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阿彭 //www.sinovision.net/?17488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甲午战争的历史和教训

已有 914 次阅读2014-7-26 10:55 |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中国近代史, 辽东半岛, 伊藤博文, 内阁总理, 台湾省 分享到微信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失败和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在这场短短九个月的战争中,中国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割让辽东半岛、台湾省、澎湖列岛等地(后辽东半岛由中国以3000万两白银的代价赎回);赔款白银2.3亿两。

甲午战争带来的民族尊严之痛,国人自尊之痛,却要远远超过割地赔款之痛!——1895319日李鸿章携带全权委任状,乘坐德国商船公义号抵达赤间关马关港(今下关港),与日方全权代表、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谈判其间,伊藤博文极为横蛮,屡屡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称: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并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哀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二十多天过去,日本下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马关条约签字消息传回国内后,吾人积愤于国耻,痛恨于和议,而以怨毒集于李之一人(谭嗣同)。李鸿章,成了国人皆曰可杀汉奸卖国贼

今年的725日,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国耻纪念日。在21世纪的今天,回忆这段历史,记住这个教训,仍有极为重要之意义。

中国日本一衣带水,自汉朝始两国开始交往频繁。历史上曾经长期同属儒家文化圈。进入近代后,两国又一度面临相同命运:1840年,英军炮舰轰开了天朝上国大门;1853年,美国黑船叩关,日本结束了二百多年的封关锁国政策。不久,两国先后开始了旨在船坚炮利、富国强兵的变革:1861年,中国开始实行洋务运动1869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然而三十年不到,昔日的徒弟莞尔小国日本后来居上,甲午一战,洋务运动首领李鸿章最终俯首于明治维新首领伊藤博文面前,签订了大清有史以来最屈辱的《马关条约》。

李鸿章、伊藤博文,分别是当时中日两国最杰出政治人物,他们相同历史条件下的截然不同命运,可以说是两个国家政治人物和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时至今日,仍有极强的现实反思和警醒意义。

现实反思和警醒之处在哪里?《马关条约》签订前日本首相、全权代表伊藤博文与清政府全权大臣李鸿章有一段发人深思的对话:

想当年中堂大人何等威风,谈不成就要打(指1884年伊藤因日本想侵略朝鲜之事来华与李鸿章谈判,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一事),如今真的打了,结果怎样呢?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

李鸿章:改革内政,我非不欲做,但我们国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齐,不像贵国一样上下一心。如果我们两人易地以处,结果会如何?

伊藤思忖片刻,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干得比我强;如果我是你,在中国不一定干得比你好。

举世关注之外交场合,面对东瀛倭国首相伊藤博文一番咄咄逼人,充满揶揄、教训的话,身为天朝上国大学士的李鸿章作了极为坦诚的回答。而内心深处,作为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头号弟子,此时的李鸿章究竟是羞愧交加?还是悲愤难禁?抑或急火攻心?

伊藤博文关于我曾经给过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贵国迅速改革内政,否则我国必定后来居上,如今十年过去,我的话应验了吧之语,其实有失公允,其实早在1864年李鸿章就指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欲学外国利器,莫如觅制器之器一语,盖有深意在焉!用现在的大白话意思就是:我们不但要学西洋的科学技术,更要学习西洋的观念和制度!”——这与伊藤博文改革内政一语可谓不谋而合。而且李鸿章后半生中,作过不少类似表述。

伊 藤却没有意识到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神道、天皇制与武士道文化主导下的大和民族(日本虽属儒家文化圈,但德川时代儒学才在日本真正盛行),远不像中国这 样背上障碍社会进步、禁锢国人思维创新能力的沉重历史文化包袱。无论是国民的血性、民族的凝聚力,还是政治精英、文人士大夫的务实求真态度,以及锐意进 取、献身牺牲,都不是中华老大帝国所能相比的。

在无数中国人心目中,小日本是一个死不认罪。殊不知,日本其实是一个只敬畏强者,甘于向强者低头服输,不耻下问向强者学习的民族。还是一个危机意识极强,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的民族——18537月,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海军准将率领的舰队到达江户湾口,轰开了自锁国令以 来关闭了达二百多年的日本国门。这时的日本与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极为相似。然而,前者一旦认清与先进国家的巨大落差,以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大久 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福泽谕吉、伊藤博文、井上馨、大村益次郎、山县有朋、三条实美、板垣退助、胜海舟、白石正一郎、土佐之雄杰等等为代表的日本 民族精英纷纷挺身而出,前赴后继推动明治维新运动(前述英杰大多数或被刺杀,或战死)。

近代日本是幸运的:佩里黑船闯关事件后,在关乎民族兴亡的重要历史关头,它有一大批头脑清醒,有血性、有奉献、牺牲精神,有高度历史使命感的政治精英义不容辞、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拯救民族的神圣使命。这里强调一大批极为重要——对一个国家的历史车轮转轨而言,仅出一个板坦虽死,自由不灭的板垣退助远远不够。在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像吉田松阴、坂本龙马、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大村益次郎、板垣退助这样或战死,或被杀,或被刺死者却不计其数!正因为有一批批伟大启蒙思想家、政治谋略家和政治精英的涌现,1869年开始明治维新的日本短短三十年年便实现了脱亚入欧战略跻身西方列强。并接连战胜两个东方巨人——大清和俄罗斯。

马克斯·韦伯有言:一个国家的落后,首先是政治精英的落后。而此时此刻的中国,既不能出现福泽谕吉一样高瞻远瞩的伟大启蒙思想家和政治谋略家,更没有出现吉田松阴、坂本龙马、高杉晋作一样的明治前三杰,以及像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西乡隆盛一样的明治后三杰等一批既有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政治家和政治精英,只能出像曾国藩、李鸿章、左宗堂、张之洞一样唯圣意是从的政治裱糊匠。虽然后来也涌现出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强烈历史使命感的士人,但与日本明治前三杰明治后三杰相比,无论是血性,还是奉献、牺牲精神,抑或器局、才具,都远不是一个档次。个中原因,发人深省——


中日两国最高统治者在重要历史关头的态度,又导致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的结果。李鸿章因一生代表清政府与列强签定了太多不平等条约而落得汉奸卖国贼骂名。与李鸿章相比,伊藤博文可谓志得意满,一生无憾!——虽最后死于朝鲜志士安东根之手,虽一直被中国人痛骂为战争狂人,刽子手,但在日本人眼中,却是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民族英雄。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

前面说过,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相同历史条件下的截然不同命运,可以说是两个国家政治人物和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李鸿章为何会落此悲剧结局?李鸿章下面一段话既令人嘘唏,更发人深省:

我 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笼,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 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痛骂李氏作汉奸”“卖国贼者,有谁同情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当时内心之酸楚、无奈——签订马关条约遇刺中弹后,李鸿章含泪立誓:舍予命而有益于国,亦所不辞!为尽量减少赔款,他苦力相争,后几近声泪哀求,其情其景,梁启超的评述最为精准:戎马压境之际,忍心吞声之言,旁观犹为酸心,况鸿章亲历其景者。……当此之际,虽有苏、张之辩,无所用其谋;虽有贲、育之力,无所用其勇。舍卑词乞怜之外,更有何术?

痛骂李氏作汉奸”“卖国贼者,有谁同情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当时心头的万般委屈?——名为总理大臣,其实不过是一位最有权力的封疆大吏。满清皇室对其处处防范,朝廷顽固派无时不攻击。正可谓外有强寇,内有顽敌,纵然有伊藤博文之才,又如之奈何!

从 甲午战争时期中日两国政治精英思维模式、思想观念的巨大反差中又可看出,落后的制度固然可怕,而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的落后更可怕:近代化事业的真正主体只 能是人,因为近代技术工艺和设备,本身是没有生命的。所以,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和政治精英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尚未从传统转变到近代时,再完美的近代制度和 管理方式,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传统人的手中很可能成为一堆废物。畸形发展和失败的悲剧也就难以避免。

大清王朝之所以败给日本,最根本原因在于只学西洋船坚炮利之技,而拒学比船坚炮利更重要的近代化意识和制度。当它终于认识到问题严重性之时,武昌起义炮声已断绝了它的退路。

(信力健的博客)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