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一位工作在北京的石岐人 //www.sinovision.net/?2007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方肖网络血仇十年反思录(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已有 1217 次阅读2010-10-17 12:31 |个人分类:方肖网络血仇十年反思录|系统分类:科技教育分享到微信

     看完亦明网络版《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对方舟子和肖传国之间历时10年、从网络角斗、最后以涉嫌故意伤害罪而即将面对面走上法庭对质,只能引用一句成语作一概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具体表现在:

 

        1、方舟子和肖传国距今为止素未谋面        这是读完《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后最让人感到好笑的地方,2个留美博士学历专业人士,网络血仇十年,从BBS观点(匿名)恶斗到现实中法庭叫阵,整整10年了,终于才有了这次即将见面的机会,当然,这是指不久可能要公开审判的涉嫌故意伤害罪刑事案。

        2、网络叫板仇恨越来越深到现实挑衅        本来,网络上的社区讨论是观点针锋相对,但是《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展示给公众的却是10年来兩个人从匿名到实名(“昏教授”-->肖传国)、从笔名到实名诉讼纠纷(方舟子-->方是民被告),方舟子对着“昏教授”隔网发昏及借助传统、网络媒体向肖传国教授发狠的轨迹,让人看了比看福尔摩斯探案还感到入迷。

        3、方舟子和肖传国都有一些偏执狂症        纵观网络版《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关于方舟子恶斗肖传国10年来的每一场网络短兵相接、法庭诉讼各出奇谋招式,归结到一点就是,两个当事人都有一些偏执狂症。他们二人都兼具西方文化教育培养出来的陈述直率攻击性,又保存中华文化的那种为真理“绝不认输”立场。因此,只能一波跟着一波,欲迫对方于悬崖绝壁而后快心态,从采用网络对战、到采用法庭诉讼、到最后涉嫌故意一方买凶伤害另一方,进入公诉决战。

        4、“隔山斗牛”造成方肖网络血仇十年       有人会这么问:方肖网络血仇十年的今日结局(初步)是什么造成的?笔者这几周也在寻找答案。网络版《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用陈述事实角度,把关联事件、关联人物、事件过程做了一些“复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亲历其间的”感受。但是,以笔者在中文网络江湖BBS/Blog这10多年来的经历,包括作为中国首例博客告博客案原告(http://w.org.cn/user1/4/subject/55.html )感受,明白这种网络江湖血仇往往是其中一方不认输、或者一方代表一种利益势力在执着攻击,造成另一方不得不“隔山斗牛”,越搞越大的后果。

      这几个方面,是笔者看完亦明网络版《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的4点比较深印象的读后感。如果有人问本人:你认为读完亦明网络版《方舟子恶斗肖传国始末》一书,会判断出到底是方舟子或是肖传国有错误? 本人只能这么回答:

      这二个人都不是精神上有不正常的人,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因此,公说公有理,这是其一; 其二,这二个人的最初都是为网络江湖义气而“插一刀”人物,从网络江湖恩怨到直面各自“洁身自好”抨击,直至以毁灭对方事业(“凡是”对方做的都是错事,必须予以捣毁!),越陷越深,最后双方到了不可自拨的地步。

      这种事实,作为外人,能说谁有对错吗?而造成这种势同水火的局面,正是笔者本系列想反思的问题。

      沈阳
      17:40 2010-9-26 写于光明网office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