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其实你如果真的想用功,每天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的,只是要把时间合理地调配。天天挤出一个小时用功,工作也会更有效率。
下午,几位IT界的客人来请教师父问题。
客人甲是一位居士,他首先问道:“怎么样才会有安全感?在公司,总觉得把事情交给别人做不放心。”
师父:“安全与安全感是不同的概念。没有安全感未必不安全,有安全感也不一定安全。”
客人甲:“是,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师父:“你要相信因果啊,相信一切都是有因果的。世间上面很多事不是一个人决定的,而是取决于诸多因素,我们能看得到的也很有限。比如你出门坐飞机,掉下来也是有可能的,但你也不会因此而不坐飞机。”
客人甲笑着说:“有时候也告诉自己,自己努力是一方面,事情成不成有很多条件,但有时候又会觉得这样想会不会太阿Q了。”
师父:“世间上面的事,本来成不成都是难说,它只是个人的一种感觉。比如房子造成了,之后慢慢又旧了。一件事情告一段落,不等于这件事情就做圆满了,就不需要改进了。你说社会上什么样的人才算成功的人?这也很难讲。可能中年的时候很成功,到老年却坐监狱,所以说‘盖棺’才能‘定论’。”
客人乙是个穆斯林,但他的心态很开放,这次也来向师父请教:“我有个关于‘坚持’的问题。我父亲曾经跟我讲,无论多普通的事情,只要能够坚持,都会变得不普通。但事实上,我觉得坚持是很困难的,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困扰而使自己动摇。我曾经依靠一些外在的因素,来使自己做到坚持,但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够使内心更加坚定起来。”
师父:“因为你没有认识到自己要坚持的这件事情的意义。对于你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认识不清楚,才会出现坚持不了的情况。比如说吃饭、穿衣服,你有没有坚持?你肯定要坚持,不坚持,饿得、冷得受不了。”
客人乙:“但是吃饭穿衣跟人的需求有很大的关系。”
师父:“做事也是一样啊,精神需求。”
客人乙:“有些事情可能坚持到后来发现是错的,那怎么办?”
师父:“像守时啊、守纪律啊、讲信用啊,坚持这些事情怎么会错呢?”
客人甲:“他的意思可能是说,有些项目当时觉得很值得做,实际上却是没有前途的。”
师父:“这个跟坚持是两回事情,这是一个决策的问题。当时对行业的评估不充分,盲目作了决定。现在市场经济还不是很成熟,各行业的数据不充分,决策也缺乏依据。”
客人甲又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您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能有时间修行?我们好像每天都忙忙碌碌的,上大学的时候还有时间打坐、静心,现在越来越没这个时间了。”
师父:“道在日常生活中,修道就是要善护其心。”
客人甲:“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会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师父:“所以要去打坐、念佛、念经,否则烦恼去不掉。我在过去差不多有二十几年以自己静心用功为主,只是这几年在佛教协会工作时间比较多。这也是一种责任,不好好干对不起自己的职务。”
客人丙:“您说打坐、念经是让心灵宁静的主要方法吗?”
师父:“至少是方法之一。当然,修行的境界不在于打坐,不在于念经,但通过打坐、念经能够提升境界。”
客人甲:“我父亲也是居士,他现在退休了,每天有很多时间修行,我挺羡慕他的。”
师父:“其实你如果真的想用功,每天还是能挤出时间来的,只是要把时间合理地调配。天天挤出一个小时用功,工作也会更有效率。”
客人甲:“我们中午还谈起来,觉得小公司的成功主要靠努力,而大公司就要靠‘德’。我自己成长到一定阶段以后,也感觉再想往上走需要修心。”
师父:“是这样,‘太上有立德’嘛。”
客人甲:“所以想向您请教具体怎么做。”
师父:“可以多到庙里来念经。你看西方的基督教徒每周都要做礼拜,这样这一周都会有力量。我们佛教徒也是一样,要多到庙里来静修。”
客人乙又问:“总感觉佛教好像也在变化,那么它有没有不变的东西呢?”
师父:“佛教的精神是不变的。佛教是真理,真理是永恒的。佛教不可能在中国一个道理,在外国又是另一个道理。比如佛教讲无常,古今中外都是无常。佛教讲无我、涅槃、不生不灭、苦集灭道、戒定慧,这些都是永恒的真理。”
客人甲:“宗教好像都要追求一种终极的目标,尤其佛教,更是如此。法师您理解的这个终极目标是什么呢?”
师父:“成佛啊。”
客人甲:“成佛是一个宗教术语,平常人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什么呢?”
师父:“对于平常人就是:成为一个完人。如果只是想马马虎虎地过,就不是终极目标,终极目标一定是最高的、没有更高——那就是完人。”
客人甲:“与同事交流这个问题,发现挺难达成共识的。”
师父:“要建立终极目标,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呢?大部分人为生活所迫,整天都是工作、赚钱。有些富家子弟,不把钱当钱,纸醉金迷,也谈不上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修道也很不容易。富贵修道难嘛。”
(转自学诚大和尚博客文集: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2361&cla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