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
郭沫若: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外蒙古独立?
(人民日报1950年)
这些歪曲中的另一个例子是关于外蒙古的独立的。在这一点上我想多说几句。反动分子企图煽动某些中国人的大汉族主义的感情,反对外蒙古人民建立自主的人民国家。但是请问。外蒙古附属于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对于外蒙古人民究竟给了些什么福利呢?难道不是某些中国的侵略主义者,派兵攻入外蒙古,在政治经济方面压迫外蒙古人民,这才激起外蒙古人民脱离中国而独立的要求吗?我们自己在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双重压迫之下差不多不能自保,难道一定要强迫外蒙古人民跟着我们殉葬吗?我们在双重压迫之下,稍微有点觉悟的人便知道要求解放,难道外蒙古人民就不应该有点觉悟,不应该有解放的要求吗?
认真说,倒是外蒙古人民比我们争气些,比我们觉悟的早,比我们更清醒地能和社会主义地苏联做朋友,因而得到了帮助,而比我们早解放了。我们假如是站在大公无私地立场,我们倒应该向外蒙古人民告罪、向外蒙古人民致敬、向外蒙古人民学习地。更那里有什么理由跟在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地后面,来对苏联“愤慨”呢?再请问,由于外蒙古的独立,在苏联方面究竟得到了些什么呢?岂不是和我们一样,仅仅得到了一个邻邦?
问题应该是——外蒙古脱离了我们之后,外蒙古人民是不是更加幸福了?事实告诉我们,外蒙古人民是更加幸福了。前几年国民党政府派到库仑去监视公民投票的一位姓包的,事毕回重庆,曾经在报上发过谈话。“库仑街头差不多每家人家都有了无线电。”这是国民党说的话,而且是有报可查的。在得到解放之后,外蒙古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不是都已经充分地提高了吗?
人民中国和人民蒙古今后应该是亲密的兄弟,我们不能够固执着那种宗主和藩属的落后观念了。那是丝毫也不足引为光荣的!
今年四月,我们中国代表团到欧洲去,在捷克的布拉格参加拥护世界和平大会的时候,外蒙古代表团的团长齐登巴而先生,曾经为我们革命战争的辉煌胜利向我们致敬。他说:“日本帝国主义在远东称霸的时候,蒙古人民是寝息不安的,今天民主中国做了东方的盟主,我们蒙古人民就可以放心了。”
请看看蒙古朋友们的这种坦白的风度吧。难道我们不应该有同样坦白的气概吗?
以上文字摘自郭沫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四周年纪念日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对全国的广播词》
(人民日报1950年)
附一:1952年蒋介石在《中国国民党第七次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治报告》关于外蒙的检讨:
......“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负其全责。这是我个人的决策,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战后情势的发展,竟不出我们预想之外。我们中央处于这样的内忧外患交相煎迫,而国内社会、经济、在长期抗战之后,更是百孔千疮,随时可以发生危险的局势;在这种局势之下,自然要求一时之安定,以从事复员建设。当时我个人的决策,就是要求战后确保胜利战果,奠定国家独立,民族复兴的基础,必须求得二十年休养生息,和平建设;只要能够争取这一个建设机会,那就是任何牺牲,亦是值得的。
“于是我们政府对俄帝,乃决定忍辱谈判,不惜承认外蒙独立,做此最大牺牲,来忍痛签订和约和附件。无如墨迹未干,竟被俄帝一手毁弃,这是万万所不料的。我亦永不相信,这样一个中国,就会被俄帝囫囵的永远吞下去;而且我深信,只要我们中华民国今后能够自立自强,统一独立的时候,那我们固有的领土外蒙古,必会归还到其祖国怀抱里来。
“这是我对外蒙古问题最后解决的信心,是始终一贯,而没有动摇过的。至于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是我个人仍愿负其全责。当时我决心的根据有三点:
“第一、我对于民族平等、自由的思想,向来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只要其民族有独立自主的能力,我们应该予以独立自主的。
“第二、外蒙所谓"蒙古人民共和国",自民国十年设立以来,事实上为俄帝所控制,我们政府对于外蒙领土,实已名存实亡了。
“第三、 只要我们国家能够自立自强起来,外蒙这些民族,终久必会归到其祖国怀抱里来的,与其此时为虚名而蹈实祸,不如忍痛割弃一时,而换得国家二十年休养生息的机会。那是值得的;因为割弃外蒙寒冻不毛之地,不是我们建国的致命伤,如果我们因为保存这一个外蒙的虚名,而使内外更加不安,则国家更无各平建设之望了。
“我主张放弃外蒙的的决心,实基于此。这在现在看起来,实在是一个幼稚的幻想,决非谋国之道;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惟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所以我不能不向大会报告的。”
附二:中苏关于外蒙地位角力始末
原载:文史参考
1941年苏联和日本签订的《苏日中立条约》规定,苏联承认“满洲国”,日本承认“蒙古国”,两块中国领土成为苏日友好的交换条件。这一消息激怒了中国民众,蒋介石必须面对汹涌的舆论浪潮,他授意国民政府外长王世杰发布声明:“《苏日中立条约》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但是当二战临近尾声,决定远东战局的关键一步棋,落在了斯大林手中。苏联是否参加对日作战,是1945年雅尔塔会议的重要议题。斯大林提出“维持外蒙古现状”,也就是继续由苏联控制外蒙,丘吉尔和罗斯福都没有异议。尽管这是一场没有人代表中国参加、却又涉及中国利益的会议,在美、英、苏三巨头看来,事情就算定了。
剩下的只是以何种形式通知中国政府——罗斯福显然不太好意思直说,他回到华盛顿之后对中国驻美大使魏道明表示,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了维持外蒙古现状的要求——意思是,俄国人想要外蒙古,你们看着办吧。
蒋介石还没来得及抗议,罗斯福说完这句话后,不到两个月就死了。继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1945年6月9日,他在白宫当面告诉国民政府外长宋子文雅尔塔会议的内容,明确表示:“一旦苏联参加对日作战,那么美国政府对于《雅尔塔协定》不能不给予支持。”
宋子文非常震惊:“中国政府绝对不同意苏联控制中国东北。”与此同时,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在重庆见到了蒋介石,也提出了苏联对于外蒙古和大连、旅顺等港口的要求。蒋介石认为,如果苏联出兵东北,中国可以为苏联提供满洲铁路和港口的使用权,但外蒙古问题还需再议。
谁去跟斯大林“再议”呢?1945年6月30日,一架飞机从重庆直飞莫斯科,机上的人除了宋子文、胡世泽、沈鸿烈、钱昌照等国民政府外交事务专家,还有一个与苏联关系格外密切的人——蒋经国,他在苏联留学生活十二年,还娶了个俄国姑娘为妻。论私交,蒋家和斯大林的关系还不错。
国民政府代表团在莫斯科机场受到热烈欢迎,蒋经国此时的身份是“首席翻译”,在日后写下的回忆录里,他记述了这次莫斯科谈判的生动细节:“我们到了莫斯科,第一次和斯大林见面,他的态度非常客气。但是到了正式谈判开始的时候,他的狰狞的面目就显露出来了……”
莫斯科谈判,宋子文一筹莫展
斯大林喜欢晚上开会,6月30日晚,中苏双方就进行了简短的初次会谈。宋子文首先转达了蒋介石的合作愿望:“孙中山先生给国民党员的遗训是,中国革命要成功,必须联合苏联。希望我们这次会谈,能为中苏建立友好和长期的合作打下基础。”正如蒋经国的描述,斯大林起初表现得很是客气:“沙俄政府过去企图瓜分中国,现在苏联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一定可以相互理解。”
两天后的正式会谈一开始,斯大林就变脸了。蒋经国写道:“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斯大林拿一张纸向宋院长面前一掷,态度傲慢,举动下流。他说:‘你看过这个东西没有?’”
这张纸就是有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签字的《雅尔塔协定》,宋子文一看斯大林开门见山,也就不客气地说:“这份协定的内容,蒋总统已经知道,我们这次就是来讨论这些问题的。”
斯大林说:“你谈问题可以,但只能拿这个东西做根据,这是罗斯福签过字的。”
宋子文说:“前些天蒋总统已经对彼得罗夫大使讲过,现在不能解决外蒙古问题,我们应该把这个问题暂时搁置起来。”
“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斯大林说,“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斯大林认为中国人“别无选择”是有道理的,在他看来,偏居重庆的国民政府,必须借助苏联的军事力量,才能给日本以致命打击。而且,共产党军队在中国北方的活动,也令蒋介石非常头疼——如果苏联支持的不是国民党,而是共产党……
但摆在宋子文面前的难题更多:日寇尚未击退,半个中国已成焦土,如果再把外蒙让给苏联,怎么向国人交代?他硬着头皮回答斯大林:“任何一个中国政府如果丧失领土,一定会垮台的。苏联为什么一定要拿到外蒙古?”
“假如有军事力量从外蒙古向苏联进攻,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苏联就会遭受沉重打击。”斯大林说,“所以,苏联必须保卫外蒙古。”
这话的含义很丰富。如果日本战败,谁会从蒙古进攻苏联?
斯大林又进一步说:“你们是否承认外蒙古独立,还关系到苏联在中共问题上的立场。”
谈判到这里就僵住了。宋子文说:“我本人无权决定外蒙古问题,需要请示蒋总统。”“无权决定,你来干什么?”斯大林问。
蒋经国密会斯大林据理力争
第二天,宋子文发电报给蒋介石,汇报谈判情况,并建议蒋介石考虑这样几种方案:一是同苏联订约结盟,允许苏联在外蒙古驻军;二是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三是外蒙古拥有自主的军事、内政和外交权力,但不同于苏维埃各加盟共和国的性质。
美国人也高度关注中苏谈判,杜鲁门让国务卿贝尔纳斯向中国政府传达这样的意思:“《雅尔塔协定》中关于外蒙古地位的解释,未经讨论,美国认为虽然在法律上,外蒙古的主权属于中国,但事实上这个主权未被行使。”
宋子文是在抓住《雅尔塔协定》中关于“外蒙古现状应予维持”的表述做文章,坚持现状是外蒙古的主权仍属于中国,斯大林则摆明要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这两种说法虽然描述的是相同的现实,所产生的影响却大大不同。
蒋介石当然明白其中利害。既然台面上暂时谈不拢,他电告蒋经国,让他以个人名义去拜访斯大林。
蒋经国记得,在斯大林的官邸,当时自己是这么说的:“我们中国人坚持抗战,就是为了收复失地。今天日本还没打败,反而把外蒙古这样大一块土地割让出去,抗战的意义何在?我们的国民,一定会骂我们卖国。”
既然是私人场合,斯大林也少了很多外交辞令,很直白地告诉蒋经国:“你的话很有道理,不过你要知道,今天不是我求你,是你来求我帮忙。如果你们有力量打败日本人,我当然不会说什么。但是你没有力量,讲这些话就是废话。”
蒋经国说:“你不用担心外蒙古威胁苏联的安全,日本战败后,不会再爬起来。能够从外蒙古进攻苏联的,只有中国,但我们现在可以结盟,中国保证至少三十年同苏联友好。你也知道,就算中国想打苏联,也没有能力。”
斯大林摇头:“你错了。第一,就算日本败了,这个民族也不会消灭,如果美国人接管日本,不出五年时间,日本就会爬起来。”
蒋经国说:“那要是苏联接管日本呢?”
“我来管的话,也不过再推迟五年。”斯大林继续说:“第二,中国现在是没有力量来打我们,但是只要中国统一,你们比任何国家的进步都要快。你说要结盟,我现在不当你是外交人员,坦白告诉你:条约是靠不住的。”
蒋经国一时无语。
斯大林接着说:“还有第三个原因,就算日本和中国都没有力量通过外蒙古来打苏联,不等于没有其他力量这样做。”
“美国?”蒋经国问。
“当然。”斯大林毫不犹豫。
蒋经国心想,你跟美国人在雅尔塔签约,占了好大便宜,却还把美国看成敌人。中国在你眼中,更是潜在的对手。这样的心态,真没什么道理好讲了。
中苏签约,同意外蒙独立
跟斯大林谈完,蒋经国又去找苏联驻华大使彼得罗夫。彼得罗夫也劝中国政府妥协:“外蒙古实际上已经独立了,中国政府只是需要承认既成事实。如果中国坚持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地位,我们就没办法谈下去了。”
彼得罗夫说的没错,一直到7月9日,双方谈到第四回合,苏联在外蒙古问题上一直非常强硬。无奈,在请示蒋介石后,宋子文得到了这样的指示:
“中国政府今愿以最大牺牲与诚意,寻求中苏关系根本之解决,扫除今后一切可能之纠纷与不快,藉获两国彻底之合作,以完成孙中山总理生前与苏联合作之遗志。中国最大之需要为求领土主权行政之完整,与国内真正之统一,于此有三项问题切盼苏联政府予以充分之同情与援助,并且给以具体而有决心之答复。”
蒋介石决定妥协了,他提出的三个问题是:第一,保证东北领土主权完整,中苏共同使用旅顺和大连两个港口,期限二十年,港口和铁路的所有权归中国所有。第二,阿尔泰山脉为新疆一部分。第三,苏联只能援助国民党,不能援助共产党。
作为这三个条件的交换,蒋介石表示:“中国政府愿在击败日本及上述各项由苏联政府接受后,同意外蒙古独立。”
蒋经国的回忆录里,对蒋介石的此番指示有补充说明,即蒋介石所说的“同意外蒙古独立”,必须经过公民投票,且是根据三民主义的原则来投票。如果外蒙古公民投票结果倾向于独立,国民政府才能承认。无论如何,脸面总是要的。
斯大林同意了蒋介石的要求。1945年8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莫斯科签订,宋子文拒绝签字并提出辞职,王世杰接任外交部长,代表中国签署了这份条约。第二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条约既成,之后的事情就无可挽回了。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蒋介石派内政部常务次长雷法章前往“观察”。蒋叮嘱雷:“只是观察,不得干预,也不要发表任何言论。”
而雷法章事后描述他所“观察”到的投票情况:“此项公民投票据称为外蒙古人民重向世界表示独立愿望之行动,实则在政府人员监督下,以公开之签名方式表示赞成独立与否,人民实难表示自由之意志。”投票结果显示,共计49万选民,98%参加投票,一致赞成外蒙古独立。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蒙古独立。
国民党政府在联合国唯一一次反对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他对斯大林没有信守“不援助共产党”的承诺耿耿于怀。1952年,蒋介石一纸诉状告到联合国,指责苏联违约,要求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联合国确认苏联违背了条约规定,裁定条约无效。
1953年,在国民党“七大”上,蒋介石宣布不承认外蒙古独立,并就此作出沉痛检讨:“承认外蒙独立的决策,虽然是中央正式通过一致赞成的,但我本人仍愿负其全责。但我在当时,对外蒙问题唯有如此决策,或有确保战果,争取建国的机会。这是我的责任,亦是我的罪愆。”
可此时的国民党,早已无力收回外蒙古。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与斯大林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这份条约也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地位。
1955年8月,有18个国家申请加入联合国,其中就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这是美苏两国已经达成默契的意见。然而此时,作为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国,合法席位仍属台湾当局,蒋介石终于有了“出口气”的机会,投票前他就坚定表示,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
这时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赶紧致信蒋介石,建议他不要反对蒙古加入联合国:“可以不投赞成票,弃权即可……这对我们双方都十分重要。”
蒋介石没有同意艾森豪威尔的建议。眼看投票日期临近,艾森豪威尔再次给蒋介石写信,声称蒋如果“滥用否决权,将是对安理会大多数成员意愿的对抗”。这种警告式的口吻激怒了蒋介石,第二天蒋就发布声明,宣布要投反对票,并且说到做到——在1955年12月13日的联合国大会上,由于中国投下的反对票,蒙古没能如愿加入联合国。
蒙古“入联”是在1961年。这一年,迫于国际压力,尤其是在与大陆政权争夺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形势下,台湾当局妥协了,没有参加这一年的大会投票。1961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1630号决议,接纳蒙古加入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