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西方教会来华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西方教会传教士本是配合欧美帝国主义侵略殖民的工具,他们来华辨许多教育机构的目的,依现有一些已公开的教会文档显示;
1.这些人不是真心喜爱中国,愿使中国受到更好教育,扩大文明与幸福,反是企图来矮化中国文化,让中国人显的自卑,
2.是使中国基督教化,人人变成奴才,成他们教会大大敛财与性侵的对向,
3.培养一些未来政治精英,成为欧美白人御用家奴,唯教会马首是瞻,成扩大他们教会的一股势力。总括一句,就是有目的的来华辨校,却不怀好心眼。
现有一些教徒为了遮掩家丑,就会以似是而非的文章,企图混淆美化过去,说什么基督教对中国现代教育改革做出重大贡献,虽也是小部份事实,但面对一大批要来强暴你的人,你能感谢并还要对他们留下的卫生纸歌功诵德吗?
以下是这些基督徒来华辨校目的的真面目(本文参考许多资料并编排摘选,恕不一一例举)
鸦片战争后的百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与巨变的时期:清庭式微、帝国殖民主义肆虐、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都充分显现出来。许多传教士担任列强在华侵略的间谍与前卫,他们来中国兴学的目的是「征服整个中国,使其服从基督。」;教会人士也坦然直言,「以基督教化为目标和科学辨医院为传教利用主要工具」「扩展教会在中国的势力、捍卫中国教会利益为标竿」,「取代儒学的地位,影响整个中国」,他们否定中国人,以中国人是「骄傲、愚蠢、恇怯、欺诳、暴虐、贪私、因循、游惰」落后的民族。
根据基督教传教士1877年大会决议,由基督教在华各教派于上海联合组成「学校教科书委员会」(原名「益智会」)的主要任务,即是为各教会学校联合编写教科书。当时推举了包括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丁韪良、狄考文等为委员,负责编写、组稿与出版事宜。用了大部分力量编写学校宗教教科书,如初小用的《教会三字经》、《耶稣事略五字经》、《圣道问答》等,高小用的《福音史记课本》、《旧约史记课本》《要理问答》等。此外,他们也编译了一些中国近代早期的自然科学教本,例如:狄考文的、《心算初学》、《笔算数学》、《形学备旨》、《代数备旨》、《振兴实学记》、潘慎文(A.P. Parker)的《八线备旨》等。这些科学教本编写的主要目的是便利宣扬宗教,「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成立之初,就规定以宣扬宗教为编书「最重要」的原则,{按:科学书只是他们伪装 利用掩饰的附属指月工具,熟悉科学历史源头的都知,现代科学是来自希腊多神教文明,与基督教无关,基督教反是反科学,迫害的先锋):
这些书编成之后,无疑地必然会被本地学生和人民所采用,所以最重要的是:这些书除了严格的科学性外,应当抓住各种机会,注意到上帝、罪恶、赎罪这些大事。 』
作为十九世纪最有名望和影响的传教士教育家狄考文曾大谈办教育之重大意义,「造就能把西方文明引进中国的领袖人物」,「它是与中国高阶层人物接触的最好手段(按;也就是培养日后的崇洋奴)」
号称「万国公法专家」在侵华历史饰演过重要角色的丁韪良,在其编写的《邦交提要》中,称:「公法」只能用作保护「有化之国、自强之国」,许多东方无「教化」的民族,如印度、缅甸等国为英国所灭,乃是「公法」所许可,因为这些国家民族「内政不修,外交不明,营私舞弊,气象愁云惨雾....」,已经 「不得为国」,所以可以将它们「覆宗绝嗣」,加以毁灭。
『这个国家里的医学(指中医,印度传统医学),没有任何光明,甚至一丁点儿,. . .中医的诊脉,不是建立在血液循环理论上,而是建立在虚幻的阴阳五行前提上,而这个前提则是完全错误的。 』
『中国的文化,是错误的历史、错误的科学、错误的地理、错误的年代、错误的哲学、错误的教育等等,唯有将西方模式移植过来,才有可能将中国带入文明与我们基督教所奴化。 』「儒家不信上帝,只讲人伦道德,不讲天伦宗教,应使中国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这就不难理解:何以当时大多数的中国人,对传教士兴学存在更多的是指责 与谩骂。 1932年、美国平信徒调查团在中国调查教会所辨的教育时,已坦白承认:「宣教事业,其目的在使基督教征服世界,是一种含战争意味的慈善事业。我们以为:世界上只有一种救法,就是世界上一切的人,都当敬拜耶稣。」其办学宗旨也明确要求为「促进基督的事业」
1858年6月18日、美国与清政府签订〈传教宽容条款.第二十八款〉规定:
耶稣基督圣教,原为劝人行善,凡欲人诸己者,亦如是施于人。嗣后所有安分传教习教之人,当一体矜恤保护,不可凌侮欺虐。凡有遵照教规安分传习者,他人毋得骚扰。
曾参与中美谈判的传教士卫三畏在签约之后,他曾说:「感谢上帝,使条约中增加了这些条款;如果中国人完全搞懂这四条宗教自由条款的全部含义,他们绝不会在任何一条上签字。」
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英人赫德(Robert Hart)坦白表示:
为今之计,列强当以瓜分为最后之一定目的,而现时当一面设法,顺中国人之感情,使之渐忘其军事思想,而倾服于我欧人。如是则将来所谓‘黄祸’者,可以烟消烬灭矣。
同治三年(1864)、由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创办蒙养学堂,蒙养学堂原是教会小学,1873年起设置中学课程,1876年正式改名 为文会馆,是当时著名的教会学校。 1904年、文会馆迁至山东潍县,改名为广文学堂,1917年,逐步扩展为设在济南的齐鲁大学。
狄考文是文会馆的首任校长,当时称为监督,1895年卸任。登州文会馆办学目的,与其他教会学校一样,「固无日不以宣道为目的。」它的宗旨是「道德其一,学识其二。」他所谓道德,是指学生必须接受基督教的灌输,成为教会的忠实信徒;所谓学识,是指学生要接受传教士的训练,为扩展教会势力、捍卫教会 权益服务。学校的课程,「实以经教为基础,即平日言行亦必以圣道为标准,而于安息日督礼仪,稽道宗,尤不少宽假。」至于课程安排,宗教教育居首要,
狄考文于1877年和1890年、两届「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上,均提出基督教学校应当注重科学教育。在1877年的大会中明确宣称:「如果科学不是作为宗教的盟友,他就会成为宗教最危险的敌人。」他要求教会学校不要让「异教徒或基督教的敌人来先开动这个强大的机器,以阻碍真理和正义的发展。」 在1890年的大会上,他说:「如果我们要取儒学的地位而代之,就要准备好我们自己的人,用基督教和科学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胜过中国的旧士大夫,因而能 取得旧士大夫阶级所占的统治地位..成为社会上和教会中有势力的人物。」
狄考文
1896年,狄考文在「中华教育会」第二届大会上。他并列举教会学校应当重视自然科学的三大理由:『首先,学习科学可以破除中国迷信;其次,注重科学可以使教会学校出名;最后,开设科学可以使教会学校毕业生更有能力,进而掌握中国社会,朝西化方向发展。 』
『传授西方科学知识是教会学校的课程之一,除因要对中国经济侵略,以及逐渐增多的资本输出,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在中国就地取材而开设各种工厂,需要一些懂得科学技术的人才,因而有必要在教会学校开设数理化和工业方面的课程;同时,将科学知识,纳入宗教的轨道。 』
『使学生能成为社会上和教会里有势力的人物,成为一般人民的先生和领袖。
『不论那个社会,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是有势力的人,他们会控制社会的情感和意见。作为传教士来说,如果我们彻底地训练他们出了一个人,使他能在一生中发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巨大影响,就可以胜过半打以上受过一般教育不能在社会上有崇高地位的人。 .作为儒家思想支柱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大夫阶层,如果我们要对儒家的地位取而代之,我们就要训练好自己的人,用基督教和利用科学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胜过中国的旧式士大夫,从而能取得旧式士大夫所占的统治地位。 』
卜舫济说得更为清楚:
我们的学校和大学,就是设在中国的西点军校。 .在我们学校内,我们训练中国未来的教师和传教士,.使他们成为中国未来的领袖和指挥者,给未来中国施加最强有力的影响。
用基督教和科学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胜过中国的旧式士大夫,因而取得旧式士大夫阶级所占的统治地位为西方利益服务」「给未来中国施加最强有力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