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栏目停服公告
因网站改版更新,从9月1日零时起美国中文网将不再保留博客栏目,请各位博主自行做好备份,由此带来的不便我们深感歉意,同时欢迎 广大网友入驻新平台!
美国中文网
2024.8.8
热度 8|||
中国人绝不能丢掉筷子
林泽龙
前不久,英国《每日电讯报》称,在14亿中国人每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达到800亿双后,中国承认自己的森林已不能提供足够木材去支撑筷子行业。筷子和刀叉孰优孰劣已经争论了几个世纪,如今该下定论了,中国必须丢弃筷子改用刀叉。
我认为,该文正确地提出了一个值得中国人关注、思考并认真加以解决的资源问题、环保问题,却武断地下了一个“定论” 、提供了一个“中国必须丢弃筷子改用刀叉”的错误的解决方法。
首先,消耗中国森林资源的不仅是中国人,还包括同样使用筷子的日本、韩国等国的人。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并且日本人均筷子消耗量居世界之首。中国每年消耗筷子约500亿双,人均年消耗筷子36双;而日本每年消耗筷子约250亿双,人均年消耗筷子高达200双,是中国的5.6倍。如果要丢弃筷子改用刀叉,那为什么不从人均消耗筷子量居首并且西化程度颇高的日本人开始呢?
其次,使用筷子还关系到中华民族智力的开发。筷子看似是一种十分原始的餐具,但使用筷子却暗藏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据欧洲学者研究,汉字文化圈的东亚人的智商全球最高,平均值达105,高于欧美人的平均值100。原因何在?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自己的认识,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形、音、义结合的汉字是一种全息性文字,有利于人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和智力的整体开发(关于这一问题请见本人即将发表的博文);二是使用筷子吃饭;三是使用毛笔写字;四是使用算盘算数。后三者都是通过锻炼手的灵巧来开发大脑的。西方使用刀叉是一把抓,而我们使用筷子是五指并用且各有分工,五指、两筷协调互动,手指、手腕、手臂得到全面锻炼。研究表明,使用筷子要牵动手指、手腕、手臂直至肩膀的30多处关节、50多处肌肉,由此牵动的神经组织多达上万条,从而能有力地刺激大脑神经系统的活动,让人动作灵活、思维敏捷。我们常说“心灵手巧” ,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手巧心灵” 。会用筷子的中国人可以轻而易举地使用刀叉,而习惯于使用刀叉的西方人却要经过一段练习才能初步学会使用筷子,这就说明了两种餐具对人的手的灵巧程度的影响是多么巨大!大脑的锻炼不同于外显的四肢锻炼,而是一种“黑箱”式的,这就要通过两个主要的显性渠道进行锻炼:一是通过十指的活动锻炼控制手的大脑皮层,二是通过语言文字等信息的感官刺激来锻炼大脑的各个部位。现在,随着计算器和计算机的普及,中国人都不用算盘算数、也很少使用毛笔写字了。虽然使用电脑也能锻炼手指,但电脑打字只不过是一种下意识的机械性动作,而用毛笔写字却要全神贯注地一笔一划地精心书写,二者对大脑的锻炼效果是迥然不同的。现在,中国人在书法和珠算两个方面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中国人与其他民族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在这样的情况下,筷子这一锻炼智力的工具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因而决不能加以丢弃了!
再次,餐具绝不单纯只是一种进食用的工具,而且是一种文化符号。筷子与刀叉作为不同文明的产物,都承载着人类饮食文化及社会文化。从符号的形式与内涵加以剖析,筷子与刀叉所代表的中西方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乃至哲学思想、思维方式等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差异。正如法国一位著名学者所说:“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 西方甚至还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命运决定于他们的饮食方式。”
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且有着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内涵。
筷子在古代称“箸” ,是一个形声字。其中“⺮”字头为形,表明筷子的材质;“者”字底为声,读zhù 。
中国的筷子种类繁多,仅以材质来分,就可分为竹木筷、金属筷、牙骨筷、玉石筷以及化学筷等类。
在筷子上刻字雕花、题写诗句或吉祥语,或者将并排的五双、十双筷子作为一个整体,在不同的侧面雕刻不同的画面、题写不同的诗句,于是筷子便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精美实用的工艺品。
中国的筷子虽然消耗了大量的木材,但总的来说,生产成本比较低廉,对环境的污染较小。而西方的刀叉生产却要耗费大量的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远比筷子的生产为多,因而对环境的污染也更严重,治理环境的成本相应也要高得多。
筷子有着同西方刀叉不同的功能。筷子的功能有夹、拨、挑、扒、撮、撕、拌等多种,远比刀叉的功能多。另一方面,刀叉的功能分工明确,不可混淆,这反映了西方精细的思维方式;而筷子则“以不变应万变” ,反映了中华民族以模糊思维、统合思维见长的思维方式。
筷子同刀叉反映了中国同西方不同的文明方式和不同的食物结构。西方古代畜牧业比较发达,食物结构以块状的肉食和面包为主,所以在加工和进食时都需要切割,于是刀叉便应运而生;而中国古代以农耕业见长,食物结构以米饭和条状的素食、面条为主,所以用筷子进食更为方便。
筷子同刀叉反映了中国同西方不同的就餐方式。使用刀叉体现了西方人分餐制的就餐方式;而使用筷子则反映了中国人合餐制(亦称共餐制)的就餐方式。不同的就餐方式又反映了不同的生活习俗乃至不同的思想观念。使用筷子的合餐制是人们共同享用食物的直接方式,是聚餐的自然状态,反映了中国人注重亲友的亲密无间和聚餐时的喜庆氛围;而使用刀叉餐具的分餐制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注重独立、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的现代精神,既注重保护自己的私人空间,同时彼此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未经对方允许决不随意侵入对方的私人空间。
中国的筷子文化还反映在语言和文学等方面。中国古代除了有食箸、竹箸、玉箸、象箸、白箸、杯箸、筹箸、匕箸、髹箸(1)、火箸、行箸、运箸、下箸、停箸、罢箸、投箸、失箸、倒箸、析箸(2)、渊箸(3)、回鱼箸(4)等词语外,还有临食废箸(5)、象箸玉杯(6)、借箸代筹(张良借箸)(7) 、无下箸处(8)、闻雷失箸(战栗失箸)(9)、箸长碗短(10)等成语典故;还有李白《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拨剑四顾心茫然” 和苏轼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中“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等著名诗句(11)以及诸多民谚(12)、谜语(13)等。
中国的筷子文化还反映在使用筷子的禁忌上面。例如:长短不一(三长两短),十字交叉,当众“上香”(将筷子插在饭碗上),泪箸遗珠(筷子滴汤水在别的菜碗里或餐桌上),翻搅“刨坟”(用筷子翻搅菜碗里的菜),击盏敲盅(如同乞丐),品箸留声(口嘬筷子发出声响)、执箸“巡城”(手执筷子巡游不定) 、颠倒乾坤(颠倒使用)、定海神针(用一只筷子插菜)、落地惊魂(筷子掉地上)、夹而不食以及用筷子指人、用筷子剔牙等。
中国的筷子文化最为奇妙的是,简单的两根筷子中还蕴含了“阴阳调谐” 、“天圆地方”(圆头为天、乾卦,方头为地、坤卦)、“天地人和” 、“相辅相成” 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两只筷子一上一下、一主动一从动,便共同构成了两仪之象的太极图,蕴含了易理的一阴一阳、阴阳协调之意;同时上下、主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可以互换,这又蕴含了阴阳可变之意。用筷子时很自然地把五个手指分成三部分: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于是天、地、人三才之象成矣,天、地、人三才之道存乎中矣。此外,两只筷子必须材质、长短、粗细、颜色完全一样,而且必须并用而不能分离,这又蕴含了“好事成双”的中华吉祥文化。这种“文”文化、“和”文化正好与西方的动刀动叉的“武”文化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中华民族温文尔雅、热爱和平、注重和谐的民族性格。正如《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所说:“中国以筷子取代餐桌上的刀、叉,反映了学者以文化英雄的优势胜过了武士” 。
西方学者赞扬筷子是“奇妙的魔棍” ,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是华夏民族智慧的结晶。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有一段很精辟的论述:“中华民族是个优秀民族,中国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使用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是高妙绝伦地运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几乎都能做,而且不怕高温与寒冷。真是高明极了!”综上所述,以筷子为载体的筷子文化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存在的充分理由,也有存在的必然依据。因此,中华民族绝不可能丢弃筷子,绝不可能舍弃筷子文化。劝说中国人丢掉筷子进而舍弃筷子文化,这一方面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筷子文化知之甚少,因而妄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西方人根深蒂固的文化优越感。面对着这种文化优越感,我们中华民族有着高度的文化自信。在保持高度文化自信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要以对环境、对子孙、对人类高度负责的责任感,来认真解决消耗大量木材制作筷子的问题。环保机构2011年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高达970多亿双,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31次, 可以铺满426个天安门广场!其中,约570亿双供给国内餐饮店使用,400多亿双出口到日本、美国等38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砍伐700万棵生长20年的杨树。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8%,但他们却禁止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仅为20%,却是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国。日本进口筷子的98%便来自中国,从而在客观上形成了对我国森林资源的掠夺,这就大大加剧了我国森林资源的消耗。
该机构调查报告指出:一次性筷子已成为森林面积减少的罪魁祸首。据调查: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加工一次性筷子,每年消耗林木资源近1000万立方米,占全国林木年采伐量7358万立方米的13.5%。生产一次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只有60%。一棵生长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一次性筷子的生产严重破坏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我国没有建立起一次性筷子的回收利用机制,从而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二次浪费。在这一方面,我们应当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对一次性筷子建立了良好的回收机制,将废弃的一次性筷子用于造纸,有效回收率高达97%。我国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之路,要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社会,倡导绿色生活,建设“美丽中国” ,就必须严厉制止另一种形式的“舌尖”上的浪费,严格控制、逐年减少直至完全禁止一次性竹木筷子出口,再不能以牺牲青山绿水为代价赚取外汇、安排就业了;与此同时,还要在国内通过立法的形式严禁餐馆提供一次性竹木筷;提倡使用用速生的竹子制作的竹筷,尽量减少使用木筷;提倡使用金属筷和环保的化学筷。此外,还要提倡使用公筷,有条件的还可实行分餐制,以加强饮食卫生,保障人民健康。
注释:
(1) 髹箸:涂上漆的筷子。
(2) 析箸:分家。
(3) 渊箸:深沉清朗。
(4) 回鱼箸:旧俗,订婚时女方回赠的一种礼品。
(5) 临食废箸:《东周列国志》一O六回:“今韩王尽已纳地为郡县矣。王翦(jiǎn)大兵复破赵,掳其王。赵亡,次必及燕。此丹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临食废箸:临到吃饭却放下筷子吃不下,形容人心神不安。
(6)象箸玉杯:《史记·宋微子世家》:“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后人用“象箸玉杯”形容生活十分奢侈。
(7)借箸代筹 :据《史记·留侯世家》:汉三年(前204),项羽把汉王刘邦围困在荥阳。汉王接受食客郦食其的建议,准备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来争取他们的归顺。一日张良来谒,汉王正在吃饭,便征求张良对此事的意见。张良曰:“谁为陛下画此计者?陛下事去矣!”汉王曰:“何哉?”张良对曰:“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意思是,我请求用您面前的筷子来为大王进行筹划。然后,张良便用八根筷子一一陈说不能采纳郦食其意见的八条理由。后人用“借箸代筹”比喻从旁为人出主意、计划事情。一作“张良借箸” 。
(8)无下箸处:《晋书·何曾列传》:“何曾,字颖考,陈国阳夏人也。……武帝袭王位,以曾为晋丞相……然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每燕见,不食太官所设,帝辄命取其食。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无下箸处就是没有值得下筷子的东西,用来形容饮食之奢华。亦作“万钱无下箸”。
(9)闻雷失箸:《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裴松之注引《华阳国志》:“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 ’ 闻雷失箸的原意是因受惊而失落手中的餐具,后人谓用巧言掩饰内心真情。一作“战栗失箸”。
(10)箸长碗短: 明代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等得王生归来,家里椅桌多不完全;箸长碗短,全不似人家模样,访知尽是妻子败坏了。”形容家用器物简单、家庭贫穷。
(11)宋代朱淑贞《咏箸》:“两个娘子小身材,捏着腰儿脚便开;若要尝中滋味好,除非伸出舌头来。”宋代程良规《竹箸》:“殷勤问竹箸,甘苦尔先尝;滋味他人好,乐空去来忙。”清代袁枚《咏箸》:“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一世辛酸中,能知味也否?” 清代《灰七姑辞》:“小姑灵感识人意,髹箸重重书作字。”
(12)民谚说:“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折不弯。”
(13)谜语:“身体细长,兄弟成双;只会吃菜,不会喝汤。” “兄弟一样长,进出总成双;苦辣酸甜味,它们总先尝。” “两个伙伴,从不孤单;走遍天涯,同是一般。” “两个伙伴,同起同眠;携手赴宴,佳肴共餐。” “两个伙伴,正派清廉;虽说嘴馋,从不独贪。” “身体生来几寸长,竹家村里是家乡;吃尽多少辛酸味,终生不能见爹娘。”