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班用枪械——53式到95-1式
班用枪械是军队装备最为广泛、也是最为基础的武器装备。我军自1927年建立以来,经过22年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但是建国之初,我军装备的班用枪械均系缴获,型号繁杂,口径不一,新旧混用,给部队作战、训练、后勤保障带来巨大的困扰。
一、完成制式化的第一代班用枪械
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我军原有的万国牌枪械越发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为此,我国不得已花费宝贵的外汇向苏联购买几十个师的武器装备以应战场急需。但是,我国有限的财力并不足以满足全军换装的要求,而且象我们这样的大国全部依赖进口武器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我们在引进苏联武器成品的同时,也引进了相关的技术、图纸,模具由国内军工企业自行仿制。
到1953年前后,我国先后仿制成功了苏联莫辛纳干M1944式的1953年式7.62MM步骑枪,仿制于PPSH-41的1950年式7.62MM冲锋枪,仿制于PPS-43的1954年式7.62MM冲锋枪,仿制于DP轻机枪的1953年式7.62MM轻机枪。这四种枪械构成了我军建国后第一代班用枪械。
从技术水平看,这四种枪械都是二战苏军主力枪械,在二战中大规模使用,其设计成熟可靠。但当我们仿制成功并大规模换装时,其技术水平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已经有了一定的差距。
五六班用枪械全家福
二、全面提高,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第二代班用枪械
1956年,我国军工界开始仿制苏联CKC7.62MM半自动步枪、AK-47 7.62MM突击步枪、杰格佳廖夫 7.62MM轻机枪的相关资料,仿制定型后分别命名为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56式7.62MM冲锋枪和56式7.62MM轻机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军开始大规模换装第二代56式班用枪械。。
56式冲锋枪
81式自动步枪
87式自动步枪
五、未能大量列装的87式小口径枪械
自美国率先装备小口径步枪以后,步枪小口径化成为了一种新的浪潮。我国早在1971年就开始了小口径枪/弹药全系统研究。当时国外小口径枪族已经出现并装备部队,我国没有走仿制的老路,而是坚持了高起点、高水平、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研制方向。为慎重起见,仅论证、试验并选定口径历时七、八年,直到1987年小口径枪弹才设计定型,命名为87式5.8MM枪弹。
继81式枪族之后,我国于1987年设计定型了87式5.8MM枪族,初步实现了班用枪械的小口径化和。
5.8MM枪族包括5.8MM步枪和5.8MM机枪。87式5.8MM枪族结构与81式7.62MM枪族基本相同,可以说是81式枪族的小口径化,外观上并不容易区分二者。只是为适应发射5.8MM枪弹改变了某些结构设计和尺寸。87式弹鼓与81式弹鼓相比体积小,刚度、可靠性好。从整体上来说,87式枪族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
我们这个国家太过重视面子工程。为了阅兵的需要,87式枪族在在设计定型后没有针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技术改进,却专门进行了一次外观改型设计,业内称为“穿衣工程”。其主要变化是枪托为“L”型,撑杆用铝合金管,外面包塑料,形状特别,也很好用。上、下护盖,握把,握把座都采用塑料件,弹匣为整体塑料结构,全枪为黑灰色,整枪外观变化很大,独具特色、美观大方。而与之配套的班用轻机枪则没有任何变化。
作为大量使用的枪械来说,改变口径是一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87式枪族首开了中国枪械的小口径先河,为一系列设计、生产以及战术、技术论证工作起到了一个实物论证的作用。但由于其基本上由81式枪族直接改口径而来,因此81式枪族存在的不足在87式枪族身上并未得到改观,其技术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尤其是夜战能力和面杀伤能力依旧不足。
基于这些因素,以及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并没有大规模换装的急迫需求,所以87式枪械仅在少数部队中试用,并未大规模列装,它实际上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95枪族
六、褒贬不一的新一代小口径枪械
从90年代开始,独立研制小口径枪族已是兵工战线和部队的强烈愿望。
在香港回归前夕,95式5.8MM枪族正式公开亮相并首先装备驻港部队。随后几年,新一代小口径枪械陆续亮相,其成员包括:自动步枪、班用机枪、狙击步枪、通用机枪、短突击步枪、折叠枪托步枪及4个配属产品——白光瞄准镜、微光瞄准镜、多功能刺刀及下挂榴弹发射器。这个系列终于使我军班用枪械拥有了可靠的面杀伤能力和夜战能力。
关于新一代小口径枪械的争论一直非常激烈,各方褒贬不一。细细分析,这里面既有设计上的问题,技术水平、材料水平、工艺水平上的问题,也有使用习惯的问题,当然也有战术思想上的问题。
关于以95式自动步枪为代表的新一代小口径枪械的诸多优点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各种宣传资料辅天盖地。但需要说明的是,其诸多优点中有许多是源自于5.8MM小口径枪弹自身的优越性,而并不是95式自动步枪在设计上有多优越。
对于95式的诸多批评中,有一些是由于95式的无托结构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比如瞄准基线高,头部暴露面积大,射手贴腮部位过于靠近抛壳窗,弹匣装填空间有限造成换弹匣不便等,这些都是无托结构的固有缺陷,在世界各国的无托步枪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有一些则是使用习惯的问题,比如说觇孔式瞄准具系国产枪械中首次采用,用惯了缺口准星式的我军官兵一时不大适应。比如说95式无托枪下发部队后,部队在训练中仍按81式有托枪的训练习惯继续训练,由此产生一些适应性的问题。再比如左撇子不方便操作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我军建国后历代班用枪械中都存在(建国前装备的万国牌杂械中又有哪一款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左右手操作问题呢?)。因为左撇子数量仅占10%左右,而且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有矫正孩子左撇子的习惯,因此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突出。为了为数极少的使用者的习惯而更改枪械设计,增加枪械复杂程度的方法是得不偿失的。
关于设计上存在的问题,有许多是受材料和加工水平的限制,比如说无法实现空仓挂机;无法批量生产透明的塑料弹匣;由于材料原因导致塑料弹匣过厚,其重量轻的优势几乎微乎其微;注塑成形的枪身表面质量不高;加装夜视仪后瞄准基线更高等等。
作为无托枪和折叠托步枪相比较,无托枪更适用于乘车作战的机械化步兵,但恰恰是机械化步兵因为乘载工具的原因所以对枪重并不敏感。而相对来说对枪长和枪重较为在意的空降兵却最终选择了03式有托步枪,个中缘由耐人寻味。
设计时过于追求轻、薄、短,为了缩短几十毫米长度,为了减轻几十克重量,为了夺取世界上“最轻、最短”的桂冠,为了以此证明该枪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而牺牲战术技术性能绝对是得不偿失的。
围绕着有托还是无托的争论,中国轻武器界在没有就此做充分的前期战术技术论证的情况下,为了97年香港回归,仓促决定在短时期内定型95式无托枪,以配合驻港部队进驻。这种浮燥的心态其实在其他武器系统中也存在。某高级将领的回忆中,因为八十年代驻港英军装备了孔雀级巡逻艇,所以我们就暗暗下决心要搞出一款性能超越它的艇型,在防务交接的时候压过它,以显泱泱中华国威。红箭级导弹艇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但是这级导弹艇虽然相比021、024级导弹艇性能有飞跃,但造价昂贵,总体性价比并不高。所以红箭级只装备驻港部队并兼作试验,90年代真正批量装备部队的还是性能稍低,但性价比高的红星级。在95枪族的研制过程中,中国轻武器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英军装备了SA80无托枪族,所以我们一定要压过它。据朵院士披露,上级只给了他两年时间完成这个武器系统。
在这种要求赶在特定时间节点前完成,并压过对方同类装备的思想下,95枪族作为一个大规模装备的武器系统,许多地方考虑不周。在无托结构早已出现且有大量试验枪型的情况下,美苏两个大国为什么一直不用无托结构?为什么只是象英、法、奥地利、南非、以色列、新加坡、克罗地亚这样的小国研制并装备无托枪?对于我军未来的作战环境和作战样式来说,无托结构是否真正有利?很明显,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并未真正意义上严格论证,一切为了追求个别指标的先进,一切都要作为政治任务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完成。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造成了95式枪族的先天不足。
事实证明,95枪族那个硕大的提把在部队训练中并无多大用处,由此产生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全枪的瞄准基线进一步提高。后果之二就是光学观瞄系统只能简单地架在大提把上,这就造成了装光学瞄具,尤其是装夜视瞄具后枪手的暴露面积进一步增大。而且由于这种结构所限,很难再加装其他的战术附件,无法象外军一些先进枪械那样拓展和完善枪械功效。95式轻机枪因为无托结构而迫不得已采用了偏置弹鼓,不仅非常别扭,而且持续射击时重心的变化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射弹散布。
无托结构的天然优势就是全枪长度减小,其长度和有托结构的短突击型相比并不逊色。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短突击型无托枪长度的进一步缩短幅度非常有限,但由此却带来外弹道性能急剧降低,似乎有得不偿失之嫌。
小口径弹带来的优点是很多的,但它也并不能满足所有枪种的战术技术需求。在新一代小口径枪械的研制过程中,我们的前期论证工作做的并不充分,步子迈得过大了一些,不仅步枪、班用机构实现了小口径化,而且把狙击步枪和通用机枪也统一到5.8MM这个口径上。名义上口径是统一了,但实际上为了满足具体需求,5.8MM口径仍分为轻弹和重弹两个弹种,虽然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互相代用,但付出的代价较大。尤其是狙击步枪小口径化带来的有效射程和杀伤威力的不足,通用机枪小口径化带来压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并不是枪械比别人轻几十克,百余克的优点所能弥补的。
我军在大量装备95式无托枪后,针对部队的强烈反应,有关方面一面持续改进,并且朵院士今年上半年公开声称95改进型已经全部消除了95式的缺陷,即将在国庆阅兵时亮相.但该枪族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2004年6月,研制部门正式启动对95式枪族的改进研制工作。2010年7月1日,95式5.8mm枪族改进系统正式通过设计定型,并命名为“95-1式5.8mm枪族系统”,其中自动步枪命名为“QBZ95-1式5.8mm自动步枪”,班用机枪命名为“QJB95-1式5.8mm班用机枪”,短自动步枪命名为“QBZ95B-1式5.8mm短自动步枪”.
95-1式班用枪族总体上继承了95式5.8mm班用枪族无托结构、导气式自动原理和优异的动力特性。枪族之间的主要零部件可通用互换,通用率达80%以上,较好地解决了95式班用枪族装备部队后暴露出的问题。改进后班用枪族系统性强、配套齐全、人机工效好,总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枪械研制前的战术技术论证工作极为重要,前期工作如果做得不扎实,后期发现问题再采取补救措施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所有问题。在和平时期,论证不够充分也许付出的只是经济代价,但如果在战时,则还要额外付出许多人的鲜血和生命作代价。作为班用枪械来说,其装备量大,使用环境千差万别,在技术指标、战术思想、勤务保障性能、材料、工艺、可靠性、价格等方面都要进行通盘考虑,不求单项指标世界第一,但求综合性能最好,最适宜自己的需求及立足于自己的生产力水平。片面追求单项指标或者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皆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