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夜过鬼门关---我的微博选辑(1)
作者 张凤林
==================================================================================================
1.残秋如梦,人生如梦。在孤独中、在悲凉中、在伤感中,作为早年因言获罪遭受文字狱、历经二十七年被流放苦难、现在仍是专政机关"内控人员"的我,只有守在电脑跟前,平静自已不平静的心绪。可是,自身生存环境和视频显示的方方面面,却不能、也无法平静我心绪中不息的波涛----
2.还能再写什么呢?还能再说什么呢?----走过的路上,经历的悲欢离合够多了。翻开心灵史的每一页,都是苦难、都是悲愤----。在苦难与悲愤的页面上,点亮心深处那盏明灯----明灯的火苗,还还能经受得住人世间凄风苦雨的狂袭么?!
4.谈什么公平?讲什么正义?在这红色资本主义社会、在这"还乡团们"专权的时代,在这既得利益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当今,美国中情都可在中国大陆为所欲为、如入无政府之境, 我辈还能再有什么可言?
5.看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当看到秋瑾就义、苏曼殊完成<秋瑾遣诗稿序言>,苏和尚痛哭秋瑾这一节时,我不知不觉间落泪了----在那个时代,有人为正义而哭,可是,今天、今天、今天啊----
6.网友说:当前全国失业人口超过2亿(温家宝话),全国90%以上人口基本无社会保障,上学、就业、医疗、住房,甚至吃饭,打官司都困难. 社会死亡率不断上升。每10万人死亡数由1979年的4.4人增加至10.6 人,以年均 3.5的速度递增;2003年卫生部公布的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上升 6.7 % ,死亡率上升了37 % 。绝望的中国人近年来每年自杀死亡25万人以上,全国患各类精神疾病者近一亿,大多与生存压力有关。
8.我至今还记得五十四年前那个忧伤的夜晚----那是个如哭如诉的夜晚----破旧的窑洞,即将息灭火苗的煤油灯,母亲的眼泪,我和弟妹们慌恐的面容:----父亲在县委反右派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他是在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坐阵的会上,被组织上"双开"后,心绪沉重的回到乡村、回到家中的。
9.送走前来看望他的乡亲们后,父亲告诉我们,他从党的红头文件上详細读过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坚决反对浮垮风,要求一定要把给社员的口粮和来年的种籽留够留足,他作为乡党委书记,尊照毛主席指示,从全乡实际出发,他的坚持没有错,国务院下发文件、省委决定,要求大幅度增加统购粮的决定是错误的。
10.父亲从全乡实际出发,为了给全乡社员留住救命粮,坚决反对把刚刚收获的粮食颗粒不留地被政府"统购",被组织上认定是反党行为----!父亲在反右浱运动中落难,正是我们一家在后来走上下地狱之路的百祸之源!
11.时过五十四,当年那个令人心碎的夜晚那幕幕图景,却仍然历历在目----!夜已经深了,父亲仍然坐在土炕上,背靠炕墙一锅接一锅地吸烟。已息灭了煤油灯,屋里黑暗、也寂静至极,在烟锅中火星儿一闪一闪间,听得见父亲吸烟时,从烟杆儿中传出的滋----儿----、滋----儿----轻响声!母亲背靠窗台坐在土炕上,已听不见她的哭声,从时而传来的吸鼻涕的声音中,我知道母亲在黑暗中默默地流泪----
12.回首往事,总让人心酸,总想流泪----。在2011年国庆节的日子,全国都放长假,到处都是成功者的火树银花,到处都是成功者的灯红酒绿,而我辈们,却只能以黄莲苦水代酒浇愁。人生在世,既然有天堂与地狱之分,作为下地狱者,也只能认命而己,让我略有自慰的,唯有我虽下了地狱,却终究为成功者作了垫脚石
13.这是个多雨的秋季,一次秋雨一份凉。又下雨了,夜半更深,雨丝儿不停地拍打着窗玻璃,沙沙轻响声搅得人心烦,上床去睡吧,却竟亳无睡意,只有拿起旱烟锅在烟斗里轻轻地挖,再吸一锅苦烟,用苦烟味平息苦闷的心绪----目光落到电脑视频上时,顿时有一中种刺刀直捅心窝子的感觉
14.我是个落泊者,在下地狱的苦路上,尽管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我却不愿违背自已的良心,决不愿把个恩怨带到学术研究中。完成[<纪念毛泽东--互联网纪念毛主席相关博文213题 >(张凤林辑录)]这部电子书稿,花费了我多少心血?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料到刚把书稿发到博客上,看到的却是---
15.我的QQ实名朋友栏目中,显示出** 发表的日志 (2011-10-10):"在兰州----有一种失败叫柴底很(兰州方言,即:丢人的很、羞的很)。在兰州,有一种沉默叫楚楚底(兰州方言,即:把嘴闭住,悄悄的靠边站,没你说话的权力,别吭声),有一种啰嗦叫B叨叨(B叨叨:兰州方言,骂人的脏话)----"这贴子是否针对我,都刺痛了我的心。发贴者是在中共某省委供职的干部。最不该说这种话的人,却发了这种贴子----不仅让我心酸,也让我震惊!
16.再一细想,我又觉得自己烦恼得有些可笑。----发帖者尽管在中共某省委供职,终究是个晚辈,何况,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人未受极右派洗脑?有几个人能站在公正的立场看待社会、看待历史?有几个人能对毛主席作客观公正评价?发帖者能发此贴,该是意料中的,怪只怪我高估了"在中共某省委供职"这几个字的含意而己!再回头看看,当今社会极右派反毛阵营中,高举复辟资本主义大旗、制造两极分化者,有几个不是有权有势的既得利益者?
17.三十二年前,兰州民刊《野玫瑰》因转载北京大兴县大屠杀的消息而触动邓小平的神经。那是个时代大变革年代,渴望变革,探索未来,是全国有志者的共同心声,上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后,全国从上到下都风起云湧,以北京“**墙”为标志的民主探索运动序幕,很快轰轰烈烈地在全国拉开
18.首先应当说明,****墙的诞生以及当时所处的国内形势。 1979年2月15日,参加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的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范荣康和政策研究室的主任余焕春,在会议上作了一个联合发言:题目是《****墙剖析》。有人在1979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上,根据这个发言,也介绍过****墙的情况。
19.**墙是在北京西单十字路口东侧路北的人行道旁,在公共汽车站的后面,是一排约有200米长的灰色矮墙。因为这里来往的人很多,常常有人在这排矮墙上贴寻人启事和小广告,引人注目。从1978年春开始,有些人在这里贴大字报,看大字报的人很多,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形成一个自发的聚拢人越来越多的场所。
20.这种在北京街头自由张贴发表政见的大小字报的源头,要追溯到1976年清明节时的天安门事件。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清明节,天安门纪念碑周围也贴了很多怀念周总理和庆贺粉碎“四人帮”的诗文。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
21.1978年4月6日一篇署名霍华和尹明的大字报发出建议,他们认为,应当把张贴政治性的大字报经常化,不必限于清明节。文章说:“我们应该把这块地方作为不中断的论坛,不闭幕的会场,不休战的阵地,随时把我们的思想言论写出来,把我们的作品发表出来,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2.“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作者,同时又是读者、听众、观众、批评家。在这里,每这种在北京街头自由张贴发表政见的大小字报的源头,要追溯到1976年清明节时的天安门事件。1977年清明节,天安门纪念碑周围也贴了很多怀念周总理的诗文。
23.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民主墙”的倡议书。当然,天安门广场不适于成为经常张贴大字报的地方,人们在寻找一个更为适合的场所。
24.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民主墙”的倡议书。当然,天安门广场不适于成为经常张贴大字报的地方,人们在寻找一个更为适合的场所。这时,出现了一件事,更直接引发了****墙的出现。“文革”一开始,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被停刊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青年》于1978年9月复刊,《中国青年报》于10月复刊。
25.出人意料地是,《中国青年》的第一期复刊号却触怒了当时主管宣传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他下令把已经发出去的《中国青年》复刊号通通收回,禁止发售,这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愤慨。不知是哪一位勇士,把这一期杂志一页一页地张贴在西单那一排矮墙上,轰动了北京城,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到**墙去看大字报。
26.很多人读后在这个墙上贴出短短的大字报和长长的小字报,表示反对禁止发售《中国青年》。一些青年还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民间团体出版了一些民间刊物。来这里贴大字报看大字报的人越来越多,因而人们把这里叫做“****墙”。
27.与****墙同步活跃起来的,是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和民间刊物,一些活跃其间的人物也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将自己印刷的刊物或张贴在西单墙上,或就地散发给来往群众。在京的外国记者、外国留学生也跑到这里来,或采访,或与一些青年人交谈,外国通讯社也有消息播发,这不能不引起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28.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态度明确,立场坚定。叶帅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内民主的典范,****墙是人民民主的典范”。
29.邓小平说“写大字报是我国宪法允许的。我们没有权力否定或批判群众发扬民主,贴大字报。群众有气让他们出气。群众的议论并非一切都是深思熟虑过的,也不可能要求完全正确,这并不可怕。”
30.此后,在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讲话中又说:“群众提了一些意见应当允许,既使有个别心怀不满的人,想利用民主闹点事,也没有什么可怕,要处理得当,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还警告说:“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不同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31.胡耀邦对****墙是十分关注,表示过赞赏,认为这是新的大字报,同“文革”中和以前的大字报不同。他认为,以前大都是某些领导者利用大字报来整人害人的,这次的大字报,同“四五”天安门大字报一样,是人民出自内心的呼声,是人民新的觉醒。
32.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民间自发群众组织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在兰州相应诞生。野玫瑰文学社发起人:李老乡(全国著名诗人,后来任甘肃作协副主席,获鲁迅文学奖,时任《飞天》杂志编辑);
33.景风,小说作家,后来任甘肃作协副主席,时任《飞天》杂志编辑);冉丹,小说作家,后来任《驼铃》杂志编辑,时任《飞天》杂志编辑);李镜,全国著名作家,时任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秘书,大校军衔);曹永安,诗人、作家,时任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后为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张凤林 (作家、诗人,时任《飞天》杂志党小组长,小说组编辑、当时该刊社还未成立党支部,党小组长是当时该刊社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参加小说编辑工作的同时,分管该刊社的党务、行政、及后勤全部工作)。
34.参加者(主要骨干):张振兴(当时是兰州某房管所工作人员,小说作者,后来为作家、记者,任《兰州都市报》总编辑);田永利,女(当时为小说作者,在兰州某商业单位工作,后成为自由职业者,最终成为佛门弟子);阿海(当时为小说作者,兰州某工厂工人,后为自由职业者);
35.严军(当时为小说作者,在兰州某印刷厂工会工作,后为作家、记者、甘肃某广播电台台长);张正秀(当时为小说作者、兰州某工厂工人,后为作家、记者、《甘肃法制日报》总编辑);倪明华(当时为小说作者,后为中共甘肃省委某部门某杂志社负责人);
民刊《野玫瑰》主编:张凤林,副主编:田永利、张振兴、阿海;编辑:严军、张正秀、倪明华、李**。
36.《野玫瑰》第一期,也是创刊号,由李老乡题写刊名。内文虽为打字油印,封面却是在兰州某国营大印刷厂彩印,也由该厂按邮发刊物正规装钉,加之内容丰富,页码多(厚度与当时的当代相同)在当时的全国民办刊物中一支独秀。《野玫瑰》第一期,也是创刊号,主要刊发的是文学作品,其中有景风、冉丹、杨显惠的原创短篇小说,有曹永安提供的、刊发在新华社内参上的小说《可能发生在二000年的悲剧》,也转载了冯牧谈小说创作的讲话,还有短诗、杂文、小品杂谈、消息栏目等。
37.谁也没料到从北京《四五论坛》转发的几百字的关於"北京大兴县屠杀案"的一则消息,竟惹下惊天祸端----。那时候,参与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编辑工作的人员,谁也不知道大兴县屠杀案是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所导演,更不知道这是邓小平的禁区,同样更不知道北京上层后来还发生过----
38.杨**日记中说:----耀邦又向我透露了一件大事,说这是他最见不得人的事件,不说出来,对不起自已的良心。1980年4月,我们当时以清理“三种人”为由,将北京市公安部门24名科级到处级的干部骗到云南大理秘密枪决,当时还派了王震到现场观看。我问,为啥子枪决他们,他们犯了啥子罪?耀邦说:他们当时掌握了我和小平是1976年四五事件的幕后指挥的证据;另外,有些人也掌握了邓榕和其他高干联动成员是1966年8月5日打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凶手的证据;
39.当然,还有人也掌握了职联动成员于1968年8月在北京大兴县大批杀死所谓“黑五类”人员的证据----我说,我知道这件事,杀人的主谋高福兴胡德福不是当时被判刑了么?耀邦说:是啊!可高兴福胡德福在75年9月突然翻供了,说是联动成员干的,他们是冤枉的。但1975年9月小平同志已是政治局常委,把这件事压了下来。1983年,小平指示我给高福兴胡德福平反,我便照着做了,但北京市公安部门几个干部秘密向这些“黑五类”人员家属通风报信,结果这些家属便起来闹事,反对给高福兴胡德福平反,
40.小平很震怒,指示我将北京市公安部门的这几个干部也作多为三种人秘密杀掉----。耀邦说,所以我内心有愧呀!但我已经指示将这24名干部作为因公牺牲处理了,也给他们的家属抚恤金,其中五个干部也授予了烈士称号。杨**1988年8月6日日记:“耀邦还有一个事很后悔,凡是群众给他写信攻击邓小平的,他一律转给公安机关,要求严厉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他,结果300多人被判刑,其中60多人自杀。”------
41.对于这一切可怕的内幕,参与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编辑工作的人员,谁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仅仅是邓小平在一次反自由化的讲话中点了《野玫瑰》的名,后来正式下发红头文件时,"野玫瑰"三字虽然被删除,但是,其讲话中点了《野玫瑰》名的精神,却己在党政高层深入人心,
42.邓小平最信得过的刘*到甘肃出任省委副书记分管文教,《野玫瑰》被查封,野玫瑰文学社被查禁,参与"野玫瑰"的人员在压力下分化,"各奔前程",最终,张凤林被例进国家最高政治保卫部门下发到各省的"五个危险分子"名单,该名单上依次排列:魏**、任**、张凤林----
43.己是深夜三点多钟,我由对野玫块瑰文学社的回忆想起了当年的三位朋友----丽娜、瑖、紫雨。那时侯,她们还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女青年,都有理想、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探索未,来没料到在时代变革中,因了野玫瑰一案,她们均深受连累,被连累最大的就算是丽娜小姐了----
44.丽娜因受连累而失去公职,后来,虽有过小本经营维持生存的经历,最终,还是在万念具恢中受戒入了佛门,去过古刹青灯的生活。由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个义信仰者转变为佛门弟子,这中间,其心灵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非亲临者是很难体味出来。----儿子出家为僧,为母的念佛,这便是三十多年前那一代忧国忧民的热血青符年在当今市场经济年代生存处境的社会档案的又一存真
一切虽然都令人心寒,好在打开电脑,互联网上还算热闹,手写板代替嘴巴的日子,从白天到黑夜,日复一日,倒也是自我送终的舞台。很多想说、也该说的话,就让他它继续用黄莲水浸泡在心坛里,留待来生作下酒菜吧!天冷了,注意保暖!
46.紫雨从青年时代一步跨越到白发之年,这一步真够大的----比四分之一世纪还要长的时间未联系过了,你还好吧!残秋枯树,来日不多,再见面,是否会在来生呢----
47.《黑石头记》(诗歌) 张凤林著:语言不再是交流的工具而是敲打心灵的锤子 文字不再是记事的符号 而是炮轰既定目标的炮弹 文章不再是载道的车子 而是剑戟相博的战骑 殿堂不再是礼佛的圣地而是炼狱者受难的祭坛
48.角落里有一块石头……狂风已经挤压得石头弯腰驼背驼背的石头在烈火中 被锻烧得斑驳点点、浑身黝黑,黝黑的石头 在幽暗的角落犹如被绞肉机粉碎后 又粘合在一起的影子没有语言,没有表情,没有喘息 也没有颤栗,完全是一块石头
49.明亮的殿堂上,端坐着仙界及佛界的各路神仙 和众家罗汉 ,治理仙界的仙 和治理罗汉的罗汉,神情轻松地品茶吸烟与同伴低语,欲成大仙欲成佛的神仙以及众家罗汉,用语言的锤子,文字的炮弹,文章的剑戟敲打着石头的心灵,锻烧着石头的躯体,出汗的石头不再流汗,也不会流泪石头的心里,都浸着点点滴滴的血迹
50.时代已经改地换天,补天的石头 已经失去了补天的效用道路早已笔直,铺路的石头也失去 铺路的价值,江河上早已经桥如彩虹,摸着石头过河者的垫脚石,也只能被……
……被遗弃的石头的另一种功能,便是再继续为攀高者作一次阶梯去承受炼狱之灾
51.锤子的敲击,是一声声霹雳炮弹出膛,是一道道闪电雷轰电劈,神火锻烧,临了 一座山压在负伤的石头上被压在山下的石头,在山的缝隙里窥视着日出日落
52.苦熬着月圆月缺,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各路神仙 各路罗汉早以下界到市场经济大朝中 兴妖作怪 成为大款,治理仙界的仙 以及治理罗汉的罗汉 也因供品而活得潇洒
53.石头心中虽有颗明星,明星仍然那么遥远,在时代变迁中,被压在山下的石头继续是那块石头,充当着山的基石,成为基石的石头,有可能被粉碎,却不会弯曲……
5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诗歌) 张凤林著春三月之夜,好冷的西北风好大的雪----在即将 被捕之时,身处旋涡中心的我, 反而心静如水。
55.风的一季,雨的一季 雷电的一季神圣的文化殿堂,仍然在风雪中沉默……楼外,山呼海啸,楼里却出奇的寂静,透过寂静,我感悟到了山雨欲来时刻 天地之心脉。
56.据来自内部可靠消息:公安机关将于今夜对我实行专政措施-----这都是政治局委员乔木谈话惹的祸,这都是省委那位权要者 在运动中为求自保而以李代挑的战略布局-----
57.一切都服从于 席卷全国思想文化战线清污与反自由化大趋势。既然时代选择了我 作祭品不必后悔,我也不会后悔,拒绝逃亡,在等待中感悟着 谭嗣同被捕前夕那种献身情结。
58.都因只要主义真和五不怕精神支配,这时的我竟然会稳如泰山,已经深夜十二点,刚刚 零点过三分, 抓捕行动是如此准时。
59.在声音很轻、当当三响的敲门声中,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幽灵般地把门推开,在那颗 绯红了脖颈的头颅伸进 门缝的同时----- 风林你到我 办公室来一下,有人找你……
60.公安机关对我的抓捕序幕 就这样在深夜十二点过三分悄悄地拉开。省文联办公大楼里静悄悄,静悄悄----该是离去的时候了,我轻松地在烟灰缸里捻灭烟头,平静地说,我把东西收拾一下,总得带上洗漱工具……
61.略感意外的主任略一迟疑, ----你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再说…… 我笑一笑,他也笑了笑,他护送我 离开三角屋,走向 地狱。
62.灯火早被关闭,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仅仅二十多步距离,行进得艰难。我问: 怎么不开灯?他回答: 可能是灯坏了…… 一切都似乎朋友间交谈, 一切都那么平静,也那么寂静,寂静得似乎听到 办公室主任因 过于紧张而心律 的怦怦喘息!
63.黑暗、黑暗……敲门,开门,仍然黑暗……进入,我立足未稳,木板门已被忽的关闭。蓦然间,有人开灯,强烈的灯光直射眼脸——我完全被枪口与狼的眼睛四面合围,被扭住胳膊,开始搜身,前胸后背迎对着 闪着寒光的枪刺……
64.抓捕行动的仪式竟如此隆重,犹如卫兵护送 权贵去赴 盛宴 --------- ----没有文字狱的面纱,就这样 被刺刀轻轻的挑开。
65.我情不自禁地蓦然一笑。有警官干部大声喝诉:不准笑。办公室主任也鹦鹉学舌:张凤林,你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放严肃点。我心里虽然在笑,却也只能收敛笑容——程序,
66.隐藏着权势,隐藏着阴谋,隐藏着罪恶,一切都在合法程序中悄悄地开始。春三月之夜,好冷的西北风,好大的雪,雪花拍打着窗玻璃,狂风撕扯着糊窗报纸,也摇撼着圣殿,拐角楼与三角小屋,在风雪中颤栗——抄家的序幕,就这样悄悄的拉开于党和国家向全世界公告 已没有文字狱的年代
翻箱倒柜,不再是影视镜头上日本鬼子进村后的专利,一本本书籍,一叠叠文稿,一页页文艺 日记,展示着 三角屋的满目狼藉。
67.春三月的东岗西路之夜。在风雪中沉默,善良的人们已安然入睡,兰州古城啊! 在寂静中犹如一汪湖水。 这里的黎明 静悄悄,静悄悄…… ----悄悄的我即将离去,犹如当初我悄悄的来。有这么多荷枪实弹者 十面埋伏,为我护卫, 我离去的平静,离去的坦然。
68.盘旋的楼梯,五十三级台阶,有节奏的沉重脚步声,是我走向黎明的鼓点。宽宽的过厅,楼门早有干警轻轻拉开,迎面刮来的风雪,是我走向黎明的洗礼——雪地上一排儿“乌龟”,是待命的警车,
69.有红灯闪闪,如狼的眼睛,已张开的血盆大口,是送我走向黎明的车辇—— 暮然间一阵鬼哭狼嚎几声凄呖——警报器的声响,成为我告别东岗西路的马赛曲
70.悄悄的我走了,犹如我当初悄悄的来——朋友们(如若还有视我为朋友者)该是我用心绪 向你们说一声永别的时候了,假若此一去被囚死于牢房或横尸刑场,请你们把我火化,骨灰撒向黄河两岸一地油油的绿……
71.再见吧!朋友。希望你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好;再见吧!自由之大地, 渴望你尽早迎来真正的春天, 披一身新绿, 鲜花盛开… 八十年代初草于因右罪名被捕后被关押期间 2004年秋修改
72.心中苦闷,回首往事,想哭,也只能把泪向心里流----《黑石头记》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二题,选自我的旧作《被流放者的精神家园》,这都是二十多年之前那个特殊年代我心路里程的真实写照。
99.被流放者 (短诗) 被流放者每逢冬季都很冷很苦,无可名状的切割, 继续在心灵深处无休止的 制造着无法弥合的伤口。昨天与今天已经分道杨镳,现实的剪影 在夜幕上重笔浓墨地演译着时髦,重重叠叠的思绪 总是一汪荒芜。 不必再咀嚼过去,闭合了泪目, 篡紧流汗的掌心,在胸膛里汹涌着的仍然是寒寒凉凉的波涛。
100.在逃难的日子 (短诗) 纷纷扬扬的大雪似柳絮,似鹅羽,又如满天梨花飞舞, 大地上万物 一夜之间成为被关进 白色监狱的囚徒。
101.都市建筑群被围成孤岛,枯树在疾风中作落帆状,雀儿在瘦枝上啼哭, 有雪浪打过来,犹如一片落叶, 滑翔向风淖,忽地又孤旋向空际,在酷寒中颤抖。
102.窗对面那个窗口的铁皮烟筒 募然间喘息,淡淡的一缕轻烟向雀儿伸出 怜悯之手,——绝望者飞向 那个黝黑的洞口,为了生存,哪怕会有火苗 烧焦自己的羽毛。
104.不该想不到 (短诗) 不该想不到 风平浪静的大河涌流中也有旋涡; 不该想不到 勇敢摸着石头过河者的 后面 隐藏着弄潮者 设计好的结局。
105.我却在那时 凭着美好愿望和一腔热血,把自己交付给了人间悲剧, 已无法挽回。 在这个号称 没有文字狱,没有 政治迫害的“圈子”,如我的遭遇, 决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06.唯一的荷,在苦熬中呵护企望(短诗) 不会忘记那曲 如诗如画的 人间天堂:----月儿 高高挂在天上 秋风阵阵,湖水浩荡,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湖鱼米乡---- ----终究都己成为 对昨天的想望
107.涟涟溪流 被热风盗取 滔滔江河 被炎阳灼殇 碧波湖浪于羞涩中渐渐隐退 大地在烈焰下 皲皱纹裂,污泥 无奈中 裸露了胸膛绿色,于烤熟中凋零 在浩劫中空空荡荡
108.生命,在苦熬中死亡,侥幸活下来的同伴,粉丝,以及对手与仇敌,已经逃亡 唯一的荷,却仍在艰难中 固守本土,固守家园 呵护企望,根须深扎在黄土中 孤独中沐浴着 黎明的晨露 墨墨的绿,艳艳的红 莲瓣绽放的菲芳 给绝境收藏着一份 永久怀恋的淡淡幽香
109.致丽娜禅心 (短诗) 雨后,隐隐约约,纱幕轻掩了寂静的空灵 柔柔的是风 临窗远眺,袅袅游离间 依稀青燕归庵 绿云深处,暮鼓晚罄 我知道,远方那禅意莲心 青灯孤影,是揉碎了的淡然泪痕----
夜过鬼门关---我的微博选辑(1)
作者 张凤林
==================================================================================================
1.残秋如梦,人生如梦。在孤独中、在悲凉中、在伤感中,作为早年因言获罪遭受文字狱、历经二十七年被流放苦难、现在仍是专政机关"内控人员"的我,只有守在电脑跟前,平静自已不平静的心绪。可是,自身生存环境和视频显示的方方面面,却不能、也无法平静我心绪中不息的波涛----
2.还能再写什么呢?还能再说什么呢?----走过的路上,经历的悲欢离合够多了。翻开心灵史的每一页,都是苦难、都是悲愤----。在苦难与悲愤的页面上,点亮心深处那盏明灯----明灯的火苗,还还能经受得住人世间凄风苦雨的狂袭么?!
4.谈什么公平?讲什么正义?在这红色资本主义社会、在这"还乡团们"专权的时代,在这既得利益者无所不能、无所不为的当今,美国中情都可在中国大陆为所欲为、如入无政府之境, 我辈还能再有什么可言?
5.看电视连续剧<辛亥革命>,当看到秋瑾就义、苏曼殊完成<秋瑾遣诗稿序言>,苏和尚痛哭秋瑾这一节时,我不知不觉间落泪了----在那个时代,有人为正义而哭,可是,今天、今天、今天啊----
6.网友说:当前全国失业人口超过2亿(温家宝话),全国90%以上人口基本无社会保障,上学、就业、医疗、住房,甚至吃饭,打官司都困难. 社会死亡率不断上升。每10万人死亡数由1979年的4.4人增加至10.6 人,以年均 3.5的速度递增;2003年卫生部公布的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上升 6.7 % ,死亡率上升了37 % 。绝望的中国人近年来每年自杀死亡25万人以上,全国患各类精神疾病者近一亿,大多与生存压力有关。
8.我至今还记得五十四年前那个忧伤的夜晚----那是个如哭如诉的夜晚----破旧的窑洞,即将息灭火苗的煤油灯,母亲的眼泪,我和弟妹们慌恐的面容:----父亲在县委反右派运动中被打成右派分子。他是在省委第一书记张仲良坐阵的会上,被组织上"双开"后,心绪沉重的回到乡村、回到家中的。
9.送走前来看望他的乡亲们后,父亲告诉我们,他从党的红头文件上详細读过毛主席的指示,毛主席坚决反对浮垮风,要求一定要把给社员的口粮和来年的种籽留够留足,他作为乡党委书记,尊照毛主席指示,从全乡实际出发,他的坚持没有错,国务院下发文件、省委决定,要求大幅度增加统购粮的决定是错误的。
10.父亲从全乡实际出发,为了给全乡社员留住救命粮,坚决反对把刚刚收获的粮食颗粒不留地被政府"统购",被组织上认定是反党行为----!父亲在反右浱运动中落难,正是我们一家在后来走上下地狱之路的百祸之源!
11.时过五十四,当年那个令人心碎的夜晚那幕幕图景,却仍然历历在目----!夜已经深了,父亲仍然坐在土炕上,背靠炕墙一锅接一锅地吸烟。已息灭了煤油灯,屋里黑暗、也寂静至极,在烟锅中火星儿一闪一闪间,听得见父亲吸烟时,从烟杆儿中传出的滋----儿----、滋----儿----轻响声!母亲背靠窗台坐在土炕上,已听不见她的哭声,从时而传来的吸鼻涕的声音中,我知道母亲在黑暗中默默地流泪----
12.回首往事,总让人心酸,总想流泪----。在2011年国庆节的日子,全国都放长假,到处都是成功者的火树银花,到处都是成功者的灯红酒绿,而我辈们,却只能以黄莲苦水代酒浇愁。人生在世,既然有天堂与地狱之分,作为下地狱者,也只能认命而己,让我略有自慰的,唯有我虽下了地狱,却终究为成功者作了垫脚石
13.这是个多雨的秋季,一次秋雨一份凉。又下雨了,夜半更深,雨丝儿不停地拍打着窗玻璃,沙沙轻响声搅得人心烦,上床去睡吧,却竟亳无睡意,只有拿起旱烟锅在烟斗里轻轻地挖,再吸一锅苦烟,用苦烟味平息苦闷的心绪----目光落到电脑视频上时,顿时有一中种刺刀直捅心窝子的感觉
14.我是个落泊者,在下地狱的苦路上,尽管到了生不如死的境地,我却不愿违背自已的良心,决不愿把个恩怨带到学术研究中。完成[<纪念毛泽东--互联网纪念毛主席相关博文213题 >(张凤林辑录)]这部电子书稿,花费了我多少心血?只有我自己知道,没料到刚把书稿发到博客上,看到的却是---
15.我的QQ实名朋友栏目中,显示出** 发表的日志 (2011-10-10):"在兰州----有一种失败叫柴底很(兰州方言,即:丢人的很、羞的很)。在兰州,有一种沉默叫楚楚底(兰州方言,即:把嘴闭住,悄悄的靠边站,没你说话的权力,别吭声),有一种啰嗦叫B叨叨(B叨叨:兰州方言,骂人的脏话)----"这贴子是否针对我,都刺痛了我的心。发贴者是在中共某省委供职的干部。最不该说这种话的人,却发了这种贴子----不仅让我心酸,也让我震惊!
16.再一细想,我又觉得自己烦恼得有些可笑。----发帖者尽管在中共某省委供职,终究是个晚辈,何况,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人未受极右派洗脑?有几个人能站在公正的立场看待社会、看待历史?有几个人能对毛主席作客观公正评价?发帖者能发此贴,该是意料中的,怪只怪我高估了"在中共某省委供职"这几个字的含意而己!再回头看看,当今社会极右派反毛阵营中,高举复辟资本主义大旗、制造两极分化者,有几个不是有权有势的既得利益者?
17.三十二年前,兰州民刊《野玫瑰》因转载北京大兴县大屠杀的消息而触动邓小平的神经。那是个时代大变革年代,渴望变革,探索未来,是全国有志者的共同心声,上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发表后,全国从上到下都风起云湧,以北京“**墙”为标志的民主探索运动序幕,很快轰轰烈烈地在全国拉开
18.首先应当说明,****墙的诞生以及当时所处的国内形势。 1979年2月15日,参加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的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范荣康和政策研究室的主任余焕春,在会议上作了一个联合发言:题目是《****墙剖析》。有人在1979年召开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上,根据这个发言,也介绍过****墙的情况。
19.**墙是在北京西单十字路口东侧路北的人行道旁,在公共汽车站的后面,是一排约有200米长的灰色矮墙。因为这里来往的人很多,常常有人在这排矮墙上贴寻人启事和小广告,引人注目。从1978年春开始,有些人在这里贴大字报,看大字报的人很多,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形成一个自发的聚拢人越来越多的场所。
20.这种在北京街头自由张贴发表政见的大小字报的源头,要追溯到1976年清明节时的天安门事件。粉碎“四人帮”后的1977年清明节,天安门纪念碑周围也贴了很多怀念周总理和庆贺粉碎“四人帮”的诗文。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
21.1978年4月6日一篇署名霍华和尹明的大字报发出建议,他们认为,应当把张贴政治性的大字报经常化,不必限于清明节。文章说:“我们应该把这块地方作为不中断的论坛,不闭幕的会场,不休战的阵地,随时把我们的思想言论写出来,把我们的作品发表出来,在这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2.“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作者,同时又是读者、听众、观众、批评家。在这里,每这种在北京街头自由张贴发表政见的大小字报的源头,要追溯到1976年清明节时的天安门事件。1977年清明节,天安门纪念碑周围也贴了很多怀念周总理的诗文。
23.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民主墙”的倡议书。当然,天安门广场不适于成为经常张贴大字报的地方,人们在寻找一个更为适合的场所。
24.1978年清明时,纪念碑周围贴的政治诗文更多。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主人。”当时,人们认为这就是“民主墙”的倡议书。当然,天安门广场不适于成为经常张贴大字报的地方,人们在寻找一个更为适合的场所。这时,出现了一件事,更直接引发了****墙的出现。“文革”一开始,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被停刊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青年》于1978年9月复刊,《中国青年报》于10月复刊。
25.出人意料地是,《中国青年》的第一期复刊号却触怒了当时主管宣传的党中央副主席汪东兴,他下令把已经发出去的《中国青年》复刊号通通收回,禁止发售,这引起了广大青年读者的愤慨。不知是哪一位勇士,把这一期杂志一页一页地张贴在西单那一排矮墙上,轰动了北京城,成千上万的人们涌到**墙去看大字报。
26.很多人读后在这个墙上贴出短短的大字报和长长的小字报,表示反对禁止发售《中国青年》。一些青年还自发地组织了一些民间团体出版了一些民间刊物。来这里贴大字报看大字报的人越来越多,因而人们把这里叫做“****墙”。
27.与****墙同步活跃起来的,是出现了一些民间组织和民间刊物,一些活跃其间的人物也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将自己印刷的刊物或张贴在西单墙上,或就地散发给来往群众。在京的外国记者、外国留学生也跑到这里来,或采访,或与一些青年人交谈,外国通讯社也有消息播发,这不能不引起中央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28.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等人态度明确,立场坚定。叶帅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内民主的典范,****墙是人民民主的典范”。
29.邓小平说“写大字报是我国宪法允许的。我们没有权力否定或批判群众发扬民主,贴大字报。群众有气让他们出气。群众的议论并非一切都是深思熟虑过的,也不可能要求完全正确,这并不可怕。”
30.此后,在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在讲话中又说:“群众提了一些意见应当允许,既使有个别心怀不满的人,想利用民主闹点事,也没有什么可怕,要处理得当,要相信绝大多数群众有判断是非的能力。”他还警告说:“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不同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
31.胡耀邦对****墙是十分关注,表示过赞赏,认为这是新的大字报,同“文革”中和以前的大字报不同。他认为,以前大都是某些领导者利用大字报来整人害人的,这次的大字报,同“四五”天安门大字报一样,是人民出自内心的呼声,是人民新的觉醒。
32.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民间自发群众组织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在兰州相应诞生。野玫瑰文学社发起人:李老乡(全国著名诗人,后来任甘肃作协副主席,获鲁迅文学奖,时任《飞天》杂志编辑);
33.景风,小说作家,后来任甘肃作协副主席,时任《飞天》杂志编辑);冉丹,小说作家,后来任《驼铃》杂志编辑,时任《飞天》杂志编辑);李镜,全国著名作家,时任兰州军区政委肖华将军秘书,大校军衔);曹永安,诗人、作家,时任新华社甘肃分社记者,后为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张凤林 (作家、诗人,时任《飞天》杂志党小组长,小说组编辑、当时该刊社还未成立党支部,党小组长是当时该刊社党组织最高领导人,参加小说编辑工作的同时,分管该刊社的党务、行政、及后勤全部工作)。
34.参加者(主要骨干):张振兴(当时是兰州某房管所工作人员,小说作者,后来为作家、记者,任《兰州都市报》总编辑);田永利,女(当时为小说作者,在兰州某商业单位工作,后成为自由职业者,最终成为佛门弟子);阿海(当时为小说作者,兰州某工厂工人,后为自由职业者);
35.严军(当时为小说作者,在兰州某印刷厂工会工作,后为作家、记者、甘肃某广播电台台长);张正秀(当时为小说作者、兰州某工厂工人,后为作家、记者、《甘肃法制日报》总编辑);倪明华(当时为小说作者,后为中共甘肃省委某部门某杂志社负责人);
民刊《野玫瑰》主编:张凤林,副主编:田永利、张振兴、阿海;编辑:严军、张正秀、倪明华、李**。
36.《野玫瑰》第一期,也是创刊号,由李老乡题写刊名。内文虽为打字油印,封面却是在兰州某国营大印刷厂彩印,也由该厂按邮发刊物正规装钉,加之内容丰富,页码多(厚度与当时的当代相同)在当时的全国民办刊物中一支独秀。《野玫瑰》第一期,也是创刊号,主要刊发的是文学作品,其中有景风、冉丹、杨显惠的原创短篇小说,有曹永安提供的、刊发在新华社内参上的小说《可能发生在二000年的悲剧》,也转载了冯牧谈小说创作的讲话,还有短诗、杂文、小品杂谈、消息栏目等。
37.谁也没料到从北京《四五论坛》转发的几百字的关於"北京大兴县屠杀案"的一则消息,竟惹下惊天祸端----。那时候,参与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编辑工作的人员,谁也不知道大兴县屠杀案是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所导演,更不知道这是邓小平的禁区,同样更不知道北京上层后来还发生过----
38.杨**日记中说:----耀邦又向我透露了一件大事,说这是他最见不得人的事件,不说出来,对不起自已的良心。1980年4月,我们当时以清理“三种人”为由,将北京市公安部门24名科级到处级的干部骗到云南大理秘密枪决,当时还派了王震到现场观看。我问,为啥子枪决他们,他们犯了啥子罪?耀邦说:他们当时掌握了我和小平是1976年四五事件的幕后指挥的证据;另外,有些人也掌握了邓榕和其他高干联动成员是1966年8月5日打死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副校长卞仲耘凶手的证据;
39.当然,还有人也掌握了职联动成员于1968年8月在北京大兴县大批杀死所谓“黑五类”人员的证据----我说,我知道这件事,杀人的主谋高福兴胡德福不是当时被判刑了么?耀邦说:是啊!可高兴福胡德福在75年9月突然翻供了,说是联动成员干的,他们是冤枉的。但1975年9月小平同志已是政治局常委,把这件事压了下来。1983年,小平指示我给高福兴胡德福平反,我便照着做了,但北京市公安部门几个干部秘密向这些“黑五类”人员家属通风报信,结果这些家属便起来闹事,反对给高福兴胡德福平反,
40.小平很震怒,指示我将北京市公安部门的这几个干部也作多为三种人秘密杀掉----。耀邦说,所以我内心有愧呀!但我已经指示将这24名干部作为因公牺牲处理了,也给他们的家属抚恤金,其中五个干部也授予了烈士称号。杨**1988年8月6日日记:“耀邦还有一个事很后悔,凡是群众给他写信攻击邓小平的,他一律转给公安机关,要求严厉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告?他,结果300多人被判刑,其中60多人自杀。”------
41.对于这一切可怕的内幕,参与野玫瑰文学社和民刊《野玫瑰》编辑工作的人员,谁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仅仅是邓小平在一次反自由化的讲话中点了《野玫瑰》的名,后来正式下发红头文件时,"野玫瑰"三字虽然被删除,但是,其讲话中点了《野玫瑰》名的精神,却己在党政高层深入人心,
42.邓小平最信得过的刘*到甘肃出任省委副书记分管文教,《野玫瑰》被查封,野玫瑰文学社被查禁,参与"野玫瑰"的人员在压力下分化,"各奔前程",最终,张凤林被例进国家最高政治保卫部门下发到各省的"五个危险分子"名单,该名单上依次排列:魏**、任**、张凤林----
43.己是深夜三点多钟,我由对野玫块瑰文学社的回忆想起了当年的三位朋友----丽娜、瑖、紫雨。那时侯,她们还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女青年,都有理想、关心国家大事、忧国忧民、探索未,来没料到在时代变革中,因了野玫瑰一案,她们均深受连累,被连累最大的就算是丽娜小姐了----
44.丽娜因受连累而失去公职,后来,虽有过小本经营维持生存的经历,最终,还是在万念具恢中受戒入了佛门,去过古刹青灯的生活。由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个义信仰者转变为佛门弟子,这中间,其心灵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非亲临者是很难体味出来。----儿子出家为僧,为母的念佛,这便是三十多年前那一代忧国忧民的热血青符年在当今市场经济年代生存处境的社会档案的又一存真
一切虽然都令人心寒,好在打开电脑,互联网上还算热闹,手写板代替嘴巴的日子,从白天到黑夜,日复一日,倒也是自我送终的舞台。很多想说、也该说的话,就让他它继续用黄莲水浸泡在心坛里,留待来生作下酒菜吧!天冷了,注意保暖!
46.紫雨从青年时代一步跨越到白发之年,这一步真够大的----比四分之一世纪还要长的时间未联系过了,你还好吧!残秋枯树,来日不多,再见面,是否会在来生呢----
47.《黑石头记》(诗歌) 张凤林著:语言不再是交流的工具而是敲打心灵的锤子 文字不再是记事的符号 而是炮轰既定目标的炮弹文章不再是载道的车子而是剑戟相博的战骑殿堂不再是礼佛的圣地而是炼狱者受难的祭坛
48.角落里有一块石头……狂风已经挤压得石头弯腰驼背驼背的石头在烈火中 被锻烧得斑驳点点、浑身黝黑,黝黑的石头在幽暗的角落犹如被绞肉机粉碎后又粘合在一起的影子没有语言,没有表情,没有喘息 也没有颤栗,完全是一块石头
49.明亮的殿堂上,端坐着仙界及佛界的各路神仙和众家罗汉治理仙界的仙和治理罗汉的 罗汉,神情轻松地品茶吸烟与同伴低语,欲成大仙欲成佛的神仙以及众家罗汉,用语言的锤子,文字的炮弹,文章的剑戟 敲打着石头的心灵,锻烧着石头的躯体,出汗的石头不再流汗,也不会流泪石头的心里,都浸着 点点滴滴的血迹
50.时代已经改地换天,补天的石头已经失去了补天的效用道路早已笔直,铺路的石头 也失去铺路的价值,江河上早已经桥如彩虹,摸着石头过河者的垫脚石,也只能被……
……被遗弃的石头的另一种功能,便是再继续为攀高者作一次阶梯去承受炼狱之灾
51.锤子的敲击,是一声声霹雳炮弹出膛,是一道道闪电雷轰电劈,神火锻烧,临了 一座山压在负伤的石头上被压在山下的石头,在山的缝隙里窥视着日出日落
52.苦熬着月圆月缺,日复日月复月,年复年……各路神仙各路罗汉早以下界到 市场经济大朝中兴妖作怪成为大款,治理仙界的仙以及治理罗汉的罗汉也因供品而活得潇洒
53.石头心中虽有颗明星,明星仍然那么遥远,在时代变迁中,被压在山下的石头 继续是那块石头,充当着山的基石,成为基石的石头,有可能被粉碎,却不会弯曲……
54.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诗歌) 张凤林著春三月之夜,好冷的西北风好大的雪----在即将 被捕之时,身处旋涡中心的我, 反而心静如水。
55.风的一季,雨的一季雷电的一季神圣的文化殿堂,仍然在风雪中沉默……楼外, 山呼海啸,楼里却 出奇的寂静,透过寂静,我感悟到了山雨欲来时刻天地之心脉。
56.据来自内部可靠消息:公安机关将于今夜对我实行专政措施-----这都是政治局委员 乔木谈话惹的祸,这都是省委那位权要者在运动中为求自保而以李代挑的战略布局-----
57.一切都服从于席卷全国思想文化战线清污与反自由化大趋势。既然时代选择了我 作祭品 不必后悔,我也不会后悔, 拒绝逃亡,在等待中感悟着谭嗣同被捕前夕那种献身情结。
58.都因只要主义真和五不怕精神支配,这时的我竟然会稳如泰山,已经深夜十二点,刚刚 零点过三分, 抓捕行动是如此准时。
59.在声音很轻、当当三响的敲门声中,省文联办公室主任,幽灵般地把门推开,在那颗 绯红了脖颈的头颅伸进 门缝的同时----- 风林你到我 办公室来一下,有人找你……
60.公安机关对我的抓捕序幕就这样在深夜十二点过三分悄悄地拉开。省文联办公大楼里静悄悄, 静悄悄----该是离去的 时候了,我轻松地在烟灰缸里捻灭烟头,平静地说,我把东西收拾一下,总得带上洗漱工具……
61.略感意外的主任略一迟疑, ----你先到我办公室去一趟再说…… 我笑一笑,他也笑了笑,他护送我 离开三角屋,走向 地狱。
62.灯火早被关闭,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仅仅二十多步距离,行进得艰难。我问: 怎么不开灯?他回答: 可能是灯坏了…… 一切都似乎朋友间交谈, 一切都那么平静,也那么寂静,寂静得似乎听到办公室主任因 过于紧张而心律 的怦怦喘息!
63.黑暗、黑暗……敲门,开门,仍然黑暗……进入,我立足未稳,木板门已被忽的关闭。 蓦然间,有人开灯,强烈的灯光直射眼脸——我完全被枪口与狼的眼睛 四面合围,被扭住胳膊,开始搜身,前胸后背迎对着闪着 寒光的枪刺……
**.抓捕行动的仪式竟如此隆重,犹如卫兵护送 权贵去赴 盛宴 --------- ----没有文字狱的面纱,就这样 被刺刀轻轻的挑开。
65.我情不自禁地蓦然一笑。有警官干部大声喝诉:不准笑。办公室主任也鹦鹉学舌: 张凤林,你不看看 这是什么时候! 放严肃点。我心里虽然在笑,却也只能收敛笑容——程序,
66.隐藏着权势,隐藏着阴谋,隐藏着罪恶,一切都在合法程序中悄悄地开始。春三月之夜,好冷的西北风, 好大的雪,雪花拍打着窗玻璃,狂风撕扯着糊窗报纸,也摇撼着圣殿,拐角楼与三角小屋,在风雪中颤栗——抄家的 序幕,就这样悄悄的拉开于 党和国家向全世界公告已没有文字狱的年代
翻箱倒柜,不再是影视镜头上日本鬼子进村后的专利,一本本书籍,一叠叠文稿,一页页文艺 日记,展示着 三角屋的满目狼藉。
67.春三月的东岗西路之夜。在风雪中沉默,善良的人们已安然入睡,兰州古城啊! 在寂静中犹如一汪湖水。 这里的黎明 静悄悄,静悄悄…… ----悄悄的我即将离去,犹如当初我悄悄的来。有这么多荷枪实弹者 十面埋伏,为我护卫, 我离去的平静,离去的坦然。
68.盘旋的楼梯,五十三级台阶,有节奏的沉重脚步声,是我走向黎明的鼓点。 宽宽的过厅,楼门早有干警轻轻拉开,迎面刮来的风雪,是我走向黎明的洗礼——雪地上一排儿“乌龟”,是待命的警车,
69.有红灯闪闪,如狼的眼睛,已张开的血盆大口,是送我走向黎明的车辇—— 暮然间一阵鬼哭狼嚎 几声凄呖——警报器的声响,成为我告别东岗西路的马赛曲
70.悄悄的我走了,犹如我当初悄悄的来——朋友们(如若还有视我为朋友者)该是 我用心绪向你们说一声永别的时候了,假若此一去被囚死于牢房 或横尸刑场,请你们把我火化,骨灰撒向黄河两岸一地油油的绿……
71.再见吧!朋友。希望你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好;再见吧!自由之大地, 渴望你尽早迎来真正的春天, 披一身新绿, 鲜花盛开… 八十年代初草于因右罪名被捕后被关押期间2004年秋修改
72.心中苦闷,回首往事,想哭,也只能把泪向心里流----《黑石头记》与《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二题,选自我的旧作《被流放者的精神家园》,这都是二十多年之前那个特殊年代我心路里程的真实写照。
99.被流放者 (短诗) 被流放者每逢冬季都很冷很苦, 无可名状的切割, 继续在心灵深处无休止的 制造着无法弥合的伤口。昨天与今天已经分道杨镳, 现实的剪影在夜幕上重笔浓墨地演译着时髦, 重重叠叠的思绪总是一汪荒芜。 不必再咀嚼过去,闭合了泪目, 篡紧流汗的掌心, 在胸膛里汹涌着的仍然是寒寒凉凉的波涛。
100.在逃难的日子 (短诗) 纷纷扬扬的大雪似柳絮,似鹅羽, 又如满天梨花飞舞, 大地上万物 一夜之间成为被关进 白色监狱的囚徒。
101.都市建筑群被围成孤岛,枯树在疾风中作落帆状, 雀儿在瘦枝上啼哭, 有雪浪打过来,犹如一片落叶, 滑翔向风淖, 忽地又孤旋向空际, 在酷寒中颤抖。
102.窗对面那个窗口的铁皮烟筒募然间喘息,淡淡的 一缕轻烟向雀儿伸出 怜悯之手,——绝望者飞向 那个黝黑的洞口,为了生存, 哪怕会有火苗 烧焦自己的羽毛。
104.不该想不到 (短诗) 不该想不到风平浪静的 大河涌流中也有旋涡; 不该想不到勇敢摸着石头过河者的 后面隐藏着弄潮者 设计好的结局。
105.我却在那时凭着美好愿望和一腔热血,把自己 交付给了人间悲剧, 已无法挽回。 在这个号称没有文字狱,没有 政治迫害的“圈子”, 如我的遭遇, 决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106.唯一的荷,在苦熬中呵护企望(短诗) 不会忘记那曲如诗如画的 人间天堂:----月儿 高高挂在天上 秋风阵阵,湖水浩荡, 四处野鸭和菱藕 秋收满帆稻谷香 人人都说天堂美 怎比我*湖鱼米乡---- ----终究都己成为 对昨天的想望
107.涟涟溪流被热风盗取滔滔江河被炎阳灼殇 碧波湖浪于羞涩中渐渐隐退 大地在烈焰下 皲皱纹裂,污泥 无奈中裸露了胸膛 绿色,于烤熟中凋零在浩劫中空空荡荡
108.生命,在苦熬中死亡 侥幸活下来的同伴,粉丝,以及对手与 仇敌,已经逃亡 唯一的荷,却仍在艰难中 固守本土,固守家园 呵护企望,根须 深扎在黄土中孤独中沐浴着黎明的晨露 墨墨的绿,艳艳的红 莲瓣绽放的菲芳 给绝境收藏着一份 永久怀恋的淡淡幽香
109.致丽娜禅心 (短诗) 雨后,隐隐约约,纱幕 轻掩了寂静的空灵 柔柔的是风 临窗远眺,袅袅游离间 依稀青燕归庵 绿云深处,暮鼓晚罄 我知道,远方那禅意莲心青灯孤影,是揉碎了的 淡然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