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什么是成功的真正标准
历史上的成功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哲人、伟人、圣人、名人等等。由于成就的领域不同,所以受益人群、贡献的领域和层面也不同。
成功的关键在“功”字上,即所取得成果的作用。如果取得的成就不能改善人的心性、提升人的品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烦恼问题,这样的成功就不彻底。那么什么才是根本的成功呢?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成功的标准会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由于着眼点不同,标准也不同。
一般认为:赚到钱、有了名、拥有权力、取得成果等等,就是成功。这样以结果来衡量成功,很明显忽视2个重要因素:即过程和出发点。人做任何事都会有初衷,然后是方法和手段,最后才是结果。而初衷恰恰是一个人真实本性的反映,所以初衷体现人品。对于人来说,人品就像大树的根一样重要。品质一旦出现问题,那将是致命的。所以品质才是成功的真正标准。
但品质却常常不被重视。当下社会,人们普遍看重金钱,并以能否赚到钱作为成功的标准。这样一来,人为了钱,可以不要尊严,甚至可以不择手段,于是就把本性之中的种种恶性开发出来,从而形成一系列的恶性循环。
钱本是方便人类生活的媒介,是人制造出来的交换工具。钱本身并不具有魔力,当人看重时,它便具有了魔力。它就要折磨人、控制人。不论是有钱,还是没钱,都被钱影响着。因此造成当下社会,物质生活丰富,而精神空虚,导致信用、安全、质量、生态、健康等等危机随处可见。
有人说:中国进入互害模式,中国人是垃圾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这就要从人的品质说起。人的品质,就像产品质量一样,质量一旦出了问题,这时的产品就成了废品或垃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对品质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过度追求物质财富,而忽视精神修养,从而使人心变坏。
人为什么不重视品质?因为品质属于人的内在修养,是决定内心状况的无形存在,所以很容易被忽视。人们普遍看重实实在在的价值,而忽视无形的精神力量。一句:“良心值几个钱?”。就非常直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岂不知,做人的失败,将是最大的失败。不论是从内心,还是利益,损失都最大。当有一天,人离开这个世界,真正有价值的恰恰是鼓舞人的精神和指导人类前行的思想。
所以在这里有必要说说“人”。人所处的角色,类似于我们在网络世界里注册的帐号,这个帐号的作用是完成我们在这个世界的需要。
人也是如此。人是生命进化需要,在这个时空的临时组合。如果过分关心身体,就像鲁迅笔下的社会民众,徒有强健的体魄,却没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等。鲁迅为什么要弃医从文?就是要通过文学来唤醒民众内在的精神。从而改变国人的精神面貌,使中华民族真正强大起来。
如果把眼光局限在自身,就会害怕死亡。这时人们研究的就是活着,以及如何活得长久。至于精神、道德、良知、责任、意义等等,都是次要。并且看到的也只是一生一世,最后归于泥土。由此一来,人死灯灭论、无欲论、无意义论等等论调都产生了;还有好死不如赖活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等等消极悲观情绪产生。不但生命走向退化,而且还会危害社会。
所以人一定要把眼光拓展到这个世界之外,否则这个世界就是笼子。不能跳出这个笼子,人就是囚徒。
重利的时代,如果对不择手段的谋利者,不能给予足以引以为戒的震慑打击,就会使那些遵守规矩的人觉得不公平。长此以往,经不住诱惑,就会逐渐参与其中。当种种恶习形成风气的时候,那些不法、不道德行为反而被当成本事。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在普遍追求浮华的时代,有的人虽然觉得不平衡,但是仍然遵守着内心,不让自己心虚和不安。这是对良好品质的坚守,难能可贵。
但有一种观点认为:讲道德是需要条件的。有人说:只有社会公平了或生活富足了,才能讲道德。讲道德是做人的规范和准则,难道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还要附加什么条件吗?即使存在不公或贫穷,也要通过正当途径去解决。真正有责任感和正义心的人,会用正义的力量去战胜邪恶,用正当手段实现公平。而不是随波逐流或同流合污,更不应该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找借口,这不是真正勇士所应具有的勇敢与担当。
社会上发生的“英雄流血又流泪”事件,有人开始怀疑是否要做一个好人。做个好人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品质。真正的好人,不会因外界条件而改变自己的本质。就像英雄,不会因外界如何评价和对待,而改变英雄本色。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否则就是伪英雄。同样的道理,附加条件的道德,就是伪道德。衣食无忧,才能知荣辱、守礼节等等说法,就是纯粹的伪道德。
真理经得起检验。英雄和道德,同样要经得起检验。否则就不是真正的英雄,不是真正的道德。
这里还要澄清一个问题:即民生不代表民心。民生侧重于生存与健康,而民心侧重于品质和修养。所以不要把民生等同于民心。这里有一个主次关系问题,一旦主次颠倒,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并且这里所说的“心”还不等同于欲望。只有符合于内心的感受才是心。违背内心的感受,则不是心。感受是来自内心的种种感觉的总称,内心的满足,可以使人充实、心安、坦然等,并且不会产生依赖。所以会形成良性循环。而欲望是愿望和想法等,欲望的满足带给人的充实感是一时的,满足感一旦过去,就会产生空虚、无聊、不安、恐惧、愧悔等负面情绪,促使人加重加大欲望的份量,形成了依赖性。从而成为欲望领域的“瘾”君子。形成恶性循环。
只有关注人心,尊重内心的感觉,才能真正解决人心的问题。人心问题解决了,由于人心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成功的真正标准是品质。
本人曾经发表的帖子——
什么是真正的知识
如何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全新“话”烦恼
你真的关心自己吗
全新解读净土法门
如何念佛,如何成佛
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的危险理念
深度剖析情绪及其掌控方法
烦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再驳:本来是佛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