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生死哲学
中国哲学是生的哲学,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追求的都是生活的哲学,差别在于儒家把规律社会化,追求入世的积极的有为的人为的秩序即符合“天道”的生活。道家把人还原于自然,认为自然本身就是符合规律的,人为的规范反而会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追求消极的顺应自然的生活。中国的哲学就是人世生活的自然哲学。虽然意图符合自然,但未必真正的符合自然,在哲学的认知层面有着局限性,这哲学批判不在现在的论述范围,我们只是把这种思想作为当时的背景和印度佛教的哲学来对比。
前面简要的说了中国哲学是关于“生”的哲学,而印度哲学刚好相反,是关于“死”的哲学。佛教就是一种典型的关于死的哲学,大多数宗教哲学都是关于死的哲学。
生生死死因果,死才是人最终的追求,也是最终的归宿。不过关于死,佛教哲学和中国哲学的理解完全不同,中国人以为死了就是消灭了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没了。而佛教认为死了不过是肉体的这一皮囊死了,但灵魂是不死的,灵魂带着“业”继续投胎转世的轮回,而继续投胎就是下辈子,但这辈子的“业”会带入下辈子的形成命运的好或坏。譬如我们的爱情,在佛教为传入前的解释只能是情投意合的邂逅,而佛教传入后就可以用“缘”来解释了,“缘”是上辈子的事,作用在今生今世,这样就能解释许多解释不清的情了。
在佛教看来这世界都是虚幻的暂时的,包括人的肉体本身,真实的永恒的是灵魂,但灵魂有欲念不够聪明,常常被虚幻的暂时的表面的现象所迷惑,用永恒的灵魂去追求虚幻的暂时的表面的表象,结果让灵魂彼此伤害,产生了“业”,而“业”讲跟随着灵魂转世报应循环的,只有灵魂获得大智慧扫除迷障,才能跳出轮回获得最大的永恒的快乐即极乐,但大智慧并非是凡人容易得到的,因此要行菩萨道,即为死后解脱的修炼。
佛教以为为了“生”的种种最多只能算是知识,但不能算是智慧。为了“死”的种种才能算是智慧。因为“生”是暂时的现象,“死”(肉体的消失,但灵魂是不死的永恒的)才是永恒的本质。人不能通过暂时的虚幻的现象看穿永恒的真实的本质(灵魂的永生及因果相报的)而之谜于现象,让灵魂不能超脱堕落于“六道轮回”之中重复着痛苦,这是人的愚昧。
虽然我们大多也懂这些,可我们对情欲迷恋的。所以按佛教来看我们至多算有点知识却不能算有点智慧,可智慧哪能那么容易开启啊,不说醒时有着各种欲望,连梦里也是欲望的反映啊,是对欲望是执迷不悟啊。从此岸到彼岸没那么的容易,“业”的作用之强大超过一般人的智能范围,不真正开窍难以智慧发扬,觉得芸芸众生还是处于“人缘”没有进入“佛缘”啊,如是。
佛教是关于“死”的哲学,自然科学是属于“生”的哲学。对人事情欲,人是有点执迷不悟啊,执迷不悟就执迷不悟吧,还没到那境界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