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juyueyike的个人空间 //www.sinovision.net/?18264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民主是温饱以后最大的民生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一叶岂能遮华夏?

已有 2715 次阅读2018-5-24 23:00 |个人分类:家乡夜话|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网上疯传山东人迁自山西大槐树的说法,尤其大众网一篇《山东人如何从大槐树迁来的?……》更是推波助澜,说洪洞县老鸹窝迁来的小脚趾都是两半的,小脚趾畸形成了洪洞特征,还说解手一词源于移民大小便时需解开被捆绑的双手。由于类似宣传的鼓动,据媒体报道,近几年到大槐树寻根的人数每年都保持10%以上的增长。1996年,洪洞大槐树全年访问人数不过6万人,2017年则已达200万人以上,20多年翻了30多倍,预计今年人数将超过220万。

受此蛊惑,有的地方史志编写也盲目将明代初创的村庄说成是山西迁民村。细细思考,实际多为山西旅游宣传炒作,难道山东及全国北方人都是山西洪洞一个县的后裔,难道山东孔子孟子这么多后裔也是你山西洪洞迁来的?山东有不少明代以前姓氏传承至今,人口数以万计也是你洪洞移民后裔?

山西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战乱不断,人口迁徙频繁,后世的五胡乱华,多次外族入侵,山西几乎都首当其冲,北魏少数民族汉化山西是中心地区,休说洪洞一个县,就是一个山西省也难以维持独立人种,如果说洪洞人有什么特别,只能说理论上洪洞人相比东南部省份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统更多一些。实际小脚趾畸形是多数北方人的共性,南方人也大有人在。将小脚趾畸形说成迁民时刀砍的记号,更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科学支撑一次刀伤就能世代遗传的说法。解手一词唐宋即有,有分手、离别及解决、处理和大小便之意。唐代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两都相望,於别何有,解手背面,遂十一年。君出我入,如相避然。《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叙了些寒温, 魏生 起身去解手可见解手源自洪洞移民之说纯属附会。

那么,那些盲目统计为明代迁民的村庄就是山西迁民吗?媒体说《明太祖实录》卷二三七载,洪武二十八年诏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谦……往彰德……东昌、兖州等府,劝督迁民屯田。《明史·食货志》载,迁民分屯之地,以屯分里甲,移民以“xx给地,作为明代移民重镇兖州所辖邹城,按说称xx屯”的应比较多,但全市854xx屯”只有南屯、北屯、蒋屯、前屯、后屯、黄路屯6不足1%即使所谓迁民重点兖州区10个镇街408个村(还有4镇街没搞到数据),称“屯”的村仅有6个,不足1.5%

旧《邹县志》所载该县东部明代迁民村有:高山庄、簸箕掌、吉玉庄等。但方志及谱牒明确记载这三村初迁姓氏高、刘、吕等来自建于唐代的该县大律村。根据口碑资料虽然邹城有明代始建村落376个,其中140个明万历年间所创官庄,先后由徐守恩、王一祯、胡继先三名所建,都是本县内人口调剂,不少村谱碑保留有迁出地,山西迁民的极为少见。

以张庄镇为例,现在74村,有明代始建村落”23个,而康熙年间《邹县志》记载今张庄镇境内全部村庄只有魏庄、东果庄、大律、张庄、卞庄五村,其他有也只能是小居民点,算上有记载的明代官庄积玉庄、簸箕掌、赵山庄、老龙沟及建于明代以前的辛寺、燕庄等居民点,发端于明代以前的也就10多个村。其中镇驻地张庄,系明代迁自本县张楼村,簸箕掌村是万历九年官庄之一,系高姓迁自本镇大律村。积玉庄是万历二十六年官庄,本镇大律刘吕二姓被迁此定居。赵山庄、老龙沟两个官庄也没有迁自山西的说法。其他各村即使是口碑资料也没有迁自山西洪洞的记载。张庄镇大烟庄和辛寺元碑上已有,却根据口碑资料说成了明代,其族源更不是明代迁民了显然,邹县明代建村的人口来源主要是邹县内部调剂,而不是山西迁民。

民国《邹县新志·刘衍喜先生宗派碑序》记述,当李唐之世,有讳守道者,卜居巨越山前之大吕(律)村,是为我刘氏居邹之远祖。细细研究发现该书还记载:刘氏始祖名守道,据明成化十八(1481)年刘氏祖茔林碑,自唐以来,世居巨越山南。宋景佑(1034-1037)间,有刘赞者,计已传十世。称善好施,世有令德。明洪武三十五年,(即1402年,明建文四年,称洪武是为朱棣篡建文讳),有刘罄甫,从戎得功,授辽东广宁前卫千户。刘氏祖茔在罗头社王家沟村西,林基五十五亩三分三厘。其子姓(孙)散居大律,刘家庄、辛寺、刘家洼、白家庄(今属平邑白彦镇)、香城、将军塘、大河滩、张庄、韩家庄、官庄、田黄河西、卧虎石(今山亭店子镇龙虎)、李家岭、黄家林、仙桥庄、末亭、果庄、灰埠、石山汪、灰埠西山等村。类似情况而非迁自山西的明代以前立村的还有,实际就是明代知县创办官庄的人口来源。

一叶岂能遮华夏?_图1-1

 古志对某村刘姓的记载

随着接触材料增多,逐步又有了新的思考。象中心镇刘行等不少洪武年代的迁民村,从明代到今天的人口增长看,基本不足千人。有资料显示明朝人口约6500万,以今天13亿计增长约20倍。也就是说即使一次迁来兄弟数人携带子女一二十人的大家庭,到今天也大约数百人而已。除非不遇战乱和瘟疫地持续繁衍,几乎很难超过千人。有个所谓山西迁民的姓氏支脉,声称人口已达五六万,一看族谱竟把当地古碑明载系唐代某村支脉拉入。基本都是联宗,实际没有血缘关系。

据媒体报道,史料记载,明初因战乱中原人口稀少,政府从受战争影响小的山西移民。1373年到1417年间共移民18次,迁到冀鲁豫苏皖等地达百万人。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全国人口59873305人,当时山西人口4103450人,占全国人口的6.85%,县均35万人,与明代多数县三五万人并无太大悬殊,洪洞一县明代几乎不可能超过10万人。据网上提供资料《明史》、《明实录》《日知录之余》载,洪洞移民分布30省,2217县市,南到海南北及黑龙江几乎遍布全国,先不说数据的可靠程度,就以100万计,平均每县400多人,实际在各地是极少数。就是100万人都迁到冀鲁豫苏皖五省每省才20万人,以增长20倍计,现在山东人中洪洞后裔最多也就400万人,仅占今天山东一亿人口的大约4%

有资料显示,邹县古代建于明代以前的村并不少,明清时代村庄的增加,实际是人口增加所带来的正常现象,山西移民在山东有分布,但并不是主要族群,今天的山东人还是本地人后裔居多。

既然是皇帝迁民,作为主要迁居地,兖州方志理应不会落下,但查阅明代兖州府志和邹县志,再查临近明代的康熙五十四年《邹县志》,却难觅关于山西迁民的记述。

这说明,明代所建村庄人口不一定是从山西迁来的,本土内部人口调剂数量更大。山西迁民虽然规模较大,但星星点点撒向全国各地,实际在各地比例很小,当时山东境内并非无人之境,居民仍然以本地原住民为主,山西迁民只是少数。由于多数本地人没有离开原籍,谈论祖籍地的少,只有外来的山西人念念不忘,由于当时文化程度较低,加之不少人缺乏族谱,导致人云亦云,时间长了以讹传讹。于是包括建于隋唐的大律村诸姓这样的坐地户也成了山西洪洞老鸹窝人也有人认为,朱棣篡位在山东遭抵抗最激烈,战后山东人为逃避牵连,随移民称自己为山西迁民。实际上,古代数千年族群迁徙融合频繁,山西人的族源未必没有山东人的血统。想想近年来不少人被媒体蛊惑,纷纷去山西寻根问祖,看来,山西大槐树对华夏这棵大树来说,是叶不是树,何况那棵被无数人顶礼膜拜的大槐树其实是清代人重植,山东人被人忽悠的不轻!2018-4-25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