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从美食到书法”的杂谈
上海有道传统菜叫“扣三丝”,色香味造型堪称完美。扣三丝主料是切成细丝的上好的鲜猪肉、金华火腿、冬笋,混合又不失整齐的美观的叠放碗中,加上辅料、酌料隔水蒸制而成。扣三丝是上海冬天的一道特色菜,也是春节饭桌上的一道受人欢迎的脍炙人口的沪上特色菜肴。
一日,某人做客主人款待,席间就有扣三丝这一道菜,菜一上来就飘出一股诱人胃口的食香,端放餐桌,扣三丝红白黄千丝万缕的以美妙工整镶嵌的排列,犹如一件半圆的工艺品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惊叹奇功。一筷入口,鲜美爽口,特别是其鲜美之味尤其特殊,具象品尝绝品的佳酿美酒,入口香舌尖鲜下肚爽回味浓,大家对其赞叹不已,都说厨师手艺精湛堪称一绝。
席间有人反对道“这菜好吃是因为原料好”,这话说得有水平,大家附合称道。那人见状继续说道“所以说厨师做的这菜没啥了不起,只是原料好而已”,众人惊愕。
好菜需要上好的原料,有好原料却未必就做的了好菜。原料只有在厨师的妙手下才能成为佳肴。好料和美食的关系同千里马和伯乐的关系是类似的,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是这个道理。一道好菜的诞生同样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呀。
王羲之的书法也是这个道理啊。大秦顺应了书写发展的需要改革文字,自大汉到魏晋,对书写书法不断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各家所长的营养,王羲之才华横溢生逢其时正当天时地利人和做了道好菜成为汉字的楷模,岂是仅仅原料好可以取而代之的?
秦简汉简之性情,篆籀和隶草之矛盾,由隶入楷之探索,骨法笔墨之建立……都为王羲之集大成提供了上好的原材料,而真正伟大的是王羲之以个人魅力集合时代潮流取长补短成就大业。
研究王羲之、顾恺之以前的作品不失为攫取素材的一个好方法,但仅仅是素材而已,可以取材可以激发灵感,若要是得出王羲之、顾恺之的完善作品还不如素材的结论,其谬大也。此既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也不是科学的方法论。个人偏好可以,如果要以个人偏好来左右历史观来断定高低恐怕就要贻笑大方了,毕竟个人偏好是个人的,而历史只能是属于全人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众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