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一切都在變,今天的中國已經麥得令人眼花缭亂,魅力無窮。當入們不得不把副注的目光投向中國的時候,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理所當然地成為一個關切的熱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粹之一的書法藝術將如何面向世界,走向未來,應是一個書法藝術家必須面對的大課題。
朱仁夫所著的《中國現代書法史》(北京大學出版社)曾經這樣概述過中國現代書法:“中國現代書法歷史雖然只有一百多年,但它面臨的是一個風起雲湧的時代,復雜多愛的時代。困惑與迷離伴生,沉醉與清醒交互,激勵與奮進迭起。書法潮流無比波瀾壯闊,書法現象十分精彩紛呈。現代書法史令古代書法遜色,令未來書法史驚喜!”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大變化也必將給書法藝術帶來勃勒生機。英國藝術理論家貢布里希有一句名言:“整個藝術發展史不是技術熟練程度的發展史,而是觀念和要求的雙化史。”《藝術發展史》第21頁),嶄新的歷史時期,唯新求雙的各種新思維順理成章地滲潤到人們的腦海中,可以說,觀念和要求每天都在催生。
旅美書法家李兆銀,數十年來在書法藝術的園地里苦苦耕耘,他不僅努力承傳最古老,最傳統的書法藝術。亦同時時伴着歷史前進的步伐,無情地解剖着自己,有破有立,刻苦求慶,着意更新。在紐約華人社區,李兆銀的書法是獨樹一幟,格調鮮明而個牲化極強的。
歷史的挑戰和創新、愛革的重擔擺在李兆銀的面前,他有魄力、有勇氣,而且具備了相應的條件。天涯海角,大洋彼岸,西方文化的氛围每天都纏繞着他,如何將漢字書法在這一方異土弘揚?又如何使漢字書法融匯到西方文化之中,獲得新的生命力?自己的藝術生命是否會在這一創新中得到延續,並且大放奇光異彩?一連串的問號,一個個嶄新的命題,每天都撞擊着他的心靈。
“穿波踏浪天難盡,破釜沉舟路末窮。”李兆銀在東西方文化交織的痛苦中反復深思,他決定用毛筆、用墨按中國傳統書法的技藝去書寫英文。走出東、西方揉合書寫文字的第一步。
執筆易,寫字難。難的是字寫成後的形象效果。這不僅是一個書法家的藝術追求,也是這一創新是否成功的最後歸宿。可幸的是李兆銀不僅是一個書法家,而且擅長繪畫,他的國畫、水墨畫作品時有展出並獲好評。繪畫平台,為李兆銀提供了一個解決“漢字英文”形象效果的廣闊天地,他長袖善舞,盡情發揮,淋灕盡致,路走到這一步的時候,是非得要有“語不黨人誓不休”的氣勢的。
李兆銀一口氣連創卅餘幅首批“漢書英文”作品,才華横溢,激情滿志。作品一露臉,頓獲滿堂喝采聲。他成功了,這艱難又卓絕的第一步!
這卅餘幅作品,流淌着李兆銀的心和血,筆畫勁健,舒暢自然,似哈德遜河平靜的水面,卻又隱藏着大西洋岸邊擊起的雪白的浪花。精妙之外,在於竪看是漢字,橫看構字的筆畫卻全是英文字母,看似不規則,實際上是結構嚴謹,佈局合理自然,中國人觀賞,讀出來的是漢語,美國人觀賞,讀出來的竟成英文,美國人目瞪口呆了,他們第一次用英文看懂了漢字的身形!
朱仁夫先生在“現在”聞釋篇中說得好:“傳統的慣性是巨大的,一味回歸傳統不是出路,不應當從傳統闡述現在,而應該從現在了解傳統;不應當拿傳統來編織現在,而應該用現在來說明傳統。也就是說我們應該站在時代的高度去反思,認識和吸收傳統,而不應當從傳統的角度來桎梏,規範多維的現在。”我們是否也可以這樣去闡述李兆銀的“漢書英文”書法現象:古老的書法藝術步入近現代,特別是在國門打開,中國在走向世界,日新月異的風雲變幻中,解惑求索,努力尋找新的突破口。漢書英文,無疑是成功的卓絕的選擇!他身在美國,用洋文化去闡述中國的古老書法,讓古老的漢字書法去描繪世界範圍的多維文化。無可置疑,李兆銀是站在時代的高度,打破了時空和地域的種種限制,去反思認識和吸收傳統、弘揚傳統。李兆銀的英文字漢書寫,不僅僅是只着眼於書法技藝的創新,亦同時在文字象形方面進行了出色的拼搏。
歷史的前進,需要創新的思維。時代的巨愛,期待着文化藝術的巨人,成功之路佈滿荆棘、失敗與苦痛。坐井觀天,食古不化,只能走進一條死胡同!
“莫問蒼穹清月朗,風吹雨過古今同”勤於思考,工於實踐,百折不回的探索者,改革家,一定能擁抱光耀大地的艷陽天。王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