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大妈的时代

热度 1已有 1159 次阅读2016-5-26 09:12 |系统分类:女性世界| 最炫民族风, 夜生活, 广场舞, 好日子, 年轻人 分享到微信

每到晚上,闲不住也没 事干的“中国大妈”成群结队来到社区广场,开展自己丰富多彩而又单调乏味的夜生活。说它丰富多彩,是针对社区大妈说的;说它单调乏味,是年轻人对广场舞的 印象。舞蹈无非是刻板的几种,音乐也不外乎是流行到泛滥的《最炫民族风》什么的,然而,老太太还是乐此不疲,天天去跑着参加,生怕刮风下雨耽误了。作为一 项健身活动,“广场舞”的流行,实在是无可厚非,值得推广,不是连悉尼市长也最近力推中国“广场舞”的经验吗?

物 极必反,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广场舞”跳出红红火火好日子的同时,也摊上了自己的事,这就是“扰民”问题。晚上聒噪得周边社区居民睡不着,早晨又像闹 钟一样准时早早响起,令人烦不胜烦。所谓“你的蜜糖、我的砒霜”,估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震耳欲聋的音乐,在自己听来是享受,在他人眼里却是噪音。居民三 番五次提醒,建议把分贝调低点,但“中国大妈”历来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认为自己人多势众、具有群众基础,于是便有“泼粪事件”的发生。

“广场舞”不跳了,咱来点别的。于是南方某地一到晚上,几百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在腰间小喇叭的轰鸣提示下穿城过市,铿锵行走,成为又一道街头风景。然而好景不长,终因中途有老人身体出了状况引出祸端,这才偃旗息鼓、善罢甘休。

“中 国大妈”出生时期,正是全国轰轰烈烈的时期,人民群众没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个人生活,天天考虑的是千万别站错了队。久而久之,在这种风气影响下,“中国大 妈”晚年退休赋闲,也没有养成独自在家读书看报、陶冶情操的习惯和能力,没有自己的独特家庭、赋闲生活,从众心理再次滋生萌芽,于是不自觉地走在“广场 舞”的人潮中。

“中 国大妈”的奇葩,不止这些,比如四川某位母亲大中午骑自行车为自己开车的儿子占车位,只为自己的儿子午休多睡一会儿。殊不知,这已经造成对其他人的不公。 一边骂这个社会的腐败不公,一边又为自己的儿女求情,在人情社会与潜规则的漩涡里打转;一边喊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边又是最传统保守的心理,削尖脑袋 想把孩子塞进公务员、编制的队伍。这样的“人格分裂”,不只是母爱的流露,也体现出她们对法制、公平意识的淡薄缺失。父母爱子,天经地义,但一定也要考虑 到其他人的感受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有序建设。这些现代公民应学习的必修课,在“中国大妈”的人生教育中是残缺的,于是针对她们的吐槽之声随之而来。

“中 国大妈”富有爱心、追求潮流,然而又在具体行动中让人感觉变了味。她们有自己的群体壮胆,也有自己的劣势相伴,她们是家庭和社区里道德之声的强者,然而她 们不习惯上网和在新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声音,于是她们的话语权在现代社会里又很少很少,处于毫无疑问的弱者。现代公民教育的缺失,不是她们的错,那是一个时 代的悲剧。作为现代公民,我们应该怀抱宽容之心,理性看待她们、认识她们,爱护她们,通过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实际行动,为她们营造更好的晚年生活、休 闲环境,而不是一味抱怨。

当然,对于“中国大爷”,我们的观点与“中国大妈”相比,并没有多少不同,这里只是为了表达的顺嘴罢了。

(李德平)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1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节目信息|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