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女排精神是怎样炼成的?

已有 1903 次阅读2016-8-21 10:02 |系统分类:女性世界| 瑞士精英赛, 中国女排, 中国队, 亚洲杯, 团队合作 分享到微信

 郎平的刚毅果决,更体现在她的专业精神上。

  “不要因为我们赢了一场就谈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这是郎平的话,技术过硬,是“铁榔头”的硬道理。

  2013年回归国家队,郎平创建了一个新模式——大国家队。

  2013年,郎平先后组织四期集训,调动队员超过30人。2014年,郎家军大名单多达27人。2015年,世界杯郎平仍然给出了26人的集训名单。只要表现出色,无论年纪,国家队大门都向你敞开。

  对于年轻队员,急需国际比赛历练。郎平率队参加了瑞士精英赛、大奖赛、亚运会、U23世锦赛等一系列的国际大赛,年轻人不断成长。

  而当徐云丽、魏秋月、惠若琪连续遭遇伤病时,郎平在2013年发现了朱婷,2014年重点栽培袁心玥,2015年中国女排终于在周苏红之后,迎来了接应张常宁。

  尤其是2014年,由于人才储备充分,中国队得以顺利完成世锦赛和亚洲杯亚运会双线作战的任务。以往靠七八个球员打天下的格局,如今被人人都能比赛所取代。

  取消22条军规,取而代之的是网购游戏

  在以往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的基础上,郎平将国际化、专业化的团队合作形式和科学训练的理念引入。

  无论是赖亚文、安家杰等教练班子的组建,还是由Rett,Reg、Brittni和Dr Ho四个美国人组成体能训练+伤病康复的小团队,都对过去陈旧训练和康复理念进行了颠覆。

  比如康复师就位之后,女排队员蹲杠铃等损害膝盖的练习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全面的体能指标,和根据这个基础上对队员实际情况的私人定制体能和训练计划。

  “中国队还太年轻,欠缺奥运经验,郎平带成这样,已经竭尽全力了。”这是魏继中老人给出的评价。

  高情商的郎平在训练严格的同时,做到了对队员人性化的生活管理。在郎平队伍中,所谓的22条军规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队员们可以爱美,网购、游戏和电视剧等。

  郎平对于队员生日,伤病,甚至假期,都会给予关怀,正是这种母亲般的温暖和知遇之恩,才让这些90后的孩子们升腾出无以比拟的杀气和拼搏意志。

  尽管眼眸深处时常带着疲惫,但只要眼光望向球场,“铁榔头”永远不会因时间而改变。

  郎平背后,三代人对于女排的精神寄托

  我们热爱郎平,其实也更多是对她所代表的女排精神发自心底的认同,经历30年,这股精神被几代女排姑娘传承,又重新定义。

  那么对于我们每个人,对于几代人,女排精神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对中国女排的爱能超越了年龄,无论是耄耋老人、年近半百,还是80后、90后。

  对于60后、70后和年龄再大一些的观众来说,女排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印记。

  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猛然意识到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我们急需向世界证明:中国人,行!

  中国女排承载了这个历史使命。

  1981年11月16日,这注定是中国体育史一个被铭记的日子,整个国家仿佛都屏住了呼吸,全国人民都守在黑白电视抑或收音机前,聚焦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中国和日本的决赛。

  随着一场艰难的3比2胜利,中国女排第一次收获世界冠军,这一天比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为新中国射落第一枚奥运金牌早了两年半时间,整个国家沸腾了。

  人群聚集在天安门广场高呼“祖国万岁!女排万岁!”对于一个跨越了浩劫年代的泱泱大国,这一刻承载的意义恐怕早已跨越了体育本身。

  女排精神,成了一代人振兴中华的精神寄托。

  而对于很多70末,80后,女排是脑海里长辈们一直念叨着的“五连冠”和“铁榔头”,是著名解说宋世雄嘴里反复播报着的“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

  在孩提时代,女排的故事和经历甚至进入了教科书,即便少不经事,你也懵懂地知道,中国女排是支特别的队伍。

  在连续拿下5届世界冠军,包揽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奖杯,这一切都发生在一支运动队身上,长大以后,每一次回眸,你更会不自觉的心潮澎湃。

  而对于很多90后和95后来说,在网络上,“妈妈”郎平和女排姑娘们灿烂的笑容总是能给他们带来正能量,就像郎指导拍摄自己吃泡面的视频一样,女排和新一代的距离正在不断拉进。

  对于他们,女排不仅仅是爷爷奶奶甚至父母口中的英雄团队,这些年龄相仿的姑娘只是一个个可爱的个体,他们的同龄人。

  《人民日报》曾经用“学习女排,振兴中华——中国赢了”为题描述中国女排,这样的标题放在今天可能有些“不接地气”,但人们内心的情感共鸣却可以跨越年代,留住时间。

  女排之于中国体育,之于中国,或许就诠释着这样的伟大。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