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困惑中充满希望的“打假人”王海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孙伟丽)在北京朝北一座写字楼里,“中国打假第一人”王海正和律师助手有条不紊地整理近期的举报材料。在公众视野之外,他摘下了标志性的墨镜,一身休闲装,语气轻松而平和,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神秘莫测。
17年前,22岁的王海在北京隆福大厦购买了12个标价为85元的“问题”索尼耳机,然后径直向东城区工商局投诉,要求商场加倍赔偿。这次“知假打假”的尝试使王海轰动全国。
“当时我正在自学法律专科,接触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现赔偿原则在1994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之前《民法》的赔偿原则都是损一赔一,突然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出来了,改成损一赔二,有了惩罚性赔偿,这对我来说是件新奇的事。”提起当年买耳机的动机,王海话语中依然透着兴奋。
然而,对于第一次索赔的经历,王海至今认为并不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当时拿着假冒耳机到工商局,工商局要求提供证据和鉴定,这就要找质监部门。找到质监,质监又说你要找厂家。找到厂家呢,厂家又说我们不对个人,你还得去找工商或者找质监过来。折腾了一大圈,王海最终拿到赔偿时,距离买耳机已经过去1年多。
王海说,正是那次不太顺利的尝试,引发了他对假冒伪劣商品的关注,也开启了他的打假维权之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刚刚从计划经济进入市场经济,随着市场放开,诸多商品质量问题应运而生。“一方面我国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消费者组织也不发达,所以我就想到,也许打假会成为一个有市场需求的事情。”
王海说,他意识到个人打假力量过于单薄,应该建立一个团队和造假、售假企业对抗。于是,王海在1996年成立北京大海商务顾问公司,组织起律师团队,把打假、打击商业欺诈行为作为自己的事业。
打假17年里,王海经手的维权案子近2000件,大到成品油、钢材、汽车配件,小到保健品、饮料、洗衣液,范围涉足衣食住行各个行业。近2000次打假维权,有输有赢,多数案子都不是立竿见影的。仅仅是要求电话运营商提供市内通话明细的案子,王海就坚持了整整8年。
王海说,尽管遇到过阻挠,也曾有困惑,但他始终坚信,打假不仅是消费者的权利,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如果放弃打假,消费者的权益就无从保障,更何谈消费者是‘上帝’。”
从第一次打假开始,王海一直饱受争议。支持者称他为“打假英雄”,反对者说他是“打假刁民”;经济学家吴敬琏称其为“市场清道夫”,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称他为“中国消费者的保护者”。王海说:“我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公民,一个消费维权路上的志愿者。”
“我感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建设性的。”王海说,“我们的一个个的案件,可能会促进消费者权益的发展,我们提交的每个公益诉讼很可能纠正一些垄断行业的错误做法。还有什么比做这些事情更有成就感的呢?”
让王海深感忧虑的是,近年来,消费者的维权环境不容乐观。“与十多年前相比,商业领域的欺诈其实越来越严重,假货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发猖狂,甚至一些大公司、知名企业也成了造假者。”王海激动地说,“近年来消费者组织的发展非常缓慢,难以在市场监管中与企业进行平等对话和有效博弈。”
王海说,要建立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不能只靠王海,大家都要做“王海”。
目前,王海正在筹备自己的实验室,今年年底将成立一家检测公司,及时将商品检验结果告知消费者,为打击假冒伪劣与合理消费提供指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