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凹凸法”考
研究秦砖汉瓦不能错过的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史上记载张骞到了大月氏做使节,联合大月氏合击匈奴突厥,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解决了西北的忧患。大月氏在中国的历史上对其介绍并不多,我寻踪觅迹的找去,原来大月氏就是犍陀罗。在我进一步查找犍陀罗时,结果让人兴奋的,我好高兴啊,这么重要的线索我们的美术史怎么会忽略呢?犍陀罗原来是被古希腊占领的属于古希腊国家,“凹凸法”传入中原应该是在汉代前期。
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亚历山大大帝就征服了古波斯、古印度,由于大山的阻隔未能继续东扩进入中国,我就以为古希腊对中国文化没啥影响,或许中国的历史学家为了褒扬中国文化的纯粹性宣扬特色国粹而不说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就认为中国的青铜器技术是由西域传入的,中国对此不说而是含糊其辞的说是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即含糊的表达是发明的,我以为这一说法恐怕不对。还有汤因比认为中国战国时代的战车也是从西域传入的,按古代波斯和古代希腊这一历史存在,这是一个合理的解释。应该可以肯定的说中国文明同样也是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的。
中国以啥特色为理由来拒绝西方文化呢,没道理呀,中国特色一直是和西域文明取长补短的,拒绝就是拒绝进步,是落后的代表啊!
犍陀罗属于古印度,古印度比现在的印度大得多,大概由十六国组成吧,犍陀罗是其中的一个,位置大致包括现在的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区,犍陀罗的艺术是深受古希腊的影响的或者说就是古希腊的。
考古文物很少也残缺不全的,但可以隐约发现其中古希腊文明的痕迹是明显的,我以为可以用在埃及发现的古希腊的画来进行补充,从埃及的考古发现上来看显然凹凸的效果已经很完善了,这种技术风格流传于古希腊统治区应该也是合情合理的。
中国官方似乎没有这种说法,我以为是过于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文化或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不顾历史事实的隐晦吧,这是历史学的常识啊应该是发现了也不说啊。
百岁老人周有光认为,用东西方划分文化是错误的,应该分为东亚文化圈(主要是汉文化)南亚文化(主要是印度文化)西亚文化圈(主要是伊斯兰文化)、西方文化圈(主要是欧洲文化),欧洲文化的范围还包括美洲和大洋洲。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非洲文化为什么没有划入文化圈,非洲被殖民后文化混杂,但也有原文化特点的,颇感不足。
古希腊对外战争用亚历山大大帝和他的老师的话说是正义的,他们强调的是古希腊文明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争是向世界传播希腊文明,古希腊把它的势力范围扩大到欧亚非,因此,肩负着先进文明传播者的希腊把犍陀罗希腊化是完全可能的。古希腊把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的现实主义风格传递给了包括犍陀罗的古印度(天竺),天竺是后来的称谓。早期中国从西域接触到的应该是波斯文化,而天竺,最早期是雅利安人的印度文化,而后接触到的是古希腊文化,古希腊为罗马帝国取而代之后,中国接触到的天竺文化才是佛教文化。古希腊人退出亚洲后,在南亚中亚的希腊文化的核心失去了生命力,渐渐的和南亚文化即原来的雅利安文化相结合,绘画的凹凸法在中亚还有南亚有发展成细密画,在这里也可以看到希腊文化对印度文化的影响。
这一绘画技术即“凹凸法”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三步演化,第一步是加深法,就是在颜色局部或边缘用更深的相邻的同类色加深,一般用明度不同的同类色(是不进行调色的固定色,如红色需要加深的部分先用褚红再用褐红再用棕褐色进行渐层加深形成凹凸感)进行加深形成立体的效果,这一技术处理一般是加画三层,这在敦煌壁画中可以找到佐证。第二是加白法,就是在形体的突出部分加入白粉来体现立体效果,这在唐代的人物画中比较寻常,如张萱的人物画中可以看到这种技法的具体运用。第三是“晕染法”,就是利用水、色或水、墨的水和色或墨的不同的混合比例产生不同的浓度显示出不同的深浅关系来进行绘画,再利用纸张的白度来产生明暗凹凸的立体效果,这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画的水墨特点即国画特色。
由此延伸出二个议题:
第一个议题,中国画的工笔画的画法融合了上述三种技术,勾线填色,写真写实,一直经久不衰存在于中国画中,是否也应该是中国画指国粹?说中国画就言写意是否有失公正?
第二个议题,“晕染法”语“没骨”之争,显然“晕染法”就是“没骨”的,如果和后来的“写意没骨”画法相比,晕染法匠气一点但丝毫不损于作为“没骨”的成立,技术上最多是收放的程度上的差别,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没骨”由明代的徐渭所开创,“没骨”画法,由来已久矣,徐渭,一种颇具风格的运用耳。
amingsagitt: 谢谢,很好的答复,今天和人讨论书法问题,所以也没时间关心网络了。
留白和浅绛是两种不同的技法,和没骨关系不大,留白是一种空间处理,浅绛是一种文人性质的 ...
今又是: 工笔到写意是自然过程。浅绛和留白说成是“无骨”是误说,因为中国画法技巧最重要的两个本质性的东西之一的“浅绛”(用色托意境)本来就不为画骨而生。在逻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