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正主导国际新格局
2014-05-05
来源:大公网
大公网5月5日讯据外媒报道,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在莫斯科红场举行游行集会是苏联时代的传统,为了恢复苏联时代的传统,莫斯科工会联合会组织了超10万俄罗斯人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大规模游行集会。这是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俄民众首次在红场举行规模如此浩大的五一劳动者庆祝游行活动。随着国力的逐步回升,俄罗斯人想恢复的不仅仅只是苏联时代的传统,更希望恢复苏联时代的国际地位。强人普京将俄罗斯再度推上历史的高峰,但是峰顶上风景变了,峰顶上的国际玩家也变多了。
在普京(Vladimir
Putin)登上国际高峰的那一刻,首先见到的可能就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中苏两国是昔日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两大龙头,但是因为社会主义正统与异端之争,两国最终兵戎相见,而后又在经济改革的风潮中冰释前嫌,不过可悲可叹的是,苏联最终分崩离析,独联体如今也是一地鸡毛。而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持续蓬勃发展,到了习近平时代,中国更是有了赶超美国的势头,国家面临着一种质的升级。时移世易,无论普京多么地强势,俄罗斯终究回不到苏联时代,同样,无论习近平执政风格、行事手法多么像毛泽东,习近平终究也不会是毛泽东。在国际格局大变动的年代,中俄两国开启了新的国际交往模式。
美国国际政治理论学者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在冷战结束后提出“历史终结论”,认为冷战的结束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只有一条路,即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而这一理论恰好符合美国“民主卫道士”的身份。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多次在前苏联国家以及中东和世界其他地区推行西方民主,除了和平演变、颜色革命之外,甚至不惜动用武力。
但是结果并不如人意,那些被强行嫁接西方民主的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都陷入了民主的动荡当中——前南联盟地区,从南联盟到塞黑再到如今的塞尔维亚,国名变化的背后是领土的不断分裂,阿富汗至今仍然危险,伊拉克动荡不安,利比亚极端分子从反卡扎菲到反政府,叙利亚也是在追求西方民主的进程中陷入内战,埃及从推翻军政府再到新的军政府推翻民选政府。而如今,乌克兰危机也成为颜色革命之后东欧国家政治最失败的国家。民主胜利了一次又一次,带来的是国家失败了一次又一次。
西方民主的落寞不仅仅是“历史终结论”的质疑,同样也反映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地位的下降。西方国家影响和地位最高的时代,恰好是民主风潮席卷全球的时代;而西方国家落寞的时代,恰好又是民主从信仰沦落到迷信的时代。西方国家正是在这种民主的原教旨主义中,盲目地推行西方民主,最终结出了民主的恶之花。试问,用不民主的手段夺权的政府真的代表民主吗? 在民主乱象之外,中国坚守最初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西方不断攻击与演变下屹立世界东方近70年,在不断试错、不断改革中,中国的发展衍生出了“中国模式”。这是苏联模式失败之后,西方的发展模式再一次受到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挑战。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国家,在西方模式之外探寻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国力的上升打破了百年来国际列强的位次。
国家地位位次的变化,带来的必然是国际格局的变动。在这个旧格局权威丧失、新格局尚未确立的时代,各国都在谋求在未来的国际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国际格局变动首当其冲的是美国,作为旧格局的建立者和维护者,美国一直自诩世界的领导者。也正是因为如此,美国十分排斥新格局的出现,极力遏制对旧格局的“搅局者”。
美国浸淫旧格局几十年,即便是新旧格局交替之际,美国处理国际关系的手法仍然没有摆脱旧格局的思维、逻辑和束缚。建立军事政治同盟,遏制潜在的敌人,不过这样的方式如今效果却是大不如前。最开始反苏联的美欧同盟,如今随着欧盟的崛起正出现分歧。当欧盟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时候,美国号令天下的权威就下降了一大半。在此次乌克兰危机当中,美欧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貌合神离,这主要是因为欧盟与俄罗斯之间有着更多的利益。而欧盟和很多北约国家也早已不想被美国所“绑架”。
在亚洲地区,美国旧有的军事同盟因为对中国崛起的不安而得到加强,奥巴马(Barack
Obama)4月访问日本之时,遏制中国的魔障让奥巴马完全受制于安倍(Shinzo
Abe)——支持协防钓鱼岛,支持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甚至对安倍拜鬼的言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时在奥巴马寄予厚望的TPP谈判上,日本人丝毫不给美国人面子,死咬农产品关税不放,奥巴马对此却毫无办法。
也许在美国人看来,日本只是美国的“鹰犬”,美国指望让日本亮出獠牙去撕咬中国,以此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已经出现不服美国心理的日本会不会按照美国的剧本表演下去,恐怕连奥巴马都没有信心。或许美国如此纵容日本最坏的结果会伤及美国自身。而对于中国而言,中国外交部多次指出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的军事同盟,不应该侵犯中国利益。实际上,中国对于美日之间的相互支持已经淡然处之,因为习近平知道,不管中国的抗议如何严正、谴责如何强烈,都无法改变美日同盟的事实,中国唯有不断强化自己的国际存在,筹划符合自身利益的战略格局,才能不受到美日同盟的侵犯。
美国的同盟策略在欧洲出现了离心离德的现象,在亚洲则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可能,同盟的弊端就在于此,实力相当则主次难分;实力相差,则同盟于强者而言乃锦上添花,于弱者而言则是受制于人。同盟的不稳定之处在于强弱的互换,最终的结果就可能会伤及国家自身。正因为认清了军事政治同盟的弊端所在,中俄两国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尽管在诸多的国际问题上有着相似的立场,在许多国际问题上也有合作,两国关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两国领导人都尽量避免组成所谓的军事政治同盟。
俄罗斯总统普京4月17日在“与普京直接连线”电视节目中表示,俄罗斯与中国关系发展得非常成功,两国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水平。普京称,俄罗斯与中国是天然的邻国,也是天然的盟友。俄罗斯会扩展同中国的合作,但不会与中国建立北约那样的政治军事联盟,因为这种联盟体系已经过时。普京此番话清楚地表明,中俄是不会建立类似与北约和美日同盟那样的军事同盟的,这是对旧格局时代国际交往模式的一次纠错行为。
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必然要树立一个敌人,最开始美国组成的同盟,其敌人是共产主义国家,当苏联解体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这一敌人的威胁性消失,美国又重新树立了新的敌人,那就是它们认定的“反人权和反民主”的所谓邪恶国家、组织。这种将世界划分为非敌即友的阵营,不利于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在相互地敌视和猜忌中,国际社会只会走入更加混乱的状态。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命运共同体”战略就是针对同盟的弊端而倡导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同盟义务的束缚,但是却将各国之间的命运、发展联系在一起。“命运共同体”将国际社会看成是一个大集体,每一个集体的成员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和政治制度,每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都得到尊重。
在国际格局变动的时代,新理念和新思维层出不穷,中国“命运共同体”战略为新格局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是墨守成规还是推陈出新,决定一国在未来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和地位。美国抱残守缺,同盟难免反噬自身。俄罗斯享过同盟的利,同样吃过同盟的苦,现在极力避免再次陷入同盟的困境。中俄正用事实来证明,并非只有同盟才能最大化自身利益,才能最有效维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