭绝,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地球上45%,生物灭绝,有胎盘的哺乳动物出现

28 新生代 0.655 到现在

12 地球未来

 

地球的未来与太阳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氦的灰烬在太阳的核心稳定的累积,太阳光度将缓慢地增加,在未来的11亿年中,太阳的光度将增加10%,之后的35亿年又将增加40%。气候模型显示抵达地球的辐射增加,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

 

地球表面温度的增加会加速无机的二氧化碳循环,使它的浓度在9亿年间还原至植物致死的水平(对C4光合作用是10 ppm)。缺乏植物会导致大气层中氧气的流失,那么动物也将在数百万年内绝种。而即使太阳是永恒和稳定的,地球内部持续的冷却,也会造成海洋和大气层的损失(由于火山活动降低)。在之后的数十亿年,表面的水将完全消失,并且全球的平均温度将可能达到70°C。

 

太阳,在它演化的一部分,在大约50亿年后将成为红巨星。模型预测届时的太阳直径将膨胀至现在的250倍,大约1天文单位(149,597,871千米)。地球的命运并不很清楚,当太阳成为红巨星时,大约已经流失了30%的质量,所以若不考虑潮汐的影响,当太阳达到最大半径时,地球会在距离太阳大约1.7天文单位(254,316,380千米)的轨道上,因此,地球会逃逸在太阳松散的大气层封包之外。然而,绝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现在的生物会因为与太阳过度的接近而被摧毁。可是,最近的模拟显示由于潮汐作用和拖曳将使地球的轨道衰减,也有可能将地球推出太阳系。

 

 

*.大冰期,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

 

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

我们说如今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间冰期,气候由冷增暖。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如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冬季就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地球轨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在春分点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将影响季节的起止时间,也会使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发生变化。地球在春分点的位置沿着地球公转轨道向西缓慢地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的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移动一周。春分节气的时间,每隔70年就要推迟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远日,夏季比冬季长8天。大约10000年后,就会变成冬季远日,冬季反而会比夏季长8天。就是说,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将会变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地轨倾斜又称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地轨倾斜度的变化,会导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地球上的季节。地轨倾斜使回归线在纬度22.1°-24.4°之间变化,使极圈在67.9°-65.76°之间变化。变动的时间周期41000年。地轨倾斜度增大时,回归线纬度升高,极圈纬度降低,高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低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地轨倾斜度减少时,高纬度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少,夏季温度低更有利于冰川发展。

 

 

大冰期(Ice Age),也叫冰河时期(在新生代的第四世)。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0%,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左图披毛犀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代表物种。

 

简介

大冰期(iceage)也叫冰河时代(在新生代的第四世)、冰期、冰川期。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为1497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10%,但在地球的历史上,冰川的面积曾经要大上很多倍,形成大冰期(iceage)。有记载的大冰期一共发生过三次,周期为将近三亿年发生一次。第一次发生在大约六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称为震旦纪大冰期,这次大冰期在世界各大陆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当时地球上的动植物还很贫乏。第二次发生在大约三亿年前的石炭纪至二叠纪,这次大冰期主要发生在冈瓦那古陆,其中在南美洲和非洲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早,在印度和澳大利亚发生和消退的时间较晚,冰川退却之后,出现大面积的舌羊齿植物群。第三次大冰期就是最著名的第四纪大冰期,也是对现在影响最大的冰期。图片披毛犀是第四纪大冰期的代表物种。

 

冰期

具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史时期。又称冰川期。冰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冰期又称大冰期,狭义的冰期是指比大冰期低一层次的冰期。大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寒冷,极地冰盖增厚、广布,中、低纬度地区有时也有强烈冰川作用的地质时期。大冰期中气候较寒冷的时期称冰期,较温暖的时期称间冰期。大冰期、冰期和间冰期都是依据气候划分的地质时间单位。大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地质年代单位的世或大于世,两个大冰期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几个纪,有人根据统计资料认为,大冰期的出现有1.5亿年的周期。冰期、间冰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地质年代单位的期。

在地质史的几十亿年中,全球至少出现过3次大冰期,公认的有前寒武纪晚期大冰期、石炭纪——二叠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冰川活动过的地区,所遗留下来的冰碛物是冰川研究的主要对象。

第四纪冰期冰碛层保存最完整,分布最广,研究也最详尽。在第四纪内,依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为几个冰期和间冰期,冰盖地区约分别占陆地表面积的30%和10%。但各大陆冰期的冰川发育程度有很大差别,如欧洲大陆冰盖曾达北纬48°,而亚洲只达到北纬60°。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冰期的划分有所不同。1909年,德国的A.彭克和E.布吕克纳研究阿尔卑斯山区第四纪冰川沉积,划分和命名了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随后,世界各地也都划分出相应的冰期和间冰期

 

大冰期成因探讨

大冰期的成因,有各种不同说法,但许多研究者认为可能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运行周期有关。有的认为太阳运行到近银心点区段时的光度最小,使行星变冷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有的认为银河系中物质分布不均,太阳通过星际物质密度较大的地段时,降低了太阳的辐射能量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冰川是气候的产物”,这是冰川学界的流行说法。那么,气候又是什么的产物呢?笔者的说法是“气候变化是地球系统的变化在大气圈中的反映”。冰冻圈是地球系统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说“气候的一部分是冰川的产物”。当然,气候的主要部分应该是地圈(包括壳、幔、核)的产物,因为地圈占地球系统总质量的99.9%。冰川与气候的关系紧密,它们同时受地圈变化的制约,我们甚至可以说“冰川和气候同是地圈变化的产物”。地圈的变化又受宇宙因素的制约,笔者经过长期研究,提出如下观点:宇宙磁场与地核磁流体的电磁耦合作用,可能是地球表层各系统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冰川与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

 

大冰期与银地磁耦合

在地球的46亿年历史中,一般公认曾出现过7次大冰期,关于其成因很多学者提出多种假说,但均不能令人信服。最近笔者提出:当银河系旋臂磁极与地球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者,将出现大冰期。

地磁极性的倒转存在着3亿年的长周期。一个银河年的长度从20亿年前的4亿年逐渐缩短,到最近一个银河年其时间长度仅约2亿年。现在太阳系正经过银河系的一个旋臂,其磁极方向为正(与现代地磁极相同)。将银河系两个旋臂(它们的磁极性刚好相反)经过地球的时间与地磁场倒转的时间标在图1上,可见当银河旋臂与地磁极性方向相同,且同号时间维持在40Ma以上者。近40亿年来共出现过8次。其中最近7次刚好对应着7次大冰期。

众所周知,大冰期总是与造山运动相伴出现,这有其必然性。因为地势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很低,使得行星风系很弱,极——赤温差很小,不会形成大冰期;只有当造山运动使地势变得不平坦时,大气热机效率才会大提高,使行星风系大增强,极地大降温,才能形成大冰期。第四纪大冰期是与青藏高原隆升紧密相伴的。造山运动的构造营升力来自于地核环流转变为“强对流型”,而银河旋臂与地磁极同向且相互作用时间在40Ma以上,是使地核环流被激发为“强对流型”的必要条件。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第四纪大冰期的形成是说明上述观点的一个典型个例44.57MaBP,地球磁极开始转为正向,它与银河系的正极旋臂即开始相互作用,使地核环流从“准地转型”开始向“强对流型”过渡,青藏高原开始抬升,随着地磁极性倒转为负极,高原抬升运动停止,变为夷平运动。如此在45Ma的时间内经历多次反复2.5MaBP青藏高原被抬升至2000m左右的高度,高原季风大转型,才开始出现第四纪大冰期。

 

冰期与地磁强度变化

冰期、间冰期为105a的旋回,比大冰期短3个量级,一般认为它是米氏周期的结果,但有很多问题用米氏理论解释不通,如近73万年来青藏高原被公认为有3次冰期,即末次冰期(1~7万年前)、倒数第二次冰期(13~30万年)和倒数第三次冰期(50~72万年),其时间间隔远超过10万年,用米氏理论不好解释。事实上,地球轨道的三要素的综合可使极地的太阳辐射量变化达20%~30%,但使中纬地区的变化量却小于5%,因此笔者认为关于青藏高原冰期的成因应另寻解释。用地磁场的变化或许是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倒三冰期”是青藏高原隆升的冻结高度时,所必然出现的一次“最大冰期”。从Kukla(1987年)给出的西峰磁化率曲线可知,1~7万年前和22~35万年前为两个磁化率低值时段,它们基本上与末次冰期和倒数第二次冰期相吻合;而8~13万年和48~55万年为磁化率高值时段,它们又与间冰期基本相合。再从王苏民等(1996年)给出的若尔盖剖面的结果可见,2~5万年之间出现过4次磁极性漂移(极漂),16~26万年之间亦出现过5次极漂,而5~16万年之间仅出现过1次极漂,极漂事件频繁的两个时段,恰好对应着两次冰期;极漂事件很少之时,则对应着间冰期。这亦表明:地磁弱时易出现冰期,地磁强时易出现间冰期。这一结论似乎与上一节的结论有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形成大冰期的直接原因是地形隆起,它要求磁场强,且相互作用时间较长;对冰期,甚至小冰期和冰川波动,因时间尺度较短,地形的升高已不是主要矛盾,它所要求的地地热释放较少,有利于降温,地磁弱时较容易满足这一条件。

 

小冰期与太阳磁场变化

15、17、19世纪亚欧大陆发生了三次明显的冰进,冰川学界称之为“小冰期”,它的时间尺度是102a,比冰期又短3个量级。这3次冰进刚好与3次太阳黑子极小期(19世纪极小)基本对应,其中出现在17世纪的Maunder极小期是2000多年来太阳黑子最少的一个时段。黑子少意味着太阳磁场弱,它与地磁场的耦合作用亦将变弱,致使冰期前进。小冰期是地球史上有名的灾害群发期(所谓“明清灾频期”),另一个“两汉灾频期”也是出现在太阳黑子的极小期中。大地震大旱魔在中国大地上接连逞凶。从冰芯记录中可知,在高山冰川区“小冰期”是一个低温、降水略多的时段,这与同期山外平原区是一个低温、干旱时段有所不同。这种差异似乎是大气中地形性热力环流调整的结果。

 

冰川波动与气候变化

冰川波动一般包括冰舌进退(其特征时间为101a)和冰川物质平衡,零平衡线高度变化(其特征时间为100a)等几项内容,它们均与短气候变化紧密相联。近40多年是各种地学资料最多的年代,可以进行较仔细的讨论。有些气候学家认为,在这段时间里出现过两次气候突变,一次在60年代中,一次在80年代初。或者说,可以将此40多年的气候分为三个时段。以下将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这一时段简称为70年代,重点讨论此时段的冰川与气候波动及其可能原因。

70年代是北半球的低温时段(南半球为高温时段),我国大部份地区是低温少雨时段,青藏高原积雪面积亦变小。可是由于地形性热力环流的调节,使高海拔区在该时段的降水反略有增加,于是前进冰川的比例大为增加。这一点与“小冰期”的情形颇为相似。

70年代是地球自转的慢段,是太阳黑子的相对低值时段,也是我国大陆地震多发的时段。这些特点均与“小冰期”相似。它们之间是否有什么共同的地球物理过程在其中起作用?这是值得地球科学家着力研究的问题。

 

冰川与气候变化的可能机制

地球与宇宙之间除了有引力的相互作用外,还有热和磁的相互作用。“热”首先是作用于地球表层,这已为人们所认识。“磁”则首先应作用于地球外核,因外核是磁流体。当太阳系(或银河系)磁场与地球磁场同向时,则若磁场增强将会激发地核流体中的对流活动增强;反之,会使地核中的对流活动减弱。地核环流通过核幔边界影响地幔对流的方式应有多样,其中太平洋之下的地核对流与全地幔对流之间的相互耦合应是其一种,有迹象表明,太平洋的地幔对流可能是全球最强之一。

 

当太阳系磁场减弱时(如太阳黑子减少),通过电磁相互作用使地核对流减弱,于是从地核向上传的热量减小,这可能是小冰期和本世纪70年代气温降低的基本原因;另一方面因为地核对流减弱,使得太平洋之下地核的“距平”环流变为下沉流,它通过粘性作用带动核幔边界层作“距平”向西运动,这是地球自转减慢,西太平洋和东亚大陆地震活动增强的原因。而东亚大陆地幔此时为“距平”下沉流,它是亚欧地区气温和地温降低、降水减少的基本原因。此时,大陆上空出现大尺度的“距平”下沉气流,使云量减少,这有利于地形性热力环流增强,致使高海拔区的降水不至减少甚至略有增多,造成了冰川活动以前进为主。这是笔者对“小冰期”和70年代冰川相对前进的原因解释。这一设想是否正确,有待实践检验。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实际情况远比上述设想要复杂,宇宙磁场不仅仅影响到太平洋下的地核流场,它还将影响到地核三圈环流、过赤道环流全球尺度的地核流场,使地球表层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变化。

 

大冰期

原始太阳系约诞生于50亿年前,如果以最靠近银心点为新银河年的开始,太阳已经过了十三个新年,我们的地球也过了十二个新银河年,虚岁为13银河岁。过新银河年前的阶段也许是地球最为冰冷的,也是银河冬季(地球大冰期)中最冷的,太阳系很快又要过新年了,时间约在800万±400万年以后,相对于漫长的银河年来说现在约到了“12月20”。

近十亿年以来,太阳系的银河年变短得很厉害,一些研究者按照太阳系的飞行速度,得到太阳系绕银河运转一周需要的时间约为2.5亿年,与Stainer给出各银河年的时间间隔并不矛盾。近银心点附近为地球的银河冬季,有望由此来破解远古时期大冰期的发生情况。

太阳系的飞行速度越来越快,绕银河系运行的周期越来越短,也许不再需十几个银河年,太阳系就不再留在银河旋臂里而跑到了离银河中心更近的区域,那时太阳跑得更加飞快,地球的自转速度要比现在的金星和水星还要慢,一年也许只有几十或十几天。

现在太阳系正在近银心点附近运行,大约尚需800±400万年才到达最靠近银河中心的地方,根据上二次大冰期结束于近银心点之后的500至1000万年,第四纪大冰期(叫“新生代大冰期”更合适)若从其规模的1600万前始算,推测大冰期至少还要经历1500-2500万年才结束,主冰期长在3000-4000万年以上,而石炭-二叠纪大冰期长约8000万年,震旦纪大冰期长约6000万年。有人说第四纪大冰期即将过去而第五纪大冰期将来临简直是无稽之谈;说由于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的冰川和极地的大冰盖将会全部融化也是杞人忧天,人类的小胳膊怎能与大自然的铁大腿抗扭。

 

第四纪冰期

 

又称“第四纪大冰期”。第三纪末气候转冷,第四纪初期,寒冷气候带向中低纬度地带迁移,使高纬度地区和山地广泛发育冰盖或冰川。这一时期大约始于距今200-300万年前,结束于1—2万年前。规模很大。在欧洲冰盖南缘可达北纬50°附近;在北美冰盖前缘延伸到北纬40°以南;南极洲的冰盖也远比现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区的山岳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经向下延伸到较低的位置。

 

基本介绍

 

冰期

冰期是指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又称为冰川时期。两次冰期之间为一相对温暖时期,称为间冰期。地球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冰期,如近一次是第四纪冰期。

 

标志

冰期时期最重要的标志是全球性大幅度气温变冷,在中、高纬(包括极地)及高山区广泛形成大面积的冰盖和山岳冰川。由于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引起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所以,冰期盛行时的气候表现为干冷。冰盖的存在和海陆形势变化,气候带也相应移动,大气环流和洋流都发生变化,这均直接影响动植物生长、演化和分布。

 

划分依据

新生代以前的大冰期因时代古老,可辨认的冰川遗迹零散残缺,研究程度也较差,如今多依据地层中所含带冰川擦痕的混碛岩、页岩中的燧石结核和带冰川擦痕的基岩底盘等。新生代大冰期的冰川遗迹保存普遍较为完整,尤以晚新生代冰期的研究较为深入,如沉积连续性好的深海沉积岩芯、黄土等,能较完整地记录全球气候和环境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用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年代测定及古地磁等方法力图恢复和重建晚新生代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作为划分冰期的重要依据。此外,包含海洋生物、哺乳动物、植物孢粉化石的生物地层学,地貌分析,沉积岩石学以及古土壤等方法也常作为研究晚新生代环境和冰期划分的依据。

 

我国情况

中国西部高山地区的冰期划分已为人们所公认,以研究较好的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区北坡为例,第四纪冰期划分为:a.依据希夏邦马峰北坡附近的老冰碛平台确立的早更新世的希夏邦马冰期b.依据珠穆朗玛峰西侧聂聂雄拉高平台的冰水-冰碛沉积确立的中更新世的聂聂雄拉冰期。c.在绒布河谷中基隆寺附近的残破漂砾群及上游绒布寺的终碛垅分别代表晚更新世早期的基隆寺阶段和较晚期的绒布寺阶段,这两个阶段构成了晚更新世的珠穆朗玛冰期,也有的学者将这两个阶段划为两个独立的冰期。

关于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问题,仍在争论中。1944年,李四光以庐山为样板,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由老到新划分出鄱阳、大姑、庐山冰期,再加上1937年H.von费师孟提出的末次冰期──大理冰期,建立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系列。对此,一些中外学者一直持有不同意见。80年代初,施雅风等提出:除太白山、长白山主峰区及台湾中央山脉等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存在第四纪冰川遗迹外,长江中下游山地、广西桂林、湖北神农架、北京西山、东北大兴安岭等都缺乏可靠的古冰川证据;中国东部和西部在第四纪冰期时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东部地区不具备发育成山岳冰川的水、热和地形条件,只是处于一个气候较寒冷的时期,李四光所确认的东部古冰川遗迹实非冰川成因,如把泥石流堆积误认为冰碛物等;东部地区第四纪冰期系列,除大理冰期外,其他冰期均缺乏根据。

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于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东麓及山西大同盆地发现的,冰川的范围包括东北的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北方和西北的崂山、泰山、华山、太白山、秦岭、五台山、太行山、吕梁山、阴山、贺兰山,南方的滇、黔、桂、赣、浙、西藏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东部山区并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亚冰期、三次间冰期和一个冰后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大陆有32%的面积被冰川覆盖,大量的冰停滞于大陆上,致使海面下降约130米。原始人类正是在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中,发展成为现代人的。

我们说如今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其实,第四纪大冰期中的气候也有很大的变化,曾经出现过几次亚冰期和亚间冰期,变化的时间短则几千年,长则几万年或十几万年。

在20世纪初,地质学家根据阿尔卑斯山区的资料,确定那里存在四次亚冰期的规律。这就是:群智亚冰期、民德亚冰期、里斯亚冰期和武木亚冰期,在这些亚冰期之间是亚间冰期。以后在北欧、北美、亚洲等地也纷纷找到了对应的亚冰期。在我国对应的亚冰期是:都阳亚冰期、大姑亚冰期、庐山亚冰期和大理亚冰期。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仍然有寒冷和温暖的更替。在寒冷时期,雪线高度下降,冰川前进,出现亚冰期,其中以民德(我国为大姑)亚冰期和里斯(庐山)亚冰期的冰川规模最大,群智亚冰期规模最小。在温暖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上升,冰川退缩,出现亚间冰期。民德一里斯(大姑-庐山)亚间冰期长达17-18万年。在第四纪大冰期,高纬度气温的急剧下降,导致两极地区形成永久冰盖;在亚冰期,冰川一直伸展到中纬度,在亚间冰期才退缩到高纬度。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从亚间冰期向亚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渐变形式,其中没有清楚的界线。从亚冰期向亚间冰期过渡时,气候常呈突变形式,两者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科学家们称为终止线。在距今1.1万年前后出现了一条终止线,间冰期,气候由冷增暖。

在第四纪大冰期中,为什么会有亚冰期和亚间冰期的更替呢?

按照南斯拉夫气候学家来兰柯维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是由于地球轨道三要素的自然小波动造成的。地球轨道三要素是指: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和春分点的位置。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样,地球处在轨道的不同位置,距离太阳的远近就不相同,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就有差异,如冬季在远日点,夏季在近日点,冬季就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短促。地球轨道如今的偏心率是0.017,但是偏心率可以在0.001-0.054的范围内变动。它的变动周期约为96000年。偏心率的变化影响日地距离,从而影响太阳辐射强度,导致地球上的气候发生变化。

地球在春分点处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什么位置,将影响季节的起止时间,也会使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发生变化。地球在春分点的位置沿着地球公转轨道向西缓慢地移动,大约每21000年,春分点的位置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移动一周。春分节气的时间,每隔70年就要推迟一天。如今北半球夏季远日,夏季比冬季长8天。大约10000年后,就会变成冬季远日,冬季反而会比夏季长8天。就是说,不太冷而且短促的冬季,将会变成寒冷而漫长的冬季。

地轨倾斜又称黄赤交角,是地球上产生四季的原因。地轨倾斜度的变化,会导致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地球上的季节。地轨倾斜使回归线在纬度22.1°-24.4°之间变化,使极圈在67.9°-65.76°之间变化。变动的时间周期41000年。地轨倾斜度增大时,回归线纬度升高,极圈纬度降低,高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增加,冬寒夏热、气温年较差增大,低纬度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地轨倾斜度减少时,高纬度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减少,夏季温度低更有利于冰川发展。

 

影响

冰期对全球的影响是显著的。①大面积冰盖的存在改变了地表水体的分布。晚新生代大冰期时,水圈水分大量聚集于陆地而使全球海平面大约下降了 100米。如果现今地表冰体全部融化,则全球海平面将会上升80~90米,世界上众多大城市和低地将被淹没。②冰期时的大冰盖厚达数千米,使地壳的局部承受着巨大压力而缓慢下降,有的被压降100~200米,南极大陆的基底就被降于海平面以下。北欧随着第四纪冰盖的消失,地壳则缓慢在上升。这种地壳均衡运动至今仍在继续着。③冰期改变了全球气候带的分布,大量喜暖性动植物种灭绝。

 

成因

学者们提出过种种解释,但至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归纳起来,主要有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成因说。

 

天文学成因

主要考虑太阳、其他行星与地球间的相互关系。①太阳光度的周期变化影响地球的气候。太阳光度处于弱变化时,辐射量减少,地球变冷,乃至出现冰期气候。米兰科维奇认为,夏半年太阳辐射量的减少是导致冰期发生的可能因素。②地球黄赤交角的周期变化导致气温的变化。黄赤交角指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它的变化主要受行星摄动的影响。当黄赤交角大时,冬夏差别增大,年平均日射率最小,使低纬地区处于寒冷时期,有利于冰川生成。

 

物理学成因

影响因素较多,有大气物理方面的,也有地理地质方面的。①大气透明度的影响。频繁的火山活动等使大气层饱含着火山灰,透明度低,减少了太阳辐射量,导致地球变冷。②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运动造成陆地升降、陆块位移、视极移动,改变了海陆分布和环流型式,可使地球变冷。云量、蒸发和冰雪反射的反馈作用,进一步使地球变冷,促使冰期来临。③大气中CO2的屏蔽作用CO2能阻止或减低地表热量的损失。如果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到今天的2~3倍,则极地气温将上升8~9℃;如果今日大气中的CO2含量减少55~60%,则中纬地带气温将下降4~5℃。在地质时期火山活动和生物活动使大气圈中CO2含量有很大变化,当CO2屏蔽作用减少到一定程度,则可能出现冰期。

 

*.末次冰期约于11万年前开始,于前9600-9700年完结


末次冰期是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内发生的最近一次冰河时期。末次冰期约于11万年前开始,于前9600-9700年完结。于这段期间,曾出现几次冰川的前进及消退,最盛期发生于约1.8万年前。一般而言,全球冷却及冰川前进的模式相似,但也有局部的分野,这使得很难以大洲来比较。

末次冰期有时又会被称为“末冰河时期”,不过这并不正确,因为冰河时期应指大部份地球被大冰原覆盖的一段较长时期。另一方面,冰期是指冰河时期内间冰期之间较寒冷的时期。故此,末次冰期的终末并非末冰河时期的终末。末次冰期约于1.25万年前完结,而末冰河时期并未到来,只有很少证据指向几百万年前的冰期-间冰期循环已完结。


简介


末次冰期是现今冰河时期所知最多的时期,在北美洲、欧亚大陆北部、喜玛拉雅山及其他结冰地区都有详细的研究。在这段时期的结冰作用覆盖了很多地区,主要都是在北半球,南半球则较少。传统上按地理分布,它们会有不同的名称,包括菲沙冰期(北美洲的太平洋山脉)、派恩代尔冰期、威斯康辛冰期(北美洲中部)、Devensian(不列颠群岛)、米德兰冰期(爱尔兰)、玉木冰期(阿尔卑斯山)、梅里达冰期(委内瑞拉)、威赫塞尔冰期(斯堪地那维亚及北欧)、维斯瓦冰期(中欧北部)、瓦尔代冰期(东欧)、济浪卡冰期(西伯利亚)、米兰科维奇冰期(智利)、大理亚冰期(中国)及奥蒂拉冰期(新西兰)。

末次冰期的中心位于北美洲及欧亚大陆的大片大冰原。阿尔卑斯山、喜玛拉雅山及安地斯山 


末次冰期

脉也都被冰所覆盖,而南极仍保留结冰。加拿大及美国北部差不多都是冰,被巨大的罗伦太德冰原所覆盖。阿拉斯加因干旱气候而未有结冰。在洛矶山脉、科迪勒拉冰原及内华达山脉的冰原和冰盖出现局部的冰川作用。在英国、欧洲大陆及亚洲西北部,斯堪地那维亚冰棚再一度到达不列颠群岛、德国、波兰及俄罗斯,并向东伸延至泰梅尔半岛。西伯利亚冰川最盛时期约于18000年到17000年前,较后于欧洲的22000-18000年前。西伯利亚东北部并没有被大陆大小的冰原所覆盖,反而是被有限的冰原覆盖山区,包括堪察加半岛及科里亚克山区。

在美洲及欧亚大陆大冰原间的北冰洋并没有完全结冰,但可能像今天般在表面有一层薄冰,除季节变迁及布满冰解出来的冰山。根据深海的沉积成份,北冰洋一定有出现季节性的开放水域。

在主要大冰原以外的阿尔卑斯山及喜玛拉雅山山群出现了广泛的冰川。与早期的冰川阶段相反,玉木冰期是由细小的冰盖组成及只限于山谷地区,将冰川舌伸延至阿尔卑斯前地。在东面的高加索、土耳其及伊朗的山脉都由局部的冰原或细小冰棚所盖顶。在喜玛拉雅山及青藏高原,冰川于4.7-2.7万年前大幅前进。但在青藏高原是否形成了大幅的冰川则仍被受争论。

北半球的其他地区没有受到巨大的冰棚所影响。例如部份台湾于44250年至10680重复结冰。在日本阿尔卑斯山脉也是如此。冰川以较细型的伸延至非洲、摩洛哥山区、阿尔及利亚的阿塔科拉山区及埃塞俄比亚的几个山上。在南半球的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及鲁文佐里山脉只有冰盖盖顶,至今仍然存在。

在南半球的冰川作用因现今大洲的分布而变得规模较小。在安地斯山脉的冰棚就于33500-13900年前前进至智利。南极洲完全结冰。在澳大利亚大陆,只有非常细小的地区结冰,但塔斯曼尼亚的则广为分布。新西兰也有冰川作用,以确定最少有三个前进的冰川。在印尼巴布亚省有出现局部冰盖,三个地区更留有更新世冰川至现今。


局部冰期


菲沙或派恩代尔冰期

派恩代尔冰期(洛矶山脉中部)或菲沙冰期(科迪勒拉冰原)是美国洛矶山脉的主要末次冰期。派恩代尔冰期延续到3-1万年前,最盛期于2.35-2.1万年前。冰川与巨型冰原只有很松散的关系,且由高山冰川所组成,并合成为科迪勒拉冰原。科迪勒拉冰原形成了如米苏拉冰湖的特征,米苏拉冰湖会决堤产生大规模的密苏拉洪水。地质学家估计洪水及冰湖重组的循环平均为55年,于15000年到13000年前洪水在2000年间出现约40次。像这样的冰湖溃决洪水就算在冰岛也不会经常出现。


威斯康辛冰期

威斯康辛冰期是北美洲罗伦太德冰原末次的主要前进。威斯康辛冰期由3次最盛期所组成,中间有温暖的间冰期分隔。最盛期分别为太浩盛冰期、特纳亚盛冰期及泰奥加盛冰期。太浩盛冰期最高峰约于7万年前,可能是多巴湖超爆发后的副产物。对于特纳亚盛冰期所知甚少。泰奥加盛冰期是威斯康星冰期内程度最不严重及最后发生的,它约于3万年前开始,于2.1万年前达至最盛,并于1万年前完结。白令陆桥的冰川容许了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从西伯利亚进入北美洲。

威斯康辛冰期改变了俄亥俄河以北的北美洲地理。加拿大的大部份地区、美国上中西部、新英格兰、蒙大拿州及华盛顿都被冰所覆盖。伊利湖的克利斯岛或纽约的中央公园都留有冰川所造成的冰川槽沟。在萨克斯其万省西南部及艾伯塔省东南部,罗伦太德冰原及科迪勒拉冰原的缝合带形成的扁柏山,是北美洲大陆冰原南边的最北点。

五大湖是冰擦作用及储超溶冰的结果。当大幅的冰原消退时,五大湖因北岸的地壳均衡反弹而开始逐步向南移。尼加拉瓜大瀑布也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因俄亥俄河大幅取化了前身的Teays河。

在多个非常巨大的冰湖帮助下,威斯康辛冰期砌开了峡谷,成为现今的上密西西比河,填满了无碛带及可能造成了每年的决冰堤。

威斯康辛冰期消退时离开形成长岛、布洛克岛、鳕鱼角、马萨诸塞州的无人地带、玛莎葡萄园岛及南塔克特的终碛,并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南部的橡树岭冰碛。在威斯康辛州,冰川从锅形冰碛消退。在下康乃狄克河谷形成的冰丘及冰河沙堆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景点。


格陵兰冰期

在格陵兰西北部,最盛期于很早的11.4万年前出现。之后冰的覆盖面与现今差不多,接近末次冰期完结时,冰川再次前进,及后消退至现今的情度。根据冰核的数据,格陵兰于末次冰期时的气候干燥,雨量只有现今的20%。

不列颠群岛的冰期

 

这次冰期称为Devensian冰期,造成了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及北爱尔兰的多种地理特征。其沉积层是介乎于伊普斯威奇间冰期及全新世的佛兰德间冰期。冰期的后部包括了第一至第四的花粉时期、阿勒罗德间冰期、博令间冰期、中仙女木期及新仙女木期。


威赫塞尔冰期

威赫塞尔冰期也可称为维斯瓦冰期。于斯堪地那维亚的盛冰期时,只有日德兰半岛西部没有结冰,而现今北海的大部份地区都是干地连接了日德兰半岛及英国。在伊缅期及末次间冰期的挪威也是没有结冰的。

波罗的海及其独有的汽水都是威赫塞尔冰川与北海的海水结合后的产物。当于1.03万年前溶冰时开始,海水填满了均衡下降区,形成了临时的刀蚌海。后来由于9500年前的地壳均衡反弹,波罗的海最深处成为了一个淡水湖,考古学称为螺湖。这个湖由溶冰所填充,随着全球水平面上升,海水于8000年前再次流入,形成了滨螺海,随即又再进入另一淡水期,继而形成了现今的汽水系统。

地球表面覆盖的冰层会加重其压力。当溶冰后,斯堪地那维亚的地表每年也会上升,尤其是在瑞典北部及芬兰,每年可以上升达8-9毫米。这对考古学定非常重要,因为于北欧石器时代是海边的地区,现今可能已是内陆地区,从与海岸的相对距离就可以测年。


玉木冰期

“玉木”(武木、维尔姆)一词是来自位于阿尔卑斯山前沿地的一条河流,大致上界定了冰期前进的最大极限。科学家第一次最有系统的研究冰河时期,就是路易士·阿格西(Louis Agassiz)于19世纪初在阿尔卑斯山进行的。在地层中发现的花粉微化石进行孢粉学分析,将玉木冰期间欧洲环境的变迁排序下来。于2.4-1万年前的玉木冰期间,西欧及中欧大部份地区及欧亚大陆都是开放辽阔的干草原冻土层,而阿尔卑斯山则是固态的冰原及高山冰川。

于玉木冰期间,隆河冰河覆盖了整个瑞士西部平原,直达今天的索洛图恩及阿劳。冰河在伯尔尼并合到阿勒河冰河。莱茵河冰河是目前进行最多研究的地方。罗依斯河冰河及利玛河冰河有时前进至优瑞。山区及山麓冰川差不多将古萨冰期及民德冰期的痕迹刷走,在消退期间充新填充底碛、终碛及黄土,冰前河流由冲走及带来沙砾。在地底下,冰川对地热及地下水流有巨大及深远的影响。


梅里达冰期

梅里达冰期是指更新世晚期影响着委内瑞拉安地斯山脉中部的冰川作用。从中发现了两个主要的冰碛面:一是在海拔2600-2700米,另一则是在3000-3500米。末次冰期的雪线比现今雪线下降了约1200米。在科尔地勒拉·德米里达的冰川地区约有600平方公里大,包括了西南部至东北部的高地。约有200平方公里的冰川地区是位于米列达山脉,其中50平方公里位于博利瓦峰、洪保德峰及邦普朗峰。放射性碳测定年代显示这些冰碛是早于1万年前出现,有可能更早于1.3万年前。低冰碛面可能是与威斯康辛冰期前进有关;高冰碛面可能代表了末次冰期的前进。


米兰科维奇冰期

米兰科维奇冰期是取名自智利南部的延基韦湖。延基韦湖的西岸是大片的冰碛,最内层的是属于末次冰期。延基韦湖的纹泥是南智利地球年代学的节点。


南极冰期

于末次冰期的南极被大片的冰棚所覆盖,与今天的情况相似。所有陆地、海洋、直至中及外大陆架都结了冰。根据冰模拟实验,南极中东部的冰层一般较现今的薄。



*.地球上66亿人口是由7万年前的2000多个原始人繁衍而来的


核心提示:美国研究机构得出结论:大约7 万年前,地球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 


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IBM 电脑公司 进行的一项大型遗传学研究得出惊人结论∶大约7 万年前,受到大约7 万年前,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其实全都是这2000 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 的! 7 万年前全球只剩2000 多人 据报道,这一发现是24 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披露的。 从2005 年开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IBM 电脑公司联合策划了一项名为“基因 地理计划”,该计划在中国、俄罗斯、印度、法国、英国和澳洲的科学家的协助 下,对从全世界50 多个不同地区采集的上千例人体DNA 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在经过了长达3 年的研究后,科学家终于得出最新结论--大约7 万年前, 人类祖先首次从非洲出发,移居到了世界各地。但让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指出, 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只剩下2000 多人,也就是说所有现代人类---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由这2000 多名“亚特兰提斯祖先”繁衍出来的! 66 亿人全是2000多人后代 据报道,科学家此前已研究了人类从母亲身上遗传的“线粒体DNA”,发现现代人类均为 20 万年前亚特兰提斯居住的“线粒体夏娃”的后代,但由于科学家对 “线粒体夏娃”和7 万年前人类“走出亚特兰提斯”之间的人类情况知之甚少,“基因 地理计划”小组又研究了15 万年前至9 万年前期间、在亚特兰提斯出现的狩猎人 部落闪族人和游牧部落科伊人的“线粒体DNA”,结果确认出当时人类曾分散成 小族群。 研究发现,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不同的是--几乎所有66 亿人的DNA 基 因都是极其相似的。事实上,随便抽出一组黑猩猩比较一下,它们的基因差异都 比地球上66 亿人的基因差异明显。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的DNA 差异之所以如此 “小”,正是因为地球上66 亿人口是由7 万年前的2000 多个原始人繁衍而来的。 任何意外都可导致人类灭绝 参与“基因地理计划”的科学家估计,大约7 万年前,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 


庆幸的是,后来这2000 多名人类祖先分散成小族群,并独立发展。直到石器时代初期,这些小部落重新会合,人类数量终于重新上升,并且从亚特兰提斯散布到世 界各个地区,令人类走出绝种边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研究人员斯宾塞·威尔 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项研究阐明遗传学的强大力量,以揭示我们人类历史上 一些重要事件的秘密。幸存下来的极少数早期人类面临艰苦的环境条件,被迫分 成多个小分支,他们在绝种边缘重聚,然后向世界各地移居,这是一部史诗式的剧集,过程记载在我们的DNA 内。” “基 因地理计划”小组估计,在13.5 万年前至9 万年前期间,经历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研究人员指出,气候转变可能导致人口结构改变,从而令人类几乎绝种,人数跌至2000 多人。古生物学家米芙·利基感叹说:“谁曾想到,在距今7 万年前,气候的极端恶劣曾使我们人类数量减少到险些灭绝的地步。” 


但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很可能是 7 万年前地球上一次超级火山的爆发差点 导致了人类祖先的灭绝。据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格称,大 约73500 年前,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发生过一场也许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火山 爆发,如今那里仍有一个62 英里长的巨洞。它喷出的硫酸烟雾遮蔽了整个地球, 以至于长达几年地球都处于昏暗之中,火山爆发后地球生命仍然能够幸存,简直 就是一个“奇迹”。 地球毁灭性灾难概率为50% 那么,7 万年前人类险些灭绝的灾难在将来是否还会再次发生?英国剑桥大 学科学家、英国皇家荣誉天文学家马丁·里斯称,地球无时无刻不在面临着各种 可能的毁灭性灾难,包括小行星撞击、核恐怖、生化武器等,而下一场超级火山 的爆发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但马丁·里斯认为,人类最大的危险可能还是由 人类自己引发的,譬如核恐怖、生化武器失控等。 


马丁·里斯说:“100 年前,我们并不知道还有核危险;但现在我们知道了;100 年前,我们不知道病毒还可以在实验室中制造,但现在我们也知道了。也许人类 自己的疏忽和愚蠢就会毁了我们自己。”马丁·里斯认为,在今天,人类遭遇毁 灭性灾难的概率已从100 年前科学家们估计的20%,上升到了50%。



*.从“史前大洪水”看史前文明

 

有一位著名的英国民族学家,弗雷责.本杰明在考察了大量的民族历史传说后发现,几乎所有北半球民族的上古传说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内容惊人的相似。使人在掩卷之余不禁自问:真的有“大洪水”吗?就象我们成语里说的:“沧海桑田”,所谓的上古的大洪水事件是一次巨大的、全球性的海浸事件!而连绵数月的雨水,只不过是伴随洪水的天气现象。只是在这场几乎毁灭了人类的大洪水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先,让我们看看《圣经》上是怎样说的:“在2月17日,天窗打开了,巨大的渊薮全部被冲溃。大雨伴着风暴持续了40个白天和40个黑夜”。而诺亚的方舟,也足足在水中漂流了40天,最后才搁浅在高山之巅。 

 

公元前3500年前出版的苏美尔资料中这样写到:“那种情形恐怖得让人难以接受,风在空中可怕的呼叫者,大家都在拼命的逃跑,向山上逃去什么都不顾了。每个人都以为战争开始了……”在古文化研究中有一本很著名的古文书——《波波卡-吴夫》,书中是这样记载的:“大洪水来了,天地变得一片漆黑,还有黑色的雨,不停的下。人们拼命的跑……但还是被灭绝了” 

 

据说,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士史诗》是世界上现存史料中对大洪水记载最完整的,因为它是由从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人口述而成的。在他的记载里,洪水伴随着风暴,几乎在一夜之间淹没了大陆上所有的高山,只有居住在山上和逃到山上的人才得以生存。 

 

让我们看看中国关于上古的这次大洪水的记载: 

 

《山海经.海内篇》记载:“洪水滔天”“鲧窃息壤以湮洪水” 

 

《孟子.滕文公》记载:“当饶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淮南子.览冥训》曰:“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 

 

在各民族的传说中,有一些地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首先,所有受到提醒的人,都是被预先告之并受命准备好了船只,在洪水来临的时候,依靠船只逃得了性命;而且都在最后使用飞鸟去探求究竟,并且都是在飞鸟衔来了新生的植物后,才离开了方舟。如,诺亚放飞了三次鸽子,直到鸽子衔回了橄榄枝。 

 

其次,受到警告的人都是男女两人,并且都在劫难后开始了新的种族繁衍。如中国的伏曦兄妹;英伦群岛的比德和碧蓝;希腊的奥尼恩夫妇等等。 

 

再有就是,大洪水的水位描写和时间描写,几乎完全一致。洪水都是淹没了平原、村庄、树木和矮小的丘陵。最后只有逃到了高山上的人才得以活命。持续时间可以统一在100到120天左右,也就是3到4个月之间。而高峰期都维持在40天左右。 

 

还有也是最难以理解的就是,几乎都发生在北半球!集中在现在的赤道以北地区,而南半球很少听到类似的传说。 

 

1922年,考古学家伦德纳.武力爵士,在波斯湾附近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考察时发现了一座掩埋在地下的苏美尔古吾饵城。在古城的遗址之下,发现了整整有2米多厚的黏土层。在这层沉积层之上是古城的遗址。对黏土层的分析表明,这层黏土属于洪水沉积后的淤土。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这个历史时期之前,曾经有过一场洪水,洪水的规模之大,足以摧毁旧的苏美尔文明。 

 

不可否认,目前人类在大陆上找到的证据和痕迹并不足以直接证明大洪水的存在。 

 

但是,从历史资料,各民族的历史传说、和一些不太明显的地质特征。足以让我们大胆的进行这样的假设和推想:大约在一万年前,一场大洪水席卷了北半球,所有大约低于1000米的山峰都被淹没。洪水的高峰期约持续的40天左右;到洪水最后消退,是大约100~120天以后的事了。这场大规模的灾害,毁灭了地球上绝大部分的人类。幸存下来的人类,大多是平时居住在高原和山区的人们,在河域文明时代,他们的进化程度要远比居住在富饶的平原和大河流域的人群低的多。洪水退后,他们进入了平原,接受了原来的文化遗产。但是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从上古到现在,似乎我们的文化经历了一个断层。 

 

但是,现在就有了一个问题:如此大的一场大水,几乎将整个北半球淹没。可是这样海量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真的是雨水吗? 

 

单靠降雨是不可能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几十年内造成如此大的水量。决不可能! 

 

那么水究竟是从那里来的呢?答案只有一个:是海水! 

 

就象我们成语里说的:“沧海桑田”,所谓的上古的大洪水事件是一次巨大的、全球性的海浸事件!而连绵数月的雨水,只不过是伴随洪水的天气现象。只是在这场几乎毁灭了人类的大洪水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这样就又导出了一个问题,也是最有意思并且最值得讨论和探索的现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几乎毁灭人类的全球性“海浸事件”? 

 

是神的愤怒?还是一种天文现象导致的气候或磁场异常触发这场全球性的海浸事故?(我个人倾向于此) 

 

《圣经》里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于是宣布将使用洪水,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 

 

在我国的传说里,大洪水的原因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发生战争,其中一方在一怒之下,撞折了支撑天的大柱子以致于天崩地陷,洪水滔天。 

 

而犹太人的传说里有另一种传说,认为是“主改变了两个星辰的位置”。 

 

在巴比伦有这样的预言:“当各大行星会聚在天蟹座的时候,排列成一条贯穿它们轨道的直线时,地球上的一切人类将被毁掉;而同样的聚会发生在魔蝎座的时候,地球上将再次发生大洪水的灾难,前者将在盛夏,而后者将在严冬。”而欧洲著名的预言家诺查丹玛思在1555年给家人的信中写到:“在世界毁灭之前,汹涌的潮水将吞没一切。持久不退。而残留在水面上的几块陆地也将被从天而降的火焰和石块覆盖,美丽的世界将毁于一旦!” 

 

也许预言只是预言,但我们如何去解释另一个现象。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有足够时间跨度的民族历史和传说中,都有着惊人相似的“大洪水”的传说。而且在传说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内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综上所述,我们是否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一、大洪水确实发生过,大致的时间是公元前8000年到14000年之间; 

 

二、一种巨大的能量的突然作用,导致了这次“史前大洪水”或者更确切的说,是“史前全球性海浸事故”。而如此巨大的能量,目前看,应当而且只能来自于我们的星球之外。 

 

三、这次“史前大洪水”造成了一个史前文化断层,就象我们传说中消失的“亚特兰第斯”。 

 


毁灭人类的史前大洪水

作者:admin    科普频道来源:生物谷

============================================================== 

 

天地分离时诱发了一场滔天的大洪水,  近千米高的海浪呼啸着扑向地球北半部大陆, 吞没了平原,谷地上的一切生灵. 高山在颤抖, 陆地在呻吟, 只有高原上的牧羊人侥幸活了下来……

 

第一节 史前大洪水的记载惊人的相似

 

灾难!一场特大灾难!地球北半球突然被来历不明的洪水包围, 近千米高的洪峰, 以雷霆万钧之势, 咆哮着冲向陆地, 吞没了平原谷地, 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 高山在波涛中颤抖, 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这是上古神话传说和早期宗教里的记载. 有人认为它是人类传讹附会的记忆, 也有人认为它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孰是孰非, 千百年无定论. 让我们抛开所有的争议, 实事求是地面对这些人类早期的记忆吧!

 

相传, 炎帝有个小女儿, 聪明漂亮, 名叫女娃. 有一天, 也是孩子家一时兴起, 决定去东海边玩一玩. 软软的海浪, 细细的沙滩, 弄得女娃脚心痒痒的, 她咯咯地笑着, 尽情在海边嬉戏着. 突然, 海面颤抖起来, 一个巨大的浪峰像海兽一样从海底蹿出, 卷走了岸边的一切. 无情的海浪吞没了女娃幼小的身躯, 使她再也回不到父母的身边了. 而她的灵魂则化作一只小鸟, 花头,白嘴,红足, 样子十分可爱, 名叫精卫, 就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 她伤心自己年幼短命, 她痛恨无情的波涛毁灭了自己五彩的梦幻. 因此常常衔来西山的小石子呀,小木棒呀, 投到东海里去, 发誓要将大海填平. 这就是著名的"精卫填海"的神话. 

 

这段悲壮的神话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在读完《山海经》中这段神话以后, 挥笔写下"精卫衔微木, 将以填沧海"两句诗, 一种哀悼的情绪跃然纸上. 据说, 东海曾有誓水处, 因为女娃曾淹死在那里, 所以精卫鸟发誓不喝那里的水, 老百姓还亲切地称精卫鸟为"帝女雀". 

 

对于"精卫填海"的神话,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 它反映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 沧海固然浩大, 但精卫填海的意志比沧海还要浩大, 它充分体现了神话英雄的战斗精神, 反映了原始民族不屈不挠的品格, 是人类向自然发出的一份宣言. 正是从这个角度, 千百年来, 精卫填海的神话备受人们的喜爱. 

 

类似的神话不仅汉民族有, 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也有. "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形式, 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时期. 北方民族萨满教有一种特殊的禽鸟崇拜, 崇拜的对象就是鹰. 神鹰在萨满教里是女性的化身. 神谕传讲, 母鹰给人间带来了光和火, 后因从羽毛里掉出火, 山林烈火不息, 神鹰搬土盖火, 死于大海, 魂化萨满. 直白的解释就是:有一女性死于大海后, 灵魂化为一只鹰. 基本上与精卫的神话相似. 

 

那么, 精卫填海的神话又是如何起源的呢?  几乎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都被精卫感动得魂不守舍, 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 "精卫填海"的神话, 主要反映了人类对大海的憎恨, 人们把大海痛恨到恨不能填平的程度. 这个解释虽然与现行的解释背道而驰, 但它更贴近神话的本身. 为什么远古的人们如此憎恨大海呢?  可以肯定地认为, 大海在遥远的时代曾经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这种灾难乃是铭心刻骨的, 人类不想让他的后人记忆它, 所以编出了这样一个神话以警示后人. 

 

英国的民族学家弗雷泽曾指出:在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的130多个印第安种族中, 没有一个种族没有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 事实上, 记录大洪水的并不限于美洲的印第安人, 在世界各大陆上生活的民族中几乎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首先, 让我们来看一看中国有关大洪水的各种神话和传说吧!

 

我国西南地区有一则关于伏羲的著名传说:在很久以前, 山里住着一户人家, 父亲操劳着农活, 一双儿女无忧无虑地玩耍. 有一天, 雷公发了怒, 威临人间, 要给人类降下大的灾难. 天上乌云滚滚, 暴雷一个接着一个, 大雨像一条条鞭子, 疯狂抽打着山川. 随着一条金蛇般的闪电和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青面撩牙的雷公手持大斧从天上飞了下来. 勇敢的父亲毫不畏惧, 用虎叉向他叉去, 正中雷公腰部, 把他叉进了一个大铁笼子里. 

第二天, 父亲要到集市上买点香料, 临走嘱咐两个孩子说:"记着, 千万不要给他喝水. "狡猾的雷公用装病欺骗了善良的小女孩, 得到了几滴水, 恢复了神力, 挣脱了牢笼. 为了感谢小女孩, 雷公从嘴里拔下了一颗牙齿, 交给两个孩子说:"赶快种在土里, 如果有什么灾难, 可以藏在所结的果实当中. "说完飞腾而去. 

 

父亲从集市上回来, 得知雷公已去, 知道大祸就要临头, 赶快备好木料, 连夜赶造木船. 两个孩子把雷公的牙种到土里, 转眼间就结出了一个巨大的葫芦. 两个孩子拿来刀锯, 锯开了葫芦, 挖出里面的瓤, 钻了进去. 这时, 倾盆大雨从天而降, 地底下也喷出了洪水, 大水淹没了房子, 又淹没了高山, 一直淹到神仙住的天门. 

 

天神们害怕大水会最终淹没天国, 所以让雷公赶快退水. 大洪水来得快, 退得也快, 一下子就退到了海里, 坐着船的父亲从空中摔下来给摔死了, 只有两个小孩幸存活下来. 哥哥叫伏羲哥, 女孩叫伏羲妹. 长大以后, 他俩结婚做了夫妻, 人类这才又重新开始繁衍. 这则神话传说直接记载了大洪水的暴发经过和毁灭整个人类的严重后果. 

 

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 类似这样的传说, 几乎哪一个民族都有, 而且内容都差不多. 如果说, 大洪水在这些民族中的记载是因为当地多雨的自然气候造成的话, 那么北方少雨干旱地区的大洪水传说又当如何解释呢?  比如说, 蒙古族,满族等的传说中就都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天宫大战》中就有洪水造民的记载;《老爷岭》中也有洪水毁灭人类, 仅剩下一个少年被洪水冲到了山坡上, 后来因为救了母鹿而与母鹿成婚育子的记载;满族的婚俗中也有一个传说, 说九天女与渔郎婚配产下后代,而这些子女又在大洪水中统统被淹死了. 

 

当然, 中国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远不止这些, 汉民族中同样有大量关于上古大洪水的记载:

 

《淮南子·览冥训》曰:"往古之时, 四极废, 九州裂, 天不兼覆, 地不周载, 火蛐炎而不灭, 水浩洋而不息. "洪兴注曰:"凡洪水渊薮自三百仞以上. "

 

《尚书·尧典》记载说:"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 "

 

他海经·海内经》记载说:"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

 

《楚辞·天问》曰:"洪泉极深, 何以填之?  地方九则, 何以坟之? "

 

《孟子·滕文公》记载说:"当尧之时, 天下犹未平, 洪水横流, 泛滥于天下. ""当尧之时, 水逆行, 泛滥于中国. 蛇龙居之, 民无所定, 下者为巢, 上者为营穴. "

 

关于大洪水的发生, 不但能在神话传说中找到大量的证据, 而且可以在古文字中找到有力的佐证. 在甲骨文中, "昔"字写成"", 下面的三条曲线代表水, 上面圆圈中间有一点的图形代表太阳, 在太阳底下到处都是大洪水, 看不见高山, 也看不见平地, 可见当时的洪水有多大. 这个字的意思是:从前曾经有过大洪水泛滥的日子, 大家不要忘记了. 

 

让我们再看几则世界其他民族有关大洪水的记载:

 

《圣经·创世纪》中这样写到:"此事发生在2月17日. 这一天, 巨大的深渊之源全部冲决, 天窗大开, 大雨40天40夜浇注到大地上. "诺亚和他的妻子乘坐方舟, 在大洪水中漂流了40天以后, 搁浅在高山上. 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 诺亚连续放了三次鸽子, 等第三次鸽子衔回橄榄枝后, 说明洪水已经退去. 

 

在出土的公元前3500年前的苏美尔泥版文书中, 对大洪水作了如下记载:"早晨, 雨越下越大. 我亲眼看见, 夜里大粒的雨点就密集起来. 我抬头凝视天空, 其恐怖程度简直无法形容……第一天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 人们都以为战争开始了, 争先恐后地逃到山里, 什么人都不顾, 拼命逃跑. " 

 

 

在秘鲁印第安人的传说中, 大神巴里卡卡来到一个正在庆祝节日的村庄, 因为他衣衫褴褛, 所以没有人注意他, 也没有人请他吃东西. 只有一位年轻,善良的姑娘可怜他, 给了他一点酒水. 巴里卡卡为了感激她, 就告诉她说, 这座村庄在5天以后便要毁灭了, 叫她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并嘱咐她不能把这件事告诉其他人. 于是, 巴里卡卡引来了风暴和洪水, 在一夜之间便把整个村庄给毁灭了, 大水一直淹没了高山. 巴比伦人的神话说, 贝尔神恼怒世人, 决定发洪水毁灭人类. 伊阿神事前曾吩咐一位在河口的老人选好一只船, 备下所有的东西……大雨下了7天, 只有高山露出水面. 

一直保留到今天的一种古代墨西哥文书《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说:"天接近了地, 一天之内, 所有的人都灭绝了, 山也隐没在了洪水之中……""

 

现在居住在危地马拉地区的印第安基奇埃族, 有一种名叫《波波尔一乌夫》的古文书, 书中对灾变作了如下描写:"发生了大洪水……周围变得一片漆黑, 开始下起了黑色的雨. 倾盆大雨昼夜不停地下……人们拼命地逃跑……他们爬上了房顶, 但房子塌毁了, 将他们摔在地上. 于是, 他们又爬到了树顶, 但树又把他们摇落下来. 人们在洞穴里找到了避难的地点, 但因洞窟塌毁而夺去了人们的生命. 人类就这样彻底灭绝了. "

 

玛雅圣书记载:"这是毁灭性的大破坏……一场大洪灾……人们都淹死在从天而降的黏糊糊的大雨中. "

 

印度有一则传说, 有一个名叫摩奴的苦行僧在恒河沐浴时, 无意当中救下一条正被大鱼追吃的小鱼,他将这条小鱼救回家, 放到水池中养大, 又送回恒河里. 小鱼告诉他, 今夏洪水泛滥, 将毁灭一切生物, 让摩奴做好准备, 到洪水泛滥时, 小鱼又拖着摩奴的大船到安全的地方. 此后摩奴的子孙繁衍成了印度人的始祖, 而《摩奴法典》一书也由他传了下来. 

……

以上这些记载远不是各民族洪水记载的全部, 正与中国的情况一样, 世界上只要是一个古老的民族, 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几乎都有关于洪水的记载. 当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记载的时候, 我们常常被它们的叙述形式,故事构成,主人公的结局等惊人的一致性震惊. 惊骇之余, 我们不禁怀疑:这些民族在编写本民族的神话时, 肯定打过电话或发过电传. 那情形有点滑稽:一个中原地区的原始人, 怀里抱着一些野兽的前肿骨, 上面刻满了文字. 他兴冲冲走进一座半地下的圆形房子里, 拿起一个石头做成像电话样的东西, "哈罗!是南美洲的玛雅人吗? 我们部落经过商量, 决定编一个关于大洪水毁灭人类的神话, 故事的梗概大约是这样的. "说着他举起了一片片甲骨, 照本宣科起来. 美洲的玛雅人说:"亲爱的, 这真是一个好主意, 就这样办吧!你再与澳大利亚那边联系联系. 拜拜!"这可能吗? 

 

然而, 不是可能与不可能的问题, 现在我们读到的关于大洪水的神话, 就是出自这样一个全世界认可的样本, 不信吗? 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

 

首先, 逃脱大洪水的人都受到了神的启示. 在中国的神话里, 伏羲兄妹是受到了雷公的警示以后, 才乘葫芦逃生的;《圣经》中的诺亚是得到了上帝的警告, 才造了一艘大船;印度的鸟神依休努同样向人们提出了大洪水将要降临的警告;在缅甸的《编年史》中, 一位穿黑色衣服的僧人, 向人们发出近期有灾变的警告;秘鲁印第安人也是由于大神巴里卡卡的提示, 才幸免种族灭绝;巴比伦的叙事诗中, 也有神对人类发出警告的记载;在太平洋诸岛中, 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传说, 即出现了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使者, 向人们发出了灾难即将降临的警告. 

 

其次, 逃脱大洪水的人无一例外都是坐船一类的东西, 而且人们探知大洪水退去的方式也很相似. 《圣经》中的诺亚, 为了知道洪水是否结束, 经常从方舟向外放鸽子, 他一共放飞了三次, 当鸽子嘴里衔回了橄榄枝, 说明洪水已经退去;比《圣经》更古老的苏美尔洪水传说中, 同样用方舟逃得性命, 为了探知大洪水是否退去, 他也向船外放飞鸟;在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美洲,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中间所流传的大洪水传说中, 主人公也采取了与《圣经》中的诺亚或苏美尔传说中的主人公完全相同的行动, 逃脱了洪水, 到洪水退下去时, 鸟衔着树枝回来了. 

 

第三, 关于大洪水的结果--少数人幸免于难的记载也完全相同, 而且绝大多数是一男一女. 《圣经》中是诺亚和他的妻子, 墨西哥是娜塔夫妇, 维尔斯传说中是丢埃伊温和埃伊巍奇, 希腊是德卡里奥恩夫妇, 爱尔兰叙事诗中是比特和比兰, 加拿大印第安族的是埃特希, 印度神话里是玛努, 加里曼丹是特劳乌, 巴斯克人的神话中是祖先夫妇, 中国是伏羲兄妹, 等等.

 

第四, 关于大洪水的水位描述, 全世界也有共同性, 绝大多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中都说大洪水淹没了高山. 

 

第五, 关于大洪水持续的时间, 全世界也有极大的相似性, 这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大约在120天左右. 

 

从以上的记载来看, 记述大洪水的地区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 涉及到了许多民族, 甚至是全部的民族. 面对如此广泛, 如此相似的记载, 你敢说世界关于大洪水的传说都是杜撰出来的吗? 

 

我们肯定人类曾经有过一次大洪水的记载, 并非仅仅依据上述的神话和地区性的传说, 在地质考古方面, 我们同样能够得到许多证据. 

 

第二节 大洪水的地质证据

 

如果地球曾经发生过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不管它持续多么长的时间, 必定会在地质层上留下痕迹, 否则, 这些神话和传说中的记载, 就没有确切地证据来证明它们的真实性. 

 

本世纪以来, 地质学家陆续在世界各大洲, 发现了一些确信是大洪水留下的痕迹, 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地质学家, 他们的辛勤工作为我们的假设提供了科学的证据. 

 

1922年, 英国考古学家伦德纳·伍利爵士, 开始对巴格达与波斯湾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沙漠地带进行考察挖掘, 结果发现了苏美尔古国吾珥城的遗址, 并发现了该城的王族墓葬. 正是在这个墓穴之下

伍利和他的助手们发现了整整有2米多厚的干净黏土沉积层. 在这层沉积层之上是吾珥工族的墓穴, 其中有各种陪葬品, 如头盔,乐器,刀剑, 还有各种工艺品和刻在泥土书板上的历史记载. 

 

这层厚达2米的干净黏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经过对黏土的分析研究后表明, 这层干净的黏土属于洪水沉积后的淤土. 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人类用泥板记载历史之前, 这一带曾经发生过一场巨大的洪水, 这场洪水足以摧毁整个苏美尔文明. 本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两条美国海洋考察船对墨西哥湾海底进行钻探考察, 他们从海底钻出了几条细长的沉积泥芯, 这等于截取了海底的一些地层剖面,其沉积泥芯所代表的地质时间有1亿多年. 也就是说, 这些沉积剖面中记录了墨西哥湾海底1亿年以来的沉积情况, 由沉积泥芯的特点可以推测当时海水的含盐度和地球气候的变化情况. 当地质学家研究这些沉积泥芯的时候, 竟意外发现, 在大约距今1万多年的沉积层中, 存在大量有孔虫甲壳. 有孔虫是一种微小的单细胞浮游生物, 其甲壳中氧同位素含量的比例可以代表其生活时期海水的盐度. 科学家通过对沉积层中有孔虫的甲壳分析, 证明在这些有孔虫生活的年代里, 墨西哥湾海水中的盐度很低. 这一情况表明, 当时有大量淡水涌入墨西哥湾, 稀释了大洋中的海水. 那么这些淡水又是从何而来呢? 科学家们一致认为, 这突如其来的淡水就是史前那场大洪水. 

 

本世纪以来, 在中国的华南地区,德国,法国及北美地区, 各国地质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发现了一层海底浊流沉积物. 科学家肯定地认为:这是由一场巨大的海啸造成的, 而且是全球范围内的大海啸, 时间大至在距今1万-3万年之间. 大家一定会注意到, 上述的几个地点都在地球北半部, 因此可以肯定地认为, 这场海啸仅仅发生在北半部. 我们认为, 科学界发现的海啸遗迹正是神话中大洪水的最直接证据.  

 

不可否认, 目前人类在大陆上找到的大洪水的痕迹和证明并不多, 造成这一情况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 从历史记载的文献来看, 大洪水持续的时间并不长, 虽然各民族的神话记载不相同, 但可以确定, 这场大洪水大约仅维持了40天, 然后就彻底退去, 从水位高涨到洪水退去前后约120天. 这样短的时间, 虽然对于人类而言足够毁灭一次, 但对地球地质而言, 还不足以造成明显的痕迹;二是, 大洪水距今已有1万多年, 岁月的流逝已经将本来就不明显的痕迹统统给抹去了. 

 

因此, 我们不能期盼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把一大堆证据材料都摆在你面前. 所以, 以上来自上古神话和有限的地质考古证据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在1万多年以前, 地球上确实发生过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第三节 是洪水还是洪灾

 

现在虽然从地质考古,神话研究中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地说:在我们这次文明之前, 地球上确实发生过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然而, 世界各民族关于史前洪水的神话记录都比较混乱, 根本无法确定洪水发生的真正时间, 甚至连洪水暴发的次数也不能最后明确. 

 

首先,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关于大洪水发生的不同时间记载. 综合世界大洪水的记载, 洪水发生大约有以下几个时间:

 

1.《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5000年前;

 

2.苏美尔人的泥版文书却宣称大洪水发生在公元前3500年刚;

 

3.中国的上古神话基本上没有确切的时间, 都是以神名来表示大致的历史时期, 有的记载说大洪水发生在女娲时期, 也有的记载说大洪水泛滥于尧帝时期;

 

4.美洲印第安民族的神话里, 虽然有大洪水的记载, 但绝大多数没有涉及到时间问题;

 

5.人们甚至发现有公元350年的大洪水记载. 

 

6.根据现在的地质考古资料, 这场大洪水大体发生在距今15000年前后. 

 

如此一来, 关于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就被湮灭到纷乱的记载之中, 人们对大洪水的诸多疑问也从这里开始, 因为这些记载很容易给人这样一种印象:大洪水好像不止发生过一次, 应该有许多次. 有的人就主张说, 人类曾经被大洪水毁灭过许多次. 

 

然而, 以上时间虽然混乱,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大致确定一下范围的. 大家知道, 中华文明起源于大约公元前4500年左右, 因为我们已经有了甲骨文, 从那以后, 中国的历史记载基本上是世界最完整的. 虽然目前我们对甲骨文的理解还存在许多问题, 但就当前的研究水平来说, 我们没有在甲骨文中发现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也就是说, 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以后, 人类没有面临过毁灭性的大洪水. 因此上述公元前3500年或公元350年的洪水记载可以排除. 

 

我们今天都说是尧帝时发生的大洪水, 这个说法来源于《淮南子》, 但是, 《淮南子》毕竟是汉代成书的, 时间已经很晚了, 在具体考证洪水时间上, 我们应该用比它更早的文献资料, 那就是《山海经》. 《山海经·海内经》明确说:"洪水滔天. 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 "此处的"帝"自然是黄帝, 而不是其他人. 因此大洪水当发生在黄帝之时, 而非尧帝之时. 上文我们已经说到, 共工和黄帝是同时间的人, 而有的书就记载说2"共工振滔洪水, 以薄空桑. "这更加说明, 大洪水发生在黄帝时期. 

 

那么黄帝又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竹书纪年》说:"自黄帝至禹三十徽', 大禹是夏朝的开国君主, 夏朝开始于距今4500年以前, 如果一世按30年来计算, 则黄帝时代就距今5500年左右. 还有的史书中将黄帝视为农业的发明之神, 而中国的农业出现, 据考古计算, 当始于距今7000多年以前. 而且, 古史中黄帝的时代只是一个约数, 他所代表的时期很可能远大于我们的推测. 

 

这样一来, 我们就把大洪水的发生时间推到了距今7000多年以前. 在以上六种时间当中, 最接近我们推论时间的就是15000年前, 也就是说, 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发生在距今15000年以前. 这个时间与一些地质考古成果很接近. 

 

在不能确定年代的多次洪水中, 我们发现, 就其性质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其势可以淹没整个高山, 像《圣经》中记载的大洪水;一类是给人类带来巨大损失的洪灾, 它发生在人类可以躲避, 甚至治理的范围之内, 像中国尧帝时的大洪水. 由此我们推测, 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只有一次. 而且只能有一次, 它发生在距今15000年左右. 

 

我们这个判断是以人类文明进化为其依据的. 试想, 从_上一次毁灭性的大洪水到现在, 人类已有1万多年的发展历史, 才发展成现在这样的文明, 如果这其中发生过多次毁灭性的大洪水, 可能人类目前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 因为虽然这代文明加起来不足6000年, 但孕育文明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或许有人会说:古史记载的多次大洪水都发生在15000年以前. 那么请问, 我们连最近一次大洪水的情况都无法确定, 而在这以前的大洪水又何由考之? 因此我们才推测:在往昔的15000年里, 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有一次, 而且只能有一次. 

那么, 为什么上古神话传说中又有多次大洪水的记载呢? 我们认为, 这是人类文明史前口述历史阶段造成的必然结果. 自然环境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洪涝灾难不论在什么时期都是不可避免的, 比如说长江水系, 大约每60年就将有一次特大的洪涝灾害. 古代人在漫长的岁月中肯定经历过无数次这样的灾害, 因此他们在口传历史的过程中, 将自己经历的特大洪涝灾害加入本氏族的古老传说当中, 一代一代传下去,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 后人已经分不清哪些是原始的, 哪些是新加入进来的,更加搞不清哪一次洪水是哪个年代的, 不得不将同类归并, 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神话传说, 因此混乱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世界各民族这些混乱的传说, 就一定会发现, 所谓的大洪水有许多都是较大的洪涝灾害, 与毁灭人类的大洪水根本就是两回事. 例如, 在希腊的叙事诗中, 对洪水这样写到:"有的人在土丘上避难, 有的人坐着小船, 最后, 竟在最近刚耕过的土地上划开了船桨, 还有的人从榆树顶上捉鱼……. "这则记载中的洪水水位并不高, 连土丘和大树顶都没有被淹没. 在古代伊朗人的经典《赞继·阿维斯塔》中记载说:大洪水时期, 什么地方的水都有一人多深. 这与《圣经》中淹没高山的洪水和中国"怀山襄陵"的洪水根本就是两码事, 只能看成是一次较大的洪涝灾害而已. 

 

中国的上古神话里有多次关于大洪水的记载, 但仔细考证的话, 绝大多数属于洪灾的范围. 比如说,发生在尧时的大洪水实际只有半树高, 大约有3米左右吧, 人们"下者为巢, 上者营窟"就能躲避这次洪水, 因此充其量只是一次较大的自然灾害. 再比如说, 发生在大禹时代的洪水, 也是一次规模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洪灾, 因为它发生在人类可以治理的范围之内, 这本身就说明, 它根本不是远古时代那次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但我们必须清楚, 并非所有关于尧帝时期大洪水的记载都是洪灾, 占人由于口传历史的失误, 将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与后来发生的较大洪灾混淆在一起, 这样, 在记载尧帝洪水的文献中, 有一些记载就属于人类劫难的那次大洪水, 像《尚书·尧典》所记录的大洪水, 就是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根据以上的法则, 我们逐条去考证上古时期有关大洪水的记载后发现, 虽然以大洪水为主题的神话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 但真正属于毁灭人类的大洪水的神话并不多, 许多都是混合的产物. 以劫难发生以后极少数人幸存下来为标准去划分, 记载这次大洪水的有以下一些地区:欧洲,墨西哥,加拿大,印度,加里曼丹,埃及,希腊,中国. 如果大家稍微留意的话, 就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以上这些国家和地区几乎都在赤道以北, 现在还没有确切发现赤道以南地区存在大洪水的记载. 在危地马拉和巴西西部虽然有人类在洪水中毁灭的记载, 但这些地区的人类并非灭绝于洪水, 大多数是因高山崩塌造成的. 因此, 我们基本可以肯定, 这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主要发生在赤道以北的地区, 具体原因我们在以后要详细谈到. 

第四节 大洪水的水位高度

 

当我们确定了毁灭人类大洪水暴发的真实性以后, 接下来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才是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也就是说, 大洪水的水位究竟有多高呢? 

 

尽管《圣经》说洪水淹没了高山, 中国的古籍也说洪水"怀山襄陵", 但这个说法很笼统, 让人形不成一个具体的概念. 多少米的洪水算洪灾, 多少米的洪水算毁灭人类的大洪水呢? 可惜的是, 古代神话中不可能给我们一个具体的数值, 其他文献也不会直接告诉我们大洪水的水位究竟有多少米. 

 

但是, 根据其他一些记载和传说, 我们还是可以推测当时大洪水的水位高度. 比如说, 在《山海经》,《淮南子》等书中, 就透露给了我们一些重要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当时洪水的高度. 

 

《山海经·海内经》说:当年发生大洪水的时候, 天上的神仙都看着不管, 任凭洪水在地下肆虐, 任凭可怜的人类在波涛中挣扎. 有一个名叫"鲧"的神, 实在看不下去了, 于是偷了上帝的一件宝贝来拯救人类. 说起鲧偷去的宝贝可是大有名堂, 它叫"息壤", 这东西见风就生长, 一个变两个, 两个变四个, 四个变八个……无休无止. 哪里有洪水, 只要投下去一点点, 马上就会长成一座土山, 挡住洪水. 这样的宝贝上帝当然看守很严. 鲧拿着"息壤"刚刚到了地下, 上帝就发现了, 派火神祝融追了下来, 在羽郊这个地方追上了鲧, 并把他残酷杀害了. 鲧"出师未捷身先死", 真是可惜, 但他的精神却被人类永远铭记. 

 

那么羽郊在什么地方呢? 实际上羽郊就是羽山之郊, 它在现在山西的雁门北部. 鲧拿着刚刚偷来的"息壤", 首先就来到雁门, 他来这里肯定是为了治水, 这是无可争辩的. 那么, 这是否可以证明, 当时的洪水上线就在雁门呢? 按逻辑上讲, 应该是这么回事, 否则鲧来雁门干什么呢? 

 

有一个确切的地点就好具体化了. 雁门在山西的北部, 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 经查, 雁门的北部没有什么大山, 属于恒山山脉的末端, 基本上都是一些小山峰, 海拔不会超过1500米(因为恒山的最高峰馒头山海拔仅有2426米). 因此我们推测, 鲧死的地方, 海拔不会超过1400米, 大约在1100-1400米之间. 根据我们的资料, 这个高度就是当时洪水的最上限. 在山西龙门山有一个叫禹门口的地方, 它与大禹有关, 估计也与洪水有关, 它在地形图上的标高是1122米, 与雁门几乎处于同一个海拔高度之上. 

 

除了以上这一个合乎情理的推测以外, 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材料来证明当时大洪水的水位高度. 

 

《汉唐地理书抄》记:"宜都上绝岩壁立数百丈, 有一火烬插其岩间, 望可长数尺. 传云, 尧洪水, 人油船此旁, 囗馀, 故日插灶. "《艺文类聚》又记:"宜都夷陵县西八十里有高筐山. 古老相传, 尧时大水, 此山不没, 如筐篚, 因以名. "这两条材料说明, 史前的那场大洪水曾在宜都留下过一些痕迹. 宜都在今天湖北宜昌附近的枝城, 它属于巫山山脉, 地图上的标高大约是海拔1200米左右. 而宜昌以东, 就是广大的江汉平原. 

 

《太平御览》卷七六九引《郡国志》记载:"济州有浮山. 故老相传云, 尧时大雨, 此山浮水上. 时有人揽船于岩石间, 今犹有断铁锁. "

 

《太平御览》卷五二引《永嘉志》记载:"永嘉南岸有帖石, 乃尧之神人以破石椎将人恶溪, 道次, 置之溪侧, 遥望有似张帆, 今俗号为张帆溪. 与天台山相接. "

 

综合以上这些记载, 我们推测, 史前大洪水的水位在1100米左右, 它几乎淹没了整个东南沿海, 中原的河北,河南,山西一部,陕西一部, 也浸泡在洪水中, 中南地区的湖北,湖南,广西和西南部的贵州等地区也被洪水淹没. 

 

关于大洪水的水位高度, 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一些资料:

 

浙江省仙居县境内有一山, 名叫韦羌山, 山上有一危崖名蝌蚪崖, 距离地面大约200米, 鸟兽绝足迹. 但正是在这处崖面上发现有人工刻制的奇怪文字, 俗称蝌蚪文, 至今无人能识. 这片碑文宽50米, 高40米, 蝌蚪一样的文字突出崖面5厘米, 每个字直径在7-12厘米之间, 每个蝌蚪文相距15厘米, 排列十分整齐, 外崖壁上有许多形如日,月,虫和海洋生物的图形. 

 

关于蝌蚪崖的来历谁也不清楚, 民间曾传说, 这里原来是一片水乡泽国, 当年大禹治水时来到这里, 在此崖上刻下了蝌蚪文. 也就是说, 它应该与大洪水有关. 

 

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内也有一处"神秘天书"之称的红岩碑, 上面刻有令人无法辨认的文字. 在晒甲山西, 有一片暗红色的悬崖峭壁遥立半天, 北侧岩面上, 有30多处令人不解的奇怪文字, 其中最大一处宽10米, 高6米, 上面有40多个怪形图案. 历史上许多学者, 包括郭沫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 都来此地考察过"天书". 当地有一句关于红岩碑的民谣, 听起来就好像什么咒语一般:"红岩对白岩, 金银十八招, 谁人识得破, 雷打声去招称来. "

 

目前对红岩碑有种种说法, 有人说这是禹碑, 也有人说是殷高宗记功碑, 还有的人说是外星人写下的. 但从民谣中"雷打声去招称来"一语中, 我们推测它可能与蝌蚪崖差不多, 也与洪水有关. 

 

在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一的岣嵝峰上, 同样刻有77个古文字, 书法怪僻难辨, 号称岣蝼碑. 晋朝时第一次被发现, 但直到宋代才有拓本藏于岳麓书院. 1958年, 有关部门将拓本寄给郭沫若, 郭沫若在回信中称此文字"秘不可究". 关于此碑的来历, 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大禹纪功碑, 看来也与大洪水有关连. 衡山在地形图上, 它的最高峰标高1290米. 

 

实际上, 只要你打开中国的地形图, 将这几处地点的海拔高度作一个对比的话, 北起雁门,龙门山, 经宜昌,枝城到衡山, 这些地点都处于中国地形图上的第一个台阶边缘, 标高都在1000-2000米之间, 这个台阶往东往南, 就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海拔都在500米左右. 这个台阶的西部, 就是中国的第二个台阶, 海拔高度基本都在2000米以上. 难道你不觉得这种安排很奇怪吗? 古人手里面应该没有一本地形图. ;他们不可能将洪水的所有证据都排列在中国的第一个台阶边缘, 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证据都安排在几乎同一个海拔高度上. 

 

因此, 我们可以断言, 仙居蝌蚪崖,安顺红岩碑,衡山岣嵝碑,巴东文字等都是关于大洪水暴发的记载, 这几处地点的选择是为了告诉后人, 当时的洪水水位高度究竟有多少. 

 

由此可见, 发生在人类文明史以前的那次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其洪峰的高度大约为1000多米, 世界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基本上被洪水淹没, 人类遭受了一次真正的灭顶之灾, 绝大多数人丧生在洪水中. 

 

当人们怀着悲痛的心情承认人类自身曾经被洪水毁灭过一次的现实后, 不禁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场大洪水究竟是怎么发生的? 

 

第五节 大洪水成因的历史疑问

 

人类在早期记载大洪水的时候, 就曾悲愤地追问:这是为什么啊?咳死嗖⒚挥泄恚?为什么要降下如此大难毁灭人类? 然而, 苍天并不会回答这样愚蠢的问题, 天底下实际没有对与错, 如果用人类的道德眼光去责问老天, 那就更是错上加错. 几千年的文明最终会告诉人类, 自然永远是人类的上帝. 

 

当然, 在初遭毁灭的人类那里, 讨个公道是再自然不过的想法了, 于是, 人们在记载下灾难的同时, 也记载下了对洪水发生的寻问. 直觉告诉人们, "怀山襄陵"的洪水并非是自然发生的灾害, 背后肯定有一种超越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 于是人们首先想到了神. 

 

我们先离开一会话题, 谈一谈对"超自然"一词的认识. "超自然"是一个很旧很旧的哲学词汇, 而且是个贬义词, 更是一个惹不得的词汇, 如果谁要是惹了它那麻烦可就大了, 被指着后脊梁骨臭骂一通那是轻的. 实际上, 根本就没有"超自然"一说, 都是哲学家生生创造出来的. 只要是现实中发生的,或者说只要在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发生的, 都应该属于自然的范畴, 不可能有超越自然的现象存在. 

 

再者, 这个自然有多大呢!难道人类的认识已经包含了整个自然了吗? 比如说, 最新发现的"类星体", 它比太阳小得多, 但是它的亮度却是太阳的几万倍, 或者十几万倍, 而且它的红移速度竟然接近光速, 目前所有的物理学定律都失去了作用. 那么, 你说它是超自然吗? 因此, 那些熟练使用"超自然"一词而另有所图的先生们, 在他们的脑海里, 所谓的"自然"就是他们胸中的点墨, 凡是他们暂时没有理解的, 都可以用"超自然"一词来搪塞. 决不能认为, 我们所认识到的自然就是自然的全部. 因此, 在目前"超自然"一词完全可以换成另外一词--"超经验"或"超认识". 比如, 一只小鸟在空中与一架飞机相遇, 小鸟大吃一惊:这么大的铁家伙为什么可以飞起来, 而且跑得这么快, 声音这么大? 小鸟不理解, 回去问它们的爷爷, 爷爷说:"你们今天遇到了超自然现象. "因此, 在一定程度上引进一些我们目前尚不明白的理论, 承认一些在我们认识以外的力量(但不是虚无的神力), 也许是更加明智之举. 

好啦!再让我们回到大洪水的话题上吧. 

 

在世界上所有关于大洪水的记载当中, 几乎都把人类得罪神灵作为洪水来源的解释. 比如, 《圣经·创世纪》说:"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极大, 就后悔造人在地上. 耶和华说, 我要将所有的人和走兽, 并昆虫和天空中的飞鸟, 都从地上除灭. 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 毁灭天下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 无一不死. "一句话, 大洪水暴发的原因是人得罪了神, 于是小心眼儿的神就用洪水来惩罚人类. 中国伏羲的传说里, 大洪水是因为伏羲父亲得罪了雷公, 本质上还是人得罪了神. 

 

当然, 由不同文化背景构成的神话传说, 对大洪水原因追寻的答案不可能都是相同的. 在中国的神话里, 对大洪水暴发的原因, 提出了另外一种解释, 说是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因为争权夺利而发生了战争, 战败的水神咽不下这口恶气, 一头向支撑天地的大柱子--不周山撞去, 结果造成天地分离, 在天崩地陷中产生了大洪水. 犹太人对大洪水另有高论, 他们认为是"主改变了星座中两个星辰的位置"而导致了大洪水的泛滥. 

 

不论神也好, 星辰也好, 天地分离也好, 它们都代表着天空, 看来大洪水的暴发与天空有关, 这也是世界大洪水神话相同的一个内容, 只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表示罢了. 

 

人类追寻大洪水暴发原因的脚步, 并没有受到上述神话的限制, 科学技术的发展, 使人们可以跳出神话划定的圈子, 从不同的方面, 应用不同的技术, 重新审视这场与人类命运休戚相关的洪水成因.到目前为止, 人们一共提出了三种关于大洪水的假设, 即外来撞击说,地球火山说,星球异动说. 

 

1608年, 荷兰眼镜匠利帕希发明了望远镜. 1609年, 伽利略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当人们第一次将天文望远境对准月球的时候, 人们震惊地发现, 月球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坑, 有的直径几十公里, 有的直径几百公里. 后来的研究告诉人们, 那些坑是外来巨型陨石撞击月面后留下的伤疤, 称为环形山. 从那以后, 人们对陨石撞击的危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球在宇宙中相当的幸运, 至少在6000多年的时间里, 还没有发生过一次百万吨陨石撞击的事件, 天空中虽然不时有小的陨石从天而降, 但造成的危害都不大. 最为严重的一次是中国甘肃省庆阳县的陨石撞击事件, 那是在1490年4月4日发生的. 当时正逢清明时节, 一颗小的陨石撞击到上坟的人群中,据地方志记载"击死人以万数". 但这颗陨石在所有的天文事件当中, 只能算一个小不点. 1984年, 一颗滚动的小行星从距地球72万公里处呼啸而过, 将全世界的天文学家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据计算,这颗小行星将在2015年再一次接近地球, 那时很有可能会一头撞上地球. 

 

天空中不时滚动的不速之客, 启发了大洪水的研究者, 从而提出了外来撞击说. 持此观点的研究者认为, 史前大洪水是由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造成的. 的确, 地球上曾经发现过不少巨型陨石坑, 南极洲的威尔克斯兰德陨石坑, 直径240公里;中国内蒙古与河北交界处的多伦陨石坑, 直径170公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波皮盖陨石坑, 直径100公里以上. 据有关报道, 美国科学家新近在捷克发现了一个直径320公里的巨型陨石坑, 算得上是地球陨石坑中的老大. 但以上这些陨石坑都十分古老, 最年轻的也在几千万年以前, 距离大洪水的时间太远, 根本拉不到一起. 

 

1969年, 美国一批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在阿拉斯加荒漠地区考察时, 发现了一个直径12.4公里的圆形地貌, 地面下陷, 最深处可达500米. 据地质抽样化验表明, 这一带地区的岩石中含有大量的镍, 而且当地的磁场也不正常, 科学家怀疑这是一个陨石坑. 1972年, 美国的"大地卫星1号"人造卫星送回了这一地区的图片资料, 使陨石坑的怀疑得到了证实. 1976年, 又一次的空中考古活动证实了人们的怀疑. 据测定, 这个陨石坑的年龄12000年, 十分接近大洪水暴发的时间. 因此, 不少人认为, 正是这颗陨石的撞击, 造成了史前大洪水的泛滥. 

  科学家一致估计, 跌落在阿拉斯加的这颗陨石大约直径600米, 撞击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几十亿吨TNT炸药爆炸的能量, 等于同时引爆了1000颗百万吨级的原子弹. 这个能量足以使地壳开始在软流层上漂移, 或者加速正在漂移的速度. 同时, 轰击释放出来的巨大热量, 熔化了数千平方公里的冰层, 提前结束了第四纪冰川期, 熔化后的冰水造成了记载中的大洪水. 

 

以上这个解释十分粗糙, 漏洞太多. 首先, 这么一颗陨石的撞击不可能造成地壳的巨大变动. 其次,撞击导致第四纪冰川结束的看法也过于牵强. 陨石的撞击一般发生在瞬间, 释放出来的热量短促而强烈, 根本不会使大面积的冰川溶解. 同时, 冰川深解虽然可以使海平面明显上升, 但现代海洋学家告诉我们, 这个过程是缓慢的, 往往要持续几千年, 一次性轰击是不可能造成海平面大幅度上升的. 

 

还有的人认为, 是一颗巨大的陨石轰击海洋, 造成了滔天的海啸淹没了陆地. 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我们也理解这种假设很难找到证据, 但我们还是要指出, 这种假设是不严密的. 一颗陨石落入海洋, 会造成一定范围内的海浸事件, 但绝对不可能造成全球性的海浸. 比如说, 一颗巨型陨石落入太平洋, 它可能会造成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海浸, 但海水绝不可能越过美洲大陆造成大西洋沿岸的海浸. 再说, 这种解释也不能说明为什么大洪水都发生在赤道以北地区的问题. 

 

法国科学家古维尔, 对陨石撞击海洋形成洪水的情形, 曾经这样描述道:"当巨大的陨石轰击海洋后, 高达数百米的巨浪, 犹如一个个山头, 以排山倒海之势, 雷霆万钧之力, 席卷陆地, 毁灭那里的一切生灵. "描写的确很精彩, 可惜并不是事实. 

 

火山爆发, 一直在地球诸多自然灾害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元前79年, 维苏威火山突然爆发, 在一夜之间彻底毁灭了古罗马的庞培城, 所有的居民在睡梦中被埋葬在厚厚的火山灰下, 油画《庞培城的毁灭》生动再现了庞培城的不幸经历. 火山爆发的雄壮景观和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 使人们想到了人类史前的那场大洪水, 形成地球火山说, 认为洪水是由地球火山爆发引起的. 

 

1956年, 加兰诺帕勒斯教授偶然在希腊附近的桑托林群岛的一个叫塞拉的小岛上, 发现了一个被厚达30米的火山灰覆盖的古城遗址. 1962年, 美国和希腊组成了联合科学考察团, 对桑托林群岛海岸进行了考察, 结果挖掘出一座古城废墟, 它与公元前79年被火山爆发掩埋的罗马古城--庞培城遗址极为相似. 根据其他证据, 科学家基本可以断定:在很久以前, 这里曾经发生过一次巨大的火山爆发, 被称为桑托林火山. 据说, 桑托林火山的喷发很可能是地球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喷发, 其火山灰覆盖了整个群岛及附近的广大地区, 面积大约有20万平方公里. 

 

但是在桑托林群岛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座火山存在, 所以科学家估计, 桑托林火山原来很可能是一个小岛, 但巨大的喷发将小岛地下的物质喷发殆尽??当喷发停止后, 成为空壳的火山陷入海平面以下300-500米. 陷落的火山口中, 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引起了前所未见的海啸. 漩涡中心的海浪高达1-2公里, 滔天巨浪似每小时320公里的速度呼啸而去, 前锋形成无数堵30多米高的水墙, 所到之处一片汪洋. 滔天的巨浪, 很快摧毁了附近的克里特岛沿岸, 3个小时便吞没了北非的的尼罗河三角洲, 接着又淹没了1000公里以外的叙利亚古港乌加里特. 他们认为, 桑托林火山正是史前大洪水的罪魁祸首. 

 

然而. 桑托林群岛在地中海. 地中海是一个被欧,亚,非三块大陆环绕的内海, 即便桑托林火山曾经形成过可怕的海啸, 但滔天的巨浪再高, 也不会越过亚洲大陆淹到中国来, 更不可能越过整个西班牙, 穿过大西洋, 淹到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 再说, 桑托林火山据碳-14测定, 它爆发于距今3500年左右, 比地质学上证明大洪水几乎晚了近万年. 而且公元前500年左右, 人类的文明已经相当发达了, 不可能没有明确的记载. 因此, 可以肯定地认为, 桑托林火山爆发引起的巨大海啸, 绝对不是史前那次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越是深入研究, 人们也就越发地感觉到, 地球史前大洪水的原因很可能不在地球的内部, 不论是地震,火山爆发,异常气候变化, 都不可能引起一场全球性的大洪水, 除非地球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巨大抖动, 巨大的惯性力使海水侵入陆地. 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人类恐怕早已不存在了. 

 

所以, 人们渐渐把追寻大洪水成因的目光投向地球以外, 因为只有星际间的相互作用, 才有能力引发一场如此浩大的洪水. 在这种背景下, 维利考夫斯基提出了金星异动说. 

 

早在1939年, 维利考夫斯基就开始悉心研究古代史, 以便从中寻找事实来证实自己的推测. 他认为, 古代史的进程曾受到一系列宇宙灾变的影响. 他对牛顿关于太阳系一经形成就像钟表一样准确无误地运行的理论提出了疑问, 对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也颇不以为然. 他们通过对古史文稿详细地研究得出结论:太阳系曾经发生过大分化大灾变, 地球的公转轨道曾受到强烈的干扰. 他认为, 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 太阳系的巨人木星(质量相当于320个地球)发生了破裂性震荡, 将大量物质抛人空间, 这些被抛人空间的物质朝着太阳所在的方向呼啸而去, 形成了原始状态的金星. 当金星穿过地球轨道时, 由于两颗行星靠得大近, 引起引力错位, 地轴发生了严重的偏移. 这种能量巨大的骚扰, 使地壳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 导致了大洪水的暴发. 

 

维利考夫斯基的这套假设, 目前很少有人认可, 也许金星的形成果然如此, 这有待日后的天文学加以证明. 我们只是想谨慎地指出:维利考夫斯基金星形成造成地球大洪水的假说时间被定在4000多年以前, 这与地质学发现的洪水证据不能吻合. 

 

以上所有关于洪水的解释都不能令人信服, 这证明:现代科学在这个问题上钻进了死胡同. 怎么办? 我们不能等遥远未来的人给我们提出一套新的假设, 这不符合人类求知的精神. 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资料去探求事实真相. 在现代科学不能提供新的证据和理论的情况下, 人类唯一最直接的资料就是那些长期被人蔑视的神话和传说. 事实上, 这些资料从形成的时间上讲, 是洪水过后的第一手资料, 古人在编制这些神话的时候没有想欺骗自己, 更没有想欺骗后人的意思. 因此我们相信, 在这些神话中虽然有被思维认识水平扭曲的成分, 但也包含着我们未知的事实真相. 

 

在研究中国上古神话的时候我们发现, 中国神话中关于洪水发生的记载, 与世界各民族的记载均不相同, 大洪水并不是孤零零发生的, 它属于一个极有逻辑,极有条理.连续不断的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叙事的态度看, 中国神话的重点并非在讲述每一位神千姿百态的表现, 而是在重点讲述一个完整的事件, 神的各种活动只是为了解释这个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 这与西方的神话是根本不同的. 

 

具体地说, 中国神话叙述的事件中心是围绕天与地的关系展开的, 整个神话的结构如下:天地不分--神造人--神与神之间的战争--天柱崩,天穿一洞--大洪水--天地分离--女娲补天--十日并出. 除最后一项"十日并出"与前项看不出逻辑关系以外, 其他各项都有极强的内在逻辑关系. 这种表现的方法与特点, 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神话不太相同, 它甚至不符合神话形成的一般规则. 

 

因此, 我们认为, 中国神话的内涵远比世界任何一种神话都丰富, 它很可能记载的是一件真实的事件, 重点在于"天地分离". 然而, 正如我们以上看到的, 所谓"天地分离"实际上就是月球和地球的分离, 古代人所说的天地关系, 指的就是月球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中国的神话就是从这种关系的变动中演变出来的, 因此也以这种变动的过程为核心. 

 

将大洪水的发生, 放在地球和月球一系列变动的事件当中, 可以圆满解决大洪水的诸多疑问. 比如, 大洪水为什么发生在赤道以北的地区? 大洪水为什么时间十分短促? 南半球为什么没有发生洪水的记载? 等等. 

 

"天地分离"--月球和地球发生分离, 是大洪水暴发的真正原因, 这就是我们的假设, 我们的观点. 

 

第六节 地-月分离是大洪水的真正原因

 

在解释这场人类大劫难之前, 我们必须搞清楚这场洪水的几个特点. 综合现有资料, 大洪水发生的过程有以下特点. 

 

1.这场大洪水主要发生在地球赤道以北的大陆, 所有记载洪水的民族都生活在北半球, 越往南水位越低, 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海洋退潮现象. 

 

2.这场洪水虽然来势凶猛, 但持续的时间不算长. 据《圣经》记载说, 洪水持续高涨了40天, "天下的高山都淹没了. 水势比山高过十五肘, 山岭都淹没了". 40天后, 洪水开始退去, 到第150天时,洪水完全退尽??陆地露出来了. 古巴比伦的《季尔加米土史诗》是世界上记载大洪水最完整的资料, 据说, 这部史诗是根据在大洪水中幸免于难的西纳比斯亲口述说的经历写成的. 诗中记载, 大洪水一共持续高涨了12天, 然后开始退去, 到第129天彻底退完. 中国的洪水传说中没有具体的时间, 但洪水退去极快却是事实, 使伏羲父亲坐的船一下子就从空中跌了下来. 

 

3.据中国《淮南子·天文训》记载, 这场大洪水是从中国的东南方向退去的, "地不满东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大洪水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场大洪水范围十分广泛, 几乎北半球都被洪水淹没, 这么大的水量来得十分奇怪. 我们认为, 能在短时间淹没大陆高山的水, 决不是来自降雨, 虽然许多关于大洪水的记载中都提到了天降大雨这个情节, 但这决不是导致大洪水的原因, 只能看作在大洪水发生时的异常天气变化. 

 

那么, 洪水来自何方呢? 洪水来自大海, 大洪水是海浸事件!《孟子·滕文公》记载说:"当尧之时, 水逆行. "大家知道, 条条溪流归大海, 由于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 因此中国的河流也基本上是东西走向. "水逆行"明确地说明, 由于受到东南方向强大的压力, 河水形成倒灌. 而中国的东南方就是大海. 因此, 这是海水扑向陆地形成的反常现象. "精卫填海"的故事, 也是在暗示我们, 大海曾经给人类带来过巨大的灾难, 所以人们才那样痛恨大海. 这难道不是在说史前那次大洪水吗? 

 

上引公元前3500年前的苏美尔泥版文书, 它在记述大洪水的时候, 有这样一个情节, "第一天, 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 从地图上我们知道, 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就是现在的中东地区, 它的南面也是大海. 这个情节也在告诉我们, 大洪水来自南面的大海. 当洪水发生时, 滔滔的海水扑向北方大陆, 几百米高的浪头像一道道水墙, 压迫着空气, 形成一股可怕的南风, 所以记载中才说"南风以可怕的速度刮着". 

 

那么, 大洪水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索菲亚天文台台长埃斯·鲍奈夫认为, 如果一颗小行星(其直径770公里, 约是月亮的1/5), 从地球半径6倍的距离(37800公里)的地方通过, 地球将因此发生比普通涨潮大10倍力量的汹涌波涛, 海水会向小行星通过的方向集中. 

 

根据我们以上所有的分析, 我们认为大洪水是这样发生的:当被击毁了反引力装置的月球宇宙飞船, 从现在的西北方向(以前的正北方向), 缓慢离去的时候, 月球本身强大的引力, 加上分离时产生的巨大拉力, 使南半球的海水以排山倒海之势涌向地球北半部, 几百米高的浪头一个连着一个, 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 呼啸着扑向北方大陆, 吞没了平原, 吞没了谷地, 吞没了这些地方的所有生灵. 在短短十几天的时间里, 北方的海水上涨了1000多米, 大陆上一片汪洋. 在波涛中, 一些高山的顶端孤露出水面, 看上去像一个个小岛. 高山在海浸中颤抖, 陆地在巨变中呻吟. 

 

就中国的情况而言, 凡是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地区, 统统淹没在洪水之中, 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绝大部分都被洪水淹没, 这真是一场惨绝人寰的大悲剧. 

 

随着月球的引力影响越来越小(月球越升越高, 距离地球也越来越远), 也随着地轴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 使北浸的海水随惯性力的方向, 渐渐向东南退去, 故古史记载"地不满东南, 故水潦尘埃归焉". 地轴又经过一系列小的波动后, 停留在现在的位置上. 这就是大洪水来得快, 退去也快的原因.

 

第七节 幸存的人类

 

我们提出了一个关于人类大劫难--大洪水成因的全新假说:由于地球与月球的分离, 导致了一场毁灭人类的大洪水. 世界上一直流传到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神话, 有许多神话就把月亮看成是宇宙灾变的罪魁祸首. 例如, 芬兰的故事诗(卡列瓦拉)和南美洲的各种传说, 都认为宇宙大灾变的原因在月亮上, 这与我们的假设不谋而合. 可悲的是, 这场宇宙巨变并非出于自然原因, 而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我们不应该指责那些创造了我们的月球人, 尽管他们制造了这场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洪水, 因为他们也是迫于无奈, 在生存的面前是没有道理好讲的. 相反, 我们还要感谢那些创造了我们生命的"神", 是他们的警告, 使许多人逃脱了这场灭顶之灾, 才使我们人类得以延续下来. 

 

在巴比伦的叙事诗中, 谈到水神埃亚向科希斯特劳斯的国王发出有关洪水将要到来的警告, 他说:"乌巴尔的儿子特乌特啊?〔鹆俗约旱姆孔釉齑桑〔灰悸亲约旱牟撇?如果生命得救, 请为这件事高兴吧, 别忘了在船上装上各种动物. "在阿基斯台卡的古写本中, 神也这样说:"停止用龙舌兰造酒吧!再挖空大杉树的树干造一个独木舟, 到特索斯顿特里(古月名)这月, 洪水滔天时, 请进到这个独木舟中!"

 

《圣经》里记载说:"凡有血气的人, 在地上都败坏了行为. 上帝就对诺亚说:'……用你的哥斐木造一只方舟, 分一间一间的造, 里外抹上松香. 方舟的造法是这样的, 要长三百肘, 宽五十肘, 高三十肘, 方舟上边要留透光处, 高一肘. 方舟要分上. 中,下三层. 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 毁灭天下. '"

 

在太平洋诸岛, 也存在着很多这样的传说, 即出现了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使徒, 向人们发出了灾变即将降临的警告. 根据传说, 凡是听了使徒的话, 而建造了木筏子的人都得救了. 缅甸的《编年史》中记载说, 从最高僧院来了一位黑衣使者, "他穿着黑色的衣服, 出现在人们集中的地方, 在全国到处周游, 以悲痛的声音, 向人们发出近期内即将发生灾祸的警告. "

 

然而,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洪水毕竟是无情的, 在它肆虐陆地的时候, 吞没了人类幸幸苦苦建造起来的家园, 吞没了大家的亲人和朋友. 从感情上讲, 人们不可能轻易接受这样的事实. 所以, 在洪水过后的神话中, 人们产生了对神的敌视情绪, 把他们说成是想把人类斩尽杀绝的刽子手. 比如, 住在墨西哥的阿斯台卡人传说, 一位名叫奇特拉卡凡的神, 向名叫那塔的人发出了关于势必降临的大灾变的警告, 并告诉他建造一只方舟逃命. 大洪水果然来临了, 地上的人都死光了, 而那塔和他的妻子却逃脱了灭绝. 当洪水退去后, 那塔和他妻子开始点火烧鱼. 烧鱼的香气四处扩散, 阵阵飘到天上. 诸神判断一定有什么人活了下来. 他们生气地叫嚷:"谁点火了吧!为什么这样烟气冲天? "愤怒的诸神,想彻底灭绝人类. 但奇特拉卡凡却请求其他神帮助逃得性命的人, 这样人类才没有被灭绝. 

 

大家知道, 《圣经》中的神话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演变形成的, 它直接发源于古巴比伦的神话. 在古巴比伦的神话中也记载说, 当抽水过后, 幸存的人们开始点火做饭, 诸神闻到烧烤动物的香气, "像苍蝇一样集合在一起", 议论纷纷, 诸神知道肯定有人逃脱了洪水, 他们也像墨西哥的诸神那样感到十分愤怒, 想彻底杀死逃脱性命的人. 这时, 曾向人们发出洪水来临警告的水神埃亚, 极力调解诸神的愤怒, 人类才幸免于断子绝孙. 

 

从这几则神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 人类对于制造洪水的诸神怀有极大的敌视情绪, 这是一种悲愤的怨恨, 神不再是人们颂扬的对象, 不再是善良的象征, 而是一群想灭绝人类,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人类真是多灾多难, 在神与神的战争中, 人类曾经被无辜殃及, 许多城市和居民点被化为灰烬, 紧接着又是一场滔天的洪水, 人类没有在这一系列的灾难中灭绝, 已属不幸中的万幸. 

 

那么究竟是哪些人活了下来? 看一看我们这一代文明的分布特点, 大家就清楚了. 现在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 它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几乎都在大平原, 或者谷地, 或者沿海岸线等地. 这是历史的选择. 我们的祖先往往会在上述地点建立居民点, 因为这里有丰富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地, 地势平坦, 众多的河流使大家便于交通. 那么, 上古的人类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 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目前, 世界上发现的上一代文明遗迹, 一般都具有以上的地理特点, 像中国,印度,埃及,古巴比伦等. 在这些地区, 聚集的人口越来越多, 各方面的发展也相对来说快一些, 文明的程度也比较高. 

 

但也有一些民族或部落, 他们散居在高原或山区等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 由于这些地方的自然条件差, 交通不便, 相互之间的往来很困难, 相应的, 他们的发展速度也就十分缓慢, 处于一种很原始的状态中, 根本无法与平原和谷地的文明相比. 

 

但是历史证明, 这些生活在高原或山区的人们是对的, 他们是幸运的. 北浸的巨浪首先吞没了文明发达的平原和谷地, 那里的人类和他们的文化统统在洪水中消失了. 而那些高山和高原上十分落后的牧羊人却幸存了下来. 看一看世界上少数人幸存的神话吧!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逃到高山上才幸存了下来. 我们相信, 这类神话要告诉我们的是:在那场洪水中, 惟有高山或高原上的人有机会幸存下来. 

 

据记载, 雅典的立法者梭伦在古埃及访问时, 遇到埃及的一位大祭司, 他告诉梭伦说:"大灾变杀死了全部住在海边和河边的人, 而安然活下来的, 都是住在山里粗野,无文化的放羊人和放牛人. "

 

大洪水过后, 从高山上走下来了牧羊人. 可惜的是, 由于他们自身发展就十分落后, 根本没有能力将上一次文明接续下来. 人类的文明中断了,萎缩了. 这些原始人在记忆的深处保留了一些上次文明的灵光, 当他们从高山走到平原, 将记忆中的那点灵性记载下来, 这便成了我们今天谁也读不懂的东西. 然而, 他们是整个事件的目击者, 是大洪水的见证人. 于是, 他们将看到的,听到的东西, 以神话的形式记载下来, 一代一代传下来, 又经过几千年历史岁月的风风雨雨, 经过无数人的不断加工,改造, 最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种神话和传说. 

 

如果我们仔细去研究今天保存下来的神话, 在剔除传讹附会的成分以后, 我们依然可以嗅到很浓,很浓的大山气息. 从神话里我们发现, 离开了大山几乎就没有神话, 神话中的绝大多数神仙都住在山上, 他们都是山神. 中国《山海经》中记录的神话最多, 但这本书记载的基本上都是大山或高原. 《山海经》可以看成三部分, 一是山经;二是海经;三是大荒经. 山经指的是高山, 这没有疑问;大荒经指的是高原和戈壁, 这也没有疑问, 其中根本没有记载平原和谷地.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大家知道, 中国的文明应该起源于大平原, 在祖先的神话里根本不应该有那样多的高山和戈壁, 因为我们的祖先没有在高山和戈壁生活的经历. 然而, 事实却是, 我们的祖先在所有神话里, 都大谈而特谈他们本不熟悉的高山和戈壁, 真是奇怪得很. 由此, 我们只能认为, 这是从高山来到平原的人们, 对他们早年生存地点有着一份极为深厚的感情, 在他们口传历史事件的时候, 不知不觉将这种感情带人神话当中. 我们之所以强调神话原型的重要意义, 其理由就在这里, 这其中有我们人类已经丢失或早已淡忘的记忆. 

 

第八节 文化和习俗中的洪水证据

 

沧海桑田

 

人类的记忆可以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淡忘, 人类的感情也可以随着环境的变迁而冷漠, 但是, 人类的文化却不可以漠视过去的历史, 它总是在不经意之间, 将淡忘或冷漠的东西注入在人们的生活中, 你可以不去感觉它, 但你无权阻止它默默地述说. 

 

在中国, 有一句著名的成语--沧海桑田. 据考证, 这条成语出自《神仙传》. 有一个叫麻姑的仙女, 就是那个献寿桃的麻姑, 她见到仙人王平后, 说了这么一番话:"接待以来, 又川东海三为桑田. 向到蓬莱, 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 岂将复为陵陆乎? "这就是"沧海桑田"成语的来历. 它的本意指大海变为农田, 农田又变为大海, 现多用来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人们从来没有问一问这个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 它仅仅是出于一个所谓神仙之口吗? 即使是神仙之言, 那也是人们告诉神仙的. 如果有人说, 这一个成语是出自中国人的想象, 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有谁能把天地间变化的事件也想象得像这样一清二楚呢? 

通过近百年的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 "沧海桑田"在地球自然演化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次, 但地球的自然演变过程极其缓慢, 几千万年未必有大的变化, 几万年对于地球而言, 真是一眨眼的工夫, 但对人类而言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 我们根本看不到地球的这种自然演变. 但是"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太准确了, 准确到让人难以想象. 

 

所以我们认为, "沧海桑田"成语的源头, 肯定与大海浸事件有关. 住在高原和山区地带幸存下来的人们, 在短短的时间里, 他们看到了巨大的海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吞没了平原和高山的情况, 也看到了海水向东南方向退去, 露出了陆地和山脉的情形, 所以才能把看到的这个全过程用一句极其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这就是"沧海桑田". 这是大洪水发生过的又一有力的文化证据, 它进一步说明大洪水是按照我们猜想的方式发生的. 

 

泰山祭天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几千年来围绕泰山, 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千古流芳的奇文妙句. 从泰山脚下一路上去, 到处可见各种摩崖碑刻, 据说这一坏习俗最早发端于秦始皇, 他在东巡泰山时, 在泰山上刻下了石鼓文, 为自己歌功颂德, 后世的无聊文人也就纷纷效仿起来. 但为什么泰山在中国文化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谁也说不清楚, 很可能来自一种古老的习俗--泰山祭天. 

 

中国人崇拜虚无的天帝, 这种崇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古老的宗教仪式--祭天, 也叫做封禅.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早在黄帝时就有人立庙祭拜天帝, 关于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 但这条资料至少说明祭天的宗教仪式十分古老. 一般来讲, 祭天的地点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平常都在山顶, 如果没有山, 就用土筑起一个坛, 以象征高的意思. 古时祭天有三种形式:庙祭--在天帝庙里拜祭;郊祭--每年两次在城郊拜祭;封禅大典--泰山拜祭. 泰山封禅是祭天的最高仪式. 

 

但为什么要选择在泰山祭天呢? .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学者真正涉及, 现在学术界里的解释十分抽象. 首先, 是因为泰山高.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地区, 海拔1524米, 是山东全境海拔最高的山, 也是中原地区濒临大海最近的一座高山. 它气势雄伟, 故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 正因为它高, 所以古人才选择泰山来祭天. 其次, 因为泰山在东面. 太阳属阳, 乃万物之君, 在哲学内涵上代表着新生, 象征着生命, 因此, 太阳升起的东方也就具有了与太阳相同的本质. 同样的, 东方的泰山由于每天迎接日出, 它自然也会与太阳的哲学本质相一致. 客观地说, 以上这种解释大约只有学者才会明白, 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因为它太抽象, 主观的成分又很大. 

 

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 宗教祭典也分出了许多等级, 哪些人可以祭哪些项目, 都在礼典中写得一清二楚. 祭"天", 这是天子的专利, 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否则一定会有人指责你居心不良, 想篡夺皇位, 那是要灭九族的. 虽然西周以后, 由于周天子的地位衰落, 代之而起的各方诸侯篡夺了周天子的祭天权, 但那时的诸侯也与皇帝差不多了. 

 

关于泰山祭天, 有很古老的传说, 《太平御览》卷六八三引《汉宫仪》说:"孔子称封泰山,禅梁父, 可得而数, 七十有二. "但究竟是哪72家却不甚清楚, 战国时的管仲从无怀氏数到周成王, 也仅仅数出了12家, 10家在大禹以前, 2家在大禹之后, 截至的时间是西周初年. 那么, 其他60家泰山祭天的很可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可是大家知道, 春秋战国诸侯林立, 战乱不休, 泰山又处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境内, 怎么可能发生60次诸侯亲自到泰山拜祭的事情呢? 为什么史书从未有过因封祭泰山而导致战争的记载呢? 对此, 史学界争议颇多, 至今意见无法统一, 但多数人以"绝对不可能"彻底否定古史中的记载. 这是很不公平的, 也毫无道理. 我们不能一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怀疑上古记载的真实性, 如果总是以这种方法疑古论古, 那么我们就成了古史的创造者, 何必再去研究呢? 因此, 我们的讨论必须站在承认古史记载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虑,假设, 找出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 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吧!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诸侯宁肯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泰山亲自拜祭, 肯定有他们不可不去的理由. 从各种资料和角度来分析, 我们怀疑上古在泰山拜祭的很可能并不是"天", 而是水. 

 

 

当地月分离时, 引发了一起水位高达1000多米的大海浸事件, 中国沿海和中原的许多地区统统沦为波涛汹涌的大海. 当洪水向东南退去后, 很可能山东半岛泰山以东的地区还浸泡在海水中. 《淮南子·本经训》记:"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绎史》卷五引《归藏》云:"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 "空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地区, 正与泰山处于同一条纬线上. 从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们, 他们追随大海退去的踪迹来到泰山, 面对汪洋大海, 为了祈祷洪水早日退去, 这些来自山区的居民, 很自然地在泰山举行了他们的祈祷仪式. 这种仪式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然而, 随着岁月的流失, 几千年过去了, 已经习惯于平原生活的牧羊人后代们, 他们对抽水的印象越来越淡, 泰山祭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以至后来的人根本不知道先人们在泰山拜祭什么, 只知道这种祭典十分重要. 因此不知不觉把这一隆重的祭典与祭拜最高天神——天帝相互联系起来, 使泰山祭拜从祭水演变成了祭"天". 由于泰山封祭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 所以即使在诸侯林立,战乱不休的年代, 大家也都墨守着祖先的成规, 齐国不加干涉, 各诸侯国也不随意生事, 一切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进行, 这才有春秋战国60家诸侯封祭泰山的可能. 

 

泰山祭祀是祭水而不是祭天, 这在中国的其他文化中也有充分的证据, 比如说, 泰山是地狱的观念就与此有关. 

 

我们中国人现在知道的所谓地狱观念, 像阎罗王,地藏菩萨,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东河桥,生死轮回等等, 都不是本地货, 它们是随佛教一起从印度进口的, 严格地说, 它们是印度的地狱体系. 可也许大家并不知道, 中国自己也曾经有过地狱体系, 那就是泰山府君系, 地狱的大本营就在泰山. 

 

《三国志·魏书·乌桓传》裴注云:乌桓"贵兵死, 敛尸有棺, 始死则哭, 葬则歌舞相送……并取亡者所乘马,衣服,生时服饰, 皆烧以送之. 特属累犬, 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 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如中国人以死之魂归泰山也. "魏晋时人张华所著《博物志》卷一云:"泰山, 天帝孙, 主召人魂魄. "

 

泰山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地狱呢? 老实说, 我们现在仅仅知道关于泰山地狱的思想大约起源于东汉, 东汉以前的资料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甚至没有一点线索来说明这种习俗的由来. 

 

另一方面, 泰山祭"天"与泰山是地狱, 这两种思想是相互矛盾的, 把两种矛盾的东西搞在一起, 我们只能把它说成是一种巧合. 也就是说, 这两种东西里面肯定有一种是错误的, 但究竟哪个是错误的呢? 

 

我们认为, 泰山祭水与泰山祭鬼是同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 大洪水吞没了许多平原地带的人类, 洪水的幸存者们, 跟随洪水退去的方向来到泰山, 或者说, 在大洪水发生时, 只有泰山附近的人类因为登上泰山而活了下来. 这个时候人们会干什么呢? 他们会在泰山上举行祭祀死去亲人的活动, 寄托自己的哀思. 我们认为, 这就是泰山地狱思想的起源, 也是后代将祭天与祭鬼合而为一的理由. 

 

第九节 消失的大陆 

 

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轴在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 使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 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 而且规模巨大, 这又加剧了地壳的移动. 一方面, 大陆架上许多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滑向大海沉没了;另一方面, 由于地壳的变动, 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造山运动". 

在《历史上的巨人之谜》一节里, 我们曾经引过《列子·汤问》关于五座仙山的记载, 岱舆,员峤两座仙山就是在"大人"的捣乱下漂到北海沉没的, 而大人我们也曾说到过他们, 他们实际上就是那场叛乱的积极参加者. 这大约是中国最早关于陆地沉没的记载. 这个事实也说明, 海陆的巨大变迁发生在地月分离事件的前后, 与我们诠释神话的思路与推测完全相符. 

 

巧的是, 西方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 那就是大西洲的沉没. 在世界上, 一说起史前海陆的变迁, 没有人不知道大西洲的, 因为西方的学者早已将这个问题炒得沸沸扬扬, 似乎给人们一种印象, 人类史前历史是以西方为中心发生的. 许多学者一说起历史学的西方中心论, 就有看法, 但如果问他"你曾做过什么? "他肯定无可奉告. 直到现在, 当中国一出现什么新思想的时候, 就会有那么一些人跳出来, 摇头晃脑地指责说:"这个问题西方人早已经说过了. "难道你就不会说:"我们中国曾经怎么怎么说", 或者"我曾经怎么怎么说". 一个国家要富强, 不但要在物质上站起来, 而且要在精神上站起来. 

 

实际上, 关于人类早期的历史, 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资料更一面, 比如说, 像大洪水的事件, 一说就是《圣经》, 而中国的《山海经》,《淮南子》与《尚书》等等的记载往往用来给《圣经》作注, 这是本末倒置. 就从成书的时间来说, 中国的记载也比《圣经》里的记载早了好几百年. 再比如说, 关于大陆消失的记载, 柏拉图写下的时间也不比中国记载更早, 为什么一说起这个问题我们总是要首先提"大西洲"呢? 

中国要想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树立信心似乎比发展经济更重要, 不要忘记, 甲午海战时, 中国舰队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军舰吨位,数量都比日本要大得多, 可我们还是失败了. 我们为什么失败? 就因为我们怕洋人, 仗还没有打, 但在心理上我们就已经输了. 好, 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大西洲的问题吧! 

 

有关大西洲最早的记载见于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 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左右, 与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 根据柏拉图的记述, 埃及大祭司曾于公元前590年, 对到埃及访问的雅典立法者梭伦说, 在遥远的过去, 有一个名叫"大西洲"的岛国, 其面积大约有2000万平方公里(疑是20万或200万平方公里之误), 大致位于赫尔克里士柱石以外的区域, 其上居住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高贵的种族——阿特兰蒂斯王国. 大约在梭伦访问埃及前9000多年以前, 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大洪水, 一天一夜的大暴雨将这一优秀的民族统统毁灭, 阿特兰蒂斯王国的全部国土, 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海底彻底消失了. 希腊人只不过是这个聪明而高贵种族的后裔. 柏拉图根据这个传说, 认为它应该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中, "大西洲"由此而得名, 正好直布罗陀海峡在古代又称为赫尔克里士柱石. 按照相拉图记述的时间推算, 大西洲沉没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4000年左右, 与我们关于大洪水暴发时间的推测基本上是一致的. 

 

几千年来, 寻找大西洲的人蜂拥大西洋, 企图真的在哪一个地方找到远古时代沉没在大洋中的大西洲的残垣断壁. 但是, 几千年过去了, 人类除了一望无际的浩浩波涛以外, 连大西洲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 对于大西洲的传闻大家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 大西洲根本就不存在, 那都是柏拉图等人编出来骗人的东西;一种意见认为, 大西洲确实存在, 而且就在大西洋, 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 反正没有实物证据, 哪一种意见都不能肯定地说对与错. 

 

然而, 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记载, 比如说像中国《列子·汤问》的记载, 都是记载关于在大灾难中有陆地沉没的事件. 因此, 我们决不能将这类的记载一棍子打死, 它肯定有存在的理由. 从记载的地点来看, 我们很怀疑大西洲的事实, 地球上不可能有那样多的陆地在同一事件中沉没, 大约是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事实, 但是各民族在转述的时候将它多样化了. 

 

18世纪的时候, 有一个名叫查奇华德的英国人长住印度, 当时他还是个儿童, 在一座破败不堪的寺院中, 他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些泥片, 这些泥片就是著名的"那加尔书板", 上面有许多古怪的文宇. 据寺院主持讲, 这些泥片是很古老的东西, 此寺院代代相传保护着它们, 上面的文字只有相延的主持才能解读. 因为查奇华德家与此寺院乃是世交, 也是出于好奇, 他从主持那里学会了这些古怪的文字, 上面记述的内容如下:在印度东南面的大洋上, 曾经存在一个名叫"姆大陆"的地方, 但是在大洪水发生的时期, 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没了. 现在的印度人就是"姆大陆"的子孙. 那么, 这个所谓的"姆大陆"是真是假呢? 

19世纪末, 墨西哥矿物学家威廉·奈本在墨西哥城附近发现了一个在地表下10米左右的古城遗址, 有铁,金,铜,银等金属. 据探查, 这个古城是大约12000年前被毁灭的. 同时, 在墨西哥城北8公里左右地点的地下, 人们挖出了2600多块石碑, 其中第684号的碑文是这样的:"这个神殿是按照夜以继日守护我们的神的代表,我们的君王——拉姆的旨意, 修建在姆大陆移民地, 用以祝福来自西部陆地——太阳帝国的使者的. "这里所说的"姆大陆", 就是印度"那加尔书板"中的姆大陆.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记录玛雅传说的托洛亚诺古写本中, 也有这样的记载:"刊六年, 十一牟鲁枯, 沙枯月发生可怕的地震, 粘土丘国姆大陆成了它的牺牲品……这件事发生后的八千零六十年, 才写成这本书. "文中"刊"估计是国王的名字, "牟鲁枯"估计是日期, "沙枯"估计是月份. 

 

在尤卡坦半岛乌斯马尔的乌斯马尔寺院墙壁上刻着这样的碑文:"这座建筑物是为了纪念姆, 即西部大陆, 灵魂大陆神圣的神秘发生的地点而建筑的. " 

 

埃及的《死亡书》中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图形记载, 大意是:一块大洋中的陆地, 有一天, 火从海洋中喷出, 大陆在突然到来的灾难中沉没到了海里.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也时常发现关于大陆沉没的证据. 

 

1772年, 荷兰远征军雅可布·罗格温率领的舰队驶进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 这个小岛后来被定名为"复活节岛". 岛上的古老传说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首领发现他的土地正在慢慢地沉入海中, 于是便将所有的臣民召集起来, 乘上能够远涉大洋的船. 当他们航行到天涯时, 只找到了一个叫毛利的小岛, 而他们所在的大陆却沉到了海底. 

 

人们相信这是又一块陆地沉没的记载, 人们想象, 在浩瀚的太平洋可能存在已经消失的大陆, 并称之为"太平洲". 欧洲人虽然没有在太平洋中找到沉没的大陆——"太平洲", 不过他们发现, 太平洋上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 虽然相距都十分遥远, 但岛上的居民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习俗等. 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也发现, 这些众多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布基本上差不多, 它们在远古以前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有的人因此推断说, 在很久以前, 这里曾经是一片大陆, 后来海洋淹没了大陆, 现在太平洋中的岛屿, 就是当时大陆的山峰. 从目前来看, 我们还找不到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 但请相信, 随着科学的进步, 人们一定能够在太平洋的海底找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不论以上陆地沉没的记载是否属实, 近几十年来, 人类在海底大陆架上确实发现了不少水下古城遗址或海底建筑物, 发现的地点有:大洋洲,美国,古巴,墨西哥,直布罗陀海峡等. 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中, 人们也发现海底有不少古河道的遗迹. 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出, 在很久以前, 的确有一些陆地在巨变中沉到了海底, 那上面有人, 也有文明. 

 

地球和月球分离时还诱发了大地震,火山喷发等一系列灾难, 造成地壳的严重扭曲, 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地貌. 居住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丹麦领属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神话说, 大灾变前, 这里的地形不是这样的, 当时一座山也没有, 灾变过后, 平地上出现了山脉. 另一份古文献《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 也记载着由于喷发了炽热的熔岩而形成了红色的山. 

 

在中国, 也有许多造山的传说, 比如像南方地区"飞来峰"的传说等, 当然最有名的大约要属《西游记》中五行山的来历.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到:孙悟空在大廷掌管蟠桃园, 本来是个不错的差事, 但因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盛会, 结果大闹蟠桃大会, 反出了天宫, 玉皇大帝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抓了回来. 没成想竟然弄不死这只猴子, 惹得这弼马瘟性起, 挥动棒子打将起来, 打得众天兵天将无法招架, 打得玉皇大帝不敢出来. 正当他洋洋得意一路打将下去的时候, 正好碰上玉皇大帝从西天请来的如来佛祖. 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竟与如来打起赌来, 如果他一个筋斗云跳出如来的手掌, 那么玉皇的宝座就归他. 结果当然是猴子输了, 正当他要耍赖逃跑的时候, "被佛祖翻掌一扑, 把个猴王推出西天门外, 将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 唤名五行山, 轻轻把他压住. "无论怎么看, 这个故事大约想反映的正是平地起高山的原因. 与此相类似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了. 

 

《列子·汤问》记载说:"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人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可乎? '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于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千百年来, 人们只是从中看到了"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的气势和精神, 而没有人去想一想这则神话形成的背景. 我们认为, "愚公移山"和"沧海桑田"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 它反映过去的年代里地壳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动, 这种变动给我们的先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近百年的科学研究,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 "沧海桑田"在地球自然演化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次, 但地球的自然演变过程极其缓慢, 几千万年未必有大的变化, 几万年对于地球而言, 真是一眨眼的工夫, 但对人类而言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 我们根本看不到地球的这种自然演变. 但是"沧海桑田"这个成语太准确了, 准确到让人难以想象. 

 

所以我们认为, "沧海桑田"成语的源头, 肯定与大海浸事件有关. 住在高原和山区地带幸存下来的人们, 在短短的时间里, 他们看到了巨大的海浪以雷霆万钧之势吞没了平原和高山的情况, 也看到了海水向东南方向退去, 露出了陆地和山脉的情形, 所以才能把看到的这个全过程用一句极其准确的语言来表达, 这就是"沧海桑田". 这是大洪水发生过的又一有力的文化证据, 它进一步说明大洪水是按照我们猜想的方式发生的. 

 

泰山祭天

 

泰山在中国文化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几千年来围绕泰山, 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千古流芳的奇文妙句. 从泰山脚下一路上去, 到处可见各种摩崖碑刻, 据说这一坏习俗最早发端于秦始皇, 他在东巡泰山时, 在泰山上刻下了石鼓文, 为自己歌功颂德, 后世的无聊文人也就纷纷效仿起来. 但为什么泰山在中国文化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谁也说不清楚, 很可能来自一种古老的习俗--泰山祭天. 

 

中国人崇拜虚无的天帝, 这种崇拜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很古老的宗教仪式--祭天, 也叫做封禅.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 早在黄帝时就有人立庙祭拜天帝, 关于这个说法现在有争议, 但这条资料至少说明祭天的宗教仪式十分古老. 一般来讲, 祭天的地点都选择在地势较高的地方, 平常都在山顶, 如果没有山, 就用土筑起一个坛, 以象征高的意思. 古时祭天有三种形式:庙祭--在天帝庙里拜祭;郊祭--每年两次在城郊拜祭;封禅大典--泰山拜祭. 泰山封禅是祭天的最高仪式. 

 

但为什么要选择在泰山祭天呢? . 这个问题几乎没有学者真正涉及, 现在学术界里的解释十分抽象. 首先, 是因为泰山高. 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地区, 海拔1524米, 是山东全境海拔最高的山, 也是中原地区濒临大海最近的一座高山. 它气势雄伟, 故古人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说法. 正因为它高, 所以古人才选择泰山来祭天. 其次, 因为泰山在东面. 太阳属阳, 乃万物之君, 在哲学内涵上代表着新生, 象征着生命, 因此, 太阳升起的东方也就具有了与太阳相同的本质. 同样的, 东方的泰山由于每天迎接日出, 它自然也会与太阳的哲学本质相一致. 客观地说, 以上这种解释大约只有学者才会明白, 普通人是看不懂的, 因为它太抽象, 主观的成分又很大. 

 

中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 宗教祭典也分出了许多等级, 哪些人可以祭哪些项目, 都在礼典中写得一清二楚. 祭"天", 这是天子的专利, 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否则一定会有人指责你居心不良, 想篡夺皇位, 那是要灭九族的. 虽然西周以后, 由于周天子的地位衰落, 代之而起的各方诸侯篡夺了周天子的祭天权, 但那时的诸侯也与皇帝差不多了. 

 

关于泰山祭天, 有很古老的传说, 《太平御览》卷六八三引《汉宫仪》说:"孔子称封泰山,禅梁父, 可得而数, 七十有二. "但究竟是哪72家却不甚清楚, 战国时的管仲从无怀氏数到周成王, 也仅仅数出了12家, 10家在大禹以前, 2家在大禹之后, 截至的时间是西周初年. 那么, 其他60家泰山祭天的很可能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 

 

可是大家知道, 春秋战国诸侯林立, 战乱不休, 泰山又处于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境内, 怎么可能发生60次诸侯亲自到泰山拜祭的事情呢? 为什么史书从未有过因封祭泰山而导致战争的记载呢? 对此, 史学界争议颇多, 至今意见无法统一, 但多数人以"绝对不可能"彻底否定古史中的记载. 这是很不公平的, 也毫无道理. 我们不能一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就怀疑上古记载的真实性, 如果总是以这种方法疑古论古, 那么我们就成了古史的创造者, 何必再去研究呢? 因此, 我们的讨论必须站在承认古史记载的基础上;从多方面考虑,假设, 找出不合理背后的合理性, 这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吧!

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诸侯宁肯冒着生命危险跑到泰山亲自拜祭, 肯定有他们不可不去的理由. 从各种资料和角度来分析, 我们怀疑上古在泰山拜祭的很可能并不是"天", 而是水. 

 

 

当地月分离时, 引发了一起水位高达1000多米的大海浸事件, 中国沿海和中原的许多地区统统沦为波涛汹涌的大海. 当洪水向东南退去后, 很可能山东半岛泰山以东的地区还浸泡在海水中. 《淮南子·本经训》记:"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 "《绎史》卷五引《归藏》云:"蚩尤登九淖以伐空桑. "空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地区, 正与泰山处于同一条纬线上. 从高山上走下来的牧羊人们, 他们追随大海退去的踪迹来到泰山, 面对汪洋大海, 为了祈祷洪水早日退去, 这些来自山区的居民, 很自然地在泰山举行了他们的祈祷仪式. 这种仪式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然而, 随着岁月的流失, 几千年过去了, 已经习惯于平原生活的牧羊人后代们, 他们对抽水的印象越来越淡, 泰山祭拜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以至后来的人根本不知道先人们在泰山拜祭什么, 只知道这种祭典十分重要. 因此不知不觉把这一隆重的祭典与祭拜最高天神——天帝相互联系起来, 使泰山祭拜从祭水演变成了祭"天". 由于泰山封祭已经成为社会上的一种共识, 所以即使在诸侯林立,战乱不休的年代, 大家也都墨守着祖先的成规, 齐国不加干涉, 各诸侯国也不随意生事, 一切都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下进行, 这才有春秋战国60家诸侯封祭泰山的可能. 

 

泰山祭祀是祭水而不是祭天, 这在中国的其他文化中也有充分的证据, 比如说, 泰山是地狱的观念就与此有关. 

 

我们中国人现在知道的所谓地狱观念, 像阎罗王,地藏菩萨,十八层地狱,牛头马面,东河桥,生死轮回等等, 都不是本地货, 它们是随佛教一起从印度进口的, 严格地说, 它们是印度的地狱体系. 可也许大家并不知道, 中国自己也曾经有过地狱体系, 那就是泰山府君系, 地狱的大本营就在泰山. 

 

《三国志·魏书·乌桓传》裴注云:乌桓"贵兵死, 敛尸有棺, 始死则哭, 葬则歌舞相送……并取亡者所乘马,衣服,生时服饰, 皆烧以送之. 特属累犬, 使护死者神灵归乎赤山. 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 如中国人以死之魂归泰山也. "魏晋时人张华所著《博物志》卷一云:"泰山, 天帝孙, 主召人魂魄. "

 

泰山为什么会成为中国人的地狱呢? 老实说, 我们现在仅仅知道关于泰山地狱的思想大约起源于东汉, 东汉以前的资料连个影子都见不着, 甚至没有一点线索来说明这种习俗的由来. 

 

另一方面, 泰山祭"天"与泰山是地狱, 这两种思想是相互矛盾的, 把两种矛盾的东西搞在一起, 我们只能把它说成是一种巧合. 也就是说, 这两种东西里面肯定有一种是错误的, 但究竟哪个是错误的呢? 

 

我们认为, 泰山祭水与泰山祭鬼是同一个内容的两个方面. 大洪水吞没了许多平原地带的人类, 洪水的幸存者们, 跟随洪水退去的方向来到泰山, 或者说, 在大洪水发生时, 只有泰山附近的人类因为登上泰山而活了下来. 这个时候人们会干什么呢? 他们会在泰山上举行祭祀死去亲人的活动, 寄托自己的哀思. 我们认为, 这就是泰山地狱思想的起源, 也是后代将祭天与祭鬼合而为一的理由. 

 

第九节 消失的大陆 

 

地月分离时的强大引力以及地轴在向现在的位置摆动时产生的巨大惯性力, 使地壳在这一巨变中发生了意想不到的特异变动, 地震,火山活动十分频繁, 而且规模巨大, 这又加剧了地壳的移动. 一方面, 大陆架上许多陆地和海洋中的岛屿滑向大海沉没了;另一方面, 由于地壳的变动, 在不少地方又出现了新的"造山运动". 

在《历史上的巨人之谜》一节里, 我们曾经引过《列子·汤问》关于五座仙山的记载, 岱舆,员峤两座仙山就是在"大人"的捣乱下漂到北海沉没的, 而大人我们也曾说到过他们, 他们实际上就是那场叛乱的积极参加者. 这大约是中国最早关于陆地沉没的记载. 这个事实也说明, 海陆的巨大变迁发生在地月分离事件的前后, 与我们诠释神话的思路与推测完全相符.

 

巧的是, 西方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记载, 那就是大西洲的沉没. 在世界上, 一说起史前海陆的变迁, 没有人不知道大西洲的, 因为西方的学者早已将这个问题炒得沸沸扬扬, 似乎给人们一种印象, 人类史前历史是以西方为中心发生的. 许多学者一说起历史学的西方中心论, 就有看法, 但如果问他"你曾做过什么? "他肯定无可奉告. 直到现在, 当中国一出现什么新思想的时候, 就会有那么一些人跳出来, 摇头晃脑地指责说:"这个问题西方人早已经说过了. "难道你就不会说:"我们中国曾经怎么怎么说", 或者"我曾经怎么怎么说". 一个国家要富强, 不但要在物质上站起来, 而且要在精神上站起来. 

 

实际上, 关于人类早期的历史, 现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资料更一面, 比如说, 像大洪水的事件, 一说就是《圣经》, 而中国的《山海经》,《淮南子》与《尚书》等等的记载往往用来给《圣经》作注, 这是本末倒置. 就从成书的时间来说, 中国的记载也比《圣经》里的记载早了好几百年. 再比如说, 关于大陆消失的记载, 柏拉图写下的时间也不比中国记载更早, 为什么一说起这个问题我们总是要首先提"大西洲"呢? 

中国要想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树立信心似乎比发展经济更重要, 不要忘记, 甲午海战时, 中国舰队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军舰吨位,数量都比日本要大得多, 可我们还是失败了. 我们为什么失败? 就因为我们怕洋人, 仗还没有打, 但在心理上我们就已经输了. 好, 我们还是来谈一谈大西洲的问题吧! 

 

有关大西洲最早的记载见于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 他生活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350年左右, 与中国孔子生活的年代差不多. 根据柏拉图的记述, 埃及大祭司曾于公元前590年, 对到埃及访问的雅典立法者梭伦说, 在遥远的过去, 有一个名叫"大西洲"的岛国, 其面积大约有2000万平方公里(疑是20万或200万平方公里之误), 大致位于赫尔克里士柱石以外的区域, 其上居住着有史以来最聪明,最高贵的种族——阿特兰蒂斯王国. 大约在梭伦访问埃及前9000多年以前, 由于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大洪水, 一天一夜的大暴雨将这一优秀的民族统统毁灭, 阿特兰蒂斯王国的全部国土, 也在这场灾难中沉入海底彻底消失了. 希腊人只不过是这个聪明而高贵种族的后裔. 柏拉图根据这个传说, 认为它应该在直布罗陀海峡以外的大西洋中, "大西洲"由此而得名, 正好直布罗陀海峡在古代又称为赫尔克里士柱石. 按照相拉图记述的时间推算, 大西洲沉没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4000年左右, 与我们关于大洪水暴发时间的推测基本上是一致的. 

 

几千年来, 寻找大西洲的人蜂拥大西洋, 企图真的在哪一个地方找到远古时代沉没在大洋中的大西洲的残垣断壁. 但是, 几千年过去了, 人类除了一望无际的浩浩波涛以外, 连大西洲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如此一来, 对于大西洲的传闻, 大家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 大西洲根本就不存在, 那都是柏拉图等人编出来骗人的东西;一种意见认为, 大西洲确实存在, 而且就在大西洋, 只是我们没有找到罢了. 反正没有实物证据, 哪一种意见都不能肯定地说对与错. 

 

然而, 我们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中发现了许多类似的记载, 比如说像中国《列子·汤问》的记载,都是记载关于在大灾难中有陆地沉没的事件. 因此, 我们决不能将这类的记载一棍子打死, 它肯定有存在的理由. 从记载的地点来看, 我们很怀疑大西洲的事实, 地球上不可能有那样多的陆地在同一事件中沉没, 大约是当时确实有这么一个事实, 但是各民族在转述的时候将它多样化了. 

 

8世纪的时候, 有一个名叫查奇华德的英国人长住印度, 当时他还是个儿童, 在一座破败不堪的寺院中, 他无意之中发现了一些泥片, 这些泥片就是著名的"那加尔书板", 上面有许多古怪的文宇. 据寺院主持讲, 这些泥片是很古老的东西, 此寺院代代相传保护着它们, 上面的文字只有相延的主持才能解读. 因为查奇华德家与此寺院乃是世交, 也是出于好奇, 他从主持那里学会了这些古怪的文字, 上面记述的内容如下:在印度东南面的大洋上, 曾经存在一个名叫"姆大陆"的地方, 但是在大洪水发生的时期, 姆大陆在一夜之间沉没了. 现在的印度人就是"姆大陆"的子孙. 那么, 这个所谓的"姆大陆"是真是假呢? 

 

19世纪末, 墨西哥矿物学家威廉·奈本在墨西哥城附近发现了一个在地表下10米左右的古城遗址, 有铁,金,铜,银等金属. 据探查, 这个古城是大约12000年前被毁灭的. 同时, 在墨西哥城北8公里左右地点的地下, 人们挖出了2600多块石碑, 其中第684号的碑文是这样的:"这个神殿是王——拉姆的旨意, 修建在姆大陆移民地, 用以祝福来自西部陆地——太阳帝国的使者的. "这里所说的"姆大陆", 就是印度"那加尔书板"中的姆大陆. 

 

在英国大英博物馆记录玛雅传说的托洛亚诺古写本中, 也有这样的记载:"刊六年, 十一牟鲁枯, 沙枯月发生可怕的地震, 粘土丘国姆大陆成了它的牺牲品……这件事发生后的八千零六十年, 才写成这本书. "文中"刊"估计是国王的名字, "牟鲁枯"估计是日期, "沙枯"估计是月份. 

 

在尤卡坦半岛乌斯马尔的乌斯马尔寺院墙壁上刻着这样的碑文:"这座建筑物是为了纪念姆, 即西部大陆, 灵魂大陆神圣的神秘发生的地点而建筑的. " 

 

埃及的《死亡书》中也有关于大陆沉没的图形记载, 大意是:一块大洋中的陆地, 有一天, 火从海洋中喷出, 大陆在突然到来的灾难中沉没到了海里.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也时常发现关于大陆沉没的证据. 

 

1772年, 荷兰远征军雅可布·罗格温率领的舰队驶进了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 这个小岛后来被定名为"复活节岛". 岛上的古老传说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好奇心:首领发现他的土地正在慢慢地沉入海中, 于是便将所有的臣民召集起来, 乘上能够远涉大洋的船. 当他们航行到天涯时, 只找到了一个叫毛利的小岛, 而他们所在的大陆却沉到了海底. 

 

人们相信这是又一块陆地沉没的记载, 人们想象, 在浩瀚的太平洋可能存在已经消失的大陆, 并称之为"太平洲". 欧洲人虽然没有在太平洋中找到沉没的大陆——"太平洲", 不过他们发现, 太平洋上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岛屿, 虽然相距都十分遥远, 但岛上的居民却有着共同的文化和语言,习俗等. 动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也发现, 这些众多岛屿上的动物和植物分布基本上差不多, 它们在远古以前肯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有的人因此推断说, 在很久以前, 这里曾经是一片大陆, 后来海洋淹没了大陆, 现在太平洋中的岛屿, 就是当时大陆的山峰. 从目前来看, 我们还找不到支持这一假设的证据, 但请相信, 随着科学的进步, 人们一定能够在太平洋的海底找到许多有趣的东西. 

 

不论以上陆地沉没的记载是否属实, 近几十年来, 人类在海底大陆架上确实发现了不少水下古城遗址或海底建筑物, 发现的地点有:大洋洲,美国,古巴,墨西哥,直布罗陀海峡等. 在中国的东海,黄海,渤海中, 人们也发现海底有不少古河道的遗迹. 这些事实都无可辩驳地指出, 在很久以前, 的确有一些陆地在巨变中沉到了海底, 那上面有人, 也有文明. 

 

地球和月球分离时还诱发了大地震,火山喷发等一系列灾难, 造成地壳的严重扭曲, 一些地方出现了新的地貌. 居住在夏尔罗得·阿马利群岛(丹麦领属西印度群岛)的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着一则古老的神话说, 大灾变前, 这里的地形不是这样的, 当时一座山也没有, 灾变过后, 平地上出现了山脉. 另一份古文献《奇马尔波波卡绘图文字书》中, 也记载着由于喷发了炽热的熔岩而形成了红色的山. 

 

在中国, 也有许多造山的传说, 比如像南方地区"飞来峰"的传说等, 当然最有名的大约要属《西游记》中五行山的来历. 《西游记》第七回《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中写到:孙悟空在大廷掌管蟠桃园, 本来是个不错的差事, 但因王母娘娘没有请他参加盛会, 结果大闹蟠桃大会, 反出了天宫, 玉皇大帝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才把他抓了回来. 没成想竟然弄不死这只猴子, 惹得这弼马瘟性起, 挥动棒子打将起来, 打得众天兵天将无法招架, 打得玉皇大帝不敢出来. 正当他洋洋得意一路打将下去的时候, 正好碰上玉皇大帝从西天请来的如来佛祖. 这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竟与如来打起赌来, 如果他一个筋斗云跳出如来的手掌, 那么玉皇的宝座就归他. 结果当然是猴子输了, 正当他要耍赖逃跑的时候, "被佛祖翻掌一扑, 把个猴王推出西天门外, 将五指化为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 唤名五行山, 轻轻把他压住. "无论怎么看, 这个故事大约想反映的正是平地起高山的原因. 与此相类似的就是"愚公移山"的神话了. 

 

《列子·汤问》记载说:"太行,王屋二山, 方七百里, 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 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 年且九十, 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 出人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 ……可乎? '杂然相许.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始龀, 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 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 有子存焉;子又有孙, 孙又有子;于子孙孙无穷匮也. 而山不加增, 何苦而不平? '……操蛇之神闻之, 惧其不已也, 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 "千百年来, 人们只是从中看到了"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的气势和精神, 而没有人去想一想这则神话形成的背景. 我们认为, "愚公移山"和"沧海桑田"形成的背景是相同的, 它反映过去的年代里地壳曾发生过巨大的变动, 这种变动给我们的先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青藏高原 - 中国西南部高原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概述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或Tibetan Plateau),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大部在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1]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整个青藏高原还包括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部分,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境内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5000米,有“世界屋脊”和“第三极”之称。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

 

地理位置

经纬度

74°E ~104 °E,25°N~40 °N。

位于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和喜马拉雅山之间。

 

地质结构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高原面平均海拔4000~5000 m。从高原往北和往东地势急剧下降,往北到国境,往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武当山、武陵山一线等广大地区,除少数山地外,地势降到3000 m以下,一些盆地高度只有1000 m左右,为第二级阶梯。再往东地势更低,形成一些低山丘陵,除沿海山地与台湾山地一些高峰外,海拔多在1500 m以下,东部的大平原高度不到200 m,向海延伸到浅海大陆架,为第三级阶梯。这种地貌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在新生代强烈隆升有关,且每个地貌台阶的边坡常是一些新构造断裂分布位置,许多延绵千里的高大山脉的走向受断裂构造线的控制.青藏高原外围经常发生严重地震。这个高原在印度于五千万年前开始推挤欧亚大陆时隆起,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在这个强大的推力之下形成。这座山脉在不稳定的结构地形推挤下,到现在仍在往上升。每年大约上升一厘米左右。

 

地质特点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年代最新、并仍在隆升的一个高原。它夹持于塔里木地台、中朝地台、扬子地台和印度地台之间,呈纺锤状。内部有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和不同源地的陆块、褶皱带相间排列,反映了特提斯(见特提斯地质)的复杂演化历史。统一高原的出现是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见大陆碰撞)的结果。

 

基本构造格架和演化

青藏高原由北向南包括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羌塘-昌都、冈底斯和喜马拉雅等6个构造带,各构造带之间为蛇绿混杂岩所代表的缝合带隔开。大致以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为界,北面的祁连-柴达木,昆仑、巴颜喀拉构造带等,属于欧亚古陆南缘的构造带,在早中元古代结晶基底上,发育了早古生代优地槽,加里东运动使地槽回返,形成褶皱基底,晚古生代转化为稳定的盖层。其中石炭-二叠纪出现含煤建造,暖水动物群和华夏植物群繁盛。南面的冈底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在中晚元古代结晶基底上整合递变,从早古生代开始发育了地台盖层,海相沉积一直延续到始新世,其中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广泛发育了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和冷水型生物群,是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微陆块。

由于这 6个构造带最新海相地层层位和作为各构造带分界的缝合带,明显地从北向南依次变新,表明青藏高原是由欧亚大陆不断向南增生,冈瓦纳古陆北缘微陆块不断解体、北移、拼贴到欧亚大陆南缘而产生的。始新世青藏高原结束了洋壳演化和洋壳向欧亚大陆俯冲(见俯冲作用)的历史。由于印度洋不断扩张,已拼合的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之间发生大陆岩石圈俯冲。在俯冲带地壳缩短,分层变形、分层加厚。经历了构造抬升和均衡隆升的阶段,在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出现。青藏高原的形成主要是中更新世以来近200万年地壳隆升的结果,并且这一隆升过程至今尚未结束。青藏高原中若干条反映不同时期洋壳的蛇绿岩带,揭示了冈瓦纳古陆不断解体,向北漂移,与欧亚古陆碰撞、拼合,欧亚古陆不断增生的历史。主要蛇绿岩带和混杂堆积带如下:

 

北祁连蛇绿岩带位

于祁连中央隆起带北侧,沿玉门、肃南、祁连、门源一带出露了一套蛇绿岩,包括蛇纹石化橄榄岩、辉橄岩和纯橄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中基性海底喷发岩,主要为细碧岩、角斑岩,具枕状构造;放射虫硅质岩夹复理石砂板岩。呈北西-北西西向延伸600~700公里。带内发育有蓝闪石片岩,常出现在超镁铁岩上下盘,主要有绿帘石蓝闪片岩、石榴石蓝闪片岩和石英白云母蓝闪片岩3种组合类型,蓝闪石结晶粗大。大量生物化石证明,本带包括震旦纪晚期、寒武纪和奥陶纪早期 3期古蛇绿岩,它们的岩石组合大体相似。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放射虫硅质岩的存在,说明古北祁连洋盆处于洋中脊环境。

 

昆仑蛇绿岩带 沿西大滩-修沟-玛沁断裂带残留了华力西末期的洋壳残体。蛇绿岩已失序,西段未见重要露头,东段花石峡、玛沁、玛曲一带,发现了百余个超镁铁岩体,属蛇绿岩套。与蛇绿岩伴生的构造混杂岩和泥砾混杂岩的基质是早三叠世复理石,夹有大量二叠纪石灰岩和含煤碎屑岩等外来块体。

 

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 总体呈北西西向展布,东段向南偏转,近期主要表现为右行走滑断裂,有地震活动。在其西段锡金乌兰湖、大鹏湖、玛尔盖茶卡一带,发现了一套混杂堆积,在三叠纪砂板岩中,夹有大量二叠纪灰岩岩块和镁铁、超镁铁岩块;在中段胜利湖、若拉岗、狮头山一带,构造混杂堆积和蛇绿混杂堆积十分发育;东段金沙江混杂堆积带宽40公里,南北向展布,分东西两个带。西带为蛇绿混杂岩,在蛇纹岩基质中包卷了大量二叠纪放射虫硅质岩、石灰岩、细碧角斑岩岩块。东带为野复理石,中三叠统砂板岩中含有大量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灰岩岩块。金沙江缝合带闭合于印支运动。

 

公错-怒江蛇绿岩带 曾为古特提斯南域的一个深海盆,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洋岛环境的蛇绿岩组合,许多地方可以看到完整的洋壳序列。包括超镁铁岩、堆晶辉长岩、粒玄岩岩墙、枕状玄武岩、球颗玄武岩和放射虫硅质岩。放射虫为三叠纪-侏罗纪生物组合。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浅海相碎屑岩不整合覆盖其上,其间往往发育有超镁铁岩古风化壳。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沿印度河-雅鲁藏布江蛇绿岩断续出露,长达1700公里,南北宽10~50公里。多处可以看到完整的洋壳序列。包括地幔超镁铁岩、堆晶辉长岩、辉长岩、枕状拉斑玄武岩、辉绿岩席状岩墙(床)群,上覆灰绿色、紫红色放射虫硅质岩。由于板块俯冲,与蛇绿岩相伴,发育了泥砾混杂岩和蛇绿混杂岩。泥砾混杂岩常在蛇绿岩南侧,从三叠纪末到白垩纪,形成许多构造混杂岩块。晚白垩世泥砾混杂岩,其基质为杂色硅泥质类复理石,含二叠纪石灰岩、玄武岩,三叠纪砂板岩、侏罗纪砂岩、灰岩和早白垩世硅质岩岩块。蛇绿混杂岩往往在蛇绿岩带北侧,在蛇纹岩基质中混入了三叠纪砂岩、白垩纪放射虫硅质岩、辉长岩、火山岩岩块。日喀则蛇绿岩底盘发育了动力变质的角闪石石榴石片岩,其同位素年龄为0.81亿年,是蛇绿岩仰冲侵位形成的。

 

地层

青藏高原被若干条板块缝合带分为 7个地层区。

祁连地层区 主体由中下元古界结晶片岩组成的结晶基底和由下古生界变质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夹变质碎屑岩组成的褶皱基底构成,上泥盆统红色磨拉石不整合其上。上古生界为浅海相地台型沉积盖层,二叠系为上叠内陆盆地碎屑堆积。

柴达木地层区 柴达木盆地被厚达6000~7000米的新生代碎屑岩所覆盖,前第三纪地层仅在盆地边缘零星出露。基底岩系包括中下元古界结晶片岩和下古生界巨厚的中酸性火山-沉积变质绿片岩系。在盆地东北欧龙布鲁克山发现一套从震旦系到奥陶系的浅海碳酸盐岩夹碎屑岩系,组成稳定的地台盖层,不整合在下元古界混合片麻岩上。侏罗系、白垩系为陆相碎屑岩,被分割在盆地边缘的一些中生代盆地内。

昆仑地层区 由下中元古界片岩、片麻岩、下古生界绿片岩和上古生界-中生界沉积盖层组成。沿布尔汉布达山出露的一套厚度巨大的变质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系,达绿片岩相,紧密褶皱,上泥盆统红色磨拉石不整合其上。石炭系-三叠系为浅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系,化石丰富。

巴颜喀拉地层区 在东昆仑-西秦岭以南,龙门山以西与金沙江之间,以广泛出露三叠系复理石砂板岩为特征,岩性单调,厚度巨大,化石稀少,组成紧密的线型褶皱。古生界及前寒武系仅在其边缘和大断裂带内零星出露。本区可进一步分为 3个地层分区:①阿尼马卿地层分区。以中、下三叠统复理石砂板岩为主,夹二叠系碳酸盐岩、中基性火山岩外来块体,组成混杂堆积带。②巴颜喀拉地层分区。巴颜喀拉地层区主体,广泛分布三叠系复理砂板岩,局部夹薄层泥灰岩。东部边缘出露有前震旦纪结晶岩,震旦系-古生代为浅海相沉积盖层。侏罗系、白垩系和老第三系为山间磨拉石。③义敦-中甸地层分区。位于巴颜喀拉地层区西南边缘的金沙江东侧,沿金沙江有古生界出露,呈外来岩块,夹持在蛇绿混杂堆积和中三叠统野复理式碎屑岩中,形成混杂堆积带。

羌塘-昌都地层区 介于龙木错-金沙江缝合带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之间的广大地区。前寒武系仅在喀喇昆仑和昌都地区零星出露,为结晶片岩。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羌塘地区叫阿木刚群,昌都地区叫青泥洞组。上古生界在唐古拉地区为浅海-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含煤碎屑岩、含Schwagerina sp.,Fusulina sp.,Brac-hiophods等暖水型动物群和以 Gigantopteris为代表的华夏植物群,在青海省称为乌丽煤系和开心岭煤系。在羌塘以西日土地区,石炭-二叠系为冈瓦纳相冰水型杂砾岩,以Eurydesma为代表的冷水型动物群繁盛,称为霍尔巴错岩系。三叠系以上统为主,为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诺利-里阿斯为含煤建造,唐古拉区叫土门坎拉群,昌都地区叫巴贡煤系。侏罗系为浅海-滨海-障壁海红色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含巨厚的膏盐建造。在唐古拉、昌都等几个陆缘盆地厚达5000米。白垩系、第三系为红色山间磨拉石。

冈底斯地层区 介于班公错-怒江缝合带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之间的广大地区,中上元古界结晶岩系零星出露,叫念青唐古拉群和南迦巴瓦群。采自羊八井的眼球状片麻岩锆石铀铅等时线年龄为12.5亿年。奥陶系-白垩系为浅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奥陶-志留系为生物灰岩、白云岩、瘤状灰岩、笔石页岩,厚仅数百米,化石丰富,其沉积建造、生物组合与喜马拉雅地区所见十分相似。上石炭-下二叠统为冈瓦纳相冰海杂砾岩,常见的冷水型生物有双壳类 Eurydesma动物群和腕足类Ambi-kell a-Anidanthus fusuformis动物群,以及冷水型珊瑚 Amplexocarnia-Cyathaxonia组合。三叠系为浅变质复理石砂板岩,底部夹基性火山熔岩,出露在本区南、北边缘。侏罗-白垩系为浅海台地碎屑岩夹碳酸盐岩,化石丰富,以菊石和有孔虫为主。上白垩统-渐新统为红色山间磨拉石,沿冈底斯山间盆地堆积了巨厚的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及凝灰岩。

喜马拉雅地层区 中上元古界结晶片岩沿高喜马拉雅出露,称珠穆朗玛群和聂拉木群。采自亚里的黑云斜长片麻岩锆石铀铅等时线年龄为12.5亿年。寒武系-始新统为连续沉积的地台盖层。其中上泥盆统为陆相碎屑岩。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为冈瓦纳相冰水沉积杂砾岩,含冷水型动物群(Eurydesma,Stenacisma,Neospirifer,Iylvolasma等)及舌羊齿(Glossopteris)植物群。在本区北部,沿康马-拉轨岗日一线,分布着上古生界结晶片岩,围绕一系列花岗岩穹隆出露。三叠系为浅变质复理石砂板岩,厚度巨大,可能是印度板块北缘陆基部位的沉积。

 

岩浆活动

青藏高原的地质历史中岩浆活动频繁,随着板块构造的演化,形成一系列构造岩浆带。祁连构造岩浆带 除早古生代有巨厚中基性火山喷溢外,沿中祁连隆起带还发育了两条花岗岩带,以花岗岩、片麻状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形成巨大岩基。根据侵位关系和同位素年龄,可分为 4期。以加里东期(5.14~4.02亿年)为主,有元古宙中酸性小岩株零星出露,华力西期和燕山期中酸性岩主要在南祁连山。多为同熔性花岗岩,少数为改造型花岗岩。

柴达木构造岩浆带 岩浆活动主要见于盆地边缘,下古生代堆积了巨厚的中酸性熔岩及其凝灰岩,成为褶皱基底的主体。侏罗纪在个别盆地内有陆相安山岩喷溢。中酸性侵入岩零星分布,以华力西期(3.28~2.68亿年)为主,其次为燕山期。加里东期侵入岩仅有少量闪长岩类小岩株在盆地北缘出露。

布尔汉布达构造岩浆带 除下古生代巨厚的中酸性熔岩及其凝灰岩组成浅变质的纳赤台群主体外,沿布尔汉布达山还有一条南北宽 50~100公里,东西延长1300公里的花岗岩带,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可分为4期,以华力西期(2.73亿年)为主,形成大岩基。有少量印支期、燕山期和加里东期(3.94~3.98亿年)的小岩株。华力西期花岗岩是晚古生代中期柴达木板块向南俯冲,洋壳消减,在岛弧区形成的同熔性花岗岩,少量为改造型花岗岩。

巴颜喀拉构造岩浆带 火山和中酸性深成活动都很微弱,仅有少量印支期和燕山期后造山期改造型小岩株沿断裂带出露。

金沙江构造岩浆带 有两条花岗岩带与金沙江蛇绿混杂岩及三叠纪巴塘群中基性火山岩带相伴。西带从江达,过德钦向南,长数百公里,多侵入于古生界,被三叠系不整合覆盖。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具同熔型特征。东带沿雀儿山向南到义敦,以黑云母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为主,形成于印支期,具改造型特征。

唐古拉构造岩浆带 与班公错-怒江蛇绿岩带相伴,在其南侧以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为主,形成岩基;在其北侧,以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呈小岩株,侵入于侏罗系中。

冈底斯构造岩浆带 由钙碱性中酸性-酸性侵入杂岩组成巨大岩基,南北宽50~100公里,沿冈底斯山东西绵延千余公里,向西与拉达克花岗岩相连。形成于距今1.1~0.4亿年,以黑云母花岗岩为主,早期有辉石闪长岩、石英闪长岩。与之相伴,早第三纪发育了一系列火山盆地,堆积了巨厚的中酸性-酸性-偏碱性火山熔岩及其凝灰岩,有几个喷发旋回。在一些火山盆地中保存了较完好的火山机构。

拉格岗日构造岩浆带 沿喜马拉雅低分水岭,东起康马,向西经拉格岗日,至马拉山,展布着一个穹隆带。穹隆核部为花岗岩,翼部为上古生界、中生界变质地层。由片麻状二云母花岗岩和二云母石英二长岩组成,以康马岩体为典型。岩体为片麻状白云母花岗岩,顶部有侵蚀凹槽和花岗质砾岩,其上为石炭-二叠纪黑云母石榴石片岩,片岩与花岗岩二者片麻理完全一致。康马岩体是西藏花岗岩唯一达到锶均一的岩体,初始值Sri=0.7140±0.001,全岩Rb-Sr法等时线年龄为4.84、4.86亿年,反映了岩浆形成的时代;黑云母K-Ar法和V-Pb法年龄为2.66亿年,可能代表岩体与围岩遭受区域变质作用的时期;黑云母K-Ar法年龄0.1~0.2亿年,记载了康马岩体同喜马拉雅其他地质体遭受的最后一次热事件。这与喜马拉雅南坡、距主边界断裂不远处尼泊尔的马拉斯鲁岩体十分相似。后者是一组堇青石花岗岩,Rb-Sr法等时线年龄为4.66~5.11亿年。古生代岩浆活动为冈瓦纳古陆内陆壳中发育的改造型花岗岩。

喜马拉雅构造岩浆带 高喜马拉雅有许多浅色花岗岩,呈岩株、岩枝和岩脉沿构造软弱带侵入。以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为主,形成于距今0.2~0.1亿年,为典型的改造型花岗岩。

 

地球物理场与地壳结构

在1°×1°布格重力异常图和卫星磁异常图上,青藏高原表现为一个外形呈纺锤状的封闭负异常区,夹持在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和印度地台的正异常区之间,形成一个不对称的“重力盆地”。异常边缘陡峭,内部平坦,与地质构造格局和地形轮廓基本一致。航磁异常、布格重力异常等值线和均衡重力异常等值线,主要有两个延展方向:高原中西部近东西向,高原东部呈南北向。地壳厚度与地壳结构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大于东西方向。这些特征表明高原地壳深部构造与地壳表层构造一致。高原内部浅源地震断层面解和高原中源地震断层面解,揭示出高原的现今应力场,其主压应力轴多近南北向或北北东向,高原东部边缘近东西向。这说明高原岩石圈存在一个以近南北向水平压应力为主,及与之成正交的张应力为辅的近代构造应力场。高原中西部一系列近东走向的逆冲断裂带、推覆构造带等压性构造和走滑压剪性构造,都是在这种构造应力场的背景下形成的。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介质在纵向与横向上均呈现出明显的不均一。岩石圈存在着清楚的块-层结构:纵向分层,横向分块。岩石圈厚度约140~170公里,地壳平均厚度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在东西方向上较均匀,变化不大,而南北方向上变化较大,在几个主要断裂带上,莫霍面均发生错断。例如,雅鲁藏布江断裂带北侧,莫霍面比南侧抬升了8公里。同周围的地块相比,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要大一倍。爆炸地震和磁大地电流测深,揭示了高原地壳内部存在两个低速低阻层,它们是地壳内部物质对流、地壳加厚的滑移带和浅源地震的发震带。

 

自然气候

由于其高度,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高原上降雨比较少。

青藏高原本身也是影响地球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考察表面,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全球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个高大的阻风屏,它有效地将北方大陆的寒冷空气阻挡住了,使它们不能进入南亚。同时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方温暖潮湿的空气北进,是造成南亚雨季的一个重要因素。

青藏高原,被喻为“世界屋脊”,一向以其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闻名于世,是科学探险、考察和生态旅游的胜地。而位于青藏高原地区形形色色的自然保护区,又是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青藏高原地域辽阔,面积2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1/4。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一大特色是面积大。位于西藏北部高寒地区羌塘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4.7万平方公里,不仅冠居中国和亚洲,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特大面积自然保护区。此外,西藏申扎、珠峰等保护区的面积也达到了3至4万平方公里。这对于内地的自然保护区来说,是无法与之相比的。在漫长的地质发育与自然演替过程中,青藏高原不仅形成了与世了迥异的高寒草原与草甸生态系统,还兼有沙漠、湿地及多种森林类型自然生态系统。在这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保有许多蔚为奇观的地质遗迹和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蕴育了极其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因此,青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也极为丰富多彩。

青藏高原,人们既可以看到以保护高原特有的综合性自然生态系统为目的的保护区,如拥有高山寒漠、草原与森林等山地垂直带的珠穆朗玛峰保护区;也可以见到以保护某一特殊植被类型或珍稀物种为目 的的保护区,如以保护热带季雨林为主的墨脱保护区和专为保护林芝巴吉的古老巨柏林而设置的保护点。

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着一些极具特色的珍稀野生动物,而专为保护这些“国宝”建立的保护区,更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和动物学家所瞩目。如为保护大熊猫为主的川西卧龙保护区就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横断山区,还有藏东类乌齐马鹿自然保护区和昌都芒康滇金丝猴保护区等。

青藏高原地区自然风光奇丽,具有许多特有的地质地貌类型,为保护这些自然遗迹而建立的保护区,对于一般旅游者来说,更显得魅力无穷。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的四川南坪九寨沟保护区。此外,距九寨沟不远的松潘黄龙石灰泉钙华地貌保护区、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青海卓尼莲花山保护区和云南中甸碧塔海保护区等,也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丰富多彩,涵盖着深邃的科学内容。在全球最高、自然环境最为独特多样的区域内所建立的各类保护区,几乎包括了我国境内所有的主要陆地生态系统,尤其高原特有的高寒草地、荒漠及湖泊湿地等生态系统与有关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及奇异的自然景观相结合而放射出的异彩,为世界罕见。它们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原自然界的原始“本底”,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而且也为开展有关青藏高原的地学、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基地和天然实验室。

藏高原的自然保护区,为在这一地区独特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生存的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繁衍场所。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着大约210种野生哺乳动物,占全国总种数的50%左右。在这些野生动物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种占有很大比例,大熊猫、金丝猴、藏羚、野牦牛、藏野驴、 盘羊、雪豹、羚牛、白唇鹿、梅花鹿等著名动物都在其中。青藏高原地区有维管植物12000种以上,占全国总种数的40%左右,桫椤、巨柏、喜马拉雅长叶松、喜马拉雅红豆杉、长叶云杉、千果榄仁等珍稀濒危植物都在这一地区有分布或特产于此。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杜鹃花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有“杜鹃花王国”之誉。而这些珍稀动植物均是青藏高原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

于青藏高原地广人稀,人为干扰破坏相对较轻,大部分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又由于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较脆弱,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破坏,所以大多数采取封闭式的保护方式,禁止在保护区内进行非法或不合理的经营活动。对于一些已经开放旅游的森林公园和保护区,应提倡生态旅游,严格禁止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旅游活动,正确处理好旅游与保护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外文称呼

Tsinghai-Tibet Plateau,Ch'ing-Tsang Kao-Yuan或Qingzang Gaoyuan

外文表述多称西藏高原(Tibetan Plateau,Plateau of Tibet或Tibetan Highlands) 

 

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青藏高原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都发源于这里。

 

山脉

昆仑山脉、 喀喇昆仑山脉、 唐古拉山脉、横断山脉、 冈底斯山 、念青唐古拉山 、喜马拉雅山脉

 

冰川

地球上中低纬度地区的冰川主要集中在高原上,青藏高原冰川覆盖面积约4.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冰川总面积80%以上。喜马拉雅现代冰川、念青唐古拉山现代冰川、 昆仑山现代冰川、 喀拉昆仑山现代冰川 、横断山现代冰川、 唐古山现代冰川、 冈底斯山现代冰川 、羌唐高原现代冰川 、祁连山现代冰川。

 

河流

有黄河、 长江(金沙江)、 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车尔臣河)

 

湖泊

有班公错、郭扎错、 鲁玛江冬错、 拉昂错 、玛旁雍错、昂拉仁错、 扎布耶茶错、塔若错、 扎日南木错 、当惹雍错、昂孜错、 格仁错 、错鄂、 阿牙克库木湖、色林错 、乌兰乌拉湖、纳木错、普莫雍错、 羊卓雍错 阿其克库勤湖、鲸鱼湖。

 

形成原因

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现在的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

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现在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现在的欧洲、亚洲和北美洲。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

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

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原始的天然状态。是一块唯一的净土和处女地。西藏拉萨市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洁净的城市。但 是随着交通运输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不合理的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合理的开荒种地和超值的放牧是高原资源和土地遭到破 坏的重要原因。

50-60年代青海牧区盲目开荒600多万亩草场,毁草种粮,结果是草粮无收。使原来脆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草被的保护,土壤被大风刮走,剩下沙硕一片。

高原草场过渡放牧,长期以来草场建设较差不恰当的追求牲畜存栏数,严重超载放牧草场明显的退化。草对森林,灌丛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的恶化。在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地区,近年来大批拓荒淘沙金者大量涌进太阳湖一带,淘金发财,把一块完整美丽的净土,破坏的千疮百孔,便地伤痕。疯狂的盗猎者于国家法律而不顾,多次偷进可可西里地区大量猎杀藏羚羊、藏野驴、藏牦牛。

在高原的东南部林区,采伐森林大量增长,加剧了现有森林资源的过分消耗。在峡谷森林区向高原面过渡的地段,处于临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脆弱的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是难以恢复的。

全球瞩目的世界屋脊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减缓和制止生态环境的恶化,需要下很大决心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对高原这样地块有250万平方公里的贵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安排,加强草场管理,退耕还草,退耕还林,植树种草,抓紧农田的 基本建设,注重森林的合理采伐和抚育更新。对独特的天然生态系统,珍稀的动植物资源和神奇的自然风景合理安排,认真保护,这是中国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紧急任务。

在高原范围内建立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稀有的野生动植物。

 

青藏高原板块将进入活跃期

2010年4月14日上午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33公里。青海玉树发生7级以上地震,是因为受到印度洋板块“推土机式”挤压影响,青藏高原板块成为中国强震多发带。这里连绵着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等一系列雄伟山峦,地质地壳“暗潮涌动”。2001年,就曾在昆仑山口附近发生了8.1级地震。同时,这里人居建筑多是土房简屋,地震来袭,受损面积较大。

2010以来,中国西部还未发生过7级以上的强震。此次,青海玉树地震可能拉开了年度青藏高原板块的地震“交响曲”,也让蓄势已久的地下能量,得到一次释放。全球2010年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已达9次,接近常年平均水平。如果继续保持这种势头,今年地震发生的频次可能会比往年多。尹京苑说,接下来两个月的地震发生情况至关重要,将有助于判断地球是否进入强震活跃期。之后,各方面专家将密切关注地壳活动性,捕捉各种地震前兆。全球地震是否多发,各地地震间的关联性,甚至天气异常和地震之间的相关性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于查找大量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

 

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启动

2010年05月07日,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工作正式启动。中国气象局将联合国内外科研机构,集中和吸引全国科技资源和力量,全力开展这项工作。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的目的,旨在满足天气业务、气候业务的重大需求,力求解决中国观测网布局和数值预报模式的难点,推动气象业务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希望通过此次科学试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推动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科学试验和科学研究,努力创造高层次、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努力培养和锻炼具有国际影响的高原气象科技领军人才。

此次科学试验科学利用先进技术和优势资源,科学设计,精心组织,围绕探索和掌握高原天气气候、中国东部和全球天气气候演变规律,优化中国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全面开展高原气象观测、分析和研究,为提高中国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天气气候的预报预测水平提供科技支撑,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奠定重要基础,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大气科学界的影响力。

 

冻土区地下冰总储量9528立方公里

2010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大量观测试验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估算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地下冰的总储量达9528立方公里。

青藏高原被科学家称为“中华水塔”,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这座超级大“水塔”的内部结构独特,非常适合储水。“水塔”内部有冰川、山脉、湿地、草原、森林、湖泊等,但在以往对地下冰的调查研究中,忽视了多年冻土层地下冰储量及其对区域水资源的重要调节作用,以及对生态和水环境的影响。

分析表明,地下冰总储量达9528立方公里。其中,多年冻土上限下1米内地下冰总量为665立方公里,占总储量的7%;上限下1到10米深度段地下冰总量为2650立方公里,占27.8%;上限下10米以下深度段为6213立方公里,占65.2%。

 

冰川消融湖面扩大

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发现,2002年前,地处藏北腹地的中型湖泊兹格塘错持续萎缩;而在2006年,科学家发现4年前扎过帐篷的湖岸阶地竟被完全淹没。测量结果表明,短短4年,兹格塘错水位竟然上升了1.8米。

无独有偶,自20世纪70年代起湖面就在扩张的纳木错湖,近几年水量增速也明显加快。“自2005年,湖面每年‘长高’20~30厘米。”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站长康世昌告诉记者。

这些数字的变化并不仅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它已经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的生活。据《科学时报》此前的报道,仅那曲地区中西部的6个县(区),就有10余个湖泊湖面出现明显扩张,近16万亩草场被淹没。

 

冰川消融致湖面快速扩大

青藏高原湖水面积扩大成因十分复杂,科学家们从不同方面给予了解释。

在纳木错湖近年来“多出的水”中,冰川融水占有了较大比重。

“我们研究表明,纳木错湖自20世纪70年代起一直在扩张。近些年来,纳木错流域的冰川消融水量和降水量都在增加,远大于湖泊蒸发水量。这部分水量增量导致了目前湖面的迅速扩大。”朱立平表示,“虽然大气降水对纳木错湖泊总水量的补给占有绝对地位,但我们发现,冰川加速消融才是纳木错湖面快速扩大的主导作用。”

 

湖面扩张诱发地质灾害

康世昌说,青藏高原气温逐步升高。过去50年中,以每10年0.26℃的速度上升,远远高于全球变暖的平均速度,冬季升温尤为强烈。另外,青藏高原极端低温升高显著,极端高温也在上升。

问题并不止于此。不断上涨的湖面业已淹没部分肥沃的草场,但更令人措手不及的,则是地质灾害的发生。据介绍,中印、中尼交界的藏东南地区,由地震、冰川、泥石流等因素形成了很多诸如易贡错、然乌错和古乡错的堰塞湖。目前这些湖泊水量增大,湖面扩张速度明显,一旦湖水越过湖盆,将会“杯满自溢”,造成洪水、泥石流等重大灾害。



*.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亚特兰蒂斯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青藏高原


欧洲航天局分色渲染的全球DEM地图-青藏高原为最高--等高线地图闲谈
  • 中国地形图: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_图1-3


西方人关於亚特兰蒂斯的猜想


亚特兰蒂斯(Atlantis),又译阿特兰蒂斯,又称大西洲大西国,在梵蒂冈城国保存的古代墨西哥著作抄本(即《梵蒂冈城国古抄本》)和存留至今的墨西哥的印第安文明的作品中,也有过类似的叙述:“地球上曾先后出现过四代人类。第一代人类是一代巨人,他们并非这里的居民,而是来自天上。他们毁灭于饥饿。第二代人类毁灭于巨大的火灾。第三代人类就是猿人,他们毁灭于自相残杀。后来又出现了第四代人类,即处于‘太阳与水’阶段的人类,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毁灭于巨浪滔天的大洪灾。”


传说来源

 

有关亚特兰蒂斯的传说,始于古希腊的哲学之祖——柏拉图。在柏拉图晚年的著作《克里特阿斯》(Critias)和《提迈奥斯》(Timaeus)两本对话录中都有提及。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叙述:“在梭伦九千年前左右,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一些研究柏拉图哲学的学者对亚特兰蒂斯的存在抱否定态度,原因:一、柏拉图的目的是提倡“理想国”的理念,为了让人更容易明白才虚构出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二、勉励当时腐败的雅典后裔,自己的祖先曾与“理想人”(亚特兰蒂斯人)勇敢奋战,打败传说中的海洋帝国,证明雅典人具有超越全人类的实质与力量,希望借此令腐败的雅典子孙振奋起来。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10个区,分别让10个儿子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 因为长子名为“亚特拉斯”,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顿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顿的神殿,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三段桨的军舰,码头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地区的贡品不断。

10位国王在自己的领土内握有绝对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顿神殿中的母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顿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大地震和大洪水,使亚特兰蒂斯王国在一天一夜中沉入海底。

在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故事中,暗示柏拉图时代以前的希腊,使用的文字与柏拉图时代的希腊文字不同 。


海神传说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描绘了亚特兰蒂斯全貌。柏拉图将希腊贤人之一梭伦从埃及祭司那里听到之事介绍给世人。

柏拉图说,亚特兰蒂斯是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广大岛屿。长子亚特兰斯以盟主的身份成为王中之王。

亚特兰蒂斯岛位于“海格力斯之柱”(直布罗陀海峡)的外侧,有“真正的海”之意的大西洋中心地方,其面积比北非和小亚细亚合起来还宽广。至于其强大的权力并不仅限于周边的大西洋诸岛,而是远达欧洲、非洲及美洲。

亚特兰蒂斯在其特有的体制下保持繁荣与富裕,居住于此的人民温和、贤明,不沉溺于巨富,凡事以德为尊。随着时光逝去,世代更替,崇高思想日渐淡薄,终于有一天,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开始侵略别国。

勇敢抵抗亚特兰蒂斯进攻的是古雅典人。雅典人在激战后,击退亚特兰蒂斯军队。但未知的悲惨命运立即发生。

因为当时爆发恐怖的地震和洪水,雅典的军队仅在“悲惨的一昼夜”间陷入地下,亚特兰蒂斯岛沉没于海中,此事发生于距今1.2万年前。

柏拉图作此记述以后,理想之都亚特兰蒂斯成为众人向往之地。尤其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更加深了柏拉图记述之事的可信度。因为在“真正的海”的对面,果然有“真正的大陆”。许多进入美洲大陆的探险家认为,其所见的即亚特兰蒂斯。

柏拉图的预言与埃德加·凯西的预言有些细节非常一致,但也有相异之处。特别是有关亚特兰蒂斯的灭亡存在明显不同。柏拉图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是在“一日及悲惨的一夜”发生的;而凯西认为亚特兰蒂斯的灭亡经过前后三次(BC50000-10000年间)大激变造成。BC50000年发生最初的异变,虽失去大陆的一部分,仍持续亚特兰蒂斯的繁荣文明。公元前15650年发生第二次异变,大陆分成数座巨岛,人们纷纷离开。公元前10000年,最后的异变发生,超文明的亚特兰蒂斯,终于经不起如此巨大的激变而消失。在第一、二次激变后的移民及逃过最后异变大难的亚特兰蒂斯人,广布于世界各地。亚特兰蒂斯超文明的遗产渡过远海,促使埃及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兴盛。


城市构造


亚特兰蒂斯的建筑成同心圆状,互相用舰只分隔开。随着逐步深入中心,身份限制逐渐严格。

圆环内圈是最重要的庙宇和保留地。城市建筑的美妙之处令人感受音乐韵味。镀金的圆屋顶,由于风力和温度不同,发出和谐的声音。对于亚特兰蒂斯,三是其重要特征之一——线条重复三次、建筑群由三组类似建筑组成、三个金字塔组成塔群。城市每一层的街道都呈对角线分布,从海滨一角到另一角,地下尚有许多错综复杂的地下长廊。

亚特兰蒂斯(阿特兰提斯)首府是波赛多尼亚(海神市),代表大西洲的精粹——是文化、艺术和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这是一座纪念碑式的城市,是其它国家的典范。


综览

 

传说中城市的经典模式,由一系列浮于海上的同心圆连接而成,一层层由低到高排列向中心。中心部分是大本营,直径接近2.5千米。

连接两个同心圆层的海洋通道景观,从城市内部朝外观望,可以见到城市的另一层:亚特兰蒂斯的内海区域。右边有座灯塔,两座金属雕塑支撑着巨大的灯,背景是天空中的三辆飞车及中心城市的一些庄严建筑。阶梯的最高处,雕塑头上的翅膀显而易见,在亚特兰蒂斯艺术中代表生生不息。城市的整体设计极尽可能体现各种艺术的巅峰,阶梯通向一座综合院校。

城市中心的辉煌建筑具有天文学意义。城市的中心地带,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并非所有人都有权进入中心城市中到处布满的巨大山洞。紧贴入口的是金牛座标志,以及男人和公牛。

祖母绿精细雕刻成透明,城市主要法典写在上面,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祖母绿安放在一个地下房间严密看守,是亚特兰蒂斯最神圣的地方。

离城市不远的山谷中掩埋着亚特兰蒂斯的国王。这是个很深的山谷,专用作墓地,墓碑上记录其人的一生。这里不仅埋葬官员也有艺术家。山谷在山之上,有许多已经绝种的史前动物。


社会结构

 

亚特兰蒂斯文明十分发达,社会已经有了明确的阶级划分;人口大约有1200万;农业的分工细致,适宜的气候可以每年收获两次;有了系统的文字;已经开始使用贵金属和合金;远洋贸易繁荣至极。


公共设施

 

相传亚特兰蒂斯拥有大量的公用建筑,如波塞冬神殿、寺庙、圆形剧场、竞技场、公共浴池等。军事组织极为严密,国土分为9万个军事区域,每个区域设一名指挥官,负责调度12名战士、两匹战马、一辆战车及所需的一切供给。


神秘力量

 

在亚特兰蒂斯史前超文明中,最令人注目的科学成就是能源系统。

埃德加·凯西留下十分详尽的催眠透视记录。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其为六面体(横断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体状的玻璃样物质,能吸收阳光并将其转变为能源。设置在波塞迪亚(亚特兰蒂斯首都)太阳宫中央能源所内,创造了20世纪人类尚未了解的“宇宙能源”,将其集中、增强,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亚特兰蒂斯人不仅有将光线发展成动力能源的文明,同时尚能使人体再生及返老还童,致使亚特兰蒂斯人犹如生活在天堂(学者有争议)。此超文明于公元前1.2万年突然沉入海底,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大陆沉没,幸存下来的人迁移他方,亚特兰蒂斯人就此消失。这个大陆承担着不可思议的命运。凯西的催眠透视如此预言:“亚特兰蒂斯被水淹没的地域,是在佛罗里达外海比米尼岛附近,人们将会很快在海下世代沉积的泥沙下发现寺院。” “在北大西洋上的佛罗里达比米尼岛的附近,将重新浮出亚特兰蒂斯,它的一部分会在1968-1969年之间被发现。” 凯西于1940年作出此预言,当时无人相信。

1968年,确实在比米尼岛附近海底发现两座石造建筑,此即当今称为“比米尼大墙”的海下遗迹。1969年7月,在北比米尼发现古代希腊样式的装饰用大理石圆柱。自此以后,海底部分开始隆起,凯西的预言似乎开始实现。

 


简介:从历史走来的等高线地图。本人并非专业人士,以下只是个人一些肤浅的见解,发在这里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错谬之处难免,还望有识者指正 ……
数字时代的地形描述-DEM
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记录地形是另一套思路,在DEM中,不再有线的概念,只有一个一个的地理点,这些点在地理上可以是均匀如网格分布的,比如SRTM,也可以是不均匀分布的,据说我国的就是,DEM中记录的是每个点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

欧洲航天局分色渲染的全球DEM地图(白色海拔最高)

DEM和等高线图形比起来非常便于计算机处理,有现成的算法可以在DEM上生成等高线图,坡度图,甚至结合航拍图像完成三维地形可视化(最常见的例子就是google earth), 使用和显示方式的灵活性是等高线模型完全无法抗衡的。在军事领域,这个好处不是一般的明显,战斧巡航导弹的数字地形匹配,直升机的自动地形警示系统,听上去很神,其实就是靠内置的DEM数据库实时查询完成的。

右图,战斧巡航导弹配备的TERCOM(地形轮廓匹配)系统示意图

左图,机载激光地形测绘系统(LIDAR),装载激光测距仪的飞机飞过一个地区就可以采集到地形信息,这个地区DEM/等高线地图甚至可以不下飞机就得到

GIS领域一个相当热门的专题就是怎样将已经有的等高线地图库转换为DEM数据(我国的基础DEM大概就是这么处理出来的)。

现在有了GPS和计算机,飞机甚至可以飞越一次就能依靠GPS坐标点和摄像机或激光测距仪直接完成地形的测绘。精度可以达到米一级。

图为勘探人员扛着Trimble的GPS这玩意儿不大受气候,地形影响,节约人力,效率高,所以国家测绘局也用这个

传统的三角形网还是有用的,只是已经不一定要用经纬仪,如果要求不是特别高,可以用GPS确定点位坐标。

我国2006年完成的西部测图工程(完成传统办法难以完成的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的1:50000地形图)使用了欧洲的SPOT5卫星测得的DEM数据结合GPS地面控制点来生成等高线地图。这也是未来的趋势,即以DEM作为地形的元数据,而等高线地图,如果需要,随时可以从DEM数据生成。

我们的困境-地图在哪里?

很多户外玩的时间长的人也非常坚定的相信等高线地图是最好的地形图。对于登山运动来说,如果有很好的等高线地图,比如1:25000的大比例尺地图,一般情况下也确实够用了,遗憾的是,由于我国技术力量和保密制度的约束,1:25000的全国范围等高线图不存在,1:50000的等高线地图属于机密,即使是1:200000的地形图也是秘密,所以广大山友只能看着大洋彼岸的美帝满大街的全国1:24000公开地形图流流口水。 

我国的1:25000地形图覆盖范围(来源:国家测绘局),可以看出,基本不覆盖山区

我国建国以后的测绘工作首先得到了苏联专家的技术援助,负责培训的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直接参加了测绘,所以苏联手中有中国的详细地形图并不奇怪。

819枪没有响,苏联轰然倒台,其中的一大后果就是苏联红军几十年苦心经营的全球等高线地图库被以吨计成批的贩卖出境,经扫描后在网上公开出售或免费下载,其中就包括了覆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1:100000等高线图,在中苏边境地区,还有1:50000的精品,只是免费的1:100000地图似乎只限于新疆边境地区,内地的1:100000得花美刀去买,就算你舍得买,详细程度也还是不够让人满意,满眼的俄文也是个头疼问题。

苏联1:100000地形图样例(新疆喀纳斯)


沉沦的古代大陆与文明:大西洲


(一)亚特兰蒂斯简介: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到现时为止,还未有人能证实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里。据他所言,亚特兰蒂斯在九千年前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亚特兰蒂斯传说: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现代科学发现: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80年和72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是否存在过“亚特兰蒂斯”(“大西洲”)仍然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依然在探索中。

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们主要倾向于在地中海西端,也就是在大西洋,因为大西洋底曾经发现过遗迹,而且对鳗鱼的回游和马尾藻海的一些情况来猜测,的确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所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沉沦的古代大陆与文明:大西洲(一)

 (二)

大西洲在大西洋的最有力证据:

如果将大西洋的海水抽干,可以清楚地看到蜿蜒于大西洋中部的S形海底山脊,在亚述尔群岛附近变得宽阔广大了,成为巍然隆起于海底的亚速尔高原。其上有不少海底火山,有的突出于海面成为岛屿,如亚速尔群岛。

这块海底高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相似。对亚速尔群岛以北海底岸岩心取样研究,证明那岩石是一万多年前在空气中形成的,因为那是一种玻璃质的玄武岩,它只有从火山口流溢出来的熔岩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才能生成。也就是说,亚速尔海底高原过去曾经是一块陆地。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儿水下摄影所得到的照片上,出现了古代建筑物的断垣残壁。

人们发现,欧洲鳗鱼有一个怪异的繁殖习惯,它们必须大举南下回游,历尽艰险,远涉重洋,到马尾藻海去产卵,然后又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千里迢迢返回欧洲。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马尾藻海是欧洲鳗鱼的故乡,在遥远的过去,位于马尾藻海东北方即亚速尔群岛附近存在过一块偌大的陆地——大西洲,那里的港湾是鳗鱼的一片极乐世界,既可免遭海兽袭击,又有淡水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它们长期习惯于在此生息,只是产卵时才回到故乡。后来大西洲沉没了,可鳗鱼却一如既往,它们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向东北方游去,最后竟到达欧洲的河流溪涧之中。它们当然不知道,这己不是原来养育它们的大西洲了。

在大西洋两边的古巴比伦和墨西哥等地,流传着一个同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曾有一些远方的能人乘船而至,他们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一年365天的历法、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等知识,并传播了宗教——太阳教……无怪乎地中海沿岸和中美洲的古国,虽然相隔大洋十万八千里,它们的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甚至人种外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就像是同出一源。是否居于新旧大陆之间、具有高度文明的大西洲在起着传播和交流文化的枢纽作用呢?是否大西洲沉没后,东西方才各自发展成两种文化呢?

以金字塔为例,它历来被认为是埃及古文明的象征,其实世界上有金字塔的国家很多,如印度、伊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等,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更多。从世界地图上看,这些国家大致同位于热带纬度,并居亚速尔群岛——大西洲的东西两侧;而这些金字搭在形制和结构上又如出一辙,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事实。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不论在种族或语言方面都与别的欧洲人不同,可是在大西洋彼岸却可以找到巴斯克人的“亲缘”——中美洲的一些玛雅人。他们不仅同具鹰钩鼻的脸型,而且据史料记载,曾有一位巴斯克传教士,在危地马拉的玛雅部族传教时,发现他们竟能捉摸出这位传教士的巴斯克语义。又据早期西班牙殖民者描绘,墨西哥玛雅印第安人所喜爱的球戏,几乎跟巴斯克人玩的双打回力球完全一样,他们所使用的松土泥锹也十分相似。1952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对五具在大西洋西侧的秘鲁库斯科发现的印加干尸做了血液分析,发现了两种极其罕见的血型,其中一种甚至在别处从未发现过。现代人类学者在大西洋东侧的埃及人、古巴斯人和西侧的古印度人的血液中,都发现了同样罕见的,和他们周围的族群都不相同的血型。诸如此类,自然又使人推想,他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即都是大西洲人的后裔。

自1968年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百慕大群岛海域,以及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地附近海域,接连发现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海底遗址,这给向往大西洲的西方好奇之士带来新的刺激,也是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的一个新的挑战。例如,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大洋底下,它们结构严密,气魄雄伟,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如石砌的街道,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成各种图案花样;有的似城墙,长者达1600米,均由大石块砌成;还见到了一些码头、港口设备的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它们不可能是天然之物。根据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证明它在一万二千多年前是在空气中存在的,也就是说这儿曾经是陆地。凡此种种,不都是失落的大西洲文明的一部分吗?

 

意外发现:

英国切斯特市38岁的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2009年2月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距西非海岸620英里处的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补充:此图是1000公里高度俯瞰图,东西长166公里,南北长130公里,略呈长方形。地理坐标是北纬31度40分(就在这个纬度上诞生了世界上好几大文明)西经24度。

下图为按以上纬度在googleearth搜到的疑似城市遗址:

沉沦的古代大陆与文明:大西洲(二)

                                                               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本人认为图片是不会撒谎的,那种呈多个直角的岩石不是人类所为是什么?我相信大西洲的存在,因为这么多的证据在一起并非巧合,但是否真正存在还有待科学家们的探索啊。在这里把该文推荐给大家,希望大家像我一样,有种对自然的好奇心就好,多了解一下不是什么坏事哦。


大西洲

  

★词条一:

名称:大西洲简介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一片传说中有高度文明发展的古老大陆,被称作大西洲。到现时为止,还未有人能证实它的存在。最早的描述出现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文章里。据他所言,亚特兰蒂斯在九千年前已被一场自然灾难毁灭。

大西洋中传说的一个岛,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以西。传说的主要来源是柏拉图的两篇对话,即《提麦奥斯篇》(Timaeus)和《克利梯阿斯篇》(Critias)。在前一篇对话中,柏拉图叙述埃及僧侣们在与雅典立法者梭伦(Solon)谈话时怎样谈到亚特兰提斯,说该岛比小亚细亚和利比亚加起来还大,与赫丘利斯石柱(Pillars of Hercules, 即指直布罗陀海峡)遥遥相对。据僧侣们说,大约在梭伦出生9,000年以前,亚特兰提斯是一个物产丰富的海岛,岛上有权势的王公曾经征服地中海的许多地区,直至最後被雅典人及其同盟军打败。亚特兰提斯人最後变为邪恶了,且不敬神,由於几次地震,他们的岛屿被海水吞没。在《克利梯阿斯篇》中,柏拉图提供了亚特兰提斯人理想国的历史。

亚特兰提斯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但是从阿拉伯地理学家获得这个故事的中世纪欧洲作家们则信以为真,後来的一些作者又试图证明确有其地。例如,在文艺复兴以後,他们试图证明亚特兰提斯就是美洲、斯堪的那维亚和加那利群岛。如果柏拉图不是杜撰的话,亚特兰提斯的故事实际上可能是反映了古埃及人对於西元前约1500年锡拉(Thera)岛上火山喷发的记载。这次喷发是有史以来最惊人的一次大喷发,伴有一连串的地震和海啸,将克里特岛的文明完全摧毁,因而可能塑造了亚特兰提斯的传说。

在柏拉图的提示中,有这样的话:在“赫喀琉斯的砥柱海峡”对面,有一个很大的岛,从那里你们可以去其它的岛屿,那些岛屿的对面,就是海洋包围着的一整块陆地,这就是“亚特兰蒂斯”王国。当时亚特兰蒂斯正要与雅典展开一场大战,没想到亚特兰蒂斯却突然遭遇到地震和水灾,不到一天一夜就完全没入海底,成为希腊人海路远行的阻碍。

传说中,创建亚特兰蒂斯王国的是海神波塞冬(Poseidon)。在一个小岛上,有位父母双亡的少女,波塞冬娶了这位少女并生了五对双胞胎,于是波塞冬将整座岛划分为十个区,分别让十个儿子来统治,并以长子为最高统治者。因为这个长子叫做“亚特拉斯”(Atlas),因此称该国为“亚特兰蒂斯”王国。

大陆中央的卫城中,有献给波塞冬和其妻的庙宇及祭祀波塞冬的神殿,这个神殿内部以金、银、黄铜和象牙装饰着。亚特兰蒂斯的海岸设有造船厂,船坞内挤满着三段桨的军舰,码头上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和商人。亚特兰蒂斯王国十分富强,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不断。

十位国王分别在自己的领土握有绝对的权力,各自采行不同的国家组织,彼此间为了保持沟通,每隔五到六年,便在波塞冬神殿齐聚一堂,讨论彼此的关系及其统治权力,当协议成立后就割断饲于波塞冬神殿中的牡牛喉部,以其血液在波塞冬神殿的柱子上写下决议条文,以增添决议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性。

十位国王都很英明,各自的国家也都很富强。不幸的是,这些国家不久以后便开始出现腐化现象。众神之首宙斯为惩罚人们的堕落,引发地震和洪水,亚特兰蒂斯王国便在一天一夜中没入海底。

目前,多数考古学家倾向于认为,地处地中海东部水域的克里特岛更为接近大西洲的历史地理条件。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希腊的伯罗奔尼撒半岛东北部发掘出了迈锡尼遗址,过了35年,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米诺斯文明遗址。这两件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它们与“失踪”的大西洲联系起来。许多学者认为,现存的克里特岛只是大西洲岛国的残余部分,因为克里特曾是欧洲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公元前20世纪至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米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其社会经济与对外贸易曾十分发达。但在经历了四五百年的繁荣期以后,它却遭到了大西洲式的厄运:“一场突如其来的火山、地震、海啸连续爆发,吞没了岛上的一切。”近代火山学的发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位于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公里)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海啸。目前,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其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两者相差近80年和72万平方公里。

因此,历史上是否存在过“亚特兰蒂斯”(“大西洲”)仍然是一个谜,考古学家依然在探索中。

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所在位置现在还没有定论。科学家们主要倾向于在地中海西端,也就是在大西洋,因为大西洋底曾经发现过遗迹,而且对鳗鱼的回游和马尾藻海的一些情况来猜测,的确有可能是亚特兰蒂斯所在,但是还是有很多不能解释的问题。

★词条二:

名称:大西洲的沉沦

主题词或关键词:海洋科学

大西洲的沉沦

在西方世界的种种疑谜中,最能拨弄人们玄思遐想的莫过于大西洲了。这块在遥远的过去突然失踪了的陆地,随同它光辉灿烂的文明,究竟到哪里去了?千百年来,人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孜孜以求,寻找着它的踪迹。科学家为此写下的论文和专著成千上万,内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人种学、地理学、地质学、气候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俨然自成一门新科学——大西洲学。时至今日,关于大西洲的下落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千古疑谜的由来

有关大西洲的传说,最早出自古希腊哲学家兼数学家柏拉图之笔。他在两篇著名的对话著作《克里齐》和《齐麦里》中,详细记述了大西洲的故事。

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文明岛国,坐落在“赫拉克勒斯之柱”以外波浪滔天的西海,也就是今日直布罗陀海峡以西,浩瀚的大西洋中,面积有207.2万平方千米。那里气候温和,森林茂密,花草繁盛,鲜果累累:河中有鱼,林中有大象等各种动物,还盛产金、银和古代人认为最宝贵的那种金光闪闪的山铜,真可谓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乐土。

岛屿中心的都城宏伟壮观,特别是那富丽堂皇的宫殿和庙宇,都是用金、银、山铜和象牙装饰起来的。岛上还有四通八达的运河系统、建筑完美的桥梁、日夜繁忙的港口……大西洲十二个主要岛屿分别由十二个国王掌管,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公正圣洁的海神被认为是岛国的无上主宰。海神制定的法律被刻在一根山铜柱上,获得大西洲人一致的信奉和景仰。

后来,大西洲的社会开始腐化了,邪恶代替了圣洁,贪财爱富、好逸恶劳、穷奢极欲代替了天生的美德,最后甚至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企图奴役直布罗陀海峡以东地区的居民。这触怒了海神,上天决意要狠狠惩罚背叛大西洲传统信仰的人。不久,灾难终于来临,在一次特大的地震和洪水中,整个大西洲仅在一日一夜中沉沦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

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玄乎,但柏拉图多次强调,它是历代相传,并非虚构。

为了证实这个传说的真伪,据说柏拉图曾经亲赴埃及,请教过有名望的僧侣。可是,柏拉图哪里知道,正是这个疑幻疑真的传说,让后人无休止地争论了足足二千多年。

2、一个比较可信的答案

用现代地质学的观点来看,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变化是不足为奇的。偌大的陆地可以被海洋吞噬,茫茫大洋中也会升起一块新陆地。气候变迁、冰川融化、海面上升,以及诸如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变,都可能造成像大西洲那样的厄运。令人费解的是,那失落了的大西洲文明竟出现在12000年以前,这在人类历史上正值旧石器时代晚期,难道地球上还存在过比古埃及、古印度等已知古文明更早的史前文明吗?

1870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舒里曼,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发掘出迈锡尼文明遗址。过了三十年,英国著名考古学家艾凡斯又在克里特岛上发掘出更早的迈诺斯文明遗址。这两年考古学上的伟绩轰动了世界,人们不约而同把它与失踪了的大西洲联系起来了。

克里特岛位于爱琴海南端,面积8331平方千米,是爱琴海中最大的岛屿。神话中传说此地之王是米诺斯,所以艾凡斯就把在克里特岛发掘的遗物命名为“米诺斯文明”。

克里特岛的古代民族在埃及、西亚先进文明的影响下,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5世纪的450多年间,是迈诺斯文明的黄金时代。它的主要遗迹就是著名的诺萨斯王宫。这座王宫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千门百户,曲折相通,它使人不由想起希腊神话中拘禁牛首人身怪物米诺托洛斯的迷宫。类似的宏伟宫殿还有该岛南端的菲斯陶斯、海末亚·垂亚达,东北端的玛利亚,东端的查克罗斯等。

迈诺斯人在许多方面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他们使用复杂的文字,在宫殿里有不少巧夺天工的壁画和陶器彩画;手工业达到很高的水平,能制作精细美观的青铜器皿、金银工艺器,还建造了坚固轻便的远航船只,商船队遍布古代世界各地;他们修建了复杂的排水系统,并且利用水管排水,还懂得把凉风引入屋内调节空气。当世界上其他民族大多还把妇女当作财产的时候,迈诺斯妇女已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宗教就是以崇奉一个露胸的母仪女神为中心,壁画上有很多是以优雅的妇人像为题材,她那服饰华丽的容姿,显示出妇女在当时之受人尊重。

克里特岛风和日丽,生活稳定而舒适,人民爱好和平,从迈诺斯遗物中透出了一片平和而明朗的气息。但是,在公元前15世纪之后不久,正处于鼎盛时期的迈诺斯文明却突然消失了。考古发掘的结果表明,迈诺斯的城市全都在同一时期被毁灭。这一切,与传说中的大西洲何等相似。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辉煌的迈诺斯文明突然湮没了呢?近代火山学的进展,已证实了引起这场大浩劫的自然力量来自桑托林岛(克里特岛以北约113千米)上的一次猛烈的火山爆发,以及随之发生的巨大海啸。用放射性碳测定桑托林岛上所发掘出来的烧黑了的石屋遗迹、烧焦了的人牙等,获知火山爆发的时间正是在公元前15世纪。

据科学家考证,这次火山爆发放出的辐射能量相当于500~1000枚原子弹同时爆炸,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耸立在桑托林岛中部高达1500多米的火山堆,喷出了千百万吨岩浆,炽热的浮石像雨点船撒下来,火山灰随着地中海东部的夏风吹向东南方,散落范围广及25万平方千米,最远点离火山700千米,最厚处达百米以上,在今天东地中海海底还可以找到几米厚的火山炭层。极大的内部压力,迫使火山发生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火山自行崩塌陷落,造成一个圆周足有60千米的火山口。整个桑托林岛也几成灰烬。

如此看来,要在桑托林、克里特与大西洲之间划上一个等号,最大的症结便在时间和面积上了,两者相差了8000~9000年和近200万平方千米。考古学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柏拉图的疏忽,他把代表“一百”的埃及数字符号误作“一千”了,从而把所有数字都扩大了十倍。如果去掉一个额外的零,那么大西洲的故事应该发生在索隆去埃及旅行的900年以前,即公元前15世纪,这正是桑托林火山爆发的年代。大西洲的面积应该是20.72万平方千米,这又正与当时桑托林、克里特所在的地中海东部诸岛的范围相仿。而所谓“海克力斯之柱”,据说在接近克里特岛的希腊海岸,有两个岬角也叫此名;所谓西海,实乃地中海。

再说,最了解大西洲的应是古埃及人,这不仅因为他们是故事的始传者,而且跟这个富庶的岛国还有过密切的贸易关系。史书上记载,古埃及人把来自埃及西北方某地(即克里特岛)的商人、水手唤作“凯夫秀人”。桑托林火山爆发时,古埃及北部也深受火山灰和海啸巨浪之害,即史书上所称的“十大灾殃”。这次灾祸给古埃及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从此以后,昔日常来常往的凯夫秀人一下子不见了,尼罗河的港口里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船只,西北方的富庶岛国失踪了。有关大西洲的传说是不是就这样产生了呢?

3、大西洲在大西洋中

尽管人们对桑托林和克里特岛的考证和合乎逻辑的推想,揭开了长期蒙在大西洲上的神秘面纱,但是依旧有许多人热衷于在大西洋寻找大西洲的踪迹。众矢之的便是亚速尔群岛。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使得大西洲之谜格外耐人寻味。

如果将大西洋的海水抽干,可以清楚地看到蜿蜒于大西洋中部的S形海底山脊,在亚速尔群岛附近变得宽阔广大了,成为巍然隆起于海底的亚速尔高原。其上有不少海底火山,有的突出于海面成为岛屿,如亚速尔群岛。

这块海底高原的位置、大小和形状,都与柏拉图笔下的大西洲相似。对亚速尔群岛以北海底岸岩心取样研究,证明那岩石是一万多年前在空气中形成的,因为那是一种玻璃质的玄武岩,它只有从火山口流溢出来的熔岩在空气中迅速冷却才能生成。也就是说,亚速尔海底高原过去曾经是一块陆地。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儿水下摄影所得到的照片上,出现了古代建筑物的断垣残壁。

人们发现,欧洲鳗鱼有一个怪异的繁殖习惯,它们必须大举南下回游,历尽艰险,远涉重洋,到马尾藻海去产卵,然后又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千里迢迢返回欧洲。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马尾藻海是欧洲鳗鱼的故乡,在遥远的过去,位于马尾藻海东北方即亚速尔群岛附近存在过一块偌大的陆地——大西洲,那里的港湾是鳗鱼的一片极乐世界,既可免遭海兽袭击,又有淡水河流带来丰富的饵料,它们长期习惯于在此生息,只是产卵时才回到故乡。后来大西洲沉没了,可鳗鱼却一如既往,它们顺着墨西哥湾暖流向东北方游去,最后竟到达欧洲的河流溪涧之中。它们当然不知道,这己不是原来养育它们的大西洲了。

在大西洋两边的古巴比伦和墨西哥等地,流传着一个同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曾有一些远方的能人乘船而至,他们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一年365天的历法、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等知识,并传播了宗教——太阳教……无怪乎地中海沿岸和中美洲的古国,虽然相隔大洋十万八千里,它们的文化、宗教、建筑、艺术,甚至人种外形,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就像是同出一源。是否居于新旧大陆之间、具有高度文明的大西洲在起着传播和交流文化的枢纽作用呢?是否大西洲沉没后,东西方才各自发展成两种文化呢?

以金字塔为例,它历来被认为是埃及古文明的象征,其实世界上有金字塔的国家很多,如印度、伊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摩洛哥、西班牙等,在中美洲的墨西哥、危地马拉等国更多。从世界地图上看,这些国家大致同位于热带纬度,并居亚速尔群岛——大西洲的东西两侧;而这些金字搭在形制和结构上又如出一辙,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

还有一个饶有兴味的事实。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不论在种族或语言方面都与别的欧洲人不同,可是在大西洋彼岸却可以找到巴斯克人的“亲缘”——中美洲的一些玛雅人。他们不仅同具鹰钩鼻的脸型,而且据史料记载,曾有一位巴斯克传教士,在危地马拉的玛雅部族传教时,发现他们竟能捉摸出这位传教士的巴斯克语义。又据早期西班牙殖民者描绘,墨西哥玛雅印第安人所喜爱的球戏,几乎跟巴斯克人玩的双打回力球完全一样,他们所使用的松土泥锹也十分相似。1952年,两位英国科学家对五具在大西洋西侧的秘鲁库斯科发现的印加干尸做了血液分析,发现了两种极其罕见的血型,其中一种甚至在别处从未发现过。现代人类学者在大西洋东侧的埃及人、古巴斯人和西侧的古印度人的血液中,都发现了同样罕见的,和他们周围的族群都不相同的血型。诸如此类,自然又使人推想,他们可能有共同的祖先,即都是大西洲人的后裔。

自1968年以来,在大西洋西部百慕大群岛海域,以及巴哈马群岛、佛罗里达半岛等地附近海域,接连发现令人惊叹的史前文明海底遗址,这给向往大西洲的西方好奇之士带来新的刺激,也是对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们的一个新的挑战。例如,在巴哈马群岛的比米尼岛一带,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大洋底下,它们结构严密,气魄雄伟,形状变化多端。有的如石砌的街道,长方形或多边形的石头排成各种图案花样;有的似城墙,长者达1600米,均由大石块砌成;还见到了一些码头、港口设备的遗迹和大理石的雕像。它们不可能是天然之物。根据巴哈马群岛附近海底石灰岩的分析,证明它在一万二千多年前是在空气中存在的,也就是说这儿曾经是陆地。凡此种种,不都是失落的大西洲文明的一部分吗?

写到这里,读者也许还是会问:大西洲究竟到哪里去了?是的,大西洲依旧是大西洲,世界上有许多人士仍然在为此探索。可以深信的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千古疑谜的揭晓,也许为期不远了。

对于古希腊传说中的大西洲(古希腊传说中大西洋中的一个大岛,后因地震沉没)的沉没位置,科学家们长期以来一直争论不休:一部分人认为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在爱琴海, 另一部分人认为它被埋葬在今天的亚速尔群岛附近的大西洋深渊中,还有一些人试图在英国的凯尔特山脉附近和中国南海海域找到它。在经历了多年的唇枪舌剑后,如今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的罗伯特-萨马斯特提出了他独到的见解:上述这三部分人都不可能在他们认为正确的地方找到大西洲。

据罗伯特-萨马斯特表示:“其实,今天的塞浦路斯岛就是大西洲的一部分,确切地说,塞浦路斯岛就是大西洲的顶峰。这个地区也曾是古代文明的心脏”。

据罗伯特-萨马斯特认为,他之所以提出了这一独到见解,是因为他对古雅典的梭伦法典(梭伦:古雅典政治家和立法家)和柏拉图作品中有关被宙斯毁灭的鼎盛的古代文明进行了详尽的研究。

他认为,塞浦路斯岛正是这片曾经培育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的大洲的顶峰。这个大洲先是遭到地震的破坏,后来,也就是一千多年前又遭遇洪水的洗礼。依据深海探险、海底模拟实验和柏拉图的对话(柏拉图作品的主要题材就是对话和信件)中所提供的约50多处暗示,萨马斯特确定,他成功地找到了这块沦陷的大洲,而且它还自塞浦路斯向东北方向的叙利亚延伸着。萨马斯特表示:“所有的证据都令人难以置信地与柏拉图对话中所描述的相吻合”。

萨马斯特以十年前收集的资料为基础,制作了一个表现大西洲地理位置的三维地图并模拟出了地中海以东地区的海底结构图。他表示:“如果我们能够将海平面降低1600米,这块沉沦的大洲将浮出水面再现到人类面前”。

目前,萨马斯特希望组织一次探险考察以进一步进行证实他的设想。然而,许多考古学家目前仍对萨马斯特的这一说法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萨马斯特坚信,科学的真理往往不被大多数人掌握,他将最终以无以辩驳的事实向大多数人证实这一点。(陈永辉编译)

4、意外发现

英国切斯特市38岁的航空工程师伯尼·巴姆福德2009年2月通过“谷歌海洋”软件查看三维海床地图时,震惊地发现在距西非海岸620英里处的大西洋海底,竟有一块貌似城市遗址的海床,很可能就是传说中沉入海底的“大西洲”!

补充:此图是1000公里高度俯瞰图,东西长166公里,南北长130公里,略呈长方形。地理坐标是北纬31度40分(就在这个纬度上诞生了世界上好几大文明)西经24度。

   

右图为按以上纬度在googleearth搜到的疑似城市遗址:

★词条三:

名称:大西洲之谜

1、大西洲的文明

对于大西洲,柏拉图曾描述说:“亚特兰提斯(大西洲)四周为高耸的山峦,中间是一望无际的平原陆地,这使得亚特兰提斯的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全岛由几个呈同心圆的陆地组成,被环状的四通八达的运河系统分割,建筑完美的桥梁、日夜繁忙的港口……亚特兰提斯王国一片繁荣。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林中有大象等各种动物,还盛产金、银和被古代人认为最宝贵的那种金光闪闪的山铜。除了岛屿本身物产丰富外,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也源源不断,真可谓是一片得天独厚的乐土。金子是最常用的建筑材料。那些金碧辉煌的建筑在风中会发出和谐的音调。城市的中心地带,有镀金的音乐圆顶是天象馆和其他一些公众建筑”

正因为大西洲的建筑如此金碧辉煌,所以现代人也称亚特兰提斯为“黄金之国”

亚特兰提斯人的文明到底有多先进?还必须提到柏拉图以外另一个曾详细描述大西洲的人——“睡眠先知”凯西(Edgar Cayce)了。他于1877年生于美国肯塔基,当他进入催眠状态时,便能为人治病和预言未来,甚至知道远方发生的事情,可当他回醒时,却什么也记不起来。就是在这种催眠状态下,他诉说了有关亚特兰提斯的一切:

“亚特兰提斯拥有高度发展的文明,能源系统的中心是磁欧石,它是六面体(横截面是六角形)的巨大圆柱状的玻璃样物质。这种磁欧石可以凝聚阳光,将其转变为能源。而‘晶石’被设置在波赛迪亚(亚特兰提斯的首都)太阳宫的中央能源所内,将它集中、增强,并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

假如凯西说的属实,那么“磁欧石”的能量到底是什么呢?如果直接理解为某种太阳能电池板未免有些勉强。因为不论这六面体太阳能电池有多大,肯定也没有大到可以当作驱动一个国家的能源程度。但是,如果这种“太阳能”的意思是“和太阳一样的能量”,那么众所周知,太阳是靠核聚变产生能量的——那么这种“晶石”能力很可能就是“原子能”,“晶石”就是核燃料。体积不大的核燃料聚变产生的能量的确是惊人的,而古亚特兰提斯将巨大能量“集中、增强,并以不可直视的强光向世界传播”,这听起来则和激光一模一样。

而另外一位详细描述了亚特兰提斯的人——英格丽特·本内特则自称自己的记忆残留有在亚特兰提斯时的一些生活事件和社会状况。在她的回忆中,亚特兰提斯人不但运用水晶做为能源,而且这些水晶也配合着药草于芳香来替人们治疗疾病,这和现代人利用放射性物质治疗疾病如出一辙。

在柏拉图的叙述中,亚特兰提斯人的恶行触怒了海神,他决意要狠狠惩罚背叛大西洋传统信仰的人。不久,灾难终于来临,当时亚特兰提斯正要与雅典展开大战,没想到却突然遭到地震和水灾,仅一日一夜便沉没海底,消失于滚滚的波涛之中。而凯西的叙述则更加详细,他说:“以磁欧石为中心的能源系统发生爆炸,使地球的地基摇动,巨大的大陆就此沉没了,只剩下迁移到别处的人们。而亚特兰提斯大陆上的人则消失了。”这里的磁欧石爆炸显然不是太阳能电池板爆炸,唯一可以解释的只有核反应堆事故。

2、诺亚方舟、大洪水与大西洲的毁灭

《圣经·创世纪》中提到的诺亚方舟的故事大概是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洪水了。在这场洪水中上帝用大洪水淹没大地,不但吞没了大地上已经变得贪婪邪恶的人类,还吞没了其他一切生命,唯独善良的诺亚一家带着各种动物和昆虫乘坐诺亚方舟躲过浩劫,终于将生命的火种继续在大地上滋生延续下去。

然而这并非是史前大洪水的唯一版本。无论是希伯来人(犹太人的祖先)、腓尼基人、希腊人、夏威夷人、库施特人还是南、北美印第安人甚至中国人,他们的文化传承中都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从古巴比伦的迦勒底语宗教典籍、亚述人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梵蒂冈城国古抄本》、中美洲的《圣书》、《叙利亚女神》、《克兰经》到印度的《吠陀经》和《摩奴法典》,都描述了人类曾经生活的地方是快乐、和平而圣洁的,但是很快人类开始堕落,神决定惩罚人类,所以用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居所……这些记载无一不和《圣经》中的“伊甸园”、大洪水以及诺亚方舟的故事有惊人的相似,也和柏拉图《对话录》中的亚特兰提斯的覆灭有着相同的描述。所以人们合情合理地猜测,这些全人类共有的故事,其实就是同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共同回忆。

在大西洋两边的古巴比伦和墨西哥等地,都流传着一个同样的传说:远古时代,曾有一些远方的能人乘船而至,他们向当地人传授农业技术、历法、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等知识,并传播了宗教——太阳教。

基于毕生的考察,“科学的亚特兰提斯学之父”——美国考古学家伊格内休斯·唐纳里于1882年得出了惊人的结论:亚特兰提斯是世界文明的起源,是人类脱离原始生活,形成文明的最初之地;欧洲文字中许多字母的原形,源自亚特兰提斯,而亚特兰提斯人最古老的殖民地就是埃及。古代希腊及北欧传说中的“神”,就是亚特兰提斯的国王、女王及英雄。

3、复活节岛,大西洲的守望者?

在太平洋的复活节岛上最不可思议的景象就是岛上遍布近千尊被称作摩艾的巨大石雕人像,它们或卧于山野荒坡,或躺倒在海边。其中有几十尊竖立在海边的人工平台上,双目炯炯,昂首远视。这样一个连木材都不出产的荒凉贫瘠的小岛,是如何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考古学家根据复活节岛上居民的语言特征推断复活节岛人最初是来自南美洲,也有人认为来自亚洲东南部。这些岛民的祖先不知什么原因,经过漫长的岁月,途经伊里安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岛、斐济群岛等岛屿,最后约于公元四世纪到达复活节岛。

这些在漫漫海路上不断流浪的民族,这些在海边树立高大石像的民族,他们背后的故事会不会和亚特兰提斯的命运有关?那些沉默的石像心中,到底埋藏了怎样的伤痛?据说岛上土著人的祖先留下了这样的传说:当国王发现大地正在慢慢地沉入大海之中的时候,就下令全国各地的臣民们尽快乘船,去寻找新的家园。而他们曾经世世代代居住过的大地,不久就沉入大海里了。

迄今为止,人们在太平洋上已经发现了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岛屿,它们尽管彼此相距都十分遥远,但是生活在各个岛屿上面的居民,不仅种族与语言相似,而且风俗习惯也相近,总的文化发展状况及水平都很接近。同时,各个岛屿上面的动物与植物的分布情况,也都比较类似。这就表明在遥远的过去,这些岛屿很有可能处于同一大陆——大西洲。这样说起来,大西洲也有可能是在太平洋上。

(巴巴豆的BLOG)


*.人类从原始群到原始群团再到原始社会


原始群(早期原始人群体)


原始群也称“原始游群”,约前170万-前10万年。氏族公社形成前的早期原始人群体,是人类的童年时期。


原始群也称“原始游群”(primitive horde)(约前170万-前10万年)。氏族公社形成前的早期原始人群体,是人类的童年时期。族外婚导致氏族制度的形成和原始群的解体。原始群活动的历史,大致为旧石器时代的早期和中期到母系氏族公社形成而结束。属于原始群时期的,中国有元谋猿人、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马坝人、丁村人等。


简介

原始群是从猿到人的过渡阶段正在形成中的人的群体。如美国民族学家L.H.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中所说的“人类的童年”,处于蒙昧时代低级阶段。又译作群、群团、原始群团。德文为Rudel,英文为horde ,意即人类远祖的群体。这个阶段远自约1400万年前的腊玛古猿和后来的南方古猿,到早更新世人类出现时为止。这种正在形成中的人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头作为工具,靠采集、狩猎为生。他们为了抵御毒蛇猛兽及自然力的袭击而进行协作,必须聚处群居,开始形成并使用音节语言。两性关系没有限制,无婚姻规范和家庭形式。他们还不是真正的人类。

另一种意见认为原始群就是包括直立人在内的真正人类社会的群体,并提出将原始社会划分为原始群和原始氏族社会两个阶段。学术界对此未有定论。


中国理论分期

中国现今的理论认为,中国历史中的原始群(约前170万年——约前10万年)分为:原始群前期(有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金牛人);原始群后期(有马坝人、长阳人和丁村人).而原始群和其后的氏族公社时期是中国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的两个阶段。前期人类称为“直立人”,亦称猿人。后期人类称为“早期智人”。


一般定义

原始群:原始群是从猿到人进化时期的群团,属于正在形成中的群体,恩格斯称它为蒙昧时期低级阶段.那时,人类刚刚从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居住和流徙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和湖岸河边.为了对付十分困难和严峻的生活环境,人们结成几十个人的小群体即原始群,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在原始群中,人们共同采集可食的植物,捕食昆虫,猎取野兽,吸吮蜂蜜.出于食物来源缺乏,即使得到一点点,也要在原始群中分食.他们使用天然棍棒或制作粗糙石器,集体进行采集和狞猎,过着群居杂婚的生活,性关系相当混杂,但母子关系相当清楚.原始群是人类社会的雏形,是原始社会的最初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的人类社会组织.

原始群是一个专门名词,通常特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群体,代表从猿到人的过渡期。现代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群体生存的时期是迄今所知原始群形成和产生发展的时期,其经历的时间约从距今1400 万年前至距今 300 多万年前。

以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阿法种)为代表的原始群,被不少专家们认为是人类的远祖,亦即人类早期的直系祖先。中国云南禄丰石灰坝和湖北建始高坪已分别发现了这两种古猿的化石,它们的发现表明在我国境内亦曾存在过象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式的原始群。

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社会化、群体化、组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身或雏形是具有一定社会本能的高度发达的猿群,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是这样的猿群。他们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们以群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集体地劳动,集体地生活,集体地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这种集体性相互依赖的组合,构成了最早的原始群体,并初具一定的原始组织意义。从人类社团组织的角度考察,这种原始群或可称为人类最早的社团组织雏型。但严格而言,这种社团组织雏型,组织性尚不稳定,尚未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在群体生活中,唯有母子之间的关系较密切,故母权能起到某些作用。

象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这样的原始群,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一定量的较广泛的分布发现(指化石资料),其在客观事实上构成了一定的发展规律性、习惯性或流行性。故这一组织性不稳定、没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的最早的社团组织雏型,从习俗学角度审视,其应是人类真正的社团组织习俗诞生、形成的前身或母体,可称为人类社团习俗的雏型。

原始群这种社团组织和社团习俗雏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便是人类真正的社团组织和社团习俗的诞生。



原始群团


原始群是一个专门名词,通常特指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群体,代表从猿到人的过渡期。现代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群体生存的时期是迄今所知原始群形成和产生发展的时期,其经历的时间约从距今1400 万年前至距今 300 多万年前。

以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阿法种)为代表的原始群,被不少专家们认为是人类的远祖,亦即人类早期的直系祖先。中国云南禄丰石灰坝和湖北建始高坪已分别发现了这两种古猿的化石,它们的发现表明在我国境内亦曾存在过象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式的原始群。

人是一切动物中最社会化的动物,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社会化、群体化、组织化。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身或雏形是具有一定社会本能的高度发达的猿群,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均是这样的猿群。他们正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时期,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为了生存,他们以群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集体地劳动,集体地生活,集体地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这种集体性相互依赖的组合,构成了最早的原始群体,并初具一定的原始组织意义。从人类社团组织的角度考察,这种原始群或可称为人类最早的社团组织雏型。但严格而言,这种社团组织雏型,组织性尚不稳定,尚未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在群体生活中,唯有母子之间的关系较密切,故母权能起到某些作用。

象腊玛古猿和南方古猿这样的原始群,由于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一定量的较广泛的分布发现(指化石资料),其在客观事实上构成了一定的发展规律性、习惯性或流行性。故这一组织性不稳定、没有真正的组织原则和规例的最早的社团组织雏型,从习俗学角度审视,其应是人类真正的社团组织习俗诞生、形成的前身或母体,可称为人类社团习俗的雏型。

原始群这种社团组织和社团习俗雏型发展的必然结果,便是人类真正的社团组织和社团习俗的诞生。



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它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简介

原始社会是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以母系社会为前提,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会,形式多样。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有些则以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部落组织是某些原始社会的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社会都有这一特征。根据文化进化论者的学说,有些原始社会保持著平均主义的性质,但另一些则已经逐步变成等级制度的社会,并进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所代替。

原始社会的特征之一是:当环境稳定,与它种文化接触又有限之时,这些社会不易变化,至少变化速度不易觉察。而西方文化则是由此发端,不停地发生急剧变化——有时以爆炸性的速度变化着。

原始社会分为原始群、氏族公社,或三期原始群、血缘家族、氏族公社。按照人类体质发展,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即从猿人、古人到新人。中国的原始社会,起自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原始社会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时期。氏族公社又经历了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元谋人是已知的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北京人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山顶洞人已经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氏族和黄河流域的半坡氏族是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大汶口文化的中晚期反映了父系氏族公社的情况。

传说中,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后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成分。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现 在把中华民族称为炎黄子孙,就是这么来的。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由推选产生。尧年老了,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为继承人。尧死后,舜继承了尧的位置,舜年老了,也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阶段分类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体上分别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晚期智人阶段。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经济活动,主要是通过采摘果实、狩猎或捕捞获取食物。当时人们群居在山洞里或部分地群居在树上,以一些植物的果实、坚果和根茎为食物,同时集体捕猎野兽、捕捞河湖中的鱼蚌来维持生活。在山洞中的遗迹和遗物,已留下了很多,但树居生活却很难留下什么遗迹。从古代的文献中,依稀可以寻觅到远古时代树居和采集的影子。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人类的生活特点就是洞居或巢居,采集和狩猎。

通过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人们通过血缘关系维持着家族内部的关系。在血缘家族内部,婚姻按照辈数来划分,同一辈分的人互为夫妻。而在不同辈分之间则不通婚。这样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集团和生产单位。内部两性有分工,男性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和抚育小孩。

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转入了相对的定居生活。人口逐渐增多,同时认识到家族内部同辈之间近亲婚姻对人类体质的危害,原先的原始人群为氏族公社所取代,同时形成了族外婚制。互相通婚的两个氏族就形成了部落。一个氏族的成员必须和另一氏族的成员通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氏族的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所以叫做母系氏族。(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是指在生产中谁起的作用大而言的,。譬如,如果整个社会女性的工作处于主导地位的时候,这个社会就属于母系氏族,反之则是父系氏族。)


中石器时代

距今15 000~10 000年至8 000年,以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为代表工具,石器已小型化。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过渡性阶段。直接取之于自然的攫取性经济高涨、并孕育向生产性经济转化的时期。

这一时期细石器被大量使用。广泛使用弓箭;已知驯狗;在一些地方还发现了独木舟和木桨。


新石器时代

始于距今8 000年前的人类原始(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以磨制的石斧、石锛、石凿和石铲,琢制的磨盘和打制的石锤、石片、石器为主要工具。

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得到了全盛。婚姻制度由群婚转向对偶婚,形成了比较确定的夫妻关系。在氏族内部,除个人常用的工具外,所有的财产归集体公有。有威望的年长妇女担任首领,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是氏族议事会,参加者是全体的成年男女,享有平等的表决权。

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名称、共同信仰和领地。当氏族内部的成员受到外人伤害,全族会为他复仇。

在新石器时代,产生了农业和畜牧业,磨光石器流行,并发明了陶器。

世界各地这一时代的发展道路很不相同。有的地方在农业产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没有陶器,因而被称为前陶新石器时代或无陶新石器时代;有的地方在1万多年以前就已出现陶器,却迟迟没有农业的痕迹,甚至磨制石器也很不发达。


解体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出现了剩余,集体劳动逐渐被个体劳动所取代,由此产生了私有制,随之也出现了阶级。氏族中出现了贵族阶层和平民阶层。到了末期,以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开始破裂,一些氏族成

员脱离自己的氏族,到别处和与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们杂居,同时氏族也不断接纳外来人,于是出现了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公社。 到了这时,原始社会基本上就已经瓦解了,不同阶级之间出现了斗争,随着情况的深化就出现了国家来对人民进行有效的统治。许多文明的原始社会解体后都进入了奴隶社会。事实上,阶级思想在更早就已经产生。

在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已使用天然金属,后来学会了制作纯铜器。但是由于纯铜的质地不如石器坚硬,不

能取代石器,这一时期也称为金石并用时代。到了公元前3000~前2000年左右,人类学会了制造青铜,进入了青铜时代。到了公元前1000年~公元初年,随着铁器的使用,人类进入铁器时代。

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是原始社会的解体时期,也是阶级社会形成的时期。世界各地阶级社会的出现几乎都和金属出现的时代相关,唯一例外的是美洲的玛雅文明。不同文明其原始社会解体的过程也不一样,在埃及和两河流域,原始社会在金石并用时代就已经解体,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则是在青铜时代或铁器时代才发生解体。

这一时期,生产有较大发展。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

随着农业和畜牧业在生产中的地位的提升,男性逐渐取代女性取得了社会的主导地位,父系氏族公社形成了。在父系氏族公社内,出身和世系按男子的系统计算,实行父系财产继承制。夫居妇家制度变成了妇居夫家制,不稳定的对偶婚逐步向一夫一妻制或一夫多妻制过渡。妇女的地位逐渐下降,父系氏族首领改由男子担任,氏族议事会由各大家族的族长组成,原来由全体成年男女参加的氏族议事会,如今由全体成年男子参加。


科技文化

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创造了象形文字,产生了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艺术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


象形文字

原始社会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虽然如此,但更精确地说,圣书体应属于一种意音文字。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还有可能存在的第三种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达巴文(即将消失)。

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由于汉字除了象形以外,还有其他构成文字的方式,而且亦在某程度上表示语音;而汉字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表意文字。然而,甲骨文和金文亦算是象形文字。此外,玛雅文字的“头字体”和“几何体”亦是。


宗教

根据考古所发现的原始宗教可追溯到石器时代。

原始宗教属于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人类一开始并无任何宗教可言。到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氏族公社产生,人类社会形成为一个个比较稳定的血缘集团。这时,人的体质与思维能力有了进步,集团内部语言有了发展,某些禁忌和规范已经形成。人们以集体的力量和简陋的工具与自然界作斗争时,一方面逐步认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与某些自然现象的联系;另一方面又受着自然界的沉重压迫,对自然界的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得不到正确的理解。于是,恐惧与希望交织在一起,对许多自然现象作出歪曲的颠倒的反映,把自然现象神化,原始宗教便从而产生。与阶级社会所形成的一神教对比,其特征为万物有灵──多神崇拜,故又名多神教。


陶器

陶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人们把粘土加水混和后,制成各种器物,干燥后经火焙烧,产生质的变化,形成陶器。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新篇章,具有重大的划时代的意义。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纺织

世界各个地区开始纺织生产的时间迟早不一。大约公元前5000年,世界各文明发祥地区都已就地取材开始了纺织生产。如北非尼罗河流域居民利用亚麻纺织;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居民利用葛、麻纺织;南亚印度河流域居民和南美印加帝国人民均已利用棉花纺织;小亚细亚地区已有羊毛纺织。

据考古资料,中国纺织生产习俗,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见萌芽,距今约 2 万年左右的北京山顶洞人已学会利用骨针来缝制苇、皮衣服。这种原始的缝纫术虽不是严格的纺织,但却可以说是原始纺织的发轫。而真正纺织技术和习俗的诞生流行当在新石器文化时期。


墓葬文化

在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开始出现,由于发现的资料有限,这一时期的墓葬情况还不是很清楚。如今发现的几座墓葬均在山洞之内,墓坑的形状也不太清楚,或许当时还没有挖墓坑的习俗,在人骨周围还有少数随葬品。法国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人骨旁边有有意放置的石块和动物骨骼,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的墓葬,人骨周围有红色铁矿石粉末及随葬品。

大约在距今1万年前后,人类社会进入新石器时代,此时,安葬自己死去的亲人已非常普遍。距今约8千至7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距今约7千至5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墓地制度已经相当完备,墓葬有成人土坑墓和儿童瓮棺葬两种。距今约5千至4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墓地制度更加完备,墓葬之间有了明显的等级之分。

原始社会的墓葬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地域,其特征也不尽相同。如墓葬方向,仰韶文化多向西北,大汶口文化多向东,大溪文化则多向南;再如墓葬形状,长方形土坑最多,也有掏成土洞的,少数地区墓葬则没有墓坑,等等。


冶金

从古代陶术中发展而来。首先是冶铜,铜的熔点相对较低,随着陶术的发展,陶术需要的温度越来越高,达到铜的熔点温度,而在陶术制作过程中,在一些有铜矿的地方制作陶术,铜自然成了附生物质而被发现。古人也慢慢掌握铜的冶炼方法。

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约5000年到6000年间的西亚两河流域地区。苏美尔文明时期的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的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各地青铜器中堪称艺术价值最高。中国青铜器代表着中国在先秦时期高超的技术与文化。


房屋

原始人类为避寒暑风雨,防虫蛇猛兽,住在山洞里或树上,这就是所谓的“穴居”和“巢居”(树上筑巢)。经过不断进化,古人开始营建房屋。据考古发掘证明,我国最早的房屋建筑产生于距今约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的房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陕西西安半坡遗址为代表的北方建筑模式——半地穴式房屋和地面房屋;半地穴式房屋多圆形,地穴有深有浅,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坑上搭架屋顶,顶上抹草泥土;有的四壁和屋室中间还立有木柱支撑屋顶。一种是以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建筑模式——干栏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干栏式建筑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是社会学家把原始社会分为前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发展阶段所出现的社会组织又区分为原始人群、血缘家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等几种形式。


氏族是原始社会成员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集团,是原始社会组织的基本经济和社会单位,它是由一个共同祖先传下来的血亲所组成的团体,氏族内部禁止通婚,财产共同继承。全盛时期的氏族制度包括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恩格斯称为“氏族的有机系列”。氏族是这个组织系列的基本单位,在氏族之上有由若干个知足组成的胞族,胞族之上有由若干个胞族组成的部落;在有些地方,还有由若干个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氏族组织大体上经过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母系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典型形态。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上看,氏族制度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 氏族组织是由它的各个成员以血缘为纽带联接在一起的,不是地域性联盟。每个成员都依靠氏族而生存,同一氏族的人有互相保护、互相援助、互相复仇的义务。

第二、 作为氏族首领和军事首领的酋长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主持管理氏族的日常事务和处理纠纷;氏族成员之间完全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即所谓原始“民主主义”。

第三、 氏族会议、部落议事会等是原始社会的重要社会组织形式,在原始社会,不存在强迫人们服从的暴力机构。氏族会议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氏族的所有成员都有权参加,由各氏族酋长组成的部落议事会负责部落的公共事务,包括处理氏族之间或胞族之间的关系。

第四、 氏族会议和部落议事会所拥有的权力和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不是靠强制机关和带有强制性的规范来维持和调整的,而是按照世代相传下来的各种习惯和人们对氏族会议、部落议事会以及首领们的敬重来维持和调整的,一切按习惯办事。以氏族为基础自然发展起来的包括氏族、胞族和部落在内的社会组织,能够管理原始社会的全部公共事务,处理社会内部一切可能发生的冲突。对外冲突则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战争的结局往往是某一个氏族或部落灭绝,而不是失败的一方成为胜利者的奴役对象。

氏族公社的管理具有民主、自治的性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氏族内部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新出现的富有者和显贵逐渐控制了氏族的权利,氏族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被冲淡以致消失。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复杂化,需要运用公共权力来管理的事务也在增多,分工也越来越细。氏族社会具有民主、自治性质的管理机构的构成及其职能分化和扩充的过程都体现了这一趋势。

酋长议事会是一种与氏族社会共始终的机构,它由各氏族的酋长组成,掌握全部落的最高权力,代表全部落的公共利益。但是,后来酋长逐步变成了世袭的官职,在国家出现以后,酋长议事会也一度演变为权力很大的立法和咨询机构——元老院。

军事指挥官在原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逐步增长的。原始社会初期,军事指挥官是凭借自己的骁勇和战功被氏族成员民主选举出来的,其权力仅限于军事、祭祀和某些审判事宜,没有行政方面的权力,地位不能世袭。但是,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增加和掠夺性战争的频繁发生,军事首领的全能力不断膨胀,特别是在战争胜利的情况下,他们往往成为被征服地区的世袭统治者。

人民大会对酋长议事会拟定的有关公共事务的措施、方案享有最后决定权,但它的历史远没有酋长议事会古老。原始社会初期只有一个管理公共事务的机构——酋长议事会;在原始社会中期,有两个机构——酋长议事会和军事指挥官;在原始社会后期。则有三个机构——人民大会、军事指挥官和酋长议事



原始社会三个时期及主要特征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第一个社会形态,它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三个时期。

 

一、原始人群(约170万年前至4万年前)

 

人类是从古猿中的一支演变来的。人类体质的发展变化,大体上经历了“猿人”、“古人”、“新人”三个阶段。距今大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猿人,是我们所知中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类。

 

猿人不仅能直立行走,而且会制造和使用简陋的工具,用火及控制火。然而他们生活的环境极度险恶,森林遍山,灌木丛生,杂草蔽野,猛兽逼人。如果靠孤立的个人活动,根本无法生存。猿人大约是几十人结成一群,过着群居的生活。这样的原始人群是人类社会的最初阶段,是早期人类的社会组织,也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在原始人群中,大家共同劳动,共同消费,过着原始共产主义的生活。

 

距今约七万年前,人类的发展进入到“古人”阶段。人工取火、弓箭的发明、劳动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原始人群这种松散的社会组织,便逐渐被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所代替了。

 

二、母系氏族公社(约4万年前至5000年前)

 

大约从四五万年前开始,我们的祖先从“古人”进化为“新人”,我国原始社会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

 

当时,男子主要从事狩猎和捕鱼,收获不稳定,而妇女主要从事采集,收获较为可靠。因此,妇女在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又由于族外婚的实行,子女知母不知父,在氏族内部血统按女方计算,妇女自然就成为氏族中的主持者。一个母系氏族公社,普遍形成为一个长期定居的村落,如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妇女在生产劳动中,学会了种植粮食和蔬菜,发明了原始农业。这是她们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同时,原始畜牧业及手工业也相继产生。代表母系氏族公社繁荣阶段的河南仰韶文化就精美的彩陶闻名于世。彩陶上的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牢固的血缘关系,促使母系氏族公社实行仍是原始共产的公有制原则。氏族制度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时期得到了充分地发展。

 

三、父系氏族公社(5000年前至4000年前)

 

距今约5000年以前,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母系氏族公社经过长期的发展,先后进入了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男子在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的生产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在经济中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妇女则退居次要地位,束缚于家务劳动之中。人们开始按照父亲的血统确定亲属关系。以男性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的确立是父系氏族公社的重要标志。父系氏族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农作物种类的增多等使农业成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畜饲养业也有了显著发展。轮制陶器和冶铜业的出现标志着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产品出现剩余,交换得以产生。各氏族部落首领渐渐将氏族交换来的东西据为己有。私有制的出现又促进了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进而导致了阶级的出现。社会分为奴隶主和奴隶两大阶级,原始社会宣告结束。

 

四、家庭母爱意识的原始护理方式

 

最初,人类在原始群居时代打猎牧畜或耕种所得的食品仅够人们简单生存之用,尚无余剩。因此,老年人和病人成为被遗弃的对象。当共同劳动所得稍有盈余后,小儿、老人、病人及残疾人或妇女分娩则全由氏族抚养和照料。这种抚养方式全从人类同情心出发,既无理论也无神秘经验,然而,这种本能的原始抚养照料活动却蕴含着护理思想的萌芽。

 

原始的护理形式主要是对伤病者生活上的关怀和照料,原始社会初期以母系为中心,氏族中年长的妇女通常是集体生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妇女们在家庭中属长者,负有保护家庭每一个成员平安健康的职责,这种母爱意识的原始的基于本能的护理方式被视为天经地义,且自觉不自觉地、普遍地、自发地、经常地经历着。当某个家庭成员生病时,其日常生活起居的照料自然由母亲担任。在氏族公社时期,对于草药的知识已有相当的基础,而掌握医药知识的多半是妇女,尤其是老年妇女经验更为丰富。她们通过天然办法抚育生灵,凭天赋之本能,或据反射刺激之感觉,或通过经验传授,获得原始医疗与护理常识和智慧,并成为熟悉草药的能手。以温柔慈祥的母爱给予伤者体贴入微的照顾,即是原始社会家庭型母爱意识的护理方式。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与组织结构行为规范


一、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与组织结构

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早期阶段。在这个时期,没有国家,也没有法律。

首先,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难以为法律的存在提供经济基础。

法律属于上层建筑,决定于社会经济基础。因此,考察法的起源,不能脱离社会生产方式,当然也就不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的要素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生产力水平的高低集中反映在生产工具上。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就是因为那时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

美国历史学家摩尔根在1877年《古代社会》一书中,把原始社会分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每个时代又分为低级、中级和高级三个阶段。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是人类的童年,当时人还居住在树上,以求在猛兽群中生存下来。中国也经历过这一阶段,《韩非子》中就有记载:在有巢氏时期,“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蒙昧时代的中期,人类开始采用鱼类作食物,并开始使用火,但由于食物来源经常没有保证,因而还发生过“食人之风”。到了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人类发明了弓箭,标志着生产工具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是从人学会制陶术开始的;中级阶段从驯养家畜、种植植物开始;高级阶段则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且由于文字的发明以及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因此,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人类字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是学会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万法的时期,但此时人类尚不能对天然物进行加工。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就不可能产生私有制,也就没有国家和法。总之,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难以提供一种法律产生的经济土壤。

其次,原始社会没有给法律的存在提供权力基础。

关于原始社会的权力形态问题,在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与考古学的框架中,主要形成了两种比较成熟的理论解释模式。

第一种模式,就是摩尔根以人类学立场在《古代社会》中所提出的氏族一部落联盟模式,认为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是部落联盟。他在总结北美易洛魁人进化历程的基础上,认为按照社会组织形式的发展,原始社会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原始群时期;二是氏族公社时期。原始群时期大致相当于蒙昧时代的低级阶段和中级阶段。这一时期,人类还处于群婚阶段。人们没有固定居住地,而是组成不大的游荡集团。由于主要依靠采集自然物作为生活来源,当一个地方的自然物被采集得差不多时就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氏族公社时期大体上开始

于蒙昧时代的高级阶段,全盛于野蛮时代的低级阶段,衰落于中级阶段,解体于高级阶段。所谓氏族,是指原始社会由血缘关系联系起来的比较稳定的人的联合,是人类社会自然形成的原始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和生活组织。氏族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以地域划分为基础;它是为全体氏族成员谋利益的,体现全体成员意志的原始民主组织。在氏族组织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阶段。所谓母系氏族,即由一位共同的女祖先所繁衍的后代子孙组成,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典型形式,占据原始社会历史的绝大部分时期;所谓父系氏族,即由一位共同的男祖先所繁衍的后代子孙组成,历时较短即为阶级社会所代替。氏族——两个或几个有血缘关系的氏族组成的胞族——看干氏族或胞族联合而成的部落——若干部落联合而成的部落联盟,就构成了原始公社的整个社会组织体系。部落联盟没有最高行政长官,其最高权力机构是联盟的首领全权大会,即联盟会议。部落联盟的演进,必然形成国家。但是,原始社会的权力基础乃是氏族公社,而非国家,法律也就无从产生和存在。

第二种模式,即酋邦模式,认为在世界上某些地区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是酋邦。“酋邦”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奥伯格1955年根据他对美洲低地土著社会的民族学研究提出来的。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Elman R.Service)在其1962年出版的《原始社会组织》一书中,从民族学的角度把原始社会分为三个演化阶段:游团、部落和酋邦。游团是以地方性外婚和单方婚后居制为特征的小型地域性的狩猎采集团体;部落是随着新的技术的出现而形成的;酋邦以酋长为中心,是一种集中的社会政治体制,其等级地位的世袭具有一种贵族社会的性质,但由于缺乏正规的强制机构,所以没有能力防止分裂。酋邦模式下,社会规模超越了氏族部落社会,其中社会分化的程度也甚于氏族部落社会。权力来源于成功的战争,在权力拥有者之间存在着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出现了掌握社会最高权力的个人;首领兼祭司-,存在宗教与世俗权力相结合的现象。酋邦再进一步向前发展,就是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酋邦成为国家和文化起源研究的主要对象。也有许多当代中国学者认为,对中国前国家时期的社会状况而言,酋邦可能是比部落社会或部落联盟更贴切的一种概括。解释中国早期政治组织的发展和国家的形成时,有必要较多地吸收酋邦理论的内容,这并不是由于酋邦理论是一种较新的理论,而根本上是因为酋邦理论对于中国的事实较为适用。

可以说,氏族一部落联盟模式下的权力主要由一个原始的代议机构掌握,它体现为一种集体分权性质的权力,这样的权力形态与西方后来的代议民主制遥相呼应;而酋邦模式下的权力带有较强的个人集权性质,它几乎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其特征是一个人对其他人实施无限的专制的统治,也许这正是中国几千年来君主个人专权体制的源头。

二、原始社会的行为规范

任何社会都需要有人所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模式、规定界限,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确定社会生产和生活所必要的秩序。行为规范是社会调整的主要依据。原始社会尽管没有国家和法,但仍然是有秩序的,只是那时人们还不可能自觉地制定出某种行为规则。中国的孔夫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西方的恩格斯也赞美道:“而这种十分单纯质朴的氏族制度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制度呵!没有大兵、宪兵和警察,没有贵族、国王、总督、地方官和法官,没有监狱,没有诉讼,而一切都是有条有理的。一切争端和纠纷,都由当事人的全体即氏族或部落来解决,或者由各个氏族相互解决;……一切问题,都由当事人自己解决,在大多数情况下,历来的习俗就把一切调整好了。”…在原始社会的这种“有秩序的无政府状态”(orderedanarchy)下,与原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相适应,不仅存在自己的社会组织,而且还有自己的社会规范——原始习惯。

现代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禁止性规范是禁忌。禁忌(taboo)是由原始人对大自然充满崇拜和畏惧而产生的,反映着原始人对“魔鬼力量”的信仰,表现为出现在距今25~100万年前原始群中期即旧石器时代的食物禁忌,约束两性关系的性禁忌,以及后来产生的图腾禁忌。这些禁忌逐步发展成人类早期社会的习惯体系。原始人在长期共同生产和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世代相传的共同遵守的各种行为规则,统称为原始习惯。原始习惯对全体氏族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氏族成员的冲突和纠纷大都通过原始习惯予以解决。

原始习惯表现在许多方面。在血缘关系方面,为了维系氏族的延续,形成了族外婚(exogamy)习惯,氏族内部成员之间绝对禁止发生性关系,而只能在不同的氏族成员之间通婚;如果破坏同族禁婚,则不可宽恕。在经济方面,按生理年龄进行分工,对劳动所获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实行平均分配:同时,还实行族内共同继承,即相互继承已故成员的遗产。在组织习惯方面,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全体成年成员民主选举产生,随时撤换;氏族或部落的重大事情由全体成员讨论决定,酋长和军事首领与一般氏族成员处于平等地位,没有特权,没有世袭,也不脱离生产。在处理争端纠纷方面,对内,同一氏族、部落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支援,“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对外则实行复仇,最初是血族复仇,即倾巢出动,血洗仇方,后为血亲复仇,即只找加害人复仇,后来逐渐演变为同态复仇,再后又逐渐改为用赔偿代替。

总的来说,原始社会是人类发展史上必然存在的一个历史时期,那时的禁忌和习惯乃是孕育法律的胚胎或种子。原始氏族公社组织和原始氏族习惯是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制度便逐渐暴露出它的狭隘性。因而,原始公社必然走向崩溃而让位于新的社会制度,原始习惯也终将被文明社会的行为规范——法律所替代。



*.原始社会生存的技术

摩尔根

 

人类征服地球——以控制生活资料为条件——只有人类控制了生 活资料——顺序相承的五种生存技术——(一)天然食物;(二)鱼类 食物;(三)淀粉食物;(四)肉类和乳类食物;(五)通过田野农业 而获得无穷食物——从一种生存技术到另一种生存技术都经历很长一段 时间距离

 

人类从发展阶梯的底层出发,向高级阶段上升,这一重要事实,由顺序 相承的各种人类生存技术上可以看得非常明显。人类能不能征服地球,完全 取决于他们生存技术之巧拙。在所有的生物中,只有人类才能说对食物的生 产取得了绝对控制权;但在最早的时候,人类在这方面也并不比其他动物高 明。假如不扩大生活资料的基础,人类就不可能繁殖到那些不出产原有食物 的外地去,更不可能最后繁殖遍于全球;归根到底,假如人类对食物的品种 和数量不能绝对掌握,就不可能蕃衍为许多人口稠密的民族。因此,人类进 步过程中每一个重要的新纪元大概多少都与生活资源的扩大有着相应一致的 关系。

我们可以把人类的食物资源分为五种;对于创造这些食物资源的方法,

可以称之为许多顺序相承的技术,这些技术一一累加,每隔一段很长的时间 才出现一次革新。前两种食物资源创始于蒙昧阶段,后三种创始于野蛮阶段。 兹按其出现顺序分述如下:

(一)在局限的生活环境内以植物的根和果实作为天然食物这个主题把

我们引回到人类极其原始的时代。那个时代,人口稀少,生活资源简单,栖 息的地域有限,人类刚刚进入他们新的生活。在这样遥远的一个时代,既谈 不上有任何技术,也谈不上有任何制度;但是,有一项发明是属于这个时代 的,那就是语言。从本节题目所标出的食物性质来推测,可以断定当时的气 候是热带型的或亚热带型的。人们一般都认为原始人的栖息地带就处于这种 气候下。我们一向认为我们的始祖诞生在热带阳光照射之下的果木林中,这 是很有道理的。

各种动物在时间顺序上均早于人类。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当人类初

出现时,动物在数量上和力量上正处于其全盛时期。古典时代的诗人笔下所 描写的人类部落正居住在树丛中、在洞穴里和森林中,他们为了占有这块栖 息之所而与野兽作斗争(1)——同时,他们依靠大地的天然果实来维持自身 的生存。如果说,人类初诞生之时既无经验,又无武器,而周围到处都是凶 猛的野兽,那么,为了保障安全,他们很可能栖息在树上,至少部分人是如 此。

无论哪一种动物都需要不断获取食物来维持生命,这是一项沉重的负 担。如果我们按照生理结构的演化程序向原始形式下推,每降一级,其食物 就愈益简单,直到简单得毫无奥妙之可言;但如果我们反过来往上推,食物 就越来越复杂,直到最高级的人体结构,其食物的复杂性也就达到顶点。自 有人类以后,智力便成为一个更加突出的因素。人类很可能从极早的时代起 就把动物列入其食物项目之内。从生理结构上看,人类是一种杂食动物,但 在很古的时代,他们实际上以果实为主要食物;在那个时代,他们是否积极 地找寻动物作为食物,这一点只有付诸猜测了。上述的生活方式属于极其原始的时期。

(二)鱼类食物我们必须承认鱼类是最早的一种人工食物,因为要充分 使用这种食物就必须烹饪。人类最先使用火,其目的未必不在于此。鱼类的 分布无处不有,可以无限制地供应,而且是唯一可以在任何时候获取的食物。 在原始时代,谷物即使实际存在,也还没有为人类所知晓;而狩猎又太无保 证,始终不能成为维持人类生活的专门手段。人类依靠鱼类食物才开始摆脱 气候和地域的限制,他们(这时候他们正处在蒙昧状态中)沿着海岸或湖岸、 沿着河道四处散布,可以遍及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我们在各个大陆上都发 现处于蒙昧社会状态中的燧石器和石器遗物,其中有充分的资料足以证明上 述人类迁移的事实。当人类还依靠果实之类的天然食物时,要想从原住地向 外迁移是不可能的。

人类采用鱼类食物后,随着出现了上述的大规模迁移运动,此后又间隔 了一段漫长的时间,才开始种植淀粉类食用植物。它占去了蒙昧阶段的一大 部分时光。不过,在这段时间内,食物的品种和数量都大为增加。例如,人 们开始在地炉中烤面包薯(2);又如,由于武器的进步,特别是由于发明了 弓箭,猎物不断增多。弓箭的出现晚于戈矛和作武器用的棍棒。弓箭是一大 发明,它给狩猎事业带来了第一件关键性的武器,其发明时间在蒙昧阶段晚 期。(3)我们用弓箭作为高级蒙昧社会开始的标志。弓箭必然对古代社会起 过强有力的推进作用,它对蒙昧阶段的影响正有如铁制刀剑之于野蛮阶段、 有如火器之于文明时代。

除了广大的产鱼地区之外,其余地方所有的食物资源都没有保证,因此

人类便不得不采取吃人的残酷手段。在古代,吃人之风普遍流行,这一点现 已逐渐得到了证实。

(三)由种植得来的淀粉食物 现在我们已离开蒙昧阶段而进入低级野蛮

社会。在西半球,只有那些脱离了蒙昧阶段的部落才知道种植谷类等作物; 而在东半球,似乎要到亚洲和欧洲部落渡过了低级野蛮社会而临近于中级野 蛮社会快结束时才知道种植谷物。美洲土著在低级野蛮社会即已掌握园艺, 比之东半球的居民竟早出整整一个文化期,这一点使我们感到很奇怪。这是 由于东西两半球的天然资源不相等所造成的结果;东半球出产所有适宜于饲 养的动物(只有一种除外)以及大多数谷类作物;而西半球仅有一种宜于种 植的谷物,不过它却是最好的一种。这个因素促使东半球的野蛮阶段初期时 间延长,而使西半球的这一期的时间缩短;就这一期言,自然环境对美洲土 著更为有利。但是,到野蛮阶段中期开始之时,东半球最先进的部落虽然不 知有谷物,却已经有了家畜,因而能得到肉类和乳类的供应,他们的生活状 况远胜于美洲土著;处于同期的美洲土著虽会种植玉蜀黍等作物,却没有家 畜。闪族和雅利安族之从大群野蛮人当中分化出来,似乎就是由饲养家畜开 始的。

雅利安人发现谷物和种植谷物晚于他们之饲养牲畜,这一点可由下面的 事实得到证明:在雅利安语系的各种方言中,这些牲畜的名称彼此相同,而 谷类或其他农作物的名称彼此不同。蒙森指出在梵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中牲 畜的名称是相同的(其后马克斯·缪勒又把此说推及雅利安语系其他各种方 言上(4)),从而证明:在这些民族彼此尚未分离以前便已经知道这些牲畜, 并可能已经饲养它们了。他接着说:“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是否已经存在 农业,我们还没有肯定的证据。从语言上来看,颇倾向于否定这一点。希腊—拉丁语中的谷物名称与梵语中所见者全不相同,唯一的例外只有ξεα一 词,该词在语源上相当于梵语中的 yavas,但印度语以此词指大麦,而希腊 语用以指斯佩耳特小麦。可是我们应当认为,尽管农作物的名称如此不同(这 与牲畜名称之基本相同截然相反),但不能因此绝对否定在这些民族当中可 能有过共同起源的农业。印度人种植稻谷、希腊人种植小麦和斯佩耳特小麦, 日耳曼人和克尔特人种植裸麦和燕麦,这些都可能追溯到一种共同起源的耕 作方法。”(5)蒙森最末尾的这个结论是很牵强的。按农田(ager)一词仅 泛指有疆界之土地,而园圃(hortos)一词则直接表示“被圈围的场地”; 但园圃的出现早于农田,所以园艺的出现早于田野农业。然而,人们懂得耕 作又必然更早于圈围园圃。其自然发展顺序如下:第一步,在漫无疆界的冲 积土地上一小块一小块地进行耕作;第二步,在被圈围的场地或园圃中进行 耕作;第三步,利用畜力拉犁在农田里进行耕作。碗豆、菜豆、萝卜、防风 菜(6)、甜菜、南瓜、甜瓜等作物的种植,是否有一两种早于谷物,这个问 题我们现在还无从了解。这些作物中,有一些名称在希腊语和拉丁语中是一 样的;但是,我们著名的语言学家惠特尼教授(7)却向我保证说:在希腊语 或拉丁语同梵语二者之间,这些作物名称无一共同者。

看来,园艺的兴起与其说是出于人类自身的需要,还不如说是出于饲养 家畜的需要。在西半球,园艺始于玉蜀黍的种植。这一新纪元的开辟,在东 西两半球虽不同时,但对于人类命运的影响却极为巨大。我们有理由相信, 种植技术的兴起以及使淀粉食物成为人类的主要生活资料,都需要经历若干 年代。在美洲,种植业的兴起带来了定居的村落生活,因此,它势必取代渔 猎,特别在村居印第安人当中是这样。而且,人类自从有了谷类等农作物以 后,破天荒地产生了能够使食物充裕的印象。

美洲的先进部落有了淀粉食物,亚洲和欧洲的先进部落有了家畜,他们

既已得到这种供应之后,自可免于吃人的惨剧了。我们根据本书下文所谈的 情况,有理由相信吃人的风气在整个蒙昧阶段是普遍流行的,平时吃被俘获 的敌人,遇到饥荒的时候,就连自己的朋友和亲属也会被吃掉。在战争中, 作战双方在战场上互吃对方的人,这种风气仍残存在美洲土著当中,不仅处 于低级野蛮社会的部落如此,而且,那些处于中级野蛮社会的部落,如易洛 魁人和阿兹特克人等,也是如此。不过,这种风气已经不再普遍流行了。这 一点,有力地说明了食物之不断增加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状况起很大的作用。

(四)肉类和乳类食物 西半球除了骆马以外别无其他动物适于饲养,

(8)而东西两半球的谷物品种又各不相同,这对于彼此两处居民的发展进度 都有重要的影响。这种天然资源的不同,虽然对处于蒙昧阶段的人无关紧要, 对处于低级野蛮社会的人也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进入中级野蛮社会的那一 部分人来说,就产生了根本的分歧。掌握家畜饲养业的部落能保证肉类和乳 类食物的供应,因而得以从一大群其他的野蛮人当中分化出来。在西半球, 如仅靠狩猎获取肉类食物,供应得不到保证。村居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仅限 于一种,这对他们是不利的;这一点无疑地充分足以说明他们的头颅之所以 小于那些处于低级野蛮社会的印第安人的头颅。在东半球,因饲养家畜而使 得勤俭的居民能保证肉类及乳类食物的供应;毫无疑问,这种食物对于增强 种族的体质和活力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对于增强儿童体力的作用尤为突 出。就现有的古史知识而言我们至少可以假定,雅利安族和闪族之所以得 天独厚,主要由于他们之重视牲畜的繁殖犹如重视他们自身一样。他们事实

 


*.原始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简介

 

读历史有两种方法:一是着重于具体的史实和人物,这种方法是历史学的基础,因为没有史实和人物的历史不过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二是着重于社会的制度层面及其发展规律,亦即黄仁宇所言之“大历史”,运用这种提纲挈领的方法,能使我们在浩如烟海、纷繁复杂的史料中探寻出共同之处,以“一览众山小”的事业从更高层次理解和认识史实和人物。

 

就原始社会而言,我们所能得到的具体史实可谓是凤毛麟角。自然,第二中方法就成了我们研究原始社会的首选。另一方面,原始社会是人类的童年时期,这个时期的各种制度和社会生活方式对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原始社会的制度研究也就成了整个历史学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原始社会的资料主要于各种出土实物,如古人类化石,古人类的工具、住所遗址和生活遗迹等;也可以从古代史记载的远古时期的信息如传说、歌谣、神话等中获得许多珍贵信息。另一个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是民族学的研究。由于个民族发展的进程不同,近代时期中外许多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或是有着浓重的原始社会的残余,从而以活生生的方式向我们展示那个时期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总之,只有综合了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等许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对原始社会的状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也正是因为这种综合性,原始社会从不同的方面考察,可以有不同的时段划分方式。(参见附表)本文仅从婚姻家庭制度这一方面作些简要介绍。

 

从附表中可以看出,在人类刚刚形成的时期(或者说是从猿向人的过渡时期),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是原始群,就是列宁所说的“拿棍子的猿群”,古猿处于一种协作劳动的集体生活之中。这个时期里群团内部实行杂乱的性交,婚姻规则还没有产生,也没有任何家族,没有真正的社会组织和社会规例。这里只有母权能够起某种作用,因为实行杂乱的性交,决不可能认识自己的父亲,更不可能认识父亲和生育的关系。所以原始群时期的母子关系是很密切的。

 

当人们开始学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时,人类也就进入了旧时期时代,而社会组织形式也进入了一个更高等的时期:血缘家族公社时期。这时不但出现了第一个社会组织,也出现了第一个家庭形态,形成了血缘家族。此时已经有了婚姻规则,规定在公社内,不同辈分的人们不能婚配,而只允许同辈的男女之间发生婚姻关系。这叫做同辈婚姻制。又由于这种婚配仍然在一群男女而不是一对男女中进行,所以被称作血缘群婚。这种制度否定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婚配,但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是可以允许的。历史上很多民族的传说都有兄妹婚配而最终发展成一个民族的传说,就是这种制度曾经存于世上的很好的证明。

 

旧石器时代发展到了中后期,人类便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是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最典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产生了族外群婚,就是在相同的氏族内不允许婚配,而只允许不同的氏族间进行联姻。这是人们认识到“男女同性,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的必然结果。它的进步是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婚配关系。这是经过长期逐步完成的。最初是排除母系同胞兄弟姐妹间的婚姻关系,以后逐步扩展到禁止牧放的旁系兄弟姐妹甚至血统更远的兄弟姐妹间的婚配;起初是在个别场合和局部地实行,其后逐渐发展为普遍现象,成为社会惯例,并以习惯法来巩固这个进步。一般形式是一个部落分作两个或者更多的组织(这种组织后来发展为氏族),在组织之间进行相互婚配。族外群婚的高级形式是普路那亚群婚。应该注意两点:一是这种婚姻制度依然属于群婚,二是人们依然处于知母不知父的状态之中。

 

人类进入中石器时代(介于旧新石器时代的一个很短的时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母系氏族进入了发展繁荣时期。这时在母系氏族之中产生了对偶婚姻和对偶家族。对偶婚的产生可以如下概括:随着人类在各方面的发展,生产力增强,人类对于大集体的依赖逐渐减小,婚姻开始朝着减少通婚群体人数的方向发展。同时,开始出现一男一女相配的事实,每一个男子在他诸多的妻子当中有一个主妻,每一个女子在她诸多的丈夫中有一个主夫。另外,由于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互相间通婚的好处经过在氏族外进行婚姻的实践而逐渐被人们发现,这种外族通婚方式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直至最后引起了一种反对有亲属关系男女之间通婚的公众情绪。因为必须在本氏族以外寻求婚配,所以,通过谈判与购买来娶妻的风俗就代之而起。这样从前多妻的情况就变成妻子较少。再者,男子寻找妻子的时候,不局限于在自己的部落,甚至不局限于在关系友好的部落中寻找,而是通过武力从敌对的部落中俘虏女人为妻。当妻子变为由收购、俘虏而获得的时候,当妻子越来越需要通过努力与牺牲而获得的时候,男人们自然不会乐意与别人,或者太多的人共享自己的妻子了。基于以上这几种原因,群婚制的多妻多夫就逐渐演变成少妻少夫,主妻主夫。对偶婚制就产生了。应当注意这种制度和一夫一妻制的区别。在对偶婚制度下,起初夫妻是分别居住在各自的氏族的,只有在夜间才由丈夫以拜访的方式到妻子的氏族去。后来逐渐发展为丈夫迁到妻家定居,和如今的男子入赘有相似之处。不言而喻,这种婚姻是极易破裂的,因此它没有形成为社会经济的基本单位,没有使共产制家庭经济接替,也没有形成一套新的亲属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已经是个体婚制了,子女对父亲的确实性越来越增加,从而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父系氏族公社已经是原始社会的衰落时期了,血缘公社开始向地缘公社发展,也就是氏族间开始以定居地而不是血缘发生关系了。这个时期婚姻家庭的特点是产生了父系家族公社,也就是已父系大家族而不是氏族作为基本的经济生活单位。

 

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婚姻形式就已经主要是我们熟悉的一夫一妻制了。

 

应该指出的是,以上的介绍都是以比较简单的时期划分作为基础的。实际上,婚姻家庭制度转变和人种发展、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制度的转变并不是简单的同步的,而是以一个历史的方式缓慢发生的,以上只是大多数民族的婚姻家庭发展的简单概括。具体到某个民族的发展,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母系氏族


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中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1-2]   


特征

母系氏族婚姻和氏系基本特征为:始终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婚姻形式在早期是群婚。由于实行外婚制,夫妻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也有很多国外学者认为,没有确切考古证据表明群婚制度在50万年前~3万年前一直广泛存在,子随母姓是一种可能,但不表明可以得出群婚的推论,此点不严谨)


形成

距今约十至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远古社会由原始人群阶段进入母系氏族社会。

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主要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陕西大荔人、山西襄汾丁村人、山西阳高许家窑人、广东曲江马坝人、贵州桐梓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新洞人,以及辽宁喀左鸽子洞等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山西朔县峙峪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辽宁建平人、广西柳江人,以及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南安阳小南海、河北阳原虎头梁等文化遗存。

山顶洞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中有骨针,装饰品有钻孔的小石珠、砾石和青鱼上眼骨等,这说明山顶洞人开始掌握了钻孔技术,因而很可能使用了比前人进步的石制工具。山顶洞人除在居住地区附近采集和渔猎外,活动范围又有所扩大。他们获取的食物中有海蚶,这说明山顶洞人的足迹已达渤海湾一带,与大自然的斗争能力有所提高。

原始人群阶段过渡为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完成的。血缘内婚制向氏族外婚制的转化是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因素。

原始人的血缘家族,经过几代繁衍之后,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引起食物来源匮乏,生活受到影响,因而必然分裂出新的血缘家族。新的血缘家族依然施行内部的血缘婚。内婚制虽然能保持原始人群的相对稳定,但婚配的男女之间血缘关系太近,致使繁育的后代易患先天性疾病,或体质不良,智力低下,与自然界抗衡的能力因而减弱。诚如《左传》所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内婚制在人类历上延续的时间甚长,这正是原始人群阶段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内婚制对人类进化的危害极大,其严重后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血缘家族的分裂,不断产生新的血缘家族。这些血缘家族之间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血缘家族的男女之间也难免发生婚配现象。人们逐渐发现,各血缘家族之间男女通婚所生子女,无论在体能和智力上多优于同一血缘家族男女婚配所生子女。人们终于觉悟到,婚配男女的血缘关系越远,生育的子女越强健。由于传统观念强大的影响,内婚制向族外婚的转变是十分缓慢的。开始,只排除血缘最近的同胞兄弟姊妹间的婚配,以后又排除血缘较近的旁系兄弟姊妹间的婚配。最后,血缘家族内的男女,不论是否同辈皆禁止婚配。这样,一个内部不能婚配的血缘亲属集团——氏族便产生了。

族外婚,就是一个氏族的一群兄弟和另一个氏族的一群姊妹之间的交互群婚。男子外婚到另一氏族,死后埋在本氏族的公共墓地里。这种婚姻关系虽然还不稳固,但毕竟使氏族明显有别于过去的血缘家族。在这种群婚的形态下,子女仍然是只能确认生母而不能确认生父,氏族成员的世系也只能根据母系的血统来决定。同一始母祖生下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为一个氏族。母系血统是维系氏族存在的纽带。氏族扩大之后,再分离开来,另建立新氏族。彼此通婚的氏族则组成部落。

古代的风俗中仍残留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族外群婚痕迹。这种群婚多是以野合形式进行的。《周礼·地官司徒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贵州通志》卷七:“花苗每岁孟春,会男女于野,谓之跳月。择平壤地为月场,鲜花艳装男吹芦笙,女振响铃,旋跃歌舞,谑浪终日,暮挈所私以归,比晓乃散。”

壮族的“歌圩”、布依族的“赶表”、黎族的“放寮”、仫老族的“走坡”、傣族的“泼水节”、侗族的“行歌坐月”等等,存留了古老的群婚制和外婚制的遗风①。“歌圩”是文献记载的称谓,壮语则称为“窝坡”、“埠坡”、“埠峒”等。每逢圩日,青年男女,身着盛装,女子以甲村为一个单位,男子以乙村为另一个单位,用唱歌的方式寻找对象。当某对男女唱得情投意合之时,便离开集体,私下幽会,盟誓终身。明代岳和声在《后骖鸾录》中,谈及万历年间柳州城外的“搭歌”时,曾说:“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男歌胜,而女歌不胜,则父母以为耻。又必使女先而男后。其答亦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遁走山隘中相合,或信宿,或浃旬,而后各归其家,取牛酒财物,满志而后为之室。不则宁异时再行搭歌耳”。“歌圩”实际上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和婚配的场所。

拉祜族在农闲时,甲寨男青年同乙寨女青年,白天唱歌,夜晚在乙寨附近燃火集体过夜。有时甲寨青年男女与乙寨青年男女混合一堂,甲寨男人对乙寨女人,乙寨男人对甲寨女人集体过夜②。

广东某些瑶族,在旧历除夕至正月初二的三天中,凡是成年男女,无论已婚与否,均可“在山峒间,山岗树林底下……互相酬唱民歌,自朝至暮,唱至情投意合,互相依偎发生性关系”①。

群婚在华夏民族也曾盛行。春秋时期,上至天子后妃,下至庶民百姓,仍保留群婚之遗风。据《月令·仲春之月》记载:“仲春通淫”之时,人们停止工作,纷纷前往大牢祠祭祀求子之神“高禖”,天子、后妃也须参加。入夜,男女皆寝于庙后。

以上例证充分反映,族外群婚制曾普遍存在,使我们得以窥知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婚配形态。这种婚配的特点是,以集体方式进行,没有一定的场所,多在野外结合,亦无固定的配偶,年龄和辈份的限制也不严格。但是氏族成员之间的婚配则是严格禁止的。

族外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史上的重大进步,较之内婚制下的同辈婚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自然界万物的演化规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实行族外婚的氏族,其成员的智商高,体质强,整体实力明显优于依然实行内婚制的血缘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无可置辨的主导作用。

母系氏族社会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生活的资源,同时也使他们面临严峻的环境。氏族是人类向自然界谋求生存的依靠。人类的生产活动——采集、狩猎和捕鱼依然必须集体进行,否则就不能有效地抵御野兽、饥饿和疾病的威胁。他们还没有私有财产观念,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是氏族的宗旨。

母系氏族社会里,存在着按性别和年龄区别的简单的不稳定分工。青壮年男子外出狩猎、捕鱼。妇女则从事采集果实,看守住所,加工食物,缝制衣服,管理杂务,养护老幼等公益劳动。因为当时的采集经济比渔猎经济收获稳定,成为氏族成员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所以是维系氏族生活的基本保证。妇女在生育上的特殊作用,以及氏族成员的世系均按母系计算,更使妇女在氏族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居于主导的地位。中国古代关于女娲氏炼石补天,积灰止水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受人尊敬的妇女领袖带领先民对自然界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情景,歌颂了妇女在社会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考古发现揭示了母系氏族社会初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山顶洞人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他们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东北部,海拔170米的一个天然山洞里,因而被称为山顶洞人。洞长约12米,宽约8米,面积为90多平方米,可容数十人生活。洞里自然分成“上室”和“下室”。上室在洞口处,是他们的公共居室。下室在洞的深处,是他们的公共墓室。

山顶洞人的成员都是平等的,遵守共同的习俗。他们生前互相保护,死后也埋葬在一起。山顶洞的下室里,埋葬着一个青年妇女、一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年男子。他们的尸骨上撒布赤铁矿粉粒,随葬有燧石石器和穿孔兽牙等装饰品。对于去世的老年人,尤其是妇女,将其生前使用的装饰品随葬,反映氏族成员对妇女及老年人的爱戴。


发展


早期形成

自中石器时代开始,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发展时期。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有关中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还比较缺乏。

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摸索出磨制石器的新技术,又发明了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皮革加工和缝纫技术也有进步。人类除利用天然洞穴居住之外,又开始营建房舍。在河谷台地水源便利之处,逐渐形成村落。

生产力的显著发展,使母系氏族社会进入繁盛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结构和制度日臻成熟。磁山——裴李岗文化距今约8000年,仰韶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6300年至5500年,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O00年至5300年,上述黄河、长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这一历史发展阶段。

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时期,氏族按母系血统计算世系,并形成明确的制度。母权制已深入氏族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

氏族是血缘组织,通过母系血统维系。在群婚的形态下,子女只能确认生母,而不知生父。《公羊传》说:“圣人皆无父,感天而生”。《史记·殷本纪》说:“三人行路,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是为殷商先祖。《史记·周本纪》说,周始祖后稷名弃,其母出野,“见巨人迹,必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史记·秦本纪》也说:“玄鸟损卵,女脩吞之,生子大业”,即秦之先祖。所谓“无父”,“感天而生”,实际是母系制婚姻形态的反映。

因为子女从母亲居住,由母亲抚养,并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所以子女的血统世系是按照母系计算的。氏族的祖先是女性,由女性世代相传。即由母祖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再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次类推,长久绵延。云南永宁纳西族仍保留了浓厚的母系制传统习俗。当地以女为贵,认为有女不算断根,但是只生儿子则是断根,必须过继女继承人。

同一氏族的成员都是同姓的,子女也从母姓。《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生天子,因生以为姓。”说明从生母而姓。《说文·女部》所列的古姓,如婚、嬴、妫、妘、姺、燃、妞、娸、媀、妄、娥、娃、姒、婤、始、嫪、姜、姬等,皆从女,可知是母系氏族的姓。

古代文献关于亲属称谓制度的记载中,也保留了母系氏族制的痕迹。《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母系氏族实行族外婚,一个氏族可以同其他许多氏族通婚,或在两个氏族之间通婚。《尔雅》中所说的就属于后者。因姊妹之子必须离开自己的氏族到对方氏族中去婚配,故曰出。出之子,不生于己族,但是以辈份而论为孙,故曰离孙。因兄弟婚配至对方氏族,与对方氏族女子所生之子,又要回到兄弟的氏族来婚配,故曰侄。侄之子又生于己族,所以称归孙。


后续发展

据调查,海南岛黎族的“合亩制”地区,虽然早已过渡到父系大家庭时期,但仍然保留从母居的母系氏族社会习俗④。女子出嫁后,她和娘家的关系仍十分密切。女子出嫁不久即回娘家,住居在“寮房”里,和其他不同血缘关系的男性来往,直至怀孕,才回夫家。丈夫死后,她就要回到娘家,和亲生父母或兄弟一起生活。儿女除了年龄太小的以外,一般都不带回娘家。亲兄弟照顾死了丈夫的姊妹的生活,并认为是一种义务。在夫家时,妇女不为丈夫缝补衣服,却为她的亲兄弟缝补衣服,丈夫对此毫无怨言。黎族认为女子虽然出嫁,但她们仍然和娘家同一祖宗,即同鬼。妇女不和她的丈夫同一祖宗,即不同鬼。患病做鬼之时,巫师念的是妇女娘家祖先的姓名,而不是丈夫家祖先的姓名。病重临死之前,必须抬回娘家,埋葬时由她的亲兄弟抬棺,并埋在娘家的公共墓地。她的遗物也归娘家的亲兄弟所有。埋葬以后,娘家杀牛招待亲属喝酒。同一“合亩”的人,即有血缘关系的人,要停止生产。丈夫家虽然也杀牛宴请亲属,但隆重的程度远比不上娘家。这是因为妇女与丈夫家不同鬼的缘故。

妇女在氏族里居于领导地位,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重要特征。妇女的地位不仅取决于氏族的母系血统,也取决于她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的显著发展,首先应归功于妇女。妇女是农业、畜牧业、制陶业、纺织业的主要发明者。农业、畜牧业给人类提供了较采集和渔猎远为丰富的衣食之源。制陶业和纺织业则使人类的生活条件大为改善。而男子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渔猎的生产领域,没有突出的作为。此外,妇女在烹煮食物,管理杂务以及抚育子女等方面还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妇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是崇尚女性的社会基础。

每个氏族都以一位长者为首领。氏族首领是由全体氏族成员推选的,男女皆可担任,但以女性居多。氏族长安排氏族成员的生产和生活。在氏族成员住居的大房子中,设有炉灶,供给全氏族的伙食。由妇女首领掌握分配给大家。

古代文献中对我国各民族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占重要地位的记载甚多。如台湾高山族,“番族以女承家务,凡家务悉以女主之,故女作而男随焉。番妇耕稼备尝辛苦,或襁褓负于扶犁,男则仅供馌饷”⑤。再结合獠人的产翁习俗看,妇女在生产上占主要地位更是明显。“南方獠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乳妇,稍不保护,生疾亦如孕妇,妻反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⑥。据张庆长《黎歧纪闻》说:“黎妇多在外耕作,男夫看婴儿养牲畜而已。遇有事,妇人主人之,男不敢预也”。以上材料都反映出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女权制。

母系氏族的女首领对于氏族内外的纠纷负有调解的责任,并具很大的权威性。《琼崖黎歧风俗图》说:“黎人习气剽悍,与其同类一言不合,持弓矢标枪相向,有不可遏抑之势,若得妇人从中一间,则怡然而解。”解放前,黎族合亩制地区还有这种习惯。云南怒江的僳僳族氏族间发生械斗也是由妇女出面调解讲和,按照习惯对妇女不能加以伤害。

在母系氏族社会,生产资料,如土地,归集体所有。人们共同劳动,平均享用所获的产品。氏族长平时和氏族成员一样地参加劳动,没有什么特权。如果氏族长不称职,可以被罢免,另选贤能。氏族的财产属集体所有,按母系传递,即由母祖传给母亲,母亲传给女儿。但是财产绝不能转移至外氏族。

氏族里设有议事会,这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关。对内对外的重大事务,如氏族首领的选择和更换,血亲复仇等,都须经议事会决定。在母系氏族社会,没有压迫和奴役,也没有凌驾于群众之上的统治者,一切按照传统习惯行事。这种传统习惯具有相当大的约束力,是团结全体氏族成员,牢固地维护氏族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个人破坏了它,就是侵犯了整个氏族的集体利益,必然受到公众的谴责和应有的惩罚,最严重的是逐出本氏族。但是,这种严重的事件是极为罕见的。

在氏族制度下,男女青年进入成年阶段必须经历一种成年仪式。由氏族首领主持,对将成年的人进行毅力和智力的考验。只有通过成年仪式,青年人才具备充当氏族正式成员的资格,并被允许参加氏族会议。

母系氏族社会盛行图腾信仰。原始人类认为某种动、植物与氏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并且是他们的祖先。图腾既以氏族始祖的形象出现,因而是伴随着母系氏族以及族外婚制产生的。

永宁纳西族多以虎作为氏族的图腾⑦。土司崇拜虎为根根。土司认为,虎是一种特殊的神,一般人是看不见的,虎的骨头大,是土司的根根。既然图腾是母系氏族的骨肉,当然被列为禁杀之列。谁打死了虎,不能自行处理,必须像抬死人似的,把虎抬进土司府。土司家如丧考妣,向老虎磕头。打死了虎的猎人要受到鞭笞,轻者痛打三十大板,重者罚款,有的还要坐水牢。对虎的崇拜还有:土司以虎为姓,当地以虎为地名,以虎头或虎为标志等等。

纳西族的图腾决不限于老虎一种。在当地达巴口述的《创世纪》中,就有其它的图腾遗迹。其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热那甫的女儿多,不愿把车红吉吉美嫁给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他的女儿化了装,有的变成了老虎,有的变成了豹子,有的变成了猴子,有的变成蛇,各种野兽都有了,叫从的吕一去捉,捉住哪个哪个就嫁给他”。这些女儿,就是由同一个氏族分衍下来的女儿氏族,化装的野兽就是氏族的图腾标志。他们之间不能通婚,但是可以与从的吕一所在的氏族通婚。

氏族成员聚集而居,房舍多有大小之分。大房子供老年人和未成年者居住,也是氏族议事的场所。小房子则供妇女接待外氏族男配偶之用。

氏族有公共墓地。人们生前共同生活,死后也埋葬在一处。男子虽与外氏族女子婚配,但死后仍归葬于本氏族的墓地。血缘纽带始终维系着氏族的所有成员。

部落由互相通婚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氏族组成。它是母系氏族社会最大的社会集团。有的部落与氏族之间还有胞族作为中介形态。胞族由氏族及其派生出的女儿氏族组成。氏族有自己的住地和活动区域。所以,各部落之间也有一定的界限。越界就会发生纠纷,甚至引起流血的战争。部落是自卫和进攻的军事单位。各个氏族依靠部落,部落又保护各个氏族。部落有共同的防御工事,村落四周多有寨墙、栅栏和壕沟。由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尚无私有财产的观念,各部落之间一般没有尖锐的利害冲突,彼此之间的矛盾,多属血亲复仇的性质。部落也设议事会,由各氏族的长老、氏族长组成。部落酋长由议事会选举产生,可以是女性,也可以是男性。其主要职权是处理部落内外的纠纷。

母系氏族社会的繁盛时期,氏族的结构较母系氏族社会初期又有所变化,表现在氏族内部形成若干母系亲族。


社会特点

新石器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旧有氏族的狭小格局已不适应新的形势。生产工具的改进以及劳动技能的熟练,使人们以比较小规模的集体为单位从事生产成为可能。在这样的集体中进行生活也更便于管理。于是,随着人口的增殖,原来的氏族除继续分离出血缘氏族之外,在氏族内部又出现若干母系亲族。

婚姻形态也有所改变。还在群婚制盛行的时候,实际上就已经存在某种或长或短时间内比较固定的成对配偶的同居。以后,由于妇女主动要求比较长久地与某一个男子结合,于是就逐渐向对偶婚转移。对偶婚形态下的夫妻关系不是独占的同居,两性的结合仍比较松散,多采取以女方为主的男方走婚形式。

纳西族的母系亲族世系以母系血统关系为纽带。在对偶婚的情况下,因子女从母居,男配偶也不甚固定,世系也只能按女方计算。即由母祖传给母亲,再由母亲传给女儿,依次类推。当地谚语说:“无男不愁儿,无女水不流”。“生女重于生男,女儿是根根”。妇女关系到母系亲族能否长久绵延。若没有女继承人,母系亲族就面临绝灭的危险。所以,纳西族人把女儿的出生视为值得庆贺的大事。相比之下,男孩子出生就远为逊色。父权社会是重男轻女,母权社会却是重女轻男。其差异就在于,父权社会以男性计算世系,母权社会则以女姓计算世系。

按母系计算世系,是母系亲族最重要的特征。

母系亲族有过继养女的传统习惯。当母系亲族没有女继承人时,全族都会焦灼不安,族长要召集全体成员商量,并决定向其他人口众多的母系亲族请求过继养女。对方如果同意,就接受礼物,并在本氏族举行祭祖仪式,宴请氏族的成员,向大家禀报将本亲族女子过继给外亲族为养女的缘由。氏族首领为该女子祈祷,并祝福她去外亲族后,多生子女,延续后代。迎受养女的亲族也要举行祭祖仪式,向祖先禀告增加新的成员,并为该女更换姓名。然后,亲族成员共餐,同庆同乐,以示祝贺。养女在新的亲族中与其他成员享有同等的权力和义务。成年后,如有威信和能力,也可以主持生产和生活。

接收养女,是面临绝嗣险境的母系亲族得以传宗接代转危为安的重要手段。

小孩子在长大之后,要举行成年仪式。因为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自小从母亲居住,并由母亲和舅舅抚养,所以其成年仪式也要由母亲和舅舅操办。

古人生活条件艰苦,寿命较短,性成熟也早,故小孩子到13岁便步入成年。在此之前,他们不算社会的正式成员,也不享受亲族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在成年人的心目中,小孩子还没有灵魂。成年仪式在每年的正月初一举行。亲族的成员聚集在火塘附近,祭祖之后,成年男女脱下孩提时所穿的麻布长衫,换上成年人的正式服装。女人上着短衣,下穿百褶裙,戴包头。男子戴帽,穿长袍和裤子。所以这种仪式又可称作穿裙子仪式和穿裤子仪式。仪式结束后,亲友纷纷向姑娘和小伙子赠送礼品,并向他们致以良好的祝愿。举行成年仪式的习俗,不仅纳西族长久流传,历史上其他民族也多有实行。

成年仪式是纳西族少年一生的转折点。从此以后,他们将同亲族的其他成员一样,享有各种权利和义务,也可以结交异性朋友,开始婚姻生活。对母系亲族而言,则增添了新的成员,加强了亲族的力量,是亲族繁荣昌盛的标志。

母系亲族实行外婚制。外婚制多以走访婚的形式进行。妇女有自己的居室,接待来访的男配偶。男子夜晚至女方住宿,清晨即离开,返回自己所在的母系亲族生活和劳动。这种走访婚对男女双方都没有任何约束。如果情投意合,配偶就比较固定,延续的时间也长。若感情破裂,随时离异,双方毫无留恋之情。但是配偶双方绝不能属同一亲族。据调查,纳西族至1956年民主改革前夕,仍盛行走访婚。如永宁平坝六乡1,749个成年男女中,实行走访婚的有1,285人,占成年人总数的73.5%。实际上,当时过其它婚姻生活的人,都可能或长或短地经历过走访婚生活。

因为实行走访婚,男女之间离异无常,加之男子暮至晨归,所以子女一般很难确认生父。子女由母亲抚养,父亲并无抚养子女的义务。父与子不是同亲族的人,因而从世系上也就没有共同的血缘纽带,即使相见,亦如陌生人。在母系亲族里,凡是长辈的妇女都是自己的母祖或母亲,长辈的男子则是自己的舅祖父或舅父。在当地纳西族的亲族制度中,长期以来就没有父子关系的概念,因而也就没有父亲这一专用名词。因为男子的子女都在别的亲族内,所以,男子是没有自己子女的。由此可见母系血缘的传统观念之深。

母系亲族的财产属集体所有。房屋、牲畜、工具等固定资产,归集体使用,仓库也是统一的。亲族成员共同劳动,平均消费。财产也由母系亲族世代继承,任何个人不得独占。但一般的生活用品和装饰品则由个人享用。

每个母系亲族都有族长,称作达布。达布由能干有威望的老年人担任,以妇女居多,主持亲族的生活和生产以及宗教祭祀活动等。达布与亲族其他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是所承担的责任却十分重大,遇有紧要的事情还须与亲族成员商量。据调查,温泉乡瓦拉片17个母系亲族在1956年民主改革时有14个妇女担任达布。忠实乡巴奇等6个村落的88户纳西族,有50户由妇女担任达布,占总户数的56.8%,男子担任达布的38户,占总户数的43.2%。

亲族的强弱与达布的威望和能力紧密相关。达布威望高,能力强,亲族成员之间必定和睦,生活安定,生产也顺利,亲族自然兴旺繁盛。达布若威望不高,能力又差,亲族必定衰竭不振。受亲族的母系传统影响,妇女的威望和能力一般强于男子。

母系亲族多以某一代达布的名字命名,充分反映达布对亲族的重要性。但也有以地点或动物的名称命名的。前者当因该亲族久居某地而定,后者则可能与图腾信仰有关。

永宁纳西族的母系亲族成员集中居住。房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年人和少年的住处,也是亲族成员共餐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另一部分则供已婚妇女接待男配偶之用。公共住宅多由四栋房屋组成,院落宽敞。正房较大,有一层,分为正室、上室、下室和后室。东西厢房和门房为二层楼,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堆放柴草。老年妇女和少年住在正房的正室内。这里也是亲族成员共同进餐和集会的地方。老年男子住在上室。凡属婚龄妇女均有单独的房间,称为客房。顾名思义,当为接待来访的男配偶而设。客房一般安排在东厢房和门房的上层。外亲族的婚龄男子来本亲族过夜,本亲族的婚龄男子自然也要去外亲族住宿。所以,亲族内一般都没有婚龄男子单独的房间,如婚龄男子在外亲族未寻到女配偶,因而没有住宿之处,必定受到人们的嗤笑,只能在草棚中熬度漫漫长夜。

母系亲族有公共墓地。凶死者土葬。凡属正常死亡者则实行火葬。骨灰装在麻布口袋中,按辈份、性别,老者在上,少者居下,男左女右,依次安放在坟山的石岩下或树洞中。若干年以后,骨灰袋散碎,人们再将凌乱的骨灰堆积一处掩盖,形成不分辈份和性别的合葬坑。亲族的成员生前由共同的母系血缘关系集中居住,死后依然按母系血缘关系掩埋在同一个墓地。没有夫妻合葬,因为男配偶是外亲族的人。

每个母系亲族都供奉自己的祖先,但是没有崇拜的偶像,而是以火塘上方的锅桩石为代表。传说祖先死后去北方,但是灵魂还常返归故里,住在锅桩附近。达布每日三餐都要向祖先献食。逢年过节,还由达布祈祷,杀猪祭祀,躬请祖先回归。届时,以猪血染红11根树枝,9根放在房顶上,树枝尖端朝向北方,另两根则弃置于房后。习惯认为,这些树枝是指引祖先归来的标志。还有些祭品抛在野外,如被老鹰吃掉,则认为大吉大利。否则还要另选吉日再祭。某些祭品在供奉祖先后,由亲族成员分食。

母系亲族是氏族内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单位,实际上也就是缩小的母系氏族。母系亲族的人员不多,一般七八人,多者也不过二三十人。永宁纳西族母系亲族的翔实资料,使我们得以窥知母系氏族社会的概貌⑧。考古发掘展示了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情景,并使古代文献的有关记载和民族学资料得到充分的验证。


文化遗址

陕西临潼姜寨第一期文化遗存属仰韶文化时期。姜寨遗址的村落布局清楚,保存完整,是典型的氏族村落遗址。通过姜寨发掘报告的详尽介绍,以及作者的深入分析,重现了一幅古老而真实的氏族生活图景,也使我们得以了解母系氏族社会的组织结构⑨。

姜寨原始村落的整体布局,可分为居住区、烧制陶器的窑场和墓地三部分。居住区位于村落中央,周围有壕沟环绕。村东壕沟外即是墓地。窑场范围不大,位于临河的岸边。生活区、生产区和墓地连接在一起,是姜寨村落的显著特点。

居住区周围的壕沟分为三段,规模较小,围沟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座小房子作为哨所,以加强防御能力。村落东部有供村民出入的两个寨门,但因门内房屋密集,加之出门即是3片墓地,所以不大可能是重要的通道。从村落的总体布局推断,经常出入的正门应设在西南边。那里有30米宽的通道,也没有什么建筑遗迹,出去就是临河岸边。人们取水,驱赶牲畜饮水或到河里捕捞鱼虾都很方便。制陶坯的作坊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也在附近。人们制坯、烧窑、用水都十分便利。居住区内房屋布局的最大特点就是围成圆圈:北边的房屋门朝南开,东边的房屋门朝西开,西边和南边的房屋门则分别朝东和朝北开。总之,四周房屋的门都朝向中央。一个空旷的广场,面积有5000平方米左右。就其地势而言,广场周围略高,中央逐渐低平,有人们踩踏过的土路面。广场西边有两片是牲畜夜宿场。

在姜寨第一期的村落遗址中发现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房子120座,灶坑261个(包括零星的灶坑)。圆圈状布局的房屋建筑群由大、中、小型三种房子组成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由小型房子围绕着大、中型房子组成。整个村落内房屋布局井然,可见氏族纽带的联系相当牢固。

小型房屋,数量最多,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多为半地穴式,少数为平地起建的。室内面积一般为15平方米左右,大的有20多平方米,小的仅8—9平方米。门内正中有一个灶坑,兼作炊事和取暖之用。

第14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面积为14.9平方米。门向朝西略偏北。有斜坡门道,宽0.6米,仅容一人出入。进门正中有带灶圈的灶坑一个,浅圆形穴。房内南边的前半部基本上摆满了各种日常用物,计有陶盆2件、陶钵3件、陶罐5件、陶甑1件;石斧1件、石铲2件、石磨棒2件、石球2个;骨鱼叉2件、骨镞、骨笄各1件,还有装饰品。在一件弦纹罐中还藏着朽烂的粮食。房子的北边已被破坏,仅在灶坑旁发现一件陶器。由此不难判断,室内剩下的较大空地就只有北边宽1.5米左右的一块地方,最多只能容三四个人睡卧之用。

第46号房子,半地穴式,正方形,面积近10平方米。门向南,有斜坡门道,并有门槛和门棚设施。门道很窄,宽仅0.5米,能容一人出入。门内有浅穴灶坑一个。室内东部及西南角的居住面上放置着大量的生活用具,计有尖底瓶4件,陶钵4件,陶罐5件,陶盆、陶瓮各1件。另在门槛东侧放置有平光石头一块,室内东侧有土墩两个。除去这些生活用具所占的面积,室内剩下的面积便只有西侧及靠后的约3—4平方米的一块地方,充其量也只能居住三四个人。

其它凡属因火烧毁而幸存室内摆设的小型房子大多如此。从这些房子内的用物放置情况看,它们都是住人的居室。通常是一边放什物,一边睡人。在小型房子内居住的应是以女方为主所组成的对偶家庭及女方幼小的子女。对偶家庭的基础是男女双方或长或短时间的结合。它是一个生活单位,但不是一个生产单位。这样它就不能完全独立,必定要同一个较大的家庭组织——家族(即本文所称的母系亲族)联系在一起,并成为其组成部分。

中型房屋,面积一般在20—40平方米左右。房屋方形,半地穴式,和小型房屋一样有灶坑,屋内放有许多什物,不但可以住宿,也可以在里面做饭。中型房屋和小型房屋的不同之处有二点:一是睡觉的地方比较宽敞,能住下远比对偶家庭人数为多的人;二是床位往往分为左右两半,不像小型房子多在一边。

第36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门向东,面积40平方米左右。门道呈斜坡状,无门槛,门道入口处有石头3块。门内有3个坑组成的连通灶,灶之间火道相通,规模较大。连通灶两侧各有高出居住面10厘米的土台(土床),面积皆在5平方米左右。根据室内的土床大小,估计可睡七八个人或十来个人。

第29号房子,方形,半地穴式。门向西,面积24平方米左右。屋内有浅穴灶坑一个。室内西南部及门槛附近放置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多件,计有石斧、石核、尖状器、石球各1件,砥石2件,陶罐5件,陶钵5件,陶瓮和陶器座各1件,还有石墩1块。这样,房内留下左右两片不大的空地,大约各可睡四五个人,全室能住七八个人。

中型房子在村落的东、南、西、北部都有分布,如第17号房子和第29号房子建在北部,第36号房子建在西部,第111号房子建在南部等。而他们的周围都有一些小房子。看样子像是由一座中型房子和若干小房子组成一个单元,居住着由若干个对偶家庭所组成的一个母系家族。大型房屋,整个村落内基本上同时存在的一共有5座,除北部两座外,东、南、西部各有一座。大型房屋远较中小型房屋为大(如第1号房子有124平方米)。大型房屋的平面均呈方形,有门道、灶坑和灶台,灶坑都是大型连通灶。室内面积远较中小型房屋为大,灶坑两旁都有低平的土床,面积因房屋的大小而异,约10至18平方米不等,这样一所房屋内可住二三十人。由于房屋较大,床位后面有很大一片空地,除了一些必要的摆设外,还可以容纳较多的人集会议事,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和宗教仪式等。居住在大型房子里的可能是氏族首领所在的家族成员或是氏族内的老年人和未成年者。

姜寨原始村落内分别由大、中、小型房屋组成的5 个单元,很可能是5个母系氏族。东组位于居住区的东边,门向都朝西。北组在居住区北边,门向都朝南,个别略偏东。西北组位于居住区的西北,门朝东南,有个别的门朝正南。西组房屋位于居住区的西边,门朝东,有个别的门朝东北。南组房屋居南,门朝北,有个别的门朝西北。每两组之间,有的隔着比较大的空间,西组和南组之间就是如此。有的显然靠的比较近,但是门向不同,所以组间的界限还是比较清楚的,每组房屋的数目若以保存较好的东组和北组各有22座为标准,其它各组大体都在20 座左右。可见布局很有规律。

每组之中,大型房屋一座,中型房屋至少两座,余者为小型房屋。按大房子住20人左右,中型房子住10人左右,小型房子住三四人推算,每组房屋所住总人数应为90—110人。因为实行女方居住的婚姻制度,所以有将近20人(与小房子数目相等)是外氏族的男子,同样本氏族男子到另氏族居住。这样,5个氏族的人口总数可能有500人左右,也就是整个姜寨第一期文化村落的人口数字。

依据5座大型房屋的兴建过程分析,它们分属两个胞族,即:东组、北组、西北组为一个胞族,南组、西组为一个胞族。这从东组和南组大房子均遭损坏,又经重建,使用时间较长,可以得到印证。东组第1号大房子之下还压有第141号大房子。第141号房子是第1号房子的前身,说明两座大房子长期为一个氏族使用。这种情况也可作为东组氏族的一种标志。南组第103号大房子的正前方5米处,在地层较深的位置还有142号大房子,门向朝北,规模宏大,第142号房子应是第103号房子的前身,而且都为南组氏族所使用。由此可以得知,第141和第142号房子是整个村落中最早的两座大房子,为东组和南组最初的两个氏族所使用。这两个氏族互相通婚,成为一个通婚组。以后随着人口的增长,东组氏族派生出北组和西北组两个女儿氏族,南组氏族派生出西组一个女儿氏族。这样,由东组氏族和南组氏族各自加上派生氏族,形成了以东组氏族为代表的胞族和以南组氏族为代表的胞族。比胞族更高的社会组织应是部落。一个部落往往由两个胞族组成。姜寨一期文化村落中的两胞族,随着社会的发展很自然的会组成一个部落。

陕西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也是一处典型的氏族村落⑩总面积约5 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窑场和公共墓地三部分。居住区的周围有一条深、宽各五六米的壕沟,它很可能也是防御设施,沟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窑场。在居住区和沟外的空地上,分布着多种形式的窖穴,当是氏族的公共仓库。居住区内已发现四五十座房屋,布局颇有条理。在居住区的中央,有一座规模很大的长方形房屋,面积近160 平方米,坐北朝南。屋内有4 根柱子,后边两柱南北轴线及东西轴线均设隔墙,将后部辟为3 间。大房子被分隔成若干居室,便于利用。前半间面积最大,有大型火塘,很可能是氏族集会、共餐的场所,也是氏族首领等老年妇女以及未成年者的住处。后半部分的3 间,则是老年男子的居室。大房子周围环绕的小房子,空间狭窄,但是有火塘,可供取暖、照明、烧水之用。火塘侧旁西部或西北部地面多偏高,且有光滑的硬面,估计是供人睡眠的地方。半坡氏族村落的形态与姜寨氏族村落极其相似,使我们对母系氏族社会的认识更为深刻。

陕西华县元君庙遗址⑾,尚保存一片基本完整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墓地,为探索母系氏族社会制度提供了系统的资料。元君庙墓地共发现墓葬57 座,其中45 座墓葬可分为6 排。墓区的整体布局有一定规律。死者均无葬具。葬坑皆为竖穴墓。随葬物品仅是最简单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品。各墓多随葬陶质炊器、盛器及水器,用骨、蚌料制作的装饰品,劳动工具的数量及品种都不多。有的墓即使随葬陶器较多,也往往仍伴有劳动工具,说明墓主人并未脱离生产活动。可见死者生前所处的经济地位大致是平等的。尸体或遗骨均按仰身直肢放置,头向西,随葬品皆摆放于墓穴东部。埋葬方式的一致,反映死者生前的共同信仰和传统习俗。

元君庙墓地的年代和所属文化范畴大体一致,墓区分为甲、乙两部分,合葬墓多见,上述事实清楚反映当时存在部落、氏族和亲族的社会结构。

元君庙甲、乙墓区同时期的死者被葬在各自的墓区。葬在甲、乙墓区的死者生前分别属于由不同血缘纽带维系的氏族。通常,凡是存在氏族的地方必定会有部落。元君庙的两个氏族应属互婚关系,进而联合成部落,自在情理之中。两个氏族的墓地毗邻,二者亦当属近亲范畴,很可能是自同一母亲氏族内分离出的两个女儿氏族。

元君庙墓地中,有28座合葬墓。在18座长辈带着晚辈的合葬墓中,3座墓是成年妇女与小孩的合葬墓,15 座是异性成年与小孩的合葬墓。大多数合葬墓内的成年人中,既有女性,也有男性。由此可以推断,元君庙氏族存在着小于氏族的亲族单位。以合葬墓为代表的小于氏族的亲族,由不同辈份的成员组成,有的甚至还可以确指至少包含三代人。

亲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较氏族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他们不仅葬于氏族的墓区,还合葬于同一墓穴。

已经确定的18座长辈连带晚辈的不同辈份成员的合葬墓,占元君庙部落墓地查明性别、年龄的25座合葬墓的72%,也相当于全部28座合葬墓的64.3%。由此可见,不同辈份成员合葬墓是元君庙部落的通行葬制。可知亲族已成为氏族内普遍存在的基层组织单位。元君庙墓地的同性成年人和小孩合葬墓,以及包括异性成年不同辈分的合葬墓,清楚反映亲族的世系是按女方计算的。

墓420,是母亲和她的两个女孩的合葬墓。两女孩分别随葬骨笄、骨珠和蚌饰。母亲死在两女儿之后,入葬之时,特地将女儿骨殖迁出,使母女3人合穴。这座合葬墓明确显示,子女随从母亲。生前如此,死后也是如此。

墓457,合葬3人。一个30—35岁成年女性为一次葬,一个15—17岁年轻女子及另一个30—35岁成年女性皆为二次葬。一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4件钵和弦纹罐、绳纹罐、小口尖底瓶各1件。二次葬的成年女性随葬3件钵和1件碗,还有骨笄、骨珠、骨针、蚌刀各1件。年轻女子的随葬品最少,只有1件钵。这是两个女性长辈和她们的同性晚辈合葬墓。两个女性长辈的身份均高于年轻女子。据对元君庙194个体的人骨鉴定,20—40岁之间死亡的人最多,计106人,占统计总数的54.6%强。只有25人能活到40—50岁,仅占总数的12.8%。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活到60岁。老年人见多识广,深知本族的习俗和传统,又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知识,对亲族的贡献很大,非诸多早逝者可比,自然在亲族中占有较高地位。

墓穴结构的差异,随葬品的多寡,也反映妇女和老年男子社会地位高于一般男子。

元君庙墓葬,皆为土坑竖穴墓,结构一般比较简单。但墓457,具有二层台。墓内埋葬两个成年妇女和一个年轻女子。

墓429,是一座用红烧土块铺砌墓底的土坑竖穴墓。内葬两个少女,其中一人前额涂有大片红色颜料,其耳旁头顶处发现骨珠785 颗。

墓458,也是一座带二层台的土坑竖穴墓。二层台上铺砌石块,环绕墓主人,形若石椁。内葬一位50 岁左右男性老人。

这3 座结构特殊的墓葬,墓主人为女性,或男性老人,当不是偶然的现象,它反映妇女和老年男性的社会地位较高。

元君庙墓地埋葬的妇女拥有的随葬品普遍多于男性。女性单人墓及母子合葬墓共10座,随葬3件陶器的墓仅一座,只占总数的1/10;随葬6件或更多陶器的墓有9座,所占比例高达9/10。男性单人墓及合葬墓10座,随葬6件陶器以上的墓只有4座,占总数的4/10;随葬6件以下陶器的墓6座,占总数的6/10。在女性单人墓及母子合葬墓中,有两座墓的随葬品在12件以上,墓420更多,达21件。而男性单人葬及合葬墓中,却没有一座墓随葬陶器超过12件。而且还有两座墓的随葬陶器不足3件。显而易见,这是女性社会地位一般高于男性的反映。

墓458,墓主人是一位年龄50岁左右的男性老人,随葬陶器6件。墓449,两位墓主人也是50岁左右的男性老者,随葬陶器6件。男性单人墓和男性合葬墓随葬陶器一般较少,个别随葬陶器较多的墓葬,墓主人又是老年男性,恰好反映男性老人居尊的地位。

某些女孩获得成人待遇,也说明妇女的地位较高。佩饰骨笄、骨珠是成年女性的装束。但是,墓405内,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随葬骨笄、骨珠及蚌刀;墓429内,一个10岁左右的女孩随葬骨珠,并与另一女孩享受铺砌红烧土墓底的成人待遇;墓420的两个女孩也都在10岁左右,亦随葬骨笄、骨珠和蚌饰。半坡遗址,墓152的女孩随葬品非常丰富,计陶器6件,包括3件钵,2件罐和1件小口尖底瓶;石珠69颗,石球3个和1件玉石耳坠。钵内有粟粒遗痕。不仅如此,墓内还设置木板制作的葬具。陕西宝鸡北首岭仰韶文化墓地⑿也有为女孩随葬骨珠的实例。但是元君庙、半坡和北首岭三处,均未见男孩按成人待遇随葬的例证。可见,女孩受到成人待遇并非偶然,它清楚反映,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存在着重女轻男的习俗。永宁纳西族女子不出嫁,因为她们是传宗续代的根种,还能经常招引外氏族男子为自己的氏族劳动。这当是母系氏族社会重女轻男的深刻的社会根源。考古发掘所获的确凿资料使这一观点得到充分印证。

元君庙两个氏族墓地共存于整个部落墓地之中,埋葬习俗也大体相同,这表明两个氏族的信仰、文化、生活方式都是相同的,氏族联盟——部落的结合也是十分牢固的。


由于年代久远,关于那个遥远年代的一切大都已经淹没历史的尘埃之中。关于母系社会的存在性,以及母系社会和母权制的关系,考古学界一直有否定的观点。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母系社会很可能并没有广泛存在过,顶多是一个地区性的社会形态,或者某个氏族的阶段性现象,并不具有普遍性。事实上,国际考古学界也并未认可母系社会一定产生于父系社会之前这种说法。

认为母系社会产生与父系社会之前这种观点,最早来之于1861年,J.J巴霍芬《母权论》一文。后来被百年前的摩尔根所认可,并在考察了加拿大魁北克一个土著民族易洛魁人母系社会后,进一步地进行了论证。由于条件的欠缺,资料的缺乏,以至于让恩格斯误以为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得到恩格斯的肯定与阐发,于是成为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组成部分。而恩格斯据说仅仅是中学初中文化程度。由于国教不容置疑的关系,这一错误的历史观点,成为每个中国人中学学习的唯一常识性观点,流传至今。纵观整个动物界在,从猴子、大猩猩、狮群、狒狒、企鹅,等等,从未见过母系社会;在动物界靠力量说话的时期,雌性动物体力并不占任何优势。在人类狩猎时代,是不可能产生母系社会的,最多存在男性过早去世,或因为贸易、战争需要而远行不在家,或者家族男子过于衰弱幼小,女性因为年高德昭,才华出众,个性突出等原因,而暂时掌管部落或氏族一段时间。但这不应该是母系社会的特征。即使如母系社会化分者为了自圆其说,特别强调是发生在农耕文明时期,依然在全球找不到特别的证据。人类社会发展阶段,虽然有母系社会现象,然而不具有普遍性,据研究:全球母系社会现象不超过15%(哈赖德,1969)。即使在靠智力或者技术取胜的时代,男性依然占据优势地位。比如中国远古时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拓者,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只有少量的女性姓名流传下来,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据。据研究,母系社会的出现与加强,实与男子经常长期外出,长时间从事贸易或者军事战争有关(哈里斯,1977),不是所有地区与氏族都有产生母系社会的条件。即使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出版14年后,恩格斯即已经在更多新材料、新观点面前承认“摩尔根某些假说已经被动摇,甚至被推翻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第4卷,16页)。自摩尔根根据一个特殊案例就断言整个人类母系社会具有普遍性后,许多人纷纷前往摩尔根考察过的地方去重新考察,通过多方面的研究发现:即使易洛魁人最早实行的都不是母系社会,而是两系,后来才发展为母系,甚至是在欧洲人到了以后才逐步加强的(德里弗,1969),中国当代的学者也亲自前往进行了考证,也发现了摩尔根论证的不足。在中国由于受到固定宣传思维的影响,以至于长时间没有注意到母系社会假说的局限性,想当然地认为母系社会普遍存在于中国农耕文明时期,而忽视了始终没有考古学上的发现这一铁的事实。即使如本词条所列的从裴李岗文化到马家窑文化、细瓷器文化等诸多文化时期,没有一个考古发现证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母系社会。从最能反映墓主生前身份地位的墓主出土,没有发现一个女性在墓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反而是首领级男性墓主随葬品很多却是普遍现象。断定中国古代确实出现过母系社会的例证只有两个:1、传说中伏羲、黄帝、成汤祖先契等产于动物脚印感应或者其母吞食鸟蛋。2、中国姓氏中有一部分带有女字,比如姜、安、姚等姓,以此证明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普遍的母系社会时代,显然是缺乏足够说服力的。完全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反证明,更多姓氏不带女,是否父系社会更普遍?传说完全可以有多种可能性的分析,并不是只有母系这一种可能。而且,伏羲、黄帝无不是父系社会的明证。至于姓的作用仅仅是区分血缘,避免近亲通婚,女字姓氏仅仅只能代表母系传承,母系传承并不能证明女性在生产资料上占有优势,地位比男性高,母系传承不等于存在母系社会。以上两点,并不能充分证明中国历史上存在过普遍的母系社会。有人说中国有书籍记载上古社会只知母不知父的“走婚”特点,但是这也不能代表母系社会的存在,在生产资料上依旧是男性占优势,部落首领依旧是男性担任,举个例子,自然界的狮子群体中,小狮子是由母狮子带大的,小狮子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雄性狮子,但是狮子群体的领袖依然是雄性狮子。当然,女娲与西王母可能是两个母系社会的首领,但不能说存在普遍性。也许,在中国历史上确存在过一些母系部落。但在世界各地,以非洲,欧洲和美洲为例的大多数地区,这种母系性质部落分布却很少,而史前澳洲,曾经是父系部落和母系部落共存的时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原始的生产分工中,男子从事狩猎活动,妇女从事农业采集,中国很多地区以平原气候为主,从事农业和采集业收成比较稳定;而在一些世界其他地区,以高山,草原,丛林,海洋性气候为主的地区,不宜耕种,但各种飞禽走兽资源丰富,因此,男子从事的狩猎和捕鱼等行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他们的大多数地区就没有经历过母系会。根据人类考古最新成果,与众多学者研究结论,可以说虽然有母系社会现象存在,但人类社会经历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转变这种假说是不成立的。只能说母系社会只是父系社会的一个补充。



*.母系社会(社会学)


母系社会又称母系氏族制社会 。氏族社会的早、中期为母系氏族,即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 ,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     

在母系氏族制前期,人类体质上的原始性基本消失,被称作“新人”,属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到母系氏族制后期,现代人形成,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早期。中国境内的新人化石和文化遗存遍及各地,其主要代表有河套人、柳江人、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等等。  

母系氏族实行原始共产制与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早期母系氏族就有自己的语言、名称,同一氏族有共同的血缘,崇拜共同的先始。氏族成员生前共同生活,死后葬于共同的氏族墓地。随着原始农业及家畜饲养的出现,作为其发明者的妇女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


历史

 

定义

母系社会是按母系计算世系血统和继承财产的氏族制度,是氏族社会的第一阶段。在母系氏族制后期,也就是新石器早期,这一阶段的打制工具有较大改进,并发明了弓箭。其生产部门主要是采集和狩猎。人们学会缝制兽皮衣服,产生了原始的审美观念和宗教。同时,出现了族外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由于女子在采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便决定了以女性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制。

在母系氏族制形成时是禁止内婚的,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因为实行族外婚制,子女跟随母亲,因此是无父无夫的国度。在生活时代有限的原始社会下,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互相保护,并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女性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从简单的分工中,不难看出,女子从事的职责比男子从事的狩猎有比较稳定的性质,是可靠的生活来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她们是氏族组织中的重要成员,她们的活动是为了氏族集体的利益,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对维系氏族的生存和繁衍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妇女在氏族公社里占有重要的地位,普遍受到重视。

世界各地的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形态,在成文史出现之前已大部消逝,但其残余在阶级社会中尚存。在近现代部落民族中,只有少数处于母系氏族阶段,如北美印第安人的易洛魁部落。在母系氏族阶段,妇女从事采集和原始农业,制备日常衣食并主持家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有重要作用。女男群婚尔后是对偶婚,妻夫各居自己母亲家里,或是夫居妻家,结合不稳定。氏族中设有议事会,是氏族的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一切重大事务,选举产生氏族长。氏族中的全体成年女男都可参加议事会。担任族长的一般是年长的妇女。


遗址

在中国,母系社会繁荣时期的文化遗存遍布南北各地,主要代表有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细石器文化等等。母系氏族社会进入发展时期。中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迄今为止,有关中石器时代的考古资料还比较缺乏。新石器时代,人类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摸索出磨制石器的新技术,又发明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制陶业和纺织业,皮革加工和缝纫技术也有进步,原始手工业及副业出现等等。

人类除利用天然洞穴居住之外,又开始营建房舍。在河谷台地水源便利之处,逐渐形成村落。人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原始审美和宗教观念继续发展,并产生了最早的文字符号。 

现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主要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陕西大荔人、山西襄汾丁村人、山西阳高许家窑人、广东曲江马坝人、贵州桐梓人、湖北长阳人、北京周口店新洞人,以及辽宁喀左鸽子洞等文化遗存。

旧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人类化石和文化遗存有:山西朔县峙峪人、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辽宁建平人、广西柳江人,以及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南安阳小南海、河北阳原虎头梁等文化遗存。


时代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当由古人进化为新人时,中国原始社会就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在考古学上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时,在考古学上属于中石器时代或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母系氏族公社向前迈进了一步,到了距现在大约六七千年时,达到了繁荣时期。


沿革

母系氏族以母系血缘维系的,并且由母系关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亲,由母亲传给女儿,由女儿传给孙女,依此类推,永不间断。在云南永宁纳西族还保留着有女儿不算断根,但是只生儿子则是断根,必须过继女孩为继承人。在仰韶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一些子女随着母亲埋葬的现象,是母子关系无比亲密的反映。

第一个氏族成员,不管其性别如何,她或他都属于母亲所在的氏族,而不属于她或他父亲的氏族。父亲是氏族以外的人。当时人们信仰氏族与某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人们就把该物视为自己的祖先,这就是图腾。古代有些姓氏来源于图腾,并从女字。如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商朝祖先),今天仍有人称鸡卵为“鸡子”,商人以子为姓。姜嫄履巨人迹而生周朝祖先弃,周人以姬(迹)为姓。秦人祖先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为嬴氏。这是他们的母系与某种图腾的结合而生人类的见证,是其无父无夫的反映。古老的姓氏中,如姜、姚、妫、姞、安、晏、娄、嫪、妘等,多从女字旁,而姓本身是由女、生组成,这是姓氏从女,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的反映。妇女在生产起重要作用。

在原始的生产分工中,男子从事渔猎活动,妇女从事采集活动,采集活动比渔猎活动的收获稳定,供氏族成员糊口度日。妇女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发现了植物生长成熟的条件,经过反复实践,反复认识,对作物生长的规律有了认识,终于由妇女发现了农业,在北方从狗尾草中培养出了谷子,在南方从野生稻中培植成了稻子,时间在六七千年前,形成了刀耕火种的锄耕农业,因农业的发展,可以挤出一些粮食喂养动物,逐渐驯养出了狗、马、牛、羊、鸡、猪等牲畜,出现了畜牧业。

同时,出现了制陶业、编织等,这些活动主要由妇女从事工作,而男子还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渔猎生产中,参加农业、畜牧业活动不多。农业、畜牧业,再加上古老的采集活动,就使妇女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寻求者和加工者。同时,妇女还是管理住所、保护火种、抚育子女、从事制陶、纺织和缝纫等工作的承担者,这些活动与男子的渔猎生产活动比较起来,既稳定又重要,领域也宽广,从而奠定了妇女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这是尊重女性和母系氏族社会的基础。后来,妇女沦为奴隶般的地步,正是因为丧失了这种重要的经济基础。


特征


继承权

母系氏族社会,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集体劳动,共同使用劳动产品。无论是陶瓷,还是仓库,这都是公共的,氏族成员死后,随葬品也差别不大。财产由集体继承,如永宁纳西族,祖母死后,氏族的财产如故,仍是母系氏族的财务,实际上是其子女集体继承。到于她个人的衣物和装饰品,有些用于随葬,有些归其女儿使用;舅舅的衣饰由外甥继承,女男在财务上是平等的,都有继承权。

但是,男子的财产不能,也不可能传给他的子女,因为后者是外氏族的成员。继承制有两个特点:一是集体性,由于财产为氏族所有,也由氏族集体继承,任何人都无权私自支配或者单独继承。二是按母系传递,即由祖母传给母系,母系传给女儿,氏族的男性成员的子女无继承权。[10] 


氏族制度

氏族是一个社会细胞,她们生产在一起,也居住在一起。其房屋虽与经济类型、定居程度、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关,形式多种多样,但都适合氏族的共同需要,而且有足够数量的房间供婚龄妇女接待外氏族的男配偶使用。同氏族的人按性别分开居住。不仅一个氏族的人,生前住在一起,死后也不分离,成员实行合葬,所以在当时流行氏族公共墓地,而且多合葬墓,实行同性合葬,这是共同居住在葬俗上的反映。


社会管理

由于女性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世系按母系血缘计算,就决定了母系氏族以年长的妇女为氏族长。她是由全体氏族成员选举的,如果不称职,全体成员有权罢免。氏族长负责领导生产,管理生活和对外联络。当氏族分裂为母系亲族时,又出现了亲族长。氏族长虽然管理一切,但没有特权,也不能包办代替,充分尊重其他氏族成员的意见,遇到重大事件,如吸收养女,进行血缘复仇、决定生产计划,她要召开有关会议来决定。风俗习惯是调解氏族关系的准则。


社会分工

母系氏族制社会,氏族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血缘关系是维系氏族成员的纽带,以人人平等,互相保护,性别和年龄进行分工。

母系氏族社会总体的分工为:青壮年男子担任狩猎、捕鱼和防御野兽等任务,妇女担任采集食物、烧烤食品、缝制衣服,养育老幼等繁重任务,老人和小孩从事辅助性的劳动。

但母系社会女人的生产量远高于男人,史前男人开始只能寻找动物的死尸,经常空手而归。后来有才学会狩猎。但常会极大的伤亡。女人采集80%的食物,主要是动植物(包括爬虫类、鸟类、昆虫类等)。基本上是女人养活全族的时代,男人最大的工作是保护部落。

母系社会的时候,生存并不算是大问题,主要是女性要面对生育,而生育往往带来死亡,许多母亲就是在难产中死亡。母系社会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天灾,粮食供应基本不是问题,男人狩猎提供大约1/3的食物。女性采集提供大约2/3的食物。狩猎也不是男人才会的工作,没生育和带孩子的女人也会去狩猎。时至今日,妇女在家庭乃至整个国家提供食物保证方面仍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是1996年11月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上,发布的一份题为《妇女喂养着世界》的公告中指出的。在原始时代,特别在石器时代更可看出妇女在喂养整个人类的重要性和决定性作用了。在石器时代社会基本上是靠史前女人喂养的。 

从人类学上来看,直到现代一万年前人类都生活在母系氏族中,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性和交流性,以及对幼儿和儿童的充分抚育和教育。正是这一点导致了人类逐渐变得聪明并在生存斗争中战胜了其它单打独斗,弱肉强食的动物。而人类的这一进化是由人类女性主导完成的。原始部落中母亲,姨妈,外祖母共同承担养育婴儿的任务。女性承担了人际交流,语言,原始宗教信仰的核心成分,和日常劳动的重要部分。在人类社会结构中,稳定的对偶制制早以出 现,人类为此产生了进化特征,如排卵期隐匿。在较为稳定的母系环境中,人类发展出了不亚于今天的脑容量,复杂语言,精密手工,和基本的文化与信仰。 


变迁

“内婚制”转向“族外婚”

原始人群阶段过渡为母系氏族社会,是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推动下完成的。血缘内婚制向氏族外婚制的转化是社会性质变革的关键因素。原始人的血缘家族,经过几代繁衍之后,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引起食物来源匮乏,生活受到影响,因而必然分裂出新的血缘家族。新的血缘家族依然施行内部的血缘婚。内 


母系公社

婚制虽然能保持原始人群的相对稳定,但婚配的女男之间血缘关系太近,致使繁育的后代易患先天性疾病,或体质不良,智力低下,与自然界抗衡的能力因而减弱。诚如《左传》所言:“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内婚制在人类历史上延续的时间甚长,这正是原始人群阶段生产力发展缓慢的症结所在。

内婚制对人类进化的危害极大,其严重后果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血缘家族的分裂,不断产生新的血缘家族。这些血缘家族之间仍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各血缘家族的女男之间也难免发生婚配现象。人们逐渐发现,各血缘家族之间女男通婚所生子女,无论在体能和智力上多优于同一血缘家族女男婚配所生子女。人们终于觉悟到,婚配女男的血缘关系越远,生育的子女越强健。由于传统观念强大的影响,内婚制向族外婚制的转变是十分缓慢的。开始,只排除血缘最近的同胞姊妹兄弟间的婚配,以后又排除血缘较近的旁系姊妹兄弟间的婚配。最后,血缘家族内的女男,不论是否同辈皆禁止婚配。这样,一个内部不能婚配的血缘亲属集团——氏族便产生了。

族外婚,就是一个氏族的一群姊妹和另一个氏族的一群兄弟之间的交互群婚,形成以一个老祖母为核心的氏族制。男子外婚到另一氏族,死后埋在本氏族的公共墓地里。这种婚姻关系虽然还不稳固,但毕竟使氏族明显有别于过去的血缘家族。在这种群婚的形态下,子女仍然是只认生母而无父,氏族成员的世系也只能根据母系的血统来决定。同一始母祖生下的若干后代,便形成为一个氏族。因为实行走访婚,女男之间离异无常,加之男子暮至晨归,所以子女一般并不确认生父。子女由母亲抚养,父亲并无抚养子女的权力。父与子不是同亲族的人,因而从世系上也就没有共同的血缘纽带,即使相见,亦如陌生人。母系血统是维系氏族存在的纽带。氏族扩大之后,再分离开来,另建立新氏族。彼此通婚的氏族则组成部落。

古代的风俗中仍残留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族外群婚痕迹。这种群婚多是以野合形式进行的。《周礼·地官司徒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贵州通志》卷七:“花苗每岁孟春,会男女于野,谓之跳月。择平壤地为月场,鲜花艳装男吹芦笙,女振响铃,旋跃歌舞,谑浪终日,暮挈所私以归,比晓乃散。”

古代文献关于亲属称谓制度的记载中,也保留了母系氏族制的痕迹。《尔雅·释亲》:“男子谓姊妹之子为出,女子谓晜弟之子为侄,谓出之子为离孙,谓侄之子为归孙”。母系氏族实行族外婚,一个氏族可以同其他许多氏族通婚,或在两个氏族之间通婚。《尔雅》中所说的就属于后者。因姊妹之子必须离开自己的氏族到对方氏族中去婚配,故曰出。出之子,不生于己族,但是以辈份而论为孙,故曰离孙。因兄弟婚配至对方氏族,与对方氏族女子所生之子,又要回到兄弟的氏族来婚配,故曰侄。侄之子又生于己族,所以称归孙。

族外群婚制曾普遍存在,使人们得以窥知母系氏族社会初期的婚配形态。这种婚配的特点是,以集体方式进行,亦无固定的配偶,年龄和辈份的限制也不严格。但是氏族成员之间的婚配则是严格禁止的。

族外婚是人类婚姻关系史上的重大进步,较之内婚制下的同辈婚配具有更深远的意义。自然界万物的演化规律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实行族外婚的氏族,其成员的智商高,体质强,整体实力明显优于依然实行内婚制的血缘家族。在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起着无可置辨的主导作用。

“族外群婚”延伸至“对偶婚”

母系氏族制形成禁止内婚,氏族成员进行族外群婚。因为实行族外婚,子女跟随母亲,是无父无夫的国度。由于实行外婚制,妻夫分居在各自的母系氏族中,婚姻生活采取丈夫走访妻子的形式,子女从母居,属母方氏族,世系和财产继承从母系计。到了母系氏族繁荣期,由于对偶婚的出现和逐步巩固,丈夫迁到妻方氏族从妻居。  


走婚

“走婚”,意为来回走动。即男不娶,女不嫁,女男双方终身在各自的母系大家庭中生产生活,双方除恋爱关系外,没有必然的家庭经济关系,子女随母,住在女方家,由女方家庭成员抚养。男方视自己的经济能力给与帮助和关爱。女男双方确立走婚关系后,男方一般在完成一天的劳作后前往女方家夜宿,清晨再回到自己家里开始新的一天劳作。双方关系以纯感情为基础,自由度高,压力低,稳定性薄弱,独占与从属观念难以孕育。一旦感情破裂,离异自由,子女随母,无财产纠纷,一般不会因此产生敌意。

走婚的表现特点:

(1)不一定同住(多数双方仍住母家)

(2)非经济共同体

(3)不是社会基本单位(家屋才是)

(4)非从一而终

(5)情欲非独占

(6)不定生母居住制(女男同住,照顾的不一定只是亲生孩子,大多兼照顾侄女侄子)

(7)无法律契约(大多拒绝登记结婚)

走婚的隐私注意:

走婚文化里只有一种隐私,就是与血缘亲属相关的性问题——可以在温泉女男坦然同浴,但不能跟家人提任何跟性相关的话题;接受与多人发生关系,没有处女、私生子或未婚妈妈这些概念,但在家屋里却又连提及性事的词汇也视作极大禁忌。

害羞是为了严防乱伦的文化机制,母系人对乱伦的控制特别严格,五代以内亲属不得走婚。

害羞文化严禁血缘亲属走婚,连语言上也禁止任何性话题,这种强烈的防御机制令小孩自幼产生强烈的道德感,在血缘亲属面前提到性就会感到不安,从而令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难以发生。

害羞文化针对的不是性本身,而是乱伦禁忌,避免的不是女男关系,而是血缘亲属间的性关系。故妇夫和走婚女男之间不受害羞文化影响,普通朋友间也不受其制约。


家庭

母系大家庭的成员一般由同一母系血缘关系的姐妹兄弟和她们之中的女性成员的子女组成,例如以四世同堂家庭第三代男性的视角看,第一代由他阿妈的母亲及其姐妹兄弟构成,女性统称“阿日”(奶奶),男性统称“阿普”(爷爷);第二代由他的母亲及姐妹兄弟构成,女性统称“阿咪”(妈妈),男性统称“阿乌”(舅舅);第三代由他的亲姐妹兄弟及母亲姐妹的孩子构成,几支子女间不做区分,比自己的大的女男统称“阿木”(姐姐哥哥),小的称“格日”(弟弟)、“古咪”(妹妹);第四代由他姐妹的孩子构成,称“任吾”(侄儿)、“任咪”(侄女)。但实际上家庭成员不仅限于血缘,也可通过入赘、上门、结婚以及过继来补充劳动力或继后。

母系大家庭的家长一般由较年长的能力最强的女性担当。


崇拜

例如摩梭语中母亲叫“阿咪”,所有中年妇女,不管未婚或已婚,曾否生育或是独身,一律称作阿咪。实质上是超越父系男权占有式私人产权观,不把女性价值还原为一块薄薄的所谓“处女膜”,不认为必须结婚生子才算“真正的女人”,更不会认为女人的幸福在于找到一位真心爱她的丈夫。母系家族没有生母、养母、后母、继母之分,没有私有产权之唯我排外与妒忌逻辑。在大家庭中甚至没有母亲和伯母之分,女人将姐妹的孩子同样视为己出,付出和亲子同样的关爱,以至小孩子往往不知道到底谁是生母。


女本男末

生育完全是女人的事。女人怀孕期间男子不能再走婚,由阿咪和姐妹们照料。孩子出生后摆满月酒,只容女人参加,由孩子父亲的母亲及其姐妹带礼物上门祝贺。

死亡却是女人必须靠边站的男儿事。葬礼的一切工作皆由男性完成,女人要远远躲开。

摩梭人的生活用语一律母系思维。摩梭人说中文时总习惯先女后男的次序,譬如把“一夫一妻”说成是“一妻一夫”。


价值观

西方社会恋母,中国社会崇母皆以贬斥妇女为基础:永远扮演照顾别人的牺牲者角色便是好女人,追求个人目标而不顾别人就是坏女人。把妇女美化为伟大的母亲,其实是一种控制女人的手段,惟有扮演牺牲者与照顾者的角色,成为含辛茹苦的母亲,女人才能受人尊崇。

同样是尊母,母系妇女的情欲空间及性别主体意识异常鲜明,根本没有“母亲与女人”、“好女人与坏女人”的二元对立。关键在于重母屋而轻公众的家屋文化:母系文化与社会运作的基本单位不是独立个体或妻夫小家庭,而是家屋。因此在母系社会的价值体系中重家屋声望而非个人名声,重家屋和谐而非个人成就。因此母系的社会,公众观念薄弱,解决问题主要靠家族协商。

母系当家人虽主要为女性,但是并不立足于生理性别。妇女当家,不会偏帮女人而打压男人,有时候男人当家也会依从家屋和谐、不分你我的女性思维。

母系文化的核心不在走婚,而是人人和谐,在母系社会中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价值观。


在母系家庭中,不仅血统、财产和权利的沿袭通过母系进行,而且母亲为主,舅舅为辅的方式还取代父亲成为家庭权利的中心。由于是母舅方式把整个社会组织起来了,因此维护母系家族的稳定和秩序为首先的要务

这是人们在男性私心与母系制之间进行权衡折中的结果,“如果我们回过头去考虑一下男性私心和母系制之间达成的协调关系,就不难理解这种制度的重要性了。部落法律制度强调母系的继承权,男性私心驱动力倾向于将父亲的全部特权传给自己的儿子,这两者之间在交错中找到了某种平等的调整和足够的满足。”

这也是母系氏族制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说法的由来。 


母系女性无论在历史还是现代都拥有独立于丈夫、舅父、父亲或任何男人而存在的“性权”。她们的情欲不受男人支配,高度自主,男人也无权干预她们的感情取向或选择。


家族团结和睦——大家庭文化完全是母子及姐妹兄弟间的血缘纽带,根本不存在妻夫矛盾、婆媳纠纷,翁婿不合、姑嫂争执之事。以(祖)母亲为轴心,以分享关爱而非独占排外为本,人人以促进家族团结和睦为己任,故尊老爱幼、宽怀谦恭、礼让厚道成为母系文化的集体道德意识。

没有老人问题——大家庭的家庭结构不会产生孤寡老人问题,连乞丐和流浪汉也闻所未闻。传统文化把残疾视为天神派来世上的使者,人们对老、弱、伤、残、病、幼皆特别关照。

绝少社会问题——大家族集经济、财政、生产、劳动、情感、宗教、教育、抚养等为一身,自给自足,可以杜绝主流社会的绝大部分“社会问题”,极少有偷、抢、拐、骗之事,更没有打劫防火某财害命之事。

母系大家庭共生死的观念使男女老幼皆无后顾之忧。

经济压力小——财产集中,所有家族经济收入由当家人掌管,加上总有几个孩子及老人作为后备劳动力,大家分工,自然轻松自在。 

两性和谐平等——传统文化母尊女贵,没有任何歧视女人的风俗习惯,也从未传出强奸、非礼、性骚扰、性虐待等犯罪。同时,母系社会以两性平等互动为基础,超越生理性别思维,从不打压歧视男人,使男人也免除了主流社会的沉重包袱。

感情关系纯度高——走婚完全以感情为基础,与经济财产、子女抚养无关,也没有法律条文、道德枷锁的限制,有感情才在一起,一旦真情不再便可轻松分手,绝少出现严重妻夫矛盾。

感情自由少压力——文化高度崇尚感情自由,整个走婚制的文化设计,既与金钱、物质、阶级、门第等现实考虑分开,也不受家规、族权、宗教等因素左右。此外,母系观点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分享”而非占有,私有、占有欲不强,在语言中没有“嫉妒”、“第三者”、“独占”这些词汇,更没有为情自杀之事。

天然优生、计划生育——走婚完全取决于感情,因此基本符合取优舍劣的自然规律,加上严禁血缘通婚,胎儿普遍体制优良。另外自由走婚甚少与传宗接代的家族需要结合,基于大家庭子女共有观念,只要一代人中有女性可作为继承人,同辈女子再无生育压力,再加上为避免家屋因人口过多而分裂,故不生女性比例高,人口增长缓慢。


社会稳定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尽管科技资询发达,物质条件深厚,却有六项社会问题令人束手无策,而长期被主流社会视作野蛮、落后、愚昧的原始母系社会,却妥善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老人不受尊重、被遗弃以及现代人面对衰老和孤独的焦虑;

两性在社会地位与感情空间上的尊卑和权力不均;

现代人在性魅力上的沉重压力以至在亲密关系里的占有、嫉妒和矛盾;

性骚扰、非礼、强奸等性犯罪以至偷、抢、拐、骗,打家劫舍、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

现代社会人际疏离、自我执著以至心灵空虚;

婆媳、亲子、兄弟姐妹间的家庭烦恼与矛盾。  


女男平等

研究过程中,发现母系社会更接近于两性平等,而不类似于父系社会的性别歧视。

即使是生产力低下的西南一带母系村落,但也几乎没有类似父系社会遗弃,虐待女婴的那样对待男婴。

根本的原因是,女人在生育中比男人付出的多,所以也就更有责任感,在单身妈妈看到的是,女人对于堕胎都有很深的负罪感,而男人却只是想怎么除掉累赘,甚至还觉得很好笑很轻松。

即使是在母系社会,女人生育男孩和女孩付出的是一样多的,所以就会将孩子一视同仁,而父系社会,有些父亲对婴儿的付出不过是射了一次,所以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可以狠下心来,遗弃,迫害自己的亲生女儿,因为付出的少,所以就不懂得珍惜。

所有的男人女人都是由女人生下来的,女人生育的后代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她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都是巨大并一样的,所以,女人们要拼命保护这些用自己生命换来的生命。重男轻女,贵女贱男,都是母亲们不能接受的,因为这都是在触犯她的自身和繁殖利益。所以,只能保护女孩不保护男孩的母系社会,女人们不会去维护(所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践踏男人时代);只保护男孩不保护女孩的男权社会,女人也不会去维护(所以当今的男权社会正在瓦解转型)。女人们,只愿意去维护能保护她们所有后代的社会,即性别平等的社会,这就是之前的母系社会能维持几万年的原因。


自然界

母系是存在过的,因为人类是从动物——更准确一点是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刚进化时不得不带有许多动物的习性,而动物实际是母系的。

动物的生活习性有独居的(如老虎、鸟——虽然迁徙时成群,平时却是不成群生活的);也有群居的(如猴、狼、马、狮、海象……)。特别要指出昆虫中蜜蜂、蚂蚁虽然小型,却也是群居的。显然蜜蜂、蚂蚁是绝对母系的(诸如大象、海豚、倭黑猩猩、狼、老鼠、猴子之类也是如此),因为群中除了蜂后、蚁后没有其他能繁殖后代的个体,雄蜂甚至在交配后就死亡了。如果蜂后、蚁后死亡,那么这个群就无法继续存在了。

大型动物的群体只是大部分在形式上以雄性为群中之王。因为“王”一旦败落后,这个群体并没有消散,而是群体接受胜利者为新的“王”。这是一种自然的保护群体和物种的丛林规则。在这种不自觉的规则下,群体中雌性总是能够得到体质比较好的雄性,也就能使后代体质更好。所以,雄性的“王”只是这个群体自然、不自觉“选择”的配偶,只是暂时的;群体本身是雌性凝聚起来的,却是永久的。这样群体的“传承”当然也是雌性的。甚至群体的分裂也是雌性过多。譬如新蜂后会带领一批工蜂(也是雌性),离群出走组成新蜂群,走兽大概也如此。至少人们发现过合群的动物有雄性的成年孤单者,也发现过群体中雌性照料非己生的幼仔。

说动物群体是母系的,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因为动物群体没有什么财产传承给下一代,也就没有什么明确的“系”。如果把自然界也看成一种“系”,那么动物及其群体的传承就是“母系”的;甚至独居的动物也由雌性照料幼雏成长,也可以认为是“母系”的。


存在争议

“全球像摩梭这样的少数民族大概有5000个,占总人数5%,但少数民族人类学研究占人类研究的95%。”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宗教学博士李强在论坛上介绍了世界母系文化总体情况。

母系文化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文化现象,摩梭这样的母系部落有约150个。

上诉“文化分布”一栏中的文化遗存......母系遗址遍布大江南北,足以证明其普遍性。


母权制有无

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否经历过“母权制”,这是一个长期争论并且至今尚无定见的问题。在国外,一些人类学工作者对母权制是否存在持根本否定的态度,认为“母权制”这一概念的提出是“这门学科历史上的一种奇谈怪论”。它“起源于巴霍芬的哲学唯心主义”。完全是被“幻想出来的”。认为母权制氏族也只是一种“猜测和假设”,并且“充其量不过是一种假设”。它仅仅是“一种社会科学幻想”、“很像……幻想小说”。完全是被“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甚至断言“母权制”的理论已经是“奄奄一息”。

有的根据恩格斯在谈及“母权制”这一用语时曾说过“为了简便起见,仍然保留了这一名称;不过它是不大恰当的,因为在社会发展的这一阶段上,还谈不到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这样一句话,也对母权制的存在持保留或否定的看法。可见,母权制究竟是一种客观存在过的历史事实,还是一种被人为“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这的确是原始社会史研究中的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实事求是地进行讨论是必要的,它不仅有助于这一问题的澄清,而且,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也是有所补益的。主要从解放前中国至世界范围一些少数民族械斗中妇女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有关丧葬习俗方面的情况来作一些探讨。

械斗是解放前中国南方一些民族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一种触目惊心的社会现象。这种激烈残酷的斗争是氏族社会时期的血族复仇在阶级社会中的延续和恶性发展。氏族是一种血缘共同体。在氏族社会前期,人们的血族观念和整体观念都极其强烈。在这种社会结构中,血族的纽带是相互扶助的强有力的要素。对于个人的不法行为,即是对他的氏族的不法行为;对于个人的支持,也即是与他的全体氏族亲属共同对于他的支援”。 “个人依靠氏族来保护自己的安全,而且也能作到这一点;凡伤害个人的,便是伤害了整个氏族.……假使一个氏族成员被外族人杀害了,那未被害者的全氏族必须实行血族复仇”。 但是,只要达到处死凶手的目的,事情即告了结。

应当说,这种血族复仇在当时条件下对巩固氏族的统一和团结,约束氏族成员的某些不正当行为都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情况便发生了重大变化,剥削阶级往往利用血族复仇去达到掠夺财物的目的。从而使它逐渐失去了过去的原始朴素性质,发展成为世代相传、无止无休的仇杀性冤家械斗和大规模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残酷掠夺。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一种消极因素。

但是,人们从很多民族中却可看到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无论彼此仇恨情绪多么深,械斗多么激烈和残酷.然而,双方都不得伤害和屠戮妇女。不仅如此,而且妇女还可运用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行动,轻而易举、神奇般地制止住一场正在激烈进行中的大规模的血腥搏斗。

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长期以来冤家械斗成风,其涉及面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破坏性之严重都十分惊人。冤家械斗最重要的原因是各家支奴隶主为了争夺奴隶、土地和其它财物。正因为如此,所以,有时不同家支的人们之间往往因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区区小事:比如为了半斤盐巴或一个铜铃的争执,也会被用作挑起械斗的借口,从而演成双方家支间的严重械斗。由于当时凉山彝族中复仇情绪相当强烈,因此,冤家械斗一旦爆发,往往会断断续续地持续几代以至十几代人的时间。这种斗争破坏性极大,只要攻入对方村庄,必焚尽房舍、掠尽财物,方可凯旋班师而还.所以,当时只要经过一次大规模冤家械斗,对败北一方来说即是一场浩劫,田园荒芜,整个村庄成为一片废墟。尽管冤家械斗是如此可怕,但是,在凉山彝族中却有一条自古以来约定俗成、人人必须严格遵守的铁的规定:械斗中任何一方都不得伤害和杀戮妇女。在彝族看来,伤害妇女会被人耻笑,为舆论所不容。并且,妇女问题牵涉到婆家、娘家、舅家三个方面,伤害妇女会使械斗更加扩大和持久。因此,械斗期间妇女们可自由行动,也可随心所欲地前往阵地呐喊助威。并且,无论械斗过程中双方在近距离砍杀搏斗是如何激烈残酷,只要妇女们:特别是有声望的妇女跑到战场舞动衣裙,发出要求停战的呐喊,那么,双方参战人员都会立即住手,一场大规模生死搏斗即会完全停息。

云南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碧江、沪水等县的僳僳族,解放前氏族组织的残余尚有保存。有时在氏族与氏族之间或同一氏族内部的不同家族之间,因为个人婚姻、债务、偷盗、宗教迷信等方面的纠纷,经调解无效,往往可能酿成械斗。当地称作“舍来虎”,意为互相对杀。由于僳僳族群众的血族观念和集体观念都很强烈,因此,这种纠纷最初虽然只是由于氏族或家族间的个人引起,但械斗却总是以氏族或家族为单位集体进行。械斗主要由青壮年男性参加,妇女们均不参战。按僳僳族的固有习惯,械斗中严禁杀伤妇女。她们可照常从事生产活动,也可前往阵地呐喊助威,甚至可公开到对方阵地去进行侦察活动都不致遭到任何阻挠和伤害。不仅如此,而且对于前来自己阵地的对方妇女,即使明知她们负有侦察任务,不但不加阻挠,有时还得送给食物。并且,无论械斗多么激烈,任何一方的妇女都可出面调解。办法是跑到撕杀双方跟前用木棍从中一隔,双方即会立刻住手,如若有人伤害妇女,那伯只是出于偶然误伤,也会激起更大的仇恨,使械斗更加激烈和持久。并且,最后停战往往也是经过妇女从中斡旋调解才能得以实现。按习惯,最后谈判赔偿时,妇女的命价要比男人高出一倍。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内田、大掌等地的瑶族中,过去械斗也比较频繁,名曰“搞是非”。开初往往是因财产纠纷等类小事引起冲突,好事之徒从中挑唆煽动,于是当事人便举办酒宴约请同姓或同“房”(家族)成员前来赴宴,酝酿“搞是非”。械斗前,争执双方一般要进行一段讨价还价性质的谈判,如不能成达成协议,便会演成公开撕杀。械斗期间双方男性都可能成为对方杀戮的对象。然而,在当地瑶族中也有一条自古以来大家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成文规定,即“搞是非”不许伤害妇女。她们可照常去田间地里参加劳动,也可到阵地助威,对着敌方阵地大叫大骂,还可公开去对方阵地作侦察活动都不会遭到任何麻烦。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当地瑶族认为自创世开天以来,一切械斗都是男人的事,与生儿育女的妇女无关。捕捉和伤害妇女都是违反祖先传统习惯的不道德行为,会受到社会各方的谴责,也会使事态扩大和变得无法驾驭。

类似现象解放前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中也有。

此外,历史文献上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也不少。

云南《丽江府志》述及磨梦、古宗等族习俗说,“磨梦、古宗,或负险立寨,相仇杀为常。两家妇女投场和解,乃罢”。

贵州《铜仁府志》卷二记述红苗打冤家的情景是,“一日成仇,累世不忘”。但双方都不得殴伤妇女。所以如此,是“惧与其母家为仇黯。苗相斗,往往以妇人先相争者”。《遵义府志》卷二十谓。“红苗,……同类斗杀,以妇人劝方解”。

张庆长《黎歧纪闻》述及海南岛黎人风俗说,“黎人鸳悍,一语有不合,辄持弓矢标枪相向,势不可当。有妇人从中间之,即立解。”聂缉庆等撰《临高县志》卷十五黎歧类谓,黎歧人“其自仇杀,至不可解,惟两家妇出而劝之,则各倒戈输服”。吴应廉等撰《定安县志》卷九黎歧志谓,黎人“动即仇杀,不间亲疏,一语不合,持弓相向,其妻当中一过,即解”。上述记载的某些情节可能有所夸张。然而,就这些民族妇女在制止械斗中的作用这一点而言,则无疑应是事实。

不仅如此,而且黎族老年妇女在械斗双方进行停战谈判时也有着任何男性所无法取代的重大作用。按照黎族的传统习惯,双方谈判代表中都必须包括一名老年寡妇。当乙方谈判代表来到甲方谈判场所,在进门之前,由双方老妇分别站立于门槛内外,用清水一碗相互擦抹双方的眼睛,并相互说一些道歉的话,希望忘掉旧仇,重归于好。然后始得进入房内由双方老妇相对而坐,畅饮叙谈,希望彼此能通过谈判消除隔阂。只有经过上述仪式之后,双方谈判代表才能就座开始正式谈判。事实上这两位老年妇女的接触和对话,既是为谈判的正常进行创造必不可少的气氛,也是为整个谈判的内容定下基调,一旦达成协议,双方即摒弃前仇、彼此和好。

上述现象在国外民族学材料中也不少。

塔西佗在论及日尔曼妇女在械斗中的作用时指出,“在传说中,有许多次已经溃败或将要溃败的战役都被一些妇女们挽救过来了。这些妇女们不断地祈祷着,并且袒露着胸脯,这样便使男子们俨然感到她们之将被奴役,而妇女之被奴役乃是他们所最痛心的事。……不仅此也,他们还感到妇女身上有一种神秘的和能够预知未来的力量,他们从不轻视妇女:和她们商量事务,尊重她们的意见”。

在希腊人当中,进行血族复杂时年龄在八岁以上的男性都有可能成为复仇的对象,“只有妇女和年轻的女子才得以免受报复的行为”。

凡在非洲苏丹的别扎部落中,“别扎族女人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譬如,她能调解个人之间或家族之间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她进入格斗场的中央,席地而坐,并露出头部,别扎族妇女都用一块色彩鲜艳的绸子衣服围着身体,遮盖着全身和脸庞仅露出跟睛,男人们便将剑放在地上,表示对她的尊重,同时请求她盖好头部,返回自己的家中,于是一场争吵也就随之而结束”。

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易洛魁人中,过去妇女对战争事务发挥着重大的影响。“一个女族长可以禁止她的家族的男子去参加作战,……另一方面,一个妇女也有权派遣她的家族的男子作战。”在血族复仇中,如果谋杀或误伤妇女,那么,赔偿命金时,妇女的命金为男性的两倍。

从上述事实可以看到,妇女,特别是老年妇女在械斗中确实具有一种独特的甚至可以说是神奇般的作用:她们不仅不会遭到械斗对方的伤害,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习惯对她们还拥有一种神圣的保护作用。并且,无论械斗双方砍杀搏斗多么激烈,只要妇女到场挥手或从中站立,发出停战的号召,那么,双方就会立刻停止撕杀。同时,最后谈判议和也要通过妇女才能实现。这些事实充分表明,从一定意义上说,妇女几乎可以影响械斗的整个过程。这是何等奇妙。然而,这些并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一民族的特有现象,而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显然,这种习俗产生的原因已远远超越了一般社会对妇女的同情和怜悯的道德观念的范围,它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对于这种社会现象应当给予唯物主义的科学解释。那么,赤手空拳的妇女为什么会具有如此的魅力,以至只凭自己的几声呐喊就能制止一场恶斗,这种习俗是什么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所反映的是什么一种实质性的社会问题等等。

说到这里,自然要把注意力集中于母系氏族社会。氏族都实行外婚制,“这是氏族的根本规则,维系氏族的纽带”。母系氏族前期主要盛行群婚,后期主要实行对偶婚。群婚是配偶双方不稳定的临时结合。对偶婚虽然是以一女一男的结合形式为基础,但并未构成独占的同居,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特别是氏族群婚阶段 。血统关系按母方计算,一世系按母方传递,财产按母方亲属继承。当时妇女在婚姻生活和氏族、家族组织中都起着主导作用。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前在云南省耿马、孟连、沧源、澜沧等地的拉枯族中尚可见到一些残迹。

由于母亲们一直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大责任,所以,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一切人们的心目中,自幼即会自然地形成一种母爱之感。认为母亲是最亲近,最可爱的人,后代都尊敬她、信任她,听从其管教和安排。这种状况必然会逐渐形成为扎根于当时每个人内心之中的普遍的社会意识,并且理所当然地会发展成一种为大家公认和自觉遵守的尊重妇女的社会习惯。认为妇女应受到更多的尊重和爱戴,任何不尊重或侵犯妇女的作法,都是为社会所不容许的最不道德的行为。而保障妇女的安全和荣誉则是每个人的神圣义务。这样,自然也就会逐渐形成妇女在当时社会中的崇高威望。

比如,过去在美国纽约州北部的易洛魁人中,妇女在社会事务方面拥有一定的权威。氏族首长的选举要由妇女提名,如果一个氏族首领失去选民的信任,那么,在他所属的家族的女族长两次向他发出警告后,就可能被氏族会议所罢免。

大洋洲帛琉群岛的土著居民不久前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一般情况下妇女在氏族中起着显著的作用。她们被认为是氏族的母亲。一个妇女的去世被认为是整个氏族的灾难。在氏族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大妇人”。她几乎是氏族的总管,氏族中的男首领“没有她的许可则什么也不能做”。

此外,在马里亚纳群岛的土著居民中,过去妇女的地位也很高。她们在议事会上,在运用原始习惯法进行裁决的过程中以及在家庭事务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这些事实表明,在不少民族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特别是在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妇女不仅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而且在社会生活的某些重要领域,的确享有当时男人所不曾享有的权威。尤其是老年妇女,她们的社会经历、生产经验更丰富,对氏族所作的贡献更大,后代也更多,因而在人们中自然也就享有更多的权威。所有这些便构成了“母权制”的重要内容。而妇女在制止械斗时所表现出的非凡能力,也正是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事实上它也是“母权”的一种表现形式。

事实表明,母权制并不是“一种奇谈怪论”,也不是任何人凭空“虚构”出来的“假想社会”,而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历史事实,妇女在血族复仇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力的说明了这一点。不然,人们对妇女在那么多民族的械斗过程中所发挥的神奇般作用就无法作出其它令人信服的解释。当然,母权制绝不是妇女对男性的至高无上的统治,而是在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受到人们高度尊重的一种表现而已。这种原始的习惯法权观念对维护氏族内部的统一和团结,组织社会生产和进行原始宗教活动以及对当时社会秩序的维护都曾起过重要作用。因此,母权制的历史性功绩是应当予以充分肯定的。[


过渡化

世世代代的摩梭人生活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这也是她们的母系氏族社会能够完好保存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连绵的大山仍然将摩梭人隔离在尘世之外。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北京来的学者要研究摩梭文化,从丽江出发步行十几天才能到达泸沽湖。而现代,从丽江出发只需五、六个小时就可以来到泸沽湖,开放年来到泸沽湖的旅游者达到25万人次。纷至沓来的游人给摩梭人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摩梭人带来了困惑和痛苦。

泸沽湖风景区核心区的村庄叫落水村,25岁的阿客达玛由于非常能干,开了家庭客栈和餐馆,加上村里经营收入的分红,按照阿客达玛的说法,家里的生活条件“好到不能再好了”。

“这种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富足了,但是带来的其它变化也让我们感到痛苦。”阿客达玛评价市场经济冲击下的摩梭人时,表达了她这样的观点。

阿客达玛说,首先是感到一些摩梭人的私心和名利心开始膨胀,这都是跟外面来的人学会的。而由于考虑个人私利的多了,一些摩梭人的大家庭面临解体的风险,年轻人开始有了“分家”、“过小家”的想法,这在以前的大家庭中是根本不被允许的。现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原来没有私有财产观念的摩梭人开始为自己的小家攒私房钱,也许再过5、6年,摩梭人传统的大家庭就会解体。

阿客达玛感到十分困惑,现代的年轻人通过电视和外来游客学会了很多不好的东西,电视天天在放吃醋、情杀、嫉妒、第三者等等,这些观念和摩梭人的传统观念格格不入,但开始在一些年轻人当中“传染”。“如果没有外来文化,我们摩梭人不可能得到这么快的发展,但如果因此失去了摩梭人的传统文化,摩梭人会在以后越来越多地迷失自己,这是我们最害怕看到的。”记者采访到的许多摩梭人这样评说。好在从现今来看,除了落水村等少数几个摩梭村庄外,大部分摩梭村庄还没有被旅客所惊扰,仍然保留着她们的传统的文化。就是在落水村,大部分摩梭人还是愿意保留着原有的传统,不愿意被外界所改变。

很多游客在感受神秘与浪漫的摩梭文化的同时表达了他们的同样愿望,希望现代文化的脚步并不能真正改变摩梭人的那份特有的传统,因为只有保持着这份传统,美丽的泸沽湖、神秘的摩梭人才会永远对外界充满诱惑,她自身才能永远保持着那份魅力。



*.昆仑山脉


昆仑山(亚洲中部山脉)一般指昆仑山脉

昆仑山,又称昆仑虚、中国第一神山、万祖之山、昆仑丘或玉山。亚洲中部大山系,也是中国西部山系的主干。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 

古代神话认为昆仑山中居住着一位神仙“西王母”,人头豹身,由两只青鸟侍奉。是道教正神,与东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地质地貌

昆仑山西起帕米尔高原,山脉全长约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宽130~200公里,西窄东宽总面积达5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地跨青海、四川、新疆和西藏四省,最高峰是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的公格尔峰(海拔大约7649米,另说7723、7719)。是高原地貌的基本骨架,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区划界线。昆仑河源头的黑海,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鸟禽成群,野生动物出没,气象万千,在昆仑河中穿过的野牛沟,有珍贵的野牛沟岩画,玉虚峰、玉珠峰经年银装素裹,山间云雾缭绕,位于昆仑河北岸的昆仑泉,是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形成昆仑六月映雪奇观,深几十米的天险奇观。   

昆仑山北坡濒临最干旱的亚洲大陆中心,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山前年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西部60毫米,东部20毫米,若羌仅为15~20毫米。年降水量随山地海拔增高而略增,暖温带荒漠被高山荒漠所取代,由特有的垫状驼绒藜与西藏亚菊组成。源于昆仑山脉北坡诸河流,源远流长,汇流于塔里木盆地与柴达木盆地内流水系。


山脉分段

昆仑山脉西高东低,按地势分西、中、东3段:位于西昆仑山海拔在7 000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中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线5100~5800米;东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平均海拔4500~5000米,积雪分布在5800米以上的山峰。

 

西段

西段从喀拉喀什河上游的赛图拉与叶尔羌河上游的麻扎通过的新藏公路,构成昆仑山脉西、中段的分水界。西段主要山口有乌孜别里山口、明铁盖山口、红其拉甫达坂及康西瓦等,为通往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位于西昆仑山海拔在7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平均海拔为5500~6000米。受重重山体阻挡,使喀拉喀什河谷中的年降水量仅为25~30毫米,雪线附近的降水量则达300毫米左右;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主峰形成现代高山冰川作用中心,年均温0℃等温线大致沿4000米等高线通过,最高山带的年均温为-15~-7.5℃.  

公格尔峰海拔7649米,公格尔九别峰,海拔7530米,山慕士塔格峰7509米。前者的冰川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有20余条冰舌向下散射:北坡冰舌最长为23公里,东坡和西坡20公里;冰舌下达的海拔高度为3900~4900米。后者的冰川面积275平方公里,有16条冰舌下溢,东坡最长21公里,冰舌下达高度5300米。西坡冰舌的长度20公里,下达高度4000~4500米。雪线高度北坡5500米,南坡5800米,慕士塔格一带雪线为4800~5000米。[5-6]   

塔什库尔干谷地的海拔3100~3900米,年均温3℃,年降水量70余毫米;谷地以东山地的现代雪线,北坡为5000~5200米。

发源于西段的主要河流有叶尔羌河,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在盆地北部汇流成。[5-6]   

西段山地的北坡为山地荒漠和高寒荒漠景观。低于2700米的前山及中山带下部为红沙与合头草荒漠,砾-石质的山地棕漠土,上部为昆仑蒿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淡栗钙土2700~3000米的下部沙土地带合头草荒漠,上部为紫花针茅、银穗羊茅占优势的山地草原,阴坡出现小片雪岭云杉林,与山地草原构成山地森林草原。在3000米的塔什库尔干宽谷中为高位沼泽化草甸。3100~3900米干旱冰碛丘陵与冰水冲积扇分布着雌雄麻黄为主的灌木荒漠。谷地两侧4000米以上为以粉花蒿和垫状驼绒藜占优势的高寒荒漠。4500~5500米的高山为刺矶松、高寒棘豆高寒半灌木荒漠。海拔5500~6500米的高山下部为高寒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6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中段

中段位于新藏公路与车尔臣河九个大坂山即东经77°~86°,主脉向南略呈弧形;克里雅山口和喀拉米兰山口是该段联系新疆―西藏通道。 

中昆仑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8座,如乌孜塔格(6254米)、慕士山(6638米)、琼木孜塔格(6920米),平均海拔5000~5500米,北坡雪线5100~5800米。主要河流有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克里雅河、尼雅河及安迪尔河,除和田河上源喀拉喀什河和玉龙喀什河水量较大,有利灌溉外,其他河流出山后很快没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中。

山地下部为合头草、红沙半灌木荒漠,棕漠土;上部为沙生针茅、短花针茅为主的草原化荒漠,棕钙土;向上过渡为针茅、昆生葱、昆仑蒿为主的高寒荒源草原;在海拔4500米山地内部坡麓及岩屑坡上,垫状驼绒藜、糙点地梅组成稀疏的高寒荒漠;在海拔4500~5500米的下部为稀疏植被,上部为寒冻风化带,更高山峰则为冰雪带。

 

东段

东段向东略呈扇形展开,分为3支:北支祁漫塔格山,其南隔以阿牙克库木盆地,东延为唐松乌拉山、布尔汗布达山;中支阿尔格山,东延为博卡雷克塔格、唐格乌拉山与布青山,地形上与阿尼玛卿山相接;南支为构成青南高原上的主体山脉,东延与相接。昆仑山垭口是青藏公路必经之道。 

昆仑山垭口一带的雪线高度,北坡5200米,南坡5400米。雪线附近的年均温-9~-8℃,山间谷地西大滩(4200米)一带的年均温低于-3℃,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山地顶部年降水量略有增加,青藏高原北坡现代多年冻土的下界在4200米左右。 

主要河流有流入塔里木盆地中的车尔臣河;流入柴达木盆地的有那仁郭勒河、乌图美仁河、及柴达木河,前者由冰雪融水补给,属于塔里木内流水系;后四者由降水与湖水补给,属于柴达木内流水系。  

山地北坡为荒漠化草原,在海拔3600米以下为干燥剥蚀的基岩山地,几无植物生长,沟坡及岩屑上堆散生有垫状驼绒藜,红沙、合头草荒漠;3600~3800米过渡为紫花针茅亚高山草原;3800~4500米的山地下部是以小嵩草为主的草原化高山草甸,上部为垫状植被;4500~5000米以上过渡为稀疏的高寒植丛和寒冻风化带;5500米以上为高山冰雪带。

 

地质特点

昆仑山脉与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间均以深大断裂相隔。昆仑山地区以前震旦系为基底;古生代时为强烈下沉的海域并伴有火山活动,古生代末期经华力西运动褶皱上升,构成昆仑中轴和山脉的中脊;中生代产生拗陷,经燕山运动构成主脊两侧4000米以上的山体。昆仑山脉与构成分隔中国南部与北部的纬向山脉。

昆仑山脉的新构造运动极其强烈,晚第三纪以来上升大约4000~5000米;叶尔羌拗陷中的砾石层厚度2500余米,河谷高阶地上则分布有第四纪火山凝灰岩和火山角砾岩;克里雅河与安迪尔河的上游均保存有中更新世玄武岩流与火山口,1951年在于田县境昆仑山中的卡尔达西火山群的一号火山曾爆发,并伴有现代火山泥石流。东部昆仑山第四纪以来上升了2800余米,其相关沉积物在柴达木盆地中的埋藏深度达2800米。昆仑山的新构造运动具间歇性,叶尔羌河、喀拉喀什河、尼雅河均形成4~5级阶地;各河出山口形成4~5级叠置的洪积扇。


气候特点

该山几乎完全不受印度洋和太平洋季风的气候影响。相反,其却处于大陆气团的持续影响之下,引起年气温和日气温的巨大波动。山系中段最干燥;而西部和东部的气候多少缓和一些。

该山最干燥的地区,年降水量在山麓不足50毫米,在高海拔区约为102~127毫米;在帕米尔和西藏诸山附近,年降水量增加到457毫米(18吋)。在山(与北部平原交界的山)的低层,7月平均气温是25~28℃,在1月不低于-9℃;然而在山的上部和西藏边界,7月平均温度低于10℃,在冬季则常降至-35℃或更低。

昆仑山北坡属暖温带塔里木荒漠和柴达木荒漠,降水量小;随着海拔的增高,暖温带荒漠过渡为高山荒漠,降水量随之增加。雪线在海拔5600~5900米,雪线以上为终年不化的冰川,冰川面积达到3000平方公里以上,是中国的大冰川区之一,冰川融水是中国几条主要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和塔里木河。[9] 


水系情况

昆仑山是中亚仅有内流水系地区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与北面的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及南面的西藏高原有关。只有黄河与长江源头所在的山系最东支脉有注入海洋的水系。[10] 

该山有两个主要河网︰发源于喀喇昆仑山脉和藏北的大河,流水切割峡谷,穿越整个昆仑山链而去,还有疏泄外围山坡流水的小河。主要河流形成漫长曲折的河谷;有几条河流给昆仑山北缘绿洲供应灌溉用水。[10] 

虽然昆仑山河流接纳一些雨水,但其主要由积雪和冰川供水。流量遂因季而异;60~80%的流量出现于夏季月份,这时冰雪的强烈融化与最大降水结合在一起。雪和冰川的强烈蒸发导致浅盐湖的形成。[10] 

该山尽管海拔很高,却由于气候极端干燥而几乎没有冰川作用;外表积雪只存在于最高山峰的深隙之中。冰川活动的主要中心出现在海拔约接近7010米之处。所有冰川都以其非同寻常的陡峭和缺乏融水而引人注目。[10] 


特色物产

昆仑山区有100多种高等植物,但一般都是低矮的灌木类。野生动物都是高原特有的如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等。新疆和田的昆仑山麓出产最高质量的美玉,从古代起就是中原地区玉石的主要来源,因此《千字文》提到“玉出昆岗”。

整座山遍布著沙漠或至多可以名之为草原的地方的状况制约植被的发展。许多地区有岩石沙漠构成。偶见的死水塘为诸如藏羚羊和藏岩羚羊以及大群野驴(骞驴)和成群的野犛牛等数种野生有蹄动物提供水草。在较为潮润的西部山脉,大角野羊在高处的草原吃草。青绵羊、拉达克东方盘羊及高地山羊零星分布于整个西部山区上部的岩石上。水道附近的柳丛常有棕熊;狼为当地特有,但雪豹就为罕见。许多候水鸟在季节迁徙中常出没此处的湖泊。


人文历史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古人称昆仑山为中华“龙脉之祖”。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毛主席的“横空出世,莽昆仑”的华章,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西王母蟠桃盛会、白娘子盗仙草和嫦娥奔月等。《山海经》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封神演义》,现代经典小说,金庸的《天龙八部》,桐华的《曾许诺》的,沧月的《七夜雪》天下霸唱的《鬼吹灯》和笑愚的笑容的《重生的淡然日子》等多部通俗小说都有提到过昆仑山。

中国上古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很多都与昆仑山有关,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然而,昆仑山并非许多神话里所提到的那座“昆仑山”,而是昆仑山脉。神话中的昆仑山乃是存在于现实的“昆仑仙山”。


与道教关系

中国道教文化里,昆仑山被誉为“万山之祖”,也是“万神之乡”。是明末道教混元派道场所在地,后因变故逐渐隐出。

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甘肃省永登县玄阳胡真人与金丹子张理清道长二人,于昆仑山脉寻找传说中的“万神之乡”,于今青海省乐都县马营孔家嘴附近,见周围群山围拢,地势形如莲花,玄妙异常。于花蕊之上建道观乃绝妙之地也,于是发动善信于1916年开始修建“昆仑道观”。至1930年,终于建成一进五院,前后八卦规式的、座北朝南的“昆仑万神宫”群落。前后依次修建的有观外牌坊一座,上书蓝堂金字“昆仑山”三字;山门楼两层三间,正中悬挂蓝堂金字竖匾一桢,上书“万神宫”三字;山门楼前,东西两侧竖立顶端为斗方形,高约三丈三尺围杆各一根;第二院,正北建有前后泼水,前后出檐、前后开门的观音殿,东西两侧建土木结构的平房各三间;第三院正北为“太极殿”,东西两各建神客殿、待神殿各一座和上一间,下三间的钟鼓楼各一座;第四院正北建有“三清殿”,两侧建单腹腰式的“八仙观殿”和“七贞祖殿”各三间;第五院正北为“玉皇阁”(两层)。此建筑群除平房为土木结构外,各殿宇均为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十分雄宏,不愧为道观圣地。然而,在十年动乱中它变为一片废墟。

1998年后,中国政府逐渐重建了昆仑道观,可惜已非全貌。


记载

至于昆仑山不是指日月山,这是因为汉朝的误解。《史记·大宛列传》中提到,张骞认为:于阗(新疆和田)流出的河流就是黄河的源头,河中多玉石(可见和田玉就是那时开始出名的)”,而另一方面,汉朝之前的地理认识是,黄河源出昆仑山,但是这个地理认识是来之远古祖先的神话传说中流传下来的,具体地点在哪里不清楚,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见闻,就把和田河的源头山脉命名昆仑山。

《史记·大宛传》中记载:“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山海经》中关于昆仑山的记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大荒西经)

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海内西经)

《淮南子》记载

昆仑虚上有大稻子,约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边有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还有凤凰和鸾鸟(凤凰和鸾鸟头挂蛇,足下踏着蛇,胸腹前挂着蛇),沙棠树和琅玕树在它的东边,它的南边有绛树、雕鸟、腹蛇、六首蛟、视肉(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之更生如故),北边有碧树、瑶树、文玉树(生长一种五彩斑斓的美玉,非常漂亮)、凤凰鸾鸟等。不死树上结的果实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树上生长美玉,是凤凰和鸾鸟的食物。

昆仑虚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叠叠重重的有九层。


神话传说

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昆仑山由神陆吾主管,他还管理着天上九域。陆吾人面虎身,虎爪,九条尾巴。山中的土蝼,喜欢吃人。土蝼生有四只角,安静时像只大山羊。山中还生长着一种叫做钦原的大鸟,形状像马蜂,大小类似鸳鸯,钦原如果螫了其他鸟兽,这些鸟兽就会死掉,如果螫了树木,这些树木也会枯死,人遇上它凶多吉少。还有一种鹑鸟,它管理黄帝的各种器具和服饰。山上有一种名叫沙棠的树,形状同棠树相似,黄色花朵,红色果实,果实的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沙棠可以用来防御水灾,如果吃了它的果实就不会淹死。山中的薲草形状像葵,味道像葱味,吃了它可以解除疲劳。河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去,然后再向东流入无达。赤水也发源于此,向东南流去入汜天之水。洋水也发源于昆仑山,向西南流入于丑涂之水。黑水也从昆仑山中流出,向西南流入大杅。这里生长着很多奇异鸟兽。神陆吾,据郭璞注释,就是肩吾,庄周曾说:“肩吾得之,以处大山。”形体象虎一样的陆吾神,说就是《海内西经》中的开明兽。鹑鸟,是凤凰之属的鸟类,《海内西经》中说,昆仑开明西北皆有凤凰,就是指的这种鹑鸟,《禽经》中说:“赤凤谓之鹑。”

古人尊昆仑山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龙山”、“祖龙”,因而编织出了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妇孺皆知的《嫦娥奔月》、《西游记》、《白蛇传》等都与昆仑山有关,是产生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

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的显赫地位。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是中国第一神山。

根据《封神演义》记载,三清之一,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道场玉虚宫也坐落于昆仑山。


自然异象

 

昆仑山上的“地狱之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因没有肥草吃使牛羊饿死在戈壁滩上,也不敢进入昆仑山那个牧草繁茂的古老而沉寂的深谷。

这个谷地即是死亡谷,号称昆仑山的“地狱之门”。谷里四处布满了狼的皮毛、熊的骨骸、猎人的钢枪及荒丘孤坟,向世人渲染着一种阴森吓人的死亡气息。下面是一个真实的、由新疆地矿局某地质队亲眼所见的故事:

1983年有一群青海省阿拉尔牧场的马因贪吃谷中的肥草而误入死亡谷。一位牧民冒险进入谷地寻马。几天过去后,人没有出现,而马群却出现了。后来他的尸体在一座小山上被发现。衣服破碎,光着双脚,怒目圆睁,嘴巴张大,猎枪还握在手中,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没有发现任何的伤痕或被袭击的痕迹。

这起惨祸发生不久后,在附近工作的地质队也遭到了死亡谷的袭击。1983年7月,外面正是酷热难当的时候,死亡谷附近却突然下起了暴风雪。一声雷吼伴随着暴风雪突如其来,炊事员当场晕倒过去。根据炊事员回忆,他当时一听到雷响,顿时感到全身麻木,两眼发黑,接着就丧失了意识。第二天队员们出外工作时,惊诧地发现原来的黄土已变成黑土,如同灰烬,动植物已全部被“击毙”。

地质队迅速组织起来考察谷地。考察后发现该地区的磁场异常极为明显,而且分布范围很广,越深入谷地,磁场异常值越高。在电磁场效应作用下,云层中的电荷和谷地的磁场作用,导致电荷放电,使这里成为多雷区,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动物作为袭击的对象。这种推测是对连续发生的几个事件的最好解释。


图揭昆仑山古洞穴惊现真龙真相 为神奇生物:洞螈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先看网络谣传原文:"昆仑古洞发现真龙:昆仑山据说自古就是华夏命门所在,西王母传说在当地十分盛行,但大多数昆仑传说都比较正面,而且昆仑现真龙真身据说也不是一两次,走新疆入西藏的公路,也即是新藏线的,据说看到过雪山上有冰封的真龙,不知道是真是假。"

下面为大家揭秘奇怪生物真相: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宇宙奇闻奇图网为大家揭秘此怪物真相: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洞螈(亦称盲螈,学名:Proteus anguinus),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它栖息于第拿里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分布区域从意大利第里雅斯特附近的伊松佐河盆地,穿过斯洛文尼亚南部、克罗地亚西南部,最远到达赫塞哥维纳。这个物种也是洞螈属下的唯一一个种。此外,它是欧洲唯一属于洞螈科的生物,也是欧洲唯一一种穴居的脊索动物。

洞螈有着像蛇一般细长的身体,通常长度是20到30厘米,但也有部分个体的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2]。它的躯干是圆柱状的,粗细大致一致。在各肌节(myomere)的界线上,有间隔一致的皱纹将躯干分成几段。它的尾部相对来说较短,较为扁平,且被一片薄薄的鳍包围;四肢纤细,前肢三指,后肢二指;用鳃和肺呼吸。|本文转载于:宇宙奇闻奇图网www.qwqt.net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网传的真龙图片不像洞螈,这图片有网友认为是玩具。

这种动物最值得注意的特征是为了适应洞窟里的黑暗生活而作出的种种调整。例如,洞螈退化的眼隐于皮下,使它看不见,但它的其它感官,特别是嗅觉及听觉,则变得更加敏锐,以补偿视觉上的缺憾。此外,洞螈的皮肤中缺少色素,全体除了终生存在的三对外鳃为鲜红色外,其他部分均为白色(如在日光下饲养数月,眼和皮肤初为灰白色,后均变为黑色)。除了繁殖期外,洞螈一生中的其他时期也完全在水中度过[3],这点与其他两栖类相当不同。这可能与它幼体的特征有关,例如它的幼体的鳃外露,且一直留存到成年。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宇宙奇闻奇图网为大家揭秘此怪物真相: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宇宙奇闻奇图网为大家揭秘此怪物真相: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山与昆仑文化

昆仑山古洞穴发现真龙事实真相揭秘:

仔细看似真龙的生物其实是叫"洞螈" 这是一种两栖动物,发现于欧洲一些阴暗的洞穴里。过去,人们把它们误认做是龙的幼仔。洞螈没有视力,身上几乎透明,生活在一个极其不一般的空间。仅管它们不能看见东西,但是它们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来猎捕一些无脊椎动物。由于经常生活在水里,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这有点跟某些人的皮肤一样,因此它们还有个别名“人鱼”。洞源还有一个亚种,叫黑洞源。黑洞源有眼睛,并且它们的皮肤含有色素,因此没有洞源那样显得神奇。


*.昆仑之谜


昆仑之谜引论

中国古代历史与地理,本皆朦胧混杂,如隐一团迷雾之中。昆仑者亦此迷雾中事物之一

也。而昆仑问题,比之其他,尤不易董理。盖以其真中有幻,幻中有真,甲乙互缠,中外交

混,如空谷之传声,如明镜之互射,使人眩乱迷惑,莫知适从。故学者对此每有难于措手之

感。而“海外别有昆仑”

(晋郭璞语);“东海方丈,亦有昆仑之称”(后魏郦道元语);“昆仑无定所”(元

金履祥语);“古来言昆仑者,纷如聚讼”

(近代顾实先生语),种种叹息,腾于论坛。又有所谓大昆仑,小昆仑焉;东昆仑,西

昆仑焉;广义之昆仑,狭义之昆仑焉。

近代外国学者之讨论南洋民族及非洲黑人者,因中国古书有“古龙”及“昆仑奴”之

说,遂亦堕入昆仑迷障,昆仑岂惟中国之大谜,亦世界之大谜哉!

考定昆仑在于阗者为汉武帝,然此事才一开始,便招致司马迁之怀疑。自汉至清,昆仑

之所在屡易。今日情形又略改变,国人不言昆仑则已,言之则无不认为即坐落新疆西藏交界

处之昆仑山脉。顾又安知此昆仑山脉者乃近代外国地理学家,附会中国旧说,自西藏高原各

山中割取一段而强名之者耳,且山脉固非主山也。若问主山何在,则不知所答者,恐十人而

九。笔者前以研究屈原《天问》,写有《天问里的旧约创世纪》一文,曾言昆仑在阿拉伯半

岛西北大丛山中,昆仑所出白水等四水,即旧约创世记伊甸园所流出之四水,亦即巴比伦、

亚述等国建国处替格里斯,幼发拉底斯诸河也。然此说过于新奇突兀,难以使人确信,故将

历来有关于昆仑之档案,一概调来,作一详细之研究,其研究所得之内容,大约如下列各

款:

(一)昆仑一词何时始见中国载记?

(二)汉武帝考定昆仑公案。

(三)中国境内外之昆仑。

(四)何者为神话昆仑?何者为实际昆仑?

(五)昆仑与四河。

(六)昆仑与中国。

兹将逐款加以推究,或可以阐明吾说,而释读者之疑。

一昆仑一词何时始见于中国载记问昆仑一词果于何时开始见于我国古籍,则颇不易考

定,盖我国最初文献,已无可征,而地底文化资料,则尚未完全发见。今日出土之甲骨铜器

文字,其中似尚无昆仑字样。至于普通古书,则《夏书·禹贡》有:

“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若《禹贡》果为大禹治平洪水以后,令其臣曰伯益者所作,则昆仑一词,夏初即见于中

国文籍矣。但据历来学者考证,《禹贡》地理有秦汉以后之名。近代学者曾断定此文乃战国

时产品。况本文昆仑一词,据郑玄注“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皆西

戎也”(《尚书正义》疏引)。又谓“别有昆仑之山,非河所出者也”(同书)。孔颖达则

谓渠与搜为二国,郑误一之。四国皆衣皮毛,故以织皮冠之。昆仑也,析支也,渠也,搜

也,四国皆是戎狄,故末以西戎总之云云(同书)。蒋廷锡云“西戎国盖附近昆仑山者,郑

康成云‘衣皮之民,居此昆仑、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是:

昆仑、析支、渠搜皆本山名,而用以为国号者也”(《皇清经解》,蒋相国《尚书地理

今释》)。笔者按:清圣祖尝令人穷河源,初定巴颜喀喇山为昆仑,继定冈底斯。圣祖于其

御批《通鉴纲目》云:“昆仑国名,昆仑山旁小国也;今西北别有昆仑都国,去中国甚

远。”蒋氏《尚书地理今释》多采当时由实地调查得来之记录,故其注禹贡昆仑,亦曾采用

巴颜喀喇山之说,其曰戎国盖附近昆仑山者云云,殆采取圣祖意见也。

近人卫聚贤先生谓织皮昆仑之昆仑即《左传》陆浑之戎(见《说文月刊》第一卷第九

期,吕思勉《西王母考附录》),丁山先生亦谓汉之乌孙、昆莫、即陆浑之音转,而陆浑即

昆仑之音转,其说恐本之卫氏,而考证则更加精详(见《说文月刊》第四卷合订本,《论炎

帝大岳与昆仑山》),若此,则禹贡之昆仑,非地名,与本文主题无涉,此一份昆仑案卷惟

有搁置一旁,本文以后虽偶涉及,亦不作主要论题。

其次,则《尔雅》颇多昆仑字样:

《释地》:“西北之美者,有昆仑虚之琳琅珷焉。”

《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者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

《释水》:“河出昆仑虚,色白。所渠并千七百一川,色黄。

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河曲。”

《禹贡》传为禹臣伯益作,故在中国学术界威权最高。

《尔雅》亦相传为周公姬旦所作,故亦归入正统学派,而列为十三经之一,历来为学者

所重视。然其书取之《楚辞》、《庄子》、《列子》、《穆天子传》、《管子》、《吕氏春

秋》、《山海经》、《尸子》、《国语》之文者,不可悉数。盖战国时儒者所作。秦汉以来

又有增益之材料。其昆仑各条,刺取《山海经》尤显然可见,故《尔雅》所言昆仑,只能与

《山海经》所言者等量齐观而已。

其次,则有出于汲冢之三书,一为《逸周书》,二为《竹书纪年》,三为《穆天子

传》。亦提及昆仑。《逸周书·王会解》:

“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己、赅耳、贯胸、雕题、雕丘、漆齿。”此书虽相传为周

时诰誓号令,为孔子所论百篇之余。顾刘知几即讥其“时有浅末恒说,滓秽相参,殆似后之

好事者所增益”(《史通》)。李焘亦谓其“书多驳辞,宜孔子所不取,抑战国处士私相缀

续,托周为名,孔子亦未见。”

(《汲冢周书序》)。陈振孙谓其“文体与古书不类,似战国后人依仿为之者”(《书

录解题》)。其他怀疑之论,不可胜录。

总之,此书所言文物制度,多同晚出之周官,又杂以道家名法阴阳兵权谋之战国流行思

想。即以《王会》一篇而论,周武王设朝之时,九夷十蛮,都来会聚,虽唐代“万国衣冠拜

冕旒”无此盛况。此犹勉强可通也。乃至奇禽异兽,鬼怪妖魔,(如人面能言,状如黄狗之

都郭生生,人身跋踵,食人之州靡费费,非鬼怪而何?)亦复济济一堂,则大远于情理。印

度人描写帝王盛会,龙天八部,动辄数十万人,《王会》当受其影响而作。又《世俘》篇

“武王遂征四方,凡敦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

十。”魔罗梵语,周代未翻,早有人指出,又战国伪书之一证矣。故即此一篇,便可断定其

为战国时人所伪造。姚鼐《辨逸周书》谓其书过于怪诞,当“出之六艺,入之杂家”,宜

哉。

况其所云昆仑与贯胸、雕题、狗国、鬼亲相提并论,则亦如《禹贡》之国名或民族名

耳。更不足与于昆仑问题之内矣。

《竹书纪年》:“十七年,王西征昆仑,见西王母。”

《纪年》有古本今本两种。古本今已散佚,但古书引援其文,言昆仑王母者尚不止一

条。如郭璞注《穆天子传》引《纪年》云“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其年来

见,宾于昭宫。”《史记·周本纪》裴笥集解引郭注文同。《艺文类聚》卷九十一引《纪

年》曰:“穆王十三年,西征,至于青鸟之所憩。”卷七又引《纪年》曰“穆王十七年西征

昆仑丘,见西王母。”《四库提要》于《纪年》之提要亦云“其穆天子见西王母,西王母止

之曰‘有鸟人。’今本无之,则非郭璞所见本也。”云云,西王母与昆仑原有析不开之关

系,言西王母即言昆仑也。然则《竹书纪年》之昆仑记载又增一条矣。

按《竹书纪年》古本凡十三篇,晋太康二年,盗发汲县魏安王冢,得竹书数十车,皆

蝌蚪书,《纪年》为其中一种。

所纪事起自夏代,终于魏之安王二十年,盖为魏国之史书。

其纪三代事则与经传颇异,如云夏年多殷,益干启位,启杀之,太甲杀伊尹,文王杀季

历等等。正统学派颇认为荒诞,以野史视之。其书大约失于唐末五代之乱。明人抄合群书所

援古本之文,又加以增益,且有沈约注解,是为今本。清人大辨其伪,如《四库提要》,如

崔述《考古续说》、《竹书纪年辨伪》,论断精确,今本已无存立余地。朱右曾自郦道元

《水经注》,司马贞《史纪索隐》等所援《竹书纪年》文字,辑《汲冢纪年存真》二卷,王

国维因其书,更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所辑共四百二十八条,是为古本。

今本固不可信,古本则前人皆已认为战国时人所作。虽所根据者或有一部分真实史料,

而关于昆仑及西王母,则无法证实其为周穆王时真实之记载,而为战国时盛传之神话。

《穆天子传》专记穆王西征见西王母事,当然不能无昆仑字样。今皆录出如次:

卷之一:“河宗又号之曰‘穆满,示女舂山之宝,诏女昆仑囗舍四,平泉七十。乃至于

昆仑之丘,以观舂山之宝,赐女晦。’”

卷之二:“吉日辛酉,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丰隆之葬……以刁囗昆

仑之丘。”

同卷:“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

同卷:“天子囗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

同卷:“以三十囗人于昆仑丘。”

卷之四:“自河首襄山川西南,至于舂山,珠泽、昆仑之丘七百里。”

《穆天子传》不但言昆仑,言西王母,即与昆仑有关之河水、赤水、黑水、洋水、悬

圃、群玉之山,亦无不有之。此书自古以来,皆以为伪,四库且以入之小说类。然至近代乃

大引学者注意,中外皆有人研究。顾实先生著《穆天子传西征讲疏》数十万言,证明穆天子

西见西王母皆为事实,穆天子游辙所至,且至欧洲。顾氏本地理学名家,其书萃半生精力为

之,用力至劬,一切《穆传》研究中,当首屈一指。笔者于《穆传》尚未研求,见其文古字

奇,穆王行程,亦历历可指,亦颇疑其系古代人一种西行实录,至升昆仑见西王母云云,则

疑为战国人根据外国传入地理书如《山海经》之属所增饰者。穆王之西征动机,或亦为往见

西王母。其游踪之远,则恐未必如顾实先生之所考。且得见西王母与否,则更未可知。盖笔

者认西王母乃西亚最受崇拜之女神易士塔儿(Ishtar)也,既为神矣,是乌得见?顾

易士塔儿亦曾与巴比伦古代著名女王西美腊美斯(Semiramis)相混合,神虚无而

人实在,则又宜若可见焉。但此女王之时代为纪元前二千年左右,穆王之在位则为纪元前一

○○一年至九四七年。时代相差千年之久,两人会晤,实无可能,则穆王见西王母,又羌无

根据矣。或曰西亚女王以西美腊美斯名者固不止一人,庸讵知穆王所见者非一与穆王同时代

之西美腊美斯耶?或里海一带国家之女王,钦慕西美腊美斯之为人,以其名自名,周穆王误

以为西王母耶?且西亚人好以神灵名字与己私名混合为一名,其例数见不鲜。或者中亚一带

国家有女王以金星神易士塔儿为己名。中国人固习知易士塔儿为西王母,则误以穆王所会晤

者为真西王母矣。曰是亦非不可能之事,但皆须细考而后能定,今则宁从阙疑。

又次则为《山海经》。此书亦相传为禹臣益所作。然司马迁在汉初,即言“《禹本

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可见汉时人即不信为禹、益所作。书中有“长

沙”、“零陵”、“桂阳”、“诸暨”秦汉以后郡邑之名,颜之推即曾以为疑。朱熹谓此书

与《淮南子》乃附会屈原《天问》而作(见《楚辞辨证》)。胡应麟则谓其文体特类《穆天

子传》,断为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又杂录《庄》、《列》、《离骚》、《周

书》、《晋乘》以成(见《四部正讹》)。朱、胡固善读书,特亦一孔之见。惟《四库提

要》议论为持平。其言曰“观书中载夏后启、周文王及秦汉长沙象郡诸暨下隽诸地名,断不

作于三代以上,殆周秦间人所述,而后来好事者又附益之欤?

观楚辞《天问》多与相符,使古无是言。屈原何由杜撰?朱子《楚辞辨证》,谓其反因

《天问》而作,似乎不然。”又云:

“书中序述山水,多参以神怪,故《道藏》收入太元部竞字号中。究其本旨,实非黄老

之言。然道里山川,率难考证,案以耳目所及,百不一真。诸家并以为地理书之冠,亦为未

允,核实定名,实小说之最古者尔。”笔者则断定此书为阿拉伯半岛之地理书,古两河人所

作,而由战国时域外学者携之来中国者。中、东、南、西、北五山经所记为半岛西北阿美尼

亚高原及其四境之诸山,海内外诸经则为黑海、里海、地中海、阿拉伯海、印度海内外之记

载也。然已杂有不少神话。大荒诸经,则完全为神话地理。其中中国地理名词亦甚多,且形

势间有与中国地理合者,则疑其曾与中国固有地理书混合,或当时译者以外国地名难译,遇

中国地理之可附会者则附会之,真伪不分,中外糅杂,又加以秦汉人之附益,宜其难以探

索。

中国道教本出两河流域、印度混合之神话。则《道藏》收《山海经》,诚为适宜之举。

神话本与小说同源。《四库》谓为古小说而归之小说类,亦未为唐突,特此书并非完全神话

耳。

此书之《西山经》,《海内东经》、《西经》、《南经》、《北经》,《海外西、北

经》,均有昆仑之记载,比前述诸书皆加详,实为昆仑问题之总汇。因本文将大加援引,故

此处从略。

又有《禹本纪》与《山海经》相表里。《汉书·艺文志》有大禹三十七篇,疑即此书。

王逸注《离骚》、郭璞注《山海经》,皆引其书,惜今已失传。

除此诸书以外,战国子书,亦颇有言及昆仑者。《庄子·大宗师》篇:“堪坯得之,以

袭昆仑。”司马注云:“堪坯神名,人面兽形,《淮南》作钦负。”《天地》篇:“黄帝游

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吕氏春秋·至味》篇:“菜之美

者,昆仑之滔。”《列子·周穆王》篇,言穆王西征,宿昆仑之阿,观黄帝之宫,宾于西王

母,觞于瑶池之上云云,与《穆天子传》所言,情节相类。《列子》本非伪书,但亦不全

真。此一段疑其剽窃《穆天子传》——不然,则《穆天子传》登昆仑,见王母诸情节,乃衍

《列子》此文也。

文学言昆仑者,首推屈原作品。

《天问》:“昆仑悬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

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辟启,何气通焉?”

《离骚》:“遭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九歌·河伯》:“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九章·涉江》:“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

齐光。”

最后为纬书《淮南》等。纬书虽汉人所辑,但其材料大部分为战国燕齐方士之所传。其

中《河图括地象》、《河图始开图》等,叙昆仑情况与《山海经》互有出入。《淮南》为刘

安门客所编著,而此类门客固亦燕齐方士之苗裔。《淮南·地形训》之描写昆仑,文采瓌

丽,记叙精详,比之《山海经》,已多渲染增饰之处。然其大体则离昆仑原来型式尚不甚

远,非后来经过中国人夸大及受印度苏迷卢影响之《十洲记》、《西王母外传》、《拾遗

记》等书比也。

昆仑名词,传入中国,固不知何时,而昆仑神话独盛于战国,则上述诸书可以为证。故

吾人谓昆仑见于中国文字之记载,始于战国,谅不为大失(按泰山亦即昆仑,特不以昆仑名

耳,见《自跋》之二)。901苏雪林文集二汉武帝考定昆仑公案

汉武帝为我国历史上有名勤远略之帝王,亦迷信神仙最甚之帝王也。彼以欲断匈奴右臂

之故,遣张骞使月氏。为匈奴所遮,而至大宛,遂得知河源形况。《史记·大宛列传》云:

“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国……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

其山多玉石采来(按《史记》集解:瓒曰,‘汉使采取将来持至汉。’张文虎校《史记》札

记则云:‘采来二字,连上为句。采当为采色之采。来乃之借字。《说文》:‘,琼玉

也。’《玉篇》:‘。玉属也。’采来谓采色之’其义比瓒说为长,今取之)。天子按

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

武帝固为好神仙之君主,习闻昆仑为一大仙山。又习闻河出昆仑,闻骞言则大喜,以为

由河源以索昆仑,则昆仑可得,仙人可睹,不死药可致矣。其后遣张骞使乌孙,必曾嘱其对

此仙山,再切实探索。顾骞为诚悫之人,不善为谎语,觅昆仑不见,惟有据实回奏。司马

迁:“今张骞之使大夏也,穷河源,恶睹所谓昆仑者乎?”可证也。武帝于心不甘,则另派

他人往。所谓“汉使”必为其他使臣,而且不止一批。(《大宛列传》言:“汉率一岁中,

使者多者十余,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返。”)此类使臣之派遣虽为政治关

系,顾亦必负有寻觅仙山之使命,渠等亦未觅得昆仑,惟报告于阗之山多玉,武帝谅以屡求

此山不得,无以解嘲于廷臣,遂根据古图书所言昆仑条件,而指于阗之某山为昆仑。

然昆仑之最大条件为仙山,于阗之山,果如是乎?故司马迁于其《大宛列传》中,以冷

笑的口吻言曰: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隐避为光明者也。其上有

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

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也。”

后代学者于史公此种抗议,置诸不论,盖中国人于武帝所定昆仑,确在何地,实无所

知,当然不能为左右袒也。然近代地理学者如顾实先生,则认定昆仑系今日后藏新疆交界处

之昆仑山脉。穆王西征时,曾登此山,谓“司马迁腐刑之余,阳气消沮,信口开河,言不由

衷,将上古累代相传之信史,付之一笔抹煞。”又谓“秦始皇之焚书为野蛮。司马迁造疑古

之谣为野陋,厥罪维均”云云(《穆传讲疏》三页)。而张星YR先生亦谓:“迁以腐刑之

余,对于汉武帝之措施,无处不表示其愤慨,因愤慨而讥刺,因讥刺而颠倒黑白……百家竞

言黄帝登昆仑,稽《穆天子传》纪程,昆仑当在于阗,毫无疑窦。故汉武帝案古图书,名河

所出山曰昆仑。武帝当时必与朝中博古之臣,共相考证,而后有此定案。惟未与司马迁议及

耳。迁于《大宛传》后讥之……然则世间竟无昆仑欤?

三代之书,悉为虚构伪作欤?武帝朝中群臣,悉为指鹿为马之徒欤?迁之颠倒是非,固

有由矣”云云(《中西交通史料汇篇》,第一册六页)。迁以良史之才,于汉代诸帝之行

实,一皆秉之直笔,竟被目为“谤书”,今又以反对武帝钦定昆仑一案,蒙“造谣”与“颠

倒是非”之罪,甚矣良史之难为也!迁为汉初人,彼时伪史与神话根基初立,尚未为学术界

所完全接受,一般学者犹有辨别是非之能力;而迁又为一富于学术良心之史家,不能因附和

帝王意见,而改变其学术之立场。顾当时流行之政治势力,亦非其个人力量所能挽回,惟有

在自己著作中,保留一小小抗议,以便后代之评判耳。谓其反对昆仑,乃由挟怀武帝私憾而

起,则小乎其视迁矣。

然则武帝方面完全错误耶?曰:错误则诚错误,然于情于理,则皆大有可原。今使司马

迁与武帝讼于法庭,则法官亦必难判其孰非孰是。盖司马迁所争者《禹本纪》所言之仙山

也。今武帝所定于阗某山之昆仑,果高二千五百里欤?其上果有醴泉瑶池欤?果有《山海

经》所言珠玉之树,凤鸾之鸟,九头之开明兽,虎身人面,虎文鸟翼之英招神及陆吾神欤?

其下果有弱水之渊,炎火之山欤?其附近果有玉山为西王母所居者欤?曰张骞自言未睹,其

他汉使亦未闻有所捏报,而武帝遽以西域一座凄寒萧索,一无所有之荒岭,硬指为楼阁万

里,五云缥缈之仙山,其为司马迁所窃笑宜矣。然武帝所据者古图书也。古图书所言昆仑固

有三大条件合于于阗山之情况。一曰“在西北”、二曰“多玉石”、三曰“河源之所出。”

今请言第一条件。《禹贡》之“织皮昆仑,西戎即叙”,《逸周书》之“正西昆仑”,

今日知为国名或种族名,与昆仑之山无涉,然武帝时代,恐尚不能辨别,见西戎与正西字

样,则据以为定昆仑之方位之一条件。《山海经·海内西经》第十一“海内昆仑之墟在西

北”;《大荒西经》第十六:“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

之丘。”于阗亦有沙漠,且其西固有西海(即里海),则昆仑之在西北又得一证矣。且《穆

天子传》穆王往见西王母,系向西进发。屈原《离骚》,甙道昆仑,亦言向西。其他如《禹

本纪》及《淮南子》各纬书所根据由战国传下之昆仑传说,谅必一律言昆仑在西北。今张骞

所通西域之于阗在中国之西,谓昆仑在彼中,又焉得为过?

今请论第二条件。《西山经》第三“又西北(不周山西北)四百二十里曰搬山……丹水

出焉。注流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

膏所出,以灌丹木……黄帝乃取搬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

浊泽而有光,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不祥。”“又西

(钟山以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氵幼水。……多藏琅珷黄金玉……

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中多玉。”自此而西南为昆仑丘,又西为乐游之山,多

白玉。又西为嬴母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石。又西为玉山,西王母之所居也。又西则符

阳之山,槐山、天山、氵幼山、翼望之山,无不多金多玉。然《山海经》所有之山,产玉者

固居多数,而如昆仑一带,玉量尤丰。《尔雅》曾言琳琅珷为昆仑之美产。《穆天子传》

则言钓于珠泽,得玉荣枝斯之英。

攻玉于群玉之山,载玉万只而去。今于阗叶尔羌境内,所产玉量之富,甲于天下。于阗

诸河皆以玉名,米尔岱山之五色玉有重至万斤者。此可考《新疆纪略》、《西域水道记》诸

书而知之者。则与古图书所言昆仑之第二条件又无不吻合。

今更请言河源,此为考定昆仑之最要条件。最先报告河源出于于阗者为张骞,已见前引

《史记·大宛列传》。《汉书·西域传》则有更详之叙述,其言曰:

“西域以孝武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余,皆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

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西六千余里,南北千余里。东则接汉,扼以玉门阳关,西则限以葱

岭。其南山东出金城,与汉南山属焉。其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于阗在南山下。

其河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蒲昌海一名盐泽者也。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广袤三百

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云。”

传所言南北两山,北山即今天山山脉,南山则今昆仑山脉也。中央之东西六千余里,南

北千余里之地,则今新疆塔里木盆地也。流于盆地中央之大河则塔里木河也。河有两源(实

有四源),出葱岭者所谓葱岭河(今曰喀什噶尔河)出于阗者所谓于阗河(今曰和阗河)

也。蒲昌海或盐泽者今所谓罗布淖尔或罗布泊者也。塔里木河注入罗布泊后,即隐不见,潜

行地底一千数百余里,至青海之积石而复出,为中国河源,东流数千里而入渤海,则古图书

又皆言之矣。《尔雅·释地》:

“河出昆仑虚,色白。”《山海经·西山经》第二:“昆仑之丘……河水出焉。”《海

内西经》第十一“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河水出其东北……西南又入渤海……入禹所导积

石山”。

则河出昆仑似无疑义。顾黄河出青海,乃系事实。今曰河出昆仑,则非借重“潜流”之

学说不可。“潜”之一字,亦出古书。《西山经》第二“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

北望诸毗之山,临彼岳宗之山,东望氵幼泽,河水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北山经》第

三“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

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于氵幼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今张骞所调查而得之

罗布泊,名曰盐泽,不名氵幼泽,当时汉廷君臣,睹一泽字,又安能不受其暗示。如此,则

第三条件,又俨然若合符节焉。

张星YR先生谓武帝之定昆仑,必与朝中博古之臣,共相考证,而后始有此定案,其言

不为无见。故司马迁根据《禹本纪》之仙山,驳斥于阗某山之不成其为昆仑,固振振有词,

汉武帝援引古图书,辩护于阗某山之实为昆仑,亦凿凿有据。

公有公理,婆亦有婆理,试问聆取此案之法官,将何法以断其曲直,我意惟有挥两造出

外,令其自行和解而已耳。

顾法官果有现代地理知识者,则武帝一败涂地无疑。今且将司马迁方面论据暂时搁起,

但言汉武帝方面之论据。其第一条件“在西北”,在今日地理学上言之,颇难成立。吾人若

按地图经线,则西域全境,无论与战国时代之燕齐,抑与秦汉时代之长安,皆在同一经度以

内,——即三十五度至四十五度——吾人仅能言昆仑在中国正西,不能谓为西北。惟古代对

于地理之测量,决不如现代之精密,武帝之谬误实可原谅(昆仑在西北之真正理由,余将于

后文解释)。

次言河源,则诚二千数百年之大谜。帝王之遣使调查,固已至再至三,学者之研讨搜

索,亦复殚精竭虑。然黄河源出昆仑,盐泽潜行,积石再出之谬说,盘据于国人脑海,蒂固

根深,确乎其不可拔,今日科学学理,已将潜流重源之迷信,加以扫除,而于黄河源出昆

仑,则尚有不惜百般曲解,以圆其说者,亦中国地理学上一至奇之现象也。今且不惜费词,

将二千年来关于河源之争论史,概括叙述于下:

自张骞报告河源出于阗,武帝据之以定昆仑,自汉至隋,未有异论。且汉以后史家,所

得关于西域之地理知识,有时胜于汉人,黄河在于阗以上之上源,尚有比《史记》、《汉

书》更为精详之叙述。如郦道元之注《水经》,利用当时传入中国之印度人西域地理书,记

叙于阗河源,几达一卷之多。且笑张骞调查之粗略焉。

隋唐人常有事于西域,对河源不免重行注意。隋大业中,平吐谷浑,于赤水郡置河源

郡,见《隋书·地理志》。又于河源郡下云:“积石山河源所出。”《旧唐书》卷六十七

《李靖传》:“未几吐谷浑寇边……以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遂逾积石山。”同书卷一

百九十四《吐谷浑传》:“靖等进至赤海……遂历于河源。”同书卷六十二《李大亮传》:

“……及讨吐谷浑……与大总管李靖等出北路,涉青海,历河源。”《新唐书·吐谷浑

传》:“靖望积石山,望观河源。”同书《李大亮传》:“涉青海,观河源。”唐吐谷浑在

今青海境。黄河出自积石,始为中国河,张骞、班固,久有此说。特发自昆仑者为“真

源”,出自积石者为“重源”,斯又中国史地家所一致主张者也。隋人置河源之郡,及李靖

与李大亮所观青海积石山之河源,在彼等心目中认为黄河真源欤?抑认为重源欤?史无明

文,故吾人亦难确指。及长庆元年(公元八二一)刘元鼎使吐蕃还,而隋唐人对河源之真

意,吾人始得明晓。《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六《吐蕃传下》:“是时元鼎往来黄河上流,在

洪济桥西南二千余里,其水极为浅狭,春可揭涉,夏则以船渡。其南三百余里,有三山,山

形如鏊,河源在其间,水甚清冷……又其源西去吐蕃之列馆约四驿,每驿约二百余里,东北

去莫贺延碛尾,阔五十里,向南渐狭小。自沙洲之西,乃南入吐浑国,至此转微,故号碛

尾,计其地理,当剑南之西。”

《新唐书》卷二百十六《吐蕃传下》:“元鼎逾湟水至龙泉谷……

湟水出蒙谷抵龙泉与河。河之上流繇洪济梁西南行二千里,水益狭,春可涉,秋夏乃胜

舟。西三百里,三山中高而四下,曰紫山,直大羊同国,古所谓昆仑者也,虏曰闷摩黎山,

东距长安五千里,河源其间,流澄缓下,稍合众流,色赤。

……”唐之吐蕃,在叶谷浑西,即在今青海西藏境。所谓闷摩黎山,即今阿尼马卿山,

在今青海东南。中国自汉谓昆仑在于阗,即今后藏新疆交界处,今乃被唐人移至青海,不可

谓非地理学上一大革命。特黄河自源星宿海,阿尼马卿山所注出者乃另数源,刘元鼎所得之

河源,实未真确,宜乎为元清二代人所讥。《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乙部史录地理

类,著贾耽《吐蕃黄河录》四卷。耽乃唐代有名地理学家,著述甚富,今以吐蕃冠黄河上,

殆已承认河源出于青海,惜其书今已不可得见矣。

至元而又有一番实地调查之举。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一二八○),命学士蒲察都实

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是岁至河州。自杀马关以后,地势渐高,行四阅月而达河

源。是冬还报,并图其城传地位以闻。其后翰林学士潘昂霄从都实之弟阔阔出得其说,撰为

《河源志》。元史采其说入《地理志》为《河源附录》,又采其说入《宋史·河渠志》。其

说之梗概曰:

“按河源在土蕃朵甘斯西鄙,有泉百余泓,沮洳散涣,弗可逼视,方可七八十里。履高

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译言星宿海。群流奔凑,近五七里,汇为二巨泽,名

阿刺诺尔。自西而来,连属吞噬,行一日,迤逦东鹜成川,号赤宾河。又二三日,水西南,

名也里出,与赤宾河合。又三四日,水南来,名忽兰,又水东南,名也果木。合流入赤宾,

其流浸大,始名黄河。然水犹清,人可涉。又一二日,歧为八九股,名也孙斡论,译言九

渡,通广五七里,可渡马。又四五日,水浑浊,土人抱革囊骑过之。自是两山峡束,广可一

里二里,或半里,其深叵测。朵甘斯东北,有大雪山,名亦耳麻不莫刺,其山最高,译言腾

乞里塔,即昆仑也。自八九股水至昆仑,行二十日。”

元临川朱思本又从八里吉思,得帝师撒思加所藏梵字图书,而以华文译之,其言与潘昂

霄所记,互有详略。书既出西藏喇嘛,想亦实地调查之结果也。

至清代而黄河源又被人实地调查,且不止一次。清圣祖曾遣使穷河源,仍得之于星宿

海,御制文以纪其事,乾隆四十七年,以有事于河工,特命侍卫弥弥达,祭告青海河神,因

西溯河源,绘图具奏,言星宿海西南三百余里,有河名阿勒坦郭勒,其水色黄。蒙古语,阿

勒坦为黄金,郭勒为河。此河之西,有巨石高数丈,名曰阿勒坦噶达素齐老。蒙古语,“噶

达素”为北极星,“齐老”为石。此巨石壁作赤黄色,壁上有池曰天池,池中流泉喷涌,酾

为百道,皆作金色,流入阿勒坦郭勒,实为黄河之上源,其位置更在星宿海上。凡此诸说,

皆见于高宗命儒臣所撰之《钦定河源纪略》中。高宗所得黄河之源不过比星宿海更推进三百

里。且星宿海四周数百里,河流亦多,阿勒坦郭勒河之通星宿海,想系水大时现象,平时则

未见其通,故谓其河为黄河上源,想亦不过使臣迎合帝王好胜心理,故为之说耳。乃清高宗

竟矜为不世之发现,既御制诗歌以纪其事,又作《河源纪略》颁其说于天下,一时言河源者

无不采此新说,儒臣之颂扬圣功者,极一时之盛焉。

唐元清三代实地调查之结果,黄河源出青海,与于阗境之昆仑毫无关系,今已成定论。

夫“伏流”、“重源”之说,在地理学上并非不能成立,惟“伏流”必由较高地带渗入较低

地带,反之,则无渗入可能。今新疆为一大盆地——即塔里木盆地——海拔不过千公尺左

右,而星宿海在西藏高原,高达四五千公尺,谓新疆罗布泊之伏流,可以潜行地下一千余

里,至星宿海而重源再出,以为中国黄河之源,则现代地理学,决不能容纳此说。

今黄河“伏流”之说,稍有现代地理常识者已不敢再道。

然有人谓昆仑有狭义,有广义。凡西部高原之山皆可为昆仑,则黄河出青海,亦可谓出

于昆仑。又有人谓甘肃西之疏勒河,距新疆罗布泊不远,如塔里木河水大,则未尝不可以流

入疏勒河,由是亦可流入黄河,故主黄河发源昆仑,固不必借助于“伏流”说也云云。疏勒

河所流系塔里木盆地,然至祁连山麓,则地势又渐高,无论水之大小,皆无可以流入星宿海

之理。即能流入,亦必先假定水大之条件而后可,绕此大弯,以圆河与昆仑之关系,则亦

“潜流说”之变相耳。名之为“河源之迷信”,殆无不可。

于是笔者对于此种迷信,不禁大感兴趣,而认为值得一番研讨。自汉至唐千数百年,对

此无异词者,犹可诿之未曾实地查勘也。唐元清三代,则皆有探索河源之事矣。唐人将昆仑

由新疆移至青海,仍维持河与昆仑之关系,特不信潜流重源耳。元人置昆仑于黄河源东,相

距且二十余日程,不信河发源昆仑者,惟有元人而已。清人一再履勘,知黄河源实在青海,

然而河发昆仑,罗布泊潜流,齐老峰重出之说,决不肯放弃,主张更较前代为热烈,考清人

一代朝野之地理书可知也。嘉道间地理权威魏源,已吸收甚多之西洋学识矣,而为此说张

目焉。同时代人徐松谪居新疆十余年,躬自查究西域水道,所得至为翔实矣,而亦殷殷为此

说辩护焉。一种迷信,着于国人性灵,胶固如是,必有其特殊之原因,吾人试一探究,当有

甚奇之发现。

今且返笔,更叙《史记》、《汉书》之文。《史记·大宛列传》:“盐泽潜行地下,其

南则河源出焉。”《汉书·西域传》:

“河水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为中国河。”此二“潜”字,来源颇怪,值得吾人注意。前

文固曾言武帝之考定昆仑,于潜流一节,必曾受《山海经》“东望氵幼泽,河水之所潜

也”、“而西流于氵幼泽,实惟河源”二节文字之影响。顾此特武帝与群臣之所考耳,骞、

固则实得之于西域。盖张骞为一探险家,为一军人,一生岁月消磨西域,当无暇于读中国

书。班固亦为一极严正之历史家,于屈原《离骚》中之昆仑玄圃,尚以为非经义所载,置诸

不论,宁肯注意于离奇荒诞,神话百出之《山海经》?彼二人,一先一后,异口同声,谓黄

河潜行地下者,余谓盖得其说于西域人耳。骞奉使西域,前后数次,居大夏尤久,于于阗情

形,当然熟悉。班固之弟班超,居西域三十一年,于西域之地理必有极详之记录,固奉命迎

北单于,亲至私渠海,故其《西域传》,言西域情形最详,至今尚不失为极有价值之西域地

理史。彼对于河源之说,实由其弟班超实地调查得来,并非抄袭《史记》张骞之说,吾人读

其《西域传》,便可知之。夫黄河潜行地底二千余里,而后重源再出,又潜行地底千余里出

积石为中国河源,此为何等奇异之地理现象,若非西域人本有此说,张骞岂敢以此奏之于武

帝,班固又岂敢入此语于其著作中乎?

或者将曰:安知此非张骞迎合武帝好仙之心理,虚造此说耶?则吾人应知张骞携此异说

而回朝,亦不过偶为谈助而已,此外则并无其他企图,武帝闻此说而引起其寻觅昆仑之野

心,则实非骞之所料也。骞果有心迎合武帝,则明知武帝决不能纡尊降贵,亲至西域调查,

何妨竟捏造一昆仑以报;又何必坚言“未睹”,大煞武帝之风景乎?吾人读《史记》于此而

犹不知,则亦可谓太不善读书者矣。

吾谓西域人相信河源潜行地下,直接可由骞固二人实地调查之结果相同证之,间接可由

印度人之谈西域地理者证之。

郦道元《水经注》卷一引释氏《西域记》:“河自蒲昌,潜行地下,南出积石”,又引

《凉州异物志》:“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又言“葱岭在敦煌西八

千里,河源潜发其岭,分为二水:一出岐沙谷,东流经无雷、依耐、蒲犁、疏勒、皮山、莎

车各国为河源;一西径循休,难兜、临宾、月氏各国,至安息而注雷翥海。”按释氏《西域

记》今虽不存,而观古书所援引之文,与唐代玄奘所译《大唐西域记》颇同,知为六朝时传

入中国之印度人西域地理。《凉州异物志》或系中国人所撰,而据《水经注》所援文观之,

则中亦多翻译之印度地名,知其亦必根据印度地理知识而写成者。

释氏《西域记》言“河自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积石”云云,必非剽窃中国《史

记》、《汉书》,而实为印度人所得于西域历古相传之说。《凉州异物志》谓“葱岭之水,

分流东西,西入大海,东为河源”,则与《史记·大宛传》“于阗之西,则水皆流注西海,

其东,水东流注盐泽”,又若合符节。

葱岭为亚洲最高分水岭。以岭水之东西分流,而西域人竟疑岭东西水可以互通。《水经

注》卷一:“《汉书·西域传》又云‘犁禊条支临西海,长者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

尝见。自条支乘水西行可百余日,近日所入地’,或者河水(黄河,笔者注)所通西海

矣。”中国古所谓西海,有时指地中海,有时指里海。《水经注》此节所言乃里海也。夫黄

河乃能逾八千尺之高峰而通于里海,其不合事理,实倍于潜流。顾郦道元又乌从获此绝奇之

观念者,盖亦闻之印度人,而印度又闻之于西域人而已。

或者又将曰:中国人之翻译事业欠严肃,今安知释氏《西域记》等语,非中国人所增饰

乎?又安知郦道元之河通西海,非彼一人之臆测乎?则吾人又将引一证,以证其非然焉。

按中世纪意大利天主教教士马黎诺里(Marignolli)游历印度,得地堂之传

说,谓地堂在锡兰东,名科伦白姆(Coeumbun)

流出四河,其第二河曰肥逊河,入中国境则为黄河。又言河流至喀发对岸,没于沙中,

后乃再出,过塔纳,而潴为巴库海。张星YR先生谓“巴库海即里海之别名,马氏何以误将

黄河与里海相连,则诚百思不得其解矣。中国自昔即有黄河发源于葱岭,流经喀什噶尔,成

塔里木河,入罗布淖尔,再地下潜行,复出于青海,而成黄河之说。新疆之人亦有喀喇沙尔

附近诸水,来自西海者(即里海)。马黎诺里经过诸地时,得此异闻,故有此误会也”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一六五页)。马黎诺里固非能读中国书者,此说又得之印

度,然则吾人能谓黄河通西海之说,郦道元竟无所受而云然哉?

然而西域人偏好为此不近事理之潜流说,又为曷故?曰:

吾人之所谓奇事,盖在是矣,余前固言《山海经》乃古两河流域人之地理书,而“潜

流”之语乃出此书,故知“潜流”学说实为两河人所倡,由里海而东,辗转而至于西域。以

其源流古远,故其势力积久弥雄,西域、印度、中国之人受此学说之支配而摆脱无由,俨同

一种迷信,岂无故耶?——关于此说,后文当更论。

综上所述,武帝第二条件又不能成立。惟第三条件于阗多玉,勉强可以凭藉而已。故曰

审判此案之法官,若有现代地理知识者,武帝之失败无疑。三中国境内外之昆仑

史言汉武帝定昆仑,而昆仑究为于阗何山,则史无明文,历来亦无确指。近代始有学者

加以考求,而其结论则亦未必正确。此非吾国人研究学问不求甚解之态度为之害也。盖清以

前西域未归版图,道路又绝窎远艰阻,勘察为难也。唐元清三代皆有事于西域,而昆仑之所

在,乃大成问题,其故可知矣。且昆仑本不在中土,无其地而强指一山以名之,则人之意见

必不能尽同,于是昆仑乃成为任人呼唤,信手成采之枭卢,此神秘之仙山,竟随地涌现焉。

又有印度传来之神话,海外国族之同音,映射缠纠于其间,更使吾国之谈昆仑者,有耳乱八

音,目迷五色之概,昆仑问题之成为中国地理上之大谜,盖由于此,今吾人若企图解决此

谜,则必须将历来昆仑所蒙之面纱,层层剥去,而后昆仑之真相可得。故吾人不得不再翻昆

仑档案,计算中国境内外,究有若干昆仑。(A)中国境内之昆仑

清以前,中国本部之昆仑,则有安徽潜山县东北六十里之一山,福建惠安县东北三十里

之一山。广西邕宁东北一百二十里之一山,而广西昆仑山上之昆仑关为宋狄青元夜破依智高

处,亦抗战以来,常见于报章之要塞也。顾此皆为昆仑之模制品,一望可知,素亦无人措

意,故余对此亦不愿再言,今则言昆仑之在中国西部者。不问考定时代之后先,拟议之人之

贵贱,但以地段由东向西之顺序为断。

(一)在青海西宁《汉书·地理志》:“金城郡临羌,西北塞外,有西王母石室,西有

弱水,昆仑山祠。”临羌者汉置临羌县,赵充国曾于此屯田。今为青海省会。城濒湟水南

岸,青海额鲁特蒙古及阿里克等四十姓土司,与汉人互市于此。为西边一大都会。临羌之

地,原为羌人所居,后慕汉威德,愿献地内属。王充《论衡·恢国》篇:“孝平元始四年

(公元四年)金城塞外羌献其鱼盐之地,愿内属,汉遂得西王母石室,因以为西海郡。”郑

玄注《禹贡》之织皮昆仑,谓为西方之戎人,马融则谓昆仑在临羌西,盖为种族之名。汉志

仅言西王母、弱水、昆仑祠,而未尝言其地有何山足称为昆仑。然境内既有弱水,则亦必有

一小山名为昆仑者在,西王母石室当即建此山上,故汉志名之曰“山祠。”

(二)在敦煌《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至,有昆仑障。”塞外险要之处,可筑防

御工事者,皆以障名。《史记》“筑亭障以逐戎人。”《汉书》“又出五原塞数百里,远者

千里,置城障,列亭”可证。必山岳丘陵乃足称为险要,故敦煌之昆仑障,料亦必筑于山陵

之上。此山即名为昆仑者是也。

(三)在酒泉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酒泉太守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昆仑

之体也。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在此山。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玑镂饰,焕若神宫”

(《史记集解》及《太平御览》引)。

(四)即阿尼马卿山《禹贡》:“道河积石,”盖本之《山海经·海内西经》:“河水

出东北隅……入禹所导积石山。”

中国遂以黄河重源再出处,指一山名之为积石。积石有大小,小积石在今甘肃临夏县西

北,即唐述山,当黄河曲处,其地有积石关;大积石则在今青海东南境,番名阿木奈玛勒占

木逊山,又曰阿弥耶玛勒津木逊山,又曰阿木尼麻禅母逊阿林。

蒙古语则曰木素鄂拉。今地硎樵蜃靼⒛崧砬渖健A踉κ雇路降煤釉从谀匮禹?

尾,曰闷摩黎山,即此山也,闷摩黎盖与阿木奈,阿弥耶、阿木尼为对音,特吞其尾音耳,

黄河发源星宿海,流入札陵、鄂陵两湖,又数百里,至阿尼马卿山西部,容纳一河;又蜿蜒

曲折行数百里,抵山之腹部,纳一河流;沿山东南行,至棱宗贡巴,陡折而北,于是行于西

倾及阿尼马谷中,凡入六七河,其出于阿尼马北者三焉。刘元鼎探河源仅至于此,遂以为黄

河发源于此山,而名之为昆仑。然此亦非刘元鼎之误,恐其受蕃人之欺骗而已。盖阿尼马卿

高达海拔六千公尺左右,实为吐蕃境内之圣山。徐松言西蕃语谓“阿弥耶”为众山之祖

(《西域水道记》卷二)。则西番人盖视之为群山之祖,恰值此山又有数河注入黄河,乃对

中国人自炫为昆仑。元鼎不察,信以为真,遂有此误。

元代都什所觅得河源以东之大雪山,亦即阿尼马卿也。

《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谓大雪山在朵甘斯之东北。按元置朵甘思宣慰司以统蕃

羌。青海之东南至西康之境,皆其地。今阿尼马卿山在青海东南,西康西北,则地望恰合。

都什之报告录,谓“山腹至顶皆雪,冬夏不消”,朱思本所译之帝师梵文记录,谓“此山高

峻非常,山麓绵亘五百余里。黄河随山足东流,过萨斯嘉库济克持地,”均与阿尼马卿情况

相合。然元人似不知其所得之亦耳麻不莫刺山,即刘元鼎所得之闷摩黎山。清人亦似不知元

人所得之亦耳麻不莫刺,即其常所称道之阿木奈玛勒占木逊。如魏源、徐松皆以为两山是

也。(徐松在其《西域·水道记》卷三中言:“大积石在克俦渡口,距阿弥耶玛勒津木逊山

一千六百里,”在其《汉书·西域传补注》中,则又谓:“河……经阿木奈玛勒占未逊山南

麓,即大积石山,”一人之言而自相矛盾至此,不亦可怪欤?)

(五)即巴颜喀喇山清圣祖尝遣使穷河源,以其时西藏未归版图,仅至青海星宿海而

止,遂以巴颜喀喇山为昆仑,记之于《大清一统志》。其言之大略曰:今黄河发源之处,虽

有三山,而其最西而大,为真源所在者,巴颜喀喇也。东北去西宁边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

延袤约千余里,山不极峻,而地势甚高,自查灵、鄂灵二海子之西,以渐而高,登至三百

里,始抵其下。山脉自金沙江发源之犁石山,蜿蜒东来,结为此山。自此分支向北,层冈叠

嶂,直抵嘉峪关,东趋大雪山,至西宁边,东北达凉州以南大小诸山。并黄河南岸,至西倾

山,抵河洮阶诸州,至四川松潘口诸山。河源其间,而其枝干盘绕黄河西岸,势相连属,蒙

古概名之为“枯尔坤”。

“枯尔坤”华言“昆仑”也。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援其说以释《禹贡》之昆仑

云:“昆仑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坡齐禽,一名巴尔布哈,一名巴颜喀拉。总名枯

尔坤,在积石西,河源所出。”

(六)即天山洪亮吉曰:“昆仑即天山也。其首在西域……自贺诺木尔至叶尔羌,以及

青海之枯尔坤,绵延东北千五百里,至嘉峪关以迄西宁,皆昆仑也。华言或名敦薨之山,或

名葱岭,或名于阗南山,或名紫山,或名天山,或名大雪山,或名酒泉南山,又有大昆仑,

小昆仑,昆仑丘,昆仑墟诸异名。译言则曰阿耨达山,又云闷摩黎山,又名腾乞里塔。

又名麻刺山,又名枯尔坤,其实皆一名也。”(孙璧文《新义录》卷八引)又《皇清

通志》及松筠《西陲总统事略》皆云:黄河近源在星宿海西三百余里,远源则为回部极西之

葱岭,在喀什噶尔,叶尔羌四千余里。蒙古谓天山冰岭皆名曰昆都仑,急呼则曰昆仑(魏源

《海国图志》卷七十四引)。

(七)即于阗南山《汉书·西域传》:“西域……南北有大山……其南山东出金城,与

汉南山属焉,”又曰“于阗在南山下。”《史记·大宛传》及《汉书·张骞传》皆言骞“并

南山欲从羌中归,为匈奴所得。”此为南山二字见于中国记载之始。南山果为何山乎?《史

记正义》曰“南山,即连终南山,从京南东至华山,过河东,北连延至海,即中条山也。从

京南连接,至葱岭万余里,故云并南山也。”《通鉴注》:“南山在于阗之南,东出金城,

与汉南山接。”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今甘肃兰州府西界),见《汉书·地理志》。汉

南山即终南山,在长安西南五十里。所谓终南者言西域南山至此而终也。以上所言者为南山

山脉,属广义。

至狭义的南山,则为于阗南山,在和阗额里齐城南五百八十里。历代异其名称,《汉

书·西域传》称之为南山,《魏书·西域传》称之为冻凌山,《水经注》称之为仇摩置(置

者驿义),《大唐西域记》称之为瞿室鸢伽山。清徐松谓谚称为密克玛克曲底雪山(《汉

书·西域传补注》卷上,《西域水道记》卷二)。今称蟒依尼山,蟒依尼者回语雪也,即雪

山也。

山有东西二谷,西曰桑谷,东曰树雅。近代地理学家丁谦先生著《汉书西域传考证》,

谓此即汉武帝所定之昆仑山,顾实先生赞之云,古今言昆仑者纷如聚讼,丁谦之考证,则

“洵乎同符古今,大要不谬矣”(《穆天子传·西征讲疏》六七页)。然顾先生仅许丁氏之

言为“大要不谬,”似言其尚未达于完全正确之境也。顾氏本人则认托古兹达坂附近为昆仑

山,隐指阿勒腾塔岭为昆仑,以释氏《西域记》言阿耨达山为中国之昆仑,阿耨达与阿勒腾

塔音相近也(同书六九页)。

(八)即喀喇科龙山英人夏德(E,Hirth)尝言和阗南部有喀喇科龙(Kara

korum)山,其音俨与昆仑相近。似乎昆仑山之外,尚有他山亦名昆仑,于上古时代见

知于中国也(见氏所著之《中国古史》(TheAncientHistoryofChi

Ana),张星Y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引)。按喀喇科龙山为喜马拉雅山脉中*呱剑

嘭ㄖ泄⒏缓辜坝《戎洌幻舅顾屏耄氖苯酝ㄐ新谩F渖娇谖陆喜坑

胗《缺辈拷煌ㄖ馈*

(九)即冈底斯山《大清一统志》:“西藏有冈底斯山在阿里之达克喇城东北三百十

里。其山高五百五十余丈,周一百四十余里。四面峰峦陡绝,高出乎众山者百余丈。积雪如

悬崖,皓然洁白。顶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中。前后环绕诸山,皆版岩峭峻,奇峰拱

列,即阿耨达山也。”康熙中,西藏有大喇嘛来京,侈言昆仑实在西藏境,即冈底斯。其山

所出诸水,有狮泉、马泉、象泉,诸名目,与佛经阿耨达银牛口,金象口,玻璃狮子口,琉

璃马口名目相合。清廷特命理藩院主事胜住偕喇嘛往,绘西藏青海地图回奏,认为与昆仑相

合,故清圣祖特定此山为昆仑。然圣祖固曾定巴颜喀喇山为昆仑,今则何以处该山乎?于是

前话只有不提。而学者则认冈底斯为大昆仑,巴颜喀喇为小昆仑,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

即此论之代表者焉。

(十)即葱岭清魏源主此说最坚。但六朝人已先有言者,如郦道元《水经注》卷一,借

助于印度人之地理书,考订昆仑之所在,已隐约指其即为葱岭,特未明言而已。元常德《西

使记》(一名刘郁《西使记》)中有过亦堵,盖契丹故居,过亦运河,土人云此黄河源。又

过塔喇寺,过赛蓝城,过忽牵河。人云河源出南大山,地多产玉,疑为昆仑山等语。按记所

云契丹,为西契丹,在今伊犁境。亦运河即葱岭东喀什噶尔河源。塔喇寺即今塔剌斯河。赛

蓝城即《明史》之赛兰,为元时往返西域必由之路。忽牵河即霍阐河之音转,今敖罕境内之

纳林河也。纳林河出葱岭,则南大山即葱岭也。魏源据此,谓元人似知葱岭即昆仑矣云云。

魏源又在其释昆仑上下,列举十余证,证明葱岭即昆仑,非冈底斯,词甚雄辩。大旨谓

儒言昆仑,释言阿耨达,皆居大地之中,今冈底斯偏近南海,绝非域中。二则昆仑为黄河所

源,今冈山距青海重出之河源五千余里,距于阗初出河源亦三千余里。又冈山广袤不及二百

里,高才五百丈,是其高大不及葱岭十分之一,安得为宇内最高之山。又据《西域记》,葱

岭据两雪山间,川中有大龙池,东西三百余里,南北五十余里,回语谓之哈喇淖尔,此即释

典之阿耨达池。番语黑曰哈喇,池曰淖尔。以水色青黑得名。黑龙池之称阿耨达,与称哈喇

淖尔,华梵翻切皆同。知阿耨达池则知河源,知河源则知昆仑据大地之中,当万国孔道,且

汇巨浸于万仞峰颠,分注四大海,宇内断无其匹云云(《海国图志》卷七十四)。

又《书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后》曰:“昆仑之为葱岭无疑,其地多产玉,又上有龙池,

故玉山瑶池之说,尚非无因”(同书卷三十一)。

(十一)即兴都库什山之大雪山《元史·太祖纪》:“十六年……太祖历大雪山。”、

“十七年春,诏封昆仑山元极王,大盐池惠济王。”《元史·郭宝玉传》:“帝驻大雪山

前,时谷中雪深二丈。诏封其昆仑山为元极王,大盐池为惠济王。”西藏高原,山之在雪线

以上甚多,山之以雪山及大雪山名者亦不一。元太祖所驻之大雪山果为何山,不可不考。按

元太祖成吉斯汗用兵讨伐回回,亲驻西域凡数载,常屯兵雪山以度夏。长春真人《西游记》

云:“使者曰:自七月十二日辞朝,帝将兵追算端汗,至印度。”又云“是年闰十二月将

终,有侦骑回报言:上驻跸大雪山之东南,今则雪积山门百余里,深不可行。”真人于次年

四月间达太祖行在于大雪山,时为太祖十六年辛巳。次年从车驾于雪山避暑。其地则八鲁湾

也。八鲁湾(Feruan)属兴都库什山系(Hindukush),山极高峻,雪终年

不消,故有大雪山之名。太祖封此山为元极王,认为昆仑。五十七年后,世祖又命都实探索

河源,以阿尼马卿为昆仑。不知当时元廷何以处置太祖所封之大雪山?然中国人固有大小昆

仑之说,但须别以大小,则问题便可解决矣。元人之处置此二昆仑或即用此办法。(B)海

外之昆仑

今援前例,不论名见中国载籍之先后,但以自近及远之地段,而为叙述之序。

(一)普罗康多儿岛此岛西名PuloCondore在南洋七星洲。张星YR先生

云:据近代西人调查,此岛实为七星洲群岛之最大者,长十二英里,又稍次则为两岛,长各

二三英里。

其余五六岛,则小不堪言。普罗康多儿港口颇良,有淡水,树木丰茂,居民约八百口,

皆交趾支那种,隶法国西贡长官治下(《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五三页)。

此岛唐人名之为军突弄山(见《新唐书·地理志附录》贾耽通海夷道),又名军徙弄

山,又名军屯山。其最初讹为昆仑者,元人也。元周达观《真腊风土纪·总叙》云:“自温

州开洋,行丁未针,历闽广海外诸洲港口,过七洲洋,经交趾洋到占城。又自占城顺风可半

月到真浦,乃其境也。又自真浦行坤申针,过昆仑洋,入港。”所谓七洲洋即Parace

ls也。昆仑洋即Pulo-Condore也(根据冯承钧《中国南洋交通史》八三

页)。明初费信著《星槎胜览》,有云“其山节然临大海中,与占城及东天竺鼎峙相立。山

高而方,山盘广远,海人名之昆仑洋,凡往西洋贩舶,必待顺风七昼夜乃可过。俗云:‘上

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明黄衷《海语》,有云“昆仑山在大佛灵

南,凡七屿七港,是谓七门;其旁洲屿,皆翼然环列。适诸国者,此其标也。”又论岛之物

产,有“海上无人之境,产物皆硕大。予客朱岩,令人采何首乌、天南星二药,皆三倍于常

品,气味自别,固知有枣如瓜,非诞语也。”但黄衷有时呼此昆仑山为昆屯山,《明史》卷

三百二十四外国五:“宾童龙国与占城接壤,气候风土大类占城。有昆仑山,节然大海中,

与占城东西竺鼎峙相望,其山方广而高。曰其海即昆仑洋,往西洋者,必待顺风七昼夜,始

得过。故舟人为之谚曰‘上怕七洲,下怕昆仑,针迷舵失,人船莫存。’此山无异产,人皆

穴居巢处,食果实鱼虾,无室庐井灶。”清初陈炯《海国见闻录》:“昆仑又呼昆屯,非黄

河所出之昆仑也。七洲洋之南,大小二山,屹立澎湃,呼为大昆仑,小昆仑,尤甚异。土育

佳果,无人迹,神龙盘踞……红毛……就海立浦头,以昆仑介各洋四通之所,嗜涎不

休……”徐继○《瀛寰志略》:“七洲洋之南,有大小二山,屹立澎湃,称为昆仑,南洋必

由之路。山产佳果,幽寂无人迹,神龙所宅。”

越南亦有一昆仑山。《越南地舆图说》:“北圻太原省有昆仑山,其源自上国而来,经

高平而至太原,横峰壁立,峻岭摩空,人迹所不到。”论者谓是乃广西昆仑山一脉所延,盖

越南高平地接中国广西。

(二)东南亚昆仑国及昆仑奴以昆仑为国族名者,有《禹贡》、《周书》所言西戎数部

落,及清圣祖所言之昆仑都国。

至海外昆仑见知于中国者则始于唐代,而昆仑奴,尤脍炙今日中外学者之口。

唐义净《南海寄归传》:“从西数之:有婆鲁师洲,末罗游洲,即今尸利佛逝国是。莫

诃信洲,河陵洲,奠奠洲,盆盆洲,掘伦洲,佛逝补罗洲,阿善洲,末迦漫洲,又有小洲,

不能具录。斯乃咸遵佛法,多是小乘,唯末罗洲,少有大乘耳……良为掘伦,初至交广,遂

使总唤昆仑焉。唯此昆仑,头卷体黑,自馀诸国与神州不殊,赤脚敢曼(卷粑?),总是其

式。”此文所言之掘伦洲,据法国沙畹教授(Prof.Chavannes)考证,谓即

《唐书》之林邑与真腊,今暹罗及麻拉甲半岛也。又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至佛

逝国,解骨仑语,颇学梵书。”张星YR先生云:“佛逝国为今苏门答腊岛渤林邦港(Po

lemlang)。真腊林邑今皆属马来种,然唐时似为内革罗种。《旧唐书·林邑国

传》:‘自林邑已南,皆卷发黑身,号为昆仑。’《真腊国传》:‘真腊在林邑西北,本扶

南之属国,昆仑之类。’可证。参以义净之言,‘唯此昆仑,头卷身黑,自馀诸国与神州不

殊。’更可知矣。”

又有谓昆仑系国王姓氏音为古龙者之讹。《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二下:“盘盘国在南海

曲,北距环王,限少海,与狼牙莽接;其君曰勃郎索滥,曰昆仑帝也,曰昆仑勃和,曰昆仑

勃谛甘,亦曰古龙。古龙者,昆仑声近耳。”又曰“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十里,地卑洼,与环

王同俗。有城郭宫殿。王姓古龙,居重观栅城。轼叶覆屋,王出乘象。其人黑身卷发,裸

行。”古龙之易讹为掘伦,为昆仑,固矣。然凡姓古龙之南洋群岛王族,皆为黑种又为何

故,是则值得吾人之探讨者。费琅谓昆仑即吉蔑语之Kumn,暹罗之Krun占婆之Kl

un;复据阿刺伯作家之说,谓古有Komr民族,与中国人为兄弟,居其地之西方,后因

不和,迁徙于海岛。其国王号曰Kamrun。

遂作结论云:昆仑(Komr)民族,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初,由亚洲高原,遵伊拉瓦底

江(Irawadi)潞江(Salween)湄南江(Menan)澜沧江(Mekon

g)等流域,徙居恒河以东各地。并谓非洲东岸之昆仑,亦即由此民族之移殖云(冯译《昆

仑南海古代航行考》)。丁山先生素主陆浑乌孙即昆仑之音转,遂谓南洋、非洲之古龙与昆

仑亦为乌孙之演衍(《炎帝方岳与昆仑》),是则为费琅所欺矣。盖义净所言倔伦与唐书所

言古龙乃内革罗种人,而亚洲高原之Karm及乌孙,则决非黑种(西北地气高寒,非黑种

所能生存与繁殖)。故费琅丁山所言之Korm与乌孙,未尝无移殖南洋之可能,而与倔伦

古龙之为倔伦古龙,则实为二事。或者将谓人类肤色可随天气改变,西北高原之民族迁居南

洋,受热带阳光之薰灼,则亦变为黝黑矣。人类肤色固可随气候土壤而改变,然必积数十万

年,或数百万年而后可,非千年间事也。故费琅丁山之说,余所不取。或谓唐人所谓昆仑奴

乃南洋马来种,是又不然。马来种人近似棕色,并不甚黑,发亦不卷。唐人之昆仑奴当是真

正之内革罗种(其称皮肤黝黑者为昆仑,则用于嘲谑而已,不可不辨)。

然唐人称所买黑奴为昆仑,此语何来?余请先考之印度。

慧琳《一切经音义》:“昆仑语,上音昆,下音论,时俗便作骨论。南海洲岛中夷人

也。甚黑,裸行,能驯服猛兽犀象等,种类数般,有僧祗、突弥、骨堂、轼蔑、皆鄙贱人

也。国无礼义,抄劫为活。爱啖食人,如罗刹恶鬼之类也。言语不正,异于诸蕃。善入水,

竟日不死。”慧琳所举僧祗、突弥、骨堂、轼蔑,当为真正之内革罗种。盖印度古为黑人之

国,自雅利安民族由喜马拉雅山迁来,与土著苦战多年而征服之,驱之至东南海边及南洋各

岛,掘伦洲尤为黑族聚居之地。是以义净谓“唯此昆仑,头卷身黑,自馀诸国,与神州不

殊。”然印度黑人文化固高于南洋各岛土著,故遗留印度者,被视为鄙贱之族,而至各岛

者,则往往能为之君长,《唐书》盘盘扶南之王族,多姓古龙,或即由此。今南洋不更闻有

何占政治势力之黑人,盖唐以后黑种愈益式微,同化于马来种中矣。近代地理学者,亦谓马

来半岛及南洋各岛内格里托斯(Negritos)种人,其形貌与非洲黑人无异,然人数

甚少,被马来人驱匿深山,不可多见,此殆即印度骨伦之遗胄欤?慧琳谓南洋黑人能驯服猛

兽犀象,善入水,竟日不死,皆与唐人所言之昆仑奴条件相合。然则印度人谓黑人为“骨

伦”,又属何故?则余又疑其与《旧约》之“古实”(Cush)有关。希伯来人称非洲黑

人为“古实。”《旧约·耶利米书》十三章二十三节云:“古实人岂能改变皮肤呢?豹岂能

改变斑点呢?”

《以赛亚书》四十五章十四节:“耶和华如此说埃及劳碌得来的,和古实的货物,必归

于你。”《以西结书》二十九章第十节“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埃及从色弗尼塔直

到古实境界,全然荒废凄凉,人的脚,兽的蹄,都不经过,四十年之久,并无人居住。”

《旧约》“古实”一词,有时写作“俄梯亚皮亚”(Ethiopia),义犹黑人之国。

在《圣经》常用以指埃及国境之东部,余意希伯来称黑奴为“古实”,而波斯人则或转其音

为“古仑”,波斯商人自非洲携黑奴售之各地,携此名以俱来。或亦至于印度南洋,转辗而

至中国。印度人得之,则名其本国被征服之黑人为“骨仑”。中国人得之,则译以昆仑二

字。昆仑奴之语源,或由此而来。

(三)非洲之昆仑层期国或谓昆仑奴之策源地曰昆仑国或层期国者,其地则在非洲。

《新唐书·西域传》:“疏勒……贞观九年,遣使者献名马。

又四年,与朱俱波,甘棠贡方物……甘棠在海南,昆仑人也。”

《册府元龟》卷九七:“景龙三年三月,昆仑国遣使贡方物。”

《慧超往五天竺传·波斯国》条,言波斯人常往狮子国(即锡兰)取宝物,又往昆仑国

取金。所言昆仑国皆为非洲黑人之地。非洲所产黄金固有名世界也。周去非《岭外代答》卷

三,“昆仑层基国”条“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物而擒之,卖为蕃奴。”赵

汝适《诸蕃志》卷上“海上杂国”条“昆仑层期国,在西南海上,连接大海岛。常有大鹏,

飞蔽日移晷。有骆驼,大鹏遇则吞之。或拾鹏翅,截其管可作水桶。

土产大象牙,犀角。西有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虬发,诱以食而擒之。转卖与大食

国为奴,获价甚厚。”张星YR先生曰“僧祗及层期国,皆科斯麻士《基督教诸国风土记》

中之青几(Jing)。今代汉文地理书及地图,有译作桑西巴者,又有作桑给巴尔者,皆

Zanzhibar之译音也。《马可孛罗游记》卷三第三十四章,作Zanghiba

r,其义犹言黑人国(TheRegionoftheRlacks.)。阿拉伯人称东非

洲大陆自克力满栖河(Kili-manchiR)迤南,以至赤道南十一度余之德耳加多

角(CapeDelga-do)皆为桑给巴尔。阿伯尔肥达(Abulfeda)

谓青几(Zinji)王驻蒙巴萨(Mombasa)。近代欧洲人则将桑给巴尔之名

仅施之于一小岛……层期为青几,或桑西,或桑给之译音,毫无疑义。桑给巴尔之原义为

‘黑人国’,故层期国前所冠昆仑二字必黑之义,似为阿拉伯文或为波斯文黑字之译音也”

(《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五五页至五七页)。

唐人富贵家所需黑奴颇多,未必皆来自非洲,或为印度与南洋土著,乃真黑种。再者印

度、锡兰岛东之科伦白姆(见前)音近昆仑,印人谓为地堂之所在,则更足称为昆仑矣。唐

人遂以南洋、印度间所买“骨论”、“掘仑”之黑人,名之曰“昆仑奴”。如此,则“古

实”、“昆仑层期国”,皆可不论。盖谓奴来自非洲,究竟太远。

综上之考证,中国西部山之可以名为昆仑者,共十余处,而无一可确认为《山海经》、

《淮南子》所言之昆仑焉。顾实先生地理知识亦极洽博矣。在其《穆传讲疏》中,用种种科

学方法,将昆仑之四至八到,全数划清,只能测出一座昆仑之丘而已。其主山则似隐指阿勒

腾塔岭,然又未敢明言。此虽顾先生之取巧乎?此神秘之仙山,其实亦难于坐实也!近代学

者谓昆仑为混沌,为囫囵,然哉!然哉!至海外昆仑不过音近而讹而已。然中国人未尝不误

认其与西北昆仑有联带关系,不然,翻译地理之名,并非儿戏之事,何将古龙,掘伦,骨仑

一概译以昆仑二字耶?如普罗康多儿岛之原音,与昆仑固风马牛不相及,乃亦必讹之为昆仑

二字,而后始快于心。幸蕞尔小岛,一览可尽,无能傅会以幻想,不然,几何不谓仙人不死

药即可求之是中哉?又马黎诺里所闻印度、锡兰岛东之科伦白姆谓为地堂之所在,其音宛与

昆仑相近。汉时,交趾乃我国土,三国时受孙吴保护。孙权数遣使往海外求所谓夷州鞍州

者。曾命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觅之。以所在绝远,卒不可至,但得夷州人数千

还。卫温与诸葛直等,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死。其后又遣宣化从事朱应,中郎将康泰通海

外诸国。事见《三国志·吴志》卷二,《梁书》卷五十四《海南诸国传》。孙权之远规夷州

及朱崖,乃出于扩充土地,增益人口之政治企图,然权晚年亦颇好神仙丹药之事,楼船浮

海,其副作用当亦为求仙耳。秦皇、汉武屡次为大规模之求仙运动,不意三国时尚有如此之

一尾声焉。

吾不知孙权所求者果为此音近昆仑之科伦白姆耶?抑其他之仙山耶?观于郦道元“东海

方丈,亦有昆仑之称”,则三国、六朝之际,南洋、印度间必有一昆仑,人于中国人之耳鼓

可知也。此等仙山,本属想象,何从寻觅?秦皇、汉武为此已不知酿几许悲剧,卫温、诸葛

直亦以此诛死,不亦冤哉!又如前文所述,近代外国学者研究昆仑奴问题者,亦往往从中国

西部之昆仑着想,有谓昆仑奴为西域昆仑山之居民者,有谓南洋、非洲之黑人皆中国西北高

原之Korm民族移殖者。昆仑二字,迷尽中国帝王,今又开始蛊惑外国学者,其威力亦诚

惊人矣。余谓昆仑为世界大谜,岂过言乎?

四何者为神话昆仑?何者为实际昆仑?(A)神话的昆仑

(一)昆仑神话之来源原人初能运用思考能力时,幻想至为丰富。彼仰视天空,见其广

大无垠,高不可攀,以为必有一种超越吾人之种类,居于其间,名曰神明,或曰精灵。其能

力至为伟大,且又青春永驻,长生不死。顾其形体及其感情意志,则亦同乎吾人。人类之宗

教心理,固要求神之与人相通,故有人神同形说,天人交感说,转劫说之发生;原人思想简

单,则又想象天神必常居地面,以便与凡人接触,是以建立庙宇及神坛,以为神明税驾之

所。然神固不能长溷凡尘,则又想像崇高之山岭,为神地面之栖止处。我国有惩仙二字,仙

字,从山从人,像人在山上。见《说文》。《韵会》:

“仙,轻举也:从人在山上。”《玉篇》:“仙,轻举貌,人在山上也。”至惩字,从

人迁声,《诗·小雅·宾之初筵》:“屡舞惩惩。”《庄子·有宥》:“惩惩乎归矣。”成

玄英曰轻举貌,实与神仙之仙无涉。后人以其同音以代仙字。《说文》轻举之义,当由惩字

来。实则仙字之义,非轻举所能括,以人在山上为主。仙字之产生或在战国时代,域外文化

大入之时。后世道家有三十六洞天之说,以海内之名山,为神仙之洞府,尚系人在山上观念

之衍化。希腊称神为“奥林匹司人”或“居于奥林匹司者”(Olympian)。印度古

神话,诸神亦居山上。喜马拉雅山则为神人常居之地。凡思登天者,须登此山。特山为万神

之王因陀罗所主,每以疾雷暴风雨阻止登山之人,故能登者罕。其后衍为须弥山神话,此山

乃为得道者超凡入圣之阶云。

关于昆仑仙山之想象,不知始于何时,今日文献之约略可徵者,惟有文化最早之两河流

域,故吾人亦惟有姑定两河流域为昆仑之发源地。考西亚远古传说,即谓有一仗山曰Khu

rsagKurku-ra,其义犹云“大地唯一之山”(MountainofAllL

ands)或曰“世界之山”(Mountainofthe

World),为诸神聚居之处,亦即诸神之诞生地(ThebirthAplac*

濉。铮妗。簦瑁濉。纾铮洌螅9赜诖松较晗钢杌妫袢瘴餮浅鐾林┪模形蘅舍纾

伎巴锵А崛嗽竿悖蚪盏氐孜幕柿现⑾侄选5餮侨舾擅碛钣肫

咝翘持ㄖ晕松街跣汀6泄ヂ兀@爸铝制ニ荆《戎彰月旆街

煸埃辔松街妗N崛烁荽死嗖牧希源Р狻笆澜绱笊健敝翱觯辔闯⒉豢墒冒

司牛嗽蛭崛松锌梢羁白晕恐抡咭病*

笔者固不解西亚语文,以意测之,Khursag之一字或指“世界”,或指“大

地”,而Kurkura之一字则或为“大山”,为“高山”。中国之昆仑,古书皆作昆

仑。说文谓昆为古浑切,仑,卢昆切。以今日粤音读之,与Kuhura相差不远,殆音译

其后一字也(且此仙山实为阿拉拉持(Ararat),波斯人呼阿拉拉持山为Kuh-i

-nuh则音与昆仑更近)。夫西亚与中国古代之语音,一则几经转译,一则屡有变迁,而

尚能保存此项对音,使昆仑之真源不昧,终能互证于数千年后之今日,此则非可喜可庆之事

耶?

(二)昆仑神话之分布西亚仙山神话分布之广,几遍全世界。埃及相传亦有大山,为群

神诞生及聚居之所,惜今亦莫考厥详。至菲里士坦人之喀密(Carmel),希腊人之奥

林匹司(Olympus),北欧人之阿司卡德(Asgard),印度人之苏迷卢(Su

menu),殆无不由西亚“世界大山”之演化。

(1)希腊之奥林匹司希腊人所想象此仙山之景况,考之荷马史诗《依里亚德》及《奥

德赛》,再考之希腊诸神话,则亦殊为奇丽。大概谓:此山最高处为天帝宙士(Zeus)

所居。宙士召集群神会议亦在其处。有云母石之宫殿,宏峻无比。殿中梁柱,巨壮异常,瑰

采琦光,互相映发;所有宝座,皆黄金白银所成。宙士高踞中央之座,称为天地万物之主

宰,亦称为诸神之父,万神之王。其他诸神,则各按其品级之高下,列坐于两旁。宫廷四

壁,铺满凡手不能描绘之图画,谲诡奇幻,万态千形。其色则或浅绛,或殷红,或金黄,或

深紫,○皇绚丽,炫人心目,有似夕照西沉时之一天霞彩。

山巅气候,四季皆融和如春。既无风雨之侵暴,亦无雪霰之飘零,既不见雾气之冥镑,

亦不睹纤云之舒卷,惟湛湛青天,覆于山之四周上下,昼夜皆光明洞澈,宛似琉璃世界。

满山好鸟嘤鸣,悠扬悦耳,朝夕不断;奇葩异卉,吐艳争妍,终岁无已。

自山巅至山腰为“云区”(Theregionofclouds),为仙境与凡尘之

分界。荷马史诗谓此云区为“天门”(TheGatesofHeaven),有女神曰霍

莱士(Horaes)者守之。女神者或谓为宙士之女儿,或谓为宙士之近侍,为数不止一

人。

宙士常至此云区,麾云聚散以为乐。奥林匹司本为大丛山,故其他诸神,散居他峰,或

居山谷,与宙士不共一处。希腊人想象天空之上,乃是神域,此山之高,既直通于天,则可

为登天之阶梯。故Olympus者义犹天人两界之渡口云尔。

(2)印度之苏迷卢即常见于佛经之须弥山也。有苏迷楼、修迷楼、须弥留、弥留之异

译,但以苏迷卢(卢一作口卢)为比较正确。苏迷卢译言“妙高”。《秘藏记本》曰“苏者

妙也,迷卢者高也,故曰妙高山。”此外则有“妙光”、“安明”、“善积”、“善高”诸

异译。佛氏言此器世界之最下为风轮,其上为水轮。其上为金轮,即地轮。地轮上有九山八

海。

九山者即持双、持轴、担木、善见、马耳、象耳、持边、铁围及须弥。而须弥居八山之

中,故称为“须弥山王”,为此器世界之中心。

须弥山之高度,据《世记经阎浮提品》,则为“入海水中八万四千由旬,出海水中高八

万四千由旬。”据《华严经》,则云“凡约一四天下,即以一日月所照临处,以苏迷卢山为

中,高三百三十六万里。”

据《楼炭经》及《大智度论》则出巅为诸粑天,楼迦足天,三箜篌天,四大天王之所

在。山腹为四大天王居处,山以上则三十三天也。此山仙圣济济,不可计数,而大妙天亦居

于此山中。

其城池宫殿,则如《正法念处经》所描写:“复次见须弥山王,首有三十三天。住在山

顶,所受行乐,不可具说。城名善见,纵广十千由旬,七宝庄严,因陀青宝,金刚,车渠,

赤莲花宝,柔软大宝,以为庄严。有善法堂,广五百由旬,毗琉璃珠,以为栏~J。真金为

壁,一切门户,亦复如是。”、“四天王所居宫殿,七重宝城。栏~J七重,罗网七重,行

树七重,诸宝铃乃至无数。”

此山本身为四宝所成。如《智度论》所写,“东面黄金,西面白银,南面琉璃,北面玻

璃,四边绕山半,有游乾谷山谷……四天王各居一山。”如《长阿含经》及《正法念处经》

所写:山南向阎浮提之一面,为毗琉璃宝光所映射,使阎浮提人仰望虚空,皆作青色。东向

瞿陀尼之一面为黄金,令瞿陀尼人仰望虚空,皆作赤色。西向弗娑提之一面为白银,令弗娑

提人仰望虚空,皆作白色。北向郁单越之一面为玻璃,令郁单越人仰望虚空,皆作清净白光

明色。

此山之守护者则如《顺正理论》所写:“三十三天迷卢山顶。其顶四面各二十千,若据

四周,数成八万……山顶四角各有一峰……有夜叉神名金刚手,于中居住守护。”

此山之树林鸟兽,则如《正法念处经》所写:“于此山上,有如意树,随天所念,皆从

树生。一切禽兽,身皆金色。多有众花,曼罗陀花,拘赊耶花,于山四陲,有四大林:一名

欢喜林,二名杂殿林,三名鲜明林,四名波利耶多林。欢喜园中,有大树王名多波利耶多。

于此树下,夏四月时,受五欲乐。戏游自娱。四天王天,于欢喜园,游戏受乐,故名欢喜

园。”又如《世纪经阎浮提品》所写:“其山直上,无有阿曲,生种种树,树出众香,香遍

山林。”

(3)中国之昆仑古言昆仑之书以《山海经》、《淮南子》为详。《山海经·海内西

经》第十一: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墟,方八百里,高万刃。上有木禾,长五

寿,大五围。面(此字上疑夺一方向字)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此字上疑夺一方向字)有

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开明西有凤

凰鸾鸟,皆载蛇践蛇,臂有赤蛇。”

“开明北有视肉、珠树、文玉树、珷琪树、不死树。凤凰鸾鸟皆载盾。又有离朱,木

禾、甘木、圣木、曼兑,一曰挺木,牙交。”

“服常树(三字下有脱文)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珷树。”

“开明南,有树鸟,六首蛟,蝮蛇,沃豹鸟,秩树于表池树木,诵鸟、、视肉。”

《西山经》第二:

“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

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

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

《大荒西经》第十六: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

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燃。有人载胜,虎

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此外如《海外南经》第六,《海外北经》第八,《海内北经》第十二,《海内东经》第

十三,皆提及昆仑,暂不引。

《淮南·地形训》:

“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

四步三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珷在其

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旁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旁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

北门开以纳不周之风。倾宫、璇宫、悬圃、凉风、樊榭、在昆仑阊阖之中,是谓疏圃。疏圃

之池,浸以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

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又次,则汉人所辑纬书言昆仑者亦多。如《河图括地象》:“地面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

里。地祗之地,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纵横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

乐也。出五色云气,其白水流入中国,名曰河也。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八十城市绕之。

中国东南隅,居其一分,是好城也。”《河图始开图》:“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

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地有三千二百轴,犬牙相举。昆仑之墟,有五城十二楼,河水出

焉,四维多玉。”《河龙鱼图》:

“昆仑之墟,五城十二楼,河水出四维。”其他如雒书等亦有涉及昆仑文字,从略。

综合上述奥林匹司,苏迷卢,昆仑诸山形况而比较之,则相同之点实不一而足。试论列

于次:

昆仑之最上为悬圃,人能登此,则成为灵体,能使风雨。

由悬圃再上,则登于天,成为神人。奥林匹司之巅即为天界,苏迷卢以上为三十三天。

同点一。

昆仑为“帝之下都”,为禹之“下地”,可见帝之正都在天上。希腊万物主宰宙士本居

天上,特以奥林匹司为其地上离宫,以便时到大地,与人类相接触。苏迷卢亦为大妙天之居

处。同点二。

昆仑除天帝外,尚有西王母居附近之玉山,又有许多神灵,散居昆仑附近各山曰昆仑之

墟者。奥林匹司诸神散居此山之丛峰或山谷。苏迷卢四大天王居山腹,尚有诸天,居山之四

近,同点三。

宫殿城郭,众宝庄严,瑰奇美丽,不可名状。三山之景况,大概仲伯之间。同点四。

昆仑四近之山多玉石,苏迷卢为琉璃、玻璃、黄金、白银四宝合成。又有所谓金刚、车

渠,因陀青宝,赤莲花宝。奥林匹司未言多玉多宝,然宫殿为云母石所筑,梁柱皆闪宝石之

光,宝座皆为金银。同点五。

奥林匹司有四季不断之仙葩。昆仑有珠树、璇树、绛树、碧树、又有不死树及木禾等。

苏迷卢有四大林。又有如意树,能随天人之愿而供给其需要。又有大树王名波利耶多,使天

人于树下享受各种娱乐。同点六。

昆仑有开明兽守九门。苏迷卢有金刚守护山顶四角。奥林匹司有霍莱士守天门。同点

七。

昆仑之神陆吾,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郭璞解“囿时”义曰:“界天帝苑囿之时节

也。”奥林匹司女神霍莱士监守“天门”。然此神之职司亦管理四时之顺序,及花开果熟之

时节,与陆吾之职责相似。同点八。

特此为目前之例耳,若再研求,同点当不止此。故三山之神话同出一源,万无疑义。

然则中国之昆仑由奥林匹司来乎?抑由苏迷卢来乎?有人谓希腊距中国远,难生干涉,

故昆仑之来,不由奥林匹司,可以断言。谓中国昆仑即印度苏迷卢,则昔贤久有此论,特谓

之为大昆仑而已。近丁山先生乃坚主中国昆仑由于苏迷卢之衍变(《炎帝方岳与昆仑》),

似乎除此以外,别无来源者,则窃期期不以为可。笔者之意,认为中国昆仑之一词及其神话

皆直接来自两河流域。其证有二:奥林匹司,古希腊语为天人渡口,可见系译义。苏迷卢,

古梵语为妙高,为善积,可见亦系译义。惟中国昆仑之音,与西亚Kurkura相近,则

惟中国译音,非直接来自两河安能若此?此第一证也。

《山海经》对昆仑之描写,文字尚颇朴质,言昆仑之高度,不过万仞,广不过八百里。

昆仑墟内诸山之相距,亦不过百里或千余里。汉初司马迁所见《禹本纪》,言其高二千五百

里。

《淮南·地形训》,言其高一万一千余里。而印度苏迷卢高乃至于八万四千由旬(佛经

言由旬有三类,大者一由旬八十里,次者六十里,下者四十里),○假又高至三百三十六万

由旬。

苏迷卢与阎浮提各洲相距之遥远,往往至数十万万里,俨同今日天文数字。虽印度人原

有喜大喜多之天性,顾一时之间,亦未必能夸张如此之甚。故苏迷卢在印度,历史之古,恐

略过于中国昆仑,然如《世记经》、《楼炭经》、《长阿含经》之所言,反比中国昆仑为晚

起。盖故事流传愈久,则增饰愈多,放大之倍数亦愈巨,自然之理。此第二证也(《禹本

纪》、《淮南》所记昆仑,恐已受印度若干影响,故知战国末及汉初,印度人对苏迷卢山之

想象,尚不过尔尔)。

昆仑既系人类想象之仙山,故若问昆仑究在何处?吾人正可诵白傅《长恨歌》一句以答

之曰:

“山在虚无缥渺间!”(B)实际的昆仑

上述各处仙山固属虚无,而仙山所凭藉者则固存在,此即本节所叙之主题。

古时人既设想仙山系在地面,则非认知其处不可,欲认知其处,而实际又无其境,则惟

有指定一山,姑名之以仙山而已。传之既久,信者愈多,此山乃真成为“欲界仙都”、“地

上天堂”矣。基于民族之自尊心,此山必在本国境内,不得已乃可在他境。为增加境地之神

秘性起见,则山必极高极大,人迹难至。若有传统之灵迹,则条件之构成,尤为容易焉。

西亚之“世界大山”初属想象,后乃变成实际。其实际之山,果在何处,本难考知也。

顾希腊、印度、中国之仙山,既皆由西亚所衍出,则希腊、印度、中国所有仙山之景况,亦

即西亚“世界大山”之景况矣。且希伯来人之伊甸园,有四道圣河之说,中国昆仑亦有四河

及河源,印度阿耨达山亦有四大水之说。而伊甸之四河,其二即两河流域之替格里斯,幼发

拉底斯。有此显明之线索,则西亚实际的世界大山在于何处,不难探索而得矣。按阿拉伯半

岛西北为阿美尼亚高原,其间丛山峻岭,蜿蜒磅礴,北连地中海北岸之士鲁山脉(Taur

usChain),东接伊兰高原及高加索山脉。相传为人类之摇篮,

人类生于此,而后散布四方。其间有一大山曰阿拉拉特(Ararat),为半岛最高

之山,其位置恰在两河流域之西北。中国载记一律言昆仑在西北,自汉至清,帝王觅昆仑

者,亦必苦索之于西北,其真正原因盖在此矣。(希腊之奥林匹司正当雅典西北,印度阿耨

达山正当印度全境之西北,巧合如此,诚为可怪。是必希腊、印度人皆受阿拉拉特之暗示,

以为仙山必于西北求之,故产生此相同之结果欤?)

此山处阿拉伯斯平原(PlainoftheArapes),有两圆柱形之高峰,大

者高海拔之五五○○公尺。小者海拔四二○○公尺。两峰相距约七哩。其中间为一平谷,相

传挪亚避洪水时方舟所搁处。山之斜坡有村曰阿尔歌(Argur),相传为挪亚之葡萄园

地,今则湮没于地震。更下为拿雪特谢温(NachitAjevan),在阿拉伯*荆ǎ粒

颍幔穑澹螅┢皆陨凶辶凶媪凶谥岬兀杂忻凇毒稍际ゾ贰*

西亚洪水故事主角纳比西士顿(Ut-napishtim)之方舟搁于尼特西山(M

ountNitsir)顶上。另一洪水故事之主角曰西苏鲁士(Sisuthrus),

其舟则搁于阿美尼亚之一峰曰古色伦(Corcyre-an)者。《旧约·创世纪》挪亚

之方舟则搁于阿拉拉特(中译《圣经》作亚拉腊)。是三山恐即为同一之山。

此即西亚实际的“世界大山”,亦即《山海经》、《淮南》所介绍之昆仑也。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融丘,三成为昆仑丘。”敦

丘或指阿拉伯斯平原,陶丘非挪亚葡萄园,则以色列族人葬地。融丘则当指最大之峰,融字

有火义,殆因其曾为火山(见后)。三成相合,为昆仑丘。

“丘”与“墟”大有分别。所谓昆仑墟者则殆指阿美尼亚高原(AmeniaPlat

eau)而言。《山海经》言昆仑之墟八百里。今阿美尼亚东西长约六百哩,合华里约一千

二百,古里大于今,宜略有出入。张华《博物志·志水》:“汉使张骞渡四海,至大秦。西

海之滨,有小昆仑,高万丈,方八百里。”中国古书之所谓西海,可指里海,亦可指地中

海。阿美尼亚靠近地海,又张华八百里云云,亦与古书相合,则小昆仑所滨之西海,实指地

海而言。张华熟闻《汉书》大秦与西海之关系,遂有至大秦之说,张骞何尝至大秦乎?小昆

仑之名亦似始于此时,盖晋时殆已以《伪十洲记》之昆仑及印度苏迷卢为大昆仑矣。张华之

记述小昆仑原属无心,而吾人竟由此而得悉地海之滨,果有山名为昆仑,见知于古代之中

国,非至有趣味之事哉?《河图括地象》言昆仑有柱,其高入天,即所谓天柱,今阿拉拉特

两峰皆为圆柱形,则天柱之说,殆由此而来。阿拉拉特昔曾为喷火山。阿尔歌村之湮没于地

震,未始不由火山爆裂之故。顾实先生谓《穆传》之温山即为阿拉拉特,周穆王曾登之云

(《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六九页)。《大荒西经》第十六“……有大山曰昆仑之丘……其

下有弱水之渊环之F渫庥醒谆鹬剑段镩,”当指此矣。伊兰高原及黑海、里海、地

中海四面之山,盛产金玉宝石及银铁。顾实先生谓《山海经》沃民之国,有璇瑰、瑶碧、琅

珷、白丹、青丹、多银铁、产凤卵。《隋书·西域传》亦列举波斯产真珠,颇黎、珊瑚、玛

瑙、水精、火齐、金银、铜铁等物。并产大鸟卵,即今驼鸟卵(同书一三五页)。则《山海

经》言昆仑多玉石之属,又相合矣。西王母所居为玉山,殆其山所产玉石之属更丰。考里海

之南,有大山曰查各罗斯(Zagros),其山盛产五色玉石(Lapis-Lazul

u即琉璃),其山所在地,恰如顾先生所考西王母邦,则《山海经》所言玉山,殆即查各罗

斯山也。

《创世纪》之伊甸(Eden)当亦即阿拉拉特。伊甸与昆仑,其音固有依稀之似矣。

所谓亚当夏娃所居之乐园,当亦在是山之中。乐园称为“伊甸园”(GardenofEd

en),或称“地上天堂”(法文为ParadiseTerrestre,英文为eat

hlyParadise,然英文常省称之为Paradise。中国天主教通译地堂)。

以前地堂在于何地,西洋学者,亦复聚讼纷纷,莫衷一是。阿甫郎谢(Avranche

s)主教曰胡爱忒(Huet)者著有专篇,研究地堂之所在。略谓古来学者有谓地堂在北

极者,有谓在鞑靼境今里海附近者,有谓在极南火地者,有谓在东方恒河畔者,有谓在锡兰

岛者,在谓在中国者,有谓在日出处无人居住之东方者,有谓在美洲者,在非洲者,在东方

赤道下者,在月球中之山顶者。多数则谓在亚洲,然亦无确定地点。有谓在阿美尼亚者或美

索博达米亚者,或在亚述者,在波斯者,或在巴比伦者,或在阿拉伯者,或在叙利亚者,或

在柏雷斯丁者,甚或有谓在欧洲之某一小地点者(见亨利玉尔《古代中国闻见录》,张星

YR《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一六六页引)。然费立坡神父(FatherFilzop

po)之考证,则谓伊甸园系在阿拉拉特山之腹地(同书),与余之推断,可谓不谋而合。

但费神父若知挪亚方舟系搁于中国人最所艳称之昆仑山顶上,斯则更足称为佳话矣!

希腊之实际的奥林匹司,为一大丛山。介在马其顿尼亚(Macedonia)及柴刹

莱(Thessally)之间。奥林匹司山东临爱琴海。出自平地拔起,直透天空,版削

斩绝,希腊从无人能攀登至于山顶。山麓树林绵密,弥望青苍。山腰以上,则终年埋于云

雾。天气晴朗之时,阳光穿射,仰望积雪之山巅,皑皑一白,奇光照眼,有如无数琼宫玉

阙,参差其间。希腊人幻想其为神人栖迟之地,固无怪其然矣。

印度实际之苏迷卢,则阿耨达也。余固言印度人接受两河文化或早于中国,恐已久知阿

拉拉特之名,盖阿拉拉特乃今日欧洲人所呼之名,以前阿美尼亚人则呼之为Massis,

波斯人则呼之曰Kuh-inuh,或曰挪亚山Nach’sMountain。

突厥人则呼之为Aghridagh,义犹“高陡之山”(SteepMounAt*幔

椋睿0Ⅰ翊镏耄粒纾瑁颍椋洌幔纾枰糁泻希宋蘼妆龋ǖ《冉袢粘瓢Ⅰ翊镂粒睿

幔觯幔簦悖穑簦幔牍乓舨缓弦印<伊寮糖湎壬疲喊Ⅰ翊镆晌屠模粒睿酰簦幔簦

簦嶂胍簦蛴牍乓羯邢嘈逞桑《戎彰月逵淘啤懊罡摺保蛞灰肫湟簦灰肫湟

宥!镀鹗谰罚骸胺鸶姹惹穑┥健谏奖庇邢闵剑渖匠S懈栉璩死种I接卸

龋幻凭。弑λ桑崛硐憬啵倘缣煲拢蛴仲踩话⒗亓椒逯

觥!毒闵崧邸肥辉唬骸按笱┥奖保邢阕砩剑┍毕隳希写蟪厮鏊拇蠛印!薄赌仙

浇涫琛芬簧显唬骸八暮颖驹矗闵剿觥K自评ヂ卣撸韵闵健!薄段饔蚣恰芬辉唬骸吧

牟恐拗谐卣甙Ⅰ衿糯鸲喑匾玻蒲晕奕饶铡T谙闵街希笱┥街保馨送呃铩!毕闵

借笪奈牵幔睿洌瑁帷。恚幔洌幔睿幔莆指√崾澜缱罡咧行模磺刑跫氚⒗厣轿

薏缓稀F裼《蓉庀泄ヂ卮狄坑辔礁鞘苤餮嵌*

三国六朝时人,已知阿耨达即昆仑,顾昆仑之所在,中国人自己尚捉摸不定,何能知阿

耨达之确址?印度僧人来中国,亦曾助中国人解决此问题,如《水经注》卷一所言佛图调,

以《山海经》所言昆仑所在,合之阿耨达山是也。又有来华印僧据《山海经》及《康泰扶南

传》:“恒水之源,乃在西北,出昆仑山中,有五大源。诸水分流,皆由此五大源。”

知阿耨达即是昆仑山,为《西域图》以语印僧法汰,法汰以常见为怪,谓“汉来诸名

人,不应河在敦煌南数千里,而不知昆仑之所在也。”惟郦道元脑中横梗一《山海经》、

《淮南子》所言之神话昆仑,及汉武帝所钦定之于阗昆仑,遂云“余考释氏之言,未为佳

证”、“阿耨达六水,葱岭、于阗二水之限,与经史诸书,全相乖异,”轻轻一笔抹煞,遂

使阿耨达与昆仑关系垂合而复乖,殊为可惜。然此事亦不能怪道元,盖印度阿耨达亦非真正

之昆仑,且中国昆仑传说,乃直接得之西亚,非得之印度,本属二山,何能强傅为一乎?

阿耨达果在何处耶?曰即清圣祖所定为昆仑之冈底斯山是矣。清《一统志》言此山高仅

五百余丈,故魏源卑之,谓不及葱岭十分之一,安足以当昆仑?然西藏高原,除挨佛拉斯峰

之外,以冈底斯为最高,达海拔六千公尺以上。西藏喇嘛对清圣祖侈陈冈底斯之形势,谓天

下三条四列之山,皆祖于此,故番语“冈底斯”,译言“众山水之根”,魏源又谓西蕃语谓

雪为冈,梵语谓山为底斯,冈底斯三字乃合番梵语而成,义犹“雪山”耳,何“众山水根”

之有?其狮泉、马泉、象泉之合于佛经阿耨达者,一律为喇嘛所伪造。其言皆太过,下文再

辩。五昆仑与四河

昆仑构成之条件,珍木异兽,琼楼玉宇,仙灵神怪等等尚非重要,重要者厥维发源昆仑

而各自流入大海之四条大河。

此为探讨昆仑所在地之关键,而亦笔者此文研究之中心也。希腊奥林匹司山实际无河,

○河于冥界以外,中国人之昆仑,印度人之阿耨达,希伯来人之伊甸,皆有四河之说,巧合

若斯,即欲强证其非同出一源,亦不可得。兹分别论述如次:(A)中国昆仑之四河

《山海经·西山经》第二: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河水出焉,而南流东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

于汜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西流于大杆,是多怪鸟

兽。”

《山海经·海内西经》第十一: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西南流注南海厌火东。河水出

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勃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

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

鸟东。”

《淮南·地形训》:

“河水出昆仑东北陬,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赤水出其东南陬,西南注南海,丹泽

之东。赤水之东,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南至于海。洋水出其西

北陬,入于南海羽民之南——凡此四水者帝之神泉,以和百药,以润万物。”

黄河为四大河中最重要之一水,但黄河并不发源昆仑,前文已有详论,然则黄河与昆仑

之关系已完全宣告断绝。今日四河会议场中,灵源公(唐人所加黄河封号)决无参加之权

利,吾人惟有请其退席而已。

首论洋水。《禹贡》、《尔雅》皆不载此水之名,仅见于《山海经》、《淮南子》。惟

《穆天子传》有二条记载:“己卯,天子北征,赵口舍。瘐辰,济于洋水。”又“辛巳入于

曹奴,曹奴人戏觞天子于洋水之上。”

《水经注》无洋水而有漾水。《水经》卷二十:“漾水出陇西氐道县绑冢山。东至武都

沮县为汉水。”郦道元注曰:“阚笥云:‘汉或为漾。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至氐道重源显

发,而为汉水。’”盖《山海经》、《淮南子》皆言洋水出昆仑西北,南入海羽民南,又与

黄河相提并论,可见必是一条大水,故阚笥附洋于漾,意似谓其音近而讹者,又附漾于汉,

意似谓其形近而误者。汉水至湖北汉阳注长江而入海,下游则姑认其是,然绑冢山距昆仑极

远,既曰漾水导源绑冢,则其上流与昆仑无关。于是又有“重源”之说,以勉强绾合之。郦

道元亦知其说之多窒碍,惟有为之解辩曰“然川流隐伏,卒难详照,地理潜门必,变通无

方,不可全言阚氏之非也。虽津流派别,枝渠势悬,原始要终,潜流或一。”顾实先生则谓

洋水即今新疆疏勒府之喀什噶尔河,其上流为乌兰乌苏河,为玛尔堪苏河,……其下为塔里

木河,东入罗布泊(《穆天子传西征讲疏》一○一页)。然《山海经》、《淮南子》之洋水

皆须入海,若洋水入罗布泊重源再出,而东注于海,则洋水与黄河何别?

然洋水与黄河,实是两水,顾先生亦知其然,殆以罗布泊在佛经名牢兰海,即以此当

《山海经》、《淮南子》之羽民南之大海欤?按羽民为海外三十六国之一,区区长广不过三

四百里之罗布泊,四围果有羽民等国家否?且黄河如此之长,洋水又如此之短,亦搭配不上

也。

次论弱水。《禹贡》“弱水既西”,又“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汉

书·地理志》:“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水经注》:“弱水出

张掖删丹县,西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唐贾耽亦以张掖郡之张掖河当《禹贡》之

弱水,见程大昌《禹贡论》。按今宁夏居延泽,有两水合流至甘肃东北境,名曰弱水,通过

合黎山脉,又分两股,一股入酒泉为白河,一股经张掖而入峡口。发源既非昆仑,又未入

海,当然非《山海经》、《淮南子》所言之弱水。

此外中国境内外水之以弱名著,不下八九处之多。顾实先生谓昆仑弱水即今西藏雅鲁藏

布江,其上源即今后藏札什伦布至阿里一带之陆海,下流为雅鲁藏布江(《穆天子传西征讲

疏》六五贡)。按雅江入印度而注入孟加拉海湾而入大海,实为中国西南部一条大河。但顾

先生认昆仑在新疆境,而雅鲁藏布江则发源于西藏拉萨之北,顾其尾则不能顾其头,亦未免

遗憾。

更论赤水。此水之名不见于正经书传如《禹贡》、《尔雅》者,故古人亦不重视,《水

经注》有“赤水在西北罢谷川东,谓之赤石川,东流入于河”之说,盖指今陕西宜川县北上

之一水耳。惟《穆天子传》有关于赤水文字二则:“天子已饮而行,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

之阳”;“天子口昆仑,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瑶。”《庄子·天地》篇:

“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顾实先生引董钓诚之言曰:“金沙江上源三,

曰那木齐图乌兰木伦河,曰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河,曰喀齐乌兰木伦河,蒙古语谓赤色曰乌

兰,盖却赤水”(《穆天子传西征讲疏》六○页)。又曰:“流沙即今蒙古大戈壁,西连新

疆东境,赤水即金沙江”(同书六六页)。

金沙江发源地诚近昆仑山脉,然顾先生并未连其下游长江以言,则未入海。

《禹贡》:“黑水西河惟雍州”、“华阳黑水惟梁州”、“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

海。”因黑水见于《禹贡》,古来地理家、经学家关于此水之辩论,积稿亦复盈尺。清廷曾

遣使臣,远适西域,穷探原委,写图以志,乃谓《禹贡》三个黑水字样,实为不同之三水。

一为雍州黑水,出陕西甘肃塞外,南流至河州,入积石河,今俗名大通河是也。一为梁州黑

水,源发于西番诺莫浑五巴什山,即今云南之金沙江。一为大禹导川之黑水,其源亦发于西

番诺莫浑五巴什山,即云南之澜沧江,南流至阿瓦国而入南海。以上皆蒋廷锡《尚书地理今

释》所引。蒋氏又辨之曰:“按此三黑水,皆非四大水之黑水也,……真正黑水之源,去澜

沧之西三百余里,番名哈拉乌苏色禽,经蒙番怒夷猓猓界,由缅甸入南海,即佛书所谓黑水

出阿耨达山东是也。禹迹之所不至。盖中国在阿耨达之东,……所入大水唯黄河一支。黑水

出阿耨达之东,实在中国之西南,未尝流入内地,故从古无人知其原委也。”

顾实先生谓“黑水即新疆叶尔羌河”(《穆传讲疏》六六页)。叶尔羌河源出葱岭,与

顾先生所认为昆仑山脉或托古兹达坂无关,且河身太短,不称四大水之实。顾先生又谓新疆

喀什噶尔河为洋水,西康境之怒江上游喀喇乌苏河为青水,均见《穆传讲疏》六三页至六六

页。

黄河以外,洋、弱、赤、黑、各水与今日昆仑山脉亦均不能发生关系。古今学者,于此

四水,牵之、挽之、揉之、搓之,望其与昆仑山脉,打成一片,而顾此失彼,总不自然。赤

水之名,仅见野史,既难捉摸,只有付之不论。黑水、弱水名见经书,安敢不为探讨,而迷

离恍惚,依然闷壶卢一个。故宋代毛晃废然叹曰:“史志及诸家言黑水弱水互有异同,率多

牴牾,姑撮其梗概,辨其误而阙其疑,以俟博达君子而折衷焉”(《禹贡指南》卷二)。魏

源则直指弱水为荒诞(《释昆仑》上),近人蒙文通先生亦归黑水于神话(《古史甄

微》),是岂无故而然哉!夫竭二千数百年学者之聪明才力,不能解决此区区四水之问题,

言之可笑而亦可哀矣。使《山经》、《淮南》所言昆仑果在中国,四水果为中国之地理,又

乌得有此现象耶?

中国古人于昆仑四大水印象颇深而除借重潜流,勉强牵合之黄河外,其他三水之所在,

则苦于无法证实。乃为“四渎”之说,以为慰情聊胜之计。《尔雅·释水》:“江淮河济为

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应劭《风俗通》:“江、淮、河、济为四渎,渎,通也,

所以通中国垢浊。”淮水发源河南桐柏山,济水发源河南王屋山,其长度比江河不及十分

一,济水尤细微,与江河并称四渎,实为不称。唐太宗即曾以为疑,问许敬宗曰:“济甚细

而在四渎,何哉?”对曰:“渎之为言,独也。不因余水,独能赴海者也。济水潜流而屡

绝,状虽细微,其实尊也”(见《唐会要》)。是言亦甚矫强,今淮夺于运,济夺于河,中

国四渎仅存其二而已。

(B)印度阿耨达山之四河《长阿含经》:

“雪山顶上,有阿耨达池。纵广五十由旬。其水清冷澄澈,无秽,七宝砌垒。其池底金

沙充满,华如车轮,根如车毂。华根出汁,色白如乳,味甘如蜜。池东有恒伽河,从牛口

出,从五百河,入东南海。池南有新头河,从师子口出,从五百河,入西南海。池西有缚叉

河,从马口出,从五百河,入西北海。

池北斯佗河,从象口出,从五百河,入东北海。”

《释氏西域记》(《水经注》卷一引):

“阿耨达大山,其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焉,即昆仑山……其山出六大水。山西有

大水名幸头河……”

《华严经音义》:

“香山顶上,有阿耨达池,四面各流出一河:东面私陀河,出金刚狮子口。南面恒伽

河,出银象口。西面信度河,出金牛口。北面缚刍河,出琉璃马口。”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

“赡部洲之中地者,阿那婆答多池也(原注:唐言无热恼,旧曰阿耨达池,讹)。在香

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周八百余里,金、银、琉、璃、颇胝、饰其峰焉。金沙弥漫,清波皎

镜。大地菩萨,以愿力故,化为龙王,于中潜宅。出清冷水,给赡部洲。是以池东面银牛

口,流出殁伽河(原注:旧曰恒河,又曰恒伽,讹也),绕池一匝,入东南海。池南面金象

口,流出信度河(原注:旧曰辛头河,讹),绕池一匝,入西南海。池西面琉璃马口,流出

缚刍河(原注:旧曰博叉河,讹),绕池一匝,入西北海。池北面,颇胝师子口,流出徙多

河(原注:

旧曰私陀河,讹),绕池一匝,入东北海。或曰潜流地下,出积石山,即徙多河之流,

为中国河源。”

诸释典所言四大水,有似出于想象。幸而其中有殁伽河,即恒河(GangesR.)

也。有辛头河,即印度河(IndusR.)

也。但须觅得此二河之策源地,便知阿耨达山何在?而二河实出西藏阿里之冈底斯山,

故知冈底斯即阿耨达也。按喀喇昆仑山脉至西藏阿里境,与喜马拉雅山脉相合,成冈底斯山

脉。其最高峰为僧格喀巴布山,次高峰为冈底斯山。冈底斯山者,非所谓“众山水之根”,

亦非所谓“雪山”,乃由恒河原音Ganges而得名。冈底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旋又

分离,并行而东,其中为雅鲁藏布江谷。冈底斯之东南有二大池,一曰拉葛池,一曰玛那萨

罗沃池——《大清一统志》称之为马品木达赖池,今西人称之为麦那萨落瓦湖(ManAa*

螅幔颍铮颍睿幔颉。蹋幔耄澹F涿搿洞筇莆饔蚣恰分⒛瞧糯鸲喑叵嘟粗泄怂

胫Ⅰ翊锍匾印S《妊爬踩吮揪酉猜砝派剑室源松轿ド剑撕ズI窕坝敕

鹁兰按撕撸挡灰欢恪*

徐松《西域水道记》卷一,谓此山分为四干,东出者曰克喀巴布山,西藏语为“马

口”。其水曰崖鲁藏博楚,义犹“马泉河”,即雅鲁藏布江也。南出者曰部沁喀巴布山,藏

语曰“象口”。其水曰狼楚,义犹“象泉河”。西出者曰玛布佳喀巴布山,藏语“孔雀

口”,其水曰麻楚。北出者曰僧格喀巴布山,藏语“狮子口”,其水曰拉楚,义犹云“狮泉

河”。

狼楚、麻楚、拉楚三河相会,始名冈噶江,即恒河也。会雅鲁藏布江,东南注孟加拉湾

而入大海。拉楚河又西北流,会狼河那古河为印度河,西北入印度境,折而西南流入阿拉伯

海。徐说盖根据《大清一统志》而又参以西域见闻而成之者。

笔者按:冈底斯诸泉与佛经所记同,特名目略异(魏源谓皆喇嘛所伪造,未免诬喇嘛太

甚。天下惟作伪之事最为容易,喇嘛果有心作伪,何不依据佛经以立四水之名?又何必留孔

雀之异?故笔者宁谓此四水之名实自来所有)。又四方之方向不同耳(然《大唐西域记》与

《长阿含经》、《华严经音义》,即相互牴牾)。察西藏地图,诸水所出,并不如徐松所云

之整齐,若如佛经所云之东西南北四面各出一水,各绕池一匝,各从五百河,分注东西南北

四大海,则更无其事。印度人强实际之冈底斯,为其理想之苏迷卢(其黄金、白银、琉璃、

玻璃之四口,即影射苏迷卢之四宝合成之四面),故描绘得异常热闹。吾人若信以为真,按

图以索骥,则非上印度人之大当不可。

然则康泰《扶南传》谓恒河有五大源,奈何?余于西藏地理不熟,殊不敢强为解释,疑

康泰五大源之说,实指印度河彭甲伯(Pan-jab)一带之五河,误以下流为上源耳。

《梁书》五十五:“国临大江,名新陶,源出昆仑,五江总名曰恒水。”新陶即辛头,亦即

印度河。印度河上游分二支在中国人口中,称东西恒河也。或曰殁伽即恒河,辛头即印度

河,二大水,今闻命矣。其缚刍徙多二河,果即狼楚、拉楚诸河乎?

曰:此又不然。狼楚,拉楚乃河源耳,而缚刍、徙多则与恒河、印度河并列为四大水,

且其末流均注海者也。《大唐西域记》谓“徙多潜流地下,为中国河源”,则当系指塔里木

河而言。《西域记》又云:“大龙池……东面一大水东流,东北至疏勒国西界,而徙多合而

东。”此大水者指塔里木河之上源喀什噶尔河,汉疏勒国,唐时为法沙国、清为喀什噶尔。

其地正当此河流也。又云“西北(指大龙池之西北)一大流,与缚刍河合而西,至达摩谛

国。”达摩谛国为今葱岭西之什克南部地。魏源谓缚刍即《水经注》之妫水,即《元史》之

日者布河,亦作阿梅河,亦即南怀仁《坤舆图》入咸海之阿书河。今则曰阿母河。阿母与阿

书,乃缚刍之音转云云(见《释昆仑》下)。近代中外地理学者,亦多作此说。

惟塔里木之下游黄河,虽云入海,而其上源喀什噶尔河源出葱岭。阿母河源更在葱岭以

西,与冈底斯皆全无干涉。阿母河末流入咸海,不过一大湖而已,非大海也。强此二河与冈

底斯发生关系,则非借重“潜流”、“重源”之学说不可。笔者固言此种学说,不但中国人

信仰,印度学者亦非常信仰。彼对黄河既屡作此论矣,今更请徵之《水经注》。《水经注》

卷二,言妫水与握罗跋谛水同注雷翥海。又引《释氏西域记》:

握罗跋谛出出阿耨达山之北,西经各国,至安息注雷翥海。据魏源考证,妫水即阿母

河,握罗跋谛水即乌浒河,雷翥海则为里海。阿耨达(即冈底斯)在帕米尔高原以东,里海

则在帕米尔高原以西。今出阿耨达之妫水与握罗跋谛水能注于里海,则非利用潜流学说,如

何可通?魏源拥护此说,但尚以里海为非大海,而谓其竟注于地中海,言阿母河潴于咸海,

潜行地底而注里海,再由里海以西,潜行地底,重源再出,而为大乃河,长二千四百里,分

三道入墨的湖而达地中海(见《释昆仑》下)。

总之,印度仅恒河与印度二河,真发源冈底斯。徙多缚刍,发源及入海,均须借重“潜

流”。(C)阿拉拉特之四河

今言及本题矣。举世仙山,既皆出西亚阿拉拉特,则阿山固举世仙山之祖也。惟此仙山

传衍及他国,皆变为神话之境,且传合之以本国河流(如印度阿耨达),探索殊为不易,幸

《旧约》伊甸,同产小亚细亚,四河皆有主名,而其中有两大河尤为地理上真实名字,举以

为证,问题便易解决。至伊甸故事在阿山前?抑在其后?《圣经》学者或可言,浅学如余,

安敢置喙?按《旧约·创世纪》第二章:“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

造的人,安置在那里……

有河从伊甸流出来,滋润那园子,从那里分为四道:第一道河名叫比逊(Piao

n),就是环绕哈腓拉(Havilah)全地的。在那里有金子,并且那地金子是好的。

在那里又有珍珠和红玛瑙。第二道河名叫基训(Cihon),就是环绕古实(Ethio

pia法文译本作Cousch)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结(Hiddeke法文译本

作Tigre),流在亚述(Assyria)的东边。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法文译本

作L.Euphrate)。

以《山海经》、《淮南子》所言四大水,合之中国昆仑山脉及印度阿耨达,凿柄龃龉,

百无是处。合之阿拉伯半岛,则如断符裂契之相投,泯然无复痕迹。谓余不信,请徵之希伯

来人伊甸之四河。中国昆仑印度阿耨达,希腊奥林匹司皆在国境西北,而伊甸独东,是伊甸

在阿拉拉特丛山之第一铁证。

盖从建国于半岛西部之希伯来人言之,阿拉拉特固在其东也。

上帝造亚当夏娃于伊甸,而阿美尼亚高原,相传为人类之摇篮,挪亚方舟又搁于阿拉拉

特山顶。凡此种种,皆可证明阿拉拉特与伊甸之关系。

今且论伊甸四河之一即第三道河曰希底结者。所谓希底结(Hiddeke)本非希伯

来人语。但《创世纪》明言此河在亚述东边,故《圣经》学者知此河即构成两河流域最重要

之一条大河替格里斯(Tigris)也。此河长一千一百四十六哩,为亚洲大河之一,发

源于阿拉伯半岛阿美尼亚大丛山,亦可谓出阿拉拉特之东北群山,引而东南流,经过尼尼微

等大城,一路沟渠无数,灌溉处皆为沃壤,东南入波斯湾而达阿拉伯海。

伊甸第四道伯拉河即幼发拉底斯河也。幼发拉底斯河,发源于阿美尼亚丛山,其源近阿

柴(Arze),近代则曰奥柴龙(Erzeroum),在阿拉拉特之西北。初为甚细之

泉源,流而向东,遇喀巴图亚山(Coppadocia)阻其道,折而南流。会自阿拉拉

特山南部流来之大河曰阿刹尼亚斯(Arsanias)者,又纳玛纳特河(Manner

t)遂成洪川。一路所入运河亦无数,最后与替格里斯相合而入波斯湾,以达阿拉伯海。河

长一千七百八十哩,比替格里斯尤长。

希腊人名此河曰佛拉特(Phrat),义犹云土地肥沃,产殖丰硕也。希伯来人则名

曰伯拉(Perath)(即《创世纪》第四道伯拉河),波斯人则称之为幼佛拉透(Uf

ratu),或西里阿克(Syriac),或奥发拉特(Ephrat),或幼拉特(E

urat)。

我国古人,谓黄河之源为二,其源指罗布泊所注之塔里木河也。然塔里木河之源实四

(郦道元《水经注》谓为三源,已纠正其误),故深滋后世疑议,然若知彼等所闻者实为西

亚幼河,则涣然释矣。幼河确有二大源,一曰卡刺特(Karat),一曰慕刺特(Mur

et)。黄河并不出昆仑,而幼河则确出阿拉拉特之东北陬。《尔雅·释水》谓河并一千七

百渠。黄河在战国时,虽有沟渠,恐不如此之多,而幼河则运河纵横如织。

《山海经》曰:“河水……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

《淮南·地形训》:“河水出昆仑东北隅,贯渤海,入禹所导积石山。”可见此河出海以

后,始入积石,两书之言,非常明白。但中国黄河则先入积石,后乃入渤海,与两书之言正

相反。《山海经》亦有两积石。《西山经》第二:“又西(轩辕丘西也,距西王母玉山七百

八十里)

三百里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海外北

经》第八:“博文国在聂耳东,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邓林在其东,二树

木,一曰博文。禹所导积石之山在其东,河水所入。”二积石一在国中,河水冒以西流,一

在海外,为禹所导,河之所入。则二积石截然不同,于此可见。中国大小积石之辩,始于魏

王泰,然中国地理上,确有两积石。《山海经》今多佚文,但初入中国时,疑有两积石之明

文,故中国人受其暗示而仿置焉。西经所言轩辕丘西之积石,当是西亚之小积石山,距阿美

尼亚丛山不远。北经所言河水所入之积石,当是西亚之大积石山。河水贯渤海,即阿拉伯

(Arab)海也。“渤”与rab盖为甚切之对音矣。出此海外,即西而北,始入禹所导

积石山,则此积石山当在印度洋中。惜聂耳、博文、邓林之所在,皆恍惚难明,不然,固不

难考得其处耳。

替格里斯与幼发拉底斯今日同流入波斯湾,再流入阿拉伯海,但古时两河各有其入海之

道。

第一道河比逊,《创世纪》谓其环绕哈腓拉全境。《圣经》学者不知哈腓拉为何地,故

亦不知比逊究为何水?有以哈腓拉系在波斯湾以东者,有以系靠近里海西岸之地者。笔者则

以比逊河当是流入黑海之大水,在《山海经》、《淮南子》书中名之曰洋水,又曰黑水,又

曰敦薨之水。注入黑海有两大河,一名吉瑞尔伊拉马克(KigilIramak);一曰

萨卡耶(Sakarya),而吉瑞尔河较长,其发源亦较近阿拉拉特,以此河为黑水,比

萨河为合理。笔者尚有一证焉。前文曾言,中世纪时意大利天主教教士马黎诺里游于印度,

闻地堂之说。所谓地堂即伊甸园,印度人谓伊甸园在锡兰岛之东名曰科伦白姆(其发音宛与

昆仑相近,已见本书《海外之昆仑》条),其间流出之水,其名与《创世纪》一一吻合。至

其言第二河(《创世纪》为第一河)曰肥逊(Phison),流经印度,环绕爱威拉克

(Eviloch)全境,抵契丹(中国之谓)境,河乃名喀兰摩兰(Caranora

n)义犹黑河也。马氏肥逊原文Phison,与《创世纪》比逊原文Pison仅一字母

之差,印人名之为黑河,岂非《山经》、《淮南》之黑水(洋水)哉?然马氏又谓此河流至

喀发(Caffa)对岸,没于沙中,后乃再出,过塔纳(Thann)而潴于巴库海(S

eaofBacu)云云。巴库海乃里海也,设黑河流抵契丹(中国)为黄河,又流至喀

发、塔纳,而潴于里海,则黄河居然又由东向西回流矣,有是理乎?

或将曰此则是矣,《创世纪》所言黄金、珍珠、玛瑙之事又如何?曰前文因曾举《山

经》沃民之国有璇瑰、瑶碧、琅珷、白丹、青丹、多金银,产凤卵。《隋书·西域传》亦列

举波斯以产真珠、颇黎、珊瑚、玛瑙、水精、金银、铜铁并大鸟卵,盖里海、黑海、地中海

一带古时皆然。或古时黑海一带所产更丰,故《创世纪》加以特举。

《创世纪》第二道基训河,究为地理上何水?则今日最渊博之《圣经》学者,亦莫能解

答矣。马黎诺里游记,有一段关于此河之语。其言曰:“吉昂河(Gyon)环绕依梯俄皮

亚洲(Ethiopia即非洲),洲中居民皆为黑种……埃及国之尼罗河相传与此水相

通,中隔阿拔斯梯(Abastry即今日阿比西尼亚)一带之地云云(同上书)。按苏彝

士运河未凿通以前,非洲与阿拉伯半岛,原自相连,然未闻半岛西部有何大河流入非洲,环

绕非洲东岸之全部,并牵至阿比西尼亚,果如此,则此河非长万里不可。且马氏地堂四水全

同《创世纪》,又谓幼、替二河,构成两河流域,曰“米索博达米亚”,并列举尼尼微、巴

比伦各大城市,谓皆二河之所经,则其地固为阿拉伯半岛矣。乃又谓地堂在印度锡兰岛东之

科伦白姆,距锡兰不过四十里,水流之声,锡兰岛居民闻之了了。竟不知此四水如何流法?

除非地堂真在月球中耳。印度接受基督教甚早,将伊甸园强移至锡兰岛东,马氏又不仔细考

察,遂有此种荒谬可笑之记载。张星YR先生已痛驳之。故其所言基训河流至非洲,似亦不

必重视。

但《旧约》“古实”本指非洲黑人国,前文已举例以明,错误亦不始自马氏。但“古

实”有两解,一指非洲东岸,一指阿拉伯半岛南部沿红海边之一带。《旧约·民数记》(N

umAbers)第十二章第一节:“摩西娶了古实女子为妻,米利暗和亚伦,因他所娶者

古*蹬游蓿突侔!惫攀涤肿粑潘!读型跫汀罚ǎ耍椋睿纾螅┑谑哒露

慕冢骸把鞘鐾醮影捅嚷住⒐潘⒀峭摺⒐砗臀鞣ㄍ摺⑶ㄡ闳死矗仓迷谌雎昀堑某且兀

嬉陨腥恕!薄妒ゾ费д呶剑捍酥攀涤牍潘甘蛋氲何髂虾旌1咭还还

派海ǎ茫酰螅瑁幔睿欠侵抟病H绱耍颉洞词兰汀分岛尤栽诎氲壕衬冢谑吕斫虾

稀*

笔者主张《创世纪》第二道河基训乃阿拉斯河(Araxes)也,亦发源于阿美尼亚

高原之北部丛山,其源有二,其一在阿拉拉特之西,绕过其前,其一在阿拉拉特山之北,东

流曲折而北,迎北来之库拉(Kura)回而南趋,卒入里海。

或者又将问,然则《创世纪》古实问题奈何?曰此则不知,特谓为红海边古珊,亦未

必。或古时里海一带多黑人耶?

《圣经》古实一语亦未必指非洲,前文已言。

《创世纪》四河顺序系自北起,历东南至西而止,即北——吉瑞尔河;东——阿拉斯

河;南——替格里斯河;西——幼发拉底斯河。

前引《山海经·西山经》第二,四河排列顺序与《创世纪》正相反,乃反时钟方向,乃

系从西算起,即西——河水;南——赤水;东——洋水(当是青水之误);北——黑水。

《淮南·地形训》四河顺序同,即西——河水;南——赤水;东——弱水;北——洋

水。

余以前曾作一假设,谓《山经》弱水常与青水相连,洋水常与黑水相连,知弱与青为一

水,洋与黑亦系一水。弱、洋乃河本名,青、黑则河别号,乃注文之误为本文者也。《淮

南·地形训》帝之四神泉,叙述明白,而赤水之东曰弱水,斯足证矣。设以弱、洋为二水,

则昆仑有六水矣。安得曰“帝之四神泉”?

至环绕昆仑之弱水则指大瀛海。昆仑代表大地,弱水犹死水,言瀛海难济。弱水三千亦

同,与此异。至前引《山经·海内西经》第十一,四河顺序则自南算起,至东而止。即南—

—赤水;西——河水;北——黑水;东——青水。

四水排列之顺序,无论顺起算,逆起算,或从中间起算,青赤白黑之四色,必与东南西

北之四方相符,若谓其非同出一源,其谁能信?

以上《山经》、《淮南》所言皆为西亚地理上之水道,至于中国实际地理,夏商前苏末

之一支迁来中国,以山东半岛为根据地,虽将泰山当作世界大山,黄河当作幼河,而黄河自

大陆西部流来,其源极远,决不能附会其策源于泰山,唯有姑置。印度恒河最大而长,久视

为圣河,无奈恒河源出西藏冈底斯至印度东面入海,地理形势如此,无论如何不能强改,故

《华严经义》,《长阿含经》及《大唐西域记》皆直言其为东,其他三河所流之方向皆与我

国《山经》、《淮南》异。

印度亦有五色河说,想其颜色已不能代表方向矣。

至希腊地下之四河,回教天国之四河,均未言及如何流法,只有不论。

现请将四水颜色,再为一论,以颜色代表五行,亦西亚人首创,七星坛之色余已有介

绍。颜色又象征春夏秋冬四时,东南西北方向。今请再言四水之颜色。余于两河流域地理不

熟,未知其河流颜色究竟如何,我国黄河作黄色,长江水色亦殊混浊,凡长大河流经历之地

多,多夹泥沙杂质,固难求其莹澈也。闻替格里斯、幼发拉底斯两大河系作咖啡色,度其他

河流亦然。乃《山经》竟有青水、赤水、黑水之名。印度阿耨达山乃西亚阿拉拉山即世界大

山之翻版,宋陈善《扪虱新话》谓:“昆仑即须弥,亦即阿耨达,彼中又名之为雪山。

有四天下,东弗子伐,西瞿耶波,南阎浮提,北郁单越,雪山在中天竺国,正当南阎浮

提之中。山最高,顶有池,名阿耨达池。池中有水,号八功德水,分派而有青黄赤白之异

色,今黄河盖其一派也。”陈氏喜览佛书,其言必有所本。“黄”之一色,疑其涉黄河而

误,佛经或为黑色。

昆仑传至我国,四水亦随之而来。凡昆仑所在处,赤水、黑水纷扰不已,已见前文。今

言半岛水道,请按《创世纪》四河排列之顺序更言之。

(1)黑水黑水为北方之水,以其地为幽都所在,而幽都之色本为黑。《海内经》第十

八:“北海之内,有山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

尾。”又曰“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河图始开图》曰:

“昆仑山北地转下三千六百里有八玄幽都,方二十万里。”按北海,即黑海也。其位置在半

岛北。

有数大河注入,其中以吉瑞尔河为长。当以吉河为代表。

(2)青水为东方之水。阿拉斯河注入半岛东部之里海。

(3)赤水为南方之水。《创世纪》言明其在亚述之东,即替格里斯也。替河与幼发拉

底斯两河古时各有其入海之道,前文已言。《山海经·西山经》言赤水注于汜天之水,《海

内西经》则言注于南海厌火东。《淮南·地形训》则言赤水南注南海丹泽东。余曾在某外文

书上见替河所注之海有红赤色字样,则替河必为赤水矣。

(4)白水白水即幼发拉底斯河也。《创世纪》称之为伯拉河,已见前。《淮南·地形

训》:“疏圃之池是谓丹水,饮之不死。”王念孙云:“丹水本作白水,此后人妄改之

也……

《楚辞·离骚》‘朝吾济于白水兮’,王注曰:‘《淮南》言白水出昆仑之原,饮之不

死。’”《文选·思玄赋》“斟白水以为浆”,李善即引王注。《太平御览·地部》二十

四,亦云:

“《淮南子》曰‘白水出昆仑之原,饮之不死’,则旧本皆作白水明矣。”洪兴祖引

《河图》曰:“昆山出五色水,其白水入中国,名为河也。”洪氏注《九歌·河伯》章曰:

“授神契曰‘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河。’《山海经》云:‘昆仑山有青河、白河、赤河、黑

河,环其墟。其白水出其东北陬,屈而东南流,为中国河。’”今本《山海经》无“白

水”、“白河”字样,宋时则尚有之,可见《山经》散佚之多。古人指河为誓,曰:

“有如白水!”黄河色本黄,今曰白水,则其指神话的河可见。

西亚幼河色如咖啡,亦曰白水,盖白者西方之色也,实际河色,在所不拘。

余按埃及巴比伦神话“生命草”以外,均有“生命水”,饮之永生。印度人之“不死甘

露”,殆混合生命草及生命水而成者。《新约·启示录》(Revelation)第二十

二章“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流

出来。在河这边和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

民。”疑此语与西亚河之传说有关。希伯来人文化固受两河流域之影响者也。

既曰“明亮如水晶”,则此水色白无疑。

余前固曾疑“潜流”、“重源”之说皆创自古西亚人。前人竟谓中国黄河源于黑海,斯

真奇事也(《山经》既为西亚地理书,则所言“河”者乃彼中圣河也,但古人竟误为中国黄

河)。《山海经·西山经》第二:“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毗之山,临彼

岳宗之山,东望氵幼泽,河水之所潜也,其源浑浑泡泡。”《北海经》第三:“又北三百二

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瓢,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于氵幼泽,出于昆仑

之东北隅,实惟河源。”《史记》、《汉书》皆言于阗大河入盐泽,并言其西域之名为蒲昌

海,但未曾言盐泽即《山海经》之氵幼泽。混二者而一之者,殆始自郭璞。璞注《西山经》

第二:此条文字有云:“河南出昆仑,潜行地下,至葱岭出于阗国,复分流歧出,合而东

流,注氵幼泽,已复潜行南出于积石山而为中国河也。氵幼泽,即蒲泽,一名蒲昌海,广三

四百里,其水停居,冬夏不增减,去玉门关三百余里,即河之重源,所谓潜行也。”

郭注除加“氵幼泽即蒲泽,一名蒲昌海”二句外,其余皆袭自《汉书·西域传》。故知

此注并无任何新资料,足资其根据,然则氵幼泽即蒲昌海,乃郭璞之臆说耳。彼轻轻一笔,

竟扭氵幼泽与盐泽而一之。郦道元注《水经》,又采其说云“河水又东注于氵幼泽,即经所

谓蒲昌海也。”从此氵幼泽成为罗布泊之别名,至今言地理者,尚无不宗其说焉。

笔者谓氵幼泽即黑海也。中国古有黝字,孟子有北宫黝之名。《尔雅·释器》:“黑谓

之黝。”《释宫》:“地谓之黝”,注:

“黑饰地也”,疏:“以白饰墙谓之垩,以黑饰地谓之黝,《周礼·守祧职》云:其

祧,则祧守黝垩之是也”(阮刻《十三经注疏》)。《周礼·夏官·牧人》“附祀用黝

牲”,注:“读若幽,黑也。阴祀祭地,北郊乃社稷也。”《说文》于黝字,亦云“微青黑

色”。氵幼字则最初见于《山海经》,郭璞注《西山经》第二,氵幼山之氵幼云“氵幼音氵

幼黑之黝。”余于是知我国古人本译黑海为“黝海。”特《山海经》虽为两河流域正式地理

书,而译笔则异常拙劣,恐有牟利之商人,浅学之方士,参与译事。

“氵幼”者乃译书人所写“黝”之别字耳,不然,则当时之简笔字。《说文》于此字但

言“泽在昆仑之下,”至《唐韵》、《集韵》始注其音为“于纠切,音黝,水黑色也,”皆

后起之音义。

故知氵幼字不见他古书,乃《山海经》译人所特创者。

古人谓黄河源于黑海,自幼发拉底斯变为西亚圣河后,殆亦谓其发源黑海。所以然者,

殆以生命水故。余按西亚神话女神易士塔儿情人旦缪子(Tammuz)遭不幸而死。易士

塔儿上穷碧落下黄泉,求所谓“生命水”(WaterofLife)者,以返其夫之魂。

闻此水在幽都(Nether),为女神亚兰豆(AlAlatu)所主。乃下冥界以*蛑

抢级顾簦芫〈烊瑁钢敛幻狻L羯裣缆硇尬胖е钐焐裎首镉亩迹惭抢

级菇资克头拧Q遣坏靡眩顺雠裼诘赜蛊涔诿嶂槭我律眩侵平鸨ψ忠

陨胰纹潢闼ィ鹊╃炎佣钤啤0<芭癜N鞅甲叽蟮兀倨浞虬氯锼怪

嘣椒玫赜氪舜础*

意大利教士马黎诺里旅印度而得锡兰岛东地堂之说,前文已屡言之矣。地堂,其黑河流

至契丹,即中国。《大唐西域记》亦言香山大仙池,分东南西北流出四大河,其北方流出之

徙多河,潜流地下出积石山,为中国河源。徙多河即黑河也。河源即我国黄河之源也(洪兴

祖引《河图》及所见《山海经》佚文白水入中国为河,恐中国人所改。彼等能知黄河代表之

色为白,已难得矣)。吉河流入黑海后,再东潜万里而为中国黄河,凡我中国人闻此说后,

对于西亚之吉河安能不产生其极深之情感耶!

古两河之人不但信河水能潜行地底,且信其能潜行海中,如河出渤海而后入禹所导积石

山,赤水则入南海而穷于汜天之山,黑水则穷于不姜之山(《大荒南经》第十五),青水则

穷于丽涂之山(同上)。度此类大山皆在大洋之中,距离各河出海口处不知其几千里,而河

流海中,居然能保持原来状况,一波不乱,而各归其应归之山。此种地理观念,宁非奇异之

极?

吾意山脉与地脉观念,亦肇自两河。惜今《山海经》尚无可考尔。

回敬之天园亦伊甸之衍化也。《古兰经》形容天园,辄有“诸河流在其下”之语。全经

屡见不一。则与“潜流”之说不能无关。又回教天园河流之数似亦为四。《古兰经》卷二十

六第四十七章:“天园的情形……内有常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在饮者

感觉味美的‘酒河’和清澈的‘蜜河’,他们在那里享受各项果实,并蒙其养主的饶恕。”

希腊奥林匹司山无河可以附会,遂将四水安置于冥界:一曰司蒂克斯(Styx),此

河为诸神所敬惮,凡起誓必用之,指河为誓之后,无论如何,不能翻悔。中国古人亦有指河

为誓之事,印度则指恒河,似为同一渊源。二曰Acheron,为“悲苦之河”(Riv

erofWoe),支流甚多。三曰Phlegethon,为“火河”。四曰Gocyt

us,为“哭河”(RiverofWailing)。

然则诸地之实际昆仑果皆仅有四支大水欤?我中国仿制之昆仑在西域者即有于阗南山、

巴颜喀喇、冈底斯,所有之水大小皆不止四数;印度有六大水(见前引《释氏西域记》),

即昆仑正身所在之西亚大河亦不止四,强名之为四者,不过以代表东南西北之方向耳。兼地

理乃天然的,各种文化观念乃人为的。人为与天然岂能完全合拍?只有勉强扭捏以言之而已

矣。四水发源未必皆出阿拉拉特,但彼中固有潜流学说为之解决,不必深究,而四大水果皆

入海则不误。余坚主《胶>纺宋餮枪诺乩硎椋黄淇尚旁眨苛ヂ赜胫泄?

我国自称“中国”,盖闭关时代,本部与四裔相对待之名词。顾此语亦受两河文化影

响。今日西亚楔形文字发现于地底者,尚不见自称其国为“中国”之语。然观乎昆仑号为地

中央,及冀州齐州之号为中国,吾知“中国”一词亦来自西亚矣。今请观《淮南·地形

训》: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

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扶木在阳州,日之所罢。建木

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河图·括地象》:

“地中央曰昆仑……”

“昆仑之墟下洞,含有赤县之州,是为中则。”

“昆仑山为柱、气上通天。昆仑者地之中也。”

“昆仑居地之中,其势四下,名山大川,皆有气相承接。”

“昆仑地之中也,其外有五色弱水,横绕三千里,深十三寻。”

次则请究“冀州”、“齐州”。中国所谓九州者,自《禹贡》(宋王应麟《玉海》,古

帝如伏羲等亦有分州之说,当然不足取)。禹所分者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

雍九州。《尔雅·释地》,则为冀、豫、媵、荆、扬、兖、徐、幽、营等九州。《周礼·夏

官·司马》所分为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等九州。此三书皆中国之经书,代

表正统文化者也,而其所记九州之名,便已不能一致。然此尚可推诿为夏商周三代制度有

异,故州名亦不同。至《淮南·地形训》及纬书之九州,名目与经书亦有参差。《地形

训》:

“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吉廾州曰并

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士,正东阳州曰申

土。”

《河图·括地象》:

“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邛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吉廾州曰并土,正中冀州

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阳州曰信土。”

今但论冀州。《周礼·职方氏》“河内曰冀州”,孔安国曰:

“舜分冀州之城为幽州、并州。”孔颖达曰:“据职方氏,幽、并山川皆冀州之城,故

安国知之。”冀州为今河北、山西及河南黄河以北之地。《尔雅·释地》“两河之间为冀

州。”而中国古时冀州实在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三河以内,与《尔雅》不符。

毛晃解之曰:“案《禹贡》导河积石,自积石而下南河谓之西河,至于华阴,折而东,经底

柱山,又东径孟津,东过洛水以北,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怀山,折而北流,过降水,

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东河。《尔雅》言两河者,举其二,

则三可知也”

(《禹贡指南》卷一)。

又有为望文生义之解者。《晋书·地理志》:“《春秋玄命苞》云:‘昂毕散为冀州。

乱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

《释名》:“冀州地有险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也。”

杜牧《罪言》,“《禹贡》九土,一曰冀州,程其水土,与河南等重十一二。以其恃强

不循理,冀其必破弱。虽已破弱,冀其复强大,因以为名。”此种缭绕曲折之解释,乃吾国

文人惯技,实不足道。

吾人须知《淮南》与《括地象》所言者乃邹衍之大九州也,观其与东南神州对举便可了

然。彼之冀州与《尔雅》、《禹贡》小九州之冀州本非一地,何能强合?《淮南》、《括地

象》皆有“正中为冀州”之语不容忽视。高诱注《淮南》此语云:“冀州,大也,四方之

主。”宋均注《括地象》此语云:

“冀州,昆仑之山也”(疑原语为“昆仑山之所在也”)。郭璞注《尔雅》“两河之间

为冀州”,曰:“自东河至于西河。”诸人或为汉人,或为魏晋六朝人,彼时纬书及道术之

类,尚未尽灭,其语必有所本。郭璞所谓自东河至西河中间为冀,谓其非指东之替格里斯,

西之幼发拉底斯中间之米索博达米亚(Mesopotamia)而言,岂尚有他哉!

屈原《九歌·云中君》:“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楚怀王大祭诸神以祈胜秦,屈原为作祭歌。楚国之地,战国时,当《禹贡》扬荆诸州,

不及冀州。今屈原舍眼下风光之荆扬,而使神远览河北之地,亦殊可怪。前人虽有种种曲

解,余皆不取。余以为云中君亦是西亚传来之神,为屈原根据外来神话而创作。“冀州”一

语乃屈原无意留于歌中者,观其与四海对举成文,知歌中冀州,实指中国,乃西亚人所自命

之中国。

《淮南·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

州。”高诱注“冀九州中,今谓四海之内”,不失为佳注。盖古人言洪水之祸,遍及中国,

女娲所济者,不应独为区区河北之地,则此冀州者又实指全中国而言,特非吾曹之中国耳。

道家书除冀州指中国外,齐州所指亦然。《列子》书中,此例尤夥:

《黄帝第二》:“黄帝……游于华胥氏之国,在吉廾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张湛

注:离也)齐(张湛注:中也)国几千万里也。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

《周穆王第三》:“四海之齐,谓中央之国。”

《汤问第五》:“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张湛注:齐,中

也。)

《杨朱第七》:“卫端木叔者,子贡之世也,籍其先赀,家累万金,不治世故,放意所

好……至其情所欲好,耳所欲听,目所欲视,口所欲尝,虽殊方偏国,非齐土所产育者,无

不致之。犹藩墙之物也。”以四海与齐对举,可见齐为中国。按端木叔为卫国人,不言卫土

而言齐土,又以齐土与殊方偏国对举,可见乃指中国而言。

《尔雅·释言》:“殷,齐,中也。”《释地》“九夷、七戎、六蛮,谓之四海。距齐

州以南戴日为丹穴,北戴斗极为空桐,东至日所出为太平,西至日所入为大蒙。太平之人

仁,丹穴之人智,大蒙之人信,空桐之人武,四极。”以齐州为地理中心,而推论四海四

极,则此齐州者,果为何地耶?《尔雅疏》“齐州”二字,则曰“齐,中也。中州为齐州,

中州犹言中国也。”唐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此齐州则为

邹衍之大九州矣。此乃唐人之误,大九州不能总名齐州也。若谓为中国之小九州,则中国九

州本系连接之大陆地,安得为九点烟形?

观《淮南·地形训》言东南神州曰农土,《括地象》则谓为晨土,形近而讹而已。邹衍

谓中国曰赤县神州,则此农土者,必中国矣(全部),乃又以冀州为中国,其安可哉?

余谓“冀”、“齐”音近,当系一音之转,且为西亚人指其建国地点而言者。所指当即

是两河流域之美索博达米亚。

夫亚洲文化固以两河流域为最古,当全世界尚在草昧未开之际,而苏末文化已高,巴比

伦、亚述诸国继起,其天文、历法、诗歌、美术,已灿烂光华,尤盛极一时。且名王辈出,

武功亦极辉煌,属地之广,史家谓其几遍全亚,其王每自称为“万王之王”(TheKin

gofKings),则其侈然自负其国中阿拉拉特山处大地之中;且自负其建国地两河流

域为九州正中之一州,亦人情之常耳,易足为怪?

回教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承继之文化亦与两河有关,故亦称回教策源地之天方为大地之

正中。刘智《天方典礼择要·原教》篇谓真宰“造人祖于天方,降圣贤于中极”,自为解

曰:“中极,天方之地也。天方处六合之极中,故命曰中极,乃圣贤丛会之地,人民首出之

乡。”又自为考证云:“《天方舆地经》曰:地为圆体,如球,乃水土相合而成,其土之现

于水面而为地者盖球面四分之一也。地之平面自东至西,分为三大土,东曰东土,在西曰西

土,东西之间,则中土也。又自东至西作一直线,距南北两极等,为地经中线,自北极至南

极,作一横线,距东西海岸等,为地纬中线,两线相交为十字形,天方当其十字交处。西谚

曰:大地如磨盘,天方盘之脐也。其形四面皆下,因其地为天地之枢纽,故万方引向焉。”

希伯来民族亦谓耶露撒冷为世界中心。但丁《神曲》言之极详。大概主张地为圆形,居

天体正中。自东至西画一横线,剖地球为南北二部分:北部为陆地世界,南部为海洋世界。

自魔鬼领袖露齐弗尔反叛上帝,被驱出天庭,摔于地上。

魔头穿南半球而入,而达于北半球。但为地心吸力所牵,至地之中心不再进,上半身在

北半球,下半身在南半球,其脐恰当南北分界线之正中。耶露撒冷在魔鬼所居之地狱顶上,

《神曲》屡言此事,不一而足。虽耶露撒冷在魔鬼顶上,不在其脐,然以魔脐为南北分界则

亦疑其沿袭古代以地球之中心称为脐之观念。但丁《神曲》对于地球之界说,与传统神学已

略有出入,庸讵知传统神学不言耶露撒冷恰位置于魔脐哉?

希腊人则谓阿坡罗预言圣坛所在地迭尔腓(Delphi)为世界中心。神殿中有大圆

石称为Omphalos,译为“脐”,意即大地之脐(NaveloftheEart

h)也。印度古时称Benares为圣城,谓其处大地正中,为“世界之脐”。南太平洋

复活岛,弹丸黑子地耳,乃古来自称为“世界之脐”。秘鲁古印加帝国之象形文字,亦自号

其国为大地脐焉。

中国古代对于冀州之“冀”字有若干望文生义之解释,而于齐州之“齐”字,则解释较

确。《伏生尚书大传》,言旋机玉衡,以齐七政曰:“齐,中也。”马融注《尚书》亦有此

语。

张湛《列子注》,邢绊《尔雅疏》,于齐州之齐,一则曰:“中也。”一则曰:“犹中

国也。”固不失为佳注,然犹以未能道出所以为恨。清郝懿行《尔雅义疏·释言》第二,于

“殷、齐、中也”引《玉篇》云:“中者,半也。《丧服小记》注:‘中,犹间也。’”隐

有齐(脐)居人体之半,及中间之义,而亦惜其未彻。惟《史记·封禅书》“始皇祠天主于

天齐”曰:“齐之所以为齐,以天齐也。”苏林曰:“当天中央齐。”索隐曰:

“顾氏案:解道彪《齐记》云,‘临前城南有天齐,五泉并出,有异于常,言如天之腹

脐也。’”而后乃将齐字真义完全达出矣。盖古时文字简单,腹脐之脐,作齐。《左传》

“后君噬齐”,犹言“噬脐”也。泰山古名天中,言其居天下之中,是则泰山在古时盖亦居

于昆仑地位。中国、希腊、印度、希伯来、阿拉伯、古南美洲,均以其宗教策源地,大神圣

坛,政治中心之京都为世界中心,且不约而同均有“脐”之一语。天下无心暗合之事,固亦

不鲜,而此种情形,则实堪奇诧。

此世界中心之观念由阿拉伯半岛而传于全世界。除希腊之外又有中国、印度焉。今请先

言印度。印度称其苏迷卢为器世界之中心,而印度摩揭陀(Magadha)以文化较高,

国威较盛之故,亦自称为中国。东汉时牟融已知此说。其《理惑论》有云:“佛……所生天

竺者,天地之中,处其中和也……

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此观之,汉土未必为天中也。”(《弘明集》)

吴孙权时,遣使康泰等使扶南,见其王范旃,具问天竺风俗,返国作《扶南传》,今

佚。赖《水经注》等常引其文,故今日尚得知其梗概。《水经注》卷一引《扶南传》:

“昔范旃时,有*d杨国人家翔梨,尝从其本国人到天竺,辗转流贾,至扶南。为旃说

天竺土俗,道法流通,金宝委积,山川饶沃,恣其所欲。左右天国,世尊重之。旃问云:今

去几时可到?几年可回?梨言,天竺去此可三万余里,往还可三年,逾行及四年方返,以为

天地之中也。”

《梁书》卷五十四:

“汉和帝时,天竺数遣使贡献。后西域反叛,遂绝。至桓帝延嘉二年、四年,频从日南

徼外来献。魏晋世绝不复通。唯吴时,扶南王范旃遣使人苏物使其国……其后吴遣中郎康泰

使扶南……具问天竺土俗。云:佛道所兴国也。人民敦庞,土地饶沃,其王号茂论。所都城

郭,水泉分流,绕于渠堑,下流大江。其宫殿皆雕文镂刻。街曲市里,屋舍楼观,钟鼓音

乐,服奢饰华,水陆通流。百贾交会。奇玩珍玮,恣心所欲。

左右嘉维、舍卫、叶波等十六大国,去天竺或二三千里,共尊奉之,以为在天地之中

也。”

《南史》卷七十八,关于天竺一节,所语略同,想均从康泰《扶南传》采摘而来。所言

之国,皆摩揭陀也。

《水经注》卷一又引竺(印度也)法维之言曰:“迦维卫国,佛所生天竺国也。三千日

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是则又以释迦牟尼所生之国度为天地中央矣。

总之,当时印度各国,皆自名为中国,而摩揭陀则尤为“中国中之中国”焉。盖摩揭陀

地势本在印度中央。阿输迦王(Asoka)于纪元前二三世纪顷大张国威于全印,其首都

华氏城(即《大唐西域记》之波吒厘子城Pataliputre)成为政治文化中心。阿

输迦又为佛教大护法,声名洋溢,远及万国,中国人不言印度则已,言则无不首及此国者。

晋法显《佛国记》可觇一斑:

“中天竺所谓中国,俗人衣服饮食,亦与中国同。佛法甚盛。过河,有国名毗茶,佛法

兴盛,兼大小乘学。见秦道人往,乃大怜愍。作是言:如何边地人,能知出家为道,远求佛

法?悉供给所需,待之如法。”

“法显初到祗洹精舍,念昔世尊,住此二十五年。自伤生在边夷,其诸同志,游历诸

国,而或有还者,或有无常者。今日乃见佛定处,怆然心悲。众僧出问显道言:汝从何自

来?答云:汉地来。众僧叹曰:善哉!边地之人,乃能求法到此!”

“南下一由延,到摩揭提国(即摩揭陀),巴连弗邑(即波吒厘子城)。巴连弗邑,是

阿育王所治……凡诸中国,唯此国城邑为大,民人富庶,竞行仁义……法显住此三年,学梵

书梵语……既到中国,见沙门法则,众僧威仪,触事可观。乃追叹秦土边地,众僧戎律残

缺,誓言自今已去,得至佛所,愿不生边地,故遂停不归。法显本心欲令戒律流通汉地,于

是独还,顺恒水东下……法显发长安六年,到中国(此中国指印度摩揭提)停六年,还三

年。”

晋时中国佛教本甚幼稚,法显游佛教母邦,得接其学人,读其经典,事事皆胜于中华,

因而罢然自失,而生出一种“自卑心理”,情亦可原。惟印度僧人,不问中国全盘文化如

何,惟以佛教为标准,居然以中国自居,动辄以我国为“边地”,为“边夷”,见有求法往

其国者,叹息以为难得。彼时印度人之视我国,竟不啻我国人今日之视非洲黑人、美洲红

人。印僧之夜郎自大,亦可哂已!

六朝时喧腾于学术坛坫,有所谓夷夏之论者。中国学者鄙佛教为夷狄之教,佛教徒则谓

印度实乃真正之中国,而中华反为边疆。前者如顾道士所作《夷夏论》,后者则为驳论,皆

见《弘明集》。如宋释僧愍作《戎华论》以抑顾云:

“君言夷夏者,东有骊济之丑,西有羌戎之流,北有乱头被发,南有剪发文身。姬孔施

礼于中,故有夷夏之别。戎华者东尽于虚境,西则穷于幽都,北则吊于溟表,南则极乎牢

阎。如来扇化中土,故有戎华之异也。君责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者,子出自井坂之渊,

未见江湖之望矣。如经曰:

‘佛据天地之中,而清导十方’,故知天竺之土,是中国也。”

又宋释慧通驳顾云:

“天竺天地之中,佛教所自出者也。斯乃大法之整肃,五教之齐严。”

诸如此类言论,六朝时实不胜其多。直至唐时犹有此说。

《大唐西域记》卷一:

“索河世界(原注,旧曰婆婆世界,又曰娑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之化摄也。

今一日月所照临四天下者,据三千大千世界之中,诸佛世尊皆于此垂化。现在现灭,导圣导

凡。”

我国之自称“中国”不知起于何时,我国古时对外自称为夏,为华。《论语》:“狄夷

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荀子》:“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夏。”《左传·襄

公十四年》传:“戎子驹子曰,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定公十年》传:“孔子曰,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昭公十三年》传:

“子西曰,吴,周之胄裔也,而弃在海滨,不与姬通,今而始大,比于诸华。”中国历

史上有四大帝国,夏、秦、汉、唐是也。后虽亡灭,而其名深印于外国人脑海,历久不忘,

每以呼易代后之中国人,中国人亦即用以自名。如今美国尚有“唐人街”,华侨回国曰“回

唐山”,而我民族至今自命汉族。

汉时诸外国称中国为秦,或谓China一字,亦由秦字之转。则春秋战国时,我族尚

自称为夏,为诸夏,宜矣。至于华者,或谓乃夏字之音转。然《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传:

“声子曰:

楚失华夏,则析公之为也”,华夏连用,则音转之说殆有不可通者。证以《左传·定公

十年》传孔子“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二语,裔为边地,夏则指中原,夷为蛮族,华则文明

开化之族矣。

商人对外自称为“我”,如卜辞“贞勿合我吏步”、“(侵)我图(鄙)田”、“土

方我田十人”皆其例。周人自称为“王国”,《大雅·文王》:“思皇多士,生此王国。

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或称“有周”,《大雅·YA民》:“天监有周,昭假于下。”或

即自称为“周”,《周颂·维清》:“迄用有成,维周之祯。”《左传·隐公六年》传“我

周之东迁”。对外自称亦常为“我”,《大雅·召捌》:“我居圉卒荒,”《大雅·皇

矣》:“无矢我陵,我陵我阿;无饮我泉,我泉我池,度其鲜原。”但对外又自称为“中

国”,如:

《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

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惠此中国,国无有残。”

《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颁榜于中国,敛怨以为德。”“内于中国,

覃及鬼方。”

《大雅·桑柔》:“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

或谓中国,乃国中之意,非谓中原全部。且《民劳》有“惠此京师,以绥四国”语,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语气相同,更可知中国二字不过指帝都而言。但商、周称本国以外

之国家皆曰“方”,今以“四方”、“鬼方”与“中国”对举,其以本族根据地为中国,意

识甚为显明。《左传·昭公九年》传:“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先王居钓杌于四裔,以御

魑魅,故允姓之奸,居于瓜州。伯父惠公归自秦,而诱以来,使逼我诸姬,入我郊甸,则戎

焉取之。戎有中国,谁之咨也!”

《诗经》与《左传》尚无作伪证据,而其中居然有“中国”一词,是可见中国一词,传

入我国甚早。

至战国之世,“中国”一词,其用始更普遍。细析其作用,凡有三种。第一种指中原,

即夏商周三代政治活动之中心地,黄河流域是也。例如:

《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兽蹄鸟蕺之迹交于中国。”

《滕文公上》:“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汜滥

于中国。”

第二种指齐鲁等文化先进国家,秦楚不得与焉。如:《孟子·滕文公上》:“陈良、楚

产也,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北方之学者,莫之或先也。”《离娄下》:“得志行

乎中国,若合符节。”

第三种指与外国相对待之中国本部而言,如:

《孟子·梁惠王上》:“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史记·孟荀列传》:“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

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除居八十一分之中国,指齐国外,赤县神州

之中国,则指中国全部国土。《礼记·中庸》:“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貉。”所指

亦为中国全部国土。

日本古时,亦有天孙族降居苇原中国,而为之主之说。日本以山阳为中国。其观念殆皆

得自我中华,惟为时当甚早耳。

较此范围更广者,则有“四海”、“天下”二词。《诗经》中多“四方”、“四国”之

语,亦有“四海”字样,如《商颂·玄鸟》:“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

假,来假祁祁!”亦有“天下”一词,如《大雅·皇矣》:“以笃于周祜,以对于天下。”

凡在天之所覆之土地,皆可名天下,故诗曰:“普天下之,莫非王土。”此种观念,可以自

然产生,不须外来启示。至于“四海”则非有来源不可。盖中国乃大陆民族,活动于黄河流

域,尧舜夏商时代,或曾与海外有所交通,然所知者不过中国东部之太平洋,南部之印度

洋,名之曰“东海”、“南海”,至于北海、西海,则中国民族足迹,从未曾涉及,何以竟

有“四海”一词,见之中国载记乎?印度民族亦好言四海,如四大海水纳之毛孔,摄取四大

海水等等,与中国皆有所受而然。所受者何,则古两河流域也。《山海经》山经分为五,而

海则四,为东西南北四部分,非其明徵欤?

战国以前,中国载记之有四海诸词,乃由西亚辗转传来,运用颇觉生涩。至战国时,外

来学术大量输入,而“天下”、“四海”亦遂成为中国人之口头禅。以孟子为例,则如《公

孙丑下》:“夫天不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滕文公

上》:“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欤?……

天下之通义也。……天下犹未平……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是故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

得人难。”《滕文公下》:“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则归于墨……

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梁惠王上》:“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

子。”《离娄上》:“故沛然德教溢乎四海。”;“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其他子书,证例从略。

我国历代人自称,皆以国号,如汉也,如唐也,明也,清也皆是。即与外国相对待,虽

常用中国二字,但仍以国号为多。如“汉与匈奴”,“唐与突厥”,史书之文大率类是。及

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更国号曰“中华民国”,且日与世界万国相接触,自我意识非常觉

醒,而后“中国”之观念乃开始明朗化焉。西人每谓地球本属圆形,无处不可为大地中心,

即无国不可为中国,何中华独自号以此?彼又安知“中国”一词,渊源之古,及其所涵之深

邪?今两河流域文化久沦地底,种族亦凋零澌灭。印度凌夷非一日,更无中国之称。独我中

华文化种族,依然无恙,绳绳继继,四千余年,犹能保存此古色古香,光荣无比之国号,吾

人又安能不引为自傲,而永永宝爱拥护之哉?馀论

夫昆仑为世界大谜,数千年于兹。余此区区考证,安敢自命已得昆仑底蕴,亦不过发其

端绪,期与海内外学者共相商榷而已。余尝谓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均是一篇糊涂账。古史方

面,已有某某先生等工作多年,路线异常正确,成绩亦极其彪炳,余今日敢为此学术界之探

险者,盖诸先生实导夫我之先路也。惟窃以为伏羲、女娲、虞舜、夏禹及夫黄帝、共工诸人

根源,似不能完全索之故纸堆,若觅之于两河流域、埃及、波斯、印度、希腊古史与神话,

必有惊人之发现,而我国古史整理之成功,亦可提早若干年代。一得之愚,未知整理古史者

以为如何?地理方面,则《尚书》、《禹贡》,必系战国儒家删削外国传入之禹本纪傅合以

中国地理而成。渤海、积石、黑水、弱水等地名,必皆彼时始有;且恐尚有无数山水名目皆

缘《山海经》而生。若有地理学者,于古籍中考证中国地名发生之先后,则或可证实余之此

言。若更就《山海经》而考证古两河流域地理,则亦必有重大之收获以贡献于世界焉。故以

夏禹为中心,而中国古史问题可以解决。以昆仑为中心,而中国古代地理及中外交通史问题

可以重新估定。

以屈原《九歌》、《天问》为中心,而中国天文、地理、历法、神话及战国整个学术史

问题亦可迎刃而解。三者并合之结论,首要者为证明“世界文化同出一源”,次要者证明为

“中国古史混有外来神话及历史之成份”,及“战国学术思潮乃外来文化刺激所产生”,由

是则先秦史地与文化史皆将全部改观,其关系岂不诚重且大哉!

余兹于昆仑问题,议论暂止于此,愿就今日中国普通地理图书所谓“昆仑山脉”者,更

一饶舌焉。今日初中学生略习地理者,叩以昆仑,亦能就地图检取新疆西藏间昆仑山脉以

对,且谓全国诸山均发源昆仑,昆仑实为中国山祖云云。再考普通地理辞典及坊刊地图,则

作此论调者比比皆然。有谓昆仑分中东西三支,其山脉之所延绵,不但括尽全国诸山,且渡

海而为舟山群岛,为台湾,为日本。有谓昆仑分阴山、北岭、南岭、句漏四大山脉,亦将全

国名山,尽隶属于昆仑系统。是盖由于历古相传“昆仑为地中央”、“昆仑为山首”之神话

而来,实为一种地理之迷信,不可不辩。

中国人往时虽不知昆仑究为何山,但坚信其在西北。虽无“山脉”之专词,而有山脉之

观念。“三条四列”之说谓出《禹贡》(《禹贡》实无此明文,乃后人附会《禹贡》而

起),其说殆甚早。唐开元间僧一行倡“山河两戒”之说(王应麟《玉海》卷二十),山脉

之观念乃更明了。唐益《松筠龙经》之歌曰:“昆仑山是天地骨,中镇天心为巨物;如人骨

脊与项梁,生出四支龙突兀。四支分出四世界,南北东西为四脉,西北崆峒数万程,东入三

韩陷冥杳;惟有南龙入中国,分宗孕祖来奇特。”(《正觉楼丛书》)至明王士珍遂衍为

“昆仑三龙”

之说,谓昆仑据地之中,四旁丛山各入大荒,入中国者东南支也。其支又于塞外分为三

支,名为北龙、中龙、南龙。亦以全国名山归之昆仑一系(见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

书》)。魏源固主葱岭即为昆仑,遂倡“葱岭三干”之说(见《小方壶地理丛书》,魏源

《葱岭三干考》)。唐人之说,多杂以天星分野之说及堪舆家言。明人惟言山脉而已,清人

条理更为明晰。

惟分别山脉,皆以分水线为重要根据,今日中国中小学校采为教科书之地图,大略皆沿

袭此说。

所谓“昆仑山脉”四字实乃外国地质学者代我所撰,此人即十九世纪初德国地质学家洪

博德(AvonHumboladt)

也。彼分亚洲山脉为四大山系,一曰阿尔泰山系,二曰天山系,三曰昆仑山系;四曰喜

马拉雅山系。盖十七八九世纪西洋地理家言中国地理者,多根据中国地理书,震于昆仑之大

名,不敢不为其留一位置。且按武帝定于阗某山为昆仑,彼中人士亦复耳熟能详,故惟有自

新疆南部丛山,割取一段,强名之为“昆仑山脉”,顾自此而后,西洋谈中国山脉者,亦不

敢竟遗昆仑。中国现代地图,本皆以欧俄日本所制者为蓝本,自是而昆仑山脉之在后藏新

疆,俨然成为定案矣。夫山脉之名,无非随人而定,设全国诸山果皆导源昆仑山脉,吾人亦

何妨竟认昆仑为中国山祖。然今昆仑山脉实分自葱岭,葱岭高度又远过昆仑,吾人不祖葱岭

而祖昆仑,果有何等理由乎?

且根据地质学定理:山脉之成因有所谓“剧烈褶曲”者焉,有所谓“拗褶”者焉,有所

谓“断层”者焉,有所谓“火山喷发”者焉,有所谓“侵蚀作用”者焉,而分水线则殊不关

重要。山之质素与构成之年代相同者乃可为一脉,否则不能强一之也(以上皆引自《中国山

脉考》,《科学》第九卷第九期)。中国山脉,究有几系,今日尚未完全考定,要之非皆导

源昆仑,则可断言。且“山脉”(Orography)之语,今日地理学家已置诸不论之

列,而中国言地理者,至今犹以“山脉”二字津津挂诸齿颊,且信全国诸山出于昆仑山脉之

说,不太缺乏现代地质常识欤?昆仑神话,今已无人肯信,而昆仑山脉之迷信又起而代之,

诚不知昆仑之魔力何以竟如斯之巨也!余深愿我国地理学家,以后制图立论,于此谬说,必

须力加纠正。而彼盈千累万之坊刊地图,各校采为教科书者,教部亦宜取缔。盖昆仑为中国

山祖与黄河之发源昆仑,同为不合科学之事实,河源之迷信,今日已无人肯言矣,昆仑山脉

之迷信,岂可独容其存在耶?

夫昆仑神话之发生,实不知其已有若干千年之历史,其传入中国,亦有二千余年。凡传

说与信仰之久者,其支配人心之力必厚而且雄,所谓“民族心”者盖亦由此而成者也。昆仑

之在彼西亚,在希腊,在印度,皆已成为神话宗教之渊源,文学艺术之宝库,其在我国亦颠

倒鼓舞二千年之人心,化为民族性灵之一部分,今忽闻此可爱之大山乃非中国实际地理所

有,于心又宁能恝然?我知吾说一出,攻余为立异骇俗,丧心病狂者必大有人在。或者则认

为昆仑山存在,乃我地理之荣光,若去此山,则舆图或将减色,则当知昆仑“正身”固在西

亚,希腊之奥林匹司,印度之阿耨达山,及中国西南所有纷纷藉藉之昆仑,皆昆仑之“影

子”耳。瞻望西亚,彼久湮沙漠之尼尼微、巴比伦古城,固我文化之策源地也,而彼屹立阿

美尼亚高原之阿拉拉特,固挪亚方舟之所搁,我先民周穆王骏足之所经(?)也!吾民族若

果能奋发为雄,扩张我之国威及于全亚,则彼真正之昆仑何尝不可收入版图以内,区区一昆

仑影子之有无,何关中国之荣辱哉!自跋一

余去夏幸获休假,本批从事屈赋之探讨。乃忽撄胃病,更苦目昏,数月间,未览一书,

未写一字。冬间倭氛紧急,人心惶惶,更无意于研究之事。及战局稍定,感于乱世生命之无

保障,草木同腐之非素志,发愤取是题而写作之。武大图书馆书籍虽亦不少,然研究一专

题,则参考材料必嫌不足,而外文方面缺乏尤甚焉。本文参考书之未举书名者为《法苑珠

林》、《翻译名义集》,《佛教大小辞典》,丁福保《说文诂林》,北平研究院《中国地名

大辞典》,商务印书馆《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丁文江所制《中华民国新地图》,《中华

分省本图》,童世亨所制《历代疆域形势一览图》,及坊刊中国与世界全图数种。圣经地图

数种。因所采之书不同,故文中地名新旧不能一律。此外则为中、英、法文新旧约各一部,

次则为。

TheUniversalBibleDictionary,bytheven

A.B.BuckAland,M.A.andTheRev.A.LukynWilli

am*螅模模ǎ裕瑁澹遥澹欤椋纾椋铮酰螅裕颍幔悖簦樱铮悖椋澹簦蹋铮睿洌铮睿*

Harper’sDictionaryofClassicalLiteratur

eandAntiqAuities,byHarryTnurstonPeck,M.A*

疲瑁模ǎ粒恚澹颍椋悖幔睿拢铮铮耄茫铮恚穑幔睿危澹鳎铮颍耄*

及伦敦GeorgeG,HarrapandCompanyLtd,所出原版巴比

伦、埃及、希腊、印度神话丛书各数本而已。自去冬十二月七日起草,历时一月而脱稿,缮

写修饰者又半月。而全文告成。嗟乎,古人著书,博览万卷,覃思十年,而余乃竟以月余之

功,数十种之参考书籍,便思解决如此一大问题,唐突学术尊严,吾知罪矣!虽然,抗战以

来,吾曹学人不啻陷身死海,求书既难若登天,问道又苦无其人,即再研求,所得亦不过如

此。故惟有作为初稿,强颜付诸披露。若海内学者,不鄙其浅陋,进而教之,使昆仑之谜,

终有豁然揭露之一朝,是则余区区发表此文之意也夫!

三十四年一月二十五日自跋于四川乐山寓庐自跋二

昆仑四水问题,以《旧约·创世纪》伊甸四河,最难解决。学者虽知有二河,一曰替格

里斯,一曰幼发拉底斯,其他二河,则聚讼纷纷,迄无定论。以替幼两河为据,古人已代我

等觅出,其他二水果何在乎?余初以河水为替格里斯,弱水即青水,为幼发拉底斯,黑水则

拘泥于《圣经》学者之研究,谓为阿拉斯河。不知阿河注里海,而黑水则必注黑海始可。又

觅赤水不得,以《创世纪》有环绕古实之言。古实古时指非洲黑人之国,虽半岛境内亦有古

实而必须西邻非洲或靠近红海。非洲及红海古称炎区,余以为赤水必在此等炎热之地。又以

屈原《离骚》西行路线,系初济白水,至西极乃至流沙赤水,过此即可达于西海,乃以长仅

二百哩流入死海即不再流之约但河当之。盖余彼时尚不知青赤白黑代表东南西北方向,竟以

代表南方之赤水○之半岛诸水之西,其误甚矣。民国四十三年以昆谜稿视师范大学同仁程旨

云先生,先生于约但河问题曾有疑问,谓两河流域境内自有大河何必求之红海之上,岂非舍

近图远云云,余于该时,已获颜色与方向关系观念。又知《离骚》流沙赤水乃指红海,亟欲

改正,而书已付梓,荏蒋又廿年,不安日甚,今趁此书收入论丛之便,于伊甸四水一章大加

修改,屏去约但,代以注入黑海之吉瑞尔河,自觉远胜于前。惟旨云先生已归道山,念及昔

日切磋之乐,不可再得,至为凄怅!

昆仑之传入我国,未知何时,余以为必较西海仙洲为早。

山东半岛之泰山在远古时即居昆仑地位,泰者大也,泰山者大山也,殆取西亚“世界大

山”之义。又居大地脐上,天门在其顶,幽都处其下,与西亚世界大山条件无一不合。幼发

拉底斯在西亚称为“大地之灵魂”(goulofland)谓天地间万物皆由其创造,尊

称为River而不名。我国黄河亦称“河”而不名。幼河称为公平正直,审判人类善恶之

水,故西亚每掷罪人河中以沉浮验有罪与否。我国亦有指河为誓之俗。

则黄河与泰山神话殆同时传入者。余固主张域外文化曾两度入我中国,第一度尚在夏商

前,此当属之第一度。彼时仅传白水,青赤黑诸水,恐尚未附会成功,以当时域外移民,脚

迹未能出山东半岛,能在半岛境内置一世界大山并建立八神祭坛,其魄力已不小矣。惜此类

高级文化之移民,日久势衰,竟为土著人民所消灭或被征服而同化。至战国中叶,域外文化

又大量涌入,由《山海经》一类地理书,昆仑问题乃得复活,顾以新兴之西海仙洲魅力太

大,中国人之注意力集中于仙洲,对昆仑殊为冷淡。昆仑之成为热门问题者系在汉武之世,

此事余已在本书中汉武帝钦定昆仑公案诸章,及封禅论中详言,此处可以不赘。六十五年八

月自跋于台湾古都春晖山馆选自《屈赋论丛》



*.距今七万年时期的大洪水时代,青藏高原拯救了人类

 

大约距今十二万年前,是地球的最后一个冰河时期。这时的全球大陆遍布冰雪,到了距今七万年时期,地球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期间,地球上气温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迅速上涨1000多米,在亚洲大陆,海岸线已延浸到太行山东部山脚下,未被海水浸淹陆地,也因冰雪溶化而洪水滔滔,远古人,为了生存开始了又一次的迁徙。这次迁徙不仅包括人类,还有大量的动物。人类为了狩猎也随着一同往青藏高原迁徙。其他地区的部族,几乎都遭到了灭顶之灾。迁徒到青藏高原的远古人类,还处在母系部落群体时代,随着繁衍进化,又逐渐形成以王毋为中心的氏族部落,再后来,  到了距今三万年时代,又逐渐形成以西王母部氏族部落为中心的部落氏族大联合,形成西王母古国。正如由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IBM 电脑公司 进行的一项大型遗传学研究得出惊人结论∶大约7 万年前,受到大约7 万年前,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其实全都是这2000 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 的! 7 万年前全球只剩2000 多人 据报道,这一发现是24 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披露的。 从2005 年开始,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和IBM 电脑公司联合策划了一项名为“基因 地理计划”,该计划在中国、俄罗斯、印度、法国、英国和澳洲的科学家的协助 下,对从全世界50 多个不同地区采集的上千例人体DNA 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在经过了长达3 年的研究后,科学家终于得出最新结论--大约7 万年前, 人类祖先首次从非洲出发,移居到了世界各地。但让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指出, 当时全世界的人口只剩下2000 多人,也就是说所有现代人类---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由这2000 多名“亚特兰提斯祖先”繁衍出来的! 66 亿人全是2000多人后代 据报道,科学家此前已研究了人类从母亲身上遗传的“线粒体DNA”,发现现代人类均为 20 万年前亚特兰提斯居住的“线粒体夏娃”的后代,但由于科学家对 “线粒体夏娃”和7 万年前人类“走出亚特兰提斯”之间的人类情况知之甚少,“基因 地理计划”小组又研究了15 万年前至9 万年前期间、在亚特兰提斯出现的狩猎人 部落闪族人和游牧部落科伊人的“线粒体DNA”,结果确认出当时人类曾分散成 小族群。 研究发现,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不同的是--几乎所有66 亿人的DNA 基 因都是极其相似的。事实上,随便抽出一组黑猩猩比较一下,它们的基因差异都 比地球上66 亿人的基因差异明显。科学家认为,现代人的DNA 差异之所以如此 “小”,正是因为地球上66 亿人口是由7 万年前的2000 多个原始人繁衍而来的。 任何意外都可导致人类灭绝 参与“基因地理计划”的科学家估计,大约7 万年前,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目前地球上的66 亿人口,全都是这2000多名人类祖先繁衍出来的。庆幸的是,后来这2000 多名人类祖先分散成小族群,并独立发展。直到石器时代初期,这些小部落重新会合,人类数量于重新上升,并且从亚特兰提斯散布到世 界各个地区,令人类走出绝种边缘。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研究人员斯宾塞·威尔 斯在一份声明中称:“这项研究阐明遗传学的强大力量,以揭示我们人类历史上 一些重要事件的秘密。幸存下来的极少数早期人类面临艰苦的环境条件,被迫分 成多个小分支,他们在绝种边缘重聚,然后向世界各地移居,这是一部史诗式的剧集,过程记载在我们的DNA 内。” “基 因地理计划”小组估计,在13.5 万年前至9 万年前期间,经历地球上在第四纪大冰河期的间冰期期间,突然变得极热,冰雪大面积溶化,海平面上张,地球陆地大面积被洪水形成的湖泊和上涨的海水淹没,人类的祖先曾差点濒临灭绝,人口最少的时候,地球上仅亚特兰提斯有2000多人活下来。研究人员指出,气候转变可能导致人口结构改变,从而令人类几乎绝种,人数跌至2000 多人。古生物学家米芙·利基感叹说:“谁曾想到,在距今7 万年前,气候的极端恶劣曾使我们人类数量减少到险些灭绝的地步。” 


西王母是部落国首领的称号,如同近现代的"沙皇""总统""女王""主席"之类。西王母古国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陆吾氏首建观象台,弇兹氏结绳记事及岩画记事,盘古氏试种葫芦(今人称蕃爪),开创人类耕种之始,西王母古国也由原始时代进入人类社会笫一次原始的初级文明时期。


地球在距今1.5万年时,再次进入间冰期,发生过一场大灾难

 

1900年,一些渔民从水下60多米处一艘公元前1世纪沉没的古希腊船中打捞上一些奇怪的金属片,竟然是一个十分精密、复杂的齿轮装置,它有3个轴,40个齿轮,其中有一个主齿轮竟然有230个齿牙和9个大小有序的刻度。 

一群使用着笨拙石器的原始人正在那里一边喝着可口可乐,一边看着高清晰度的彩色电视机。在不可能的年代里发生了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是目前科学的尴尬。有人说,这些都是"神"的印迹,但"神"又是什么呢?  


不可思议的远古文明 

1938年,中国考古学家纪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颜喀拉山地区考察时,在一个不太显眼的山洞里共挖出716块花岗石圆形体,中间稍四无孔,每块厚度约2厘米,从中间向四周辐射出许多十分规则的水波纹线条,极似现代的镭射唱片,上面还刻有许多现代人无法解读的各种符号。经过测定,这些石盘大约是正万多年以前的东西。后来,石盘几经辗转到达苏联,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项科学分析表明,这些石盘含有大量的钻金属和其他金属元素,而且石盘的振荡频率特别高,这说明它长期用于高电压之中,仿佛石盘曾经带电,或者是某种电路的组成部分。 

 

1962年,一位中国学者徐鸿儒教授根据当地的古老传说,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最终破译了石盘上的表意符号,译文是:特罗巴人来自云端,他们乘坐的是古老的飞船,后来飞船在着陆时损坏,这些特罗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颜喀拉山地区一直流传着有关特罗巴人的各种传说。实际上在西藏地区确实曾经生活过两个十分特殊的部落,一个叫朱洛巴,一个叫康巴,这两个部落的人种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人种都不一样,他们就生活在巴颜喀拉山一带,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纤细,眼眶奇大,脑颅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独一无二。这两个部落1935年被首次发现,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队前往考察,但结果不得而知。有报道说,最近考古学家在这一带地区曾出上过身材矮小的人种化石,与传说中的特罗巴人和发现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这些特罗巴人是地球人吗?人类在1万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飞船吗? 

在印度德里的一所寺院中,有一根铁柱,它饱受日晒雨淋已经几千年了,但却没有一点生锈的痕迹,因为它既不含硫也不含磷,至今人们没有发现类似的古代合金。难道几千年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脱硫的冶炼技术?另外,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及爱尔兰等地,人们在1万多年的地质层中找到了铁钉。回万多年以前是谁制造了如此地道的铁钉?历史学家感到惊恐,因为这些发现同人们对早期人类文明的推测相去了十万八千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塞拉伊图书馆,人们发现了一张用羊皮纸绘制的航海地图,当然这不是原图,而是精美的复制品。地图上有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赖斯的签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据查,赖斯确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盗马尔·赖斯的侄子。一生以大海为生的人,拥有一张航海图本来算不了什么,但他这张航海图却与众不同。这张地图上准确地画着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也准确无误,特别是将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委内瑞拉湾的合恩角等地也标注得十分精确。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张地图上竟然十分清楚的画出了整个南极洲的轮廓,而且还画出了现在已经被几千米厚的冰层覆盖下的南极大陆两侧的海岸线和南极山脉,其中尤以魁莫朗德地区最为清晰。 

南极洲现在公认是1818年发现的,比赖斯的地图晚了300 多年,而且南极大陆被冰层覆盖也是150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这幅地图的存在说明,在南极大陆还没有被冰雪覆盖以前,曾经有人画出过当时的地理面貌。但是,人类在15000多年以前还处于原始石器时代,当时既到不了四周环海的南极地区,也不可能有绘制地图的先进文化,那么这幅地图的原作者又是谁呢? 

1531 年,奥隆丘斯·弗纳尤斯也有一张古地图,上面标出的南极洲大小和形状与现代人绘制的地图基本一样。这张地图显示,南极大陆的西部已经被冰雪覆盖,而东部依然还有陆地存在。根据地球物理学家的研究,大约在6000年以前,南极洲的东部还比较温暖,这与弗纳尤斯的地图所反映的情况十分吻合。 

1559 年,另一张土耳其地图也精确地画出了南极大陆和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线,使人惊讶的是,在这张地图上有一条狭窄的地带,像桥梁一样把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连在了一起,地图上所表示的无疑就是现在的白令海峡地区。但是,白令海峡形成已经有1万多年了,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中间的这条地带就是在那时消失在碧波万顷之下。不知为什么,这张地图的作者竟对1万多年以前的地球地貌了如指掌,简直令人不可思议。 

还有一桩怪事发生在古希腊一张普托利迈斯年代的地图上。人们从这张地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瑞典还被埋在厚厚的冰层下,而这个地质变动的年代已经距今很远很远了。 

这些地图是否正确呢?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1952年,美国海军利用先进的回声探测技术,发现了南极冰层覆盖下的山脉,与皮里·赖斯的地图对照,二者基本相同。这不亚于在科学家的头顶上炸响了一枚巨型炸弹,在震惊之余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是谁在1万多年以前绘制了如此精确的地图和后人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学的发现就好像与人故意作对一样,总不让人们安安稳稳呆在已有知识的象牙塔里。 

40年来,人们开始把考古的目光从大陆转向海洋,以期有更惊人的发现。果然,人们在古巴大陆架下发现了一个面积5公顷、沉没海底近1万年的古建筑群,内有多条街道,路面都是用石板铺成的,石条门框,石块雕刻,甚至还有石板棺材,俨然是个石头的世界。回万多年以前,人类刚刚进入新石器时期,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建筑技术呢?难道雕刻石像、开凿石料的工程都是用石器和骨器完成的吗? 

1919年前后,根据卡罗林群岛的土著人传说,南马多尔一带有大量的宝藏,欧洲、日本、中国的探宝者纷纷前往。后来日本接管了该处,派潜水员下洋觅宝。潜水员都报告说,水下有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市,街道、石柱、石房上都长满了珊瑚。这座城堡据估计是由40万块玄武岩石筑成,每块石板长3.6-8米,大多重10吨以上,还有一条875米长的围墙,最高处可达14米。这座城堡沉入水底同样有1万多年了。大洋洲上的许多孤岛本来就不适合人类大规模居住,在远古的年代是什么人到此搬动10吨以上的石块建筑了这样一座城堡呢? 

这些远古的遗迹使科学家们迷惑,因为人们无法确知这些遗迹的准确含义,也无法将它们所代表的文明程度与我们已有的历史知识统一起来。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研究,距离我们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径是太阳的2倍,大约离我们有8.7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公里,光行进一年的距离称为光年)。据古史记载,天狼星的颜色曾经发生过从红到白的变化,这引起了古天文学家的疑惑。19世纪中叶,一位名叫白塞尔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天狼星的运动呈有规律的波浪式变化。于是,他大胆假设天狼星应该还有一颗伴星,它们组成一个双星体系。不久,天文学家就在天狼星的旁边找到了这颗伴星,它的亮度为8 等星,人们的肉眼是无法看到的,天文学界将这颗伴星称为天狼B星,它是一颗由红巨星衰变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极大,每立方厘米重达100吨。但从红巨星通过大爆炸衰变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人类至今还没有观察到一例。 

20世纪30年代,一位法国科学家深入非洲马里共和国西部与世隔绝的荒漠地带进行考察,不意间发现了一个叫达贡的土著部落。他们很落后,当时还过着原始人一样的生活。但是,就是这个落后的部族却让法国科学家大吃了一惊。 

他们告诉来访的法国人说:天狼星有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叫"波"星(天狼B星在达贡人的土语中被称为"波"星),"波"星是所有星中最小而最重的星,当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后不久,"波"星突然发生大爆炸,以后逐渐变暗,天狼星的颜色变化就与这次大爆炸有关。更令法国科学家惊讶的是,达贡人竟然知道天狼星的旋转周期是50个地球年,并说天狼星还有一颗C星,那是一颗纯水的星,比地球上的水要多得多,它的重量是天狼B星的1/4,旋转周期也是50个地球年。好一个达贡人,让法国人差点惊掉了下巴。人们无法想象,一个与世隔绝的土著部落对天狼星的了解竟比天文学家还要多,他们的这些知识是从哪里学到的呢?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中不断有新闻出现。一组来e日本的考古学家与埃及专家合作,共同对神秘金字塔进行了新的考察。结果,他们在金字塔内发现一具男童尸体,年龄大约10岁左右。在这个男童的胸腔里,有一个很像心脏的仪器,是经过精密的外科手术安装进去的。人造心脏的研制成功是20世纪80年代人类医学的创举,谁能相信上述发现是远古时代的杰作?谁能想象一群原始人在点亮的火把下,用笨拙的石刀剖开这位男童的胸腔,将一个制造精美的人造心脏植人体内,再用粗糙的羊毛线将创口缝合起来,于是奇迹发生了,这个男童竟活蹦乱跳地走下了当作手术台的石板。这可能吗? 

同样,世界许多不解之谜至今还静静躺在一些古老的图书馆里,从这些图书馆保留的上古文献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文明社会。 

中世纪的天文学家柯帕尔尼克斯,他首先提出了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观点。但他在向罗马教皇提交的论文序言中却写到:"我是在读了古人的书之后,才有地球是运动的这种看法。"我们已经无法知道柯帕尔尼克斯读的是什么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读的书比人类认识到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观点要早得多。 

公元 7世纪,亚美尼亚著名学者A·希拉卡奇也见到过同样内容的古籍,这些古文献记载说: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另外,犹太人的经典《巴拉》也说到:"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像球一样旋转着。当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时,其他的人就在上面。当地球的某一地区是黑夜时,其他地区就是白昼。还有,当某一地区的人在迎接黎明时,其他地区正笼罩在夜幕之下。"奇怪的是,什巴拉》显然不是这一观点的发现者,它也是在转述更远古的文献。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世纪的哥白尼第一次主张太阳中心说,认为地球是围绕太阳在旋转。为了坚持这一科学的发现,布鲁诺竟被意大利教会以异端邪说的罪名烧死在百花广场。而上面我们提到的几种文献都比哥白尼早了几百年,有的甚至几千年,如此说来,布鲁诺的死简直是命运开的一个恶意的玩笑。 

18世纪,有一位名叫斯维伏特的著名作家,他非常留心上古的文献。他在研究一些古代文献的时候,知道了火星有两颗卫星,并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众。150多年以后,天文学家果然在火星的周围发现了两颗卫星,一颗名叫弗波斯,一颗名叫蒂摩斯,时间是1877年。而且天文学家观测到的两颗卫星运转的规律与周期,竟然与斯维伏特从上古文献中得到的结果非常接近。 

实际上,欧洲中世纪天文学家的许多科学发现,与其说是从观测天空中得来的,还不如说是从古代人的书中得到的。然而,这些记载于古文献中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呢?知识的主人又到哪里去了呢?印第安人的古文书《波波卡·乌夫》中这样写道:最早的人类"精通世界上的一切事情,他们环视一下四周,马上就能看透天体和地球内部的各个角落。他们连隐藏在深深黑暗中的东西都能看到。他们动都不动,转眼就能看透世界。也就是说,他们从自己所在的地方就能看透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无与伦比地聪明、贤明……"难道是这些人创造了上述来历不明的知识?他们与我们今天的人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我国,母系社会存在的时间是相当长的,从远古直到伏羲、女娲、黄帝时代,母系社会的影响仍然是当时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伏羲、女娲和黄帝都是有母无父,炎帝也是如此。只是到了舜和禹时代,人们才知道他们二人有父亲。所以从伏羲到黄帝的时代,正是我国原始社会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时代。然而,在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黄河上游地区,这里住着大量的古羌戎民族,他们这时正处于母系社会的鼎盛时期。当中国内地经过夏、商两代,已向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发展的时候,他们仍然停留在母系社会时代。当时,中原各民族互相角逐,争夺地盘,无暇顾及西方,使西部社会在乎稳过程中得到很大发展,但仍不如中原发展得那么快。

在距今一万多年前,全球气候开姓转冷,随着雪线的下降,生息繁衍在青藏高原上的西王母古国部族无法继续生存,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多,仅靠鱼猎无法维持生存,又适逢盘古氏试种可食用葫芦的成功,只好往地势较低的黄土高原迁徙。开始在适应农耕的黄土高原泾渭流域开拓新域,并在这里度过了艰难的后冰河时期。

冰河时期过后,分布在黄土高原各部的远古人开始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发展壮大。这就形成了我们后来的文化先祖,伏羲女娲氏,中国进入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度期,时间是距今7000——9000年。那时侯,人类(包括伏羲,神农,黄帝在内)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自伏羲氏始,虽然氏族部落国仍以西王母为王,而行政权,已开始由男姓执掌,行政权最高职位称"皇""帝",如三皇五帝。西王母与"皇"或"帝"的关系,犹如现代英国女王与首相的关系。再后来,随着男系社会形成,西王母才被供进庙堂,成为至高无上的像征,即"天",国之大权,由西王母(即"天")之子代行执掌,也称天子。

伏羲女娲氏的后代开始在河湟及泾渭流域繁衍生息。到了距今6000年左右,神农氏开始兴起,并最终取代伏羲氏成为中原的共主。从传说中看神农氏并不是固定的,不论是神农氏这个称号,还是他的活动都是发展的。起初,最先发明原始农业的人被称为神农,以后神农所在的氏族部落也被称为神农氏。后来,邻近的民族部落学会掌握了种植农作物以后,也由牧业进而为农业氏族部落,而被称为神农氏族,或者神农民族的子孙繁衍,分离出去组成的新氏族,也袭用神农的称号。到了最后,凡是以农业为生的氏族部落,都通称为神农氏。所以,古籍中所记载的神农氏的活动范围相当广阔。

这就使得神农氏所管辖的范围无限的扩大化,《淮南子·主术训》称神农“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这样的话,神农氏竟然比春秋各国疆域的总和还大,显然这不符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后人在读史书时也往往会入其囹圄,搞的头昏眼花不明所以。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太元玉女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根据道书的记载:最早出现“元始”之名的是晋葛洪的《枕中书》书中记载:混沌未开之前,有天地之精,号“元始天王”,游于其中。后二仪化分,元始天王居天中心之上,仰吸天气,俯饮地泉。又经数劫,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西王母,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其其后庖羲,神农皆苗裔也。并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太圣母所牿。”此时,还只有元始天王的称呼。直到南朝时,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才始有“元始天尊”之号。该书第一阶中位神为“上台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称“玉清境元始天尊”为主。但是书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隋书.经籍志四》始喊予元始天尊以诸神特性,称他“生于太元之先”。认为“天尊之体,常存不灭,每到天地初开,授以秘道,谓开劫度人。然其开劫,非一度矣,故有延康、赤明、龙汉、开皇,是其年号,其问相距经四十亿万载,所度皆诸仙上品,有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皇真人,五方五帝及诸仙官”。隋代道士为天尊取名为“乐静信”。隋唐之时,遂将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盘古真地位而掀起的说法。表明道教信徒对元始天尊的信仰。  关于元始天尊的名称,《初学记》卷二三引《太玄真一本际经》解释说:“无宗无上,而独能为万物之始,故名元始。运道一切为极尊,而常处二清,出诸天上,故称天尊。”《历代神仙通鉴》说:“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气也。”认为元始是最初的本源,为一切神仙之上,故称“天尊”。根据道经的描述,元始天尊禀自然之气,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前。他的本体常存不灭,即使天地全部毁灭,也丝毫影响不了他的存在。每当新的天地形成时,天尊就会降临人世间,传授秘道,开劫度人。所度者都是上品,包括太上老君、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每当新的天地开辟时,都有其年号,曰延康、赤明、龙汉、开皇等等,年号之间相距长达41亿万年。并且,元始天尊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层“大罗天”中,所居仙府称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黄金铺地,玉石为阶,宫中有七宝、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于中央和两旁的仙殿中,这种气派显然被人间帝王所效仿。  纵观元始天尊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元始”一词原是道家舒述世界本源的哲学用语,后来被道教加以神化,逐渐演变成道教的最高尊神,居于三清之首。从历史角度上考察,这与道家演变成道教的历史完全相吻合。  据《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元始天尊“顶负圆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头罩神光,手执红色丹丸,或者左手虚拈,右手虚捧,象征“天地未形,混沌未开,万物未生”时的“无极状态”和“混沌之时,阴阳未判”的第一大世纪,故以阳生阴降、昼短夜长的冬至日为元始天尊的圣诞。长期以来,元始天尊受到了上至帝王圣贤,下至民间菩男信女的虔诚崇拜。  

 

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原称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齐梁高道陶弘景编定的《真灵位业图》列其在第二神阶之中位,仅次于第一神阶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时曾称为太上大道君,宋代起才称为灵宝天尊或灵宝君。  道经说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后托胎三千七百年诞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万人侍卫,万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计其数。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见到他。  据《云笈七签》引《洞真大洞真经》,灵宝天尊系“玉晨之精气,九庆之紫烟,玉晖焕耀,金映流真,结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为人”。《灵宝略记》则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  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处受经法以後,即辅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阙,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万侍卫。万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图。  据《洞玄本行经》,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自元始开光,至于赤明元年,经九千九百亿万劫,度人有如尘沙之众,不可胜量。凡遇有缘好学之人,请问疑难,灵宝天尊即不吝教诲。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手持太极图或玉如意。 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民间于夏至日之供奉常以灵宝天尊为主神。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元始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正月初一;

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

道德天尊之神诞日为农历二月十五日

 

东晋葛洪在《枕中书》中称其为元始天王与太玄圣母通气结精后所生之女,号日“太真西王母”,是西汉夫人,“所治群仙无量也”。后来《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二二二又宣称她是自“西华至妙之气”所化生,“生而飞翔,以主毓神元奥于渺葬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气,结气成形”。而成太阴之精,女仙之宗,与太阳之精东王公相配匹,“共理二气,而育养天地,陶钧万物矣”。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属。凡是世上成仙之人,进入天庭,都要“先见西王母,后谒东王公”,然后才能进入三清境,拜见元始天尊。 

 

据说黄帝讨蚩尤之暴,咸所未禁,当黄帝归息太山之上,王母遣使者授以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的真符,裁其战略密诀:“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并且命九天玄女授黄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黄帝细心研读了玄子之术后,遂克蚩尤于中原。当虞舜摄位佐尧治事时,王母遣使授舜自玉环。舜即位后,又授舜以神州地图,遂使舜建功立业。在黄帝九州疆域的基础上,将疆域扩展为十二卅。此时王母又遣使献给舜一种古雅的乐器——白玉管,舜吹之以和八风。 

 

魏时,曹植作《仙人篇》颂日:“东过王母庐,俯视五岳间。”这“王母庐”即今之山东泰山脚下王母池,唐代时称之为瑶池。据载,王母曾于泰山王母池,集聚群仙,所以其后创建道观加以祭祀,隋朝李谔有文日:昔黄帝建岱岳观,遣玉女七人,云冠羽衣,修奉香以迎王母。 

 

此外,崇奉西王母的内容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亦有体现。 

 

在世人的心目中,西王母就是调和阴阳,致召万灵,统括真圣,“若隐若现,运百灵而准今”的女仙。她有“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元乐,百岁蟠桃,开金碧之灵园”。她的神威,使“十方高圣同拥护,九曜仙真共策行”。如此高圣仙真,当然会赢得普遍的尊敬和信奉。据说西王母的诞辰日是七月十八,但每年的三月初三,天界各路神仙都会集于瑶池,为王母庆寿,谓为“蟠桃会”。同时,她还常出入天庭,赐福赐寿于人间的善男信女。 


*.柴达木盆地托素湖之秘--西王母古国有大洪水之前文明遗迹


《托素湖之秘探讨》讲座

青海师范大学   张忠孝


一、 问题的提出

(一)  托素湖之秘是何物?

近二三十年来,人们在柴达木盆地托素湖畔东北角一座名叫“察罕诺尔山”的小山脚下发现了一处奇异的洞口,洞内有铁管穿过,洞口也有十余根铁管斜穿入岩体,管壁与岩体之间十分紧密而无缝隙,其安装技术令人惊奇。

(二)三种解释说法:

1.白渔等人认为是“外星人遗迹” ,写进了《走进柴达木》一书,甚至在一些报刊书籍中“白公山‘外星人的遗迹’” 还在广为流传,将蒙古族同胞长期以来称之为“察罕诺尔山”的这个小山包,以他们的姓名改称为“白公山” 。

2.车安宁先生为代表的“石油井架”说,车先生认为在托素湖边“绝不存在生前文明的遗址”,他推测此遗址不过距今60余年,是地矿工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竖起的钻油井架。石油井架

3.本人在《柴达木开发研究》上发表的“对白公山‘外星人的遗迹’ 应有一个科学说法”,是今天向大家讲的内容。

九月中旬,我带着几位研究生赴柴达木盆地考察,特地到“白公山外星人遗址”进行了考察。该遗址位于德令哈市西南六七十公里处托素湖畔东北角一座小山脚下,有一洞穴,深7~8米,最高处8~9米左右,岩体是灰白色沙岩组成,较松软。洞壁上明显有一根直径约为15厘米、长约2米左右的铁管穿过,两头插入岩体内,这根铁管到底有多长,则无法测定。洞口也有数根铁管穿过痕迹,距洞口约100米托素湖水中发现铁管痕迹很多。从洞口至湖边的沙丘上可以看到粗细不等的铁管,不少石块有凿孔装管痕迹,由于长期的强烈风化这些铁管只要拿起来便粉碎。湖边及湖水中分布有不少造型奇特的石体。

本人将样品送省地矿部门化验室分析,所含化学元素25种以上,其中含量最高的三氧化二铁达39.02%。

这次实地考察后认为,这一遗迹的研究,对揭开我省、我国西部广大地区,乃至中华民族古代历史有着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预感这是一个如同兵马俑,金字塔一样的奇迹。现遗迹和原来相比较破坏的十分严重。如果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这里将面目皆非,可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遗憾。特地给省上领导写信建议:

1. 尽快组织我省历史、文物、地理、地质等部门的专家组成一个考察组,对该遗址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一次综合考察,对铁管的来历应该有一个科学的说法。

2. 责成海西州政府对该遗址派专人看护,不允许游人进入,研究人员进入须有关部门批准,对遗址现场严加保护。

二、对第一、二种观点看法的评价

(一) 第一种说法不符合科学

“外星人遗址”说,根据目前宇宙空间技术研究成果表明,没有科学依据。

人类所能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目前,人类所能探测到的100亿光年(光年是指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距离,经测定光在真空条件下的传播速度约30万公里/秒)为半径的宇宙空间内约有10亿个星系,银河系是一个普通星系,是由约1400亿颗恒星和银河星云及星际气体和尘埃物质等组成。太阳是银河系中一个普通的恒星,以太阳为中心的太阳系是银河系的组成部分,并围绕银心旋转,距银心3.3万光年,太阳系的转动速度250公里/秒,即2.5亿年旋转一周。

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个普通行星,太阳系有地球这样的9个大行星,成千上万的小行星,绕行星旋转的卫星有50个,还有少量的慧星及大量星际物质。九大行星按距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些行星按它们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其特征同地球)和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特征同木星,有的把冥王星列为类地行星)。

当前,空间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离开本星球到月球考察,月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地平均距离为384 401公里。月球表面白天太阳照射时,月面中心温度高达110--130℃;没有太阳照射时降至-150--170℃。所以月球白天极热,夜间极冷,这里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所以就没有生物的存在。

在九大行星中,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15 000万公里,地球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从地球到金星和火星最近的距离分别是4 000万公里和5 000万公里。科学家研究认为:金星上缺氧,缺水,温度过高;火星上没有发现氧,有无液态水还没有定论,即是有,数量极少,温度偏低,变化剧烈。金星和火星上的自然条件比地球要恶劣许多,作为高等生物生存条件根本不具备,对低等生物来说环境也十分差。其他行星条件更差,在太阳系中唯有地球上才有生命,有人类的活动。

至于太阳系以外的其他恒星带有的行星上是否有生物,甚至有类似人类的活动?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科学研究的定论,不过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物起源于碳基,如果宇宙其他行星系统上,只要有适宜的条件,为什么不能有生命存在呢?科幻或诗人们发感慨何尝不可呢?

(二) “石油井架”的观点是纯属臆测。没有任何依据。

三、西王母古国瑶池宫殿遗迹   

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版图东面秦之前是夏、商、周朝,殷商发现了甲骨文后,先秦历史大概有点头绪。版图西面则是荒无人烟、黄沙滚滚之地,一些历史书籍记载是逐水草的游牧区,大量神话小说描写这里是人与妖,神仙与魔鬼并存且在相互争斗之中。更有甚者认为是“混沌” 世界。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历史、考古、民族学家们的大量研究成果,中华民族版图西部神秘的面纱正在被揭开,大量的古文献资料证实大体范围青海、甘肃、陕西西部以及长江上游广大区域,均与羌戎活动紧密相关。

(一) 考古研究远古青海有西王母古国

考古工作者在青海高原三江源头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说明高原至少有数万年以上的人类发展史;贵南拉乙亥遗址为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距今约6 800年,简单谷物加工研磨的发现,表示采集农业的出现;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文化遗存遍布青海东部及西部不少地区,其间共延续了2 000多年,出土了大量彩陶,成为这个时期文化的标志性实物。乐都柳湾墓地出土彩陶有百余种纹饰符号,显然有文字特征,这比河北关中仰韶文化彩陶上符号还多一倍多;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除磨制精细的石器,还出现了铜器;青铜时代有辛店、卡约、诺木洪文化类型,农牧业都有发展,特别冶铜技术达到更高水平。卡约文化和诺木洪文化是青海高原特定环境下形成的土著文化,陶器、石器、骨器等制作表现出地方特色,特别是毛制品、车毂的出现说明更高的手工业技术水平。

青海高原古代文化链条如此完备,文化脉络如此完整,其文化辐射如此广泛,在国内只有陕西关中的遗存才可与之比肩。历史学家研究认为,在这广袤地域内先秦乃至远古是戎、羌各族活动地,尽管戎居东以农耕为主,羌居西以畜牧为主,他们用辛勤劳动创造的羌戎文化,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文明程度居当时的亚欧各民族之首。

上述大量的考古研究中,我们可以寻觅到江河源文化形成、发展以及正在演变着的轨迹。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文明史中,版图西面广袤土地上则生活着逐水草而居的羌、戎各部落,从氏族到部落、部落联盟以至出现邦国,这里早已存在有一个当时生产力条件下较为强大的西王母古国,担任“西王母古国” 的国王不断更替或代辈相传,其名称一直沿袭下来。

(二) 西王母古国的概况                 

1. 自然地理环境

专家研究认为,西王母古国东起青海东部的河湟地区,西至柴达木盆地,北起祁连山脉,南达黄河源头,基本上覆盖了现今青海高原。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和东昆仑山北麓则是西王母古国活动的核心地带。青藏高原是近二、三百万年以来隆起形成今天这个高度的,至今还在强烈隆起之中,从这里我们断言远古时期地势比现在要低好几百米,那时青海湖盆地、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比现在好,极高山地终年冰雪覆盖,山麓及山底下平坦地草原茫茫,沟谷间森林密布,就是今天荒沙滚滚的柴达木盆地内,湖泊、草原、森林交相辉映,风光旖旎。众多动物在草丛莽林中悠悠自在的活动,实现天、地、人、兽、神五极合一的理想境界。鸟为人师,兽为人师,“虎豹为群,鸟鹊与处”,是对这里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蔼关系的生动描述。

2. 对动物的无尚崇敬是西王母时代的普遍的文化观念

对动物的无尚崇敬是西王母时代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当时先民们普遍的文化观念,西王母时代是人与自然达到最和蔼统一、完美时代,是人与动物相处最为融洽时期,就是食肉的猛兽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伤害人类的。

西王母时代对动物的崇拜,还表现在以不同禽兽的模样把自己装扮起来,成为了一种礼仪文化。如虎豹是百兽之首,西王母作为一国之王,以虎牙、豹尾来装饰自己,显示一国之王的威严庄重,至高无上的国王地位;女将九天玄女服饰是用珍贵鸟类的翠羽制成,打扮成“人面鸟身”,被后人视为“女战神”、“吉祥天女”、“ 救护神”;西王母派遣给皇帝送地图的武将,穿白色狐皮外衣,骑白鹿,被称为“白虎之神”;派遣去给皇帝治病的穿红狐皮衣服;为西王母取食的大臣称“三青鸟”,其服饰打扮同青鸟一样。男性职衔为猛兽妆具,女性为鸟类妆具。这里明显反映出西王母古国的服饰文化和显明的等级划分。  

3. 频繁的外交往来

西王母古国与邦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交流十分频繁。如黄帝讨蚩尤之暴而失败时,西王母从青海高原派遣着红外衣的使者治好了黄帝的病,又派遣穿着百鸟羽衣的女将九天玄女,运用西王母传授的排兵布阵策略,“克蚩尤于中冀”,帮助皇帝开创了炎黄子孙的华夏基业;西王母派遣身着白虎皮服饰的武将到中原向黄帝献地图,使中原版图由“九州”扩充到“十二州”;西王母采集昆仑山盛产的各种宝玉石,加工成精美的白环玉琨赠送给舜,表示亲善友好;尧帝曾跋涉过大片流沙到西王母国进行回访,其间就两国之间的一些重大事宜进行商量和沟通;大禹治水曾“学于西王母国”,后来西王母调遗大批劳力帮助大禹导河积石,大禹为帝后拜会西王母表示感谢。     

公元前985年,周穆王带着白圭、玄壁、绫罗绸缎等礼物,来到美丽的青海湖畔,会见了西王母古国首领西王母。西王母拜受了礼品并在瑶池旁设蟠桃宴,盛情款待这位来自东方的君王,高兴之余即席作唱《白云歌》。西王母与周穆王之间的深厚情谊,如果没有青海湖畔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孕育的西王母古文化的诱惑,没有西王母特别的美貌和风度以及对周穆王的盛情接待,没有西王母国在经济、军事等所表示出来的优势,不会有周穆王乐而忘归历史事实的发生。

4. 科技、手工艺术

西王母古国经济发展水平在远古时代来说达到了较高水平,如简单谷物加工研磨、麦类作物的出土,认为羌人是麦类作物的发现者,使后人在此基础上培育出小麦、大麦等新品种,定居的农业生产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程碑。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大,最具代表性的是彩陶,彩陶制品无论数量、制作、绘画艺术水平冠诸古代文化之首,不少是世界罕见的稀世珍品,如大通上孙家寨遗址和同德宗日遗址出土的两件舞蹈彩陶盆,充分展示五千年前先民们制陶工艺的精湛和绘画艺术的高超,考古界被认为是稀世珍品、国宝,还有如鸭壶、陶鼓、裸体人像彩塑壶、人面彩陶壶、陶靴等,都是世界罕见的珍品,彩陶的烧制过程中包涵着较高的科技水平和审美观点。手工业还有毛织,毛制品有毛布、毛带和毛绳,经染色后有多种色调;西王母采集昆仑山盛产的昆仑玉,小昆仑山夏日格山盛产墨玉、翠玉等,加工成精美的白环玉琨,对玉器平整的切割面让人惊奇,足见玉器加工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西王母古国歌舞升平,这从出土的两件舞蹈彩陶纹盆上展现出来,舞蹈者下半身有一逼真的尾巴状,这是西王母虎齿豹尾的有力证据。省内发现的十多处岩画点、千余个个体形象,大都是动物形象,表现了对动物的崇拜等。这些都是西王母古国灿烂文化艺术的具体表现,是西王母古国留给我们高原人的艺术珍品和精神财富。

“穴处”,西王母的住室是石洞,相传海晏县夏格日山有西王母居住、集会的宫殿;天峻县关角西王母石室,面积100余平方米,是一处理想、宏伟的“白虎殿堂” ,西王圣母在这里接待宾客和发布命令,石室前有一古堡遗址,发现有“长乐未央”、“常乐万亿”铭文瓦当,考古专家论证这一古堡遗址就是西王母寺。托素湖畔东北角察罕诺尔山脚下的高约8米、深约6米的石洞,也是西王母经常居住并进行政治活动的中心点之一。                   

西王母古国手工业、农业采集、水利、军事、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显示出较强的经济水平和科技势力,当时的交通和信息极端落后,但西王母古国的盛况不时传入中华版面东部,使中原国君还经常派使臣来这里学习取经,这些事实我国著名地理论著《山海经》里作了记载,如黄帝战蚩尤、大禹治水、导河积石的故事。在以后的先秦古籍《淮南子》、《穆天子传》里,这种以昆仑山为载体的神话传说更加具体系统化,便创立了中华民族认同的昆仑文化,昆仑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脊柱,西王母成为华夏民族共尊的美神、母亲。

世界古代文明中,西王母古国有过辉煌的一页,无论是“导河积石”,还是“克蚩尤于中冀”,关键的是要有先进的生产工具和军事武器得以实现。先进生产工具和武器的制造最根本的是冶炼技术。从省内大量的考古发掘,出土一批十分珍贵的金属制品,如在西宁沈那遗址出土一件圆銎宽叶倒勾铜矛,长61.5厘米,宽19.5厘米,是一件铜制兵器,也是迄今己知齐家文化进入铜石并用时期最大的一件青铜器;贵南尕马台出土一面中国最旱的七角形纹铜镜,经中科院考古所分析鉴定,该铜镜中铜和锡的比例1:0.0096,属青铜器。德令哈托素湖畔察罕诺尔山脚下的石洞是西王母经常居住并进行政治活动的中心点之一,这里发现斜穿入岩体的铁管,洞口沙丘上看到粗细不等的铁管,这些铁管只要拿起来便被粉碎,显然长期强烈风化所致,这些奇特的遗物笔者认为,是西王母在石洞基础上建造宫殿的遗迹。夏格日山峰顶的“镇山石柱”,敲击时发出金属声响,也同样是西王母古国所建造的遗物。

我们站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揭开昆仑神话一层薄薄的面纱,从大量考古发掘的文物古迹研究中,西王母古国的真面目大白于天下。


*.西王母--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又称燧人。

旧石器时代,燧人氏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所以,燧人氏又被尊称为“天皇”。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生平事迹

旧石器时代,中国进入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人类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猎取生活必需品。那时的人,吃的是动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茎或叶片,穿的是兽皮或用植物编织的物件。用石块等作武器,抵挡野兽的侵袭。因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伤害,人的寿命极短。那个时代,由于动物尸体中之磷的燃烧,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压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极端干燥下因吸收太阳热量而引起的大面积燃烧,原始人类经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时可以见到连续不断的森林大火。但那时的人却不认识火,视为怪物,视火为不详,绕火而行,避火而居。

随着中国原始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多,西王母部落终于出现了一位智者。之所以称其为智者,是因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为。别人绕火而行,他却哪里有火便向哪里去;别人避火而居,他却经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别人捡到被火烧死的小动物总是随手扔掉,他发现被火烧死的小动物总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通过长时间体验,他发现了火的妙用。在寒冷的时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阳光下,身体比较舒服。吃被火烧熟的动物肉,比生食动物肉少了一股难闻的腥味,且口感较好、胃觉舒服。于是,他号召周围的人把捕获的动物或采摘的植物根茎放在火上烤着吃,使人类慢慢克服了生食的习惯。他带领周围的人在寒冷的时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晒太阳,使人类找到了抵御寒冷的办法。

智者认识了火,知道了火的广泛用途。但自然界中的火并不是到处都有,随时存在的,再大的森林大火总有熄灭的时候。为了使人类时时处处都能找到火与用上火,智者开始了艰难地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经过千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钻木取火与点石击火两种方法,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与取火技术。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人尊之为“燧”,称为“燧人氏”。远古人相信燧,跟随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为首的远古人类氏族部落,这个氏族部落被后世称之为“燧明国”。 

中华民族素有崇拜“鼻祖”的传统,对火的发现者并教会人类使用取火技术的人尊之为“燧皇”与“火神”或“火祖”。东周时期,燧人氏被尊为“三皇”之首。


名号来源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这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现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在先秦时代主要是指的是钻燧取火,也就是用一个木棒快速研钻另一木块生热最终而成火的行动。其实遂、隧、燧、邃四个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如遂心、遂愿等;隧就是开掘隧洞,隧道中当然黑暗;燧是在木块上钻洞,目的在于取火;邃指空间或时间的深远,如同在隧洞中一样,难以辨明前景。从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极有可能远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燧人氏的传说故事。“燧人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钻木取火这一伟大发明。


主要成就


人工取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有了火,人类开始熟食生活,引起了生理的极大变革,使人类从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火的应用,使人类焚林而猎,开始利用自然去征服自然,因而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从而使人类的肉体的有机结构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脑结构变得复杂,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结绳记事

距今约三万年时燧人氏发明搓绳技术,创造“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百兽命名

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


十项发明

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

● 距今约三万年时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距今约二万六千年时,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注:有些是后世托古之作品河图洛书也不都是他发明的,有的是后人为了尊崇他。)

●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文献记载

燧人氏是传说中第一个发明人工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拾遗记》云:“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


历史地位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燧人氏被称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

系有弇兹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主要分布在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东至古东夷的山东、江苏部分地区。

燧人氏的直系有衣氏 、允姓、依姓、殷(古依衣通用读依声燕声后读颖声)姓、风姓、嬴姓、子姓、婼姓,分布在其旁围。


考古发掘

在北京周口店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灰烬、炭块和烧过的骨头和石头。由于有的灰烬成堆出现,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如何能够使火不向四周蔓延,也就是说,北京人已经会管理控制火了。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的发现是当时所知道的人类最早的用火记录。另一方面,北京人所拥有的管理控制火的能力说明,北京人也不是最早用火的人类群体,人类最初开始用火的时间还应该提前。后来,其他国家的人类学家也在非洲等地更为古老的直立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用火的遗迹。例如,在安哥拉发现的原始人旧石器文化中就有用火的迹象。从各种迹象来看,人类用火的历史应该在一百万年以上。

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里,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个火塘,而且必然设在进门处,这一位置设置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单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应该设在房子的中间,效果才最好。设在进门处,说明火塘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兽半夜偷袭。人类发明了住房之后,随之就发明了门,用封堵房子进口。其实门也是有一定复杂性的东西,门的发明很难说是一个圣人灵机一动就发明出来。中华先民发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并没有门,而是用火来作门防止野兽进入房内的,火塘就是最早的门。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说明,那时候的中华先民已经认识到野兽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先民们就利用这一原理,或用火驱赶围捕野兽,或者用火保卫自己,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由此还说明,成熟的用火技术是人们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术保障,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大为拓展。

由此可以想像古人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同样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是在数代人探索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在某一天由一个痴迷者机缘巧合,点燃了第一株人工火苗。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那位点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名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或许那时候的人们根本就没有名字。当后来的历史中突然有一天人们关注火的时候,为了说明问题,而称之为“燧人氏”,其实含义无非是“发明钻燧取火的老祖宗”的意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二千年前。南庄头遗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万二千年前,华夏先祖已经能生产制作陶器,这是中华人种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物证。


轶事典故

据《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世称燧明国的地方,人们习惯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在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出现了自然界中的火,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烤熟的食物味美且易消化也不会生病。但是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

燧明国里有一种树叫做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一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而取出火种,,并推举燧人氏为王。


后世评价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

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赵朴初:“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西王母--有巢氏


英国女学者珍妮·古多尔在《黑猩猩在召唤》一书中介绍说,黑猩猩有在树上建巢穴入睡的习性。其方法非常之简陋,无非是把树枝折弯交叠成为一个能撑托人体的巢,以便躺在上面入睡,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用过一次就废弃,每天晚上睡觉前重新做一个。尽管如此,这也是哺乳动物中除人类之外唯一建巢而睡的动物,其它动物则至多是打洞(地洞、山洞、树洞)而睡。从有巢氏的最古老传说中可以看出,构木为巢已不仅仅是做个可以躺下的巢,而且具有了一定的遮蔽风雨的功能,“构”字表示构巢者有了一定的思考和设计,这与黑猩猩折木为巢有着本质的飞跃。可以说,这是人类第一次尝试用智慧(设计)改变生存质量的壮举,是人猿揖别的拐点所在。

有巢氏的传说在先秦古籍已有记载。庄周说:“古者禽兽 多而入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 之曰有巢氏之民。”(《庄子·盗跖》)韩非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本为巢以 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 五矗》)有巢氏是传说远古发明巢居的人。这一传说反映了我国原始时代由穴居而进入巢居的情况。

上古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hui 三声,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荼毒。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

在中华大地上,丛林猛兽之中主要是虎、豹、狼和熊四种。毒蛇虽然非常恐怖,但毒蛇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不以人类为食,只要不去招惹它,毒蛇也不会乱杀无辜。人吃饱喝足之后,不过寻个安全处所休息而已,也不招惹是非。所以,对于毒蛇之类大可不必考虑。熊是一种猛兽,其体力大于人,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但熊是杂食性动物,一般也不以与人类体型差不多的动物为食。所以,只有虎、豹、狼三种猛兽有可能捕杀人类为食,虎以体型巨大而捕食,狼则以群体战术求胜,豹子主要捕食比自己体型的动物为食。其中虎和狼是不能上树的,至于豹子,其体形比人要小一些,一只豹子很不容易杀死一个成年人,所以尽管豹子能够上树,但对人的威胁比虎和狼要小得多。因此,人在休息入睡时也不必太考虑豹子的威胁。这样以来,人只要避到树上,要中华这片大地上,还是有一定安全保障的。所以用木材在树上建造巢穴,或说原始房屋,基本上可以有效防止毒蛇猛兽的偷袭,人在其中能安然入睡,能得到更好地休息,生存能力提高了一大步。“有巢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这一伟大发明。除个别大型食肉动物外,所有动物睡眠都处于不安全状态,因而要寻找藏身场所安睡。小型动物可藏身于自己隐秘的巢穴里酣睡,无法藏身的动物只有通过减少睡眠保持警醒状态来躲避危险。大象每晚睡三四个小时,其中两小时站着睡,进入梦乡时由于肌肉过于松驰便不得不躺下。长颈鹿每晚一般只睡两小时,短睡时常将脖子和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疲劳,进入睡梦阶段便躺下,一般只能持续二十分钟。长颈鹿从地上站起要用时一分钟,使得其逃生能力大打折扣,所以躺下睡眠十分危险。马每天睡三小时,可以一直站着睡,其四足能牢牢固定在原地,随时准备逃跑。羚羊一出生就时刻警惕着,以善奔求生。人类早期的生活与这些大型动物相似,睡眠是件很伤脑筋的事情。美国科学家发现睡眠不足可能造成大脑突然出现短路,表现为大脑不稳定,在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之间频繁地快速转换,在转换状态的过程中,大脑会出现瞬间功能丧失现象。可以设想,在远古时期,睡眠不足对人类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有了房屋,才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由此可见,有巢氏“教民构木为巢”正是人类用自己的智慧解决生存之道的一次伟大革命。



*.西王母--燧人氏


燧人氏(生卒年不详),风姓,又称燧人。

旧石器时代,燧人氏成为华夏人工取火的发明者,教人熟食,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尚书大传》云:“燧人为燧皇,伏羲为羲皇,神农为农皇也。燧人以火纪,火,太阳也,日也。阳尊,故托燧皇于天。”所以,燧人氏又被尊称为“天皇”。   

华夏文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燧人氏, 燧人氏是中华民族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生平事迹

旧石器时代,中国进入原始社会的初级阶段。原始人类以粗糙的石制工具猎取生活必需品。那时的人,吃的是动物的生肉或生的植物根茎或叶片,穿的是兽皮或用植物编织的物件。用石块等作武器,抵挡野兽的侵袭。因为生食,容易受到疾病伤害,人的寿命极短。那个时代,由于动物尸体中之磷的燃烧,裸露的煤炭因地表压力引起的自燃,森林在极端干燥下因吸收太阳热量而引起的大面积燃烧,原始人类经常可以看到火光,有时可以见到连续不断的森林大火。但那时的人却不认识火,视为怪物,视火为不详,绕火而行,避火而居。

随着中国原始人类数量的不断增多,西王母部落终于出现了一位智者。之所以称其为智者,是因为他有超越常人的行为。别人绕火而行,他却哪里有火便向哪里去;别人避火而居,他却经常在有火的地方居住;别人捡到被火烧死的小动物总是随手扔掉,他发现被火烧死的小动物总是撕些肉放入口中细细品尝。通过长时间体验,他发现了火的妙用。在寒冷的时候,人靠近火堆或在太阳光下,身体比较舒服。吃被火烧熟的动物肉,比生食动物肉少了一股难闻的腥味,且口感较好、胃觉舒服。于是,他号召周围的人把捕获的动物或采摘的植物根茎放在火上烤着吃,使人类慢慢克服了生食的习惯。他带领周围的人在寒冷的时候靠近有火的地方或晒太阳,使人类找到了抵御寒冷的办法。

智者认识了火,知道了火的广泛用途。但自然界中的火并不是到处都有,随时存在的,再大的森林大火总有熄灭的时候。为了使人类时时处处都能找到火与用上火,智者开始了艰难地人工取火方法的探索,经过千百次试验,终于找到了钻木取火与点石击火两种方法,使中华民族的先人掌握了用火与取火技术。由于钻木取火中大多使用的是燧木,于是人们便把发明人工取火技术之人尊之为“燧”,称为“燧人氏”。远古人相信燧,跟随燧,很快便形成了以燧为首的远古人类氏族部落,这个氏族部落被后世称之为“燧明国”。 

中华民族素有崇拜“鼻祖”的传统,对火的发现者并教会人类使用取火技术的人尊之为“燧皇”与“火神”或“火祖”。东周时期,燧人氏被尊为“三皇”之首。


名号来源

“燧人氏”之名始于古代传说,其事迹是“教民钻木取火”,这一技术发明,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天然火取得火种。“燧”字表示取火工具,现代一般指燧石,互相摩擦可以击出火星。在先秦时代主要是指的是钻燧取火,也就是用一个木棒快速研钻另一木块生热最终而成火的行动。其实遂、隧、燧、邃四个字同音,都与“贯通黑暗”意义相关:遂表示完成,其本义相当从黑暗的隧道中走出来,有豁然开朗的意味,如遂心、遂愿等;隧就是开掘隧洞,隧道中当然黑暗;燧是在木块上钻洞,目的在于取火;邃指空间或时间的深远,如同在隧洞中一样,难以辨明前景。从这些同音字中可以看出,极有可能远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已经有了燧人氏的传说故事。“燧人氏”这个名字本身恰恰自述了钻木取火这一伟大发明。


主要成就


人工取火

火的现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发,有火;打雷闪电的时候,树林里也会起火。可是原始人开始看到火,不会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来偶尔捡到被火烧死的野兽,拿来一尝,味道挺香。经过多少次的试验,人们渐渐学会用火烧东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种保存下来,使它常年不灭。

最早的原始人,还不知道利用火,东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实还不算,就是打来的野兽,也是生吞活剥,连毛带血的吃了。后来,才发明了用火。

人工取火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从那时候起,人们就随时可以吃到烧熟的东西,而且食物的品种也增加了。据说,燧人氏还教人捕鱼。原来像鱼、鳖、蚌、蛤一类东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办法,就可以烧熟来吃了。

有了火,人类开始熟食生活,引起了生理的极大变革,使人类从动物中彻底分离出来。火的应用,使人类焚林而猎,开始利用自然去征服自然,因而丰富了人类的食品,从而使人类的肉体的有机结构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大脑结构变得复杂,聪明才智得到发挥。


结绳记事

距今约三万年时燧人氏发明搓绳技术,创造“结绳记事”,为禽兽命名,立传教之台,兴交易之道。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文字,生活中有许多事全凭大脑记忆,但时间久了,有些事情往往会被遗忘。燧人氏用柔软而有韧性的树皮搓成细绳,然后将数十条细绳排列整齐悬挂在一处,在上边打结记事。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先发生的事打在里边,后发生的事打在外边。为了能够记录更多的事情,燧人氏又利用植物的天然色彩,把细绳染成各种颜色,每种颜色分别代表一类事物,使所记之事更加清楚。


百兽命名

在燧人氏以前,人们把所有的动物都叫作“虫”。燧人氏经过细心观察,把这些动物划分为四类:天上飞的称作“禽”,地上跑的称作“兽”,有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虫”,没脚的爬行动物称作“豸”。


十项发明

燧人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

● 距今约三万年时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距今约二万六千年时,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注:有些是后世托古之作品河图洛书也不都是他发明的,有的是后人为了尊崇他。)

●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文献记载

燧人氏是传说中第一个发明人工取火的人,这在先秦的古籍中已有记载。

《韩非子·五蠹》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日燧人氏。”

《尸子》云::“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拾遗记》云:“燧明国有大树名燧,屈盘万顷。后有圣人,游至其国,有鸟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氏。”

《古史考》云:“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使(是)有圣人出,以火德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悦,号日燧人。”

《三坟》云:“燧人氏教人炮食,钻木取火,有传教之台,有结绳之政。”

《汉书》亦有“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的记载。清末著名学者尚秉和先生说:“火自无而有者也,其发明至为难能。燧皇感森林自焚,知木实藏火,不知几经攻治,几经试验,始钻木得之。其功又进于有巢,而即以是为帝号,可见当时之诧为神圣,而利赖之深矣。”又说: “或谓火化而食始于庖羲,故以为号,岂知燧人既发明出火,其智慧岂尚不知炮食?况炮者裹肉而烧之,燎其毛使熟耳。在熟食中,燧人氏不仅发明了人工取火,而且最早教人熟食。

尚秉和在《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中还说:“由今追想未有火之先,凡肉皆生食,其有害于人而夭折者,不知凡几,且不知味。及得熟食,肉之腥臊者忽馨香矣,草木实之淡泊寡味者忽甘腴脆关矣,水之冰者可燠饮,居之寒者可取温矣。至黑夜燔柴以御虎豹,犹后也。当夫登台传教,广播为用之时,万民之感为至粗之法。燧人去伏羲近,伏羲益发达美备耳。其创于燧人,无疑也。”尚秉和先生认为,戴庆幸为何如,真惊天动地之伟业矣。既有火则可冶金作刃及他器用。未有火之先,凡器皆以石为之,今所谓石器时代也。”

《太平御览》卷八六九引《王子年拾遗记》:“申弥国去都万里,有燧明国,不识四时昼夜。其人不死,厌世则升天。国有火树,名燧木,屈盘万顷,云雾出于中间。折枝相钻,则火出矣。后世圣人变腥臊之味,游日月之外,以食救万物;乃至南垂。目此树表,有鸟若(号鸟),以口啄树,粲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以钻火,号燧人氏。”同书卷七八引《礼古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遂天之意,故为燧人。”又有“燧人氏夏取枣杏之火”的传说(见《艺文类聚》卷八七引《九州论》)。


历史地位

燧人氏发明人工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华夏文明的新纪元,被尊为“三皇”之首,奉为“火祖”。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是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燧人氏被称为“中国的普罗米修斯”。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

系有弇兹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主要分布在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东至古东夷的山东、江苏部分地区。

燧人氏的直系有衣氏 、允姓、依姓、殷(古依衣通用读依声燕声后读颖声)姓、风姓、嬴姓、子姓、婼姓,分布在其旁围。


考古发掘

在北京周口店一个重要的发现是北京人使用火的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灰烬、炭块和烧过的骨头和石头。由于有的灰烬成堆出现,说明北京人已经懂得如何能够使火不向四周蔓延,也就是说,北京人已经会管理控制火了。北京人用火的证据的发现是当时所知道的人类最早的用火记录。另一方面,北京人所拥有的管理控制火的能力说明,北京人也不是最早用火的人类群体,人类最初开始用火的时间还应该提前。后来,其他国家的人类学家也在非洲等地更为古老的直立人遗址中发现了许多用火的遗迹。例如,在安哥拉发现的原始人旧石器文化中就有用火的迹象。从各种迹象来看,人类用火的历史应该在一百万年以上。

在甘肃大地湾遗址和陕西半坡遗址里,每个半地穴式原始住房都有一个火塘,而且必然设在进门处,这一位置设置透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单为照明和取暖,火塘的位置应该设在房子的中间,效果才最好。设在进门处,说明火塘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那就是防止野兽半夜偷袭。人类发明了住房之后,随之就发明了门,用封堵房子进口。其实门也是有一定复杂性的东西,门的发明很难说是一个圣人灵机一动就发明出来。中华先民发明了半地穴式住之初并没有门,而是用火来作门防止野兽进入房内的,火塘就是最早的门。所以,火塘的原始位置说明,那时候的中华先民已经认识到野兽有怕火的天性,可以用火来驱逐野兽。先民们就利用这一原理,或用火驱赶围捕野兽,或者用火保卫自己,从而大大提高了生存能力。由此还说明,成熟的用火技术是人们在地面建房屋定居的技术保障,人类的生存空间因此大为拓展。

由此可以想像古人发明钻木取火的方法同样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是在数代人探索和知识积累基础上,在某一天由一个痴迷者机缘巧合,点燃了第一株人工火苗。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那位点燃第一株人工火苗的人名被淹没在历史尘埃之中,或许那时候的人们根本就没有名字。当后来的历史中突然有一天人们关注火的时候,为了说明问题,而称之为“燧人氏”,其实含义无非是“发明钻燧取火的老祖宗”的意思。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考古界在河北徐水南庄头发现了燧人氏晚期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经科学考证,其生产年代距今约在一万二千年前。南庄头遗址向世人公布,早在一万二千年前,华夏先祖已经能生产制作陶器,这是中华人种从原始时代向文明时代过渡的重要物证。


轶事典故

据《非子》、《太平御览》等古书记载:在远古的时候,有一个世称燧明国的地方,人们习惯吃生食,茹毛饮血。生食腥臊恶臭,伤害肠胃,易生疾病。在闪电雷击等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出现了自然界中的火,后来,人们发现被火烤熟的食物味美且易消化也不会生病。但是因雷击等产生的自然火很少而且在短时间内即熄灭,人们很难得到并保留火种。

燧明国里有一种树叫做燧木,又叫火树,屈盘万顷,云雾出于其间。有鸟若鹗,用咀去啄燧木,发出火光。有一位圣人,从中受到启发,于是就折下燧枝钻木而取出火种,,并推举燧人氏为王。


后世评价

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

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赵朴初:“燧人取火非常业,世界从此日日新”。



*.西王母--弇兹氏


弇兹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技术。她发明的绳索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后世之人则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

后来,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起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穹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在天的北面即北极,故又称北极星。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也就是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


燧人氏的先祖源起于青藏高原的昆仑山,古称羌戎,为东方人的重要支脉。

距今五万年时,地球上最近一次冰河期来临,全球气温下降了摄氏12度,海水冻结,昆仑山大面积被冰雪覆盖。

距今约三万年时,昆仑山雪线下滑,燧人氏族团已经无法继续生活在昆仑山上只好迁徙到祁连山一带的河西走廊,在那里定居下来。

经过了数百代一万余年的发展,族群迅速扩大遍布于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燧人氏全称燧人弇(yan)兹合雄(hong)氏,是燧人氏与弇兹氏世代为婚的两大族团联合体,是中华民族进入远古文明时代的第一始祖。

这里所说的燧人氏并非是一个人,而是氏族的总称,因为在燧人氏时期还没有完整的帝王世系记录,我们还无法知道每位帝王的在世年代。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

弇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她发明的绳有三种:单股的绳称作“玄”,两股合成的称作“兹”,三股合成的称作“索”(又作素)。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芎中宫天极星,为天之中。天极星即天北极,故又称北极星。

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故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

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有三大分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弇兹合雄氏以玄鸟为图腾,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他们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他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的首领则称“耶劳”。

玄女部大鵹柯乌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市北),其族属又称魁隗氏,分支甚广。其中一支沿弱水向北迁徙,以居延海(今残留嘎顺诺尔湖)、焉支山(又名燕然山,即今龙首山及阿尔泰山脉的杭爱山)为基地向外延伸,散布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上源)。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至东欧。一支由弱水西迁至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进入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须女部少鵹柯诺耶劳居住在合黎山南弱水流域的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分衍出方雷支的盘古支,居于古浪(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其分支东迁至西海之东贺兰山,北跃阴山入燕然山、贝加尔湖,与柯约耶劳支会合;另一支由阴山向东进入滦河流域及东北平原;一支由六盘水进入北洛水,与柯约耶劳的环江部为邻。

柯约耶劳后世为张姓,在挪得建有张国(今甘肃张掖市)。

燧人弇兹氏自立姓氏为“风”,这是中国人最早之姓。

风姓共分为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侯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

燧人氏晚期的分支几乎遍布中华大地,其中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今甘肃省境内,西起敦煌(古瓜州)、三危山、疏勒河、弇兹山;东达庆阳、华池、河水,直至陕西境内的北洛河;南至湟中拉脊山、日月山、成县、礼县、康县、凤县,直至秦岭以南的华阳。其活动中心(观星象祭天中心)主要有三处:一为合黎龙首山(古昆仑山),二为湟中拉脊山,三为六盘山。燧人氏的直系允姓、风姓、婼姓,分布在其周围。

燧人弇兹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一、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二、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三、距今约三万年时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四、距今约二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距今约二万六千年时,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五、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六、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七、距今约一万二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十天干”使用的完全是上古符号文字,称呼也与现在不同,记录于此,供读者参考。(因上古符号文字无法输入电脑,暂时从略)

八、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九、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燧人氏在昆仑山立木观察星象祭天,发现了“天道”。

因天道而受到启发,燧人氏始为山川百物命名,而有“地道”。

天地之德孕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尊。燧人氏以风姓为人类命名,对人的婚姻交配有了血缘上的限制,使人与兽有了严格的区分。这是人类早期的伦理道德,也就是“人道”。

由天道生地道,由天地之道而生人道,这便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天道观。天、地、人始于无名,成于有名;有名则天地开明,人乃文明。

中国有文字记载的九千年文明历史由此开始。

由上可见,中医的悬丝诊脉、中医、养生保健理论、道家的养生术理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都源自我国一万四千八百多年前的燧人弇兹氏,而不是来自一千多年断章取义的道家!


合黎山


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文名:合黎山;位置:甘肃甘肃省河西走廊;海拔1380—2278米;


据传,合黎山即是古代的昆仑山,为上古汉族传说中神话人物生活的仙境。有史料说明,合黎山是上古燧人氏观测星象,拜祭上天的三大处所之一(另两处分别为湟中拉脊山、六盘山)。

燧人弇兹氏在发明编织结绳,织皮卉服,合黎山开天辟地,结绳纪历,以合黎山为渐台辟雍,立挺木方牙,仰观北斗九星,以织女星为北天极极星,以日月遮蔽为太阳回归年周期,创立日月大山天齐昆仑文明,创立《河图》、《洛书》历法。从此“一划开天”,以日、月、星纪历,天下文明。


位置

合黎山位于甘肃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海拔1380—2278米

山北是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

山南和祁连山遥相呼映.两山之间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


燧人弇兹合雄氏

 

燧人氏首领与弇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弇兹合雄氏。

弇兹氏织女,是中国史上最早女首领,后人追尊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弇兹等,发明用树皮搓绳,单股为“玄”,双股称“兹”,三股作“索”(又作素)。

燧人弇兹氏在昆仑山(今甘肃祁连山)立挺木牙交,为地之中;上指天穹宫天极星(即天北极、北极星,又称紫宫、紫微垣),为天之中。紫为玄,紫宫即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后来,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

燧人弇兹氏分为三大支:一为大鵹(li),二为少鵹,三为青鸟。其三大族系合称“三柯氏”,也称三青鸟氏,以玄鸟为图腾,皆以燧人弇兹为始祖,尊称为“伊萨姆”,或“伊萨姆那”。各分支首领,称“耶劳”。玄女部大鵹柯乌耶劳,居合黎山南弱水(今甘肃张掖市北),族属称“魁隗氏”,一支沿弱水北迁,居延海(今残留嘎顺诺尔湖)、燕然山(即今阿尔泰山脉的杭爱山),向外延伸于贝加尔湖支流的色楞格河、鄂尔浑河、额尔古纳河;一支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东欧;一支西迁至阿尔泰山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须女部少鵹柯诺耶劳,居合黎山南弱水流域方雷泽(今甘肃张掖市临泽县,其水今已枯),其方雷支的盘古支居于古浪(今甘肃武威市古浪县),分支东迁至贺兰山,北跃阴山入燕然山、贝加尔湖,与柯约耶劳支会合;一支由阴山向东,入滦河流域并东北平原;一支由六盘水,入北洛水,与柯约耶劳环江部为邻。柯约耶劳后世(张姓)在挪得建有张国(今甘肃张掖市),一支(杨姓)于环江上游建元城(玄城)。柯诺耶劳后世,沿桑干河迁居于浑河、壶流河,建都代王城(今河北张家口市蔚县),迁涿鹿山建“洛乌”城(下洛,今河北张家口市涿鹿县)。燧人弇兹本部柯约耶劳一支,沿太行山东行,弇兹氏建都灵寿(河北石家庄市灵寿县),燧人氏建都蒲阴(完县,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又北迁建都遂城(河北保定市徐水县),定天地之中灵台(今名戊己台)。

族人分布。

燧人弇兹氏自立姓 “风”(中国人最古之姓氏),共分十部:一为天芎部,二为天齐部,三为天乙部,四为合雄部,五为天阳部,六为天阴部,七为候鸟部,八为候虫部,九为雷雨部,十为天皇部。燧人氏重要的族系有:弇兹氏、婼氏、华氏、胥氏、华胥氏、赫胥氏、仇夷氏、雷泽氏、盘瓠氏,直系允姓、风姓、婼姓,主要分布今甘肃省境内。

十项发明

燧人弇兹氏有十项重大发明:

一、燧人氏是传说中人工取火的发明者。

二、始作大山扶木纪历,于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三、弇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燧人氏以右枢天乙(天龙座a星)为北极星。

四、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燧人氏以太乙织女星(天琴座a星)为北极星。

五、燧人弇兹氏发明大山榑木太阳历。

六、燧人弇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柯约耶劳创《河图》,柯诺耶劳创《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七、燧人氏发明“陶文(上古符号)”(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发掘两种陶片,一种为夹沙深灰陶,一种为夹沙红褐陶),创造“十天干”。

八、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九、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燧人氏依天道建立远古文明。


中华老圣祖母弇兹氏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姓我的姓?我为什么属于我的民族?

中国人,我在祭祖时该拜谁?她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老圣祖母弇兹氏!

在中华老圣祖母弇兹氏眼中,当今世界的中国,日本,朝韩,蒙古,中亚俄罗斯,东南亚,南亚,美洲印地安...全是她的中华子孙,中华子孙并不只有炎黄子孙和国内56个少数民族,还有全世界众多的国家地区与民族。让孔子的“不语怪力鬼神”论和司马迁的“百家言黄帝” 论真假混淆的《史记》严重排斥了中国少数民族发展史,如同被阉割过的中华文明史,竟成了现代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上古神话,这等不孝子孙会让中华老祖母弇兹氏有多么伤心,忽略了伟大中国在世界文明一万五千多年的真正地位。美洲玛雅文明印第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大分支。

现今,东西南北中国人有按省市地区划分,京津沪川陕粤晋鲁湘...等34个省级行政区加港澳台,有的按民族划分,汉蒙回藏维苗彝壮...等国家确认的56个少数民族和未被划归的台湾原住民各少数民族。如果随便问一个中国人,现在的家乡和民族,自然很快就会告诉你他是哪里人,什么族的。但如果再追问他的祖先是从哪里来,是哪个氏族部落,他又为何姓他的姓氏,恐怕大部分人就说不清楚了。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动荡,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次大的迁徙和融合,祖先的烙印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

《七圣童》小说中的“七圣童”分别为代表夸父的夏族巨猴转世灵童谢小山,代表盘古的胡族葫芦转世灵童李媤,代表蚩尤的苗族黑蛇转世灵童戴琳,代表神农的炎帝红鸟转世灵童姜傲,代表轩辕的华族鼋龙转世灵童苏曼,代表伏羲的太极八卦转世灵童诸葛雯,代表少昊的青阳白虎转世灵童马高。“圣”字古繁体为上耳口下王,意即是能主动控制自己听与说的人,“七圣童”引伸为七位中华先祖灵魂转世能自由控制超自然意念穿越时空的孩子。

记得吴宇森拍摄的《风语者》的故事中描写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因此几百名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奉命保护一个纳瓦霍士兵。在紧急关头陷入是否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的两难的抉择......纳瓦霍人是美国最大的一支印第安部落,他们的祖先和我们一样都是伟大中华民族的风姓氏族!

《七圣童》小说中的太昊火神“风乘厘”是何许人也?他为何姓风?风姓为什么和红色凤鸟图腾有关系呢?带着这个疑问,查到文化人类学家王大有先生考古史记载:“风”姓竟然赫赫是中华第一姓氏!而“风”姓始祖正是距今一万五千年前的燧人和弇yǎn兹ci氏。燧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很多的男人和女人。他们就是中华民族的先祖,他们会钻木取火,结绳记事。

中华“风”姓母系氏族起源最早在西海合黎山有三姐妹部族,老大玄女黑夷部落的图腾是黑色玄蛇仇夷氏,老二素女白夷部落的图腾是白色月兔常羲氏,老三须女赤夷部落的图腾是红色雷鸟方雷氏。这三姐妹部落以女人姓氏为主,男人很不重要,只相当于蚂蚁中的工蚁。男人负责点火,又称燧人。女人管理火种,氏族女王弇兹氏才是部落真正的主宰。白姓是以皇鸟为图腾的分支。

玄女部落的老女王就是中华圣祖母弇兹氏,往下传给了盘古氏,注意,这里的盘古氏可是女王。“胡”姓是盘古氏以葫芦为图腾的族称。胡由古和月组成。古像一个“葫芦”,“古”是在坛潬tān(坛四周有水环绕)之上立竿(扶桑木)“十”,也就是后来的天干第-位“甲”,象征观测太阳,这种方法被共工氏、句芒氏,重氏和老童氏等继承下来,“月”即月亮。“胡”即观测日月运行。司天之职,为木正。盘古氏就是胡狄突厥鲜卑乌桓女真族的共同始祖。

盘古氏下即犬戎氏,下传连山氏,夙沙氏和共工氏,连山氏即神农炎帝,其下传三苗,魁kuí隗Wěi氏。神农炎帝乳母亦夏娲,另两姨母为白鹿图腾和雷鸟图腾。分别为陕西白鹿原和华县仰韶半坡文明。其中特别提到夙sù沙氏又称肃慎氏,曾与女娲氏争战失败而被放逐高句丽和阿留申群岛,他们就是古朝鲜和古日本原住民的共同祖先。留在大陆的肃慎氏一直生活在中国东北,就是后来的契丹辽人与女真满人等部族。

素女部落的女王就是华胥xū氏,即华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华”。图腾为黑色蜥蜴亀龙。须女部落女王就是雷泽氏,即夏族。图腾为红色猴面雷鸟。就是华夏神州的“夏”。雷姓是雷泽氏族徽演变而来。因为华胥氏又与雷泽氏通婚,因此并称华夏氏族。华胥氏与东夷犬戎氏共同传给太昊伏羲氏,伏乃犬人,羲乃蜥蜴。伏羲《易经》中的“易”就是蜥蜴的“蜴”。伏羲又名苍牙,亚良当公,即亚当,始称中华圣子。夏族雷泽氏与仇夷氏部落,再传女娲氏,女娲又称夏娲,为蛙族图腾。即夏娃,乃中华圣女。伏羲氏与女娲氏通婚衍生魁隗氏巨猴夸父。万姓是以蝎子为图腾的姓,为女娲四子之一。包姓是伏羲氏继承其母族仇夷氏蛇图腾的分支。(注:天主教旧约创世纪神话源于中土,上帝耶和华即中华燧人弇兹氏,同时也是印度佛教中的毗pí湿奴湿婆神。那条引诱夏娃偷吃禁果的黑蛇就是女娲的娘家仇夷氏。弇兹氏老太太脸上有道蓝色闪电伤疤,此乃不可抗自然神力的象征,暗示着人类大地水火无情,山崩地震,海啸风暴等天灾)曾姓是中华始祖母弇兹氏裔支的族称。伏羲氏又与女娲氏通婚,这里并不是一男一女的结合,而是两大母系氏族部落的相互通婚。

伏羲氏与女娲氏通婚以后就诞生了有巢氏,句芒氏,玄武氏,凫fú余氏等数十个母系氏族部落。雷泽氏与防风氏有一支共同的姬姓传人轩辕氏出现,但此时的轩辕氏还不是后来的黄帝。这个部落是就是黄帝的先祖。蔡是炎帝氏族中的以长尾鸟为图腾的族称。

其后魁隗氏,有熊氏,后土氏,祝融氏,噎yē鸣氏,信氏相继出现。陆姓是祝融氏八姓之一,这里特别提出的是盘古氏的后代共工氏与后土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古格王国,后土氏即吐蕃bō氏先祖,与噎鸣氏一同都是现在西藏族人的祖先。由此得出中国西藏人是盘古氏的直系嫡传后代。信氏也是夏族雷泽氏的后代,是党项人的先祖,后来党项人创建了西夏王国。

雷泽氏与防风氏还有一支后代部落即伟大的夸父族终于出现了,称其伟大,实至名归,原来以“巨猴”为图腾的夸父部落不仅分布在中国各地,同时也是北美爱斯基摩人,新西兰毛利人,秘鲁查文族人,美洲印地安人的共同先祖。夸父氏的姓氏为邓,桃,夏,蘷kuí,鬼。邓就是桃木,是炎帝第九世猴图腾的夸父族人的族称。黄帝打败榆罔、夸父后,猴图腾的魁隗氏就从帝位降为侯伯得侯姓。邓由“登”(建鼓)和“步天的脚印”组成。两边站立的猴面人身的图形,代表夸父,在建鼓下面的两个脚印代表夸父步天,即古史传说中的“夸父逐日”,两个大脚印上面就是设立中天建鼓的灵台。“建鼓”来源于伏羲氏的后裔有蟜氏部族之女安登氏。傅姓是伏羲氏的人方,始祖傅说yuè。邓姓属地自潼关至三门峡,南及南阳盆地。九世始祖邓夸父,又名邓伯温。殷武丁封叔父季曼为邓侯,也为邓姓。一代伟人小平同志姓邓,同样也是巨人夸父的后代。神农氏也在这时出现了,中华民族由此从伏羲xī时代而进入了神农时代!神农氏的姓氏为伊,赖,厉山,连山,另外烈山氏的出现正是后来炎帝的先祖。郝姓是炎帝火乌太阳鸟图腾的邑落。烈山氏是素女部落常羲氏与玄女部落夙沙氏的后代,姓姜。崔是姜姓别支。后传与精卫氏,图腾为红色神鸟。后来尚宜氏,重氏与厘氏,榆罔wǎng氏相继出现。卢姓是榆罔氏的直系嫡传裔支。《七圣童》小说中的太昊火神“风乘厘”正是炎帝神农之女部落精卫氏的后代重氏与厘氏的传人,因随风姓而名乘厘。《山海经·海内经》也曾列出一个著名的巴蜀帝系:西南有巴国, 大嗥生咸鸟, 咸鸟生乘厘, 乘厘生后照, 后照是始为人。”

神农时代中期,兵主蚩尤氏终于出现了!蚩chī乃蚁卵,尤乃三眼黑蛇!蚩尤是继伏羲和神农以来第三位伟大的中华先祖,至今在全世界各地各国的后裔遍布天下。蚩尤氏和神农氏一样,也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氏族部落的合称。蚩尤部族的姓氏有戴,尤,娄,杨,阚kàn,严,邹,屠......戴是兵主蚩尤的族称。兵主蚩尤姓戴。戴由两部分组成,外面的“戈”代表兵器,即兵戈,为兵主战神的象征,下面是蚩尤的图腾像。下面的两只手表示供奉。“共”字上部的田,表示蚩尤头戴一个金属面具异圣傩nuó盔,因为他是三苗九黎部族的祖先,所以在其头上插三根山雉羽毛,所以“異yì”与冀、翼、戴、傩为一字,是蚩尤头戴魁隗氏连山天齐阳鸟皇冠的象形。“冀jì”即河北,此乃兵主蚩尤氏族最早的发源地。崇祀蚩尤即为“戴”,转为“爱戴”。兵主蚩尤同样是后来的怒苗傜畲shē羌qiāng景颇等各族的先祖,盘古氏的后代共工氏部落的姓氏有洪,龚,江,恭,康,鸿,邛,特别说明,全国三大姓氏中的张姓也在其内!张姓是共工氏族文明创造的图腾标志。而后土氏部落的姓氏有句,土,勾,旬,吉,古......后土氏是现在土家族的先祖。素女部落的常羲氏和羲和氏的姓氏有常,尚,和,华,是现在一部分汉民族的先祖。最早的少昊氏也出现了,他们是太昊伏羲氏的直系嫡传,图腾为白虎。神农时代中期最重要的九黎氏也出现了,全国三大姓氏中的李姓也在其内!李姓是九黎民族之一氏族的族称。皋陶是李姓的始祖。黎就是虎,李姓图腾由虎、木、子三部分组成。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鸟族的图腾,子是鸟卵,象征后代子孙。李姓图腾象征白虎少昊的后代。九黎氏有李,罗,利,黎,是现代黎族的先祖。罗姓图腾由一张网和鸟组成。与九黎氏同一时期的还有三苗,即柯约氏,柯乌氏和柯挪氏。柯约氏姓王,柯乌氏姓张,柯挪氏姓杨。加上九黎氏的罗和李,共同联盟组成了庞大的三苗九黎部族。三苗九黎部族是今天苗傣黎白彝侗蒙台湾高山族及部分满汉族的共同祖先。少昊氏同时也是台湾高山族和拉祜族的共同祖先。

神农时代末期,炎帝势力逐渐衰弱,被日渐崛起的轩辕氏所取代。轩辕氏姓氏有姬,雷,方,风,氏族包括原来的雷泽氏,防风氏,天鼋yuán氏,巨灵氏,西陵氏,西嫫mó氏。这里特别说明的是轩辕氏与西嫫氏部族联姻通婚,就是神话传说原型中的玉帝与西王母。而夸父族“巨猴”正是《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蚩尤则是被塑造成了牛魔王。方雷氏是雷泽氏与防风氏的联姻后代,方雷氏与西陵氏联姻生圣母嫘祖,嫘祖又称雷祖,创造养蚕织布,后作为黄帝元妃,西陵圣女螺祖与黄帝并列为中华“人文初祖”。

此时期的炎帝为彤鱼氏,同时期部族还有大隗氏,祝融氏,果童氏,缙云氏,附宝氏,有熊氏,夷鼓氏,青阳氏等。这里特别说明的是青阳氏的三大支部落迅速瓦解,轩辕螺祖的直系后代昌意与炎帝后代魃bá女咸鸟氏部族联姻合并。混战中使三苗九黎君主与蚩尤部族合并,战败退据云贵川和岭南。东夷滕氏出现,夸父族混战中被分为三路,分别向西,向南,向北撤退。其中北撤部族越过阿留申群岛进入北美成为印地安人先祖。

连年战争使很多氏族分裂瓦解,一部分部族继续随之南撤,有句龙氏,土龙氏,虬龙氏,勾龙氏,龙部族的只有应龙部死心塌地的追随轩辕黄帝,誓死效忠。轩辕黄帝吞并了龙部族后族徽也从亀guī蜥蜴转变成为飞龙,从此龙战于野,入主中原。南撤夸父邓氏,彭氏,安登氏与共工部族的环水氏,大鸿氏,噎鸣氏,帝江氏,帝鸿氏,炎帝衰落氏族的彤鱼氏,缙云氏,红云氏等部族共同向中国南方转移。特别说明的是,《七圣童》小说中的炎帝彤鱼氏后代“枯鱼王”在南撤中途的通天河反戈叛变归降轩辕黄帝,设伏兵一举击杀夸父二世王,盗走了《伏羲神火赤咒经》,使二世王郁愤而终。

时过境迁,黄帝轩辕逐渐势衰,少昊时代来临了。帝俊氏,青阳氏东山再起,九黎逐渐分出阳夷,皋夷,洛夷,风夷,于夷,方夷,玄夷,畎quǎn夷,白夷,赤夷,黄夷,蓝夷,淮夷,徐夷等部族,而东北九夷出现了最早的高丽族,鲜卑祖先天鄙族。南九夷百越氏族纷纷涌现,赣越,闽越,滇越,羌越,扬越,苍梧越,且兰越,裳越,瓯ōu越等据中国长江南方至海南岛和东南亚地区。少昊氏统一北方,兵分两路,一路北上青州,幽州,一路在山东蓬莱渡海挺进辽河,长白山,朝鲜,日本。相继出现虚危氏,天吴氏,朝阳氏,旸yáng谷氏,金天氏,白帝氏,太白氏,以及后来入主日本本州的扶桑氏。他们是继盘古氏后代夙沙氏最早进入古朝鲜和古日本原住民之后再次东渡的中华先祖。而夙沙氏香火传承,延续到少昊时代与扶桑氏都是少昊联姻的母族妻族。少昊母族妻族还包括枫香氏,蛾皇氏,榜香氏,洋水氏,九英氏,畴华氏,青丘氏,常羲氏,服常氏,昌意氏,尚仪氏,西陵氏,大小月氏,占据成山日照宿迁常羊山等地区。

少昊氏逐渐衰落,黄帝昌意氏后代蜀山氏之女与封豨xī氏后代韩荒氏联姻生下颛zhuān顼Xū而进入中华颛顼时代。高姓的始祖为高阳氏颛顼,高辛氏帝喾。这里特别提出的是韩荒氏,“韩”姓是韩荒氏族的族称,韩荒又称作韩流。韩荒氏的远祖封豨氏最早驯化野猪,所以以野猪为图腾。韩荒氏是封豨氏和句芒氏合婚的新族,也就是中华五帝之一颛顼的祖先。韩荒族继承句芒氏发明的勾股定理观测太阳的运行。因为当时的历法是六合历,而野猪的肚子上有个太阳纹,证明他是太阳的氏族,下面是一个城郭的象形,而且周围有人巡逻,说明韩荒时代已经有了城池和军队。现今辽宁和内蒙古的红山文化就是韩荒氏族的文化,北方民族均改“汗”为韩。韩荒氏也同样是今天韩国的先祖。此时高阳氏,句芒氏,重黎氏,老童氏,祝融氏,合黎氏,凫鱼氏,婺wù禺yú氏,鹳guàn头氏等部族日盛。《七圣童》小说中只有借凫鱼氏特有的“鱼凫”避水遁才可破通天河主彤鱼氏后代“枯鱼王”的唤水法力。祝融氏此时已掌管火正一职,取代原来的炎帝老部落而成为中华新火神。郑,丁,董,钟,程姓都是新炎帝祝融氏八姓的分支。重黎氏部族的姓氏有吴,陆,己,樊,苏,顾,温,惠,连,胡,彭,钱,韦,邬,郐,路,曹,安,邹,邾,季连,楚,越,蘷等。八恺部族的出现是现在佤族的先祖。冯姓是牧马民族河伯冯翊yì的族称。汪是汪芒氏的族称,汪芒氏就是防风氏与句芒氏的合婚族。魏姓是以委蛇肥遗龙虺huī为图腾的鬼姓的苗裔分支,吴姓是句芒氏鸟图腾吴族的族称。

颛顼氏逐渐衰落,防风氏后代陈夆féng氏生了伟大的喾kù,喾与威姓的盘古氏后代百濮Pú部族的有娀sōng氏茧狄氏和简翟dí氏联姻,进入了中华民族的帝喾时代。同时农辛氏,高辛氏,有邰氏,常仪氏,邹屠氏,陬zōu訾zī氏,聂耳氏等部族日益兴盛。这里特别说明的是邹屠氏和陬訾氏联姻生有八子分别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这八子部族为曹姓,邹姓和邵姓,另外加上帝喾的两个儿子阏yān伯下传卑南族,实沈下传泰雅族,合并伏羲氏分支部族。颛顼八恺部族中的鲁凱继承的是黑齿蚩尤苗支,神农氏分支布农族,夸父氏分支赛夏族,老弇兹氏分支阿美族,老方舟大地湾分支排湾族,三苗方牙氏分支雅美族,邹屠氏分支平浦族,全都是今日台湾高山族,海南岛黎族以及东南亚各族的祖先。所以自上古三皇五帝以来,台湾地区原著民的各族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氏族,台湾岛自古就是大中华国领土。

帝喾与青阳少昊娵訾氏部族常仪氏联姻生下了挚,为长子。帝喾与有娀部族简狄氏生下了契,与有邰tái氏之女姜嫄生下了后稷,帝喾与陶唐氏联姻生下了伊祁姓氏的尧,始为唐尧大帝。从此中华进入尧舜禹时代。唐尧有二女名为娥皇女英,姐妹同时嫁与虞舜氏,舜,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唐尧之子丹朱氏部族与鹳头氏部族联姻迁徙至到今日湖南的封地。唐尧是饶姓始祖,尧的后代封地因在刘国而姓刘,刘姓是炎帝神农氏族魁隗氏分支鸺鹠xiūliú族的族称,是刘姓的始祖,也是杜姓与范姓的始祖。朱姓是用蜘蛛作图腾的,始祖为朱襄氏。顾是以鸟与门户结合的图腾得姓。

鲧gǔn氏部族出现,鲧乃夏族禹王之父。大禹的父亲鲧首次创造了“城郭”。郭姓是以所居住的地域在城里命名族称的。这里特别提到《七圣童》小说中昆仑山颛顼水神宫的大鲧王性情顽戾,相貌丑恶,发威时由人形变化为怪兽梼táo杌wù,口能喷出息壤神土,专克洪水,武功天下无敌。共工氏治水失败,迁至今北京密云燕乐村南一带,龚即共工氏。在这里筑龚城,直到1949年前还尚存,但1962年修密云水库时被平掉。与栾河蚩尤氏部族后代会合,一同远赴北美洲,永远没再回来。唐尧将三苗部族迁于三危山,入陕甘川黔滇。不久三苗部族后代的夜郎国出现,正是《七圣童》小说中众少年英雄共赴夜郎国孤山鲛宫参加巨鱼王的万鱼圣会的地方。

唐尧女婿虞舜氏代位开始发兵征讨三苗,迫使三苗部族迁徙至今岭南及海南琼崖一带。虞舜氏在一次南征中,不幸亡于苍梧九嶷山下,娥皇女英二姐妹千里寻夫,船到洞庭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把她们托起后聚成洞庭山。娥皇女英站在洞庭湖畔日夜期盼,噩耗传来,肝肠寸断,悲恸欲绝,日夜以泪洗面,忧伤成疾,不久也双双病故,后合葬于山上。因虞舜帝二妃又称君妃,故后人就把这座山叫“君山”。娥皇,女英即为湘水女神。

大鲧王氏族日盛,鲧之子大禹王继位,禹,姓姒sì,名文命。受父遗命继续治水,大禹治水之时,帝喾子嗣周族始祖周姓的弃,即后稷。以及帝喾外孙皋陶氏,廖姓是皋陶氏燕子图腾支的族称。炎帝后裔伯益氏(姜太公的先祖),被舜赐姓蠃,都曾大力协助,并成为中国姓氏之祖。大禹治水十三年,终获成功。大禹王史称中华治水圣父第一人,其功绩永载青史!万古流芳!禹曾征讨防风氏,禹的后代有一支,成为谭姓始祖。虞舜之子姓妫guī,名商均。商均被禹册封在有虞,所以商均有的后裔就姓虞,由舜直接留下的有虞姚二姓,其后裔伯爰氏,是袁姓始祖。 

 禹的儿子启继位,成立了第一个家族天下的夏王朝。伯益氏与夏启为争夺王位而战,败退而隐于萁山。吕姓也是始祖伯益父裔在太岳的分支。赵姓是东夷九族的少昊族团伯赵氏的族称。东夷九族,防风氏,南方百越与其并存于华夏大地。有娀氏后代汤出现,日益崛起,终灭夏王朝末帝桀。始建商王朝。林姓是东夷一支称林方,曾被纣王征讨失败后迁往南方,何姓是人方河伯氏族的族称,后周武王攻破朝歌城,商末帝纣王自焚。留守山东的殷商军民二十五万未降大周,集体出海逃往中美洲,重建殷商的海外玛雅文明。古史记载的殷商军民在中华历史上突然消失,而中美洲古史中却记载着奥尔梅克文明却突然出现,其时间完全吻合。奥尔梅克文明以后发展壮大,成为全世界六大文明中以天文学最为发达探索外星空间最为神秘的玛雅文明,这也充分说明了中华先祖伏羲所创的河图洛书宇宙太极文化在玛雅文明中的完全体现。

公元前221年,东夷少皋氏与伯赵氏部族日益崛起兴盛,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开创中华大秦帝国,子嗣后代延续至今。全球华人同宗同祖,千秋万代。

(参考史料来源:古文化人类学家 王大有先生 中华文明大典系列丛书)



*.出生昆仑山,昆仑山做部落首领的天皇氏(号元始天王)


天皇氏,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共有兄弟十二人(一说十三人),古越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天灵、防五、天雾。这十二个兄弟身材相貌长得都一样,无法分辨。他们以木德王天下,在西域昆仑山做部落首领。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共在位一千八百年。传说天皇氏出现在三皇之前 ,又传说天皇氏是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之首。  

天皇氏,也是中国道教传说中的神仙。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以后,自号元始天王,元始天王与太元玉女通气结精,生天皇氏[ 。天皇氏统治部落时,太上老君应运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在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天皇氏白日升仙,飞上三玄空天宫中。 


中文名:天皇氏;别名:天灵,天雾;出生地:昆仑山;职业:部落首领;主要成就:制定天干地支历法;所处时代:旧石器时代;地位:道教神仙;


人物经历


部落首领

据唐代杜佑所撰写的《通典》,以及清代方浚师的《蕉轩随录》所说:天皇氏是出现在三皇之前的帝王。

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古越族族人在昆仑山出现,盘古就藏起来不见了。

古越族是生活在上古时代的一个古老民族,说古越语。古越族的首领叫“天皇氏”。在上古时代,“天”指高无上;“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14] ;氏,用来称呼帝王贵族等 。“天皇氏”的意思就是: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至高无上的首领。

天皇氏兄弟共十二人(一说十三人),模样长得都差不多:有着人的脑袋蛇的身体,头上有龙角[16] ,绿色的头发还秃顶,又大又长的嘴巴里长着撒三条舌头。

天皇氏的统治是从寅年开始的(岁纪摄提),当时遭遇大火高温劫难,   为解天下大旱,天皇氏领导了造天降雨工程,为人类造了一个既能滤除日毒、又能下及时雨的大气层天体 。天皇氏出入,像风一样迅速。当时人很少,民风淳朴。天皇氏并没一些造作,只是淡泊无为的首领。百姓前村几个人,后村几人,也不追求名利,大家一起生活虽然艰苦,却像是每天都吃山珍海味,民风习俗也算是平淡又有味道。大家不分彼此,安静的过日子。


制定历法

天皇氏看见四季更替,万物变换的自然变化,就有所思考:人民虽然相安无事,但是生活在寒来暑往之中,却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盘古虽开了天地,这纪年之法,却未告诉世人。

于是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商量,制天干地支的历法,用以定岁时节候。

先制定了十天干,用来纪年。十天干分别是:关逢(甲)、旅蒙(乙)、柔兆(丙)、强圉(丁)、著雍(戊)、屠维(己)、上章(庚)、重光(辛)、玄默(壬)、昭阳(癸)。

又立十二地支之名以纪时:困敦(子)、赤奋若(丑)、摄提格(寅)、单阙(卯)、执徐(辰)、大荒落(巳)、敦牂(午)、协洽(未)、涒滩(申)、作噩(酉)、阉茂(戌)、大渊献(亥)。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用于纪日、纪月、纪年、纪时等。


功成身退

天干地支的历法制定以后,百姓方才知道时间,暑往寒来四季之后,人人都知道是一年过去了。在天皇氏十二兄弟(一说十三兄弟)统治天下一万八千年(当时的万,是今时的千;当时的千,是今时的百。在今是一千八百年)之后,有地皇氏一姓十一人出现,天皇氏兄弟明白,天下应该由地皇氏来治理,于是也隐退起来不见了。[5] [20] [21] 


道教传说

据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众仙记》所说:开天辟地的盘古真人,是天地之精华,自号元始天王。天地构成之后,忽然在石涧积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会说话,常游玩于大地之上,仰吸元气,号曰太元圣母。元始天王与太元圣母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等五帝是其后裔。

道教认为太上老君是无世不存在的,屡世都做为帝王的老师,所以《太上混元圣纪》从元肇始记起。说:一元肇始,天地初立,有神人号称天皇氏,以木德王,从寅年开始统治天下,天皇氏兄弟十二人,每个人活了一万八千年。天皇氏统治时,太上老君应运降迹,做了天皇氏的师傅,号通玄天师,一号玄中大法师。太上老君正方圆上下之形,定洪荒朴略之状,配四海于四神,付五行于五帝。

据《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说:太上老君从三玄空天宫下凡,以《天皇内经》十四篇授与天皇氏,天皇氏统治天下三十六万年以后,白日升仙,飞升至三玄空天宫中。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所说:天皇氏飞升成仙后,为道教中三皇的天宝君。  

天宝君统治王清境,即清微天。清微天的气是青色的。《九天生神章经》说:天宝君是三洞之尊神,天宝君说十二部经为洞真教主。 


人物影响

天皇氏认为自然气候的转变是由于阴阳五运轮转运动、往来不息、周而复始的结果。他崇尚木德之运,清静淡泊,无为而治。他创造了天干地支,从他以后,人们开始用土运、金运、水运、木运、火运五运来概括五行之气在天地间的运动变化规律,知道了阴阳观念。


文献记载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项峻《始学篇》《洞冥记》徐整《三五历记》《洞纪》《春秋纬》

《河图括地象》 《帝系谱》《遁甲开山图》《崇文总目》   《路史》《通典《蕉轩随录》 《春秋命历序》 《盘古至唐虞传》《纲鉴易知录》三皇纪卷之一《元始上真众仙记》《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 《太上混元圣纪》 《中华全史演义》

《太清金阙玉华仙书八极神章三皇内秘文》微正章第一


参考资料

1.  宋 罗泌 《路史·前纪二·天皇纪》:“粤有天皇,是曰天灵, 望获 强尊。” 罗苹 注:“以 获 为名,以 望 为姓

2.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起于昆仑之虚,日月五纬俱起牵牛。四万五千年,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号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兄弟十三人继相治,乘风雨、夹日月以行。”

3.  《通典》卷五十三 礼十三 沿革十三 吉礼十二  .国学导航 [引用日期2013-11-22] .

4.  天皇氏  .中华英烈祠 [引用日期2013-11-21] .

5.  《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盖天地初立,神人首出行化,故其年世长久也。然言十二头者,非谓一人之身有十二头,盖古质,比之鸟兽头数故也。

6.  (晋)葛洪 .《正统道藏》第 5 册《元始上真众仙记》 .台湾 :新文丰出版社 ,1988 :269 .

7.  (宋)张君房 .《云笈七签》第一册 .北京 :中华书局 ,2003-12-1 :卷三:天尊老君名号历劫经略 .

8.  《元始上真众仙记》。该书云:"昔二仪未分,……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游乎其中。……经四劫,天形如巨盖,……复经四劫,二仪始分,相去三万六千里。……元始天王在天中心之上,名曰玉京山。"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元始天王与之通气结精,而生扶桑大帝东王公与西王母,再生天皇,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伏羲、神农等五帝是其后裔云云

9.  天皇氏像取自明代王圻辑,万历刻《三才图会》。

10.  《蕉轩随录》卷九  .国学导航  .



*.人类文明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昆仑山脉

 

发表于:2007-07-31 08:48:10

作者:猫爪草


人类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昆仑山脉 ,中华民族的祖先,“东方人”居住在康青藏高原,高原 在北纬28度至36度之间,连续不断的山脉阻绝了北极寒流的影响,免受冰期之害 。它的南侧河谷深陷,连绵不绝的大森林,适合中华祖先的生活。康青藏高原东 南为云贵高原,其东有四川盆地,其东北有昆仑山,这是上古中华民族的祖先最 理想生活的地方:伊甸园。 中华民族的祖先,距今五万年至一万五千年,中华大地最遥远的古代,开辟 天地的是燧人氏,燧人氏的钻木取火,是开创了中华文化的源头。从最遥远的年 代,流淌至今,从不中断,从不逝去。 原始社会时代 距今约三百万年以前,中华大地的祖先,蝴蝶人,东方人以果实为生活的采 集时期 蝴蝶人,东方人最初的生活,在漫无尽头的大森林中,采集果实维持生活 。这个时期,人类首先接触的动物,就是老鼠,老鼠生活在人的周围,有人的地 方就有老鼠,甚至老鼠与人同住在石洞中,老鼠成为人类的最早的朋友。后来人 口众多,分枝众多,几十个人组成一群,为了分别人群,人们把不同的老鼠,代 替人群的名称,如,妇鼠氏族,黑鼠氏族,白鼠,花鼠,田鼠,松鼠,粗毛鼠, 钻土鼠,臭耗子,长耗子,花耗子,小眼子鼠,贼精灵鼠,好吃鼠等等为氏族名 称,命名的群体。这些群体,后来人数多了,壮大了,各种鼠成为氏族部落的名 称。。(西南彝族中有鼠族,至今仍然保存着远古时代,以鼠为名的十二个鼠氏 族名称。) 蝴蝶人,东方人其次接触的动物就是猴,人采集果实为主要生存食物,猴子也 是以果实为食,因此在采集过程中,猴子成为人的第二个朋友,人自然很有机会 接触众多的猴群,因而以猴为群体氏族的名称,至今藏族,党项,阿瓦,都认为 他们的始祖是猕猴。 藏族有一个美丽神奇的猕猴变人的传说:很久以前,藏族的祖先:古猕猴居住 在深山的洞穴里。它们满身长毛,面赤,起初与飞禽走兽群居在大森林中,以采 摘野果为生。久而久之,古猕猴的生活习性与其他野兽出现差异,而且这种差异 越来越大,以至于它们很难与其他野兽共同生活。因此,古猕猴逐渐地从野兽群 中分离出来,并开始脱离森林,来到较为平坦的林间草原上。猕猴与岩魔女结合 后,产生众多的子女,最初,它们仍以各种树叶和不种自收的野果为食。渐渐地 ,它们能够结伴采摘野果,进行狞猎等简单的劳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后来, 猕猴们能够开展有组织,有目的的放牧,播种以及收割等群体劳动 。就这样变成 了人。 野蛮时期 距今约两百万年前,蝴蝶人,东方人踏入以肉食生存时期,人吃野兽的肉,野 兽也吃人的肉,这就是“茹毛饮血,弱肉强食时期”。这个时期,人类与野兽没 有区别。人类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野兽,首先是牛,捕捉了一头牛,可供不少人吃 饱。其次认识的就是老虎,老虎与人都吃肉,人战胜了老虎,人吃老虎肉,老虎 胜了人,老虎吃人。再其次就是认识了兔子,野兔跑得快,不易捕捉,人费了很 大的功夫与时间,捉了一只野兔,只能供给个别人食用。生食易得腸胃病,人的 寿命不长,人就是这样,逐渐对各种各样的野兽动物的认识。这个时期,除鼠族 外,人类也采用野兽的名为氏族名称,如牛氏族,虎氏族,兔氏族,蛇氏族,猪 氏族,犬氏族,鸟氏族,鱼氏等。 根据考古学家发现,中华民族的祖先,重庆巫山縣巫山龙骨遗址的巫山人,安 徽繁昌人,元谋人,北京人,金牛山人,早在二百万年前,就懂得利用天然火。 但天然火,使用很短时间就灭了。必须用大量木材燃烧保持火种。这样就要费很 大的劳动力。 燧人氏时代 距今五万年,燧人氏看到啄木鸟在啄“火树燧木”出现灿然火光,受到启发, 而钻木取火,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后,人的食用改为熟食,没有腸胃病,火灶, 火食,取暖,人的新生活开始了。因此离开了野兽,成为真正的人。 燧人氏是远古时代的古羌戎氏族,祖居昆仑山。昆仑山上,有翠绿的高原草甸 有自然的天池湖泊,有人类需要食盐的盐池,有避风寒洞穴。 约在三万年至一万二千年之间,原来住在康青藏高原上的古羌戎的集团性厐大 的氏族群体,以燧人氏族为首的允姓,风姓,婼姓三大姓氏族(也称三柯氏): 这些氏族群体中有:盘古氏(即是盘瓠氏),弇兹氏,赫胥氏,华胥氏,雷泽氏 (即方雷氏),仇夷氏,婼氏,胥氏,华氏九大集团性群体氏族。由于天气变化 ,雪线下移,气温降低,山上的氏族群体,不得不由寒冷的高原山地,向有利于 避寒潮的高原台坝,河谷的草甸地区移动,他们从古昆仑山山脉向下转移,逐渐 进入甘肃的河西走廊,祁连山一带。河西走廊,这一地区处在高原边缘狭长的盐 海,盐泉,河谷,平坝,内海,湖泊,草原(草甸),绿洲的混合地带,游牧于 弱水,黑水,丹水,洋水(石洋水),合黎山,龙首山至天祝古浪之间的伊甸绿 洲,燧人氏与弇兹氏的天堂乐园伊甸园就建在这里,中心方圆八里,外围二里, 共十里,并在这里附近建立了天齐中心(观测天文气象制定历法的天文观测场) ,雷泽氏居龙首山,盘古氏居古浪,华胥氏居疏勒,开明陆吾氏居钟山。各个部 落由族长带领,分别向东西南北各方开发新领地,燧人氏及各个氏族得到空前的 发展,从此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 地球在一万二千年至一万年间,日本海,白令海,南美,澳大利亚,亚洲南部 ,大平洋诸岛是相连在一起的。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全球变暖,进入大洪水时期 。约在一万一千年时,黄河河套地区发生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次大洪水,洪水直向 西南流窜,洪水退后,约在10500-10200年间,燧人氏与弇兹氏自昆仑合黎山伊甸 园离开祁连山开始逐渐东移。他们分南北两路东向发展,南路主要是燧人氏黑虎 支氏族以及那些以动物为图腾的小氏族,逐渐发展为古苗蛮集团,北路是燧人氏 白虎支氏族和古羌牛氏族,古羌羊氏族,古羌豨韦氏族(即猪氏族),以及一些 以动物为图腾的小氏族。南北两路总称为燧人伏羲集团。 一些氏族进入北美,澳大利亚,也有些氏族,向西渐渐转移,玄女部大鵹,柯 乌耶劳的一支氏族沿阿尔泰山北麓西迁徙到东欧。一支氏族由弱水西迁徙至阿尔 泰南麓,乌伦古湖,沿伊犁河,阿拉套山进入准葛尔盘地和塔里木盆地。 伏羲时代 公元前七千七百二十四年伏羲氏(公元前7724年至公元前5008年),伏羲继承 燧人氏姓风。燧人氏血裔族华胥氏与雷泽氏合婚所生。名风兖庖牺,又名:宓戏 ,伏羲,苍精,方牙,苍牙,苍梧。伏羲的母亲是蛇图腾华胥氏之女,又名九河 神女,是风兖部落女首领。住在甘肃华亭华池合水一带。伏羲的父亲,名雷公龙 蛇之躯是最早的龙图腾氏族,是雷泽氏族长。伏羲是随父亲雷公龙图腾氏族。 华胥氏九河神女在公元前7764年生伏羲于仇池山(仇夷山)。伏羲在天水秦安 大地湾成长。伏羲成长后,伏羲在天水用一对珍贵的白鹿皮为聘礼与16岁的虎图 腾氏族嫡系女娲合婚。从此制定了一夫一妻制。伏羲是龙图腾嫡裔与女娲虎图腾 嫡裔结婚,非同族,非同姓,非同父母姐弟兄妹。伏羲龙图腾与女娲虎图腾,两 大图腾氏族世代联婚,绵延数千年,共传一百五十三代。 公元前7724年,当伏羲40岁时受燧人氏所传,伏羲于甘肃榆中称皇,为政18年 ,建都陈仓。设五官为五正,改母亲华胥氏蛇图腾集团性氏族为龙图腾集团性氏 族。各地血缘氏族,均以龙命名,如:飞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土龙 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黑龙氏,黄龙氏等。各氏族官员都以龙 命名。 蛇是人类最早接触动物之一。蛇生殖旺盛,定期脱皮,返老还童。原始社会 口少,希望迅速生殖,老而不死,因此蛇图腾最早出现在母系社会是女性氏族的 代表标志,女性掌握氏族最高权力。龙:龙是蛇演变而成的,故有龙蛇之称,蛇 变龙,龙变蛇,龙蛇不分,龙蛇实在是一家。《帝王世纪》记载:伏羲“蛇身人 首”。《玄中记》记载:“伏牺龙身”。分明是说蛇就是龙,“龙蛇同宗”。龙 体内溶进了蛇标志的血。所以,伏羲借继承燧人氏称皇的权力,伏羲能顺利地把 母系氏族蛇图腾改为龙图腾,成为一个厐大的集团性的龙图腾氏族。从此奠定了 中华民族龙的标志。 伏羲女娲代表了龙图腾集团执掌政权称帝,包括外母外父血缘,共传七十八帝 ,其中最纯血缘的伏羲女娲共二十三帝。后人把死后的帝王,升上了天,称为上帝。上帝成中国人的祖宗神。 以后的炎帝,黄帝都是伏羲女娲龙图腾的子孙后代。 



*.古象雄苏毗女国----苏毗女国是西王母国

 

在汉传佛教的寺院墙壁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六个大字“南无阿弥陀佛”。很多人不明白“南无”是什么意思?一定注意了,这'南'字,不是南方的意思,这'无'也不是'无有''没有'的意思.这可不是什么'南方,没有"的意思. 千万不要这样理解呀,否则就有大笑话了! 

首先说说“南无”的读音,正确的读音是Namo(拿摩),而不是Nan-wu。南无的意思是顶礼、归命、敬礼、归依、救我、度我等义,是众生向佛、至心皈依、信顺的意思。这个意思我们是要明白的!!

 

Namo怎么就写成了“南无”了呢?这要从唐朝官话说起。隋唐时期的官方语言的发音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讲的普通话的发音,我们现在能听到的最接近唐朝官话的语言是闽粤一带的客家话。客家人的祖先是生活在中原的,唐末为了躲避战乱,一路南迁,到了南方。今天客家人主要分布在闽粤湘桂川台等省份。

 

现在我们能够看到的汉文的佛经,绝大部分是唐朝和唐以前翻译的,翻译的地点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陕西一带。古都西安是唐朝的首都,那时西安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也不是我们现在听到的陕西话,而是客家话。

 今天我们在汉文佛经里看到的所有咒语,都是用音译方式标注读音的,而后再对音译的部分加以解释。曾经有网友问过我关于佛教经卷翻译的问题,这里捎带介绍一下。

 

佛教经典的翻译十分考究,其方法大概是这样的:第一次由懂汉文的印度学者翻译,然后再由精通汉文而又懂梵文的中国学者译成极好的文言,这个第二次的译稿又重新译成梵文,来与原文对照,加以许多次修正之后,再译成中文,直到最后的译稿文从字顺,且与原文完全吻合而后已。

 

大部分传至中国的佛教经典都是在南北朝时期和唐朝完成的,唐朝的玄奘法师更是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原则。所谓“五不翻”,指有五种情况需要译音而不能译意。即:一、秘密故,如“陀罗尼”;二、含多义故,如“薄伽”,梵具六义;三、无此故,如“阎浮”树,中夏实无此木;四、顺古故,如“阿耨菩提”,非不可翻,而摩腾以来,常存梵音;五、生善故,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

 

回到前面的话题。用今天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来念这些唐朝翻译的佛经,音译的部分已经离当时的发音相去甚远。当时汉字标注的读音和梵语十分接近。而今天我们若想听到最接近梵语的诵经读音,只有在藏地和客家人聚集的地区才能听到。

 

我的上师嘎玛仁波切有很多客家弟子,他发现这些弟子在念佛经,尤其咒语的时候,发音和梵音几乎一样。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语言现象。后来我就开始注意这个语言现象,并且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知道《心经》里有这样一段咒语: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用今天的普通话来念,就是:jie-di,jie-di,bo-luo-jie-di,bo-luo-seng-jie-di,pu-ti-suo-po-he。而如果用客家话来念,就是ga-di,ga-di,po-ro-ga-di,po-ro-seng-ga-di,pu-ti-sa-po-he。这个读音非常接近梵语,而且与我们用藏文念的读音几乎一样。

 

还有一个我们常见的英语单词china,很多语言学家认为,china是与秦朝有密切关联的,秦的读音在当时是chin。语言学家认为china就是“秦人”。我个人认为,china这个读音的意思可能要早至上古夏朝时期。“夏”在上古时期的读音是rja(音近嘉),“夏人”就是中国人,用上古时期的读音来念,近于“rja na”。这个音和现在的china就非常接近了。上面我讲到过,客家话把“人”读作na。这个读音和夏时期的读音是一脉相承的,有历史渊源的。

进一步研究,会发现一个更为有意思的史实,今天的藏族和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在夏王朝时期是同一个民族。西藏吐蕃王朝的前身是古象雄苏毗女国,根据对藏汉古籍的对比研究发现,古象雄苏毗女国是公元前十世纪以前至前六世纪之间,逐渐从青海省汉藏交界处迁徙到西藏。古象雄是古轩辕国、古支那国、古昆仑;苏毗女国是西王母国。是我国夏王朝在西北地区的遗族和母国。

唐朝时的吐蕃是夏的部族迁徙到今天的藏地的。多识仁波切在他的研究中发现,通过今天依然存在的藏族古姓“嘉(rgya)”,分析大量藏文古籍文献,发现青海玉树村嘉二十五族(rgya sde nyer inga)、外象雄西藏丁青三十九族和川西北嘉绒(rgyal mo-rong),均是象雄和苏毗女国的“嘉(rgya)部落”,是古代夏王朝的同族。也就是说蕃族(今藏族)的祖先和汉族是一样的。 

这些历史研究,也得到了医学界的有力证实。医学界曾对拉萨、日喀则地区的400名世居藏族居民做过血液标本研究,在血细胞抗原(HLA)研究中发现,藏民族属于中国北方人群的一部分,起源于华北地区。免疫遗传学白细胞抗原研究,是当今世界最权威的人类血缘关系鉴测手段。

话题说得稍微远了一些,不过也可以从中看到,佛教、语言、文化、历史、民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上述仅是个人浅见,本人不是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只是平素喜欢研究这些文化现象,闲聊而已。

话题回到本文最初,南无阿弥陀佛,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顶礼、归命无量光觉,无量寿觉。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也。无量寿觉或无量光觉者,佛力助一切众生成就也。众生的信心与阿弥陀佛助众生成就都在这六个字内。因此这六个字是净土法门的至宝。

善导观经疏一曰:“言南无者即是归命,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观无量寿经曰:“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我平素也是常常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希望大家多念!阿弥陀佛!

[愚人强 (愚人的博客)]


古象雄文明


据考古学家们的探索发现,藏族同胞族在青藏高原的发祥史非常悠久而古老,距今已经有13000年至17000年的历史了。那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去思索这样的一个问题:“久远古老的藏族同胞族文化,它的源头究意在何方?”答案是: 就在西藏古老的本教!

在富饶灿烂的藏族文化遗产中,辉煌鼎盛的古象雄文明以 “雍仲本教”的传播为主线而得到发展,由于本教文明产生的年代久远,传播地域广阔,对藏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其深远的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世人根本不知道“古象雄文明”,甚至连许多西藏人自己都不了解。他们只认为印度文化对西藏文化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所有来自印度的文化” 都具有伟大的价值,并且错误地认定西藏本土宗教以及印度文明以外的东西对西藏文化的形成都没什么贡献和价值。就连很多藏人自己也都误认为,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西藏根本没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而且文化非常愚昧落后等等。这种荒谬的说法被一些正统的狂热者宣扬了数个世纪,正是由于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导致了西藏真实历史和本土文化的遗失,同时也限制了学者们对古象雄文明和本教研究的兴趣,但此状况已经有所改变。

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


古象雄王朝曾统一了号称十八万户部落的十八国,建立起了威震中亚的古象雄王国。象雄王朝鼎盛之时,曾具有极强的军事力量,人口众多,疆域辽阔。

象雄王国穆氏王子辛饶弥沃佛陀创建了完整的九乘教法和教义,就是古象雄佛法。从社科院目前正在翻译的国家重点专案《象雄大藏经》中能看到佛教理论的根源所在。如今在俄罗斯、印度、尼泊尔、不丹、外蒙古等地方仍然有很多人称自己为象雄人的后裔,传播象雄佛法的雍仲本教寺庙依然存在,传承古老的象雄文化。中国古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大集合中华文化体。象雄文化在象雄经书中记载有一万八千年。古象雄文化的宗教体系经过辛饶弥沃佛和不同时期的佛陀传播,影响着古时印度教、耆那教、后来印度佛教的产生 。

如今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古象雄佛法。由于“古象雄文明”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古象雄文明”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索南坚赞编著的《王统世系明鉴》、《西藏王统记》记载象雄王国的君主徽号翻译汉姓为刘。 

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曾撰文评价古象雄文明及雍仲本教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古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 


古象雄疆域

象雄乃古代青藏高原之大国,雍仲本教之发祥地。

在唐代史书中作“羊同”或“扬同”,“象雄”与其藏语发音相近。象雄所在的今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区,曾是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一般认为穹窿银城(即卡尔东城)是古象雄王国的首都;象雄分为上象雄、中象雄和下象雄三个部分;象雄王国存在的大体时间为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7世纪,曾先后为18位国王所统治。[4] 

远古象雄文明的势力曾经波及到如今的四川、甘肃、青海、云南,覆盖整个西藏地区。这些地区的文化又渗透到印度北部、克什米尔以及拉达克一带,后者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十分频繁的地区。


历史记载


汉史记载

在汉文中,象雄一般作“羊同”、“杨童”等,为同音异书。在新旧《唐书》中,在《吐蕃传》部分,象雄都是作为历史的配角,以吐蕃的盟友、附庸的身份匆匆而简短地出场,而后又悄无声息地退场、消失:(吐蕃)遂连羊同,击吐谷浑。

在唐代,对象雄记载最为详细的可能无过杜佑的《通典》。

《通典·边防六》记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人。其人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雪,冰厚丈余。所出物产,颇同蕃俗。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刑法严峻。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玉,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国事。古未通,大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遣使来朝”。

此后的《册府元龟》、《文献通考》等,都基本沿袭了《通典》中的记载,文句与其大同小异。[5] 


藏史记载

藏史《本教源流》载:“象雄与上部(即西部)克什米尔相连,北接于阗雪山及松巴黄牛部之静雪地区(青海西南地区),南抵印度和尼泊尔。”

汉藏两史所载象雄地域基本一致。然象雄东接吐蕃,以何地为界,汉史记载不明,藏史《佛法铁注》补充这一疑难载道:“象雄与吐蕃,以后藏之卡日阿为界,藏西北大片地方皆为古象雄之辖区”。


西藏文明起源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统一西藏各部落,建立强盛的吐蕃王朝,并创立藏文,西藏正史开始书写。而近几年考古发现纷纷证明:古象雄文明才是西藏文明真正的根。

据汉文和藏文典籍记载,象雄古国(事实上是部落联盟),史称羌同、羊同;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藏族人口史考略》一文记载,根据军队的比例,象雄人口应不低于1000万。后来,吐蕃逐渐在西藏高原崛起,到公元8世纪,彻底征服象雄古国。此后,象雄文化渐渐消失。

西藏本土古老佛教本教的文献被专家称为“象雄密码”。《吐蕃王统世系明鉴》记载:“自聂赤赞普至赤杰脱赞之间凡二十六代,均以本教护持国政。”而当时的古象雄文字,主要用于本教经书典籍的书写。

据《西藏王统记》《朵堆》等典籍记载:象雄辛饶米沃祖师对过去原始本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古象雄佛法。辛饶米沃祖师首先创造了象雄文字,并传授了“五明学科”:工巧明(工艺学)、声论学(语言学)、医学、外明学(天文学)和内明学(佛学)。


古象雄文化

象雄,汉族学者在历史的后期称之为“羊同”,也有写成“象雄”的,是根据藏文“象雄”两字的译音写成的汉字。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明史。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到迄今地球某些角落尚有处于原始社会形态的民族部落,都有着各自程度不同的文明。藏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自古以来就繁衍生息在青藏高原上。

据大量文献和出土文物考证,藏族的历史可追溯到七千到一万年以前的新旧石器时代。在漫长的历史中,她也同其他民族一样,在同大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灿烂的、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

许多史料说明,象雄不仅先于雅垅部落的兴起,而且与雅垅部落一起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在长期的历史演变和民族交往,象雄民族与藏族逐渐融合,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而象雄本身也随着吐蕃王朝从元代起归入祖国版图,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古象雄文化的延续

古象雄佛法不仅仅涉及到宗教,还涵盖了民风民俗、天文、历算、藏医、哲学、因明学(逻辑)、辩论学、美术、舞蹈、音乐等方方面面,是西藏 及其周边地区人们重要的精神信仰,至今仍对西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发挥着不可缺少的作用。

中央对外联络部研究室副主任栾建章曾撰文评价象雄文明及雍仲本教的历史意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否则探究愈深,离真相可能愈远。”


文化

古象雄文明在政治、文化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融入了本教的思想,佛陀辛饶米沃创建了雍仲本教后改变了很多原始的信仰方式,包括改变了杀生祭神等等,而他采用糌粑和酥油捏成各种彩线花盘的形式来代替原始本教中要杀生祭祀的动物,从而减少了杀戮,这就朵玛和酥油花的最初起源。朵玛和酥油花也被其他藏传佛教的教派广泛用来做供品并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大特色。

辛饶佛祖还善巧地吸收了原始本教文化的精华,比如原始本教中包括藏医、天文、历算、地理、占卦、超度、梦兆、招财、招福、石碑铭文、雕刻以及沐浴等仪轨。

在七世纪之前,藏地象雄地区的所有的天文学家、教育学家、翻译师、医师、挂师、算命师、风水师以及一切有文化的学者们都被尊称为“本波”,当时青藏高原的所有文化和宗教信仰都可称为“本教”。


宗教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发源于中亚的古象雄“冈底斯山”和“玛旁雍错湖”一带,古象雄的王子辛饶弥沃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简称“本教”),“雍仲本教”是佛陀辛饶弥沃所传的古老佛法。 

《象雄大藏经》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古象雄佛法在古象雄传统文化中居于最至高无上的位置,是西藏本土最古老的佛法,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佛法。

远在印度佛教传入西藏之前一万多年,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早已在雪域高原广泛传播,是西藏人民最重要的精神信仰。


文字

现代中外藏学家竭力研究象雄史,其中研究象雄语言文字,更为突出。仅象雄人名和地名而言,象雄在十世纪以前的众多王臣名和象雄境内的六十个地名,均为象雄语,现代人藏文水平再高,也难解其意。阿里地区至今仍沿用古象雄时代的地名,若要了解其义,不懂象雄语,难以知晓。

十世纪以后,吐蕃王室后裔统治象雄,传播佛教,通用藏语文,将象雄逐步同化。公元七世纪初,吐蕃王松赞干布在未创造藏文之前,象雄的本教师们,用象雄文缮写本教经,宣道于吐蕃天赤七王时代。就松赞干布时代而言,在未造藏文之前,松赞干布派人带书信向尼泊尔和唐朝求婚,当时很可能用象雄文写成这些书信。

现代在国外的一些藏族学者,认为藏文是在象雄文的基础上,学习克什米尔和印度的声明,进行了改造,这一设想,不无道理。个别藏学家将珍藏的与松赞干布同一时代象雄王李弥嘉的印文和部分象雄文字出示为证,进一步证明了确有象雄文。


历算

在原始本教时期,藏族先民们已经掌握了最基本的天文历算知识,认为天体万物都是由土、木、水、火、空五种元素构成,包括一切生命体,并与其相应的五大界会和顺逆,就形成了日月星辰、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和生物功能等自然现象,以此来推算命运,这就是所谓的“迥孜”(五行算)。

到了雍仲本教时期,其创始人敦巴辛饶弥沃佛将《噶孜幻算法》、《八卦九宫“林郭”推算法》、《五行时轮》、《吉夏因缘业算》(今称次若勒孜,即命理学)等本教历算传授给恰辛·勒杰唐布和他的儿子贡擦赤布等人。

公元前4世纪,吐蕃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前360-345)时期,从象雄(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札达县等地)请来十二智本。他们各个学有所长,辅佐赞普统治雅砻谷地以及周边地区,并推行本教历算法和医药学知识。

其中名叫郭尔西·孜康者,通晓天文历算。他以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推算出四季变化、气象风云,以辅助农牧业生产劳作。根据诸星辰形状的不同,对廿七宿取有比较形象化的名字,而至今在藏族农牧区仍然用其推算年内或来年的雨水、旱情、霜冻、冰雹和虫害等,以防农作物受灾。


医学

敦巴辛饶是最早的藏医。象雄是藏族文化最早的发源地,也是藏族原始本教的发源地。象雄位于今天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一带。这个地方是雍仲本教创始人敦巴辛饶的诞生地。 

本教的第一本“医典”,传说敦巴辛饶一生娶了9个部落主的女儿做妻子,并生有8个子女。其中一个姓翟的妃子为他在公元前637年藏历木猴年生了杰布楚西。杰布楚西后来成为登巴西绕的医学继承人,并将他父亲的医学论著编纂命名为《多个梦移》,这部书就是现在我们使用的《四部医典》中的宗源书之一。它的后记记载了从杰布楚西到公元七世纪所有继承人的历史。敦巴辛饶将《干酪药九显论》传承给了本教主要继承人杰布楚西,后来由穆扎扎黑、色拖杰江、东炯图钦、杰察马琼依次相传下来.

著名的藏医《四部医典》(或《四续》)亦根源于《疗方五部大续》。由大译师毗卢遮那译自本教之医典。据尼玛丹增所撰《甘珠尔编目序言》,《四部医典》中祈请仙人之名及医疗咒语均原封不动地保持了象雄语,充分说明了其源自本教医典。此外,由三个印度瑜伽咒士从桑耶寺找到的伏藏本,亦应是杰布楚西所说之《医药经》及《七章本疏》等无疑。


藏族医典

后期在藏流传的医疗学源自古象雄文化之一明证是:敦煌古藏文文献中,关于药方有两卷,火灸方两卷,共四卷,其中一火灸方卷后记中说:“此卷在库中亦无,乃从所有疗方中搜集,并与象雄之根本疗方相配而成。”医学在分析判断某一病症在病理上的远近诸种病因时,离不开卜算占卦,因此,在以五明之学分类时,这种卜算占卦之术便收类于医方明之中。辛饶弥沃佛在为恰辛祖飞列加等人开示恰辛本教之法时,亦将“度”(禳解)、疗方、“求提”、占卜、圆光、占音、算学、医药学合融在一起,也鉴于此理。


崇拜图腾

据《雪山目录》载,吐蕃王室始祖聂赤赞布出世前后,象雄相继出现十八代鹏甬王,按顺序排列,他们是赤危、司伦、格蚌、列扎古格,君亚木阔、吉列古格,蚌君结、尼罗危亚、达朗司吉、札玛迪蚌、递堆白、列危结、协君师夺、黎穆朗卡、木危诺、色司杰、尼罗维亚、牟玛托郭等。以上十八代王,均以大鹏鸟甬饰其王冠左右两侧,其地神祇亦然。加之象雄一词和境内其它一些小地方均以大鹏鸟命名。可以断定,象雄人重大鹏鸟,无疑以大鹏鸟为图腾。


五明学科

总的来讲,辛饶弥沃祖师分类的学科有五大明:即工巧明、声明、医方明、外明、内明。各大明的主要学科集于本教三部十万颂中。


工巧明

首先,工巧明的三部十万颂为:《大千轮回论》十万颂,《氏族繁衍论》十万颂,《世界成住灭空论》十万颂。

祖师将其传于匠王噶尔玛李学;匠王所授六徒称为宗门六饰;这六徒便是娴熟技艺的艺王拉旺;擅长建造的举楚旺秋,精通铸造的勒秃巴桑;精于锻造的神匠尤巴;擅长绘画的神子白玛;擅长书法的伊格楚琼。此六人身怀绝技,自立门户,同时出将工巧明推广到世界各地。


声明

声明的三部十万颂是:《神鬼之战黑十万颂》,《声明和因明之辩论花十万颂》,《净界之神白十万颂》,将其传于爱徒玛罗和玉罗。

声明分声明和因明两学科,其中声明学的《异语概论》记载了三百六十种不同的语言。讲因明学方面有《性相五部》及《因明七论》等论著,众弟子将其传播至各个地域。


医方明

医方明三部十万颂是:《疾病黑十万颂》,《除病诊断花十万颂》,《全胜药白十万颂》,再加《根本心蓝天十万颂》,总称其为药之四部十万颂,将其传于吉布赤希及神通、言实、知言、通言、意幻、意出、意生、意成等八大仙人后(医师),创立了理论体系及临床诊断方法,使其发扬光大,至今仍保存完好。


外明

外明的三部十万颂是:《万物朵黑十万颂》,《珍宝花十万颂》,《经典白十万颂》,将其传于贡子和贡察楚布等人。所谓外明就是与外部器世界具有内在联系外,从理论的角度看,根据上述三部十万颂中出的木、火、土、金、水的五行,又有五大理论:大分土之续,大渡轮木之续,大明生火之续,全伏无边金之续,大灭王水之续,从而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其主要内容为科泽变幻镜,八卦九宫,五行时轮,吉暇因缘和合四种。此后创立天文星算,能确定预测日月星辰等星突运行轨迹和春夏秋冬时令变化。天文历算的主要理论在显宗中有《劫世运行经》,密宗有《时轮续》。《时轮续》又产生了身续、语续、意续三续。此三续为欢喜轮身续,自在轮语续、密轮意续,按其段落大概有十多万品。另外,将与《万物朵黑十万颂》相联系的《朵法三百六十种》传于工巧明的三部十万颂为。


内明 

内明的三部十万颂是:黑白花十万颂《济龙经》,将其传于鲁珠伊西宁布。内明之理论精深博大。按其修行主要讲授断道的是外续,讲授转变道的是内续,讲授解脱道的是密续:此三续归于显、密、心识部三者。按其修行者来讲,有外律传、内密传、密续大圆满上师传。

祖师辛饶创制了这此学科之后,将其法王之位禅让于法太子穆确邓珠。

穆确邓珠的亲传弟子中大食智者穆扎扎黑、中原智者李当芒布、印度智者拉达阿卓、象雄智者赤托巴匝、呼里巴雅、冲地智者色托解尖姆六人被称之为世间六庄严。

他们将本教诸学科继承并使其发扬光大,推广至世界各个地域。[13] 


四门五库

根据本教《集经》和《无垢光荣经》记载:佛祖辛饶从诞生到圆寂,前后传讲三转法轮。第二转法轮是以四门五库为主体。四门即斯巴续本门、广义十万颂本门、密部真言本门和上师诀理本门。五库就是上述之四门加上“四门总体法库”便称为五库。


斯巴续本门

“斯巴”意为有或存在、缘起,“续本门”意为相续或部门,总称为一切有部法门,此法含盖了因四乘所叙述的一切内容。


广义十万颂本门

其“广义”意为广大胜义,即以胜义谛为主体之一切正法;“十万颂”意为般若十万颂或智度十万颂,现今甘珠尔般若部里总有六十多函都归本门,总称为胜义般若本门。


密部真言本门

“密部”指四部六续含有之一切密法,即以生、圆二次第为主体的所有密宗之法;“真言”意为心咒或明咒,即以四支加行含有的一切真言诵修。


上师诀理本门

“上师”意为自心或法性;“诀”意为口诀或精华;“理”意为合理或道理、逻辑;总称为“法性窍诀道理部”,他蕴含着大圆满心性部、法性部和窍诀部三部。

四门总体法库:该法虽为四门一体宗旨,但主要以《俱舍论》为主体,为俱舍论部。[13] 


九乘次第

九乘次第是雍仲本教的判教方式,简单介绍本教的九乘次第为:因四乘、果四乘和无上乘。概括为:恰辛(phy gshen)、囊辛(snang gshen)、车辛(vphrul gshen)、什辛(srid gshen)是因四乘;给尼、章松、阿嘎、叶辛是果四乘,无上乘为大圆满。

本教九乘分三类:《南部伏藏九乘》、《中部伏藏九乘》和《北部伏藏九乘》。

《南部伏藏九乘》分恰辛、朗辛、楚辛、什辛,此四乘称“因四乘”;居士、仙人、阿噶、耶辛“果四乘”;另加“无上大圆满乘”,共九乘。此九乘是三类中最主要的一类。

《卫部伏藏九乘》是人本尊贵居外、自明辛饶、悲心无畏、雍仲无畏,此四乘为“因教四乘”;事净行、形俱在、直生持悲心、非常有义、居无上乘为“果密五乘”。共九乘。

《北部伏藏九乘》是明在、自在、谢端,此三乘为“外三乘”;吐驼、西驼、压驼乘为“仙三乘”拉译、朗泽、江泽三乘为“密三乘”。共九乘。

在南、北、卫伏藏的三种传授中,各自的九乘教导稍有差异,但本质为一。

 

《南部伏藏九乘》分类简介: 

南部伏藏九乘中,恰辛、朗辛、楚辛、什辛四乘,称“因四乘”;居士、仙人、阿噶、耶辛为“果四乘”;另加“无上大圆满乘”。

其中恰辛、朗辛、楚辛、什辛四因乘是世间的本教修法。为一般人建立信仰和建立福报而教导的仪式,但不直接导致大成就。

居士、仙人、阿噶、耶辛是导致出世间四果乘,为多生或一生的成就而建立的教导,修学可以直接成就;

另加“无上大圆满乘”,为最高乘,为一生或二生之内的成就而建立的最究竟圆满教导。听闻接受的一刹那时间无须经过修行就可以获得大成就的教导。


第一乘 恰辛:

所观境相皆属贵本尊贵乐与不乐,释义为占卜。

故谓占卜辛派,此分别为四相。

·病痛是吉是凶。由圆光占卜观察,星算有360种;

·善恶由利见星算测度;

·禳除碍魔(意为:迥退灾难的密法);

·赎命法21000种。卡辛有360种禳祓法,84000观察法”。


第二乘 朗辛:

降伏一切现象世界的‘辛',也谓现象辛派。敬本尊贵祭鬼,使一切现象世界获得平安,故名为现象辛派。总类为九,分别类无数。

例如,贫穷欲得财富者,当行世间舞(寨)之法,弱者欲达强者,风马高扬除障碍。

朗辛有4种歌赞法。8祈祷法,42种酬本尊贵法。


第三乘 楚辛:

此辛派,是本尊贵变的意思。

楚辛为承事本尊,制服恶敌,身心安宁,依3种本尊贵变之力示意。祈求戒除身敌,获得心果。

·亲近珍爱教师、父母、朋友;

·修,圣地、物、处所、定、手印、词语、善业等;

·咒术:身体举止,持角为七姿态;语以念咒,语行本尊贵变。


第四乘 斯辛:

即世间辛派

人寿终时魂、意、心三者被慈悲所控,身心集合,置于安广之墓冢,释义为集灭世间之苦,故名谓世间辛派。

死之方式81种,葬之方法360种。以超度仪式为主的教法。


第五乘 格尼:

格尼意为在家修行。

格尼以信、精进、智慧三次第,从先因而生后果。

·本尊贵:雍仲本尊贵变王、敬如意宝而修;

·见:通达补特伽罗无我,通达境有我,与声闻乘相顺;

·修:与声闻乘相顺故;

·行:转经、念诵、烧祠、风轮、建塔等。


第六乘 章松:

章松意为仙人,

仙人之身垢由力所修,唯身修成,则心之习气即灭。

·见:‘盘叶'所执通达二无我;

·修:性相者与声闻、独觉相顺;‘盘叶'所执如菩提心无戏论,此二之菩提心生起息他二事,实践无上菩提;

·身——净行,语——敬颂,心——从四无量之门中行;

·誓言戒律:戒律250种;

·果:成就觉悟。


第七乘 阿噶:

意为纯善地(父续,重点修行本尊的瑜伽仪轨)

纯善天界及智慧秘密处生起殊胜之菩提心要,亲见器世间之本尊。

·本尊贵:赤波殊胜王,或为密集王;

·见:一切现有世界之诸本尊贵,通达一切诸法无自性之义;

·修:从本以来知外境,所证悟之智慧界存在于男女本尊中,所修见自身之本尊贵之轮廓如物体显现于境中;

·行:身性手印、妙音、语念诵,意散聚之门中行;

·誓言戒律:保护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及大平等之誓言戒律:

·果:得自性任运、报身、大圆满身。


第八乘 耶辛:

耶辛意生起正理之智慧,定之支分无色识,智慧无生灭,故云智慧。(母续,重点修行风、脉、明点的扎陇及手印)

·本尊:玛吉图却尼玛;

·见:空界及智慧无二自通达,如虚空升起太阳;

·修:由定及五后得智双运而修;

·行:诸三门能行,赖于定及后得智,作舍及道;

·誓言戒律:手印不离于离,经之枢要不离于语,如水常流,定不离意,普贤不离于本尊贵,普贤之本尊贵变明,不成为威慑,内外中三者平,所显现之界无法灭,性空安住于任运,知内外境而不散之殊胜菩提心,无缘宗中不起之一切即真如;

·果:一生即可得究竟果。


第九乘 最上大圆满乘

指超出轮回,证本古身,实现最高成就。(心库或称大圆满)

大圆满即生死涅槃于本身中圆满,故谓圆满、有边圆满、一圆满、二圆满、一切圆满。

·见:任何亦不作破立之本于境之相中无损害;

·誓言戒律:唯自性住,任何亦非遮任运,保护誓言戒律的认识不堕入边见,唯自觉保护誓言戒律而住,不趋于内心不护,护外表之边见;

·修:本性不能造作,即如心性不能造作,他处寻不着,保自状,不观察得受及暖相成就方便,无寻自任运,彼亦如檀香树之果,一切功德生起圆满于自身之感受谓成就方便;

·行:大慈悲心无偏爱,无处不遍及,任何亦无取舍,此事即普贤王之行为;

·果:无别雍仲精髓之地,高于一切成就地之顶峰。[13] 


大圆满法

雍仲本教大圆满习惯上分为三支,称为阿、佐、年教授,即阿车、佐钦和象雄耳传,此三支属于本教的最高精神训练范畴。但有的时候这还可以加上印度的一支佐钦教授。


阿车大圆满

阿车的教授来自于公元十一世纪,第二化身辛钦鲁噶等在不丹发现的伏藏经文。阿车修法是在由美乌家族的隐士贡佐巴大师从法主辛鲁噶的这些伏藏教授中择其精华而成。开始时整个修法分为八十阶段;后来传授进入叶茹温萨喀寺庙,在祖钦嘉瓦巴时整个修法整合为十五阶段,称为阿车十五段。

阿车译为“阿的指导”,”阿”代表无因缘的原初本来,心的根源;阿是白色的,意味着心原初的清净。修习者在修完各类必要加行(如夏扎巴所作的《嘎东江措》中的加行)并接受灌顶后,先于西藏字母“阿”上练习专注,以为发展觉悟心之根源的开始。而后经历见、修、行、六法(气脉修炼)等若干静坐阶段来次第获取大圆满果。

它的方式是渐道的,有时候它也被称作“祖钦嘉瓦巴大手印”或者“年*美大手印”。它是本教大圆满最基础的方式,适合普遍的根性。


佐钦大圆满

佐钦的教授包括了雪顿额珠扎巴《洛扎玛》伏藏的教授。他也是著名的《玛尼宝训集》的发现者。他伏藏发现的是龙界、人界、天界以及扬泽隆钦四类经文,教授内容包含扎陇、幻轮拳法、彻切、脱噶、黑关的各类大圆满要点。

法王雪顿额珠扎巴是受到了护法神斯巴嘉姆的启示后和仆人贡青雍仲扎前往琼亭寺,用钱买通寺院的看守者让其藏于寺内寻找启示中的经文,后终于在仓库中发现了三界大圆满续的经文。

秘密修行数年后,完全掌握了经文的意义。此后他开始对弟子传授,建立了自己独特的传承,指示一种特殊的大圆满教导。在佛教大圆满中有一种称为《耳传心要》的传授也出自雪顿额珠扎巴的弟子。

佐钦的教授和佛教大圆满的有些地方很接近,似乎暗示着某些关系。

 

象雄耳传法

象雄耳传法是大圆满习惯上修行最高的法门。藏语“佐巴钦波象雄年居”,“佐巴钦波”是“大圆满”;“象雄”是指古代

象雄王国;“耳传”是历代上师辗转附耳亲传的窍诀法,象雄耳传法因此意为:曾经大鹏鸟居住的圣地象雄地方传来的大圆满耳传法。象雄耳传法可分显宗、般若蜜多、密宗和大圆满法。象雄耳传大圆满是雍仲本教的不共最高即身成佛的法门,也是大圆满法的精华。象雄传来的大圆满法可以分口传、耳传、心传、文传、伏藏相传等。象雄耳传教授是口耳传承,如大圆满象雄耳传四类法是24位虹化身传授,印度佛教没有传入西藏之前,在松赞干布前期的时候,虹化身达布士扎大师把大圆满象雄耳传四类法传给郎协勒布,进而传到吐蕃各地。

大圆满象雄耳传四类法是最古老和最重要的大圆满法,传承佛陀以来从未中断的正法。《象雄耳传》被适当的传授,虽然它是极保密和严格的传于少数已经准备好的弟子,传承中每代都单传一人的情况很多,因为《象雄耳传》法是极保密和严格的传教,不也许在大众中宽大的宣传。《象雄耳传四类》是所谓佛教最高的境界,佛法的精华,今世成佛的快速法,这样的佛法是很难得的。

它的传承经文是《象雄耳传》,内容包括外、内、密、秘密四大章节,涉及历史、理论、彻切、脱噶、黑关、扎陇幻轮拳法、护法神等的各种大圆满要点。它有高地和低地不同的传导经文,他们的经本是有区别的,但意义是相同的。它历经了开始到以后数十个世纪不间断的上师口耳传承,而不象其它体系般曾被藏匿于某处。它的方式是顿然的道路,不过它的经文同样包括对于三种根基的教导。在祖钦嘉瓦巴作为叶茹温萨喀寺住持时传授进入,然后又延伸出扎西曼日寺传统。并以此为基础,向藏东的康藏、安多藏、热贡传播。

本教的口耳传承还包括来自康区的许多传授,这包括据说是占巴南喀、才旺仁增和莲花生等教授下来的方式,之前的陇本拉年等等和后来18世纪康区的根卓扎巴等,发现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这包括著名的《虚空神变论》、《叶巴它赛》、《金色小棍》、《黄金溶液》、《印度成就者教诫》等等。这些方式归类在佐钦中,但在教授上又很类似《象雄年居》,因此有时候也称之为“象雄耳传”。这种内容有时会分类成心部、界部和口诀三部。

在晚近这些教授依据上师不同的习惯而被分开传授或者整合在一起传授。这种情况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教授方式。这些全部是各自完整的现存体系,可以在西藏轻松地找到这些教授的持有者。


象雄大藏经

在教理深奥的本波佛教的文献中值得一提的经论为本波教《大藏经》。本波佛教大藏经为分《甘珠尔》和《丹珠尔》,在理论上《甘珠尔》即佛陀辛饶弥沃的经教。《丹珠尔》即象雄和藏区班智达们遗训释疏。


甘珠尔

本波佛教在历史上《甘珠尔》是由松吉(佛)辛饶弥沃亲自讲述并记载而成。在他的法子穆确邓珠时期,已经出现本波佛教大藏经《甘珠尔》。那时的《甘珠尔》有上千部,辛饶弥沃传下八万四千本波法门都是《甘珠尔》。相传本波佛教前弘期的“六庄严”等在法难中将大量本教经典理藏于地下,本教后弘期时,辛钦鲁噶和南卡雍仲等人重新挖掘出来继承弘扬,形成了历史上最早规范的《甘珠尔》目录。后来雍仲本波教徒贡珠扎巴将本波佛教文献作为本波佛教大藏经汇集和编目,并在嘉绒地区第一次出现本波佛教的木刻版——曲钦版和绰斯甲版。这两个版本在乾隆攻打金川时毁于战争。

贡珠扎巴第一次出版木刻版中的大藏经目录中,显宗五十五部,般若宗一百零八部,心宗三十部,共二百八十一部。后来西饶拜所著的《书目去暗明灯》记载,从本波佛教第一次伏藏至琼布洛智降泽时间里,本波佛教经典总量九百多卷。

后来本波佛教学者尼玛丹增编写了《雍仲本波教遗训及其释疏目录弘扬辛饶日光》目录中,敦巴辛饶弥沃遗训为一百一十三部,其释疏为二百九十三部,共四百一十六部。

在四川省甘孜州新龙县雄龙乡瓦琼寺保存了一套完整的手抄本,这个手抄本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地方有一位霍尔王——仲那登巴送给瓦琼寺伏藏法王松昂尼巴的。

公元1870年左右松昂尼巴把手抄本的《甘珠尔》请到新龙并保留至今。后来本教学者阿雍仁波切将其影印出版中,显宗六十三部,般若六十七部,密宗二十部,心宗七部。

后来本波密宗大师满金拉色仁波切花了五年的时间,将全部经书逐页修复,终于一九九八年将其重新编辑成一百七十八部。

甘珠尔的分类:

《甘珠尔》的目录编制方法分类较多,但一般分为四类:

(1)、言圆满之经部,总68卷63品,

(2)、广大清净之品部(般若部)总67卷67品,

(3)、深道密宗之续部,总18卷20品,

(4)、无上心品之库藏部,总7卷7品。


丹珠尔

从辛饶弥沃的法子穆确邓珠至今,象雄、印度、汉区、藏区、木雅等雍仲本教学者著写辛饶弥沃遗训释疏的论文称名《丹珠尔》。

《丹珠尔》也可以分显宗、密宗、心宗与大圆满,共有上千部。西藏那曲本教活佛丹巴尼玛出于抢救藏族古代文献的强烈责任感,经五年的辛勤收集工作终于收集到三百八十部,于一九九九年出版了藏族历史上第一部本教大藏经《丹珠尔》。丹巴尼玛活佛没有出版的本波教《丹珠尔》还有五百多部。

雍仲本波佛教《甘珠尔》和《丹珠尔》是青藏高原的本土宗教的大藏经。远在印度佛教传入之前,它就产生于西藏,并成为当地民众唯一信仰的宗教大藏经。它们包括藏地的文化习俗,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原始历史、科学、天文学、艺术、声明学、医术学、佛教学文等教理深奥。


汉译工程

2013年7月2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古象雄文明探源”暨古象雄佛法大藏经汉译工程在北京启动。有着西藏古代社会“百科全书”之称的大藏经《甘珠尔》汉译工程,将由该中心和西藏昌都孜珠寺联合推进,计划十年完成。

中国首次启动大藏经《甘珠尔》的汉译工程,不仅将解密雪域高原的古象雄文明,还将探源古中国与古印度、古波斯,甚至与古希腊之间文明及文化互相影响、融合的历史。

“它是几千年古西藏文明的源头活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活化石’,是远古各文化之间的亲情链条。”此次大藏经《甘珠尔》的主导译师——中国佛协理事、雍仲本教西藏昌都孜珠寺第四十三代法嗣丁真俄色活佛告诉记者。

从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悉,古西藏文献汉译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该工程对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藏.青海岩画

  

西藏岩画的早期发现集中在20世纪的前40年,发现者大都是在西藏境内进行考察的外国学者。如19世纪末的英国考古学家弗兰克,20世纪前期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彼得·奥夫施莱特(Peter Aufshnaiter),都曾几次深入西藏腹地进行考察,并获得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西藏岩画的题材涉及狩猎、畜牧、争战、自然崇拜及神灵崇拜、舞蹈等方面,其中狩猎、畜牧是主要内容。它在题材、制作技法、岩画中出现的动物群种,尤其是部分动物身上出现的装饰性纹样等方面与与北方系统的岩画最为接近,因此西藏岩画的作者很有可能是古代羌人,羌人在西北强盛以后,进入甘、青河西走廊一带,后来到了西藏高原。对西北高原的岩画做深入研究或许可以画出古代民族的迁徙图。同时,研究欧亚草原岩画的国外学者们也发现,藏西日土岩画与早年弗兰克在拉达克等地发现的岩画风格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而这种岩画的风格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年间流行于欧亚大草原的游牧部族的重要风格。这样,北方欧亚草原岩画的风格又因为西藏西部岩画的发现而向东南延续了一段距离,更重要的是,学者们认为找到了欧亚北方草原岩画青藏高原大陆架上一个重要缺环,有了这个点的存在,整个中亚及东北亚岩画的统一风格便得以建立了。

  

西藏岩画的分期大致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大致为吐蕃王朝之前早期金属时代,主要分布在西藏的西北包括阿里地区和藏北部分地区早期的岩画,图像只有单个的动物和人物,布置分散零乱,没有统一的构思,造型采用简单的粗线条刻画,符号式的造型方法,例如用圆点表示头部,直线表示躯干和四肢等。中期的岩画,数量少于早期。除原有的题材外,增加了鱼鹰、雁、野猪及陶罐等新内容。人物图像日趋写实,并能较好地表化现动态。动物的身躯,如牛、羊、鹿则多饰以横置的“S”纹,豹和狼又饰以较为规整的竖线纹。刻制的方法多为敲凿轮廓线,通体敲凿的很少。作品已能有整体的布局安排,如表现群鹿争雄,人物舞蹈,祭祀活动等大场面。晚期岩画大致为吐蕃及以后时期,主要分布于包括藏北的大部分地区及藏南、藏东南地区。表现的方法趋于装饰。鹿的身上饰以繁缛的双钩旋涡纹,鹿角和鹿尾也用双线钩勒,眼睛、关节和蹄爪等细部的刻画也都非常精细。

  

基于岩画发现的一般规律:岩画密集的地区往往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区域,藏北高原在地理上属于牧业经济区域,这一区域早期为游牧民族活动的重要舞台;另外,原始或早期宗教也是岩画创作的重要动力: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早期曾是古象雄王国。原始宗教发展特盛,因此,西藏可能存在更多岩画。我国对西藏岩画的考古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拉开帷幕。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藏西日土县境内发现了鲁日朗卡、任姆栋、恰克桑这三处古代岩画点,在国内外岩画学界引起很大反响。20世纪90年代前后,又分别发现了近60处新的岩画点,计5000余幅画面,分布在自治区的14个县境内。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集中在西藏的西部阿里和北部那曲的高海拔地区,即通常所谓的北部“羌塘”一带。这些新的岩画点发现,使中国的北方猎牧人岩画从青海与新疆两省区又向西延伸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至此,中国北方岩画囊括了中国北部的所有地区,甚至是它的最西端——藏西阿里的日土。

  

下面介绍西藏一些主要的岩画点:

日土县岩画 县内原有阿垄沟、扎布岩、芦布湖、左用湖、康巴热久、那布龙、塔康巴、曲嘎尔羌八个岩画点。1985年,西藏文物考古队在县境内又发现了鲁日朗卡、任姆栋、恰克桑、三处新的岩画点。

鲁日朗卡岩画位于日土县的日土区,东距日土区公所约12公里,海拔6000米。岩刻分布在鲁日朗卡山的北面山脚下的六个崖壁上,距地表不超过4米的地方,有10多组画面,大的画面有2—3米,小的只有0.2—0.15米。图形中除动物外,还有持矛或弓箭的人物。其中最西端的一组,距地面约1.9米,刻着人和羊的图像。人物刻在羊的右侧,张开双臂,两腿分立,似在驱赶羊群。画幅下部有一牦牛,牛的下面是两个人在舞蹈,其中一人着长袍,左臂下垂,右手平伸,其左侧也刻有一动物。这组岩刻,上部的图形采取单线刻制的方法,下部的图像轮廓内通体敲凿,形成剪影状,内容是表现畜牧生活。技法是采用单线刻画动物和人物,造型古朴,有着强烈的符号形式。就其内容而言,不仅没有丝毫喇嘛教的宗教色彩,连西藏早期宗教——本教的痕迹也找不到,大约是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们的遗存。

任姆栋岩画位于日土县西南30公里处,属日松区,海拔6000米。任姆栋藏语的意思是“画面”,可见山名是根据岩画而命名的。岩画在公路旁的陡崖上,最高的画面距地表约10余米,最低几与地面齐。岩刻可分四组,共40多个画面,大小不一,每个画面的图形,少则一个,多则几十个。制作的方法,是先用硬石块在崖面上划出细线轮廓,然后沿细线敲凿,形成粗轮廓线,或在轮廓内通体敲凿。岩刻的内容,包括太阳、月亮、动物、人物、武器和器皿。其中以动物居多,有牛、马、羊、鹿、豹、狼、狗、龟、骆驼等等。人物有双手上举,有搭弓射箭,也有手持带穗长杖,头戴羽状装饰的。器皿最少,有一种长颈圆腹的容器,可能是陶罐。此外,还有像是本教的宗教符号。有一幅较大的岩刻,高2.7米,宽1.4米,画面表现的可能是,原始宗教为祈求人畜兴旺而进行祭祀活动的宏大场面。上部有日、月的图形,并有男女生殖器都刻得很大。右面有一条大鱼,首尾相接呈圆形,腹内孕有10条小鱼。大鱼的左下方,是戴鸟头面具的人正在舞蹈,周围还刻着三条小鱼。这些图形下面有10个陶罐,横列一排,都是侈口、高领、圆腹、环底,腹部饰有竖绳纹。这些陶罐大约是盛祭品用的。画面下部,分九排刻有125只羊头,大约是祭礼的牺牲。在佛教传入以前,西藏有自己的原始宗教——本教,崇拜鬼神和自然物。西藏岩画中将牛、羊、鹿的形象凿刻在山崖上,可能是本教祭祀观念的反映,而这幅作品凿刻了一百多个羊头,正是当时大批杀牲、以头祭祀的写照。技法上一部分岩刻和鲁日朗卡相同,用粗拙的线条刻画形象。另有一部份岩刻已用双线钩勒,来刻画动物的身体轮廓,而四肢部分仍用单线。也有一部分形象,各部位都已用双钩造型,动物的蹄趾分开,关节处也能表现,甚至躯干部位还加上装饰性的花纹,风格相当细致,大约是属于晚期的作品。

恰克桑岩画位于日土县的多玛区。多玛区在日土县东北约95公里,岩画点又在多玛区南约25公里。恰克桑的主峰高5881米,山脚下是宽阔的答波草场,数股清泉汇成小河,向西流入多玛河。是一个理想的牧场。恰克桑现已发现的岩画有三处,分布在恰克桑山余脉的崖壁上和山洞中。

主要的一处岩画,位于一个突出的山崖上。画面的左方,绘有太阳和残月,太阳里面有小圆圈,外边放射出十道光芒。太阳的右侧,有一棵大树,布满枝叶,枝叶之外又有若干小圆点,可能是结出的果实。再往右,绘西藏本教的符号,线条之间和周围也都有许多小圆点。画面的右下方,又有两个射出光芒的太阳。这幅作品显然属于原始宗教中自然崇拜的产物。岩画是用暗红色的粗线条画成,当是矿物质颜料绘制的,目前在西藏发现的涂绘岩画还仅此一处。其它两处岩画,内容都是佛像、菩萨像和喇嘛塔等,有画的,也有刻的,还有一些藏文的“六字真言”,是近代佛教徒制作的,可以不属于古代岩画研究的范围。

任姆栋岩画点可以看到西藏各期岩画的重迭现象,诸如中期的狗覆盖在早期的图象上,晚期的豹重刻在中期的羚羊身上,或是晚期的鹿叠压在中期的鹿上,这些都可以作为分期的依据。

日土县这三处新的岩画点,题材和风格上都较一致,如早期以单线表现动物的双角和双耳,腿裆间不相连。中期动物身上饰横置的“S”纹,晚期动物身上出现繁缛的旋涡文,这些手法在我国其它地区是很少见到的。制作的方法为凿刻法,先用尖锐的石器砸击,当砸出一个个小点后,再连结成线条,有的继续加工,使线条深凹或通体凿成平面。这三个岩画点凿刻的技法是相同的。

左用湖岩画位于日土县热邦区的左用湖北岸,岩画分布在山脚岩石面上,共计10组画面。一幅狩猎岩画,正中有两个执箭猎人围射一鹿,鹿的背部及腹下已中三箭;右侧有一骑马猎人及牦牛,左侧也有一牦牛。

塔康巴岩画(齐吾普岩画)该岩画点在那布龙岩画点以南约1公里处,岩画分布在山谷朝南的岩壁上,共有20多组画面,内容丰富,以表现人物与动物为主,主要表现了古代部落的迁移、狩猎、祭祀、演武角力等生活场面。


当雄“纳木错”岩画 位于当雄县和班戈县间纳木错扎西岛古代洞穴岩壁上,西藏文物考察队1991年8月发现。纳木错藏语意为“天湖”或“天池”。扎西半岛中间断开,分成东岛和西岛,两者相距约300米,东岛藏语又称“恰妥朗卡朵”。调查时共发现岩画地点12处,其中第1至第3地点位于西岛,第4至第12地点位于东岛。岩画图像较多的第1一,、10一12等八个地点在洞穴中,图像较少的6一9共四个地点不在洞穴中。第1、3、11、12四个地点的洞穴较深,其余洞穴均较浅。除第1地点和第11地点的部分图像用黑色矿物颜料绘画外,其余各地点的绝大多数图像皆为赭红色矿物颜料绘画,技法分为线描和平涂两种,而刻凿作画的方法在此处无一使用,这与西藏已经发现的阿里日土、定日门吉、那曲加林山、贡噶昌果沟等处岩画的作画方法迥然不同。

纳木错扎西岛岩画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其单幅图像有牛、鹿、马鸟、人、猴、羊、犬、狼、狐狸、豹、象、骆驼有耗、鹰、、骑者、树、太阳、塔、经幡、“卍”符号、弓箭等,表现的题材有射猎、围猎、放牧、捕鸟、斗兽、顶鹿、舞蹈、祭祀、战争及佛教的吉祥物等,其作画年代,根据图像色彩的浓淡及重叠关系,岩画的内容布局,及其绘画技法等多方面的观察,可将其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时代当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岩画内容有人、猴、鹿、马、羚羊、野牛、野猪、太阳、“卍”字符号、人骑牛、人骑象、骆驼、鹰、巫师等。表现的题材有射猎、舞蹈、祭祀、放牧等。作画方法以粗线描绘为主,平涂较少。人物、动物皆术刻划细部,人物也多不着装,且有部分绘出生殖器,舞蹈者主要为单人或双人舞,不表现宏大场面;中期岩画时代约相当于吐蕃王朝时期,岩画内容有人物、鹿、耗牛、马、狼、豹、人骑马、鸟、树、塔等。表现的题材主要为舞蹈、顶鹿、捕鸟、斗兽、战争等。作画方法以大块面平涂为主。人物形像已比较真实,且均已绘有服饰。动物造型亦比较生动。图像色彩比早期的要稍深一些。晚期岩画时代可能为吐蕃王朝灭亡以后。岩画内容有经幡、佛像、八吉祥、云朵等,表现的题材主要是佛教内容。纳木错扎西岛岩画中的人物,凡着装者皆为宽松式长袍,与藏民族古老的着装习俗相一致,图像中所见的动物也多是当地现在或者以前均可见到的,因而,这批岩画的作者应是当地的远古牧民。藏文史籍和有关学术研究证明纳木错一带古时曾为苏毗部落所统领,因而这批岩画的族属也许与苏毗有关。纳木错扎西岛岩画的发现,尤其是洞穴岩画的发现,不但扩大了岩画的地域范围。它的发现对于西藏的艺术渊流、宗教演变、风情民俗、生态环境、民族迁徙、社会生活、经济形态等多方面的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按地点分别作以介绍:

第1地点位于西岛西侧一小狭谷内,洞口向西,宽2.55、高1.9、进深3.7米。岩画主要分布于岩洞的后壁及北壁上。后壁左端上部涂绘一耗牛,躯体肥壮,形象逼真,双角内弯向上,显得威猛有力,左前单线勾勒一执弓箭的骑马者造型简单技法较差,二者之间有一形似人面蠋身的怪物。耗牛右侧绘有金刚佛像,高1.3米。北壁图像可看清者10幅。中间顶部距地面1.2米处有一单线勾勒的动物,背有双峰,似为骆驼,此下一组二鹿,左者较大,前腿抬起,躯体似直立,双角有枝叉,体饰“卍”纹。右者稍小,双尖角不起叉,静立状。以上几幅图像皆用线条勾勒轮廓,不描绘细部。再下还有三组图像,左边一组仅绘一鹿,亦系单线描绘,双角有枝叉,作行走状。中间一组与左边一组相距1.13米。倒三角形分布,上为二鹿,一大一小,下有一骑马者执弓箭,此组图像皆为全身平涂,表现射猎之情景。右边一组与中间一组相隔0.7米,3幅图像皆为鹿,居上者体饰“卍”纹,双角有枝叉,下端二鹿一前一后行走,前者较小角不起叉,回首相顾,躯体平涂,后者形体较大,角起枝叉,显为一雄一雌。


第2地点位于西山北侧东段,洞口向北,洞穴略呈“八”形,口宽1、高2.6、进深2.8米。图像可看清者20幅,其中17幅分布于天然洞穴内,3幅绘于洞穴外东侧一小凹槽中。洞穴东壁有图像5幅,外端三幅基本平列,前二幅双尖角弯曲向上,当为耗牛,其中之一背有鞍具,靠里一幅双耳竖立,属性不明。最里端向上有一鹰,鹰上绘一耗牛残躯。洞穴西壁有图像12幅,最外端为一耗牛,双尖角前抵,呈发怒状,中间4人骑于马上,手执长杆,围赶三兽,其中二人头有代表饰物的线条,座骑头前有向下弯曲的双线,似为大象。最里端四人并列,其渊、中二人一组,双手插腰,作舞蹈状,另二人站立一旁作观望状。该地点岩画皆为储红色矿物颜料涂绘,由于流水冲刷,部分已较模糊。洞穴外侧凹槽中的3幅图像皆为人骑兽,座骑之一长鼻卷曲,当为大象,另二尊皆为牛。


第3地点纳木错扎西岛岩画地点中图像最多者。位于西岛北侧东端,西距第2地点10余米,洞口向北,较为高大宽敞,口宽8、高2.3、进深3米。岩画主要分布在洞穴后壁及东壁上,洞穴后壁与东壁相接处呈弧形,拐弯处亦有画。根据岩画的分布情况和壁面的自然形状可分为11组:第1组在后壁最西端,仅见一猴(?),两前肢抬起,近似站立姿势。系单线描绘;第2组在第1组东约0.4米处,从西向东绘一宝瓶,一塔,瓶高0.56、塔高0.4米。塔下一马昂首伫立。塔东二鹿,一鹿双角有枝叉,作奔跑状,一鹿双耳竖起静立,双腿间不连。鹿后稍上绘一物,意义不明。此组图像中鹿角有枝叉者和马全身平涂,余皆粗线描绘;第3组在第2组上端0.3米处。最上端绘书臃肿符号“卍”字,稍下一马昂首奋蹄,疾驰状,形象生动,再下一兽逆向站立,被上马三蹄叠压,上马后紧跟一雏马。此组图像中,被叠压者系全身平涂,余皆为描绘;4组:在2、3组东。最上部一骑兽者执弓搭箭欲射,其左下有圆圈和几道放射线,代表太阳及其光芒。太阳右下一骑马者手执游杆,拚杆上有五道平行短线向后,可能表示迎风飘扬。太阳下端一人双臂平举,双腿叉开,中间一点表示男性生殖器。人右不远绘有四兽,从上往下依次为羊、马、野牛、野猪等。第5组在第4组右下。最上一鹿,双角有枝叉,躯体后部已不显。下绘一人仰面朝天,双腿弯曲,双臂伸直头后垂,当为表示死者,其旁见一巫师。巫师一手抓住死者头发,一手曲臂上举似在作法祭祀。其下四骑马者,有的执弓箭,有的执长杆,骑马者左后有犬、岩羊、马等动物图像。再下一着袍人物手持盾牌,一手曲臂上举至头部,头顶有代表饰物的二条短线。骑马者右前一着袍人物左手牵拉一骆驼,右手执一长杆。其下另有一着袍人物站立,再下见一耗牛。此组图像中多数平徐,少数描绘。第6组在第5组东凹槽外。此组两幅引人注目的图像是耗牛和鹿。耗牛躯体健壮,鹿灵巧骄捷。鹿上部有一骑马者,下部有一雏驹,此组图像中,除骑马者外均作上坡行走状,所有图像皆系全身平涂。第7组在6组和5组以东。最高处为一野猪,其下一兽扑向一人。人左下方共有三兽,皆种属不明。最高处野猪右后见二鹿相顶,居左者站立向前,居右者前腿抬起,后体蹲地,躯体前冲,奋力相抵,形象生动,富有情趣。顶鹿下一走兽,圆头卷尾种属不明。此前一鹿翘首静立,再下一牛一马,牛头抵马尾,马回首相望。顶鹿右后一耗牛作愤怒狂奔状,其后一骑者似在追赶。骑者右后站立一人,手扶游杆,游杆顶和右侧各有一符号,意义不清,其下另有一兽,种属不明。此组图像中,站鹿走兽及执拚人物为线描,余皆为平涂;第8组在7组上端。最上部绘一佛塔,三级塔座递减上升,覆钵形塔瓶设有方形焰光门,上有一竖线与五条横短线相交代表十三天,左下有一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右下站立一人,双腿叉开,左手执物指向太阳,右手曲臂至头部。左下见一羚羊,昂首静立,形象简洁逼真。第9组在7组东。左上一鹿昂首奋蹄,下见一大树,多层枝叶布于枝杆两侧,树下站立一鹿,树右共见六兽,图像均比较模糊,可辨识者皆为鹿,两两一组益每组中有角和无角者各一,有角者体大,无角者休小,显为雄雄相伴。群鹿后见一着袍人物,只绘身体上半部分。其右一兽,种属不明。再右有一骑马者。群鹿下有一人一马,人伸臂阔步,脸间饰有带状物。此组图像中除马为线描外,余皆为平涂;第10组在岩洞的东壁拐弯处,此组与9组之间,原还有部分图像,已模糊木显。此组共见图像6幅,竖向排列成3行。左为二骑马者,皆手执长杆,中行上为耗牛下为马,耗牛全身平涂,作奋力前抵状,马昂首竖耳,阔步行走,右有二人站立,皆作舞蹈状,居上者左臂弯曲向上,右臂下垂,居下者双臂平举,面部两点一圆代表眼睛和嘴;第11组位于东壁上,此组图像多数已不完整,可辨识者有羊、马、人物等。人物中最高者0.7米。均举臂甩手,跨步,皆作舞蹈状。这一地点至今是朝圣者朝拜的重要场所,信徒们给洞穴壁上书写、刻凿藏文六字真言,涂抹酥油,致使相当一部分图像被毁坏或模糊不显。

  

第4地点位于东岛北侧西端,与第3地点相距约500米,岩画依洞壁形状分布。西角最上部绘有一鹰,作展翅飞翔状,鹰下一鹿双免起枝叉,双线勾勒躯体,腿根部不连。鹿下一组8人,6人围着一堆髯火舞蹈,右旁二人手牵手伫立,似在观看,人物皆着长袍,举臂甩袖,表现出欢快的气氛,其中二人头有燕尾形饰物,一人身后站立一头小牛,另一人手持木棍转身似在躯赶。舞者下见一鹿一猪(?),其右横列四骑马者,左起第2与第3骑马者之间夹绘一羚羊,四骑马者中除第3位手执弓箭外,余皆手拿长杆。舞者右侧绘一大树,多层枝叶布于枝杆两侧,树顶栖有一鸟,另有五只飞于空中,一鸟落于地上,再右站立一着袍人物,手执长索,似在捕鸟。群鸟左上绘有二马残躯,上端一马似有骑者,二马右端有一狐狸,竖耳卷尾。捕鸟人物下一人站立于马背,左手插腰,右手执一短棍,其稍下另绘一马叠压上马。其右一马一人,马作行走状,人着长袍站立。捕鸟人物上部绘有一图像,呈棱形,周有射线,中有一道竖线,不知是表示女性生殖器还是鱼形,再上绘有一花木状供物。旁有一鹿二人物。鹿系双线勾描,线条较细,技法粗糙,前腿叠压供物,显系后绘。二人物皆身着长袍,头有代表饰物的线条,其一仅绘上半身。以上岩画图像的间隙中还有部分图像,已模糊不显,但可看出此处岩画系多次重复绘画而成。

 

第5地点与第4地点紧相毗邻,相距不足2米。洞口向北,洞宽1.7、高14、进深1.5米,该洞东壁已残,与另一大洞相接。岩画分布以后壁最为集中。共可分为5组:第1组在西壁上,仅有图像4幅,上见一人,单线勾描,长袍覆地,不刻划细部,人左一羊,形体极小。其下有一弓箭,箭头指向羊,再下一人骑马;第2组在后壁与西壁相接处,上见一兽,翘尾伸颈,作奔跑状,下有一臃肿“卍”字,再下有一马,绘画出后蹄,作奔跑状,其后为一羊残躯;第3组位于后壁中央。图形比较密集,显系多次绘制而成,部分图形叠压,覆盖了早期涂抹的一些含义不明的线条和色块。现保存较好或可辨识者有19幅、最上端见一羚羊,下有4棵大树表示森林,其一顶部有旗迎风飘扬,树右一人双臂平举,双腿又开,腿间绘有突出男性生殖器。另一树顶栖有一鸟,二树之间站立二人手拉手似在舞蹈。树下是一宏大的围猎场景,7位骑马或羊或驴的射手,个个执弓搭箭,散布成圈,围捕二牛一羊于中间。下端空间地带绘有弓箭,箭头指向猎物。弓箭下还有一羊;第4组在后壁的左下角,仅有图像2幅,一人骑于耗牛上手执弓箭逐鹿,鹿背上有一短线示意已被射中;第5组位于东壁,有图像8幅,顶部一骑象者与一骑牛者相对,皆手持长杆,不知是否代表兵器。下见一犬卷尾低首,半蹲状。犬前一鹿站立,其下二兽相斗,右者似为狼,左者似为豹,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豹下站立一人,头有弓形饰物,身着长袍至足。其左原似有一人,已模糊不显。人右还有一牛;

  

第6幅至第9幅皆位于东岛北侧,分布在第5至第10地点之间的天然崖壁上,各地点图像皆很少,最多的第7地点也仅有4幅。内容有骑牛者、狼、狐狸、人、鹰、树、拚等。第10地点位于东岛北侧中段偏东处,西距第,地点约1公里。洞口向北,二洞并列且相通,平面呈“M”形。岩画分别分布于东西两洞的东西二壁上。西洞口宽3、高2.5、进深3.4米。西壁左上角绘一牵羊人物,似为鸟首人身;胸肌发达,全身袒裸,一手执刀,一手握绳牵羊,腿较短粗,双腿间绘有垂物,表示男性,作行走状,像旁有后世人们绘书的藏文六字真言,颜色较人物图像浅淡。中部下端有鹿、羊、牛、马及骑马者,图像皆很小,另在骑马者下部绘有一兽,四肢叉开,仰面躺地,不知何义,后部上端还有一人,左臂弯曲上举,右手插腰,双腿交错,身体倾斜而立。西洞东壁里端有藏文字和汉字,藏文字含义不清,汉文可辨识者有“大夫”等。藏文和汉字颜色与图像颜色不同。稍前上部绘有一牛,作行走状。牛右下一塔,形制与第3地点8组佛塔形制大同小异。塔的左下有一组图像,其中一人摆臂阔步行走,周有马、牛、羊,其下一人马步站立,双臂上举作吐喝状,物群中间有一张口卷尾的猎犬,整幅画面浑然一体,似为放牧图。此组图像以外还零散见有鹿、鹰、经幅等。

  

第10地点位于东洞口,洞口宽2.7、高1.8、进深1.7米。西壁上绘有海螺、宝瓶、鱼、盘肠、伞盖、云朵等佛教吉祥物。此下见有鹿、马、着袍人物、牛、树等。从伞盖叠压鹿和马、盘肠叠压着袍人物看,佛教吉祥物系后绘。东洞东壁里端拐弯处一人跪地手中执物,头前另有一框架,不知是否表示房屋。框内有倒放的蘑菇状物,外有一巫师,似在祭祀。其左有一人,头有兔耳形饰物,长袍覆脚,手执三叉物,三叉物上有一圆球,前端有一兽。左旁有一穗状物,再左见一马。东壁的前端中下部是一组描绘战争的图像,画面上共有5人,一人怀抱战旗站立,一人双手插腰,另三人皆一二手执兵器,一手执盾牌,相对欲搏。

  

第11地点位于东岛南侧中段,此处为一较大的岩洞,洞口向南,宽约5、高3.5、进深9米。西壁前端有一拐洞。岩画分别分布在大洞的东西两壁及拐洞的南北二壁上,其中拐洞北壁较多。拐洞北壁有图像20余幅,内容多为马、鹿、羊等,多与前见相同。唯东端部分图像比较特别,一人躺倒在地,身体臃肿,不知是否表示死亡。旁有一兽,竖耳,长尾,似为狐狸。前有网格状符号,其西有一耗牛、一羊,再西有竖耳、大头、瘦身的动物慢步走来,属性不明。其下有一藏文字母和一臃肿卍符号。大洞东壁中段距地面0.7米处有图像3幅,一骑马者持弓箭回身射向赶来的两头耗牛。

  

第12地点位于第11地点之西,相距约30米洞口向南宽21高23进深35米有图像一3幅‘东壁仅见一性失;西壁有一耗牛一人,耗牛与第11地点所见耗牛形象相同。人头圆大,身长腿短,细部已不清楚,高0.8米。


尼玛县岩画 岩画位于尼玛县夏桑和加林山一带,为西藏那曲无人区科考队在2001年7月发现。包括夏桑和加林山两个岩画点。

夏桑岩画点位于距离尼玛县123公里的岗龙乡境内。夏桑岩画点的内容有多种样式的鹰、卍符号、牦牛、猎狗追鹿、骑士拉弓猎鹿、双马挽车、鱼刺骨形符号、佛教内容的印刷体文字(即藏文乌金体)以及几种含义不明的简单符号。其中,鹿的岩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多为公鹿。其中有一幅一头鹿和双马挽车的岩画,在西藏属首次发现,位于距离夏桑岩画集中点东北方向约50米处。车辆画面积约为18×20cm。该车为两轮、一舆、单辕、双马挽车,挽车的为两匹马,好像在争先恐后地猛拉。夏桑的马车与青海野牛沟的马车比较,首先,两车的车网不同。夏桑马车的车网是半圆形,而野牛沟马车的车网是圆形;夏桑的挽车马匹是侧俯视的角度刻画,而野牛沟的挽车马匹是双角度的正侧面刻画形式,从而形成双马对称的典型装饰化图型。相同之处是,两处马车均为双马挽车、单辕、双轮,表现形式均为凿刻手法。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分析,两处的马车造型同属一类。有的学者认为:野牛沟岩画中的车应是青铜时代晚期北方草原文化进入青藏高原的一种现象。秦汉匈奴人统治整个北方草原时,祁连山以南的羌人曾北上横穿河西走廊与匈奴人发生过联系;而匈奴人亦曾自大漠经由延海南下进入羌中,两种文化都是通过祁连山通道而发生联系。这条联系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的祁连山通道,被称为“羌胡道”。西藏的北部那曲地区恰好与青海的西部、新疆的南部地区相接壤,又同属畜牧经济为主的地区,早期游牧形式的迁移,必然为文化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提供了机会。夏桑的马车与青海野牛沟马车相似与与区别为这一文化沟通提供了证明。

在刻有车辆岩画的岩石面上,同时刻有牦牛、四头奔跑的鹿、一个骑在马背上的骑士。从表面“石锈”的颜色深度上看,显得比较古老,而且外观上有明显的凿刻年代的区别。

夏桑的岩画在手法上均属于凿刻法,凿刻地点都在断崖上。

加林山岩画点位于尼玛县绒马乡加林山中段的南坡,名为俄冬沟。对面是益布擦卡湖。1976年前曾是“无人区”,与夏桑岩画点相隔数百里。该处岩画都敲凿在散乱在山坡的石头上。岩画的内容大致有牦牛、马、藏文字、犬、羚羊、人和车辆等。有的是单幅,有的则是一组或几组图像。其中的车辆岩画凿刻在山坡上一块孤立的岩石上。面积约为18×25cm。该车为两轮、一舆、单辕,仅有车身,未刻马匹,似是未完工的画面。与夏桑的马车相比有很大区别:夏桑的马车是双马挽车、半圆形车网、十字车轮;而加林山马车未出现马匹、圆形车网,车轮是单线切半圆形。但也有很多共同之处:俯视的角度、对称的双轮、单辕、一舆、均为凿刻表现手法等。


其多山岩画 位于班戈县境内的纳木湖西岸,岩画分布在其多山的两个天然洞穴之中。所有岩画均用红色颜料绘成。其一号洞穴共绘有动物、人物、符号等图像200多个,内容丰富,系多次绘成。


申扎县岩画 包括拉木羊和拉错龙巴沟两个岩画点。拉木羊岩画在申扎县麦巴乡行政所在地以南10里处有乃纳沟,岩画分布在山沟里的一个天然洞穴中,用红色颜料绘成。拉错龙巴沟岩画位于申扎县麦巴乡拉错龙巴沟一个天然洞穴中。内容有鹰,牦牛、羚羊、驴及人物、符号等,共20多个图像。


青海岩画

  

属于北方岩画系列,比起宁夏贺兰山岩画、内蒙阴山岩画、新疆阿勒泰岩画,它在中国岩画谱系中位置相对要低一些,分布比较零散,也不够集中,缺少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作品。包括湖里木沟岩画、野牛沟岩画、舍布棋沟岩画、哈龙沟岩画、卢山岩画、勒巴沟岩画、鲁茫沟岩画、巴哈莫力沟岩画、切吉岩画卢丝沟岩画等近十处。


湖里木沟岩画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黑马河乡然去乎东村约1.5公里处。岩画布在两级台地衔接处的红砂岩断面上,高于河床约20米。岩画内容有牛、马、鹿、狗、豹、狼等,共约50余幅动物图像,采取垂直凿刻法。初步定为唐代作品,是青海岩画的典型代表。湖里木沟岩画系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野牛沟岩画 位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得乡西北约140公里处的昆仑山脚下奈齐郭勒河谷四道梁。该河谷又名野牛沟,约海拔3900米。东北距格尔木市120公里左右。有三十多幅,二百多个个体形象。创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商代。野牛沟岩画内容多为动物岩画,有牛、鹿、骆驼、狼、豹、鹰等,此外尚有放牧、出行、狩猎、舞蹈等场景。牛的形象在岩画中占很大的比例。除了少数野牛处于被狩猎状态外,大多为单独的、静态的牛。其创作手法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现在藏传佛教寺院中,几乎所有的护法神都是以牛的形象出现。在藏传佛教特有的做为祛灾禳祸的跳神活动中,牛的形象亦屡屡出现。在玉树一带,许多嘛尼石堆和住户大门上方都置放一个绘有六字真言的牛头枯骨。显然,牛在草原游牧部落中,除了经济诸因素外,还带有宗教神话的意味。牛以岩画形式出现,显然是受了吐蕃王朝初期佛教传入的影响。其中有一幅舞蹈岩画,是众人手拉手舞蹈的场面,这与在大通和宗日发现的马家窑彩陶盆上的舞蹈场面非常相似,弥足珍贵。四道梁的周围已有沙化的痕迹,岩画保护工作已刻不容缓。


刚察县岩画 包括哈龙沟和舍布齐沟沟口两处岩画点。

哈龙沟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哈龙沟内。岩画在两座海拔3500米高的石山上。甲山有6组岩画,内容有牛、鹿、羊、虎、野猪、獐子和豹等动物;而乙山有2组岩画,内容以骆驼和鹿为主。制作手法为磨刻。原有画面较多,修筑青藏铁路时,因取用石料部分遭破坏,现存有5幅图像。技法采用磨划方法,其时代初步断定为南北朝至唐代。哈龙沟岩画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舍布棋沟岩画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乡的青海湖西山舍布齐沟沟口山顶之上,部分画面风蚀剥落,现存画面约30幅,内容有牛、羊、狼、马拉车、狩猎等,多刻在山峰或接近山峰的地方,因为那里动物经常出没,便于表达人们对于动物的占有心理。技法多为垂直打击点刻方法,个别的为阴刻线雕方法。其时代初步断定为南北朝至唐代,但这里有后期所刻的藏文六字真言,因此不排除有晚期作品。舍布棋沟岩画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峻县岩画 包括鲁芝沟和卢山两处岩画点。其中著名的是卢山岩画在江河乡。

卢山岩画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江河乡。卢山山丘上,距江河乡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山丘位于江河之上,岩画分布在山丘南面山坡上。岩画凿刻于40余块大小不等的花岗岩上。分多组画面,计有30余幅。内容以动物表现为主,有牦牛、马、羊、豹、鹰等,兼有狩猎,战争,生殖等内容,还有藏文字的凿刻画面内容。技法采用垂直凿刻和磨刻法。是青海省保存最好的一处岩画。其时代稍晚于野牛沟岩画,内容上也比野牛沟岩画丰富一些,除动物、放牧等内容外,还有不多见的生殖崇拜和战争场面。制作技法也不相同。卢山岩画多为倾斜轮廓打击法,而野牛沟岩画则多为垂直通体打击。因此在制作技法,绘制风格上,卢山岩画都比野牛沟岩画要精致一些。在卢山岩画中,形象最多最集中的为一号岩画,岩面面积约20米见方,其上有150多个形象。使人们颇感兴趣的是车猎和生殖图。车猎为双辕位马,人立车上,引弓如月。箭射向车后的野牛。为了形象地表达射猎的意图,制作者将箭矢飞行的弧线也打凿上去。这幅图打制精细,形象准确,特别是图中由于车的形象的出现,使这幅图在青海交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卢山岩画中的生殖图,亦可称为青海岩画中的珍品。画面虽然有些漫漶不清,但其绘制意图却依然可以看得清楚。画面一男一女。女的正面,双腿微曲向两边分开。在两腿之间、臀部下面,打凿出一直径约3厘米的圆点,以象征女性生殖器;男的在女的左面,从侧面绘制,生殖器很突出。紧接着男女图的下面,有一条打制得很规范的曲线,两边分布有许多圆点。由于对男女生殖器的强调,故其交媾场面不易直接表现,而采用象征性的符号(圆点代表女性,曲线代表男性)的集合来表示。这种用符号来表现交媾的思维方式,在我国其它地方如内蒙阴山也有发现,即岩画界所谓的“蹄印”或“穴”。达幅画的意义在于使我们对吐蕃的某些文化观念和观念的表达方式有所了解。这里的交媾,无疑带有刺激牲畜生产的巫术意义;而符号象征的表现方式,则使我们对如何理解所有岩画形象有所启示。我们在这幅画中已经看到,制作者借“有形”的交媾,来表达“无形”的生殖崇拜。卢山岩画系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巴哈毛力沟岩画 该岩画点在海西州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巴哈毛力沟内。巴哈毛力在蒙语中为“小马”之意。由南口向北进,距南口4公里有一个火成岩山嘴,藏语称为牙玛嘴(意为山羊嘴),汉语画石嘴,岩画就刻在山嘴石面上,岩画分布得比较集中。岩画制作手法一般有凿刻和磨刻两种方法。石色呈黑色,线条呈黄褐色。岩画动物有骆驼、山羊、狗、马、大象、鹿、野羊、蛇、獐子、牛等,还有三角形图案和太阳图案,有狗守护着圈栏,马背上负有马鞍和缰绳等画面。


勒巴沟岩画 位于玉树州境内的通天河畔。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巴塘乡勒巴沟内。岩画刻在卫沟沟崖岩石上,总面积约900平方米。其内容主要为佛教故事及经文。勒巴沟岩画共三个地点,分别编号为一、二、三号。一号岩画画面镌有佛、菩萨、香客、瑞兽等。技法为阴线轮脚打击。佛为立像,低肉髻,身着通肩圆领大衣,右袒,衣服贴身。菩萨均结跏跌坐。供养人的制作比佛小三分之二。这幅岩画带有浓郁的晚唐汉族佛教造像的风格。如三号香客,发式为唐代侍女流行的双鬓抱面的抛家髻。衣服为唐开元、天宝间流行的小翻领、对襟胡服。这幅岩画的发现,对汉、藏历史上文化交流和唐蕃古道等方面的研究,弥足珍贵。二号岩画中有一幅为文成公主礼佛图,高出地面3.5米、宽2.5米。画面右为释迦牟尼佛,立在仰莲座上,背有焰纹背光和头光,其左为禄东赞,头戴帻巾,身着小翻领胡袍,手持盂钵。左第二位为文成公主,身穿斗篷、头梳双髻,手持莲花。第三位为侍从,身着斗篷,手持盂钵,皆为阴线雕法。三号岩画为藏地制法,时代显然比一号晚得多。东、西石壁各一菩萨,结跏跌坐。头戴宝冠,身披璎珞。西壁菩萨上方用阴线打制出一飞天,身着披巾、璎珞。披巾因风荡起,翩若惊鸿。形象异常生动。勒巴沟岩画系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鲁茫沟岩画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天棚乡鲁茫沟内。岩画刻在沟内东侧石山根塌落的三块大石块上,面积约20余平方米,共计刻有牛、马、羊、野猪、狐狸、虎、蛇等动物图案近80个,岩画采取凿刻手法。其时代初步研究定为唐代,系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巴哈莫力沟岩画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加乡巴哈莫力沟的山羊嘴,又称画石嘴。岩画主要分布于画石嘴西部的石壁上部。画面长7米、宽4米,凿刻有鹿、羊、蛇、马、驴、鸡、太阳、“卍”字纹等图案。创作时代为唐代,为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切吉岩画 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切吉乡东科村三社。岩画刻在山顶上零散的细砂岩石上,共有画面10余幅,内容有羚羊、牦牛、鹿等。系采用垂直敲击点刻与磨刻方法。系青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卢丝沟岩画 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卢丝沟内。岩画刻在山崖岩石上,分三组,一组为三尊佛像,幅面长5.6米、宽4.5米,采用线雕方法;一组为四尊菩萨像,幅面长2.6米、宽1.4米,用浅浮雕方法;另一组为双马,亦系浅浮雕方法。经研究,其时代初步认定为唐代。


黑山沟岩画 在青海刚察县泉吉黑山沟口转弯处,在一高50多米、宽约10米的山坡崖壁面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牦牛、野牛、狼、马、羊、狩猎等图象。这里是放牧的必经之地,人们经常看到这些形象,会不断诱发人们对于狩猎放牧生活的联想、回忆,激发对于动物的占有欲望。



*.羌


西羌传

作者:范晔


羌无弋爰劒 滇良 东号子麻奴 湟中月氏胡

 

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其国近南岳。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滨于赐支,至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南接蜀、汉徼外蛮夷,西北接鄯善、车师诸国。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种号。十二世后,相与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B341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不能持久,而果于触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

 

王政修则宾服,德教失则寇乱。昔夏后氏太康失国,西夷背叛。及后相即位,乃征畎夷,七年然后来宾。至于后泄,始加爵命,由是服从。后桀之乱,畎夷入居邠、岐之间,成汤既兴,伐而攘之。及殷室中衰,诸夷皆叛。至于武丁,征西戎、鬼方,三年乃克。故其诗曰:“自彼氐羌,莫敢不来王。”

 

及武乙暴虐,犬戎寇边,周古公逾梁山而避于岐下。及子季历,遂伐西落鬼戎。太丁之时,季历复伐燕京之戎,戎人大败周师。后二年,周人克余无之戎,于是太丁命季历为牧师。自是之后,更伐始呼、翳徒之戎,皆克之。乃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

 

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至穆王时,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鹿,四白狼,王遂迁戎于太原。夷王衰弱,荒服不朝,乃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厉王无道,戎狄寇掠,乃入犬丘,杀秦仲之族。王命伐戎,不克。及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为戎所杀。王乃召秦仲子庄公,与兵七千人伐戎,破之,由是少却。后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后二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明年,王征申戎,破之。后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其年,戎围犬丘,虏秦襄公之兄伯父。时幽王昏虐,四夷交侵,遂废申后而立褒姒。申侯怒,与戎寇周,杀幽王于郦山,周乃东迁洛邑,秦襄公攻戎救周。后二年,邢侯大破北戎。

 

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豸原>、邽、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首以西有蛮氏之戎。当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鲁庄公伐秦,取邽、冀之戎。后十余岁,晋灭骊戎。是时,伊、洛戎强,东侵曹、鲁。后十九年,遂入王城。于是秦、晋伐戎以救周。后二年,又寇京师,齐桓公征诸侯戍周。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川,允姓戎迁于渭汭,东及B139辕。在河南山北者号曰阴戎,阴戎之种遂以滋广。晋文公欲修霸业,乃赂戎狄通道,以匡王室。秦穆公得戎人由余,遂霸西戎,开地千里。及晋悼公,又使魏绛和诸戎,复修霸业。是时,楚、晋强盛,威服诸戎,陆浑、伊、洛、阴戎事晋,而蛮氏从楚。后陆浑叛晋,晋令荀吴灭之。后四十四年,楚执蛮氏而尽囚其人。是时义渠、大荔最强,筑城数十,皆自称王。

 

至周贞王八年,秦厉公分灭大荔,取其地。赵亦灭代戎,即北戎也。韩、魏复共稍并伊、洛、阴戎,灭之。其遗脱者皆逃走,西逾B174、陇。自是中国无戎寇,唯余义渠种焉。至贞王二十五年,秦伐义渠,虏其王。后十四年,义渠侵秦至渭阴。后百许年,义渠败秦师于洛。后四年,义渠国乱,秦惠王遣庶长操将兵定之,义渠遂臣于秦。后八年,秦伐义渠,取郁郅。后二年,义渠败秦师于李伯。明年,秦伐义渠,取徒泾二十五城。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王赧四十三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

 

戎本无君长,夏后氏末及商周之际,或从侯伯征伐有功,天子爵之,以为籓服。春秋时,陆浑、蛮氏戎称子。战国世,大荔、义渠称王。及其衰亡,余种皆反旧为酋豪云。

 

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爰剑何戎之别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穴中,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于野,遂成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爰剑教之田畜,遂见敬信,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羌人谓奴为无弋,以爰剑尝为奴隶,故因名之。其后世世为豪。

 

至爰剑曾孙忍时,秦献公初立,欲复穆公之迹,兵临渭首,灭狄<豸原>戎。忍季父B421畏秦之威,将其种人附落而南,出赐支河曲西数千里,与众羌绝远,不复交通。其后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DA3E牛种,越巂羌是也;或为白马种,广汉羌是也;或为参狼种,武都羌是也。忍及弟舞独留湟中,并多娶妻妇。忍生九子为九种,舞生十七子为十七种,羌之兴盛,从此起矣。

 

及忍子研立,时秦孝公雄强,威服羌戎。孝公使太子驷率戎狄九十二国朝周显王。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及秦始皇时,务并六国,以诸侯为事,兵不西行,故种人得以繁息。秦既兼天下,使蒙恬将兵略地,西逐诸戎,北却众狄,筑长城以界之,众羌不服南度。

 

至于汉兴,匈奴冒顿兵强,破东胡,走月氏,威震百蛮,臣服诸羌。景帝时,研种留何率种人求守陇西塞,于是徙留何等于狄道、安故,至临洮、氐道、羌道县。及武帝征伐四夷,开地广境,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度河、湟,筑令居塞、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羌胡,使南北不得交关。于是障塞亭燧出长城外数千里。时先零羌与封养牢姐种解仇结盟,与匈奴通,合兵十余万,共攻令居、安故,遂围BB7A罕。汉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将兵十万人击平之。始置护羌校尉,持节统领焉。羌乃去湟中,依西海、盐池左右。汉遂因山为寒,河西地空,稍徙人以实之。

 

至宣帝时,遣光禄大夫义渠安国觇行诸羌,其先零种豪言:“愿得度湟水,逐人所不田处以为畜牧。”安国以事奏闻,后将军赵充国以为不可听。后因缘前言,遂度湟水,郡县不能禁。至元康三年,先零乃与诸羌大共盟誓,将欲寇边。帝闻,复使安国将兵观之。安国至,召先零豪四十余人斩之,因放兵击其种,斩首千余级。于是诸羌怨怒,遂寇金城。乃遣赵充国与诸将将兵六万人击破平之。至研十三世孙烧当立。元帝时,彡姐等七种羌寇陇西,遣右将军冯奉世击破降之。从爰剑种五世至研,研最豪健,自后以研为种号。十三世至烧当,复豪健,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自彡姐羌降之后数十年,四夷宾服,边塞无事。至王莽辅政,欲燿威德,以怀远为名,乃令译讽旨诸羌,使共献西海之地,初开以为郡,筑五县,边海亭燧相望焉。

 

滇良者,烧当之玄孙也。时王莽末,四夷内侵,及莽败,众羌遂还据西海为寇。更始、赤眉之际,羌遂放纵,寇金城、陇西。隗嚣虽拥兵而不能讨之,乃就慰纳,因发其众与汉相拒。建武九年,隗嚣死,司徒掾班彪上言:“今凉州部皆有降羌,羌胡被发左衽,而与汉人杂处,习俗既异,言语不通。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夫蛮夷寇乱,皆为此也。旧制:益州部署蛮夷骑都尉,幽州部署领乌桓校尉,凉州部署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驿通动静,使塞外羌夷为吏耳目,州郡因此可得儆备。今宜复如旧,以明威防。”光武从之,即以牛邯为护羌校尉,持节如旧。及邯卒而职省。十年,先零豪与诸种相结,复寇金城、陇西,遣中郎将来歙等击之,大破。事已具《歙传》。十一年夏,先零种复寇临洮,陇西太守马援破降之。后悉归服,徙置天水、陇西、扶风三郡。明年,武都参狼羌反,援又破降之。事已具《援传》。

 

自烧当至滇良,世居河北大允谷,种小人贫。而先零、卑湳并皆强富,数侵犯之。滇良父子积见陵易,愤怒,而素有恩信于种中,于是集会附落及诸杂种,乃从大榆入,掩击先零、卑湳,大破之,杀三千人,掠取财畜,夺居其地大榆中,由是始强。

 

滇良子滇吾立。中元元年,武都参狼羌反,杀略吏人,太守与战不胜,陇西太守刘盱遣从事辛都、监军掾李苞,将五千人赴武都,与羌战,斩其酋豪,首虏千余人。时,武都兵亦更破之,斩首千余级,余悉降。时滇吾附落转盛,常雄诸羌,每欲侵边者,滇吾转教以方略,为其渠帅。二年秋,烧当羌滇吾与弟滇岸率步骑五千寇陇西塞,刘盱遣兵于枹罕击之,不能克,又战于允街,为羌所败,杀五百余人。于是守塞诸羌皆复相率为寇。遣谒者张鸿领诸郡兵击之,战于允吾、唐谷,军败,鸿及陇西长史田飒皆没。又天水兵为牢姐种所败于白石,死者千余人。

 

时,烧何豪有妇人比铜钳者,年百余岁,多智算,为种人所信向,皆从取计策。时为卢水胡所击,比铜钳乃将其众来依郡县。种人颇有犯法者,临羌长收系比铜钳,而诛杀其种六七百人。显宗怜之,乃下诏曰:“昔桓公伐戎而无仁惠。故《春秋》贬曰:‘齐人’。今国家无德,恩不及远,羸弱何辜,而当并命!夫长平之暴,非帝者之功,咎由太守长吏妄加残戮。比铜钳尚生者,所在致医药养视,令招其种人,若欲归故地者,厚遣送之。其小种若束手自诣,欲效功者,皆除其罪。若有逆谋,为吏所捕,而狱状未断,悉以赐有功者。”

 

永平元年,复遣中郎将窦固、捕虏将军马武等击滇吾于西邯,大破之。事已具武等传。滇吾远引去,余悉散降,徙七千口置三辅。以谒者窦林领护羌校尉,居狄道。林为诸羌所信,而滇岸遂诣林降。林为下吏所欺,谬奏上滇岸以为大豪,承制封为归义侯,加号汉大都尉。明年,滇吾复降,林复奏其第一豪,与俱诣阙献见。帝怪一种两豪,疑其非实,以事诘林。林辞窘,乃伪对曰;“滇岸即滇吾,陇西语不正耳。”帝穷验知之,怒而免林官。会凉州刺史又奏林臧罪,遂下狱死。谒者郭襄代领校尉事,到陇西,闻凉州羌盛,还诣阙,抵罪,于是复省校尉官。滇吾子东吾立,以父降汉,乃入居塞内,谨愿自守。而诸弟迷吾等数为寇盗。

 

肃宗建初元年,安夷县吏略妻卑湳种羌妇,吏为其夫所杀,安夷长宗延追之出塞,种人恐见诛,遂共杀延,而与勒姐及吾良二种相结为寇。陇西太守孙纯遣从事李睦及金城兵会和罗谷,与卑湳等战,斩首虏数百人。复拜故度辽将军吴棠领护羌校尉,居安夷。二年夏,迷吾遂与诸众聚兵,欲叛出塞。金城太守郝崇追之,战于荔谷,崇兵大败,崇轻骑得脱,死者二千余人。于是诸种及属国卢水胡悉与相应,吴棠不能制,坐征免。武威太守傅育代为校尉,移居临羌。迷吾又与封养种豪布桥等五万余人共寇陇西、汉阳,于是遣行车骑将军马防,长外校尉耿恭副,讨破之。于是临洮、索西、迷吾等悉降。防乃筑索西城,徙陇西南部都尉戍之,悉复诸亭候。至元和三年,迷吾复与弟号吾诸杂种反叛。秋,号吾先轻入寇陇西界,郡督烽掾李章追之,生得号吾。将诣郡,号吾曰:“独杀我,无损于羌。诚得生归,必悉罢兵,不复犯塞。”陇西太守张纡权宜放遣,羌即为解散,各归故地。迷吾退居河北归义城。傅育不欲失信伐之,乃募人斗诸羌胡,羌胡不肯,遂复叛出塞,更依迷吾。

 

章和元年,育上请发陇西、张掖、酒泉各五千人,诸郡太守将之,育自领汉阳、金城五千人,合二万兵,与诸郡克期击之,令陇西兵据河南,张掖、酒泉兵遮其西。并未及会,育军独进。迷吾闻之,徙庐落去,育选精骑三千穷追之,夜至建威南三兜谷,去虏数里,须旦击之,不设备。迷吾乃伏兵三百人,夜突育营。营中惊坏散走,育下马手战,杀十余人而死,死者八百八十人。及诸郡兵到,羌遂引去。育,北地人也。显宗初,为临羌长,与捕虏将军马武等击羌滇吾,功冠诸军;及在武威,威声闻于匈奴。食禄数十年,秩奉尽赡给知友,妻子不免操井臼。肃宗下诏追褒美之。封其子毅为明进侯,七百户。以陇西太守张纡代为校尉,将万人屯临羌。

 

迷吾既杀傅育,狃忕边利。章和元年,复与诸种步骑七千人入金城塞。张纡遣从事司马防将千余骑及金城兵会战于木乘谷,迷吾兵败走,因译使欲降,纡纳之。遂将种人诣临羌县,纡设兵大会,施毒酒中,羌饮醉,纡因自击,伏兵起,诛杀酋豪八百余人。斩迷吾等五人头,以祭育冢。复放兵击在山谷间者,斩首四百余人,得生口二千余人。迷吾子迷唐及其种人向塞号哭,与烧何、当煎、当阗等相结,以子女及金银娉纳诸种,解仇交质,将五千人寇陇西塞,太守寇盱与战于白石,迷唐不利,引还大、小榆谷,北招属国诸胡,会集附落,种众炽盛,张纡不能讨。永元元年,纡坐征,以张掖太守邓训代为校尉,稍以赏赂离间之,由是诸种少解。

 

东吾子东号立。是时,号吾将其种人降。校尉邓训遣兵击迷唐,迷唐去大、小榆谷,徙居颇岩谷。和帝永元四年,训病卒,蜀郡太守聂尚代为校尉。尚见前人累征不克,欲以文德服之,乃遣驿使招呼迷唐,使还居大、小榆谷。迷唐既还,遣祖母卑缺诣尚,尚自送至塞下,为设祖道,令译田汜等五人护送至庐落。迷唐因而反叛,遂与诸种共生屠裂汜等,以血盟诅,复寇金城塞。五年,尚坐征免,居延都尉贯友代为校尉。友以迷唐难用德怀,终于叛乱,乃遣驿使构离诸种,诱以财货,由是解散。友乃遣兵出塞,攻迷唐于大、小榆谷,获首虏八百余人,收麦数万斛,遂夹逢留大河筑城坞,作大航,造河桥,欲度兵击迷唐。迷唐乃率部落远依赐支河曲。至八年,友病卒,汉阳太守史充代为校尉。充至,遂发湟中羌胡出塞击迷唐,而羌迎败充兵,杀数百人。明年,充坐征,代郡太守吴祉代为校尉。其秋,迷唐率八千人寇陇西,杀数百人,乘胜深入,胁塞内诸种羌共为寇盗,众羌复悉与相应,合步骑三万人,击破陇西兵,杀大夏长。遣行征西将军刘尚、越骑校尉赵代副,将北军五营、黎阳、雍营、三辅积射及边兵羌胡三万人讨之。尚屯狄道,代屯BB7A罕。尚遣司马寇盱监诸郡兵,四面并会。迷唐惧,弃老弱,奔入临洮南。尚等追至高山。迷唐穷迫,率其精强大战。盱斩虏千余人,得牛马羊万余头。迷唐引去。汉兵死伤亦多,不能复追,乃还入塞。明年,尚、代并坐畏懦征下狱,免。谒者王信领尚营屯BB7A罕,谒者耿谭领代营屯白石。谭乃设购赏,诸种颇来内附。迷唐恐,乃请降。信、谭遂受降罢兵,遣迷唐诣阙。其余种人不满二千,饥窘不立,入居金城。和帝令迷唐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以为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以种人饥饿,不肯远出。吴祉等乃多赐迷唐金、帛,令籴谷市畜,促使出塞,种人更怀猜惊。十二年,遂复背叛,乃胁将湟中诸胡,寇抄而去。王信、耿谭、吴祉皆坐征,以酒泉太守周鲔代为校尉。明年,迷唐复还赐支河曲。

 

初,累姐种附汉,迷唐怨之,遂击杀其酋豪,由是与诸种为仇,党援益疏。其秋,迷唐复将兵向塞,周鲔与金城太守侯霸,及诸郡兵、属国湟中月氏诸胡、陇西牢姐羌,合三万人,出塞至允川,与迷唐战。周鲔还营自守,唯侯霸兵陷阵,斩首四百余级。羌众折伤,种人瓦解,降者六千余口,分徙汉阳、安定、陇西。迷唐遂弱,其种众不满千人,远逾赐支河首,依发羌居。明年,周鲔坐畏懦征,侯霸代为校尉。安定降羌烧何种胁诸羌数百人反叛,郡兵击灭之,悉没入弱口为奴婢。

 

时,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隃麋相曹凤上言:“西戎为害,?世所患,臣不能纪古,且以近事言之。自建武以来,其犯法者,常从烧当种起。所以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诸种易以为非,难以攻伐。南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水,以广田蓄,故能强大,常雄诸种,恃其权勇,招诱羌胡。今者衰困,党援坏沮,亲属离叛,余胜兵者不过数百,亡逃栖窜,远依发羌。臣愚以为宜及此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胡交关之路,遏绝狂狡窥欲之源。又殖谷富边,省委输之役,国家可以无西方之忧。”于是拜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将徙士屯龙耆。后金城长史上官鸿上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增留、逢二部,帝皆从之。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其功垂立。至永初中,诸羌叛。乃罢。迷唐失众,病死。有一子来隆,户不满数十。

 

东号子麻奴立。初随父降,居安定。时,诸降羌布在郡县,皆为吏人豪右所徭役,积以愁怨。安帝永初元年夏,遣骑都尉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数百千骑征西域,弘迫促发遣,群羌惧远屯不还,行到酒泉,多有散叛。诸郡各发兵徼遮,或覆其庐落。于是勒姐、当煎大豪东岸等愈惊,遂同时奔溃。麻奴兄弟因此遂与种人俱西出塞。

 

先零别种滇零与钟羌诸种大为寇掠,断陇道。时羌归附既久,无复器甲,或持竹竿木枝以代戈矛,或负板案以为楯,或执铜镜以象兵,郡县畏懦不能制。冬,遣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副,将五营及三河、三辅、汝南、南阳、颍川、太原、上党兵合五万人,屯汉阳。明年春,诸郡兵未及至,钟羌数千人先击败骘军于冀西,杀千余人。校尉侯霸坐众羌反叛征免,以西域都护段禧代为校尉。其冬,骘使任尚及从事中郎司马钧率诸郡兵与滇零等数万人战于平襄,尚军大败,死者八千余人。于是滇零等自称“天子”于北地,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众遂大盛,东犯赵、魏,南入益州,杀汉中太守董炳,遂寇抄三辅,断陇道。湟中诸县,粟石万钱,百姓死亡,不可胜数。朝廷不能制,而转运难剧,遂诏骘还师,留任尚屯汉阳,为诸军节度。朝廷以邓太后故,迎拜骘为大将军,封任尚乐亭侯,食邑三百户。

 

三年春,复遣骑都尉任仁督诸郡屯兵救三辅。仁战每不利,众羌乘胜,汉兵数挫。当煎、勒姐种攻没破羌县,钟羌又没临洮县,生得陇西南部都尉。明年春,滇零遣人寇褒中,燔烧邮亭,大掠百姓。于是,汉中太守郑勤移屯褒中。军营久出无功,有废农桑,乃诏任尚将吏兵还屯长安,罢遣南阳、颍川、汝南吏士,置京兆虎牙都尉于长安,扶风都尉于雍,如西京三辅都尉故事。时,羌复攻褒中,郑勤欲击之。主簿段崇谏,以为虏乘胜,锋不可当,宜坚守待之。勤不从,出战,大败,死者三千余人,段崇及门下史王宗、原展以身B473刃,与勤俱死,于是徙金城郡居襄武。任仁战累败,而兵士放纵,槛车征诣廷尉诏狱死。段禧病卒,复以前校尉侯霸代之,遂移居张掖。五年春,任尚坐无功征免。羌遂入寇河东,至河内,百姓相惊,多奔南度河。使北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候六百一十六所。

 

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守战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刘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B455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复以任尚为侍御史,击众羌于上党羊头山,破之,诱杀降者二百余人,乃罢孟津屯。其秋,汉阳人杜琦及弟季贡、同郡王信等与羌通谋,聚众入上BD6A城,琦自称安汉将军。于是诏购募得琦首者,封列侯,赐钱百万,羌胡斩琦者赐金百斤,银二百斤。汉阳太守赵博遣刺客杜习刺杀琦,封习讨奸侯,赐钱百万。而杜季贡、王信等将其众据樗泉营。侍御史唐喜领诸郡兵讨破之,斩王信等六百余级,没入妻子五百余人,收金银彩帛一亿已上。杜季贡亡从滇零。六年,任尚复坐征免。

 

滇零死,子零昌代立,年尚幼少,同种狼莫为其计策,以杜季贡为将军,别居于奚城。七年夏,骑都尉马贤与侯霸掩击零昌别部牢羌于安定,首虏千人,得驴、骡、骆驼、马、牛、羊二万余头,以畀得者。

 

元初元年春,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为坞壁,设鸣鼓。零昌遣兵寇雍城,又号多与当煎、勒姐大豪共胁诸种,分兵抄掠武都、 汉中。 巴郡板CF48蛮将兵救之,汉中五官掾程信率壮士与蛮共击破之。号多退走,还断陇道,与零昌通谋。侯霸、马贤将湟中吏人及降羌胡丁BB7A罕击之,斩首二百余级。凉州刺史皮杨击羌于狄道,大败,死者八百余人,杨坐征免。侯霸病卒,汉阳太守庞参代为校尉。参以恩信招诱之。

 

二年春,号多等率众七千余人诣参降,遣诣阙,赐号多侯印绶遣之。参始还居令居,通河西道。而零昌种众复分寇益州,遣中郎将尹就将南阳兵,因发益部诸郡屯兵击零昌党吕叔都等。至秋,蜀人陈省、罗横应募,刺杀叔都,皆封侯、赐钱。又使屯骑校尉班雄屯三辅,遣左冯翊司马钧行征西将军,督右扶风仲光、安定太守杜恢、北地太守盛包、京兆虎牙都尉耿溥、右扶风都尉皇甫旗等,合八千余人,又庞参将羌胡兵七千余人,与钧分道,并北击零昌。参兵至勇士东,为杜季贡所败,于是引退。钧等独进,攻拔丁奚城,大克获。杜季贡率众伪逃。钧令光、恢、包等收羌禾稼,光等违钧节度,散兵深入,羌乃设伏要击之。钧在城中,怒而不救,光等并没,死者三千余人。钧乃遁还,坐征自杀。庞参以失期军败抵罪,以马贤代领校尉事。后遣任尚为中郎将,将羽林、缇骑、五营子弟三千五百人,代班雄屯三辅。尚临行,怀令虞诩说尚曰:“使君频奉国命,讨逐寇贼,三州屯兵二十余万入,弃农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劳费日滋。若此出不克,诚为使君危之。”尚曰:“忧惶久矣,不知所如。”诩曰:“兵法:弱不攻强,走不逐飞,自然之势也。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势不相及,所以旷而无功也。为使君计者,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一马,如此,可舍甲胄,驰轻兵,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虏,追尾掩截,其道自穷。便人利事,大功立矣。”尚大喜,即上言用其计。乃遣轻骑抄击杜季贡于丁奚城,斩首四百余级,获牛、马、羊数千头。

 

明年夏,度辽将军邓遵,率南单于及左鹿蠡王须沈万骑,击零昌于灵州,斩首八百余级。封须沈为破虏侯,金印紫绶,赐金、帛各有差。任尚遣兵击破先零羌于丁奚城。秋,筑冯翊北界候坞五百所。任尚又遣假司马募陷陈士,击零昌于北地,杀其妻子,得牛、马、羊二万头,烧其庐落,斩首七百余级,得D9D4号文书及所没诸将印绶。

 

四年春,尚遣当阗种羌榆鬼等五人刺杀杜季贡,封榆鬼为破羌侯。其夏,尹就以不能定益州,坐征抵罪。以益州刺史张乔领尹就军屯,招诱叛羌,稍稍降散。秋,任尚复募效功种号封刺杀零昌,封号封为羌王。冬,任尚将诸郡兵与马贤并进北地击狼莫,贤先至安定青石岸,狼莫逆击,败之。会尚兵到高平,因合势俱进。狼莫等引退,乃转营迫之。至北地,相持六十余日,战于富平上河,大破之,斩首五千级还,得所略人男女千余人,牛、马、驴、羊、骆驼十余万头。狼莫逃走,于是西河虔人种羌万一千口诣邓遵降。

 

五年,邓遵募上郡全无种羌雕何等刺杀狼莫,赐雕何为羌侯,封遵武阳侯,三千户。遵以太后从弟故,爵封优大。任尚与遵争功,又诈增首级,受赇枉法,臧千万已上,槛车征弃市,没入田卢奴婢财物。自零昌、狼莫死后,诸羌瓦解,三辅、益州无复寇儆。

 

自羌叛十余年间,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军旅之费,转运委输,用二百四十余亿,府帑空竭。延及内郡,边民死者不可胜数,并、凉二州,遂至虚耗。

 

六年春,勒姐种与陇西种羌号良等通谋欲反,马贤逆击之于安故,斩号良及种人数百级,皆降散。

 

永宁元年春,上郡沈氐种羌五千余人复寇张掖。其夏,马贤将万人击之。初战失利,死者数百人。明日复战,破之,斩首千八百级,获生口千余人,马、牛、羊以万数,余虏悉降。时当煎种大蒙饥五等,以贤兵在张掖,乃乘虚寇金城。贤还军追之出塞,斩首数千级而还。烧当、烧何种闻贤军还,率三千余人复寇张掖,杀长吏。初,饥五同种大豪卢{匆心}、忍良等千余户别留允街,而首施两端。建光元年春,马贤率兵召卢{匆心}斩之,因放兵击其种人,首虏二千余人,掠马、牛、羊十万头,忍良等皆亡出塞。玺书封贤安亭侯,食邑千户。忍良等以麻奴兄弟本烧当世嫡。而贤抚恤不至,常有怨心。秋,遂相结共胁将诸种步骑三千人寇湟中,攻金城诸县。贤将先零种赴击之,战于牧苑,兵败,死者四百余人。麻奴等又败武威、张掖郡兵于令居,因胁将先零、沈氐诸种四千余户,缘山西走,寇武威。贤追到鸾鸟,招引之。诸种降者数千,麻奴南还湟中。

 

延光元年春,贤追到湟中,麻奴出塞度河。贤复追击,战破之,种众散遁,诣凉州刺史宗汉降。麻奴等孤弱饥困,其年冬,将种众三千余户诣汉阳太守耿种降。安帝假金印紫绶,赐金银彩缯各有差。是岁,虔人种羌与上郡胡反,攻穀罗城。度辽将军耿夔将诸郡兵及乌桓骑赴,击破之。三年秋,陇西郡始还狄道焉。麻奴弟犀苦立。

 

顺帝永建元年,陇西钟羌反。校尉马贤将七千余人击之,战于临洮,斩首千余级,皆率种人降。进封贤都乡侯,自是凉州无事。

 

至四年,尚书仆射虞诩上疏曰:“臣闻子孙以奉祖为孝,君上以安民为明,此高宗、周宣所以上配汤、武也。《禹贡》雍州之域,厥田惟上。且沃野千里,谷稼殷积,又有龟兹盐池,以为民利。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北阻山河,乘厄据险。因渠以溉,水舂河漕。用功省少,而军粮饶足。故孝武皇帝及光武筑朔方,开西河,置上郡,皆为此也。而遭元元无妄之灾,众羌内溃,郡县兵荒,二十余年。夫弃沃壤之饶,损自然之财,不可谓利;离河山之阻,守无险之处,难以为固。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张解设难,但计所费,不图其安。宜开圣德,考行所长。”书奏,帝乃复三郡。使谒者郭璜督促徙者,各归旧县,缮城郭,置候驿。既而激河浚渠,为屯田,省内郡费岁一亿计。遂令安定、北地、上郡及陇西、金城常储谷粟,令周数年。

 

马贤以犀苦兄弟数背叛,因系质于令居。其冬,贤坐征免,右扶风韩皓代为校尉。明年,犀苦诣皓,自言求归故地。皓复不遣,因转湟中屯田,置两河间,以逼群羌。皓复坐征,张掖太守马续代为校尉。两河间羌以屯田近之,恐必见图,乃解仇诅盟,各自儆备。续欲先示恩信,乃上移屯田还湟中,羌意乃安。至阳嘉元年,以湟中地广,更增置屯田五部,并为十部。二年夏,夏置陇西南部都尉如旧制。

 

三年,钟羌良封等复寇陇西、汉阳,诏拜前校尉马贤为谒者,镇抚诸种。马续遣兵击良封,斩首数百级。四年,马贤亦发陇西吏士及羌胡兵击杀良封,斩首千八百级,获马、牛、羊五万余头。良封亲属并诣贤降。贤复进击钟羌且昌,且昌等率诸种十余万诣凉州刺史降。永和元年,马续迁度辽将军,复以马贤代为校尉。

 

初,武都塞上白马羌攻破屯官,反叛连年。二年春,广汉属国都尉击破之,斩首六百余级,马贤又击斩其渠帅饥指累祖等三百级,于是陇右复平。明年冬,烧当种那离等三千余骑寇金城塞,马贤将兵赴击,斩首四百余级,获马千四百匹。那离等复西招羌胡,杀伤吏民。

 

四年,马贤将湟中义从兵及羌胡万余骑掩击那离等,斩之,获首虏千二百余级,得马、骡、羊十万余头。征贤为弘农太守,以来机为并州刺史,刘秉为凉州刺史,并当之职。大将军梁商谓机等曰:“戎狄荒服,蛮夷要服,言其荒忽无常。而统领之道,亦无常法,临事制宜,略依其俗。今三君素性疾恶,欲分明白黑。孔子曰:‘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况戎狄乎!其务安羌胡,防其大故,忍其小过。”机等天性虐刻,遂不能从。到州之日,多所扰发。

 

五年夏,且冻、傅难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杀害长吏。机、秉并坐征。于是发京师近郡及诸州兵讨之,拜马贤为征西将军,以骑都尉耿叔副,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且冻分遣种人寇武都,烧陇关,掠苑马。六年春,马贤将五六千骑击之。到射姑山,贤军败,贤及二子皆战殁。顺帝愍之,赐布三千匹,谷千斛,封贤孙光为舞阳亭侯,租入岁百万。遣侍御史督录征西营兵,存恤死伤。

 

于是东西羌遂大合。巩唐种三千余骑寇陇西,又烧园陵,掠关中,杀伤长吏。B0 60阳令任E260追击,战死。遣中郎将庞浚募勇士千五百人顿美阳,为凉州援。武威太守赵冲追击巩唐羌,斩首四百余级,得马、牛、羊、驴万八千余头,羌二千余人降。诏冲督河西四郡兵为节度。罕种羌千余寇北地,北地太守贾福与赵冲击之,不利。秋,诸种八九千骑寇武威,凉部震恐。于是复徙安定居扶风,北地居冯翊,遣行车骑将军执金吾张乔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河内、南阳、汝南兵万五千屯三辅。汉安元年,以赵冲为护羌校尉。冲招怀叛羌,罕种乃率邑落五千余户诣冲降。于是罢张乔军屯。唯烧何种三千余落据参B429北界。三年夏,赵冲与汉阳太守张贡掩击之,斩首千五百级,得牛、羊、驴十八万头。冬,冲击诸种,斩首四千余级。诏冲一子为郎。冲复追击于阿阳,斩首八百级。于是诸种前后三万余户诣凉州刺史降。

 

建康元年春,护羌从事马玄遂为诸羌所诱,将羌众亡出塞。领护羌校尉卫瑶追击玄等,斩首八百余级,得牛、马、羊二十余万头。赵冲复追叛羌到建威亶阴河。军度未竟,所将降胡六百余人叛走,冲将数百人追之,遇羌伏兵,与战殁。冲虽身死,而前后多所斩获,羌由是衰耗。永嘉元年,封冲子恺义阳亭侯。以汉阳太守张贡代为校尉。左冯翊梁B228稍以恩信招诱之,于是离CA44、狐奴等五万余户诣B228降,陇右复平。B228,大将军冀之宗人。封为D77C侯,邑二千户。

 

自永和羌叛,至乎是岁,十余年间,费用八十余亿。诸将多断盗牢禀,私自润入,皆以珍宝货赂左右,上下放纵,不恤军事,士卒不得其死者,白骨相望于野。

 

桓帝建和二年,白马羌寇广汉属国,杀长吏。是时西羌及湟中胡复畔为寇,益州刺史率板CF48蛮讨破之,斩首招降二十万人。

 

永寿元年,校尉张贡卒,以前南阳太守第五访代为校尉,甚有威惠,西垂无事。延熹二年,访卒,以中郎将段DA5E代为校尉。时烧当八种寇陇右,DA5E击大破之。四年,零吾复与先零及上郡沈氐、牢姐诸种并力寇并、 凉及三辅。 会段DA5E坐事征,以济南相胡闳代为校尉。闳无威略,羌遂陆梁,覆没营坞,寇患转盛,中郎将皇甫规击破之。五年,沈氐诸种复寇张掖、酒泉,皇甫规招之,皆降。事已具《规传》。鸟吾种复寇汉阳,陇西、金城诸郡兵共击破之,各还降附。至冬,滇那等五六千人复攻武威、张掖、酒泉,烧民庐舍。六年,陇西太守孙羌击破之,斩首溺死三千余人。胡闳疾,复以段DA5E为校尉。

 

永康元年,东羌岸尾等胁同种连寇三辅,中郎将张奂追,破斩之,事已具《奂传》。当煎羌寇武威,破羌将军段DA5E复破灭之,余悉降散。事已具《DA 5E传》。灵帝建宁三年,烧当羌奉使贡献。中平元年,北地降羌先零种因黄巾大乱,乃与湟中羌、义从胡北宫伯玉等反,寇陇右。事已见《董卓传》。兴平元年,冯翊降羌反,寇诸县,郭汜、樊稠击破之,斩首数千级。

 

自爰剑后,子孙支分,凡百五十种。其九种在赐支河首以西,及在蜀、汉徼北,前史不载口数。唯参狼在武都,胜兵数千人。其五十二种衰少,不能自立,分散为附落,或绝灭无后,或引而远去。其八十九种,唯钟最强,胜兵十余万。其余大者万余人,小者数千人,更相抄盗,盛衰无常,无虑顺帝时胜兵合可二十万人。发羌、唐旄等绝远,未尝往来。F67E牛、白马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建武十三年,广汉塞外白马羌豪楼登等率种人五千余户内属,光武封楼登为归义君长。至和帝永元六年,蜀郡徼外大牂夷种羌豪造头等率种人五十余万口内属,拜造头为邑君长,赐印绶。至安帝永初元年,蜀郡徼外羌龙桥等六种万七千二百八十口内属。明年,蜀郡徼外羌薄申等八种三万六千九百口复举土内属。冬,广汉塞外参狼种羌二千四百口复来内属。桓帝建和二年,白马羌千余人寇广汉属国,杀长吏,益州刺史率板CF48蛮讨破之。

 

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别也,旧在张掖、酒泉地。月氏王为匈奴冒顿所杀,余种分散,西逾葱领。其羸弱者南入山阻,依诸羌居止,遂与共婚姻。及骠骑将军霍去病破匈奴,取西河地,开湟中,于是月氏来降,与汉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其从汉兵战斗,随势强弱。被服饮食言语略与羌同,亦以父名母姓为种。其大种有七,胜兵合九千余人,分在湟中及令居。又数百户在张掖,号曰义从胡。中平元年,与北宫伯玉等反,杀护羌校尉泠征、金城太守陈懿,遂寇乱陇右焉。

 

论曰:羌戎之患,自三代尚矣。汉世方之匈奴,颇为衰寡,而中兴以后,边难渐大。朝规失绥御之和,戎师骞然诺之信。其内属者,或倥偬之豪右之手,或屈折于奴仆之勤。塞候时清,则愤怒而思祸;桴革暂动,则属鞬以鸟惊。故永初之间,群种蜂起。遂解仇嫌,结盟诅,招引山豪,转相啸聚,揭木为兵,负柴为械。毂马扬埃,陆梁于三辅;建号称制,恣睢于北地。东犯赵、魏之郊,南入汉、蜀之鄙,塞湟中,断陇道,烧陵园,剽城市,伤败踵系,羽书日闻。并、凉之士,特冲残毙,壮悍则委身于兵场,女妇则徽纆而为虏,发冢露胔,死生涂炭。自西戎作逆,未有陵斥上国若斯其炽也。和熹以女君亲政,威不外接。朝议惮兵力之损,情存苟安。或以边州难援,宜见捐弃;或惧疽食浸淫,莫知所限。谋夫回遑,猛士疑虑,遂徙西河四郡之人,杂寓关右之县。发屋伐树,塞其恋土之心;燔破赀积,以防顾还之思。于是诸将邓骘、任尚、马贤、皇甫规、张奂之徒,争设雄规,更奉征讨之命,征兵会众,以图其隙。驰骋东西,奔救首尾,摇动数州之境,日耗千金之资。至于假人增赋,借奉侯王,引金钱缣彩之珍,征粮粟盐铁之积。所以赂遗购赏,转输劳来之费,前后数十巨万。或枭克酋健,摧破附落,降俘载路,牛羊满山。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状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暴露师徒,连年而无所胜。官人屈竭,烈士愤丧。段DA5E受事,专掌军任,资山西之猛性,练戎俗之态情,穷武思尽飙锐以事之。被羽前登,身当百死之阵;蒙没冰雪,经履千折之道。始殄西种,卒定东寇。若乃陷击之所歼伤,追走之所崩籍,头颅断落于万丈之山,支革判解于重崖之上,不可校计。其能穿窜草石,自脱于锋镞者,百不一二。而张奂盛称“戎狄一气所生,不宜诛尽,流血污野,伤和致妖”。是何言之迂乎!羌虽外患,实深内疾,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惜哉寇敌略定矣,而汉祚亦衰焉。呜呼!昔先王疆理九土,判别畿荒,知夷貊殊性,难以道御,故斥远诉华,薄其贡职,唯与辞要而已。若二汉御戎之方,失其本矣。何则?先零侵境,赵充国迁之内地;煎当作寇,马文渊徙之三辅。贪其暂安之势,信其驯服之情,计日用之权宜,忘经世之远略,岂夫识微者之为乎?故微子垂泣于象箸,辛有浩叹于伊川也。

 

赞曰:金行气刚,播生西羌。氐豪分种,遂用殷强。虔刘陇北,假D9D4泾阳。朝劳内谋,兵惫外攘。


羌族


羌(民族)一般指羌族

羌族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日麦”、“尔玛”,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传说5000年前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大战,战败后炎帝率其大部与黄帝部落融合,形成华夏族(汉族);少部分西迁南迁,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羌族、藏族、彝族等。

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四川西南,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略阳县,宝鸡市凤县部分地区,甘肃南部、云南、现有人口约309,576人(2010年)。

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部分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具有部分炎帝部落的血统。


羌族历史文化

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发现的最古老而又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便是3000多年前殷商时代的代表文字——甲骨文。甲骨文中有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关于民族(或氏族、部落)称号的文字,即“羌”,是中国人类族号最早的记载。《说文·羊部》:“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羌,属他称,即当时中原部落对西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游牧民族的泛称。所以可以肯定地说,氐羌族群绝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等,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只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仰韶末期

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黄河中游出现了炎、黄两大部落。炎帝姜姓,姜、羌本一字之分化,是母系社会与父系社会的不同表达,甲骨文中亦常互用。姜、羌均像头戴羊角头饰之人,代表以羊为图腾的起源于我国西北的原始游牧部落。《晋语·国语》:“昔少典娶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炎帝属古羌族部落,部落众多。在后来的战争中,炎帝部落大部分与黄帝部落互相融合,成为华夏族(今汉族的先民)。另一部分则西行或南下,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成为汉藏语系汉族、羌族以外的其他民族的先民,如藏族、彝族、纳西族等等。


大禹时代

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史记记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开始了漫漫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呢!大禹王后来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史称“夏启”。启即位后联合诸部落在阳城(今河南登封县治城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正式的国家,历传500多年。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史称“秦始皇”)攻灭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了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始了历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本生于羌人老故居甘肃天水,天水羌种是也(在今羌族聚居地茂县松坪沟仍有其祖始于秦始皇的说法)。秦的族属,经蒙文通教授考定为“秦之为戎,固不自疑”。他建国后东迁陕西咸阳,并且颁布法令不准对西边的羌戎部落用兵。

汉代,四川羌族建有牦牛、青衣羌国,地辖今西昌、甘孜、雅安、乐山一带,国都在宝兴县灵关镇。西汉时西北地区的汉阳(天水)、金城(兰州)、安北地、陇西五郡羌族人口达259990户,1001802人。西汉时羌人在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省居住,人口多达1200多万,占全国人口1/4(当时全国人口为5995万)。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北氐羌人建立了成(成汉)、前秦、夏、后凉、后赵等国家,但都只是昙花一现,生命力不强,影响不大。


西夏王朝

公元881年(唐代末期),党项羌人拓拔思恭在夏州(今内蒙与陕西交界处的白城子)建立夏州政权,辖夏、绥、银、宥四州。夏国是以陕、甘、宁、青一带的党项羌族为主体,包括西北其他民族在内组建的国家。党项羌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米擒氏、拓拔氏八族,以拓拔氏最强,起群首领导作用。后因受吐蕃不断的侵犯和骚扰,向唐朝政府申请内迁于陕西、宁夏一带。

公元1031年,第十一世太祖李得明逝世,其子李元昊继位,号夏景宗。公元1032年,元昊改姓嵬名氏,自称“兀卒”(青天子),立国号为“大夏”(因在宋之西,宋称“西夏”),纪年为夏景宗显道元年。西夏疆域包括今甘肃大部、宁夏全部、陕西北部和青海、内蒙的部分地区,总共统辖32州,国都在兴庆府(今银川市)。公元1226年,蒙古人铁木真率兵伐夏。次年,蒙古军尽破大夏国城邑,人民伤亡惨重。为避免人民更大的伤亡和损失,第二十一世末帝夏见屈降。蒙古诸将尊铁木真遗命,将夏见杀之,并毁大夏王陵。至此,大夏国立国346年,于公元1227年灭亡,其后裔在今阿坝州理县桃坪乡、甘孜州丹巴等地仍有分布。


四川古羌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迹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三国时(公元221年),疆域尚包括有今都江堰(古称都安县、齐基县、灌县)、彭县(古称白马县、兴乐县)、北川(羌族自治)县(古称石泉县)、青川县(古称广武县)、平武县(古称刚底县)、甘肃文县(古称阴平县)。汉代羌都在今茂县凤仪镇。


古羌分支

此外,古羌之种还有姜氏戎、先零羌、烧当羌、钟羌(钟存羌)、勒姐羌、卑喃羌、当煎羌、罕羌、且冻羌、虔人羌、牢姐羌、封养羌、乡姐羌、烧何羌、巩唐羌、全无种羌、黑水羌、卑禾羌、塞外羌、保塞羌、河曲羌、发羌、婼羌、西夜、蒲犁诸羌、阿钩羌、牦牛羌、参狼羌、青衣羌、白马羌、白兰羌、可兰羌、宕昌羌、邓至羌、汶山羌、党项羌、白狗羌、哥邻羌、悉董羌、咄霸羌、保霸羌、白草羌、黑虎羌、罗打鼓羌、杨羌、草坡羌、青片羌、四邻羌、临涂羌、涉题羌、左封羌、紫祖羌、林台羌、向人羌、葛延羌、维(威)州羌、蚕陵羌(昔卫羌)等百余种羌支,此不赘述。


羌族区域分布


概述

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黑水、九寨沟、马尔康等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甘肃南部,陕西西南,云南部分地区。据2005年统计,户籍登记为羌族的人口为32.65万。在2008年“5.12”特大地震灾难中,羌族人口损失将近10%。但是令人欣慰的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的高度重视下,羌族文化的拯救与保护正在稳步进行中。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百余支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支系。

现代羌族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书面多用“日麦”与“尔玛”(如网络名人天仙妹妹就叫尔玛依娜),意为“本地人”、“人民”,“日”为发语词,无实意,“麦”或“玛”为实词。


分布区域

羌族聚居区处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这里山脉重重,地势陡峭。羌寨一般建在高半山,故而羌族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羌区境内有岷江、黑水河、杂谷脑河、青片河、白草河、湔江、清漪江。这些河流水势湍急,自然落差大,水利资源非常丰富,是修建水电站的理想之地。从天空望去,那富有特色的羌族石碉房、碉楼和梯级电站如明珠万斛般散落在羌山的怀抱里。

羌区气候温差较大。初秋季节,当河谷地区紫罗兰盛开的时候,高山上却已有了皑皑白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1℃,年降雨量500毫米,无霜期180至220天,很适合农作物和树木的生长,是川西北主要的产粮区和经济林木基地。 但部分地区由于水土保持不够,一到雨季偶有泥石流发生。


风景名胜

羌族区内有较多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位于四川省汶川县雁门乡境内的雁门沟西羌大峡谷属羌族地区自然景观。它距成都150公里,为阿坝藏羌自治州内最大的峡谷。景区内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融为一体。峡谷笔直处高达400米,挺拔俊美,是游客观光、漂流的好去处。

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于1979年建立。位于岷山山脉主峰雪宝顶南端,属青片乡境内的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达85%,全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峰海拔4073米,沟口蔡家坪1640米,相对高差2433米平均每公里高差8%山高谷深,溪底陡峻,两岸峭壁束流,溪水奔腾咆哮,飞瀑高悬,气势磅礴。

猿王洞是羌族地区自然风景名胜,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桂溪乡,系方圆3.65公里范围内地10个溶洞之最大者。[1] 此洞形、色独特,现已是四川省著名风景区,其他诸如叠溪地震遗址、金洞鸳鸯树、龙池等自然景观多不胜数。

另外历史文化遗产更是犹如天上繁星,著名的有:藏羌历史文化走廊、茂县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勒石村聚居遗址、克枯栈道、青坡门河坝遗址、石棺葬、砖石墓、布瓦羌族古碉楼、无影塔……


羌族语言文字


羌语支概述

羌语支语言是我国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内的一群语言。上个世纪60年代初,我国从事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一些学者为了解决羌语的支属问题,借助同语族有关亲属语言的平面比较后,初步提出在藏缅语族内设立一个羌语支。后来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被研究的语种的增多,80年代初,在一些文献和著作里正式提出了羌语支的说法。

羌语支语言全部分布在我国境内,包括12种现行语言和一种文献语言。它们是,羌语、普米语、木雅(古称“弥药”)语、嘉绒语、尔龚语(道孚语)、扎语(扎坝、扎巴语)、却隅语、贵琼语(鱼通语)、尔苏语(栗苏语、多续语)、纳木依语、史兴语、拉乌戎语和西夏语(文献语言)。羌语支本身可以分为北支和南支,前者受藏语支的影响大,后者受彝语支的影响大。有些学者认为嘉绒语应属藏语支,还有些学者认为西夏语应属彝语支。

羌语支语言有明显的共同特点:语音方面复辅音丰富,单辅音声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长短、卷舌、鼻化,但很少有松紧,韵尾大体已丢失,声调的作用不大;语法方面,人称代词有格,量词与数词结合为数量型,但不如彝语支丰富,动词有人称、数、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缀方式表达,各语言表示相同语法意义的前后缀有明显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词没有级的范畴,结构助词比藏语支语言丰富;词汇方面,有较多的汉语借词和藏语借词,各语言之间的同源词一般在20%左右,最多达30%。


羌语支分类

普米语: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南部方言分布在云南省兰坪县、维西县、永胜县、丽江县及宁蒗县新营盘乡以南地区;北部方言分布在宁蒗县新营盘以北地区、四川省木里、盐源和九龙等县。

木雅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约有12000人使用,主要分布于康定、九龙、雅江县境内,分为东部、西部两个方言区。东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勒,其语受汉语影响较大;西部方言区的人自称“木雅”,其语受藏语影响较大。

嘉绒语:通行于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一种非常原始的语言,是汉藏语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汉藏语的一些语音形式,例如复杂的复辅音和构词手段。嘉绒语对了解古汉语的语音和语法有重大的意义。

尔龚语:主要分布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道孚、新龙、炉霍等县部分地区。说这种语言的人自称“布”或“布巴”,藏语称之为“道坞格”,学术界取名为“尔龚语”,约有35000人。道孚境内一共4个土语区,即鲜水乡土语区、上甲乡土语区、杀冲乡土语区、孔色乡土语区。

扎语:亦称扎坝、扎巴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扎”或“扎巴”, 约有15000人,分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道孚、雅江、康定、九龙4县境内。各地扎巴语在语音上差别较大,其土语区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贵琼语:主要分布在康定县鱼通区的时济、舍联、前溪、麦崩等乡和金汤区的三和乡,人口约7000人。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葛羌”,藏语称之为“恶通格”,学术界取名为“贵琼语”。

尔苏语:内部差别较大,分为东部、中部、西部3个方言区。操东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尔苏”或“鲁苏”。操中部方言的居民自称“多续”。西部方言划分为呷尔土语(说这种语的人自称为“普”、“鲁日”或“普鲁日”)、里汝土语(操这种语言的人自称“里汝”)两个土语群。使用尔苏语的人口约有16100人?。

纳木依语:是我国四川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约有5000人使用的一种不同于藏语的语言。解放前使用这种语言的居民被泛称为“西番”,分布在冕宁、西昌、盐源一带的自称为“纳木依”,分布在木里、九龙一带的自称为“纳木兹”,二者之间未构成方言差别而是土语的差异。经初步比较研究,纳木依语与羌语支的语言最接近,特别是与尔苏、木雅、贵琼等语言相比较,同源词多,语法特点接近,许多语法范畴在起源上有很多共同性。

史兴语:又称“虚糜语”或“虚糜藏语”,分布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瓦厂区水洛乡部分村寨,使用者约 2000 人。史兴语是面临消失的语言,尚未得到众多学者的重视,只有孙宏开(1983年)和黄布凡、仁增旺姆(1991年)做过初步介绍。

西夏文:为羌语支文献语言。


羌族语言

羌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操这种语言的羌族居民自称“日麦(四川话发音mei,入声)”、“麦”、“尔咩”、“尔玛”、“玛”,这些都是同一名称在不同地区的语音变化,使用羌语的人口约有12万。羌语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此外还有极少部分分布在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西北部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

经过调查研究证实,羌语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北部方言的语法表现形式比较复杂,用形态手段来表达语法规律的情况比南部方言多。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小,南部方言内部差别较大。北部方言区靠近藏区,使用藏语借词和反映牧区生活的词较多,南部方言区靠近汉区,使用汉语借词和反映农区生活的词较多,并且还可以有和汉语相同的语序出现在口语中。北部方言有镇平、曲谷、回龙、黑虎、渭门、维古、茨木林、麻窝、芦花等9种土语;南部方言有雁门、龙溪、绵篪、蒲溪、木卡、桃坪等6种土语。

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茂县北部的赤不苏区、较场区、中部的沙坝区、黑虎乡、永和乡,黑水县的大部分地区,松潘县的镇江区、热务区,以及北川羌族自治县的部分地区。20世纪80年代,操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9万。其特点是,大多数地区有颤音,复辅音比较丰富,单元音都分长短、卷舌与不卷舌,有丰富的辅音韵尾、带辅音韵尾的韵母也比较多,有重音,没有声调,轻重音在构词、构形等方面都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在构词或构形中有许多语音变化现象,如辅音的弱化、换位、交替,元音的和谐、脱落、增加等。北部方言代词没有“格”的语法范畴,指示代词只能单独做句子成分,动词有人称、数、时间、态、体、式的语法范畴。

南部方言主要分布在理县通化区、薛城区、汶川的威州区、绵篪区。20世纪80年代,操南部方言的人口约有33000人。南部方言的特点是,没有颤音[r],大多数读作[dz]或[l],复辅音较少,北部方言的复辅音在南部方言中大都读成单辅音,有声调,起区别词义和形态的作用,没有重音。南部方言内部各地词汇差异较大,与北部方言相比,同源词所占比例少。

南部方言地区通用羌汉两种语言,在公路沿线,除了老年人、壮年人还能说羌语外,青少年中会讲羌语的越来越少。北部方言地区和偏僻山区,羌语还广泛使用。


羌族文字

岷江、湔江上游地区羌族因与汉族人民的长期交往,他们很早就用汉文记事,通用汉文。中古羌人在寻找不受时空限制的交际手段中,在西夏王朝元昊的大力主张下还创造、使用过西夏文字。遗憾的是,鲜有学者能释读西夏文字。西夏文字是根据西夏语的本质特点而创制的,自称“蕃文”或“蕃书”,属表意文字类型,总共有六千余字,分篆书、楷书、行书、草书几种字体,分单纯字和合成字两类,其中又以会意合成和音意合成字最多,占西夏文字总量的80%?左右。省形和省声现象比较普遍,极少象形字和指事字。西夏文字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被制定出来,既是党项羌民族富于智慧的表现,同时也为大夏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纪元。

此后,西夏文书告示一律用新文字书写。《西夏书事》卷十二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浩牒尽易蕃书。”“并特设‘蕃学院’,以培养西夏文人才。”保存至今的西夏文文献不仅种类繁多,且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官私应用文书,有学术价值很高的法律、历史、文学、医学等方面的著作,有多种类型的字典、辞书,有一大批译自汉文的儒学经典和兵书要籍,有众多佛经等等。

但是根据“文字是语言的符号,是用来表述语言”的观点,汉文和西夏文都不能算作现代羌族的文字,因为它们皆不能表述现代羌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羌文包括羌族拼音文字和地方羌文。羌族拼音文字方案创制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于1991年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1993年获国家民委口头同意正式试行,1999年在国家民委给中央的一个报告中被确认合法地位。


羌族宗教信仰


羌族的宗教信仰还停留在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阶段,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此外,道教、佛教(汉传与藏传)、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在羌区均有影响,尤以藏传佛教最为显著。


多神崇拜

自然崇拜主要表现为对白石的崇拜,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羌民一般都在石碉房和碉楼顶上供奉着5块白石,象征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在自然界中,天、地、山、树与羌民的生产、生活至为密切,所以便成为崇拜对象。除此之外,羌民信仰的神灵还有火神、地界神、六畜神、门神、仓神、碉堡神等等。另外,羌族各村寨还有彼此不同的地方神。这些地方神又有正邪之分,对正神祈其保佑,对邪神则请“释比”作法驱除。羌族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对本家族祖先、人类祖先、男性主宰神、女性主宰神的崇拜。本民族英雄和有功于民者,亦作为神来膜拜,如建筑神、战争指示神、石匠神、木匠神、龙山太子等。另外,羌族地区还存在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的遗风。如对羊、猴、龙的崇拜。


祭祀仪式

羌族的祭祀仪式中以祭天神最为频繁,以祭山神最为隆重。每天早晨和黄昏,羌民都要在屋顶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烧柏树枝以表示崇敬。若遇年节或灾祸频繁,此举更甚。祭祀山神的活动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进行。天神、山神皆以白石为代表,祭祀时间各地不同,一般在农历 、四月、十月,一年1-2次。正月是岁首,四月播种,十月牧收,所以都带着祈祷和还原的目的。


释比文化

羌族宗教仪式执行者羌语称作“释比”、“许”等,是不脱离生产的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人,只限于男性担任,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诸如祭山、还愿、治病、驱鬼、安神、除秽、招魂、消灾,以及对死人的卜地、安葬和超度,婚嫁时的择期、敬神和祝福等活动均由其主持。释比的学习全靠口传心授,学徒须懂得经典、咒语,具备一定社会历史知识和经验,其法术包括预卜、送鬼、踩红锅、踩铧头,其法器有羊皮鼓、猴头、神杖、痛锣、令牌、骨卦等。解放前,释比在羌区尚存很多,他们掌握着本民族最传统的文化。解放后,由于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从事释比的人越见稀少,释比文化在逐步走向消亡。


羌族文学艺术


民间文学

羌民族和其他历史悠久的民族一样,民间流传着许多史诗。提到羌族的民间文学,《羌戈大战》与《木姐珠与斗安珠》 、《泽其格布》就不能不说。《羌戈大战》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它叙述了羌族人民的祖先历尽艰难困苦,与魔兵战、与土著戈基人战,从西北迁居岷江上游的历史。《木姐珠与斗安珠》也是叙事长诗,记叙了一位人间的青年与仙女恋爱的故事。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羌族古代社会人与神、神权与反神权复杂的斗争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神权、天命的大胆挑战,真实地反映出羌族男女反抗封建包办婚姻的斗志,热情地歌颂了羌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从内容上讲,它称得上是一部优美的叙事长诗;从其社会效果和历史影响来看,它还具有浓厚的神话史诗色彩,对羌族族源、社会历史发展的研究都有较高的价值。《泽其格布》对发动战争的泽其格布极力规劝、谴责,体现了羌族人民维护民族团结的传统美德,反映了羌民族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呼声。

除上述两部史诗外,羌族民间还有神话传说《洪水潮天》、《九顶山的来历》、《人的由来》(《雅呷确呷·丹巴协惹》)、《蒙格西送火》、《大地的形状为什么不同》、《白石神》(与《猎人海力布》情节很相似)、《粮食的来历和丢失》、《山沟和平坝的形成》等,寓言故事《小鸡报仇》、《荞子和麦子》等,人物传说《黑虎将军》、《打蟒英雄苏蟒达》、《阿巴格基》等,幻想故事《普格错降雨》、《咩咩格兜吉物》、《木巴奈何不得五兄弟》等,地方传说《萝卜寨的传说》、《禹背岭》等,动植物传说《豹子出世》、《若摆求婚》等,民间工艺传说《口弦的传说》、《羌笛的来历》等,风俗传说《尕尔补洞》、《羌族碉房为什么修三层》等,宗教传说《端公戏道士》、《释比成仙》等,民间降妖故事《牟和热》等,此外,羌族还有诸如《萨朗姐》、《玉花姑娘》、《木依和格基》、《“衍经足”和“眼睛足”》、《后悔的火鸡》等民间传说故事,表达了羌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爱情的向往与渴求,还有《龙坪事件》、《十个红军歼敌一个营》等革命战争传说。

羌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此,流传于人民群众中的口头文学在羌族文学中占有重要的特殊地位。它主要是依靠人民群众世代口授和长期歌唱而传承的。羌族民间文学是羌族人民的集体创作,反映了羌族人民的历史、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表现了羌族人民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艺术特色。羌族民间文学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多样,浪漫主义或现实主义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兼有,还有独具特殊的史诗和民歌,等等,从而成为羌族人民集体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

情歌。羌语称为“柔西”,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民间歌谣,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试探歌、赞美歌、求爱歌、定情歌、热恋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恋歌等种类,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如《花儿纳吉》(大河流水小河哟清哟花儿纳吉,不知小河儿节有多哟深哟节节马儿舍;丢个石头试深哟浅哟花儿纳吉,唱个山歌儿节试妹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太阳出来喜盈哟盈哟花儿纳吉,叫声阿妹儿节仔细哟听哟节节马儿舍;要学松树万年哟青哟花儿纳吉,莫学花椒儿节黑了哟心哟节节马儿舍。)可以说是试探、求爱、定情、盟誓的总合。

酒歌。羌族民歌里特有的一类传统歌曲,有的地方叫“唱酒戏”、“唱酒曲子”,一直逢年过节或婚礼、生日喜庆之时演唱。主要形式有排坐引酒时的主客合唱或轮流对唱,多以羌语演唱。如《开坛酒歌》,由德高望重的寨老领唱,众人合唱或宾客齐唱。唱《开坛酒歌》必须按羌族传统礼仪排坐,围住咂酒坛子,由长者致祝酒辞后开唱。传统酒歌大多节奏缓慢,旋律优美,音域不宽。此外,情绪激昂之时,歌者还可以演唱部分与饮酒环境及宾客有关的民歌,前提是必须顾及饮者中每一个,尤其是辈分较高者,所唱之曲必须庄重、严肃,以尊重长者为前提。如无长辈,则可演唱一些幽默诙谐的曲调。最著名的酒歌有《西呀拉沙》、《哦纳依哟》。

此外,羌族还有时政歌(《卡普歌》)、喜庆歌(《羊角花儿四月开》)、丧祭歌(《永别歌》)、劳动歌(《江得里学》)、号子(《改土拉石号子》)、山歌(《薅草歌》)、新民歌(《宪法带着幸福来》)等歌曲。


现代文学

羌族现代文学基本上是用汉字完成,主要是书面文学。从解放至尽,羌族现代文学反映了羌族地区的发展变化,在民族文学界有一定的地位。

解放后到1978年这段时间是羌族现代书面文学的起步发展阶段。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对羌族民间口头文学的搜集整理、民间文化遗产的发掘比较多,一些新的文学创作开始萌芽。1978以后,新一代接受过高、中等教育的羌族作家开始崭露头角,羌族现代书面文学开始走向繁荣。较为著名的作家有写出中长篇小说《年轻的石包老汉》、《头帕》、《沉重的大山》等的叶星光,写出短篇小说《第十任厂长》、《飘逝的花瓣》等的谷运龙,还有木勺爰剑、梦非、何健、程玉书等羌族诗人。朱大录的散文《羌寨椒林》还荣获了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羌族现代书面文学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记述了羌区这50来年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书面文学将不易保存的口头文学以文字(虽然是汉字而不是羌文)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护了民族文化,同时又让年轻的羌族人能在民族精髓的熏陶下得到健康的成长。


歌舞一体

羌族人民能歌善舞,民间的说法是“没有歌不行,没有舞亦不行”。《汶川县志》说,羌民“丧葬有丧葬曲,相互舞蹈,以示悲欢,盖古风尚存也。”羌族音乐原始古朴,属我国民族调式,以五声、六声为主。五声音阶的歌曲包括有以宫、商、角、徵、羽5个音作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5种调式。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五声式音阶,如徵羽、变宫、商、清角,以及宫、商、角、清角、徵,但是很少使用。六声音阶在羌族民间歌曲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使用由徵、羽、宫、商角和徵、羽、宫、商、清角两种五声调式音阶的交替而形成的六声音阶歌曲中,角声与清角声不在一个乐句里或一个乐段里同时出现,并且只有以宫、商、徵、羽4声为调式主音(起讫音)的4种调式。民间歌曲中使用完整的七声调式音阶较少,一般都是通过以五声调式音阶或六声调式音阶进行交替及转调形成的七声,因而使用七声的歌曲仍具有五声调式色彩。

说到羌族的音乐,多声部不得不提。

 

多声部又称和声或,是指两组以上的歌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部演唱同一歌曲。羌族的多声部主要分布在松潘县的小姓羌族乡,黑水及茂县部分地区。1984年,松潘县文化馆郑三宝先生首次在小姓羌族乡采录了两首多声部羌族民歌,请四川省音乐家协会民歌专家任渝等人鉴定,得到了认同,并引起中国音乐界的关注。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樊祖荫教授一行专程到松潘县小姓羌族乡大耳边寨考察,进一步确定,从而否认了19世纪80年代一些音乐界人士认为中国没有多声部,多声部的故乡在欧洲的说法(后来证实大部分古羌后裔民族都保存有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的唱法主要有“引”、“尼沙”、“娄”、“玛茨”等几种,唱法、意义根据具体的场景有所不同。

羌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有,保留着原始乐舞粗犷、古朴的风格,大多是在民俗宗教祭祀活动中进行,舞者既通过舞蹈取悦祖先神灵,又得以自娱乐,以羊皮鼓、手铃等打击乐器伴奏,加深人民对神的崇拜和其神秘感;舞蹈动作的表现与歌词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舞蹈是用歌来促使舞步的循环往复;同一乐句男领女合,动作完全重复,节奏的强弱起落同舞蹈齐奏起落结合巧妙协调。羌族舞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在什么样的场合跳什么舞,均按功能和礼仪要求有一定的程序。羌族舞蹈按其形式和功能可以分为自娱乐性、祭祀性、礼仪性、集会性4种。

“萨朗[3] ”有“唱起来,摇起来”的意思,此舞在羌区最为盛行和普及,是很古老的自娱性舞蹈。“萨朗”音乐曲调欢快、流畅,节奏跳跃、明朗,歌词内容十分丰富。该舞可在室内外进行,男前女后,不限人数,围火塘或场院一圈,不封口,向逆时针边歌边舞。开始时,先男女轮唱一遍舞曲,然后共同起舞,速度由慢到快,跳到激烈时,领舞男子加快舞步,带头交换各种不同的舞蹈动作,或双腿交替重踏,或左右旋转,男女相互竞争,气氛逐渐热烈。舞至高潮时,男子叫声“吓喂”,女子应和“哟喂!”一曲就此结束,接着再变换新的舞曲和步伐。

“席蹴步”在南部方言中有“办酒席时跳舞”的意思,是民间在丧葬、祭祀时举办酒席后进行的祭祀性舞蹈,没有固定的表演程序。此外还有反映丰收后喜庆心情的“瓦西切玛”、“江得里学”,赞美装饰物的“石奎余奎”。 “席蹴步”音乐曲调缓慢,节奏却很鲜明,曲式短小,反复重复。

 

“仁木那·耸瓦”,赤不苏方言,意为“宾客来临时表示尊敬和欢迎的舞蹈”,是羌族传统礼仪舞蹈,主要由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跳。如果寨子3年无人凶死,为示吉利,则要跳此舞庆祝。舞蹈一般出现在迎宾待客的礼仪活动开始、结束时。舞蹈时,男女数人面对宾客,呈八字形分开而站,双手小指扣住身边舞伴的腰带,齐唱表达了全寨人对宾客的尊敬和赞美节奏缓慢的民歌。

“克什几·黑苏得”,意为“跳铠甲”舞时唱的歌,舞蹈俗称“铠甲舞”、“跳盔甲”,是为战死者、民族英雄或有威望的老年人举行隆重葬礼时,由身披牛皮制作的盔甲、头戴盔帽、手执兵器的男子跳的舞蹈,主要流行于茂县北部、黑水等比较边缘的山寨。此歌音调悲切,运用极不稳定的角调式,速度缓慢,表达一种悲愤、哀伤的情感。

“莫恩纳沙”是羌族祭祀活动中,由释比跳的祭祀性舞蹈,也称“羊皮鼓舞”。该音乐无歌唱,只有羊皮鼓和响盘(铜铃)两种打击乐器作伴。响盘声响清脆,和着羊皮鼓的鼓点节奏和舞蹈节奏的变换,敲击出不同的音响组合,增强了舞蹈的表现力。


手工艺

羌人制作工艺品技术精湛,有的制作技术已经失传,有的汇入中华民族工艺美术的制作技艺中,但仍有一部分保留于羌族的工艺美术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现代羌人制作的马鞍、耳环、手镯、帽花、各种挂饰、佩饰及石雕、木雕、漆器、织毯,尤其是挑花、羌绣等民间工艺,以其自身的民族传统风格,浓郁的地方情调,精巧的技艺,集实用与审美于一体,世代流传,装饰美化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羌族民间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更加光彩夺目。1959年7月,汶川县汪玉花的挑花围腰《幸福海洋》送成都参展,获省工艺美术品展览一等奖。1978年羌族服饰以古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精湛艺术,赢得了国内外民族学界的赞誉。同年底,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购买羌族服饰收藏。1980年,阿坝县地毯厂生产个地毯,远销美国,加拿大,印度,尼泊尔,菲律宾等国,为羌族民间工艺赢得了声誉。

刺绣挑花都是传统民间工艺。羌绣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随心应手地挑绣出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松梅竹菊,团花紧簇,鱼水和谐等各式花样与图案。


其他艺术

羌族的乐器有羌笛、口弦、唢呐、脚盆鼓、羊皮鼓、锣、响盘、指铃、肩铃等。此外羌族还有羌戏、端公戏、武士戏、花灯戏、马马灯、打围鼓等民间戏剧。

羌笛为竖吹双管双簧乐器,是羌族独有的乐器。羌笛双管同音,但因器无定制,音律各异。通常演奏的乐曲多用连续大二度颤音的序列构成。曲调徐缓悠长,没有划分明显的乐句,吹奏时用循环换气法,使乐曲绵延不绝。


羌族民居建筑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索桥、栈道和水利筑堰等最著名。


碉楼

羌语称碉楼 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碉楼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间,形状有四角、六角、八角几种形式,有的高达十三四层。碉楼的建筑材料是石片和黄泥土。墙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石墙内侧与地面垂直,外侧由下而上向内稍倾斜。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乡永安村发现的一处明代古城堡遗址"永平堡",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仍保存完好。


民居

羌族民居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多数为3层,每层高3米余。房顶平台的最下面是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木板或石板上密覆树丫或竹枝,再压盖黄土和鸡粪夯实,厚约0. 35米,有洞槽引水,漏雨雪,冬暖夏凉。房顶平台是脱粒、晒粮、做针线活及孩子老人游戏休歇的场地。有些楼间修有过街楼(骑楼),以便往来。


溜索

羌族地区山高水险,为便利交通,1400多年前羌民就创造了索桥(绳桥)。两岸建石砌的洞门,门内立石础或大木柱,础与柱上栓胳膊般粗的竹绳,少则数根,多则数10根。竹索上铺木板,两旁设高出桥面1米多的竹索扶手。


栈道

栈道有木栈与石栈两种。木栈建于密林,铺木为路,杂以土石;石栈施于绝壁悬崖,缘岩凿孔,插木为桥。


掘井

羌族民间石匠农闲时常外出做工。举世闻名的四川灌县都江堰工程,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仍在造福利民,其中就凝聚有古代羌人的血汗和智慧。


羌族文化教育


羌族人民自古注重社会教育,但旧中国由于民族歧视及汉族政府忽视,羌族的社会教育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羌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社会教育,把发掘、搜集、整理羌、藏民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等作为重要任务。各县既不断优化和繁荣传统的社会习俗教育、民族文艺教育和社会性体育等,还把群众卫生教育、成人扫盲教育和干部培训等逐步推向深入,不少乡镇和机关单位还组建了农友之家、职工俱乐部等,电视差转台、教育电视台也逐步新设和开通。

自1988年起,茂县、汶川、理县、北川四县还轮流举办庆羌年活动。这种综合性的社会活动包括羌族历史教育、文艺演出、体育比赛、书法美术摄影展览、羌区建设成就展览,以及经济、科技、文化和商品交流等等,融民族传统、风情习俗、艺体科技等内容为一体,是当代羌族社会教育的一种广泛增强民族团结、富有娱乐性和科学性的别具一格的新形式。

新中国成立后,羌族教育不断发展。现初步形成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结构层次完整的学校教育系统,各类社会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手段日趋现代化,构成了具有羌族特色的立体教育体系。


学前教育

解放后各地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幼儿园数量逐步增加,规模渐次扩大。不少幼儿园积极采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使广大羌族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如汶川威州幼儿园运用投影仪、录音机,通过看图说话和木偶表演,纠正羌族幼儿的方言土音,发展羌族幼儿的想象、思维能力和说普通话的能力,扩大羌族幼儿的见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义务教育

为稳步提高小学教育教育质量,各地政府和学校为保证羌民子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针对羌寨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办寄宿制和半寄宿制民族班。具体措施有政府拨专项开办费,按月计发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医疗费,部分学校配备较强师资,购置洗衣机、彩电等生活、娱乐设备,为寄宿生创造较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利于相对固定、集中地实施班级教学,便于教师根据需要随时给学生补课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羌区中学教育的提高主要是在建设好师资队伍,办好寄宿制民族中学(班)和认真执行教学计划的同时,还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茂县中学在积极开展电化教育和实验教学的基础上,80年代中期又创造条件建设微机房,逐年添置教学微机并培训专业师资,几年来先后在全部高中班、部分初中班开设微机课和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约1400人次接受了微机教学。由于强调德智体全面育人,加之国家的大、中专招生政策适当倾斜,故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批羌族学生考入了大、中专院校。


职业教育

40多年来,羌区中等专(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至2005年,汶川、茂县、北川等地已有师范、农业、农机、财贸、职教等4所中专。这些学校不仅为羌区培养了大批具有中等专业技能和职业技术的人才,而且初步形成了门类较齐备、培养方式较灵活的专(职)业教育系统,走上了与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主动为振兴民族经济服务的路子。为加快四川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进程,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汶川创建了阿坝师范专科学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有10余个系和少数民族预科部及干部专修科,为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培养不少中学教师和党政干部。


羌族年节礼仪


节日礼祭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正如一首羌谚所云:“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另一种被称为蒸蒸酒的饮料是将玉米面蒸熟拌酒曲酿制而成,饮用时既有酒香又能顶饭,类似汉族的醪糟。无论年节或待客,羌族都以“九”为吉,故宴席时都要摆九大碗,菜肴与川菜相同。炖全鸡,习惯于用竹签撑起鸡头,使之昂起。以鸡头飨上宾(如舅父等)。

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新娘新郎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


日常食俗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收工回家吃晚餐。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经常食用的面蒸蒸是将玉米粉放在甑子内蒸成颗粒状,即可当饭食用,有时将洗净的大米拌到玉米粉里,或将玉米粉拌到大米中蒸,称为“金裹银”或“银裹金”。用小麦粉和玉米粉混合做成馍放入火塘上烤熟,也是羌族日常主要食品之一。许多地区的羌族还喜食用玉米粉加推豆花的连(米+查)浆水发酵,蒸成豆泡子馍馍,或将嫩玉米磨碎做成的水粑馍馍。用麦面片加肉片煮熟称为“烩面”;沸水加玉米粉煮成糊状,称为“面汤”,继续加玉米粉搅稠,以筷子可拈起为度,称为“搅团”,都是常吃的主食。在食用搅团时,要同时吃用白菜、圆根(芜菁)泡成的酸菜作的酸菜汤,能开胃。常用玉米、小麦、豆类先炒熟,再磨制成炒面,一般多在旅行或放牧时食用。在食用马铃薯时,羌族民间喜将马铃薯整个煮熟,然后去皮,再舂成泥状,做成糍粑,称为洋芋糍粑,用油煎或炸后,拌蜂蜜吃。也可用洋芋糍粑切片加酸菜、肉片煮汤吃。

因吃鲜菜的时间只有几个月,常年多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都是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房梁上熏烤制成“猪膘”,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食用时一是与蔬菜同煮,熟后捞起猪膘,切成长方形大片盛入碗中即可食用;二是将生腌猪膘切成小块同菜一起炒,作用是以猪膘代油,还要加些花椒和辣椒提味。在宰杀年猪时,羌族喜将猪血等充填到猪大肠内,煮熟后称为血肠。血肠也是宴客吃酒时的一种上肴。有的还将猪血与荞麦和在一起做成血馍馍食用。羌族还常把新鲜的猪肉放在新宰的猪肚子里加盐、花椒等扎紧、风干,作成“瓤肚”久存不坏。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茂县羌语称“日麦希”,意为羌人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

羌族日常灶具很有特点,常在火塘上支起一个铁三足,做饭时将铁锅放在上面加热,或烤制食品,考究的铁三足还要在上面镶制银饰。


民族禁忌

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西戎(古代中国对西方部落的泛指) [xī róng] 


西戎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古代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西戎则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以戎作为对西方所有非华夏各族的泛称。西戎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西戎人建立的国家。应劭《风俗通义》说:“戎者,凶也。”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夏朝时称西戎为昆仑、析支、渠搜等。《史记.匈奴列传》记秦穆公时有西戎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绲戎(今甘肃东部);翟、镕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皆位于陇山(今宁夏六盘山)附近。又载“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国服于秦”。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西羌是隶属于西戎的别支,从事牧羊,《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

西戎文化中陶器的主要特征是铲足鬲,单耳罐与双耳罐。《史记·秦本纪》中曾记载许多与西戎族相关的来往或交战记录,如:“申骆重婚,西戎皆服”;“不废申侯之女子为骆适者,以和西戎”。

中文名西戎

释    义古时西方各少数民族的统称

别    名戎人、析支、渠搜、戎族


简介


戎人是对春秋时期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春秋时期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各诸侯国经济文化上较先进而自称华夏,他们把较为落后的小国或部称之为戎、狄、蛮、夷。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春秋早期,戎势力很盛,中原华夏诸国受其威胁较严重,即使晋、齐等大国也经常要遭到戎的侵袭。从春秋中期开始,华夏各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通过称霸而相互联合,增强了对戎族的防御能力,不少的戎族渐被华夏所征服。秦灭西戎,楚国吞并数量甚多的蛮人或濮人的小国。由于各族长期和华夏聚居在一起,不断相互影响,文化礼俗等方面的差别日趋减少。


特点

据古书记载,戎多为“披发左衽”。《左传》说姜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生活习惯、礼俗、语言的差异,把戎和华夏区分开来。但戎人中有姜姓、姬姓之戎,显然他们和周人本为同族人,只是出于历史或文化的原因,使他们分道扬镳。尽管戎和华夏在文明程度上有差距,但这对彼此交往并无太大妨碍,如晋献公、文公都娶戎族女子为妻。


名称演变

"戎"是中国西北古代各族的通称。亦称"西戎"。殷墟卜辞已出现“戎”字,是否作族称,还要进一步研究。“羌”用作为西方各族的通称。在周人兴起时,西戎仍是在陇济及泾洛一带游牧的鬼戎,其实也是许多部落的总称,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

确定地以戎作为族称始于周人,在灭商以前,主要用来称呼周原附近与周为敌的各部落,其劲敌集中于周原以西陇山地区,故称为西戎。灭商以后,为表示对商的敌忾,称之为“戎殷”或“戎衣”。自春秋时起,“戎”还偶尔与“华”并称为“华戎”。这些都是以戎作为对所有非华夏各族的泛称。至于“西戎”,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殷周之际,有鬼戎、余无之戎等。周时西戎,《禹贡》认为是指织皮、昆仑、析支、渠搜等。《史记·匈奴传》认为是指绵诸、绲戎、翟、义渠、大荔、乌氏、朐衍,分布在黄河上游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东迁。其中绲戎,即犬戎,于诸戎中尤强。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犬戎与申侯联合,攻杀周幽王,迫使周室东迁。周本纪记载:后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戎狄之间即陕、甘一代。

到古公亶父在豳时,“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诗·大雅·绵》歌咏古公亶父在周原筑城,混夷远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严重。

《诗·小雅·采薇·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采薇》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见戒,猃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说:“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经过征服与争取,戎狄“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实际上打着商王的旗号对周围各部落与方国的兼并,有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为灭商准备了条件。

在西周到战国,主要是指氏羌系各部落。秦汉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狭义即指氐羌诸部,广义则包括中国西部各民族。


分类

春秋时,戎有7种,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无终;允姓之戎,即阴戎或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称畎犬、昆夷、绲夷;骊戎;戎蛮。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间,有许多部落,不相统一。

至战国时,义渠、大荔等与秦相接诸戎,自春秋以来逐渐并灭于秦。林胡、楼烦并灭于赵。而山戎不复见于史,东胡有其地,燕却东胡设北边与东北五郡。故戎或往往与胡杂处,名称也往往相混。


鬼戎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此一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有相同族称的族群,他们已进入阶级社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在战争中各部落也许有一定的结盟统一号令。


犬戎

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 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这个“犬戎”的“犬”字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而且说戎狄是“豺狼”也准确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历史发展


氐羌西戎

与炎帝、黄帝的渊源

氐羌与炎帝、黄帝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国语·晋语》记述,炎、黄二帝为兄弟,是少典氏。黄帝得姓姬,炎帝得姓姜。《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火师,姜姓其后也。”在甲骨文中,羌从羊从人,姜从羊从女,两字相通,表示族类与地望用羌,表示女性与姓用姜。民国初年以来,章太炎在《检论·序种姓》中已指出:“羌者,姜也。”后来傅斯年在《姜原》中进一步论证:“地望从人为羌字,女子从女为姜字”。顾颉刚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更指明:“姜之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


与姜姓各部落的渊源

姜姓各部落,奉伯夷、四岳为祖神。《国语·周语》说:“上帝,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其后有申、吕、齐、许等国。《郑语》又说:“姜,伯夷之后也。”四岳又称太岳。《左传》隐公十一年说:“夫许,大岳之胤也”。庄公二十二年又说:“姜,太岳之后也。”四岳,在《山海经》中写作西岳,形近致误。杨宽在《中国上古史导论》中断言:“伯夷之称四岳与太岳者,盖又因伯夷本为西羌及姜姓民族之岳神耳。”

姜姓在西周为舅族之显姓,有申、吕、齐、许等诸侯,其中尤以齐与申,为周所倚重。姜姓诸侯为华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直到春秋,仍有姜姓之戎,姜戎的酋长驹支明确说:“我诸戎四岳之裔胄也。”即使姬姓,也有骊戎和狐戎,他们与晋通婚,受到了“同姓为婚”的指责。

氐羌与姜姓的关系,《山海经·海内经》说:“伯夷父生西、四岳,西、四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

《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记述:“有互(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氐)人。”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

此外,远古神话还有关于共工与鲧是羌人的天神与祖神的内容,而大禹出于九州之戎或西羌。在第一编远古各部落集团一节已经述及,炎、黄二帝部落集团,起源于陇山东西,渭水上游,是其在东发展的为华夏的主要来源之一,往西发展的即氐羌族系。共工与鲧禹,源出陇山地区,而兴于黄河中游。到商代他们的苗裔多已与商人融合,有些则在商人眼中仍是羌人。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证明

上述远古神话关于氐羌与炎黄的渊源关系,在考古学上得到了印证。中国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证明,陇山东西,黄河上游的仰韶文化与黄河中下游的仰韶文化,距今七八千年的,有陕甘接壤地带陇山两侧的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还有河南及河北南部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大致上,今河南境内及河北南部的仰韶文化是从磁山·裴李岗文化发展而来的。

晋南、陕西乃至甘青地区的仰韶文化是由老官台文化及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发展而来的。

陇山以西,甘青及今宁夏南部,四川西北部,继仰韶文化发展的为马家窑文化,年代约当公元前3300—前2050年,基本上与黄河中游及古黄河下游的河南、晋南、陕西、冀南地区的龙山文化平行发展。这时中原地区已进入炎黄与两昊两大系统各部落集团的斗争与融合时期,形成以黄帝、尧、舜、禹为代表的王朝前古国共主“禅让”的时代。

在黄河中上游,继马家窑文化发展的是齐家文化。这是早期青铜文化,与马家窑文化的分布范围基本上重合。齐家文化的来源,可能不单纯来源于马家窑文化,也受了陇山以东乃至关中文化的影响,年代上限相当公元前2000年,已进入夏代编年范围。

马家窑文化与齐家文化,都比较集中分布在黄河中上游一些适于农耕发展的河谷地带。从出土的生产工具和当时人的生活遗留看,都是比较原始的农耕文化,同时养畜业和渔猎经济也占较大的比重,阶级分化已经出现。

继齐家文化发展的黄河上游青铜文化,陇山以西至甘南洮河流域有寺洼文化,仍以农业为主。黄河上游及湟水流域分布的卡约文化,则已发展为以游牧为按照传统的观点,羌人似乎从起源时代起就是游牧族群。同时传统的看法,认为原始社会各部落的经济发展,都是由采集、狩猎、游牧,再发展为农业的。考古学证明这种传统的看法是不科学的。我国所有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除北部草原以细石器为主要特征的诸文化可能是以狩猎或渔猎为主,其余各种新石器文化,包括陇山以西,黄河上游的新石器文化和早期青铜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


西周及春秋时代的西戎


历史溯源

周人在古公亶父以前,分布于泾水上游,与戎狄杂处。古公亶父不堪戎狄的攻掠,举部迁徙于周原,与姜姓部落世为婚姻,革戎俗,发展农业,奠定了立国之基。姜姓部落在文化上与周人还有一些差别,在周原先周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带羌戎文化特点的墓葬,大概就是姜姓部落的遗存。周人自身也曾包括在商王朝泛称的氐羌之中。当周人已农业化并且日益壮大兴起时,强调自己是黄帝姬姓的嫡派,是在夏朝衰亡时“自窜于戎狄之间”的一支夏人。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说:“戎,兵也”,兵即武器。应劭《风俗通义》说“:“戎者,凶也。”周人大概由“兵”、“凶”之义引而称呼与之为敌的氐羌各部落为戎,一方面表示敌忾,同时也将他自身及舅族与氏羌人区别开来。


竹书纪年

到周文王之父季历时,已臣附于商,并依靠商朝的支持,展开了对周围各游牧羌戎的兼并和征伐。古本《竹书纪年》载:

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

太[文]丁二年,周人伐燕之戎,周师大败。

太[文]丁四年,周人伐无余之戎,克之。周王季命为殷牧师。

太[文]丁七年,周人伐始呼之戎,克之。

太[文]丁十一年,周人伐翳徒之戎,捷其三大夫。

周文王继位后,为商西伯,曾被纣王囚于羑里,后来获赦释放,纣王“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于是伐犬戎、密须。

在上述季历与文王征伐的诸戎中,以西落鬼戎为最强,既称“西落”,当在周原以西汧陇地区及其以西,大概是与鬼方有共同族称的游牧民族。一次战争被俘获“十二翟王”,可见鬼戎部落之众,“十二翟王”即是十二位鬼戎部落酋长。“翟”以同音与“狄”相通假,本非族称,是周人及诸夏加给鬼戎的蔑称,与“戎”具“兵”、“凶”之义引申加之于各敌对部落相同。王国维先生说:“《经》、《传》所记,自幽王以后至春秋隐、桓之间,但有戎号,庄、闵以后,乃有狄号。”又说:“狄者,远也……《书》称‘狄矣西土之人’,《诗》称‘舍尔介狄’,皆谓远也。乃引申为驱除之于远方之义……凡种族之本居远方而驱除者,亦谓之狄。”所谓“翟王”,即远方当驱除之王。


王国维考证

商及周初的鬼族,按王国维先生考证当是畏族,与媿、隗等姓相通,是汉代隶定时写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族群。西周早期铜器铭文《小盂鼎》记述了盂在受爵以后两年,即康王二十五年,以两次对鬼方战争的胜利告捷献俘于周庙而受庆赏的史实。其第一次仅俘虏即达“万三千八百十一人”,“执兽三人”,第二次又“执兽一人”。此外,还掠夺了大量牲畜财物。此铭残泐过甚,难以通读,但从可辨释的俘获数字看,已表明战争规模之大,周对他征伐不遗余力,也可见鬼方当是一个人众较多的强敌。


郭沫若分析

郭沫若先生分析了俘人达万三千多,“执兽”仅一二人,指出“足见兽之重要,盖兽读为酋,言生擒其酋首也”。铭文还记述了鬼方酋长回答讯问为何反叛时说,他们因为周之伯首先进犯,才“从商”反叛的。郭沫若先生推断此处所说的商是在商朝灭亡后逃往西北的商王遗族,并具体指为后来被秦灭亡的杜毫,他们在周初曾联合鬼方进行反周的战争。


梁伯戈记载

另有《梁伯戈》记载梁伯曾伐“鬼方(蛮)”。梁国,秦改为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县),在镐京东北。故王国维断定鬼方“全境犹当环周之西、北二垂而控其东北”。

在今山西省境内,商代原有许多羌人部落与方国。周初,唐叔受封于晋南,仍“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受赐之民也有“怀姓九宗”。可见当时晋南仍有不少羌戎,“怀姓”即鬼方之媿姓。在太行山东侧,今河北省南部也有鬼侯城,《史记索隐》引《括地志》说:“相州滏阳西南五十里有九侯城,亦名鬼侯城,盖殷时九侯城也。”滏阳即今河北省滏阳县,鬼方也有东迁至太行山以车古黄河下游立国为诸侯的。

在周人兴起时,仍在陇济及泾洛一带游牧的鬼戎,其实也是许多部落的总名,并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称。古公亶父在豳时,“薰育戎狄攻之,欲得财物”。《诗·大雅·绵》歌泳古公亶父在周原筑城,混夷远遁。但周原的戎患仍很严重。《诗·小雅·采薇·序》说:“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采薇》有“靡室靡家,猃狁之故”,“岂不见戒,猃狁孔棘”等句。《孟子·梁惠王》下甚至说:“太王事熏鬻,文王事昆夷。”文王经过征服与争取,戎狄“莫不宾服,乃率西戎,征殷之叛国以事纣”。实际上打着商王的旗号对周围各部落与方国的兼并,有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为灭商准备了条件。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此一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有相同族称的族群,他们已进入阶级社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在战争中各部落也许有一定的结盟统一号令。


周王伐戎

周武王伐纣,得到了西土各国的支持,《牧誓》所举有羌,大概即殷墟卜辞中作专名的羌方。此外,在周代的文献中,很少见羌作族称,原被商代泛称为羌的诸部落与方国,其保持原有生产生活方式的都已泛称为戎。周文王虽已使诸戎臣服,也还是叛服不常。周武王灭商以后,为保障京师的安全,“放逐戎夷泾洛之北,以时入贡,命曰‘荒服’”。西周初,从陇山东西到河套、东延及今山西境内,都有诸戎游牧部落分布,与周保持“以时入贡”、“王事天子”的关系,比较相安。从《小盂鼎》、《梁伯戈》的铭文看,康王时还发生过对鬼方的战争,而史书失载。鬼方在商周之际与周初,是周人的劲敌,所以周人把鬼方当作远方的通称。

西周中叶,与戎狄相安共处的局面日益难以维持。周穆王时,周室尚称强大,因“戎狄不贡,王乃西征犬戎,获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迁戎于太原”。穆王西征到了什么地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穆王十七年西征,至昆仑丘,见西王母,乃宴。”昆仑丘所在,各家考证不一,肯定已超过陇山山脉,到达今甘青境内,见到了西戎的一位女酋长。穆王从陇以西迁戎至泾水上游之太原,大概是为了便于控制,后来太原之戎成为周室邻近王畿的威胁,完全与穆王初衷设想背道而驰。

自周夷王以后,周日益衰败,“荒服不朝”的局面越来越严重,而秦族在陇山地区逐渐壮大,周也逐渐倚靠秦人来制西戎。

周考王时封非子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为周附庸。同时接受申侯的要求,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成的母亲是申侯之女,申的这一支对西戎有重大的影响,与周也保持较密切的关系,大概是姜姓申国仍居陇山地区的游牧人,当他们与周为敌时,称为申戎或姜氏之戎。

据古本《竹书纪年》及《后汉书·西羌传》记载:

周夷王时,命虢公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

周厉王时,西戎杀秦仲同族,即居于犬丘的一支大骆的后裔,王命伐戎,不克。

周宣王四年,使秦仲伐戎,失败被杀,宣王召秦仲之五子,予兵7000破戎,西戎稍却,秦迁居犬丘,周封秦仲之长子为西垂大夫,即秦庄公。

宣王五年,猃狁,即犬戎。侵周至泾水北岸,宣王派南仲筑城于朔方,尹吉甫击败猃狁,逐至太原,一时西戎臣服。

宣王三十一年,遣兵伐太原之戎,不胜。三十六年代条戎、奔戎,败绩;三十八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三十九年,王伐申戎。《国语·周语》上记述,“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此役当与《竹书纪年》所记宣王三十九年代申戎是同一史实。千亩为周王之籍田,应距镐京不太远,宣王败后“遂料民于太原”,也就是穆王迁戎于太原之太原,在镐西北,实际上是周之远祖在泾水上游与戎狄杂处的地区,与后世所说晋阳太原不同。戎人所灭姜侯之邑,大概是姜姓之封于周原境内者。《水经·渭水注》“岐水又历周原下,水北即岐山矣。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此姜氏城或许即戎人所灭姜侯之邑。


地理分布


晋国北戎

条戎在中条山北鸣条陌,奔戎与条戎并列应相距不远。汾、隰为晋中两水名,汉代有隰县,今山西省离石县境,其地在晋国之北,故晋人称之为北戎。

从以上可以看出,宣王时与诸戎的战争重心在陇山地区的西戎,同时在霍太山南北,戎人与周与晋也发生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战争。

申的另一支,与周王保持密切的甥舅关系。周宣王封其舅申伯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控制南方。周幽王后也来自谢邑之申国,幽王无道,失信于诸侯,宠褒姒,废申后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公元前771年(幽王三十一年)申侯联合增国(也在今南阳市境内)及犬戎攻镐京,杀幽王,立宜臼为周平王。为避西戎,迁都于雒邑,史称东周;当前中国史界以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为春秋时期的开端。


春秋诸戎

进入春秋时期,诸戎分布很广,而且在中原与周王及诸夏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可分为镐京与岐周地区、伊洛地区、鲁西及豫北地区、晋国周围地区、陇山与陇以西地区。

平王东迁,封秦襄公为诸侯,命襄公从西戎手中收复岐周地区,并将岐以西赐秦。至公元前750年(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实际上岐以东仍为诸戎所占据。秦又经过几十年与诸戎的斗争,至秦武公灭戎人彭戏和小虢,于是东至华山。公元前677年(周僖王五年),秦德公迁居雍,,今陕西省凤翔市,,,从此秦在崤函以西发展为强国,而秦与西戎的斗争转向陇山及陇以西地区。

鲁西及豫北地区,主要是戎州已氏之戎,春秋初与鲁、齐、郑等国的关系,已在本编第二章第一节述及。

伊洛地区,在平王东迁以前已经有不少戎人部落,其中见于《左传》有名可考者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带作乱,招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烧东门。此后,伊洛之戎曾与鲁、晋会盟,又曾攻宋,在陆浑之戎迁来以前是伊洛地区主要的戎患。


瓜州迁戎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同时迁姜戎于晋南。陆浑戎周詹桓伯说是“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晋范宣子对戌子驹支说:“昔秦人逐乃祖吾离于瓜州。”这个瓜州在秦晋西北,杜预认为在敦煌,但敦煌在秦雍都以西千数百里之外,其地在汉武帝时始立郡,若远在敦煌,对秦毫无威胁,秦也无力驱除他们。允姓,因猃狁而得姓,与鬼方媿姓相同,西戎本有九州之名,瓜州大概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泾、洛二水中上游及陕北一带。秦因陆浑与姜戎近都,务在驱除,而晋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国支持才获得晋侯地位,他的母亲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国,招允姓陆浑之戎安置于伊水流域,嵩山附近,而姜戎安置于晋南。

陆浑之戎,南迁后除伊川之外,还有一些分布于熊耳、外方诸山之北,黄河之南,山北水南称为阴,所以黄河与熊耳之间称为阴地,故陆浑戎又称阴戎,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称为九州之戎。南迁后,成为周王新的威胁,在晋楚争霸期间,依违于晋楚之间。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晋国灭陆浑,陆浑酋长奔楚,而余众属晋,不久晋国即完全吞灭九州之戎而筑城有其地。


戎晋杂处

晋国周围,西周以来不仅有许多姬姓与异姓诸侯,也有许多戎狄部落杂处其间。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在河、汾以东,地方百里,唐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境。其后分为翼城、曲沃两支。公元前679年(周僖王三年),曲沃武公并晋湣侯之地,迁居翼城,统一晋国,并得到周王承认为晋侯。其境域仍限于汾涑平原。武公于公元前677年去世,献公继位,大肆扩张兼并,《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述晋国女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韩非子·难二篇》记述晋烛过说:“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见献公以前晋国周围小国林立。即晋献公并国如此之多,还是“戎狄之民实环之”,直到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晋国籍谈仍声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此时已是春秋晚叶,籍谈的话显然有夸大,但也反映了晋国周围戎狄分布的复杂情形。自夏代以来,直到春秋初叶,霍太山南北戎狄分布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到春秋中叶以前,戎与狄不加区分,至春秋中叶,始有“狄”的族称,晋国及郑、卫、邢等国北边各部,一般都称为狄,有赤狄、白狄、长狄各族群,将在北狄一节叙述。晋国境内杂居之戎及晋国南边之戎,有名可考者有条戎、奔戎,已在前面述及。晋穆侯“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此即前所述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败绩,故晋侯生子取名为“仇”。


献公结好

晋献公一方面兼并许多小国,同时注意结好于诸戎。他“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对而言,不是部落名称。按上引《左传》杜《注》显然出于不同部落,而《史记》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春秋时戎狄经常相混,狐氏出于唐叔,与晋同祖而在戎狄,从狐氏对重耳在外流亡及后来夺晋侯位是为晋文公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看,狐氏的华化程度相当深。

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骊戎也是姬姓之在戎狄者。骊姬有宠,生子奚齐,晋献公晚年杀太子申生,迫重耳与夷吾出亡,夷吾逃至秦国,在晋献公死后得到秦穆公支持归晋夺位,即晋惠公。骊戎一般以为分布在今西安市临潼附近骊山,顾颉刚先生依当时晋东西诸国形势推断骊戎应是居于晋国绛都,在翼城附近为晋献公所筑新都城,东边的“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以东析城、王屋一带。


姜戎南迁

晋国南部最活跃的是姜戎。前已述及,晋惠公招姜戎安置在晋国南部。这一部落群,大概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申,姜姓,故称姜戎。姜戎于公元前638年南迁,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帮助晋国邀劫袭郑未成功的秦师于崤,俘虏秦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可见姜戎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晋国在晋文公称霸以后,楚国强大起来,晋一度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69年(周灵王三年),晋国魏绛向晋侯建议和戎,以物产换取戎人的土地,并且得到诸戎的支持,数年间晋国重振霸业。戎狄与晋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对晋国的兴衰有一定的影响。


夏境诸戎

诸戎迁徙到诸夏境内,当然会接受诸夏的文化影响,但直到春秋的中晚叶,仍大体保持游牧民族的特点。公元前559年,周灵王十三年,姜戎子驹支追述晋惠公因诸戎是四岳之后,才把诸戎安置在晋国南部,成为晋国“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时距南迁已80年,驹支仍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蛰币不通,言语不达”,民族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到春秋战国之际,情况就不同了,伊洛地区诸戎已被韩、魏并灭,姜戎也不复见于记载,其它鲁西豫北及豫南地区诸戎,也都已被楚国及齐、鲁等兼并,崤山以东诸戎部落已被吞灭,戎人也都已加入华夏行列,被华夏所涵化。只有陇山地区及陇以西,或与秦长期交往被华化,或在陇以西逐渐形成氐羌族群,成为秦汉以后氐羌族群的前驱。


西部羌人

只是在青铜文化有所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地各部落才突破自然的限制,来到广大草原上发展了畜牧业,成为游牧民族。西戎氐羌在起源时代,是由原始的农业各部落,到青铜时代才发展为游牧的各部落的,他们成为游牧民族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时期。《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许慎、应劭所作的这种诠释,都是指夏商以来中国西部的羌人,若说氐羌起源时代,则都是以原始农业为主,兼事渔猎的各部落与族群。


鬼戎 [guǐ róng] 


定义:周代西方部落名

出自:《易》


即周代西方部落名。‘西落鬼戎’即甲骨文、西周金文及《易》、《诗》等典籍之‘鬼方’,详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见《观堂集林》)等书。《易·未济九四》:‘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昔人多以为系武丁时事,与《既济九三》之‘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同。《尚书·召诰》:‘呜呼!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大诰》:‘天休于宁(文)王,兴我小邦周。’周人称殷为‘大国’,自称‘小邦’。因此,‘有赏于大国’,即有赏于殷,非指殷高宗武丁伐鬼方,其事甚明。《诗·鲁颂·閟宫》:‘不亏不崩,不震不腾。’郑笺:‘震、腾,皆谓僭逾相侵犯。’《易》之‘震’,亦当作如是解。此役因鬼方入犯,周人大举出击,历时三年,始获胜利,报捷于殷,复得殷王之赐。《未济》爻辞所述史实当如此,与《纪年》同,且可互证。


犬戎 [quǎn róng] 


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

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这个“犬戎”的“犬”字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而且说戎狄是“豺狼”也准确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中文名:犬戎;别名:猃狁;传说中的国名:“犬封国”;犬戎族:游牧民族;


释义


1.旧时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蔑称。

2.对外国侵略者的蔑称。

3.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种。

4.传说中的国名。详“犬封国”。

5.犬戎族为游牧民族,当时的犬并不像现在这样完全脱离狼的状态,那时的白犬如狼一般凶猛,族人的图腾为狼,但家中的犬又是家中的一分子,非常尊敬它,故取名为“犬戎”。


历史记载


西周中期以来,随着周王朝实力的削弱,共、懿、孝、夷四王仅能守成,而西北地区的戎狄逐渐兴盛。特别是猃狁,进一步加强对周朝的压力,不时入侵。宣王时期,经过一段时间的积蓄力量,宣王命尹吉甫、南仲等出军征伐猃狁,取得很大胜利。但是,到了周宣王晚年,周王朝又重新出现了衰落的现象。

 

周幽王即位,以好利的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幽王三年,又改立嬖宠美人褒姒为后,相传为博得褒姒最美的一笑,曾点燃烽火(军事警报用),戏弄诸侯,失去诸侯信任。接着,又废去申后(申侯之女)及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后,子伯服为太子,并拟问罪申侯。周幽王十一年 (公元前 771年),申侯联合缯(今山东枣庄东)和犬戎军队大举进攻西周都城(丰、镐两京,今西安西),幽王急命点燃烽火,结果诸侯一个也不来救。周王室卫队毫无战斗力,一触即溃。幽王携褒姒及太子伯服仓皇出逃,终被犬戎军队追上。幽王及太子伯服被杀死于骊山脚下,西周亡。随后,晋、郑、卫、秦等诸侯联军又将犬戎军队打败,拥立宜臼为平王,迁都雒(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犬戎后为秦所灭。


由来


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 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华夏民族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中原民族还把一切西北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这个“犬戎”的“犬”字带有强烈的侮辱性,而且说戎狄是“豺狼”也准确地指出了犬戎或戎狄族的狼性格。至春秋初期,犬戎又成为秦国的强敌。后来犬戎的一支北迁到蒙古草原,成为蒙古草原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研究中国的游牧民族、游牧精神和游牧民族的图腾,也必须从古匈奴荤粥和犬戎开始。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国就是犬戎国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据史料记载犬戎族极为野蛮凶悍,据史书记载犬戎的母族——古羌族也崇拜犬图腾。《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里说:在唐朝初年有“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而且,唐还“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这说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实际上,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说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由此可以断定,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

 

《穆王将征犬戎》选自《史记·周本纪》。

祭(封邑的地名)公(因是周公的后代,故称之为公)谋父(名字)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读音gao一声,收藏甲衣和弓箭的袋)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乐曲名),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旺盛,多)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犬戎国


犬戎国在今陕、甘一带·立都于甘肃静宁县威戎(今静宁威戎镇),由古代纳西族建立。

中文名:犬戎国位置:今陕、甘一带相关文献:《后汉书》


古代王朝


根据文献记载,犬戎族就是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犬戎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据《后汉书》记载,至汉朝,在原来犬戎活动范围内曾出现一个人口众多的西戎白狼国。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自愿归属东汉。白狼王还命人作诗三首,合称《白狼歌》,献给东汉皇帝。因此,所以白狼国就是犬戎国的变种,白狼王则是犬戎的后人,而白狼族就是崇拜白狼,并以白狼为图腾的部族。白狼国的存在,也可以证明犬戎所崇拜的白犬很可能就是白狼。

据史料记载犬戎族极为野蛮凶悍,据史书记载犬戎的母族——古羌族也崇拜犬图腾。《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卷里说:在唐朝初年有“白简、白狗羌并遣使入贡”,而且,唐还“以白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这说明古羌族也崇拜白犬。实际上,从民族归类上看,犬戎族就是西羌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羌,西戎牧羊人也。”因此,犬戎就是西羌,西羌包含犬戎。那么以上所说的“犬戎”、“白狗”和“白狼”等族就都是西羌族。由此可以断定,西羌族是以白狼或白犬为图腾的游牧民族。

所以今天蒙古族和羌族中崇拜狼图腾的部族全是犬戎的后代。


神话王国


神话中也有一个犬封国,由《山海经 海内北经》所记犬封国又叫犬戎国,那里的男人都是狗的模样,身上穿着长袍,祖先为盘瓠。

传说在高辛氏时期,刘氏皇后夜梦天降娄金狗下界托生,醒来耳内疼痛,召名医医出一稀奇美秀三寸金虫。放以玉盘养,以瓠叶为盖。一日长一寸,身长一丈二,形似凤凰,取名麟狗,号称盘瓠。其时外兵来犯,帝下旨:斩番王首者与三公主为妻。龙犬揭榜后即去帝国,乘番王酒醉,咬断其头,回国献给高辛帝。高辛帝因其是犬想悔婚,盘瓠人语说:“将我放在金钟内,七昼夜可成人。”。盘瓠入钟六日,公主怕其饿死,打开金钟。见他已成人形,但首未变,于是盘瓠与公主成婚,隐居深山。


白狼国


白狼国是东汉时期位于四川境内一个小国,由古代纳西族建立,又称西戎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含今日的山岩地界)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中文名称:白狼国;首    都:四川;官方语言:白狼语(纳西语);国家领袖:白狼王;人口数量:六百万以上;

主要民族:纳西族;


民族起源


据文献记载,“白狼”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见于汉书,起源于青海省果洛地区,而果洛在藏文中的意思,与西俄洛的“俄洛”在藏文中的意思是一样的。

大约在东汉时“白狼”向南迁移,直到巴塘县一带。关于白狼族起源还有一种说法:白狼族起源于古老的猃狁族(即犬戎)可能性极大。白狼族以白狼为民族图腾,猃狁族也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且是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早在炎黄时期,猃狁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 《后汉书》 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猃狁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白狼族和猃狁拥有相同的民族的图腾,活动范围也和猃狁族保持着一致性,并且东汉白狼国出现的雅砻江的地区正是猃狁族一支南迁后的重要栖息地,时间的延续性、地域范围和民族图腾的一致性可见白狼国的出现并不是历史的偶然,白狼国和白狼族的兴起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


白狼国与中原的交流


白狼族虽然长期生活在偏远的西南地区,却与各个历史时期都和中原的中央政权有着密切的接触与广泛的交流。尤其在东汉时期,一些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白狼国和东汉王朝关系十分融洽:东汉王朝曾派出使臣拜访白狼国,并给缺盐地区的白狼国带去了珍贵的盐巴和生活生产物资。白狼王亲自写诗表示感谢,这首诗至今保持在后汉书中,即《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白狼王歌》。这首使用藏缅族语言写作的诗歌表达了白狼王高歌颂汉、慕归一统的炽热之心,也感受到了他那种为了族人的安乐而去俗归德、乐于臣仆的博大胸怀。从公元74年至公元100年,白狼国曾先后三次归附汉王朝,10世纪以后白狼国不在见于史册,他们完全融合到藏族之中。


白狼国历史遗存


2012年7月,四川省考古学家在雅江县西俄洛乡郭岗顶有了重大发现:甘孜州雅江县郭岗顶遗址的元代寺院窖藏中,出土了大量公元9世纪的白狼族陶俑。7月19日,我国著名佛教考古学家、龙门石窟研究所原所长温玉成教授说,这次考古发现意义重大,是有史以来首次见到白狼族的面貌。这批出土的白狼国文物是目前已知的关于白狼国唯一一批文物,十分珍贵,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出土文物目前收藏在老郭沙寺,这些陶俑栩栩如生,它们多是微笑的,有男性形象也有女性形象,都是杏仁般大眼睛,但他们的发饰却大不相同:有的保持着原来白狼族的状态,有的类似吐蕃人的发饰,明显是:唐朝时期,白狼国被吐蕃国灭掉后,白狼族经历了逐步融入藏民族、吐蕃化的过程。



纳西族 [nà xī zú] 


中国的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维西、香格里拉(原中甸)、宁蒗县、永胜县及四川省盐边县、木里县和西藏自治区芒康县盐井镇等。现有人口为324680人,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有支系摩梭人。


民族历史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

西周时期纳西族先民在在今陕西、甘肃一带建立犬戎国,立都于静宁县(今威戎镇),据文献记载纳西先民为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炎黄时期,犬戎国就是炎黄部落的劲敌。《后汉书》就有记载:“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高辛氏就是黄帝的曾孙,尧帝的父亲。

秦汉至魏晋,纳西族已迁徙至大渡河、雅砻江流域,以游牧、畜牧为主。

东汉时期纳西先民在四川境内建立——白狼国,其属地包括今天四川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举种奉贡。”

唐代,部分纳西族先民沿雅砻江南下,抵达丽江。随后挥师南下,在洱海东部建立了第一个政权——越析诏。史称越析诏“地最广、兵最强,素为南诏忌”。越析诏为时不长被南诏所灭,纳西族先民南下步伐由此止。

此后,纳西族先民退回金沙江中游流域;500多年间,在唐朝、南诏、吐蕃三大强势的夹缝间苦苦周旋,艰难生存。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铸就了纳西族深沉坚韧、灵活机动的民族性格。同时,纳西族的文化受到这三大文化圈的润泽,以东巴文化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由此滥觞。宋代,纳西族先民的政治环境有了改善:北部的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南诏也陷入了混乱;东边的宋王朝则穷于应付北方游牧民族,无力经略西南。“故自南诏以后,麽些之境,大理不能有,吐蕃不能至,宋亦弃其地,成瓯脱之疆,经三百五十年之久。”纳西族由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独立发展时机。在社会经济生产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农耕文明已取代半耕半牧的生产状态),政治上分散的麽些部落渐趋统一;东巴文化体系逐渐宏大完善。

 

清代以后,木府势力渐趋衰微。原因是西藏又一次纳入中央王朝辖治的版图,使丽江失去了“西南藩篱”的政治区位优势,且木氏土司把持的庄园领主经济渐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因素。1723年丽江实行改土归流,木氏土司此后一蹶不振,受益的是丽江经济,丽江的地主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手工业也渐趋繁盛,丽江古城的格局最终形成。殉情现象由此大量蔓延,丽江被外人称为“殉情之都”。

鸦片战争以后,纳西族地区也进入了社会动荡时期,此间以丽江人俗称“乱世十八年”尤为惨烈。清咸丰、同治年间,大理杜文秀起义涉及丽江,进行了长达18年拉锯战,丽江损失惨重。张星源先生的《丽江史略》有载:“道光年间(1821—1850年)户口下6405户,男妇大小3128276个光绪朝户口15152、男女大小46


456个,较之道光朝减户口五分之四,人丁八分之一,咸同回汉歼杀之残酷可知也。”

辛亥革命时纳西族人民积极响应,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并参加了护国运动等反帝批封建运动;抗日战争中纳西族为国捐躯者达400多人,因当时大陆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期缅甸失陷,中国的陆路交通线只余昆明——大理——丽江——拉萨——尼泊尔——印度这一条。丽江成为重要中转站,丽江的商业、文化、教育由此盛极一时。

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1961年成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96年,丽江发生7级大地震,死伤3200多人,经济损失达45亿元。1997年12月丽江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6月,“三江并流”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同年9月,纳西族东巴古籍被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2003年7月1日,丽江撤地改市,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分成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和古城区。

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今香格里拉)、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3] 。

据史学家考证,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人口27.8万多人(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


称谓争议


自称

由于纳西语方言的差异,有:纳西、纳、纳日、纳罕、纳若等多种自称。这些自称在发音上有轻微差别,但基本族称都是“纳”;而西、恒、罕、日都是“人”的意思。1954年,中央民委派出云南民族识别调查小组根据名从其主原则,确定纳西族为统一族称。


争议

滇川交界自称“纳”或“纳日”的族群,在四川没有经过民族识别,沿用了上层人士的说法,被确定为蒙古族,而在云南,纳人被识别为纳西族支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在1990年将纳人确定为摩梭人。放弃“纳西”,而以“纳”作为族称的呼声很高。

汉文献中对纳西族的他称有:麽些、摩梭或摩些(“些”读为“suō”)。藏语称纳西族为:姜或卓。


天文历法


根据《东巴经》的记载,古代关

于天象的专有名词即有数十种之多。《创世纪》里还出现了专管气象、星辰和历法的忍劳、苏陀、尼罗、吉阿等人的名字;从《巴格图》和《十二生肖的来历》等经书上看,纳西族早就对四方四隅(类似汉族的八卦)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确定了二十八宿的方位和用阴阳“精畏”(“五行”)配合十二生肖推算六十花甲的方法;创制了以月亮圆缺定月,每月三十天,一年十二个月,共三百六十天的历法,并用十二属相来记日、记月和记年。民间还从对天象及生物活动观察,摸出一套关于风、雨、花、雪,以及布谷鸟、野鸭、大雁、白鹤等的活动规律,来分别季节的特征,不误农时地进行农事活动。


宗教信仰

纳西族信仰东巴教、藏传佛教等宗教。

丽江纳西族还普遍信奉“三朵”神,成为多种信仰的民族。


语言文字


语言

纳西语,一般归入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学者认为纳西语界于羌语支与彝语支之间)。纳西语分为西部、东部两大方言。使用西部方言者约有26万人,占总人口的87%。纳西语的基本语序:主语——宾语——谓语(S——O——V)。


文字

一般认为,纳西族有两种传统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

东巴文(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象形文字,文字形态比甲骨文还要原始。被认为是世界上唯一仍然活着的象形文字。

哥巴文:是一种音节文字。

 

东巴文字的载体东巴纸是古时东巴专用,用以书写东巴文字的纸张。其工艺纯属手工作坊,只有出自此作坊的东巴文字,才是原汁原味、富于魅力的。东巴纸由和圣文老师的祖先在300年前发明自制的,失传10多年后,又由和老师重新恢复了东巴纸的生产,并在传统基础上发展了书画纸、装裱、高档名片、压花书签、压草封活面藏经纸等系列,它工艺精美的质地、防虫驻的特点,深受国内外用户好评。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做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服饰


丽江一带纳西族男子服饰与当地汉族相同,寒冬加穿羊皮披肩,中甸一带的穿大襟长衫,着过膝肥腿裤,腰系羊皮兜,扎绑腿。宁蒗、永宁、盐源、木里地区的男子,上穿短衫,下着长裤,宁蒗一带的男子还喜戴手镯,老人穿麻布无领长衫,外加青布坎肩,系腰带。近几十年来穿藏服者渐多。

纳西族妇女的服饰因地区而异。丽江纳西族妇女穿长过膝、宽腰、大袖的大褂,外加坎肩,腰系百褶围腰,下着长裤,披羊皮披肩。宁蒗纳西族妇女穿短衫,下系长

可及地的百褶裙,披羊皮,裹青布头巾,戴金、银、玉、石等制作的耳环和手镯,并喜欢束“羊皮带”或“围腰带”。羊皮带用棉布制成,每根长约四尺半,宽约二寸,使用时必须是成对的。围腰带非常精致,只有在节日才系。它是一对长约三尺、宽约两寸的棉布带子,上面绣有盆栽菊花、二龙戏珠等图案。永宁纳西族妇女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编成粗大的假发辫,再在假发外边缠上一大圈蓝、黑两色丝线,并将丝线后垂至腰部。

每逢节日,纳西族妇女都要

 

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和依次排列的“七星”。人们称这种披肩为“披星戴月”。它象征着纳西族妇女披星戴月地辛勤劳动。披肩既有装饰的作用,又非常实用。纳西族妇女劳动时,不习惯用肩挑,多是喜欢用背驮,因此披肩又可当垫肩使用。一物两用。

纳西族服饰变迁缘由

一、环境与气候,是造成纳西族服饰“厚重”特色的主要原因。

二、生产力水平是纳西族服饰面料选择中的制约性因素。

三、宗教文化因互是纳西族服饰颜色选择的重要依据

四、社会变革是纳西族服饰风格急变的主要原因

安彝族纳西族乡


人口分布

云南省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地,有纳西族295,464人(2000年人口普查),占纳西族人口的95.5%。除云南外,四川和西藏均有纳西族聚居地,四川有纳西族8,725人,占2.8%,西藏有1,223人,占0.4%;其余省市区均有散居,共有4,065人,占1.3%。纳西族也是昆明市非土著民族中的第一大民族。


文明程度

纳西族文明程度较高,是云南省三个不享受高考加分的少数民族之一。纳西族文盲、半文盲占27.41%,低于汉族的32.7%,是每万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高于汉族的五个民族之一。纳西族的信息化程度较高,处在云南各少数民族首位,数值为12.03,电视拥有率为72.1%。

纳西族重视教育。截至2000年,纳西族中出现了5位大学校长,30位博士和3000多位教授。但随着丽江市旅游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与教育的进步并没有成正比,纳西族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反而相对降低,表现在初高中学生辍学情况较严重。

纳西族地区进入到狂飙突进的经济发展时代;一方面,纳西文化获得了空前的声誉;但与此同时,纳西族的文化、传统和人口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退。据调查,丽江古城的纳西族小学生中,还会说纳西族母语的已不到30%。


遗产名录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1997)

世界记忆遗产——纳西族东巴古籍文献(2003)

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2003,与兄弟民族共享)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东巴画(20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200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热美蹉”(2008)


宗教文化

东巴教是纳西族的特有宗教。东巴文化因保存于东巴教而得名。主要包括东巴文字、东巴经、东巴绘画、东巴音乐、东巴舞蹈、东巴法器和各种祭祀仪式等。

东巴,意为智者,是宗教活动的组织者、主持者,又由于他们掌握东巴文,能写经、诵经,能舞蹈、绘画、雕塑,懂得天文、地理、历法,所以成为纳西族古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教即因东巴而得名。

祭祀仪式;纳西族在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力图诠释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两大矛盾的五十多种东巴教法事仪式,规模较大的有祭天、祭署、祭风、祭丁巴什罗等四种仪式。

东巴绘画:大体分为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三种。其中以卷轴画最有名,又以表现天堂、人间和地狱的《神路图》为其代表。2006年,纳西东巴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巴音乐:指东巴在宗教祭祀活动中有所吟诵的曲调音乐,并伴有器乐。这种音乐流传于东巴口头,或零星保存于东巴经和东巴画中。除了占卜经书以外,东巴经书都是要通过诵唱表现出来的。东巴唱腔有五十种左右。


民俗风情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


民族文化

祭天,纳西语称“美补”,是纳西族社会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为隆重、文化内涵最为丰厚的传统仪式活动,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构成。纳西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这样两句话,准确地表明了祭天在纳西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纳西美补迪”,即“祭天是纳西人最大的事”;“纳西美补若”,三子不会说话,再求计于天父,知祭天需有立神石、神木、点香、牲祭等仪式。再祭,三子各说出三种语言。从此祭天成为祖规。由此可见,祭天活动在纳西社会源远流长。元代李京《云南志略》中即有记载:么些人“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团旋歌舞以为乐。”由此,可窥元代纳西族民间的祭天活动之一斑。

 

云南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辑的纳西族东巴经诗《祭天古歌》均系祭天祝辞,按祭仪的程式,从头至尾的全部祭辞共8,000行,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祭天文化的原貌。总体上而言,这部《祭天古歌》是纳西古代祭天活动程式化的结果,是祭司东巴在主持祭天活动的过程中,为配合具体而繁缛的仪式、仪节而编写创作的祭天经诗,作品产生的具体年代已遥不可溯,但从口诵经发展到经文记载,其定型当为东巴文学发展的后期,即元代前后。


礼仪禁忌

 

日常生活中

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木楞房里,则在火塘边。座位虽无严格区分,但讲究老幼尊卑、男女有别。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如果有老人进来,年轻人要起身让座,主动问候。有老人的场合,不可高翘二郎腿。

 

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吃饭忌把筷子竖插在饭里(因为把筷子插在饭里在死人上香的时候才会出现),忌敲碗筷,忌翻菜,忌接连不断地夹菜。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注重节约,不得浪费粮食。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在泸沽湖地区,不得随意进入姑娘的“花楼”,不要询问“阿夏”的情况。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祭祖先、祭战神时,忌外人观看。忌跨竖在大门的“陆”石、“色”石,忌跨火塘,年青人不得在火塘边脱鞋烘脚。在火塘边烤火的时候听见“火笑”要添柴,为添财发财之意。忌坐在门槛上和在房檐灶头边上吃饭,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不得在家中唱情歌,小孩不得拿着一头未熄的棍子或炭头耍玩,一是危险,二是称会做噩梦。公公不得进入媳妇的卧室。有人出远门或出去做生意时候不能随出门人而扫地,太阳落山后不能扫地。客人在座不能扫地。不得在客人离去时马上关门,应送客人至大门外。不宜在大庭广众下晾晒女性内衣裤,不可将裤子、裙子晾晒在主人进出的通道上方。忌戴斗笠进屋,忌扛着锄头进厨房。晚上点火回家,忌把火点进屋内。晚上回家先入火塘屋,忌先入卧室。早晨忌讲晚上做的梦。孕妇不能爬结果子的树木,不能从缰绳上或钓鱼竿上跨过。忌吃不见血的肉。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忌反手给人添饭、倒水。忌喝他人喝过的残酒、残茶。参加“祭天”或“三朵节”的人,事前要净手,并要跨过由杜鹃枝等燃起的烟火堆,以示除秽。除夕晚忌不洗脚,而吃团年饭的碗筷忌洗刷。除夕晚忌留出嫁女在娘家。正月初一晨忌陌生人进家门,忌妇女早起床。历史上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这是一种以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原始宗教。

婚丧、生育中

在纳西族地区,你不必因为一句随口而出的邀请便贸然参加婚宴,也不能因为主人的“谢绝”而错过吊丧的机会。因为对纳西族来说,灾难和悲哀时刻得到的帮助将是友情最可靠的基础,甚至可以消除平时的积怨。反之,如果你只知在喜庆时道喜,不知在悲痛时慰问,将被视作是为人差。办红、白喜事,礼品种类和数量要根据血亲的远近和交情的深浅而定。办事当天,一般较亲密的亲友在公开场合要送米、麦、糖、酒和适量的钱。这些礼品统称为“人情”,由两位专人当场清点记录,称为“挂人情”,当日结算后当面交给主人。

 

更亲近的亲友则在内部场合赠送衣物、家具等。如果是外地来客或一般朋友参加这种仪式,可随意挂一点“人情”礼钱,以表心意。纳西族自古通行火葬,“改土归流”后改为土葬。对死者一般都要念经超度亡灵。丽江的丧葬在很多方面保存着民族传统,人一断气,全家即号啕大哭,派人向亲友报丧。家属披麻戴孝,跪在亡者两旁守灵。来吊祭的亲友,向亡灵鞠躬或磕头或以哭泣表示哀悼。孝男孝女忌食死者的伴魂鸡肉。东巴祭司忌吃献给死者的牺牲。披麻戴孝的人,忌进别人家的门。孝男孝女不参加婚礼。纳西族对生育较为重视,其中“头客”礼仪较为独特:当主人家有婴儿出世的时候,第一个偶然进入该家庭的人即称为“头客”亦称“扯生”。这时候,无论这个人是男女老少、远近亲疏、贵人乞丐,都要当贵客接待。主人家首先要舀一瓢洁净的冷水(幸福水)请“头客”喝,以此祝福母子平安、健康幸福,然后主人再煮米酒鸡蛋款待“头客”。


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受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般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纳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节日期间进行,男女青年相识后,通过媒人撮合,双方家长合完八字,男方就请媒人送给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还要加上砣盐两个,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订婚,订婚时要摆定婚宴,婚礼要进行3-5天,届时男、女双方都要置办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请客人入座,然后奏乐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时,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时,新郎、新娘向客人敬双杯酒。宴毕主人及亲属要站在门外关客。

在部分纳西族地区,仍存在着一种“抢婚”遗风。这也是一种古老婚俗的遗风,反映了女子对父系制从夫居的反抗。妻方要坚持旧传统住在母家,男子就用抢婚来实现把妻子留在夫家居住的愿望。现代社会中的“抢婚”,仅是一种形式,并非真的强抢,而是男女双方的一种默契,为了以“生米已成熟饭”来搪塞对婚姻持有异议的女方父母。

纳西人的殉情风俗。情侣决定殉情后,有的会把自己的决定告诉自己最好的朋友,个别的殉情女子还会把这一决定告诉自己的母亲,而母亲也同样会保守秘密。大多数殉情者会选择在高山上险峻难达、草木茂盛的地方自缢而死。

 

纳西族是一个爱情自由的民族。殉情之风盛行始于明清之际,究其原因有三:首先,明清时期,汉族文化对云南地区的影响逐渐增大,特别是清朝“改土归流”之后强行引进的汉族恋爱婚姻形态与纳西族传统的恋爱婚姻形态相冲突;其次,东巴教的介入对此风盛行有很大推动,据说在每次大祭风仪式(祭殉情而死的情死鬼的仪式)之后都会有情侣相约殉情;再次,与纳西人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纳西族的叙事长诗《鲁般鲁饶》记载的是一对纳西青年殉情的故事,与汉族的《孔雀东南飞》可以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纳西族却没有受汉族儒家文化三纲五常等的束缚,因而也把殉情的原因由人的主观因素转到了人无可奈何的客观因素(神鬼因素)。

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对婚姻自由的认可和国家支持,殉情之风已逐渐绝迹,可谓还了纳西族人民的本来风貌。但是,不可遗忘的,是那一段由一个个爱情婚姻悲剧组成的悲惨壮烈的纳西历史。


食俗

纳西族一日三餐。早餐一般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中餐和晚餐较为丰富,一般都有一两样炒菜和咸菜、汤等,特别喜食回族的牛肉汤锅和干巴。不论平原或山区,蔬菜品种较多,四时应市,山区广种洋芋、蔓菁和瓜豆,并以当地的土特产做成各种风味名菜。如:清蒸虫草鸭、贝母鸡、天麻鸡等。其中纳西族传统名菜“酿松茸”是用松茸菌帽,酿入肉泥,蒸熟后作为祭祀、特别是祭祖的一道专用菜肴。

 

肉食以猪肉为主,大部分猪肉都做成腌肉,尤以丽江和永宁的琵琶猪最为有名,可以保存数年至十余年不变质。外出劳动携带麦面粑粑或糌粑寺。就餐时围桌而坐,冬天喜移至向阳地方就餐。

典型食品主要有:丽江火腿粑粑、麻补、雪莲花拼盘、丽春铜火锅等。


节庆

三朵节是纳西族最大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日期间,纳西族男女老少踏着游春赏花,小伙子骑上骏马,进行拨旗、拾银圆赛马活动,胜者,倍受姑娘们的青睐。晚饭后,人们围坐在篝火旁,能歌善舞的纳西姑娘跳起欢快的“阿哩哩”。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7] 

另有“正月农具会”、“三月龙王庙会”、“七月骡马交易会”等


民居

纳西族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

 

三坊一照壁

所谓“三坊一照壁”,即指正房较高,两侧配房略低,再加一照壁,看上去主次分明,布局协调。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

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还兼供生产(如晒谷子或加工粮食)之用,故农村的天井稍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上端深长的“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呆板,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向内作适当的倾斜,这就增强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感。四周围墙,一律不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设“漏窗”。为保护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顶上裙板,当地称为“风火墙”。为了增加房屋的美观,有的还加设栏杆,做成走廊形式。最后为了减弱“悬山封檐板”的突然转换和山墙柱板外露的单调气氛,巧妙应用了“垂鱼”板的手法,既对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又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效果。通过对主辅房屋、照壁、墙身、墙檐和“垂鱼”装饰的布局处理,使整个建筑高低参差,纵横呼应,构成了一幅既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外景,显示了纳西高超的建筑水平。


其他特点

此外,纳西族民居中最显著的一个特点是,不论城乡,家家房前都有宽大的厦子(即外廊)。厦子是丽江纳西族民居最重要的组成之一,这与丽江的宜人气候分不开。因而纳西族人民把一部分房间的功能如吃饭、会客等搬到了厦子里。在建筑设计、建筑风格及艺术等方面,大研古城的纳西民居最具特色。

 

文化艺术

丽江纳西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早在几千年前,纳西族创造出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纳西语称为“森究鲁究”,意为木石之痕迹,即指写或画在木石上的文字符号。又称为“东巴特额”,意为东巴文或东巴书。纳西语称为“哥巴特额”,“哥巴”意为弟子,说明这种文字为后世东巴弟子所创造。用象形文字写下的书,因多在东巴教作道场时念诵,故称东巴经。东巴经可分作八个大类(也有分作十二类的),大类之下还可分为若干小类,不雷同的约有500多卷(册),其藏书国内外约有2万多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民间文学

纳西族人民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民歌、大调、笑话、寓言、儿歌、谚语、谜语等。


(一)神话

纳西族原始口传神话主要有天文神话、山岭植物神话、动物神话,如始祖神话、射日神话等。

天文神话有《太阳月亮的来历》、《七星与昂星》等。其中《太阳月亮的来历》是天文神话的代表作。这个神话说的是:古时天上有9个太阳、7个月亮。9个太阳出来时,大地就起火,人类无法生活,祈求大神念咒语,咒落了8个太阳、6个月亮,天上就只剩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了。这类神话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纳西族先民朴素的太阳崇拜和女性崇拜,以及对天文学现象最原始的想象。

植物神话《矮松的来历》,形象地解释了松、栗地域分布的自然现象。动物神话《人鸡换寿》、《人狗换寿》,反映出狗、鸡在纳西族初民生产生活中所占的位置。射日神话《顶靴力士》,鲜明地突出了人的力量,表达了纳西族先民战胜干旱这一自然力的强烈信念。


二、东巴文学

东巴文学,是祭司东巴用象形文字书写在经书中的文学作品。它不同于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是一个独立的范畴。东巴文学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按题材可分为创世神话、降妖伏魔神话、战争神话、爱情神话。生产劳动歌、习俗长调等。有视语谣谚、史诗、神话、故事、习俗长歌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史诗和神话作品。创世诗史《崇搬图》(通译为《创世纪》或《人类迁徙记》,英雄史诗《东埃术埃》(通译为《黑白之战》)。这两部史诗均有多种反映整理本问世。

《创世纪》谱写了一曲纳西祖先的颂歌,表述了古纳西人对于世界万物和人类起源、变化的朴素认识,突出了贬神褒人的思想,展示出纳西先民艰苦卓绝创世立业的历程。讴歌了他们征服自然、抗击暴力的英勇斗争精神,讴歌了人民的劳动和爱情、智慧和力量,表达了纳西人憧憬幸福、追求光明,期望民族繁荣昌盛的思想。

《黑白之战》集中描写了部落豪酋崛起的英雄时代的战争风貌,揭露和鞭挞了黑暗与邪恶,热情歌颂了光明,伸张了正义,表达了古代纳西人追求、捍卫光明的理想和愿望。

这三部诗史是东巴文学的精品,并称为东巴文学三明珠。

此外,还有反映纳西族先民驯化动物的《马的来历》和《虎的来历》,反映狩猎时代艰苦劳动和斗争生活的《鹏龙争斗》、《高勒趣》,反映古代纳西族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崇仁潘迪找长生药》,反映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拼斗的《丁巴什罗》,鞭挞宗教祭司不劳而获行为,歌颂劳动人民用劳动创造幸福的《普迟乌潞》,鞭挞、嘲笑富豪贪心阴毒本性,表现穷人不怕富豪威迫的《富人偷牛》,还有讽刺、鞭挞富豪阶级醉生梦死心态,表现古代纳西人民豁达开朗的《买寿卖寿》和《三女卖马》等。


三、传说

纳西族的民间传说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山川湖泊、胜迹风物、节日习俗、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

山川传说中有生动介绍长江第一湾、玉龙山、哈巴雪山、虎跳峡等奇观形成的《金沙姑娘》;把玉龙雪山拟化为降魔除妖英雄的《玉龙山的传说》;还有《阿老菊》、《阿奶菊》、《拉市海》、《犀牛潭》、《老君山九十九龙潭》、《石门关》、《金垒岭》、《鸡公石》、《千龟山》等作品。

风物胜迹传说中,最著名的是《龙女树》和《达勒·阿萨命》两篇。

风物传说中有《石牌坊的来历》、《木楞房的来历》等作品,把批判矛头直指木天王。

节日传说有《北岳庙会》、《火把节》等,脍炙人口。

 

《金兰姑娘》、《麦良和忽必烈》、《阿得姓木》等史事传说,反映了磨些与南诏的姻亲,民族团结、民族友谊和木姓的来历。

四、故事

纳西族的民间故事丰富多彩,有控诉旧制度的悲剧故事《阿套五勒古》、《杜鹃鸟的来历》、《口弦的故事》;爱情故事《放猪栽桃》、《拉科与莲命》、《阿才与米花》、《龙女和樵哥》、《宝猪》;道德伦理故事《挖金子》、《石门关》、《银洞》。《金钟的故事》、《金鸭子》、《洒丹尼》、《孤儿与神蛙》、《洗眼塘》、《木盒》、《两兄弟分家》、《宝妹》、《阿喂鸟》、《瘦袋姑娘》、《迫害》;斗妖故事《两姐妹》、《夜不绩麻》;民族交往的故事《瓦匠落户》、《酿酒师傅》;破除迷信故事《山神爷》、《吃鬼》从一幕幕幽默讽刺的喜剧中,诙谐风趣地再现了阶级对立的真实历史,反映了剥削阶级的腐朽生活和劳动人民做牛做马的情景,歌颂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和敢于反抗斗争的无畏精神。


传统大调

纳西族文学中,有很多独具一格的传统大调,即民间口头叙事长诗(歌),产生于明清时期。有“大调十八调”之说。传统大调可分为欢乐调、相会调、苦情调三大类。

欢乐调,纳西语称“花华本”,反映男女青年劳动和爱情生活,结局圆满,属于欢乐类型的古典大调。主要作品有《猎歌》、《赶马》、《烧香》。其它还有《文考》、《武教》、《筑城》、《划船》、《放鹰》、《金筝之歌》等。

 

相会调包括《雪柏相会》、《鱼水相会》、《蜂花相会》、《星星相会》、《孤鹰孤雁会》、《樟子嫩竹会》、《独叶独花会》、《马鹿水獭会》、怕露仙草会》、《麒麟凤凰会》、《日月相会》、《短笛古筝会》等,计有40余调,其中以前三调最著名。相会调用特定的象征手法描写相会恋情。用以物拟人、隐喻的手法和浪漫想象,歌颂纳西族男女青年向往婚姻自由和美好生活的情景。

苦情调,侧重叙述男女主人公生活苦情的大调,主要作品有《游悲》、《牧羊调》、《牧象女》、《逃到好地方》等。其中前两调最著名。《游悲故意为《殉情调》、是纳西族情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歌谣

歌谣,属于短小民歌。有传统古歌和随编随唱的即兴歌。按内容可分为生产歌、风物歌、习俗歌、情歌、喜歌、苦歌、婚歌、挽歌、猎歌、牧歌、儿歌等。传唱最早的劳动歌有《打稗子歌》、《打猎歌》、《织麻歌》、《取火歌》等,多为采集、狩猎、游牧时期的古歌。进入农耕后产生了《天女洗麻歌》、《搓线歌》、《放牛山歌》、《劝牛歌》、《耙田歌》、《栽秧歌》等。风物歌有《干木之歌》、《玉湖水》、《三思水》等;习俗歌有《祭畜神歌》、《喊丰收神歌》;仪式歌有《量米歌》、《敬酒歌》、《穿裤子歌》、《穿裙子歌》、《洗马歌》;巫歌有《招魂歌》、《送鬼歌》;婚仪歌有《结亲歌》、《求婚歌》、《祝婚歌》、《送亲歌》、《劝女歌》、《喜歌》;丧仪歌有《含殓歌》、《谢恩歌》、《送葬歌》。

纳西族民歌,多用《谷气》、《喂默达》、《阿丽哩》、《哦热热》等曲子演唱,情歌则多用《时本》调吟唱。


寓言和童话

寓言和童话多为动植物故事。寓言有《聪明的小兔》、《兔子和熊》、《兔子和青蛙》、《斑鸠借粮》、《猎狗和猫》、《狡猾的鳝鱼》、《狐狸和公鸡》、《药王的故事》、《乌鸦笑黑猪》、《以少换多》等,从不同侧面说明弱能胜强、智慧能战胜野蛮、万物各有其能等简单哲理。

 

童话有《燕子和葫芦》、《道士、白兔和山羊》、《猴子、兔子和狐狸》、《布谷鸟和雉鸡》。《蜈蚣、马鹿和公鸡》、《属相的故事》、《乌鸦和青蛙》、《麦子和养子》等。


笑话

纳西族民间笑话很多,有讽刺型笑话《公钱母钱》、《学官话》、《傻子当驸马》等。其中《公钱母钱》讲述小财主攒了不少钱,舍不得花,天天数钱把什么事都忘了。家里的母猪下小猪,他很奇怪,人家说母猪配公猪,就会生小猪,他牢记这话,把小猪背去卖。买主给他钱,他说:“这钱跟我家的钱一样,都是公的,我要些母钱回去,好下上几窝小钱儿”。讽刺了财主贪财、迷财的嘴脸。幽默型笑话《在暗中》、《藏牛头》、《有名无实的猎手》、《分钱》、《馋嘴婆》、《大话客》等等。诙谐笑话《买镜子》、《骡蛋》、《近视老倌》、《席子衣裳磨盘礼》、《学规矩》、《取鹿皮》等等。反映出古代地处偏僻的人们孤陋寡闻的情景,善意地鞭挞了无知愚昧行为。这些笑话在诙谐幽默的笑声中给人以联想和启迪。


谚语和谜语

纳西族的民间谚语可分为以下数类:

政治谚语,“富人不知饥,穷人不知饱”,“木匠无房住,鞋匠无鞋穿”、“石头不烫蜂不搬,官家不恶奴不跳”等,形象地揭示了旧社会的贫富悬殊和阶级对立。

劳动谚语:“好逸恶劳吃空金山,勤劳双手价值千金”、“只要有粮米,雪山可搬移”、“不耕不粑不成田,不种不育不成苗’等,说明了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幸福。

 

道德谚语,‘伴儿好学好,伴儿坏学坏”,“小时偷针,大时偷牛”,指出环境、恶习对子女成长的影响;“雪山不折,话音不回”,强调说话要算数;“竹筷成把难折,牙筷成支易断”,说明团结力量大;“节俭不饿肚,吝啬啃石头”,赞扬节俭美德,嘲笑吝啬小气;“闲谈莫论他人非,无事不找他人妻”、“宁爱一群姑娘,莫爱一个婆娘”,“带着别人的妻子出远门,有事无事说不清”等,指出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些基本诀窍和应具备的伦理道德。

气象谚语:“文笔哭,雪山笑,早上露水大”、“文笔山戴帽,今天必有雨”、“中午烈日照,下午来冰雹”、“云往东边走,有雨变晴天”等。

哲理谚语:“打猎才见山高,饮泉才知清凉”、“水牛不饮水,拉鼻绳无用”、“牵牛要牵鼻子,牵马要牵头”等,从许多显而易见的事实,反映出纳西族朴素的哲学思想。

纳西族民间谜语可分为物谜和事谜两大类

物谜:

黑脸老奶奶,坐在火塘边;嘀咕老半天,做出半蛊汤——茶罐

兄弟一条心,清早吃炭灰——火钳

做活一对对,睡觉一群群——筷子

 

事谜:

木家请竹家,麻家送出门——射箭

雷声响咕嗜,雪花四面舞——磨面

白银放进海,黄金榜上来——煎糯粑


文学创作

 

纳西族的作家文学起始于明代,是木氏土司接受汉文化以后出现的,当时仅限于土司阶级。清代“改土归流”后,民间才逐步出现了作家文学。

 

(一)诗歌

诗歌在纳西族作家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明代用汉文写作的第一位木氏作家木泰(公元1455-1502年)开始,历经明清两代至民国时期,直到今天,纳西族诗坛一直兴盛不衰。

明代的木泰、木公、木高、木青、木增、木靖等8位土知府都有作品传世。其中木公著有《雪山始音》、《隐园春兴》、《雪山庚子稿》、《万松吟卷》、《玉湖游动》、《仙楼琼华》等6部诗集,计1400多首。杨慎为其精选114首集成《雪山诗》选入并作序《明诗别裁》、《云南丛书》等都选有他的诗。

 

木增著有《云过淡墨》、《啸月堂诗》、《山中逸趣》、《芝山云过集》、《空翠居集》、《光碧楼诗抄》等6部诗文集,计1000多首诗,30多首词,20多篇赋。他是纳西族文学史上第一位创作词、赋的作家。

清代“改土归流”后,纳西族民间出现了第一批平民出身的诗人。以周之松、李洋为代表的清代前期诗人,以桑映斗、牛涛为代表的中期诗人。这一时期较著名的还有马子云、牛焘、木正源、杨竹庐、妙明、杨昌、杨品硕等。

杨竹庐著有《黄山老人诗稿》数卷。

牛焘著有《寄秋轩吟草》4卷,现已无完本,尚存250多首诗。

杨品硕著有《雪山樵吟》,存诗千余首。其中《丽江竹枝词》计60首,颇受纳西人民的喜爱。

前清优贡和谓清为启文寺撰写的门联“胜境本天成左玉垒右笔峰近而青龙远而鬼蛇狮象全郡名山川都尽奔来眼底,芳型从寺由经文德纬武功大则乡宦小则农工商贾间村奇男异子须要摘去顶头”,保留至今。

清代晚期的代表作家有李玉湛、杨泅藻、和虎臣、和钦、杨凤友等。他们的作品大部分散失殆尽,令人惋惜。李玉湛著有《畏人前集》、《畏人后集》、《驱我集》、《倥偬集》、《容与集》等诗文集。他死后,著名学者赵藩收其作品编为《仁笑先生诗文集》,全收入《云南丛书》。和虎臣著有《匝东集》,经陈荣昌选编批注,计400余首,多已散失,存百余首。

 

民国初年,丽江出现了第一个纳西族文学团体“桂香诗社”,聚集了一批文人作家,代表人物有杨超群、杨菊生、周兰坪、王竹淇、和庚吉、王树和、和柏香、杨穆之等。其中王竹淇著有《退省斋诗文集》十余卷,已于“文革”中焚毁。和庚吉著有《退园韵语》诗文选集,共收诗145首。

“五四”运动以后,涌现出李寒谷、和柳、周霖、赵银棠、和志钧、和志坚、李汝源、周果、范义田、杨超然等一大批年轻的纳西族作家和作者。其中和柳是以新诗见长的诗人,赵银棠是纳西族历史上第一位女作家,周霖是画家兼诗人,这一时期文学成就非常突出。赵银棠著有《玉龙旧话》,其中收有作者40年代写的旧体诗60余首。

在抗日战争时期,李寒谷的《丽江吟》、和柳的《祖国在你肩上》、范义田的《莲花池访陈圆圆故址四首》等,富于鼓动力和号召力的诗作,开创了纳西一代诗风。

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诗歌创作出现了繁荣景象,其作品之多,作者面之广,都前所未有。有根据东巴经和民间传统大调再创作的作品,如牛相奎、木丽春的《玉龙第三国》、戈阿干的《格拉茨姆》、《崇忍利思》。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有牛相奎的《小独玛》、《云妹》,戈阿干的《玉龙山牧歌》、《捧起飘香的奶茶》、和国正的《丽江四咏》,白庚胜的《蓝天畅想曲》、《夜收》,和经雁的《致一位藏族姑娘》、《纪念》、《高原上的奶子河》等。1993年出版了和新民的诗歌集《情系古山》和夜航的《高原红》。


(二)散文

纳西族的散文创作始于明代,木增著有散文,清代马子云、杨昌等,写有散文作品。其中杨昌是纳西族文学史上第一位颇有影响的散文家。著有《四不可斋文集》,今无完本。《丽郡诗文征》中收其散文28篇。他的《游玉湖记》、《梦游玉泉记》,是两篇在纳西文人中广为传颂的佳作。纳西族古代散文较之诗歌,为数不多。

 

20世纪30年代,有李寒谷创作的散文《山居》、《劳街一夜》、《夜巷小景》、《插秧》、《撕包谷》等,赵银棠、和柳也有散文作品问世,但为数很少。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散文创作才有长足的发展。杨福泉,科研之余,在《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散文30多篇,其名人选《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中国当代历史学者辞典》、《当代中国中青年学者辞典》,曾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一等奖)称号。王正觉的散文有《雪山茶》、《雪里桃花》,夫巴的散文集《纳西人》。


(三)小说

纳西族作家的小说创作,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李寒谷是纳西族文学史上第一个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的青年作家。他的一批小说、散文、诗歌及评论,发表在平、津、沪、滇的报刊杂志上,其中最突出的是小说创作。有《虎跳岩》、《三仙姑之秋》、《凤凰岭》、《三月街》、《劫》、《变》、《拆讼》、《狮子山》等。

建国以后,纳西族小说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一大批文学新秀脱颖而出,形成老、中、青并茂的阵容,小说创作成果明显。

 

赵净修在《边疆文艺》上发表短篇小说猫床》、《铜水畅流》。1959年,两篇小说均被收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建国十周年纪念文集恍辉的十年卜书。1978年以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小说的作家增多。

木丽春发表了《铁核桃》、《没有开盖的合心酒》、《山外的声音》等短篇和《最后一座磨房》、《骑龙的人》等中篇小说。

王丕震,他在短短十几年内,创作出《则天女皇》、《秦始皇》、《风尘才女薛涛》。《陈圆圆》、《王安石》、《商鞅》等,共计106部历史长篇小说,开创出纳西族文学史上长篇小说创作之最。

沙蠢的长篇小说《爱情的绝唱》,中、短篇小说《有一个纳西妹子》、《炸米花》、《婚猎》、《纳西汉刊等,有的作品刊登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上,出版了《沙蠡文集》等21部作品集。

和国正的短篇小说《两套间》、《乌斗》、中短篇小说《寻找玉龙第三国》。

戈阿干的中短篇小说《化雪图》、《金翅大鹏》、《燃烧的杜鹃花》等。

纳西族女青年和晓梅创作的中篇小说《深深古井巷》在云南《边疆文学》上刊出后,被选人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小说选刊》。


音乐


纳西族是一个酷爱音乐的民族,主要有打跳歌,东巴吉日经,纳西净地,纳西酒歌等等。同时,纳西族的民间歌曲有两种形式:叙事歌——唱调子(古老民歌)和短歌、山歌小调(现代民歌)等。通常用《谷气调》、《喂默达》、《四喂喂》曲调演唱。按历史发展的轨迹来分,有狩猎、游牧时期的《热美磋》浓耕以后的《栽秧歌》、《劝牛调》;也有被压迫者呻吟的《喂默达》、《拉伯谷气》。建国后有歌唱共产党、歌颂新生活的《阿丽哩》、《劳喂歌》、《三月和风吹》等新民歌。按类别可分为山歌、小调、劳动歌、习俗歌、情歌、丧歌、儿歌等。

 

纳西族的音乐曲目众多,合奏曲有《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石细哩”,《丽江古乐》(洞经乐)两套。白沙细乐有笃、一封书、三思吉、叨叨令等十多个乐章,保存至今的有八个乐章。纳西古乐流传至今的曲目有经腔,俗称大调门首,细乐曲牌,俗称小调12首,打击乐曲牌有《起鼓三通》、《八卦尾》、《前五后伍》等6首。使用的乐器有直笛、口弦、伯伯(芦笛)。浑不似(胡钹)、三簧、中音胡、三弦、竹笛、葫芦笙、琵琶、音锣等。纳西古乐在民间广为流传,在丽江各乡镇都有自行组织的古乐队,宣科先生组织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曾多次应邀到英国、日本、挪威等欧亚国家以及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演奏。为弘扬纳西古乐这一优秀民族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建国以后,纳西族的歌曲创作进人新的发展阶段。先后创作有《玉龙山上开红花》、《纳西姑娘真美丽》、《阿丽哩献给毛主席》、《窝热热唱到北京去》、《木叶声声》、《纳西花华色》。《纳西养花情》、《春光好》、《三月百花开》、《蜂酿蜜倍甘甜》等一大批歌曲。《山寨夜曲》。《白沙细乐选段仿奏》等器乐曲,《玉龙第三国》等歌剧音乐和《纳西一奇》等交响音乐。并涌现出赵琼芝、孙少兰、赵兴文、和金花、邱正杰等一批歌唱演员。在音乐创作方面有余崇先、和文光、王铁生、和中、和新民等。

 

舞蹈

 

纳西族的民间舞蹈分为歌舞、乐舞、表演性舞蹈、宗教舞蹈四类。


(一)歌舞

纳西族的民间歌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热美磋》、《喂默达》、《阿丽哩》等。其中《热美磋》俗称“热热磋”或“窝热热”,属于世界上稀有的、保存完好的原始歌舞的活化石。此类歌舞都边歌边舞,随着轻松的舞步,一人领唱众人和。

 

《喂默达》的舞蹈形式有两种:一是半圆圈式。男女舞伴围成半圆,由一歌手领唱带头,其余依次以后者右手搭于前者左肩,跟随其后,左手自然下垂,按逆时针方向,踩着歌唱的节奏缓步行进。每至乐曲的最后一拍,众人躬腰、点头、踏步一次。第二种是双半圆式。男女分开,各成半圈,男队手式同前,女队手牵手,按逆时针方向行进,男女各有一领唱领舞者,两队相互对歌不断变换图形,或成圆圈,或走‘龙吐水”,或作“绕麻花”等。

《阿哩丽》是一首新歌舞曲。建国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七支队的政工于部,为有效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发动群众,在原纳西民歌的基础上改编而成。其曲调旋律流畅、节奏明快,舞步轻松活泼,易唱易跳,男女老少都很喜欢。在丽江每逢年节喜庆之时,随处可听到阿哩丽的欢歌,可见到跳阿哩丽的人群。唱跳时,由一歌手领唱,众人相和,舞者手牵手围成圆圈,按逆时针方向行进,依一定规律甩手踢脚,气氛欢快热烈。歌词均为五字一句,特点是先唱后三字,再从头唱整句。这是纳西民歌的重要特征之一。著名的纳西族民间歌手有和锡典、李秀香、杨积礼、杨德华、和耀淑、和玉炳等。

 

(二)乐舞

乐舞即用乐器伴奏而无歌唱的舞蹈,分为“打跳”,《白沙细乐》中的古乐舞。打跳古称踏歌,俗称打腊利。常用的伴奏乐器有塞萧(直笛)、横笛、葫芦笙。打跳动作有三打脚、合脚跳、甩手跳、三步三摇晃等。白沙细乐有三个乐章是乐舞,即《坎磋》、《跺磋》、《跺麻磋》,此类舞蹈全部用于丧礼,边奏边舞或交替进行。


(三)表演性舞蹈

麒麟舞,纳西语叫麒麟蹉。明、清时传人丽江,属中原道教艺术。经历代纳西艺人加工、发展、再创造而成为纳西族民间艺术。

 

它以舞蹈为主,融乐、舞、戏、画、编于一身,是纳西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每年重大节庆都有表演。整套组舞分《寿星拜祝》、《彩云.南现》、《花马报春》、《鹿鹤同春》、《麟凤呈祥》、《牦牛现(献)瑞》等场。有的地方还表演《狮子滚绣球入双猴挂印尼龙戏夜明珠》等场。

勒巴磋,意为勒巴舞或跳勒巴。是一种大型的,带有宗教祭祀色彩的风俗性歌舞,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在丽江塔城一带广为流传。勒巴舞共有12套40多种跳法。

库蹉、噜蹉,意为跳年或祝岁舞。“噜蹉”意为跳龙。在丽江鲁甸一带流传。其风格与勒巴舞极为相似。


(四)宗教舞蹈

东巴舞,纳西族东巴教东巴在举行迎神、驱鬼、祭祀、婚礼、超度等仪式时所跳的舞蹈。有300多种跳法;东巴经有著名的舞蹈教程《磋姆》专书。

 

建国以后,新创作改编的纳西族舞蹈有:《牧羊歌》、吟诵舞蹈《要想娶阿妹,需哥一句话》、东巴舞蹈《火与刀》、民间歌舞组合《纳西歌舞乐》、大型集体舞《嘎蹬》。《东巴铃、刀、鼓舞》等;舞剧《东埃术埃》(《黑白之战》)。

五、绘画

绘画有“东巴画”,是纳西族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绘画。保存在各大寺庙的大量壁画,大都是明清时期的作品,是揉合汉、藏、纳西族绘画风格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东巴画有竹笔画、木牌画、卷轴画3种基本形式。其中长卷画《神路图》别具一格。

 

清代影响较大的纳西族画家有王源、王锡桐父子,大研镇人,精画水墨白菜,并称为“白菜王”。清末民国年间有张文湛、王履清,还有赵槐卿、黄穆候、杨绍基等。30年代末,周霖在县内组织的“雪山画社”,会员有20余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和万松、桑文浩、周霖、姚果菁、舒自觉。建国后,年轻的一代有张春和、杨礼吉、杨国相、周孚定、许正强、兰碧英、张之仪、赵钟林等。现有全国美协会员2人,省美协会员20余人。周霖一生创作了数以千计的作品,在众多的作品中,《芍药》被收人《当代中国画选》,《活水长流》收藏进中国美术馆。名作《金沙水拍云崖暖》悬挂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云南厅。


纳西文化

 

丽江的木府依山而建,在府中最后一道建筑的平台上,可以俯瞰丽江古城全貌。悄立雨中,极目远望,但见古城乌瓦如海,鳞次栉比,向远方延伸过去,蔚为壮观。记者听到一名导游正在问游客,是否能看出古城与众不同的特点。记者便开始留心观察。古城的边缘参差不齐,没有城墙,也不像是过去有城墙而后来被毁的样子。

丽江的魅力正在于天人合一。那院落中的花树,那花树掩映下的小桥,那依桥而建的屋舍,那从山中引来的溪水,那在街巷中随时起跃的歌舞,那以山为凭的街巷,那随处可见玉龙雪山的布局,无一不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明证。

其实,东巴文字里那些小房子、花朵、树木、牛羊早就为丽江魅力的秘密提供了答案,成为纳西文化天人合一的最好总结。

悠闲、发呆、慢生活、闲适,这些丽江为游客所称道的韵味,实际上就是来源于纳西文化身处这种天人合一、多元开放、淡定自然的气质。

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了四方街,这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突然,歌声四起,但见一群纳西族老大妈随意拉起身边游客的手,聚成一圈,载歌载舞,以青石板砖为舞台,以天地为剧院,以游客为观众。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自然地加入到歌舞队伍当中,随着节拍起舞歌唱。

一名外国游客高兴地钻进圈子,跳着他自己琢磨出来的纳西舞。

记者没有加入欢快的队伍,因为自己早已被这种天人合一的舞会所陶醉。


古代人士

 

木增:丽江十九世土司,明代纳西族作家。

阿勒邱:纳西族人精明能干妇女的代名词,所有男人、女人所追求的优点她都具备。 

马子云: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向官方上书提出禁烟主张的人,堪称神州禁毒第一人。



白狼王


古代纳西族部落白狼国国王白狼王唐一行,作诗三章,献给东汉明帝,史称《白狼歌》。

本名白:狼王

别称:唐一行

所处时代:汉朝

民族族群:纳西族

主要作品:白狼歌


敌人介绍 白狼王也许和草原的狼王阵很有渊源,但它们为什么会离开草原来到辽河西岸,没有任何人知道。


白狼歌


《白狼歌》是在后汉明帝永平年间,古代纳西族部落白狼国国王白狼王唐一行,自今四川雅安地区不远万里,去到洛阳,在汉庭唱出颂歌三首。这三首歌有辞44句,并带有白狼语的汉字记音。


创作年代东汉明帝平年间(公元58~75)

作品出处《后汉书·西南夷列传》


概述

 

《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一首使用藏缅族语言写作的诗,是现存反映藏语族语言特点的最早的历史文献。列传记载东汉明帝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政策,对附近的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当时,“白狼王、唐 □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这首诗由一个叫田恭的官员译其辞语,并由从事史李与田恭护送到都城洛阳。又称《白狼王歌》。

该列传记载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益州刺史梁国朱辅大力宣传汉朝政策,对附近的少数民族影响很大。当时,“白狼王、唐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歌颂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这首诗由一个叫田恭的官员译其辞语,并由从事史李陵与田恭护送到都城洛阳。这首诗的汉译共44句,每句4个字,共176字;汉字译音也是44句,每句也是4个字,共176字。两项加起来共88句,352字。如第一、二句的汉义是“大汉是治,与天意合”,白狼语的汉字译音是“堤官隗,魏冒愉糟”。对这首诗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明清时期(1368~1892)为第一阶段,主要是对诗句的校勘和白狼部落居地的考证,对其语言特点未加研究。20世纪起进入第二阶段,中外学者开始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特别是比较语言学的方法探讨白狼语同藏缅语族语言的关系,发表过一些有价值的论著。一般认为白狼语属藏缅语族,但究竟同哪种语言最近,则有藏语、嘉戎语、语、纳西语、西夏语等不同说法。关于《白狼歌》的产生问题,有人认为先有汉语诗,然后再用汉字译注白狼语,但也有相反的看法。这首诗对研究藏缅语族语言有较大的历史价值。


内容及解释


《远夷乐德歌》

 

大汉是治(堤官隗构),

daeq gvaenz(gonz) huij gou(帝割削我的“浒”)[浒指壮泰语中的溪谷]

与天合意(魏昌逾糟)

hawj chieng hawcaux(使城圩建造)

吏译平端(罔驿刘脾)

fangz yak laeubae,(恶鬼削去)

不从我来(旁莫支留)

bangj mbouj dwg raeuz(诬害不了我们)

闻风向化(征衣随旅),

cingj heiz cawz rwix(清除污的坏的)

所见奇异(知唐桑艾)

cix daengj dang-ngaiz(就惊奇地瞪眼以至仰躺)

多赐缯布(邪毗缯布),

ce baij(boiq) caeng buh(留下布,留下衣)

甘美酒食(推潭仆远)

dawhyaemz byaek van(筷密菜甜)

昌乐肉飞(拓拒苏便),

ndok gveq(viq) noh mbin,(骨扒肉飞(形容菜丰盛,吃得狼狈))

屈申悉备(局后仍离)

gut haeuj ngiengx ndei。(身子)屈合意,(身子)伸好。

蛮夷贫薄(偻让龙 洞),

liu nyaengq rungh ndongj(杂草盛,村坝贫瘠)

无所报嗣(莫支度由)。

mbouj dwg doh yaeuz.(不到足够好)(礼数不周)

愿主长寿(阳洛僧鳞),

yiengx lwg ciengx lan,(愿让子养孙)

子孙昌炽(莫稚角存)。

mbouj cawzgoek cod.(没有时节绝根)。

另一版本:

《远夷乐德歌诗》曰:

大汉是治 ‖ 堤官隗搆 ‖ 汉(瞎)儿子银子多

与天合意 ‖ 魏冒逾糟 ‖ 攒老天的银子

吏译平端 ‖ 罔驿刘脾 ‖ 拍王马屁的疯了

不从我来 ‖ 旁莫支留 ‖ 好客的老实

闻风向化 ‖ 徵衣随旅 ‖ 居山地少

所见奇异 ‖ 知唐桑艾 ‖ 石头地窄小

多赐缯布 ‖ 邪毗[纟甚][纟甫] ‖ 水田沙泥稠

甘美酒食 ‖ 推潭仆远 ‖ 美丽的斑鸠叫唱

昌乐肉飞 ‖ 拓拒苏便 ‖ 脚旋舞动

屈申悉备 ‖ 局后仍离 ‖ 伸缩踩踏

蛮夷贫薄 ‖ 偻让龙洞 ‖ 黄倮侬斯人

无所报嗣 ‖ 莫支度由 ‖ 没有衣服回山谷

愿主长寿 ‖ 阳雒僧鳞 ‖ 抠石头上(山)快

子孙昌炽 ‖ 莫穉角存 ‖ 像没有白天的老鼠

《远夷慕德歌》

 

《远夷慕德歌诗》曰:

蛮夷所处 ‖ 偻让皮尼 ‖ 倮侬斯人失去居处

日入之部 ‖ 且交陵悟 ‖ 哭别水草

慕义向化 ‖ 绳动随旅 ‖ 渑峒地穷

归日出主 ‖ 路旦?雒 ‖ 抠山草根

圣德深恩 ‖ 圣德渡诺 ‖ 深山谷跌倒

与人富厚 ‖ 魏菌度洗 ‖ 认得杉树谷

冬多霜雪 ‖ 综邪流籓 ‖ 种收轮番

夏多和雨 ‖ 莋邪寻螺 ‖ 寒暑交替

寒温时适 ‖ 藐浔泸漓 ‖ 野草和小麦轮回

部人多有 ‖ 菌补邪推 ‖ 青蛙和斑鸠的叫声

涉危歴险 ‖ 辟危归险 ‖ 祖先靠它们下种

不远万里 ‖ 莫受万柳 ‖ 没有争的念头

去俗归德 ‖ 术叠附德 ‖ 蚂蚁干活蜂出巢

心归慈母 ‖ 仍路孳摸 ‖ 蜘蛛线缠忙

《远夷怀德歌》

 

《远夷怀德歌》曰:

荒服之外 ‖ 荒服之仪 ‖ 头人的名字小乌鸦

土地墝埆 ‖ 犁籍怜怜 ‖ 爬山快

食肉衣皮 ‖ 阻苏邪犁 ‖ 山上猎獐

不见盐谷 ‖ 莫砀麤沐 ‖ 没有石头人蠢

吏译传风 ‖ 罔译传微 ‖ 拍王马屁的译文错

大汉安乐 ‖ 是汉夜拒 ‖ 摇晃着头耍马屁

携负归仁 ‖ 踪优路仁 ‖ 大象嗥叫震动根

触冒险陕 ‖ 雷折险龙 ‖ 脱身的野鸡低鸣

高山岐峻 ‖ 伦狼藏幢 ‖ 老鹰盘旋熊咆哮

缘崖磻石 ‖ 扶路侧禄 ‖ 蜜蜂嚷嚷出了巢

木薄发家 ‖ 息落服淫 ‖ 捉虫挖树

百宿到洛 ‖ 理歴髭雒 ‖ 浇地撒种

父子同赐 ‖ 捕茝菌毗 ‖ 粮食有馀

怀抱匹帛 ‖ 怀稾匹漏 ‖ 掺进假装喜欢的错(话)

传告种人 ‖ 传室呼敕 ‖ 读译文灵魂蒙羞

长愿臣仆 ‖ 陵阳臣仆 ‖ 泪落臣仆


戎族几次迁徙与主要分布地


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称西戎。常用为非华夏民族泛称。春秋时期戎人相当活跃,以允姓之戎、姜氏之戎、犬戎最为著名。学者认为允姓之戎即西周的?狁(或作猃狁)、远古的荤鬻(或作獯鬻、薰育、荤允)。允姓之戎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迤北一带,经常侵扰周疆。“侵镐及方,至于泾阳”,给周人带来很大痛苦。当时诗云:“靡室靡家,?狁之故。不遑启居,?狁之故。”周宣王命重兵出征,才把?狁赶回去。及至春秋,戎、狄内侵,“允姓戎迁于渭汭(今陕西泾水入渭一带),东及轘辕(今河南偃师东南)”,后又更有逾汉水而南者。学者多认为姜氏之戎即殷周汉晋之羌;犬戎即殷周之畎夷,《山海经》又名犬封国。“后桀之乱,畎夷入居邠岐之间”,周穆王西征,迁犬戎于太原。夷王时,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获马千匹。厉王时,戎入犬丘,宣王虽曾胜?狁,然“遣兵伐太原戎,不克。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后又“败绩于姜氏之戎”。到周幽王时,戎已大盛,终致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杀幽王于骊山下。平王立,东迁洛邑,以“避戎寇”。关中之地尽为戎有。这时秦已崛起西徼(学者有谓秦亦戎族者),世与戎战。周室东迁,秦襄公将兵救周有功,赐受岐酆之地。列为诸侯,进而尽取犬戎所据周地。晋亦西向攻取骊戎。关中之戎遂东西迁徙,于是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同伐京师洛阳,陆浑之戎迁于伊川,形成“逼我诸姬,入我郊甸”的局面,更有南入汝汉江淮者,而楚之东南、西南也都有戎。自陇以西则有绵诸、绲戎、翟■之戎,岐、梁、泾、漆之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之戎,皆先后为秦所灭。燕、赵北部间有代戎,燕东北部有山戎,后亦并于诸国。入居中原的戎人,经春秋战国长时期的民族交往,逐渐与华夏融合。


戎姓 来源有四: 

 

1、 以封国为姓氏。周朝时有戎国,为齐国附庸,出自姜姓。戎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后裔以国名为姓,遂为戎氏。 

 

2、 以职官为氏。周朝时有掌管军械的官员名戎右,其后代子孙亦称戎氏,成为戎姓一支。 

 

3、 出自少数民族。商朝以后有戎族,其中有允姓山戎,居于燕北,其后裔有不少人以族名为姓,形成戎姓的又一支。 

 

4、 上古周朝时,宋微子之后,其子孙以戎为姓。 

 

堂号 

 

"柳丘堂":秦末时,戎赐借连敖的引荐跟随了汉高祖刘邦。因破三秦有功,升了都尉。消灭项羽之后,他被封为柳丘侯。 

 

历史名人 

 

戎昱:唐朝荆南人,至德年间以文学登进士,卫伯玉辟为从事。当时,京兆寅李鸾欲将女许配给他为妻,但要他改姓李。古时视改姓如亡命,所以他坚决拒绝这样做。德宗初年历任辰、楚二州刺史。 

 

戎益:宋朝信德人,绍兴年间任平江知府。岁值灾荒饥谨,他劝率上户,得米17000余斤,民赖以全活 

 

戎宪:明朝句容人。他年幼丧母,事父甚孝。父卒,叔无子,他迎养叔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人们问他为何如此孝敬,他说:"叔与父同气,不孝敬叔,如同不孝敬我父也。" 

 

姓 氏 来 源 

 

姓氏: 戎 祖籍: 江陵 

 

祖宗: 宋微子 郡望: 江陵郡 江陵堂 

 

分类: 其他 

 

历史名人 

 

古籍对戎氏家族在我国早期历史上的活动情形都有记载,如汉高祖刘邦开创天下时的功臣戎赐,定三秦、破项籍,都有他的功劳。刘邦统一天下后,升任其为都尉,又封柳丘侯。唐代有诗人戎昱,宋代有平江知府戎益,明朝有持身洁介、为官执法刚正不阿的戎洵。" 

 

姓氏来源 

 

戎氏的始祖是周朝的宋微子。根据《潜夫论》以及《姓氏考略》等有关古籍记载,戎氏,是宋微子的后代。宋微子生于殷商末代周朝初年,最初居住繁衍于湖北的江陵。宋微子是殷商末代君主纣王的长兄,为人端凝恭正,德行高尚,跟他的弟弟纣王是云泥之别。周武王灭纣夺得天下后,为了天下归心,供奉商汤之祀,最先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宋公,但是武庚心怀异心,在周成王年间起兵叛乱,被镇压诛灭。同时,周天子为了表示对商汤的敬意,平叛后又把武庚的伯父微子封为宋公,成为周天子的诸侯国,商汤子孙在宋国繁衍相袭数百年。这是正宗戎姓的一支。戎姓的另一支,根据《尚友录》记载,他们是春秋时期少数民族戎夷的后代。一些姓氏学者认为,春秋时期,鲁国的西南部有个戎国,所在地是今天的山东曹县西北部,,是少数民族戎人建立的国家。戎族人后来与中原华夏族融合,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按照当时的俗例,就以国名为姓,称为戎氏。还有的学者认为戎姓是出自周朝,但是和头一种说法不一样。他们认为,戎姓是来源于周朝任戎右官的人,他们的后世子孙以官职乐称中的“戎”作为姓氏。也就是说,戎姓的来源有三支,两支出自周朝,一支出自春秋时期的少数民族。望族居江陵郡(今湖北江陵县)。


古西戎析支国


析支即古西戎析支即古西戎析支国,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河曲地区。析支国,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析支即古西戎析支国,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游河曲地区。


渠搜


渠搜:古族名。一作渠叟。西戎之一。分布于今甘肃酒泉迤西至鄯善一带。其东徙者居于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南,故朔方城附近;其西迁者曾建国。

西汉扬雄在《解嘲》中曾写道:“今大汉左东海,右渠搜,前番禺,后椒涂”。


绵诸


绵诸大约是西周末年由西东迁而进入甘肃,最后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志》记载:"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其绵诸故城,在今天水东50里之邽山下,至今仍保留有古城遗址。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有绵诸村。绵诸是与秦早期立脚的秦邑及犬丘距离最近的一部,因与秦国相邻,开始与秦保持着友好关系,后臣服于秦,最后为秦所灭。


绵诸隶属于社棠镇。

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前457年 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秦厉共公率兵攻打绵诸戎。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秦攻灭绵诸戎,此后,绵诸逐渐和秦人融合。西汉改称设置绵诸道。西汉有绵诸道,属天水郡。



马家塬戎族墓地:西戎王国的斑斓影像

甘肃日报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_图1-24

    













16号墓出土的1号车车轮复原图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_图1-25

    











16号墓出土的墨绿色玻璃珠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_图1-26

    









3号墓出土的金箔虎

 

创世纪--西王母古国考述(第一部)_图1-27

 

   













5号墓出土的银大角鹿

先秦时期,随着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的融合形成,便将分布在其四周并尚未融合的部族,按方位以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相称。西戎作为我国西北分布广泛、历史悠久的古老部族,其部落支系甚多,犬戎、绵诸戎、绲戎、翟戎、獂戎、义渠戎、乌氏戎、朐衍戎、邽戎、冀戎等,都是春秋至战国时期见于记载,金戈铁马驰骋于陇上的西戎各部。作为一个庞大的游牧部族,西戎在我国西北早期开发、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西文化交流中,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文献记载分散稀少,长期以来我们对其历史线索和文化面貌所知甚少。近年来,随着田野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多,特别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家塬战国晚期戎族墓地的发现,使我们解开西戎的神秘面纱成为可能。

 

本报特约撰稿人 雍际春

 

戎族王国的惊人发现

 

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县城西北约17公里的木河乡桃园村以北约200米的马家塬上。这里海拔1874米,墓地北依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毛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缓、两边高陡的环抱地形。这种特殊的地貌环境也就是传统所说的风水宝地,使桃园村这处看似平常静谧的回族小村庄,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成为西戎部族的一支选作安葬其贵族首领的重要墓地。

 

由此之故,桃源村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小村庄的宁静注定要被打破。十二年前,马家塬开始出现盗墓活动的。2006年,一度得到制止的盗墓犯罪又死灰复燃,接连不断的汽车声、爆破声在夜间的马家塬不绝于耳。当地公安部门及时出动抓获了部分盗墓分子,并在现场缴获一批文物。

 

经文物部门和专家鉴定,这批文物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一致认为应对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经国家和甘肃文物局批准,当年8月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张家川县博物馆联合对马家源墓地被盗掘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于是,8月7日考古工作者进驻现场,开始对被盗的第1号墓葬的清理工作。由此,两千多年前西戎文化的神秘面貌随着马家塬戎族墓地众多精美文物的出土而逐步展示在世人面前。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马家塬墓地的考古发掘堪称中国考古的富矿,仅2006年在1至3号被盗墓的清理中就出土文物2200余件。大量精美文物和豪华墓葬的出土震惊了中国考古界,所以马家塬大墓在当年就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随后的发掘,更多的发现和惊喜接连不断,正如发掘者周广济所说:“马家塬大墓填补了几大考古空白,也带来了更多的谜团。”

 

考古工作者经过七八年来连续不断的调查和发掘,现已查明马家塬墓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大型、中型、次中型、小型墓葬共有59座,已发掘19座,出土文物上万件,其中车马器占绝大多数,还有大量的玛瑙、绿松石、釉陶珠或玻璃珠、金银箔饰件、铜饰件以及错金银或包金银铁饰件等。

 

马家塬墓地随葬文物的发现,犹如打开了一个金银珠宝的世界,这个富丽堂皇的地下世界,正是西戎贵族现实社会生活与文化创造的一个缩影。一个个墓葬、每一辆马车、一个个饰件的背后,都承载着西戎部族历史命运的点滴片段,每件文物都是西戎文化复杂来源和多彩成分的闪现。

 

华戎交汇催生西戎文化

 

马家塬墓地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发现和异彩纷呈的精美文物,为我们多角度一探先秦时期戎族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面貌,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一些典型墓葬和文物,就可触摸到西戎文化多彩斑斓的影像。

 

马家塬墓地墓葬形制具有独特的风格。丧葬习俗是传统文化中最为稳定的部分,在已发掘的马家塬墓葬中,以阶梯式墓道竖穴偏洞室墓为主,也有竖穴土坑木椁墓。偏洞室墓又有双洞室和单洞室之别,双洞室一般是前边大洞室放车,后边小洞室放棺椁。墓道多为阶梯式,因墓葬大小和身份不同而有9、8、7、5、3、1级等差别。这种集墓道、车坑和墓室为一体的墓葬结构,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这种洞室开于竖穴长边一侧的洞室墓早新石器时代的甘青地区就有发现;但以阶梯多少区分墓葬等级的观念应该是受到中原文化和秦文化影响的产物。而两侧为阶梯式墓道、中间斜坡墓道的甲字形大型木椁墓同样也不见于其他地方。不仅如此,在多处墓葬的墓口、墓道和墓周围,还发现了祭祀活动留下的马头、牛头、羊头及其蹄骨等随葬品,这种在墓葬外进行祭祀,并以马头作为牺牲的习俗,与文献所载中原地区推崇的“古不墓祭”的传统大相径庭,充分显示了戎族文化的独特风俗。

 

西戎作为马上民族,善于射猎,果敢勇猛,骑马与驾车是其逐水草而居和长途流动必备的技能。马家塬墓地随葬的豪华车辆,正体现了其兼收并蓄中原文化与北方草原文化而结合的显著特点。

 

马家塬大墓所填补的最重要空白是在甘肃境内乃至全国首次发现了保存如此完好的战国车乘。《周礼·考工记》说:“故一器而工聚焉,车为多。”这是说在当时手工生产的单个产品上,集中不同工种最多的就是马车制造。说明在先秦时期马车的生产是工艺最复杂的高科技产品。

 

在马家塬已发掘的19座墓葬中,共出土31辆随葬车,其中,16号大型墓葬有3辆,1、3、16号中型墓均有随葬车5辆。车辆一般葬于墓坑底部,在双洞室墓一般前室葬有1辆豪华车。如1、3号墓的前洞室都有一辆豪华礼仪车。这种车的车厢在木制骨架之外,采用错金银的铁条和以金、银箔花及金、银箔的动物,金银、包金的铜泡,铜、锡等材质的动物对车厢、车轮进行装饰。如在3号墓礼仪车的车厢板一端拐角处,各有贴金箔的老虎,中间夹着铜质的大角羊,表现了“饿虎食羊”的场景。车厢侧板中间部分以错金银铁条分割成方块,方块中心又以银箔花饰进行装饰;在车厢侧板上部还有一件锡牛饰件。车厢上每个方块的十字交叉点上用包金的铜泡装饰。在车厢侧板边缘部分用汉紫和汉蓝两色的玻璃珠进行装饰。

 

在墓坑中的4辆车,从东向西整齐排列,它们虽不及前洞室车辆豪华,但是,其车轮、车毂、车轴、车舆、车厢等亦均有装饰,或配以金属饰件及玻璃珠,或髹彩漆,仍然非常精美。

 

这些车辆虽是非实用的礼仪性车辆,但其大量使用金、银、嵌金银铁和料珠进行装饰,不仅设计考究、工艺复杂、制作精美,而且装饰繁复、富丽华美、极尽奢华,在中国考古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些车辆,除了基本的单、双轮是中原传统车的形制,髹漆装饰为中原传统风格之外,以大量金、银、嵌金银铁和料珠装饰,高大多幅的车轮和长车毂构造则是北方草原地带车辆的特征之一。

 

文明碰撞孕育文化奇葩

 

马家塬墓地所显示的西戎文化深深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集中体现在大量使用金银器和玻璃料珠上。

马家塬墓地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大量使用金银器。这些金银器大致为两类,一类是车马饰件,另一类为墓主人体装饰品。

 

车马饰件除了在车乘上装饰大量的鎏金、错金银装饰外,以金、银箔饰居多。在造型上,如动物造型纹样的龙、虎、羊、鹦鹉等,并用压印线条表现动物的毛皮和形态;在长条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的箔片上镂空为“S”形或“3”形纹饰,形态优美繁复。

 

马家塬还出土了金珠、单耳银杯、锡壶、锡马锡羊和锡制人形俑等。多种金属的车构件、饰件的发现,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我国冶金史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您看完此新闻的心情是

根据目前出土的考古材料,中国早期金银器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两大不同的文化系统,一是中原和南方系统,另一个是西北和北方草原系统。从马家塬墓地这些金银饰件表现形式来看,它们属于中原和南方地区的金箔系统,但从纹样风格来看,其所表现的虎、羊、鹦鹉等动物造型,则与西北和北方草原系统更为接近。金箔车轮饰和三角形银箔中的镂空“S” 形纹饰, 受到北方地区常见的“S”形牌饰影响。大角羊、虎造型与贺兰山岩画上绘制的动物造型是几乎一致的。

 

据发掘者王辉先生研究认为,从文化传统来看,大量使用金银器,尤其是装饰多用金银器的传统是这一时期欧亚草原地带的斯基泰、巴泽雷克等文化和中国北方青铜文化的特征之一,和中国中原传统文化中主要以玉为装饰的传统不同。在工艺上马家塬墓地的多彩镶嵌、炸珠、掐丝等工艺与欧亚草原地带的金器工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肉红石髓和破璃用于镶嵌及炸珠、掐丝等工艺都属于埃及、地中海、占代苏美尔一巴比伦和波斯等地的早期传统装饰风格与工艺。马家塬黄金镶嵌工艺主要用于带饰和其他人体装饰品,以肉红石髓、绿松石或费昂斯镶嵌。而这类工艺约在公元前5世纪末—前4世纪的欧亚草原斯基泰等文化中被广泛使用。马家塬墓地出土的耳环,其总体特征和欧亚草原的游牧文化中发现的耳环极其接近。水滴状的黄金坠和绿松石坠,短双锥形的金珠多见于斯基泰文化之中。可见,马家塬墓地金银器及其文化有着复杂的来源并受到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马家塬墓地发现的众多文物中,如果论单体数量,当以玻璃类料珠为最多,学术界大都认为是早期的玻璃制品。中国自主生产的玻璃属于铅钡硅酸盐玻璃,而从西方通过贸易输入的玻璃大部分属于钠钙硅酸盐玻璃。从马家塬大墓出土的玻璃杯来看,其造型完全是中亚地区的风格,与中原地区同时期的杯形态迥异。所以,这批早期玻璃制品,显然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和贸易有关。可见,在张骞凿空西域之前200年,中西之间的贸易往来即已存在。

 

天水所在的陇右地区,界处我国农耕区与游牧区的过渡地带,这里又是东入关中,北上塞外,西通西域和南下川蜀的枢纽地带,优越的地缘位置和特殊的人文环境,使之成为先秦时期华戎交汇、农牧交错、多元文明碰撞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聚合区。所以,马家塬墓地戎族文化为我们了解先秦时期农牧过渡带多元文化交融与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典型标本。

 

根据马家塬墓地墓葬形制、规格和随葬品分析,学者们认为这是一处战国晚期西戎某一部族的墓地,其中6号大墓即是其首领的墓葬。张家川所在的天水一带,见于文献记载的戎族部落,在春秋时期就有戎、冀戎和绵诸戎等部,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伐、冀戎获胜,并在其地即今甘肃天水和甘谷设立、冀二县。秦穆公时,曾大举伐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公元前395年,绵诸戎被秦国征服。周孝王时曾封嬴秦首领非子为附庸,建邑于秦即秦亭,秦亭地当今清水或张家川县,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坻聚有秦亭”,则知这一带亦有戎活动。而天水以北的陇东地区,春秋至战国时期还有义渠戎、乌氏之戎活动。就此而论,马家塬墓地主人很有可能就出自绵诸、 戎、义渠、乌氏戎诸部族之中。但是,这一推论是否成立,墓主身份的确认,目前尚无法判定,只能留待今后的研究来解决了。

 

大荔国


《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

《后汉书西羌传》:洛川有大荔之戎。《注》:》大荔国,古戎国,秦获之,改曰临晋。“卽今陕西大荔县治。


《后汉书·西羌列传》概述:“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於是渭首有狄獠圭冀之戎,泾北有义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骊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

《后汉书西羌传》:洛川有大荔之戎。《注》:》大荔国,古戎国,秦获之,改曰临晋。“卽今陕西大荔县治。


历史沿革

大荔国是春秋时期一西戎分支建立的国家,在今陕西大荔县一带。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大荔戎族部侵入,灭掉同国(今陕西大荔县西部),于今朝邑老城遗址东筑王城,建立大荔戎国,南与芮国(今陕西大荔县东南)为邻,东依晋国。大荔国长期居于秦、晋两国之间,实力逐渐增强。

周贞定王二年(前467),秦厉共公即位。秦利用晋与郑、齐两国交战之机,欲东图中原。大荔国位于秦东向出关的要冲,实力又较强,对秦国向东拓展构成一定威胁。周贞定王八年(前461),秦厉共公秘调两万军队,突然进攻大荔。强大的秦军一举攻克王城并消灭了大荔国,收编了大荔戎军,解除了东进的隐患。随后,秦筑高垒,加固王城,设临晋县,派重兵把守,占据了东部军事要地。 

 

古时戎族有允姓


古时戎族有允姓,居于瓜州(故城在今甘肃敦煌一带)。又,允姓,殷(依燕颖声)戎或阴(读映声)戎(戎族之别部)之祖,与三苗居于三危(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南,与岷山相接)。戎,亦称西戎,旧时对西北各少数民族的泛称之一。三苗亦为古族名,亦称有苗、苗民,其原居地在江、淮、荆州一带,传说舜时被迁到三危,即今敦煌一带。

夏朝有有允国,为侯爵国,其子孙以国为氏。

朝鲜族亦有允姓。

【分布】甘肃永昌、山东新泰、河南鲁山、吉林延吉、山西太原、晋城、运城、临汾、贵州黎平、等地有此姓。

【民族】汉、回、朝鲜等。

当代允姓在山西分布的较多。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北秋兰村有允姓者,满族,称其姓为康熙子嗣允字辈后人,不知可考?涞水县别处无发现此姓。也可能是因个别迁移所至。




*.萨满教与北方史前社会文化学


萨满教对研究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价值

华夏经纬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1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研究认为,萨满教对研究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萨满教名称来自通古斯-满语“萨满”(SHAMAN)一词,直译为“无所不知的人”。 

 

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的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主要信仰是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崇拜多神,认为宇宙有上、中、下三界之分,上界为神灵所居,中界为人类所居,下界为鬼魔和祖先灵魂所居。而萨满则为人们与鬼神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人们消灾求福。

 

在中国各民族的原始性宗教信仰中,北方诸民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占有非常重要而且极其特殊的地位。首先,是萨满教信仰在中国北方民族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按照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等,原来都是信仰萨满教的民族。

 

其次,是这种信仰的原始性、古老性以及它在后来历史中的延续性。我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在北方居住过的古代民族都是古代原始形态萨满教的信仰者。这些古代北方民族实际上是现代北方民族的祖先,其中不少民族先后都曾大举南下,逐鹿中原,甚至征服华夏民族建立过地方政权和统一中国。这些建立过国家政权的北方民族一方面接受华夏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同时仍继续保持其世代相传的萨满教信仰,甚至奉为国家正统信仰的组成部分。

 

北方民族萨满教的这种历史发展情况,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相当多的记载,说明萨满教的跨时代性。这种情况在世界萨满教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可能是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最有特色之处,对于研究北方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萨满教

 

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到20世纪50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世界的。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中国北方各民族。

 

详细介绍

萨满教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族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之shaman,shaman指从事萨满技术的萨满师,Shamanism则由研究的学者所起,所谓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经验和萨满行为的通称。在通古斯族语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 know),shaman按文字表面意义来说就是「知者」(he who knows),所以称知者,意谓萨满教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萨满教是一种现象的通称,没有教条或是特定的信仰体系,不同传统的萨满教有不同的实行方式与特征,一般对萨满教的定义也是来自其经验与技术。强纳生·霍尔维兹(Jonathan Horwitz0则表示,“萨满教不是关乎信仰,而是关乎经验。"Horwitz定义萨满师是“有意地改变其意识状态,以接触和/或进入另一个实在之中,能由此获得力量和知识。任务完成之后,萨满师从萨满旅程回到原本的世界,以其所得的力量和知识帮助自己或他人。”

 

该教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

 

随着原始公社解体和阶级社会的出现,萨满教日益衰落,社会上层人士陆续皈依藏传佛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等。该教的一些原始因素不同程度地为上述宗教所汲取和融合。但在民间,仍有其浓厚的影响,甚至以变异了的形态残存下来。

 

历史起源

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但是,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朝鲜、以及大和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但是,相对地说,在三江流域的赫哲、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以及在部分锡伯族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萨满教在韩国保存的最为完整,日本的神道教也是萨满教的变体。近存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种。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

满一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通常泛指东起白令海峡、西迄斯堪的纳维亚拉普兰地区之间整个亚、欧两洲北部乌拉尔一阿尔泰语系各族人民信仰的该类宗教;也有广义地借指今天世界各地原始社会土著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特别是北美爱斯基摩、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己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

 

存在的思想根基

萨满教建立在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生活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的前提上。与其他任何的(通常是全部社会成员笃信的)万物有灵论或称泛灵论(animism)不同,成为萨满要求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萨满们不会像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类组织。哈萨克人中间有一种名为巴克什的人,即是巫医。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萨满,就连保加尔汗国也有这种人与俄罗斯东正教也有圣愚,证明萨满教的影响无远弗至。有些萨满是一夜之间成为,有些是要拜师。萨满与世界其他地区巫医不同之处是他们的意识可随时进入癫狂状态。

“萨满”来自女真语和其他通古斯语族语言。这字在通古斯语中是“智者”、“晓彻”的意思。蒙古语为孛额,回纥牟羽可汗是此字转音。至于这个词的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认为“萨满”来自梵语的sramana “沙门”,并可能是通过汉语被借入通古斯语言中,而其他学者则认为这个词是通古斯语族的本土词,和动词sa-mbi “知道”的词根同源。现在不少学者通过综合地质考古的资料、历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各地区民间传说,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萨满教源自东夷-九黎-蚩尤部落,阪泉大战之后,南迁为蛮,北迁为胡,至今南北少数民族风俗都有有萨满文化遗存。佛教在14世纪后在相信萨满教的族群例如藏族人(藏人称之为苯教)、蒙古人、满洲人中变得流行。萨满教仪式与藏传佛教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形式被中国的元代和清代制度化为国教。虽然在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的一个世纪里,萨满教几乎消声匿迹,但是现今仍然可在北京故宫里找到当年皇族供奉萨满教及举行仪式的神殿(坤宁宫)。萨满教据信先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出现,很显然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萨满教后来面对有组织宗教的种种遭遇基本上是由其神秘的,有象征意义的仪式造成的。希腊神话曾受到萨满教的影响,正如在坦塔罗斯,普罗米修斯,美狄亚,卡吕普索及其他神话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那样,同样的还有厄琉息斯秘密仪式(Eleusinian Mysteries)等,后者暗示可以使用致幻物质来达到精神上的大彻大悟。这在希腊的部分史诗中的被体现出来,如《奥德赛》中奥德赛的船员在喝酒后成为动物,就是在影射在致幻剂影响下出现的幻觉。

 

主要实践形式

一些社会中萨满的力量被认为是从其他被“招魂”的萨满那里过继过来的:西伯利亚萨满的举止可能被西方医师描绘为精神病患者,但是西伯利亚文化将其解读为灵魂附体,而在南美土著和Tapirape那里萨满被托梦。在其他社会中萨满找到了他们的终生职业:原始民族寻找可以跟灵魂交流的宗教团体进行“前景咨询”,南美土著舒阿尔人追寻反抗敌人保护家族的力量,从而把自己训练成极有造诣的萨满。西伯利亚人容易患上一种名为模仿性舞蹈症的病,有人认为这是成为萨满的其中一步骤,其中一病例是一支哥萨克模仿军官的言行,最初军官以为开玩笑,但发现不是有意的行为,很多萨满都是患病后成为萨满。雅库特人称为萨满病症,先经过一昏迷阶段,大约三天,然后脱胎换骨,什么也要重新学习,再宰羊一只,就可找一老师学习,成为萨满。

萨满们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有些社会区分能治病的萨满和害人的巫师(白萨满和黑萨满);其他的相信所有的萨满都有治疗以及害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萨满在有些社会也被认为有能力害人。萨满在社团里通常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但也可能被怀疑害人而招致恐惧。大多数萨满是男人,但也有些社会里女人会成为萨满(在旧挪威拉普人文化里,只有女人才可以,男人做萨满被认为是不体面的)。

基于这个词来自特定的地点及民族,不是所有的传统民族都赞成用“萨满”作为一个通称。它在古英语中就是以“巫医”(witch doctor)的形式出现的——一个高度概括的术语体现了萨满的两个模式化特征:魔法知识及其他学问;治疗和改变境遇的能力。

萨满教现今还在全世界继续流传,不只在乡下,还在城市,在市镇,在郊区以及棚户区,不论是在极地还是在丛林或者沙漠里。

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这种行为与封建迷信等同看待,它具有自身的价值追求与思想意义,这些都应该得到尊重。

 

灵魂观念

认为世界上各种物类都有灵魂,自然界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祸福,都是各种精灵、鬼魂和神灵意志的表现。

萨满教认为人有数个灵魂。赫哲人相信人有三个灵魂:

①生命之魂(斡仁)。系生命之神赋予,它同人的生命共始终,人死则永远离开躯体而消失。

②思想之魂(哈尼)。为人在清醒时的思想和梦中见闻,它是暂时远离身体和其他灵魂交遇。人死后它不消失,需请萨满将它送入阴间,以免在世上作祟,伤害人畜。

③转生之魂(法加库)。系转生之神所赐,人死后按其生前品行,或转世为人,或投生动植物,妇女不育、流产,认为是她们没有转生之魂或该魂被摄所致。上述各魂只闻其声,不见其形。

阿尔泰人和雅库特人称灵魂和生命为“腾”、“苏内”(或“苏尔”)和“库特”,认为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腾,它一旦离开人体,人就死亡。苏内为人特有,它使人类有思想、意志和感情,睡眠中它能离开身体四处游荡。无生命物体内均有库特,能给它们感情和意志,羊栏马厩里有了库特,牧畜就兴旺,主人会富有,它若附在牧人的鞭棍上,病魔和恶狼就不敢加害畜群。他们还认为人的灵魂特别是亡灵,能同自然界各种灵魂或精灵交往沟通,甚至相互转移;亡灵喜附在活人身上或附在其他物件上,使其发生变化。

 

神灵观念

萨满教常赋予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雷电、云雾、冰雪、风雨、彩虹和某些动物以人格化的想象

和神秘化的灵性,视为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灵。特别是由祖先亡灵所形成的鬼神观念以及人间的各种疾病与死亡造成的恐惧,是萨满教神灵观念的核心。认为各种神灵同人类一样有意志、愿望和情欲,更有善恶之分,不能违拗、触犯。各类神灵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各行一方,地位大体平等,极少统属,绝大多数尚无等级差别,也没有主宰一切的上帝。但在进入封建社会的蒙古、满和达斡尔等族的萨满教中,出现了天神(腾格里)的观念,渐次升至高于诸神的位置。

有些民族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外界阶级社会的影响,赋予一些古老神灵以新的内涵。鄂伦春族的“吉雅其”,原是保佑牧畜繁殖的神,后变成财神爷,每户都供奉;少数上层人们曾在清朝地方机构里当差,使信奉多种衙门神,其神像多是官吏的形象。

在一些进入阶级社会的民族中,出现了身世贫苦的神。内蒙古辉索木地区鄂温克人曾供奉哈音神,据传是一对衣食不周的穷苦老夫妇,死后成神,多为穷人供奉;卓日神是个奴仆,终身替人养牛挤奶,年老摔死在牛粪上,死后被奉为神,神像是画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的老人和带犊的乳牛。每当乳牛患病不出奶,主人就向它献祭。

 

三界观念

赫哲族以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层为天堂,众神所居,又分七层,最权威的神灵居最上层;中界是人和动植物所在;下界是阴间,也分若干层,分别为祖灵、一般亡灵和大小鬼魂所住。人类夹在中间,受着神灵福佑和鬼魂作祟的影响。只有巫师萨满能通达上下两界,疏通三界之事。

 

祭祷禳袚仪式

萨满教传统的隆重祭祖仪典,全体氏族或部落成员参与祈祷人畜平安、农牧丰收。氏族新萨满领神仪式亦常同时举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多于春季举行,又称“四月会”。届时众人携带牛羊、兽肉、粮食和酒前往参加连续数日的聚会。

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林区鄂温克人举行祭祖议典时,将祖神偶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挂日、月和大

雁、布谷鸟等木制模型各一个,树间皮绳上悬挂驯鹿或犴等兽头、喉、舌、心、肺、肾脏以及四肢和尾巴,兽头朝向祖神;禁用他们认为不祥的四爪兽供祭。祭祀场所附近的树干涂抹兽血。草原的鄂温克人常于农历八月聚会。场地装饰如林区景象,祭品丰盛。聚会期间纵情歌舞、赛马、摔跤,交结情侣。萨满们穿戴神衣、面具,到各户跳神念经表示驱邪纳吉,各家主人向他们泼酸奶讨吉利。达斡尔人在聚会的第三天举行“库热”仪式,届时萨满将本氏族男女老幼集中在一处,绕以皮绳,三次将皮绳收紧又再放松,若质绳长度每次都有所增加,即认为是人丁兴旺的预兆;众人从绳下钻出,可免灾祸。当夜,萨满模仿飞禽的动作和鸣叫,举行吃血仪式,并将牛羊血抹在众神偶像嘴上,以求福佑。

 

求“乌麦” 

为婴儿抓回灵魂的仪式。在古突厥语中,乌表一词含胎盘之意,雅库特人认为它是一种吉祥的小鸟,供奉鸟麦能使人丁兴旺。额尔古纳河鄂温克人小孩患重病,认为病儿灵魂去另一世界了,须以驯鹿、犴为祭品,请萨满举行求乌麦仪式,抓回灵魂。夜间跳神前,杀一黑色驯鹿作萨满去寻魂的乘骑。跳神后,帐篷内熄灯灭火,萨满在黑暗中作往返奔跑寻找状,然后再点灯察看萨满的鼓面,如有小孩头发,意即病儿灵魂己被找回,父母即抢取头发,用洁净的布包好夹在腋下或垫于臀部,不让它飞掉。次日再杀一白色驯鹿祭祖神玛鲁。他们将象征小孩灵魂的乌麦用木头刻制成小雀形,同玛鲁神像一起缝在小孩衣服背后以求安吉。"

 

送魂

鄂伦春和鄂温克人丧葬时,多举行萨满送魂仪式,即扎一草人,系上多根细线,身着孝服的死者子女或其他亲人各牵一线,萨满也握一线念咒祷告,请死者勿恋家人旧地,赶快离去。然后用神棒将线—一打断,尽力将草人远抛,认为死者灵魂就随之远去。尸体入棺后,放在山林风葬,或土葬。赫哲族下葬送魂时,做个穿衣服的小木人,代表死者,点香烧纸上供,或请萨满跳神,用酒肉招待亲友三天。第三天由萨满射箭三支,为亡灵指示去阴间的方向。

 

自然崇拜

①拜火。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休咎等,任何宗教仪礼都离不了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点给火神。雅库特人认为只有用燧石取的火才是神圣纯洁的。阿尔泰人对火祈祷说:你是太阳和月亮的一部分。鄂温克人的新娘嫁到夫家第一件事是叩拜夫家的火,把自己主动介绍给夫家的火神。鄂伦春人称火神为“斡透巴如坎”,传说是个老太婆,谁得罪了她就点不着火,故禁用铁器或尖棍捅火,禁止往火里吐痰、泼水和倒污物;进餐或饮酒时,先往火里扔点酒肉敬奉火神。

②拜山。山曾是氏族部落祖先的居所或起源地,并主宰各类禽兽。古代突厥可汗每年要会同各部落首领到祖先栖息过的山洞杀牲祭祀,称为祭圣山。鄂伦春、鄂温克猎人认为禽兽属山神(白那恰)豢养,日常能猎获何种野兽和猎获多寡,全靠山神赐予。传说山神能变成老虎或老人,帮助措人。它常游荡于山林,故入山行猎,禁绝喧哗,以免触犯山神;凡经老林、陡崖,要向山神祈求好运。山口大树常被削去树皮,绘成一幅形似人脸的山神像,以供过往猎人叩拜,敬烟献肉,井往其嘴上涂抹兽血和肉脂。

③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鄂温克人说太阳出来的地方有位白发老太婆,乳房硕大无比,所有小孩都是她赐给的。鄂伦春人每年春节向太阳神(德勒钦)叩拜,农历正月十五或二十五日向月神(别亚)磕头,祈求一年安吉。他们还认为北斗星能赐人长寿,亦应叩拜。鄂温克人说风是北边风神老太婆扇动大簸箕所致。鄂伦春人认为横越过刮旋风的地方会触犯风神,招致抽疯和嘴歪眼斜。雨神常被称为龙王爷,身上有无数鳞甲,每鳞装有一百多担水,下雨就是龙王爷洒水。达斡尔人每年开网捕鱼,均要祭龙王,祈求丰收。赫哲人认为雷鸣电闪是“雷公”、“闪娘”所为,雷公捶砧击魔,闪娘一旁配合用镜照妖。鄂伦春人禁止接近雷击过的树木,以免触犯雷神而患病。每当夏季多雨影响出猎时,猎人们见虹就跪拜,祈求放晴。

 

动物崇拜

鄂温克、鄂伦春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是自己的先人,禁止猎捕。后来枪支传入,猎熊风气渐开,但每当猎到熊后,均要举行仪式,割下熊头,放在树架上,大家跪下对它敬烟叩头祝祷:爷爷!(雌熊则称奶奶)你睡着啦?不要责怪我们,不是有意伤害你,是误杀了你(式佯称其他民族的人杀的)。不要生我们的气,以后多赐好运。保佑我们多打野物吧!一再磕头,燃草熏熊头,认为这样,熊的灵魂才会远去。然后驮回熊肉。猎人们进入自己住地,发出“嘎嘎”喊声,人们遂围聚一起,架火烧煮熊肉,边吃边发出模仿乌鸦的“嘎嘎”、“咕咕”之声。食毕将熊骨用柳条包裹,由男人抬去风葬,后边跟随佯装哭泣的送葬者。朝鲜族有把喜鹊当祖先的古老传说。达斡尔人在大型宗教仪式上供祭十二个杜瓦兰神,它们是盘栖在十二种植物上的十二种动物。

 

祖神崇拜

萨满教崇拜的主体。鄂伦春人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祖神,多是氏族内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男祖先。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和蒙古等民族对祖神的称呼,都有着语音相近或同源的特点。氏族的萨满常称“斡娇如”萨满,意即祖先传下来的。他们是被祖神看中而当萨满的人,宗领氏族的主体祖神,举行宗教仪式时,要恭请祖神降临附体;同鬼神交战时,须凭借祖神的力量。这是近存各族萨满教的共同特征。

在祖神崇拜观念的支配下,对于人畜患病多加进祖神作祟 的解释。同时,特别重视梦境和日常现象的征兆,认为这是祖神预兆吉凶,因此规定了许多祭祀、禁忌和禳解之法。

 

相关记载

萨满一词最早是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但是萨满一词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关于萨满教起源和分布区域的许多联想。有些学者认为,“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Jdam man,意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壮烈的人,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萨满一般分为职业萨满和家庭萨满,前者为整个部落、村或屯之萨满教的首领,负责全族跳神活动;后者则是家庭中的女成员,主持家庭跳神活动.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

由于萨满教曾流行于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语族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等。所以各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不同,每个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也不一不致。蒙古族把男萨满称作“勃额”,把女萨满称作“奥德根”。雅库特人称萨满为“奥云”。达斡尔族称萨满为“雅德根。”塔塔尔族、哈萨克族等称萨满为“喀木”(KAM),也有称“奥云”或“巴克西”的

在中国东北诸民族萨满的跳神仪式中,尽管不同民族的萨满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间亦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请神——向神灵献祭;降神——用鼓语呼唤神灵的到来;领神——神灵附体后萨满代神立言;送神——将神灵送走。这样,请神(献牲)、降神(脱魂)、领神(凭灵)、送神便构成了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仪式的基本架构。此外,阿尔泰语系诸族中的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相同内容的祭祀仪式,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节;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显然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

萨满教的本质像其他宗教一样,是关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不应该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萨满教在宗教意识之中确立了各种具体的信仰和崇拜对象,并建立了同这些对象之间或沟通、利用、祈求、崇拜,或防备、驱赶、争斗等宗教行为模式萨满服务其中的社会组织约束并规范了其社会的共同信仰和各种宗教行为,决定了萨满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作用,并利用它们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组织体制。因此萨满教应看作是以信仰观念和崇拜对象为核心,以萨满和一般信众的习俗性的宗教体验,以规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为,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形式三方面表现相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世界性的。萨满文化是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流行区域集中在亚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欧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这是广义的萨满教。

狭义上的萨满教为阿尔泰语系,如: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蒙古、锡伯等民族所信仰,其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萨满教的基本特点是没有始祖、没有教义、崇拜多种神灵,没有组织、没有固定的庙宇教堂、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另外萨满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萨满教者多为女性。

归纳之,萨满教的定义基本上有两点特色: (一)意识转换:从萨满教的脉络来看,意识转换即是出神(ecstasy)状态,Mircea Eliade认为,出神同死亡一样,暗示着转变(mutation),在这种转变的状态中,平常实在(ordinary reality)和超常实在(non-ordinary reality)之间出现桥梁。ecstasy一字源于希腊字ekstasis,字面意义为放在外面(to be placed outside)或被放置(to be placed),意谓外于或超越自身的状态,即超越平常实在,能够与超常实在沟通。在萨满教中,一般称这种意识转换状态的超常实在过程为萨满旅程(shamanic journey);(二)疗愈能力:不论萨满得到的是知识或是力量,作为信息的知识或力量都具有疗愈性,可与其它治疗方式搭配,疗愈的指导通常包括疗愈的方式和精灵助手的决定等。萨满所疗愈的对象不祇包括自己或他人,也包括大地或世界;萨满疗愈的范围则包含了物质、身体、心理和灵性等各个层面。更精简地来说,萨满教的意义就在于其疗愈功能,不论是治疗疾病或是意识转换,萨满教的目的都在于维持健康和增进健全,如前文所言,所谓健全不仅是指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健全,也包括了人类潜能的发掘、自我的完成或大我的实现。

与前述大地之母的常青灵性或万物有灵论相同,萨满教的世界观可以归结于三点: (一)万物都是活的;(二)万物相系;(三)万物皆神圣。或人类中心主义或科技造成生态危机,或机械论世界观使人类与自然的疏离,或集体主义对个体的箝制,种种的危机都是萨满教「复兴」的原因。也因为这样的背景,新萨满教的时代特色主要就在于「强调」自然与个体的能力。过去,萨满「被视为是某个特定阶层的人、具有特定人格或是被公众所授定的人才能够扮演的角色。」现在,则视为所有的人都具有成为萨满的能力,体验到与万物一体和万物之神圣,感受到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与价值,这种回归大地之母的怀抱、回归生命本身就如Gossett & Wallace所说:「无论情绪是欢愉或痛苦,整个身体/灵性/心都明白到,萨满经验实现了深层原初的出神需要,这种出神是人类存在的意义!

 

 

萨满教

编辑:刘茂源 来源:中国绿网 发布时间: [2011-09-29] 

   

在大兴安岭生活的蒙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信仰萨满教,而这个宗教不少特点与这些民族在大兴安岭生活情况有关。萨满的传说、萨满歌词、萨满舞蹈、萨满服饰、神鼓、法具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在本民族世代相传,被视为珍宝,而且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有的国家还出过研究专著。

  

森林生活产生了“萨满”教。萨满一词在我国史书上最早见于南宋徐梦莘著的《三朝北盟汇编》,称“珊蛮”,距今已经近900年。“萨满”一词系通古斯语,意为“知道很多事物的人”。萨满教是多神教,崇尚大自然的山、树木、火、巨兽和祖先的灵魂等。萨满多由族内地位较高、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占筮、星占、乞神、求福、求子、祛灾避难和出征打仗前举行祭奠等。《辽史?礼乐志》对当时的大型祭奠仪式有这样的描绘:“今巫(萨满)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萨满教到金元时期,仍沿续两朝始终,甚至影响到其政令和军事。成吉思汗每率军出征,必有萨满先行占卜凶吉。

  

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人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因而加以崇拜。 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当时还不理解人类的起源,认为某种动物与他们的氏族有着血缘联系,于是视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对它加以崇拜。这叫作图腾崇拜。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

  

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对天的信仰观念和祭祀形式还没有完全固定成熟,而是依然停留在对古老的大自然在对古老的大自然物的具体崇拜的水平上;而满、蒙等民族在不同程度上都已从大自然崇拜中突出了对天的崇拜,天神已经被提高到了几乎至高无尚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他们的祖先都曾在大兴安岭生活,对山也十分信仰和崇拜,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影响巨大民间传说里,崇山峻岭往往是全人类和民族起源的发祥之地。对圣山的向往和推崇和对祖先及其灵魂的信仰与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后世对“山神”的信仰与崇拜。火在大兴安岭各民族的信仰里通常同女神联系在一起;而水则被看作是宇宙初始的形态,同时是生命的源泉。因此,不可亵渎、毁坏上述的一切;一切都是神的赐予,要真心地满足于神的赐予。

  

萨满的宗教活动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便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由萨满主持献祭,“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到了“阴问世界”,便在夜间祭祀,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病情多么严重,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第三,声称能“祈求生产丰收”。不同地区的生产活动方式不同,祈求生产丰收的宗教活动的形式也不同。狩猎的人长期捕获不着野兽时,便供祭萨满的“神”。祭祀时先用柳条做成鹿、猪等模型,萨满披挂上阵,做拉弓射箭的模样,于是鹿、猪的模型被纷纷射倒,这时猎人便可以上山,据说马上便能获得大批猎物。如果遇到旱灾、虫灾或水灾。萨满当然也有办法,他们又披挂起来,去祭祀“河神”、“虫神”,于是便风调雨顺,害虫绝迹,牲畜兴旺,五谷丰登。 

  

鄂伦春与萨满教。鄂伦春是大兴安岭的狩猎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自己在林区的生存息息相关。鄂伦春人对“得勒钦”(太阳)非常崇拜。太阳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人们就不能生存,因此每年初一要向太阳跪拜;人们遇到困难时,要向太阳祷告;发生日蚀时,认为是天狗在吃它,用敲铜盆来解救。鄂伦春人也崇拜“别亚”(月亮),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月亮,如果数日打不到野兽,要在露天放一个清洁的桦树盆,人们在盆旁向月亮叩头,祈求月亮让他们打到猎物,第二天盆里有什么兽毛,就会猎取到什么野兽。他们对“奥伦”(北斗星)有着特别亲切的感情,认为他们是由七姊妹组成,很像他们的高脚仓房,因此称它为“奥伦博如坎”,即主管仓房的女神,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正月初一都要对这仓房烧七柱香来供奉。 鄂伦春人对风、雨、雷、电和彩虹感到神秘莫测。认为冲犯风神会得疯病;雷鸣是雷神在发怒;雨是龙在空中喷洒下来的;雨后彩虹是天和地连接起来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都要叩拜。 鄂伦春人认为,“白那恰”(山神)统治着崇山峻岭及山中的动植物。为了供奉山神,在山中选一株高大的树,砍下一块树皮,画一个脸形,每次路过此处,都向其叩拜,求它保佑多打野兽。 

  

鄂伦春人认为熊同他们有某种亲缘关系。 他们看到熊的某些动作很像人。如熊能坐在那里用前爪进食,能用后腿直立走路,还会用前肢作眼罩窥视前方。 同时,鄂伦春人还认为熊是由人变的。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中年妇女,右手腕戴着红手镯,到山里采集,由于天黑迷失了方向,长期在深山里飘泊,后来变成了熊。几年后的一天,她丈夫到该地打猎,猎到一只熊,在剥皮时,猎刀在右前腿上怎样也插不进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妻子腕上的手镯。 由于认为熊同他们有亲缘关系,所以不敢直呼其“底力坎”(熊),而是称雄熊为祖父、舅父,称母熊为祖母。猎到熊时说“可怜我了”。打死熊时说“成了”或“睡了”,忌讳说“打到”或“打死”。 过去打到熊,要把它抬回来,抬的途中,要像死了长辈一样边走边哭。快到“乌力楞”时,猎人要学乌鸦的叫声,“乌力楞”中的人一听此声,就知道打到熊了,也要学乌鸦叫声迎取被猎取的熊。 到熊以后,一般都由全“乌力楞”的人共同消费。把肉煮熟切成小块,拌上熊脑浆和熬好的熊油,由全“乌力楞”的人围坐在“仙仁柱”前一起来吃。边吃边发出乌鸦“嘎嘎”的叫声,暗示乌鸦在吃它的肉。吃完后,熊骨要搜集到一起进行风葬。

  

鄂温克与萨满教。鄂温克族信仰的神种类多达十余种,如“霍卓热”(祖先神)、那恩纳(天神)、“阿格迪博如坎”(雷神)、“希温博如坎”(太阳神)、“玛鲁”(总神)、“托博如坎”(火神)、“白那

查”(山神)、“额特肯”或“阿米坎”(熊神)、“呼莫哈博如坎”(鹿神)、“胡连博如坎”(蛇神)、“舍沃克”(娘家神)、“奥米博如坎”(保护婴儿神)、“吉雅其”(保护牲畜神)、“毛木铁”神、“阿巴格勒岱”(面具神)、“卓勒神”(原为奴仆),“阿隆神”(驯鹿保护神)等。萨满还举行自然崇拜祭祀仪式,以“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进行宗教活动。

   

“吉雅奇”神(牲畜之神)这是鄂温克人每家必供的牲畜之神。其形状是在一方形的毡子上,用偷来的不同姓氏人家的种马的鬃尾,绣成两个人形,中间缝有一个口袋,以盛供物。鄂温克人每年剪羊耳记号时所剪下的部分,都要悬在“吉雅奇”神两旁。凡出卖牲畜时,也必须留下所卖牲畜的鬃尾数根,同样悬在“吉雅奇”神两旁;每逢杀羊时,必须将其食道(煮熟后)割下来,装进“吉雅奇”像的口袋里。供“吉雅奇”神一般一年一次,在正月十五或六月间牲畜满膘时进行。供物是阿木苏(稷子米或大米奶粥),献供的粥必须先给本姓内未出嫁的姑娘吃,然后大家才能吃,据说“吉雅奇”偶像上的两个人形是一男一女。 “白那查”神,鄂温克族猎民信奉的“白那查”就是山神。“白那查”的形象是在粗树上绘制的长须老人。在狩猎途中,猎人遇到高山、岩洞、卧牛石和怪石,都认为是“白那查”神住的地方。从旁边走时不能喧哗,否则对狩猎不利。同时认为一切野兽都是“白那查”饲养的,猎获野兽是“白那查”的“恩赐”,因此,遇绘有“白那查”神的大树,要用兽肉献祭,在饮酒用餐时先敬“白那查”,以求猎获更多的野兽。 

   

达斡尔与萨满教。达斡尔人都是萨满教的虔诚信奉者,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神灵和鬼魂,不仅天地山河都有神灵在主宰,而且刮风、下雨、打雷和闪电等自然现象也都是由神灵主宰的,人和各种动物都有灵魂,人的肉体死亡了,但他的灵魂不死,仍然活在阴间或转世再生。他们把自己的幸运和灾难看作是神灵的庇佑、恩赐或报复的结果,因而供奉各种各样的神。

  

达斡尔人把他们供奉的神称为“巴尔省”,共有几十种,其中源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河神、雨神以及虎神、狐仙等,属于人物崇拜的神有各民族的祖先神、娘娘神等。

  

传说在这许多神灵中,“霍列力”神是最古老的神之一,海拉尔地区达斡尔把它称为“达·巴尔省”,意思是最早的神。“霍列力”神由17个神位组成,除了被雷击而死的半边身的人物外,有九头妖怪、龟、蜥蜴、龙、布谷鸟等动物,大都以木刻的形体为它的神偶。达斡尔人早期曾供奉的“博古勒·巴尔省”由24个神位组成,其中有渔翁、猎人、喇嘛、铁匠、担商、婴儿和宦人等人物,有已故的老萨满和他的神树,有鹿、狗、蜥蜴、蚯蚓、乌鸦、布谷鸟、蛇等动物,还有娘娘神、山神等等,总称为“博古勒·巴尔肯”。这是早期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达翰尔人供奉的集体神群。自19世纪末起,随着达斡尔族氏族制度的解体,这种集体神群已经失传,分化为一群个体的神。

  

 

考古与萨满教

 

http://www.xjass.com  2010年11月19日 23:48:05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内容提要】国内外萨满教研究者普遍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巫术宗教遗迹当作萨满教的早期例证。在这个意义上,萨满教和人类早期宗教具有相同的内涵,它等同于一般学者所说的原始宗教。世界上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的宗教遗迹,对说明萨满教起源及其特点,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许多学者愿意选择考古证据来解释萨满教。考古学的优越性在于:它依据考古遗址和古老岩画保留的信息,向人们提供了人类智力机能的进化历史,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各种宗教现象的时间证据和宗教遗迹的观念内涵,乃至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这些对于分析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体系,都是极为珍贵的。本文主要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时期的遗址发现,世界各国在原始洞穴画、岩画的发掘成果,来研究萨满教文化的起点与发展轨迹,展示考古学对研究萨满教现象所特有的学术价值。

 

世界上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的宗教遗迹,对说明萨满教起源及其特点,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许多学者愿意选择考古证据来解释萨满教。考古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从体质人类学方面提供人类智力机能的进化历史,从而帮助确定宗教发生所必需的人类自身条件,以及与这种条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考古学也提供宗教存在的时间证据和宗教遗迹的观念内涵,乃至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这些对分析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体系,都是极为珍贵的。由于考古证据的实证性,由之而得出的相关萨满教结论比较容易得到广泛认可。

 

一、旧石器时代的萨满教遗迹

 

国内外萨满教研究者普遍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巫术宗教遗迹当作萨满教的早期例证。在这个意义上,萨满教和人类早期宗教具有相同的内涵,它等同于一般学者所说的原始宗教。因此无论是探讨一般的宗教起源还是说明萨满教起源,学者们都聚集在相同的对象上,这就是尼安德特人和他们创造的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这种情况不但在国外已成学术惯例,在我国也是如此。如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蔡家麒著述的《论原始宗教》,都通过尼安德特人的情况来说明萨满教的起源。因此我们的探讨也不能越过尼安德特人这个宗教起点的台阶。

 

考古学清楚地告诉我们,宗教不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在人类出现于世之后的漫长历史年代里,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按照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猿人(南猿生活在距今550万年到100万年前)、直立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到30万年前)和智人(约四五万年以前)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早期人类还不具备产生宗教观念所需要的智力能力。据考证,从腊马古猿进化而来的南猿的脑量只有约500立方厘米,约在200万年前学会了制造工具,并被假设已经有了发音和单词。据对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约6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这些大致属于直立人阶段的人类脑量测定,他们只有现代人平均脑量(1400立方厘米)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只有智人的脑量达到了现代人脑量的变化范围。智人的智力水平已经具有了产生宗教幻想和宗教观念的思维能力,说明这一事实的最重要的考古证据是这个阶段尼安德特人丧葬遗迹的发现。

 

根据地下发掘出来的材料,迄今已知最早的初具形式的墓葬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尼安德特人是1848年在地中海西端直布罗陀海峡的峭壁上和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以东7公里霍赫达尔村南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费尔德赫菲洞穴中被发现的,遂根据发现地而命名。后来,成年尼安德特人和尼安德特儿童的遗骨陆续在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里米亚、非洲大陆的各个地区、中亚、巴勒斯坦、伊朗、伊拉克、中国和爪哇岛等地发现。这方面的发现至今仍在继续,每年都有新的发现物。这些骨骼大部分是在洞穴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的。尼人的石器制作以莫斯特文化为代表。莫斯特文化的年代是10~4万年前,它分布于欧洲、北非和西亚。莫斯特文化的工具比以前轻细,打制石片的技术提高。工具组合类型比以前多得多,除了手斧、刮削器外,增加了石钻。显然,多种类型的工具有利于开发食物资源和改善衣服或遮盖物的质量。尼安德特人过着游猎生活,已可狩猎大动物(洞熊),并且开始利用陷阱、弹丸索、火和长予。狩猎的对象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群而相异。在热带地区,狩猎对象有河马、羚羊、野牛等等。在舍利和阿舍利遗址所发现的动物骨骼中,有时甚至会遇到大象这样的巨型动物骨骼。在较北部地区,则猎取马、鹿、野猪等,有时还能打死穴熊和狮子。在高山地带的尼安德特人狩猎活动中,主要是猎取山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统计各遗址发现的骨骼去判断狩猎活动的规模。在许多遗址的文化层中,包含有几百甚至几千件动物遗骨。例如在托拉尔巴遗址就发现了30多头大象的遗骨,其它动物尚不计在内。可见狩猎在尼人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

 

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墓葬很多,如法国的圣沙贝尔、莫斯特、拉?6?1费拉西,巴勒斯坦的厄斯—斯虎尔,苏联的基克—科巴和切舍克—塔什等,它们说明尼人已经会埋葬死者,而且已有一定的埋葬习惯。遗骸的安放常常是头东脚西。法国莫斯特洞一个尼人的青年遗骸,侧身屈肢,右手手掌枕在头下,很像睡眠的姿势。在乌兹别克的切舍克—塔什洞发现的尼人小孩遗骸,头骨周围安放六对山羊角,排列成一圈,有的学者认为这表示产生了太阳崇拜的萌芽,有的认为当时曾经对这个8岁的儿童举行了葬礼。这些遗址中有很多表现了尼安德特人中的宗教信仰和仪典,例如在伊拉克的山尼达洞穴发现一个墓葬伴有丧葬仪式的迹象。在该洞穴的后部,有个老人埋在一个坑中。对他骨骼周围土壤进行的花粉分析说明,在他身体底下铺有鲜花,在他的头部周围有个花圈。在莫斯特文化遗址中最普遍是动物崇拜迹象,特别是对洞熊的崇拜。在奥地利东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在一个土坑中有7个熊颅骨排成一行。在法国南部,发现大约21只洞熊遗骸,它们为一块沉重的石板所覆盖。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发现有个埋葬儿童的地方用一圈山羊颅骨围着。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几处尼安德特人的人造住所。在乌克兰的摩尔多瓦一号遗址,发现了用猛犸骨骼做成的圆形镶砌物,以及看来是用野兽皮铺成的住所遗迹。在法国的特列卡萨特遗址中,在冲积土或砂土上,发现了分布于50公顷范围内的12个茅舍的残迹。据这个遗址的研究者推测,这些茅舍是一个打猎集团中的妇女和儿童的蔽身之所。在伊拉克发现一位截肢者,在法国发现一位伤残病人,还有关节炎患者等遗骸。这些情况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尼安德特人的社会业已发展到能够关注自身之外的群体成员的程度。残废人似乎是由他们的伙伴来照料的。这意味着,当时的文化不仅仅是以生物性的保障为生存目的,还超过了这个水平。尼安德特社会性的成熟情况和社会组织的一般情况由这些遗迹得以显示。有学者视此为氏族群居之地,或氏族制度的萌芽。

 

近60年来,在欧洲各地发掘出来的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居住地,也说明了他们的定居情况。可能是当地丰富的动物群使人们可以长期使用某些觅食场地,它促使人们得以占据那些位置适当又很方便的居住地。这些居住地或只使用几年,或被几代人甚至许多人连续占用。

 

原始墓葬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普遍化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在大约1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发现了原始的埋葬遗迹。山顶洞人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还有各种随葬品,如燧石石器和钻孔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山顶洞人住所分洞口、上室、下室、下窨四个部分。其中有居住地、埋葬地、仓库等规范性的布局。显然他们是根据需要和经验选择适合居住的天然洞穴,并在其中安排适合自身需要的居住格局。他们的埋葬形式看来是有区别的,在老年、妇女尸体的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的装饰品,所以有学者认为,山顶洞人已处于由血缘关系维系着的早期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了”。(注:参照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第463~464页;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24~25页,中华书局1984年;吴汝康等著《人类发展史》第158、168~169页,科学出版社1978年;〔苏〕阿列克谢耶夫等著《世界原始社会史》第91~100页,汪连兴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宋兆麟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第120~12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美〕威廉?6?1A?6?1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第179~181页,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旧石器时代,特别是尼安德特人葬式的发现,无疑地对于探索人类较早的宗教意识活动、宗教仪式和宗教社会组织情况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埋葬死者的习俗不仅含有特别关心死亡和死者的意思,也应该是一种以灵魂观念为内在根据的宗教性的行为。它表明了原始人这时已有了某种关于灵魂不死和死后生活的遐想,这种遐想还与一定的社会联系有关。

 

二、原始洞穴画和各个时期岩画的萨满教遗迹

 

考古学在原始洞穴画上的发掘成果,同样吸引着宗教学者,他们希望能从相关的材料中获得关于萨满教起源和早期特征方面的启示。自从1879年第一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绘画以来,这批珍贵的遗迹成为萨满教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澳大利亚学者加里?6?1特朗普在他的《宗教起源探索》一书中介绍,在了解旧石器时代宗教方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进展是由研究岩壁艺术的学者完成的,特别是巴黎的安德烈?6?1列罗伊—古尔罕,以及近来普及他的成果的约翰?6?1普赞弗尔。现在已经证实的石器时代晚期的绘画在1~1.5万件之间。它们多数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据介绍,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都是关于动物的。人们通常假定,这些绘画合乎与狩猎有关的目的,以及狩猎经济中兽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成了说明萨满教史前史的重要证据。一些学者根据丰富而有说服力的欧洲洞穴艺术,来说明宗教的史前史。当代著名的萨满教学者米?6?1埃利雅德在他的《宗教观念史》(The History of Religious Ideas)中比较确定地指出其中一个所谓“跳舞的巫师”人像涵义。在法国南部三友洞主要人口的上方,有个人像画上,是一个带有半兽面具的动态的男性人像,头戴多叉鹿角。埃利雅德把这些人像解释为“狩猎之主”或者“猎物之守护者”,并认为这种形象是“神圣的”,应作为后来一切神灵的原型。埃利雅德进一步断定,发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头骨和骨头,可以被解释为仪式的献祭品。与这一仪式相联系的是动物生命从它们的骨头中周期归还的巫术—宗教观念。他还认为,欧洲拉斯科遗址(Lascaux)的鸟形象,提供了萨满教早期的形式证据——守护神和昏迷术。这位避免谈论宗教起源的学术权威,却因而得出了萨满教是已知的最早宗教的结论。

 

人类早期宗教遗迹的另一类现象,是广布于世界各地的岩画。20世纪下半叶我国和国际学界一样兴起了岩画热潮,出版了大量的岩画研究著作。中国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等地的岩画,深刻而又生动地揭示了我国北方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信仰生活和经济生产活动。像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狼山地区岩画,表达了各种宗教迹象:(1)巫术仪式,包括狩猎、交媾、模仿动物生育舞蹈、装扮动物舞蹈等内容;(2)祭祀仪式,包括献祭、祈雨、拜日、娱神舞蹈等内容;(3)崇拜对象,有人面像、兽面像、天体、日月星辰、动物、幻想动物、巫、男女生殖器等内容(注:盖山林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宁夏贺兰山岩画出现了与巫术祭祀相关的人像和动物图像,还有戴假面具的萨满及狩猎巫术、繁殖巫术;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主要是牛、马、羊、鹿、蛇、虎、狗、驼、鸟等动物形象,以及狩猎和祭祀舞蹈图像;新疆呼图壁岩画则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生殖崇拜,有交媾形态画面和生殖崇拜舞;而天山以北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地区岩画常见的动物主题有牛、马、羊、鹿、狗、骆驼、熊和飞禽以及狩猎和放牧图像等等。

 

到目前为止,世界五大洲73个国家都发现了岩画,其中包括西南非洲、北欧、中亚和西伯利亚大陆岩画。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马奴尔?6?1阿纳蒂指出:岩画组成世界艺术的最早篇章。它绘在或刻在洞穴或露天的岩石上,时间几乎跨越了4万年之久。这些形象和符号是人类有文字之前的文化和智能的主要记录。它们揭示了史前人类的欲望和野心、恐惧和企求,以及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美学观念(注:周菁保主编《丝绸之路岩画艺术》第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与自己有关的岩画资料。宗教学者同样发现了其中具有宗教意义的成分,并试图予以说明。各种各样的抽象图形和具体形象、人形和性的象征,说明岩画不仅仅为纯粹和简单的狩猎巫术、性的观念,有关动物的丰产观念和繁殖观念也应是这种艺术涵义的一部分。许多学者把岩画解释的基础放在狩猎文化的崇拜动物仪式和与它相关的萨满教信仰传统之中,注意到岩画上的符号和象征可能是一种使用它的早期人类与神灵世界进行沟通的系统表达;同时还认为,岩画具有把人集合在各种符号象征下进行仪式活动的作用,它创建或提供了宗教仪式活动的公共环境。当然也有学者把岩画作为揭示萨满教史前史的最早材料,特别是中亚和北亚岩画,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最早的萨满教仪式与象征的表达,这些材料对那些认为萨满教信仰是从西伯利亚开始发展的人,提供了线索。在近40年,俄国学者在西伯利亚岩画上的考察和研究的成果几百件,借助西伯利亚材料确定萨满教起源的尝试十分普遍。例如阿?6?1波?6?1奥克拉德尼克夫(A.P.Okladnikov)认为,萨满教作为一种综合的巫术—宗教实践,在贝加尔地区的起始约在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在乌拉尔区域则约在公元前第1千纪。但是目前来看,宗教学界并不具备关于岩画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共识的方法。众所周知,对宗教学家来说,还只能指出某些岩画片段的符号意义,要详细分析岩画背后的萨满教各种母题及其意义是要付出相当努力的。

 

三、中国考古发现的萨满教遗迹

 

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辽西红山文化的发掘。红山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北方文明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北方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是一部交响曲,辽西的古代文明则是它的序曲,比中原要早1000年。通过地层学、类型学、遗址分布规律和碳—14测定年代数据等多方面的研究讨论,考古学家将辽西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依次排定为兴隆洼文化(约公元前6200~前5400年)、赵宝沟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470年)、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10~前2920年)、小河沿文化(约公元前2920年)。一些学者习惯把这一地区的古文化统称为红山文化,并按照各文化的历史年代称其为前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后红山文化等。

 

从对一系列文化遗迹和考古文物的研究中,考古学家认识到: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萨满教文化。就一定意义讲,萨满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源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四号遗址出土的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有猪形首、鹿形首和鸟形首动物图像。猪形首细眼,长吻前突,鼻端上翘,獠牙长而略弯,蛇身躯体作蜷曲状。鹿首和鸟首右侧纹饰则似由羽翼抽象出来。三种灵物图像都向左侧绕器一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幻想的神灵具有超人伟力。它们已不是单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而是人们创造的崇拜对象(注:杨虎等执笔《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在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场所,出土了生育崇拜陶塑孕妇像和生育女神大型坐像,还有双龙首玉器等。继东山嘴遗址之后,又在牛河梁文化遗存中获得重大发现。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是我国迄今为止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大型祭祀中心,也是一个较大群体的宗教圣地。这里的女神群像大小不同,构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并有猪龙头泥塑和猪龙玉饰出土。有学者认为,女神庙同积石冢紧密联系,可以推测是该群体的祖先塑像。它与突出性器官的维纳斯女神像不同,属于祖先崇拜,而维纳斯像属于生育崇拜(注:吕大吉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6?1考古卷》第1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红山文化中被称作东方“维纳斯”的孕妇雕像,可能表示原始时代的母亲神崇拜,或表现以女性作为生育者的丰产巫术和生殖崇拜。辽西祭祀女神的遗址所反映的应是女神崇拜。旧石器晚期以来(距今2.5~2.3万年)的“维纳斯”石雕像在法国地中海海滨地区、马耳他、奥地利、俄罗斯中部以至贝加尔湖地区被不断发现,她们裸体,乳房高耸,肚子硕大,女性在生物学上的生殖能力及社会上的养育能力被充分强调。埃利雅德认为,这些女性小人像表明了在崇拜对象上对女性的专注。在旧石器时代人的意识中,特别重视妇女在丰产象征方面的意义。也有人解释,这些人像是最初的母亲神(注:埃利雅德的看法见于埃里雅德著《宗教思想史》(W?6?1R特拉斯克英译),伦敦,1979年,第1卷,第13页;加里?6?1特朗普著《宗教起源探索》第226-227、232、23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我国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北方民族早期萨满教文化无疑带来巨大推动,其中发现的东方“维纳斯”孕妇雕像和大型女神庙,则更有力地证明北方民族萨满教的古老性和典型性。

 

铜器时代以后的考古发掘,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萨满教内容。特别是一些属于北方民族的墓葬,则更为直接地提供了它们的宗教信仰信息。内蒙古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阶段)出土了与生殖崇拜相关的剑柄男女雕像,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特征。吉林西团山遗址,据推测约在战国之际,可能当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属父系制社会阶段。主要的宗教迹象表现为石墓朝向山顶,这可能与天体崇拜有关。据人骨研究结果,该墓葬属于通古斯族属。辽宁西丰县发掘匈奴墓葬,是一处具有军事组织特点的游牧部族的公共墓地。出土文物丰富,主要有铜柄或木柄铁剑、铁矛、铜矛,带有牛、马、羊、驼、犬马、犬鹿、鹰虎等动物形象的铜饰板,从造型上看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另有77面铜镜出土。从墓葬的陪葬方式来看,那些受到特殊礼遇的青壮年死者,可能是有军功的英雄。在战争掠夺日益扩大的社会,英雄崇拜成为祖先崇拜的核心形式。从随葬品的纹饰来看,主要取材于兽类和凶猛禽兽,表现了它们崇拜的对象和巫术观念,和萨满教的神灵世界有密切联系(注:吕大吉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6?1考古卷》第1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有鲜卑古墓群出土,其中有与巫术信仰相关的狩猎纹骨板。画面正中是一个猎人,手执长弓,弦上有箭待发,弓前不远有一只惊恐疾驰的鹿,猎人背后又有一只鹿奔来,画面上还钻有许多圆孔。

 

可见,我国的考古发现拥有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以来典型的维纳斯女神崇拜遗迹,还有母亲神崇拜及其大型祭祀场所。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各种出土文物都突出地表现了萨满教的动物崇拜主题和动物丰产巫术。虽然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萨满教的遗迹还不很系统,但大致的历史脉络已经显现。特别是一些北方民族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确实的证据。

 

目前我国考古学界,特别是北方考古学界,已经把萨满教作为文化源头来进行理论思索,并以萨满教为参照对考古中的信仰遗物进行意义分析。他们提出,从考古学观察,中国的北方地区是中国文明、文化的源头之一。这一地区是渔猎文化区、游牧文化区及一部分农耕文化区。北方古代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人都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或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为汉文化(中原文化)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必须到这些文化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大舞台去探索,在北方民族发展的时空中去追寻。萨满教文化既是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继承着北方文化的遗产,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所以,汲取、掌握、研究和总结萨满教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注:王承礼、李亚泉:《论中国古代北方文化》,《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

 

考古学的种种发现对我们的研究既是鼓舞又是鞭策,我们希望萨满教研究能在考古领域有所作为。目前来看,关于萨满教起源和发展的考古学资料还不能说很充分,因此即使得出某些结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和不完整的色彩。我们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我们的认识也会逐步完善。

 

 

萨满教与中国古代的“萨满式文明”

2014年05月04日 09: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色音 

 

关于“萨满”一词的来源和本义,学术界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是归于通古斯语族、蒙古族以及突厥语系的说法。学术界认为,其他民族对“萨满”有不同的称呼,而只有通古斯语族的人一直称之为Saman。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布里亚特人中,也用“萨满”一词,但还有“孛额”、“巫都干”等称呼。有关萨满教产生的各种传说和故事的共同母题最早几乎都产生于西伯利亚和通古斯语系的民族中。经过调查,学者找到了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宗教体系的因素。R.费思认为,“萨满”是北亚的精灵统御者。秋浦主编的 《萨满教研究》一书也认为,“萨满教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锡伯族,都称他们的巫师为萨满”。此外,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也认为“萨满”一词为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

 

另一种观点于1820年由雷缪塞提出并认为,“萨满”一词来自巴厘语Samana或梵文中的Sramana,被译成中文“沙门”。梵语Sramana意为“乞丐之僧”;巴厘语Samana是梵语Sramana的转写。继之,克拉普罗特假设,西伯利亚从印度与佛教中接纳了“萨满”一词;希罗科戈罗夫(即史禄国)支持这种假设。基于吐鲁番和敦煌文物的发现及考证,他认为上述假设比较可信。佛教很可能不依靠外力而进入中亚细亚和中国,Sramana是特别宗派的僧侣,而Saman则是其中某一支派的成员。因此,这两个词应具有共同的梵语词源。语言学家鲍培教授认为,Sramana可能通过中亚细亚到达满洲通古斯地区,演变成Samana。这就等于是说,“萨满”一词在传播中直接越过整个蒙古地区而未留下丝毫痕迹。但由于上述说法的立论不足,早已为许多学者所否定。

 

“萨满”的发现与萨满教的定义之争

 

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随着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在欧洲兴起了旅行和探险热。西伯利亚的神秘宗教——萨满教成为探险者关注的焦点。当时俄国、北欧诸国、荷兰、德国乃至美国的旅行家、学者和探险家都到通古斯人居住的地方进行各种类型的考察活动。在撰写旅行记和学术报告时,由于和欧洲人所信奉的宗教信仰不同,从欧洲人固有的宗教词汇中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表达通古斯人的宗教形态,所以他们只好借用当地人的“萨满”称谓,将通古斯人的宗教信仰称为Shamanism(即萨满教或萨满主义)。这样,通古斯语的“萨满”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学术用语。随着探险考察地域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学术上称之为“萨满教”的宗教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而并非通古斯人所特有的信仰。于是,他们将其他地区发现的一些类似的宗教信仰也用“萨满教”这一术语来表达。

 

在上述背景下,为了避免概念术语的混用,学术界展开了有关萨满教定义的争论,出现了广义萨满教和狭义萨满教之分。狭义的定义指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的民间信仰,特别以通古斯民族中所流传的民间信仰为典型。广义的定义则指东从西白令海峡,西至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及包括北美、澳大利亚、北极爱斯基摩人在内的所有原始巫术。目前,国际范围内通用的萨满教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萨满文化现象,而非专指通古斯人的萨满教。

 

“萨满式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

 

除儒家、道教文明外,还有一种中国“萨满式文明”的观点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最早提出的。在《考古学专题六讲》中,他提出:“萨满式的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这一观点在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具有 “名人效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大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兴起的“萨满教文化热”即为受其影响的结果。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一些研究重新审视中国的宗教。例如,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就这样定义道教:“道教是以中国古代以来萨满式的咒术信仰为基础,重叠复合地采入了儒家的神道与祭祀的思想与仪礼、老庄道家的‘玄’与‘真’的形而上学、佛教的业报轮回与解脱以及济度众生的伦理与仪式等等,在隋唐时代大致完成了作为宗教的教团组织、仪式方法、神学思想,以与‘永恒的道’合为一体为终极理想的中国民族(汉族)自己的传统宗教。”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表明,萨满“登天入地进行宇宙飞行”的观念和中国古代的“巫觋通天”观念一脉相承,“巫觋通天”观念和萨满“通天”观念是基于相同思维模式上的同一种观念形态,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基本断定,中国史前文明的根基或许就是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为特征的萨满教信仰,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原生宗教实际上就是国际人类学上统称为Shamanism的宗教现象。在国外,有的学者甚至将这一观点引申到对整个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中,提出了“整个世界古代文明就是一种萨满式文明”的观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

作者:郭淑云

 

内容摘要: 萨满教天穹观是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基于对宇宙天穹的虔诚崇拜,世代观察宇宙,不断认识宇宙的思维结晶,是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总概括。萨满教宇宙观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直观观察、丰富想象和类比相结合所获得的认识。 宇宙原初形态如何,天地又是怎样起源的,何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这些...

萨满教天穹观是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基于对宇宙天穹的虔诚崇拜,世代观察宇宙,不断认识宇宙的思维结晶,是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总概括。萨满教宇宙观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直观观察、丰富想象和类比相结合所获得的认识。

 

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

 

宇宙原初形态如何,天地又是怎样起源的,何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这些都是原始人类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世界许多原始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多持“混沌说.北欧神话认为,宇宙最初混沌一团,无天、无地、无海。[1]我国盘古神话亦有“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2] 的记载。“混沌说”也是萨满教宇宙观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当然,具体的解说,各民族又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宇宙原初形态是一种混沌状态,有的视宇宙为一种混沌物质,有的则赋予了某种特定的物质。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流传久远的《蒙古神话》[3] 开篇就讲:在比太古还古的时代,天地不分,世间一片混沌,似浮动的云雾,飘荡的脂膏,轻轻蠕动,不知过了几千几万年,产生了明暗清浊的物团,于是轻清之物上浮为天,重浊之物下凝为地。班札罗夫在《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中也指出:“蒙古人认为:天与地曾居于混沌状态之中,而且浑为一体。”

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则将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比作“像水一样流溢”的汪洋世界。创世女神阿布凯赫赫即生于水中:“世上最古最古的时候是不分天不分地的水泡 泡,天象水,水象天,天水相连,象水一样流溢不定,水泡泡渐渐长,水泡泡渐渐多,水泡泡里生出阿布凯赫赫。”[4] 突厥民族也认为:“在大地形成前,到处一片汪洋,既没有天,也没有地,同时也没有日月。于是,诸神之首,万物之始,人类之父和母腾格里开拉汗创造了自己的相似之物,把它 称为人类。”[5] 阿尔泰神话中也传讲着:宇宙最早是水,没有天、地、月亮、太阳。[6]布里亚特萨满教认为,世界之初只有水和水里沉默不语的一匹大龟,神出差到那匹大龟旁边,在它的肚子上筑建了世界。

 

作为一种信仰观念,“神灵创世,神生万物”无疑是萨满教世界观的基本思想。然而,在对宇宙起源的阐释上,却包含着原始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含有某些真理的成分。在天、地形成前,宇宙是一个混沌世界,表明这种宇宙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首先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而以云雾、水等自然物质来形容这个混沌世界,便给宇宙起源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当然,各民族宇宙观对宇宙起源之物质性的解说是自发的、潜意识的,而且是不彻底的。如突厥民族观念中的原初宇宙,既有自然物质水,又有超自然的神,二者关系如何,并未说明,似乎二者同时存在。蒙古族和满族则肯定了先有云雾、脂膏、水一样的混沌世界,而后有神。满族创世神话更明确指出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生于水中,使物质的水成了孕生万物的源泉。

最初的宇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这种带有相当普遍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原始先民的想象和猜测。然而,它却与科学的宇宙学说有某些契合之处。当代许多科学家认为原始宇宙是由各种原始物质组成的混沌世界。可见,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在萨满教宇宙观中,宇宙的原始物质多为某种具体的自然物质,如水、气、云雾等,这种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符合原始思维特征。认识能力的低下,大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水平,原始人类只能以感性认识为依据去认识宇宙、自然,这是原始人类无法逾越的思维阶段。

 

如果说萨满教宇宙观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含有某些朴素唯物主义成分的话,那么,对万物生成的解说则是以唯心主义神创论为出发点的。蒙古族神话传讲,是天上的九十九尊天神加固土壤,使尚处于一片漂浮状态的地界变得平平整整。又从天上撒下草木,把按照天神模样造的人送到地上,从此地上有了人类,有了草土生灵。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传讲,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天神)与由她下身裂生出的卧勒多赫赫(布星女神)“同身同根,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共同生化,创造世界万物,“育有大千”。其中,阿布卡气生云雷,巴那姆肤生谷泉,欧勒多用阿布卡赫赫的眼睛生成日、月、小七星。人、禽、兽、花草树木和其他自然物都是三姐妹女神创造的。

 

在萨满教世界中,神是世界的主宰。神创万物说是萨满教神学思想在万物形成方面的具体体现。尽管各民族对神创万物的具体方法、途径、先后顺序各有不同的解说,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即肯定神灵在万物起源上的创生作用,从而给万物形成以唯心主义的解释。尽管如此,萨满教对万物形成问题的思考仍不乏闪光之处,有着可取的认识价值。

首先,对一些自然现象、特征、民俗事象予以自圆其说的解释。赫哲族神话《恩都力造人》对人的生命力的起源和人体特殊体态的形成有着符合逻辑的解释:恩都力先用泥捏了一条大鱼,接着又捏了十来个有鼻子有眼睛有胳膊有腿的泥人。这时天下起了雨,恩都力怕小泥人被雨淋坏,便把它们放入鱼口内避雨。待到天晴,小泥人欢蹦乱跳地从鱼口中自动跳出。大地上的江河、湖泊、山川的成因以及畸形人的出现都是恩都力的无意识活动(搬动泥人时碰坏了它们的胳膊、腿)的结果,泥人脸上麻点的出现是由于造人活动中偶然遇到的一场雨造成的。[7] 神话传说对人的由来及生命力的获得、畸形人的出现予以符合逻辑的解释。

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以其奇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对北方天象、地理的成因,生物的起源与习性,民俗的缘起等都作了朴素、具体的解释。如男人的生殖器与熊的生殖器相似,神话解释为,创世之初,地母巴那姆赫赫学着天禽、地兽、土虫的模样造男人,慌忙之中她从身边野熊的胯下取下一个生殖器,按在了她们已做成的男人形体的胯下。夜空中星星东升西移路线是创世三姐妹在与恶魔耶鲁里鏖战时形成的:布星女神卧勒多赫赫被耶鲁里囚于地下,其布星桦皮兜也被耶鲁里抢走。然而,卧勒多乃周行天地的光明神,她的光芒照得耶鲁里眼睛失明,天晕地旋,耶鲁里急忙将抓在手上的布星神兜从东到西抛了出去,卧勒多赫赫便从东向西追赶,夺回了布星袋。从此,星星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年年如此。这一星移路线就是耶鲁里给抛出来的。对一些古俗的解释,不仅阐释了民俗事象的源流,而且揭示了它们的宗教、文化意蕴。如神话传讲,恶魔耶鲁里曾一度将天母阿布卡赫赫抓获,欲霸天穹。在大难降临之际,阿布卡赫赫的护眼女神者固鲁(刺猬神)见天地难维,便化作一朵芳香四溢、洁白美丽的芍丹乌西哈(芍药花星),耶鲁里见此奇花,爱不释手,众恶魔也争抢着摘白花。但白花却突然变成千万条光箭,刺向耶鲁里的眼睛。耶鲁里终因疼痛难忍,逃回了地穴,从而使天地得以拯救。满族妇女向有头上戴花或插花之俗,即有惊退魔鬼之寓意。而戴花、插花、贴窗花、雕冰花,尤以白芍药花最受青睐,盖缘于此。此外,满族及其先世敬鸟、点冰灯、高竿挂灯等古俗,都可在神话中找到渊源,得到解释,由此而成为满族民俗的重要源头。

 

神话对万物生成的解说反映着先民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轨迹。生存活动的需要,使原始人类不断地认识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并试图对这个大千世界做出说明。然而,思维水平的低下,又使他们只能凭借猜测和想象对客观世界做出解释,即使是对已被他们认知的自然现象,也无法超越这种思维的特点。

应该承认,萨满教神话对万物起源及习性、特征的解释,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原始先民认识世界的成果,不仅对一些具体、微观的事物有着相当细致的观察和颇为准确的认识,而且对宇宙、自然的总体把握上,也有许多合理因素。如萨满教宇宙观中的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的认识和“兽族百禽比人来到世上早”[8]的观念,基本上符合宇宙发展和生物进化规律,是对万物起源较为正确的解释。

其次,萨满教对万物生成的解释,虽以神创说为基点,唯心主义观点占主导地位,但这种唯心主义并不彻底,其中渗透着唯物主义因素。万物虽由神而生,但万物并非凭空而生,而是神凭借其他物质而生成。正如土耳其萨满教学者阿·伊南所说:“一般地讲,虽然信奉萨满教的突厥人的宇宙起源论承认‘造物腾格里’,但远不能把‘创造’的概念理解为‘从无到有’。因为最早的腾格里也要有一个栖身之处,为了创造万物,手里原来就有些物质……腾格里创造万物是给已经存在的物质以形式。”[9]

 

神借以造物的物质多半是某种具体的自然物质。古代突厥民族普遍信奉滕格里开拉汗为造物主,在一片汪洋的大海中,他命已先由他创造的人类潜入水底取泥土,然后撒在水面上,以创造大地。人类企图悄悄为自己造出一块陆地,便将一部分泥土含入口中,因口中泥土膨胀,呼吸困难,开拉汗便命他吐了出来,吐出来的泥土溅向四处,结果大地成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也成了沼泽。开拉汗一气之下,将人类从光明世界逐出。然后,他创造了一棵九枝巨树,并将每条枝创造为一个人。这里开拉汗造地用的泥土和造人用的树枝都是突厥先民熟悉的自然物,他们凭借想象与观测经验,在泥土和大地、树枝和人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是原始思维的产物。

宇宙万物千姿百态,滋生万物的原初物质亦千差万别,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然而,各民族却多有认识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如通古斯语族各民族都有恩都力用泥造人的人类起源神话,在这类神话中,泥土成了神造人的基本物质。泥土造人神话在世界许多民族中也都有流传,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有诸多一致之处。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各个民族不管它们的种源和地理环境如何,在自己的发展中总会碰到极端相似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总得为满足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采取同一的生产方式”[10]。

同其他事物一样,思维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原始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到对一般规律的认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尽管这一认识过程相当缓慢,抽象思维能力始终相当低下,但从北方民族对万物起源的解说上,仍体现了这一认识规律。在萨满教神话与观念中,神借以造物的物质多是已为原始先民认识的某种自然物,反映了他们强于具象思维,弱于抽象思维的特点。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体现在一些民族中有关生成万物的原初物质的变化:“气生万物,光生万物”,造物所凭借的物质已由某种具体的物质演变为较为抽象的物质概念――“气”。当然,无论是具体的自然物质,还是抽象的物质概念,作为神灵造物的凭借之物,都同样说明萨满宇宙观在万物生成方面所表现出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互交织这一特征。

 

1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2 徐整《三五历记》。

3  [日]中田千亩搜集,昭和16年出版。

4  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

5  [俄]B.B.拉德洛夫《萨满教及其神像》,贺灵、佟克力译,打印稿第6页。

6  [土]阿?伊南《萨满教今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萨满教研究》编写组1979年铅印本,第17页

  。

7  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8  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第230页。

9  [俄]B.B.拉德洛夫《萨满教神像》第16页。

10  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7-38页。

 

《原始文化透视——萨满文化研究》

 

 

太阳崇拜与萨满教宇宙观 

 

三星堆与金沙遗址中所表现出来的太阳崇拜是明确无误和直截了当的,例如鸟形和眼睛形图案、“纵目”人、四鸟绕日金饰、射鸟鱼纹金带、以及玉琮等,在这一点上毋需浪费太多的笔墨。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史前具有明显太阳崇拜色彩的考古学文化如何从历史和人类学角度予以解释--人类学之于史前考古一如历史文献之于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不仅是一种方法论,同时更应该理解为目的论,因为这涉及到考古学的终极目的,即复原历史的问题。 

 

古代的太阳崇拜实际上反映的是先民们对“天”或“天堂”的崇拜,是萨满教(或谓原始萨满文化,或广义的萨满教)宇宙观的表现。著名的萨满教学者艾利亚德(M.Eliade)认为萨满教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原始宗教;并认为萨满教发轫于史前,发达于青铜时代,而且一直发展到今天。尽管也遭到批评,甚至有些学者斥之为“泛萨满主义”,但艾利亚德的萨满教理论在史前学家(包括考古学家)中却有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用一句前世界岩画委员会主席、法国著名的史前学家克劳德(J.Clottes)夸张的话来说,用萨满教理论去研究史前文化的结果是“非常严密,无懈可击。”

 

萨满教宇宙观认为整个宇宙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世界。天上住着天帝和神灵,地狱居住的则是border=0>魔鬼。正如清人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云:“萨满教又立三界,上界曰巴尔兰由尔查,即天堂也,中界曰额尔土土伊都,即地面也;下界曰叶尔羌珠几牙几,即地狱也。上界为诸神所居,下界为恶魔所居,中界尝为净地,今则人类繁殖于此。”三个世界由一根“中心轴”或“中心柱”联系在一起。中心轴或中心柱由于位于世界之中心,故又被称为“世界柱”、“宇宙柱”、“天柱”、“地钉”、“地脐”、“中心柱”等等,我们可用“宇宙山”来统称。只有萨满巫师可以在迷狂状态下通过“宇宙山”往来于三界之间;而对于一般人来讲,只有死后灵魂可以根据生前情况上天堂或下地狱。可能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个时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通过迷狂而往来于三界,所以后来才有了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的说法。不过我们在这里更关心的是这个联系三界的“宇宙山”,以及与其相关的祭礼,这是我们解释“太阳崇拜”的关键所在。

艾利亚德曾对萨满教的宇宙山或世界山作过详尽的分析,根据他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宇宙山所具有的特征如次:

 

(1) 是天上、人间、地狱三界的联系之外,为方形。其外环以河流,形成 “洲地”。

(2) 分三层:上面居住着天帝和各种神灵,为天堂(其形象特征为枝上有鸟的树,或两边各有一动物的树,或山上一树等);山底为地狱(其形象特征为树下一蛇、鱼等)。

(3) 四面环水。

(4) 位于“宇宙之中心”,其山顶正对着北极星,亦为日月出没之处,故日照无影。

(5) 山顶上有一棵树,为“世界树”或“宇宙树”。树顶上住着天帝(常以鹰、鸟等形象出现);树下拴着马或其它动物,为神灵们的坐骑。由于该树位于“世界之中心”,故此树无影。该树根一直扎到宇宙山的底部魔鬼所居住的地狱。

(6) 宇宙山多产珍禽异兽、神草奇木以及金银铜铁玉等。故有些民族萨满教中的宇宙山有“铁山”、“金山”之称。

(7) 宇宙山高耸入云,与天连,故有时与“天”、“太阳”、“雷电”、“光明”、“ 火”等有诸多联系,或以其命名。

 

关于世界山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昆仑山、天山、方山等;同样,世界树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名称,如建木、扶桑、大木、寻木、珠树、扶木、青木、若木等等,但屡屡见诸考古资料者,则以摇钱树为大宗。不过需要指出是,宇宙山只是一个神话概念,并非地理概念。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都可以指定附近的任何一座山为宇宙山,如毕沅所说:“《尔雅·释丘》云:'三成为昆仑丘'。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也”;而对于平原地区的古人来讲,则以筑高台或建大殿来替代,甚至使用立杆植树的变通方法来通天,如中国古代的明堂和社。

 

太阳的崇拜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天或天神的崇拜,因为天是所有凡人死后都希望去的地方,而天神则是一位象征着肯定因素的神,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都来自天神。不过“天”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需要用一个具体物象来象征,这个物象最主要的就是太阳。《礼记》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汉代郑玄注曰:“天之神,日为尊。” 此外尚有鸟,以及旨在强调眼睛的兽面、人面以及图案等等,如新石器玉器上的鸟形纹、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岩画中的人面像。不仅是我国,即使整个世界范围内,莫不如是:“对于许多印第安部落来说,鸟(包括鹰、雷鸟、蜂雀)通常是天体以及一切与天和天神相关之物的隐喻” 。

 

由于萨满教所赋予“天”的肯定价值取向,所以对天神的崇拜便构成了古人宗教信仰中的核心体系。从理论上说,古代所有的礼器和墓葬出土器物都可纳入到天神崇拜的体系中来: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的各式玉器、青铜时代各种质地的礼器,以及后来秦汉时期的陶器(钫、壶、博山炉等)、摇钱树和铜镜等。不惟如此,许多与宗教祭祀相关的遗迹,也表现出天神崇拜特征与性质,如浙江瑶山与反山良渚文化出土的土台以及与我们这里讨论的四鸟绕日金饰等祭天礼器相关的于1957年发现的成都羊子山土台。

 

羊子山土台遗址是一座直径140米,高达10米的土丘。该台为-方形建筑,每层台之间有土阶相通,原高度应该在10米以上。凤凰河沿着土台西部和南部缓缓流过。每层用土坯砌墙,土墙内填土夯打。发掘者根据发掘情况对羊子山土台进行了复原,该土台原貌应为一方形三阶的高台建筑(见图1)。该土台与金沙文化的时代相当或稍晚。

 

根据上面我们列举的艾利亚德关于宇宙山的特征描述来看,羊子山土台应为典型的宇宙山,也就是古代文献中的昆仑山。“三层”(包括像三座山的“山”字形)是昆仑山的最主要特征,在古代文献中屡屡被强调:《尔雅﹖释丘第十》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释名﹖释丘第五》亦云:“三成曰昆仑丘。”《水经注·河水》:“三成曰昆仑丘。《昆仑记》曰: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为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淮南子·原道篇》“鲧作三仞之城”。《山海经·南山经》也提到“成山”为“四方而三坛”。《水经注·潍水》记琅邪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台上有神渊”。《汉书·郊祀志》云汉宣帝曾祠于琅邪。众所周知,汉代诸帝去东方唯一的目的就是祭天。

 

在这种三阶方形的高台上建以宫殿,便为“明堂”。《大戴礼记》云:“明堂者……上圆下方,所以朝诸侯。其外有水,名曰辟雍。” 《汉书·郊祀志》载:“上欲治明堂,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皇帝时明堂图。图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屋,屋通水,水环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面入,名曰昆仑。” 《吕氏春秋·召类》说:“故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 这种象征“天”或“宇宙山”的三阶形建筑甚至影响到民间建筑,如班固的《两都赋》中就有“重轩三阶”句,至今南方许多地方建筑上的女儿墙多为三阶形。高台上或植以树,则为“社”。《周礼·地官·司徒》:“设其社稷之而树之田主,各以其野之所宜木”。郑玄注:“所宜木,谓若松柏粟也。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论语》曰:“哀公问社于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社与树,即宇宙山与宇宙树,是一种更为典型的萨满教宇宙观的表现。这种宇宙思想以图形的形式更多更早地见诸考古资料中,如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见图2)以及良渚文化。

 

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饰虽然以其独特的造型与构图明确地表现出一种太阳崇拜形式,然而结合与其时空相去不远的羊子山土台遗迹来看,一如我国其它地方,仍属古代萨满宇宙观中对天的崇拜体系。也只有将金沙,包括三星堆等遗址出土的与太阳崇拜相关的遗迹和遗物放到萨满教文化的框架中去观察与理解,可能会更具有复原历史的终极意义。

 

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结构 

郭淑云

 

在萨满教宇宙观中,关于宇宙的结构模式颇具特色。宇宙是一个立体的世界,天分多层,这是萨满教宇宙结构的基本特征。尽管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对宇宙总体面貌的解释各有不同,但却体现着这一基本特征。在东北亚诸民族的观念中,“宇宙充满了居住灵体[ spiritual]的 众天体。他们自己的世界是圆盘形的,像个浅碟子,中部有一孔通向下层世界。上层世界位于中层世界即地球之上,它有一个比中层世界大许多倍的拱顶。地球即中 层世界,位于水中,驮在一头巨兽的背上,它可能是一只龟,一条大鱼,一头公牛,或者一只猛玛。这些动物一活动即引起地震。地球被一条宽阔的带子围绕着。地 球上有一高柱子与上层世界相接。上层世界有许多层——三层,七层,九层,或十七层。地球的中心长着一棵‘宇宙树’,上接上层世界诸神灵的居所。”[11]满族宇宙神偶是三位创世女神和装有神偶的椭圆柱形桦皮盒。三姐妹神是开天辟地时代的创世大神,桦皮盒则代表着多层世界的一层,桦皮盒表面绘有云朵、水、柳叶,盒底中央有一圆孔,意为与下界联系、沟通的路径。

信 仰宇宙树的观念在许多民族中奉行不衰。“宇宙树”有着几方面的内涵,它是人界与天界联系必不可少的具象物,是世界的支柱。不仅如此,“宇宙树”还被一些民 族比作宇宙本身。认为它长在天穹的中心,通贯天地,根须部是地界,树干部为中界,枝头分为七叉或九叉,为神界。果尔特(赫哲)人即认为有三根宇宙树,第一 根在天界,第二根在人界,第三根则在地界。这种以树象征宇宙三界的表现方法,恰是原始人类具体思维的产物。

无论以何种生物或自然物比附宇宙,萨满教对宇宙总貌的解释都与宇宙的“界”相关联,“界”成了宇宙的最大单位。而“三界宇宙说”则是萨满教宇宙观中最基本的宇宙模式。“三界宇宙说”即将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或称天界、人界、地界。其中上界为神灵所居;中界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息之地;下界则是亡灵和恶魔居住之所。这是近世萨满教“三界宇宙观”的基本观点,其具体内涵又因民族而异。如反映于达斡尔族民间神话故事中的三界宇宙观为:天上世界是恩都热神、仙女、玉皇的所在,是自然的永生之地;地上世界是人与自然万物的所在,是自然的有生有死之地;地下世界则是魔鬼洞穴和“伊日木汗”阎王的地狱,是世人死后的去所。[12]满族萨满神话《天神创世·天和地》对“三界宇宙说”做如下表述:“相传,天,有十七层;地,有九层。人住的地方叫地上国,神住的地方叫天上国,魔鬼住的地方在地下,叫地下国。”[13]“三界宇宙观”普遍存在于信仰萨满教的诸民族中.但其内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并由此而表现出不同历史层次的信仰观念.

从 近年来在满族聚居区挖掘到的萨满神谕和神话可见,满族萨满教的“三界九天说”保留了较为古老的三界宇宙观,其内涵更接近萨满教的原始观念。“三界九天说” 主张:宇宙分为三界九层,最上层为天界、火界,又称光明界,可分三层,为阿布卡恩都里和日、月、星辰、风、雷、雨、雪等神祇所居,此外,还有众多的动物 神、植物神以及氏族祖先英雄神,也高居“九天神楼”之中;中层也分为三层,是人、禽、兽及各种弱小精灵繁衍的世界;下层为土界,又称地界、暗界,亦分三层,是伟大的巴那吉额母(地母)、司夜女神以及恶魔居住与藏身地方[14]。

俄 罗斯境内坎顿村的那乃人对宇宙结构的认识也很有特点,认为宇宙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人世间,居住着人类及保护神玛西和吉乌林;第二层居住着自然界保护神努 努和主要的萨满神玛依加妈妈;第三层,即最上一层为黄金层,这一层的统治者为三吉玛法,他是赐给人们狩猎时的额其和神。三吉玛法决定着人们的吉凶祸福和渔 猎活动的成功与否。每年的祭天,就是祭三吉玛法。下阿穆尔的那乃人将宇宙分为上界、人世间和下界。天上只有劳伊神、三姓神、娘娘神三位神。[15]

不难看出,上述观念更接近萨满教宇宙观的原始形态。尽管它们互有差异,但其体现的精神实质却是极为相近的。从中可以看出,在原始萨满教三界宇宙观中,宇宙三界并没有绝对的分野,上、中、下三界都有神灵栖居,只不过其属性、职司各不相同罢了。上界和下界的概念与现代宗教的“天堂”、“地狱”的涵义并不等同。下界也与上界、中界一样,有山川、河流、森林,供神、亡灵狩猎、生活,绝非佛教、基督教的“地狱”概念。

萨满教作为氏族宗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氏族特色。表现在萨满教观念上,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中的各部族都有着程度不同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一方面来自地域以及生产方式的不同和文化传统的相异, 另一方面也与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有关。外来文化的影响及其程度的不同,往往成为个性特征形成的因素之一,对萨满教观念的演化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外 来文化的影响,萨满教宇宙观的内涵也发生了嬗变。据《清稗类钞》记载:“萨满教又立三界:上界曰巴尔兰由尔查,即天堂也;中界曰额尔土土伊都,即地面也; 下界为叶尔羌珠几牙儿,即地狱也。上界为诸神所居,下界为恶魔所居,中界尝为净地,今则人类繁殖于此。”我国三江流域赫哲人的三界宇宙观也大体与此相类: “他们分宇宙为上、中、下三界:上界为天堂,诸神所住;中界即人间,为人类繁殖之地;下界为地狱,为恶魔住所。魔鬼为世间罪人的执罚者,然造物恐其恃威而 为虐行,所以遣其他诸神保护人民,使魔鬼实施其主神的命令。”[16]有 的民族甚至视宇宙三界为完全对立的世界。如俄罗斯境内上阿穆尔河的那乃人将宇宙三界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天上诸神的重要职责便是惩罚地上的人,并形成了严格 的惩罚制度:“居住在各层天上的神可以出于各种原因惩罚地上的人;掠走他们的灵魂,使其生病。于是,治病的萨满便到各层天上夺回病人的灵魂。一般先是第一 层天的神惩罚地上的人,如果该人罪过较重,则上交第二层天的神,照此原则,可根据罪过大小,层层上交,一直交到九层天。凡是交到九层天的,都是罪过深重, 不死不足以赎罪的。”[17]上述将宇宙上界、下界比作天堂、地狱以及造物、惩罚等观念,显然是接受佛教和其它人为宗教影响的结果。与萨满教的原始宇宙观念已相去甚远,与萨满教原始观念中诸神平等的精神实质亦相径庭。

萨满教三界宇宙观的形成源自先民们对宇宙的直观观察和奇妙的想象。“这和原始人仰望苍穹日月,俯视河谷大地,人和其他动物生活中间的体验相一致。”[18]就其产生而言,萨满教的三界观与具有系统理论的现代宗教的“天堂”、“地狱”观念也迥然不同。

宇 宙是一个立体世界,分上、中、下三界,每一界又分多层,这是萨满教宇宙观的基本思想。其中尤以“天分多层”的构想最为典型,最具特色。先民对天穹层次的构 想同样源于他们的直观观察。天有多高,天有多远?这是原始人类常常思索的问题,也是他们对宇宙的最初探索。原始人类终年生活在高山之巅,每天展现在他们面 前的重重叠叠的山峦,沿着山路往前走,总感到天在远处,不见天边。如果登上高处,远观云海,便会得出“天外有天,云外有云”的直观认识,从而产生天是无穷 的、多层的观念。

天分多层观念在信仰萨满教的民族中具有普遍性,但对天界层数的构思各民族却各不相同,表现出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心理。西伯利亚各民族萨满教观念中的天界,有多至十二层、十六层、十七层等说法。朝鲜萨满神谕称颂宇宙为“三十九天”。[19]锡伯族萨满教认为,天有四十九层。该族为举行旨在考验新萨满法术的上刀梯仪式所备的刀梯级数最多不得超过四十九级[20],寓意着刀梯的级数象征着天界的层数。

如 同萨满教的其他观念一样,北方民族对天界的构想也是多元。既使在同一民族中,也有着不同的说法。如我国境内的赫哲族将天分为九层,俄罗斯境内上阿穆尔的那 乃人认为天分九层,下阿穆尔的那乃人则认为天不分层。突厥民族有“三十三重天”和“十七层构成天穹”的不同信仰。在满族创世神话中,有天分十七层的解说, 而在满族另一些姓氏的萨满教神谕中,又有“登云天,九九层,层层都住几铺神”的神赞和独特的“三界九天说”。这种差异很可能因氏族不同所致,也可能带有地 域的特点。只不过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变迁,有些已难溯其源了。

同 一民族对天穹层次的构思存在着差异,而不同民族对天穹层次的构思又有互见,从而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天穹观念。如阿尔泰语系突厥民族、南西伯利亚的图瓦人和我 国的裕固族都认为天分三十三层;满族、突厥民族皆将天穹划分为十七层;天有三、七、九层的说法,在我国北方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维吾尔、塔塔尔 等民族中也普遍存在。反映出原始先民对事物的认识和思维方式有许多一致之处。当然,各民族之间也有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等多方面因素。

地界是三界宇宙中的下界。与天穹相对应,大地也是多层的,从而构成了一个对称、和谐的立体世界。维吾尔族把大地分成七层。满族传世神话传讲着地有九层。裕固族认为地有十八层,为恶魔和鬼魂所居。[21]突厥民族则将地界比作地狱,由七层或九层构成。显然,萨满教关于大地层次的构思不像对天穹层次的建构那样丰富,其内涵较原始萨满教观念也发生了嬗变。但其作为萨满教三界宇宙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萨满教对天穹层次的构想共同反映着先民们对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的总体认识。

萨 满教对天地层次的构思体现了原始人类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这是共性特征,而各民族对天地层次的具体解说,则有着文化渊源、心理意识与思维习惯等诸方面个性 因素。其中,与吉数崇拜观念有着密切的关联。原始时代,人们对数的神密感导致了对数字的崇拜和禁忌。受到崇拜的数字即是被视为吉祥的数字,而认为不吉利的 数字则是人们禁忌的数字。天穹崇拜是萨满教古老而普遍的崇拜观念,由此而引发的各民族对天穹层次的不同构想,即蕴含着北方民族对吉数的崇拜意识。在萨满教 观念中,数字三、七、九蕴含的宗教象征意义丰富而古老,其他一些数字或与它们有关联,或是在此基础上演生出来的,如三十三、九十九等。其中尤以数字“三” 应用广泛。满族创世神话中开天辟地的创世大神是三位同身同根的女神,即天神阿布卡赫赫、地母巴那吉赫赫、布星女神卧勒多赫赫。在蒙古博神词中,“三”是基 数的观念随处可见:

 

甘珠尔、丹珠尔圣经,三个部落的圣书,

被供奉的三宝,三世转化的救世之主。

无知的弟子在默默祈祷,

保佑我们蒙古族老幼长寿幸福。[22]

又如《向宝木勒祈祷神词》:

 

汗·霍日穆斯塔天啊,

请你把上天之门敞开吧!

主·霍日穆斯塔天啊,

请你把心灵之扉打开吧!

 

在圣·格斯尔汗的时候,

出现了三尊宝木勒,

他是长生天的坐骑,

是我们花衣博的灵魂¨¨¨

 

有万尘不染的圣洁宫殿,

有金雕玉刻的四个大门,

九十九层天啊,

神彩奕奕的帖恨----三位女神.

 

有雄伟壮丽的水晶宫殿,

有描龙画凤的四扇大门,

三十三层天啊,

妩媚秀丽的帖恨----三位女神. [23]

 

这 里,“三”是其它吉数的基数。“三界宇宙观”也体现着这种思想观念。“三”象征着宇宙三界。在满族萨满教“三界九天说”中,宇宙有三层,又各分三层, “三”成为这种宇宙学说的基元,而“九”是由“三”演生出来的。正如著名萨满教学家米尔奇·埃利亚德所说:“我们也听见过有关九层天空的说法(以及九个神 只 ,宇宙树的九根枝丫等等),‘九’这个神秘的数字能够用3×3加以解释。[24]

在 北方一些民族 中,“九”代表事物的“极数”、“尽数”,被视为吉祥数,寓意深刻。在蒙古族的古祭中,供奉的神是九个兄弟神。铁木真被奉为大汗,庆贺了九天,向孛儿罕山 行九叩礼,升起九足白旄纛。萨满服所佩铜镜也多为三个或九个。“‘九’不仅是多数,是无限多,而且是吉数。”[25]在蒙古西部盛行的马奶祭奠中,也体现了蒙古族对数字“9”崇拜和应用,其赞词即为《九十九匹白骏之乳祭酒赞》:

向那位统辖一切的

至高至圣之苍天

将这九十九匹白骏之鲜乳

作九个九的酒祭

愿慈祥地光临

欣喜地关照

将那非凡的谕旨赐予。[26]

“‘九’是阿尔泰诸民族中的一个神圣的数字”[27]本世纪30年代使鹿通古斯人(鄂温克人)萨满教祭祀仪式场地的布置即形象地展现了该部族对数字“九”的崇拜:在祭场中央竖立三根萨满柱,萨满柱两侧对称地立起两排桦树,每排九棵,计四个九(三十六)棵桦树。其东南向也依次排列九棵桦树,摆九张供桌,上供九只动物的肉和骨头,桌前竖九根木杆,上挂动物的皮和内脏。[28]祭场的这种排列格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即视“九”为极数。                  

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对“九”的信俗做了如下解释:宇宙大神阿布卡赫赫与恶魔耶鲁里搏斗时,天边出现一排魔洞,谁掉进洞里,谁就永不能再返天上。阿布卡 赫赫抓住几根天鹅翎一气蹦过了九个黑窟,登上最高的天上,耶鲁里骄横跋扈,一连跳过五个黑窟后,被几只乌鸦遮住了眼睛,掉进了第七个地洞里,堕入地下,再 不能返回天穹。所以,萨满跳神要转九个“迷溜”,才能躲过灾祸,顺利登上“九天神楼”,可与神交。[29]  

数字“七” 的宗教意义虽不及“三”和“九”那样古老而丰富,但有关七层天穹的说法也不少见,我国赫哲族和西伯利亚东南部一些民族皆持此说。公元六至八世纪在漠北、西 域创建强大突厥汗国的古突厥民族自古信仰萨满教,他们即视“七”为圣数。“古突厥乃游牧民族,迁徙无定,辨识方位至关重要,因此,突厥人首先注意到的星宿 乃辨位价值最高的北斗七星...突厥之所以把‘七’视为圣数,即源于对北斗七星辨位的认识。[30]

在 中亚、北亚地区萨满教中,数字“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萨满的装束上有七个铃铛,它所发出的声响象征着七个天国少女的声音。在他们的观念中,“七”这个神 秘的数字在萨满的技巧与癫狂能力上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尤拉克—萨莫耶德人未来的萨满毫无知觉地躺着,一直到七个白天和七个晚上静静地流逝。这时,神 灵就会肢解他的肉体,并传授给他入门的知识。奥斯加克人的萨满必须在个不同的地方食用蘑菇;拉普人萨满的师傅要给其弟子一个有七个斑点的蘑菇;尤拉克萨莫 耶德人的萨满都有一双有七个指套的手套;乌戈尔人的萨满有七个保护神。埃利亚德据此认为,数字“七”是东方文化的产物,中亚、北亚地区数字“七”的重要性 明显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31]

总 之,随着人类思维水平和数字运用能力的提高,使得天分多层这一原本相当笼统的观念得以明确化、具体化、数字化。然而,对天穹具体层数的划分,则与对数字的 神秘思维发生了联系。一个民族对宇宙天穹层数的构想往往与该民族信奉的吉数或其倍数、或含有此吉数的数相一致。列维——布留尔曾经指出:“也许正是在这种 不可分的和无名的状态中,数的神秘效能才特别巨大……同时我们见到,包含了数的意义的这些划分是推广到一切被想象的实在上去的,是推广到动物、植物、无生 物、星辰、空间中的方位上去的。制度、信仰、宗教和巫术的仪式,一贯要求在这些划分中,在这些‘分类’中以暗示的形式来拥有数”[32]。从这个意义上说,萨满教宇宙观中天分多层的思想观念正是原始思维的产物。

在原始萨满教观念中,天与地并无绝对的分野,善恶的观念也不分明,地界也与上界、中界一样,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因而,萨满教对地界层次的构思与各民族禁忌的数字毫无干系,反而与天穹的层数多有互见。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原始人心目中天与地的关系,至于“十八层”地狱的观念则显然是受人为宗教影响的结果。

多层的天、地构成了宇宙的两界,即天界、地界,人类和动植物栖居的中界居中,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宇宙三界自成系统,又彼此相通。但具体的沟通途径, 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解释。阿尔泰地区的塔塔尔人认为,大地的中心有一个圆孔,萨满可以由此降到下界或爬上中界。有的民族认为宇宙三界之间有一个相互连接的 中心轴,这根中心轴穿过的是一个“通道”,一个“洞穴”;通过这一洞穴,高高在上的神祇能够降临到地面上,而死者则沉入到冥界之中;同样,也正是通过这一洞穴,当萨满在天界或地界中旅行的时候,他那处于癫狂状态之中的灵魂能够自由地飞升或者沉落。[33]

天地之间有宇宙支柱支撑,或以“宇宙树”贯通宇宙三界,成为沟通宇宙的重要途径,这种观念被萨满世界的人们所普遍认同。布里亚特人认为天幕中央立有一根柱子,视为天柱,萨满可以由此往来于天地之间。“宇宙树”的观念与以立柱贯通宇宙三界的象征方法相类似,认为宇宙树将宇宙三界连接起来,其枝杆与天界相接,而其根部则延伸至地界。至于宇宙树的形状、长在何处、枝叉多少等细节,各民族又有着不同的理解。

立杆祭天仪式是许多民族萨满教祭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溯其源,即是由“宇宙树”贯通宇宙三界的观念演化而来。所立神杆“以高为贵,取其上与天通”。[34]通常选九尺长杆,象征九层天。神杆顶端草把上或杆斗上有五谷与猪杂碎,供天神享用。神杆多为木制,清季满族一些官宦人家祭天之神杆斗则为锡制。

往昔,达斡尔族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阖族祭典,即斡米南祭祀。届时,在祭祀场地竖三根带青枝绿叶的桦树为神树,上挂神偶。萨满请神降临,要击鼓向神树叩拜,人们相信神灵惠顾神坛时必先降至树端,经神树和特设的神路,方能降临神坛。该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和蕴含的思想观念盖源于“宇宙树”通连宇宙三界的观念。北方民族祭鄂博插柳堆石等俗,亦受此影响。萨满死,有的民族架葬树端,或筑木棚式棺椁,上盖柳枝或彩绘神树,均象征着萨满灵魂能攀上天树,返回天穹。

宇 宙三界彼此通连,但能够畅游于宇宙三界,沟通神人,代达庶望,传达神意者,只有具有某种特质的萨满。他们是人神中介,即人的代表,神的使者。萨满的神威、 神力就在于他们能够沟通宇宙三界,从而成为洞悉天机,晓彻神谕的特殊人物。萨满在三界宇宙观中占有重要位置,凭借萨满的神力,宇宙三界相通的思想得以实现。换言之,在三界宇宙中,萨满畅通于三界之间的超人技能得到了施展的天地。因此,在萨满教观念与仪式中,萨满便与天穹结下了不解之缘。

“萨满”一词的原义即与天穹有着密切的联系。“萨满”系通古斯语。我国北方通古斯语族中的满、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等民族,至今称本民族萨满教祭师为“萨满”。根据这些民族语言志资料考证,“萨满”一词的词根均为“知道”、“知晓”之意。满族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释“萨满”一词为“晓彻”,即最能通达、了解神意的人。语言学、民族学对“萨满”一词解释的契合,足以说明这种解释更接近“萨满”一词的原义。而萨满所以被视为最能通晓神意的特殊人物,正是基于人们确信他们具有贯通宇宙的超人本领。

从北方民族对萨满的其他称谓中,也可看到萨满教宇宙观的影响。在满族一些姓氏的萨满神谕中,称萨满为“阿巴汉”、“乌汉赊夫”,这与《三朝北盟会编》所记载的女真语称“珊蛮”为“乌达举”是一致的。“乌达”、“乌汉”皆为满语“阿布卡”(天)一词的音转,汉意为天的奴仆、天的使者。[35]满族一些萨满神话也传讲世上第一个萨满是天神派来的,或是天神命神鹰变幻来的。因而,萨满是宇宙的骄子、天穹的裔种。在西部裕固族中,称裕固族萨满为“艾勒者”,意为“使者”,[36]即萨满是交往于人、神之间的使者。在蒙古族萨满中,有一种专事祭祀的巫师,被称为“幻顿”.据传说,幻顿是天的外甥,能“叫天”、“降天”,这与《蒙古秘史》所载“结衽博”——“通天巫”极为相近。[37]土尔其学者阿·伊南曾说过:“萨满(喀木)是在腾格里、鬼神和人之间起媒介作用的人。”[38]上述语言志方面的资料恰为此结论提供了佐证。

萨 满教宇宙观念在神话、故事、祭祀仪式等诸方面均有反映。萨满升天神话和升天仪式以不同的形式再现了萨满教宇宙观,使之形象化、具体化。满族萨满故事《西林 色夫》中的西林大萨满,具有飞天本领,经过幻觉中的十日行程,即可到达东海女神乌里色里在天穹的寓所——“洞顶金楼”。满族萨满史诗《乌布西奔妈妈》传 讲,乌布西奔大萨满于睡眠中魂魄乘神鼓升天,捕缚飞在天上的天鹅,并能到东海上空与云雷搏斗,故而使东海窝稽部七百噶珊慑服,成为勇武女罕。乌鲁托依翁被 雅库特人奉为主要神明之一,“它的居住地点位于遥远的天上,只有大萨满才能达到那里,而且途中需要休息三十九次”。宇宙空间广阔无限,只有萨满能自由地驰 骋于其间。

与 神话相比,祭祀仪式则以形象、物化、可视性强等特点展现着萨满教的宇宙观。其中尤以萨满升天仪式最具特色。仪式在野外举行,选枝叶茂盛的白桦为神树,在树 干上刻出几个横道,横道的数量象征着天穹的层数。树干上还绑有各种野牲,以飨天神。萨满经过特定的仪式,便得以升天,拜见天神。阿尔泰地区萨满升天仪式十 分隆重。在经过击鼓请神、杀牲祭神、唤神等程式后,萨满进入一种精神昂奋状态,“越来越激动,越来越兴奋,跳蹦不止,只要观看的人不慎越出限界探望,就要 遭到萨满的脚踢。萨满抓到托鲁古,急忙站到塔普图的第一节,高高举起神鼓并用木槌使劲捶击,并在可怕的响声中大声叫喊:缺克!缺克!用此一切举动表明他正在升天:

高,高,向上,

托鲁,不能带人的托鲁。

高,高,向上!

托鲁和他,他带着托鲁,

骏马和骑士。

高,高,向上!

金绳和金塔斯卡克,

金床、金竿。

高,高,向上![39]

在 这种气氛中,萨满自感到他们自己,确切地说是他们的灵魂正横穿一层层天宇。每到一层,萨满主要通过祈祷、敬拜唤神、答对等形式与居住在天穹各层的神灵沟 通,据此探测神意,并宣布预言。一般来说,萨满法术越高明,他攀登的也越高。也有些人能够登到第十、十一、十二层,甚至更高的天层,但具有这种力量的人为 数不多。对于萨满的这种升天能力,族人也深信不疑。

在 萨满教观念中,萨满所以能升入天穹,与神交往,缘自萨满能够施展昏迷方术。昏迷术是指在萨满祭祀、祈愿的过程中,萨满通过特定的程式进入的一种昏迷状态, 或表现的一种迷痴行为,以及在这种特殊的状态下萨满所具有的超人技能和显露的超常智能。萨满藉此实现沟通人神的使命,并达到对氏族成员感召、凝聚、取信的 目的。萨满升天主要凭借萨满在昏迷状态下所具有的旋天神功。旋天术系指萨满能使自己的灵魂出壳,升入天穹。萨满升天要转“迷溜”,即旋转,象征飞腾貌,此 时萨满处于昏迷状态,谓“旋天”。据调查,往昔一位氏族萨满的产生,必须具有“三旋天”的本领,即指萨满经过昏迷术,驱策自身魂灵有翔天入地三次往复的神 功。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合格的萨满。至于一些德高年昭的老萨满,则有着更高超的旋天术,可使自己魂灵巡游的时间更长,路途更远。

如果说萨满凭借旋天术得以升天,实现了与上界交往之目的的话,那么,萨满与地界的沟通,则主要是通过过阴、追魂、与恶魔斗法等形式进行的。这在萨满教仪式、萨满神话、故事、叙事文学中都有反映。过阴追魂是萨满的神事活动之一,通常是为患有重病,并被视为灵魂被恶魔所摄走的患者而操作。萨满凭借昏迷术使自己的灵魂出壳,进入地界,通过与恶魔斗法,战胜恶魔,夺回病者的灵魂;或通过向恶魔祈求,请其放回所拘之魂,使之回归病人躯体,从而使病人康复。

过阴追魂突出地表现了萨满神奇的特异能力,神秘色彩浓郁。过阴追魂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又必然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这种神秘性、功利性兼而有之的特点,决定 着它在先民的心目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萨满也因此而倍受尊崇。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有关萨满过阴追魂的神话母题和传说故事在北方民族中颇为广泛。如果 说萨满过阴追魂的神事活动为此类题材的神话、传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那么,丰富多彩的萨满过阴神话、传说又是对萨满过阴追魂仪式最生动形象的说明和对萨满 神功神力的称颂,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应该说明的是,过阴追魂是萨满与下界沟通的主要形式,它与萨满巡天、升天神话与仪式一样,同样是萨满教三界宇宙观的体现和反映。所不同的是,以过阴追魂为主 的萨满与下界沟通的方式,反映着经过外来文化濡染,已发生诸多演变的晚近观念。在萨满教原始观念中,宇宙三界并无绝对的分野,天界与地界之间的善恶关系也 不分明。这种观念的变化从一个侧面表明,萨满教三界宇宙观乃至其他观念都处于一种运动变化之中,尽管这种变化相当缓慢。

 

11 [匈]迪塞吉《不列颠百科全书?6?1萨满教》1980年版,于锦绣译,《世界宗教资料》1983年第3期。

12  毅松《达斡尔族民间故事的哲学思想》,《内蒙古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13  乌丙安等编《满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14  参见富育光《论萨满教的天穹观》,《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

15  [俄]A?6?1B?6?1斯莫良克《萨满其人?6?1功能?6?1宇宙观》第17页,转引自张嘉宾《赫哲人传统的宇宙观和天文观》,《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第3期。

16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册),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年印,第103页。

 17  [俄]A?6?1B?6?1斯莫良克《萨满其人?6?1功能?6?1宇宙观》第17页。

18 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页。

19  [日]赤松智城《朝鲜巫俗的研究》。

20  贺灵《萨满教及其文化》,佟克力编《锡伯族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9页。

21  高自厚《裕固族的哲学思想研究》,《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22  白翠英、邢源、福宝琳、王笑《科尔沁博艺术初探》,内蒙哲里木盟文化处1986年编印,第115页。

23  同上,第116-117页.

24  米尔奇?6?1埃利亚德《萨满教:古老的昏迷术》,1974年,英文版。

25  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 页。

26  阿木日尔沙娜《蒙古族马奶文化探析》,《内蒙古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27  [西德]海西希《蒙古的宗教》,耿升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77页。

28  [俄]B?6?1B?6?1包诺索夫《使鹿通古斯的萨满教祭祀仪式》,胡秀杰译,吴文衔主编《黑龙江考古民族资料译

文集》第1辑,黑龙江省博物馆1991年印,第139-140页。

29  富育光《论萨满教的天穹观》,《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

30  薛宗正《古突厥的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88年第2期。

31  参见埃利亚德《萨满教:古老的昏迷术》,1974年英文版。

32  [法]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18页。

33  参见埃利亚德《萨满教:古老的昏迷术》。

34  《黑龙江志稿》卷六。

35  富育光《论萨满教的天穹观》, 《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4期.

36  陈宗振、雷选春《裕固族中的萨满——祀公子》,《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1期.

37  白翠英、邢源、福宝琳、王笑《科尔沁博艺术初探》第28页。

38  阿?6?1伊南《萨满教今昔》第88页。

39  [俄]B?6?1B?6?1拉德洛夫《萨满教及其神像》第75-76页。

《原始文化透视——萨满文化研究》

 

   

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

郭淑云

 

星辰崇拜是萨满教古老的崇拜观念。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原始人类对星辰的变化莫测产生的神秘感和人类靠幽幽星光度过 长夜而产生的依赖感是原始星辰崇拜观念最初产生的心理根源的话,那么,人类对自然天象的认识,对星辰运动规律的初步探索与实际应用,使星辰成为人类生活中 不可或缺之物,则是星祭得以盛行并历久而不衰的根本原因。它丰富了原始萨满教的内容,同时,也藉助萨满教这一载体,保留、传承了北方先民的天文学知识;它 强化了人们固有的星辰崇拜意识,也使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更加神圣化。星辰崇拜激发了北方先民世代观察天象的热情,从而积累了许多天文学知识,丰富了我国天文 学的宝库。

一、萨满教星辰崇拜观念

 

《周易·系辞上》载:“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对星辰及其规律的探索,人类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走了相当长时期的弯路,这就是星占术的盛行。星占术的产生与原始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北方民族对星辰的认识与他们所信仰的萨满教密不可分,而且许多是通过萨满教传承下来的。这与古代先民及世界许多原始民族对星辰的认识途径多有相似之处。 

 

在萨满教世界中,对星辰的崇拜悠远而广泛。首先,各民族的星辰神话丰富多彩。如鄂伦春族把北斗七星称为“奥伦博如坎”,即主管仓库的女神。她由一位不堪丈夫虐待的鄂族妇女和高脚仓库一起飞上天幻化成星。猎户星座是一位百发百中的猎手被毒蛇咬死后,升天而成猎户星。哈萨克人称昴宿星为避难星,传说它原来在地上是一条虫子,骆驼怕它飞走,老把它压在脚下。有一天,骆驼站累了,想休息一下,就让牛来接替自己,当牛站在骆驼的位置上用力压昴宿虫子时,昴宿虫子就从牛蹄子的缝隙中爬了出来,一下子飞到天上去了。从这以后,地上便有了冬天。[1]

 

在蒙古族各部落中,大都有三星来自“三头神鹿”之说。据传远古时有位神箭手追杀三只鹿,眼看着就要射杀的时候,突然三只鹿升天而去,猎手立即向空中追射几箭。鹿到了天上化为三星,三星的下面还可以看到猎人放的箭。[2]

 

满族星 辰神话更为古老,众星神多为女性英雄神。布星女神卧勒多赫赫与天神阿布卜赫赫、地母巴那姆赫赫为创世三姐妹。布星女神人身鸟翅,身穿白色鸟羽皮袍,背着装 满星星的桦皮口袋,周行天地,司掌明亮。穹宇间众星辰所以东升西移,是由于耶鲁里企图将布星口袋骗入手中,以便独揽星阵。布星女神用自身的光芒照射耶鲁里 的双目,使其头晕目眩,慌忙中将装满星星的布星袋自东往西抛了出去,布星女神便从东往西追赶,由此形成了星辰东升西移的路线。[3]有关星辰神话还有许 多,在一些民族中,几乎有多少星名就有多少神话传说,构成星辰崇拜文化的基元。其次,北方各民族的祭星仪式别 具特色。星祭以祭神娱人的形式展示了萨满教星辰崇拜观念,反映了北方民族对星辰和星辰与人类关系的认识。各民族星祭神与仪式的差异表明各民族对星辰认识水 平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北方诸民族对北斗七星的崇拜突出而普遍。但其内涵与仪式却各不相同。蒙古族称北斗星为“七老翁星”,奉为主司繁殖的生命之神。人们祭祀七 星,祈求人丁兴旺,牲畜繁殖。此外,为了求得狩猎幸运、占有良马以及拥有一位明君和优秀的战争首领,也要祭请七星,以驱逐邪气、痛苦、恶鬼和妖魔。 〖ZW(〗参见海西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63~466页。〖ZW)〗祭祀早期要杀牲并献酸奶子。后来则演化为于正月初 七在庭院西北角举行仪式。届时要在供桌上摆香炉,点着草香,燃明珠兰(佛灯),盛上熟羊肉做供品。全家面向北斗星跪拜祈福,以求光明吉祥。[4]

 

锡伯族将 七星视为方位神,在锡伯族先民漫长的狩猎生涯中,人们只能靠七星辨明方向。为了表达对七星神的崇拜心情,锡伯族每年阴历12月27日,宰杀1只肥公羊祭祀 七星同时,在西屋西墙处置一小炕桌,按北斗七星的位置在桌上将点燃的7根蜡烛摆好,家主带一家老小点7根香跪拜,并把事先削好的7根木桩按北斗星的位置在 西北墙角钉好,每1个桩上点1个面烛(用油和面制作而成)。[5]

 

满族及其先世女真人的星祭礼仪最为隆重,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也相当丰富。满族民间说 部《东海沉冤录》记录了满族先民东海窝稽人的祭星情景:东海祭星一岁两举,可单独祭星,亦可与祭祖合祭。初雪时祭星为禳祭冬围丰盈;正月祭星为除祟祛瘟, 祈祝康宁。初雪祭星要在那丹那拉呼(俗称七女星,昴星座)升上东天时,燃起9个木柴火堆,如同9个通天白柱,俗称“星桥”。据传,火柱起“神树与天通”的 作用。火又逐秽照明,可助星神不遭邪侵,夜夜明亮,为人间指路和传递吉音。正月祭星除有9堆火柱外,还要献鹿、野猪、大雁、山雉等野牲。不求肥大,只要活 牲,洒鲜血于山林和火堆中,并燔烤野牲肉做祭品。[6]

 

满族素有祭星之俗。史载:“祭祀 典礼,满族最重。一祭星,一祭祖。”[7]根据多年来我们在满族地区的调查,往昔,满族祭星礼仪相当普遍,也相当隆重。其祭法、祭程各地区、各姓氏不尽相 同。其中,吉林地区凤凰山麓清季拜星古礼③和黑龙江省爱辉地区“满族徐姓祭星神书”所记载的当地满族祭星礼仪颇有代表性,并较充分地反映出满族萨满教星 辰崇拜的文化内涵。爱辉地区的星祭一般在冬季的夜晚举行。祭坛设在山坡上,用洁白的冰块砌成神圣的星坛和星塔,前有冰雕神偶守护。备有木柴堆三座,以为点 燃篝火之用。山坡下设有供桌,供奉着族人敬献的供品。地面上摆放着数十盏彩色的冰灯,均按每个星图的图案布列。届时,阖族老幼纷纷参祭,燔柴祭星,杀牲献 血,祷星求福。在熊熊大火的照彻下,整个祭场如同白昼。当冬令星从东天升起,萨满便开始念诵祭星神辞,并击鼓唤星,族众相和,彼此呼应,整个祭场群情激 昂,使星祭达到高潮。唤星是星祭的主要内容,对所祭之星要一个一个地呼唤,唤星的顺序和冬令星升起的顺序一致。如当冬令领星“那丹那拉呼”(昴宿)升入中 天后,萨满击鼓呼唤,族众的和声此起彼伏,声传数里:

 

金色的那拉呼,

那——拉——呼

众星中的那拉呼,

那——拉——呼

万星中的那拉呼,

那——拉——呼

 

与此同时,祭坛上也相应地挂起了彩绘着“那丹那拉呼”星图的灯笼,并将已事先摆成的该星图构图的7盏冰灯点燃。地上的七女星冰灯星图闪闪发光,与天上的 星光和绘有该星图的灯笼交相辉映,十分壮观。祭期,还要进行各种竞技比赛,并会食“天火肉”,展示了原始萨满教娱神娱人的景观。满族萨满教星祭典礼形象、 直观地再现了萨满教的思想观念:火可与天通,以祀星神;牲血献神以补魂,使之永葆神力,护佑族人;祭星族众越多,布星越齐,年景越佳;祭星愈唤愈明,邪恶 不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祭星向后代传授着有关星辰方面的知识,传播着人们认识星象、认识宇宙的知识和经验。人们在祭星中认识了星辰,通过星赞了解了每 颗星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传播了人们认识自然的经验。这一点也正是星祭历久盛行的真谛。

 

二、萨满教星象天文图谱

 

星辰崇拜观念激发了北方先民在漆黑而漫长的夜晚关注星空的格局,他们从所在北方特定的地理位置观察宇宙星空,详察星体的移动和变化,久而久之,对日月升 落,五大行星运行,恒星的方位、大小、亮度、形状、颜色和移动显现情况等“星象”有了一定的了解,又经世代总结、积累,并在萨满教祝祭典礼中得以丰富、传 承下来。原始萨满教综合、总结了北方古人类认识宇宙、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经验与成就。在此基础上,萨满们更细心地观察星象,不断地总结劳动人民在生产生 活实践中积累的星象与生产生活相关的零星自然知识,逐渐掌握了一些星象变化的规律,并在观测星象时,辨明了方向,认识了星象变化与季节变化的关系。

 

值得提及的是,北方民族在北方特定的地理位置观测星空,按照自己的理解将某些星星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图案,并借助想象加以命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星象图谱。这些星座有些与我国汉族的二十八宿或当代天文学上通用的88个星座相一致,有些则不同。当然,这些星座只是整个星系中的一小部分,主要侧重冬令星宿。其中有些天文图谱的形成,与萨满教星辰崇拜观念密切相关,并通过萨满教得以传承下来。

 

  鄂伦春人对星象有着独特的解释,并赋予狩猎文化意义。据上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泉靖一先生的调查,当时鄂伦春萨满教所解释和提到的星座及星名主要有以下几种。

 

1.北方星群

 

Auran aushokta   北斗七星。

Shelkan-morl ausnokta  黄马星。在它的周围还有四颗星以弧状的形式分布。

Kollgo aushokta  辔星。

altangattan   天轴星,即北极星。

 

2.东方星群

 

nadanuni aushokta 七仙女星,即天蝎座。

aldo aushokta  枪套星,为三角星。

anchunaida aushokta  野猪星,一种想像中的巨兽。

muchiaushokta  锅星,由五星构成。

ganekin aushokta  犬星,见于黎明的半月形星座。

borkka aushokta  弓星。

niyd aushokta  箭星,与弓星在一起。

mangin aushokta  怪兽星。

 

3.南方星群

 

buyi aushokta   人星。

Shihijanko ,aushokte 枪架星(或译为光明之星)。

Omruchin  aushokta  萨满的帽饰(或译为火星。

 

4.西方星群

 

ganekin aushokta   犬星, 由两颗亮星构成。一为shirnge,巨犬星;另一个叫kuri,小犬星。

hanclakan aushokta  驼鹿星,也由两颗星构成,一为handakan,一为karntokan,皆为想象中的巨兽。

bongol   银河。

aushokta amonan  流星。

 

泉靖一先生还绘制了鄂伦春萨满教所理解的天体星座图(略)。[8]

 

在北方星图中,内容丰富、个性鲜明、自成体系者,当首推满族萨满教星图。这是满族萨满教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创造、丰富并在祝祭典礼中传承下来的星象体系。满族萨满教专家富育光先生在蔚为可观的满族萨满教崇奉的星系中,经比较鉴别,剥离真伪,并与老萨满们核证,整理出萨满教星图。[9]

 

从满族萨满教星图、星祭与星辰神话中反映出来的内容看,该星图在中国天文学史和宗教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满族萨满教星图较为准确地记录了我国北方,确切地说是北纬36°至50°之间秋、冬、春天文星象及其变化规律。星图主要包括星座名称、星辰颗数、 星位、图像、出现季节、性质、功能等。可见,星图的体系已相当完备,特别是明确标出每个星座的功能和对人类的作用,表明满族先世已具有了相当程度的天文水 平。该星图是一份宝贵的天文学文化遗产。  第二,星图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风格,是满族萨满教星辰崇拜的产物。星图中的星辰名称都来自萨满教,都是萨满教星祭中祭拜的星宿神祇。其所构想的 星图主要反映了萨满文化和狩猎文化特征。如直接以自然、动物崇拜物构设星座图像:刺猬星、蛇星、鹰星、野马星、鲤鱼拐子星、灵兽星、柳星;以萨满神器构想 星图:鼓星、瓦丹星;以创世神话中的故事和 女神名称构想星图:毛斤妈妈、拐子星、布呼恩都里,等等;网星、窝棚星则是依据捕鱼工具和住宅来构画星图。此外,就星图本身来说,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季 节性、功利性等特征。它主要记录了北方冬季的星空格局,其中的每一星座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这些特征使其不同于汉族的二十八宿和巴比伦的黄道十二 宫。满族萨满教星图是萨满教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结晶。

 

第三,满族萨满教星图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完善的,它积淀着不同历史层次的内容。从其产生看,当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或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时期。萨满教是氏族宗教,历来靠口耳传承,对星名、星图尤忌外泄。这种神秘性和秘传制度,决定我们难以从萨满教以外的考古、文献中寻找到满族萨满教星图起源的任何迹象,但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却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珍贵资料。

 

《天宫大战》主要讲述了天地初开时,天母阿布卡赫赫与恶魔耶鲁里争夺宇宙统治权的斗争。神话对北方天象、自然物貌也赋予了朴素而合理的解释。星图中一些 星座的来源即可在《天宫大战》中找到答案。那丹那拉呼(七女星、昴宿)是布星女神用阿布卡赫赫眼睛生出的与日月同生。三星、北斗七星是突姆火神用自己身上 的光毛火发,抛到黑暗的天空中幻化而成。刺猬星、鼠星、灵兽星、鲤鱼拐子星、塔其妈妈星都是帮助阿布卡赫赫开天辟地,卓有功绩的创世神。[10]

 

《天宫大战》神话为我们探索星图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信息。上述7个星座很可能是北方先民最早认识的星宿。七女星居冬令星中心位置,由她导引冬令众星宿东升西移。加上北方民族自古崇拜太阳升起的东方,素有东拜习俗, 故而较早发现并认识了此星。三星和七星在星空中构图明显,又较明亮,容易辨认。就其功能来说,三星可帮助记时,七星能助人确定方向,而这两点对原始人来说 又至关重要。至于刺猬、鼠、灵兽、鲤鱼、蛇五种灵兽是萨满教中最普遍的崇拜对象。“神的记号就是一颗星”[11],凭借神话的对象假想星图是星图产生的重 要途径,这一点早已被中外天文学史所证明。由此,我们认为,上述7个星座名称和星图的产生当早于《天宫大战》产生的时代。尽管就神话本身而论,它的最后形 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非一个时代、某一地域的产物。然而,大凡一部创世神话,必然首先对一些重要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作出符合神话创作群体思维特征的解 说,星辰当属此类。主司星辰东升西移的布星女神卧勒多妈妈和上述7个星座的产生,正是原始初民基于对自然观测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以神话的形式对自然现象 作出的解释。

 

《天宫大战》是母系社会的产物。神话中女性神达300位之多,这是一个庞大 的女儿国;这个女神王国统属关系不明显;在恶魔耶鲁里能自生自育这一特征上,反映了原始宗教的两性同体崇拜,这是氏族内婚的社会现实在神话中的体现。据 此,有学者认为:“这一神话系列产生的土壤是母系氏族到父系的交替时期。”[12]我们由此可以推断,上述7幅星图的产生时代当是满族先民母系氏族社会初 期。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星辰等天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萨满教的发展,满族萨满教星图不断得到丰富。

 

应该指出的是,满族萨满教星图主要体现了原始渔猎经济文化形态。随着满族先世走向定居和经济形态的改变,在星图中,增加了祈禳农事丰稔的夏令列星,如 房、心、尾、箕、亢、氐等东方苍龙诸宿。房宿四星即《汉书》所云农祥星,主谷;心宿三星,古称大火,民间俗称“热三星”。《宋史·天文志》载:“心宿三 星,天之正位也。”它与冬令参宿三星相对应而不相遇,所谓“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这些农事星辰的出现,与萨满教冬令星宿祭祀目的迥别,旨在“祈告天神坛,以祈甘雨”,“雨潦祈睛,冬旱祈雪”。这些星图出现较晚,是农业生产出现后的产物。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早在满族先民母系氏族社会初期,满族萨满教星图即已具雏形。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经萨满不断丰富、完善,并逐渐形成。它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北方先民认识天象成果的综合荟萃,记录了人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规律的成就和艰难历程,保留了一些极有研究价值的天文学资料,在中国天文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四,满族萨满教星图也有许多局限性,这与其所具有的性质、特征有关。季节性、功利性、地域性是满族萨满教星图的主要特征,这表明星图不是全面地、科学地记录星象,而是有所取舍。因而,不可能形成完备的、科学意义上的天文学体系,它毕竟是原始萨满教的副产品。

 

三、星象物候历及其应用

 

我国北方民族将天文学知识广泛地用于生产与生活,总结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历代萨满将这些经验、知识加以综合、归纳,依凭北方夜空中出现的东升西移的 星辰形态,如星辰方位、亮度、抖动、颜色及其变态,判定季节、方位、时间、气象以及各种动植物的生态动息,并据此卜测年景和休咎祸福,决断本氏族行止。这 些做法和经验又广泛地应用于民间,成为北方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是,星象物候历的发明,使人类可以根据星象的出没、变化,来适时地安排狩猎、采 集、捕鱼、驯养和后期出现的农业生产。这些宝贵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相当一部分即荟萃、融合在萨满教中,通过星赞神谕和祝祭典礼,在氏族内部传播。

 

1.星象定季节

 

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每一周期即是一年。由于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相交成一夹角,所以,地球在不同的位置时,就以不同的半球对着太阳,从而产生一年四季的变化。

 

 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在天空上的反映,便是不同的季节出现不同的星座。而地球的周期运动,也就导致了星空格局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变化规律。人类在长期观 察中,逐渐摸索、认识了这一变化规律,如季节不同,星空格局也不同,它说明每一个星座的方位随季节、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每一个星座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方向 都是固定的,年年如此。北方诸族萨满和族众就是通过经验和常识测定季节、时间、方向等。尽管他们不一定了解和认识星空格局及其运行规律的成因,但却凭着世 世代代积累的经验和实际观测,指导着生产与生活。

 

以物候定季节,在北方民族中应用广 泛,至今仍沿用不衰。然而,在长期观测天象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星象定季节比物候历更为准确。因而,在采用物候历法的同时,北方民族也常用星象定季节。这无 疑是一个进步。《北平风俗类徵》引《金台纪闻》曰:“北人验时,以天明三星入地为河冻之候”,即三星天亮时西沉入地时的季节,正是江河开始封冻的时候。在 北方民谚中,又有“斗柄指北,天下为冬”、“斗柄朝北,雪堆大腿”(极北地方民谚)、“鼠(星)见耳、风冻水儿”等,将以星象定季节的经验进行高度概括, 在民间流传。

 

  哈萨克族对星象特别重视,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和星象物候历知识。他们对昴宿 星的出现与消失很关注,并据此安排一年的牧业生产:“昴宿星落地剪羊毛”,“昴宿星不落地,夏天不会来”。所谓“昴宿星落地”是指每年5月底、6月初,当 太阳转到金牛星座的方位时,就看不到昴宿星了,40天后它重新出现。哈萨克人称这个时期为夏季。哈萨克人将“天狼星”称为“苏木毕列星”,此星出现,夏令 已过,人们开始割麦子、打草,准备过冬的各种用品,故有 “出天狼,水变凉”的谚语。

 

在满族萨满教星图中,每一个星座的出现,都有较为明确的季节或节气标志,萨满和族人即可根据不同星辰的出现,判断季节。但满族尤重“那丹那拉呼”即“七女 星”(昴宿,金牛座)升于东天的时间。如此星傍晚时见于东天,即为晚秋初冬时节。“七女星”为冬令领星,从立冬到惊蛰,皆由其导引冬令众星东升西移。因 此,该星的出现,标志着北方冬天的到来。而漫长的冬季正是狩猎的黄金季节。因而,在满族星祭中,那丹那拉呼星神备受尊崇。当该星升起后,由萨满诵唱唤星神 词:

 

村屯迎请吉祥的神,

诚请那拉呼享祭肉。

在万星升起的时候,

敬请那拉呼。

在千星中,

敬请那拉呼。

在兽星中,

敬请那拉呼。

在高栖云天的鹰星和布谷鸟星中,

敬请那拉呼。

择新月,在祖先众星中,

敬请那拉呼。

在远处拉出绳索,

敬请那拉呼。

 

2.星象计时

 

北方民族白天以太阳计时,日出到日偏东南为上午,日从东南到正南为中午,日从正南到偏西是下午。为了准确地计算时间,人们还发明了日晷。在满族萨满教雪 祭中,保留了满族先世的测时器——冰托利。用冰制作一个圆盘,上插木棍,放在庭院阳光下,据木棍影子的长短,即可测算时间。北方民族夜晚则观星计时,尤以 观三星最为普遍。三星,又称参宿,冬至节,子初三刻五分之中星。东北少数民族一 般在秋分后傍晚观看东南天空,观星计时。三星在正南,多为子夜时分;三星偏西时为下半夜;沉入西边,则天快亮了。赫哲族称启明星为“撮尔风”,当看到它在 东方天空出现时,便知黎明在即。哈萨克人称金星为启明星,晚上守护羊群的人只要见到金星,即知天快亮了。在满族萨满教星图中,也奉依兰乌西哈(三星)为计 时星。其神词为:

 

三星阿,

在天之南,

管时之星,

催冬猎阿,催冬猎。

 

莫林乌西哈(野马星)、塔其妈妈(仙后座)也是计时星。野马星于入冬后傍晚见于东天,当东方又升起一颗明星,是为戊时;东方又升两颗明星时,当为寅时, 天将明。塔其妈妈星(仙后座)以独特的旋转方式帮助人们计时。塔其妈妈星自霜降出现于北方星空,每晚入夜后升起,黎明时落下,星图的形状恰好调了个个。民 间传此星翻一个斛斗即为一宿。即先由卧形,前倾后扬旋转,由中天向西北移动。斜立西北天,当是午夜,黎明时,向另侧斜。人们可根据其在天空中的方位、形 状,计算出入夜、前半夜、午夜、后半夜、天将明等时间。祭此星时,萨满咏唱神词:

 

塔其星阿,

在天之北,

计时之星,

翻跟斗,翻跟斗。

 

此外,也可根据鹰星的消失计时,所谓“鹰(星)落西天,日头冒山”。

 

3.星象定方位

 

对于狩猎、游牧民族来说,方位的确定尤为重要。北方民族白天用太阳所在的位置判断方向:日出于东方,落于西方。晚上,则靠星象辨别方位。如世界许多民族 一样,北方民族也在长期观察星象的过程中,发现了北极星是一颗不动的恒星,故称之为“金钉子”、“铁柱子”等。夜晚,只要找到北极星,就可据此确定方位。

 

确定方位还可依据某一星座不同季节所在的固定方向。如鄂伦春族某些部落以北斗星观测方位:春天北斗星在正东,夏天北斗星在西北,秋天北斗星在正北。 [13]也可根据星座的升起与消失定方向。如巴比伦星座的狮子星座,即满族萨满教星图中的兴恶里乌西哈(鼠星),入冬后傍晚现于北方东天,生活在黑龙江流 域和松嫩平原的北方诸族傍晚但见此星,即知其方向为东;夜间见此星的方向,为南。嘎思哈星(鹰星),由双子、御夫、猎户、金牛、小犬、天狼、参宿、觜宿、 毕宿、昴宿等星座组成,初夜现东南方,午夜现南方,即晓现西方。其他星座类同。 

 

4.星象测气象

 

天气的阴晴、冷暖、雨雪、风力等气象变化,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也十分密切。然而,变幻莫测的气象受哪些因素制约?人类又是怎样预测气象的变化的呢?古人对此进行了长期艰难的探索。 

 

或许由于古人对天穹的崇拜,或许由于风雨雷电等许多气象现象都与天穹有关,总之,人类在探索这些现象时,便自然地与天象联系起来。经过长期观测,人们确 切发现星辰及日、月等天象变化与气象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尚书·洪范》云:“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安国注云:“箕星好风,毕星好雨。”历代以星卜占 风雨的记载亦不绝史册。

 

我国北方民族在长期的观测与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了星辰的变化与 气象的关系,并据此卜测灾异,预测年成。以天象测气象,在北方民族中相当普遍。如认为,日月有风圈将要变天,所谓“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久雨而晚见 亮星,次日早雨更旺。星座清晰,微星可辨,远空天朗气合,近期天气晴朗。冬夜星星眨眼睛,第二天要刮风。星星灰白、擅抖,冬季寒冷。

 

5.星象卜灾异 

 

观星象测灾异,在北方民族中也很普遍。鄂温克族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在天亮前看南斗星与月亮的位置,预测年成。月亮在南斗星的左上边,来年要涝,月亮 在南斗星的右上边,来年要旱;月亮在南斗星的中间或下边,来年雨量适宜。赫哲族通过每年十二月或正月看南斗星和它两边的那颗小星星预卜水情,如这两颗星离 得远,水位即小,离得近了,水位就大。鄂伦春人认为:月初月牙竖挂天边要涝,平挂天边要旱。 

 

达斡尔族萨满每年腊月三十晚占卜一年的年成。三十晚上十时许,天空银河隐没,如三天后重新出现,预示来年丰收;如一日后即出现,来年歉收。三十晚上刮西 北风,来年病瘟较多,刮西南风,将发大水。[14]鄂温克族特别注重风向,如风向的改变违背了太阳运行的方向,即不是自左向右,而是自右向左时(如北风变 成西风、西风变南方、南方变东风等),春季将多风多雪,灾害严重。

 

在满族萨满教星祭与星 图中,有主司占气象、测灾异、卜冬猎的星神。如位于中天的鼠星兴恶里乌西哈(狮子座),是萨满卜雪量、测风力之星;柳星佛多乌西哈(柳宿),被奉为人丁生 育神星,可卜岁瘟;鲤鱼拐子星西离妈妈(天猫座、鹿豹座),可助萨满灵魂入水界,并卜冬猎丰歉。星祭中的赞词表达了人们对此星的认识:

 

鲤鱼拐星啊,

在天之中,

卜占之星,

丰年啊,丰年。

 

位于南天的台星恩都里特克(飞马座),是萨满用以观测风雪气候的星辰。其星赞词如下:

 

围场星啊,

在天之南,

卜寒之星,

卜风啊,卜雪。

 

网星阿苏乌西哈(武仙座)被敬祀为狩猎星神,卜冬猎丰歉。祭星神词为:

 

网星啊,

在天之南,

狩猎之星,

万生啊万生。

 

人们用炽热的情感表达着他们对星辰的虔诚崇拜之情。同时,也通过祭星传播着人们认识自然的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北方民族有着丰富的星象天文学知识。这些知识来自实际观测,又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精神财富,颇具科学 价值和实用价值,其中无不凝结着北方诸族萨满的智慧和心血。许多天文学知识便是由萨满加以总结并通过祝祭典礼传承下来的。事实上,一些深有造诣的老萨满都 十分重视观察星象,在人们的观念中,只有萨满对星象的观测才最具权威性。在长期的观星中,还自然地形成了许多规则与禁忌。萨满一般在合朔日观星。此时无月 光,星象真切可见。冬季观星尤以雪后为佳。雪后空气清新,尘垢荡涤,洞察星象尤为清晰,众小星、微星、暗星平日难见,此刻则可辨识。此外,观星最忌嘈杂、 心乱,最好选择远山旷野,远离村落,免受人犬打扰,并要静心观察,洞彻细微,久之,才能发现变化,掌握规律。可见,这是一项艰苦、特殊的劳动,体现了萨满 为氏族服务的宗旨和重实际观察、讲亲身验证的精神。 

 

四、萨满教星占与中国古代星占术之比较

 

我们有必要对萨满教星占与中国古代星占术进行一下比较。二者都是原始宗教的产物,宗教观念、迷信与经验、科学交织在一起。然而,就二者的精神实质而论, 则是迥然不同的。中国古代星占术多以人间的祸福、政权的兴亡、战争的胜负、个人的福寿等人事为卜测对象。萨满教星占则始终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作为卜测的对 象,它关注的是宇宙的变化、四季的更替、气象的变幻、生产的收获。尽管古代占星术也曾有过以自然为占卜对象的原始形态,在以后的发展中,也曾对一些自然现 象进行观察、探索,如风占、雨占等;尽管在萨满教星神崇拜观念中也有一些与人事有关的迷信色彩与内容,如认为天上的星是地上人的化身,即所谓“天上一颗 星,地上一个人”,以及在此观念影响下出现的向星神求子和有病向星神许愿的仪式等,但萨满教星占和中国古代星占的精神实质却大不相同。这一点决定着它们向 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古代星占术,在阶级、国家出现后,适应社会需要,便与政治相联系,又受中国古代学术政 治伦理化的制约和影响,使预测政治、社会、人事变化等成了星占的主要内容。而星象与政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其结果只能是离科学愈远。原始萨满教将星象与自 然联系起来,世代观测,反复验证,从而摸索出许多自然规律,孕育了原始自然科学的萌芽。这是因为星象与自然确有联系,星占术促进了对二者联系的探索,从而 向科学迈进了一步。造成这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倒不是因为萨满教本身更科学,反而是由于它更原始,更多地保留了原始宗教的合理内核。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渔 猎、游牧民族,由于生产活动的特点,使集体劳动成为必要。而渔猎经济主要是向大自然索取衣食之源,因而,人与自然的矛盾始终突出地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则 相对和谐,贫富分化不悬殊,人们的注意力自然投向于自然界。另一方面,原始萨满教具有极大的功利性,总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适应。北方先民对星辰、对自然 的认识主要来自实证、来自实际观察,只有与他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自然现象才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并被他们所认识。人们对星辰的崇拜某种程度上正是基于人 们对星辰有了一定的认识,反过来星辰崇拜又传播了这种认识,促进了这种认识的完善,从而,使自然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使其带有很强的实 用性。这既是萨满教影响下北方自然科学的特征,也是其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基础。

 

当然,萨满教星占中的一些内容,如卜测灾异、气象等是否科学,还需要科学工作者进行观察和科学验证。这些星占内容对自然科学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实证观测这一层面之上,也不可能成为科学的天文学体系。这既是历史的局限,也是原始宗教的性质所决定的。

 

 

[1]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0页。

[2]乌丙安:《神秘的萨满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5页。

[3]详见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245页。

[4]波·少布:《黑龙江蒙古研究》,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1990年版,第187页。

[5]参见贺灵:《原始信仰》,见《锡伯族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6]富育光:《满族萨满教星祭俗考》,载于《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

[7] 《吉林通志》卷27,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475页。

[8]参见(日)泉靖一:《大兴安岭东南部鄂伦春调查报告》(续),载于《黑龙江民族丛刊》,1987年第1期。

[9]图见富育光:《满族萨满教星祭俗考》,载于《北方民族》,1988年第1期。

[10]详见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245页。

[11] (英)柴尔德:《远古文化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95页。

[12]潜明兹:《萨满的神话世界》,载于《北方民族》,1992年第2期。

[13]赵复兴:《鄂伦春族游猎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14]此资料笔者采录于达斡尔族萨满杨文生老人。

 

 

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特点

孟慧英

作者简介:孟慧英(1953—),女,河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博士,专门从事萨满教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特点及其文化价值是本文探讨的主题。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作为整个通古斯文化的一个分支,其精神信仰和宗教行为还保持着某些语族性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它保持了狩猎时代的信仰传统,而这个传统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消失,因而弥足珍贵;其二,通古斯人的萨满教比较完整地展示了它的氏族性,从而证明了萨满教在起源和发展方面的重要特点,即社会组织和信仰组织的长期重合;其三,通古斯人的萨满教具有萨满文化核心区域的典型特征,它突显出研究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的重要意义。

 

 

各个学科的研究证明,冰雪覆盖的贝加尔山脉,森林蔽日的大兴安岭,土地极寒的黑龙江流域,水草如珍的呼伦贝尔草原,鱼跃兽舞的滨海山林,是通古斯人形成与繁衍的核心区域。这一广阔区域的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和特殊的根源。数千年来,这种文化经历了自身的发展途径和发展阶段,顽强地坚持着传统的连续性,直至近代,其精神信仰和宗教行为还在保持着某些语族性的特点。本项研究的对象就是这些特点。当然,通过它们,我们还会在不同的学科领域和理论范畴里获得某些其他方面的认识。

 

在探讨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特点之前必须说明的是,这种特点是以北欧、北亚、中亚广泛区域内的萨满教现象为比较背景的,这些区域的萨满教是典型萨满教。这种看法出自百余年的学术传统。首先,这个区域的萨满教比较早地被发掘,成为萨满教学术研究的最初对象,所以这个区域的萨满教被看作典型的萨满教;其次,许多研究者根据这个区域的萨满教现象总结出关于它的重要特征,目前这个方面的认识集中在萨满昏迷行为、萨满的守护神与助灵系统、领神幻觉、灵魂到他界的旅行、萨满教宇宙观等领域。学者们常常把这些特征作为判断各个民族和地区萨满教的参照系,某些缺少上述部分特点的萨满教,被认为是不完整的萨满教或边缘的萨满教。

 

萨满教信仰是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原始信仰,十分古老,它的流传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同时它在后来历史中的延续性也是十分明显的。从世界萨满文化分布格局来看,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也属于核心区域的典型现象。我国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包括满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锡伯族。这些民族无论在形成的渊源上,还是在民族社会发展的阶段上,都不尽相同。但是这些民族单位的祖先乃至这些民族发展的早期阶段,都曾经依赖于通古斯的文化与生态环境,存在过通古斯集团的那些共同文化要素。这是把它们作为统一的对象进行研究的前提。同时,通过近20年来中国学者的艰苦努力,已经发表了数量可观的调查报告和研究成果,在这些出版物提供的材料中很容易发现,我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有着某些共同特点,这些特点往往是其文化的最为古老和传统的那一部分。可以说,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不论从总体上或从典型意义上来说,都是把握整个萨满教的一个独特的观察点,从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制高点”。得天独厚的我国学者据此可以为这门科学作出自己的特殊贡献。

 

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狩猎时代的信仰传统

 

萨满教发生于狩猎社会,这几乎是学术界的共识。但由于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狩猎社会逐渐消失,萨满教的原初形态基本上成为历史的过去,在此种情况下学者们只能根据不同方面遗留的文化材料小心翼翼地予以复原或修补。我国通古斯语族民族是世界上极少保留狩猎文化的群体之一,这个语族民族直到明末清初还多数居住在大小兴安岭森林及其以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农耕只存在于少数地区,而狩猎、捕鱼、采集则是遍及整个通古斯区域的主要经济活动。狩猎作为通古斯语族民族传统的经济生活,直到解放初期还保留在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部分)、赫哲族之中。我们从通古斯萨满教和宗教观念及崇拜对象中可以看到狩猎社会独特的信仰特点与精神情感,看到萨满教的种种原始性特点。

 

萨满教在采集、狩猎社会中有怎样的具体形态,根据中国的材料,每个学者都有各自的理解。满都尔图先生认为,动物崇拜是同狩猎生活相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身上,人们把猎获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而加以崇敬。他们认为某些猛兽不仅与人们的安危有关,而且这些猛兽的灵魂也可以帮助人们狩猎,自然也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同时,人和他们经常猎取的动物处于对立的地们位,一旦患有急症,就认为是这些野兽的“精灵”在作崇报复,为祈求其宽恕而加以供祭[1 ]。也有学者指出:氏族社会初期渔猎是人们的主要经济部门。渔猎经济使人们和动物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和重要。动物身上的一切对人类生活都有极重要的价值。它们的肉可供人们食用,皮可制作衣着,骨、角、牙可作生产工具的装饰品。总之,这一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绝对离不开动物。尤其是在像我国北方地区这样的高寒地带,隆冬季节,到处是冰天雪地,采集活动无法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动物更成了人们的唯一生活来源。一旦猎获不到动物,他们的生存更会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氏族成员都会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命运同动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于当时人们的认识所限,也就会把某种动物看作是自己氏族的图腾而加以崇拜了[2]。

 

我们认为,萨满教作为狩猎社会的主要精神信仰,支配着其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原始森林中的追鱼、逐兽,使人们只有在血腥的龙争虎斗中才能获取饱腹的食物、暖体遮寒的兽皮。由于对动物的生存依赖,也由于对野兽生活的各种观察所产生的神秘、恐惧、惊奇,他们往往认为动物高于自己,甚至拥有较高的智慧和灵性,比人类更接近大自然的奥妙,对人类有支配力。通古斯人的动物信仰特别地同人们的生存问题和现实利益联系直接。比如人们认为,经常被打到的动物中有神,因为那是那类动物中的首领把它的子民送给人类的。人们能够猎获的貂、鹿、熊、水獭、天鹅中,都有与人类友好的神。如果没有神,那么就不会有动物落到人的手中。如果神不愿意,猎人的几十只箭也不会射中猎物。神灵是那类动物的首领,它掌管自己的子孙。举凡动物王国的凶恶者,其属类中都有能够称“神”的首领,因为它们驱赶来的各种野兽落入猎人的捕兽器和陷阱中,这无异于给人类送来自己子民的动物首领。它们是动物世界更大的酋长,管辖那么多的动物氏族,所以人们既能捕获到没有神灵的动物种类,也能捕获这些凶恶动物的属下。人们把它们当成最初的狩猎神。这类神灵都是森林、水域中的猛兽,天空中的猛禽,像熊、虎、豹、逆戟鲸、鹰等等。其中最普遍的凶猛动物崇拜表现在对熊的各种仪式上。

 

在我国的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发现的有关熊的萨满教传统习俗,同北欧、北亚广大范围内的土著民族普遍流行的熊神话和熊节礼仪十分相似。在原始狩猎时代有谁能想象出比熊那样的凶恶野兽更强大更有力的自然存在呢?狩猎民族在树立自己精神力量的过程中,从许多对于自己有恩惠的森林动物的选择中,逐渐向熊靠拢,熊以其各方面的综合长处,终于成为百兽之王。赞美熊,亲近熊,以与熊有血缘关系为荣,把它当成祖先,从而证明自己天生不是孬种,成了那个时代的风尚。就像后来凡建立朝代的统治者都声称自己是真龙天子一样,在狩猎民族那里也曾有一个都声称自己是熊后代的时期。氏族的社会影响需要用神灵力量的大小来互相攀比,从而建立自身的荣誉。熊成了当时最强大的精神形象。通古斯各民族的熊祖先传说,是其古朴的精神追求和氏族精神自我夸大的手段之一。在这里熊作为文化符号成了狩猎民族文化从生活到精神的一个阶段性标志,一个萨满教信仰发展链条上的重要历史环节。

 

随着人类同动物周旋经济的丰富和狩猎技能的提高,特别是通过动物驯养,人们逐渐增长了猎获动物的技术和信心,动物首领变得不那么神秘可怕了。但狩猎生活的不安全感和不稳定性依然存在,人们仍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于是又为自己找来另外一类生活主宰,即以山神、水神、海神为象征的狩猎神,自然崇拜与动物信仰发生了结合。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崇拜山神“白那恰”。凡是高山峻岭、悬崖绝壁或是什么洞窟之类,都认为是山神所在的地方。人过其境不得喧哗,否则认为会遭致山神不满,对狩猎不利。一般远山狩猎者,多向山神供祭。人们认为:只要听山神的话,它是乐于庇护你的。反过来,如通古斯人群,如那乃人认为,“每一位林神、河神或者湖神,都是其领地内全部野兽和鱼类的所有者。没有这些神灵的许诺是不能捕获的,必须先给诸神祭献,才能得到它们的欢心。河神或湖神的一般都是在鱼类越冬的地方过冬,这种地方被称作泰库”。[3 ]主宰野兽的神是所有野兽和森林的头领和主宰,在森林中是至高无尚的神。这些神灵被宗教学家统称为“兽主”,兽主崇拜是萨满教的典型特征之一。

 

狩猎民族常常因为猎物减少而深感不安,他们只能利用虚幻的巫术幻想去改变这种现状,从而获得某种心理平衡。我们在通古斯人的宗教仪式上看到,人们以象征的方式让内涵动物灵魂的象征物转生为新动物,从而达到增加动物数量,减轻心理负担的目的。萨满教代表动物灵魂并有复生能力的符号包括动物骨头、绒毛、动物眼睛等等。在仪式活动中,人们总是小心地收藏和处理它们,或防其不得转生,或怕它以灵魂力量伤害别人,总之要避免任何过失。在通古斯民族祭祀中,当作祭品的动物,像熊、鹿、猪、羊、鸡等,被吃掉后—它们的骨头一块也不能少地被收拢在一起,或风葬、或埋葬。安葬动物仪式的要求十分严格。兽骨安葬与野兽繁衍的关系密切,它的完好与否,涉及动物的绵延状况。这些内涵动物转生灵魂的兽骨、兽毛、兽皮、禽毛,象征他有许多动物神灵给予保护和辅助。在萨满经验中,由于魂骨被视作生命的再生之源,“归魂于骨”成为萨满法术中追求的主要目标。有的民族萨满死后要风葬,风化后捧拾其骨存放在小桦篓内,视为神灵。

 

通古斯狩猎民族积极地顺应着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按照季节变化和动物生长规律与生活习性,形成了独特的狩猎生产节奏和信仰活动规律。20世纪初,黑龙江沿岸民族的祭天仪式一般都在某项生产作业之前进行:或者是在五月,即在捕捉海豹之前;或者是在十月,即在捕貂之前。狩猎民族形成了以行业狩猎活动规律为特点的祭祀仪式,除了季节性的捕鱼和行猎前要向山神、水神举行祈求仪式外,猎人队组或单个猎人,也常常根据特殊情况举行临时性的和小规模的献祭和巫术活动。这类仪式有的通过萨满附体的形式请神佑护,有的则是家族或个人的一般祈祷行为。在他们的某些狩猎仪式里,还包含着占卜巫术。在仪式中,萨满经常预言应该出行的方向和即将收获的情况。也有的仪式里包括射杀动物的交感巫术。如鄂温克猎人如在较长的时间内打不到野兽,就要请氏族萨满举行仪式为自己祈祷。他们事先用柳条编辑成一只马鹿形,挂于树上,然后聚集氏族内全体猎人,用无弹头的猎枪,向柳编鹿形射击,所有成员则高喊“打中了!”猎人打完后,当场假装剥皮并取下心、肝、食道、舌等东西。第二天搭一棚,把这些东西放在棚上。他们认为这样就可打住野兽。狩猎民族在猎获丰收以后还常常举行报祭,向神灵表示谢意,并祈求来年给予更好的关照。在氏族或家庭里进行猎物分配时,经常要先行祭祀后行分配。所有这些都促使狩猎民族的祭祀活动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制度性。

 

由上可见,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与狩猎经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他们各种重要的生产安排与活动都打上了超自然的印记。不但那些周期性的生产活动被传统化为在超自然力量保护下的经济劳作,而且各种各样的生产活动细节,也被赋予萨满教巫术意义。因此,萨满教在狩猎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它的具体问题,利用这种工具同超自然存在物和超自然力量进行沟通,或祈求它或利用它,来处理生活中所特别焦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人们还没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技术和社会手段来解决。在上述分析中,我们不但可以明确狩猎经济阶段在通古斯人的精神信仰上打上了深刻的印记,还可以看到为何发生那些现象和萨满教在当时条件下的现实意义。这种活形态的原始信仰生活表现,大大丰富了人们关于狩猎社会萨满教现象的认识,是认识萨满教早期现象之珍贵的社会化石。

 

二、通古斯人萨满教的氏族性

 

萨满教产生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特点是信仰组织与氏族组织的密切结合,这是萨满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很大区别。这样一个视角为我们进一步研究萨满教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认识途径。而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例证不但有力地支持着这样的学术认识,而且充分地展示着这个方面的丰富内涵。

 

“哈拉,穆昆”是通古斯语族民族都曾存在的传统而古老的社会组织形式。“哈拉”意为“姓”,“穆昆”可释为“氏族”。通古斯语“哈拉”是指“共同起源于一个或几个男性祖先的意识而结合起来的人们集团”[4]它由共同的名称和血缘关系的认知而结合。 在各民族中,“哈拉”、“穆昆”组织充满活力。渔猎经济限制下的生产规模狭小,经济团体人员较少,“穆昆”较之“哈拉”的管理更为频繁。但由于偶尔的生产合作,族外婚的制约,定期的祭祖和家谱补续,宗教信仰上的相同及一些政治原因,“哈拉”制度亦十分完整。在“哈拉—穆昆”组织内有“哈拉达”,“穆昆达”(达,首领、长之意),他们是在全体成员参加的氏族会议上经选举产生的。他们管理氏族内部的生产生活、财产分配、婚姻丧葬,还负责对外交往等。“哈拉—穆昆”内有许多传统法规,它们关系到诸如生产中的互助,生产资料的公共使用,收获物的平均分配等事项。在尊老爱幼、处罚罪犯、财产继承、调解矛盾等方面也有详细的管理规则。此外,每个“哈拉”、“穆昆”都有自己专门的祖先神,公共墓地,还有管理宗教活动的、世代相传的萨满。

 

通古斯人的氏族组织以宗教信仰传统去统一其成员的思想意志,并由此加强成员之间的认同感,维持氏族的凝聚力及氏族延续。当他们的氏族组织内部分化或与外界发生大规模的交往和结合之后,只要血缘组织和血缘观念还在,氏族信仰对象就仍具有现实性。祖先神信仰是氏族宗教形态的突出特点,它一直保留在通古斯语族各民族之中。鄂伦春族普遍祭祀氏族祖先神,鄂伦春语对祖先神称作“阿娇儒博日坎”,“阿娇儒”是根子的意思。鄂伦春族的“阿娇儒博如坎”是莫昆(氏族)萨满的主神,是每家都供奉的祖先神。人们猎到野兽后先要供奉阿娇儒博如坎。萨满向它祈祷,求它保佑家庭人丁兴旺,平安幸福。氏族祖先神在鄂温克族也都被作为最主要的神灵受到供奉。吕光天先生《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中介绍:在父权制的氏族社会,鄂温克人进入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时期。每个氏族都有氏族保护神,即以祖“舍卧刻”为崇拜对象。满族祭祀的神灵,萨满认为,都是本氏族的神灵,它为氏族内部传承,外人不得染指。由于受到清代乾隆年间颁行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规范,满族出现了各姓相似的神灵,它表明信仰的氏族性在社会发展中所受到的冲击和改造。但在表现形式上,满族仍旧保留着萨满教的氏族外壳。比如满族的家祭神仍旧在氏族内传承,在氏族举祭时使用。

 

通古斯的氏族组织对萨满个人性的关于神圣物的内心感受和精神体验不是听之任之,而是进行习俗性的规范和体制性的限制,从而把萨满教体验客观化、规范化、使之为社会服务。例如,鄂伦春族的不同氏族都有自己的神灵,人们认为,每个穆昆(氏族)萨满都有穆昆色翁(色翁即神灵),这种神灵只能在子孙里头传下来,不管男的女的都可以落神(指领神者男女不限)。氏族女萨满出嫁后,娘家氏族要等女萨满死后才能出现新萨满,因为她的神灵在其死后就回到娘家氏族。鄂伦春族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通古斯各民族之中。

 

在强调血缘关系的氏族社会中,首先从社会角度来解释萨满病问题,它被看作是氏族祖先神灵回转的标志。所以个人的精神幻觉对要成为氏族萨满的人来说,是需要公开和被验证的。氏族萨满的权威是由于他的力量来源于氏族祖先或家族祖先的守护神和助灵的传递。氏族守护神信仰与萨满领神仪式,氏族祖崇拜和萨满领神活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是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对氏族神的现实需要使得萨满的领神体验成为十分重要的社会事件,因为通过萨满病的形式与祖先的神灵沟通,就会自然而然地或自动地给氏族以精神力量。正是氏族社会创造了靠萨满病的方式世代相传祖先所赐予的神圣力量的制度。氏族或家族是萨满领神仪式的主持者,它们对这种仪式负有责任,稍微的不慎都会给当事人带来怀疑和麻烦,从信仰角度来说,还会给整个氏族带来灾难。萨满经验和氏族体制由于这种交互混合而使宗教仪式作用和氏族制度作用彼此融合,这种结合使社会组织和萨满教两方面特性都获得了特殊的、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当然有关氏族大事的梦幻、神灵预言,也要经由氏族长者或氏族权威人士组成的团体进行检验,而这个团体却没有神秘交流的体验。这种氏族组织对宗教体验的制约传统在后来的阶级社会中发展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性限制和国家政权的制度性限制。如清代乾隆年间颁行的《满州祭神祭天典礼》就正式取消了靠萨满病领神的传统,而推行规范的祭司主持的萨满教仪式。

 

在氏族社会制度下,萨满的行为不是个人性的,他既是氏族精神领域力量和状况的象征,其所行使的任务就该是社会性,受氏族体制需求与制约。换言之,氏族社会组织是要求萨满行使职能的主要方面,萨满教为氏族服务是他的主要功能。平时他是氏族的医生、预言家、争端的调节人,是对威胁个人和群体生活的魔鬼的驱赶者。在生产活动中,他指示打猎区域,为狩猎不丰查找原因。在氏族成员和社会本身面临生存和生活中的危机和困境时,萨满要为人们举行仪式,提供来自神圣对象方面的心理保障,缓解人们的焦虑。如人死后,萨满要陪送他的灵魂平安到达另一世界;当氏族面临外来的神秘力量威胁时,萨满要举行驱逐魔鬼仪式来保护整个氏族、部落居民不受敌对精灵的危害。从社会的观点来看,萨满在社会与超自然之间具有作为中介人的基本功能,所以当社会和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难题时,在社会或个人对未来忧心忡忡时,都需要萨满。

 

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仪式是氏族性的。萨满教作为维护氏族制度的特殊工具,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顽强地固守着血缘关系这块阵地。据调查,鄂伦春族保护定期的氏族祭祀活动。以往每三年都召开氏族会议,其间要首先举行祭祖仪式。祭祀时全氏族成员都要参加,并请萨满跳神。对这种仪式鄂伦春语叫“乌门那特恩”,要在氏族长—“穆昆达”的亲自主持下进行。每个氏族成员都主动带来酒、肉等祭品,摆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烧纸、磕头。这种祭典仪式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氏族祭祖,在满族那里发展为家祭,家祭是满族代表性的氏族祭祀活动。在满族一些姓氏里,举凡出现病瘟、畜疫、渔猎中受伤、氏族争杀,都要举行全氏族的火祭,祈求安宁吉顺。在祭祀之地,总氏族的各分氏族根据山雉放飞的方向确定驻地,分别支帐造室,树立神树,搭设松枝大门。祭祀常常在山冈举行,点燃篝火后,杀牲祭神。氏族长向众神说明祭祀缘由,萨满念诵祝神词。火祭持续或三昼夜或七昼夜,供品丰厚,祭祀项目繁多,祭祀场面宏大。在张火灯、钻火圈、抓火珠、跑火阵等等活动中,求得火神佑助,锄灾免祸,增加福气和运气。

 

在萨满教的古老信仰中,人们普遍畏惧死亡,不敢面对生命有限的现实。特别是当氏族部落重要人物去世之时,这个社会群体的常态生活面临着动摇和威胁。就是这时,氏族的丧葬仪式作为缓解人们精神危机的手段,及时地向人们传达出灵魂不死观念、灵魂再生的观念、以及重要人物的灵魂作为氏族祖先守护神的观念,于是给大家带来了某种超人间力量方面的信念和信心,从而减轻了内心的哀伤和社会的不安。关于氏族丧葬仪式,特别是萨满的丧葬仪式,在通古斯各个民族中普遍流行,成为氏族宗教仪式的重要种类。如鄂温克族的“尚德”仪式,满族的氏族萨满亡灵祭祀等。

 

氏族组织还以仪式的形式将结婚作为公开的事件,把它纳入受神灵支配与保护的传统规则。于是婚姻并非单纯的两性结合或男女同居,而是一种神圣的契约。结婚仪式由此成为关涉到婚姻双方氏族的社会事件,它在男女之间创设一种得到超自然赞许的结合和一种标准化的求偶活动。结婚仪式对于巩固家庭关系、维系亲属组织制度和社会秩序来说,发挥着重要的文化功能。通古斯语族每个民族的结婚仪式或许不同,但以拜神的方式展示婚姻的神圣性却是共同的。在满族古老传统中,凡一部落男子娶了另一部落女子,要先拜堂子,祭祖、祭天。鄂伦春族的结婚仪式是新郎先到新娘家居住,举行筵宴后将新娘带到自己家中。到自己家后,新郎新娘并列向着太阳跪下拜三拜,其次是拜祖先、诸神、两方的双亲以及年长者,行三拜礼。然后举行结婚露天筵宴。筵宴结束后,新郎新娘进住新的“斜仁柱”。

 

上述氏族制度下的萨满教仪式不但得到了氏族成员的承认,也被赋以权威,它促使相同氏族的成员保持共同的恐惧和希望,从而强化人们的共同信仰,增强氏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凝聚力,规范甚至决定氏族成员的一致行动。由于氏族仪式把人生和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公开化、传统化,并且打上超自然的印记,就把整个氏族纳入一个普遍性的行为模式和统一性的宗教生活之中,因此萨满教仪式本身也是氏族成员认同的对象,具有维护和巩固社会秩序的作用。

 

通古斯民族的例证中足以说明,萨满教曾经是维护氏族制度、协调氏族社会生活的文化工具。通古斯民族里,以血缘联系为基础的氏族组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萨满教同生共长的伙伴,相互依存,互相服务,不可分割。因此,氏族组织是萨满教必然的外在形式,是萨满教最初的社会基础。通古斯语族民族的例证有力地证明了萨满教这种宗教类型的根本性特点。

 

三、通古斯萨满教的典型性

 

很多萨满教学者都把东北亚和中亚说成是萨满教的核心地区,把这些地区的萨满教视为萨满教的典型形态。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其原始祖先都与东北亚的原始民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宗教文化继承关系,他们信仰的萨满教在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仪式和体制)上是相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中国通古斯民族萨满教信仰在世界萨满教信仰中的价值和地位。

 

萨满一词最早是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萨满”一词见于宋代《三朝北盟会编》,其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当然,关于萨满一词来源考察的结果并不必然导致对萨满教产生问题的结论,“萨满教”这个词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通用语,它是涵盖许多民族的宗教文化系或宗教现象的统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萨满教,其内容不尽相同,各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也不一致。蒙古族把男萨满称作“勃额”,把女萨满称作“奥德根”;雅库特人称萨满为“奥云西”的。因此关于萨满教产生的考察要超出对萨满一词溯源的范围。但是萨满一词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关于萨满教起源和份布区域的许多联想。在早期大量的西伯利亚萨满教调查材料的支持下,有学者认为通古斯萨满教对其他民族有重要影响,通古斯人的起源、发展和萨满教的起源、演变应该结合起来考察。虽然这种看法后来不断受到通古斯之外的其他语族民族证据的冲击挑战,但是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教作为核心区域的典型现象却是毋庸置疑的。

 

萨满教具有某些特别突出的东西以及由它们组合成的具体系统,这些学者总结为萨满教“特征”。根据国际上广泛流行的萨满教特征论的认识,萨满昏迷行为、萨满的守护神与助灵系统、领神幻觉、灵魂到他界的旅行、萨满宇宙论等几个方面的具体内涵和形式,可以用来鉴别不同民族萨满教的基本内容和文化体系。萨满教“特征”问题的提出,部分地揭示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萨满教和某个历史阶段萨满教的典型特征,这为推动萨满教研究的规范化和建立理解萨满教的理论参照系统极有益处,是比较便利的工具。

 

萨满教的信仰基础是灵魂观念。国际学界一般认为萨满教建立在北方狩猎民族的万物有灵论基础上。同时,灵魂飞升,萨满到其他世界旅行的能力,也使学者认为灵魂二元论是萨满教观念的基础。通古斯人普遍信仰独立存在的灵魂,它是指灵魂可以离开形体独立活动,其中包括活着的人或死亡的人之灵魂活动。通古斯人也相信体魂,体魂是与身体联系或与某个器官相连合的灵魂。通古斯人认为,灵魂,可能受制于身体的某些部分,像骨头、毛、皮、角,因此它们拥有复活力量。平时体魂深藏在生命体的骨窍等部位中。人死后这个灵魂不会随形体的死亡而死亡,它继续存在于死人的遗骸里,即藏于骨,乃至灵魂崇拜的重要内容。“以血养魂,以血延魂”作为通古斯人重要的信仰观念,在萨满教的巫术行为中表现十分充分。萨满喝血,在现今的通古斯语族民族萨满跳神中仍旧保持着。

 

多层宇宙观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萨满教的主要特征之一,在现象上,它似乎比任何一种萨满教观念都更普遍,更流行。国际学术界普遍认为,尽管萨满教宇宙论的观念在各民族中差异很大,尽管喇嘛教、佛教在一些民族中有鲜明的影响,但仍然存在着广泛流行的一些结构性的特征。像多层宇宙的观念,其中包括上界、人类居住的中界、下界,每个世界又分成三、七、九层不等。不同层面的世界或者被宇宙河流—它源自天界经由地球流到下界,或者被宇宙中心的洞口连接。普遍的信仰还有穹庐似的天以及支撑它的中心宇宙柱。与宇宙柱同类的象征还有宇宙山、宇宙树。宇宙树也被当作萨满树,萨满通过它可到各层世界旅行[5]。

 

中国通古斯语族每个民族都有这种三界观念。如满族的“天宫大战”中的三女神神话。神话讲道:最早最早以前,天是没有形体的,后来在水中生出阿布卡赫赫(天女)。阿布卡赫赫是最早的宇宙女神,她的下身裂生出巴那姆赫赫(地女神);她的上身裂生出卧勒多赫(光明女神),是她用阿布卡赫赫的眼睛生出日、月、七星。鄂温克神话中的“敖教勒”祖先神传说是被雷打死的,祖先的上半身上了天变成了“保勒索合鲁勒”(boorolgoohorharuul,斑白的守护神),中身留在地上变成了“谢考达热勒”(shokoodaaral,守护神),下身变成了九个“道尔保如”(yegin—dolbuul,九根支柱)。可见他是通体三界的神灵。其偶像置天蓝布上,悬挂在“仙人柱”(简易居室)圆木的柱顶上,并置有太阳、月亮等, 及9个小人(5个金色的是女人,4个银色的是男人)。赫哲族也供奉分管三界的四海娘娘、根给娘娘、苏言娘娘。这种信仰的共同特点是,把宇宙的三层世界纳入一共同的根源,这个共同根源或是自然神灵,或是祖先神,并通过它们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模式。这种完整性,一方面作为这类萨满神灵的权威性标志,另一方面它还具有萨满经验所追求的包含圆满意义的目标价值。所以在萨满教仪式上,一般都有代表三界完整观念的象征符号。例如赫哲族信奉的四海娘娘,司水域之事,其旗为蓝色或紫色;根给娘娘,亦称“光明娘娘”,司天界之事,其旗为淡青色;苏言娘娘,又称黄娘娘,司地上之事,其旗为黄色。还有的民族通过仪式行为来展示沟通或祭祀三界的完整性。呼伦贝尔牧区鄂温克族萨满在举行萨满祭祀仪式前,毛哄(氏族)的人以四棵桦树(托若)分别栽在蒙古包内外。有的还从萨满住所内侧,通过房门,挖掘一个通往室外的狭窄地道,它只能容纳一人通过,此通道叫“阿楞”。祭神的萨满由此口钻入室内。祭祀完毕,交吃净的祭神牲肉(牛或羊)骨头埋入通道,并填土封闭。可见托若和阿楞是连接上、下两界的标志。

 

通古斯人的神灵多为古老的类型。比如祖先萨满灵魂,在通古斯氏族萨满和专业萨满的选择中,起重要作用,是选择萨满的主要神灵。祖先萨满本身,在最初也是被神灵选中者,这种简单的道理一直被萨满教所重视。所以在萨满巫祖神中保持着特殊的一类,即最初萨满的创造者(the creator of the first shaman)。这类创造者可能是动物、 天女, 有的与氏族图腾祖先合而为一, 也有在后来萨满教的职业化过程中被单独分离出来,成为职业性的巫祖。吕光天先生在他的《北方民族原始社会形态研究》中正确地指出:对蛇的崇拜,不仅与鄂温克的祖先联系起来,是最高神,而且是萨满的最高神灵。选择萨满的,在某些民族的传统中,还有特殊一类神灵,即萨满的神灵伴侣。萨满与所领精灵之间的“夫妻关系”是许多学者经常讨论的话题。在赫哲族,爱米神是萨满的重要领神。萨满和他的爱米之间夫妻关系的传说,依旧保留在赫哲族的民间说唱“伊玛堪”之中。

 

乌麦(Oumay)是一位古老的神灵, 其名称早就见于突厥部落的毗伽可汗(在位时间公元716—734年)时期,当时突厥人把自己的兴盛看成是受益于“腾格里, 乌弥和神圣的地—水”神灵的帮助。 毗伽可汗在谈到他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仁慈的时候说:“我的母亲象乌弥一样”。从乌麦信仰内容来看,它包含着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婴儿守护神崇拜、女神崇拜等多重内涵。乌麦信仰遍布萨满教的核心区域,是一种普遍而典型的萨满教信仰现象。据苏联学者C.B 伊万诺夫在他的《黑龙江流域民族造型艺术手册》中的考证,“乌麦”在不同民族中发音近似,含义有异。奥麦—在埃文基人和蒙古人中意为:女人的肚子、子宫;奥莫—在那乃人中意为巢、穴、洞;乌不克—在图鲁罕地区埃文基人中为巢;奥米—在涅吉达尔人中为周岁婴儿灵魂,此意在那乃人中称奥米亚;奥米松妈妈—在那乃人中为—女神,在她所管辖的天上,生长着有儿童灵魂的氏族树。奥米—乌米、奥米希—乌米希,在中国东北的埃文基人和突厥人、蒙古人中为调配孩子的神;乌麦—在外贝加尔的布里亚特人中意为胎盘,在克钦人中为保护婴儿消灾祛邪的护身符……中国阿尔泰语系的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都敬拜乌麦女神,虽然在各民族中,对她的称呼不太一致。维吾尔人称她为乌弥、柯尔克孜人称作吾玛叶涅或乌麦,蒙古人称乌玛,满族人称乌木西,鄂温克人叫奥米或乌米、乌麦,鄂伦春人称奥毛西莫口,达斡尔人称乌篾、锡伯族叫希林妈妈。而就产生论来说,乌麦信仰应该是多元的。每个民族都有独立发生的可能,不同民族在同一词汇的相近意义及其意义的引申方面,根据各自的传统不断发展,形成所传承的独特类型。当然这种信仰也不可能脱离萨满文化在整个北方区域所发生的交流与影响,在不同民族乌麦信仰的接触与碰撞中,吸收和借鉴总会发生。中国通古斯人的乌麦崇拜主要呈现两种类型,一是它最古老的类型之一,即母系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一是它最普遍的类型,即婴儿守护神崇拜。通古斯人的乌麦信仰丰富了萨满文化的这种典型内容,它不仅为后来的某些信仰领域提供了观念和类型方面的基础,而且在社会发展中还被激发出内在的生机和活力,作为现成的文化条件被加以运用和改造,从而成为满民族国家宗法性宗教中特殊的民族内容,发展为清代宫廷祭祀佛立佛多鄂谟锡妈妈的换琐仪式。

 

萨满是萨满教的核心成分,是这种宗教的神职人员。国际满学关于萨满的定义,主要围绕它的两个方面特点进行概括总结:一是关于这种社会角色的精神方面的特征,二是关于萨满角色的社会作用。萨满作为一个被社会认为能直接与超自然界交往,因而有能力为人治病和占卜的人,同时在他与精灵世界的交往上会对社会有很大用处。萨满常常通过昏迷术实施上述任务。萨满错迷术作为特殊的宗教体验,在心理学领域,长时间被作为病理状态的症状,有一系列专门化的词汇予以说明:如昏迷trance,附体possession,着迷ecstasy , 记忆丧失状态 fugue state,幻觉、 想象vision , 梦dream , 歇斯底里hysteria , 幻觉、 幻想hallucinations,僵直性昏厥catalepsy,癫痫症epilepsy, 催眠状态hypnosis , 梦游病somnambulism等等, 这些身体—心理的变化症状,是能被研究者客观地观察到的。

 

萨满昏迷术集中表演在宗教活动仪式中,萨满通过与精灵直接交往的昏迷形式,去完成他的任务。匈牙利学者V. 迪欧塞吉认为, 萨满的昏迷有两种形式:一是“占有昏迷”(Posession ecstaey ),即“精灵附体”, 萨满的肉体被精灵占有; 二是“游历昏迷”(Wandering ecstasy)即“灵魂出窍”, 萨满灵魂离开肉体去到精灵世界。在占有昏迷中, 被占有者进入一个加强的精神状态, 并显示出超人的体力和知识,他战斗、狂怒、挣扎,最后陷入恍恍忽忽的迷睡状态。接受精灵之后,萨满变成了精灵的代言人—“他变成了进入他身体的精灵”。在游历昏迷情况下,萨满的生命机能减少到了一个反常的最低限度,并陷入迷睡状态。人们相信萨满的灵魂此刻离开肉体去到某层天上。醒来之后,他叙述自己在天上经历,和谁谈了话。也有两种昏迷合并的情况,即当精灵进入萨满身体后,便领着萨满灵魂去到超自然灵体的世界。

 

萨满昏迷术之神灵附体表演,在通古斯人的萨满教仪式中,仍然保留,而且十分精彩。在鄂温克族,萨满来神时表现为模仿鸟步和鸟态,即以变鸟的形式接触神灵或宣示神灵降临;在满族有野祭的人家,由于神很多,要“一铺一铺”地请神。在动物神附体时,萨满或模仿一只力大无比的熊,威猛异常;或变成雄鹰,以鼓当翅膀,展翅高飞;或是一只母虎,带着慈爱与装扮成虎崽的小孩玩耍。在萨满或英雄附体时,或舞枪弄棒,或摆兵布阵,或带领小萨满跑火池。如果是自然神降临,萨满的舞蹈最为优美,雪神向人们抛洒白雪,祝福人们吉祥如意;火神设的阵法扑朔迷离,引导人们钻火圈,攻火阵……在关小云、王宏刚著述的《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中,通过对萨满本人或亲属的口述,我们看到一批新鲜的有关阴间资料。他们介绍,当过阴仪式进入高潮时,萨满说“我去招魂”,便躺在地上不动,不吃不喝,也不大小便。萨满的亲人每天在萨满的头部、上下肢用石头敲三次,萨满这时才稍动。家人要祈祷他快点找到灵魂,平安归来。这样过了几天后,萨满身体才慢慢抖动,身上的神铃、铜镜也随之响起来。家人随之将其扶起,萨满又跳了一阵神舞后,过阴仪式方告结束。

 

疾病和萨满领神也有不解之缘。人们对一般疾病的看法,不是与某种致病的精灵有关,就是与灵魂丢失有关,可见这些解释都缘自信仰。关于萨满的疾病,只是有关疾病信仰习俗中的特别一类。那些被认为萨满领神有关的疾病或通过某种疾病类型加以区分,或通过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典型的萨满病是精神疾病,这在通古斯民族的广阔区域内都是共同的。一个潜在的萨满可以通过他的不正常行为,特别是不安的精神状态被确认。精神失常、歇斯底里、阶段性孤独、或不正常的听觉视觉、或身体上的剧烈痛苦等,都被看成是成为萨满的重要病兆。这种情况持续到一定程度,病者家人就要找萨满来察病因。一旦察明是某个神灵附体,就要给此人办理接神仪式。从此新萨满不但常请此神看病、作法,还要适时祭祀,不得怠慢,否则要受到神灵的惩罚。关小云、王宏刚在《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一书中介绍了一批当代萨满的领神经历,丰富了萨满自传和萨满口碑方面的资料,很有学术价值。

 

像其他民族的萨满一样,在通古斯民族中,萨满拥有特殊的标志物,其中最重要的是萨满服饰,当然还有萨满跳神的器具。这些物件既是萨满身份的标志,也是萨满仪式行为的辅助工具。萨满服—仪式场合萨满身份的特定标志,是萨满身份转换的凭借。在仪式上他依赖这种标志,作为非人非神的过渡者,在人神之间进行沟通并实行着人神之间的身份转换。我们见到通古斯萨满几十斤重的萨满服装,其上镶嵌各类兽禽图案和它们的骨、羽,据信依靠这些神物,萨满才能翔天入地,到现实以外的宇宙任何一方周游,进而实现宗教目的。萨满帽也是萨满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多以鹿角做头饰,高耸多杈的鹿角被认为是萨满庇护神的储藏所。在有的民族中,鹿角的杈数象征萨满等级,有三、五、七、十二、十五杈不等,杈数越多,萨满的本领越大。满族也有饰鹿角者,但多饰鸟。鸟的数目不等,有三、七、九、十三、十七、二十五各种,数目全由各姓自定,并非各地统一强行对等。各种萨满帽的前面多有前循下垂的细布条或珠坠来遮盖萨满的面目,民间传说,这是萨满隐蔽自己身份,保护自己在他界旅游的防身措施。而在萨满经验中,这些在萨满面前不断晃动的坠链有助于萨满进入昏迷状态。在萨满佩饰上,通古斯民族普遍采用的是铜镜。富育光在《萨满教与神话》中介绍,在萨满教兴旺时期,萨满们披挂的铜镜相当讲究,最大者象征太阳,往往挂于前胸;与之对应的后背稍小,代表月亮。也有两肩挂两面铜镜,称为左日右月。也有的在萨满腰间前后挂两个铜镜,是为日月相环;萨满身上的铜镜越多,就越被看成神灵多、神灵大。

 

从上述通古斯人典型的萨满形象分析中不难发现,研究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实际上也是从总体上或典型意义上来把握整个萨满教。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宗教生活,保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的不少学者对中国通古斯族民族的萨满教信仰生活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写出了一批调查报告和学术著作。这些工作和贡献已经引起国际萨满教学者的重视。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足以成为国际萨满教研究的新的关切点。

 

四、结论

 

为了说明狩猎社会的萨满教,国际上许多学者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希望将考古学上的成果作为突破口,以求从中恢复狩猎社会的信仰状貌。澳大利亚学者加里.特朗普在他的《宗教起源探索》一书中介绍,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都是关于动物的。人们通常假定,这些绘画合乎与狩猎有关的目的,以及狩猎经济中兽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成了说明萨满教史前史的重要证据。当代著名的萨满教学者米.埃利雅德在他的《宗教观念史》(TheHistory of Religious Ideas )中比较确定地指出其中一个所谓“跳舞的巫师”人像涵义。在法国南部三友洞主要入口的上方有个像画,它是一个带有面具半兽的、动态男性人像,头戴多杈鹿角。埃利雅德把这些人像解释为“狩猎之主”或者“猎物之守护者”,他认为这种形象是“神圣的”,应作为后来一切神灵的原型。目前为止世界五大洲73个国家都发现了岩画,其中包括西南非洲、北欧、中亚和西伯利亚大陆岩画。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与自己有关的岩画资料。宗教学者同样发现了其中具有宗教意义的成分,并试图予以说明。许多学者把岩画解释的基础放在狩猎文化的崇拜动物仪式和与它相关的萨满教信仰的传统之中,注意到岩画上的符号和象征可能是一种使用它的早期人类与神灵世界进行沟通的系统表达。同时还认为,岩画具有把人集合在各种符号象征下进行仪式活动的作用,它创建或提供了宗教仪式活动的公共环境。当然也有学者把岩画作为揭示萨满教史前史的最早材料,特别是中亚和北亚岩画,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最早的萨满教仪式与象征的表达。

 

同考古发现所提供的东西相比,我国通古斯语族民族所提供的民族志资料更为丰富和生动,在某种程度上保留狩猎公社制度的通古斯民族中,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以其传统生活方式和萨满教现象,保存着在许多地区已经消失了的狩猎社会的宗教信仰,在这些民族中所看到的萨满教和它的经济、社会制度、物质和精神文化特征一样,在遥远的过去可能是广大萨满文化区域的许多民族曾经拥有的现象。因此,通古斯萨满教的文化史价值是极为珍贵的。

 

有学者认为,萨满教本质上是一种巫术的实践,并作为生存手段不断被重复。这种巫术宗教由于它服务对象的直接功利性和具体性,在统一人们的信仰方面有一定的限制。萨满作为巫术实践者,他们与追随者之间除了象病人和医生的关系一样,没有任何其他的关系。萨满的行为依赖于支持它的文化,而不是专门的社会组织。笔者认为,这种看法缺少一种社会发展的观点和一个历史基础的角度。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不是以神灵来判断的,即便在萨满教发展的最高阶段,多神信仰的格局依然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统一性表现在某个信仰群体对自己崇拜对象的共同认可,而这些对象,作为神圣传统,是共同宗教活动的出发点。通古斯的例证说明,在萨满教的宗教意识占主导地位时期,信仰组织与社会组织相互重合,宗教活动是社会活动的必然环节,凌驾于其他社会活动之上,具有统协作用。当然,社会组织毕竟不是纯粹的宗教组织,尽管它们相互重合,社会组织本身还有更为丰富的世俗活动。随着社会发展,人的理智和经验逐渐打破了萨满教的文化限制,伦理和理性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有力的调节作用,而不再需要通过萨满教来协调和实施。

 

现代比较宗教学的种种理论认为,萨满教包含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通古斯的例证使我们能够充分领略典型的萨满教面貌和各种常见类型。通古斯民族里实实在在的实物和资料,真实可靠,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和科学价值。这些都有利于我们清除某些研究中的臆想和某些材料上的讹传。对文化史研究者来说,这些年调查得来的丰富多彩的萨满教遗留物和仪式资料,足以使人们建立深入研究萨满教的信心。这些珍贵的资料将促进我们努力获得某种学识上的真知灼见,更真切地认识通古斯乃至整个萨满信仰和文化的过去与现在。

 

参考文献:

 

[1]满都尔图.中国北方民族的萨满教[J].萨满教文化研究:第一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

[2]秋浦.萨满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36.

[3]杰烈维扬科.黑龙江沿岸的部落[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272.

[4]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1983.

[5]希卡拉,霍伯尔.萨满教研究[J].西伯利亚和中亚萨满教.布达佩斯,1992.7.

[6]霍伯尔.萨满教研究[M].布达佩斯,1992. 

来源:《满语研究》(哈尔滨)2001年01期第76~87页

(编辑:张雪娥)




*.浅论阿尔泰语系诸族的“熊”“狼”图腾(与通古斯萨满)

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

 

图腾崇拜作为人类最早的信印形态,对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传统信仰文化的基石和原点。多数学者认为图腾信仰产生于旧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是人类最古老的信仰形态。虽然在漫长而久远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图腾和图腾信仰不断地变异和消弱,最终湮灭于后世文化之中,变成一个个抽象化的象征符号,但是,作为人类童年时代的记忆和最初信仰文化的根基,图腾信仰对后期不同族群文化个性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烙下不可抹掉的深刻印迹。尤其是,在历史发展进程缓慢,处于相对封闭环境的后进民族或未曾建立自己政权的国家的民族文化中仍旧有着广泛的影响,成为其整个文化传统的又一个不可忽视的显著特征和标志。纵观考古学、民族学、历史文献学等学科资料,在北方草原原始猎牧人群和古代阿尔泰语系诸族文化中曾普遍存在和延续过以草原猛兽猛禽为主的动物图腾崇拜传统。如熊、狼、虎等食肉猛兽和鹰、枭、隼、猫头鹰、海东青、乌鸦、天鹅等草原留侯鸟及鹿、猪、盘羊等繁殖能力强、经济价值较高的草原原居性食草动物。

 

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的燕山以北草原地带已经形成以鹿、猪、熊等哺乳动物和鹰、枭、隼等猛禽为主的发达的动物崇拜信仰。在红山诸文化等北方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的考古中相继出土大量的饰有鹿、鸟、猪、熊、虎纹样和形象的玉器、石器、陶器、骨雕器、泥塑像、青铜制品和猪、鹿等动物殉葬。其中,除鹿、鸟崇拜在后期阿尔泰语系诸族文化和萨满教文化中广泛延续,形成显著草原特点的信仰传统外,熊、狼、猪、虎等哺乳类动物的崇拜在一定时期的草原族群中十分盛兴,形成一种传承久远,富具地域特色的信仰形式。尤其是熊、狼崇拜在草原民族中传承甚广,形成诸如以“狼”“熊”为图腾的氏族部落和相关“狼祖先”、“熊祖先”的族源传说、禁忌习俗、宗教信仰、艺术造型等信仰文化体系。

 

一、熊崇拜与熊图腾

 

熊崇拜在北方草原森林族群中最常见。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有了“熊龙”、“熊神”的崇拜。①相关考古学民族学资料表明,熊崇拜或熊图腾信仰在阿尔泰语系的蒙古、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哈萨克、维吾尔诸族及日本的阿伊努人、东北森林民族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过。其中满一通古斯系民族的熊崇拜更具典型特征。熊崇拜是源于狩猎经济时代的原生型图腾信仰。熊不仅是草原森林地带最凶猛的野兽。而且还具有较多类似人的特征:“它没有尾巴,能后肢起立,也能用前肢作阳蓬观察周围动静。它的生殖器与人基本相似。熊也有乳房,并且能爬树”。②熊进食时不像其它猛兽以牙齿撕咬,而是用掌握食送入口中,并且熊在交媾时的姿态也和人相似。因此,在原始人看来,熊与人有着异常的亲近关系,很容易被认为自己的亲属或祖先。尤其是在以狩猎为主的森林系民族中熊成为特别敬仰,膜拜的崇拜偶像。在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满族等源于东北森林地带的民族中有不少有关“熊祖先”的传说和相关的祭祀,禁忌习俗。鄂伦春人称公熊为“雅亚”(祖先),称母熊为“太贴”(祖母),鄂温克人称公熊为“和克”(祖父),称母熊为“恶我”(祖母)。有些鄂伦春人称公熊为“鄂特贺恩”(老汉),称母熊为“阿特哈恩”(老妇)。西伯利亚叶尼塞地区鄂温克人的对熊的别称多达50多种。③在鄂温克、鄂伦春族源传说中如“熊原为人,后因森林中迷路而变成熊”,“母熊与猎人结婚,所生下的孩子变成鄂温克、鄂伦克祖先”等神话传说。部分狩猎为生的鄂温克、鄂伦春萨满的神衣裙腰或裙带上饰有铁制的熊造型饰物和熊图案。这些民族平时严禁杀伤熊。鄂温克猎人去捕熊时,不说去猎熊,而是说去作客。打死熊后,不说熊死了,而说“睡了”,并且一再说:“不是鄂温克人打死了你,而是俄国人打死你的”。猎人驮熊归来时,见到家人就喊“嗄嗄”,家人同样喊“嗄嗄”。剥熊皮时,必须先割其睾丸挂在树上。吃熊肉时,众人喊到:“嗄嗄!是乌鸦吃你的肉,不是鄂温克人”,并把打死熊的枪不叫枪,叫“呼翁基”(吹火筒),切割熊肉的刀不叫刀,而叫“刻尔根基”(钝子)。④吃毕熊肉后,将熊的头、脏器、骨骼用桦树条捆好,头向东安葬在事先架好的两棵树中间的横梁上。在进行树葬时人们假哭致衰,还要磕头,敬烟,并在上风处点燃火堆,用烟熏熊的尸首除污。⑤鄂伦春族也有相似的习俗。

 

在蒙古语族民族中熊崇拜极少见。只有生活在森林地带的蒙古布里亚特人和达尔哈特人崇拜熊。他们称熊为“鄂布格”(祖先)、海尔汗(山神)等。达尔哈特蒙古人猎获熊后进行祭熊仪式,割下其头,咽喉,心肺,然后将熊头煮熟,通过专门仪式共同品尝。剥下熊皮后,将其挂在蒙古包哈那顶端。

 

布里亚特,达尔哈特人认为熊的器官具有魔法的性质和作用。他们用熊掌治“乳房肿胀”病、还将熊掌挂在孕妇的腰带,婴儿摇篮和房屋门楣上避邪。布里亚特人还认为“如果哪个猎手把公母熊一同杀死在洞内,那么他的妻子会死去。”⑥据俄国学者考察,在19世纪的布里亚特人当中有过祭祀熊神时跳的“熊舞”。跳舞时舞者“四足匍匐,而口嗅列席之人。全身起立以手拟熊之叩击状。若有人以布片投佛其身,则可立激其怒而持布之人,将该人按倒于小舍人口之门坎上,作啮咬状”。⑦

 

日本的阿伊努人是熊图腾民族。他们即崇拜熊,又猎食熊,也有类似的祭熊、乞熊、葬熊的仪式和禁忌。但在突厥语族民族中熊崇拜迹象较为模糊。维吾尔人当中有“被遣弃在荒野中的一双兄妹被大熊救起后带到洞中抚养成人”和“一少女进山打柴时被熊掠去为妻,生一子艾里库尔班。库尔班长大后发现原由,便杀死熊父,携母返回故里”。⑧等类似鄂伦春人“熊父、熊母”的传说。

 

哈萨克人也非常赞赏熊。他们常以白熊来比喻英雄好汉。总的看来,北方族群的熊崇拜互有联系和差异,显现出一定的地域,民族区别。其中,以狩猎的主要谋生手段的通古斯语民族和东北亚森林系民族中熊崇拜较为发达。具有明显的“熊图腾”神话,称谓和图腾“牺牲”、图腾“大餐”、图腾“祭祀”、图腾“禁忌”等典型特征。而在以游牧为主的蒙古高原中心地带,中亚草原区域的民族及阿尔泰语蒙古、突厥语族民族中熊图腾信仰并不发达,也缺少典型特征。

 

二、狼崇拜与狼图腾

 

迄今包括红山诸文化等在内的北方新石器、青铜器时代的史前考古中极少发现有狼骸骨、殉狼现象及其它能够证明狼崇拜存在迹象的祭祀礼器,狼造型器物等有力佐证。虽然“殉犬”现象从7000年前的赵宝沟文化一直延续到后期游牧文明时代的北方诸文化中,但作为“狼图腾”的存在依据来分析,显然不科学。“犬殉”不等于“狼殉”。当然“犬”和“狼”可能同源,家犬也许从野狼进化过来。但是据专家研究,犬的驯化早在1万-7000年前就已经完成。说明犬、狼约在新石器早中期彻底分家。进入牧业时代,尤其是游牧经济时代后犬、狼的差异更加明显,直至发展成势不两立的死对头。在狩猎、牧业生活领域犬是牧人、猎人的得力助手和忠实伴侣。而狼则是秉性凶残的群居性食肉猛兽,对畜群和野生猎物能够造成极大危害,是当时牧人、猎人的主要竞争对手和敌人。因此,不少牧业民族对狼有着普遍的厌恶感和敌意,视狼为“恶兽”。

 

有些学者认为“狼图腾”是较晚形成的牧业经济时代产物。牧业经济时代的主要信仰是祖先崇拜,与图腾产生时代在时空上有着巨大差距。因此我认为北方草原民族的狼图腾信仰有可能产生于原始狩猎经济阶段。狼是草原上最优秀的猎手。狼的凶悍、顽强的品格,坚忍不拔的意志和高超的捕猎技能,协同作战的团队行为能使原始猎人无比的振憾和敬慕。由是草原上的某些氏族或多数氏族便以狼为崇拜偶像,并形成狼图腾信仰。

 

阿尔泰语系民族的狼图腾信仰主要集中体现在突厥系民族文化中。古代乌孙、突厥、高车、铁勒、回鹘、黠戛斯和后来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族等均以狼为图腾,都以狼祖后裔为荣。在古今突厥语族民族中诸如“牝狼与人交合,产下十男,后成了突厥阿史那氏祖先”“牝狼哺乳抚养弃婴,长大后成为乌孙昆莫”“单于之女嫁狼为妻,繁衍出高车先人”等“狼母、狼父”传说传承很广。而且这些祖先传说也得到考古学的印证。前苏联考古人员在蒙古发掘的古庙遗址中发现饰有一只母狼喂养四个男孩图案带勾。⑨在蒙古国境内发现的“鹿石”上刻有狼的图案。⑩在鄂尔多斯、赤峰等地出土的青铜制品中有“狼首”怪兽咬羊,咬鹿图案的牌饰和长有双翼的怪狼与虎搏斗图案的青铜牌饰。蒙古发现的突厥《厥特勤碑》顶楣上也雕有两只“狼首蛇身”怪兽图案。11古突厥系民族多以狼作微记和尊号。乌孙人称国王为“拊离”、突厥可汗以“附邻”为尊号,“拊离”“附邻”是突厥语音译,意即“狼”。狼头纛是突厥人特有的军旗。关于狼纛史书有“牙门建狼头纛”“旗纛之上,施金狼头”的记载。《旧唐书》《刘武周传》称:“突劂立武周为定杨可汗,遣以狼头纛”。回鹘也使狼头纛。《新唐书》《回鹘传》载:唐将郭子仪在呼延谷拜见回鹘河汗时:“可汗恃其强,阵兵引子仪,拜狼纛而后见”。近年,在新疆的突厥汗国时期壁画内发现“狼纛”的踪迹。12突厥系民族将狼当作战神和英雄的象征。13突厥人将军土称狼。突厥巴尔基尔人自称“巴什柯尔特”,意即“领头的狼”。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中常用“阔克别律”(苍狼),“阔克加勒”(苍鬃狼)来形容英雄玛纳斯。维吾尔、哈萨克人打听新生婴儿是男是女时问道:“生的是狼还是狐狸”。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民族和部分蒙古氏族将狼视为保护神。维吾尔、哈萨克和喀尔喀蒙古将狼拐骨视为神物带在身上作护符或挂于婴儿摇篮之上驱邪祈福。维吾尔人让产妇躺在新剥下来的狼皮上分娩。柯尔克孜人在妇女分娩后,将婴儿从完整剥下来的狼嘴中穿插出去,预示新生儿一生健康平安,像狼一样健壮勇敢。14

 

不少民族还忌讳直呼狼名。哈萨克人称狼为“乌拉玛”(吼叫),鄂伦春人称“嗡”,蒙古人则称“天狗”、“野狗”、“野老头”、“大嘴巴”、“木耳朵”等等。古代蒙古人也有“狼祖先”传说。《蒙古秘史》言:成吉思汗之先祖是“苍天所生的苍狼,其妻白鹿”。这个“苍狼”、“白鹿”定不是什么历史人物,而是与古阿尔泰语族群“兽祖”传说有关的图腾化的神灵名称。蒙古族的“狼父”传说很可能与突厥系的狼父神话同源或其变体。在古代蒙古人中有“赤那思”(狼),希尔努德(豺狼)等氏族,古蒙古语族的鲜卑人当中也有“叱奴氏”。柔然人有“丑奴”、“却诺”命名的可汗。15“叱奴”、“丑奴”、“却诺”都是蒙古语的狼。看来古代蒙古人曾有过狼崇拜信仰或部分以狼为图腾的氏族部落。但是狼图腾迹象在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诸族中却十分模糊。这就说明狼图腾是在蒙古高原中西部地区原始猎牧族群或突厥语族先民中产生的一种原生型图腾信仰。

 

三、其它图腾性质的信仰

 

从相关的资料,研究成果得知,北方草原民族还崇拜野猪、蛇、豹,狐狸,虎等野生动物和天地,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其中野猪崇拜较为典型。

 

从红山诸文化中的赵宝沟文化“猪首”灵物,红山文化的诸多“猪首”玉龙,夏家店上下层文化的成组猪形青铜佩饰,墓葬出土的野猪獠牙颈饰,护符分析,野猪崇拜在新石器,青铜器时代北方族群中一直存在和传承。野猪的殉葬则遍布于从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至后期游牧时期的北方诸文化墓葬。

 

在阿尔泰语系民族中野猪崇拜主要集中体现于满一通古斯语,蒙古语部族和以狩猎为主的东北森林民族文化中。满州、鄂温克、鄂伦春,赫哲等民族的部分氏族和萨满以野猪为崇拜神偶。在蒙古语族中蒙古布里亚特人特别崇拜野猪,他们常把野猪的头,獠牙当作吉祥物和护符挂在房屋内或在小孩服饰摇篮上。有些布里亚特氏族在婚礼上以野猪头做信物,并举行“祭野猪头”仪式。16布里亚特人中有以野猪为姓氏的“宝通古得德氏”。契丹人尊奉“乃呵”“呵”“昼里昏呵”等三位祖先神,其中的“呵”是一位“载野猪头,披野猪皮”的17奇异神偶。满族人中野猪牙饰最受推崇。婴儿从降生起每年均由长辈往婴儿摇车上挂野猪牙饰物,壮年巴图鲁(勇士)胸前佩挂野猪牙为氏族勇士的象征,族中秀女,多佩野猪门牙,18但在蒙古草原中西地区以游牧为主的蒙古,突厥系民族中却看不到野猪崇拜的迹象,进入游牧经济时代后,野猪未能进入家畜行列,失去原有的经济文化价值,成为不再受崇尚的一般野生猎取物。

 

蛇崇拜主要存在于蒙古,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文化。不少氏族性质的萨满服饰上,饰有象征蛇神的绳状的饰物和蛇图案。其中,通古斯鄂温克萨满的服饰最具代表性。通古斯萨满服饰通常挂用布制的8只蛇及8只蛇皮图案的带饰。19由此分析,蛇是东北地区萨满特有的神偶,应属于萨满“个人图腾”范畴。

 

虎崇拜主要出现于北方青铜时代部分族群文化。在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蒙古高原青铜文化考古中出土较丰富的虎形牌饰和饰有怪虎图案的器物。其中,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虎形饰品,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在后期游牧文化中虎形牌饰逐渐减少,有明显的消弱趋势。只有在鄂温克、达斡尔部分萨满服饰上能看到虎形牌饰和虎图案。

 

豹和狐狸也是北方民族崇拜动物。但都不具普遍性和典型特征。

 

此外,天地、日月、星辰、树木、河流等也是北方草原民族普遍崇拜的自然物象。其中,天的崇拜尤为突出,北方民族自古有天为父、地为母的信仰传统。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就有了设圆坛祭天父,设方坛祭地母的习俗。多数北方族群把自己的部落和可汗誉为“苍天所生的子民”和“天可汗”。匈奴将单于称为天地所生的“撑黎孤涂单于”乌孙称国王为“太阳之子”昆莫,蒙古人将成吉思汗皇族称“苍天所生的,苍狼后裔”等。北方民族的“尚白”传统及“白鹿”“白狼”“白鹰”“白熊”“白海青”等诸多白色“图腾”都与天崇拜有着密切的联系。树木崇拜是在北方民族中传承甚广,并延传至今的原始信仰之一。如,萨满教的“宇宙树”,满族的“柳树”,蒙古族的“独木树”“尚食树”“敖包树”及古代匈奴,高车,契丹等民族的各种“圣树”崇拜。不过,这些树木崇拜是图腾信仰,还是一般自然崇拜现象,值得全面深入的研究。此外,北方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十分崇尚狗、马、牛、羊等家畜,并且还有不少有关家畜的祭祀礼仪和禁忌习俗。家畜崇拜是牧业经济时代的产物,是畜牧人群所特有的一种情感体验和信仰形式,应不属于“图腾”信仰范畴。图腾信仰是一个久远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图腾信仰不断的演化和消弱,最终湮没在后期文化宏流中,成为一个个十分隐敞的象征符号。如,以上所述,在北方先民和阿尔泰语系族文化中出现的各种原始崇拜信仰的性质,仍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审视和甄别。再如,在北方民族文化中,依旧存在的“祖先杆子”“索伦杆子”“苏力德”“嘎力布尔”及带有明显原始信仰特征的氏族名称,族源传说和各种微记,象征物等是否图腾信仰残余或变异形式,都是需要重新思考的新课题。

 

注解:

 

(1)叶舒宪:《猪龙与熊龙》文艺研究,2004年4期。

(2)(6)(8)迪木拉提.奥玛尔:《阿尔泰语系民族萨满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77、75、76页。

(3)(18)鄂晓楠,鄂 .苏日台:《原生态民俗信仰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24、118页。

(4)(5)何星亮:《图腾与中国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302、303页。

(7)[波]尼斡拉兹著,金启琼译:《西伯里亚民族萨满教》第64页。

(9)热拉依·达吾题:《维吾尔族对图腾--狼的崇拜》,新疆大学学报,1991年1期。

(10)(11)(12)(13)(14)(15)那木吉拉:《狼图腾-阿尔泰兽祖神话探源》,民族出版社,2009年2月第90、27、39、33、37、42、194页。

(16)王其格:《红山诸文化与游牧民族原始宗教比较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91页。

(17)《契丹国志·初兴本末》。

(19)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第63页。

 


*.新疆多元地緣性與地域性文化演變

《民族論壇》2014年第1期

作 者︰周泓

 

作者簡介︰周泓(1964-),女,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所研究員,研究方向︰歷史人類學、民族學,北京 100081

 

內容提要︰本文論述新疆文化的多元性與其地域性和地緣多元性之關聯,探討西域多元文化的結構過程,主張新疆文化的四元極說,討論漢文化與新疆族屬文化互動低弱的政治歷史原因,認為結構與歷史互為動態。首先,歷史上的南疆綠洲文化與北疆行國文化,迄今仍是新疆農耕與游牧兩大生態文化系列。其次,在南疆綠洲文化區,因分別與中亞和內地的地緣關系,形成以喀什與庫車為中心的西南疆伊斯蘭教文化圈、以吐魯番為中心的東南疆漢佛和穆斯林文化交融圈;北疆因近代俄羅斯的侵入,使俄羅斯文化與蒙哈文化並行。再次,晚近及現代大批漢人隨軍或兵團與中央企事業入疆,逐漸形成新疆主要族體,漢文化與穆斯林文化及俄羅斯文化並存,形成有別于內地漢文化的新疆漢文化特征。近年,當地漢族又顯現出基于認同當地的老新疆漢人與認同家鄉的現代入新漢人之別。

 

關 鍵 詞︰新疆/多元/地緣性/地域性/文化演變

 

新疆文化研究以其地緣性、地域性為基礎,從文化角度研究新疆主體之歷史與現狀。它不同于以往西域或新疆研究中,以某一民族的歷史、文化為主要對象的研究,注重于生活在這一地域的各民族相濡相溶所形成的共同文化特質的研究,注重一民族在不同地區的文化特質的研究;不僅研究生活在這里的各土著民族的文化,且研究長期居住于此地漢民族的文化;既研究諸民族的歷史文化,亦研究各民族現時的文化。本文基于民族學區域研究,討論一地域文化分區域或族體內部文化分衍的地方性。

 

新疆文化的多元性,首先表現在其族屬特征,突出反映于諸族屬語言地名層的存在。如印歐語地名層有古塞語名“沙車”、“于闐”,古粟特名“疏勒”,吐火羅語“龜茲”,梵文名“焉耆”等(這些名稱的原本意義已失傳);突厥語地名層有“阿克蘇”(白水),“拜城”(富蔗),“阿瓦提”(繁榮),“英吉沙”(新城),“阿合奇”(白岌草),“塔什庫爾干”(石城堡)等;蒙古語地名層有“和碩”,“羅布淖爾”(羅布泊),“博爾塔拉”(灰色的草原),“巴音郭楞”(富饒的河),“特克斯”(野山羊);漢語地名層有高昌、交河、柳中、阜康、奇台、米泉、石河子等。此外還有吐蕃語地名層,如和田地區的“固瑪”、“藏桂”、“桑株”。[1]新疆自古是多族體地區,多語現象有其歷史基礎。《突厥語大詞典》記︰粟特、坎且克是雙語人,和田人、吐蕃人也是雙語人;伊斯蘭教傳入後,維吾爾人為突厥語、波斯語、阿拉伯語多語人。現在新疆少數民族大多通一種或幾種其他民族語言。因而新疆有近1/2的市縣為雙語地名,如維吾爾人稱于田為“克里雅”,若羌為“恰克勒克”,輪台為“布古爾”等。雙語地名主要為印歐—突厥語雙語地名,如沙車(saku/saka)—garkant,焉耆(Agni)—karasar,疏勒(suglak/sugdak)—daxar yengixar,和田(udun)—Hotan;漢語—突厥語雙語地名,如伊吾—Araturuk,溫泉—Arixang,墨玉—karakax,新和—Toksu;漢語—蒙古語雙語地名,如富蘊—koktokay,福海—Burultokay,裕民—Qagantokay,伊寧—Gulja;漢語—突厥語—蒙古語三語地名,如塔城—Qoqek—Tarbahatay,烏蘇—Xihu—kurharusu,博湖—Bgarax—Bostnur,[2]反映出多民族遷徙、雜居的歷史及現狀,也展示著各民族保持自己文化特征的傳統心理。

 

同一語族人們的文化也顯現出多元性特征。如突厥語民族中對“喀喇”(黑)與阿克”(白)的不同崇尚。維吾爾族祖先為北方草原古突厥人的一支,屬北玄,尚黑,因而“喀喇”一詞意尊而用廣。《闕特勤碑》中有“喀喇湖”,《墩欲谷碑》中有“喀喇庫木”;西域的“喀喇汗王朝”,高昌國都“喀喇和卓”及“喀喇沙爾”(聖城),“喀喇昆侖”,“喀喇塔格山”(高山),“克拉瑪依”等,皆蘊含著尚黑意識。同時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人又將“阿克”認作吉祥、聖潔、高貴的標志。如︰維語“阿克堯勒”(一路平安),哈語“阿克巴斯陶”(清泉)村名在阿勒泰、布爾津、額敏等地皆有,維吾爾族殺白羊祈天給水,柯爾克孜族尊崇白色哈達,均顯現這些人們的崇白風尚。而凡稱“喀喇蘇”,水源皆為地下水;凡稱“阿克蘇”,水原皆為高山冰雪溶水,是季節性的活水。因而,靠近和使用不同水源影響著同一民族的文化價值觀。此外伊斯蘭信仰中的崇白觀念也在此留下了文化變遷的烙印。又如,南疆與北疆氣候迥然,因而南、北疆維吾爾等族房屋結構與形式有別。北疆多雨雪,建築多以磚石,斜頂;南疆干燥,房屋多土質,平頂,用作曬台。再如,同一民族的同一手工業,在不同地區風格各異。如維吾爾族的花帽,和田流行扎絨的“格來木”花帽,喀什男子興戴水紋邊“巴旦姆”圖案花帽,庫車的花帽多見十字紋,于田婦女則飾以10厘米的羔皮花帽。

 

新疆穆斯林宗教文化呈現出多元變異性。伊斯蘭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反對除安拉之外對任何人和物的任何形式的崇拜。然而麻扎(墓地)在新疆穆斯林崇拜中卻始終享有很高社會地位。新疆的麻扎遍布南北疆,尤其是南疆。1949年僅和田地區據不完全統計有名稱的大小麻扎即2千余座。麻扎不僅指稱穆斯林顯貴的陵墓,也泛指普通墓地。除了伊斯蘭聖徒的墓地,如喀什的阿帕克和加麻扎,阿圖什的薩圖克?布格拉汗麻扎,伊犁的禿黑魯?帖木兒麻扎,阿克蘇的賈拉里丁麻扎,和田的加帕爾?沙迪克麻扎,吐魯番的土峪溝麻扎,庫車的額西丁麻扎等,還有很多在某地有較大影響的著名人物的麻扎,而更多的是沒有名稱的小麻扎。同時,在新疆有許多以動植命名的麻扎,如白楊樹麻扎、胡楊麻扎、蛇麻扎等等,展現出動植物崇拜的余跡。此外,尚有名為“亞勒吾孜阿勒”的麻扎,具有賜人子女的神通,求子的婦女專往朝拜,是男性崇拜的遺風。新疆各族穆斯林在接受伊斯蘭教前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在接受伊斯蘭教後不可能完全擺脫原有的影響,或多或少地將原來的宗教觀念、儀式及習尚保存下來;而新的宗教要植根于舊有文化,也不能不采取寬容態度,使之逐漸在伊斯蘭教中合法化。哈薩克穆斯林中的薩滿教習俗亦然。哈薩克族的伊斯蘭信仰中,較少有固定和統一的禮拜場所清真寺,不似維吾爾人的規範禮拜儀式和系統的組織,柯爾克孜族有的地方男女同寺禮拜,[3]宗教人士在牧區穆斯林中的權威感不似在農商穆斯林中突出,財產繼承等並非依伊斯蘭教規。伊斯蘭教往往與自然崇拜等多神信仰結合。

 

新疆文化的多元性以其地緣多元性為前提,其多元變異有著地域性歷史源流。從前面諸語族地名層,可以看到其分布脈絡︰波斯、突厥、吐蕃語地名主要在西南疆,蒙古語地名層大都在北疆,漢語地名一般在東北疆。

 

考古人類學材料表明,公元之際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南緣及東南緣(于闐、沙車、車師、樓蘭、鄯善)綠洲諸國的住民為塞種及與其相近的族體[4]和羌人[5],而塔里木盆地北緣則是印歐人種的伊蘭人[6]。塔里木盆地發掘的各種木牘、文書等語言學資料研究證明,同一時期,塔里木西南緣通行東伊朗語支的和田塞語文;東部樓蘭一帶以--盧文書寫當地語言;而塔里木北緣(焉耆、龜茲)一帶則流行印歐語系的吐火羅語文。人類學資料與語文學研究在此基本吻合。宗教信仰上,塔里木南緣出土的“木祭器,所表示的是一種土著巫教信仰”[7],而塔里木西北及東北緣則曾崇拜火祆教[8]。

 

約2世紀佛教傳入西域後[9],塔里木南緣的佛教藝術顯示著印度西北鍵陀羅流派的特點;塔里木北緣以庫車為中心的龜茲佛教藝術,特別是石窟壁畫,則體現著鮮明的印度—阿富汗流派的巴米揚藝術風格[10]。同時東部綠洲,漢文化隨東西門戶開通,與波斯、印度文化在此相並躋。整個天山以南綠洲城郭諸國的經濟文化特點是半耕半牧、寄田仰谷和綠洲諸國間相互依存;同時孤立、封閉的綠洲必須向外部尋求聯系和適合生存的方式,往往以貿易作為補充。與天山南部相對,天山以北在兩漢時期主要為游牧部族塞人、大月氏和烏孫。其文化是典型的草原游牧、畜牧文化,並有髏崇拜和以首緝作飲器的習俗。農耕與游牧民族的交往或沖突往往沿著山脈與綠洲邊緣等自然屏障展開。

 

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民族大遷徙,形成了東西方文化在西域的匯聚。天山南部的語言文字除此前流行的于闐塞語、吐火羅語、--盧文外,主要在塔里木北緣和東緣還出現了梵文、粟特文和漢文。佛教在西南部廣泛傳播,形成了于闐、龜茲、疏勒等中心,東部以儒學為主體的漢文化在高昌植根。從而形成幾大文化圈︰以佛教文化為主體的于闐、龜茲文化圈,東西文化體制並行的鄯善、且末文化圈,東西文化交融的高昌文化圈,天山北部游牧民族“行國”文化圈。天山南部諸文化圈的形成及特點,與西方(佛教)文化的東漸和東方(漢)文化的西傳線路相關一致,越往西,東方文化的影響越小,西方文化的影響越大;往東,西方文化的成分越少,東方和本土文化的成分越多。天山北部“行國”文化圈,主要包括噠、悅般、高車、柔然游牧民文化,噠人信仰火祆教和景教[11];悅般、高車都信奉薩滿;柔然則薩滿與佛教並奉,流行收繼婚。

 

即南北朝時西域以地域為基礎的文化,首先以天山為界,分為南部綠洲諸國“城郭文化”和北部游牧民的“行國文化”兩大圈層;其次在南部綠洲諸國,以漢文化為主的東方文化和以佛教文化為主的西方文化,相向以各途徑進入不同地區,與當地文化傳統結合,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進而形成不同文化特點的幾個文化圈。[12]

 

隋唐時期西域主要有龜茲、疏勒、焉耆、于闐、高昌五個土著政權,同時大食、突厥、唐朝、吐蕃勢力分別從西、北、東、南四面交匯于西域,從而形成了天山南部塔里木北緣以龜茲為中心的文化,塔里木東緣高昌地區的文化,塔里木南緣于闐地區的文化和天山北部突厥為代表的游牧文化。這時期西域文化不僅仍表現出不同地域和民族的多元性,而且同一地區同一民族文化包容了多元成分。龜茲的佛教與石窟、壁畫、樂舞藝術受到印度、波斯及此時漢文化和突厥文化的不同影響,出現“漢風窟”和突厥風俗壁畫。高昌的漢傳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仍與火祆教及突厥文化相並存,不同的是突厥文化的影響擴大,摩尼教傳播至此,突厥對高昌王室施行的收繼婚制已成為高昌王室自身並對其他民族實行的婚俗。高昌國王的餃號保持和兼有中原王朝的官爵和突厥的官職,在唐朝實行州縣制後,其官制仍保留有多種文化來源特點。于闐文化繼續受到印度、波斯的影響,並傳入火祆教。同時中原漢文化的影響增大,且出現吐蕃文化的直接作用,吐蕃在于闐實行雙軌制的軍鎮管理體系。塔里木南部發現大批吐蕃簡牘。吐蕃文化的影響以及于闐語與焉耆、龜茲的不同,是塔里木南緣與北緣文化此時相別的重要特征。天山南部均以綠洲農業經濟為主,這里園藝業、手工業、商業皆頗發達。與之相對的天山北部為突厥游牧文化。除畜牧業外,其主要經濟活動有射獵、金屬制造、貿易或交易金銀。突厥宗教信仰,一是薩滿教自然崇拜;二是具有游牧色彩的火祆教[13],它與原來波斯祆教儀式已有不同,“無襖廟,刻氈為形,盛于皮袋”或“系之竿上,四時祀之”,山羊成為護火聖物,說明祆教已適應了游牧生活方式;三是印度佛教和中原佛教同對突厥產生影響,印度僧人主要在西突厥中傳教,中原佛教主要施加影響于東突厥,西域突厥人則兼承二者,收繼婚和殉葬習俗普遍流行于突厥社會上層。[14]

 

隋唐時期西域的突厥化,是新疆文化史的重要轉折點。這一時期西域文化呈現出突出的多元性,一是西域整體文化面貌的多元性,一是各地區、各民族各自文化面貌的多元性。整體而言,以天山為界,仍然是綠洲農耕與游牧兩大經濟文化圈。天山以南各綠洲政權相對封閉和獨立,具有不同的地方特點,在東西文化傳播的過程中,不同程度地接受其影響,與本地文化結合。不同地區接受外來文化的種類、成分及與當地文化聚合的差異,即形成不同特色的幾個文化圈。它們都是東西文化與當地文化融合的不同形式,在西域沒有純粹的西方文化,也沒有地道的漢文化;而某種文化個體的消失,只是在形式上,其實質因素已融入“西域文化”之中。

 

宋遼時回鶻西遷,西域形成以拜城相接鄰的兩個回鶻政權︰喀喇汗王朝和高昌回鶻王國(其北面為遼朝領地),後為西遼歸並。大批操突厥語游牧民葛邏祿、樣磨人與回鶻定居西域建立的喀喇汗王朝,促使了當地土著族體的突厥化;同時喀喇汗朝接受伊斯蘭教,定其為國教,開始了突厥語諸部族伊斯蘭化的過程。一種新的伊斯蘭—突厥文化形成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文化圈,成為古代維吾爾文化的輝煌點,產生了《突厥語大詞典》、《福樂智慧》等雋永代表作。高昌回鶻王國為西遷初期的“西州回鶻”和“龜茲回鶻”合並而成,其文化以多種宗教和多種語言文字並存為特點。佛教、摩尼教在回鶻高昌為大宗,基督教聶斯脫里派(景教)、祆教、薩滿教、伊斯蘭教信眾不廣、影響不大;民間和官方語言主要為回鶻語,但初期也使用龜茲—焉耆語、藏語和漢語;所書文字有突厥文、粟特文、回鶻文、敘利亞文、摩尼文、婆羅謎文、藏文、漢文。西遼沿承遼朝官制,實行依據游牧民族和農業民族不同特點,分設國家機構的“兩軌制”,對歸順國一律保存其原有王朝,對宗教采取信仰自由的政策,允許各教平等並行,取消了伊斯蘭教的國教地位,使契丹貴族的佛教信仰、契丹平民的薩滿崇拜及摩尼教、景教等均得到發展,並帶來和重新活躍了漢文化。

 

即11世紀構成西域文化大薈萃。伊斯蘭教與佛教相抗衡,摩尼教、火祆教、薩滿教仍流行,基督教景教流傳,儒家思想亦有根基;突厥、伊斯蘭、波斯、印度與漢文化在喀剌汗王朝交匯,形構了西域文化的融會。

 

蒙元時期西域宗教文化有景教、佛教、道教及薩滿教與伊斯蘭教相並行,書面文字多因宗教而異。景教主要分布于天山以北操突厥語的汪古、克烈、乃蠻部落及西域西北部的虎思窩魯朵(今吉爾吉斯斯坦內)、阿力麻里,中亞的撒馬爾干,天山南部的可失哈兒(喀什噶爾)、鴨兒看(葉兒羌)和天山東段的畏兀兒(原高昌回鶻)地區。虎思窩魯朵發現敘利亞文景教徒墓石600塊多[15],阿力麻里發現敘利亞字、十字架紋刻石數方[16];直至15世紀,撒馬爾干“伊斯蘭教之外的……基督教之聶斯托里派皆有之”[17];“可失哈兒……信奉聶斯脫里教的突厥人有自己的教學,行希臘教規”[18];吐魯番發現有畏兀爾文《福音書》殘卷,回鶻人遷到安西後,一面繼續崇奉摩尼教,一面接受了當地流行的佛教,並隨著西部塔里木盆地的伊斯蘭化,東部畏兀兒地區遂成為西域佛教中心。畏兀兒文佛經文獻皆表明其地佛教盛行,其僧徒在元廷宗事中起著重要作用;佛教文化對察合台汗國王室仍有影響[19],哈喇火州等地明代仍有奉佛記載。畏兀兒人還信仰原始薩滿教,畏兀兒地區漢人仍信奉道教。在南部綠洲可失哈兒、忽炭(和田)等地,伊斯蘭教已佔據優勢,14世紀察合台汗脫忽魯帖木兒皈依伊斯蘭,使大批蒙古人伊斯蘭化。這時期,蒙古人使用蒙文,部分契丹人使用契丹文;操突厥語民族中,景教信仰者使用敘利亞字突厥文,信奉佛教的畏兀兒使用畏兀兒文,信仰伊斯蘭教者使用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以二者拼寫突厥語的察合台文。

 

蒙元時代的西域文化與以前一樣,草原游牧文化與農耕文化、東方與西域文化並存。只是以外來宗教佛教、祆教、摩尼教文化為主的情形基本改為,畏兀兒以西天山以北草原主要流行景教,操突厥語,用敘利亞字突厥文;綠洲部分,畏兀兒以西天山以南奉行伊斯蘭教,操突厥語,使用阿拉伯、波斯文或察合台文;畏兀爾地區信仰佛教及景教,使用畏兀兒文。

 

察合台汗國時,西域基本是東部察合台汗國疆域,由三部分組成︰一是蒙古斯坦,指天山以北至阿爾泰山到巴爾喀什一帶,以畜牧為主;二是原東部喀喇汗王朝領地,包括喀什噶爾、英吉沙、葉兒羌、和田、阿克蘇、烏什、塔什干,主要由操突厥語回紇從事農業和耕牧;三是畏兀兒地,大部分為原高昌回鶻王國領地,包括吐魯番、焉耆、庫車、哈密,兼有農牧業。[20]葉兒羌汗國時,天山以南以喀什噶爾為中心的伊斯蘭文化區域和以吐魯番為中心的佛教文化區域開始統一起來,進入整體伊蘭化的過程,同時察合台語文與畏兀兒語文融合,維吾爾民族逐漸形成,並分化出操突厥語和波斯語的柯爾克孜和塔吉克族;天山以北接受伊斯蘭教的突厥語游牧民中,形成哈薩克民族,與西蒙古人相並居。

 

明代西域歷史的主要特點是整體伊斯蘭化,影響到西域社會生活各方面,但它不能全然改變各民族原有文化的基質。因此在完成伊斯蘭化的過程中,由于原有文化基質的不同,近代新疆各民族也同時形成,在文化景觀上五彩紛呈。

 

清朝統一新疆後“因俗設制”,在天山北部蒙古和哈薩克部落及東部的哈密、吐魯番地區實行札薩克旗制;天山南部沿用維吾爾伯克制度並改革(政教分離,取消世襲);天山東部移民區施行府州縣制。經濟類型北疆主要是各種屯田︰兵屯、旗屯、犯屯、回屯(自南疆遷至伊犁屯田者);南疆以小農經濟為主,東疆兼有小農經濟和屯田(戶屯)。可以看出,清朝行政新疆的體制依循了歷朝的地域人文基礎,使西域文化愈加明晰地呈現出三個部分的特點︰天山北路蒙古各部信仰佛教喇嘛教,與其在此相並居的操突厥語的哈薩克族,其伊斯蘭信仰中,仍有大量薩滿教、祖先崇拜的習尚,伊斯蘭教法對游牧民影響不深,伊斯蘭教的一些禁忌在其地不太嚴格;由南疆遷于此地的維吾爾族,相應受到蒙哈文化的影響,伊斯蘭信仰較開放。天山南部維吾爾等突厥語族的文化,在準噶爾和清朝時期,受到西蒙古文化和內地漢文化的一定影響,但伊斯蘭化是其主流,正統而保守。天山東部因長期的州縣制和大批內地軍民的戍屯,漢文化成為這里的文化主體,也為新疆文化的重要組成,吐哈一帶的維吾爾歌舞中半維半漢和漢語曲,可謂東疆維吾爾文化的顯著特征之一。[21]

 

由上,新疆文化的多元性主要體現和基于其地緣性與地域族屬性及其變遷,西南疆、東疆、北疆的維吾爾族各有其特點。喀什、庫車、阿克蘇等地維吾爾文化代表著突厥與波斯、阿拉伯文化的相融,和田維吾爾文化更多地包含著古和田諸文化(于闐、印度、漢、吐蕃等)的積澱和與伊斯蘭文化的交融;東疆吐魯番、哈密、鄯善等地的維吾爾文化則反映出回鶻與漢文化的融合。北疆主要是多重游牧文化的間斷性沿襲和以突厥、蒙古集大成的畜牧文化的聚合。而在各部分接合處,則顯現著諸種文化系統的混合色彩,然有成分多寡之差別。如伊犁地區博樂市地名語種中,蒙古語地名611個,佔84%;哈薩克語地名55個,佔7.6%;漢語地名47個,佔6.5%;維語地名9個,佔1.2%;混合語地名5個,佔0.7%。[22]

 

漢文化與西疆族屬文化互動低弱的政治歷史原因,[23]主要有︰

 

1.綠洲本身的分散性削弱統合力。綠洲社會彼此很相似,綠洲內自給自足,綠洲間被距離和沙漠所分隔,其生活資源一般各自在綠洲附近取得或出外經商,綠洲間少有貿易,因而相同語言、文化的族屬又不甚相關。而一個綠洲的力量有限,沒有能力構成各地統一政權,孤立而穩定。即使外部將之統一後仍往往沿用其原有社會組織形式。

 

2.歷史上西域地方政權與中央政權交錯體制的影響。新疆夙為東西交通中樞,漢唐元清諸朝均銳意經營。眾多使臣官吏戍卒謫官,因政治軍事需要,帶去中原典籍制度器物禮俗,然而最有效者,是當地城邦統治者的大力倡導,如六朝高昌王涵濡華風,因為單向的文化輸導,難以使之深入。而歷史上西域地方政權,或與中原王朝並行(如兩漢、魏晉南北朝西域綠洲諸國對漢、匈奴的雙重隸屬,亦如喀喇汗朝、高昌王朝屬民),或為中央政權直接管轄,然為中央政權的特殊政體(如漢唐都護府、都督府制,蒙元亦都護,西遼雙軌制,清代多軌制),因而使西域與漢文化的吸納時作時輟,有即有離。作為中央政權屬國的西域各國,多是先稱王,後獲得中央政府承認和冊封,一般按其族體固有建制,封其首領為王、侯等。一些地方雖受中央政權管轄,並派遣官吏,卻並未給予統一建置名稱,而以地方名稱代之;一些地方,名義上具有與中原同樣建制名稱,但仍大量保留當地特點。至清代,東疆行政建制雖與中原相同,而官員由中央政府任命地方頭人擔任,其內部仍保留傳統體制特點。

 

3.屯田的軍事性和地區性滯礙了文化的自然傳播與互動。歷史上大量的漢文化傳入,主要由絲綢之路交流和屯墾移民。前者多局限于交通的不便。而移民屯戍主要為官屯(軍屯、犯屯),民屯(募民、軍屬)亦屬屯軍統管,並基本在東疆,南北疆幾乎都為軍屯,即使在大統一時期,也大都隸于中央在西域的特設機構督轄,這雖有利于中央對西域地方的牽制,但形成與當地的切劃分割,如唐代瀚海軍、保大軍等皆屯兵上萬,自成一體,卻疏略了應攜帶的賦予文化傳播的歷史內容,滯礙了文化的自然交流。清朝更分為漢屯、旗屯、回屯、民屯,加築了文化的藩籬。

 

同時,屯邊漢族在國家支持減弱時,極力適應環境以設法自存,久之,在生活方式等方面逐漸融于當地。並且,一般欲立足當地者,即要當地化,只有當地化才能力行統治,亦如草原族體對農區的統治結果一樣。這種生活方式的趨同,比語言、服裝之不同意義更重要,它使戍軍與當地居民價值觀、政治觀逐漸整合。而這正是歷史上一些宗教的、語族的分隔獨立狀態,始終也不能造成族性的、地域的分離主義結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4.清代至民國時期的族際隔離政策。清朝在新疆實行因俗分治的同時,也施行了分隔政策。如在伊犁居住十年以上的布魯特(柯爾克孜族)仍不準在當地婚娶置戶;四品以上的阿奇木伯克才準服旗裝。札薩克王大都在東、北疆,南疆除庫車郡王及烏什、拜城、和田輔國公可獲同等待遇外,其他皆無。而伯克品級止于三品,且通常僅對東疆封建上層委以政治重用。對于族際關系,為防止漢軍與南疆族人的密切交往,駐軍采取輪防或換防制,且明令不許南疆官兵攜眷久駐,不準在南疆綠洲戶屯墾種,而在北疆則采取駐防制[24]。在重要城鎮如迪化、喀什、葉爾羌等,劃分滿、漢、回城,限制諸族正常往來和通婚,嚴禁穆斯林自行入滿城,禁止內地穆斯林入新婚娶及私赴南疆。漢、滿人不得隨意入回城。每座城有4個城門,太陽下山即關閉,日出再開,城外且有很寬的護城河。朝廷派遣官吏駐漢城,伯克等民官住回城。如喀什提督、道台及軍隊長官在漢城,回城內有俄、英領事館及後來的道勝銀行,瑞典傳教團團部亦在回城牆邊。內地人若到新疆,即使做貿易,也須申請護照,先要在當地官府登記,如,與何人至何地做什麼、多少日等,至新疆後當地官府再行核對,並使用與內地幣制不一的新疆當地貨幣,限制了深入交往。即使疆內,不同民族地區的借貸、貨幣使用、勞力的雇佣等亦有區別與限制。

 

民國時期基本沿襲了上述族際政策與規制。北洋政府時代優待新疆蒙回(維)王公制度,保護其原有的世爵和私產,王公所轄地治理權依舊。國民政府時期,繼續推行優待新疆蒙回王公制度,所有王公管轄治理權一律照舊。楊增新任內維護王公世襲爵位,保留其對轄地及采邑征派賦役,王公各級官屬兼理民事。同時,民國新疆伯克、鄉約、千戶長、百戶長,一直作為基層政治組織制保存。至1946年國民政府主新時,新疆省政府仍明令“禁止回漢通婚”,所有漢民不得與穆斯林婦女通婚。這延續和深化了新疆漢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隔閡。

 

5.清民之際,俄羅斯文化成為新疆當地文化的又一成分。19世紀中期《中俄伊塔通商章程》後,伊犁、塔城、阿山、喀什等地與俄開始大規模正式貿易,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使部分俄民東移進新,至1905年俄國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十月革命,以及額爾齊斯河通航,更促使一批批俄農、俄商、俄兵陸續入新並定居,他們在新疆設貿易圈、東正教堂、俄羅斯醫院、學校、書店,並與當地民族通婚,俄羅斯文化在西、北疆構成新疆地方新的文化因子。楊增新時特設俄文學堂,定俄語為官方教育必修課,俄文政法學校為新疆第一所高等學府。民國前新疆穆斯林青年在當地修完學業,大多至俄國深造,楊、金時代,仍有地方各族人士和省政府派各族學生去俄留學;至盛世才親蘇時期,俄羅斯顧問、專家大批來新,同時,自蘇聯經新疆歸國的東北抗日聯軍及隨之而來的蘇聯華僑大量留新,更營建了俄羅斯文化的氛圍。蘇聯培訓數批新疆民族政治、軍事人才,三區革命骨干不少為留蘇歸來青年,俄羅斯教會學校轉為官方公立學校。俄羅斯文化促進會1940年代由聯合省政府認可改為“蘇僑協會”,在迪化建有俄羅斯電影院、醫院、學校,還成立了中蘇文化協會,蘇駐迪化總領事、副領事任副會長、秘書長,組織影映、講演、圖書閱覽、圖片展覽、編譯出版、游藝舞會及俄文訓練班等,俄羅斯音樂藝術、節慶等風行。在上述過程中,入新俄羅斯族掌握當地維、哈、漢等族語言,新疆各族婚娶俄女子,構成當地文化的新內涵,形成新疆俄羅斯文化,也成為蘇俄文化影響新疆的重要社會人文基礎。

 

6.觀念障礙因素。歷史上西域伊斯蘭教多與儒家文化相隔離,是二者互動低弱的深厚原因。而民國時新疆軍閥的半獨立、集權體制,則更人為地禁錮了觀念的互動。同時,中原歷朝多以求穩治為目的統治國家,而避懼變遷。

 

新疆文化的多元性還表現在維吾爾聚居區漢族農戶與村落的嵌入及其文化變遷。歷史上由內地遷至西域(新疆)充軍屯戍、隨軍經商、避荒的漢族兵士和農民,大多由王朝與當地政府安置在東疆和北疆屯田。南疆維吾爾地區的漢族村落及散居于維吾爾村落的漢族農民,大部分是1950年代至今陸續以多種方式進疆的。1960年代初政府組織收容從內地逃荒來疆的農民,安排在南北疆各地州,成為維吾爾地區漢族農場的主要居民,另有不少人分散到維吾爾村落中。維吾爾農民接納了一批批操不同方言的漢族移民。1980年代初,一些地方政府動員散居在維吾爾村落的漢民集中到新水土開發區。這些漢民不同程度地接受了維吾爾文化的燻陶。不論聚居的漢族村落或散居的漢族農戶,逐漸適應並接受了綠洲文化影響,形成了地域性文化特點。首先即綠洲漢族農莊。植樹造園是干旱風沙的生態環境中維吾爾綠洲文化的一大特征,形成果樹環抱的庭院式民居格局。而漢族聚落和農戶的宅院也大都具有這一特點(只是多種蔬菜,包含著漢維庭院文化的交融,也成為漢、維院落明顯的區別之一)。這種選擇基于對共同自然環境的認知。其次,漢族農戶基本上接收了維吾爾生活習俗,飲食喜好幾乎與維吾爾相同。再者,雜居于維吾爾村落的漢族農民及在此的土地承包戶普遍操雙語,懂維語。再次,漢族的傳統意識和宗教觀念淡漠。內地農村的祭祖及民間宗教活動等在這里多不存在,一般保留除夕燒紙錢、清明掃墓及中秋習俗。可見,維吾爾社區的漢族農人不僅生活方式、而且思維取向都受到維吾爾文化的影響,形成有別于內地漢族的、帶有地域特色的漢文化。

 

1990年代,維吾爾地區的漢族顯現出基于認同當地的老新疆漢人與認同家鄉的現代入新漢人之別。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南疆農村增添了新的文化載體——土地承包專業戶,簽定長年租地承包合同,從內地多自家鄉招來農民充當雇工,大多將承包土地轉給新遷來的親屬。散居在維吾爾村落的漢族農戶,出現了以親屬關系為鏈條的網絡式家族移民,形成以家族為核心的互助集約型生產,呈現出傳統血緣觀和小生產觀念的回歸。南疆形成以土地或工程承包專業戶為核心的一個個雇工同鄉聚落。他們相對聚居,保持原籍生活方式,無社區組織,社區意識淡薄。同時,不少當地民族送子女上漢文學校,家居出現漢式民居結構,現代媒體進入維吾爾農民家庭,顯示出維吾爾農村社會對多元文化的現實認同。

 

西域多元文化結構過程。新疆三山夾兩盆,東西文化交往的曲徑沿山脈走向,並集中于盆地南北緣。1.古代域內絲綢之路即環繞南北文化圈︰絲路北線在準噶爾盆地南緣;絲路中線在塔里木盆地北緣;絲路南線在塔里木盆地南緣。2.中古時隨伊斯蘭教10世紀進程,域內形成東、中、西文化圈︰東部吐鄯哈回鶻與漢佛文化圈;中部龜茲突厥佛教圈(東印巴米揚派);西南喀什、莎車突厥伊斯蘭文化圈;西部和田西域佛教圈(東伊語支,西印度鍵陀羅派)。3.11世紀—近代,東部與中南文化圈融合形成東南吐魯番—龜茲蒙漢與穆斯林文化圈;西與西南文化圈融合形成西南喀什—和田伊斯蘭突厥文化圈;北部蒙哈游牧文化圈增加俄羅斯文化,其並與後來的塔蘭奇文化交融。即西域文化結構︰由南2圈+北1圈→→南4圈(或3圈)+北1圈→→南2圈+北2圈→→南2圈+北1圈。可見,中古時代西南外來文化(佛教、伊斯蘭教)成為西域強勢文化,近代西北外來(俄羅斯)文化成為西域強勢文化。

 

新疆文化研究頗多,側重于族體文化史,文明關系史,古代生活史,族屬認同,宗教變遷,寺院文書與碑刻等。“此論題西域文明交往分疏吸納軌跡,主要觀點有—— 一元極論︰文明東來說,即儒學涵化論,意“自古是中華帝國一部分”而濡化胡風。南北二元極說︰南部于闐塞人與漠北草原南下突厥、回鶻融合(1980-1990年代大討論)。東西二元極說︰漢文化西進與印度佛教、西亞波斯、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東輸(《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三元極說︰本土說(塞人、羌人)+東西元說(1980-1990年代大討論)。四元論︰(南疆)南北二元說+東西二元說(南北二元說中的突厥,在東西二元說中成為結構因素);(北疆)三元說+晚近俄羅斯文化(筆者《民國新疆社會研究》)。”

 

筆者不贊成郝瑞等儒學邊域涵化論,而認為任何文化遷入另一生境,必采汲當地生存方式而不可全然移植。因而主張基于喬姆斯基轉換生成語言及其認知思維理論的文化接觸與轉換生成解說。波蘭尼和吉登斯分別以經濟因素和文化因素嵌入當地,而論釋其對原有社會結構的改變,西域文明結構過程亦為極佳依據。這也可作莊孔韶都市文化采借觀的逆向或另一解釋。

 

弗拉季米?普洛普的“敘事形態學”,以神話傳說闡述文本的社會形態變異,法國新社會史年鑒學派以民間故事形態呼應之(羅伯特?達恩頓《法國文化史鉤沉》),但其均忽略了區域內自身文明的變體。伊斯蘭教與佛教在新疆各一千年,域內穆斯林文化亦有不同結構過程與特征︰東部漢、蒙與穆斯林文化交融,西部古希臘、波斯、印度與突厥、阿拉伯文化融合,北部游牧與俄羅斯文化並存。因此,一區域內不只有一個文化傳統,一文化傳統內亦有不同的形態。一族體不只有一種文化,一種文化並非只有一個族屬載體。文化與族體並非對等或等同。

 

結構如同歷史,也是變動的,並與歷史互為動態。埃德蒙?利奇的結構主義,較列維?斯特勞斯的結構主義增加了二元之間的第三元;瑪麗?道格拉斯視其為二元背後的權力;華勒斯坦等後殖民主義政治經濟學派,視外來文化外在于當地文化。而馬凌諾斯基在《文化論》後,于晚年撰寫“文化動態論”(費孝通北大譯稿),探討外來文化與當地文化的交互,主體的主動接受與外力的妥協適應,造就了新的格局。西域多元地域地緣性文化更是協適悠久。

 

新疆文化的多元性與其地域性和地緣多元性相關聯。首先,歷史上的南疆綠洲文化與北疆行國文化,迄今仍是新疆農耕與游牧兩大生態文化系列。其次,在南疆綠洲文化區,因分別與中亞和內地的地緣關系,形成以喀什—庫車為中心的西南疆伊斯蘭教文化圈、以吐魯番為中心的東南疆漢佛和穆斯林文化交融圈;北疆因近代俄羅斯的侵入,使俄羅斯文化與蒙哈文化並行。再次,晚近及現代大批漢人隨軍或兵團與中央企事業入疆,逐漸形成新疆主要族體,漢文化與穆斯林文化及俄羅斯文化並存,形成了新疆漢文化有別于內地漢文化的特點。最後,改革開放後,新疆穆斯林文化的復興和其與漢文化普遍交融相並立;同時,當地漢族顯現出認同當地的老新疆漢人與認同家鄉的現代入新漢人之別。由此,結構與歷史同是動態的。

 

參考文獻︰

[1][2]牛汝辰.新疆地名概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4.

[3]筆者于2000年在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和其黑低葦子鄉調查。

[4]黃文粥.樓蘭土著民族之推測及其文化[A].西北史地論叢[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榮新江.上古于闐的塞種居民[J].西北民族研究,1989(1).

[5]新疆地方史[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1992︰14.

[6]錢伯泉.通俗新疆史[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

[7]郭建國.試析塔里木盆地南緣古墓出土的木祭器[M].新疆文物,1991(4).

[8]王炳華.吐魯番的古代文明[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9︰55-56.

[9]A.Stein.Ancient Khotan[M].Oxford,1907:170.

[10]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6.

[11]余太山.噠史研究[M].齊魯書社,1986︰143-145.

[12][14]余太山主編.西域文化史[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1996.

[13]蔡鴻生.論突厥事火[J].中亞學刊第1輯,145-149.

[15]D.Chwolson,Pegqapumenbhbil Zauemku O.Aughhbix Q Ceuupehehckou.F Nau,L' Expansion Nestorienne en Asie,載Annales du Musee Guimet,XL,1914,P311-330.

[16]黃文弼.元阿里麻里古城考[J].考古,1963(10)︰5770.

[17]楊兆鈞譯.克拉維約東使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7︰157.

[18]穆勒?伯希.馬可波羅游記[M].第143,146頁。

[19][20]余太山主編.西域通史[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21]周泓.民國新疆社會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

[22]博樂市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67.

[23]周泓.民國新疆社會研究[M].烏魯木齊︰新疆大學出版社,2005︰358-363.


 


*.道祖老子:“万民皆付(服?)西王母”

PS:其实《鬼吹灯》一书最能引发我兴趣的元素不是风水学和古代墓葬(虽然这二者是全书的核心元素),而是我几乎不可能有机会接触的中国历史、地理及文化考古。虽然鬼吹灯在描写昆仑山探险时引用的是藏地传说,然而谈昆仑,则不能不谈西王母。我对那个深埋于远古传说中的形象始终兴致盎然,随后找了些相关的学术著作。其中包括《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李晓伟),《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李文实),论文《西王母神话的流变及其民俗文化的形态》(闫红艳),《西王母神话传说研究》(张勤),《女神降格研究》(刘勤)以及其它文献若干。读罢,深深为中国上古历史的神秘博大所折服,同时感慨立足与实际的考古学著作并不像想象中那般枯燥,它所蕴含的魅力一点也不比各类幻想小说逊色。于是我在这里以《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的读后感为引,漫谈一下这位贯穿中国古今民间信仰的华夏文明始祖之一——西王母的种种。


幼时读《西游记》,初识西王母。无奈那时年幼无知,曾一度根深蒂固地认为那位德高望重、权倾天界的众女仙之首是玉皇大帝他老母。大约正是她名号中的那个“母”字,不仅让我这个天真孩童产生如此联想,恐怕也会引得其他人浮想联翩。后来随着岁月流逝,才逐渐认识到“西王母”之名,乃上古西方昆仑一带某邦国名称的汉文音译。而这个名称也是该邦国首领代代相传之称号。恍然大悟之余,不免为自己竟抱着匪夷所思的联想,糊里糊涂度过了十几年而唏嘘。

 

之后,我对“西王母”的印象,始终停留在神话人物上。直到最近有幸在图书馆翻到李晓伟先生所著的《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读过之后,深深为这位华夏文明之母着迷。在这部书中,西王母不再是神话中那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群仙之长。她是一个历史上活生生存在过的人物。她善良聪慧,以德力治国,受万民敬仰爱戴。她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上古帝王的贤能才德,实在无愧于她人王的称号。另外这部书的亮点是将以往拘泥于神话、传说、历史中的“西王母”形象,通过考古手段和民俗研究,拓展到了地理、风俗、文化领域,成为一种人文精神的代表。

 

不过对于这些,我所知甚为有限,只能尽我所能,围绕这个传奇形象随意谈一些东西啦。

 

最早记载“西王母”一词的书籍是山海经中的《五藏山经》,这部分被认为成书于西周末东周初这一时期。再早,便是殷墟甲骨卜辞中出现的“西母”。但这个“西母”是否为西王母,尚存在争议。因卜辞中“西母”是与“东母”同时相对出现,有学者认为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信仰中很可能代表“日”、“月”二神,或者代表“日出”、“日落”两种相对的时间段。除此之外,没有迹象表明“西母”即西王母。因此现在普遍的观点依然认为西王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

 

只是这个“西王母”依据不同的古籍记载,呈现着不同的姿态,令人费解。对于历史上是否真的存在过这么一位人物,《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作者认为仍需要结合实证考古与文献记载一起进行推理分析。而对于西王母在地理位置上的确定,依然需要考察实际的地理环境,对照古籍得出推论。然而在对一切事物做出推断前,更应该注意当地民俗与历史演变对它的传承与发扬。其实我觉得,这种将神话还原为历史民俗,将神还原为人的举措,简直就像科学冒险一样令人兴奋不已。似乎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得到窥见祖先一斑的契机。华夏民族血脉中那种对祖先追崇敬仰的因子,在这里发挥了极致的作用。

 

【杂文】西王母漫谈(一)

1:昆仑龙脉。By:上弦弓张(铅笔:2H、HB、2B))

 

西王母既是上古时期位于昆仑山地区的古羌邦国之名,又是这个以虎豹为图腾的部族的图腾之名,也是该地区代代相传的部落女首领称号,这一点今人已经达成共识。但就象现在大多数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遗址所在地一直处于争论不休的状态一样,西王母故地的所在一直众说纷纭。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是在甘肃泾川的回山附近。最显著的实物证据乃始建于西汉、重建于宋代的西王母宫,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的西王母石室,还有当地类似于西王母居住洞穴的下沉式窑洞。更进一步的考古学证据是在此地出土的距今3~5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智人化石。这个化石证据明确地展示了泾川地区拥有着人类的早期文明。而泾川在商周时期存在过两个部落:“阮”与“共”(后被周文王所灭)。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地区的确具有早期的人类文化遗存。

 

这些证据无疑为甘青文化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但是在证明西王母城邦的位置上还稍显不足。李文实先生的《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一书中提到早先居住在青海湖周边的先民有十万帐之多,统领这些族群的女首领名为“赤雪洁莫”,汉译为“万帐(万翼)王母”。虽然不敢说这个“万帐王母”就是西王母本人,但青海湖区域曾经人口数量相当可观却是可以肯定的。由此推想,历史记载中屡次提及的西王母,其统辖区域也应是极为广阔的一片地域(青海湖周边)。另外与西王母处于同一时期的黄帝,实际上是众多部落联盟共同的首领。两相对比,很可能西王母也是西部羌戎众多部落共同的统治者。这样一来似乎西王母之绑的地理位置就存在了多种可能。事实证明,上古时期东起河湟流域,西至柴达木盆地西侧昆仑山口,北祁连山到南昆仑山东段巴颜喀拉山之间的区域,各羌戎部落的文明都不同程度地反映着西王母传说的痕迹。

 

在《西陲》一书中,作者还提到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观点,即“西王母”一名的来历——“西”为方位指代,“王母”为部落女首领的尊称。我对此观点深表赞同。目前公认这个“西王母”是音译成汉文的。而现在康巴藏族中女性的名字仍有一部分以“旺姆”做后缀。从民族起源上说,藏、彝、纳西、白、哈尼等西南众民族都是古代氐羌部落迁移后与当地土著融合而产生。而且从各民族宗教信仰及文化风俗上看,都有明显的古羌遗风。那么这个“旺姆”,是否正是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西王母之名的真实来历呢?
这恐怕就需要精通藏语羌语的学者进一步研究论证了。


另外还有个比较合乎情理的观点认为,“西王母”一名来源于古代羌戎少数民族对于部落中最高女巫的称呼。这种观点的缘起是巍山彝族对部落女首领的称呼为“西摩”,而称女巫为“西摩罗”(虎女巫)。“西摩”之音与“西母”相近,而“罗”之义为虎(彝人尚黑崇虎,自称为“罗罗”),又正好呼应了其先祖古羌戎部落的虎豹崇拜。因此“西王母”一称呼实际指代了部族最高的大巫师(“王”之义为最高)。这是从民俗遗风的角度来探讨西王母一词的来历,而上古氏族中,首领一职往往也是由能够“通天地,事鬼神”的大巫师来担任,因此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西王母”源于西亚伊什塔尔女神、或源于“西貘”(以貘为图腾的部族。但中国古籍中所载的貘据郭璞注释为“似熊,小头庳足,黑白驳,能舔食铜铁及竹骨。”如此特征,分明是大熊猫。与古羌虎豹图腾相去甚远。)之音等,则显得臆测附会之义过重。不足为凭。

 

而古代汉民族将西羌部落女首领汉译为“西王母”,却加深了后世望文生义的可能。最典型的例子便是出现在东汉之后的“东王公”形象。这个形象很是有趣。首先从其名来看,这个“东王公”与西王母,一东一西,一雄一雌,称号上完全符合东汉时期逐渐兴盛起来的阴阳互补的思想。而在外形与神格上,这位“东王公”却是西王母的翻版——不仅居住于“大石室”,连“头发皓白”都与西王母在《史记》中所记述的形象雷同。由此足见西王母形象影响力之大。现在再来看这“王母”二字,不由得令人想起华夏民族自古以来以“母”为最尊贵最高级称呼的事实。汉民族对于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女性使用了“王母”的译名,以至后来这位古羌部落女首领逐渐在传说流变中跻身为道教一统众仙的尊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杂文】西王母漫谈(一)

(图2:明代蒋应镐《山海经绘图全像》中的西王母形象。)

 

西王母在汉民族中流传甚广,现有记载西王母形象的文献几乎全部出自汉人之手,那其中的西王母已经再难寻得古羌文化的踪迹。宋人《朝元仙仗图》中的西王母俨然是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帝王。而明人所绘山海经插图,西王母襦衫加身,衣带翻飞,哪里还有半点“蓬发戴胜,虎齿豹尾,司天厉及五残。”的震慑力?唯独衣摆下那条斑斓的细尾方昭示着西王母的身份。但是谁还能将之与上古西羌部落女首领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呢?而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泾川西王母宫所在的山下,西王母石室浮雕壁画中她的形象高大威严、原始粗犷,颇具上古神韵。与我心目中西王母的图腾形象也较为贴近。

 

至于山海经《西次三经》中所记载的西王母形象:“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司天厉及五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这种形象若是放在不谙民俗的人眼中,那就是彻头彻尾的怪物,而若放在它特定的民族风情中,则是最普通不过的巫师装束。崇尚各类动物图腾的上古人民巫傩遗风在如今各少数民族中仍然能寻得它们的踪迹。如藏族的面具舞,羌族“释比”(巫师)的猴头帽,还有青海土族的“跳於菟”等,无一例外都是人们将动物形象装扮在自己身上的实例。(PS:如此说来,汉民族的舞龙舞狮其实也起源于原始的巫傩之舞。)如果作这样的理解,那么西王母的“怪诞”外形应该是身着巫师装的形象。而这也的确非常贴近原始社会的实际生存状况。

 

记得今年年初央视《走遍中国》栏目有一期刚好与西王母相关,名字叫“昆仑神话断想”。里面青海当地的向导对西王母“蓬发戴胜,虎齿豹尾”形象的解释为:“蓬发”是指披散头发;“戴胜”指的是发上所戴的羽饰;“虎齿”指的是口中的尖牙(犬齿),而“豹尾”则是指代表威仪的装束。这样一来传说中那位不人不神不兽的怪物立刻脱胎为一个远古时期以游牧与狩猎为主的部落女首领。我对这个解释是比较赞同的。如果不考虑后世汉民族在漫长的时期中不遗余力将其仙化的举措,那么这个古文献中的杰出女性理当是这样一派神圣庄严的姿容。

 

这样作出推断,其实也并非空穴来风。《后汉书·西羌传》中所载:羌女“披发覆面”,可见古羌风俗中女性确有“披发”一说。而且对比现今,藏、彝等族,妇女也有披发习俗,考虑到这些民族在族源上都与古羌有密切关系,可以推测披发乃古羌遗风之一。因此对西王母“蓬发戴胜”的描述,其实很生动地反映了古羌民族的这一习俗。而回过头来再看明人所绘西王母图,那个束发的形象显然已经是汉民族的习俗反映了。

 

【杂文】西王母漫谈(一)

图3:颇有古羌遗韵的康藏妇女发型发饰。By:上弦弓张(铅笔:2B石墨打底,HB、2B、4B))

 

这里我稍微提一些自己的见解。对于西王母“戴胜”一说,晋代郭璞的注释为:胜,玉胜。他如此推断的原因可能是昆仑山一带盛产玉石。这个胜虽然被解释为古代女子的饰物,但在古籍中不仅女子可以戴,男子同样可以。然而它具体是怎样一种造型,文献中没有明确描述。于是不免又引人遐想。2006年《四川文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是比较重庆巫山县城西麦沱古墓群出土的“西王母俑”与乐山、自贡、高笋田墓及大湾嘴崖墓出土的几件西王母陶灯的。令人惊讶的是,虽然西王母的衣装或左祍或右祍,但这些陶人佣无一例外地带着状如高帽子一般的高巾帻。而这些陶俑的推测年代均在东汉年间,大约也是西王母汉化后的产物吧,可以肯定的是这几个西王母俑已经不是“戴胜”的西王母了。至于各种研究者对于“胜”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方胜,有的说是祥瑞的云气。而我还是赞同“胜”为一种装饰在头发上的羽饰。别的不提,就说现在世界上很多以狩猎为生的原始部落,他们也常用动物的羽毛、皮毛和尾巴来装饰自己。因此对古羌部落以游牧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来说,胜为羽饰的可能性极大。而且进一步联想,中国人以“戴胜”命名的那类鸟,其头顶正是一排竖立状的翎毛。若不是这种鸟的形态特征神似古代“胜”之造型,又如何得来这“戴胜”一名呢?

 

还有“虎齿”一说,如果解释为口中的犬齿,颇有些牵强。但是若是指代虎面具,则很有可能。不过我觉得更加有可能的是,这个“虎齿”指的是肉食动物尖利的牙齿所串成的项链一类贴身饰品。因大多数地域的原始文明都不约而同地将动物牙齿,骨骼视为辟邪的圣物,而部落首领以此为饰,不啻为一种至高的威严象征。

 

另外对于“善啸”的解释,又呈现各执一词的局面。有的认为是大声吼叫,有的认为是善于歌唱。我比较赞同的一项说法是善于打口哨。这不但是游牧民族中常见的习惯,就连魏晋时期的汉人名士也多喜“啸”(打口哨)。同样对于《海内北经》中所记摘的“……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如果放在现实情况下审视,这三青鸟不正是羌民手中的猎鹰么。原来山海经种种匪夷所思的描述竟然就是那个时代那个地域的真实写照。

 

综上,西王母的本相应该是原始而鲜活的。其实比起后来汉化后雍容典雅的女仙王母娘娘形象,我更愿意将西王母定位成远古那个骁勇威猛的部落女首领——只因这位在先秦古籍中惊鸿一瞥的古羌女王,只能属于她所处的那个神秘瑰丽的传奇时代。

 

这位受万民敬仰的女王,居住在古籍中记载的“昆仑之丘”。

 

可是对于这样一个传说中的地名,人们甚至连它究竟在哪儿都无法明确指出。在《西次三经》中仅指出西王母所居为“玉山”。而《大荒西经》中关于西王母昆仑之丘的描述更为详尽:

 

“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处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考虑到《荒经》乃山海经中成书最晚的一部(战国时期),其间为后人增补进去很多东西。就像上面这段,实际上提到了两个角色:一个是人面虎身的白虎神,另一个才是作为人的西王母。《西次三经》中对西王母的表述为“其状如人”,而《大荒西经》中已经肯定地说西王母为人。这其中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古人对异族认识程度提高的结果。按照这个前提,《西次三经》中那个地理位置模糊的“玉山”,在《大荒西经》中已经明确给出了四方的参照物:“西海”,“流沙”,“赤水”,“黑水”。如果这个描述的确属实,那么只需要找到这些参照物的实际地理位置,就可以确定下“昆仑之丘”的所在了。

 

显然,古籍中的“昆仑之丘”并非今日昆仑山脉,它可能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从考古发掘的结果来看,昆仑山脉以东、以北,青海湖周围广大区域在3000~5000年前均有史前人类活动的遗迹。而这一时期差不多正是西王母所在的时期。有趣的是,作为历史遗迹的西王母石室并非只有甘肃泾川回山下的那一处(北魏时期开凿)。在青海天峻草原,荒滩之中赫然立有一石山,山中有洞,名曰“二郎洞”。汉人传说此洞乃当年孙悟空与二郎神大战于此,二郎神藏身之石洞。当地藏人则称此洞是格萨尔王为了超度自己死去的爱侄升天而用宝剑戳出来的。不过经过考察,结合当地人的确认,证明此洞正是西王母曾经居住过的石室。如果这个证据属实,那么大致可以确定西王母之邦就位于青海湖环湖一带。但是这依然没有完,有文献指出西王母石室乃今日月乡宗家沟石洞群(包括二郎洞),而不是单指某一处石洞。看来自古以来西王母崇拜之风一直遍布甘青广大地区,抑或是西王母辖地范围的确有如此宽广(上古人民均以天然石洞穴居,比如巴祖廪君,也是出于武落钟离山的“赤穴”),才至今天这般众说纷纭的局面。

 

《禹本纪》中有句话:“河出昆仑”,这个河是指黄河,意为黄河发源地为昆仑山。然而当今的地理考察已证实黄河正源位于昆仑山以东的巴颜喀拉山。于是这句话暗含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昆仑”是西部群山共同的称谓,包括今昆仑山、巴颜喀拉山,甚至祁连山东段都应属“昆仑”的范畴。另一个很有信服力的说法是将“昆仑”与曾广布于华夏大地的萨满文化联系起来。萨满信仰中,世界中心即是一个被称为“宇宙山”的意象,而这个意象与山海经中对“昆仑”的描述十分相似,包括连接天地(天柱),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既是天帝下都又是幽冥之国),其上有通天神木(世界树)等等。而对于古籍考察的结果则证明了匈奴语中“昆仑”(kulun)、“祁连”(kilen)、“赫连”(kulun)、“贺兰”(kulun)等都具有“天”之意,而且发音相似度很高。于是推测汉代以前昆仑应该是一种民间精神意象中的概念,而汉代以后,昆仑才成为一个确切的地理名词。而且这个“昆仑”被用于了西部很多大山脉的统一称谓。

 

这样一来倒非常符合古人将昆仑视为“天下龙脉之祖”的心理,也恰到好处地解释了从河湟流域到柴达木盆底一带大量出现的古人类活动遗迹的现象。对应《大荒西经》中对“昆仑之丘”的描述:“此山万物尽有”,结合青海地区地质构造考察的结果——数千年前的昆仑山地区海拔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可推测古时该地区应该是一水草丰茂、气候宜人、矿藏丰富的风水宝地。这也不难解释曾经的青海湖环湖区域曾有十万帐之高的人口密度了。

 

然而并非所有古籍中的称谓,在现实中都能找到一一对应的所在。《荒经》中提到的“西海”,《水经注》中提到的“仙海”,今已经证明均为青海湖。“赤水”与“黑水”说法比较多,有认为是共和县境内的恰不恰河与发源于祁连南脉流入河西走廊的黑水,也有认为是柴达木河与木里河(或苏里河,布哈河)。总之,历史演化的结果造成现在昆仑祁连一带属于干旱区,河流多为季节河,所以要想确切指出古籍中记载的河流是哪一条恐怕有困难。

 

另外“流沙之滨”同样指代有些模糊。一般容易联想到柴达木盆地戈壁滩沙漠。但在当时(西晋怀帝永嘉之乱年间,公元309年左右),辽西鲜卑慕容氏单于庶长子吐谷浑(其弟就是有名的慕容廆),西迁征服了氐、羌等众多部落,建立吐谷浑国家政权,后为羌人同化。其国腹地“白兰”——即柴达木盆地——那时尚属生态良好地段(对吐谷浑国墓葬群的考察发现其坟墓修建所用的材料是不计其数的百年柏木。另外柴达木边缘的格尔木市,蒙语意为“河流密集之所”),后来才逐渐恶化成沙漠(也是吐谷浑国没落的原因之一)。那么更早时的“流沙之滨”可能不是指柴达木盆地。也许是更远的新疆南部地区。这仅是我个人猜测。毕竟古今地理有别,地质构造与文字描述上有所出入是再常见不过的事。

 

还有一个无法确定的例子是《穆天子传》中提到的,西王母会周穆王的“瑶池”所在何处。这个“瑶池”也曾出现在《史记·大宛列传》中。从字面上看,瑶,石中美者,成色次于玉。池的古今义也有所不同,古“池”可以指很大一片水域。而从地理分布上看,这个瑶池所指为何真是有些难以断定。之前已经确认西王母统治的地域十分辽阔。而散布在该地区的大小湖泊和海子有数百之多(主要集中在柴达木一带)。而且这些湖泊清澈干净、碧波万顷、鲜有污染,犹如碧玉般镶嵌在高原上,仅从字义上很难确定这种多湖泊中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瑶池”。从地理上看,目前意见比较集中的几种说法包括:青海湖,察汉诺尔,还有一处是格尔木河上源支系昆仑河源头的“黑海”。不过考虑到青海湖区域先民拥有的“视昆仑为男神,西海为女神(西王母)”观念和每年必行的大规模“祭海”活动,而且后来的记载中更详细到西王母之地有石室、西海和盐池(这个盐池即是青海湖旁的茶卡盐湖),似乎青海湖胜出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再回到“昆仑之丘”这个问题上来。从古至今,人们对昆仑的解释就有很多,例如“混沌”,“天形”,“葫芦”,“母体”,“蛤蟆”等,多数都有望文生义随意附会之嫌。从山海经的记载来看,西王母所在的昆仑之丘可能只是不大的一块地方,是一处山地(并且在古代是个“万物尽有”的山),而且出产美玉(昆仑之丘又称“群玉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提出,昆仑之丘应是处于南昆仑北祁连东日月山当金山之间的一片区域。这是较有可能的一种猜测。至于西王母所在地另一种称谓“玉山”,则更像有“昆仑天柱”之称的夏格日山。“夏格日”据说系藏语转借,意为“白帽子”。此山出产美玉(墨玉、翡翠为主)。其主峰终年积雪,晶莹无暇,远远观之犹如玉砌而成。山顶有一大石柱,敲击音如金石。山间众多天然石窟,洞中偶见人类活动遗迹……这么一座神秘美丽的山,实在令人无法不与神话联系在一起。

 

以上众多有争议的问题大都属于地理方位之争,而西王母相关记载中最神秘莫测的“弱水”,却是个已有定论的地理河流。弱水今名“倒淌河”,名称得来大约出自《忆·禹贡》中一句“弱水既西”。地质学的推测为:此河13万年前原为青海湖输向黄河的河道,而后来日月山骤然隆起,河流被迫改道倒流回青海湖。可是正因为它“众流皆东我独西”的特点,千百年来才被人们传的神乎其神。这条细流水量甚小,如季节河一般捉摸不定。当它在高原荒滩上缓缓淌过时,那浅浅的,从砾石缝中穿行而过的水流真有一番“力不负芥”之相。然而它那涣散漫流却能叫最先进的越野车失陷泥沼。“弱水”,果然不负其名。

 

历史并非孤立的事物,它是一个时空的综合体,在前进的过程中,它的遗骸凝聚成了存在于空间中的废墟,而它的神韵则随时间的流淌散落,渗入了民族的血脉。即使后来的人们能够在相同的地理位置找到过去的遗存,也难觅数千年之前那个时代的真容。于是在讨论西王母所在的昆仑时,还是不应拘泥于地理上的划分。至少从民俗考证的角度来说,古羌人的文化传承却没有受到地理隔离的影响而被阻断。西王母时期的文明曾经影响着青海大部分地区。因此“昆仑”,确切的解释应该基于其文化意义。而西王母所代表的昆仑文明,更为根本的是一种跨越时代的人文精神。

 

于是还是从文明演化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好了。

 

青海湖地区和柴达木盆地小柴旦湖畔考古发掘发现众多史前文明的遗存。其中最著名的包括青海湖畔的卡约文化石棺葬(诺木洪文化是它的延续)、乐都柳湾辛店墓、互助总寨齐家墓(以上三者为青铜器和细石器共存)和马家窑文化(新石器)。其中最特别的是马家窑出土的一件舞蹈纹彩陶盆。陶盆内壁上彩绘着三组五人手拉手舞蹈的图案(“连臂舞”图样)。这些人形象生动鲜明,身后都有一条明显的“尾状物”。乍一看,真令人直觉性想起“虎齿豹尾”的西王母。这件陶器出世,让我们能管中一窥数千年前先民的风姿。看来早在新石器时代,生活在青海地区的古羌先民就有了虎豹崇拜的影子。无独有偶,在青海野牛沟岩画中出现的“蹲踞式”人物形象,除两腿外身后也有一条多出来的尾状物(有研究认为许多其他文明中蹲踞式人物岩画中都出现过尾巴的装饰,是一种普遍现象),而且人物也成连臂舞状。连臂舞为各早期文明中屡见不鲜的艺术形象,而且在中国许多少数民族中,至今仍保留着手拉手跳舞的习俗。这大约正是古代习俗的传承吧。

 

柳湾的海量彩陶遗存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其陶器造型之美观,纹饰之精细,简直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彩陶底部和腹部的彩绘图案中可以清晰分辨出大量类似数学符号一样的几何纹样,有139种之多。这些符号究竟有没什么特别的含义,如果有,那么它的含义又是如何?或者它们是否为古羌民使用的“文字”?显然已经很难考证,今人也只能通过想象力猜测而已。但柳湾出土的文物中,有一件使用浮雕和捏塑手法、绘着全裸人体的彩陶特别有意思:这尊人形彩陶与以往人类早期文明中生殖崇拜的形象属于同类,但是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所绘的身体上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两种性器官。这与通常情况太不相同了。一般来说,处于母系时期的生殖崇拜偶像多为夸张的女性躯体,而进入父权制社会,崇拜的对象就变成男性生殖器。这些形象都具有鲜明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烙印,唯有这尊亦男亦女的彩陶,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当然,对它的解读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度的产物(持有这种观点的占多数),有的认为是一个阴阳人的特例展示,还有的认为标志着配偶制的出现。至于我的猜测,可以从西王母国的女性政权形式来解读这一现象。

 

【杂文】西王母漫谈(二)

(图4:裸体人像彩陶壶,图片来源:《燧火的赠品——青海柳湾彩陶》一,P68

 

虽然不能肯定位于青海湖东部的柳湾与西王母文明有着直接关系。但是人类社会的起源与发展几乎都走了一条类似的道路,即从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但是在青藏高原这方土地上,很多部族的发展却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母系制度。就在中原社会完全步入父系制时,青藏高原上依然大量存在着女性政权的国家,从早期的西王母国,到隋唐时期西羌支系的苏毗国、唐旄国、女国和东女国,无一不是女子执政。即使解放后,青海果洛、玉树等地仍有德高望重的女千户、女百户。再往远一点说,与古羌有族源关系的彝、藏、纳西等族依然存在女土司,而作为纳西旁支的摩梭人则更是保留了母系社会的遗风。这些都可视为古羌母系社会习俗的延续。

 

但是在解读母系社会时,容易将之与“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等与父权社会相对立的存在状态(即“母权制”)划等号。以为母系社会是由女性完全统治,否定男性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实际上在对仰韶文化和半坡文化的研究中发现,中国的母系社会并非是一个“重女轻男”的母权制社会。同样苏毗、东女等国的历史记载也显示女国文明“世以女为王……夫亦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种而已”,虽“贵妇人,轻丈夫”但“(民)性不妒忌”。这些史料反映出青藏高原的母系社会实际上是分工明确,十分和谐的社会体制。它承认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劳动与繁衍后代),完全不似父权制社会对女性人格与价值的贬低与打压。从这一点上来看,那尊亦男亦女的彩绘人形是否正是这种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因为无法判断河湟流域那时是否已经进入父权社会,故此处作“母系社会遗留”),男女和谐共处模式的一种映射呢?或者更近一步说,不同于其他单纯崇拜男性或女性生殖器的社会形态,柳湾先民也许早在3500~5000年前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繁衍是男与女共同作用的结果,即承认男子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于是在生殖崇拜偶像上同时反映出了男与女的性特征。

 

在彩陶艺术考古中有一个观点,即精致细腻的陶器成器时间很可能早于粗陋简洁的陶器。因为早期的陶制品更多是作为一种装饰品或祭器,后来随着青铜制品的出现和使用,陶制品也逐渐朝着简单实用方向发展。因此彩陶的时代反而要早于粗陶。不过早期彩陶那精致细腻的图案,却明白无误地体现着那个母系制度时代特有的审美观。远古西王母的国度,也许正像那些柔和华美却不乏大气的纹饰一般,是一个真诚质朴,以和为美,人民安居乐业的传奇国度吧。古羌文明的生命力是博大而深远的。

 

众所周知,一个地域的文明所能辐射的范围将远大于其国度所在的疆域。这是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比如中国古代盛极一时的大唐王朝,其灿烂的文明就远及东瀛、南洋诸国、中亚西亚甚至欧罗巴。那么起源于青藏高原的古羌人所创造的文明,理所当然将会随着他们的迁移而流传至四周其它部族,扩大影响范围。历史学家已证明,古时可以统计的羌人部族大迁徙有三次:一次是上古时期的东迁和西迁。东迁的典型代表是炎帝部族。炎帝姜姓,乃羌人之后,东迁至现今山东地区。因此齐人从族源上说应归属西羌。西迁的羌人则出阳关,往新疆地界,与当地胡人融合。后来的西夜古国就是羌戎部落的后裔。现在新疆的很多民族追溯起来都可以寻到羌人上古时期的这次迁移。一次发生在是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年间,其间秦国的崛起加剧了西羌各部的向西向南迁移。当时氐人与羌人主要的迁徙方向是往西南云贵川藏地区。这部分迁徙的氐羌众部族与当地土著融合,成为彝、藏、纳西、白族等西南少数民族的前身。而留居青海的羌人则与汉族融合。第三次迁移是南北朝时期的五胡十六国之乱。当时中国大地上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各民族群雄争霸,促成了民族之间的迁移与征伐。

 

羌人的迁移与民族融合,自然伴随着古羌文明的传播与继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汉字。中华民族的汉字可谓绝妙非常,一个文字同时兼顾了形、神、意、音,无怪乎古今中外那么多学者咬文嚼字,孜孜不倦。这里就以“羌”字为例:甲骨文中以一个类似羊形的符号代表羌人,证明其是以牧业为主的一个民族。后来的汉字演变中便保留了这一特性,所以“羌”字便既从“羊”又从“儿(人)”。同时,“姜”字最先也是指羌人(从“羊”从“女”),应该是母系社会的产物(如同“姓”,从“女”从“生”一样),例如周人的始祖姜嫄,就是羌族之女。而炎帝“以姜水成”,显然也表示他本人为羌人的后代。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太公吕望”姜子牙,也是羌人。

 

从文字看来,其包含的古羌文明信息远不止这些。最令人惊叹的是,最初的“美”的意象,也是由羌人传递出来的。“美”之一字,从“羊”从“大”,当是古时汉人对羌人之特征的另一种表述。而羌人何以为美?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审美观与现在大为不同,先秦时期古人以“高大壮实”、“肤色皎白”为美(诗经中所谓“硕人”)。虽然不能推断这个审美标准是否与这些形容词现在的意思相同(古人的“高大壮实”实为身材高挑而不臃肿,体格健康而行动灵敏者),但古籍中却有形容太姜(周朝国母)“有色而贞顺”,形容盛产“好女”、“美玉”之地的赤乌(与西王母之地毗邻)为“美人之地”,无疑这些美的概念都与羌人有关。

 

因此,从汉字的产生和演变来看,羌人的确是华夏早期文明最重要的贡献者。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称人之美者,需德行与智慧并重,并不仅是容貌姣好。美人,往往是叙述者自己理想与追求的化身。看来,被国人千秋万世传颂西王母,确是一位以德服人,以智治国,以贤礼邦的“美人”。不然,以清静无为为人生目标的道祖老子,又怎能言出“万民皆付西王母”的句子呢?

 

“万民皆付西王母”,真是一语道尽这位千古美人的无上功绩。“付”字一说为“服”,即敬仰钦佩;另一说为“附”,即拥护爱戴。无论怎样解,西王母都是集真善美慧于一身的传奇。

 

虽然不能说现今西部各民族中遗留的古羌遗风均出自这位西王母治理的疆域,但上古时期她所统治的强盛西羌王国无疑是那个时代古羌文明的最佳代表。这种代表最深刻的体现仍存在于各朝代文人书就的典籍中。从诗经、楚辞到唐诗,从山海经到明清小说,以“西王母”、“昆仑”、“羌笛”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就像耳熟能详的“羌声色兮娱人”“羌笛何须怨杨柳”,“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瑶池阿母倚窗开”(这首诗太YY了)等。除了文学,甚至华夏最正统的音乐,令孔老夫子“三月不知肉味”的“韶乐”,其来源也是“羌声”。而各民族喜闻乐见的笛、箫等乐器均来源于它们最古老的形态“羌笛”。(PS:古时的羌笛与今天羌族民间乐器羌笛构造十分不同,古羌笛以骨、竹上开孔制成,今羌笛以两根竹管并排,以丝缠绕,辅以簧片制成。如此形态,系乐器演化所致。)

 

至于其他古羌遗俗,与其被史书中的记载弄得不知所云,倒不如真正深入那些遥远封闭的崇山峻岭中去一探究竟。毕竟,越是与外界隔离的环境,一些古已有之的民俗保留的越完整。因此古代华夏的遗俗,最有可能被各个少数民族地区以各种方式继承下来。我觉得以《昆仑山:探寻西王母古国》一书为代表的许多民俗考古的书籍,对一些古籍记载提出的见解,要比单纯从古籍本身和文字游戏上研究要有说服力得多。

 

下面再回到古羌文明的传承上。

 

羌人的“虎崇拜”,自古便有之。《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羌人首领无弋爰剑(或称“袁剑”)为躲避秦人追杀而遁入一石洞中。待秦兵赶来搜查山洞时,洞中忽然跳出一只猛虎,震退秦兵。这段离奇的故事出现在正史中,可见羌人对虎神的崇敬已是当时史学家们公认的事实了。当然这也是远古时期西王母虎齿豹尾形象的另一个有力佐证。

 

说到虎崇拜,现在回过头来再看古籍中“蓬发戴胜、虎齿豹尾”的“不人不兽”的形象。也许最令人吃惊的是为什么古人会如此记载一个以虎豹为图腾崇拜的部族首领。这并不奇怪。在人们认识水平达到某种程度之前,是容易将其怪诞化的。先不论上古记载诸事的人们,就连近代国人第一次见白种人,都认为“金发碧眼”好似妖怪。而在近代欧洲兴起的冒险热让一批探险者们看见美洲土人浑身彩妆,边唱边跳的情景时,还以为发现了一种新的动物。如此,就算是近代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发展,人们对于异种文明的生疏感依然会导致将其“妖魔化”地理解。所以古人会写出西王母“其状如人”的句子,在我们今人眼里,应该予以充分理解和谅解。

 

然而在古羌文明中,至今保留下来的、最有特色的一项便是青海一些少数民族村落(如年都乎村)盛行的“跳於菟”仪式。“於菟”一词来源于楚地对老虎的称谓。因为西羌与荆楚文化的交融,让这个词汇在高原居民之间传播并保留下来。(一说是楚人乃古羌人后裔,於菟是沿袭古羌的称谓。)“跳於菟”是当地人一种驱邪的巫舞,于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日(黑日,灾难日)清晨开始。舞者只着一条短裤,全身以墨涂成虎斑纹样,手持荆条,在烈酒的作用下呈现“降神附体”之态,然后以特定的舞步逐户驱邪。最后奔向河边,以河水清洗身上斑迹。巫者在河边焚烧诵经,以示灾难已被驱逐,村民可安康度日。

 

关于远古“虎崇拜”的例子,在与古羌有族缘关系的其他民族中也有体现。巍山彝族中重要人物去世,便以虎皮裹其尸,火焚。这是当地对死者最崇高的葬法,象征虎神引导亡灵步入死后永恒的安宁。而纳西族中男女青年成婚仪式上,也要以虎皮作为装点,以示神灵保佑他们往后的生活幸福平安。另外藏族、傈僳族、土家族等也有虎崇拜的影子。藏族唐卡壁画中远古时期藏族服饰中就有虎豹纹皮毛。……种种遗存,无一不昭示着古羌文明对于后来华夏文明的强大影响。

 

这种遗俗的影响,另一个重要体现是丧葬形式。说到丧葬,也许身为汉民族的我们总会自然不自然地联想起“风水”、“陵寝”、“棺椁”、随葬品之类令人眼花缭乱的墓葬形式。这或许体现了汉民族千古传承的那种精致唯理的生死文化形态。然而上古时期的羌民族却在西陲之地展现着另一种原始的、磅礴大气的生死观:羌人死,燔而扬其灰(《太平御览》)。相对于汉民族那种小心谨慎,思前想后,耗尽心力的墓葬形式。这简简单单的“燔而扬其灰”,实在是将远古高原羌民们那种豁达洒脱、崇尚自然、信封万物有灵的世界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青海卡约文化墓葬群显示了古羌人乃是火葬与土葬并行的丧葬传统,但更重要的还是火葬。《荀子·大略篇》中提到“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垒也,而忧其不焚也。”明白指出了氐羌众族战俘,不在乎自己是否受刑罚,而担心自己死后不能焚化。可见火葬在古羌人民心中俨然已经上升为一种宗教信仰。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对于羌人火葬传统的研究认为,火葬的起源也许和羌人长期的游牧生活,“逐水草而生”有关。所以羌人对死后的寄托并不在一块固定的土地上,而是焚其尸,扬灰天地间。站在现代人的观点上,火葬的确是一种较为环保的尸体处理法。不过推行火葬后的汉民族仍然沿袭着一贯的传统,即使火化了,也要将其骨灰埋于一风水宝穴,更有财大气粗者甚至不惜千金,只为求置一处“藏风纳气”的山头作自己阴宅。这虽然是体现了文化传统的稳固性,然而却与火葬的内涵相去甚远了。

 

在彝族、羌族和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中,仍然沿袭着古羌的火葬之风。不过各民族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火葬文化,比如现在的羌族,墓地选择并非汉人以风水为指导,而是以民族、家族及门第的观念来划分。火葬地更是不能混淆。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特定的一处场所。又比如纳西族,在男女火葬的时候,男子下面要铺垫九层木头、女子则为七层。凉山彝族还要将逝者以死亡方式分类,若是非正常死亡(即不是老死的),要进行复杂的大法事驱邪超度。而在各实行火葬的民族中,仪式进行时都需要有本族巫师主持,并为死者念诵“送葬经”。

 

在社会发展方面,有学者认为,西王母所代表的“德力”兼容的政治理想,对后世社会模式有深刻影响。“德”与“力”的显示,最早出现在西王母那人兽合体的造型记载中。人形为德,兽形为力。这种思想脱胎于远古人民力图与那个充满灾难的自然世界相抗衡的意识。当时人类数量稀少,力量微薄,仅能借助崇拜其他动物之“力”,希冀自身得到解救。而“德”为人类社会所特有,是一切维持社会稳定平衡发展的约束力之根本。唯有二者兼容,方能促使社会正常运转。更何况,原始社会中往往“巫”、“神”、“首领”均为同一人,西王母既操不死药主生,也掌管“天厉及五残”的杀伐。这种二元对立的形象,正符合了当时人们对“德力兼容”政治理想的追求。其实山海经中所记载的大多数神灵精怪,都是这种人兽结合的怪诞形象,这不能不说是上古人民对理解自然与人类自身所作出的巨大努力。

 

“德力兼容”的模式,在西汉那个西王母崇拜达到鼎盛的时期,被清晰地记载于画像砖中。但凡汉代出土的西王母画像砖,其上据中央之位必定是“戴胜”的西王母,王母四周则围绕三青鸟、蟾蜍、玉兔等众鸟兽。这种图像的寓意也是再明确不过:鸟兽群舞的画面自然是西王母“力”的代表,而王母本人,尤其是她所戴之“胜”,则为“德”的象征。《后汉·舆服志》曰“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未有制度。后世圣人,……作冠缨蕤以为首饰。”郭璞又注:“……盖汉自太皇、太后、皇太后以下入庙之服,其簪以玳瑁为楴,长一尺,端为华胜,……胜亦法度之物。”由此可见,“梯几而戴胜”的西王母,本身就是一种道理力量的象征。

后来随着道教黄老思想的发展,“德力兼容”也被解释为“阴阳相辅”。最典型的代表是东汉之后“东王公”形象的出现。在之前,西王母统管日月阴阳,是将德力集于一身的大神。因为社会男女分工的逐渐细化,男女神的指责也分离开来。西王母于是成为月神,与之相对的是称日神的东王公,后来就是玉皇大帝。既便如此,西王母实质上仍然是兼优日月之神的德行。古人认为日神为众神之首,以德为本,也称“日德”,而月神掌管不死化育,故西王母操不死药。日月的品性,正合了道生万物,德育万物的观念。以致后来的西王母仙化,也是这一观念的产物罢。

 

现在回想一下,古籍中曾经记载过许多上古贤人均与西王母有过来往,如黄帝、尧、舜、禹、周穆王,乃至后来附会的汉武帝。这些君王圣贤,能与远在西陲的部落首领世代有着和睦、密切的交往,若非其首领本人确实具备大贤德大智慧,实在找不出更好的理由来解释这个现象了。更何况,每代西王母所行,无一不是安定天下、利及万民之事,从她协助黄帝平九藜之乱,到舜帝时进献白玉琨,到大禹前来西王母国求治水之法,王母派众羌民协助大禹,到大宴西征的周穆王。种种情形,撇开怪力乱神之事不提,单就这位西陲古地的人王所表现出的雍容气度与仁德爱民之举来看,西王母着实无愧于华夏子孙对她的万世传颂。

 

无疑,西王母所代表的古羌文明,是一种游牧文明,也是那个时代最先进的文明。在它与中原农耕文明接触、交流之后,那些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理念惠及了华夏诸族。这正好解释了中华民族自古那种崇拜具有大功德祖先的风俗。后世对这位羌人王国女首领的敬仰之情,以及随后各种神话仙话的附会演绎,无一不是对这位华夏文明之母最崇高的敬意与追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