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居民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热度 3已有 2320 次阅读2015-4-21 12:22 |系统分类:健康养生| 健康状况, 中国 分享到微信

三个成人中有一个超重  4个成人里有一个高血压  13个成人里有一个糖尿病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不容乐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次修订启动

 

                                                     

 

近日,在中国营养学会召开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修订启动会议上,透露了卫计委2010年—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监测的数据。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居民营养膳食快速变迁,2010—2013年卫计委将原先10年一次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变换为常规性营养监测,每3—4年完成一个周期。虽然会议主办方一再强调,最终的调查结果还要以卫计委的权威发布为准,但监测数据,多少能勾勒出一个轮廓——近十年来,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而2008年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1.6亿,血脂异常患者1.6亿,糖尿病患者4000多万.几年的变化确实惊人!

欣喜的变化很多

1.动物油脂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下降

以城市居民为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城市居民人均食用油摄入量为43克,与2002年的44克相比基本持平,但大城市居民食用油摄入量减少了5克。

2.盐的摄入量下降

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盐摄入量差不多人均每天11克,比10年前减少了不到1克,但也是很难得的。城市居民盐的摄入量为10克,比2002年下降了1克。

3.蔬菜、水果摄入水平趋于稳定

城市居民蔬菜摄入量为284,2002年增加了32克,其中大城市增加了25克,小城市增加了38克。大城市居民水果摄入量88克,略高于2002年。

4.蛋类、水产类摄入量有所上升

蛋类摄入量30克,与2002年的33克基本持平。

5.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2002年相比,我国城市男生身高平均增长2.3厘米,女生增长1.8厘米。

城市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5%,消瘦率为7.8%,中小城市均高于大城市。与2002年比,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有所下降,降幅分别为25%14%。有5.3%的城市成年居民体重过低,较2002年下降了29%

6.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率进一步降低

7.贫血患病率显著下降

我国城市居民贫血患病率由2002年的18.2%降至9.7%,下降了近一半。其中男性患病率由13.4%降至6.8%,女性患病率由21.5%降至12.8%

8.低出生体重率显著下降

9.全民增加身体活动的比例显著提高

10.对膳食和营养的认识显著提高

我国城市成年居民慢性病防控意识有所增强,高血压、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明显提高。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为52.7%、治疗率为47.9%、控制率为17.9%,与2002年的41.4%35.1%9.7%相比均有显著提高,增幅分别为27%36%85%。成人糖尿病知晓率为55.3%,控制率为35.0%:比2002年的53.7%26.6%有所提高。

在已知患有高血压的成年人中,56.0%的患者采取了饮食控制,47.6%的患者增加了身体活动(如做家务、体育锻炼等)。在已知患有糖尿病的成年人中,81.4%的患者采取了饮食控制,58.0%的患者增加了身体活动。

担忧的变化也不少

2005年,王陇德院士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文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但是多年过去了,慢病还在快速增长。王陇德院士指出,2002年,我国测算大约有1.2亿高血压患者,而新近的数字显示,仅仅是高血压,患病人数就已经长到了3.3亿人,十年翻了一倍还多。我国脑卒中患者约700万人,而根据国家医改重大专项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中期数据分析,估算出我国40岁以上罹患脑卒中的人群高达1036万人。脑卒中患者中65岁以下人群占了50%,表明脑卒中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速度逐步加快,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更加突出。同时,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存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马冠生表示,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膳食结构依然不尽合理

我国城市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基本充足,但结构不合理,猪肉摄入过多,禽肉和鱼虾类摄入偏低。近10年间,居民人均猪肉的摄入量从60克增加至69克,而禽肉类的摄入量从23克减少至17克,鱼虾类摄入量从45克减少至33克。

奶类、豆类和水果的摄入量一直不足,人均奶类摄入量仅为38克,大豆及其制品摄入量为12克,水果摄入量为49克,远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300克、40克和200—400克的水平。

盐的摄入量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偏高,58.2%的居民摄入盐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6克的水平。食用油的摄入量也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量。

城市居民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仅为46.3%,与2002年比进一步下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55%—65%的适宜范围。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达到35.5%,其中大城市为36.9%,中小城市为35.3%。与2002年相比,大城市略微降低,中小城市却有所增高,两者均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30%的上限。

2.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在贫困地区依然较高

城市居民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钙、锌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人均每日视黄醇当量的摄入量为514.1微克,人群中约有71%的人存在摄入不足的风险;85%的人存在硫胺素和核黄素摄入不足的风险。钙的平均摄入量为412.8毫克,仅达到推荐摄入量的52%。锌的平均摄入量为10.6毫克,低于推荐摄入量。

3.孕妇、学龄前儿童贫血率依然较高

数据显示,育龄妇女、孕妇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5.0%16.9%

4.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

我国城市成年居民的吸烟率为26.5%,男性高达50.2%,女性为2.3%,吸烟率较2002年增加了12%

成年居民饮酒率较2002年增高,达到35.1%,饮酒者人均消费酒精量为22.4/日,男性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量。成年居民中过量饮酒率由2002年的4.7%上升到10.3%

城市居民饮料消费迅速增加,每周消费1次以上者所占比例从2002年的24.7%攀升到65.1%,人均每天消费量达97毫升,其中12—17岁儿童少年最高,达到每天203毫升。

更多的城市居民选择乘车出行,从2002年的21.6%增加到45.0%;闲暇时,有76.1%的居民不锻炼,有锻炼习惯的仅9.2%;居民闲暇静坐时间为2.9小时;城市居民中身体活动充足者仅占10.0%,职业人群身体活动充足率从2002年的40.1%下降到28.1%

5.营养相关慢病对城市居民造成的威胁愈发严重

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与2002年比,城市儿童青少年体重呈增长趋势,其中男生平均增长3.6千克,女生平均增长2.1千克。与1992—200210年间的变化相比,近10年来儿童青少年体重增长幅度增加。超重率由2002年的8.5%增加到11.0%,肥胖率由4.4%增加到7.7%,增幅分别为29%75%。成年居民超重率由2002年的28.1%增加到32.4%,肥胖率由98%增加到13.2%,增幅分别为15%33%

高血压患病率有所提高。城市成年居民的平均收缩压为122毫米汞柱,平均舒张压为78毫米汞柱,比2002年分别增加了4毫米汞柱、2毫米汞柱。成年居民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4.5%,较2002年的19.3%增长了27%60岁以上城市老年人中有一半人患高血压,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患病率也达到12.4%,呈现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将来高血压患病的潜在人群,形势严峻。

糖尿病患病率显著攀升。城市成年居民空腹血糖均值为5.34毫摩尔/升,糖尿病患病率为7.5%,空腹血糖受损率为47%,与2002年相比,分别增加了70%74%。儿童青少年的糖尿病患病率为0.4%,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7%

血脂异常显著升高。大城市成年居民血清总胆固醇平均水平为4.66毫摩尔/升,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6.0%,血清甘油三酯平均水平为1.46毫摩尔/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4.6%,均比2002年显著升高。

马冠生表示,结合当前形势,为了更好地改善膳食结构,促进健康和相关疾病的防控,新版指南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使命。

(灵心小榭)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3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回复 liushuai2009 2015-4-21 13:14
分享
回复 samfbh 2015-4-21 12:34
最近食品药品安全法(三审)出台,将禁止剧毒农药使用于蔬菜爪果中药材。这样简单的判断,需要这些处长及专家们一审、二审、三审…,叹,等到有效实施不知是猴年马月了?不知又有多少含有剧毒农药的食品进肚子了?
中阻梗可怕呀!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