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4||
人口和资源的重压下,我却发现了一个趋势,就是我们的新兴中产阶级非常希望像美国人那样生活。我们也要一家有几辆汽车,要吃南美空运来的牛油果,要给孩子全套美国孩子的玩具和原版书,要过Black Friday。可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在这样的高标准消费背后,有多少是生活真正需要的,又有多少仅仅是为了让我们感觉生活更优越,更有安全感而已?我们国家的情况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消费水平?
霾霾霾,买买买
在全球化生产的背景之下,我们的每一次消费行为,如果去追溯它的来源,最终都是碳排放。即使只考虑空气污染的因素,在一件商品到你手上之前,你不知道为这个产品的生产供电的企业,向空气中贡献了多少pm10;你不知道生产产品包装的企业,又向空气中贡献了多少VOC(挥发性有机物);你更不知道跑在路上的物流卡车和快递小哥,又贡献了多少pm2.5。我们的每一笔订单,其实都在或多或少的为时常爆表的AQI贡献着你不愿意去承认的力量。
双十一爆仓的快递
当然,追求更精致的生活是无可厚非的奋斗目标,注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进入高消费的行列,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那么中国雾霾还有解吗?我觉得有,但这个解肯定不来自于民众的抱怨和逃离,也不来自于政府的强制措施,而是在于技术的革命,和教育。
人的欲望和自然的资源之间是一对天生无法解决的矛盾。我想只有可以大规模应用的清洁能源的出现,才能够满足如此庞大的需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的一半。现成的例子就是粮食问题。非洲人均可耕地面积是中国的近四倍,但是大量非洲人在挨饿,而我们基本上已经解决了所有人的温饱问题,原因就是现代种植技术的革命。能源的问题也同样如此。例如如果太阳能的储存问题能够解决,我们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会大大降低,碳排放自然会下降,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再现实一点,互联网支持下的共享经济也是个很好的方向,把闲置的物品和资源都利用起来。所以仍然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应该放更大的精力在科学技术的研发上,通过技术的革命解决阶层升级带来的环境问题。
但为什么这只是一半的答案呢?
如果我们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每一次技术的进步,无一不在给人类带来一些益处的同时,制造新的问题。即使太阳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了,但支持这个产业还是需要大量的物质材料,生产这些材料的过程是否会带来另一类污染?可能是水体、土壤,这些都是比大气更难治理的。科技的双刃剑所带来的副作用永远无法避免。所以我们还需要另外一半答案,那就是教育,更具体的说,是控制欲望的教育。
人之所以为人,控制欲望本就是一个标志。与自然需求合作之道而不是一味索取,人类才能走得更远。古生物学界已有一种理论认为,恐龙的灭绝,可能并不是因为小行星撞了地球,而是恐龙自身的进化太快,体型越来越庞大,对食物的需求最终超过了地表植物的承受能力,本质也是耗尽了能利用的资源而走向命运的终结。如今我们已经站在技术爆炸的前夜,巨大的可能性面前,如何能不傲慢,如何能对自然充满敬畏,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十几年前我上小学初中的时候,环保是个很热的话题。焦点访谈在批露违法企业,社会舆论都在呼吁节约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在美国读博期间,我在Sloan商学院上一门课的时候讨论到中国的粗放型发展问题,还和美国的同学争论。我说你们美国人这么浪费,还说中国粗放,我们的环保和节约意识很强的,你们都该到中国去看一看再评论。结果第二年我的导师到上海待了一周回来问我,“哇上海哪来那么多SUV,陪同我的大学生也说要买SUV。”
现在我自己回国两年,更是惊讶地发现我们的教育都不再强调环保了,似乎环境问题都解决了。可事实是今天中国的环境问题比十几年前不知严重了多少倍,却不再有人关心。只有雾霾,并且只有在冬天严重的时候会引起关注,因为有话语权的人也被侵犯了。我教的中学生,大多数对浪费毫无感觉,纸笔、食物、衣服、手机,似乎没什么是值得珍惜的,大不了再买,真的让我有在教美国孩子的错觉。他们中很少有人知道我国的人均资源有多么匮乏,不知道太平洋上绵延数百公里的垃圾带,面对雾霾也是一样的只埋怨政府而已。这让我非常担心。
电子商务的便捷,让我们可以非常轻松地去完成一个消费行为,这是我们生活的便利,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浪费。因为购买行为的成本实在是太低,我们还没有去仔细的考虑是否真的需要,就已经因为促销去购买了。和身边的妈妈们推荐买东西绝对是最能得到回应的话题,可有多少买回家的物品,都在柜子里“屯货”?
我自己尝试了另一种模式。我家老大三岁以前基本没有买过衣服,都来自于我在Boston读书时一对即将回国的以色列夫妇。我们之前完全不认识,他们在学校的mailing list里发了一条消息,我们就去了他家。结果从各季衣服到玩具、书和婴儿床,都免费送给我们了。现在妹妹们也尽量捡着哥哥的衣服穿,书从图书馆或者网上的绘本馆借,孩子们的成长没有因为不买新衣服新玩具受到任何影响。
控制自己的欲望,能消费得起但谨慎消费,告诉孩子他看见的物品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是我们每个人对雾霾和环境问题的责任。市场永远是满足需求的,如果我们能够从需求的这一端,降低对环境对资源的索取,这无疑对改善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
不管是追求新的技术,还是控制自己的欲望,教育都是通达这两个目标的必要途径。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将剧烈的变化,环境可能也会更加的残酷。怎么能够让他们重新燃起对自然的热爱,有动力去解决这些人类社会的难题,而不是盲目地去追求物质财富,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孩子们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公园里都是人造的树林,生理上是活的,生态上是死的,孩子们很少能感受到真正的自然了。即使如此,商场里的游乐场还是人满为患。不能感受自然的美,又怎么奢望他们会爱自然,保护环境?努力改善这样的状况,在“语数外”之外把孩子还给自然,我觉得这是做教育的人和每一对有责任感的父母,都应该去推动的一个方向。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只是受害者。每一个人都应该反省,面对雾霾,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抱怨和指责都无济于事,行动才有意义,而且,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