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20|||
中国有句老话“女子无才便是德”。此类说法古来有之,但明代散文家陈继儒(字眉公)将此言记录在《安得長者言》一书中,还加以注释:“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1]意思是女人如果识字就会去看那些淫诗艳曲,做出不堪的事情来,所以还不如不识字的好。这个解释被各代的封建卫道士们反复引用,几乎成为中国文化中有关妇道的基石。现在看来陈眉公还是没有说到问题的要害:挑动点邪心还是小事,女人读了书就会不安分,“作天作地”搞出各种名堂,动摇了国本才是真正的大事。其实不但在中国是这样,才女在美国也惹祸,不信? 让我慢慢说给你听。
女权运动的兴起
时间是1848年,立国刚刚70多年的美利坚蒸蒸日上,然而各种社会矛盾却在加剧。在纽约州的Seneca Falls几位女人凑在一起对当时妇女在美国社会中地位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这些都是受过教育的上流社会的妇女,过着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却对自己的处境很不满。她们决定召开一次妇女大会。
这伙妇女的领头人是作家、女权运动先驱伊丽莎白·斯坦顿(Elizabeth Cady Stanton)。斯坦顿当然不是个普通的女人。出生在律师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文笔了得,这在当时女人中是相当少见的,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就是“才女”。她很早就对法律有兴趣,经常同父亲律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辩论法律问题,所以对当时美国法律一边倒地偏袒男人的现实非常清楚。她为此次妇女大会起草了一份正式文件,这就是著名的《伤感宣言》(Declaration of Sentiments)。斯坦顿宣称“我们认为这些真理不言而喻: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生而平等”[2]并在文中列出当时美国社会对女性不公的地方,有十几条之多,包括:
妇女没有选举权
妇女没有财产权
如果离婚孩子的抚养权由男人决定
妇女缺少工作权力,高薪的工作都被男人占去
妇女没有受高等教育的权力,大学不收女生
妇女可以在教会或政府任职,但只能是从属地位,等等。。。
数百人参加了这次妇女会议,其中100人(68位女性,32位男性)在《伤感宣言》上签了字。消息一出引起舆论大哗,大多数主流媒体对这些离经叛道的想法持负面态度。有报纸担心,如果男女平等了,“大男人必须洗碗,擦地板,收拾浴缸,打扫屋子,织补丝袜”,这样不乱套了吗?也有报纸说这是“我见过的最发疯最可笑的闹剧”[3]。这些女人到底想要干什么,她们吃饱喝足还要搞事,简直是要造反了。
铆钉工萝西
妇女解放当然不会是一蹴而就的。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美国妇女在1919年,也就是Seneca Falls大会过后71年,终于赢得了选举权(宪法第19修正案)。在此之后,女权运动开始走向多元化,有些妇女开始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力;有些则积极关注女性的婚姻和生育权(婚姻自由,生育与不生由妇女自己决定);有些利用新获得的选举权走向从政的道路;有些则寻求打入一直为男性所垄断的行业。
在20世纪的上半叶,妇女能够从事的工作局限在纺织工,教师,护士,家庭服务,秘书等少数行业,工资低地位更低。没有多少雇主愿意雇佣妇女,特别是结婚了的女人。这个局面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才得到改变。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被迫在欧洲和亚洲两线作战,为此数以千万计的适龄男性被征召入伍,这样一来几乎把后方的工业给掏空了。面对劳动力严重不足,美国政府意识到现在不能再对工业界长期存在的种族和性别歧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罗斯福总统签署法令禁止军工企业在招工上的种族歧视[4],这为以前没有机会的有色人种男性(包括华裔)和美国妇女进入劳力市场铺平了道路。从1940到1945年,美国劳动力中女性比例从27%上升到近37%,到了1945年几乎每四个已婚女性就有一个在家庭之外工作。
妇女在二战期间进入了各种工作岗位,其中航空制造业最值得一提。到了1943年,有超过31万妇女在美国航空业工作,占行业总劳动力的65%。与其说美国对德意日是胜在战场上不如说它胜在工厂里。以飞机为例,美国在二战中制造的战机超过30万架,比轴心国的总和还多。在军工厂里工作的妇女们为盟军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为了鼓励妇女参加工作,美国政府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运动,杂志和海报在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铆钉工萝西”(Rosie the riveter)是宣传机器的产物,本身是虚构的,却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在各个工种中,很难找到比铆钉工更加粗旷豪迈,更加男性化的工作了。然而在工厂里,女工们不但成功地担当起铆钉工的重任,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比男人做的还要好。这虽然出人意外,其实是有道理的:据说钉铆钉实际上同逢衣服很类似,而女性的细心也使她们成为出色的铆钉工。“铆钉工萝西”后来成为二战时期在飞机制造厂,弹药厂,造船厂里辛勤工作的数以百万计的女性的象征。战后身着工装服牛仔裤,头戴红白头巾的萝西在争取妇女权益的斗争中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形象,萝西宣传画的口号“我们做的到!”(We can do it!)也成为女权运动的战斗呐喊。
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很多女性被解雇或被迫把工作让给退伍的老兵。有些妇女很乐意地回去当家庭主妇,另外一些却对这份工依依不舍。上班数年永远地改变了她们。俗话说“食髓知味”,这些女人一旦尝到工作带来的自豪,成就感和经济上的独立,她们再也回不去了。
任重而道远
时间快进到2016年大选的前夕,假如伊丽莎白·斯坦顿现在醒过来会怎么想?我想她一方面会非常欣慰:美国在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最明显的标志是希拉利·克林顿(耶鲁法学院毕业,也是一个才女)成为第一位女性的美国总统候选人;另一方面斯坦顿会很失望:她的丈夫亨利·斯坦顿(Henry Stanton)所创立的共和党(对,就是这个曾经代表着进步、包容、理性的共和党)居然推举出这样一个敌视女性的总统候选人。
对2016年大选意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它是白人男人对一去不复返的好日子的哀嚎;也有人说这次大选是对女性参政实力的一个检验;我要说的是:不管选举的结果如何,达到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改变人们的观念远比通过一个法令或者赢得一场选战困难。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需努力。
白露为霜注:加州湾区Richmond的凯撒船厂(Kaiser Shipyards)是美国西海岸最重要的造船基地。战时所建造的700多艘舰船(大多数是货轮)活跃在太平洋战区,运送军火,物资和人员。二战期间,成千上万的“萝西”在Richmond的船厂里工作,她们的工种包括电焊工,铆钉工,机床操作工,绘图工,卡车司机等等。公元2000年,“铆钉工萝西国家历史公园”(Rosie the Riveter National Historical Park)在Richmond凯撒船厂旧址成立,用来纪念二战中妇女们在大后方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1] 安得長者言http://ctext.org/wiki.pl?if=gb&chapter=639169
[2]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nd women are created equal;"
[3] https://www.gilderlehrman.org/history-by-era/first-age-reform/essays/seneca-falls-convention-setting-national-stage-for-women%E2%80%99s-su
[4] Executive Order 8802 https://www.nolo.com/legal-encyclopedia/content/antidiscrim-defense-doc.html
以下照片摄于2016年的一次有关“铆钉工萝西”的纪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