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美国中文网首页 博客首页 美食专栏

周易学命运研究 //www.sinovision.net/?1594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搜集、整理和作者: 赵少阳 赵林海。包括大量的原创文章、搜集和整理的好文章。欢迎大家光临 参阅。

x

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道德经》详细14章 视之不见

已有 1204 次阅读2009-5-14 23:14 |个人分类:6.道德经 详细解释 网上选|系统分类:杂谈分享到微信

《道德经》详细14 视之不见

(网上搜集转帖)

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的规律。

注释

夷:无色。希:无声。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一:本章的一指""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昧:阴暗。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无物:无形状的物,即""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有:指具体事物。古始:宇宙的原始,或""的初始。道纪:""的纲纪,即""的规律。

引语

本章是描述体的。在第六章和第八章,分别以具体的形象――山谷和水,来比喻道的虚空和柔弱。本章以抽象的理解,来描述的性质,并讲到运用的规律。在这里,即是。在前面几章中,老子所说过的有两种内涵,一是指物质世界的实体,即宇宙本体;一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这两者之间实际是相互联系的。本章所讲的(即)包含有以上所讲的两方面内涵。老子描述了的虚无飘渺,不可感知,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然而又是确实存在的,是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不象有其自身的变化运动规律,掌握这种规律,便是了解具体事物的根本。

评析

超脱于具体事物之上的,与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没有具体的形状,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它无边无际地无古无今地存在着,时隐时现,难以命名。不是普通意义的物,是没有形体可见的东西。在此,老子用经验世界的一些概念对它加以解释,然后又一一否定,反衬出的深微奥秘之处。但是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的运动规律,认识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自古以固存的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驾驭现实存在,这是因为他悟出了性。下一章紧接着对此作了阐述。


免责声明:本文中使用的图片均由博主自行发布,与本网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进行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留言请遵守道德与有关法律,请勿发表与本文章无关的内容(包括告状信、上访信、广告等)。
 所有留言均为网友自行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观点。

关于我们| 反馈意见 |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返回手机版| 美国中文网

©2024  美国中文网 Sinovision,Inc.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