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媒 体上,对仇和言行已有不少钩沉,但仇和式的改革究竟是什么?好还是坏,很少有人说清。全叔着意于仇和的作为,他当年在宿迁市、昆明市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医 改,医改的成果在现在看来却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盒子。以后常常见诸报端的过度医疗、以药养医、可以顺产的要剖腹、卫生部门管不了医院的问题,在宿迁、昆 明改革中似乎都能见到原型。
读懂、评价仇和,医改是绕不过去的故事。
卖光公立医院套现
2005年,仇和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全国有30多个省市,有200多个地级市,2000多个县,大家都不想冒风险,都不想付成本,都不想花代价,都眼睛向上看,都等中央来决策,中央不可能代替省、市、县、乡,那么改革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这 句话,也许可以解释仇和多年从政的核心思想。他在2004年时就曾被《南方周末》评价为“最富争议的市委书记”,起因就在于其主政宿迁市沭阳县、宿迁市期 间,激进推进改革。他在沭阳县,曾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在宿迁推行教育事业改革,将学校推向市场变为民营;同时推进医疗体制改革,一夜之间,全市 135家公立医院134家变成了私立医院。
卖光公立学校、医院,这是当年媒体给他的标签。
当然这有一定历史背景,2001年,宿迁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比西部十省区的平均水平还低665元和85元,成为贫困苏北的典型。财政没钱,医疗卫生事业更穷。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宿迁卫生院总资产1.7亿元人民币,负债率48.8%,医疗设备价值达1万元的不足2000件,乡镇卫生院有本科学历的医生不到职工总数的0.6%,即便加上大专生,比例也不到14%。
所以仇和卖掉公立医院,让民资办院,卫生行政部门只负责管医院,同时将卖掉医院得到的钱投入公共卫生事业。思路上来说,这没错。
卖掉的公立医院又回来了
北 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医疗卫生改革课题组调研显示,宿迁卖掉公立医院,进行私有化后,医疗卫生情况似乎得到迅速改善。2000年到2005年,全市医疗 卫生资产从4.95亿元增加到17.78亿元,是改革前3.59倍。5年前,宿迁市有130多所各类医院,但到2005年,宿迁已有各类医院400多家。
北京大学调研人员曾评价道,“在这样的改制过程中,政府是最直接的获益者,既可以通过改制盘活医院资产,套现过去50年政府在医疗领域的积累,同时,等到民营医院免税期满后,政府税收也会增加。”
然而,仇和调走后,事情发生了变化。2011年,宿迁谋划由政府财政全额出资18亿,举全市之力建造一所2000张床位的大型三甲公立医院,目前该院主体工程已完工。仇和的改革又回到了起点,消失的公立医院重现。
据 当地医疗卫生从业者介绍,重新建公立医院原因在于改革后,宿迁出现优质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医保病人流失严重。宿迁至今仍只有一座三乙级别的医院,其 他医院均在二级和以下水平,且发展实力不均,城区内发展较好的二级医院也就四五家。而周边同样行政级别的地级市淮安,三级医院就有3家。
卖掉公立医院却换不来优质医疗资源,这成为仇和医改中最大的争议。
红包没了,过度医疗出现了
根据北京大学调研,仇和改革后,宿迁医生平均月工资由原来的2000元上升到3000至4000元,医院内部拉开了收入差距,技术好的医生、主任医师和拥有股份的医生有了更高的收入,同时收红包的现象消失了。
看 似医改造就了医疗界类似“高薪养廉”的结果。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北京大学调研显示,虽消灭了医生个人收红包、收回扣的问题,但这部分利益并没有回到患者 手里,而是被医院掌控了。同时医院通过绩效考核,给医生下任务,这虽然增加了医生积极性提高医生收入,但过度医疗的问题也出现了。
宿迁某医院的一位科主任告诉北京大学的调研人员,开药、手术、检查,包括开CT、B超检查单等,医生都有提成。某卫生院的营业额是有指标的,两个有处方权的医生,每人要完成5000元的指标,如果完不成,则连最基本的工资也拿不到。
北京大学调研人员去一些医院就诊看头疼或腿疼,几乎所有医院都要求做CT;去一些医院看胃病,大多数医生都说要做胃镜。当地一家老百姓口碑最好的医院每天500多门诊病人,有近100人次的CT检查,15人次的胃镜检查,这远比北京等城市医院的比例还高。
同 时,医改还导致医生让一些不需要开刀的疾病让病人开刀,部分医院的剖腹产率高达90%。北京大学调研人员还亲眼看到,一位50多岁的农村妇女手腕骨折,宿 迁市最好的一家医院极力推荐该患者换人工关节,并称52岁妇女已到更年期,骨头停止生长,骨折已无法恢复,必须换人工关节。
卖了医院却不管医院了
市场化,从理论上来说能解决医疗服务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但为何仇和医改会导致上述局面?仇和的改革,不管是在昆明还是宿迁,其核心在于强调医疗卫生主管机构只管医院,不办医院,让主管部门起到“监管”作用。然而这个愿望却没实现。
同 样是北大的调研,他们发现,宿迁在大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同时,降低了医院准入的门槛,只要有钱,任何人都可以申办医院,宿迁政府更看重资 产,而不是资质。在实际操作上,医疗机构准入的审批权实际在市长、县长手中,而不在卫生行政部门。北大调研人员了解到,在宿迁办医院需要交给政府一笔钱。 由于政府审批医院的级别不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而新办的医院千方百计地想得到高级别的审批,所以政府通过这种权力敛财,也导致了一些名不副实的二级医院 出现。
看到这里,我们或许知道宿迁为何又要重走建公立医院的老路。但是,医院公办了,又成了监管部门的“儿子”,这样的监管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
在 宿迁,医改回到建公立医院的老路;在昆明,改革中要求公立医院引进民资,却解决不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能分红的问题,导致民资难入。仇和医改的典型特征就 是激进,几乎将医改中所有能暴露的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但实际上,医改的成功,需要改革医保支付手段、改革政府定位等一系列配套措施跟进,否则,号称市场化 的改革一旦失败,“市场化”这个词本身也就背上了骂名。
(网易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