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饰品批发 //www.sinovision.net/?222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珍珠蜕变

已有 3231 次阅读2010-11-25 05:42 |个人分类:宝石分享到微信

美丽的珍珠是现代女性追求的高贵之美,一颗珍珠的形成也是历经艰辛而蜕变成蝶!

蚌、牡蛎贝类的身体构造与生理代谢过程

 蚌、牡蛎区别:属于同一纲不同种。

珍珠

蚌是生活在江、河、湖、沼里的贝类,种类很多,一般常见的有两大类,一类喜欢生活在流动的河水里,它们的贝壳很厚,两个贝壳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有齿,壳的珍珠层较厚,叫珠蚌;另一类喜欢生活在水面平静的池塘里,它们的贝壳很薄,两个贝壳在背面相接合的部分没有齿,叫池蚌。

牡蛎,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贝类,分布于温带和热带各大洋沿岸水域。

蛤、蚌的身体构造与生理代谢过程

蛤蚌具有左右两瓣贝壳,贝壳内软体部主要有外套膜、内脏团、足等,外套膜位于体之两侧,将内脏包着,与同侧贝壳紧贴,构成外套腔。外套膜有能力分泌一种角质物体,叫贝壳底质(Conchiolin)和碳化钙(Calcium Carbonate)。这两种物质化为晶体而组成外壳。当掰开壳后就能看到贴在贝壳上的这一片状结构,蛤、蚌类的贝壳的结构分三层,每层的形成都在同一时间进行。这三层分别是:

外层为角质层,也叫外骨膜:是贝壳最表面的一层角质叫贝壳底质,由外套膜边缘部分生产。
中层为棱柱层,也叫碳化钙层:这层较厚,也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组成,有方解石及文石在内。
外层和中层是外套膜边缘分泌而成。
里层为珍珠层。里层――珍珠层就是最里面的与珍珠光泽类似的一层,是由无数珠母层构成,由外套膜的其他部分分泌而成,含有碳化钙。从以上可看出外套膜有分泌珍珠质的功能。

蛤、蚌贝类软体动物,两扇坚硬的石灰质的贝壳保护着身体,遇到敌害外界异物向它进攻的时候,柔软的身体便立刻缩到两个贝壳的中间,同时把两个贝壳紧紧的关闭起来,形成自我保护。
当蛤、蚌组织发生病变,会导致细胞分裂,贝类也会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

 珍珠的成形过程

像砂粒、小虫或虫卵等异物,偶然侵入蚌壳内,与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一起陷入蚌的结缔组织,沙粒等异物就会不断刺激该处的外套膜(相当于珍珠贝的内 衣),就如同人的眼睛被灰尘迷了一样,使得又痒又痛。该处外套膜的上皮组织就会赶快分泌出物质来,其分泌物主要是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类似矿物文石,碳酸钙结合动物体蛋白质,形成珍珠质(也有人叫珍珠角质conchiolin)conchiolin。

珍珠层,亦或珍珠母,是与软体贝类外壳相同的物质,人们习惯叫贝壳。珍珠质与血小板反应,逐渐形成我们所看到的珍珠的颜色和光泽。珍珠质包围该异物,形成珍珠囊,一层层包围,久而久之,就在沙粒等异物外面包上一层厚厚的珍珠质,于是就形成了一粒粒圆圆的漂亮的珍珠了,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有核的。

当蛤、蚌外套膜表皮细胞组织的一部分因病变或受伤等原因,导致细胞分裂,贝类也会接着包上自己所分泌的有机物质,渐渐陷入外套膜,分裂增殖形成珍珠囊而形成珍珠。这样形成的珍珠是无核的。

以上这两种情况都是自然形成珍珠,可是珍珠非常贵重,天然形成的珍珠比较少,不能满足需要,所以人们就运用了自然成珠的原理,开发了人工养殖珍珠事业。中国宋代就发明了海水珍珠,贝养珠法,到明代又开始了淡水珍珠的养殖。 目前的人工养殖法,一般是取育珍贝外套膜的外表皮制成小片,用手术方法插入另一育珠贝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使之形成珍珠囊,产生无核珍珠。
贝类自我保护身体的行为;却让人类获得来自大自然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中国的淡水珍珠主要产于长江支流及太湖地区。海水珍珠不同处在于以养植的方式,植珠核,再以有计划有规模的养殖这些蚌类,通常在半年中形成珍珠。主要产于广西、北海、广东、雷州及海南三亚地区。南洋珍珠主要产于中国的南海、澳洲、塔西堤、菲律宾及印尼。大多数南海洋珍珠为深海人工养殖,培殖时间通常由一年半至二年。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中国四大名玉
下一篇: 黄水晶的功效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