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小时候的民勤
一 ;
我很小的时候,大约6岁吧,跟随右派分子的父母从兰州西北师大下放到甘肃省武威地区民勤县。到民勤县据我父母说是我在几个县里抓阄抓出来的,当时身为研究生毕业且为大学老师的父母,在摘帽右派名义下算是有个工作。有几个县里让我父母去教书,条件最差的就算是民勤了。不过也幸亏到了民勤,在文革中没有受到太大的折磨。据说有一起下放到武威地区其它中学的右派分子吃了不少的苦。也是民勤县由于贫穷,知识是唯一能够逃出贫穷的方法,比较重视教育,穷则思变嘛。民勤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现在有很多电视片描述,说是位于腾格里和巴单吉林两个沙漠中间的一片绿洲,一个快被风沙狂暴撕裂的小小的绿洲,没有水,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北京的好多风沙都来自于那个小小的民勤县。
甘肃地图是一个有点像狗嘴里叼着没有肉的骨头棒,而民勤就位于那两排呲出,靠右边的狗牙上。说得是否有点让人有点不舒服,事实是民勤县位于甘肃省的中部武威地区。在甘肃有句说法就是金张掖,银武威。可见武威地区以前的富足。中国的旅游标志,就是那个马踏飞燕就出在武威县到民勤县的公路边上,武威地区自汉代以来称之为凉州。是古丝绸之路通往新疆的必经之路。
民勤基本上成立与秦国。民勤在西周朝时是秦国的势力范围。据说是秦王朝的养马场,可见当时的民勤水草丰盛。汉代的汉武大帝时期。大将霍去病的快马再次征服这块土地。设立了武威(凉州),也包扩民勤那块土地,民勤是什么时候叫这个县名的,我是没有考证过。西北各个县,特别是兰州以西的各个县基本是秦,汉等各个朝代移民戍边形成的县城。在中国地图上,清晰可见长城遗迹,弯弯曲曲的环抱着民勤县。我小时候经常爬到县城的城墙上和离县城不远的烽火台上玩耍。
我小时候的民勤还有很多的水,在民勤第一中学后面,有一个大操场,在操场旁就有一片洼地,那里有水,也有碱、盐和硝的结晶体。出太阳时,这些结晶体在那里亮晶晶的闪闪发光,有时还把玩一会,也品尝过那些晶体的味道,甚至有时装在小小的口袋里,也不知要拿那些晶体干什么。在操场两边挖的排水沟里,也可看到有一层层白色的碱壳。当时和小朋友玩时经常挖出水来。当时民勤有好多成片的沙枣树及其它树种。甘草,发菜,沙葱等野生植物遍地都是,有些地方还长着芦苇。
小时候民勤的风沙并不大,和现在的北京风沙差不多,一年刮上几次风。当地形象的描述则是;对能将天都刮黑了的风叫做黑风,而像北京这样的风仅仅叫做黄风。当然民勤位于沙漠中心,每次风沙后桌子上的土能有5分硬币那么厚。84年中国地图上的民勤县是有水流过县城,哪水一直流到东镇,东镇也叫做东湖镇。我插队的收成公社兴盛大队,当时有一片滩地荒着,在那以粮为钢的年代,哪能有荒地?问起当地老人,老人说那里是湖底。我到过哪个湖底,当时还有少量的水。我在的那个大队实际上是一个位于湖边的一块高地上。哪已是1975年以后的事了。再早一点的中国地图,民勤县上还标有湖,地图上可以看到有湖水的标记。后来听说当时民勤一位领导为了升官,将给民勤的祁连山雪水给让出去了,并说让民勤人使用井水。民勤人就老老实实的打井,从几米到几十米,据说现在已经到了几百米甚至千米以上的井深了,好多的草、树都因为没有水而干死。有一次见到民勤来的人问他们要点沙枣,他们告诉我,成片的沙枣树都死光了。那还有沙枣!也不知粮食是如何种出来的?据说那位领导为此升了高官,到了省里。两个县争夺水资源时还经常提到这位伟大的领导。据说现在还在为当年的领导不要水而付出代价。民勤干了,表层水草、树木都死光了,风沙也大了。也多亏了那位领导,民勤县出名了。现在民勤县的风沙让中国,乃至世界全都只道了。
小时候的民勤县城不大,有十字交叉主要的两条街,东门人说放个屁就臭到西门,西门人说城门楼子上一泡尿就尿到东门。这两条街到是正南正北,当时还有城墙,南门外有长途汽车站通往武威。北门外好像没有什么,后来气象站设在那里。西门内是县医院,西门外是一家园艺场,生产些什么瓜果梨桃。东门内有民勤一中,县公安局,县政府还是县委记不清了。当然还有一个电影院和一个小小的新华书店。东门外有一所小学,叫东关小学。也就是我上小学和带帽初中的学堂。在城东还有一个城门垛子,厚厚的青色城砖砌成有楞有角的墙跺,有点像“三进山城“电影中的城门,小时候老以为那个电影在那里拍的。在那上面当时还有一个破烂不堪的房子,也不知何时那个房子就不在了。在那厚厚的城门洞子里还有两扇厚厚的大门,好久没有油漆过的大门显得破烂不堪,露出那木节和木头的筋骨。门旁还有门杠和可移动的门槛。门底下还有一个铁钩子,钩在城门洞墙边伸出的铁钩子上。小时玩时经常将钩子打开,站在门的一边,让小朋友推着转动大门玩耍。也不知何时城门垛子没有了,当然大门也不知去了那里。直到78年我离开民勤时,那城墙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