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
在全球“气候外交”的格局中,中国长期以来就一直处于这样的一种“被告”地位;这不仅使中国失去在气候问题上的发言权,更重要的是将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碳交易中吃大亏。我们能够想象这样一幕吗?A国辛辛苦苦为全世界提供生活产品,但因生产而产生碳排放量超标,不得不向什么都不生产的B国购买碳排放指标;然后B国再用因为什么都不生产因而什么也不排放而省下来的碳排放指标卖给A国,再用收到的钱来购买A国生产出来的产品!这难道不是人类历史上最不公平也是最荒谬的事情吗?难道不是最典型的“惩善奖懒”吗?
幸好,中国自2009年哥本哈根峰会上为捍卫本国利益而遭到来自外部无理指责之后,痛定思痛,改变了(至少在气候问题上)“反应式外交”的应对方式,运筹帷幄、主动出击,在巴黎气候峰会上取得明显效果。
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
气候问题不仅使中国在道德上以“最大污染国”的罪名被置于被告席上而且在其他一系列涉及实质性利益的领域,中国也处境被动。其一是中国碳排放量大,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不得不在购买“碳排放指标”上花费巨额支出。其二是要达到减排目标,我们就必须要改变能源结构、治理污染工业。而以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我们将不得不在购买西方独占鳌头的“绿色技术”上花费巨额支出。其三是为了达到减排目标,我们可能被迫放缓中国工业化进程速度。其四是国内基于煤碳的能源结构也造成了雾霾污染日益严重,引起民众的高度关注、担忧和不满……在国内外某些势力的刻意渲染、夸大下(法国总统气候特使尼古拉·于洛曾在法国电视上声称:“中国孩子都不知道天空是蓝色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人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气候问题成为中国崛起的“阿喀琉斯之踵”并非没有可能。
因此,自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之后,特别是巴黎气候峰会临近之际,中国内政外交双管齐下。特别是外交。事实证明,中国的“气候外交”虽然不如法国那样在西方媒体上搞得“花团锦簇”、令人眼花缭乱,但却实实在在、步步为营、实用见效,从而在困境中走出了一系列好棋。在国内问题上,中国首先紧抓绿色能源建设。短短几年内中国事实上一跃成为今天世界上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电等)的主要应用国和生产国。甚至连法国媒体也承认,中国“仅仅几年内就无可争议地成为绿色发展的冠军”。中国刚刚通过的十三五计划也将“绿色文明”的宏大目标列入其中。
在此基础上,中国展开一场“气候外交芭蕾”。中国打破过去由国务院总理出席气候峰会的惯例,派出国家主席习近平亲往巴黎,表达中国高度重视巴黎峰会的态度。此前中国与美国发表了气候联合声明,进一步明确中国主动承诺的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开始减排的目标。中国同时也加强了与金砖国家在气候问题上的共同立场,特别是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在气候谈判中支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这一点得到印度等多国的全力支持。中国在主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不同的历史和现实因素,共同来应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同时,一方面支持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而另一方面中国则主动承诺提供200亿人民币投入“南南合作基金”,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在巴黎气候峰会召开前夕,中法两国在法国总统奥朗德访华期间公布了关于气候问题的共同声明,双方就巴黎协议中五年一度的核查将具有司法约束性达成共识,为巴黎COP21的成功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而美国迄今为止已成为反对这一条款的“孤家寡人”。
中国的这一系列外交攻势的效果非常明显。在哥本哈根峰会上,中国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批评的对象——尽管这些批评并不中肯;而这一次由于中国准备充分,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无可挑剔的相关措施,结果竟使擅长于“鸡蛋里挑骨头”的西方特别是法国媒体无法再将“莫须有”的“罪名”套到中国头上。关注和跟踪这次巴黎气候峰会的记者们都可以注意到,法国媒体一如既往地将美好的镜头对准了西方国家明星式的领导人,而故意忽略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元首;但热衷于向中国泼污水的法国媒体这次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中国的。
如果说这次巴黎气候峰会奥朗德总统借东道国之利而在前台扮演着主角的话,那么拒绝接受五年核查具有司法约束力的奥巴马则扮演了一个“反派”。舞台的聚光灯下罕见踪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更多地在做着巴黎气候峰会“导演”的角色。
事实上,气候问题已经从过去所存在的各种不利于中国的方面,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在转变。中国在太阳能、风能等技术领域的创新与突破,使得本来以为可以笃定翘着二郎腿数钱的西方目瞪口呆:法国在巴黎气候峰会期间为其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启用剪彩,来佐证法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努力和进步。然而其太阳能板却不是法国、甚至不是欧洲生产的,而是中国英利集团公司的产品。原因是中国产品物廉价美。正是因为使用了中国产的太阳能板,使得其价格比核能还便宜。中国“再生能源技术”的技术和性价比优势,气候峰会可能成为中国“绿色出口”的一个新的契机。而且正是正是在中国的“气候外交”攻势下,中国今天在气候问题上已摆脱“被告”地位而处于道德高地之上。
中国“气候外交”给我们一个有益启示,我们今天的发展和国力,已经使我们既能适应国际游戏规则,同时也可以在适当时机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之所以中国历来奉行“反应式外交”方针,主要原因当然是因为国际秩序和规则到目前为止仍然掌控在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代表的国际统治集团手中。我们无力挑战西方主导权。今后我们主要也还是需要通过适应西方游戏规则、积极加入全球化进程,来争取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在适当的国内外条件下,我们也已经可能在外交上“有所作为”:即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在巴黎上演的“气候外交”就是一个例子。毕竟,制定规则者永远会比适应规则者更接近于“(共)赢”的位置……
(郑若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