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黑郁金香的博客 //www.sinovision.net/?163951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的宪政之争

已有 1188 次阅读2016-5-29 19:09 |个人分类:时讯评论|系统分类:时政资讯| 中国社会, 合法性, 基本法, 文章, 国家 分享到微信

  第一部分:什么叫宪政

  宪政又称立宪主义,是一种主张国家权力来自并被一部基本法律约束、规定公民权利的学说或理念 。这个基本法即宪法。宪政的要义有两点:第一是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自由;第二是限制公共权力,一切公共权力的权威与合法性来自于宪法。

  第二部分:中国宪政之争

  近来,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多年来少见的“宪政”争论。这场争论从社会群体扩展到体制内群体。

  反对“宪政”的不仅有社会群体,更有退休和在任官员;同样,支持宪政不仅有社会群体,也有官方群体;争论的双方都呈现出高度的意识形态化,甚至呈现原教旨主义色彩;官方本身至今还停留在不作正式表达的“鸵鸟政策”中。人们也可以把不做声理解为官方对争论的容忍政策。当然,官方正式对“宪政”之争没有公开表达态度,并不是说其没有态度。相反,官方,至少是官方媒体的态度是很鲜明的。官方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反“宪政”学者写的文章,只有少数官媒发表了一些支持“宪政”的看法。尽管官媒发表的支持“宪政”的文章较之那些批判“宪政”的文章少得可怜,但外界并不难看出,官方在这个问题上并没有很大的一致的意见——如果说不是分歧的话。

  传统上,官方一直要求所有官方媒体保持一致和思想上的统一。这场“宪政”之争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海外的《多维》刊出学者郑永年的文章:作者认为,这场宪政之争至少可以说明如下几点:

  第一,“宪政”之争传达出了政治合法性危机的信号。合法性指的是执政党统治基础的问题。“宪政”之争的发生,倒不如说合法性危机是对所有社会群体而言。实际上,从近年来的各种民意调查来看,执政党仍然享有相当高的社会认同度,因此也是合法性基础。但执政党的合法性危机,至少在一些社会群体的眼中的确是存在的。因为在主张宪政者看来,执政党的合法性基础必须是宪政。换言之,在这个群体看来,执政党现在的执政基础并非宪政。这一点反对“宪政”的人也看得很清楚,因此他们就直接说,主张宪政的是质疑执政党统治的合法性。反对“宪政”的阵营所担忧的也正是这一点。公平地说,主张“宪政”的群体里面,也没有多少人是要如同反对“宪政”的群体所指控的,要推翻现行执政党的统治。“宪政”派中的大多数人主要关注的,是执政党的执政基础的转型问题。

  第二,争论表明中国社会的分化和激进化。很显然,争论的双方毫无共识。双方从来就没有直接对话,也拒绝对话,一直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隔空喊话,互相批评甚至攻击,导致了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度道德主义化和原教旨主义化。

  第三,官方话语的衰落。尽管官方仍然控制着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执政党仍然具有政治重要性,但多年来,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已经不生产任何新的理论和概念,除了固守传统那些教条外,主要是控制社会层面的意识形态。不过,中国的社会现实一直在快速变化。结果,官方所秉持的意识形态已经解释不了社会现实,也不知道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到现在,官方连社会意识形态也控制不了,任凭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的激烈竞争。

  第四,在很大程度上也说明了执政党内部对“宪政”没有任何共识。执政党内部有支持“宪政”的,也有反对“宪政”的。在没有共识的情况下,官方就实行一种不情愿的放任自由主义,或者不得不“容忍”社会层面的各种主义之争。

  作者指出:这种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宪政”之争的恶果是明显的。从政治上说,争论双方都在试图重新定义中国政权的本质。但是,双方都没有问他们用来定义中国政治的概念,是否适用中国的现实。 很显然,双方所用的都是外来的概念和意识形态,根本没有能力来规定中国的政权性质。例如,反对“宪政”的群体,把“宪政”视为是资本主义的,不属于社会主义的中国。

  但是,说“宪政”不属于中国,那么中国是什么样的政体?难道无法无天的政体?同样,在支持“宪政”的群体看来,中国如果要实现“宪政”,就要像西方国家那样,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宪政的本质是法治

  文章说,这场“宪政”的争论和前几年对“中国模式”的争论是一样的。在“中国模式”的争论中,左派认为,中国模式好得不得了,远较西方的优越,甚至在未来可以取代西方。自由派则相反,认为中国模式根本不存在。如果存在,也要把它改掉。但实际上,争论的双方都是在神学的抽象意义上讨论宪政,他们都没有直面现实。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在进入近代以后,王权时代逐渐过去,宪政成为不可避免。自从近代“人民主权”理论产生以来,王权很快就失去了政治合法性,更不用说是神权政权了。

  在实现“宪政”的国家,宪政可以说是各种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一个妥协。绝对的君主主权已经没有合法性,但绝对的人民主权也很难在政治上实现。在两者都不可能的情况下,就来一个妥协,那就是确定法律,法律之上,保护各方面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宪政的本质就是法治,就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不难发现,即使那些保留王权的国家,王权只具有象征性意义,不具有任何具有实质性的政治权力。同时,即使是实际上实行专制主义的政权,其理论上也要用宪政来论证自己。没有哪一个专制政权或者独裁,可以公开显示自己可以站在法律之上。在人民主权时代,不管人们喜欢与否,不管宪政是否真实,至少在理论上各国都要行宪政。不过,也很容易观察到,宪政的制度体现形式在各个国家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国家制定宪法,宪法至上。但也有例外。英国就没有成文宪法,但不能说英国不是宪政。当然,西方国家宪政的一个共同体现形式,就是三权分立和多党制。

  中国左、右派之间争论的要点就在于此。他们实际上所关切的是“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宪政?”这个问题。

  自由派主张学西方宪政,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左派则视三权分立和多政党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在这里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就是把宪政的形式当做本质,或者说,没有把宪政的本质和形式区分开来。

  实际上,宪政的本质就是权力的制约。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所以权力需要被制约。但必须看到,制约权力有不同的制度形式。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确是西方制衡权力的制度形式,但这并不是说,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具有普世性,只要实行宪政的国家都要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这里,实际上把宪政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等同起来。

  这种看法当然过于简单,也不科学。从经验现象看,西方式宪政到了其它国家并不见得有效,甚至可以走向反面。例如,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很多国家,尤其是那些曾经被西方所殖民的国家,大都具有多党制、三权分立、自由结社、自由媒体等等在西方宪政国家可以看得到的所有制度表现形式。但这些制度形式的存在,并不表明这些国家实现了宪政,因为这些制度形式的存在,同样没有能够使得这些国家避免专制和腐败。这是自由派应当思考的问题。中国的自由派一旦论及宪政或者民主,往往是教科书式的,只看到北美和欧洲那些宪政运作良好的国家,而有意或无意地不去看那些陷入西方式“宪政”陷阱的国家和社会。

  另一方面,左派把“宪政”视为是西方的,同样不符合事实。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政治精英的努力就是为了建立宪政。在中国革命早期,孙中山直接搬用西方宪政和议会政治,但很快就失败。失败之后,孙中山就走上了一条探索的道路。这个探索从孙中山到蒋介石到毛泽东是一致的。蒋介石即使行专制,但在理论上也没有否认宪政。相反,他所秉持的是孙中山的政治发展三阶段论,即从军政到训政到宪政的道路。台湾后来能够实现民主化,和政治精英对宪政意识形态的坚持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种意识形态代表了政治发展的目标。

  中共也有探索宪政的道路

  作者指出,同样,共产党也有其自己的探索宪政的道路。共产党是在反对国民党的专制主义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就是说较之国民党,共产党更迫切需要宪政。1954年,共产党及其政府就制定了宪法,即54宪法。为什么要有宪法?很简单,就是要实行宪政。毛泽东在晚年,自己破坏自己立起来的宪政,这就导致了无穷的恶果。尤其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政治无法无天,就连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也不能保护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也正因为人们意识到文革是破坏宪政的结果,因此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掀起了一个宪政浪潮。当时的邓小平对毛泽东有一个公正的评论。在讨论到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的时候,邓小平并没有把重点置于毛泽东本人,而是置于制度层面。在邓小平、陈云和彭真等一代领导人的努力下,中国重返宪政,1982年制定了新宪法,即82宪法。当然,制定了宪法只表明中国要实行宪政,但并不表明中国已经有了宪政。邓小平之后,中共历届领导层一直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宪政,尤其是如何把宪法所规定的一切转变成为现实。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胡锦涛担任总书记之后,对中国宪政也有诸多论述。习近平接任总书记之后,说得更直接,就是要“把权力关在笼子里”。这个“笼子”是什么,就是宪政,是法律、法治。

  文章认为,对中国来说,重要的是需要探索在中国的政治环境中,宪政从何而来的问题,而不是要不要宪政的问题。左、右派应当放弃具有神学色彩的宪政讨论,把眼光置于中国的现实和经验,探讨中国自己本身的权力制衡机制,也就是中国本身的宪政,这才是唯一的出路。神学化的讨论,无论是对执政党还是国家和人民,都是有害的。反对“宪政”的人最终必然挖空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他们必须回答,不实行宪政,要实行什么?难道要重新回到神权时代?或者王权时代?这有可能吗?

  第三部分:宪政为什么会难产

  宪政是个好东西,是现代绝大多数文明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但它在中国命运多舛,知道今天有人居然烧毁一份宣传宪政的报纸,让人实在觉得中国又回到晚清1839年前,无数启蒙先贤的心血付之东流,痛定思痛不得不究其深层次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条:

  一、传统、爱国与外来文明的纠结

  统治中国2500年正统思路是“外儒内法”,法家核心思想是用严刑峻法(刀)将民众变成行军蚁或峰类那样牺牲自己为君王服务体系,由于过于残酷遇到激烈反抗(如秦末),后来刘彻创造性的给这把刀披了件儒家外衣,从此“外儒内法”成为中国正统核心,其本质是法家。宪政源自欧美是舶来品,其核心是尊重人权和自由,这与法家基本思想相抵触,并且限制政府权利,这令习惯于独裁中国统治者很不爽,加之宪政是伴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于是中国独裁者利用爱国和保护传统为由抵制宪政思想,直到今天某些人指责宣传宪政报纸为汉奸报,其思想渊源也在于此,爱国与民族主义像巨大眼翳遮住中国人视野。

  二、民智与教育相对落后

  宪政的追求直到今天仍是精英追求目标,对于大多数中国人仍不知宪政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多数百姓只是备受欺压时受某些人鼓动才想起来宪政,在多数普通民众认识中认为宪政与“等贵贱,均贫富”类似,今天烧毁宣传宪政的报纸挺毛组织人可能忘记了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提出“团结全国人民,废止国民党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实行民主改革,巩固和扩大抗日力量,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的本质就是借用宪政思想,直到今天人民还是没有独裁者聪明,这个问题本源在于教育,法家教育核心是灭人才以愚民,立奴才以利己,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民智不开,思想落伍,何谈宪政。

  三、国情与中央集权的限制

  当今宪政最佳模式为小政府大社会,这种模式与中国国情有冲突,中国存在巨大地区差别,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需要一个强有力中央集权政府,法家成功就是中央集权,如果是小政府会出现各自为政,甚至分裂,如何建立一个既能维护中央集权,又能实现小政府,是制度创新难题。也是近代中国宪政不断失败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由于科学出现,法家政体必然走向终结,中国走上宪政之路也是大势所趋,但如何付出小的成本,获得转型成功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如果走得过快必然会引发社会动荡,但探索不意味原地踏步,更不能倒退到毛左黑暗时代,所以当务之急是旗帜鲜明反左。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