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野狼嚎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202062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小时候的民勤(二)

已有 1025 次阅读2012-9-23 06:18 |个人分类:嗷嗷叫|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二 ;

小时候的民勤县城不大,有十字交叉主要的两条街,东门人说放个屁就臭到西门,西门人说城门楼子上一泡尿就尿到东门。这两条街到是正南正北,当时还有城墙,南门外有长途汽车站通往武威。北门外好像没有什么,后来气象站设在那里。西门内是县医院,西门外是一家园艺场,生产些什么瓜果梨桃。东门内有民勤一中,县公安局,县政府还是县委记不清了。当然还有一个电影院和一个小小的新华书店。东门外有一所小学,叫东关小学。也就是我上小学和带帽初中的学堂。在城东还有一个城门垛子,厚厚的青色城砖砌成有楞有角的墙跺,有点像“三进山城“电影中的城门,小时候老以为那个电影在那里拍的。在那上面当时还有一个破烂不堪的房子,也不知何时那个房子就不在了。在那厚厚的城门洞子里还有两扇厚厚的大门,好久没有油漆过的大门显得破烂不堪,露出那木节和木头的筋骨。门旁还有门杠和可移动的门槛。门底下还有一个铁钩子,钩在城门洞墙边伸出的铁钩子上。小时玩时经常将钩子打开,站在门的一边,让小朋友推着转动大门玩耍。也不知何时城门垛子没有了,当然大门也不知去了那里。直到78年我离开民勤时,那城墙还在。

民勤的小街道,原来到是古色古香的。后来都给拆没了,真是可惜了的。中心十字旁是四个青砖砌成到建筑,好像是二层的建筑,组成十字街道的主体。这些建筑形式基本相同,如不知东南西北或挂在门口的牌牌,是区分不出那个是那个的。这些建筑外墙均有尖尖的顶顶,顶顶的中间还有红色的五星,估计是后加上去的。这个尖尖旁还有一边一个的两个妆饰用的尖尖。估计是前朝或前朝的前朝遗留的产物。沿着街道走向,这些建筑是梯字型的,梯形中间是正门。东北角是一家照像馆,东南角是一家农机商店,西北角好像是一家药店,西南角是一家肉店。东街照像馆旁是民勤县最大的商店,里面有半转圈的柜台,卖的好多东西,当然我最最熟悉的是卖吃的柜台了。然后是新华书店,那是我稍稍大点后经常去的地方。在书店和商店对面是邮电局,当时那是个神秘的地方,可以打电报,打电话。据说还是县机要(密)部门,我几个同学的父母亲在那里工作,神气得不得了。那时只有历史没有问题,红得发紫的人才能够在那里工作。

东街上好像还有武装部?初中同学中有一个是什么武装部部长儿子,经常偷他父亲的54手枪出来,给我们大家炫耀。反正当时武斗刚刚消停不久,大家好多枪都见过,什么79中正,三八大盖,捷克轻机枪(玩过,没有打过),马克芯重机枪(玩过,没有打过),还有当时刚刚装备的64半自动步枪(军训打过,7.62口径,铁弹壳),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就是雷锋照片上用的那种蜂窝铁桶式,AK47冲锋枪等等。对于手枪也见过不少,鲁子(好像是仿照勃朗宁手枪),驳壳枪(打过),日本王八盒子等等,所以也不觉得有什么新奇。他太好炫耀,而且好威胁人,大家后来都和他保持一定的距离。当时的所有重要机关几乎全部集中在东街上。

民勤一中位于城东,再说细一点就是位于东门北侧,学校的一侧是东城墙,学校的后面是北城墙。高中和初中加起来不过几百人,有几十个教工。由此可见民勤县城也不大。我和我父母早期就住在学校里。父母平时教书,我自己就像现在一样在家待业。当时的民勤一中门口有一二层的小楼,半圆的校门到有两扇,好像是红色的大门。我可是经常和看大门的老头捣乱。至于都捣了些什么蛋,那是说什么也说不清了。

据说民勤一中的校园原先是一座孔庙,我小时还有一个座北朝南的庙堂,两排配殿,庙堂由好粗的柱子支撑着,两边还有个小门,好像戏台上的出将入相的门一样。大门在我到时也不知去了何处。庙堂就敞开着它那胸怀迎接世上万物的到来。配殿有一排红色大柱子支撑出一条走廊,为配殿的门窗遮风避雨。庙堂和配殿前还有一个大房子,有主室和东西两间偏房,具体的作用是不清楚,再往前是一倒U型房子,形成一个院子,整个前院和后面的庙堂成为“吕”形状,小时候我就住在前院子的东南角的房子里。从我住的房子向北走有一口水井,井不深我下去过,哪水很甜。再往前走就是东配殿,东边的配殿里面当时摆放着一些教学用的人骨头架,怪吓人的,平时很少去那里玩。西配殿是化学药品和物理器具、如什么指南针、圆锥体、天体模型等仓库。那里还有一天文望远镜,小时好心的老师带我看远不可及的星星和月亮,告诉我嫦娥和吴刚的故事,也不知天宫里冷不冷?有没有好吃的?但有桂花好酒我是知道的。那配殿中化学用品仓库我是在上初中和高中时经常光顾的地方,当时是对化学特别感兴趣,做了不少的化学试验。况且我当时对各种物质放在一起,能够得出不同的物质也非常感兴趣。当然那些分析纯的化学药品在文革中是无人理会的。也多亏了我当时遇见了一位好老师,张计泉是个教化学的老师和其夫人孙英女士,他们两口子教了我不少东西,从学习到做人。张计泉老师不幸早逝。也不知孙英女士现在还好吗,谢谢当时对我的教诲!使我终身受益!文革中庙堂被拆了去,配殿还保存了好久。在庙堂的原地设置了一个篮球场。庙堂和配殿东侧是几排初高中教室。再往东就是东城墙了。

在庙堂后是学校的大食堂,先是手摇后是电动的压面机,有好几个大锅,哪大锅那个大,我在里面待过,起码能放下当时的我两三个,大师傅们经常用铁锨炒菜,用大杈子和木棍搅动各类食物。经常用老大的摞起来比我高的笼屉蒸馒头。还有发面板和面板。我自己也经常在食堂吃饭并在那里捣乱。捣乱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是我母亲经常不教书,而在食堂帮工,我没有地方可去,你们想想一个没有事干的小家伙能干些什么,不仅仅是玩撒泡尿和点泥什么的小把戏吧。据说有一位食堂管理员,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用吊在房梁上,我老想去看看是如何吊上去的,也不知后来看到了没有,反正那位管理员的房间我到是常去。

再往后就是学校的后门,后门外才是学校操场,那个操场到是个标准的400米操场。靠西还有一个观礼台。旁边就是前面提过的有亮晶晶的结晶物体的水塘。有时县中队经常在操场朝城墙打枪,等打完枪我就去掏子弹头。收集了不少子弹头和要来的弹壳也不知去了那里?那可是铜弹壳!

在这个院子旁还有一个“吕”字型套院,前面是学校大门,进了大门就是一个小院,好像当时的校领导及其它机关在那里,两侧还有各一个小圆门,进到后面又是一个套院,东西两排房子,还有一排座北朝南房子,是学校的图书馆,里面有不少藏书。后来文革中,我母亲在图书馆当管理员,我就成了当时图书馆中唯一的读者。当时停课,父母又怕我出去惹事,况且一个狗崽子也没有地方可去,就任我在书库中浏览群书。我在书库中看了不少的书,有《萌芽》,《红楼梦》,《国家、家庭和私有制的起源》,《镜花缘》等等好多。幸亏当时书库里没有武打小说,否则我估计我非得去学武术不可。还有我有好多好多的小人书,较当时摆小人书摊子的老头的小人书少不了多少。可惜那些小人书都在文革多次抄家中和我在长大的过程中给慢慢的丢失了。但由于无人指点,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也不敢对我有所指点,光看着好玩。这些书对我的文学水平没有什么提高,仅仅是较当时的同学认字多点而已。

再往西还有一个套院,靠近校门的小套院先是用作生产糖的工厂,用大锅熬糖萝卜,先是红红稠稠的糖浆,结晶的红糖。再加进石灰等,好像还需要离心机才能做出白糖来。最后也不知为何不再做糖了。那个房子改成了校工厂,那里制造农业工具,修理柴油机等。当时厂子里有铁匠,电工,电焊,车床等。厂长好像是一中的物理老师-谢老师,还有杨老师。我父亲在工厂里修理各类柴油机,汽油机等,后来居然修出点名气,好些开汽车的师父都认得我父亲。到后我插队时坐车回兰州,到汽车队找几位师父一说是袁老师的儿子,坐个便车是没有问题的拉。我在这个校工厂,跟铁匠师父学打铁,当然了,我是抡大锤的小工,打个铁锨,镰刀什么的毛胚。学学如何给铁刀加钢刃,如何淬火等等。跟电工搞个接线,还带电接过线。搞搞焊接什么东东。刮刮气缸、磨磨气门伐,对对高压油泵,找找气门间隙。跟车工师父学车零件,后来居然能够车出架子车轴,轴档碗等零件。也多亏了当时学会了看零件三视图,我的立体感很好。在我插队时也给队里修理柴油机等等。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