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已忍俜伶十年事
“以忍俜伶十年事”是老杜的诗句,我读到它是却是在瞿秋白的绝命诗集句中读到,对于瞿秋白的惋惜是惋惜一个文人的内在价值和理想主义的火焰热情在夜幕中被扼杀,如同一块精美的玉石被粉碎一样。
在上一期的《财经》杂志读到诗人北岛的回忆文章,其中有关于遇罗克的故事,遇罗克因为文章而出名,也因为文章被关押,那是文革前期的事情,这可能在经历文革人中都有印象,命运的结局可想而知。前天,《财经》杂志传闻管理层有了很大的人事变动。也在前几个月的《财经》杂志中读到有狱友回忆杨小凯的文章,提到1975年前后在监狱中学习数学的故事。杨小凯原名杨曦光,父亲是老革命,自己因为写《中国向何处去?》,被因为反革命罪判刑,那可能也就1975前后的事情,后因为平反出狱,次后上研究生留学到美国,后就职于澳大利亚的一所大学,和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熟悉,在经济学领域的超边际分析有独到的建树,在经济学研究同时,这个人依然思考一个社会的进程和科学发展要义,当时写出很多很有影响的文章。当时也和经济学观点和北大的好些学者进行了辩论,其中关于权贵私有化也属于辩论的主题,其实到了顾雏军案件的时候,那已经是尾声,要不是这些先知先觉,可能当前的国有企业可能徒有虚名,已经转化为当时一些经理人董事长的私人企业,那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有共赢可言,只有深渊在等待。
对于批示杨小凯的为反革命的人物,已经被历史所淘汰,因为这些人只知道政治斗争,不知道一个社会的发展的基础是建立知识和真理之上的社会,这样才有前途,靠口号维持的社会终将被历史所否定;压制和审判杨小凯的时候,这些人没有想到,只有活跃的思想来能认识和把握历史潮流,利用权术来控制人的手段仅仅可以维持一时安稳,但无法适应历史潮流的,如何在当时舞台上风云一时,终将会被时间冲刷出人们的记忆。审判杨小凯的人物可能已经过世,杨小凯先生也因为绝症离开了这个世界。触摸到关于杨先生的历史,总觉得有些话值得再次提说,在回忆杨先生的文章里提到,杨先生在澳大利亚工作的时候,老梦见在大陆监狱里受到的折磨和外面受到恐吓,常常在梦魇中惊醒,……其实,杨先生的离开了大陆,身在澳大利亚,魂牵梦绕的依然是生活了半生的大陆,正如一个人不论走到那里,故乡只有一个,童年只有有一个。母亲从老家来,说故乡的中学已经将所有马鞍架土木结构的房屋换成了楼房,我说,将一个中学换成摩天大楼,上面雕塑上某校长的塑像,那是依然还在乡巴佬。之于人的教育,在于人文思想,为了利益费尽心计,让人感觉到内在阴毒和无人性,而不是那种洋溢着人文气息的现代教育思想和人文思想的熏陶,教育不是现代楼房的教育,而是思想家教育家的教育。对于一个地方的怀念,不是因为建筑,而是因为人文,因为文化。杨先生回忆大陆不是因为上海外滩的大楼的美观,不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设计的别致,而是因为杨先生以生命热爱的祖国,那是他背负起的自己十字架走向殉道的重负,如果杨先生没有那样热切,杨先生也许就没有那样的磨难,但杨先生有与生俱来的热切和关怀,那种生于兹念于兹的热切使得杨先生的生命承担了先知的文化使命,这是杨先生的命运,也是值得怀念的地方。
有时候学术之争只是皮毛之争,杨先生的那种热切和使命感更有感染力,更能激发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心术,从上千年的封建史开始,登峰造极,没有开出一个文明的阶梯,这有斗争的残酷,《教父》电影中教父风光和能耐只是为自己挖掘毁灭的陷阱而已,真正建立文明的高度和人格的高度,只有知识和和文化才是真正的出路,杨先生的一生没有得到权力中获得利益和殊荣,但杨先生为一后辈垂范和夜幕中的灯塔一样,给人以希望。
何清琏女士曾在她的文集中说过,人其实不需要真理,真正需要的是家园。杨先生为真理而漂泊于澳大利亚,但那里不是他的家园,他的家园在中国,但他生前无法回到他的家园,希望灵魂回到大大陆安息……
套用《北京人在纽约》歌词的里话说,如果你爱他,给他以真理,那是他的天堂,如果你狠他,你给他真理,那是他的地狱。今天经济学成为显学的今天,几乎可以读到任何先进的经济学研究,但这在以前,这是先知们在惊恐中一步一步的点燃的真理的火种……
其实,我已经好多年没有回老家,回老家那种陌生和孤单正如在单位遇到的陌生和孤单一样,我不喜欢我那种背后的仇视和陷阱,不喜欢那种打手一样的要挟的目光,真的。也不喜欢做更多的无意义的解释,因为这样的人不仅仅在单位存在,大名赫赫的名人对你敌视不是稀罕的事情,更况小人物?!
原发天涯社区个人博客(网名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