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
11月12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当地一个居民区发生自杀式炸弹攻击。图片来源:CFP
在上周五(13日)的巴黎恐怖袭击之后,除了“伊斯兰国”(ISIS)的暴行,被网友们攻击最多的还有一个对象——西方媒体或者说是全球媒体关注点的不公平。
在巴黎袭击事件发生后,“脸书”(Facebook)立马上线了“平安信使”。这个功能可以让巴黎地区的Facebook用户向自己的家人朋友报平安,让他们知道你现在的情况。
Facebook此前只有在自然灾害之后才会启动这个报平安功能,比如之前的巴基斯坦地震。
而就在巴黎遭到恐怖袭击的前一天,ISIS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也制造了两起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43人死亡,超过200人受伤。这是贝鲁特自1990年以来遭受的最严重的一次爆炸袭击,为此黎巴嫩举行了一天的全国哀悼。
上周四的爆炸发生在一条人口稠密的商业街里。当第二名袭击者浑身绑满炸药冲向人群的时候,一名普通的父亲冲向袭击者,把他按倒在地,成功避免了炸弹在人群中引爆。他自己则和恐怖分子一起被炸得粉身碎骨。
在上周五当天,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也发生了自杀性爆炸和路边炸弹袭击,造成26人死亡。
但是,虽然都是爆炸袭击,都造成了惨烈的后果,Facebook却只在巴黎袭击事件之后才开启了报平安的功能。
为此,黎巴嫩的一名博客作家Joey Ayoub写了一篇文章向Facebook提出质疑。他说自己来自黎巴嫩一个说法语的高档社区,他经常去法国,一直把法国当做第二个家。
但是,“Facebook没有为黎巴嫩发生的惨剧开启报平安功能,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和上百万的网友们没有为我们经历的惨剧致辞哀悼”,“我清楚地意识到,我在贝鲁特的亲人的生命没有我在巴黎的亲人的生命重要”。
Joey Ayoub的这篇文章在Facebook上被转发了上万次,也有人在推特(Twitter)上提出了同样的质疑。
对这些质疑,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15日做出了回应,说此前Facebook的政策都是在自然灾害的时候才启动报平安功能。从巴黎袭击才开始作调整,而今后会在人为灾难发生时也开启这个功能。扎克伯格说“我们对所有人都一样关心”。
除了Facebook之外,各大媒体对巴黎袭击案的报道铺天盖地,从视频、图片到分析解读,对整个事态的发展都是每分钟更新。
而 在报道黎巴嫩爆炸案的时候,除了篇幅上的差别之外,在《纽约时报》的报道里直接写的是“贝鲁特的真主党要塞(stronghold)遭到爆炸袭击”。这种 描述的直接作用就是淡化了这是一次恐怖袭击,而潜台词则是:这里是真主党的地盘,真主党在叙利亚和ISIS打仗,那么ISIS袭击真主党应该很平常。
但是,黎巴嫩的网友还有了解当地情况的人都在纷纷留言,指出被袭击的地方根本不是什么要塞,而是普通的居民区。
连一向以“中立”出名的BBC也是这么描述的,一样用的是“真主党要塞”这个词。
因此,很多黎巴嫩的网友们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指出当世界都在为巴黎点灯默哀的时候,没有人向黎巴嫩的人民表示哀悼。
这种关注度的“不平等”不仅发生在这次事件上。直到现在,推特上还在流传一条新闻,说肯尼亚的加里萨大学(Garissa University)遭到恐怖分子袭击,有147名学生被杀,被杀的大部分是基督教徒。
事实上,这条新闻是今年4月的一条老新闻。之所以在网上流传,是因为很多网友都以为这是才发生的袭击。这也说明了这件事当时并没有引发大量关注,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或欧洲,估计就不会有那么多人乌龙转发了。
从 生命的角度来说,每一条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珍贵的。但是从消息传播的角度来说,新闻的价值评判标准中有一条原则是“新闻接近性”。也就是这件事和读 者是不是密切相关,有多相关。比如,如果我家楼下的商店着火了,我对这个事情的关注度肯定比对今天是不是开了G20峰会的关注度更高。
同样,如果大家经常在电视电影上看到巴黎,知道埃菲尔铁塔,但对贝鲁特一无所知,那么出于求近心理,大家对巴黎发生的事情关注度会更高。
还有一种心理就是,从各种媒体报道中看到的是:中东地区本来现在就是处于动荡中,在中东地区发生爆炸袭击比在欧洲美国发生爆炸袭击更频繁。所以当像巴黎这样大家都认为是稳定和平的地方发生恐怖袭击时,会有更多人觉得震惊。
从读者个体感受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心态。虽然也有文章呼吁要对任何地方发生的惨剧一视同仁,但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验,在现实代入时要真正做到一样是很难的。
但从媒体报道的角度和力度而言,确实存在不公平。现在最通用的语言是英语,而触角最广的也是西方媒体。也正是这个原因,俄罗斯为了能在西方国家和全球更多宣传自己的立场,选择了用《今日俄罗斯》这样的英语媒体来进行报道。
虽然现在在讨论全球化、地球村,认为网络可以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消除隔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集体的身份认同上还是主要以国家地区为单位。在欧美媒体占主导的情况下,对于他们而言,巴黎发生了什么确实比贝鲁特发生了什么更重要。
因为,法国对西方媒体而言是“我们”,黎巴嫩、肯尼亚、伊拉克则是“他们”。
在这种现状下,类似于这次黎巴嫩网友抗议的情况今后还会源源不断的出现。当然,我们希望致命的灾难越少越少。
也许就是意识到了这点,根据界面此前的报道,这首由印度博客作者Karuna Ezara Parikh写的诗才会在网友中广泛流传。
“我们应该为之祈祷的不是巴黎,而是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贝鲁特在巴黎遇袭两天前遭遇了恐怖袭击,但媒体鲜有报道。在这个世界里,一枚炸弹在巴格达的一个葬礼上被引爆,而没有人的标签上写着#巴格达,因为没有一个白人死去。
为这个世界祈祷。
这个世界把难民危机怪到恐怖袭击头上,而不对袭击者和普通穆斯林加以区分——明明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袭击中逃命。
为这个世界祈祷。
这个世界里许多人在不同国家之间辗转数月,背上是他们唯一的行囊,但却无处可去。
为巴黎祈祷,但请祈祷更多,为那些已经没有家园可以守护却无人为之祈祷的人们。为每个角落都在坍塌的世界,而不是只为我们熟悉的铁塔和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