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amingsagitt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0751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异地高考、户籍和高等教育

已有 1070 次阅读2012-12-5 20:15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异地高考、户籍和高等教育

  惊闻有人说外地人是蝗虫并说“蝗虫滚出上海去”,外地人是蝗虫吗?不是,外地人在上海要求升学高考的平等的权利自然也不算是错,并且应该得到支持,可上海也承受不了全国的人口啊,怎么办?

  其实谁也不想离开生养自己的故土啊,除了少数为了事业或爱情落户第二故乡的,一般人都不想离乡背井的,造成今天这种宁可流离失所涌入大城市的局面的状况,其中有着深层次的原因。

  造成今天这样的局面的是分配的极度不公造成的,城市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成像间的差距为什么这么大?这完全是党的政策一手造成的,是僵化的政策限制了活跃的社会的结果。

  回顾下过去,民国时期上海是对全国开放的,却没有形成现在这样大的压力的局面,在看看恶果,莫斯科在沙皇时期也是开放的,也没有造成户籍问题,但到了苏联时期户籍问题就尖锐了。再看看当代国际社会,美国的纽约、日本的东京、甚至是印度的新德里都没有中国或前苏联这种社会主义特色的城乡差别问题啊,来去自由,社会规律进行自动调节,难道这些不该深思吗?

  世界各地的人口徒迁在数量上都是有限的,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徒迁,一般都是战争或自然灾害引起的,而出现在社会主义国家的这类大规模的徒迁是人类历史上的悲惨奇迹,绝无仅有,前苏联作家索尔仁尼琴说道“我们不敢违逆怕失去了莫斯科的户籍”,户籍政策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已经成了一个统治工具,地区有三六九等区分人也被分成三六九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人为的造成可水平差,而后再用政策的这堵墙去堵这一水平差,造成了太多的不公平。譬如农业政策的剪刀差就是让农民穷,譬如工业政策的计划就是按利益的划分,这样以政策决断让市场因素失去调节作用。其实劳动力价格本身就是个市场调节因素,起到地区的相对均衡的作用,而这些都被政策钉死了,造成了地区间的极大地不平衡,政策让活水变成了死水。原来上海的经济是全国最强的,如果没有政策这堵墙,上海和毗邻的江浙早就按市场因素联动了,根本不需要什么党的政策,也不会造成现在这样的社会差距和社会不公。

  经济学上信奉的是“市场是最好的调节器”,政策只能辅助一下推一把劲,而绝不是用政策来干预市场,包括经济的配置和认可的流动即工农产品的价格体系。

  人们愿意离开自己的土地外出打工吗?特别是要离开妻儿的外出打工,肯定不愿意,这是古今中外人类恋故的习惯心理,但这一习惯心理曾经被英国的经济政策所打破即臭名昭著的“圈地运动”,失去土地的农民被赶进城市成了工人,这是英国历史上悲惨的不光彩的一页,但这也要比社会主义中国的农民工进城的结果要好,因为他们(英国的进城的工人)成了城市的居民,不像中国的外出打工人员还不能成为城市居民最后还是要被赶回农村。

  有人说农民工的出现是英明政策,不,恰恰相反,这说明了政策造成的城乡差别的恶果显现了,政策造成了地区、城乡的严重不平衡,才会造成大革命的农民工进城的怪相,才造成了农民兄弟骨肉分离的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民族悲剧。

  现在,地区水平差的对立已经形成,改变现状却不容易,外地民工对上海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太好说,如果真要说的话应该是弊大于利。虽然说外地人做了大量的上海人不愿做的又苦又累收入又低的工作,但没有外地人上海人这些工作就没人做了吗?不会,上海人也会做这样的工作,不过这些工作的报酬就会变高了,付出和收入反而是平衡的了,应该说没有外地人的介入上海人工作就会按市场要素实现分配,收入增加失业率减少,由于劳动成本的提高生产技术会更现代化,因此,我以为只会更好而不是更差。这说法可类比中美经贸关系,对美国有利还是不利?是不利,只对少数老板和中国政府有利,对双方的百姓都是不利的。但我们同属于中国人是同胞啊,因此既不能对外地人的疾苦漠不关心,但也不能无端牺牲上海人的利益,这应该成为双方的共识。

  既然上海的承受力有限,所以我以为首先要固本,让外地人能在当地幸福的生活可以安居乐业。为此,首先要理顺产权关系,把农民的土地还给农民,把承包地无偿的还给农民实现土地私有化,耕者有了自己的田地就会有长远的打算,流动性就会自动的降下来,农业的积极性就会相应的提高,鼓励农民以土地合作的方式向现代农业过渡,成立农民自己的产权的农场走规模化的新农业之路,分散的农民就会团结起来逐渐拥有农产品的定价权,让工农产品的价格由一般劳动力的市场决定,城乡收入就会在劳动力价格的杠杆的调解下趋于平衡,有了基础在翻开城乡户籍,允许城乡双向流动,实现人口的自由徒迁。现在国际经济紧缩国内经济下行,城市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就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最为紧迫的是让让农民尽快富起来,消除城乡差别,实现社会的稳定,而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让农民立竿见影的富起来是一个快捷有效的手段。

  回到教育的国民地位,异地高考本来就是在政策下形成的不合理的制度,但异地高考却不能一概而论,这里面还有着地方权益的问题,中央拨款是有限的,特别是对发达地区,因而地方财政对高校的补贴起到了很大的作业,在现行的情况下,异地高考也不是一个公平的手段,更何况立马放开大城市异地高考大城市也是不堪重负的。

  如果这样设想中国的高等教育,一般来说人口百万左右的县城至少应该设有一所地方性高校,如果是这样的话,将会是怎样的一个远景呢?是不是值得很期待?所以我以为改革财税政策,给地方多留一点教育经费,建设地方性的大学很重要,开放重点大学也应该紧锣密鼓的展开,让全国人民有一个高考的公平待遇,并逐步过渡到以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目的的教育体系。

  其实上海人是讲公平的宽以待人的群体,也是有海纳百川的胸襟的,设计上海人利益的上海人据理力争也不是过分的事情,大家应该理性的看待。仅仅是某一人在网上说“外地人是蝗虫,蝗虫滚出上海去”这不能代表所有的上海人,不能把个别当作整体来看待。香港人也有说“中国人是蝗虫,滚出香港去”,此时,我们是否应该换位思考一下,外地人是否也给上海人造成了不便?据上海公安局的统计,在上海地区作案的外地人占到绝对大多数,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海人可没有像国内的其他地方因为河南的少数人不好而歧视整体的河南人,而是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之,如果你们和上海人接触了熟悉了,相信你们会对上海人有一个不同的认识。

  上海的本身就是个移民城市,人口的组成来自全国各地,相对能比较公平的对待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城市的傲慢是有一点的,利益计算是有一点的,但不是利益算计,上海人更看重的是人品和能力,上海的城市性格不是纯朴,而是公平理性讲规则,向往的是安逸温馨亲和稳定和谐的生活,我想着也是全国人民所向往的生活和品性,如果可以认同,在这个共同的向往上大家就一定能找到共识。

  如果每个县城都有一所高校,我的想法真是不错啊,中国有二千五百多个县城,那就是二千五百多所县属地方高校,每个学校按二千人计,那就是500万人啊,地方大学内再设个研究所,帮助提高学术水平和交流咨询。大学是种文化氛围,可以提高县城的文化修养及水平,同时大学的理性也是县级政府的良好的智囊,对地方的科学发展是最好的帮手,可谓一举数的啊!

  爱让人宽阔,恨是人狭隘。爱会转化成热情动力,人的心胸也就会开放,世界也就为之打开。恨会转化成怨恨,就会死盯着嫉恨,眼界就会狭窄,世界就对之关门关窗,心灵就缩小成一个阴暗点,这是最不好的结果啊。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