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张广才空间画廊 //www.sinovision.net/?163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欢迎光临张广才空间画廊 http://hi.baidu.com/zgckjhl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守望精神家园——论黄胄在今天的意义 (作者 张广才 )

热度 1已有 1799 次阅读2012-8-28 01:07 |系统分类:文学分享到微信

摘 要: 面对日益浮躁与功利的中国画坛,人们在思考怎样重塑现实主义艺术精神,使飘摇的艺术灵魂重新依归。黄胄以赤子情怀把自己置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在生活中提炼概括、孕育新的表现方法,并以传统文化为基点,走“推陈出新”的创新之路。他的生活之路、大家风范、豪迈风格和忘我境界值得我们重新审视。

  

    当前的水墨人物画创作,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但总体说来,水墨人物画创作,还缺乏来自生活一线劳动者的心声和时代人物的精神风貌。同时,由于对西画艺术法则的狂热追求,而忽略了民族传统的精神内涵,远离了对水墨人物画的本体语言的研究和探索。黄胄作为对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的复兴有着深刻的思考和睿智的远见并身体力行的实践者,他对中国人物画在画史上的传承与开拓,为中国画坛留下的宝贵的创作经验,在今天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上世纪初,社会巨变,西学东渐,面对数百年来传统绘画颓势衰败的景象,当时的绘画精英们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大声疾呼,痛斥国画中那种空洞浮泛之病,竭力倡导西方的“写实主义”, 50年代的全盘苏化,契斯恰柯夫长期素描教学体系的强力推行,使这种中西结合的形式不断强化与完善,创立了一种新的范式,即将西方素描和中国笔墨相融合,将传统中国画引向了写实主义的道路。应该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无论是在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当代人物,还是在规模和影响上,都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在这个一边倒发展繁荣的过程中,能够和而不同、开宗立派并领一代风骚者,应非黄胄莫属。黄胄带着创造性的眼光去拓展,去表现,去为创造时代特色的中国画而奋力前行,他以炽热的情感、奔放的线条、优美的人物造型,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水墨大写意所迸发出的个性张力为当时日渐沉闷僵化的中国画坛吹进了一股强劲的春风,开创了中国人物画的新境界。

一、黄胄的生活观  

黄胄以“生活之路”开创了中国人物画的创新之路,始终坚持对现实人生的热情关怀,以人性的美好和生活的诗意作为关注对象,并将自己的情感与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联系起来。黄胄说:“任何艺术都来源于生活,任何有成就的画家如果长期脱离生活,失去对生活的热劲,他的作品就会变得苍白、甚至枯萎。只有满腔热情地刻苦地在生活中追求探索,才有可能画出好作品”。黄胄几十年来以西北新疆一带为自己主要的创作生活基地,曾不畏艰难,七次奔赴新疆,足迹遍布天山南北,与边疆牧民同吃同住,在生活中积累创作素材,寻求可视形象,捕捉美好感受,探索艺术形式。他说:“画画光凭想象不行,仅凭资料也不行,一定要有生活;生活当中一定要有感受,画自己有感受、有感情的作品。”黄胄的《洪荒风雪》、《庆丰收》、《巡逻图》、《苹果花开的时候》、《上学图》、《卖琴图》、《葡萄熟了》、《载歌行》、《好客人家》、《选良种》、《瑞雪迎春》、《姑娘追》、《牧马图》、《叼羊图》、《欢腾的草原》、等等一幅幅充满进取精神、充满人文关怀的佳作所展现的边疆人民的生活画卷,基调清新,意气风发,乐观向上,诗意盎然,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跳动着新社会强劲的时代脉搏,却少有生搬硬套的政策图解的诟病,这些无疑都得益于画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敏锐观察和细腻的体验。

黄胄作品之所以动人心魄,博得观众的强烈共鸣,除了技巧的高超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在作品中表现了一个“情”字,他说:“在生活中,内心有一股主宰着我的力量在命令我去画,……画画一定要带着感情画,冷冰冰地对待自己的创作,还怎么能指望去点燃别人的感情呢?”黄胄作品洋溢在笔墨之间的真挚情感,都来自于民族地区兄弟姐妹创造新生活的实践之中。西方美学家楚布说:“自然之精华与理想生活之再现谓之美。”黄胄的作品正是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奋发向上,创作幸福生活,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风貌,凸现了人性的光辉。在黄胄众多的“风俗画”作品中,从不表现民族地区封建落后的风俗,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是时代的先驱,以健康的美去影响社会,如果画家没有自己正确的感情,所追求的美远离大家的欣赏习惯,也不可能被时代所承认。黄胄这种作为艺术家的高度的社会责任和崇高的价值追求,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种警示和启发。

在黄胄看来,人物画风格、笔墨技法表现的基础也同样来源于对生活的提炼与概括,来源于画家对生活对人生的独到感受和深切体悟,黄胄曾说:“一个画家投身到生活中去,往往觉得自己渺小无能。而如果只关在画室里,却往往容易自以为是、骄傲自满”。 “在生活中起草,在生活中练功夫,在生活中寻找技巧,个人的风格自然可以形成。”新疆辽阔的草原,奔驰的骏马,欢快的歌舞,醇厚的民情成为黄胄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成为他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事实上,正是新疆广袤而富饶的热土培养了黄胄的艺术敏感和艺术直觉,是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直接促成了黄胄风格的形成。当下一些中国画人物画家对现实生活的态度漠然,一些作品中人物形象出现了浮泛化和类型化。因而黄胄以赤子情怀拥抱大自然、拥抱生活、拥抱生命的创作姿态,创作历程和“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的创作法则在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

二、黄胄的速写观   

众所周知,速写入画是黄胄作品的一大特色,但对于速写入画的意义我们似乎还缺少较为深刻的认识。黄胄曾说:“我开始学画没有临摹,这也有它的好处,开始就在生活里 ‘闹’,主要是画速写,一变观察一边画,边画边学,以后才学传统的东西。由于没有什么束缚,敢于放开手画。”黄胄认为,速写是绘画的基本功,也是国画的基本功,同时也是画家重要的资料积累,不坚持画速写,创作就容易走下坡路。黄胄主张画速写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计划,不可盲目落笔,他所说的明确的目的,计划,其实就是要有强烈的创作意识,他把生活、速写和创作结为一体,速写成为他试验笔墨的桥梁。他说:“一幅好的画往往是由一张好的速写发展而来的。”这就要求画家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和把握创作主题并通过速写来完善和丰富构思构图。黄胄特别重视画速写时的激情与感受,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有一种灵动活泼、直抒胸襟、信手拈来的率意感,没有矫揉造作,在纵横捭阖中使画中人物和偶然天成的艺术效果融为一体,这得益于他执著地以速写的方式记录对生活的感受从而保持了作品的新鲜感;黄胄的速写不重形体、光影而以飞动恣肆具有韵律的线条取胜,而他速写中的线即不同于前人也不同于今人而是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的富有个性的情感之线。黄胄速写多用铅笔和木炭笔,主张一笔不准,再画一笔,他的这种“复线用笔”,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性和旋律感,是其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创造,既强化了他不同凡响的个人风格,又为他向水墨大写意的快速转换发挥了直接有效的作用。不过,黄胄在谈到他的速写经验时总结说:“画速写应尽量用水墨来画,我画木炭笔也是去用水墨的方法去画,虽然这样,还是有距离的。” “只有用毛笔画速写才能与中国画的笔墨功夫结合起来”。

黄胄主张画家要多能,要有大本事。黄胄作品题材广泛,除了人物题材以外,还擅长画马、画驴、画狗、画鸡等各种动物,黄胄超强的造型能力、善于概括和提炼的能力、同样也得益于他大量的速写实践。我们说,黄胄的作品充满了激越的情感,然而,情感必须以功力为前提,艺高人胆大。功力不厚,修养不佳,纵有万千激情,也难以流注笔端。黄胄深谙技术是一位画家成功的基本前提,几十年来将速写作为日课不辍,一生画了上万张速写,练就了扎实的造型基本功,这对于以写实为主要手段的人物画家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黄胄既没有像学院派画家那样经过从石膏到真人严格素描的训练,也没有像传统文人画家那样经过漫长的师古人之迹的临摹训练,而是从十几岁开始就随老师到生活中画速写,从速写入手,直接师法造化,获得了极强的把握人物和各种动物造型结构的“大本事”,令许多“科班出身”的画家望尘莫及。当前中国人物画创作普遍存在着依赖模特和照片的倾向,这种简单重复、机械制作所产生的作品往往是写实有余而神韵欠佳,严重限制、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黄胄通过大量的现场速写、写生,在表现对象和表达自己感受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笔墨体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成功之路。这一成功的范例,可以说在中国人物画史上有着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独特意义,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

三、黄胄的传统观  

我们说,在生活中写生、提炼,是黄胄绘画特有风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并不是说黄胄忽视国画传统。事实上,黄胄在生活中探寻新的笔墨技巧的同时,还很重视从古代优秀传统中汲取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黄胄热衷于对古画的收藏,早在50年代他就经常以低微的工资倾囊购藏喜爱的古画,并经常去故宫博物院观摩古画,对传统绘画精品曾经数度集中地予以研习和临摹。他在谈到自己学习传统的体会时说,“我们古代的艺术你要不学它,觉得一眼就看透了,但一学下去就觉得很深厚。”“对于传统艺术从无知到有知,从收藏到研究,就是一个不断加深了解古代文物与古代文化丰富内涵的过程,我为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历史感到自豪。”黄胄收藏、临摹、研究古代书画作品,注意学识修养,增强鉴赏能力,促进了他对传统的取精用弘。

黄胄之于传统我认为有三点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首先,黄胄学画一开始并没有从传统入手,走“打进去”和“打出来”的老路,而是在创作实践中检验传统并根据创新的需要,不断补充、整合传统,他是在发展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对于传统可谓进进出出。他说,初学即钻入故纸堆里反而受很多束缚,甚至钻不出来,从生活入手,根据创作需要吸收前人有用的东西,是较好的办法;其次,黄胄学习传统的方法并非局限于某家某派,也不存有门户之见,而是广揽博取,无论是唐宋绘画的严谨法度和生活情趣、元人绘画的深邃意境和笔墨趣味,还是明清诸家大写意的鲜明个性,他都能深入其中,探其究竟,分其优劣。我们在黄胄的作品中很难说清他是学习了哪家哪派,却又能明显感到其传统功力的底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黄胄始终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审视和关照,把传统作为动态结构来研究,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自己的立足点,高扬自己的主体意识,主张师古而不泥古,即学习古人笔墨规律而不是笔墨皮毛。我们从黄胄众多的临摹古代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以我为主”的能动性,突出了“黄胄风格”,这是他的高明之处。

黄胄在学习中国文人画笔墨技巧的同时,对于民间美术也是情有独钟。他说,民间年画“大红大绿的色彩,简单明确的线条,明快响亮,像一首山歌般的优美而富有乡土气”。我们从他带有浓郁民间情致的大俗大雅的作品中,可见其对民间美术的深情。与此同时,黄胄并不排斥吸收外来的优秀传统,他说:“我们学习传统要古为今用,同时不排除学习外国的好东西,洋为中用。但所有这些,必须学以致用,必须推陈出新。”他曾认真研究人体解剖和块面造型,其画风深受德国素描大师柯勒惠支和门采尔的影响,只是更多了书写性和东方神韵。这一点我们在黄胄的人物牲畜的造型上可以明显地感觉到黄胄对于形体的理解并将这一理解巧妙地转化成了有意味的笔墨语言。总之,面对东西方文化传统,黄胄始终怀有超越之志,无论是借鉴古人的笔墨还是吸收洋人的素描,都是用来丰富自己的绘画技法,发展新的中国画艺术。在当下日渐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中,在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我们尤其要明确自己的主体身份和中国立场,否则就会在左右逢源中陷入极为尴尬的境地,或者在追逐西方中陷入“邯郸学步,忘其故步”的局面,最终一无所有。如何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弘扬民族艺术,重振民族精神,黄胄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智慧启迪。

四、黄胄的治学观  

黄胄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在画坛上一经出现,立即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和求艺青年的竭力追捧,其作品风格雄伟壮阔、浑茫激越、气势磅礴,影响了几代人。这究竟是为什么?我以为,首先,黄胄将个人的艺术实践与民族艺术发展相联系,他有着明确的审美取向和宏大志向,有着抱定自我实现的决心和意志。黄胄一生坚持“必攻不守”的治学精神,不迷信,不盲从,不断超越,永不自满。他说:“作为一个画家应该不间断地创造,要进攻,不能采取守势,要永远进攻。”黄胄正是以他高远的志向和孜孜不倦的开拓精神,才能在中西文化发生剧烈碰撞和交融的历史时期,在与各种激进和保守思想的交锋中,不断加深对中国画的认识和理解,既不为时政所驱使,作政策的简单图解,也没有被当时流行的时尚浪潮所吞没,坚持在生活之中感受人性美、平凡性和朴素感,坚持在生活中锤炼技巧,以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直追中国画的最高境界——“气韵生动”。黄胄以炽烈的激情将中国画线条的轻重、疾徐、粗细、刚柔、疏密、虚实组织成一幅幅线的交响,极大地增强了视觉的感染力,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人物画的本体语言。他“当其下笔风雨快,笔墨未到气已吞”的新颖鲜明的个人风格,既与传统拉开了距离,更与西方拉开了距离,同时也与他人拉开了距离,这是黄胄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

其次,画画完全出于黄胄内心的需求,一种强烈的欲罢不能的内心需求。他说:“艺术创作是要不断攻关的,对生活要攻关,对传统要攻关,对艺术修养也要攻关,真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啊!”黄胄以自己的生命去攻克艺术的一个又一个堡垒,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在病痛缠身的情况下,仍以作画为“镇痛之良方”,不知疲倦地笔耕、探索。他一年要画20多刀宣纸,又常以“废画三千”这句话来否定自己,执着地追求着艺术的完美,成为名副其实的“纸老虎”。人们都说黄胄是艺术天才,我想,黄胄对艺术的迷恋,对艺术的敏感、特殊的审美心理和捕捉灵感的素质正是在他的超乎常人的勤奋中培育起来的。他说,如果说我画中真有“灵气”,这种“灵气”并非来自天分,而是来自“勤奋”,来自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苦练。

再者,黄胄有着淡泊超脱,不慕浮华,寄情于绘画的人生境界,他说:“作为一个从事艺术者,艺术最重要,其他皆可付之一笑。”黄胄历经忧患,备尝艰辛,却始终没有失去他的人格尊严和艺术理想,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人身上种种美好因素的敏感,不愧为一代艺术大家。黄胄以他的天才和勤奋为我们这个时代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艺术珍品和宝贵的艺术精神,其作品对于因盲目追求西方写实而趋于板结、僵化的当下中国人物画而言,她张扬了大气豪迈的民族精神和传统,对于空疏恣意的新文人画和现代水墨画又具有了人性的健康和生活的醇厚。黄胄以中国画优秀的“形神观”作为自己创新的基础,在写实与写意、造型与笔墨上相互结合,彼此生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信息化的今天,在种种诱惑纷至沓来的当下,一些画家心态浮躁,功利心太重,对艺术的追求不再执着,一些作品浅薄媚俗,境界不高,已很难觅得动人心魄的艺术精品。黄胄真诚朴素、幽默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忍不拔的个性品质,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启示和激励。

总之,黄胄艺术之路的成功,一再向人们昭示,画家只有与时代紧紧地拥抱和熔铸在一起,把自己置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去发现她的诗意和美感,在生活中提炼概括、孕育新的表现方法,才能使自己的作品在创新中获得充沛的元气和澎湃的活力;同时也只有以优秀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依托,以传统艺术为基点,吸收西方优秀文化,融进时代精神,在浮躁的世风中立定精神,坚定地走“推陈出新”的自主创新之路,才能自信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黄胄作品集》(共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

《黄胄谈艺术》 郑闻慧主编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

纪念黄胄先生八十周年诞辰《黄胄研究文集》河北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回复 芳草心 2012-8-31 09:26
喜欢黄胄画的毛驴。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5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