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5
同日 下午三时
薛姆龙平静地把《以色列时报》7月1日下午版放在桌上,拿起电话:“请接总
参谋长古尔将军。”
古尔将军接通了。
薛姆龙问:“真的要谈判?”
“你说呢?”古尔反问,声调有些诡谲。
薛姆龙笑了:“你还记得二次大战前夕那位波兰总理的话吗?”
古尔是波兰裔犹太人。二次大战前夜,波兰要求美国对它实行经济援助。“如
果你们不答应我们的条件,”波兰总理对美国总统说,“波兰人会很生气,然后四
出屠杀犹太人。”一位部长私下里问总理:“假如美国答应了我们的条件呢?”总
理说:“波兰人会很高兴。他们吃饱了——然后再去屠杀犹太人。”
“我当然不会忘记。”
“那我就不用多讲了。”
他从总参谋长的口气中已经知道了他想知道的。
16
一小时后
尼坦雅胡骑着自行车在营区里飞驰。 自行车尾部夹着一大摞《以色列时报》7
月1日下午版。
他在一间士兵宿舍前刹住车,喊道:“有今天下午的《以色列时报》吗?全拿
出来!”
他又骑向另一间士兵宿舍。
自行车上的报纸渐渐升高。
一位女职员边走边看报纸。尼坦雅胡把自行车横在她面前:“请把这张报纸给
我。”
“我正看呢。就在大门外买的,有的是。”
“我要你这张!”尼坦雅胡拿过报纸,塞过去一张钞票。
女职员惊愕极了。
尼坦雅胡骑车驰出营门,看见路边站着一个报贩。
“今天的《以色列时报》,我全部买了!”
他把报纸带回宿舍,堆在盥洗池里,用打火机点燃。
火焰熊熊。
他一动不动地立着,看着那一大堆报纸化为灰烬。
他几乎是和薛姆龙在同一时刻看到《以色列时报》的。政府第一次在恐怖分子
面前屈下了膝头。他觉得自己的心被人扔进火堆。接着他又看到登在这张报纸头版
的一篇题为《哀告劫机者书》的文章。
“作为人质的同胞,”文章写道,“我们现在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用真挚的亲
情和伟大的人性哀求你们。你们也有父母,你们也有儿女,你们也有妻室……”
“好一个‘什么也做了不’!”尼坦雅胡说,“把我们军人往哪里摆?这个世
界上还有以色列军人办不了的事吗?”
他将报纸撕碎。
“耻辱!”
他认为他的士兵不能看这样的文章。
他对伊西说:“写这篇文章的家伙不是间谍,就是卖国贼!”又说:“以色列
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军队中有一支无所不能的突击队,突击队中有……我。现在到
了该我一显身手的时刻。”
他给总理拉宾写信。
“下命令吧,总理先生,”他写道,“我将率一支奇兵横扫乌干达!”
薛姆龙只敢给他的直接上级打电话,而他的下级尼坦雅胡却敢给他上级的上级
写信。
17
七月二日 上午十时
总参谋长古尔将军笔直地站在拉宾总理办公室中央,通过宽大的长方形办公桌
望着在桌子另一端晃动的那颗白发苍苍的头颅。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圣城耶路
撒冷全景油画,凝聚着几代犹太人琥琅色的梦。
总理面前摆着前天晚上古尔交给他的那个蓝本子。他像握短剑似地握着一支笔。
“你知道这支笔的重量吗?”总理慢吞吞地说,“它系着一百多名以色列人的
命运。”
“不,它系着整个以色列的命运。”
拉宾抬起眼来。片刻后,他又开了口:“这个名字是你起的吗?‘乌干达慈航
计划’,挺富有诗意。”
“一次成功而完美的战役就是一首优秀的诗。”
拉宾用笔在本子上比划着,笔尖几次欲与本子接触,又害怕地躲开了。
“一个神话。一个天方夜谭式的神话,不是吗?”
“完全是。”
是的,完全是。由古尔将军亲自拟定的“乌干达慈航计划”,就是派遣突击队
突击恩德培机场、营救人质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实在太大胆了,以至于说它的人
想笑,听它的人也想笑,因为近似荒诞。乌干达位于非洲的腰部甚至稍稍靠近臀部,
距以色列约有四千公里。整个东半球才有几个四千公里呢?中间还隔着埃及、苏丹、
索马里、埃塞俄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家,而这些国家全是渴望把以色列从地图上
永远抹掉的。尤其是,乌干达本身就是一个狂热的反犹国家。以色列的对手绝不是
几个恐怖分子,而是一个国家和一支国防军。甚至是几个国家和几支国防军。
“你觉得这神话有趣吗?”拉宾又问。
“非常有趣。”
“你愿意把它讲给人们听吗?”
“应该由你讲,总理阁下。”
“好吧。”
拉宾在蓝本上流利地签了自己的名字。
拉宾把作战计划还给古尔时,神情变得肃穆了:“突击队指挥官是谁?”
“总指挥由薛姆龙将军担任,地面突击指挥官由约尼·尼坦雅胡中校担任。”
“我要亲自见他们。就现在。”
一小时后,薛姆龙和尼坦雅胡也笔直地站在总理办公室里了。
古尔向他们宣读“乌干达慈航计划”。
拉宾轻轻用手指敲击着桌面。
“我只有一句话要问: 你们认为这次突击行动应该失败吗? ”他这里用的是
“应该”。也许,失败的阴影太浓?
薛姆龙说:“不应该。”
“为什么?”
“以色列经受不起任何一次失败。”他说,顿了顿,“失败的人永远是孤儿。”
“你呢,年轻人?”总理又把脸转向尼坦雅胡。“你不觉得我们过于冒险了吗?
你认为这个行动应该失败吗?”
“不。”
“为什么?”
“因为以色列是超级大国。”
拉宾和古尔交换了一个眼色。
尼坦雅胡紧接着说:“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古尔把他们送出来。
“有一点我要重复说明一下,”古尔说,“根据恩德培机场的情况和空军的运
输能力, 完成此次突击行动需要166人、这是电子计算机运算后得出的数据,非常
精确,多一个不行,少一个也不行。你们回去后按这个数字挑选人员吧。”
“有后备队吗?”薛姆龙问。
“后备队是整个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