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或许,他们执著于一份不大为人知的职业;或许,他们乐于尝试不同寻常的体验;或许,他们是另类、新奇的个性人士。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故事……
采访对象
王冠丽,60岁,外贸系统退休干部。60岁的老年人都在做什么?大多是每天早起晨练,再到菜市场逛逛,找三五知己聊天或养花弄鸟,或在电视机前打发时光,再忙活一日三餐,或是帮着儿女“搭把手”照顾第三代。可已经60岁的王冠丽不这样,她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上网。这个习惯很像现在的年轻人,她会打开自己的博客、论坛上的空间等等,关注一下当前的“粉丝量”。如果没有特殊的事情,王冠丽喜欢呆在家里,忙着向网上传各种资料,和“粉丝”互动。同时,还要整理各种文字、图片,为自己的“大计划”努力,她的计划就是为天堂里的老父亲出一本书。
幼年 在父亲的书桌前长大
见到王冠丽,觉得她是个很普通的“邻居大妈”,和气、朴素、利落。周围很少有人知道,她出身“名门”,是大书法家王明九先生的女儿。王冠丽的家里,收拾得很干净,只是不论卧室、书房还是客厅,都堆满了各种书籍、书法作品、宣纸……因为她正在整理父亲当年的作品,这成了她晚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
王冠丽说,自己有一个特别幸福的童年,因为王家男丁兴旺而女孩儿少,所以,她便成了父亲的掌上明珠。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会抱着她出去玩儿,她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解放北路77号,那里是当年的艺术博物馆,再有就是和父亲逛“旧书摊儿”,父亲会“淘”回来一大摞书。
在王冠丽的童年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给父亲做“小书僮”。每天晚饭后,父亲都要写字,还没有父亲书桌高的她,就爬到大椅子上,为父亲研墨,把一大碗清水变成墨汁,父亲再把所有的墨汁变成漂亮的毛笔字。
晚年 半百“学艺”想为父亲再做些事
在王冠丽的生活中,父亲一直是一个支撑。她已经习惯了每天看父亲写字,每天为父亲铺纸、研墨。父亲晚年,她陪伴父亲出席各种活动,每周都会到父亲家,为父亲整理来自各方的书信以及一些资料。为父亲做事,成了她的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乐趣。可是,2001年,年近九旬的王明九先生去世了。
没有了父亲,王冠丽觉得自己的生活失去了一个支撑点,对于她来说,失去父亲,不仅仅是痛失亲人的难过,而是她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因为,父亲晚年时,不论在家里写字,还是出门会客,父亲的左侧一定站着女儿。现在,父亲不在了,她站在哪里都不习惯。父亲去世后,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开始,她把它们束之高阁,不敢看父亲写的那些字,那些从小伴她长大的、漂亮的书法。可是,时间久了,她又禁不住会打开它们,她觉得,那每一个字里,都有父亲的精神,每一个字都是父亲的心血。
2007年,王冠丽偶然发现家里的孩子们玩电脑,通过电脑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把父亲的字,通过网络展示给更多的人,向更多的人传播书法艺术之美。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兴奋。可是,对于当年已经快60岁的她来说,电脑、网络,是一个太“高深”的东西,连开机都不会的她,却下决心一定要学会。于是,当时55岁的“王大姐”在外边“报班儿”开始学电脑,年轻人学一遍能成功,她就学三遍,花了不少学费和时间,她终于知道如何上网,如何打字。
2008年,王冠丽开通了博客,她在第一篇博文里写着:“通过现代的网络,传播历史悠久的书法艺术,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纪念我可亲可敬的父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