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成德玉工作室 //www.sinovision.net/?2173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浅谈中国画创作

已有 2151 次阅读2010-12-6 21:33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在此,笔者仅以中国画常用的“画意”、“画法”、“画体”三方面来谈谈中国画的创作。

一、画意是画家的精神感受

  在我们创作一幅美术作品时,首先应是画意的产生,即作者精神认识方面的创造。但就画意的产生来说,应该是建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在学习中国画时,如何继承传统一直都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创新,而发展、创新的前提就是继承前人的宝贵经验。当然,对传统绘画的继承并不是不加思考的继承,它同样得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这一点上,“扬州八怪”认为,“不能死摹、死守古法”,对于向前人学习,应该“师其意不在迹象间”,或者说是“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郑板桥《论画竹》)。我想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二、画法是艺术语言

  创作既有法,又须无法。先求有法,而后才可达到无法之境界。

  作画时首先要造型,因为造型是作品的形象,犹如人的脸面。我们在自然环境的时候,首先面对的是它最原始的形象,也就是它本来的结构,这种形象是没有任何加工和改变的。其次就是客体在我们大脑中的反映,而这个反映是有一些主观的认识在里面的。一个客体的形象在不同人的大脑里有不同的反映,这可能和他们的认识有一定的关系。最后是客体与主体的合一,这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是建立在良好的文化修养上的。作画要立意,讲究“似与不似”,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也正是体现了“两仪一元论”的思想理论。

画家在塑造造型的时候,要经过由摹仿到物我合一的过程。首先我们必须要学会画得像,这是基础。没有很好的摹仿能力,是画不好画的。接下来就是客体和主体的物我合一。这个过程需要在现与表现的统一,把自然美和精神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能达到。

     造型是形象,而笔法则是描绘形象的手段。笔法首先要描绘形象,而这又需要有一定的笔力,所谓“力透纸背”。我们常说的“书画同源”就是将书法的笔法运用到绘画的创作中。其次就是笔法中的笔触,也就是“皴法”,通过它表现客体的形体结构。笔法的最高层次就是用它来体现作者的精神、情感。笔法的运用讲究生动、变化、力度十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笔法与精神表现的融会贯通。

色与墨的运用,是中国画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对墨的运用。色的表现和造型有着相似之处,也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并以此来体现“两仪一元论”的思想。而中国画用墨的表现多于用色的表现,尤其是宋以后的文人画,更是体现出水墨的丰富变化。王冕的墨梅、郑板桥的墨竹、齐白石的墨荷等等,都是很好地运用水与墨的微妙关系。

  构图又名章法,即“经营位置”,也称“置陈布势”。中国画论讲究立意、立形,而构图属于立形的其中一重要环节,但也必须建立在立意的基础之上。中国画的构图,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这是由中国画在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上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受本民族长期的风尚,以及人们的生活、欣赏习惯所影响的结果。中国画作为东方绘画的一种艺术形式,其构图也是理性与非理性的有机统一,因此不能死守古法,要变化无常。

  题书、款印也属于构图的一部分。它们虽是创作的最后步骤,但也体现着丰富内容的一面。题书必然涉及文字的内容。如果内容不好,字写得再漂亮,也无济于事。款印主要涉及的是作者的名讳,但也有些闲印。它们的运用也要和“题语”一样,与画面的内容相一致。印所体现的不止是刀法,还要有扎实的书法功底,是二者的统一。

三、画体则是作品的体态表现

  画体作为一种体态表现,包含着作品本身的体态,也包含着作者自身的风格体态。一件绘画作品,我们可以从工笔、写意等技法角度对其进行划分,也可以从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角度进行划分,关键是看从哪个角度来划分。无论怎么划分,它都是作品本身的一种外在形式,体现得还应该是作者自身的风格体态。一般来说,作者的风格体态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延续旧模式的基础上塑造自己的独特艺术特色;二是直接发现形式上的空白领域。绝大多数的画家都是将二者统一结合,以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成德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上一篇: 相依秋江
下一篇: 晨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听雨潇潇 2010-12-6 23:46
学习!尽管我不会作画,但从您的文中对作画有了近一步了解。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