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14||
龙舟竞渡,阻止鱼吃掉屈原的肉身
据传说,汨罗江渔民划龙舟抢救屈原未果,又以竹叶包裹糯米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因此,汨罗江就成为了龙舟和粽子两项中国重要民俗的发源地。而在不同的地方,龙舟竞渡则有不同寓意,例如:贵州苗族庆祝插秧和预祝五谷丰登、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秋瑾或古代英雄岩红窝、越南人纪念陈朝大将陈庆余抗元等。其中流传最广的,就是楚国人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
龙舟竞渡流传最广的起源是,楚国人为纪念投江自尽的屈原,借龙舟驱散江中之鱼,期望阻止鱼吃掉屈原的身体。此龙舟竞渡之寓意,被《史记》所肯定。其中在南 朝梁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楚大夫屈原遭谗不用,是日投是汨罗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阳重渡,乃遗俗也。”另在《隋书·地理志》记载:“屈原 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争归,竞会亭上,为竞渡之戏,迅楫齐驰,棹振水陆,观看如云。”
赢船了,那是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在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里,龙被视为华夏九夷之始、万物之灵,能上天入地,主宰着风雨雷电、化物收成,常被人们通过各种方式祭拜。此外古人相信,人死只是 肉体与灵魂的分离,而灵魂具有超乎凡人的能力,可以暗中保护与惩罚世人,所以三闾大夫怀沙沉江之后,楚人拯之不得,将其奉为“水神”并建祠以祭拜。这是龙 舟竞渡延续至今的原始动力和代代相承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龙舟竞渡的神性力量被削弱了,但其在活动中所形成的集体性、全民性、娱乐性、竞争性仍是其传承的不竭动力。江畔乡民的争胜情结与勇 于拼搏的竞技精神离不开集体主义的影响。在汨罗江畔世居的有谢姓、湛姓、廖姓、许姓、彭姓等多个宗族,他们构成了延续龙舟运动的主体。
汨罗江龙舟竞渡对当地人的意义体现在竞渡是关系家庭或地方兴衰祸福的一件大事,就像乡里唱太平戏一样,它既是一项公共娱乐活动,也是一项公共集体事业。赢船的村子不仅声望提高,村民优越感强,而且对外极具威慑力,增加内部安全感,而这种集体安全感是实实在在的,不是所谓神灵所能给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