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警惕QE3搅乱中国粮油市场
9月13日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终于扣动了第三轮量化宽松(QE3)的扳机,他们将发起新一轮资产购买行动以扶持美国经济,这将是2009年美国摆脱经济衰退、开始缓慢复苏以来最重大的货币政策举措之一。
就为什么此时推出QE3,美联储给予两点理由:
一、鉴于失业率仍顽固地高于8%,而就业创造断断续续,不能形成势头,美联储官员们觉得他们别无选择,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只能采取他们能够拿出的最激进的行动。
上月,伯南克在洛基山度假胜地杰克逊霍尔对一群央行官员们表示,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停滞“令人严重关切”,此言是最明确的迹象,表明美联储主席对美国经济无力摆脱衰退后遗症、进入更快增长轨道感到失望。
在美国劳工部报告美国经济在8月份仅创造9.6万就业岗位(同时失业率微幅降至8.1%,原因是劳动人口减少)后,出台新一轮资产购买举措的理由就更加充足了。
二、美联储采取行动的另一个理由是,美国国会在财政政策上陷于瘫痪,让人无法预测国会会出台任何新的刺激措施。事实上,QE3可能起到防范以下危险的作用,即11月大选后财政政策僵局延续,并在议员们不能就如何避免“财政悬崖”(6000亿美元的年度增税和减支,在1月初自动生效)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导致美国陷入经济衰退。
其实,可能还有第三个理由,个人比较倾向这个理由。
田纳西州共和党参议员鲍勃•科克(Bob Corker)认为:“我对美联储今天的行动感到失望,我真的相信,伯南克主席正开始给美联储这一机构带来严重损害。无限制买入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将导致美联储政治化,大幅增加其资产负债表风险,而同时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前景没有帮助。”
共和党参议员鲍勃•科克可能是想说,伯南克及其领导下的美联储有借机帮助代表民主党的奥巴马助选的悬疑。
第四、可能还有一个不可告人阴谋!
美国也可能在借机美国、加拿大等粮食主产地大旱之际,美国、加拿大粮食减产,世界粮食供应出现问题之时推出QE3,来推高粮食和食用油价格冲击中国的粮油市场。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同时中国的食用油的价格主要由美国的五家大的跨国公司掌控。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新兴市场及全球宏观策略主管 鲁吉•夏尔马,从经济学者的视角阐述他的看法:
不满意美国经济复苏速度的美联储(Fed)似乎正准备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措施。诚然,美联储想要多少钞票都可以印出来,但它无法决定这些钞票流向哪里。
美国前两轮QE措施催生了大宗商品泡沫,加剧了收入不平等,给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一个坏榜样。
在截至2010年3月、长达16个月的第一轮QE中,美国商品研究局(CRB)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36%,而食品价格上涨20%,石油价格飙升59%。在截至去年6月的历时8个月的第二轮QE中,CRB指数涨10%,食品价格涨15%,而油价又涨了30%。
2008年中、2010年中和2011年中,油价都曾突破120美元/桶,能源价格的每一次强势上涨,全球经济都失去了增长势头。按照估算,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使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降低0.3%,而通胀率会上升0.3%。美联储极力想避免通缩,并把通胀率保持在2%,但如果是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来实现该目标,那称得上是代价高昂的胜利。
更糟糕的是,美联储的做法在加剧国民在收入和分配上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它本希望量化宽松会提振股价,让消费者因感觉更富有而增加消费。但股价上涨的收益主要流向了收入最高的10%家庭,因为他们的持股量占到整体股市的75%。同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穷人构成最沉重的打击:收入最低的20%家庭,在汽油和食品上的支出分别占到家庭收入的8%和30%,而收入最高的20%家庭,汽油和食品支出的占比仅分别为2%和5%。
美联储一直都在否认是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推高了石油和食品价格。一些经济学家将油价和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归结为非货币政策因素,比如中东地区地缘紧张局势和多地发生旱情。美联储官员过去也常常以发展中国家需求旺盛为由来解释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但随着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放缓,供求状况已无法用来解释石油和食品价格上涨。而宽松银根推动的交易则能解释这种上涨:黄金、铜和煤炭等交易活跃的大宗商品,目前价格比边际生产成本高出20%至65%。钢材和铁矿石等交易较不活跃的大宗商品,价格却正在下跌。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措施,这可能比前两轮的破坏效果还要大,因为目前石油和食品价格已危险地接近了以往使全球经济出现拐点的水平。
美联储希望经济更快地复苏,但迄今为止却只造成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局面,伤及了美国以及主要新兴市场,在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支出中,食品与能源支出占的比例更大。
2012年9月11日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参加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投资在短期内仍是拉动经济、摆脱危机的重要工具。
林毅夫认为,当年4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帮助中国走出了危机,去年中国的通胀率相对全球也较低。
他说,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出口疲软,同时,四万亿元计划项目也大多走向尾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可以考虑再来一轮财政支出投资基础设施,而非信贷增长,就能够抑制基础设施投资带来的货币扩展的副作用。比如1998年实施了基础设施投资,到2002年,高速公路长度翻了五倍,当时一些人质疑这些高速公路是资源浪费,但如今很多高速公路已经拥挤了。
他乐观的预测,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长。
支持林毅夫,就目前国际经济形势——欧债危机至今缕不出头绪;美国再推量化货币,QE3可能进一步加深欧债危机。因此,中国出口环境肯定会进一步恶化,“内需”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对中国经济的拉动“杯水车薪”。为了减轻因QE3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再搞一次万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也未尚不可——当然了一定要控制住粮油及能源等影响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特别提示:要重视同乌克兰、俄罗斯等粮食生产大国的紧密联系!!
欧元问题太多叫人很不放心;美元随着QE1\QE2\QE3推出出现信誉危机;人民币被推向向前台。QE3帮助人民币国际化!!
胜利油田 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