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24小时,对每个人都一样。8小时可以休息,8小时可以修行,还有8小时可以工作。我们可以算一算,一天修行的时间有没有8小时,工作时间有没有8小时。
早上,师父和我交谈。
我:我感觉僧团比去年更有动力和活力了。
师父:那是因为你们承担的关系。一定要努力发心去承担如来家业,因为人的惰性很强,年轻的时候动不起来,到老了更不想动了,就会成为废人。
我:通过做事和承担,不断产生成就感,这对于推动我们继续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以前觉得做事是世间法,所以很排斥。
师父:你们对做事的理解太狭隘,以为只有搬砖头、挖水库才是做事。其实上课、上殿、讲法、办法会都是做事,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全是做事。做事就是我们的境界,就看我们怎么去安立。如果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承担如来家业,怎么会和学佛法有冲突呢?如果你偏重学业也是可以的,那你学业要有成就的体现,比如著作等身、教理通达。总之道业、学业、事业,你成就哪一门都可以,如果一门都不成就,那岂不是白活?
我:以前我们强调的概念是闻思,所以对做事热情不高。
师父:强调闻思没有错,但你们对闻思的理解有问题。上课是不是闻思?闻思是对经论来讲的,闻思有其成就的体现。你看世间人研究学问半年,都可以有论文出来,说明他获得了新的知识、新的收获。如果我们整天就坐在教室里看书,而且看的就是那几本书,没有得到新的知识,又没有任何新的体会,那你闻思的成就体现在哪里呢?那只是在重复一些文字符号而已,实际上是不懂那些文字符号背后的涵义,因为内心没有真正的感受,没有那种境界去理解里面的内涵。所以我们讲来讲去就是那几句话,不灵活,因为自己没有深入进去。
我:大家感觉做的事情太多,没有时间闻思。
师父:你们做的事情并不算多,是不会善巧利用时间,大好时间都浪费了。我常常讲,一天24小时,对每个人都一样。8小时可以休息,8小时可以修行,还有8小时可以工作。我们可以算一算,一天修行的时间有没有8小时,工作时间有没有8小时。这些都是可以量化的,不要模糊。
我:从结果来判断,我们既没有8小时修行,也没有8小时工作,整天还很忙,不知道时间都浪费在哪里了。
师父: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无义语太多,本来一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你讲一个小时,别人还不知道你到底要讲什么。其次呢,就是做事情效率太低,没有好的方法。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所以动力不强,念知力弱。而且常常呢,不知道下一步要做什么,转来转去,碰到什么就做什么,那不是随业流转、混日子吗?
(选自学诚大和尚博客文集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3473&clas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