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水灾往往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
明代进士出身的官员袁黄根据水利知识和为官的经验,得到所谓水灾,大多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认识。
袁黄家世源于浙江嘉善官宦人家,因政乱避祸入赘江苏吴江医学世家,是明朝著名的农学家、水利工程学家、历法学家、军事家等,著有《皇都水利》、《劝农书》、《历法新书》等二十多部专著,在多领域、多方面做出了贡献。
袁黄自幼涉学广泛,喜好方术,对水利犹感兴趣,后中得秀才,捐了贡生,协助地方官为政,主张兴修水利,既造福于民,又保障朝廷税收,还稳定了社会,可谓一举多得。在协助政事中,发现水利工程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烂尾了之等情况严重,虽朝廷有水利投入,却成官僚贪污机会,水患仍旧不断,这也就是水灾往往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原因。
中国之大,旱涝常有,实属正常,而一有灾害,就用特大、五十年一遇、百年一遇来搪塞,就有推脱责任之嫌。水利工程做得好,水灾造成的灾害也就会相应的小,反之灾害也会相应的大,所以强调“是不是特大、多少年一遇”除了逃避责任外,意义并不大。
国难兴邦,有两层含义:一是先进战胜腐朽的改朝换代,二是增加了凝聚力更好的建设。如果国难不能推动进步,那么只能反复发生国难,人心也就冷了、散了,何来“兴邦”之说呢?
袁黄在江浙吴江嘉善一带搞的水利工程造福了百姓免受水患、发展了农业经济,在北方天津为官时搞的水利工程造福了天津的百姓免受水患、发展了农业经济,更是结合地形的水利工程让南方的水稻在北方种植成功,因地制宜,变荒滩为良田,历史功勋卓著。
突发的来一次自然灾害是天灾,天灾之后人们就会总结经验教训因势利导的适应改造,反复发生的天灾,其中必然存在人祸,因为人是一种智能动物,灾后无以教训、无以改善,岂不是对人类智商的侮辱?袁黄对明朝许多地方上的水灾原因的认识,无疑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