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1.河豚
河豚剧毒,然为鱼中最贵,传其鲜为鱼中之首,入汤、清蒸、红烧均佳,据闻其汤色雪白,其香极郁。
历代的江阴人,练就了去河豚之毒,烹制河豚的本领,使吃河豚成了江阴人的一大爱好,故江阴历来被称为“拼死吃河豚”的故乡。 江阴人烹制河豚独有其法,即红烧,黄焖,白汁等。若将其肉切成片,还可滑溜。其籽经过处理后,可烹制成五香河豚籽。在河豚的多种烹制方法中,尤以红烧河豚的味为最美,故红烧河豚是江阴的一道名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红烧河豚,色泽银红,鲜嫩味醇,食后"百鱼无味"。若伴以菜苔,秧草同烹,则味更清香,鲜美。
2.鲥鱼
与刀鱼同列《随园食单》江鲜单,以食单烹法分两种:加酒清蒸,或加清酱涝糟(即酒酿)油煎,估计应该类似我们的干烧。鲥鱼一定要全鱼烹,决不能切块治。因鲥鱼鱼鳞富含脂肪,且鱼鳞蒸后即化,吃起来香鲜可口,所以蒸鲥鱼一定不能去鳞。
现在的鲥鱼已濒临灭绝,以前,鲥鱼虽然名贵,却并非稀罕之物;产地周围的人们一般每年都要吃上几条,就连京城里的万岁爷也不例外。至于新鲜的鲥鱼怎么才能运到京城还保持鲜味,说来颇为有趣:要摆在皇帝膳桌上的东西当然是马虎不得的,据老作家周劭老先生在《黄昏小品》里的记载:若长途运送新鲜鲥鱼,需得事先熬上一大桶猪油,待其冷却而未凝固前,将刚捕捞上来的鱼整条放进油桶里。这样快马运到北京,万岁爷就能吃到新鲜的鲥鱼了。中国人在吃上动尽脑筋,这也可算是一例。不过,这鲥鱼居然让整天“玉食万方”的万岁爷大流口水,可见其鲜美。
鲥鱼在美国没人吃。倒不是因为它不好吃,而是美国人不会吃。美国人吃饭时一般不往桌上吐骨头,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偶尔吃一次鱼,也是吃那种皮去骨后的纯鱼肉,而且是越大越好;大排样的一块,放在盘子里用刀子慢慢切下一块,再用叉子送进嘴里。在中国,越是刺多的鱼越是鲜美,吃的人也越多,像鲥鱼这样一身是刺的,吃的时候需用筷子挑舌头顶,让老美吃,非得卡死几个不可。所以没人吃。
3.刀鱼
烹饪有,清蒸,加蜜酒酿与清酱,如今之豉汁蒸;汤煨,以快刀刮鱼片,抽其刺,再用火腿汤、鸡汤、笋汤煨,鲜妙绝伦。红烧等。
清明前吃刀鱼,清明后不能食,因为刀鱼的刺太多,多如牛毛,清明前刺软,即使不能尽除,也不至卡喉,清明后的刀鱼刺太多,实难理清也。清明前吃之,肉质细嫩自不待言,鲜美异常,但也有人似觉其腻:如江团之腻,但比江团鲜。
4.鱼回鱼
苏东坡称赞它说:“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鱼回鱼洄游于长江与吴松口以及崇明岛附近,季节性很强,春夏间最肥美,嘴有两长须,俗称鱼回老鼠。鱼皮有弹性且多胶质,红烧最佳,其色泽红润油光,鱼块裹着一层薄而匀的卤汁,汤汁不用勾芡,鱼本身胶质已有黏性,所谓自来芡,鱼表皮肥糯滋润,肉质软嫩无刺,酱味鲜咸之中有甜味,是上海本帮菜的传统本色。鱼回鱼应是这四种鱼中的少骨鱼,可能似上游的鲶鱼。鱼回鱼的吃法各地不一,典型的粤菜烹制有以下几种:
●酥皮鱼回鱼羹
把鱼回鱼起肉,加上木耳碎、虾肉、红萝卜、菜心粒等做成鱼蓉羹,羹里还有些许肉粒,用来吊起鱼回鱼的鲜味。鱼回鱼羹外面还加上一层松脆的酥皮,这是借鉴了西餐的做法,吃的时候把酥皮放进汤里,更加甘香。
●石烹鱼羊鲜
选用了野山羊,把羊肉切成片状,然后加入鱼回鱼块一起烹制。野山羊肉味道香浓,爽口而不肥腻,加上清淡、鲜美的鱼回鱼块,配合得相得益彰。
●冰镇鱼回鱼片
看到用冰块端上来的鱼回鱼,最初还以为是刺身。其实这是已经焯熟的鱼回鱼肉,它选用的是鱼背上的肉,焯至刚熟,然后再用冰镇的,即使不接受刺身的人也可以放心食用。而且冰镇鱼回鱼片的肉质爽滑,可与刺身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