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中国文化与歷史的追索
能够成為二○○六年「克鲁格奖」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觉荣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后我才明白,今天我得奖的主要理由,是要透过我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和作為一门学科的中国知识史;前者係我终身学术追求的一个学科,后者係我选择专精的领域。
我开始对研究中国歷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一九四○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於一个反传统的模式。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歷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詮释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幸好我得以在香港完成大学教育,并前往我现已归化的国家-美国继续攻读研究所。
中国「道」概念反映现实世界
这些年来随著知识领域逐渐开阔,我才认清要清楚认识中国文化,必须知道它独特的传统。中国文化形成清楚的轮廓是在孔子时代(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这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关键年代-西方称之為「转轴时代」。根据学者的观察,好几个高度发展的文化,包括中国、印度、波斯、以色列和希腊,在这段期间都发生了一种精神觉醒或「突破」,其產生形式不是哲学论辩,就是后神话宗教想像,或者如同在中国的情形,是一种道德、哲学和宗教混合而成的共识。这种觉醒导致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產生区隔。对超现实世界的新视野提供有思想的个人,不管他们是哲学家、先知或圣贤,必要的超越观点,从而检视并质疑现实世界。这就是一般所知的「转轴时代的原创超越」,但其精确形式、经验内容和歷史进程则每种文化各不相同。这种超越的原创性在於它对其所涉及的文化具有持久的塑造影响力。
在孔夫子时代,中国的原创超越係以「道」这个最重要的概念出现,道是相对於现实世界的超现实世界的象徵。但这个中国超现实世界的「道」在初萌生时就与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点与转轴时代的其他古文化迥然不同。例如柏拉图认為有个看不到的永恆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恆世界的拷贝,但早期中国哲学绝未提到这种概念。基督教文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為二,但中国宗教传统也没有这种清楚的划分。早期佛教文化极端否定现实世界,将其视為虚无,中国的诸子百家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观点。
认识中国文化须靠比较观点
相对之下,「道」的世界在中国的认知中一直与人的世界不远。但「道」的观念也是由转轴时代中国所有大思想家,包括老子、墨子和庄子所共享。他们一致认為,「道」隐而不现,但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的运行,就连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并於日常生活中实践「道」。转轴时代创生的概念影响力日渐深远,特别是孔子思想和「道」的观念,几世纪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无远弗届,从这点看来,要说「道」与歷史组成中国文民的内在与外在也不為过。
在把中国文化传统视為本土起源且独立发展的產物的前提下,过去数十年我尝试沿著两大轴线研究中国歷史。第一个轴线是认识中国文化必须在其自身的环境之下,但有时也要靠「比较观点」。我所谓的「比较观点」係指印度早期帝国时代的佛学,以及十六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化。二十世纪之初以来,中国思想界一直不能摆脱中国对上西方的诸多问题;如果缺乏比较观点,只在中国的环境下詮释中国歷史,很可能堕入中国中心主义的古老窠臼。
中国改朝换代与歷史延续性
我对中国知识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涵盖古代乃至二十世纪,而我的第二个轴线始终把重点放在改朝换代之际。和其他文明比较起来,中国的特点在於其漫长的歷史延续性,延续性与改朝换代在中国歷史上一直携手并进。因此我為自己设定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辨识中国歷史上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其二是儘可能辨识中国歷史的改朝换代是否有其独一无二的模式。
中国歷史上的深远变迁往往超越了朝代的兴亡;「朝代循环」在中国自古有之,在西方也曾短暂流行,但这个名词具有高度的误导性。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歷史学家开始以西方的歷史模式重新建构及重新詮释中国歷史。从此一般都认為,中国一定也曾经歷过和欧洲类似的歷史发展阶段。在二十世纪前半,中国歷史学者採用早期欧洲的断代方式,把中国歷史分為古代史、中古史和近代史,一九四九年之后,这个断代方式被马克斯-史达林主义者鼓吹的五阶段演化史取代,后者在今日的中国仍被奉為正统,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这种粗糙套用的模式,不管它有什麼优点,都不可能充分阐述具有地域性传统的中国文化。敝人深信,只有著重於中国文化变迁的独特进程和形式,才有可能看清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是如何被其内在的动力鞭策,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个阶段。
四○年代开始思索中西的对抗
接下来容我转到另一个问题:作為两个不同的价值系统,中国与西方如何在歷史的脉络下对抗?正如前述,我最早接触到这个问题是在一九四○年代晚期,当时中国对抗西方这个大问题笼罩了整个中国知识界,从此时时縈绕在我心头。因為在美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且不时出入於中、西两个文化之间,这个问题对我已经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经过初期的心理调适,我早已对美国生活方式乐在其中,但同时仍保留我的中国文化认同。然而关於中国文化如何与西方核心价值相容,最好途径还是要从中国歷史中去寻找。
中国与近代西方初遇是在十六世纪末期,当时耶穌会教士来到东亚传教,其中对文化敏感的利玛竇很快就发现,中国的宗教气氛是非常容忍的,儒、释、道基本上被视為一体的,就是在这种宗教容忍的精神下,利玛竇才得以使当时许多儒家菁英分子皈依基督教。儒家认為人心同一及人人皆可得「道」,这样的信念促使某些中国基督教徒宣扬一种基督教与儒家的合成体,等於让中国的道把基督教也包容进去。
十九世纪晚期,一些心胸同样开明的儒家热心接受在西方当道的价值和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个人自主、以及最重要的人权。当他们之中有人前往欧洲与美国,并停留足够时间去做第一手观察时,一致深感佩服,而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西方宪政民主的理想与制度。
儒家思想尊重人类尊严
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出现两个对立的儒学派,一是现代儒学(或称新儒学、当代新儒学),一是传统儒学,两个学派都鼓吹民主,并对早期儒家经典中民主思想的起源和演化展开有系统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显然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个价值系统的相容性视為理所当然。
最后我对「人权」要说几句话。「人权」和「民主」一样,都是西方特有的名词,原本不存在於传统的中国儒家论述。然而如果我们同意,「人权」这个观念正如一九四八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下的定义,是对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的双重承认,那我们也大可宣称,虽无西方的术语,儒家思想已有「人权」的概念。在《论语》、《孟子》和其他儒家经典中,都载明了承认普遍人道和尊重人类尊严。更了不起的是,早在第一世纪,帝王諭旨中就已引述儒家对人类尊严的观念作為禁止买卖或杀戮奴隶的理由。在这两份年代分别為公元九年和三十五年的帝王諭旨中,都引述了孔子所说的,「天地之性人為贵」。儒家从未接受奴隶是合法制度,也就是拜儒家的人道主义之赐,晚清的儒学者才会欣然领会西方有关人权的理论和做法。
如果歷史可為指引,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对基本价值似乎存在很多重叠的共识,毕竟中国的「道」讲的就是承认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如今我更坚信,一旦中国文化回归到主流之「道」,中国对抗西方的大问题也将终结。
能够成為二○○六年「克鲁格奖」的共同得主,敝人深觉荣幸,也十分感激。然而在深思之后我才明白,今天我得奖的主要理由,是要透过我彰显中国文化传统和作為一门学科的中国知识史;前者係我终身学术追求的一个学科,后者係我选择专精的领域。
我开始对研究中国歷史和文化发生深厚兴趣是在一九四○年代,当时中国史观正处於一个反传统的模式。中国整个过往被负面看待,即便中国独特的发明,也在西方歷史发展的对照之下,被詮释為偏离普遍文明进步的正轨。当时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以及对自己的认同感到完全迷惑,自然毋庸赘言。幸好我得以在香港完成大学教育,并前往我现已归化的国家-美国继续攻读研究所。
中国「道」概念反映现实世界
这些年来随著知识领域逐渐开阔,我才认清要清楚认识中国文化,必须知道它独特的传统。中国文化形成清楚的轮廓是在孔子时代(公元前五五一年至四七九年),这在古代世界是一个关键年代-西方称之為「转轴时代」。根据学者的观察,好几个高度发展的文化,包括中国、印度、波斯、以色列和希腊,在这段期间都发生了一种精神觉醒或「突破」,其產生形式不是哲学论辩,就是后神话宗教想像,或者如同在中国的情形,是一种道德、哲学和宗教混合而成的共识。这种觉醒导致现实世界与超现实世界產生区隔。对超现实世界的新视野提供有思想的个人,不管他们是哲学家、先知或圣贤,必要的超越观点,从而检视并质疑现实世界。这就是一般所知的「转轴时代的原创超越」,但其精确形式、经验内容和歷史进程则每种文化各不相同。这种超越的原创性在於它对其所涉及的文化具有持久的塑造影响力。
在孔夫子时代,中国的原创超越係以「道」这个最重要的概念出现,道是相对於现实世界的超现实世界的象徵。但这个中国超现实世界的「道」在初萌生时就与现实世界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点与转轴时代的其他古文化迥然不同。例如柏拉图认為有个看不到的永恆世界,现实世界只是这个永恆世界的拷贝,但早期中国哲学绝未提到这种概念。基督教文化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一分為二,但中国宗教传统也没有这种清楚的划分。早期佛教文化极端否定现实世界,将其视為虚无,中国的诸子百家找不到任何类似的观点。
认识中国文化须靠比较观点
相对之下,「道」的世界在中国的认知中一直与人的世界不远。但「道」的观念也是由转轴时代中国所有大思想家,包括老子、墨子和庄子所共享。他们一致认為,「道」隐而不现,但在人的世界中无所不在的运行,就连凡夫俗子多多少少也知道「道」,并於日常生活中实践「道」。转轴时代创生的概念影响力日渐深远,特别是孔子思想和「道」的观念,几世纪来对中国人的影响无远弗届,从这点看来,要说「道」与歷史组成中国文民的内在与外在也不為过。
在把中国文化传统视為本土起源且独立发展的產物的前提下,过去数十年我尝试沿著两大轴线研究中国歷史。第一个轴线是认识中国文化必须在其自身的环境之下,但有时也要靠「比较观点」。我所谓的「比较观点」係指印度早期帝国时代的佛学,以及十六世纪之后的西方文化。二十世纪之初以来,中国思想界一直不能摆脱中国对上西方的诸多问题;如果缺乏比较观点,只在中国的环境下詮释中国歷史,很可能堕入中国中心主义的古老窠臼。
中国改朝换代与歷史延续性
我对中国知识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的研究涵盖古代乃至二十世纪,而我的第二个轴线始终把重点放在改朝换代之际。和其他文明比较起来,中国的特点在於其漫长的歷史延续性,延续性与改朝换代在中国歷史上一直携手并进。因此我為自己设定两个研究目标,其一是辨识中国歷史上知识、社会和文化的变迁,其二是儘可能辨识中国歷史的改朝换代是否有其独一无二的模式。
中国歷史上的深远变迁往往超越了朝代的兴亡;「朝代循环」在中国自古有之,在西方也曾短暂流行,但这个名词具有高度的误导性。二十世纪初年,中国歷史学家开始以西方的歷史模式重新建构及重新詮释中国歷史。从此一般都认為,中国一定也曾经歷过和欧洲类似的歷史发展阶段。在二十世纪前半,中国歷史学者採用早期欧洲的断代方式,把中国歷史分為古代史、中古史和近代史,一九四九年之后,这个断代方式被马克斯-史达林主义者鼓吹的五阶段演化史取代,后者在今日的中国仍被奉為正统,至少在理论上是如此。这种粗糙套用的模式,不管它有什麼优点,都不可能充分阐述具有地域性传统的中国文化。敝人深信,只有著重於中国文化变迁的独特进程和形式,才有可能看清这个伟大的文化传统是如何被其内在的动力鞭策,从一个阶段进展到另一个阶段。
四○年代开始思索中西的对抗
接下来容我转到另一个问题:作為两个不同的价值系统,中国与西方如何在歷史的脉络下对抗?正如前述,我最早接触到这个问题是在一九四○年代晚期,当时中国对抗西方这个大问题笼罩了整个中国知识界,从此时时縈绕在我心头。因為在美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且不时出入於中、西两个文化之间,这个问题对我已经具有真实的存在意义。经过初期的心理调适,我早已对美国生活方式乐在其中,但同时仍保留我的中国文化认同。然而关於中国文化如何与西方核心价值相容,最好途径还是要从中国歷史中去寻找。
中国与近代西方初遇是在十六世纪末期,当时耶穌会教士来到东亚传教,其中对文化敏感的利玛竇很快就发现,中国的宗教气氛是非常容忍的,儒、释、道基本上被视為一体的,就是在这种宗教容忍的精神下,利玛竇才得以使当时许多儒家菁英分子皈依基督教。儒家认為人心同一及人人皆可得「道」,这样的信念促使某些中国基督教徒宣扬一种基督教与儒家的合成体,等於让中国的道把基督教也包容进去。
十九世纪晚期,一些心胸同样开明的儒家热心接受在西方当道的价值和理念,诸如民主、自由、平等、法治、个人自主、以及最重要的人权。当他们之中有人前往欧洲与美国,并停留足够时间去做第一手观察时,一致深感佩服,而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就是西方宪政民主的理想与制度。
儒家思想尊重人类尊严
到了本世纪初,中国出现两个对立的儒学派,一是现代儒学(或称新儒学、当代新儒学),一是传统儒学,两个学派都鼓吹民主,并对早期儒家经典中民主思想的起源和演化展开有系统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显然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两个价值系统的相容性视為理所当然。
最后我对「人权」要说几句话。「人权」和「民主」一样,都是西方特有的名词,原本不存在於传统的中国儒家论述。然而如果我们同意,「人权」这个观念正如一九四八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下的定义,是对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的双重承认,那我们也大可宣称,虽无西方的术语,儒家思想已有「人权」的概念。在《论语》、《孟子》和其他儒家经典中,都载明了承认普遍人道和尊重人类尊严。更了不起的是,早在第一世纪,帝王諭旨中就已引述儒家对人类尊严的观念作為禁止买卖或杀戮奴隶的理由。在这两份年代分别為公元九年和三十五年的帝王諭旨中,都引述了孔子所说的,「天地之性人為贵」。儒家从未接受奴隶是合法制度,也就是拜儒家的人道主义之赐,晚清的儒学者才会欣然领会西方有关人权的理论和做法。
如果歷史可為指引,则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对基本价值似乎存在很多重叠的共识,毕竟中国的「道」讲的就是承认人类共通的价值和人类尊严。如今我更坚信,一旦中国文化回归到主流之「道」,中国对抗西方的大问题也将终结。
[本帖由 admin 于 2006-12-07 02:13 PM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