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中篇:问题)
很多华人刚来美国时,到华人餐馆儿打工好像是一门儿来美必修课;唉,现在来的这群孩子,父母太有财了,孩子连到餐馆儿锻炼的机会都没了。华人餐馆无论大小,都是个小社会,老板、大师傅、外卖仔、服务员和收款员之间相互摩擦、互相制衡,你搞我、我搞你,人际关系跟在大陆是一样复杂,老板看上你了,你的日子就好过些,语言差,那你就受尽欺负,埋头干活吧。我也在里面锻炼过,跟大师傅从一开始紧张的都要拿板砖儿了,到后来成为好朋友,老板还哄我,说我是个“人才”,要和我合伙开餐馆儿,我不信他,信自己,最后,俺单飞了。
餐馆里,大师傅只管炒菜、刷碗的只管刷碗、收款的只管结帐、外卖的只管送餐、经理负责哄客人、老板只管收钱。至于什么,定期评估、满意度反馈、市场推广、成本控制、库存管理、食品创新、员工培训等手段,就好像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但,我也不能否认有极少数高级餐厅管理也是比较严格的,可就是没有发展起来和形成什么气候;大家都是,你玩儿你的,我玩儿我的。
这个“小社会”也有些大贡献,其中就有帮助很多华人解决了就业问题,甚至达到小康水平,就是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那种;还有“勤工俭学”这部分,帮助很多留学生缴纳了负担很重的学费。当然华人餐馆在美国也是遍地开花,不但让老美有了口福,还帮老美省了不少钱。在美国中餐中的左宗鸡、陈皮牛、芝麻鸡绝对是菜单中的“当红炸子鸡”,这些在中国“名不见经传”的菜肴,在宣传中华饮食文化中是绝对的领头羊。
中餐,现在还有中日餐,也是我们华人的创新;虽然这些对华人在移民成长历程中贡献特别突出,相对于令人骄傲,令人印象更深刻的是经营餐馆中的艰辛岁月。
在美国,由华人经营的中餐、中日餐馆少说也有四五万家以上;但,主要特点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现在讨论一下我对华人中餐业的几点看法吧:
家庭作坊式、获利模式、长远打算
简单的讲就是以家庭和亲戚朋友为单位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中缺乏长远投资目标,商业计划就是有经验,但都在肚子了。投资餐厅求赚钱重要过求发展,餐厅投资成员很多都在餐馆里扮演某一个角色,并把工资作为收入来源之一。
餐厅很多获利来源处于灰色地带,由于餐厅销售、盈利和税务的申报没有完整和可信赖的资料,这就对下一步的发展设置了严重障碍。人家专业投资人和机构虽然很想投入您那红红火火的项目,但您知道投资机构是非常依赖餐厅管理团队持久的职业化运作能力,餐厅现实行运作是否规范?并非常重视餐厅是否可以提供健康的财务报表。
您的餐厅可以以低价取胜,但如果按美国同行业的薪资标准、保险、福利、税务等标准来审计餐厅的获利能力,那么有些餐厅的低价策略可以维持多久就是个问题;没有采取低价策略的餐厅,那您的获利来源是否合乎逻辑?一旦餐厅运营规范化,运营成本和产品销售价格一定会水涨船高,这样势必会影响未来的营运水平。按照规范化运营去走低价策略,在你没有大规模采购议价能力的情况下,根本谈不上发展。作为某些个别餐厅想要赚到钱,还要求发展,那您就要在附加值上找出路,那就是创新。您首先要有这个想法,还要具备这个能力。
想发展,就要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到桌面上来,该买的保险都买、不能克扣员工、不能漏缴营业税,把“猫腻儿”的想法从脑子里一次性摘除,这是第一步,就是说您往前走的时候没有机会踩到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地雷;规范化管理方面,您要学习西方成熟时餐饮机构或是餐饮连锁机构,如果您在这个基础上可以盈利,那您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和样版,您就可以在类似区域进行复制了,到那个时候,大钱就会来找您。
数量与质量,市场定位不清不楚
华人餐馆业中存在一个普遍的毛病就是,大多数餐馆菜单上都提供大约两三百个品种,但实际为餐厅产生效益的也不过就占20%那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0/80理论。您提供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菜品,耽误好多时间看菜单,还没搞懂餐厅专精于那些品种和风格。
您要参考一下美国中端和高级餐厅,有几家把菜单设计的密密麻麻的?他们大多分类、定位十分清楚,高端餐厅主要餐品风格和用餐环境,餐厅选用的食材都严格控制,餐品上来之后都很考究。低端餐厅讲究速度与价格;只有中餐特别强调品种和数量,您要知道,菜单上的东西少,存货周转的也快,食材也会很新鲜,品种不多的几种菜色更容易标准化,厨师每天做同样的东西重复次数多,想做不好都难。
华人餐馆每天要为菜单上那么多东西做准备工作,工序繁杂累人不说,每天还要烧那么多不同菜品,让人搞不懂这家餐厅到底哪一手是响当当的,如果您把菜单范围缩小,保证食材的新鲜,每天重复烧拿手儿的那些佳肴,那我想不但准备工作会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就那几道菜,厨师技艺一定是炉火纯青;这也会给业者日后发展带来好处,因为在有限的菜单内,更容易标准化,人员培训起来就简单多了,这就给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一次我在纽约的亚洲协会听了一场讲座。他们邀请了三位专精于中国餐、印度餐和西餐的演讲者,主要是讲饮食文化。讲中餐的那位女士非常善于研究中餐烹饪,在费城有一间很有名的餐馆,这位女士好像还是哪个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她主要讲了如何把宫保鸡丁和陈皮牛等餐品做的如何好吃,我觉得她非常喜欢研究做饭,她对发展中餐规模和文化没有 兴趣,就是自己喜欢烧菜,所以就干了一辈子餐厅,过足了瘾。
另一位来自印度的仁兄,专门研究咖喱,现场还展示了一本书,是他写关于600种不同口味的咖喱饭的;这位仁兄戴了一副眼镜,俨然一个学者;我觉得他对咖喱有强迫症,淘淘不绝的讲了一大堆咖喱的口味如何如何,有多少种不同之处,好像老天爷就给人类一种食品调料,咖喱。我看他,不是美食家,是科学家。他的话我根本听不进去。我想打断他,但那又很不礼貌。其实,您就告诉我最性感的前三种咖喱饭就好了,我的时间宝贵,哪有时间听你闲扯那600种不同口味的咖喱饭。
如果您告诉我您啥都能干,那我就知道您啥也不精。如果您可以把包子这一项做精,那我可能就不去麦当劳了。
价格、成本、速度
说到价格,中餐在美国的价格始终上不去。我们华人餐饮业主好像特别喜欢在低价上做文章,如果按照美国正常标准从进货、加工、人力、水电、保险、福利等其他因素相加之后,如果您在曼哈顿中式午餐(三菜一汤)只买到$4.99-$6.99,您在外州自助午餐买$6.99,晚餐买$10.99,您的价格根本就是没有道理,也许是微利;就像是中国一些出口企业一样,加工一条牛仔裤才赚一块钱,有人 形容这种工厂是“血汗工厂”,这话听着有点儿过分,但能理解。太多美国中餐也是通过非常艰辛的劳作才把钱赚到手,其中还冒着巨大法律的风险。
我本人在曼哈顿中午吃饭不点中餐,原因是等待时间长、油大、调料太重和缺乏透明的健康信息。
从出餐速度方面中餐也有问题。午餐,我宁可选Subway和Chipotle或是沙拉。拿Subway(美国著名三明治连锁店)来讲,他们出一个6寸三明治或是套餐的速度公司规定为30秒钟左右,12寸三明治大约为40到50秒,如果是中餐您最少要等5到10分钟甚至以上。
从价格与成本方面来讲,Subway的一份6寸火鸡三明治的成本约为65美分,他们买到4.29美元,食品成本约为16%,如果您点一份套餐价格约为7.5美元或更多,总体食品成本为18-20%,从点餐到交钱走人一共耗时约40秒;麦当劳也是差不多这个标准。还有一点您要知道,这些大型连锁业进来的货都已经加工好了,基本是拆包就可以使用。
而,一份卖到6.99美元中餐的食品成本要25-35%,有的餐馆还买到4.99美元一份,出餐耗时是大连锁机构几倍,而且食品原料在进货时只是经过粗加工,货到餐馆以后还要进行摘菜、拨皮、改刀、加热等再加工,这样繁杂的工序,价格买到这么低,令人堪忧。
同样是每月营业额为10万美元的Subway和中餐馆,Subway只需要6到7个人,不用超时工作就可以完成,而中餐馆却需要10到12个人以上才可以搞定。这里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服务
高档中餐厅的服务自不必说,但那是属于极少数;在美国大多数华人餐馆,服务水平与美国普通餐厅有很大的差距,我个人认为,老板为了省钱人员配备的不齐,员工要通过大量的劳动才能获得足够的收入,薪资不高、时间长、工作量大、钱赚得那么辛苦,自然会有情绪。
总得来说美国中餐厅服务水平,简单说,就一个字儿“差”,复杂的说,可以写一篇论文。
更新与创新
我们先说更新,对于大型连锁机构 的餐厅来说,他们每隔5到7年就会对餐厅进行重新装潢,当然不是全部换掉,但给人感觉确实是焕然一新。您可以看到很多麦当劳,本来是装潢还好好的,却要把装潢全部砸掉重新布置格局。而对于那些高档的西式餐厅,越老越有品味,保养十分到位,陈旧中透露着古朴典雅,您再去看看他们的洗手间,功能齐全设施先进。
华人餐饮业在餐厅重新装修改造方面特别不舍得花钱,抠门儿的不得了,即便是当初装修很好的餐厅,开业几年的之后便显得陈旧没有活力,死角儿特别多,尤其是洗手间损坏的很厉害。如果您看到华人的哪些餐厅开始重新装潢,那一定不是老板换了就是招牌换了。
我的建议是,挣不挣钱,该“装”的时候你得“装”,我们不能输掉“里子”又不顾“面子”。
说到创新,我们华人更愿意推特价,而不愿意推新的产品;老美很聪明,他们的很多创新产品实际食品成本很低,但花色口味设计吸引人,客人在平时的菜单中吃腻了,所以经常尝尝新花样儿,这样不但吸引了客人,也调节了客人的口味,同时也为公司降低了食品成本、增加了获利与活力,过了一段时间后,人家又推出了新的产品,上一个产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如果哪个品种热销,就把菜单中最不受欢迎的品种淘汰掉。“推陈出新”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词儿,但在美国中餐业里,我们没有继承这句话的精髓。
创新就是活力,如果您不去创新,那您就永远进不了“米其林”。
(住:下一篇,我会着重讨论一下美国中餐成功的典范和特点,谢谢您的关注)
To: zpengtao 你曾经说:恕我粗心,才发现您的建议。我会去查查Jani King的情况。谢谢!
风铃传奇你好,我对foodtruck不是特别了解,这种生意一定要在曼哈顿做,我看到很多车都拍大长队。这个生意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收大量的现金,店面就是车,但也需要厨房。除了租金和收现金的优势外,我觉得很板身子,除非你干的好,雇人做。但这是个小本生意,雇人做显得没有道理。你的生活方式会完全改变,如果你没有太多资金,我建议您看一下Jani King连锁,清洁类的,加入后公司给你固定客户,非常稳定,像我们华人这么勤劳,他
To: 小月 你曾经说:您真是见多识广,我今天的博文就提到了P.F. Chang‘s。我们都对中餐有美好的愿望。在这里祝您中秋快乐。
如果中餐馆都做成像P F CHANG那样就好了。希望你成功。
To: 风铃传奇 你曾经说:风铃传奇你好,我对foodtruck不是特别了解,这种生意一定要在曼哈顿做,我看到很多车都拍大长队。这个生意最大的优点就是灵活,收大量的现金,店面就是车,但也需要厨房。除了租金和收现金的优势外,我觉得很板身子,除非你干的好,雇人做。但这是个小本生意,雇人做显得没有道理。你的生活方式会完全改变,如果你没有太多资金,我建议您看一下Jani King连锁,清洁类的,加入后公司给你固定客户,非常稳定,像我们华人这么勤劳,他那些业务,我们听着Ipod就给搞定了。好了,在这里祝你中秋快乐。
问题分析得太透彻了,我想不论有意大小中餐经营都会得到启发,谢谢您如此用心开讲这个论坛!
另,我最近在思考foodtruck类的小本经营,不瞒您说,我没有多少资金去做大的投资,所以把眼光投向可能的小本经营方式,但据我网络搜索,发现申请纽约的这类执照要排队数年之久。尽管如此,我还是对这一块很有兴趣。如果您也有兴趣,又有足够的空闲,能不能在这方面也开个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