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一座峰y //www.sinovision.net/?1756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面对铜像的尴尬

已有 1266 次阅读2008-7-10 23:32 分享到微信

面对铜像的尴尬         杨十郎

   各个民族的历史上都有巍然屹立的伟人,他们的形象闪着青铜的光辉,熠熠照人。如果像“吵吵嚷嚷,烦躁不安”的所谓“先锋主义”者的态度,喊着要清除、摧毁、推翻、践踏“一切既有的传统”,消灭拉辛们,拉斐尔们,“文学应该在一张白纸上,重新开始”(见亚·索尔仁尼琴:《无情的新奇的崇拜及对本世纪的摧残》),固然狂妄。但换一种极端态度,在青铜座像前或在青铜座像下直不起腰来就对么,我以为不然。

   中国现代杂文史上刮过强劲的“鲁迅风”是一个铁的事实。一大批师法鲁迅或受鲁迅影响者成绩斐然。因为学鲁迅就曾发生过唐弢写文章鲁迅挨骂的事(见《琐忆》)。夏衍还说过“紺弩的‘鲁迅笔法’可以乱真”(《杂文复兴首先要学鲁迅》)。可见聂紺弩的实绩是很不错的。《中国杂文大观》用“有相当的知识密度和思想含量、奇绝峭拔”评论他的杂文。《读书》上有篇文章称聂紺弩“成绩卓然,既像鲁迅,有完全是他自己”(《杂文还活着》)。然而,当你翻开《聂紺弩杂文集》的自“序”,读来却是另一番滋味:

   “我就是学习乃至仿效鲁迅的杂文的一个”,“虽然曾经爱好、学习、甚至模仿鲁迅的杂文,但论内容和形式,其不会相像,毫无是处,相隔十万八千里,那是自然的”,“连做一个鲁迅的小小门徒也谈不上”。“但也还是杂文,别人也说它们是杂文,和鲁迅杂文一样被称为杂文。那么我就总算有一点(不管怎么小)和鲁迅近似的地方(这是我最大的光荣);他写了许多辉煌的杂文,我也写了一些杂文,虽然并不辉煌。”

   这可使人悟出一种遮遮掩掩、闪闪烁烁、羞羞答答中的自信。中国文人,中国的谦卑传统!难怪二千多前《庄子·德充符》会标榜一种“和而不唱”的美德。异国人却是别一种心态。列·尼·托尔斯泰完成《战争与和平》时并不认为它一钱不值,“毫无是处”,而是充满了响亮的自信说:“用不着假谦虚,这是和《伊里亚特》一样的东西”。(见《高尔基回忆录选》)

   鲁迅自己也并不主张拜倒在铜像面前直不起腰来,他主张把前人“做一个踏脚”,越过去。或者像幼狮一样,吃了父辈的尸体,“儲着力量”,成长为“刚强勇猛”的狮走上生活的征程。(见《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

如果一头幼狮,面对雄武上辈的尸体,隔它“十万八千里”,吓得发抖,不敢近前尝一块肉,吸一滴血,这不是鲁迅先生所希望的。后浪不能推前浪就没有波涛翻滚的河。后人不能踩在前人肩上,便永远也不能攀高。

当然,借紺弩先生“话又说回来”:也许紺弩先生是吃鲁迅肉吸鲁迅血较多的成长也较健壮者,只不过面对铜像的心态并不可取罢了。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